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1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独处的心理学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内外”有别
“内向”与“外向”的定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提出,这也是心理学类型理论中最为著名的划分方式。荣格认为,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他们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易适应环境;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他们更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而在凯因的定义中,内向者被认为更喜欢刺激较少的环境,并倾向于安静专注,听得多说得少,在开口之前会思考。相反,外向者在社交场合中非常有活力,通常坚定自信,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表达自己的想法,反应迅速。在凯因看来,内向者回避社交并不是出于害羞或恐惧,他们只是单纯地不喜欢而已。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已经被“外向者”所占领——尽管其中有一部分是“伪装”的。通常我们以为,企业界崇尚极度自信,CEO大多是控制力强、语言流利、说话铿锵有力的管理者。事实上,内向的CEO比我们通常以为的要多,根据一项统计,美国40%的商业权力掌握在性格偏于内向的人手里。
“内向”的潜在竞争力
更注重深度:内向型领导者追寻深度而非广度,他们乐于向纵深挖掘,获取他们想要得到的信息;和外向型领导相比,他们更加谨慎和细心,更容易把事情想得透彻并作出明智的决定,完成一件事后再继续处理新问题和新点子。即使需要与他人交流,他们也更热衷进行有意义的谈话,认真地聆听并提出有见地的解答,而不是无谓地闲聊。
开口之前先思考:内向者极少会说出不靠谱的话,因为在开口之前,他们已经在脑海中完成了字斟句酌的工作,就如同书写下来的文字报告一样观点清晰、用词准确。在和他人的沟通交谈中,他们也会仔细思考对方的发言和评论,并且在思考之后才做出回应,因此在公司会议中,他们可以在一片嘈杂喧嚣中保持清醒和冷静,并做出判断与回应。事实上,公司会议上最沉默的那个人,往往掌握着决策权。
孤独带来成效:有心理学家专门做过研究:喜欢单独训练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精湛技艺,这些技艺包括体育方面、乐器演奏,或是学生的课业考试等等。单独训练保证了在集体训练时无法达到的练习强度,被训练者的精神也更加集中,因此结论是:人在单独工作时会更有成效,而这无疑是性格内向的人所喜欢的方式。此外,头脑风暴并不是产生“好主意”的唯一的方式,独立思考的效果有时候可能会更理想。
通常我们以为,开朗外向和情商高的人往往更容易获得管理者的职位。研究表明,内向者也同样可以成为优秀的老板,无论作为管理者还是决策者。
内向型领导者的优势
倾听员工声音:性格内向的领导者更善于倾听,他们关注细节,并在倾听中获取他们所需要的信息,以掌握公司的真实状况,减少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比如,用一句嘘寒问暖的话让原本打算离职的重要员工改变主意。事实上,内向型领导者更善于领导主动型员工,倾听并鼓励员工实施自己的想法,他们所扮演的更多是调节者的角色,而不是外向型领导者常常扮演的决策者的角色。
平和的自信:内向型领导者从来都是“忙而不乱”,他们的秘诀就在于有备而来。对于工作上的重要会议或演讲,内向型领导者会早早开始策划方案(甚至在方案A之外还准备好方案B),因此在重要场合下,他们总能保持心平气和,沉稳持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或影响。而领导者身上所展现出的这种持重、自信、平和的气质,也能为他们争取到团队成员的信任。
决策更加慎重:外向型领导者开朗自信、勇于进取的个性一旦过度,就会给公司带来麻烦,比如过度自信,可能让他们在某些商业决策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不仅如此,未来可能得到的丰厚回报会让外向型领导者忽略其他风险信号,不顾一切地“向前冲”。而对内向型领导者来说,他们的警觉性无疑更高,因此他们在决策时也会考虑更多,并更加慎重地做出决定。
“内向领导者”榜单
比尔·盖茨。童年的盖茨并不愿意主动与人接触,他不善于言谈,喜欢独处但并不在意别人的意见。比起与人相处,他更爱钻研新技术。
沃伦·巴菲特。全球著名投资商、“股神”巴菲特曾经是个内向的小孩,他能数小时沉迷在画有火车模型的目录中,或是很安静地盯着一把母亲给他的牙刷,一盯就是两个小时。
奥巴马。喜欢独处的奥巴马成功颠覆了“害羞的人无法在政治选举中取胜”的这一成见,他从政前从事学术工作,工作履历上都是偏内向的职业,此外他还喜欢写作。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发展历程;理论基础;方法论
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是一门研究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和关系的心理学前沿学科。环境心理学主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环境各方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1] 。
一、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有关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一百多年前(Gulliver,1908;Trowbridge,1913)。19世纪,心理学家研究了人对声、光、重量、压力等环境刺激的知觉,但由于行为主义的主导地位和对学习过程的强调,当时的研究倾向于把环境事件看作强化程序和儿童经验。20世纪40年代,少量关于环境和行为联系的研究出现,其中包括行为地图、环境认知地图和城市社会学(Moore,1987)。不过,这些并不完全是对环境和行为相互作用的最充分的研究。最早转向对环境和行为系统研究的人是费斯廷格(Festinger)、沙赫特(Schachter)和贝克(Back),他们研究了环境设计因素对学生社会关系发展的影响 [2] 。
