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关于心理学的现象范文

关于心理学的现象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关于心理学的现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心理学的现象

篇1

[关键词]现象学; 方法论; 西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6 ― 0059 ― 02

一、心理学中的现象学方法论涵义

20世纪初期,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诞生,是其创始人胡塞尔在继康德和斯顿夫之后创立的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的现象学,又称为“先验现象学”,它要求人们应该以一种新的方式去看待事物,就像第一次看到该事物一样。〔1〕现象学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排斥任何来自权威或是来源于习性的中介,而直接把握事实本身。它要求人们在思维和描述时必须是严格地、精确地,并把纯粹经验作为对象,对其进行所谓本质的观察。总的来说,现象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其涵义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

与实证主义的观点相对立,现象学思想的核心观念是把直接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实证主义以可观察、可被实验证实的事实作为研究对象,而现象学反对这种观念,并把现象作为其研究对象。现象学的现象,指的是人的意识经验,这种观点把心理学从简单效仿自然科学方法、疏远人性的危机中解放出来,真正的成为关于人的科学。格式塔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都受到现象学方法论的影响,主张将直接经验作为心理学的对象,而直接经验包括人的意向、理解、体验、目的、价值、需要等,这种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能动性。〔2〕总之,现象学强调以人作为研究对象,而实证主义则以科学为研究终点,这也是二者之间的重要区别。纵览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而现象学的观点正与之相符。

(二) 如实描述意识经验

实证主义主张科学的任务是描述,这一点现象学与之相似,但他们对描述的理解并不相同。实证主义将心理现象的描述作为研究任务,而现象学则强调对现象真实的描述,这是一种为了把握事物的本质、不需要任何前提的、整体性的研究方法。胡塞尔主张这种研究方法应该是依赖直觉的,而不受逻辑思维干扰,是一种本质的直观。如实描述是现象学方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它规定我们应不受任何前提、成见、假设的扰乱,在面对意识所呈现的事物时,对其直接地进行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对知觉的研究最能体现出这一方法论的精髓。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对主体经验的如实描述,他提出的高峰体验理论就体现了这一观点,即让主体对体验进行真实的描述和感知。

(三) 坚持整体性原则

胡塞尔不赞成将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到人文科学中,他认为现象学所研究的现象本身无需通过外部的观察和分析,而是可以被主体直观、整体地描述的,绝不是若干部分的机械结合,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受此观点影响。格式塔心理学是一种整体心理学,而且“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它是在反对“元素主义”理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将本质的观察化作自然的观察,以整体观与原子观相抗衡;人本主义心理学同样坚持从动态的整体观点出发去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四) 坚持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实证主义认为研究对象应是可观察和可证实的,因此将许多难以实证的问题排斥在外,体现了明显的方法中心论的原则。而作为反对实证主义而出现的现象学方法论在这一点上同样表现出了相对立的原则,即问题中心原则。现象学主张把研究对象或研究问题放在中心位置。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马斯洛就曾对方法中心和问题中心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在他看来方法和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其意义受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特别是人的潜能、价值和自我实现等问题所规定。〔3〕

(五) 坚持先质后量原则

许多心理学家因受实证主义思想所影响,主张把可证实性和精确性作为科学的目标,在研究中过分强调定量分析,产生了大量零散的数据,并且实证主义不赞成对经验现象进行因果解释和理论建构,造成在研究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无法整合,使心理学缺乏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相反,现象学将发现与揭示先验本质作为其目的,因此受现象学所影响的心理学家大多把心理学的研究重心放在质的分析上,但并不绝对排斥定量分析,只是主张以质为中心,当质的经验反复出现时,再从质走向量的研究之路。格式塔心理学家强调质的分析,注重把质的经验变成量的数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主张在把握本质的基础上,然后一步一步趋向“越来越高的确定性,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客观的外部证实运动”。〔3〕

(六) 非还原论

受实证主义观点影响的心理学家,强调运用还原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也主张还原,但胡塞尔的还原与实证主义的还原有着本质的区别。胡塞尔认为既不能采用传统的哲学的方法,也不能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而应该采用特有的现象学还原法。这种方法的本质是对事物进行直接把握的一种直观的方法,其基本原则是面向事实,如实描述。格式塔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提倡对心理现象本身进行如实全面的描述,来发现现象本身的结构和关系。〔4〕

