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科学性范文

心理学的科学性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心理学的科学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从美国心理学会52个分会以及80000多名在册会员来看,我们不难理解心理学研究视域的无限扩展与延伸的程度。与中国的十几个心理学分会相比,美国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无疑更为广泛。近年来兴起了环境心理学、生态心理学、进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认识神经科学等新近研究取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立相应的心理学分会。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的心理学分会都与应用心理学紧密相关。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当代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妨看一下美国心理学会口号的变化。1892年霍尔建立美国心理学会,创始目标为:“为了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944年将其修改为:“把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一种职业和一种促进人类福祉的手段”。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心理学发展的应用性轨迹。对应用心理学的重视正是当代心理学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的根源,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注意到心理学并非是铁钦纳所说的与应用无涉的、纯粹的科学研究。

事实表明,心理学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行发展的学科,而且应用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更体现了心理学发展的生活化。另一个导致心理学多样化的原因是,在过去的历程中,心理学家已经发现了人类心理的部分真理,但是把它们与完整的真理混淆了,也许当我们追问意志主义者、构造主义者、机能主义者、行为主义者、格式塔主义者、精神分析者以及认知主义者的观点对或错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更好的解释也许是,它们都是部分正确,只能揭示人类复杂心灵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是暂时没有揭示出来的。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的解释的是人的复杂心理和行为,它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这对于那些希望寻求普遍心理规律的人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二、心理学科学化统一的现实困惑

当代心理学视域的无限延伸与扩展给心理学自身带来了无限困惑,心理学史的研究一再表明心理学的统一道路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而心理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科学,是心理学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1897年威廉•詹姆斯曾对心理学做过这样的描述:“心理学不过是一连串的事实;一点有关看法的闲谈和争吵;仅仅是描述水平的分类和概括;一种强烈的偏见,即我们有心理状态,并且状态是由大脑决定的:但这并不是在物理学表现其规律的那种意义上的单一规律,也不是任何结果都可以从中推演的那种单一假设……,这不是科学,它仅仅是对成为一门科学的期望。”在威廉•詹姆斯对心理学的科学性发表言论40年后的1933年,海德布雷特也得出一个与其十分相似的观点:“心理学还是一门没有做过伟大发现的科学,它还不像化学有奠定其基础的原子论、生物学有奠定其基础的有机体的进化原理、物理学有奠定其基础的运动定律那样,有为自己奠定基础的发现,也没有发现或认识到能让心理学统一的原理,心理学还没有赢得它统一大业的伟大胜利,它还没有获得既令人信服又似乎真实的综合和洞察。”

从威廉•詹姆斯与海德布雷特有关心理学科学性和统一道路观点的惊人相似来看,从威廉•詹姆斯到海德布雷特的40年间,心理学并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从海德布雷特到80年后的当代,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这不能不让我们怀疑:心理学是否有所进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的探讨虽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但是传达出多种不同的声音。科克曾表达这样一种观点:“与其说心理学是一门单一学科,还不如说心理学是几门学科的综合;有些学科是科学的,但多数是不科学的。”因此,在科克看来,将心理学视为“心理学研究”可能要比视为“心理科学”更合适。显然,科克的这一主张已经认识到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科克持类似观点的还有致力于整合心理学的斯塔茨,他对当代心理学做过这样一个评价:“心理学的各领域已经发展成了独立的实体,至于他们的相互关系则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规划,各研究领域都是在孤立的状态中发展,根本没有谁要求把它们自己与心理学的其它部分联系起来。”

美国心理学家布洛斯基曾担忧地说:“也许心理学的衰退正是整个西方世界丧失神经的一部分,甚至惊呼道心理学是一门危机的科学。”显然,以上学者持有一种悲观论,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对心理学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这正如马卡罗佐认为的那样,基本的过程和原理构成了心理学的核心,它们在过去的100年中基本保持相同,各分支学科只是将相同的核心内容、过程和原理应用到不同问题上。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关切上,理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提出一种包容性的文化观来整合与统一心理学,使其成为统一的科学心理学。其中,金布尔与斯塔茨曾试图将心理学放置到自然科学的框架下来探讨,即他们的统一观支持的是心理学的科学文化观:“心理学对统一的美好期待是来源于这样的简单事实,即认为各种各样的学科都近似于自然科学。”

