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人性的心理学范文

人性的心理学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人性的心理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性的心理学

篇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人性观;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01-02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无不以“人”为核心。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是人类文明的起点,人也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点。正因为如此,人性问题便成为人文科学进行研究应考虑的首要问题。不同的人文科学会以不同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的前提。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变化规律的人文学科也同样须以一定的人性观作为其研究前提。教育心理学对教育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它对人性的认识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活动的进展和成效。自从桑代克将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性的科学”以来,各个主要教育心理学流派因其人性观的不同,而在教育心理学的短暂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同的理论主张。本文拟通过澄清人之本性问题,分析各主要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不同人性观,从而明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人性发展趋势。

一、人之本性

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之后,就开始把自己作为认识的对象。三千年前,古希腊德尔斐神庙前就昭示出“认识你自己”的铭文。探讨教育心理学的“人性”问题,首先必须清楚“人性”是什么。国内许多学者认为“人性”与“人的本质”都是探求人的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因此将二者等同。由于目前探讨人性问题多以马克思的著作为依据,若对马、恩著作仔细钻研,则可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人性”与“人的本质”是作为两个概念来使用的。我们分析这二者的不同在于,“人性”是人作为类存在物所具有的各种共同属性,人具有的特性其他“类”可能也具有,而“人的本质”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是人的其他一切特性存在的基础,只能在和其他“类”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上才能称得上是“人的本质”。简而言之,人性就是活生生的人的特点。如孟子语“食色性也”,揭示的是人性而非人的本质。一般说来,人是自然性、动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生命体。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然性通常表现为人的基本的生物属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人具有经济性、文化性与时代性,体现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人的精神性则包括认知、审美、尊重及自我实现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真诚、善良、关怀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精神性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它是对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的超越,是教育人“成为人”的最高目的。“教育是一条引导人性发展经由自然性、社会性而到达精神性的必由之路”,表明了人性与教育活动的密切关系,也表明了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探讨人性的必要性。

二、教育心理学诸派别的人性观

行为主义的人性观:华生将行为主义推向极致,了人的意识;斯金纳虽然意识到了人性的重要,但他未看到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行为主义学派只注意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和只注意运用教育技术、而忽视对人本身的研究。虽然华生和斯金纳承认人与动物有一定的区别,但却没有划清人与动物的界限。其一系列原理主要是从对低等动物的研究中得出。华生提出的三种天生情绪:惧、怒、爱其实也根植于动物性。因而,行为主义虽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但对人所表现出的种种状态,如理智、意识等,它却无能为力。认知学派的人性观:认知心理学是在反对行为主义动物实验,以及忽视人的心理过程的前提下形成的,它强调人类的理和尊严。在人性方面,认知学派认为人可以是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不合理的。人的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但认知派因过分强调认知,强调分析观,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整体性研究。人本主义以其重视人的价值的特有魅力,引起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的关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他们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力求维护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主张教育心理学应考虑人的特点,主张以整体观来研究人的意识经验、价值从而改善人的精神生活。强调对“自我”正确认识并充分实现每个人的潜能,是人本主义对当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家们所说的“人性”,是儿童的天然的本性。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儿童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但是,“人性”应该是先天的自然属性与后天的社会属性及精神属性的统一。在学习中,不应该仅将个体的主动性选择做为唯一的选择权,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人性”的发展。反映在教育上,人本主义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个人价值,将他人、自然与社会当作敌对的存在而加以排斥,从而漠视人的社会性。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学派注意到了动物与人的不同,他将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与肉体满足联系在一起的欲望冲动,相当于人的本能。超我是外在道德原则的内化,它压抑本我,他认为文明可归入超我,与人的本性相悖。人要发展、要进步,最终依靠的是人性的社会性与精神性,而不是弗洛伊德看重的本能即动物性。但弗洛伊德的理论仍然给教育心理学带来了许多启迪。弗洛伊德极其强调幼年生活经验和教育对于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大意义,这推动了对童年期及早期教育问题的重视及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整体人性观取向

从上述教育心理学各派别人性观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的人性观对教育心理实践活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人性的要求,弘扬人性呢?我们认为必须以人性的整体观为指导来考虑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此,在具体工作中,应该坚持体现个人的整体性。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可以看出,有的时代或国家的教育是重视人的身体、智慧、道德等的全面发展的,但有的时期或民族的教育则是仅仅重视人的某一或某几方面的发展,这种作法实际上是对“人”的分割,没有把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来对待。整体的人不仅指在身体、精神、理智、情感、情绪等方面的有机整体性,而且指在有机协调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也达到了和谐一致。因此,我们必须以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点来研究教育心理现象。近年来,我国心理学者对于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咨询、品德心理等方面作了一些研究,显示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方向。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受教育者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教育心理学就要立足于探索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规律、发现受教育者具有的潜能,确定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为现实教育活动提供理论依据。此外,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心智能力的同时,教育心理学还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尊重他们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权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确立这样的信念:只要智力正常,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可以得到发展。为此,探索如何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人格特征也成为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我国教育心理学体系中,一些学者已将心理健康教育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总之,教育心理学应重视人性,重视人心理的统整性和内在潜能的自我实现。教育心理学要努力探索培养人的“人性”、更新人的精神、使人的肉体和灵魂、思想和行动、理想和情感都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的教育心理现象与规律。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人性观

中图分类号:B8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030-02

在心理咨询治疗中,人性观是一切方法和技术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对人性概念的六个维度进行阐述,然后以此为框架,从这六个方面分析比较精神分析、斯金纳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一、人性概念的维度

1.自由选择论与决定论

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不由我们自身控制。我们能否选择我们愿意做的一切?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部分自由,同时又有部分被决定呢?决定对自由这个维度与其说是一种科学事实,毋宁说是一种哲学方向的问题。然而理论家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左右他们对人的看法,使他们的人性观具有了不同的色彩。

2.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

人们注定要过着忧愁、充满矛盾和烦恼的生活呢,还是他们可以改变,成为心理健康、幸福、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呢?

3.目的论与因果论

因果论认为行为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目的论则是根据未来目标或目的来解释行为。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他过去经历的结果呢,还是由于他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的期望所导致的呢?

4.无意识决定与意识决定因素

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难道真的能够意识到吗?或者是无意识的力量在冲撞着他们,驱使他们去行动,然而他们对这种潜在的力量却全然不觉吗?

5.社会因素与生物学因素

人们主要是受生物遗传学的影响吗吗?或他们的人格主要由他们的社会关系塑造的吗?该问题最具体的议题是遗传对环境;也就是说,个人的特征主要是遗传的结果呢,还是有环境决定的呢?

6.相似性与独特性

人们的最明显的特点是他们的共性还是他们的个性呢?人格的研究应该集中于使人们相似的特质,还是应该考察那些使人们相异的特质呢?

二、精神分析的人性观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自然是倾向决定论的。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过去经验和事件的影响,而不是由他们设定的目标制约着他们。人们当前的行为是不受自身所控制的,因为这些行为根植于潜意识追求当中,是无法意识到的。一般情况下人们认为自己能够掌握和控制自己的生活,弗洛伊德认为,实际上,人们对于塑造她们人格的各种力量是无法控制的。

在弗洛伊德看来,人们生存的环境是充满矛盾的,生与死的力量从相对立的方向作用于人们[1]。先天的死的愿望驱使人们不断地趋向自我毁灭或趋向于攻击性,而生的本能则促使人们盲目追求快乐。自我一直经历着多种矛盾状态,它一方面尝试平衡本我和超我间的矛盾需求,另一方面它还需要对外部世界做出让步。在文明的薄板下,人们都是一些具有剥夺他人以求得性满足和破坏满足的自然倾向的禽兽。基于这些原因,可以说精神分析理论基本上是悲观的。

大体上,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现在的行为主要是受过去经验的影响,而不是被人们未来目标的左右。人们并不是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相反,他们被困于本能和死本能和本能的斗争中,不能自拔。而这种本能在本质上是保守的,这使得人们不断地重复原始行为模式[2]。成人的行为乃是一长串的反应。因此,我们评价弗洛伊德的因果论维度是“高”的。

在潜意识与意识这个维度上,精神分析很明显是注重人的潜意识的,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出现的口误,甚至到宗教经验,这一切都是植根于人们的性本能或攻击本能的满足欲望之中的。这些动机使人们成为自己潜意识的奴隶。人们有时虽然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行动,但是弗洛伊德认为这些行为背后的动机深藏于潜意识当中,它们与人们所想象的样子往往差距很大。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经受过严格的医学训练,这使得他倾向于从生物学的角度审视人性。但是,弗洛伊德经常思考个体早期经验的结果和有关史前一些社会单位的重要地位。因为弗洛伊德认为人们的许多焦虑、幻觉是幼稚的,这些都植根于生物学,所以在社会影响维度上,是低分。

在独特性对相似性的问题上,精神分析理论持中间立场。往日人类的进化使人与人之间有了许多相似性。然而,个体经验,尤其是早期童年经验以一些独特的方式塑造了人们,同时也是导致人格之间众多差异的原因。