二、现象学对西方心理学的影响

(一)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

现象学与意动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意动心理学的创始人布伦塔诺作为胡塞尔的老师,胡塞尔必然会受其老师的影响,认为“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具有意向性,反对内容心理学,以意动心理学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创立了现象学。反之,胡塞尔的现象学又影响和指导了意动心理学。胡塞尔现象学中对意向性的重视,正是布伦塔诺对意动关注的延续。

(二) 现象学与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以批判原子主义的面目出现,“格式塔”一词本身就具有整体的涵义。首先,格式塔心理学派以整体性原则作为其基本原则。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感觉元素是抽象的产物,而非直接观察的现象本身。例如,苛勒认为只有用现象学的方法对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才能达到对事物先验本质的揭示;考夫卡也强调应把人格和环境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人格,而且在解释人格与环境的关系时可以用场内力状态的变化进行解释;而曲调的知觉,空间图形知觉的完整与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运动的知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了“整体组织”的客观实在性。〔5〕格式塔学派的“整体组织”思想是通过实验研究的经验概括,受客观素材所支撑的。其次,格式塔心理学采用自然观察法进行研究,即要求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对观察到的经验材料不加任何修饰,而直接、如实的进行描述。而且在使用内省法对经验进行观察时,研究者应注重感觉经验与当时环境的互动,并尽量使自然经验的原貌能够完整保留。格式塔心理学家重视对经验作如实的描述,用现象学的方法把事物的存在问题悬置起来,存而不论,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直接描述经验以保持经验的原样。

(三) 现象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受实证主义的影响,行为主义将人看成机器,把客体的人当作研究对象,而作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之相对立,对行为主义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认为研究的应是主体的人,强调从人的潜能、尊严、价值和人生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整体研究。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它使我们从对外部的行为的观察进入到了更深层次的内部的经验世界,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作为理论指导生活。胡塞尔的现象学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个阶段,胡塞尔把他的研究中心转向了哲学以及人生观实践方面,提出了“生活世界”的概念,他的意向性学说强调对“自我”的主体及其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并对这种对象赋予价值和意义;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强调现象学就是一种为现实服务的哲学,它应该为人类提供高的价值规范,使人更富有人性,使人类生活的更好。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关于研究整体的人、人的本性、潜能等思想和胡塞尔的现象学的意向性学说和生活概念的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处。二是作为方法论探求知识。现象学家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了一个直接的命题:心理学是对环境里的人的科学研究。这要求直接面对人的现实问题,不被实验室的程序安排所局限;在强调主观性的同时,不把客观性排斥在外;更加重视内部事件,但也不忽视外部因素。如罗杰斯提出的现象场方法,这是让个体对自身的意识体验予以直接描述,使人们获得主观个人世界的方法。〔6〕

(四) 现象学与精神分析

胡塞尔现象学是以先验自我意识为中心,主张应以先验的自我意识或纯粹意识为对象。纯粹现象学的意识概念并不仅仅指心理学中的意识层面的心理现象,而是包含了如无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层面所有的心理现象,所以说,无意识是意识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对潜意识的研究,潜意识是其理论体系中的主要概念,但是他并不排除对意识的研究,只是他看来意识处在次要的地位。现象学注重对意识的研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是对其的延续。另外,胡塞尔强调自我的先验维度,认为自我处于一个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而弗洛伊德根据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提出了心理发展理论,并针对每一阶段详细叙述了其发展特点,这种动态研究的主张也正体现了现象学“生成性”的特点。〔7〕

三、简评

现象学发展初期,其针对实证主义方法论的过度强调元素分析和经验实证,提出了用整体观取代原子主义,使心理学从疏远人类心理生活实际的危机中摆脱出来。到了50年代,行为主义受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影响而排斥对意识进行研究,漠视人和人的主体性,针对行为主义的这些观点,受现象学影响的心理学家更提倡心理学要重视人的经验,特别是触及人性的领域,并制订了以问题中心、整体性研究等相应的研究原则,在心理学中掀起人本主义思潮。然而,现象学方法论对实证主义的批判过于极端与不全面,对于实证主义的错误,现象学方法论采取了全盘否定的态度,导致心理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3〕

总之,以实证主义的对立面登上历史舞台的现象学,扭转了实证主义的偏差,抑制了实证主义对心理学的消极影响,拓宽、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对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的人文主义取向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冯建军.西方心理学研究中现象学方法论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

