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西方法律思维的差异范文

中西方法律思维的差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西方法律思维的差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西方法律思维的差异

篇1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中西方文化;差异

1前言

全球化促进了“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跨文化交际”一词最早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霍尔的《无声的语言》中出现,指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活动。不同的民族因独特的社会历史环境和地域环境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给“跨文化交际”带来的天然的屏障与阻碍。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文化特征是国际间“跨文化交际”的主要内容,结合当前“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误解和冲突,接下来笔者将从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两个方面出发多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做一详细分析,并探寻有效解决文化交际冲突的方法途径。

2中西方思想观念上的差异

2.1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在对待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内在的表现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差异。我们中国的思维方式在注重直接感受的基础上实现从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过程,而西方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西方的认识过程是从具体到一般的过程。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体现在认识的模式上,中国素来重视“天人合一”,即人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统一,整体性思维中国认识世界的基础;西方在自然科学的指导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的关系,保护个人的利益和自由、独立发展等西方观念体现出了西方的个体性思维。

2.2价值观念的差异

有学者提出“跨文化交际”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要想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真正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中西方价值观念上的差异。在家庭观念上,中国传统的家庭有浓厚的家族观念和血脉观念,家庭内部长幼有序、辈分有别。但是在西方的家庭中,儿女18岁后就离开父母,对父母也不承担赡养的职责。在对待个人隐私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注重团结和坦诚,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而西方人比较注重个人隐私的问题,贸然问一名西方女子的年龄,会引起西方女子的极大反感。

2.3法律观念的差异

法律是在文化土壤中盛开的鲜花,不同的文化催生了不同的法律精神,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法律观念的差异上。中国注重“以和为贵”和“家和万事兴”,打官司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是有伤和气和不光彩的事情,制定法律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的纲常伦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公共意识,法律的执行也要依靠道德的规范。西方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比较浓厚,法制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西方法制化国家里有一个著名的例子,一所大型商场因建筑不恰当形成旋风致使老人摔倒,商场被告上法庭,老人获取了高额赔偿金。

3中西方日常生活中的差异

3.1风俗习惯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十分重视中西方文化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狗”在中国的语言环境下多用于贬义,影射坏人、笨蛋或背叛的人,如“狗东西”、“狗屁不通”和“走狗”。但是西方的语言环境下,从“a luck dog”中即可看出与中国的“狗”意象就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再如中西方在数字使用习俗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人喜欢偶数,例如“好事成双”“十全十美”等都寄予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而在西方国家了人们偏爱奇数,认为单数是吉利的数字。

3.2交往习惯的差异

跨文化交际加深了国际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强调了把握中西方交往习惯的差异的重要性。首先在称呼上,中国重视“长幼有别”,所以不能直呼长辈的姓名,而在西方亲属之间直呼姓名是亲切和礼貌的表示。其次在见面问候时,中国人为了表达自己的关心之意,常常说“你去哪里?”或“你吃饭了吗?”,而面对西方人“你去哪里?”明显冒犯了他人的隐私,“你吃饭了吗?”西方人会误解为你要请他吃饭。最后再告别用语上,中国人注重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感激,例如在告别时说“多谢您的指点,学生我受益匪浅!”,而西方在告别时多说“Happy talking to you !”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欣赏之意和交往过程的评价。

3.3教育方式的差异

教育方式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中国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的着眼于未来找到一份高薪、稳定的工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这一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片面注重学生的成绩高低,忽视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此外,中国孩子缺少必要的社会教育,造成社会使用能力比较低。目前,中国教育不断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西方的教育重视孩子多元化的发展,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具有自由民主精神和探索精神的人才,在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上与中国的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3饮食文化的差异

“民以食为天”,中西方在饮食文化上的差异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具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对食物强调“色、香、味、意、形”俱全。中国人习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中国人的饮食工具“筷子”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形象代表。西方人在饮食上追求简单和营养,十分重视进餐礼仪。西方人出于卫生的考虑,在进餐是实行分餐制,以“刀、叉、匙”为饮食工具。

4在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途径

4.1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的沟通了解

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深中西方之间沟通和了解,是在差异下实现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没有贵贱之分,跨文化交际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世界人民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共同发展,在文化交流中,我们中西方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尊重对方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最终实现世界文化的多元化。

