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1: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情感控制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声乐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研究声乐艺术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歌唱者从事声乐艺术提供心理学方面的理论依据,为歌唱者的技术学习、表演和声乐教学取得优异成绩服务。
学习它可以减少声乐学习中的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浪费,使声乐学习更具效率性。对提高学生声乐技能水平、获得演唱良好心理状态有直接的帮助。
二、声乐心理学与舞台表演的关联性
(一)心理学与表演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调节下进行的,因此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在声乐演唱中时有所见的怯场,就是紧张、失控的心理障碍所致,如果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发声与歌唱。由此可知,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在歌唱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从而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歌唱心理自始至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演唱技能、技巧,以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演唱的表演是演员的全面能力的展示,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标志着演唱者的音乐感觉和知觉、音乐动作、表情动作、音乐想象,以及音乐感受等等。表演是对演员的全面的才能的考验。一个优秀的演员不仅音乐技巧精湛,而且心理素质要求很高。
(二)声乐心理学中克服紧张的方法
心理学实践证明,怯场这种现象一般表现为:心跳加速,呼吸急促,手脚发抖,嗓子发干,演唱中严重时甚至跑调、忘词等情况发生。要尽可能减少这些情况,可用以下几种方式:
重视歌唱欲望的培养,拥有歌唱的欲望,并且促使自己能够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对歌曲的熟练程度的加强,情感表达斟酌,声乐技巧的提高等等。
确定正确的演唱动机,要想提高心理控制与调节的能力,首先要确立良好的演唱动机。只有拥有良好的演唱动机,才能在演唱时具备良好的心理控制与调节的能力,才能获得良好的演唱状态。
做好对表演过程中突发怯场的应急机制。首先,当上台前感到紧张时,可努力转移紧张情绪,将注意力集中在作品中,仔细体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其次,上台前可以做一做深呼吸或简单的扩胸运动;第三,要自信,要认为自己是唱得最好的。
理论任何人都明白,但是往往在实践时不易做到,这需要一个过程,还是要加强平时的心理控制与调节能力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场时,使这些方法发挥其有效的作用。
三、声乐心理学对实践学习的指导意义
正确的心态决定事情的成功与否,只有想好了去做,才能使事情达到预期效果。譬如要唱好一首歌曲,也要在正确的方法引导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然颤音是指由于发声器官,即声带在非常松弛的状态下,由于气息的推动,发出均匀有规律的上下波动,从而形成的柔美的音波。但声音颤抖是歌唱中的一种毛病。有的是发声过程中自始至终地颤抖,有的是尾音小抖。
歌唱心理学实践证明,声乐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往往是声音颤抖、僵硬,甚至出现羊音。首先要在心理上建立必胜的信心。其次是苦练基本功,技术要过关。再者是要多参加舞台实践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我们演唱时,调整我们的心理活动到最佳状态,克服各种心理障碍,积极地投入到歌曲的表现中去,紧张感才会不翼而飞。
四、声乐心理学与实践的相互作用
声乐包括着歌唱表演、训练的全部理论与实践。声乐心理学在声乐学习中对其音域、音色、感情处理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反之,实践学习效果的好坏,也影响着声乐心理学对歌唱学习的引导。
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阿里斯通等人提出了关于心理的许多基本问题,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供了很多关于大脑是怎么控制其他器官的重要观察资料。其中一个最早的争论关于人类心理所集中的问题即人类的能力是先天的(自然观)还是从经验中获得的(环境观)。
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晚期,伴随着心理与行为成为科学分析的主要问题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的心理学实验室是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
二、心理学流派
早期的心理学派中,在20世纪有,构造主义学派(研究心理结构)、机能主义学派(研究心理是怎么样运作的进而有机体能够适应并在其环境中运作)、行为主义学派(只研究行为不涉及意识)、格式塔心理学派(集中研究由刺激物和经验组织建立的一种模式)、精神分析学派(强调无意识进程在个人发展和动机中的作用)。
20世纪后期心理学的发展包括,信息过程理论、心理语言学、神经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来源于很多观点,生物学派的观点认为外部行为与发生在身体内部的事件有关,特别是大脑和神经系统。行为主义的观点只考虑人的外部行为是能够被观察和测量的。认知主义的观点大多关于心理进程,例如:感觉、记忆、推理、抉择、问题解决以及这些心理过程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学派强调由性冲动和攻击性引起的无意识动机。主观情感论学家们的观点集中于人们是怎么样积极建构并解释他们的社会语言,期望通过文化、个人经验、当前的动机情况来改变什么。一个特定的题目通常被多个观点来分析。生物学观点不同于其他观点的地方在于它的原理部分提取于生物学。通常生物学派的研究者试图以生物学的形式来解释心理学原理。这在简化论当中已经知道了。对行为现象的认识正在逐渐增多,无论是在生物学还是心理学水平上。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有,生物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和人格心理学、临床和诊断心理学、学校和教育心理学、工业和工程心理学。在21世纪一些为探索增加动力的新领域拓宽了传统心理学的分支和学科。这些新领域包括:认知神经科学(与情感和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一样)、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
【关键词】 教育教学 心理规律 课堂教学 提高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055-01
随着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它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在不同的领域中,心理学担当起了自己的重任,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掌握并在教学中成功运用心理规律,是可以起到增效课堂教学的作用的。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心理学去打造高效课堂呢,现就笔者的认识略谈一二,以资同行借鉴。
1 运用心理规律,吸引学生注意
一般而言,学生通过数年的学校学习,都能慢慢养成自主调节、控制自己注意力的好习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或是教师的重复讲解,或是学生的心情影响,或是基础较差不能跟上等因素的存在,还是会有不少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我们要运用心理学的规律,对症下药去一一解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教师的教法不新造成的,教师则需积极改进教法;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是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就要通过课下的谈心解结为学生扫清心理上的障碍;如若是因为基础不好跟不上教师的讲课节奏造成的,则师生需共同解决,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分层式教学,学生则需在课下多下一番功去追上大家学习的步伐。
消除分散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外在环境刺激也是教育心理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应设在安静的教育园区内,要尽力保证教室周边环境的安静;教室的布置要简洁明快,切忌县挂一些太过花哨的宣传画去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最重要的一环是教师要精心备课,用精彩的讲解和幽默的语言主动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学生因种种原因还是出现了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时,我们依然可以运用心理学规律努力去控制、扭转分心现象。如教师以自己的表情的小变化来传递无声的语言,或皱眉,或瞪眼;也可通过提高音量来达到提醒的作用,对于“走”得很远的同学,还可以走过去站立在他身边讲,直至他进入到听课状态。
2 运用心理规律,打造情感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感对学生具有发动、调节、感染和强化的作用。教师运用心理学的这一规律,要通过自身的情感变化去打造情感课堂,让课堂上生随师动,情随文动,以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自己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学生因为亲其师信其道,故教师颦蹙之间牵动着学生的情感。当师生的情感共通时,教学效率是最高的。如果教师没有一颗对学生的热爱之心,是不会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被他们接受的,这时的教学只是教师一人的独角戏,没有呼应,情感上没有交集,这样的教学自然没有什么高效可言。
其次,从信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渊博的学识与和蔼的教态会带给学生良好的心境,而良好的心境又是接受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学习的效率自然很高。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在音乐伴奏下的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的学生学习,比平常态要高出二到三倍。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带给学生良好的环境,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
3 运用心理规律,提高记忆效果
心理学家沙尔达科夫的心理实验表明,当各种分析器协同活动,指向同一个被感知的事物时,就会出现多条被感知事物的感觉通道,这比单一的通道对大脑的刺激要强烈得多。其实,我国古代的许多学者就曾提出了学习中要做到“五到”,即眼到、耳到、口到、手到、心到。无独有偶,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要求人们在接受信息时利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这样的观点都是符合科学规律的,是多种刺激作用于大脑,不同的信号交替出现,使这一信息从表象储备过渡到再造想象。
运用心理学的这一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不同感觉器官去实施课堂教学。例如,多媒体教学是被广大师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它的科学性在于利用了图画、声音的结合,图文并茂地诠释信息,把抽象的信息具体化,这样更利于大脑的加工与储存。
4 运用心理规律,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是由人的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经常性的动作方式或倾向。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不良习惯给人贻害无穷。
如何利用心理学规律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首先要有整体性的规划和长远的目标;其次要考虑现实情况,要考虑个体差异;同时,培养良好的习惯与纠正不良习惯并行;最重要的是要做到长期坚持和常抓不懈。
例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的好习惯,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课堂认真听讲的重要性;其次,教给他们具体的方法,如,将课前预习的疑问在课堂上提出,积极举手发言,做好听课笔记,老师讲解中的不明之处及时提出或做好标记课下及时去问等;明确了方法,在实施中,教师要起到不断提示或暗示的督导作用,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这些习惯。
5 运用心理规律,预防心理疲劳