〔3〕 陶宏斌,郭永玉.现象学方法论与现代西方心理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

〔4〕 石春,贾林祥.论现象学视野下的西方心理学〔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

〔5〕 朱宝荣.心理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篇2

现代心理学高校思想教育管理

一、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未成熟性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身高、体重、内脏系统、大脑等生理素质方面发展成熟,但是其心理发展却还表现出不成熟性。因其不了解中国国情,未能充分把握社会转型期的特点,所以,当代大学生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

2.片面性

当代大学生要求独立自主,勇于接受挑战,对未来充满期待,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良好,但是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并没有同步发展起来,所以, 当代大学生存在智力发展与其他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造成了其心理发展的片面性。

3.不稳定性

处在17~23岁之间的大学生在对待许多社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然而,因其大多是独生子女,且缺乏挫折教育,所以,他们在情绪、人格等方面还表现出不稳定的特质,会经常性地出现情绪波动、健全人格缺失等现象。

二、现代心理学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1.现代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来研究人类的心理。现代心理学经历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格式塔心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流派发展,逐步建立起研究人类认识、情感、意志、能力、需要、动机等内容的心理学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应运而生,教育中的心理学应用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指社会及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的社会化活动。以为指导,充分学习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与道德,有利于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善思想政治管理水平,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是能力培养、心理发展的统一体,一方面,根据大学生的发展现状进行合理调试,强化教育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管理提升教育发展,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综合考虑教育管理,教育与管理有机统一的良好态势。

3.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关系

现代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现代心理学中的许多学习心理、发展心理本身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范畴。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表示,刺激-反应-强化是进行成功教育与学习的程序,只有在教育中不断给学生提供刺激,使其行为正常反应出来,并且定期强化。按照行为主义的观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成败就在于教育者是否充分地利用了刺激-反应-强化的手段。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目的是现代心理学的狭义范畴,即努力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三、现代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策略

1.促进大学生积极认知

(1)积极进行自我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诸多不良心理都或多或少地源于认知。现代心理学主张从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出发,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人的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差异性,促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与特长。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调动其积极因素,使其看到自身潜能与美德,培养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能。

(2)形成高度的自尊感

自尊源于大学生对自我的主观评价。只有对自己的学业、道德、为人处事进行正确的评价才可能形成高度的自尊感,否则就会出现由成绩下滑、应变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导致的挫败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满足学生需要,使其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提高其自尊心、自信心。

(3)增强自我效能感

社会心理学家、后行为主义者班杜拉从强化出发,区分了外在强化、自我强化、替代性强化,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对完成或组织某一特殊任务的主观评价,并且认为学习是由社会模仿、替代性强化、榜样示范形成的。在此基础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应该考虑在学校树立典型、模范、代表以供大学生学习,发挥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积极的情绪体验

不良情绪容易引发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从而影响心理健康,而积极地情绪体验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愉悦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所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刺激、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提供多种成功的体验。

3.发展大学生人格

人格是大学生思想、行为、情绪的统合模式。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持续发展的过程,伴随人的一生,当代大学生主要处于统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两个阶段,是获得忠诚与自信、爱与友谊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我们应着重发展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忠诚、友爱的良好特质。

(1)培养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格的核心。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所以,一方面我们应该要以为指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握好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时代主义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又要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落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中的道德问题。

(2)培养良好的气质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本身并没有善恶、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时,应充分考虑到气质的作用,全面认识气质类型,对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做到心中有数,联系学生的职业规划与选择,培养良好的气质。

4.创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及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很难在短时间内纠正规模巨大的不良行为及意识,所以,只有通过创建教育环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思想政治素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使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芳芳.心理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东北石油大学,2012,(03):12-39.

[2]蒋翠云.积极立心理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中南大学,2012,(05):17-25.

[3]唐元,龚光军.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9,(03):50-51.

