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范文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独处的心理学定义

篇1

“内外”有别

“内向”与“外向”的定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这也是心理学类型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划分方式。荣格认为,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他们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易适应环境;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他们更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在凯因的定义中,内向者被认为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专注,听得多说得少,在开口之前会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场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坚定自信,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应迅速。在凯因看来,内向者回避社交并不是出于害羞或恐惧,他们只是单纯地不喜欢而已。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已经被“外向者”所占领——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伪装”的。通常我们以为,企业界崇尚极度自信,CEO大多是控制力强、语言流利、说话铿锵有力的管理者。事实上,内向的CEO比我们通常以为的要多,根据一项统计,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里。

“内向”的潜在竞争力

更注重深度:内向型领导者追寻深度而非广度,他们乐于向纵深挖掘,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外向型领导相比,他们更加谨慎和细心,更容易把事情想得透彻并作出明智的决定,完成一件事后再继续处理新问题和新点子。即使需要与他人交流,他们也更热衷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认真地聆听并提出有见地的解答,而不是无谓地闲聊。

开口之前先思考:内向者极少会说出不靠谱的话,因为在开口之前,他们已经在脑海中完成了字斟句酌的工作,就如同书写下来的文字报告一样观点清晰、用词准确。在和他人的沟通交谈中,他们也会仔细思考对方的发言和评论,并且在思考之后才做出回应,因此在公司会议中,他们可以在一片嘈杂喧嚣中保持清醒和冷静,并做出判断与回应。事实上,公司会议上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掌握着决策权。

孤独带来成效:有心理学家专门做过研究:喜欢单独训练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精湛技艺,这些技艺包括体育方面、乐器演奏,或是学生的课业考试等等。单独训练保证了在集体训练时无法达到的练习强度,被训练者的精神也更加集中,因此结论是:人在单独工作时会更有成效,而这无疑是性格内向的人所喜欢的方式。此外,头脑风暴并不是产生“好主意”的唯一的方式,独立思考的效果有时候可能会更理想。

通常我们以为,开朗外向和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管理者的职位。研究表明,内向者也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老板,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决策者。

内向型领导者的优势

倾听员工声音:性格内向的领导者更善于倾听,他们关注细节,并在倾听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掌握公司的真实状况,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比如,用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让原本打算离职的重要员工改变主意。事实上,内向型领导者更善于领导主动型员工,倾听并鼓励员工实施自己的想法,他们所扮演的更多是调节者的角色,而不是外向型领导者常常扮演的决策者的角色。

平和的自信:内向型领导者从来都是“忙而不乱”,他们的秘诀就在于有备而来。对于工作上的重要会议或演讲,内向型领导者会早早开始策划方案(甚至在方案A之外还准备好方案B),因此在重要场合下,他们总能保持心平气和,沉稳持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或影响。而领导者身上所展现出的这种持重、自信、平和的气质,也能为他们争取到团队成员的信任。

决策更加慎重:外向型领导者开朗自信、勇于进取的个性一旦过度,就会给公司带来麻烦,比如过度自信,可能让他们在某些商业决策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不仅如此,未来可能得到的丰厚回报会让外向型领导者忽略其他风险信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而对内向型领导者来说,他们的警觉性无疑更高,因此他们在决策时也会考虑更多,并更加慎重地做出决定。

“内向领导者”榜单

比尔·盖茨。童年的盖茨并不愿意主动与人接触,他不善于言谈,喜欢独处但并不在意别人的意见。比起与人相处,他更爱钻研新技术。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资商、“股神”巴菲特曾经是个内向的小孩,他能数小时沉迷在画有火车模型的目录中,或是很安静地盯着一把母亲给他的牙刷,一盯就是两个小时。

奥巴马。喜欢独处的奥巴马成功颠覆了“害羞的人无法在政治选举中取胜”的这一成见,他从政前从事学术工作,工作履历上都是偏内向的职业,此外他还喜欢写作。

篇2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篇3

心理学家把个人空间定义为:我们与其他人共同占有和分享的领域,这种领域的拥有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允许他人随意靠近的特定领域。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仍然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需求。

个人空间的稳定

心理学认为,很多烦恼的根源都在于“失去自我”。在家庭生活中,个人空间被侵犯和丧失,无疑是失去自我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相对稳定的静态空间是减少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

分离空间

有时你可能会无意识设置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来强调自己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临时性占据,这种对空间需求的自我保护和防御,也许我们自己也没有觉察。夫妻双方长期厮守,个人的空间逐渐变得模糊,・这是我们不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烦躁和愤怒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让对方有机会独处。当对方表示想一个人悄悄地呆在“自己的地盘”思考时,尽可能不要去打搅他/她。

分配空间

对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应持尊重、理解和认同的态度。家庭成员应该通过协商来确定自己的个人空间。让每一个人在家里都拥有自己一席之地,例如,饭前丈夫常坐的沙发,妻子的梳妆台。当然,严格说来,在家庭中这种空间只是一种相对的意义。

开放空间

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应该是流动开放的。夫妻之间不能经常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双方应该合理地共同占有某一个领域和共同分享某领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对方的个人空间延伸和拓展进入你已有的领域。

个人空间的变化

个人空间的大小是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空间的变动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感情的变化。

间隙空间

间隙空间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已经形成一些默契,对彼此的空间需求有一定了解,能找到最适宜彼此相处的间隙空间。在大多数时候,夫妻双方应根据当时的心理状态,选择一个最适宜的距离一边做家务一边闲聊。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地传输信息,又能利用其间的间隙来休息和调整。

庇护空间

庇护空间即夫妻双方从对方的屏蔽中得出的一种感受,夫妻间的气泡还有一种相互掩蔽、相互倚托的作用。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或者在遇到想像中的危险时候,妻子可以从丈夫伸出手臂的保护行为中或者靠在丈夫的胸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篇4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对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有帮助,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的变化与外界刺激及个体心理认知有关,情绪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经过情绪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只要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调适,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自我监控提高情绪知觉。当一些情绪由外界环境引起或伴随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信念而产生,自我监控就能够加强这些情绪知觉;对每天情绪的变化做记录,并分析是什么信念和活动导致情绪出现变化。

――自我调节管理悲伤情绪。对于悲伤,要避免悲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使你感到悲伤的方面,果断地挑战悲伤;对于焦虑,挑战威胁定向的想法,且通过进入危险的情境锻炼勇气,利用应对策略降低焦虑;对于气愤,回避引起气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那么困扰的方面,果断的要求激怒你的人减少煽动性,自我克制且锻炼共情。

――沟通。沟通技巧是与别人产生共鸣的基础,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建立基础。在听的时候,只聆听不判断,保留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总结你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检查你的总结是否正确;在说话的时候,决定你的要点,有逻辑地组织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确定对方已经理解你了,不带攻击,责备或生气的情绪陈述你的观点,必要时重复一遍。

――问题解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仅需要用沟通技巧来实现相互的理解和移情,而且更需要用问题解决的技能来发展和实现有效的合作行动。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要把一些大的,模糊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的,具体的问题,根据可解决的条件定义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设想有可能解决的办法;当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想到以后,检查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终的解决方法,执行这种方法。回顾计划完成的效果。

――培养自己的情绪感受性。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学习更多产生在特定情境,经验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体验,以便提高识别和管理自己与别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我们的情绪不管有多少类型,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都要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肢体表情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生理及生活本身。提高情绪识别和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情绪知觉,让情绪成为我们自我实现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力量。

摘自《搜狐社区》

心灵也要防“未病”

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一些人患上了这样的“情绪感冒”。而今,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咨询已被百姓所熟知,但在和谐心理学创始人张晓平博士看来,“上医医未病”,心灵感冒同样是“防”大于“治”。

善于把心理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有强健的体质一样,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更强的免疫力。这种心理保健工作比出问题后再治疗意义更大。

那么,如何预防心灵感冒呢?张晓平从爱情、亲子、个人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指导。