金布尔还认为心理学的各种构成成分都可以采用自然科学模式来调和。心理学者威尔逊则认为可以将心理学的分歧放置到进化论的逻辑框架下来进行调和。然而,心理学的其他文化观是很难接受上述观点的,尤其是“第三种文化”从心理学的多样性出发,很难接受将心理学统一于自然科学的实证心理学或生物科学的进化论之下的观点。因此,围绕着心理学能否成为一门统一的科学的争论,在当代仍是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心理学的科学性持有以下3种观点:心理学只是一门前范式学科而不是科学;心理学研究太主观,达不到科学标准;心理学部分是科学,部分不是科学。事实上,人作为复杂的社会实体与自然实体,至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学派能成为心理学公认的范式,虽然当代心理学正朝着研究人脑的单细胞活动以及制定信息加工模型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不能肯定认知心理学能够成为统一心理学的科学范式。目前心理学中也缺少或者至今尚未出现一个理论能够解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往往是一种理论适用于解释某一水平的心理活动,就不能解释另一种水平的心理活动。例如,完形理论能解决知觉,但对记忆无能为力;条件反射理论能解释学习,却不能说明人格。可以预见,多样性仍是当代心理学的主要特征,而对研究主题多样性是心理学分裂的表现这样一种观点,目前仍不能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学的多样性与精细化有利于对人类心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科学的方法和理论将变得更加开放,多种方法与理论的灵活选择有助于更为准确和全面地理解人类的心理活动。

三、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搭建沟通的桥梁

当代心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以及有时相互冲突的特征是未来形态心理学的主要特征,正如荣格曾预测的:“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存在,或者假设只有一种心理学原理是一种不能容忍的专制,是一种伪科学的偏见……,即使这已在科学精神中发生了,也不应该忘记,科学不是生活的知识大全,实际上它只是人类思维形式之一。”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心理学应该是多样的,它解释的是人的行为,它的多样性就像人的多样性一样。葛鲁嘉曾对目前心理学存在的形态进行归纳,认为心理学共包括6种形态:常识形态的心理学、哲学形态的心理学、宗教形态的心理学、类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和资源形态的心理学。他还认为,各种不同形态的心理学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而且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现代科学心理学实际上并不是简单地清除和埋葬了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相反,那些不同形态的心理学实际上成为了被埋藏的矿产,它们仍然存在着,并在特定领域里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虽然当代心理学中科学形态心理学一枝独秀,统领心理学发展的风向标,但其他心理学形态仍存在,只是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地带。这种心理学多样性共存的观点也预示了心理学的另一种形态,即心理学的未来形态。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发展是基于心理学其他形态基础上的自然演进,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发展所产生的。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必将在吸收心理学的诸多形态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而这种未来形态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仍以多元化为主要特征,这种特征彰显的是作为价值而存在的各具形态的心理学。虽然目前还不能清晰地预测未来形态心理学的具体理论、方法取向,但是可以预见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包括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心理学观的开放与兼容并包。传统心理学,尤其是科学心理学始终将实验主义、实证主义和个体主义作为其主要特征,而未来形态的心理学所持有的是一种大心理学观,它将心理学视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科学,改变心理学的自然主义和生物主义倾向;强调主观自觉性的个体与群体心理的研究,既注重对行为的研究,又注重心灵体验与价值观念的研究,以改变机械主义与个体主义倾向;强调主客统一方法的运用,既注重实验方法,又注重现象学方法,改变单一实验主义或现象主义倾向。

第二,心理学研究取向与方法的多元与综合。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在《心理学导论》中指出,取向多元、日趋综合是当今世界心理学的一大趋向。因此,当代心理学要综合利用神经生物学、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观点解释人的心理及其行为的形成机制。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不是同意或不同意某一流派,而是从各派的研究中得到一些有益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是综合性心理学发展可资借鉴的资源。