由于强度较高或持继时间较长,学生会对听讲产生疲劳感,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它或是因为教师的教法出了问题,或是学生的个人身心出现了状况。如考前学生压力较大,在听课时,越想高效反而越听不进去。又如教师的讲解缺少亮色,若适逢炎夏,不能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等,都会导致心理疲劳的出现。
关键词 幼儿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卫生
“加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成长、学习、生活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心理行为问题,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当今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中职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重视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了解和掌握幼儿心理特点和规律及相关幼儿心理卫生的常识及技能。
《幼儿心理学》教学大纲中指出通过幼儿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促进和提高他们将来实际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逐步成为与社会主义幼教事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中等专门人才,但没有提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幼儿心理卫生的鉴别与诊断等相关知识。为充分发挥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和指导性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技能,笔者认为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日常的幼儿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不失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做法。
一、总体思路
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才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幼儿教育。因此提高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幼儿心理学教师,首先要牢固树立“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培训教师,教师就以什么样的方式教育幼儿” (《提高我国幼儿师资素质的研究》课题组) 的理念。整合现有幼儿心理学大纲,增加中职生心理健康知识及幼儿心理卫生知识,让幼儿心理学课程覆盖面更广,更具有时效性。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幼儿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紧迫性。指导学生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的方式方法,加强自我教育,培养自信心,微笑面对人生。
二、具体做法
(一)整合课程,适时添加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所使用教材划分为四个模块,讲授幼儿心理学一般问题模块时添加心理健康的标准、评定及测定,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等知识;讲授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模块时添加相关心理训练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幼儿的记忆”内容时,除了联系实际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外,还安排出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智力训练。 如“ 联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 等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的训练, 使学生初步学会了如何提高自己记忆能力的方法;讲授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模块时,添加情感教育和个性培养知识介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正处于青春初期,情感强烈,富有热情和激情, 容易走极端,同时其心理具有闭锁性 ,一旦产生消极情感,自己不会排除,影响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讲解“幼儿情感的发展” 这一章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改进教学,创造情境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外, 还特别重视让学生学会调节、控制自己的消极情感,教给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并结合实际添加了中职生恋爱心理辅导,教会学生分清爱情和友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讲授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模块时,添加角色扮演的心理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个体在不同游戏中的不同心理,学会换位思考。
此外还要适当添加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的幼师心理学教材及幼儿卫生学教材中对于幼儿常见的心理及行为问题很少或几乎没有涉及,学生在见习和实习中也反映经常会遇到个别幼儿有一些的心理及行为问题但因缺乏幼儿心理卫生的知识而无法对其行为进行鉴别,更无法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和预防。因此,幼儿教育的工作实践要求幼儿心理学教学教师给学生讲解关于幼儿常见心理及行为问题的鉴别、心理护理和预防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将幼儿心理卫生常识作为独立章节添加,重点讲解关于幼儿“多动症”、“自闭症”“幽闭恐惧症”,“习惯性咬指甲” 等常见行为问题的常识及保健知识。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知识,为学生实习和见习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二)、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中职生正处于个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身潜能,完善自我,培养其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在讲述第三模块“气质”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气质类型的优、缺点,帮助学生学会用意志控制自己的气质,扬长避短,学会与不同的人交往。在讲述“性格”时,教育学生培养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教会学生克服不良性格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使学生形成挫折意识,学会采用积极的方式,总结经验教训,变挫折为动力。
(三)运用多种方法丰富课程内容
在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程内容,以激发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和拓宽知识面。诸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播放幼儿园教学视频、优秀心理学讲座、音乐、动画等,让学生在放松的同时又学习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班级凝聚力,同时也更能激发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采用课前班级演讲(心理故事、励志故事等)、幼儿心理学知识竞赛、运用幼儿心理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并能学以致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通过以上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自我心理健康意识,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了有关幼儿心理保健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要从事的学前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开展体验式;心理学课程;应用性
一、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既定的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实现学员是教学主体的理念
我国学者从70年代就开始讨论教学主客体关系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对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谁是主体问题上始终存在“钟摆现象”。哲学认为,“当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时,任何一方都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因此,在心理学教学中,知识点的讲授需要教员为主体,学员为客体。在学员内化知识的学习中,学员为主体,教员为客体,尤其是学员对情感和冲突的理解,需要学员体验内心的状态,从而对其产生认知。由此可见,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满足学员对经历和经验的需求,并对此进行自身的理解,将理论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内省能力
内省,就是通过反思自身行为来实现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调节的心理活动,是人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的基础。内省也可以称之为自我觉察能力。当个体具有了内省或自我觉察能力,表明个体开始超越自己的心智,让观察的自我从心智中分化出来,把自己的心智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认识。是否具有自我觉察能力是个体人格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有利于处理学员的心理问题
在我院新生心理健康调查中发现,每年大约有6%-10%的学员存在心理上的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在现实生活中,感到自身人际交往、情绪和睡眠等某一方面有困扰的学员更是较为常见。当学员感受到内心的不愉悦、有较强的受挫感时,带着这种感受去学习和训练,势必会影响学员的工作效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员健康成才的基石,也是学员在军营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
二、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设计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
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员心理素质,促进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因此,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内容设计要以学员心理需求为内容,不能偏离学员心理需要,要有针对性。
(一)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人格健全发展的心理需求
提高学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健全人格,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马克思指出的“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就是健全人格的理想标准。健全人格就是人格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各要素完美地统一、平衡、协调,只有这样,人的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走向自我实现。
在培养学员健全人格的体验式教学中,设计的活动要符合学员心理发展特点,在活动中,帮助学员体悟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认识到不良人格对现实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根本上矫正不良人格。
(二)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情绪调节的心理需求
情绪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温度计。情绪与人类生活深层地联系着,精神力量只有适当地唤醒情绪才具有意义。内在的害怕亲密、愤怒、失落、失望、绝望、无助、嫉妒、不信任、悲伤与怨恨这些负面情绪和情感直接影响日常心态,因而与学员的学习和训练效率息息相关。