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爱越多,恨就越少,人的身心就越不容易失衡。张晓平认为,爱情是一种快乐魔法。“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谈恋爱。”其实,像抚摸手部、一块泡脚等这样的温馨小细节,都能促进美妙的恋情。

以同龄人的心态跟子女交流。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有一个问题家庭。张晓平认为,“亲子矛盾的主导方是父母。父母以‘高高在上’的俯视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让子女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撒谎、逃学、自闭等行为问题。”要想获得和谐的亲子关系,张晓平建议家长用孩子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学会谦和,和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心得;和孩子说话时要尽量手拉着手;有时间就应一块唱唱歌,爬爬山等。

篇5

单一的两个词汇,有怎能把幸福描写的透彻。将这两个词汇用更多词句扩充,即理解为:

幸福是知足,只欣喜于拥有的事物,不恼怒或嫉妒他人拥有的事物;

幸福是发现,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不苛求生活的完美;

幸福是专注,专注于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最简单、重复的劳务也能在专注中找到做事的乐趣;

幸福是智慧的眼睛,能辨别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只在繁荣中发现美好,更能在平凡不堪的事物中发现美好;

幸福是爱,用心的去爱身边所有的人,不求任何回报,能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对任何人都抱有同情与包容之心;

幸福是感恩,感恩自己身边的哪怕一点小事,感谢为我们充饥的食物、感谢为我们保暖的衣物,感谢与我们相伴的人们。

……

幸福还可以扩充的理解为:

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感到孤单,不感到生活的无趣,善于和自己独处,怀着热情和希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众多人相处时,我们通过奉献自己的爱、智慧和幽默,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他也是幸福的;

当处于逆境时,能从逆境中看到光明,并充满期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处于顺境时,能不妄自菲薄,自高自大,仍能平静的看待生活,他也是幸福的;

当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时,能做到泰然处之,不卑不亢,而不恶言相对,冷眼相望,恼人恼几,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喜欢的人相处时,能互相激发生活灵感,寻求安慰,彼此敞开心扉,坦诚以待,他也是幸福的;

当辛苦劳作时,能乐此不疲,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他也是幸福的。

……

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任何事情都有黑白两面,总能看到白色的一面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每天看到事情黑的一面,是生活的悲剧。

我们因悲观、缺乏信念、比较、不懂得付出爱、不知足、不信任、焦虑而失去了幸福,我们何不试着努力去找回生活中幸福的答案,只要努力试图去寻找,必会得到答案。

篇6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人格特征

分类号 B849

1 问题提出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网络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等新兴产业不断进步,从而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遇。不仅如此,网络技术也对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1998到2005年,中国大学生总数从108万激增到2000多万(董增云, 2010)。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他们既有年轻人的消费观,又存在一些不同于同龄人的特点。重视大学生消费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社会消费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万晓霞, 郑雪, 2008; 卓兰芳, 汪秀英, 2008)。

1.1 概念定义

人格一词的原意是指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心理学沿用面具的含义,转意为人格。人格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指人们所表现出来的让外界所能看到的人格品质,二是指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愿展现给别人的人格成分,这也叫做人格的内在特征(于馨, 2008)。从目前的研究上来看,主要的人格理论流派有: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艾森克人格类型论以及MBTI人格理论。此次研究主要是以大五人格理论为基础。

“大五结构”这个名称最早是由词汇学研究者Goldberg提出,用来概括词汇学研究中反复出现的五个基本维度:外向性、随和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和智慧或文化。现代大五人格理论将人格分为外倾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开放性、随和性、尽责性这几个维度。外倾性包括喜欢交流沟通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感情开放对含蓄;情绪稳定性包括烦恼对安静、危机感对安全感、自怜对满足;开放性包括富于幻想对务实、寻求刺激对遵守纪律、自由对顺从;和善性包括热情对冷漠、信任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配合;自律性包括:有条理对混乱、细心谨慎对粗心大意、自制力强对意志薄弱。

网络消费者行为理论涉及心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等多种领域,它是一门跨领域的综合学科。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从事评定、获得、使用和处理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和身体活动。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关于个人、群体与组织如何选择、购买、使用及处置产品、服务、构想与经验以满足他们的需要和愿望的一种消费行为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网络消费行为是人们在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搜集、购买、使用、评判和处理希望满足其需要的服务、产品、资源和思想时所体显出来的行为(李保娜, 2008)。综合以上定义,网络消费行为是指人们在网络这种虚拟的空间中去寻求、买卖、利用、评价和拥有希望满足其需要的产品、服务、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消费行为。

张红明和李庆梅(2007)基于网络消费的目的将大学生网络行为划分为四种类别。类别一:信息搜集型。该类大学生主要利用网络去搜集和整理一些学习信息,网络对于该类别大学生而言就是一种学习工具,是深造专业技能和获取职业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是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的主要工具。对其他网络活动没有特别需求。类别二:游戏娱乐型。该类别大学生比较喜欢在网上休闲娱乐,网络成为了他们放松自我、缓解压力的工具。此外,他们还通过QQ空间、校内、微博等网络产品来表达和展示自我。类别三:网络交易型。该类别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个性张扬,网上购物是他们表现自我个性的一种途径。对于他们来说,网络上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而且价格实惠,运送便捷,是他们理想的购物平台。类别四:沟通交流型。该类别大学生表明他们使用电脑主要是为了与人沟通交流。MSN、 QQ、电子邮箱、论坛等方便快捷的交流工具使该类大学生充分享受到与人交流沟通的乐趣。

1.2 研究意义

互联网帮助大学生平等自主地学习、实践和交流,是一个自由地表达观点、张扬个性的平台。它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途径,也影响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从相关研究来看,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题的研究大多围绕社会学、经济学、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从纯粹的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还比较少。因此,有必要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以此来建构心理学领域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体系(朱海龙, 2009)。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转型和塑造期,正确的消费观念能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而不恰当的网络消费往往会造成不良影响(刘庆武,肖水源,曹晖,徐慧兰,周亮,罗丹,2009)。所以有必要对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和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这样才能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同时,网络消费已成为了当今大学生生活的一大部分,他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学习、娱乐等多种形式的网络消费。这必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消费取向,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刘俊, 董冰, 2003)。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2期 (总第28期)渠立松 大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关系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

综合前面对网络消费行为的定义,我们认为上网即是一种网络消费行为。结合前人研究发现,以往关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研究常将网络消费行为简单归结为网络购物来进行研究探讨,并没有系统和完整地将所有的网络消费类型整合到一起进行研究。此外,关于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的研究也非常少。本文在已有的网络消费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原则,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征的关系做初步的探索和分析。

2.2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在山西大学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40份,有效回收率88%。其中男、女分别为147 (33.4%)、293 (66.6%)名,文科249(56.6%)名、理科191(43.4%)名,一至四年级被试数量分别为90(20.5%) , 152(34.5%), 102(23.2%), 96(21.8%)名,城市、城镇、农村的被试数量分别为124 (28.2%)、104 (23.6%)、212(48.2%)名。

2.3 研究工具

采用朱晓春(2011)参照前人编制的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并发放开放式问卷,编制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问卷,共22个题目,4个维度分别为:网络休闲、信息收集、网络交易和沟通表达,在本研究中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

大五人格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Costa和McCrae在1987年编制成,中文版由中科院心理学家张建新教授修订。量表共60个题目,5个维度分别为: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情绪稳定性、开放性。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64~ 0.814之间,平均0.793(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2.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在被试填写问卷之前,主试先宣读指导语,简要介绍施测的内容和目的,然后提出施测要求,说明答题方式,解答被试提出的问题。确信被试已明白后,要求其开始填写问卷。所有问卷的答题时间没有严格限定,只要凭第一印象尽快回答就可以。本研究采用SPSS17.0对所得结果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