第三,强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建构,提高心理学的理论水平。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假设的传统心理学给心理学带来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给心理学带来了恶果。以行为主义心理学来说,它导致了重视实验数据资料的积累,而忽视理论建构,造成了盲目的实证研究和严重的理论贫困;也给心理学带来了自恃清高和对其他心理学传统的盲目排斥,使心理学的发展缺少必要的前瞻性和丰富的文化滋养。未来形态的心理学应更加注重小理论的大综合、大理论的新建构以及大小理论的和谐发展。

第四,理论与实践由“分离”走向“对话”。在心理学史上,除了铁钦纳主张“象牙塔”式的纯科学研究外,几乎每一个心理学流派都主张心理学的应用研究,从美国心理学会分会中应用心理学所占的比重就可见一斑。目前西方应用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人事行政、工业生产、商业消费、学校教育、心理咨询、司法、医疗卫生和国防军事等领域。然而西方心理学的分裂曾一度导致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相互贬低和仇视,这种局面未能促进心理学的整合发展,反而加剧了心理学的分离。因此,未来形态的心理学要扭转这种局面,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使其从各自分离走向相互对话。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篇3

关键词:诗歌疗法 研究现状 核心概念的界定 理论依据与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002

当代大学生成长环境是一个日新月异、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给他们巨大冲击。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包容并存。但他们处于思想容易裂变、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在校大学生逐渐形成自我价值体系,用自己的眼光打量世界与自我。用不太成熟的标准评价社会与自我,努力寻求个体的社会定位。另一方面,学业、就业等压力又容易引起理想失落、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等心理问题。据研究数据表明,大学生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敌对、偏执因子水平上男生高于女生(P0.05),其他因子水平男女无显著差异(P0.05);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六个因子水平上,大学生的得分结果高于全国青年常模(P0.05)。[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不同年级和性别中,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健康教育,正确引导使其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自卑、惰性、厌学等等。[2]所以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值得关注。但是,随着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研究的兴起,研究者意识到心理学不仅要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应探索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培养问题,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故此,作者提出“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将旨在通过诗歌心理疗法来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人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认知模式、体验积极情绪、建构积极人生。

1 研究现状

目前同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二个方面: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的研究、诗歌心理疗法的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治愈心理疾病。心理研究的重点在于抑郁、焦虑、恐惧等人类缺陷,属于“消极心理学”。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创立的“积极心理学”鼓励心理学工作者对人类的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促进健康人提高幸福指数,从而增强人的心理免疫力,Seligman和Sikszentmihalyi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研究主题:积极主观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社会系统[3]。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是让个体多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让其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得到快乐的主观体验。积极的社会系统包括民主政治大环境和温馨团结的工作环境、家庭环境。积极的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

他俩在整合人类各种优点的基础上,把积极人格分为美德和积极品格两大类:第一,智慧和知识(能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认知品质)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思维、好学、洞察力;第二,勇气(面对内部、外部两种不同立场誓达目标的意志的情绪品质)正直、勇敢、毅力、热情;第三,仁慈(有关“照料他人与他人成为朋友的人”的人际交往品质)善良、爱、社会智力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第四,正义(构成健康的社会生活基础的文明品质)公正、领导力、合作、原谅;第五,节制(谨慎处事的品质)谦逊、谨慎、自我调节;第六,卓越(个体与整个人类相联系的品质)对美和卓越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信仰。[3]

国内对积极心理学进行研究主要有两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以及积极人格、总结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情况。第一类的论文有:高强的《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与继承了古近代西方哲学中的积极人性论思想,在研究对象和心理治疗等方面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的渊源。[4]吴晶的《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论证了积极心理学对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包容并蓄。[5]孟维杰的《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6]、张秋颖的《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7]陈虹的《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8]三篇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对积极人格的研究。第二类论文介绍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应用,这类论文有:王倩的《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9]施利承的《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10]刘孝群的《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11]刘桂芬的《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12]翟媛媛的《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3]方双虎的《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14]等一系列论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品格的培养。此类论文主要论证的是积极心理学应用的作用,对应用理论进行实践的具体方法则没有提及。