在体验式心理学教学中,可以根据学员情绪发展的特点设计“人际雕塑”、“体验情绪”和相关投射测验,帮助学员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以及能够分析当出现负面情绪和情感时如何处理应对。在进行情绪和情感的辅导中,个别学员会烦恼易怒情绪的处理。从遗传的角度出发,个体的情绪情感和父母的脾气秉性具有相似性,但是外界环境和受教育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造先天遗传而来的特质。学员通过体验自身的情绪和情感,并认知其产生的原因,对情绪和情感产生控制与调节能力。
(三)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满足学员自我认识的心理需求
认识自己是每一个人的终生心理目标。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
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可以为学员提供客观认识自我的辅导活动,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学员对自身的心理发展历程进行抽象的总结,理清现在与过去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更好的将来做好准备。
三、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体性原则
课堂中的每个学员都是教学主体。开展体验式心理学教学要在教学对象上囊括班内每个学员。体验式心理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员减轻压力,处理内心冲突,直接为学员的训练与学习生活服务。因而在教学目的上是为了切实增强学员的心理素质,使学员在课堂上得到提高的心理应对能力能够自觉地运用在课下的现实生活中,所以每个学员都是主体,在时间分配上没有多少之分,在任务参与上没有主角与配角之分,对不善于发言的学员要鼓励其表达自己。通过全员参与,在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能够互相借鉴资源实现人际互助。
(二) 现实性原则
应用性是心理学学科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心理学的课堂授课定位于应用性而不是理论性是符合学员的心理发展需要的。学员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困惑,而这本身也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特点,因为任何人的心理发展都是由幼稚走向成熟。在涉及体验式心理学教学时,辅导主题要结合学员实际,就学员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
关键词:公共心理学 素质教育 实验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1.022
公共心理学以研究心理学一般性规律和特点为主,是高校重要的必修课之一。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普及心理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与专业的心理学学科专业相比,公共心理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理论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因此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公共心理学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领域,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正在发挥出愈发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公共心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学的概念、特点、目的、任务等基础性常识以及情绪、情感、体验、记忆、感觉、思维、人格、动机、自我意识等心理学理论知识。这些心理学理论知识不但是学生系统学习心理学的重要知识基础,同时也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对于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大有裨益。
1 公共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与其他心理学学科相比,公共心理学主要具有如下几方面显著的特点:
1.1 公共心理学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正如前文所述,除了一些基础性的心理学学科知识以外,公共心理学的其他教学内容都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也就意味着公共心理学教学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例如,情绪情感是公共心理学重要的教学内容,而情绪情感的发生、转化等等都是学生经常经历的问题,他们迫切需要科学系统地了解愉悦、悲伤、焦虑等情绪究竟从何而来,并如何进行消解和转化。一些学生饱受情绪不稳定之苦,试图采取很多方式控制自身的情绪和情感,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化的方式和方法,还是会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给日常学习生活带来很多麻烦。还有一些学生由于不善于疏导情绪,造成了负面情绪的大量积压,严重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会出现厌学、厌世等严重心理问题。通过学习公共心理学相关知识,他们就会真正了解到看似复杂的情绪情感背后蕴含的科学规律,也就能够更好地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控制情绪,及时疏导负面情绪,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心理学知识便有了用武之地。
1.2 公共心理学具有系统的理论性和体系化特点
与其他门类的心理学相比,公共心理学的理论脉络更加清晰。公共心理学主要围绕一般性个体经常会遭遇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呈逐步递进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非常适合学生系统地学习,也能够为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心理学有关领域和理论分支提供理论基础。
与很多专门的心理学分支理论学科不同,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比较具体和生动,更加具有体系化特点。但是,公共心理学所体现出的理论性和体系化是建筑在直观性基础之上的,非常易于理解和运用。与之相比,虽然其他门类的心理学学科专业理论也非常成体系,但是比较艰深难懂,不适合初学者系统学习和研究。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根本无法正确全面理解有关内容。正因为公共心理学专业具有这个特点,才成为了国内高校和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开设的必修课程。
1.3 公共心理学具有高度的时代性
公共心理学具有高度的时代性,这是其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科的另一个主要特点。这种时代性主要包含如下几方面意义:一是指公共心理学的学科内容贴近时展和生活需要,无论是公共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还是认知、能力等研究内容,都是现代社会研究和关注的重点问题。二是指公共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不断调整和完善。公共心理学由于学科自身特点决定了其自身具有强大的自我完善能力,许多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衍生出的新问题都会在其中得到充分地体现。像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对于社会焦虑问题的研究以及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学诱因研究等等,都是公共心理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结果。三是指公共心理学能够有效地应用在社会实践之中。由于公共心理学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系统总结和归纳,因此这些理论成果非常容易成为个体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指南,能够有效地应用在社会生活之中。
2 实验辅助教学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 当前国内高校公共心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国内高校在开设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理论教学和心理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虽然公共心理学相对比较容易理解,但是其中的许多理论也比较艰深,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进而影响到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巩固。还有一些高校教师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了心理实验这个重要的教学手段,严重影响了公共心理学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发挥。
2.2 心理实验辅助教学与心理教学的关系
心理实验辅助教学是心理教学过程中采取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精心设置若干个心理学实验,达到串联教学内容,启发学习兴趣和补充理论教学等作用。这种心理实验一般都是小型的,不受实验环境的局限。心理教学实验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心理学实验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科学实验,它既有一般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同时也有自身的鲜明特点。心理学实验体现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通过实验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实验的结果还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特点,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心理特点,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实验辅助教学重要的教学实践效果
笔者从事公共心理学教学及相关研究时间较长,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研究心得。笔者认为,实验辅助教学对于公共心理学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实践效果。
2.3.1 实验辅助教学在实践中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最好老师。心理学专业的学习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在初期阶段,学生会因为好奇心的驱使而乐于学习,但是到了一定时间以后,好奇心的驱动力就会显著下降,学生会产生一个非常明显的厌学心理。通过在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作为辅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注意力也将会重新集中在教学内容之上。特别是在心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辅助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弥补理论知识教学比重过大、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等问题。
2.3.2 实验辅助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般来说,公共心理学作为高校的公共课,学生数量比较多,是通常意义上的“大课”[1]。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往往会将各种教学内容混为一谈,严重影响到“因材施教”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在公共心理学教学活动中设置实验辅助教学环节,教师能够系统掌握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总课时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3.3 实验辅助教学有助于培养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心理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当前,许多高校的公共心理学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要求学生更多地通过机械记忆的方式掌握理论知识,考核的过程中也更加侧重理论知识学习能力的检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发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学习心理学理论知识,创新能力自然无法得到有效提高[2]。只有在公共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设置实验辅助环节,学生的创新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有效地培养。在实验辅助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随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实验环节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而达到启发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3 如何有效提高实验辅助教学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针对现阶段国内高校开展公共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特点,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辅助教学的作用,我们应当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和措施:
3.1 推进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时长分配比例
当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将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并开始尝试探索建立一套新的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笔者认为,推进公共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主要应当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要将公共心理学教学作为通识教育科目。许多高校在公共课教学的过程中都采取通识教育的模式,即设置若干通识教育科目,作为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由于公共心理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理当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列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学内容之中。二是要合理改革公共心理学的教学模式。首先,高校可以考虑适当缩小公共心理学的班型,减少学生人数,增加班次,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其次,要完善和调整现有教学形式,逐步降低理论教学时长所占比例,提高实验辅助教学所占的比例。三是要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要在坚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贴近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及实验内容,确保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真正体现出良好的时代性、操作性和理论性。
3.2 切实提高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考核方式的科学性
针对现阶段高校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考核方式科学性严重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完善公共心理学学科考核方式,采取更加科学化的考核模式全面检验学生对于心理学相关理论的掌握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首先应当转变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的模式,倡导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考核并重,将心理实验、心理问题疏导和解决等纳入考核体系之中。特别是通过心理实验能力考核,将有助于全面检验学生对于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其次,要设置灵活的考察方式,改变现有的期末统一闭卷考试为主的形式,采取闭卷考试、论文、随堂测验、心理实验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切实提高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考核方式的科学化水平。
3.3 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经验
国外许多高校都有开展心理学实验辅助教学的相关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高校公共心理学教学工作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国外一些高校在公共心理学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仪器与学生人数的科学配比[3],确保每一名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时间,教师也能够根据实验课开展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还有一些国外高校实施小班制授课,严格控制每个班级学生的人数,不仅有助于解决教师精力分配不足的问题,还有助于通过教师的专业性辅导解决学生群体的各类心理问题,这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对于国内高校来说,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国内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造公共心理学实验辅助教学的新模式。公共心理学实验辅助教学作为一项全新的尝试,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系统归纳和总结其本质规律,为提高心理学普及程度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红.公共心理学[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师范生 学习 情感态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9.051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培养的毕业生的质量水平备受关注。尤其是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类院校。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保证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是师范院校教师和学生共同面对的课题。许多教育学者研究表明: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如自尊、自信、愉快等有助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活动,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反之,消极的情感态度,如焦虑、害怕、紧张、愤怒、沮丧、厌恶等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以求能对本人及同行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一点帮助。
一、师范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确定
1.调查对象
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部06级学前教育(1)班34人,06中文教育(2)班32人,总数为64人。全部为女生。
2.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
问卷根据《中等师范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率的相关因素,设计出相应问卷项目8个,采取封闭的形式。
(2)个别访谈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每班随机抽取5人共10人进行个别访谈,事先拟定统一的访谈提纲,主要是对学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作进一步的深入询问,并做详细的访谈记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
(1)学生对心理学课程的了解程度。
心理学课程是在二年级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学生对这门课程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选择“一般”、“不太了解”、“根本不了解”的人数占68.2%,而选择“非常了解”的人居然没一个。并从访谈中了解到原因有二:①学生以为心理学的知识就象某些通俗杂志的内容,简单有趣。可实际上心理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多,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的特点。②教师的教学单一,师生互动缺乏,师生双方互不了解,难以达到心理相容。可见,要使学生对一门课程有所了解,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的作用与重要性。
(2)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兴趣程度。
调查显示,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兴趣水平不高,选择学习兴趣“一般”、“不太有兴趣”、“根本没兴趣”的人数占59.1%,而选择“很有兴趣”的人数只占9.1%。学习兴趣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①师范学生普遍对文化课程兴趣不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进校时分数非常低,各方面素质较低自感信心不足。②学科专业术语较多, 教材内容逻辑性强,比较抽象,学生觉得所有的内容离自己的生活和思想都很遥远。感性认识缺乏,学习积极性不高。
(3)学生心理学学习的动机程度。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积极学习的一种固有的自然倾向,动机只能被激发而不能被建立。调查发现,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40.9%的学生学习心理学是为了考试过关,毕业时能拿到文凭。30.3%的学生学习心理学是为了想以后当一名好教师,这属于内在动机,这类动机能使学生保持稳定的积极情绪。16.7%的学生由于对心理学学习失去兴趣、信心,几乎没有什么目的可言,她们上课想听就听,不听时就做别的事情。学习只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10.6%的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学,这和她们平时喜欢阅读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有关。作为教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洞察这些缺乏学习动机的学生心灵世界,努力探索克服学生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办法,以激发学生固有的学习动机,恢复她们原本的健康状态。
(4)学生心理学学习的信心程度。
自信心是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所引起的自信及期待获得他人、集体、社会的信任的情感。积极进取、追求成功是自信心强的表现。调查显示“很有信心”、“有些信心”的学生占47%,而“一般”、“不太有信心”、“根本没信心”的学生却占了53%。这表明学生心理学学习的信心程度偏低,从访谈中也了解到,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把成绩差归因于自己学习能力差。具体表现在上课有时无法理解老师讲的知识点,做起作业来总是抄书,而且是廖廖几个字,甚至有时题目都看不懂,一个学期下来对这门课程的态度变得冷淡。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把成败归因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不稳定的内部的原因,如努力程度与否、动机强弱、知识是否牢固掌握等等。通过访谈,笔者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喜欢的是能运用情感特征和规律激发学生情感波澜,并能创造出默契和谐的课堂气氛的老师。
二、应对师范生心理学学习的情感态度问题策略
以上调查分析表明,师范生心理学的学习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其对学科的了解、兴趣、动机、信心等方面问题造成的。其根源在于教师教育观念中还是“以知识为本”,教学中重理论知识,轻视学生学习的情感、价值观,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因此现代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在心理学的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师生的心理相容,做到教学相长,改变学生学习效果差的现状,从而确保我们师范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
[2]刘电芝.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增强.学习心理辅导[M].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2001.