3 研究的结果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人口学变量

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男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5.79)显著高于女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M=64.13),t=1.225,p< 0.05,其中男生在网上交易、交流沟通分量表上的得分高于女生,并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年级之间的网络消费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在网络交易的维度上,大一学生得分明显低于大四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 0.05)。详见表2。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对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生源地在农村的大学生(p< 0.01)。在各维度上比较发现,在网络交易维度上城市大学生的得分(M=10.21)和城镇大学生的得分(M=10.46)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M=8.73),而在其他三个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 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比较

3.2 学生网络消费类型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为了检验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对数据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从表4中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人格特质与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与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开放性与信息搜集、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表4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注:

4 分析与讨论

4.1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就性别而言,在量表总得分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男女大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消费行为,具体表现在网络交易、沟通交流维度上。在沟通交流方面,可能是因为男生比较主动,更乐于去和别人去进行沟通,尤其是在恋爱方面,男生会更加主动地去进行交流,因此表现在沟通表达上的行为会比女生多。在网络交易上,男生的网络交易行为明显比女生的高,这可能是因为男生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责任,这使得男生会更多地关注与金融、财富有关的信息,并且很多男生喜欢玩网络游戏,而很多网络游戏是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的,这也可能导致男生在网上交易的行为高于女生。

4.2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的差异

经过数据分析表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信息搜集、网络交易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在信息搜集方面,大四学生信息搜集的平均分最高,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大四学生面临着就业和考研的压力,他们开始借助网络的资源,搜寻与自己专业或特长相关的工作信息,谋求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他们想从网络上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因而在信息搜集的维度上,大四学生比其它年级学生得分要高。在网络交易方面,大四学生和大二学生的平均分最高,这可能与大四学生目前的学习状态有关。一般而言,到了大四年级的时候,由于课程较少,很多学生除了完成毕业论文之外自己可支配的时间会较其它年级多些,他们中有很多在闲暇时间里会选择玩网络游戏、网上购物等等,这就导致了大四学生的网络交易维度得分比其它年级的学生更高。对于大二年级来说,在大一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后,此时的他们有了足够的时间、金钱和精力与网络打交道(罗蓉,刘铁川,龙,蒋寅泉,徐伟强,魏丽威,2014)。

4.3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在生源地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来自城市、城镇和农村的大学生们在网络消费行为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城市生源的大学生的网络消费行为得分显著高于城镇生源和农村生源大学生。具体到各维度上,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在网络交易维度上,不同生源地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市和城镇生源地的学生在网络交易上的得分比农村生源地的学生要高很多。究其原因,可能是城市生源或城镇生源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他们成长于城市中,各种新鲜的事物接触较多,也较早地使用了网络,因而他们更多地使用网络交易这种途径来购买一些时尚潮流的商品。因此,我们发现,生源地为城市或城镇的大学生网络交易的行为要比生源地为农村的大学生高(张晓丽, 2008)。

4.4 网络消费行为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之间是存在着显著相关的。和善性与沟通交流呈负相关,与网络交易、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研究发现,和善性维度得分高的人往往具有热情、信任、乐于助人、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具有这些人格特征的人受欢迎程度都较高,他们容易与别人进行沟通和交流,身边朋友较多,不会轻易地和别人发生冲突,总体来说,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强。正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他们能够很好的与别人进行沟通,在空闲时间他们会选择和朋友在一起消遣,不需要再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与别人进行联系,因而他们利用网络与外界沟通的情况较少。这也就导致了和善性人格特质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沟通交流、网络交易和游戏娱乐呈负相关。

自律性与网络消费类型中的游戏娱乐呈显著负相关。自律性的人所具有的特点是:有条理,细心谨慎,自制力强。而相关文献表明,有不少青少年之所以网络游戏成瘾,大多数是因为其自我克制力太差。网络上形形的娱乐节目,刺激火爆的网络游戏,丰富多彩的电影电视剧,使得越来越多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所以,自律性高的人,能够时时提醒和克制自己,能够理智地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很好地控制自己,掌握好使用网络的尺度,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内外向与信息搜集和网络沟通表达呈显著负相关。外倾型的人比较外向、开朗和冲动,他们比较喜欢参加学校里的集体活动和社团活动。他们拥有广泛的社会爱心,喜欢与人结交,不喜欢独处。对外向型的人来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朋友可以去倾诉,在他们看来,与朋友交流更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所以他们不需要在网上进行沟通表达。而内向型的人比较喜欢安静,他们比较保守,不太愿意与人交往,可能只会拥有几个好朋友,交际圈子比较狭窄。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得很拘束、非常矜持,还会感到有些紧张不安。但研究发现,有些内向的人,在自己的朋友面前或熟悉的人面前则可以表现得偏向外向,紧张感、拘束感会消失,他们也可以变得开朗和健谈。这意味着没有绝对的内向人和外向人,其实内向的人也是渴望与人交流的,只是在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人时可能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然而在互联网上,由于大家都是通过呢称来彼此认识的,大家可以把呢称当作自己的人格面具来和别人进行交流,内向的人就会很愿意在网上与别人交流聊天,敞开自己的心扉。另外,内向型的人内心体验极为深刻、情绪兴奋性弱、爱独处,他们更容易在网上进行资料搜集的消费行为(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情绪性与游戏娱乐和沟通交流呈显著负相关。情绪性的人容易焦虑、害羞和紧张,自尊心较低,危机感较强,在现实生活中不太愿意与人进行沟通交流,比较喜欢一个人独处。在对他们的网络消费行为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发现,虽然网上的匿名性给了他们很大的交流空间,但由于情绪性的人往往对人有敌意且自我意识较强,所以他们并没有改变现实中形成的交往模式,即使他们在网络上与人聊天,也是选择那些很熟的朋友,甚至就是一两个人,而不会与陌生人交流。另外,由于他们易冲动、脆弱的性格特点,使得他们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由于害怕失败,引起他们情绪上的波动,这导致了他们对于网络上的游戏娱乐方式也不热衷。

开放性与信息搜集和游戏娱乐呈显著正相关。开放性的人其特点为:富于幻想,寻求刺激,渴望自由。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追求新鲜、创造、智慧等特征。他们不喜欢墨守成规,喜欢创新和变化,而网络作为一个大众的信息平台,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其中汇总,开放性格的人会更加喜欢利用网络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网络游戏富于刺激性、可操作性和可玩性,而这也符合开放性人格的人喜欢幻想、寻求刺激的特征。因此,具有开放性人格特点的大学生们更加喜欢玩网络游戏。

参考文献

陈林芬, 王重鸣. (2005). 网络消费者行为与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的关系. 消费经济, 03, 78-81.

董增云. (2010). 大学生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与学校适应的关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642-644.

, 刘俊, 董冰. (2003). 大学生人格与网络行为: 网络道德人际SEM模型. 心理发展与教育, 02, 29-34.

李保娜. (2008). 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山东师范大学.

刘庆武, 肖水源, 曹晖, 徐慧兰, 周亮, 罗丹. (2009). 不同网络使用程度大学生人格特征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02, 138-142.

罗蓉, 刘铁川, 龙, 蒋寅泉, 徐伟强, 魏丽威. (2014).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心理学探新, 04, 372-377.

任亮宝, 张国英. (2010). 网络成瘾的人格特质归因及对策. 河西学院学报, 04, 79-82.

万晓霞, 郑雪. (2008). 大学生上网行为与总体幸福感、人格、自我和谐的关系.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3, 279-282.

王孟成, 戴晓阳, 姚树桥. (2010). 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的初步编制Ⅰ: 理论框架与信度分析.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05, 545-548.

于馨. (2008). 大学生网络使用与人格特质、适应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师范大学.

张红明, 李庆梅. (2007). 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细分――基于网络消费目的的实证研究. 商场现代化, 19, 66-67.

张晓丽. (2008). 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与人格特征之间关系的研究. 西北医学教育, 05, 847-848.

朱海龙. (2009).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其援助. 教育探索, 05, 121-122.