篇3

一、多份爱心,多点耐心

当今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而这种竞争已经提前,在小学毕业班已现苗头。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出人头地,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入一所好的中学,利用孩子的双休日,为他们报了各类的辅导班,这无形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毕业班的孩子,无论身体、心理等诸方面还处在发育的阶段,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虽然他们的独立意识在逐渐增强,但是自我意识发展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他们常常不能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往往会表现出心理困惑,如厌学、不听话、向往自由等等。有些学生不堪作业重压,产生厌学情绪。再加上个人智力,学习能力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此时,教师应对学生倾注更多的爱,更多的耐心,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如倪某某同学,该生学习基础差,反应慢,家长又不切实际地拔高要求,使得本来就有思想包袱的孩子更加悲观,处于厌学的状态。我与该生促膝谈心,帮其解困。诸如制定学习计划,介绍学习方法,又与其家长进行深谈,终于使该生放下思想包袱,轻松上阵,学习的尽头也越来越浓。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好孩子。”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认真执教,只有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塑造好一个学生。教师的关爱是影响和造就合格人才的良方和动力。

二、多份理解,多点宽容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进入毕业班,特别是到了下半学期后,学生的思想、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记得有一次早晨,我刚踏进教室,就看到许多学生聚在一起,我好纳闷。当学生一看到我,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其中有一名学生递给我一张纸,让我看。我细细一读,没发现什么,学生就要我斜着读。一看,原来纸上写着“我爱某某某”。这张纸是班中一名爱惹事的男孩写的,纸中的某某某却是班长。此时,这位男孩坐在座位上,一脸的无所畏,还不时用眼角瞟着我。而班长则坐在位置上,红着脸,很不自在。再看看围在我身边的学生,都等着我来处理这一事情。我坦然地笑笑,先让学生回到座位,然后,脑子急速地转动着该如何稳妥地处理这件事。上晨会课时,我与学生展开了讨论:你喜欢班中的谁,为什么?学生一听说要讨论这样的话题,班中就像炸开了油锅,有好奇的,有惊讶的,有兴奋地,也有些学生难为情的脸都红了。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大胆的男生站起来了,而后,又有一些活跃的女生也不甘落后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听着大家热烈的交流,我始终微笑地点头。最后我发表了我的看法,大家喜欢一个人,无非因为她好学、成绩好、脾气好、乐于助人,而非这个人长得漂亮、帅,也就是说,从刚才大家的交流中,老师感受到大家喜欢一个人更注重他的内在美。那么,班中的某某爱的是班长的优点,班长不仅成绩好,而且脾气好、人缘好,刚才也有不少同学说喜欢她,那么,老师希望班长能主动关心、帮助某某,让他也成为大家喜欢的学生。接着,我又告诉学生,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受到人们的喜爱,爱美之心人皆有。因此,作为毕业班的学生,更应扬长避短,给同学、给母校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位男生更是向我投来了敬佩与感激的目光。这件事就这样平息了,事后也无人再提。通过这件事,我发觉班中不少学生与我的关系更融洽了,时常围在我的身边与我交谈。理解学生,并适当的包容学生的一些“小插曲”,不仅有利于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也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

三、多份信任,多点成功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托马斯・葛顿有这样一句话:“人需要感到自己被其接受,孩子需要感受被父母和师长接受。”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不被老师接受的学生,不能有效地接受来自学校的良好教育。

篇4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糖耐量异常; 心血管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糖尿病作为一种典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一大公共卫生问题[1],严重威胁着民众的身体健康。老年作为一大特殊群体,极易发生糖耐量异常,糖耐量异常作为糖尿病发病的前奏,会增加老年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2],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基于糖耐量指标给予患者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切实改善患者机体指标,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意义重大。本文选取200例糖耐量异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总结了护理干预对老年糖耐量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耐量异常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10例,女90例,年龄60~85岁,平均(67.5±7.4)岁。(1)纳入标准:性别不限,年龄大于60岁;糖耐量患者临床病症完全符合IGT临床诊断标准[3],即空腹血糖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药物服用指导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行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患者行体征检查后基于患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计划,并指导患者自觉落实护理方案,并针对护理干预计划落实情况做好自我记录。

1.2.2.1 饮食指导 糖耐量异常患者发生糖耐量异常主要与其饮食不合理、热量摄入过剩等原因有关。通常情况下,进餐后人体内血糖指标会出现升高,胰岛素指标也会增加,以将血糖指标保证在一定范围内,胰岛素分泌量不足时将会直接引起血糖指标升高,长此以往将会直接引起血糖代谢异常。饮食护理是血糖异常患者临床护理的基础措施,合理饮食控制可以减轻胰腺负担,改善胰腺功能。