现代意义上的诗歌疗法(Poetry Therapy),是阅读疗法与写作疗法的一种,即在治疗师的选择下,针对不同的治疗目的向患者推荐一些有不同情感色彩的诗与歌(通俗歌曲),让个体或团体阅读、诵读,或直接让病人参与写诗,帮助治疗师发现问题。并通过宣泄、领悟、净化、升华等作用,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或心理障碍,是一种提高心身健康质量的心理治疗方法。 理论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与方法两方面:诗歌疗法的具体应用:段扬的《诗歌疗法》简介了西方诗歌疗法的应用。[15]陈敏的《诗歌疗法》介绍了古代中国应用诗歌疗法的情况。[16]王万昌的《诗歌疗法:按摩学生的心灵》介绍诗歌疗法应用的案例。[17]但是这类论文数量少,并且显示我国对诗歌疗法应用还很少,研究不够深入。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本课题有两个核心概念需要界定:诗歌心理疗法、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本课题的诗歌疗法中的诗歌包括了诗与歌,具体做法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与个体、团体咨询中,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具有不同疗效的诗歌与歌曲,让学生在咨询师的指导下,对作品内容做出反应。可以是对整首诗歌作出评价,也可以对其中一句话做出评价,咨询师可以提出诸如“这首诗对于你有何意义?”、“是否哪句诗让你特别感动或唤起了自我的觉醒?”最后,可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或歌。从这些诗与歌中,治疗师可以发现许多学生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促进患者的自我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写诗宣泄压抑情绪,从而提高心理健康质量,建立积极人格。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社会学习流派、认知流派、人本主义流派的理论,尽管人格是源自个体身上稳定的行为方式与内部过程。但是后天的学习可以对人的消极人格进行纠正,对积极人格进行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自卑、自控力差、厌学、惰性。所以他们需要建立的积极人格是:自信、好学、勤奋、自控力强。

3 课题理论依据与内容

在本课题中的诗歌包括:诗与歌。诗,通过简洁优美的语言把情绪具体化,是人类强烈情绪的投射,诗人则是人类情感的代言人,人们在诗歌作品里与诗人共鸣。歌,特别是优美流行歌曲,歌词就是优美的诗。流传广,易于理解。而大学生处在生命的青春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属于“诗歌”的年纪。同时作为受高等教育者,具有接受诗歌传播知识基础。所以利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格是可行的。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歌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的应用、利用诗歌疗法进行大学生个体、团体心理咨询、编写诗歌心理治疗手册。具体内容与方法是:第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上设立不同的积极品格主题,如自信、梦想、坚持等。要求学生参与收集与主题相关的诗歌,在进行心理课程讲授中插入老师推荐诗歌或学生收集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诗歌作品的解读,找出自我心理问题,发现解决方法。同时感受人性美德,在接受美学教育的同时培养积极品格。第二,本课题将采用“诗歌个体心理咨询”方法,针对求助者不同的心理问题,对求助者进行有特定治疗目标与要求的诗歌写作、解读的培训,让求助者通过诵读、写作诗歌,宣泄压抑的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升华学生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积极品格。

综合上述,中国目前对积极心理疗法的具体应用方法研究不够,应用诗歌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积极品格的研究更是缺乏。本课题将结合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进行实验、调查、文献检索、实地观察和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力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保课题的科学性并实现既定的研究目标。故此“应用诗歌心理疗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人格的研究”这一课题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萍.健康研究[J].2011,(4).

[2]熊建圩,姚才来,任春亮.高职生心理问题探析[J].职业时空,2009,(3).

[3](美)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139-163.

[4]高强.积极心理学渊源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3).

[5]吴晶.积极心理学: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J].社会心理科学,2010,(11-12).

[6]孟维杰.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7]张秋颖.积极心理学下性格品质研究概述[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8]陈虹.美国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优秀品质和美德”[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5).

[9]王倩,李辉.对积极心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几点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10]施利承.海员积极心理养成的思考[J].交通医学,2010,(6).