4.2在坚持入乡随俗的原则上提升和完善自我

“入乡随俗”是跨文化交际过程避免出现误会和尴尬的有效方法,实现“入乡随俗”的前提是了解西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即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有效的语言交流要考虑特定的语境和交流环境,如见到中国朋友仍旧以“你吃饭了吗?”的形式打招呼,见到西方人则说:“How are you !”此外,跨文化交际者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交知识和社交技能,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阻隔和文化障碍。

5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交往习惯、饮食文化等方面,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和完善自身文化素养是扫除文化差异障碍的有效途径。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中西方的文化不断交流和碰撞,跨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和共融,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最终也将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董芳.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研究[J].理论观察,2012(4)

[2]邵彤.中西方社会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表现[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黄耘.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南方论坛,2010(3)

[4]陈星伊.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

篇2

中西方的同性恋文化,在法律与民众接受度两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法律接受度较中国为强,而在民众态度上则为弱。在西方世界,同性恋婚姻合法化虽历经波折,但其成果却不容小觑。至2013,美国已有8个州承认同性恋婚姻。在英国,“从2014年起,同性婚姻在英格兰与威尔士得到法律认可”。在西方其他国家,结果也同样乐观。“目前,加拿大、瑞士、挪威等国都已容许同性结婚。挪威最近通过的同性恋婚姻法,允许同性恋在教堂举行婚礼,可以收养儿童或者进行人工受孕”[6]。而在中国,“法律对同性恋婚姻可以说是一种规避,或者说我国法律在同性恋婚姻方面处于一种特殊的真空状态。1997年我国新《刑法》颁布将流氓罪取消后,法律对同性恋问题就再无迹可寻”。因此,同性恋合法化在中西方法律保护方面存在差异。而从民众接受度来说,即便西方法律已为同性恋者提供了更多保护,但民众以各种形式反对同性恋的新闻也屡见不鲜,如2013年法国十几万人反同性恋街头大游行。中国的反同性恋态度就相对比较和缓,除个例外,几乎很少有类似的有组织的反对活动。

之所以产生以上这种差别,主要是受中西方法律文化与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西方的法律文化中,“权利是西方法律文化的内容,保护权利是西方法律的一贯追求,实现正义是西方法律文化的最终目标”。在这种文化孕育下,人权与自由被充分提倡,因此西方民众在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方面就具有更强的法律意识,也成立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或服务机构,为同性恋者维权。相较于西方,中国的法律更多是“用‘义务’来强调法律的威慑作用”,并且“人治”文化已深入人心。因此,中国同性恋者为同性恋婚姻立法、保障同性恋自身合法权利的呼声就相对较弱。此外,在宗教文化方面,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西方民众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上难以接受同性恋现象,因此接受过程缓慢且充满波折。在中国,儒家文化影响深远,其最重要的思想之一“中庸之道”更是深入到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因此,民众更倾向于不强出头,不随便惊动他人、政府或法律。更何况古语里还有“枪打出头鸟”的说法。所以人们对待同性恋的态度是相对温和,即便有些人秉持着反同性恋的态度,但也不会公然反对或形成大范围抗议。

二、中西方同性恋观的差异体现的文化意义

通过以上探讨可知,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方社会都同样存在并且在文化繁荣的时期和地区蓬勃发展,这样的共同性源于文化演变规律中的“情(性)欲原动力律”以及中西文化互根性的特点。因此,同性恋现象与文化并非是一个部落、地区、国家或种族内的文化异类,而是人类共有的性选择现象。它无关乎一个国家或种族是否先进,也无关乎一种文化是否优秀,它只是一种情感的正常表达。因此对待同性恋文化以及对待同性恋者,一味地反对是不可取的,与看待其他任何文化一样,需辩证地看待同性恋。这样的处世待人之道不仅是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了同性恋文化和同性恋者,更是体现了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尽管同性恋文化在中西文化中有其共同性,但其遭遇却有着较大不同。这样的不同源于中西法律与宗教文化的差异。西方人偏“理性”且讲求权利捍卫,而中国人偏“感性”且讲究履行义务。对于中国人来说,“感性”的思维方式使得人们更加注重人际交往中情感的表达,常以感情的深浅来行事,因此汉语里也常有“重义气”、“讲感情”等词来夸奖一个人的品德。讲求义务的履行则是体现了中国人的奉献心、责任心以及善良品性,而“中庸之道”更是进一步鼓励了中国人中庸谦和、不走极端的待人处世之行为。以上皆是我国华夏文明的优秀之所在。但是这种处世之道同时也使人们容易忽视对自身权利的捍卫,导致委曲求全,遇事不敢声张,更可能造成对社会不公的冷漠,导致了中国同性恋者过多默默承受着社会的异样眼光与压力,从而将情感焦点更多转向与私人的小爱,而无视了对整个同性恋大家族的维权与大爱。因此,在权衡权利与义务、捍卫自身正当权益方面,中国同性恋者应学习西方“理性”“维权”的意识,更加主动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让更多人真正了解与理解同性恋文化,让整个同性恋大家族能尽早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发展。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文化;思维差异;跨文化交际;全球化;个人主义