1.2.2.2 运动护理 基于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个人运动处方,运动方式以耐力运动及有氧运动为主,具体可以包括慢跑、散步、太极拳、书法等,尽量保证每日锻炼30 min,每周锻炼5次,患者心率指标正常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运动指导要明确告知患者运动最佳时间为早餐、晚餐后1 h,并引导患者坚持落实运动计划。

1.2.2.3 药物指导 两组患者均给予二甲双胍常规降糖药物,药物治疗期间着重观察患者纳差、恶心、口干、腹痛等不良反应,作好血糖指标检测;并针对并发低血糖症的患者给予及时救治,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1.2.2.4 健康宣教 向患者宣教糖耐量异常的危害、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等,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案宣教过程中要着重强化患者的自我监测观念,定时参与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标检测。健康宣教过程中还要针对患者情绪特点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树立科学的疾病与治疗观念,坚定治愈信心。

1.3 随访观察指标 随访12个月着重监测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血糖指标、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并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1.4 诊断标准 (1)心血管危险因素诊断:高血压患者临床病症完全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4];血脂异常患者总胆固醇(TC)高于5.2 mmol/L,甘油三酯(TG)高于1.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1.04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3.38 mmol/L[5];肥胖症患者符合体质量(BMI)指标超过25 kg/m2诊断标准[6];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指标高于4.0 mmol/L[7]。(2)心血管病诊断:冠心病诊断结合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并参照WHO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8];脑卒中参照美国国家神经及神经系统关联病和卒中研究中心制定诊断标准进行诊断[9],具体包括脑出血、脑梗死。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血糖、血脂、血压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血脂及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血压、血糖及部分血脂指标改善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耐糖量异常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10]。老年人糖耐量异常极易发展为糖尿病,并进一步引发心血管疾病,形成恶性循环[11],增加血糖控制难度,严重的还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耐糖量异常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血糖、血压、血脂指标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作用突出。本文200例老年耐糖量异常患者护理干预分析结果显示,对老年耐糖量异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率,与文献报道结果相近[12],提示护理干预效果十分显著,可推广应用。

临床实践证明,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切实减少老年耐糖量异常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改善患者机体内部环境。本次研究证实,针对耐糖量异常老年患者进行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通过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机体指标来防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还可以通过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自我保健观念,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可见科学的护理干预应用价值极高,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郭凡,孙秀晶.老年糖耐量受损者并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J].辽宁医学杂志,2006,22(3):169-171.

[2]刘永兵,代亚丽.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老年糖耐量低减病人中的聚集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8(24):2181-2182.

[3]尹秋生,周书明,姚依群,等.综合干预对老年糖调节异常患者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6):523-525.

[4]白玉玲,刘昭,李姬坤.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糖耐量异常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34(7):368-369.

[5]刘永兵,张爱伦.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及其聚集性研究[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34(5):437-439,442.

[6]周书明,尹秋生,姚依群,等.综合干预对老年糖耐量正常者进展为糖代谢异常的影响[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28(5):336-338.

[7]严晓伟.全新的高血压治疗策略:早期、综合干预心血管危险因素[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6(6):513-515.

[8]胡大一,蔡绳,谌贻璞,等.糖尿病患者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23(12):1177-1183.

[9]萧丽军,缪珩.老年糖耐量正常者糖尿病危险因素综合干预后的变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28(15):12-15.

[10]马春华.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临床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1(4):281-286.

[11]宋润珞,王朝娟,符玲萍,等.强化干预对脑卒中并存糖耐量异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2,26(13):29-30.

篇5

【关键词】创新 研究项目 管理平台

自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要求也随之多元化。为了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学高等教育也在迅速发展,教育理念不断革新。传统的教育模式比较死板、不具备创新的性能,因此难以大量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大多数高校开始从大学生创新的能力、意识以及其实践能力着手培养。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申请人模块设计和登录。申请人模块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功能,申请人注册:由子模块提供给申请人注册功能,用户名为学生的学号,在学生注册品平台用户时,要输入合法的用户名和密码,若输入密码为空、输入密码没有达到最低数目或两次密码前后不一致,系统要给予学生错误提示。

(2)申请人资料修改。系统可以提供给申请人查看以及修改其个人资料的功能,个人资料设置以下多种信息可供填写,如个人姓名、性别、年级、地址、电话号等。

(3)申请人管理。管理子模块可以提供给管理者所有用户的信息以便管理。管理者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帐号以及其信息,并能进行删除、修改、查看等操作。