三、行为主义的人性观

毫无疑问,斯金纳对人性持一种决定论的观点,斯金纳认为人不是自由的,是为环境所控制的。人们看起来似乎受内部原因所驱使,而实际上,追本溯源我们发现它们来自有机体的外部环境[3]。自我控制最终还是依赖于环境变量而不是什么内部力量。当人们控制自己的生活时,他们是凭借对环境的操纵而实现对生活的控制,这些环境反过来又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因此,只需要研究环境就可以了,完全没有必要推论任何像意志力或责任感这类假设感念。如果已知所有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那么人类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预测的。

乍一想,我们会觉得决定论的态度必定是悲观的。然而,斯金纳的人性观却是高度乐观的。由于人类行为是由强化原理塑造的,所以这个物种具有相当强的适应性。在所有行为中,最能满足人们需要的行为往往发生的频率高。因此,人们学习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共存。物种的演变朝着不断加强对环境变量控制的方向前进,其结果扩大了行为目录的内容,行为不再仅局限于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范围。

在因果论与目的论的维度上,斯金纳的理论具有极强的因果论色彩。行为起因于个人的强化经历和该物种的生存偶联及文化演变。虽然在人们思考未来时,他们所表现的行为是内隐的,但是所有这些思想都是由过去经验决定的。决定这些思想以及所有其他行为的环境偶联的复杂性已超出了人们的意识。人们对所有遗传和环境变量与他们自己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从这个方面说,斯金纳在人格的无意识维度上的评分应该是很高的。

虽然斯金纳认为遗传在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他认为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环境塑造而成的[4]。由于其他人是这种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斯金纳的人性概念更倾向于行为的社会决定因素而不是生物决定因素。作为一种物种,人类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应归因于他们所经验的特殊环境因素。

个人的历史决定其行为,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强化偶联经历,所以相对来说行为与人格也是独特的。遗传差异也可以解释人们之间的独特性。生物学上的差异和经历上的差别使我们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5]。斯金纳强调更多的是人们的独特性而不是他们的相似性。

四、人本主义的人性观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罗杰斯的人性概念在他与斯金纳的著名辩论中已得到清晰的阐述。这也许是美国心理学史上的最著名的辩论,罗杰斯与斯金纳就自由和控制的问题展开了三次面对面的交锋。斯金纳争辩说,人们一直被控制着,不管他们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人们多被一些没有经过精心设计或计划的偶然事件控制,所以他们经常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是自由的。然而罗杰斯坚决主张人们有某种程度的自由选择和某些自我指导的能力。虽然罗杰斯承认人类的部分行为是被控制的,可预测和有规律的,但是他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和决策却是在个人控制范围之内的[6]。

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罗杰斯认识到了人类“恶”是一面,但是他的人性观实际上是乐观主义的。他相信人类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条件适宜,人们将向着自我实现发展。人们基本上是值得信赖的,合群和具有建设性的。他们自己通常知道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只要其他心理健康的人尊重和理解他们,他们就会努力去完成他们认为最好的事情。然而,罗杰斯也认识到人们可能相当的残忍、卑鄙和神经质。

就目的论而言,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理论得分高,因为这种理论认为人们总是有目的地追求自己确立的目标。在适宜的治疗条件下,人们有意识地追求更充分地发挥作用,对自己的经验更加开放,更能接受自我和他人。

罗杰斯强调的是个体差异和独特性,而不是人们之间的相似性。植物都具有生长的个别潜能,更别说人了,他们具有更大的独特性和个别性。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人们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在充分发挥作用的过程中成长。尽管我们从这个过程分析研究中抽取出一些共同的因素,但是随着这种成长过程的继续,人们会变得越来越独特,自身越来越完整。

虽然罗杰斯并没有否认无意识过程的重要性,但他却特别强调人们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进程的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人通常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理解这样做的原因。

在生物和社会影响维度上,罗杰斯倾向于后者。心理成长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为了向自我实现迈进,人们必须经验一个真诚或协调一致的人对自己设身处地的理解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坚定地主张,尽管人们的许多行为是由遗传和环境决定的,但他们自身有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7]。人们不但具有选择的能力,而且在良好教养条件下,“选择的方向似乎总是朝着更大的社会化和更好地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孙昌龄.精神分析心理学[J].青少年心理健康,2008,(1).

[2]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自传[J].张霁明,卓如飞,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44-45.

[3]陈秋燕.三大心理学派人性观之探索与比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4][美]伯格.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81-82.

[5][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M].沈德灿,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101-102.

篇3

前苏联解体后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等学者在秉承了鲁宾斯坦的主体思想后发展并创建的主体心理学。“主体———首先是自由的人,这样,在当代科学以创造的自由为其前提特征的同时,心理学的系统全面发展才有可能”[2];“主体不是人的心理,而是具有心理的人;不是人的某些心理特性、积极性的形式,而是活动和交往中的人本身。”[3]主体心理学在明确否认了西方传统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最初的物性假设之后,主张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作为主体的人,并进一步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主体整体性、主体自主性等因素,使得该理论兼容了科学性与人文性。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主体心理学作为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识形态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两大理论流派,前者已经渗透影响到现今西方心理学诸多分支领域,后者在俄罗斯则独树一帜。通过分析、对比具有代表性的两个重要心理学流派思想并挖掘后者内在的理论优越性,将对构建完整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具有潜在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二、主体心理学相对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越性表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曾对现代西方心理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当前主体心理学主要趋势是以通过对阿布利哈诺娃等人所倡导的人学途径及谢尔琴科等学者所遵循的进化遗传途径进行整合进而成为一种系统的解释主体生成与发展的理论体系[4]51。结合两种理论观点的形成及主要主张,可以发现主体心理学更具有理论优越性。

(一)主体心理学在方法论与对象观的确立上具有优越性

在方法论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倾向存在哲学和现象学的观点,在解释原则上,始终以问题为中心,要简单地面对人的问题,始终寻求发现,不寻求证明,要依靠人的主动性,始终探索未知、探索未来[5]。强调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兼容实验和经验两种范式,重视研究方法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影响甚广,但其强调研究人类中的精英的同时,过多从个人成长历程的潜能释放、自我实现等概念去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其对象观仍然以对个体经验研究为主。在个体如何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包括对认识过程中人的生物性或者说机体素质如何在人际过程中发挥其作用还无法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由此仍可以发现人本主义对现实存在的人际认知现象的忽视,过分强调个人而忽视社会的作用致使其无法满足自身关于心理学整体研究的关心态度。主体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科学,应该以人为研究的中心。俄罗斯心理学家布鲁什林斯基明确指出:“人和他的心理不是两个系统,而是一个统一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主体是所有心理品质和全部积极性的基础。”[6]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俄罗斯主体心理学强调以社会实践为其本体论,在借鉴人本主义推崇人性的现象学观点的同时,主张通过研究人的活动、通过主体概念的诠释来获得心理的解释。这使得它从对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出发点上便获得了一个前者无法拥有的优势,即对人的心理现象的研究,不单纯从意识与行为相对立的单一层面去静态地思考问题。主体心理学坚持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重点集中到具体的“人”,采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实践论观点去解释和研究心理存在之主体,既回避了意识与行为到底孰轻孰重这种导致心理学研究分裂的错误趋向,又为更好地解决心理学学科统一发展所必须具有的动态、联系的发展观构筑了坚实的方法论平台。主体心理学不仅在前人基础上以实证的态度将许多具体问题的研究上升至主体化(如列别克关于“心智表象”的研究、科尔茨关于“主体颜色表象的多水平性”的研究以及赞科夫关于“人际认知的主体—主体型和主体—客体型”的实验研究[7]95-118),同时也建立了更为严谨和系统的理论,体现了其对心理过程及其机制在主体意义表现上的重视。如布鲁什林斯基时期及其后的主体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强调以具有心理与活动共同表现的主体为目标;方法上以系统进化与主体活动的双途径的统一来将主体定位于“心理组织系统在不同水平上的系统生成”[8],进而避免了研究对象的整体性与动态发展性的缺失及单维方法使用的局限,主体心理学的对象观与相应的方法主张在不同侧面所表现出的统一性,是使其系统研究所具有的内部效度有望高于于人本主义乃至整个西方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整体研究的重要前提。对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对象观,主体心理学更积极面对和研究人际认知及有关心理机制,这与它所持的关于人的心理具有自主、动态和完整性理念有关。在主体心理学看来,只有以社会实践为本体论,对主体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解释和阐明各种心理发生发展之假说的内在机制。从主体心理学所主张的方法论基础和对象观的统一性来看,其相对于人本主义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二)人本主义在更为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群体实践应用领域可能遇到瓶颈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对人善的宣扬与升华,注重个体交往在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这使得它在与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两大流派的对比中脱颖而出。马斯洛所倡导的自我实现和罗杰斯关于自我发展的理论,为西方心理应用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当然,受西方个人主义至上的意识形态观念影响以及存在主义强调体验的唯心主义倾向所左右,其在实践领域方面的应用尤其在解决社会心理问题等方面,还只是局限于简单分类下的个人或小规模的群体范围。如罗杰斯所提倡的“个人中心疗法”和“交朋友小组治疗”在教育等领域的应用等。这对于一个成熟的、完整而全面的心理学理论要求来说还远远不够。现实世界的价值观多元化,文化形态多样化,信息世界的全球化,使得各种形式存在的社团、政党、民族以及宗教的活动更具动态多元性;使得人类群体行为问题更为复杂和突出。没有一个强大的完整的将社会多元文化群体活动纳•194•入到研究与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学理论,不可能解决类似的问题。对社会心理问题的关注作为对前苏联心理学传统的继承,也以更具直面社会问题的对群体主体问题的关注反映在主体心理学思想体系之中。布鲁什林斯基认为,群体应与个体一样可以成为主体。“在更完整和广义的意义上,人类作为整体主体是以下不同规模主体的矛盾系统统一体:相互作用着的国家、民族、种族、社会阶层、群组、个体”[9]。为了准确描述相关群体主体概念,主体心理学还将群体成员的相互关联性、群体能动性、群体自觉性作为其三个主要特征,并将它们运用到对群体主体水平的测量与评介之中。在此基础上,主体心理学更将研究领域扩展到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对主体群体性等问题的揭示关注并尝试在群体层面解决人类个体如何直接面向社会、面对政治经济体制之变革以及各种因素引发的失业等实际问题,指导民众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学会调动自身的主体积极性以对现实形成新的认同与归属;学会应对自身面临的劳动就业、经济活动的重新选择等问题。主体心理学对群体主体的关注,不仅取决于自身理论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更重要的在于其遵循的哲学基础。人类群体从事的各种形式的社会生产劳动、学校教育、社会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存在,唯有以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及其实践说为指导原则,才能保证其以客观的、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去研究和把握有关群体问题。