一、前言

差异无出不在,它们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世界的眼光。在日常生活中,文化差异从民族诞生起就已经出现了。二十世纪,全球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将所有的民族变成了“全球村”。全球化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但但是金钱和商品--而是世界人民的不断融合。跨文化交际不可避免,也是必不可少的,当摩擦和障碍出现的时候,问题也就呈现了,等待我们去解决。文化会影响人们看对和理解世界的眼光,毋庸置疑,不同的民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不同的中西方思维。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意识形态更加注重直觉感官——这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思维特征。作为中国传统发文化影响的结果,中国人常常看重直觉,倚重学习过程、经验和感觉,以及在交流中通过直觉“以己度人”。为了减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毋庸置疑,这需要我们深入的探讨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从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技巧,减少跨文化交流中的摩擦。

二、思维差异的根源及表现

1.差异的根源。美国学者David Brown认为,“文化是特定地理区域的人们共同的信念、习惯、生活模式和行为的集合体”。文化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原因,东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文化系统是两种独立的系统。东方文化的根源主要来自两个国家:中国和印度,文化均发源于河流。在中国,母亲河是黄河,而在印度母亲河是印度河。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在中国的唐朝,中国文化逐渐传播到日本,融入到日本社会,甚至重塑了日本文化。虽然和中国文化属于不同的国度,却仍然属于同一系统。两条母亲河诞生了东方的文化,而另外一种文化却诞生于波希米亚平原,这一文化发展成古希腊文化和古罗马文化,这两种文化是欧洲文化的基础。就像东方文化,欧洲文化穿越了河流。由于地域等原因,中西方文化在最近的几个世纪很少交流,所以它们仍然属于不同的体系,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2.思维差异的表现。西方文化基于个人主义而不是集体主义。例如,在美国,你同样可以谈论个人的权利,而非将社会凌驾于自己。在中国有明显的不同,社会和家庭凌驾于自己之上。西方文化是以冒险和探索精神为基础的。西方人喜欢发现新事物,发明和拓展。例如,蹦极在西方文化被认为是普遍的行为,但是在中国你将很可能发想没有人做这样一件事。西方文化以科学为基础,这种文化尝试着解决人民和自然的关系。西方世界使用法律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中国的近代却很难发现中国适合的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是一个以人情为基础的国度而非法律。西方用上帝和宗教来解决人类和思想领域的问题。一旦问题发生,首先做的可能是向上帝祷告。

中国文化以集体主义为基础。中国人将国家和家庭置于自己之上,中国文化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为了解决人和自然的关系,中国人一直努力做到天人合一,为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主张中庸之道,为了解决人和思想的问题,中国人强调修身养性。中国人擅长平衡和中庸,即人们通常不主张走极端,平和的心态总是被强调,中国人对天地有一种敬畏之情,即敬仰天地,思乡怀土。

价值是关于什么是对错,什么是正常与非正常的,什么是正确与错误的。价值通常被一系列的因素所影响,例如家庭,媒体,学校,宗教,民族等。中西方文化之间世俗的差异导致了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人注重集体主义而西方人则侧重个人主义长达数世纪。西方人给出的个人主义的定义与中国人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完全不同。换言之,中西方用截然相反的观点来看待个人主义。

三、跨文化交际中冲突解决方法

交流是相互的,所以影响也是相互的。他们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思想和文化吗?它们的回答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吗?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会给我们交流一些提示。挑战在于全球化的浪潮下,误解常常发生,尤其是当不同的文化差异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导致冲突,而冲突严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中西方在是一个地理差异,同样也是一个文化概念的差异,所谓的思维模式意味着人们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特定的方式来思维,并解决问题。思维模式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思维差异在某种程度来说起源于国家的思维差异。