篇7

关键词: “心理孤儿”现象 产生原因 改变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交通更为便捷,地球成了一个“村庄”,人与人之间外在的物质的交往更加频繁密切。但与此相对应,心灵的沟通却相应减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人的心理疾病患病率有增无减。一位著名的心理医生曾谨慎地说:“你可以随意站在都市的任何一个角落,然后把你见到的人从1数到20,那么必定有一个心理障碍者。”作为“地球村”村民的一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眼下的中小学生生活在这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背负着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外界的接触更少,交往的范围更狭窄,“精神家园”日渐封闭,心理问题十分严重。“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相对社会学意义上的孤儿而言的,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难于融入社会生活的特征。“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现象。“心理孤儿”学生,不像问题学生或不完整家庭学生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上没有疾病,还应当包括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和最佳状态。”所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矫治心理障碍是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分析“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寻找改变这种现象的策略,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占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3.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形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三、研究目的

1.通过一系列研究活动,探索减少“心理孤儿”的途径与策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

2.构建教育科学、系统、规范的心理卫生教育体系,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理论依据。

3.系统地分析中小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并对如何改进教育方法提出卓有成效的建议。

4.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研究的内容

1.自我教育。

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只有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减缓学生的内心压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力量,以愉悦的心情接受教育,促进认知能力、思维的发展。

2.优化课堂教学和完善考评制度。

改革课堂教学和学生成绩评价方式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的发展、习惯的形成的发源地。改变以往“填压式”和“满堂灌”的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成绩评价方式的改革,摆脱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落实全面素质发展评估的方法,把分数改为等级制,并由激励性的评语,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最后,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

4.引导家庭改变教育模式。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

四、研究过程和方法

主要采用教育经验总结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文件分析法等。

1.实验法。

实验法是创设并控制一定的条件,并对其引起的某种心理及行为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

2.测验法。

测验法是指运用某种测验测量人的某种心理现象,使之数量化并加以研究的方法。

3.调查法。

调查法是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调查者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其回答,了解某一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条件,从而了解这一心理活动的方法。

4.深入访谈法。

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作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5.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对自己日常工作中获得的关于教育过程心理现象的整合性认识及总结,寻找其中规律性的方法。

五、研究结果

以一学期为周期,通过以上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不断加以完善,最终达到研究目的。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郭裕建.我国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与发展趋势[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8.

[3]骆伯巍.教育心理学管理[M].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

[4]池方浩,池哲萍.教育课题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5]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秋冬季节抑郁症病人明显增加

气象条件是组成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气象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气象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

在秋冬季节,患抑郁症的人数明显增加,比平时多出大约10%。其中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且多为中年人。按照定义,所谓的季节影响的精神紊乱(SAD,SeasonalAffectiveDisorder)就是受季节影响的精神疾病。一般来说,北半球这种季节性的抑郁症在10月至11月开始发作,3月至4月结束。大多数病人发展成非典型抑郁症状,如嗜好甜食,体重增加等等。另外还有一些症状,如持续疲乏,喜欢独处,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容易激动等等。SAD的发生和精神、社会压力无关,过了发病季节症状又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维也纳大学的一项研究指出,在中欧国家大约有13%的人口患有轻度的SAD,4%的人口患有严重的SAD。

想摆脱坏心情,去阳光下走走

篇9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信任; 孤独感; 特征

Abstract: by studying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oneliness,and the different gender,grade,whether the one-child the interpersonal trust of college students,were compared between loneliness and related analysis,learn about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trust and loneliness two rela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Interpersonal trust;Loneliness;Feature

中图分类号:B8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人际信任的研究现状与人际信任理论

(一)人际信任的概念

人际信任,是由 Rotter J.B.最早在社会学理论中所提出的概念,是指个体在人机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辞、承诺以及书面或口头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简单来讲,就是“放心”,不必提心吊胆、担心对方不会按照自己的期望或托付而为自己做事。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就会形成各种人际关系。当某个人与周围人相处时,对有些人会产生信赖,对另一些人则有一种不安全感,这就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信任现象。

(二) 人际信任的重要理论

1、Rotter的理论

从 Rotter(1966)对控制和人际信任的结构进行研究以来,他关于信任的研究被多次引用和讨论。Rotter(1967)提出信任对社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它是一方对另一方行为的一种积极期望,期望另一方的口头或书面的言语或承诺值得信赖。Rotter(1967)认为信任是“个人或团体所拥有的,对于另一个人或团体的言语承诺或口头声明值得信任的期望”。他的研究测量表明,人们普遍认为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的感觉[1]。

2、Simmel的理论

在社会层面,对信任问题做出专门论述的是德国社会学家Simmel。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并详细地论述道“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论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则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持续下来[2]。”

3、Lewis 和 Reigert的理论

Lewis 和 Reigert等人将信任理解为人际关系的产物,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决定的人际态度,并对信任的特点、维度、基本类型等进行了颇为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人际信任有理性和情感两个重要维度,二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性信任和情感性信任是最重要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大都是这两者的组合。他们还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3]。

4、Moorman和Deshpande的理论

Moorman和Deshpande的研究确定了几个对信任研究很有贡献的关键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正直。Moorman 认为正直是一个人不会以达到个人或组织目标而牺牲道德标准。在他们的实验中,认为一个人是否正直的观点是这个人不会故意有所隐瞒地提供信息。第二个要素是确定性,即人们会通过对一个人过去经验和行为的判断来减少对其提供的复杂而模糊信息的不确定性。这起了主要作用,通过减少另一方的不确定性,提供者得到了更多信任。第三个因素是保守秘密的能力。信任的第四个重要因素是专业技术[4]。就信心而言,他们同意Luhmann(1998)的观点,即信任的必要条件包括一定程度的风险,但信心在没有风险意识的情况下也能产生[5]。

5、Butler的理论

Butler(1991)通过他对文献的回顾详细阐述了信任的决定因素,并且确定了一栏清单,上面包括信任产生的 10 个条件。这 10 个信任条件是:提供条件、能力、一贯性、慎言、公正、诚实、忠诚、包容、承诺履行能力、接纳能力。接着他用李科特量表得到了信任的 10 个指标,他把它们叫做信任目录条(Conditions of Trust Inventory,即 CTI),这个目录他在许多研究中都有采用。Butler 指出在 Jennings(1971)和 Gabarro(1978)提出信任的条件中,也有类似的条件,包括对特殊承诺能够实现的期望、公正和接纳能力(但 Jennings 使用的是易接近的概念)[6]。

二、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孤独感理论

(一)孤独感的概念

国内外心理学家们从各自的理论观点出发,对孤独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朱自贤将孤独与孤独感分别定义,他认为孤独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且只身孤立的心理状态,而把孤独感看作是人处在某种陌生、封闭或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7]。在这两个定义中,前者相当于独处,后者与大多数心理学家对孤独的定义相似。王健则从哲学的角度把孤独看作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其重要表征是主体与对象相疏离所导致的一种铭心刻骨的精神空落感[8]。在本研究中,将孤独定义为:个体对于自身被他人接纳的程度感到不满或焦虑,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

(二)孤独感的理论

1、Perlman和Peplau的主要观点

孤独感是指个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不足时产生的不愉快体验,包括社会关系在数量上的不足和质量上的低下。Perlman和Peplau认为孤独感有3个重要特征:第一,孤独感源自于人际关系缺陷,它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会产生;第二,孤独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而非客观的社交孤立状态,一个人可以在漫长的独处中毫无孤独感,也可以在众人环绕中深感孤独;第三,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情绪体验[9]。

2、Stokes的主要观点

Stokes研究发现外向性、神经质、自我表露与孤独感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神经质与孤独感的相关最高。他认为,具有神经质个性特征的人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害怕被拒绝,害怕受到伤害,往往使用过当的自我防御机制,这样就限制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因此会时常产生孤独感[10]。

3、埃里克森的主要观点

依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大学生正处在成人早期(18~25岁),这一时期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大学生能否顺利度过这一人生重要时期,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也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心理发展[11]。