(三)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作为心理学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批以积极心理学为最新代表的提倡积极人性观、生态、文化主导观等新生心理学流派相继开始出现。西方心理学学界面临这样一个困境:一方面期待有一个如同同步发展的科学体系那样成熟稳定的心理学范式来统一和整合现有的零散局面;另一方面却对以加速学科理论流派的分化和破裂作为结果的理论发展现实束手无策。主体心理学思想认为,无论多分散的具体的知识,都可以纳入主体概念之中并找到适合的位置[7]234。主体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甚至其他西方心理学流派相比,知识与理论体系更具整合的倾向,这一点实际上与其所持的“心理学研究的对象首先定位在主体”的重要主张有关。“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研究创造性作为每个人出生就具有的潜能……对于我们的主体活动理论来说,心理发展最主要的基础就是在不同水平上实现的并被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低估的主体活动。”[10]布鲁什林斯基在这里并没有彻底否定“潜能”这一人本主义现象学概念,而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之进行了主体意义上的改造,这也是俄罗斯心理学相对于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前苏联心理学理论所完成的一次重要突破。确立了人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之后,主体能动性、主体自主性、主体创造性等描述性概念在实际意义上有理由取代人本主义心理学所提出的“潜能”并使之更为具体化和形象化。对比人本主义思想,主体心理学理论相对地更显现出解释人类心理与行为的灵活性,在学科本身内在理论丰富性的建设上相应地也更具有系统性和发展的空间。作为当今俄罗斯心理学主要流派代表,主体心理学把马克思关于主体对客体世界关系的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心理学领域,以主体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心,规避了长期困扰学界的“人性”与“物性”的对立,从而使心理学学科的发展避免走入因“主客二分”而导致的哲学立场的重复冲突之中;重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又使心理学理论的发展真正成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不断自强加转的上升的螺旋。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因其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心理主体观更适于整合与修正当前心理学学科发展的分裂与破碎。

三、期待对主体心理学理论体系最终的检验

篇4

摘 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祝福》中的祥林嫂被卖改嫁贺老六后,这些需要曾一度得到很大程度的满足。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叠加的破坏性生活压力接踵而至,使她的基本需要几近完全丧失。祥林嫂心理能量耗尽,生活绝望,走向死亡。

关键词:需要;祥林嫂;压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三者为低层次需要,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称缺失性需要。后两者为高层次需要,高层次需要的满足能使人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所以又称生长需要。这五个需要是逐级得到满足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要才能出现。

《祝福》中的祥林嫂被卖改嫁贺家墺的贺老六,虽然历经改嫁时 “异乎寻常”的反抗,受到没有人性自由的强烈的心灵创伤,但最后生活总算是朝着旁人所理解的“交了好运”的方面发展:上头又没有婆婆,新丈夫“有的是力气,会做活”;房子是自家的;且有了白白胖胖的小儿子——精神的支柱。这对于祥林嫂来说,不但低层次的需要得以满足,就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有了优势,充满自信,令人赞赏。一个人物质的和精神的层面都有了寄托,就会内心宁静而放松,感到生活有价值、有意义、有力量,身心一体,于是自然就有了小说中所描写的“母亲也胖,儿子也胖”。“被卖改嫁”的心灵创伤算是得以补偿,几近愈合。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坚实的”、“年纪青青的”男人竟会“断送在伤寒上”,看似美满的生活又迎来创伤性的断痕,但这还不足以令历经坎坷、意志坚强的祥林嫂崩溃,因为“幸亏有儿子”,儿子是她不崩溃的精神支柱,是她应对创伤的强大的社会支持,它能让人忘却眼前所有的不幸。或者说,儿子仍能满足爱和归属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仍有希望。儿子能使他建立起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能使她着眼于未来,看到生活的希望。

可人生的无常偏爱捉弄祥林嫂,命运注定要剥夺她的希望,让她高层次的人生需要成为奢望:唯一支撑着她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儿子,又被狼叼走。

个体可以承受一般生活压力,但是,叠加性的压力或破坏性的压力,由于强度太大或持续时间太久,则远远超过个体的适应能力,会使人的身心健康遭受极大的破坏,会出现多方面的心理症状:情绪沮丧、紧张、失眠、焦虑、后悔、内疚、产生罪恶感,变得呆痴。经历极端压力之后,会出现“灾难症候群”。“灾难症候群”的产生及其特征有三个阶段:(1)惊吓期。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3)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里重新达到平衡。

历经夫死儿逝的叠加的破坏性压力之后的祥林嫂自不例外,小说中没有描写她历经惊吓期的这一阶段,但可想象,发现儿子的尸骨后,祥林嫂一定经历了“惊吓期”的失魂落魄。小说中详细记录的是第二阶段,“手脚已没有先前一样灵活,记性也坏得多,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便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症状——情绪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的抑郁心境。尤为典型的是,她逢人便诉说阿毛惨死的遭遇,是这一阶段的突出表现。“我真傻,真的”这话简直就成了祥林嫂的代名词,这段话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表达了祥林嫂对阿毛惨死的无比懊悔和内疚。

对于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的干预是必须的。但祥林嫂所处的历史时期还不具备心理学干预的条件,即使具备,祥林嫂也没有接受心理干预的经济条件。那么。此时如果有亲人、朋友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让她在一个没有压力,不受任何精神刺激,身边常有人安慰她、开导她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经过一段较长的时期,是可以缓解症状,并逐渐恢复的,即上述第(3)阶段,心理重新达到平衡。也就是说亲人、朋友、邻居——这些社会支持具有缓冲效果,它能使个体有被关怀感,有归属感,相信自己被人所爱、被人尊重,是个有价值的人,从而增加个人的应对能力,免于产生疾病。

但祥林嫂没有这么幸运,她的阿毛惨死的故事顶多只赚取了愚昧的国民的一点叹息,几滴眼泪。时间长了,便连泪痕也不见了.甚至她强迫性的单调重复的故事只能招来人们的厌烦和唾弃,“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疼”。更甚的是,她的身边还有一个幸灾乐祸、爱揭别人伤疤、一个劲地把她往阎王路上推的柳妈。柳妈幸灾乐祸的挑衅一开始并没有激起祥林嫂的反抗,因为阿毛惨死的心理创伤远比它强大,祥林嫂沉浸其中倍受其煎熬,她无心去应对这些细微的挑衅与侮辱。但是,柳妈生造的“阴间的惩罚”却无异于雪上加霜,给祥林嫂带来极大的恐怖。柳妈的这一招真灵,祥林嫂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我们看到祥林嫂在精神痛苦的沼泽中愈陷愈深,无人施救,苦苦挣扎。直到柳妈的“捐门槛”一说才使她得到很大的安慰,误以为找到了救星,以致出现捐门槛后的精神为之一振,“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个体处于困难情境又缺乏社会支持时,往往容易受暗示。此时此境的祥林嫂很快接受柳妈的直接暗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个体因长期抵抗压力而使能量几乎耗尽,如果压力源仍然存在,那么,一个能量已经耗尽而仍处在压力下的人,就必然发生危险,疾病和死亡则会相伴而来。祥林嫂经历着接二连三的巨大精神创伤,长期以来不断地调控压力而使心理能量几乎耗尽。当四婶的一声断喝“你放着吧,祥林嫂!”,祥林嫂再也无力应对,花极大代价孤注一掷的“捐门槛”立刻使她的满怀的、最后的希望成为泡影。至此,她的心理能量全然枯竭,“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不到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全不见伶俐起来的希望。”

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至此,祥林嫂三个基本需要中的“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已完全丧失(姑且不论她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这两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前者会使人受到威胁,感到恐惧;人是社会的人,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亦即爱和归属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使人孤独寂寞,远离群体,产生无价值感,乃至精神崩溃。所以,之后的祥林嫂沦为乞丐, “木刻似的”的表情,以致走向死亡就是必然的事了。