20世纪50年代,这个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勒温(Lewin,1950)把环境定义为决定行为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他强调的主要是社会环境,但是人们还是会经常谈论到他的理论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同一时期,勒温的学生巴克(Barker)等人对环境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把勒温的行为公式:B=f (PE) (即人的行为是人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和“生活空间” (life space) 等心理场论(field theory) 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式,从而启动了最初的环境心理学研究[3] 。 霍尔(Hall,1959,1966)的空间关系学主要研究如何使用空间;此外还有针对拥挤的效应的研究(Calhoun,1962,1964),以及20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师林奇(K.Lynch)对环境认知和城市表象的研究。这些研究促进了大量关于人和环境关系的研究。同时还有一些对空间行为、精神病院设计以及其他环境―行为关系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建筑师与行为科学家也开始了长期的合作,目的是设计出对人的某些行为功能有益的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开始遍及全球,而对知觉和认知的其他研究也在环境心理学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人们对能源使用和自然环境保护问题的关注的加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寻求方法以改变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1961年和1966年,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最初的两次环境心理学会议,1968年,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成立。同年,纽约市立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1970年,伊特尔森(W.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这也被学界认为是环境心理学诞生的标志。第一批环境心理学的杂志(如《环境和行为》)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届国际环境保护会议,把环境保护列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和公众的关注。环境心理学主要奠基者之一的柯雷( Kenneth Craik) 1973年在《心理学年鉴》中以“环境心理学”为标题撰写了有关的研究综述,意味着“环境心理学”已经被接受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4]。1975年,世界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毕业。1977年,在“人口心理学”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会的第34分会正式改名为“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1978年,环境心理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斯托克斯(D. Stokols) 为《心理学年鉴》撰写了第二篇关于“环境心理学”的研究综述[5] ,基本上确定了环境心理学作为心理学分支的正式地位。1987年,斯托克斯(Stokols & Altman) 等人主编的《环境心理学手册》出版,被看作环境心理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和环境心理学成熟的标志。20世纪80至90年代,环境心理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定期的综述性文章大约每四年就会编入《心理学年鉴》,它记载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发现。到20世纪末,“绿色”问题和生态学已经成为最引人注意的主题之一 (Pol ,1993) 。
目前在我国,环境心理学这门学科已被心理学界承认并列入《心理学年鉴》,但环境心理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要远远滞后于世界水平。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才开始有学者编译环境心理学著作,80年代有一些关于环境心理学的初步研究文章见于刊物,但直到90年代,关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书籍和文章都很少。1993年6月,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常怀生教授等人联名发表《关于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倡议书》,呼吁社会促进建筑环境心理学学科的发展。同年4月,英国著名环境心理学家David Canter来中国讲学,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学生授课。同年7月在吉林市召开了第一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1993年12月,《建筑师》杂志(总第55期)专门为这次会议出版了一期专刊,这些可以看作这门学科在中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993年以后,环境心理学研究逐渐展开,1995年,第二次“建筑学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在大连召开,会上正式成立了中国建筑环境心理学学会(2000年改名为中国环境行为学会)[6]。 此后,中国环境行为学会每两年在各地轮流召开一次学术研讨会。学术研究的定期交流和环境心理学基本知识在高校中的系统传授,促进了环境心理学科在国内的发展。
二、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一)认知心理学倾向
持认知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现象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根据,以解释人们经验的方式来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
1.唤醒构建理论
唤醒构建理论基于如下假设:个体各种行为和经验的内容与形式,和我们的生理活动如何被唤醒(arousal)有关。由于唤醒是应激的一个必然反应,因而这一理论与应激理论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此理论中唤醒被界定为增加了脑活动和自主反应(脉搏、心率等),而且它可以与不引起应激的事件相联系。日常生活中,高兴或悲伤等都可以引起唤醒,因此,研究者可以通过研究唤醒的性质来了解唤醒及其所产生的环境,进而研究环境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2.应激理论