4、Weiss的主要观点

Weiss(1973)指出孤独感不是由于独自一人引起的,而是缺乏某种明确的、需要的人际关系(relationship)的结果,或者是对缺乏具体关系的提供的反映。Weiss(l974)认为孤独感可以区分为社交性孤独感和情绪性孤独感[12]。他认为,社交性孤独感是在社交融合中觉知到的不足,即个体与朋友虽然有着共同的兴趣和活动,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社交性孤独会驱使个体寻求他/她可以参加的活动,寻找接纳他/她的社交群体或网络。另一方面,Weiss把情绪性孤独感描述为:个体觉知到自己没有真正的知己,没有亲密的、充满情感的人际关系,也就是没有这种可以让他/她感到安全、被接纳、被关爱和被理解的人际关系。Weiss认为,情绪性孤独的人,从来都是把别人评价为他们所期望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提供者。要注意的是,虽然社交需要理论区分了社会性和情绪性这两种形式的孤独感,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是完全独立、没有重叠的。尽管二者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可能会一起产生。有研究就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共同变异[13]。

5、Altman的主要观点

Altman(1975)认为对实际的和渴望的社交关系质量、数量比较通常与对自我知觉和他人知觉的比较有关。这种比较可能导致孤独感(当实际的关系被认为未满足期望或质量不高时)或导致“清净被侵犯感”(当实际的关系被认为过于亲密或比渴望的密切且范围大时)[14]。

6、李传银的主要观点

李传银(2000)用 UCLA 孤独量表和“状态―特质孤独量表”对 549 名大学生的孤独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测量了孤独与心理健康(SCL-90)及人格特征(EPQ)的相关。结果发现从自我报告孤独情况看,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时常感到孤独和存在不同程度的孤独体验。从方差分析结果看出,无论是 UCLA 量表,还是“状态―特质孤独量表”,女生得分都高于男生,而且差异显著;新生和高年级学生在UCLA 和“状态―特质性孤独”上得分均未表现出差异,尤其是状态孤独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农村来源的学生孤独程度高于城市学生。大学生孤独与 SCL-90 各因子均呈不同程度的显著正相关。孤独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情绪稳定性呈负相关[15]。

三、综述

综观西方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和测量,无论是在孤独感的概念、理论、预测指标和影响因素上,还是在孤独感的应付方式的研究上,学者们目前还都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而国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待加强。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一方面不仅数量较少、力度尚浅,而且几乎没有针对我国文化的、专门的大学生孤独感的定量研究,多局限于定性的分析或简单的描述统计或直接运用西方研究者设计的量表进行相关研究。虽然最近国内有学者尝试建立了对孤独程度高的大学生进行干预的团体咨询模式,结果也表明团体咨询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其对孤独感的测量采用的是UCLA 量表。另一方面,在这些为数不多的研究中,结果不一致的地方却不少:如骆光林、李传银、孟晋等人的研究都存在着许多的不一致。

所以,在我国开展大学生孤独感的本土化定量研究是非常迫切而必要的,这也正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有利于查明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的结构,澄清己有研究中的矛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能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Tyler T R.Krammer RM.Whither trust?[J]Krammer & Tyler,1996.331-57.

[2]Hardin R.Trusting persons,trusting institutions,Strategy in Choice[J].MA MIT,1991.487.

[3]Krammer R M.Trust and Distrust in Organizations:Emerging perspectives,enduring questions[J].Annual Review Psychology,1999,50:569-598.

[4]Burt R,Knez M.Kind of third-party effects on trust[J].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1996,50:68-69.

[5]刘斌.“信任问题”研究评述[J].理论前沿,2004(4):47.

[6]王昭光,刘欣.信任的基础:一种理性的解释[J].社会学研究,2002(3).

[7]M.Horowitz et al.The prototype of a lonely personal Loneliness:A Sourcebook of Current Theory[J].Research,and Therapy,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8]Malka Margalit.Loneliness amo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theory,research,coping,and intervention[J].Springer-Verlag New York,Inc.1994.5-9.

[9]Perlman D,Peplau L A.Loneliness:A source of Current Theory,Research and Therapy[M].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10]Stokes J P.The Relation of societal Network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to Lonelin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5,148(4):981-990.

[11]Peplau,Loneliness amo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J].New York:Wiley-Interscience,1982.

[12]Weiss,R(1974).The provision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In Z.Rubln(Eds.),Doing unto others.(PP.17-26).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13]Russell D,PePlau L A,Cutrona,C E.(1980).The revised UCLA Loneliness Seale:Concurrent and discriminate validity evidenee.Joum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9:472-480.

篇10

社会退缩是一种问题行为,主要指在社会情境下或在同伴情境下,幼儿表现出的跨时间情境的各种独处行为。所谓跨时间情境,是指个体表现行为具有不同时间、情境下的一致性,也就是说,幼儿表现出的独处行为是非暂时的、非情境特异性的(叶平枝,2007)。

二、社会退缩行为的危害

社会退缩对于幼儿的成长存在着不利的影响。在幼儿园教育当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会导致幼儿与同伴交往发展的滞后性。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交往对于人的心理发展特别是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伴交往发展滞后对于幼儿的认知发展、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都是不利的;同时,也会给幼儿园的教学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会导致幼儿的个体焦虑和压抑,降低对课堂的满意程度,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足等等。

三、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

1.生理因素

一些研究者认为,社会退缩行为与遗传有关,其中气质类型的影响较为突出。生理结构和功能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以随环境和经历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点在双生子研究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2.亲子依恋类型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幼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父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幼儿与其照料者母子依恋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Ainwsohrt 1975)等将幼儿的依恋类型划分为典型的三类:安全型依恋、焦虑―回避型依恋、焦虑―反抗型依恋。不同的依恋类型会对幼儿同伴交往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体来说,建立起安全“内部工作模式”的幼儿出现社会退缩的概率较小。

3.家庭因素

教养方式对于社会退缩有一定的影响。在专制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幼儿易形成遇事退缩、动力缺乏的行为模式。此外家庭的不完整,父母本身性格内向畏缩、胆小怕事等,也容易导致幼儿出现退缩行为。

4.幼儿园教育因素

在幼儿教育当中,幼儿教师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的惩罚或不恰当的鼓励、情感忽视都容易导致幼儿出现社会退缩行为。

四、从幼儿教师角度看幼儿退缩行为

综上所述,导致幼儿社会退缩的原因有很多种,在幼儿园教育当中,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在日常教学当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幼儿成长提供帮助。

1.多使用正强化的教育手段

所谓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目标的实现。在幼儿教育当中具体来讲,就是当幼儿出现良往行为时,被及时地给予奖励或表扬,当幼儿出现退缩行为或不良交往行为(例如攻击等)时,对其不予理会,而并非惩罚。这样有利于幼儿的同伴交往(Allen & others, 1964),间接地避免社会退缩行为的发生。

2.对幼儿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本是心理咨询中的一种技术,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这种技术同样可以延伸到幼儿教育当中。罗杰斯认为,积极关注指自我知觉出现后婴儿开始产生的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幼儿教师应该对每个孩子怀有一种爱和喜欢的情感,且应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竖立孩子的自信心。这样有利于孩子良好地进行同伴交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退缩行为的产生。

3.因材施教

美国学者把幼儿气质类型归为以下几种:一类是生活很有规律,对新刺激反应接受快,对新环境适应快,反应强度通常很弱,对生活改变的适应力较强,情绪通常为愉快、友善、高兴者,此类儿童为容易养育气质,即“安乐型”。反之,另一类孩子生活没有规律,对新刺激反应退缩,对新环境适应慢,对事物反应很强烈,表现出的情绪通常为不愉快、不高兴、不友善者,此类幼儿为难以养育的困难气质幼儿。还有一类孩子属于“慢吞吞型”,他们对新的人、事、物和情况,第一次接触时都是退缩的,接触以后的适应度也非常低,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适应,所有反应强度相当微弱,坚持度也不高。对于困难型和“慢吞吞型”的幼儿,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鼓励,对他们进行同伴交往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文.社会退缩幼儿的沙盘游戏特征与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2]夏小汝.论同伴交往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7):118-119.