篇5

一般而言,学校心理咨询室分来访接待室、面谈室、活动室三部分。来访接待室用于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主要有两方面用途:一是为来访者登记,预约咨询时间;二是为前来接受咨询的学生提供等候的空间。面谈室用于咨询,是正式进行心理咨询的场所。活动室一般用于个案或小团体的心理测量、放松训练及存放心理档案,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在活动室增加一些心理分析治疗的设备,如沙盘和各种器具等。我们知道,心理咨询室的规模和知名度很重要,但咨询室环境氛围同样重要,这里所谓的“环境氛围”是指周围环境带给人的气氛和情调,是个体置身某一场所或环境时产生的心理效果或感觉。可以想像,起居室般的家具摆设、典雅的色调、热情的招待、淡淡的清茶、柔和的音乐声,所有这一切在心理咨询室都是那么和谐而有序,咨询室内弥漫的高雅、亲切、安静、舒适的氛围可以使每一位来访者沉浸在舒心、自在的享受中,它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吸引着来访者。

笔者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室最需要的就是营造出这种人性化的环境氛围――一种以人为本,充满了人情味,充满了对人性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的环境氛围。这种人性化的咨询室与目前绝大多数学校设置在教学区的空置小房间内只有一张桌子几个凳子的心理咨询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咨询室选址、装修、摆布中的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以及光环境质量,乃至贴图技巧、色彩配置等方面都贯穿了以人文本的设计理念,它带给来访者的就是这种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氛围体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罗杰斯认为:要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理解行为者所知觉的世界,即要知道从行为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只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使人类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

具体来说,学校心理咨询室环境氛围的人性化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咨询室选址的人性化

设计:“安全方便、独立私密”

心理咨询室的安全性和私密性非常重要,很难想像人在一个缺少安全感的环境内,可以探讨和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安全方便、独立私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咨询室要方便来访者出入,不要设在偏僻不安全的地方,让来访者感觉有潜在危险,身心受到威胁;二是指咨询室的位置是较隐蔽的,不会让来访者在众目睽睽之下进出咨询室。咨询室的结构和间隔是独立的,与学校的其他活动功能室有一定的距离,能保障来访者咨询时与其他人分隔开,避免被他人观察到,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

心理学研究显示,“安全方便、独立私密”的心理咨询氛围有以下的心理治疗功能:自治、情感释放、自我评价。自治可以使个体自由支配个人的行为和周围环境,从而获得个人感;情感释放可以使个体宣泄情绪,充分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自我评价是使个人有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设计、自我表露的空间。

为了保证心理咨询室环境氛围的“安全私密、方便独立”,首先,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具体选址最好避免与音乐室、体育场所较近的地方,也不应与校长室、教研室过近,最好选择学生经常出入的图书资料室附近。其次,咨询室要在门口张贴《来访者注意事项》,将保密承诺和咨询细则告知来访者,让来访者了解和放心。再次,来访者的座位应避免朝门窗方向,不应让学生与突然来访的外人照面,以增强私密性,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设前门和后门,以备有来访者在人多时从后门安静离开。

二、 咨询室摆设的人性化

设计:“宁静和谐、心物交融”

心理咨询室给来访者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环境氛围可以使来访者流连忘返。它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指心理咨询室需要营造平静祥和的环境氛围,毫无杂念、心绪安宁、宁静幽雅,宛如世外桃源。宁静的环境可以使思维集中,凝神结想,有利于潜意识的参与其间,而不至于被外界的干扰所中断。二是指咨询室内的摆设要合理、实用、美观,既要注重美感与气氛,又要十分关注来访者的心理感受。在空间布局、摆设、物品外形、用料、颜色搭配、特殊功效物品的配置(如摆放有松弛功效的香薰、播放五行音乐)等方面,都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

心理咨询实践告诉我们,“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心理咨询氛围有以下的心理治疗功能:感应、心理暗示。感应是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的感应和交流,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所说:“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这其实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心物交融的动人画卷。心理暗示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暗示的成败与人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只有置身于某种特殊的心理氛围时,人才容易接受暗示。这种与来访者的身心相融的环境氛围,可以渗透到被访者的价值、文化体系中,使心理暗示变得毫无阻挡。

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摆设布局要努力营造“宁静和谐、心物交融”的环境氛围,首先,室内布局要讲究。面谈室、接待室整体氛围要幽雅,但面谈室不宜过大,不应布置分散学生注意力的物件。采光和通风条件要好,冬要保暖,夏要凉爽,给人以明朗、愉快的感觉。也可适当地用鲜花、图画装饰环境,给学生以休息、安定的感觉。 咨询室的座椅应该柔软、舒适,尽量避免使用一般教室中的座椅作为咨询室的座椅,来访者和咨询老师的座椅之间要有一定角度,避免学生与咨询老师直接面对面,以防来访者产生冷漠、紧张等防御心理。其次,完善各种配套设施。各种设施可根据校情适当配备,但基本应备有资料柜、电话、电视、录音设备,以及面谈时的桌椅。有条件的地方还应设置电脑、衣柜以及茶具、饮料台,也可以设图书架等方便学生阅读。再次,咨询室使用的各类记录和文件资料要妥善保管。如咨询室日记、咨询记录簿、学生登记卡、收发公文单、会议记录本、事例集、活动计划方案、各项检查记录单、资料目录、咨询申请书等,要妥善保管好,以免引起来访者不安。来访者的个人资料应放在教师便于取放的地方,避免在交谈的过程中教师移动过多、动作幅度过大而造成对来访者的干扰。

三、咨询室色光的人性化

设计:“自然开阔、柔和舒适”

心理咨询室的色光应从整体上给人柔和自然、温暖舒适的感觉,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颜色。因为颜色会影响人的行为和感受,如红色和橙色会给人温暖的感觉;蓝色和绿色则给人凉爽的感觉。若不考虑,会给人的健康、情绪、行为带来不利影响。通常心理咨询室使用柔和的颜色。二是照明。不同的光线条件下,个体的行为和情绪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明亮的光线便于学习,低照明条件下,说话声减小,亲密度增加。心理咨询室一般适宜选用暖光线。

篇6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老年;心血管疾病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面临心血管疾病的威胁[1]。临床上,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反复性发作、病程长,也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2]。老年人免疫力较差、基础性疾病较多,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以及心理障碍,对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进一步研究与探讨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对策,笔者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了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其中,53例男,25例女,患者年龄在55~91岁,平均年龄为(71.2±5.2岁)。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9例对照组,39例实验组,两组患者在疾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方法 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39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具体护理对策

1.2.1心理护理 面对突如其来的病情,患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状态,严重影响疾病治疗与抢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密切关注患者的需求与动态变化,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针对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疏导,提高护理责任心与爱心,耐心听取患者倾诉,及时排解其不良心理障碍。多使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让患者意识到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疾病,提高治疗依从性。

1.2.2全面优化专业护理技能 加强护理人员的学习与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与专业护理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完善自身的心理学知识、专业护理知识等,进一步规范护理流程与护理方式,提高护理质量。使其充分掌握人性化护理的真正含义,理解人性化护理的重点与核心。必须结合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快、疾病复杂等实际,做好各种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

1.2.3家庭参与护理 在面对疾病、痛苦、焦虑、恐慌等多重压力下,患者会感觉无助与脆弱,除了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外,还需要建立全面的家庭护理系统,针对不良情绪患者,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支持,争取家庭、朋友、病友的鼓励与支持,给予患者更多家庭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避免对患者造成精神刺激与心理负担。

1.2.4优化排班方式 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学历、资历、年龄等因素,优化排班结构。全面实施APN人员排班方式[3],连续性分组排班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编排次数,①加强护理工作的连续性,②提高护理人员的休息质量。降低交接班频繁,导致的负面影响。

1.2.5加强出院指导 做好患者出院强的健康教育工作,正确指导患者出院后,定期测量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避免外界不良刺激。科学、合理的搭配日常饮食,养成每日锻炼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上述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对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行为进行分析。共发放78份问卷调查,收回78份,收回率100%。

1.3统计学方式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组间进行t检验、χ2检验,P

2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

3讨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基础疾病多,身体免疫力差,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肩负的责任非常重大,任何护理差错都会导致严重后果。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护理中应用意义重大。患者在重大疾病面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严重心理障碍,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排解心理障碍,提高治疗依从性[4]。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能有效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从传统的机械性、被动性的执行医嘱,积极转变为有预见性、有计划的主动完成各项任务,有效避免了遗忘与疏忽,克服了传统护理中的纷乱繁杂,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5]。通过本文研究证实,实验组患者满意度(92.3%)显著高于对照组(76.9%),P

综上所述,老年心血管患者护理中人性化护理效果显著,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秀敏,李国勤,刘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扩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10,5(2):58-59.

[2]刘海英.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干预[J].亚太传统医药,2011,7(4):72-73.

[3]岳丽青,李映兰,高红梅,等.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活动的初步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1,5(12):521-523.