1.情感教学概述
情感教学是指当教师充分考虑到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时,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达到完善教学、优化教学的目标。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求索中获得快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在学前教育学中合理运用情感教学心理学,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
情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儿童观。儿童观是指成人如何看待儿童及如何对待儿童的总和。儿童观所包含的因素较多,主要有:儿童的能力,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发展,儿童与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师的儿童观决定着学生儿童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与教育观。除此之外,还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情感教学以沟通配合为主。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沟通,有效提升个人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也加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2.情感教学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学中的应用
2.1教学时合理控制自身的情感。在情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首先,课堂应该是开放性的,以学生为主角,师生合理做到情感沟通。教师要到学生中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踊跃发言。肢体动作的运用也是教师感染课堂气氛的方式之一,有效的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活泼风趣的教师会得到学生更多的喜爱与关注,在不自觉中增加师生间的情感。
2.2以学科情感培养为起点。学生对学科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到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效率。要通过学习《学前教育学》,了解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活动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保教工作方法及基本技能,为将来较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学好本课程的意义,坚定信念。学好这门课程,即使将来不做幼儿教师,也会成为一个称职的母亲。也正因为从学生的情感心理出发,重视了学科情感的培养,使学生对《学前教育学》产生亲近感,为他们今后的课程学习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氛围。
例如,在"10元购物"这堂课中,教师可以在纸上画出1元、2元、5元、10元的购物券,然后让学生买够10元的物品,并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搭配?怎么组成10元?有多少种组合方式?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最后再进行评比。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加强了与学生的情感互动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2.3以教材情感化处理为突破。《学前教育学》学科的理论性较强,显性情感因素不多。如果教师将理论知识、社会生活以及富有情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对抽象的教材内容进行情感化处理,就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幼儿教育思想的发展"时,教材中介绍了几位中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抽象、深奥、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有益的补充,强化了情感色彩。
例如,上课时,我先绘声绘色地讲了陶行知的"四块糖果"的经典教育故事,以及两则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的故事,后来又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阅读材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故事,气氛相当热烈。最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下,领悟了大师的光辉思想。
2.4以情感型案例分析为抓手。《学前教育学》中的有些理论知识,很难创设相应的情境来进行教授。例如幼儿园教育目标和任务、幼儿园课程等教学内容对学生将来的实践是很重要的,但是由于有大量的学术性语言,理解起来很吃力,味同嚼蜡,学生并不喜欢。对此,在课堂上经常运用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通过对案例进行讨论,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师生间的情感。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着,出现了几个着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着《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著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摘要: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现性艺术最早的形式之一。随着心理学的诞生,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情感的研究逐渐趋向一种科学化、实证化的描述和解释。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等众多学者的联盟,音乐情感的研究呈现了诸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局面,这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文章对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并提出相关见解。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关键词】心理学 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7-0065-02
心理学源于希腊语,由psyche(灵魂)和logos(研究)所组成,从其起源和字面意义来看,心理学主要是对精神和心意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及动物的行为与心理现象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两大领域,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而在实际运用中,这两大领域往往是互相依赖、互补共存的。随着心理学的逐渐发展,它被逐渐引用到教育体系中来。教育心理学的出现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体现。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其被应用到教学中的趋势越来越显著,这也体现了教育的本质要求。
一、心理学在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曾运用心理学的观点,对教育问题进行过论述。我国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秋时期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环境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就渗透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学者广泛吸取心理学各分支中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我国的一些心理学家初期主要是学习和引进前苏联的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将其与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方法相结合进行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老师已对“填充式”教学持否定态度,更多地要求老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将学生铸造成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老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
因此,在具体实施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结合教育学,还要结合心理学才能有所建树,才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的先决条件
以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心理学基础
多少年来,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是:老师是教学生读书的,老师的职责亦或是任务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老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解惑呢?这不仅需要老师要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老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老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把握
教师应全面了解和熟悉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他的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
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至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老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老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心理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与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学思维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具体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要求教师做到: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老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老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的教学非常必要;但是,与此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目前很多老师在这方面缺乏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老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也常常使老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时,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一个老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去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给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老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老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老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来适时调整我们的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老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地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只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徐晓飞、王 永.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教学目标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关键词:音乐情感;心理学;认知