1.深刻了解中西方思维差异的方式。我们不能否认差异,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只有先通过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及特征才能逐步了解这个国家。所以我们不能说这种文化是好的或者坏的。平等与互相尊重对于每种文化都至关重要。我们应该学会协调对于同一种事情的不同思维甚至是同一人,同一个世界。我们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每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来往往。当在同一个国家,同一个城市,同一片临近地区,思维差异都越来越明显,我们应该尽力避免冲突的发生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关于其他文化的基础知识,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的行为和习惯,虽然在文化领域中不存在正确与错误之分,但却有更先进或者更适合的区分。当然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自己的文化接受另一种文化。甚至文化对于地球的历史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所以我们应该去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来完善自己。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我们能够更了解双方的文化,从而让交流顺利进行。

2.跨文化交际意识。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背景的差异,通常我们为了减少交流的误解首要做的事情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虽然文化和交流模式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共同点不应该被忽略,因为能用共同点来融化差异,消除摩擦。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加入到跨文化交际异常重要,时刻提醒自己注意跨文化交际中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利用现行教材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例如通过中外文化交流史,西方文化概论,外国文学史等书籍,通读这些教材可以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和社会习俗,这为我们了解中外文化知识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料。

四、结语

通过对比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是一种人性文化,注重人本身和正义,重感性轻理性,喜欢附和他人,强调处事做人中庸;而西方文化注重科学,重物质轻精神,重分析轻感性,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学习一门外语并不单指学习语言本身,还包括文化、思想、习惯和价值观等。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充分了解两国的文化及思维差异,扫清障碍,让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孙晓凌,汪北华.从思维方式差异看中西文化差异[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

[2]袁春梅.论中英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跨文化交流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3]杜云辉.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J].中国科技翻译,2000(04).

篇4

[关键词] 文化差异商务谈判影响

人类的生活都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当中,人们的生活处处体现一定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处世态度、价值观、社会结构、信仰、宗教、社会角色、时空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的积淀,因此,一个人得行为和心理方式都被一定的文化影响着。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及对谈判活动的影响

不同文化特性的民族,在交往过程中,往往可以清楚的看出他们各自的特性。因此,他们的交往也往往可以看做两种文化的互相碰撞。这在中西方商务谈判中,可以非常明显得看出。

1.国际谈判领域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1)法制和伦理观念的差异。法制和伦理观念都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中西方在这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

①回避是国人的根深蒂固的习惯。中国是国,一般都从伦理的视角进行考虑问题,考虑如何赢得周围舆论的支持,习惯于通过“组织”、通过舆论发挥道德规范化的作用,认为法律手段在解决问题时要慎用。;而西方与此相反,他们大部分都有着尚法的观念,喜欢从法律上考虑问题。

②中西方处事风格大相庭径。西方人喜欢把一切问题放在法律框架去解决,因为法律在他们心理是理智正义的化身,而难以捉摸透的良心和道德的作用是不足于正确解决问题的。因此,在西方有很多个人和公司都聘有专门的法律顾问和律师,遇有纠纷时则由他们去解决。

(2)认识客观事物的思维差异。中国自古有“天朝”自居的心理,极易培养国人的自尊心理,同时也是产生“自傲的偏见”, 形成一种爱“面子”的心理,使自己心理背上一定的负担。在谈判中, 中国人无论如何都不要丢失面子。西方国家的国民性,崇尚奋斗和独立行动,性格外露, 热情奔放,充满自信,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他们一般不着重考虑,而把心思都放在对实质性的问题上。

2.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1)“面子”心理对谈判的影响。中国的国民性中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看重“面子”或者说“体面”。在与对方谈判中,他们宁愿选择在“体面”方面取胜,而牺牲“利益”。中国人的谈判心理应及时调整过来,强化自身的优势,避免自身缺点被利用。中国人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较讲究以和睦为贵,喜欢保持友好的环境,甚至在谈判不愿与对方有直接冲突,他们认为冲突可通过竞争、合作、妥协、回避、和解的方法解决。如果双方在谈判中发生冲突,中国人则立刻强调双方合作的成功方面,以此消解冲突给双方友好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并避免矛盾夸大。