篇7

【关键词】;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心理学

一、犯罪人个人基本介绍

成瑞龙1973年出生于广东省连州市一个小乡村,在2009年南昌警方使用技术侦查手段抓获他并于2010年被执行注射死刑。

(一)童年时期

犯罪人在其早期成长阶段对其影响最大的应为其所处的家庭环境,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在这个时期的教育与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瑞龙幼年成长时期在家庭环境方面对其有最大影响的是其父亲。他的父亲是他所在村的村长,作为一村之长,父亲对人对事都比较公正,为人也比较刚直,对成瑞龙十分严厉,从小对他的教育多为惩罚性的,少见说服、劝导等柔和的方式。成瑞龙在童年时期就经常和父亲较真,因为成在外面做了错事回家迎接他的都是父亲严厉的惩罚。童年时期,成瑞龙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是他自身和父亲教育方式的双重作用的产物,一方面父亲直接肉体性惩罚的教育方式作用在成瑞龙身上,得不到他预期的教育的效果,反而让成瑞龙形成了叛逆的性格,让他以更加过激的行为来回应父亲对他的惩罚。

(二)青年时期

犯罪人的童年时期可以说是其以后犯罪行为的产生的缘起性时期,这个时期各种因素对他的影响是综合性的。童年时期的成瑞龙已经养成了一种反叛的个性特征,是一个有着极强控制欲的人,希望在他所生活的领域里掌握绝对的控制权。他的青年时期,应该是一个对他后来走上犯罪道路有着决定性作用的时期。这段时期对他有重要影响的两件事就是被学校开除和参军被拒。在他看来,他很敬爱和尊重的老师将他从学校开除,还有各项条件都达标的他却不能如愿参军,这让他产生了对社会的厌恶和排斥情结。在成瑞龙十四岁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还有一位潘姓比他稍大一点的同学,也通过向他传授犯罪技巧、鼓动他去做一些违法的事情的方式对他产生了一定影响。

(三)成年时期

成年时期是成瑞龙犯罪的集中高发时期。早在十几岁的时候,他就树立了一个观念就是“干点违法犯罪的事情钱来得快点”,结合本人两次在法院刑庭和检察院公诉科的实习经历来看,这个观念是绝大多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人都有的,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一种做事不计后果、冲动的表现,也是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之一。

二、犯罪人主要犯罪事实

公安部于2009年5月20日了佛山市公安局有关成瑞龙基本信息的A级协查,当年5月底南昌市公安机关通过技术侦查手段发现在押的名叫“周全”的罪犯和公安部的有关成瑞龙的个人基本信息基本一致,随后佛山市公安局组织警力赴南昌将成瑞龙抓获归案。

成瑞龙的逃亡生涯长达十三年,这十三年中他从未想过要去投案自首,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犯下的罪行很严重,一旦被抓住了等待他的无疑就是法律的惩罚,因此他只能选择逃避,躲避警方的追捕。成瑞龙被抓后两个月佛山市警方公布了他这十三年逃亡生涯的心理历程,从他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认识到自己失去了很多,找不回人性,找不回家庭的温暖,找不到社会的关爱,这些也表明成瑞龙是有一定悔悟能力的。

三、犯罪行为的归因分析――以人格障碍为视角

在犯罪人格理论与精神病质的介绍中提及的的精神障碍之诊断与统计手册(DSM: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目前最新的DSMIV列举了297种心理/精神疾病的名称,症状与诊断标准。所有的症状诊断被分别归入五个维度,代表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的不同方面,在DSMIV的第二轴人格障碍与心智残疾之中分化的怪异人格、戏剧化人格、焦虑人格三个不同的群,三个之中戏剧化人格群包括了四种人格障碍:人格,自恋型人格,边缘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本文述及的型人格障碍是为对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的类型,据有关数据显示,人格障碍的患病率目前在部分发达的国家可达到9%,在我国台湾地区则可以达到0.3%,并且在我国刑事犯罪领域被判刑的犯罪人群中约有10%具有人格障碍的特质。对于型人格障碍的成因,目前仍处于无法解答的状态,可能是遗传或教养因素,这类人群的特征就是对自己的犯罪行为缺乏悔悟与认识能力,自然地带有很强的攻击性,并且不能感受他人的情感与痛苦,极度的感情缺陷。本文中研究的成瑞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定为具有人格障碍的,在前面对他个人的基本介绍以及主要犯罪事实的概览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证明成瑞龙具有人格障碍:第一,患者15岁之前,有过品行障碍发作的证据。成瑞龙在童年以及青年早期,就出现过盗窃、打架等暴力行为,可以认定为符合这一标准;第二,不遵守法律及社会规范,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足以导致被逮捕的行为。这一点从前面成瑞龙主要犯罪事实概览中我们就可以得到印证;第三,冲动,事先无计划。这里可以从他意识里固化的“干点违法犯罪的事情钱来得快点”的观念得出;第四,欺诈。表现为反复说谎,用假名,为自己的利益或者快乐而欺骗他人。这一标准我们可以从成瑞龙在十三年逃亡生涯中多次用化名最后导致他几近忘了自己真名,以及他在20岁第一次因盗窃被劳教,释放后面对妻儿作出的重新改过的承诺而后马上重返犯罪道路的表现中可以得出。第五,易怒的、具有侵犯性的,表现为反复出现的斗殴或者富于攻击性。判定成瑞龙符合这一标准最准确的应该是他在后来被警方抓捕过程中多次开枪将民警打死可以得出。

下面以人格障碍为视角对于成瑞龙的犯罪行为进行归因分析。

首先,源自先天的问题人格。人格障碍的成因目前还无定论,有理论认为或是遗传与教养因素。结合成瑞龙来看,他童年时期就表现出一系列人格问题,譬如他生性顽劣,好打架,经常对抗他的父亲还有老师,在早年就表现出一个“问题少年”的特征。由此,可以初步认为在其人格障碍后期形成的原因中,他自身先天的问题人格可以成为一个“奠基”性成因。

其次,家庭微环境的影响。在前面介绍成瑞龙个人基本信息时可以看到,在家庭环境方面对他有重要影响的就是他的父亲。父亲在成瑞龙起初成长时期就习惯性的通过暴力惩罚的方式来教育他,这种恶性的家庭微环境还有他父亲“负的”教育方式对正处于极具塑造性的未成年时期的成瑞龙来说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成瑞龙自身来说,他从小身边就没有一个可以对他进行有效教育的人,在早期他的发展就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也就是延续着他先天的问题人格在发展。

最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对于成瑞龙来说主要应该是在其成长早期,比如本文前面提到的,发生在他青少年时期的在学校被他敬爱的老师开除、参军遭拒,这两件事让他产生了对社会极度的厌恶情绪,而在他成年以后更多的还是他自身的原因,源于他缺乏对自然情感的洞察与感知能力。

总之,外化的环境影响对成瑞龙人格障碍的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但也是应该予以考虑的,尤其是其家庭对他不当的教育方式以及其他社会外在对他的不良影响。

四、预防与控制建议

篇8

一、凝聚人是人心经营的前提

如何来凝聚人心,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信心,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1、目标管理引导人。即学校通过目标管理来引导全体教职员工工作的方向,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内驱力。在制定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学校要对周边环境和教育发展形势、学校发展优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取证,多方面听取不同层面的不同意见,从而形成有特色、适合学校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围绕学校的总体规划,又要分解转化成学校的学年工作计划、部门工作计划和教职工的个人计划。各层面的目标要具体全面,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制度建设规范人。“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学校必须依靠健全、科学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学校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涉及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既要有整体的规范、部门的要求、质量的标准、考核的办法、奖励的依据,还要有个体的职责、小组的评价等等。大到学校的日常工作规范,小到教师语言(普通话)的管理,都应有具体的规范要求。制度的建立要充分相信和依靠教师,发挥他们的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制度的建立者、实施者和维护者。

3、学校文化凝聚人。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和最高精神境界。它是经过管理者有意识的概括、总结、提炼而得到认同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支撑学校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反映着学校的信念和追求,也是学校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优秀的学校文化能够提高员工的士气、振奋员工的精神,引领学校快速超常规的发展。

二、尊重人是人心经营的核心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学校管理者如果不尊重下级、不礼贤下士,就一定得不到人才。因此,优秀的管理者都懂得尊重下级,对自己的下级谦虚有礼、平等相待,从而赢得人心。

1、尊重下级的人格。美国著名企业家法兰西斯曾说过:“你能用钱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但你不能用钱买到他对工作的热情、主动、忠诚和奉献。”他的这番话充分证明了作为管理者只有尊重、爱护自己的下级,维护其自尊心,激发其上进心,与他们平等相待、心心相印,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起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下级才可能密切配合上级的管理,逐渐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2、尊重下级的首创精神。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一要善于尊重、保护下级的首创精神,二要善于听取民意,吸收民智,充分相信和依靠教职员工,充分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尊重群众的意见,把员工蕴藏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使得人人能够开动脑筋、个个勇于开拓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主动意识。

3、关心信任下级。对于有才之士,最好的尊重就是在政治上信任、在工作中大胆任用、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切忌用其人而不信其人、任其职而不给其权、使其能而不解其难。信任下级,就要放手让下级大胆工作,为下级创造条件,使下级能胜任工作,发挥其才能。

三、激励人是人心经营的关键

教职工作用的有效发挥主要是通过激励来实现的。所谓激励,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行为规律,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人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劳有所得、功有所奖,从而增强自觉努力工作的责任感。

1、物质激励。就是按照按劳取酬、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实施物质奖励,以满足个人物质利益的需要。管理者在运用物质激励时要注意:一是要有科学的、大家认可的、可以量化的奖励标准,要把物质激励与有效的制度结合起来,坚持按标准实行奖励,以防止因奖励而产生内耗,防止和克服奖励中的人情奖、安慰奖或轮流奖等平均主义做法;二是物质奖励必须公正,在奖励过程中,要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按照标准不偏不倚,否则将会带来负面影响;三是要根据学校发展情况逐步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物质需要,让职工利益能够年年有所增长,让职工年年有所企盼。