[3]胡书兰,王晓莉.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及干预方法浅析[J].才智,2011(2):199-200.

篇11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篇12

一、“心理孤儿”现象产生的原因

1、问题家庭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家庭”是相对于“和谐家庭”而言的,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据中国家庭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战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处在紧张不安之中,甚至被父母当作出气筒;二是父母不完整,或是父母离异(统计数字表明,今天的离婚率将近22%),把子女当作“皮球”任意踢来踢去;或是父母一方早逝,家庭经济负担重,一天到晚为生计而奔波,无暇顾及子女。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没有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变态心理,有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2、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生活的节奏更快,竞争意识更加突出,危机感更加强烈,作为父母工作压力更大。于是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平时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要么把子女托付给爷爷奶奶,要么雇保姆照看。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封闭的世界。有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家长对孩子冷淡、拒绝将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适应困难。

3、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方法简单,亲子关系紧张。

目前,中小学生的家长大多是“”时期成长起来的,由于历史原因,他们的文化学习被耽误,心理上受影响,经过拨乱反正,一部分人抓住机遇而重新走进学校,但仍有不少人因心有余力不足而未能弥补过去在文化上的“空白”。因此,他们对家庭教育科学不甚了了,对待子女的教育方法也大都沿袭长辈的传统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获得。一位中学生家长曾对孩子的老师说:“老师,说起来心理很惭愧,如今糊里糊涂当了家长,却不知道怎样来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走两个极端:一是由于家长补偿心理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常心切。“”使这些家长成为像错过季节的庄稼,他们是带着无尽的遗憾步入社会、步入中年的。他们把不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节衣缩食为子女竭力提供物质条件,把子女放在至关重要的地位,惟恐错过这个成长季节。他们把子女逼进书房题海,稍有不从,或用大道理压人或“棍棒相加”(据一位全国优秀辅导员对某小学的调查,全班48名学生,没有挨过父母打的孩子只有1人,27%的家长用棍子……),结果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二是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大为改善,中小学生的生理发育明显提前,但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由于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生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4、独生、独门独户,把同龄人拒之门外,缺少伙伴。

随着城乡住宅建设的发展,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套房或别墅,摆脱了“老小三口一张床,煤炉、马桶去一房,一门多户矛盾多,三代同堂难分房”的困难境地。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小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儿童青少年的生活范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要么与父母、祖父母作伴,要么独处一室。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孩子长期独处,又会使他们的气质受到损害,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二、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对策

1、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孩子是无辜的。

家庭是孩子人生中一所永不毕业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好子女是父母的天职。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置自己的子女于不顾。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诉我们:“你们生育教养子女,不仅是为了父母的愉快,在你们家庭里,在你们影响下,成长着未来的公民,未来的事业家,未来的战士。”翻译家傅雷提醒我们:“爸爸不为儿子烦心,为谁烦心?爸爸不帮助孩子,谁帮助孩子?儿子有苦恼不向爸爸求救,向谁求救?”为此,经常争吵的父母要学会理智,忙于应酬的应尽可能早点回家,经济不宽裕的也尽量不要牺牲养育孩子的时间去挣钱。即使是分道扬镳的也要计划好育子的方案,方可说声“再见”。

2、加强沟通意识,留些时间与孩子交往。

作为父母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忽视和冷漠会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和品德问题。为此,作为家长应多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了解自己子女的思想脉搏。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劳动生产日的逐渐缩短,节假日日益增多,作为父母也应提高闲暇的水平和质量,多安排一些时间给孩子。可以琴棋书画,可以种花、吟诗、听音乐、集邮、旅游、登山。切莫把大量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消磨在“筑长城”或舞池中。英国首相布莱尔作为一国之主,尚且腾出时间与孩子共度周末。我们普天之下的父母们更应多留一些时间给孩子,多一些交流,多一些沟通。

3、改进教育方法,发扬民主作风,转换角色,既是长者,又是朋友。

作为父母要了解儿童青少年成长的生理、心理知识,并按照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来办。我们要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要讲民主和平等,要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使民主成为家庭一面永远飘扬的旗帜。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政治上大家是平等的,家长不仅是孩子慈爱的父母,循循善诱的导师,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真诚的朋友。据调查分析,中小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亲,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亲。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参考:⑴不训斥孩子,经常训斥会形成厌烦的气氛。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⑶纠正缺点不要笼笼统统,总体否定,应具体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而是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如“我有你这孩子真倒霉”一类的话。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邀他们到家玩。

4、创造空间,营造良好的伙伴交往环境。

老一辈的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了教育儿童的原则:“儿童应与年龄相同的儿童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家长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子女提供与小伙伴交往的时间和空间。放学路上少接送,让子女与其他小朋友结伴而行;周末和节假日让子女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子女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小伙伴进行电话交流,或主动到四邻八舍走动。通过串门,扩大交往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5、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学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学校应与家庭联手,形成合力,建立“家校联系薄”;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应聘请心理辅导老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构建“学生心理档案”,把学生的家庭情况、人际关系、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情绪意志、个性品质一一记载下来。再次,开设心理辅导课,开展个别心理辅导。(约3700字)

参考书籍:

篇13

一对夫妻,双方都事业有成,又都沉浸在各自的事业里不能自拔,终于有一天,丈夫回家的次数少了。妻子在极度痛苦之中,拨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我可以在家里接纳另外一个他吗?”

在大连市妇女心理咨询免费热线开通仪式的现场,大连立博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穆丽波女士参加仪式。她加入大连市妇女心理咨询志愿者行列一年时间里,遇到的求助案例近百起。“它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了女同胞的生活、工作、学习的压力,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数量之多使我受到了很大震撼,并为她们的心理健康担忧。”她介绍,在她接触的近百起案例中,第三者插足引起家庭婚变、家庭暴力的占60%左右;工作压力及社会适应不良的占20%左右;子女教育、个性心理障碍、精神心理疾病、再婚等约占20%左右。

“这些问题如不能及时疏导,将会变成社会问题,并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也会每况愈下。”穆丽波不无担忧地说。

困扰女性的心理问题

通常只在电影里看到的心理咨询,现在也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人们紧紧裹起的隐私,现在向心理咨询打开了缝隙。记者在采访中得知,心理咨询逐渐为一些市民所接受,并利用它来排解来自家庭、婚恋等方面的压力。而在女性咨询的话题里,有关冷暴力、性骚扰、中年女性心理疲劳和性心理咨询等问题占有较大比例。

近年来人们对家庭暴力的关注开始多起来,但冷暴力却不被人所注意。比如,丈夫经常不与妻子说话,对其不理不睬。冷暴力往往发生在高知家庭中,它又常常会转变成行为上的暴力。现代妇女的生活质量并不高,约60%的家庭都存在着冷暴力。

职场上遭遇性骚扰或是如何与异性上司处理好关系,也是现代女性经常面对的难题。有这样一位女性,事业上出类拔萃,深得老板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板对她产生了好感,并且发动攻势。而这位女士有一个十分美满的家庭,她既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又不想背叛自己的家庭,对此感到十分苦恼。穆女士说,在这样的咨询者中,30~40岁的居多。许多女性长期处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不仅身心受到损伤,而且不时威胁到家庭的稳定。

“人到中年万事忧”,尤其是中年女性,工作的重担和责任感决定了她们必须忘我地劳动,在家庭中她们又肩负着养老育小的重担,繁重的家务事无法摆脱,多重角色的困扰往往使她们在生理、心理上产生超负荷感。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疲劳正在成为威胁中年女性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如果心理疲劳得不到及时疏导化解,长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机,在精神上会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引发多种身心疾患,如紧张不安、动作失调、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工作效率下降等以及引起诸多偏头痛、荨麻疹、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月经失调、减退等疾病。