(2)“伦理至上”的观念对谈判的影响。在谈判过程中,中国人习惯于从道德视野来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把道德的作用夸大,希望道德能够起到社会舆论的作用,并通过舆论谴责不道德的行为,使自己是道德的获胜者,并以此获得谈判成功。在数千年的封建文化下,国人不崇尚法律,而是道德的作用。美国学者帕伊感慨地在其著作中写道:“许多我们会见过的美国工商业者告诉我们,他们已经学会,在中国人中间,只需用口头约定,点一点头或者握一下手,来决定协议或协议生效的可能。”西方社会是法制发达的社会,他们喜欢在法律的框架下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商务谈判中,必定有律师,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我们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1.重集体还是重个人

中西方在谈判过程中,都是既重集体又重个人的。但相比较而言,由于西方人比较崇尚自由主义,一方面强调集体的权力的必要时,也强调个人的责任,个人应当有足够的权力。中国人则相反,强调集体的责任,个人的权力,把最后的决定权让给集体。在商务谈判中,西方人的谈判代表只是一两个人,但他们身后是有一个决策机构指挥的,谈判者的权限是决策机构事先赋予的;而集体出现的中方谈判代表,却是一个人做最后的决定。个人的意见毕竟是比不上集体的意见的,它或者有考虑不周的时候,或者有失误的时候。在商务谈判中,谈判小组应该有足够的权力,他们经过集体的理智考虑,做出的最后决定会比个人做出的更加科学。

2.重结果还是重关系

在价值观方面:西方人对表面的、仪式性的东西看得很淡,而对实质性的问题却非常敏感。中国人则着重和谐谈判,希望在谈判过程中保持友好的环境背景,得到双方的信任。

在谈判中,中国人不愿与对方发生直接面对冲突,影响友好局面;冲突在中国人看来是非常严重的。中国人宁愿牺牲利益,也要保持友好的局面。他们认为,友好的气氛是谈判的一个胜利标准。这样一来,他们会为了和对方保持友好关系,而在利益上不断选择让步和妥协,这对集体的利益将会造成损失。所以,在谈判中,我们在保持友好环境时,应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3.先谈原则还是先谈细节

中国人喜欢讲原则,在谈判时,一般注重“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恰恰相反,他们比较注重“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这样在谈判过程中,往往意见分歧很大。中国人喜欢在处理麻烦的细节问题之前先就确定原则。西方人由于对中国人的这种谈判方式不够适应,结果谈判的结局往往是比较有利于中国人。细节是西方人思考问题的本质,他们比较愿意在细节问题上多动脑筋,而对于原则性问题的讨论显得没有很大的兴趣。显然,原则的提前确定,对细节有制约作用,这也因此让中国人在谈判桌上占有优势的原因。

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要从中分析文化差异的具体情况,在谈判中,避免自己的缺点,发挥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Indaba Beam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Global Workplace[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5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对比;英语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11-01

我们在学习英语时通常会暗自把英语和汉语进行比较,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汉语思维方式与英语思维方式也略有不同,比方说,西方国家比我们国家的时间观念更强;西方国家与领导交流时把领导当朋友,中国人对领导更加尊重;在人际关系上,前者较为单一,而后者错综复杂;在对待自我问题上,前者强调个人主义,突出个人在群体中的作用,而后者则淡化个体作用,强调群体本位。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与创造。

1.引发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主要因素

1.1 地理环境引发的文化差异。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模式,生存模式又影响着文化发展。西方文化大都是海洋文化,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大部分国家都是被大海包围,耕地面积较小,农业发展较缓慢,只能发展航海贸易,以向外扩张空间。所以,西方文化从源头开始,逐渐形成喜欢探索、武力征服的外向型文化。

相比之下,中华民族的广大人民长期依靠长江、黄河流域生活,中国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人们的生活比较惬意、没有大风大浪,逐渐养成其好静的内向型文化特质。

1.2 政治、经济制度引发的文化差异。西方国家主要采用的是城邦制度,也就是分为贵族制度与民主制度,管理方式也较为民主。经济来源主要以开放性的庄园收入为主,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深入,外邦人的大量迁入,导致社会中血缘性的亲族组织瓦解。逐渐形成外向型的斗争精神和强烈的维权意识。

我们国家的早期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人们比较重视血缘亲族关系,长时间的自给自足生活模式,培养了人们谦让、求和的处事方式。

1.3 引发的文化差异。西方文化是由多种文化融合、演变而来的,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不同国家的哲学、法律以及伦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西方特色的文化体系。基督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渗透于西方社会各个方面,塑造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培养了西方人的心理习惯。基督教是一种哲学化的宗教,它的核心是对神的本质的论述和对神人关系的思考,持"性恶论",犯罪感与忏悔成为永恒的主题。