篇9

论文摘要:基于计划行为理论,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研究了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动因。通过调查问卷,探讨了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交通行为的影响,构建了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研究表明,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低危险的,40.2%的人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在主观规范上,大部分的受访者认识到违规行为是不应该的,但同时有5成的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交通行为,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在认知行为控制上,调查表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较多,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违规行为的。最后,提出了行人交通安全的改善措施,即提高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以及从系统和网络的角度完善行人安全设施的设置和管理等。

0前言

人、车、路、环境是构成道路交通的4大要素,人是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在人的因素中除机动车驾驶员外,还有行人、乘客、骑自行车者。目前国内相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文献,大部分焦点均着重于探讨驾驶人道路交通行为和交通事故现场的肇事原因分析,对于行人交通行为的研究很少。

由交通事故的分析可知,由于行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所占比例很大。例如某市2005年共发生涉及到行人的重大交通事故有20起,因行人过错导致的交通事故有巧起。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研究的数据也表明国内80%的人员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本身违规争道造成的。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行人“挺而走险”、“奋不顾身”的呢?本文基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思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来分析行人交通失范行为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为了解受访者对于行人违规行为的看法,本研究结合我国行人交通事故统计结果,利用计划行为理论设计调查表,调查行人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的情况。调查在几个生活小区随机进行,共调查人数100个,其中男性42人,女性58人,年龄最小的15岁,最大的61岁。问卷调查表采用7分制,以1分表示非常不可能,4分表示一般,7分表示非常可能。若受访者得分介于5一7之间,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高的倾向;若得分为4,则为普通;若得分介于1一3之间,则表示对于行人违规行为有较低的倾向。

1 .1态度

由结果信念b与结果评价。构成,即

态度调查表见表1,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违规行为是方便的,其中间值的比例也有35.1%;而在安全、舒服、好的感受方面,大部分持较负面的看法,平均值也在4以下,尤其有7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违规行为是不安全的。

结果信念与结果评价见表2。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导致违规行为的发生的情况依次是:比较方便(5.45)、节省时间(5.17)、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5.07),而对于会妨碍驾驶人、会制造交通问题、会对自身造成危险认识不足。受访者结果信念中“会遇到警察的”的分值为4.76,说明我国交通部门加大了安全管理的力度,而结果评价中“会遇到警察的”分值为2.95,说明群众存在侥幸心理。

1.2主观规范

由规范信念(nb)与顺从动机(mc)构成,即

表3为主观规范调查表。结果显示,对受访者有重要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有65.0%不赞同受访者行使违规行为,而也有56.2%的受访者会顺从或是认同这些重要个人或团体的意见。两个问项平均值也在中间值4以下,也就代表了受访者认为在大部分的社会规范中,行使违规行为会被认为是不应该的。

表4为规范信念与顺从动机指标统计表。从规范信念来看,除了朋友(同学)以外的重要个人或团体,皆不认同行人违规行为,其中交通罚责、警察、学校教育(老师)、父母最不能认同。从顺从动机来看,受访者愿意顺从警察与交通罚责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父母和男女朋友。有趣的是,虽然朋友(同学)较不会约束违规行为的发生,但受访者对于是否要从事违规行为,还是会听从朋友的意见(4.56),其比例甚至高于学校教育(4.48)。

1.3认知行为控制

由控制信念(cb)与知觉强度(PP)构成,即

表5为认知行为控制调查表。结果显示,受访者中有80.8% ,67.2%的人认为自身很容易与很可能会从事违规行为,有45.0%认为促使其行使违规行为的因素很多,但是有56%的受访者表示控制自己不违规是不困难的,说明虽然外界促使行人违规的诱惑,加强管理还是可以避免的。

表6为控制信念与知觉强度指标结果。由控制信念指标平均值来说,非常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为了赶时间(5.89)、附近无来车(5.68)、停等红灯时间太长(5.39)、其他行人违规(4.66)、自己情绪不佳(4.43)。而非常不可能出现违规行为的问项为:附近有警察(2.01)、伴随孩童同行(2.56)、自身行动缓慢(2.82)、光线昏暗(3.10)、车流量相当高(3.21)、道路湿滑(3.25)、下雨(3.35)。

由知觉强度指标的平均值看,对违规行为有促进性或阻碍性的控制信念,其对受访者的影响也是呈现相当高的状态。影响最大的因素依次是:附近有警察(5.75)、为了赶时间(5.48)、附近无来车(4.98),车流量相当高(4.87)、停等红灯时间太长(4.84)。

转贴于

1.4违规行为意向与违规行为

行为意向问项结果见表7。由表中可以得知,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表示在以后的行人行为中,会有可能尝试从事违规行为,而有40.2%表示若违规行为有可能实现,会有从事违规行为的意愿,说明我国目前民众对违规行为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受访者表示实际有需要行使违规行为的比例超过5成,说明我国目前的行人交通设施存在着不完善与不合理的地方。

违规行为调查结果见表8。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失误导致的违规行为是:穿越道路时与其他行人交谈(4.15)、设有人行道的,不在人行道行走(3.01),穿越道路前不会先停于人行道边线(2.67)、横穿马路并未注意左右来车(2.26)、在道路上嬉戏、奔跑(2.17),这说明民众对步行交通的风险意识不足,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民众认为机动车不敢撞行人,因此可以通过交通安全与风险意识教育,减少上述失误行为的发生。而“路口设有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下道,但穿越时并未使用这些设施(3.71)、在未划定人行道的道路上不靠边行走(3.65)、在禁止穿越时(如行人信号为红色、在缓慢移动的机动车之间),穿越道路(2.45)、不依规定,擅自穿越车道(2.36)”等违规行为说明城市行人交通设施的布局不完善和不合理。

2模式建构与模式验证

2.1模式建构

在本文中,态度、主观规范、认知行为控制为“因”,即为解释变量,而行为意向与行为则为“果”,即潜在变量。ABl一AB4为态度的观察变量;SN1,SN2为主观规范的观察变量;PBC1一PBC4为认知行为控制的观察变量;BI1一BI3为行为意向的观察变量,vbl一vb7为违规行为的观察变量。违规行为意向模式如图1所示,圆形代表潜在变量,方形代表观察变量,箭头则表示因果关系。结构模式图中代表潜在自变量i(解释变量)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潜在自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相依变量)的关系;民代表潜在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自变量i与潜在自变量J的关系; 代表观察应变量i与潜在应变量J的关系。通过线性结构关系模式LISREL联立结构方程式与衡量方程式,利用LISREL , AMOS等软件求出各个参数。

2.2模式计算及其结果分析

通过LISREL软件计算上述参数,按照潜在变量的组成信度、潜在变量的平均变异抽取、估计参数的显着水平、卡方自由度比等评估指标对模型进行验证。经过计算和模型的逐步验证,最后得到的最佳行人违规行为模式如图2。其中AB2,PBC2,PBC3,vb3,vb6,vb7几项的残差值较大,对模型的解释能力弱,予以去除。

由图2得到下列结论:(1态度、认知行为控制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着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2)主观规范对行人违规行为意向有显着影响但为负相关;(3)违规行为意向对行人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4)认知行为控制不仅能影响违规行为意向,也对违规行为的产生有显着影响且为正相关。从结构模式可以发现,认知行为控制为影响违规行为意向的最重要因子,其路径系数为0.60,态度影响力仅为0.16,主观规范对于违规行为意向上为负相关,也就是主观规范是唯一能制约行为降低其违规意向的价值观。

3结论

(1)加强行人的交通法制观念和交通安全常识。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大力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观念,提倡良好的交通文化,改善群众对违规行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

(2)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的管理。长期以来,交通管理部门对行人交通违法的查纠和处罚都失之过宽,在某种程度上放纵了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问卷调查显示,交通管理部门加大处罚力度能够显着提高行人的认知行为控制。

篇10

1心理分析

1.1恐惧透析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大都怀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担心护士的穿刺技术不过硬,扎针时不能一针穿刺成功,给患者造成痛苦。

1.2悲观和抑郁病人长期被疾病缠身,在透析过程中,还要忍受穿刺时引起的痛苦和透析过程中的不适感;其次,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受到水、盐、饮食的限制;透析后产生的一些并发症,如头痛、发热、恶心等均使病人遭受很大痛苦,对治疗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从而导致心情抑郁。

1.3绝望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病人需长期治疗,每周透析2~3次,每次透析时间长达4 h,医疗费用高、家庭负担重,致使家庭关系非常紧张,认为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病人对治疗失去信心,在病痛和折磨中极度绝望,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

2护理对策

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是顺利实施心理护理的前提,护理人员应主动征求病人的意见,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态度和蔼可亲,热情耐心,细致周到,给病人适当的鼓励和教育,帮助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工作中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高度的责任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让患者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2.2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病人对治疗的信心是影响其生存质量最大的心理因素,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是心理护理的关键。我们应在与病人的交谈中,唤起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使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争取良好的治疗效果。

2.3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取得密切配合病人能够得到家庭的理解和配合,也是影响病人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我们应该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在生活上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精神上给予安慰和鼓励,让患者感到家庭的温暖。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参加一些社会活动。

篇11

关键词: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心理护理

Acute arachnoidea the cavity will bleed the patient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ng feng Yuan Yonghui

Abstract:Under the arachnoidea the cavity hemorrhage is the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acute disease,its morbidity acute disease sentiment changes quickly,in hospital time is long,the morbidity age is somewhat low,because should get sick the particularity,its prognosis situation is ill humans mood,the thought takes psychological factor influences and so on the degree to be very big.Because the clinical very many patients in the thought despise,does not comply with medical personnels instruction,has caused the serious consequence.Therefore,in the clinical nursing work,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patients psychological nursing.