二、系统基本定位

(一)信息展示子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展示学校大学生有关创新创业项目管理的条文、条例文件,以及一些相关的通知和公告、申请表格、导师信息、研究项目成果展示、正在进行的项目研究内容。信息展示子系统所有页面都要具备关键词检索功能和多属性排序浏览,方便用户查询和浏览。并设置默认所有访客不论注册与否皆可浏览该系统中的信息。

(二)在线项目管理子系统

该系统的作用主要是限制用户按照事务顺序进行相关操作,与此同时对一些出现违规操作进行阻止并加以提醒。项目的流程包括项目立项申请、中期考核申请、结项申请、过程管理。前三个环节需要严格遵循前后顺序,流程较为相像,而最后一个环节需贯穿至整个流程。

(1)编辑提交申请表单。针对全校学生开放,此步骤的区别在于表单不同;一审及修改申请表,仅针对指导教师所开放,并在第一步骤完成后才可进行第二步骤。在一审以及修改中,指导教师可以修改项目内容,并有权处理项目是否通过。指导教师在此步骤中有权查看项目的相关工作记录。

(2)二审申请表。在前一个步骤中教师选择了通过项目后才可以开放给管理员,学院管理员进一步审核申请单。在此步骤中,无修改功能,仅有是否通过的选项,选项可由学院管理员修改。指导教师以及项目负责人有权浏览项目的信息,同时管理员还要提供给指导教师“开启专家评议”的选项。

(3)三审申请表。在开启专家评议后,为专家评委呈现所有通过的表单,由管理员制定专家评议的数量。专家评委在评分时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评分作为参考,主要由评分表单申请表内容以及评分明细表两项构成。评分表单可以对项目进行暂存、取消、提交三项操作。当目暂存后申请人依旧可以对其项目进行修改,但提交后不可进行修改的操作。提交评分表单后可进入申请表四审。专家评委提供的评分表,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有权浏览,但无权浏览评委的相关信息和身份。系统在专家评委提交评分表后提供给学院的管理者评分汇总表单,表单中需要有项目负责人姓名、流水号、专业班级、名称、总成绩以及评分表等信息。

(4)四审申请表。在专家评委提交评分表以后,学院管理者仅有通过或不通过的选项,若管理者作不通过处理,系统要提供给管理者两个录入入口,分别是不通过理由与处理意见。指导教师和项目负责人在该阶段依旧有权浏览查阅项目的信息。在四审结束后,通过的申请表单需要显示教务处审核中的状态,不通过的显示学院审核不通过的状态。专家有权查阅工作记录。

(5)终审申请表。由教务处管理者在该步骤提供并汇总所有申请表单,汇总表单要包括流水号、负责人所属学院、专业班级、项目名称、姓名、所处的审核状态。根据以上各个属性作筛选、汇总表单、排序等处理。教务处管理者可以在显眼位置进行查询各学院的审核进度,学院中申请项目的具体数目、完成审核的数目、未完成审核的数目。教务管理者还可以根据终审结果提供以下处理意见:冻结、开设、撤销等帐号的处理。在项目全部经过终审后,系统要自动发送短信或Email通知财务处管理员,通知其进行财务账户处理。若申请属于中期考核、项目结项申请、项目变更,教务处管理员有权在线浏览查询项目工作记录。

(6)财务帐号管理。财务管理者根据相关规定对项目进行财务帐号处理,并通知教务员管理。

(三)过程管理环节

(1)项进展信息记录。在项目得以批准立项后,立即组织开展专题研究,以工作进度为根据来展开工作;由项目人在系统中用工作日里的形式录入工作记录,作为中期考核、项目结项的依据和资料;将记录信息设置浏览开放权限给项目负责人、学院管理者、教务处管理者、指导教师以及专家评委。

(2)项目变更申请。在整个项目研究过程中,负责人都可以提前变更申请,变更申请包括项目的标题、开展进度、是否中止、团队成员相关信息以及指导教师姓名。

(3)财务动态信息。项目相关负责人及管理用户可以随时在线查阅项目涉及的财务动态以及财务明细。根据相关规定以及项目开展的情况,项目管理者可进行帐号的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