我们国家自古就有佛教、道教,儒家思想根深蒂固,与西方文化相比,我们国家的文化更注重人们的身心修养,突出自身价值,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目标。

2.英汉思维差异比较

不同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不同的语言,语言能够较为真实的呈现一个人的思维,思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心理活动,思维发展直接关系着语言的发展,二者共同发展才能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西方文化在历史发展上形成语言、文化上的各种差异,因而产生了操两种语言的民族不同的思维模式。主要体现在,中国文化注重抽象思维、感性思维、归纳思维,强调集体主义、群体本位;西方文化注重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演绎思维,强调个人主义、个体本位。

2.1 客观思维与主观思维差异。

例如:The thick eal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听不到我的脚步声。

It occurs to that it must he a tame horse.

我想到了:这也许是一匹驯服的马。

在英语语言表达中经常会用到一些非人称的表达句式,这时表达的是一种客观、理性的思维方式。而汉语语言则更强调主观思维,重视说话人的主观意愿,往往从自我出发来叙述客观事物或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为或状态。

2.2 静态与动态表达差异。

例如:他总是说谎。He is a great liar

她打开抽屉拿出钢笔。Opening the drawer, he took out a pen

通过上面的例子不难发现,英语表述中偏向静态模式,大都采用名词或者名词化的表达方式,但是汉语更偏向动态的表述方式,语言表述中大多是动态模式。

2.3 英语常用被动句,汉语常用主动句。

如:"I have been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onnnonwealth through most of its eiistenee."(英国女王2009年圣诞致辞)

"在英联邦成立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同它联系紧密。"

3.英语思维方式的培养方式

3.1 大量模仿。学好语言的基础就是多听,然后模仿听到的语言,并逐渐变成自己的语言,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因此培养英语思维方式的首要方法就是模仿听到的语言,然后刻苦练习。

3.2 尽量减少汉语对英语思维方式培养的负面影响。 我们从小已经习惯使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摒弃汉语思维的负面影响,不能把汉语思维用到英语翻译工作中。

3.3 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语感对语言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感越好的人语言学习能力越强,我们可以不断积累英语文章、多看、多听、多思考,欣赏英文电影等,让自己更好的融入到英语学习中。此外,参加各种英语.活动,多与英美人士交流,使自己身临其境,逐渐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汉语思维模式与英语思维模式之间自然也有所不同。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步,首先认识到英语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其次应该知道,学好英语是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最后应该知道,英语能够更好的呈现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要在了解英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西方文化入手提升英语学习水平,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交流,当然还要比较不同语言的思维模式差异,才能使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承华.中西宗教精神的不同及其文化内涵[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2(3).

[2]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篇6

关键词 法律文化 法律格言 中西差异

中图分类号:D91 文献标识码:A

法律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度、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们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中西法律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差异,这从中西方对法的认识和表达上可见一斑,其中,法律格言是中西法律文化中一种新颖的比较研究路径,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法律格言进行比较分析,找到中西法律文化中的某些差异。

法律格言(legal maxims)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以其简洁、精致的语言承载和表述法律规则、法律的原则,乃至法律的精神,凝聚着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的实践智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其中,法律格言还可大致分为法律人对法的认识和表达和民间智慧对法的语言浓缩。老百姓对法和法律文化的认识表达往往简洁直白,诙谐幽默,像“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知识分子特别是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对法的认识和表述则很精练和深刻,往往直接是对法的本质、功能和作用的总结,如“法者,定分止争也”,这些在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更具代表性。本文暂只比较从中西方著作和言论中流传下来的法律格言。培根曾经在其《格言集》的序言中指出:“愿拉丁格言的使用能够……使法律论证得以体现更加健全和完备的法律思维、纠正粗俗的错误、乃至在一定程度上修正我国法律的性质和外观。”希望中外法律格言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法律文化,并在此基础上更加理性地适用法律!