Keywords:Under acute arachnoidea cavity hemorrhage Psychology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085-02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神经科急症,其发病急病情变化快,住院时间长,发病年龄偏低,由于该病的特殊性,其预后情况受病人的情绪、思想重视程度等心理因素影响很大。临床中很多病人由于思想上轻视,不遵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我科自2002年10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56例,现将心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本科首次住院病人,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男26例,女30例,平均年龄53岁。最长住院时间60天,最短30天。5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悲观等负面情绪。

2 心理护理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多以急诊入院,护理人员应体谅患者及家属的焦急心情,对他们的心态、情绪要充分理解,不急不躁。对他们的疑问要耐心、仔细地给予解释。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以娴熟的技术来取得病人和家属的信任感,保障药物能够及时准确地应用于病人,达到治疗目的。对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要给予满足。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信任感,从而建立起最理想的指导-合作或参与型的护患关系。

2.2 帮助病人完成角色转换。该病发病突然,有些意识状态改变不明显,头痛、呕吐等症状也不明显,这就容易造成病人不易接受病人这个角色,从思想上引不起重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病人行为角色缺如。作为护理人员,对新入患者做详细入院宣教,消除其陌生感,一定程度上取得病人信任,然后针对病情,向病人从医学的角度讲明该病的注意事项,特别说明情绪变化及剧烈活动等因素对该病的不利影响,必要时讲一些临床真实事例,以便引起病人及家属的重视。当然,不能只渲染该病的严重性,向其讲明只要配合治疗,按医务人员的指导去做,不会出现严重后果,以防病人背上过去沉重的思想包袱。

2.3 主动与保守治疗的病人交谈,通过沟通让病人讲述出自己身体的不适感和心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一般病人的心理需要是:安全感、受尊重、受欢迎,与医务人员互相了解,适宜的环境。因需施护,因人施护,因病施护,是护理工作的宗旨。病人大多表现为头痛剧烈,病人感到很痛苦,影响休息而使血压升高。护理人员应首先从解决病人的头痛入手,把病人的情况及时通知医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要教会病人利用放松的方法缓解疼痛。无家属陪伴的病人,要首先解除病人的孤独无助感,可握住病人的手用安慰的话语鼓励病人,做好生活护理,让病人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残疾的病人心理变化复杂,得病后会更加悲观、郁闷,护理人员要用同情的态度,运用恰当的语言与之交流,及时满足病人的需求,随时发现病人消极的心理反应,给予适宜的心理干预,让病人相信医务人员可以帮助他恢复健康。

篇12

1 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5年8月10日,某区刑侦大队接到××镇派出所电话报称:“该镇A村X组的村民李某报案称其兄长李××(43岁)出门几天,今天在树林中被发现,已经死了。”

1.2 现场勘验

现场位于西至A村、东至B村的一条村间公路边上,该公路中间为灰白泥沙路面,两侧有草丛带,路南侧为菜地和树林,路北侧为树林。该路北侧树林有一缺口,缺口内地面为杂草及枯叶,自该缺口沿公路向西145米为李××居所。死者位于树林缺口处内地面上,头朝西南方向、脚朝东北方向,距公路路基150米,上半身呈仰卧位,下半身呈左侧卧位。

1.3 尸体检验

衣着检验:死者上身穿深色长袖T恤(第二颗纽扣脱落粘附在皮肤上),T恤双上臂前侧及胸腹部见黏附有灰白色泥土。死者下身穿蓝色牛仔裤,拉链完好、呈敞开状态。牛仔裤右侧臀部外侧、裤裆部前侧及双裤管前侧均见黏附有灰白色泥土。双脚穿休闲鞋,双侧鞋底及鞋边缘均见灰白色泥土,在牛仔裤右侧口袋内检见一部黑色手机及黑色钱包一个。

尸表检验:尸斑呈近樱红色,尸僵已缓解,右前额部见一长3.5 厘米挫裂创,创缘较整齐,创角上锐下钝,未见明显组织间桥,两侧创缘伴有明显挫伤带,创腔深达颅骨,左颞顶部见3.0cm×4.0cm头皮挫擦伤,枕部见5.0cm×5.5cm范围散在性头皮挫擦伤。双侧眼眶布满蛆虫,左侧眼球结膜见点状出血斑,角膜重度浑浊,右侧角膜轻度浑浊,瞳孔隐约可见,直径为0.6cm。左下颌部及颈前区见散在性、凌乱且不规则性表皮挫擦伤。

解剖检验:死者右前额部头皮下见5.0cm×6.5cm类长方形血肿伴出血,颅骨未见明显骨折,顶枕部蛛网膜下腔少量出血;颈部浅层及深层肌肉出血,左侧舌骨大角骨折;心脏表面见点片状出血斑;胃内容物为乳糜状,量约250克。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死者胃内容及心血毒化检验,未检出常规毒物及酒精成分。

2 分 析

2.1 死因及性质

死者右前额部损伤未致颅骨骨折,颅脑损伤不严重;颈部损伤特征符合掐扼所致,颈部浅、深层肌肉出血,舌骨骨折,具备机械性窒息损伤基础;球结膜、心脏见点状出血斑,指甲发绀,血液暗红色流动性,尸斑近樱红色,具备窒息死亡尸体特征表现。综合分析,死者颅脑损伤非致命性损伤,死亡原因系机械性窒息,系他杀。

2.2 过程及方式

死者体表腔隙部位布满蛆虫,基本可排除烈性毒物中毒可能;胃内容物排除常规毒物中毒可能、生前非酒醉状态;衣着完整,生前处非睡眠状态。死者头部、颈部分别受外力作用后,窒息死亡,其额、颞顶及后枕均有损伤,有明显生活反应,不符合窒息死亡后再次遭受外力打击作用所致。分析死者系神清状态下,颞枕、额部依次遭受暴力,进入昏迷或限制行为能力状态,后遭掐颈,窒息死亡;一人可以完成。死者衣裤上的泥土集中在双手、鞋部、双膝部及双大腿前、胸腹部前侧,而身后干净,而死者下颌部、颈部的掐扼损伤符合死者仰卧状态形成,说明其遭受头部打击与遭受掐颈非处同一位置,前者在路面,后者在树林。

2.3 嫌疑人刻画

死者青壮年,体格强壮,遭受打击时意识清醒,无明显抵抗伤,颅内损伤不重,说明其被袭击可能性大且头部所受外力不大;死者下颌部及颈部损伤多而凌乱,胸腹前有挫擦伤且衣服上有泥印,说明凶手曾骑跨死者掐颈,或曾对死者胸腹部踩踢。上述动作反映凶手“心狠而手不辣”,力量较弱,决心不大,多余动作繁多,存在泄愤行为及心理,作案手段较“猥琐”、不“大气”,符合女性杀人特征。

2.4 侦破情况

案件侦破后,嫌疑人为死者妻子,体质弱,长期积怨对其丈夫生杀意,尾随死者趁其路边方便时用木棒从后面打击死者第一棒,死者准备反抗,转身后又被打击一棒,死者反抗能力减弱,前倾倒地,后被嫌疑人拖到现场,跪在死者身上,双手卡颈10余分钟后离开。

3 讨 论

女性杀人在各类凶杀案件中所占比例很小,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力小,为了实现杀人的结果,一般都有一定时间的预谋。女性由于自身的生理、心理性格和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等多方面的原因,杀人的动机以家庭矛盾和情杀多见,侵害对象也多以家庭成员或者以感情对象为主。本案动机即为家庭矛盾激化。[2]

女性作案选择的作案场地大多位于室内,或非常熟悉的室外场所,常为女性居住点或经常走动之处。因女性犯罪一般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受害人,后转为加害人,这导致杀人过程中体现出郁积情绪的集中爆发,同时由于女性作案方式的攻击性、暴力性、灵敏性差,因此除非针对小孩、老人等力量较弱的对象,女性较少采用力量型犯罪,杀人方式以投毒、勒、扼、捂或请他人协助多见,而如采用力量型犯罪时,作案过程必然是突然地、爆发性的、攻其不备、难以防范的,其选择的致伤工具都是具有巨大杀伤力、可以一击致命的工具,若没有此类工具,常常选择偷袭或突然袭击。本案嫌疑人即尾随死者,在居所不远处熟悉地带持木棒进行突然袭击,后进行掐颈。

篇13

【关键词】中专生 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班级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虽然与高中生有着相同的年龄,但因学习环境不同,教学方式和管理制度不同,导致中专生的心理问题及辅导方式也因人而异。随着中专生源的竞争日趋白热化,很多中专学校不分生源好坏,管你白猫、黑猫,愿意进入学校的便是好猫。因此,中专生的综合素质年下降,学生的管理难度不断增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加上中专生经过短暂的学习就要步入社会,心理问题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缓解,长期积累会造成社会的负担,后果不堪设想。