作为人类有意识的精神活动的产物,音乐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息息相关。情感是音乐艺术中最为重要的特征,也是心理学领域十分关注的问题。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与音乐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当今已成为一种趋势。
音乐情感一直以来是国外音乐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重点,这也应归功于19世纪中叶实验心理学派的努力,该学派促使了现代音乐心理学的萌发。我国音乐心理学起步较晚,在这之前的研究重点偏向于从专业性的音乐角度进行思辨性质的分析,而没有实证研究的支持,理论略显空泛。在音乐心理学引入我国后,音乐情感的研究更多地与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展现了良好的研究局面。本文就此对国内关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梳理。
一、音乐情感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方法概述
(一)对音乐情感的定义
音乐情感是人与音乐的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包括各种人类感情因素的心理过程(刘涛,2006),这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与音乐实践活动有关的情绪、心境、偏好、趣味和态度等,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模糊量。
扬州大学的周新叶在《音乐情感剖析》(2005)中提到,“音乐情感”应等同于“音乐的情感”,它既包括由音响直接引发的情感成分,同时也包含主体对社会生活内容联系思考而产生的情感成分,是两个源头合成的一股流。
(二)音乐情感的特征
结合音乐理论、音乐心理学、艺术情感学的研究,刘涛(2006)总结了音乐情感在信息的表现、传递与认知行为过程有一些典型特征,主要包括:主观性、层次性、客观性、模糊性、整体性、运动性、观照性、选择性等;甘露则认为音乐情感具有典型性、概括性和易感性的特征,她是从音乐存在的意义的层面出发的。
音乐情感自身的复杂特点给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它或许不能让研究者从只言片语中推出结论,也不能从部分得知整体,流动的音符所带来的情感是复杂的,这就给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多个学科联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国内外研究者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虽然各自的出发点不同,涉足的领域也较为广阔,但不难总结出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实证性的研究和思辨性的研究。
美国心理学学会前主席布鲁斯特·史密斯曾概括提出心理学研究的两种方法(模式),分别是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前者历来都是立足于外部来看待行为着的人,沿袭的是物理与生物领域的各种自然科学方法;而阐释模式则从来都是从内部来看待人,即在情感、意义和价值的领域中研究人,强调人的特殊性。
根据刘沛的阐述,使用因果模式使音乐与情感的研究大受限制,因为基于该模式的研究的基本假设是:孤立的,外部的,听刺激能够对情感行为产生一种直接因果式的影响。可惜的是,事实证明,这种假设在各种验证和考验面前遥遥欲坠。“实验音乐心理学者逐渐认识到,实验设计对变量的严格控制,获得的少量的音乐心理定量研究结果非常有限。即使某一相同或相近课题的量化研究获得充分的积累,情形依然如此。有时相同的研究课题,由于变量、被试及测量工具的差异,研究结论也会有所不同甚至相反。”阐释模式在这时便显现了必要性。
音乐情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中间介入了人脑对声学属性的排列组合,对音乐符号的加工过程,因此,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需要将因果模式和阐释模式相结合,将因果模式的手段作为研究的基础和根基。有了实证研究的支持,经验性的分析将能够走得更远,正所谓根深而叶茂,对于任何一方面的偏重都会导致研究局面的营养不良。
二、音乐情感的研究成果探讨
(一)音乐情感的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根据蒋存梅所阐述的斯洛博达的观点:认知阶段是情感阶段的先行,没有认知的基础就不可能产生情感。张前在《音乐欣赏心理分析》中也持相似观点。张前认为,人们从音乐中所直接接触到的不是任何别的东西,而是音响;音乐的一切表现内容都要由音响引发,音乐欣赏中的一切感情体验与形象联想都要以音响感知为基础。综上所述,要研究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对中间的认知过程的深入探讨是至关重要的。国外学者塞拉芬在很早以前就提出了一般认知过程发展的理论建构,主要以实验法作为研究方法,但因为被试为欧美人种,得出的研究结果是否适应于我们东方人的特点,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实验依据,尽管如此,塞拉芬的研究也为我们指明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即探寻中国被试对音乐情感的认知的过程和发展水平,这在我国的研究领域中可以说还是近乎空白的一块,有待于开拓。
另一方面,对音乐情感的认知在我国已经受到了大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关注。由于认知心理学以大脑中的认识过程为研究对象,犹如像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一样,采用精密仪器,通过对大脑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测试,从中找出一般的规律,即得出音乐能激感的论据。因此通过认知心理学研究音乐就更加合理、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根据有关学者的最新研究,音乐活动对大脑心理具有诸多复杂影响,如对青少年大脑“认知诱发电位”(事件相关电位)有显着影响,对皮质慢电位、神经细胞与分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且能够促进青少年的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和前额叶新皮层的生理心理性发育,并使它们之间的双向交互式连接获得较早和致密的结构性塑造。
综上所述,认知科学和脑神经科学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贡献的确不可小觑,但是,这里有两点问题值得探讨:
第一,电脑是人脑思维的产物,它只能根据人脑中已有的信息进行实验、推理,人脑的思维是极其活跃的,当测试完毕后,人脑中可能又有新的思维信息,用电脑固定的程序或人工智能等纯逻辑化的工具来测试人脑认知的心理过程,是不是过于主观?
第二,就音乐认知科学的实验效能及其解释力和预见力价值而言,同一个欣赏者在不同的时间欣赏同一首乐曲时,如果欣赏者的感受不同,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反映出来,如果欣赏者的感受完全相同的话,测试结果会不会也完全相同?这些问题涉及人脑的信息加工机制,也涉及电脑及还原性实证结果如何与人类的艺术心理、审美创造性体验和思维相互贯通并耦合互补等复杂内容,因而有待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究。
(二)音乐情感的社会心理学角度的研究
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复杂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不同的个体,以及不同个体在社会上的身份定位、性别差异所带来的不同要求等,而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认知,不同的文化经验、社会背景、结构、处于人生不同阶段的个体,社会阶层中不同的群体,对于音乐的情感、情感的认知是否都是有差异的呢?个体的情感体验和群体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差异,当二者相互作用时,结果是相互抑制,还是相互包容,还是产生叠加效果?这些问题向我们呈现了面对“音乐情感”的不同视角:从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对音乐情感认知进行研究。
将音乐情感的研究范围缩小到特定的群体,目前的相关研究还是较少的。邢红梅的《聆听音乐与大学生情感的联系》(2007)对大学生这个处于人生特定阶段的特定的群体的音乐情感进行了分析。作者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对大量的大学生进行了在聆听音乐时情感的反应的访谈调查。该文章细致分析了大学生的音乐情感,但也引发了更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音乐如何被使用?聆听者如何在聆听活动中建构自我身份,进行各种不同的情感陈述?个体如何在社会情境中以音乐为中介体验和创造情感,以便自己更好地成为一种社会规律化的存在?这些问题仍旧值得深入去探讨。另外,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仅仅使用访谈法略显单薄,如果能够结合上实证研究的实验和数据支持,或许能够在研究深度和广度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相关文献中,国内相关实验论文的数量和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国内的实证研究仅仅是集中在个别音乐治疗和音乐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报告方面。显然,国外在实证方面的历史和经验比国内要雄厚,但是,国外实验研究的被试都是白人或黑人,他们的数据结果是否能够代表中国被试的情况,是需要考虑和解决的。
随着近几年我国心理学的快速发展,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也更加趋于实证化、科学化。在2005年11月25日召开的第二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上,会议收到的论文以及会上宣读的论文都显示了这一趋势。重视应用性研究,采用实证性研究方法的学者明显增多。此外,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一届情感计算与智能交互国际会议(ACII2005)共录用论文118篇,然而,音乐情感研究的文章仅有两篇,但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形成一个热潮。不过,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对音乐情感的研究在我国正在逐渐萌发,并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从与浙江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个集中研究音乐情感的队伍的联系交流中得知,目前我国对于音乐情感的研究是相当重视的,投入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与国际接轨,在一群卓越的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音乐情感的认知模型的计算机程序已经初具规模,这将使情感的识别、表达和转化实现数字化、程序化,更好地促进音乐情感的深入研究。
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研究的回顾和梳理,对于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计算机科学、脑神经科学、生理学、物理学、美学、心理学、音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背景作支撑的,并且,在实证研究的根基上结合思辨性的分析思考,将因果模式与阐释模式融会贯通起来。
此外,音乐是人类伟大智慧的产物,随着音符的流动展示着人类与大自然的精髓。音乐是灵动的,音乐是有灵性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丰富情感,让人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音乐的博大精深与大自然的精髓不谋而合,或许音乐的本质也是自然灵性的体现。音乐的这些特征是与人本主义的思想相通的,尤其与倡导灵性的回归、重视精神层面的被称为“心理学的第四势力”的超个人心理学一拍即合。如果能够在今后的研究中增强音乐情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联系,再结合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相信音乐情感在我国的研究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沛,苏洁.音乐知觉的神经基础研究[J].心理科学,2007(6).
2、周新叶.音乐情感剖析[J].艺术百家,2005(4).
3、甘露.论音乐的情感特征[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4).
4、赵冬梅,刘志雅.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分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2).
5、蒋存梅.国外音乐认知发展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音乐研究,2007(3).