另外,性心理也从最隐秘的角落里走了出来,成为咨询热线里的话题。从讳莫如深的隐私到落落大方的交流,一方面说明女性开始大胆追求性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说明心理热线是妇女获得医学帮助的重要渠道。

女性心理减压法

1、运用言语和想象放松。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如“蓝天白云下,我坐在平坦绿茵的草地上”,“我舒适地泡在浴缸里,听着优美的轻音乐”。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你会觉得安详、宁静与平和。

2、支解法。请你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一、二、三、四……,你一旦写出来以后,就会惊人地发现,只要你“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想哭就哭。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心理学家曾给一些成年人测量血压,结果87%的血压正常的人都说他们偶尔有过哭泣,而那些高血压患者却大多数说从不流泪。看来,让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拥抱大树。在澳大利亚的一些公园里,每天早晨都会看到不少人拥抱大树。这是他们用来减轻心理压力的一种方法。据称,拥抱大树可以释放体内的快乐激素,令人精神爽朗。

5、看恐怖片。英国有专家建议,人们感到工作有压力,是源于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此时他们需要的是鼓励,是打起精神。所以与其通过放松技巧来克服压力,倒不如激励自己去面对充满压力的情况,例如去看一场恐怖电影。

6、穿上称心的旧衣服。穿上一条平时心爱的旧裤子,再套一件宽松衫,你的心理压力不知不觉就会减轻。因为穿了很久的衣服会使人回忆起某一特定时空的感受,人的情绪也为之高涨起来。

7、多到户外活动。通过去户外散步、听音乐、参加体育活动等方法,可以改变个人的生活节奏和习惯,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以散步为例,茶余饭后,全家一起散步,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还能促进全家人的情感交流。在自然美的陶冶下,人的紧张情绪会得到调节,压抑感会得到减轻。正因为如此,散步等活动已为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推崇。

8、培养驾驭自己的信心。充满驾驭自己信心的人,既能够把握住情感的风帆,也具有坚强的意志。一般的挫折不能动摇其信念,再大的压力也不能使其心理失态。信心能给人以强大的精神力量,维护人的心理平衡。

9、学会倾诉。遇有不快之事,把内心的苦闷全部倒出来,是解除心理压抑感的妙方。此时,找人谈心倾吐苦衷,不失为减轻痛苦的一种方法。另外,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要想心理健康,固然应当笑口常开,但同时也必须提倡想哭则哭。因为哭能排泄体内的毒素,改变人体的内分泌应激状况,调节人的不良情绪。

10、以理智战胜情感。俗语“人之逆境十之八九”,是说挫折必不可免。但在挫折面前,应当以理性认识来控制个人的情绪。例如,当忍不住要发脾气时,可冷静地审察情势,检讨反省,以便清醒地认识到发脾气是否合理、后果如何以及有无其他更为适当的解决方法等。如此经过“三思”,便能消除或减轻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

11、培养幽默感。幽默是化干戈为玉帛的灵丹。幽默能使紧张的精神放松,避免刺激和干扰,摆脱窘困,消除身心的痛苦,调节和保持心理健康。

12、勤于进取,不断学习。为了适应社会竞争的环境,迎接生活的种种挑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下岗女性尤其要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参加再就业培训,学习新技术,创造条件再就业,在新的职业领域里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样,可以减少失落感,生活得更充实。

13、学会休闲,劳逸结合。有些中年女性,整天忙于工作和家务无暇与亲朋好友谈心交流,更没有时间调节自己的生活。这样十分不利于心理的调试,应该动静结合,有劳有逸,在家庭生活和职业生活之间创造一种平衡。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女性心理需求大公开

真正地了解女性心理,对于增进夫妻感情、朋友的相互了解、同事之间的关系和谐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关爱女性健康的定义中,关爱女性心理需求同样重要。

女性愿意平等地礼尚往来

真正珍惜爱情的女性,一般对贵重的礼物持审慎态度,因为一件贵重的礼物会让她想到,这个男人是在试图收买她的感情,将她看成是奇货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恰当的、量力的、显示关注和体贴的礼物,使女性只感到温馨,没有沉重感。总之,保持与人平等的交流是显示她们自身尊贵的所在。

女性欣赏年轻美貌的恭维

这对已婚有子女的妇女尤为重要。无论到何时,年轻美貌都使她们占尽便宜,于是要年轻要有魅力的渴望变成巨大的压力,使她们感到只要体重多了几公斤,脸上出现几许皱纹,便觉得自己已被时代驱赶出来,精神随之颓废。她们往往需要男人用一句特别赞美的语言去鼓励她们说:“我喜欢你这种发型”,或说“你穿这身衣服真美”等等。

女性在乎事业的成功

当今女性很清楚,没有事业的成就和职业的收入就谈不上男女平等。因此她们希望自己的丈夫或男友认真重视她们的工作,哪怕是稍微一点点的成就。

女性寻求有同情心的耳朵

一次简短的交谈对于男性和女性可能有迥然不同的意义。在男性,交谈是提出问题,辩论是非以及找出解决的办法,为此他们可能老是打断谈话的女伴,直到她明白为止。而女性更多地将交谈看作是与听者分享其感情的一条渠道,她们往往说个不停,直到觉得好受为止。男性不愿涉及个人隐私和感情,而女性恰恰津津乐道这类话题。男女在共同游戏时。女性对双方都感兴趣,而男性只注意游戏本身。

女性的爱情比男性更实际,更执着

女性更多地着眼于择偶的实际考虑,比如,女性着重伴侣身上的长期品质――诚实、有才干、富于同情心等等。她们远比男子更善于把握自己的激情,即使她渴望被爱。她们也会在采取行动前反复考虑:我可以依靠这个男人吗?因此想追求这样女性的男性,最好延长其求爱的时间表。

女性需要独处以作休整

她们最容易生气、烦躁,因而在丈夫、男友面前常提出让她们自己呆一会儿的要求。在工休假期,女,性特殊的心理需要是采购、阅读、恢复精力及进行其它的自我调节。通过独处,她们会完成心理上的调节,使自己更适于她们的角色。

女性希望丈夫是朋友

难得见到这种女性:她甘愿充当丈夫的母亲、秘书或佣人。即使喜欢丈夫是那种大孩子气的妻子,如果他总是“长不大”的话,她也会为在家中总作成年人而感到厌倦。

女性希望她生活中的男人是真正平等相待的朋友,她愿丈夫尊重她的长处,友善地对待她的弱点。总之,女性心目中的理想丈夫是能够理解她、支持她、倾听她的一位朋友,是一位情人和一位伙伴。

解决心理问题,做好自己

篇14

关键词:文化移情;制约因素;提高途径;研究前景 

一、文化移情的定义及来源

英文中的“empathy”(移情)来源于德语“einfühlung” (设想),首先运用于十九世 纪后期的德国美学领域,后来被德国心理学家利普斯(theodore lipps)发展到人际交流 领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移情首次作为一个学术理念被引介到中国,之后被运用到美学、哲 学、社会学、心理学领域,并掀起了一阵从心理学视角评析文学作品的波澜。近年来随着英 语教育的深入和对语言本质认识的变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教育逐渐引起了英语教育 界的重视,而文化移情能力则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布鲁诺指出,移情既是一般交际能 力的重要元素,又是充分有效地跨文化交际的要素。

由于移情这一概念从美学领域跨越到其它诸如认知心理学和跨文化交际等众多领域,从 不同视角探究它的内涵,其意义多样复杂。布鲁诺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 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和“你”的一致性。移情 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顾嘉祖认为:“移情界定应分为 两个方面: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而且还包 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和反应,两方面都不可偏废。”① “以上都是比较 深 刻的见解。通俗的说,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 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 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②