[11]刘孝群.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舵手[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0).

[12]刘桂芬.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

[13]翟媛媛.积极心理学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

[14]方双虎.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7).

[15]段扬.诗歌疗法[J].心理世界,2002,(10).

[16]陈敏.诗歌疗法[J].科普天地,2009,(9).

篇4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地理教育应怎样改革与发展,怎样进行素质教育,这是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中学地理教育中只有通过改革与发展,才能巩固并加强其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才能发挥其作用,才能赢得社会的承认,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转变地理教育观念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前提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的价值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基础教育的基本职能已经不是使学生简单地接受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道德。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的”的传统人才观中解放出来。要全面贯彻三个观念,即面向全体学生的观念;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观念。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智能全面开发出来。从经济、社会、生态和伦理道德等方面理解和认识人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及采取的对策。提高全球意识和参与国际交往、合作与竞争的能力,这样也就升华了中学地理学科的地位,使中学地理学科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基础教育学科。

二、改革地理教学内容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关键

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从各种媒体接受大容量、快增长的科学信息。知识的更新速度极快,面对这种形势,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势必也要改革,应从系统阐述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变为在阐述一定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方法,逐步形成正确的观点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过于“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倾向和过多过难的地理原理和地理理论,特别是自然地理部分。

目前,中学地理教科书相对原教材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变革。知识体系比较完整、新颖,每个单元讲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每个单元分若干课,每课后面都增加了阅读材料和活动,丰富和补充了课文知识,设计的活动可以供学生复习巩固用。在每个单元后面设计了自学园地,在自学园地中有阅读篇,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可读性较强的资料,使学生从中悟出一些道理;也有技能篇,围绕地理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一点有用的技能,如,制作技能、地理数据的表示和运用技能、里外观察的技能;还有练习篇,根据本单元的重、难点,编制了一些多种题型的综合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教材的这些变革,确实有很强的适用性,贯彻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学生的智能、思想得到全面开发和培养。

但我认为,地理教材、地理教学的内容还应更多地增加人文地理知识,增加区域地理知识,增加乡土地理知识,增加现代人地关系,还有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使中学地理的核心内容变为使广大学生了解基本国情,懂得基本国策,理解人类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三、优化教学手段是发展地理学科的重要环节

受传统的封闭式地理教学过程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当然也受学校条件的限制)还是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坚持“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过程在于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坚持“三主原则”,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实行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及时变化的教学信息,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机会。这样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教师“讲”要精,要提示教材本质特征,抓住中心、突出关键、理清线索、执简驭繁。要以讲激思、以讲寻思、以讲解惑,着重讲点,即重点、难点、疑点。主要讲线,即知识的内在联系,又要传法,即思法和学法,力求少、精、活。

四、传递爱国主义思想是发展地理学科的宗旨

地理教材内容的改革刻不容缓,形式也需要不断地改进,进而通过内容与形式的改变传递地理知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比如,中国竖版地图的出现就成了我们维护海洋权益的更直观、更有力的证据。在原来的横版地图中,由于受版面所限,很大一部分岛屿、岛礁被忽略。而此次推出的竖版地图中,南海诸岛和陆地的比例尺是相同的。它将南海诸岛与陆地连在了一起,在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南海诸岛内的主要岛屿、岛礁,以及与周边岛国、岛屿、岛礁的地理位置关系。使人们直观地感受到了祖国辽阔的疆域,也真正地感受到了中国土地南北长于东西的事实,也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由此可见,要想真正地发展地理学科,还要赋予它更深层次的内涵;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为基本内容的开放式教学,也是广大地理教师追求的更高境界。希望在今后的地理教学中更多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与尝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调控 课堂心理 有效性

一、农村初中科学教学现状透视

回顾自己及同行的科学教学,觉得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显然更加突出以人为本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也更加注重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浙教版教材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生活、生产,使教师教学回旋的余地也增加了许多,这也使得学生学习兴趣比以前高了。

忧的是农村初中科学教学与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我们的学生没有被教师充分地调动起来,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科学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注意力分散,对老师讲述的知识、演示的实验过程,没有专心去观察、去领会,有时一知半解,缺乏质疑、释疑习惯。