6、崔宁.音乐教育的大脑心理效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关键词】声乐教学 歌唱心理学 重要性
声乐作为综合性艺术中的一门,它的学习和演唱过程不仅涉及声乐技术技巧和文化素质修养,而且涉及人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的发展。很多人认为声乐艺术中声音的好坏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从实际来说,感情与动作也是其中极其重要的部分。所以,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人们不能着重声乐技巧的教学而忽略其他两者。尤其是情感表现中的心理因素,是声乐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在声乐教学中,怎样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使其更好地运用歌唱心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声乐教学中值得重视的教学内容。而在对声乐教学中学生的歌唱心理培养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应该首先对歌唱心理学有一定的了解。
一、歌唱心理学及其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歌唱艺术是在呼吸、发声共鸣以及咬字和吐字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动作组合,是大脑有意识地对歌唱机能进行的潜意识控制。声乐艺术作为人的一种专属意识,在歌唱的过程中不仅贯穿着人的声音,还贯穿着人的思想与情感。在歌唱中不管是声音的长短、高低还是歌曲的风格与表现都是与人的思想感情紧密相关的。声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对心理活动都有很明显的体现,歌唱心理学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歌唱无论是发声机能还是发声技巧都无法离开歌者的感觉,歌者对声乐最直接最初级的认知方法就是“感觉”。歌唱发声的感觉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歌唱时对歌曲情绪的把握是通过感觉来表现的;歌唱时的音色、音量和节奏都离不开歌者的感觉;歌唱时呼吸和共鸣的感觉。对声乐学习来说,声乐心理学中的感觉是极其重要的。歌唱心理学中,注意是人们最熟悉的心理现象之一。在歌唱中,歌者的注意力对歌曲形象是很好的保证,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对歌曲的思想感情进行更深刻的表达。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注意”是学生必须培养的歌唱心理品质之一。
其次,歌唱心理学中的联想、想象以及情绪和情感对声乐教学也有重要的作用。演唱者只有具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才能使歌曲情感活动更加饱满,在感动自己的同时感动别人。而情绪和情感使歌唱者对发声和演唱有很大制约性,歌唱者的情绪不稳定时,很难将歌曲很好地演唱。歌唱心理学中,性格也是重要的一方面。性格作为每个人身上比较稳定和本质的心理特征之一,对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尤为重要。在声乐教学中,学生如果性格开朗往往在演唱中就更加自然,发挥水平也更为正常,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容易紧张,很容易在演唱中发挥失误。而且,声乐演唱的风格与性格也有很大关联,活泼或者安静都是不同的演唱风格。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必须要对学生的性格加以调整,只有培养好了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加轻松地对学生的歌唱水平加以提高,达到满意的声乐教学效果。
二、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歌唱心理的途径
歌唱心理学对声乐教学的重要性我们已经有所了解,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根据学生性格、个性以及气质等各方面的不同,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歌唱心理加以引导和培养。
(一)培养学生在声乐上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和建立
从古到今,由东至西,但凡出色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无不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有着超过常人的热爱,正是这种执著才能推动他们不断地向前。而热烈的情感,就是兴趣的升华,最初也是由兴趣生发的。推而广之,可以看出兴趣对声乐学习者的重要性。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对声乐艺术从兴趣上升到情感层面。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进行培养,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制定不同的声乐教学内容,使他们能够各展其长,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二)注重对学生感觉和心理的指导,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声乐教育不同于语言教学,它是非直观性和不确定性的结合,因此很难通过规范化的语言对声乐知识进行表达,某些音或者乐句的演唱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感觉和心理的指导。教师也可以在学生面前进行示范性的演唱,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和感觉认识。其次,在声乐教学中艺术修养也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学生只有具备更高的艺术修养,才能对作品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为了培养学生想象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来积累艺术修养,对各种人物的情感特征加以把握。
(三)在演出或者考试前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
在演唱或者考试前,学生由于心理素质的不够强大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影响学生正常能力的发挥,进而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差。关于这一点,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尽可能地在演出或者考试前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使其能够从容地面对演唱或考试。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学的重要性使人们必须加大对其认识和关注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上,尽可能地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的歌唱心理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对声乐技巧娴熟掌握的同时,对声乐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情感有完美的表现。
参考文献:
[1]卢莹,曹凤.浅谈歌唱发声的心理活动[J].艺术教育,2007(9):155—156.
[2]严淑.歌唱中的情与声——谈声乐教学中的一点体会[J].职大学报,2009(5):74—76.
[3]王蓓.声乐教学和演唱中歌唱心理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6):41—42.
关键词: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主观幸福感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发展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理解和帮助人们获得幸福和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研究表明,幸福在知觉、认知和社会交往上具有积极影响,幸福感能拓展个体即时的思维-行为模式,帮助人们建构出持续的个人资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1]。将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实践加以结合,最终诞生了传授积极心理学的幸福课程。对于学校来说,团体心理活动课程是幸福课最主要的载体[2]。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职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仅为少数。但是,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空虚无聊和低动机状态的学生却比比皆是,成为高职学生的主流人群。这一问题正越来越成为高职学院学生工作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一)升学后巨大的心理落差产生的自卑心理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大学去不了,无奈上高职”的挫败心理。对自我缺乏积极认同,处于自我怀疑、自我挫败的生活状态,不能形成积极的生活目标和生活风格。尤其在高职生活期间,遇到不如意的事时,更容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比如,逃避、抱怨、破坏、退缩,而缺乏主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动力与信心,自卑与消极应对。如此循环往复,使得高职学生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难以获得成功体验和环境控制感。在主观幸福感的测量中,对环境的有效控制和自我接纳是幸福感的重要维度。因此,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找回积极的自我是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首要任务。
(二)缺乏目标,学习懈怠现象较为普遍
高职学生缺乏目标,学习懈怠的情形随处可见。究其原因,首先是高职学生中职业与兴趣相矛盾的现象较为普遍,但面对这一矛盾,高职学生缺乏自我调节的能力与资源;其次,高职学生在过去学习中遇到比本科生相对更多的挫败,因此容易在心理上形成习得性无助的认知模式,认为自己做什么努力都无济于事;最后,高职院校的教学、生活又与普通大学同步,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这使得绝大多数刚入学的高职学生短期内无法适应,很容易受同伴压力的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迷失自己的方向,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因此,如何帮助学生重塑希望,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对改变高职学生学习的低动机状态至关重要。
(三)缺乏积极情感体验