应激理论把环境中的许多因素看作应激源,比如噪声、拥挤。应激源被认为是威胁人们健康状况的不利环境,它主要包括工作应激、自然灾害、婚姻不和谐、搬迁混乱等。应激(stress)是一种调节或中介变量,被定义为个体对不利环境的反应。这一“反应”包含了情绪、行为和生理等成分。应激有两种基本模式,一种是生理反应,另一种是心理反应。由于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互相联系,不会单独出现,因此环境心理学家通常把所有的成分整合到环境应激模型(environmental stress model)(Baum,Singer & Baum 1981;Evans & Cohen,1987;Lazarus & Folkman,1984)中去。目前,应激理论已被用于对环境应激物如噪声、拥挤、环境压力等的整体研究,并被用来解释当环境刺激超过个体适应能力限度时对健康造成的影响。
3.环境超负荷理论
环境超负荷(overload)理论将个体作为人―环境关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出个体的加工能力,即个体所获得的感觉信息超过他(或她)所能有效处理的能力时,就会出现超负荷现象;相反,当个体从环境中获得的信息量太少时,则会造成负荷不足。目前,超负荷理论已被用来解释个体的城市生活以及高密度、噪声、拥挤等现象,这些问题都和唤醒及超负荷有关,而负荷不足则被用来解释环境刺激不足所导致的单调和孤独等问题;但在其他的条件下,它却会产生积极效果,如提高某些较容易的认知任务的成绩。
(二)生态心理学倾向
秉持生态心理学理论倾向的环境心理学家,以生态心理学和学习理论为依据,把决定个体行为的因素归结为环境。他们强调在观察行为的过程中对“环境―行为”关系进行描述,把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作为整个生态环境的一部分,重视在现实生活中进行研究。
1.巴克的生态心理学观点
生态心理学理论的代表是巴克(Barker),他认为环境心理学家所关心的应该是行为背景的整合,个体行为与环境处在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有一个空间和时间背景,由此构成的立体的生态系统是研究环境的一个很适合的分析层面,这样就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路。此理论强调人和环境都是统一体中的一部分,一方的活动必然会影响另一方。
2.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认为个体由环境决定,即人类行为的起因和过程完全受环境支配,而否认环境和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传统的环境规划、环境设计的思想。根据这个观点,只要适当改变城市的物质形式,就能改变个体的行为。其代表人物迈耶(D.R.Meyer)认为,如果人们能消除极差的住宅和贫民窟,新的良好的住宅和环境就会从本质上治愈社会的疾病。
3.维度理论
1975年奥尔特曼(I.Altman)提出了维度理论,他认为拥挤和孤独是同一维度的两个极端:独处的空间太小会造成拥挤,独处的空间太大则会出现孤独,因此空间行为是调节独处或使其最优化的一种主要机制。根据这一理论,奥尔特曼试图解释个体的空间行为、领域性和拥有感[1]。
三、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的、发展中的分支学科,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之中。早期研究主要是有关环境(如建筑物)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后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有关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斯托克斯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列为以下几个方面:环境认知、环境观点、人格与环境、环境评价、环境与行为关系的生态分析、人的空间行为、物质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心理学[1];再后来,研究内容扩展到了人的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环境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涉及环境压力、环境负荷、应激反应等方面的研究),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的影响(涉及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保护的心理学研究),环境心理学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拥挤”(crowding)是环境心理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在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早期有关环境因素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影响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周围环境对人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家在城区规划和建设以及居住和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研究,这直接影响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的居住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设计,包括学校和公共运动场所、医院和医疗环境以及军事单位和监狱等。尤其是在1995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环境心理学的研究逐渐集中在人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与生态系统影响的层面,研究的重点转向了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心理学和环境保护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对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心理学研究 [7] ,“环境污染心理学”也随之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杜・舒尔茨说过:“我们全部工作和生活在多种不同的环境之中,这些环境全部会影响我们的感觉,影响我们的行为,有时这种影响是明显的、直接的;有时则是微妙的、间接的。在20世纪,人类已经破坏和污染了自己的许多环境,土地、水源、空气都遭到破坏,结果导致了这种环境对人类行为的消极影响,这一现象也成为环境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内容” [8] 。2000年,荷兰心理学家Charles Vlek 总结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课题进行:人对环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环境危险知觉、压力和生活质量;环境研究中的认知、动机和社会因素;可持续发展行为、生活方式和组织文化;改变非可持续发展行为模式的方式和方法;支持环境政策的形成和作出决策 [9]。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