(二)部分学生有依赖心理,对有思维容量的问题,没能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中宁愿闲着,等待别人结果出来后,简单地抄一下。对身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去发现和探究,对有难度的思考题,干脆空着,等待抄写答案。

(三)一部分学生信心不足,回答问题时,生怕答错,动手操作时生怕不对。对自己的实验结果半信半疑。而另一部分学生探究完一个问题后,就闲坐着,不会主动去学习下一个内容。

(四)大部分学生存在惰性,对课外独自去探究、查阅资料、准备器材,缺乏自觉性和积极性,给下一个探究环节的顺利进行产生了阻碍。

(五)对稍复杂的活动,部分学生不知从何做起,缺乏按实验设计的步骤有序进行操作的能力。实验过程中多数学生还欠缺细微观察、精确操作,及时地记录实验现象及数据并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推理的习惯和能力。

针对以上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心理、学习能力上存在着问题,本人在教学工作中以学生学习心理为突破口作了一定的实践和探究。

二、调控学生课堂心理的实践和研究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中,心理时时刻刻、事事处处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实效。

由于初中学生还处在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性,也同时具有不成熟性。因而,教师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充分利用学生在科学课堂学习中的心理因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抑制和化解学生学习心态中的消极因素,把学生引入和谐、自然、轻松、愉快的学习境界,既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下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和研究: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的主要责任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学习环境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创设问题情境。

而问题情境是指利用学生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心理状态。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心理,从而唤起学生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习活动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如在《机械运动》一节教学中,我先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个法国飞行员正驾驶飞机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忽然,他发现身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飞行员以为是一只甲壳虫,顺手把它抓住。当他抓到手里仔细一看,大吃一惊,原来这是一颗射向他的子弹。请问同学们:“为什么飞行的子弹可以用手抓住呢?”

学生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但大多数说不到“点子”上,教师就顺势引入运动和静止、及参照物的相关知识,再通过三位学生上台演示,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创设学习情境,要选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学习中的例子,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二)合理疏导,调整学生的焦虑心理。

焦虑是学习者在自尊心受到潜在威胁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种忧虑心理倾向。焦虑程度过强或过弱都会产生破坏作用,都会抑制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取得最佳效果的焦虑度应是适当的。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峰期。他们敏感、自尊心强,很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希望自己的言行能得到他们的认同和肯定。这种心理表现在课堂上害怕发言,怕说得不好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中的形象。不少学生说:“本来有些想法,不全面,不完整,可一站起来,心里就急,脑子一下子什么也没有了。”少数学生说:“真怕点到我头上。”上述心理是焦虑程度过强的表现,它也抑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调整的方法是抑制学生过度的焦虑。具体的做法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有心理上的足够准备。

2、调整课堂教学,采用问题的追问形式,化解问题难度,点拨学生思维,助其成功。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成功带给他们更多的自信、自尊。

如在过滤操作实验中有关玻璃棒的使用问题,让学生分析不同步骤中玻璃棒的使用特点,并适时适当的疏导,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理。又如在解浮力题目:根0.8立方米的木材放人河水中,露出水面的体积是0.32立方米,求木材的密度?老师先让学生求出木材受到的浮力,再分析木材的受力情况,根据漂浮的重要条件,求出木本受到的重力,然后由密度公式再求出木材密度的大小。老师一步一步点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化解难点,直至成功。让学生觉得浮力知识也并非难不可及,只要学会分析,可把一个难点化成一些简单的单一的问题来求解。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改变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

在课堂上,学生往往怀有一种期待心理:希望教师不要老用一套教学方式,即希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时改变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探究一些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愉院了学生的心理。