一、中专生的心理问题类型

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其一,由于人格缺陷、自我认知偏激引发的心理问题;其二,家庭重大变故或激化性事件引发的心理问题;其三,由于教育缺失,行为冲动引发的心理问题;其四,由于恋爱情感受挫,难以自拔引发的心理问题;其五,人际交往矛盾冲突引发的心理问题。

二、中专生的心理特征

一般来说,中专生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普遍的不稳定和频繁的冲突。具体表现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缺乏信心,害怕挫折存在人际交往的矛盾与压力;②好奇心强与识别能力差;③不成熟的恋爱心理;④情绪波动大,容易冲动。

三、影响中专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分析

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是直接引起心理问题的外在的、客观的诱发因素。

1.来自学校的因素。(1)环境、角色的变化引起的心理不适应。不少学生带着新鲜感和浪漫感进人学校,但在人校后却发现现实的环境与条件并不完全像他们想象中的完美,于是萌生一种剧烈的失落感、挫折感,从而滋生了孤独与紧张情绪。(2)教育过程的影响。长期以来,初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从而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追求高分数,枯燥的学习使他们失去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在父母和学校的压力下学习,对生活产生厌倦,甚至绝望。(3)来自学生自身的因素。中专的学生很多都是没有考上高中,初中里的差生,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处于消极状态,对自己放纵,对荣辱观的理解也有问题,认为抽烟喝酒是光荣,打假占上风是光荣的。

2.来自社会的因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是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以及社会上出现的堕落和腐败现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摧残学生的心灵,社会不良文化辐射到校园,阻碍学生的健康成长,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和内心矛盾,影响身心健康,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

3.来自家庭的因素。多年来班主任工作中发现,很多问题学生大多出在问题家庭。这些因素主要有:家庭主要成员变动,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情感气氛冷漠,矛盾冲突频繁等;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如专制粗暴、强迫压服,或溺爱娇惯、放任自流等。

四、班主任要善于学习,运用心理教育

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因此,班主任要在了解学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础上不断探寻心灵教育的规律,让我们的教育真正抵及学生的心灵,这才是最打动人心的教育。中专学生的心理问题多源于中学乃至幼年成长时期日积月累的结果。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若仅仅将这些问题归究为思想道德修养问题,只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可能解决问题,但不解决根本问题。班主任老师一方面要管理教育学生,运用规章制度、批评、处罚等权力手段,另一方面还要理解宽容学生,运用心理学的技术和方法会给班主任带来新的工作途径和效果。一个好的教育者,应当会同时使用这两种手段。我认为班主任老师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并运用到工作中,成为学生的"心理指导者"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所说:“在学校里,对学生的教育应当是最主要的东西,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的心灵的工作。教师的使命就在于他要跟每一个少年和青年一起,构筑起他的精神生活的大厦。”中专生正处在人一生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想和心理都在时刻发生变化,他们好奇心强,逆反心理也强,而且心理脆弱,极易受到心理伤害,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影响最大的班主任来说,需要有一些心理学知识作为指导,更好的、更有效的、及时的给予学生调整和帮助,使中学生更顺利的渡过人生的这一关键时期。再者由于班主任面对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以及自己家庭的各方面的巨大压力,会造成老师心情烦躁、身体疲倦、对工作感到不满意,甚至对前途都感到很暗淡,因此,减轻压力就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在工作中经常运用心理学上的知识,比如呼吸疗法、意念疗法等进行自我调节、自我疏导、自我放松,从而使自己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一种很好的调节方法。

教书育人的过程就是一个师生沟通的过程,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班主任可以做到正视许多在普通人看来不可理解的不良行为,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帮助学生渡过成长中最困难的时期,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更健康地成长。当然,不但学生们需要成长,教师同样需要成长,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与实践。只有自身健康的教师才能引导教育学生健康成长。而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自我、掌握自身的心理发展规律、完善自我意识、塑造自身、化解压力、维护自身心理健康,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1998年):《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14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校园案件也层出不穷。那么学校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已经日益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在社会带来的多重挫折与压力下,可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在逐渐恶化。但同时还有一个积极现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就是在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出现了心理问题,相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同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负面影响,他们不仅心理健康,而且综合实力更是出色。也就是说,如果教育者能够从更为科学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专业的指导,那么就有可能达到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目的。

二、研究目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过程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学业、发展、交往、就业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更容易诱发各种心理危机和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因而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且学生阶段是个体身心发展的黄金阶段,学习能力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而心理韧性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在面对负性情景时候的承受能力和应对能力。本文主要对学校教育进行资料分析,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韧性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当前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学校教育方面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本研究能丰富原有的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以此为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提高心理韧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建设性意见,从而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大学生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心理韧性及其作用

心理韧性,起源于物理学的一种概念,原指物体在受到外力的挤压时产生的回弹现象。而后有学者指出生命体具有自我调节与主动适应的能力,而这与物理材料等受到外力后会恢复是不同的作用路径。本研究把心理韧性定义为是人们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情景时的心理耐受力和复原力,是个体面对消极情景时能否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一种能力。它对于大学生具有以下作用:首先,心理韧性能通过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间接的预测作用。其次,心理韧性能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程度。朱美侠,蔡丹等人研究发现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对未来的期望越乐观。再次,心理韧性的提高可以达到预防心理危机的效果。心理韧性能够降低网络依赖、缓解就业焦虑和学业压力,减少生活事件对个体造成的负性影响。最后,还有研究表明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大学生遇到困难时越能够激发其积极的心理品质,寻求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保持积极心态,从而降低挫折心理水平。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学校图书馆、资料室等途径,查阅学校教育和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文献和资料,明确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概念,了解学校教育中可能会对大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试图找出大学生心理韧性的相关变量,从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调查和分析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胡月琴、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商丘市的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商丘市某三所高等学校大一至大四年级的学生。本量表包含两个方向:个人力方向和支持力方向。其中个人力指大个人应对压力与危险情景的能力,该方向包含三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而支持力指外界环境为大提供的应对压力与危险的支持,该方向包含两个维度: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该量表共27道题,采用五点计分法,分数越高表示心理韧性的水平越高。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成功回收284份,其中有效问卷为260份,有效回收率是87%。经检验,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访谈法

从学校的课程结构、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管理方法、作息规律和校园环境等方面对不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校教育对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方式,试图从以上因素着手为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合理的教育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在各维度的测量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学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显著差异(F=6.678,p0.05)。且在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在个人力方向及其各维度的差异与心理韧性的整体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是在支持力方向的家庭支持维度上,各院校学生的水平无明显差异。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乐观的,处于中等偏上的程度。但是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存在显著差异。且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可以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问卷的结果录入过程中还发现,有少部分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偏低,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才能够达到健康水平。

(二)关于学校教育与心理韧性的访谈结果

本研究对各学校不同年龄段的大学生分别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发现,不同年级的学校教育呈现出一定的顺序性、差异性及规律性。其顺序性体现在大心理韧性的总体水平按照年级呈上升趋势,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韧性最高,低年级的学生最低。其差异性体现在相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水平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尤其是高等学校A和C(F=3.271,p0.05)的大学生,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力方向出现显著差异。其规律性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学校的课程结构越复杂,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其次是学校的管理制度越人性化,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最后是校园环境越适宜,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越好。

六、讨论与建议

(一)为大学生提供适宜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条件。适宜的校园物质环境对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形成坚韧不拔的人生态度都是极其有益的。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丰富的教具和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都成为了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设置必要的实践场所,如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馆、心理咨询室及体育场。实验室和计算机室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科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学习上的积极认知;图书馆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和资讯,让学生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可以在书中寻求帮助和共鸣;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安全且安心的心灵成长的环境;舒适的操场和体育馆为大学生提供了适宜的运动场所使大学生在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通过竞技比赛项目促进其心理韧性的发展与提升。精神环境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一个学校的校训、教风和学风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心理韧性的两个方向———个人力和支持力方向上。好的学风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其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且学生之间有利于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风气,对学生的支持力也会有积极影响。而好的教风使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科学的引导,为学生心理韧性的发展添加助力。

(二)设置丰富且合理的课程结构,使用新型教学方式

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相同阶段不同学校的大学生其心理韧性的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学生看来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课程结构的设置有很大不同。如某高校的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竞争与合作获得了心理韧性的发展。而另一所高级中学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忽视体育课程的作用,体育课常被理论课教师霸占,即便要上也仅限于跑步和做操,体育课程形同虚设。因此建议学校调整课程结构,除了设置必要的专业课程、体育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外,增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掌握更多科学的信息与方法,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心理韧性的提高。除了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学校还应当鼓励教师使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把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做中学,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小组研讨汇报———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各小组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结果最科学的小组可以得到奖励而结果最不理想的小组需要受到“惩罚”。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学生通过竞争和团结协作,获得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为大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在必要时为学生提供指导

学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雄厚的师资,而所谓雄厚的师资并不是指教师的数量越多越好。而是在达到国家规定的科学的师生比的基础之上,配备各领域的专业教师,并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学校教育必须为大学生提供专门的人员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心理韧性的发展进行专业的指导和教育。所以高等学校不仅需要设置相应的部门,还应当配备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和心理咨询师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