1 中国法律格言映射下的法律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一部分都出自于当时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知识分子的著作、言论和思想之中,集中体现的是君臣对于法的认识和看法。“明主治吏不治民”,一方面,知识分子运用自己对法的理解和实践取得君王的信任,跻身政治和官吏之列,另一方面。君王又利用知识分子产生对法的认识和总结进行国家的统治和官吏的有效管理。从古至今,我们如数家珍的名字有管仲、孔丘、孟子、商鞅、韩非子、司马迁、长孙无忌、王安石、司马光、沈家本、梁启超等等。这些历史名人传流下来的格言至今影响着人们。

《管子・任法》篇有言“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即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

《论语・为政》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指用政令引导人们,用刑罚整治人们,人们为了免子处罚而服从君主或勉力按法令去做,但他们并不知道违法犯罪是可耻的事情。在孔子看来,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情和理念,才是最真、最美、最有效的。

《孟子・离娄上》中“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是说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令结合起来。

“法者,定分止争也”、“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则体现法的功能和作用,即使是对高贵的人,有权势的人也不徇情。意指执法公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日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法家的“重刑主义”,以此实现重刑惩奸,以刑去刑。

“札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体现了中国法律文化中的“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相位表里”及犯罪预防原则。

“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等法律格言体现近现代在受西方法律文化影响后对法的理解,开始用法去追求自由、平等和人权。

以上法律格言映射下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可总结为一个国家的良好秩序和有效管理在于要有“良君、良吏和良法”、“有国家无个人”、“外礼内法,礼法结合”、“刑治主义”等。

2 西方法律格言反映出的法律文化传统

在西方法律格言的流传方面,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是古代西方(如古希腊古罗马等国家)很早就出现了法律职业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而绝少出现“法自君出”的现象。所以,今天我们能看到的法律格言,从古希腊柏拉图开始到近现代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中间有断代,不像中国的法律格言那样具有历史连续性),他们的职业中很少是官吏,更多的是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也有法律职业家、法学家,如盖尤斯、乌尔比安、伯比尼安、保罗、莫迪斯蒂努斯、西塞罗、贝卡利亚、梅因、耶林、萨维尼、哈耶克、霍姆斯、弗里德曼、庞德等;以及政治家、教育家、改革家、法官、律师和作家;很显然,这些不同的社会阶层所代表阶层利益更加广泛,同时对法的认识和思考会更加深刻和全面。

西方法律文化传统在以下西方法谚中明显表现出“自由平等秩序”、“法律至上”、“权利至上”、“正义至上”、“程序至上”、“权力制约”“民主法治”等原则。

(1)“自由平等”原则:“人一出生就口含一枚金币,一面写着平等,一面写着自由,这枚金币叫人权”、“唯有服从人们自己为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平等是一项神圣的法律,一项先于其他一切法律的法律,一项派生其他法律的法律”。

(2)“法律至上”原则:“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中,哪儿没有法律,哪儿就没有自由。自由使我们免于他人的强制和暴力,而这在没有法律的地方是不可想象的”。

(3)“权利至上”原则:“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是权利人对自己的义务”,“法律没有禁 止的,都是公民的权利”。

(4)“正义至上”原则:“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迟到的正义是非正义”、“法律应当与正义保持一致”。

(5)讲程序、重秩序原则:“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正义要实现,而且要以人民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6)“权力制约”原则:“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

(7)“民主法治”原则:“民主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它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最好的一种制度”、“法治应包括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8)“公平公正”原则:“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

3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异

语言能表达出什么内容?法律格言能还原多少法律文化传统?经过对中西法律格言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1)在我们比较的这一部分法律格言中,比较的客体大致相同,都是中西方各个历史时期的精英人物对法的认识和表达,具有可比性:(2)这些法律格言能够流传至今,它们本身就是中西法律文化的一部分,能够充分体现中西法律文化传统;(3)中西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都经过了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纵向来看,我们可以比较中西法律文化的整体差异,相互之间有何优劣,取长补短;横向来看,中西法律文化的形成和转变都经历过几次重要的历史时期,截取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的法律格言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西之间法律文化曾经惊人的相似,似出同源,中国法律格言“惩其末犯,防其未然”和“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则与西方法律格言“智者非因犯罪已然发生才去惩罚,实乃为了防止犯罪而施刑责”和“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相得益彰,但二者在历史的长河中又流向不同的方向。其根由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探索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中西法律格言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二者之间的差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体现为有治人无治法、重良君良吏良法、重国家轻个人、重刑轻民、隆礼重法;西方传统法律文化则体现为法律至上、正义至上、程序至上、权利至上、权力制约。这些差异从法律格言中体现出来,更反映到了中西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4 学习与借鉴

篇7

关键词:法律文化 冲突 伦理化 宗教性 共同价值

一、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打了朋友昆兰的儿子,对这件事情许大同和昆兰有截然相反的认识。许大同认为自己打儿子是天经地义而且是为了表示对昆兰的尊重;而昆兰则认为不论如何打孩子是错误的。