大量研究表明,外向、乐观、高自尊和控制源等人格特点是影响幸福的主要原因[1]。高职学生常常把应试教育中的挫败感延伸到高职生活。不少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进入高职学习后,出现上课听不懂,下课缺乏自主学习,考试挂红灯,逐渐丧失兴趣,继续强化过去的习得性无助。而这种无助感往往会举一反三,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校园日常生活中,高职学生更容易表现出颓废悲观,不少同学选择网络世界来逃避现实压力;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表现出抱怨、固执、偏激、敌意、冷漠等防御行为,以至于难以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在面对情感问题时,更容易感觉有万念俱灰,丧失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面对挫折时,更容易自暴自弃,怨声载道。
二、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策略
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果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其焦点只是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或将一些消极心理症状消除在萌芽状态,而忽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即低动力状态。而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将焦点转向激发人类的积极力量,如幸福感、勇气、乐观、人际技能、信仰和希望等,从而达到对心理疾患的有效预防和抵御作用。此外,相对于课堂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团体心理辅导具有如下优点:感染力强,影响广泛;相互学习模仿、相互支持、集思广益;效率高、省时省力等优点。本研究将积极心理学的原理与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相结合,创造性地针对高职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具体如下。
(一)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本研究结合高职学生普遍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参考幸福感问卷中的6个维度[1]36:自主性、自我控制、人际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纳、个人成长,以此作为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方案设计的指标,设计出五个层面的团体活动:积极关系、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意义、积极行动。团体活动的目标在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自主性、自我悦纳、环境控制感,澄清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建立并保持与他人的积极关系,最终达到促进个人成长,提高主观幸福感的目标。具体方案见表1:
(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具体实施
1.团体前访谈。团体活动前,心理咨询教师对学生进行40分钟的个别访谈。在访谈中了解学生参加团体辅导的期望,向学生讲解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过程、方法和目标,确定团体成员是否愿意参加此次团体辅导活动。
2.团体活动实施过程。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计10次。每一次团体辅导又分别包括以下三步:热身――主题活动――团队成员分享。
3.家庭作业。每次活动结束后,辅导老师都会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写出本次活动的心得体会,然后把活动中的心得体会联系并应用到实际生活的积极改变中,以巩固辅导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效果
1.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有助于高职学生探寻存在意义,增强责任意识。寻求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不懈追求。生命意义的分析强调我们作为价值载体的重要性,并强调我们有能力从过去吸取经验,对现在生活负责,充满希望地为未来规划[3]。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通过开展主题为“我的生命线和墓志铭”的活动,让成员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书写墓志铭,帮助成员探寻存在的意义。许多成员在活动中心情沉重,感叹自己的生命是有期限的,并且必须独自面临怎样活着的选择。团体中的另一项主题为“生命之旅”的活动借助两个生动感人的感恩故事,帮助学生扩展意识层面,深入细致地想象父母在未来几年经岁月侵蚀后逐渐衰老的情形,包括日见苍老的脸、不再挺直的脊背、青筋的双手、数不胜数的白发等等,帮助学生醒悟到世界上有一件事情不能等,那就是对父母的感恩,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团体分享中学生谈到,整个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中,最触动自己内心的体验便是:认识到我终究必须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负起责任,不论从别人那里得到多少指导和支持。这一存在体验给团体成员带来失望,也带来巨大力量,促使成员愿意主动承担起生活的责任。经过积极意义的这一活动后,同学们突然感觉一夜之间就长大了,懂事多了。很多同学知道如何更好地通过实际行动,尤其是要珍惜大学时光,珍惜学习机会,珍惜这份弥足珍贵的亲情,认真过好每一天,以便将来有更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最终回报父母。
2.团体凝聚力与自我探索促进积极自我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指出,成长中的青少年主要关心的是“如何把早期养成角色和技术与当前的理想原型结合起来”[4]。一个人一旦获得自我认同,他就能找到自己的生存意义。反之,则形成“消极自我认同”。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最初的两次主题为“我爱我家”、“信任之旅”的团体活动中,迅速帮助成员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团体归属感和安全感。另外,在整个团体过程中,团体领导积极提倡成员之间真诚分享、不评价不评判,使得辅导团体成为成员在大学期间最具吸引力的团体。通过积极关系这一活动,成员在团体分享中总结到:我从未感到像现在这样轻松和愉快,我感觉我们是一个整体,充满力量和温暖。研究中团体凝聚力成为有效的影响力量,安全、接纳的团体氛围可以使每个成员毫无顾忌地谈论平时不能与其他人谈论的话题,相互分享经验,促进团体成员之间的积极关系,同时,团体的这种高凝聚力又能提高每位成员的自尊。另外,团体还通过直接开展积极自我的团体活动,帮助成员不管从自我内部还是外部镜像看到自身积极而独特的优势,消除过去以偏概全、自我否定的认知模式,促进积极的自我认同。对自我独特性的尊重和认可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基础,通过积极自我这一活动,高职学生开始重新审视自我,学会欣赏和认可独一无二的自我,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自我充满积极期待。这种对自我的积极期待具有皮革马利翁效应,有助于新生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3.团体成员的情感宣泄促进人际互动,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情感宣泄是疗效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每次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的结束之际,都会有充分的时间允许成员开诚布公地分享自己的活动感受。而这种感受分享,成为增进成员间彼此了解,学习他人经验的重要机会。团体治疗中获益大的成员普遍重视情感表达,并同时还有认知上的改变[5]。因此,团体活动中除了鼓励情感表达外,还设计主题为“走下情绪的电梯”的活动,旨在帮助成员利用理性情绪治疗的原理,识别和调整消极情绪背后的非理性认知,以减少非理性认知带来的消极情绪。另外,针对高职学生适应中普遍存在的人际冲突问题,团体辅导别设计了主题为“情感决断表达技术”的团体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员掌握决断情感表达技术。成员在团体分享时谈到:原来在人际冲突中,即使不良的情绪,也可以通过恰当直接的表达,以获得同伴的理解和合作。通过积极情绪这一活动,团体成员表现得比过去更豁达,更愿意从多元灵活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情,抛弃过去自我否定或否定他人的偏激想法,情绪变得更加积极健康。而反过来,积极的情绪使得学生在看待新问题上变得更乐观,更开阔。积极情绪的这一作用在高职女生宿舍人际关系上表现得尤为显著。
4.规划未来和活在当下相结合,激发高职学生的内在活力。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目标把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使人们的行为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将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既定的目标做比较,及时调整和修改[6]。本研究中,团体治疗师通过“生命线、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等主题活动带领成员一起探索生命意义,增强存在意识。另一方面,又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感恩存折”等主题活动将抽象的存在意义转化为具体的生活目标和职业规划,并且,在最后一次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思考如何灵活面对当下生活和学习中的挑战,确定需要的积极改变与应对策略,以帮助成员将团体中所有学习到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巩固和泛化团体辅导的积极影响。成员在团体分享时谈到:每次团体结束后回到现实生活中,总会想到团体中的一些经验和启发,每天都告诉自己,积极行动与改变胜于任何誓言。经过积极行动这一活动,团体成员更加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愉快而充实地度过生活的每一天。这种积极乐观的信念,以及目标导向的行为对高职学生克服学业倦怠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Alen Carr.郑雪等(译).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和力量的科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2-13,16,36.
[2] 阳志平.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程操作指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3] William Blair Grould.常晓玲,等(译).弗兰克尔:意义与人生[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4-5.
[4] 埃里克・H・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合肥: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