(1)有机论
有机论是在互动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认为人类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初步具备了整体主义的方法论的特征。它认为整体系统是研究的主要单元,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互动论
互动论主张人的心理现象与社会物理环境是相互独立的。在方法论上具体表现为坚持还原主义研究路线,将复杂的整体现象还原为“环境”与“行为”等几个元素,探讨每个元素的特点,然后寻求元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描述整体现象,同时将时间视为独立于现象之外的变量,变化是在不同时间下的静止状态的现象和结构的差别。其关系法则是单维的因果决定论和机械论,即:环境因素影响人的行为,环境因素与人格特质共同影响行为,环境因素透过某种心理过程(中介变量)而影响行为。
(3)交互论
交互论同样也体现了整体主义特征,重视整体而非个别元素。此研究方案视个体、心理过程和环境为并存的、相互依赖的、统一的整体,认为各自孤立的元素没有意义,个体的活动只有放在一定的情境、时间以及他人的活动情境里来理解才有意义[10]。
(4)整合理论
整合理论需要以一种对人的心理的整体观来进行研究。考查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人们会发现:在对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差别的理解上,心理学的理论派别各有各的观点,同时在对人的心理的理解上,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学派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又都只抓住一个心理片断来代替人的整体心理。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由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对同一个问题偏重于从本学科视角进行理解,因此,要想有所突破,需要将不同背景理论进行整合。
(5)开展跨文化、跨领域的合作研究
许多研究都探讨了特定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但每一个单独的研究由于设置的实验和观察的条件不同,不具有可比性,只能在定性上有所参考。因此,需要区分普适的理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发生作用的条件。一方面,开展跨文化的合作研究,需要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的成熟和学术研究条件的改善。只有发达国家学者的热情不足以使这种合作继续下去,还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在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开展跨领域的合作也相当重要,如跨文化的心理研究和跨文化的建筑研究相结合[11]。
2.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将环境―心理作为整体加以研究,比其他分支学科更侧重于应用的研究,故其研究方法也很多样,包括实验方法、准实验设计、相关研究、描述研究、自我报告法、档案法和观察法等。
四、小结
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可谓发展迅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心理学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该学科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建构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理论薄弱的现状,从学科形象的模糊转向学科形象的清晰。环境心理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提出了一些理论模式,并将其应用到环境问题的分析上,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所以相关理论的系统化和整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环境心理学需要建立比较系统的行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应该对于研究领域内的主要课题具有指导意义。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明确的,即人与环境的关系。无疑,人与环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就导致了它的研究内容和领域过于庞杂,缺乏集中性、整体性与独特性。鉴于此,笔者认为,在以后的学科发展中应统一环境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
第三,在方法论上,环境心理学需要改变基本概念和方法滞后的现状,探索在更开阔的视野上辨别和澄清研究环境问题的心理学问题、概念、模式和研究方法,重视组织、社区和文化意义上的跨学科开放性研究,创造多学科的“思想合作”和“研究梯队”。应该意识到,解决区域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单靠心理学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环境心理学家应该广泛开展国际间、多学科间的研究。
[1]俞国良,王青兰,杨治良. 环境心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保罗・贝尔,等.环境心理学[M].朱建军,吴建平,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
[3]R.Baker. Ecological Psychology[M]. Palo Alto: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4]Kenneth Craik.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3.