如在学习

们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语言是思维的外表,同时也是思维的结果,教学中,要精心设计讨论型例题,营造合适的讨论氛围,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如在上密度基础知识后,笔者出示了这样一个开放性题目:给你一架天平。一个弹簧秤、一只不大的空瓶、足量的水和牛奶,怎样测量牛奶的密度?请简要说明实验步骤,并列出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在让学生思考讨论五分钟(教师边巡视点拨)后,先后让几个学生主动上台叙述各自的测量方法,并写出密度的表达式。事实证明:多数学生都能选用天平或弹簧秤解决测量质量(或重力)的问题,采用“装满”水或牛奶以解决测量体积问题,效果较好。

(四)把握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探求心理。

所谓知识和能力落差就是学生将要学习的知识和学生学习时所需能力与学生能接受的知识和学生现有能力的差。如果落差过小,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如果落差过大,学生又力所不及。为此,教师必须通过对学生现状的客观分析,确定恰当的知识和能力落差,维持学生的探求心理,这就要求教师的施教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既要照顾到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不断激起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热情和欲望,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在教材难重点处,精心设计系列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识冲突”,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暂时不平衡的思维状态,把教师“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学”的内在需求,激起“学”的兴致,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的思维。

这样,不断质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欲罢不能的激昂状态,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促进知识的内化,师生互动也更趋和谐与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善于质疑、释疑的学习习惯。

(五)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

所谓教学空白,就是教师在施教中未曾实说或未曾明说而让学生思考,想象的部分。学生在面对一种不完善而有缺陷或有空白的刺激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急于要求改变它们并使之完满的心理,从而对其加以填补。因此,教师在施教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空白,激发学生的创造心理,使学生在创造中寻找乐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科学教学中,一个巧妙的空白,常常可以一下子打开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使他们思潮翻滚,奔腾向前,有所发现或创造。

如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实验教学中,由于学生在前面做过植物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所以可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验过程指导,了解实验的操作过程,然后动手实验。而且学生阅读课文后,发现在载玻片中央滴的不再是清水,而是生理盐水,随即提出“为什么载玻片上改滴生理盐水?”的问题。教师并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布下空白,让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学生个体间知识、经验的差异互补地解决问题。

(六)创设实验情境,激发动态心理。

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些重要的发现,一些合理的猜测,都要借助实验的观察与证实。探究性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着不同的教学要求,它需要高水平的组织、计划和安排。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为整个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要做到这一点,作者认为教师应精心确定一系列大的探究框架,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本节有关的探究内容。如我在“观察蜗牛”一节中,课前组织学生捕捉蜗牛,课堂上先要学生回忆蜗牛的生活习性,再观察蜗牛的形态,进而引出了“蜗牛有视觉吗?触觉?嗅觉?味觉?听觉?”的探究话题,然后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并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班级交流的基础上,开始围绕上述问题,分小组进行探究,教师及时在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巡回指导,并与各小组进行交流,倾听学生们的问题与想法,不时地鼓励、尊重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对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如教学“大气压强”一节时,先发给每两位学生一对小皮碗,让学生做一个模拟马德堡半球的实验,接着教师再演示一个“覆杯实验”和“试管爬升实验”,然后引导学生对系列实验现象的成因进行大胆的猜想,最后请两位壮实的学生上台,拼全力拉事先充分抽气的马德堡半球,当学生拉不开时,再拧开半球上的气阀。这样,通过系列实验展示的物理情境,让学生手、脑、口、眼并用,充分参与,亲身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和大气压是很大的客观事实,既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进行猜想和通过实验探究与验证物理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在这种精心组织的探究氛围中,学生学会了如何组织和使用教学材料,学会了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也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这样的探究活动非常有利于对自己探究活动产生兴趣、激起热情,同时对自己的学习也容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三、农村初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农村许多科学老师思想上存在惰性,对教材的钻研不深,没做充足的课前准备,不愿多思考、多寻找素材,上课很多探究活动一讲了事,长久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度都受到一定影响。

(二)由于学生小学阶段是老教材,传统的接受式教学已形成一定的定势,初中新课程虽已实弛一个半年头,但要彻底改变以前的学习方式和习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教材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章节与章节之间存在着知识脱节,这对七、八年级系统地、有序地学习、理解科学知识带来一定困难。再如有些知识如七年级的星空、月相、日食、月食等,学生由于缺少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