二、移情能力的特点

第一,移情如同人类的五种基本感觉,是人类固有的和区别于其他动物特有的能力。

第 二,移情是一种社会行为。人类区别于其他哺乳动物的根本属性是其社会性。这种跨越自我 中心视角的能力和意愿是人类社会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移情在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上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交往中那些试图跨越自我的世界,理解他人感受的个体将表现得更 加友善和体贴,会更加受到欢迎。交际中合作的态度和不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会促使交际行 为更容易成功。

第三,移情是一种可以通过特定训练发展和改善的心智技巧。“文化移情既 要‘put yourself into someone else’s shoes’ ,又要‘understand how one’s posit ion looks from the other fellow’s shoes ’”③实质是体察他人的感受和经历。虽 然 哪些情感体验可以通过何种手段增强,在这里缺乏具体详尽的探讨,然而,某些情感体验可 以通过特定训练提高的实事是毋庸置疑的。



三、影响文化移情能力的因素

文化移情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虽然对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 用有待细致考察研究,文化移情能力对交际成功的制约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认为移情能力 是人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因此就存在固有及后天影响的因素。人是社会动物,决定移情能力 的因素大多是在后期社会化(secondary socialization)过程中起作用的。

第一,以交际主体为中心的程度越高文化移情能力越低。假如主体将大部分精力集中于 关注自身的感情和行为,就无法及时有效地注意交际客体的情感和行为动态,并给予适当反 馈。第二,过分夸大客体的部分特性,将其视为总体特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 一叶障目,限制文化移情能力。第三,对性别,特定种族或文化的固有的定型式的成见也是 文化移情的绊脚石。比如认为所有美国人都热情富有,英国人都保守缄默,德国人都严肃刻 板,日本人都穷兵黩武。无视和忽视社会团体中个体的差异。第四,避免交际客体的防范行 为有助于文化移情。假如交际主体对交际客体提供的信息断然,随意地加以评价和判断,交 际客体出于自尊和面子的考虑,就不愿意提供更详尽的信息。移情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当 彼此间都以平等坦诚的心灵交际时,移情能力才被激发到最大程度,交际最充分。如果交际 客体怀有防范心理,不仅自身不能充分体察对方的情感,同时缺乏充足的信息,交际主体的 移情能力也将被抑制,交际将进入恶性循环。第五,教条主义也是阻碍移情能力的因素之一 。教条主义者怀疑他人所言的真实性,对所提出的问题,已有既定的观点先入为主,不容辩 驳。这种怀疑态度,会让交际者感到不被信任,压抑其交流欲望,抑制移情能力的发展。第 六,缺乏相互理解的动力和求知欲,移情能力降低。由于地缘的关系,人们总是对周围的人 物和事件更为关心。试想听说自己的朋友出车祸受伤但不严重要比听说在印度有上万人民饱 受洪涝之苦还要强烈。



四、提高文化移情能力的途径

培养移情能力,不应该期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成效。移情能力的提高和其他知识技能方面 基本能力的提高一样需要集腋成裘的耐力和在实践中锤炼的勇气。文化移情是在不同文化大 环境下成长个体之间的交流中发生的,需要交际者跨越本民族文化立场的界限,接受并理解 存 在的差异,是一个更加复杂艰辛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文化移情能力的提高,不可能有绝 对的途径,有很多前提条件,他们通常难以控制或难以在短期内改善。包括交际者的内在条 件如个人性格,心理素质。外在条件如社会制度,经济状况,人文环境等。但笼统来讲,可 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和改善移情能力。

第一,注意其他交际者的情感表达。表达情感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是发挥移情能力的保 证,是信息加工的材料和解读他人心理状况的窗口,只有对其进行解读,才能体察交际者的 情绪状态。然而,始终对其他交际者保持高度关注是比较困难的,这可以通过将注意力转移 到对情况的关注,注意力在交际者和现时情景之间转换来解决。

第二,交际者要充分地表达彼此的立场和观点。文化移情能力在交际者彼此激发下相互 促进或抑制。如果让一方感觉 到另一方不够诚恳或表达有所保留和顾虑,就会引起防范心理 ,没有动力提供更详尽的信息,限制文化移情能力。

第三,熟悉交际者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和习俗。文化规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 中沟通障碍的根源。接受并客观对待不同民族和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就能够找到打开交际中 瓶颈问题的钥匙。比如受欧洲传统文化影响,绝大多数欧美人认为时间是固定的、连续的、 数量的、可度量的,因此,他们习惯于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提前安排行程,甚至安排了几年 以后的日程。这种制定时间表的行为方式,在亚洲并没有普遍流行。东方人受道教思想影响 认为事态出于不断变化之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互相渗透影响,不断变化。因此过于机 械地安排时间未免徒劳,往往计划没有变化快。没有办法将变化的事件安排在固定的时间里 。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洲的纳瓦右(navajo)和优不咯(pueblo)印第安人就完全不会理解这 种处理时间的方式,因为在他们看来即时的才是现实的,未来几乎没有现实意义或者说不确 定是否存在,因此也不会把事件安排在未来。

第四,克服文化定型的消极影响。将个体的特点过分夸大到整个群体的范围,或者把 群体的特征不加条件地映射到所有个体成员上面是定型的消极影响的根源,也是其形成的原 因。交际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个别情况单独处理,万万不能“一视同仁”。

第五,区分自我和异己的文化倾向,摆脱固有文化习惯的束缚。站在对方文化立场上 看待问题,前提条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文化都熟悉并且清楚之间的异同,这样才能保证换位 思考。



五、近期文化移情能力的相关研究及研究前景

笔者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输入“文化移情”作为关键字,搜索到20__到20__七年间发表 于核心期刊上的文化移情方面的文章三篇,在中国博硕上搜索到两篇硕士论文。它们 可以基本代表近年来中国在文化移情领域的研究成果。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高永晨,20__)深入阐述了文化移情能 力在交际中的价值和意义,概况地论述了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 适度原则”(高永晨,20__)详细论述了文化移情表现的两方面,知觉移情和交际移情的适 度性,以及保证文化移情适度原则的前提。“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移情作用刍议”(潘为民, 钱妮娜,20__)探讨翻译移情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确立译者在翻译移情中的主体地位;分析 移情过程中译者无法隐形的原因,试图对译者的主体作用提出了“度”的限定;指出翻译中 的审美移情是作者、作品、译者、读者四方面的有机统一。

前两篇文章对文化移情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阐述,但是对如何提高文化移情能 力探讨较少。文化移情毕竟是在交际中进行的,交际主体是人,如何提高个体的实际能力和 如何对文化移情能力进行教学应该是最终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非常复杂和困难,需 要反复实验,不断论证和更改,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然而却意义重大。第三篇文章视角比 较独特而且很有意义,文化移情能力既能运用到现时的交流中也可以在文本语篇中有重要作 用,使开拓文化移情研究领域的道路更加明亮了。

综上所述,今后的文化移情研究应该更倾向于提高交际者实际移情能力的策略和对它的 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交际者的文化移情能力,改善教学质量。在实验和实践中不断验证结论 ,提出新的设想。将文化移情的研究和心理学、教育学、语言学相关理论联系起来,从不同 视角研究同一问题,努力拓宽文化移情的应用领域。前文提到的两个问题,通过何种具体手 段增强移情能力和移情在交际中的具体影响和作用也是有待研究的。



注释:

①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__:220. 

②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12). 

③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8).

参考文献: 

[1]b.j.broome, “building shared meaning: implications of a relational appro ac h to empathy for teach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educatio n, 40(1991),235

[2]davis, mark, h. empath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boulder[m]. col o: westview press,1996.

[3]edward t hall, the silent language, n.y.: anchor books, 1973

[4]larry a.samovar, richard e. porter,lisa a.stefani,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 ltures,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8

[5]jones, robert.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empathy: a personal perspective [d]. london: universityof east london, 20__.

[6]高永晨.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和培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12 ).

[7]高永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移情的适度原则[j].外语与外语教学,20__,(8).

[8]顾家祖.跨文化交际:外国语言文学中的隐秘文化[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