[5]Daniel Stokol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 Annual Reviews of Psychology, 1978.
[6]徐磊青,杨公侠. 环境心理学[M]. 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建新,高岚. 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J]. 学术研究,2005,(11):11.
[8]崔晋豫,张泓,李承来. 环境心理学的几个问题[J]. 城市问题,2004,(04) :13-14.
[9]Charles Vlek. Essential Psychology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Making[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0,(35): 153-167.
[10]王珊珊.国外环境心理学研究新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8,(5):435-436.
心理学家把个人空间定义为:我们与其他人共同占有和分享的领域,这种领域的拥有会使人们产生一种安全感和归宿感。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不允许他人随意靠近的特定领域。
近年来,心理学家发现,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仍然有自己独立的空间需求。
个人空间的稳定
心理学认为,很多烦恼的根源都在于“失去自我”。在家庭生活中,个人空间被侵犯和丧失,无疑是失去自我的重要原因之一。保持相对稳定的静态空间是减少冲突的一个有效途径。
分离空间
有时你可能会无意识设置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来强调自己对某些特定领域的临时性占据,这种对空间需求的自我保护和防御,也许我们自己也没有觉察。夫妻双方长期厮守,个人的空间逐渐变得模糊,・这是我们不时会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烦躁和愤怒的原因之一。我们应该让对方有机会独处。当对方表示想一个人悄悄地呆在“自己的地盘”思考时,尽可能不要去打搅他/她。
分配空间
对家庭成员的个人空间应持尊重、理解和认同的态度。家庭成员应该通过协商来确定自己的个人空间。让每一个人在家里都拥有自己一席之地,例如,饭前丈夫常坐的沙发,妻子的梳妆台。当然,严格说来,在家庭中这种空间只是一种相对的意义。
开放空间
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个人空间应该是流动开放的。夫妻之间不能经常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姿态,双方应该合理地共同占有某一个领域和共同分享某领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允许对方的个人空间延伸和拓展进入你已有的领域。
个人空间的变化
个人空间的大小是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个人空间的变动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感情的变化。
间隙空间
间隙空间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与他人之间物理距离的远近。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已经形成一些默契,对彼此的空间需求有一定了解,能找到最适宜彼此相处的间隙空间。在大多数时候,夫妻双方应根据当时的心理状态,选择一个最适宜的距离一边做家务一边闲聊。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地传输信息,又能利用其间的间隙来休息和调整。
庇护空间
庇护空间即夫妻双方从对方的屏蔽中得出的一种感受,夫妻间的气泡还有一种相互掩蔽、相互倚托的作用。例如,在过马路的时候或者在遇到想像中的危险时候,妻子可以从丈夫伸出手臂的保护行为中或者靠在丈夫的胸前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全感。
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以及达到有价值的人生目标,主要不是取决于他的智商。而是他的情商。认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不但对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有帮助,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情绪是个体的一种心理过程,情绪的变化与外界刺激及个体心理认知有关,情绪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与消极的情绪。经过情绪心理学家多年的研究,他们认为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只要我们从积极的方面去调适,就可以提高自己的情绪智力。
――自我监控提高情绪知觉。当一些情绪由外界环境引起或伴随着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信念而产生,自我监控就能够加强这些情绪知觉;对每天情绪的变化做记录,并分析是什么信念和活动导致情绪出现变化。
――自我调节管理悲伤情绪。对于悲伤,要避免悲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使你感到悲伤的方面,果断地挑战悲伤;对于焦虑,挑战威胁定向的想法,且通过进入危险的情境锻炼勇气,利用应对策略降低焦虑;对于气愤,回避引起气愤的情境,尽量关注困难情境中,不那么困扰的方面,果断的要求激怒你的人减少煽动性,自我克制且锻炼共情。
――沟通。沟通技巧是与别人产生共鸣的基础,理解他人说话的内容,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建立基础。在听的时候,只聆听不判断,保留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总结你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内容,检查你的总结是否正确;在说话的时候,决定你的要点,有逻辑地组织它们,清楚地表达出来,确定对方已经理解你了,不带攻击,责备或生气的情绪陈述你的观点,必要时重复一遍。
――问题解决。我们在生活,工作中,不仅需要用沟通技巧来实现相互的理解和移情,而且更需要用问题解决的技能来发展和实现有效的合作行动。在实际生活情境里,要把一些大的,模糊的问题分解成很多小的,具体的问题,根据可解决的条件定义这些问题;对事不对人,设想有可能解决的办法;当所有的解决方法都想到以后,检查每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最终的解决方法,执行这种方法。回顾计划完成的效果。
――培养自己的情绪感受性。在生活,工作过程中,学习更多产生在特定情境,经验上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体验,以便提高识别和管理自己与别人情绪的能力。
情绪是可以认识和管理的。我们的情绪不管有多少类型,也不管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都要通过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肢体表情表达出来,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生理及生活本身。提高情绪识别和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我们的情绪知觉,让情绪成为我们自我实现和身心健康的积极力量。
摘自《搜狐社区》
心灵也要防“未病”
焦虑、抑郁、失眠、人际关系紧张……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压力,让一些人患上了这样的“情绪感冒”。而今,对心理问题的治疗和咨询已被百姓所熟知,但在和谐心理学创始人张晓平博士看来,“上医医未病”,心灵感冒同样是“防”大于“治”。
善于把心理维持在一个平衡的状态,就像一个人有强健的体质一样,对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有更强的免疫力。这种心理保健工作比出问题后再治疗意义更大。
那么,如何预防心灵感冒呢?张晓平从爱情、亲子、个人发展三方面进行了指导。
爱是最好的调节方式。爱越多,恨就越少,人的身心就越不容易失衡。张晓平认为,爱情是一种快乐魔法。“可惜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会谈恋爱。”其实,像抚摸手部、一块泡脚等这样的温馨小细节,都能促进美妙的恋情。
以同龄人的心态跟子女交流。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有一个问题家庭。张晓平认为,“亲子矛盾的主导方是父母。父母以‘高高在上’的俯视的角度去对待孩子,让子女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便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出现撒谎、逃学、自闭等行为问题。”要想获得和谐的亲子关系,张晓平建议家长用孩子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像对待成年人一样对待孩子;学会谦和,和孩子共同学习、分享读书心得;和孩子说话时要尽量手拉着手;有时间就应一块唱唱歌,爬爬山等。
单一的两个词汇,有怎能把幸福描写的透彻。将这两个词汇用更多词句扩充,即理解为:
幸福是知足,只欣喜于拥有的事物,不恼怒或嫉妒他人拥有的事物;
幸福是发现,在生活中遇到任何挫折和困难时,能够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不苛求生活的完美;
幸福是专注,专注于每一件正在做的事情,最简单、重复的劳务也能在专注中找到做事的乐趣;
幸福是智慧的眼睛,能辨别出生活中美好的一面,不只在繁荣中发现美好,更能在平凡不堪的事物中发现美好;
幸福是爱,用心的去爱身边所有的人,不求任何回报,能对他人的苦难感同身受,对任何人都抱有同情与包容之心;
幸福是感恩,感恩自己身边的哪怕一点小事,感谢为我们充饥的食物、感谢为我们保暖的衣物,感谢与我们相伴的人们。
……
幸福还可以扩充的理解为:
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感到孤单,不感到生活的无趣,善于和自己独处,怀着热情和希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众多人相处时,我们通过奉献自己的爱、智慧和幽默,让周围的人感到快乐,他也是幸福的;
当处于逆境时,能从逆境中看到光明,并充满期望的活着,他既是幸福的;
当处于顺境时,能不妄自菲薄,自高自大,仍能平静的看待生活,他也是幸福的;
当与不喜欢的人相处时,能做到泰然处之,不卑不亢,而不恶言相对,冷眼相望,恼人恼几,他既是幸福的;
当与喜欢的人相处时,能互相激发生活灵感,寻求安慰,彼此敞开心扉,坦诚以待,他也是幸福的;
当辛苦劳作时,能乐此不疲,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他也是幸福的。
……
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任何事情都有黑白两面,总能看到白色的一面是生活中的一种智慧,每天看到事情黑的一面,是生活的悲剧。
我们因悲观、缺乏信念、比较、不懂得付出爱、不知足、不信任、焦虑而失去了幸福,我们何不试着努力去找回生活中幸福的答案,只要努力试图去寻找,必会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