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在自给自足经济和宗族血缘关系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东方农业社会。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思想渗透到传统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也深刻地影响着传统中国法律制度的基本面貌。在这种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法律文化,被打上了深深的宗法化和伦理化的烙印。中国传统的法律思想认为,社会本身就不是整齐平一的,法律确立“尊卑长幼之序”,确认父权与家长权的存在,维护家庭成员间的不平等关系。

由于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和宗法社会,因此这种法律秩序具有超稳定性。而西方则不然,通过启蒙运动摒弃了中世纪愚昧落后的法律传统,逐渐确立了影响至今的西方法律文化。在该种法律文化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则是难以接受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在西方古典自然法学理论中,洛克认为,人类的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同种和同等的人们既毫无差别地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这种自由和平等的权利是与生俱来的。因此父母和子女,其法律地位是完全平等的。法之为法,其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它要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为其目标。

另一方面,宗教对西方法律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集中体现宗教思想的宗教法把“爱”作为核心价值凌驾于具体的法律条文之上。宗教对西方法律的这种影响源远流长,如今虽然褪去了宗教的外衣,但是这种思维范式却深深地影响着其社会的立法:立足于以人为本,而非轻视人权和粗暴地将人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具体到影片中,州儿童福利局的工作人员要将丹尼斯带到福利局并由其监护,使孩子摆脱“恐惧与危险”,则是这种宗教性影响的延续。而这恰恰令接受中国传统伦理化法律思想的许大同难以接受。

当这两种社会存在不同、历史渊源不同、思想内核不同、立场取向不同的法律文化相遇的时候,必然有一场遭遇战。强调森严的人身等级关系、强制性的人身控制以及王权宗统观念的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根本不理会西方法律思想中的人权、平等价值观念。西方的法律文化也不理解和认同中国法律文化的逻辑,严格按照自己的理论体系坚守自己在思想领域的阵地。那么,冲突似乎在所难免,事实也是如此。在法庭上,控方律师故意以激烈的言辞诋毁曲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元素,以此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正面冲突。

但是,故事并没有结束。随着许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一切好像有了转机。这便是两种不同文化相互试探着理解的过程。昆兰来到唐人街的一家中医医疗馆里接受刮痧治疗,并认真听取医生的讲解,两种文化似乎在融合。

在圣诞夜,昆兰和儿童福利局工作人员赶到许大同家里,澄清了误会。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到这里,终于牵起了手。

二、那么是什么让两种看起来水火不容形式上也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由冲突而化干戈为玉帛呢?笔者认为,是两种文化的共同本质和价值追求,甚至可以说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认识。

虽然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古代中国的法律丝毫没有基于对人性的关怀。相反中国古代法律思想中有很多诸如“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思想,诸如“爱人”“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的主张。与“以刑去刑”相对的还有“以德去刑”的思想。他们认识到民心的重要性,从而主张为政治国要关心民生,重教化反对“不教而诛”。“礼德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认为道德教化可以从根本上积极地预防和杜绝犯罪,而“政刑”只是犯罪事后的补救措施而已,不能实现“无讼”的目的。中国古代政治理论的一个贡献就是对法律惩罚功能的深深怀疑,即使是赞成法律的中国哲学家也不会宣称仅仅靠正式法律就能确保秩序。而西方法律文化始终是以民本为出发点的,中西方法律思想在这一点上归于同一。

另一方面,西方法律文化重视个体自由、平等和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依附式的人身和心理束缚,为人类社会的群性生活秩序提供了较好的规划和解释,为人类的竞争力、创造力的解放提供了动力。譬如影片中儿童福利局看似无情的做法实则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在一定的限度之内,这种法伦理显然是合理的。一旦超出了这个限度,就必然走向谬误或偏暗,就可能导致人性的沦丧或人的异化。同样,影片中儿童福利局的做法亦有这种倾向。西方仁人志士并不是没有发现这一点,他们也纷纷提出了一系列改良的理论,如“人性复归”“家庭重建”“挽救伦理”等等,其法律也有所矫正。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始终重视人性、伦理,这就更加明显地印证了中西方法律思想的趋同。

三、至此,我们可以大概总结出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的各自特征以及他们的相通之处了:中国法的内在精神是善、公利和义,其渊源理念是宇宙之理、道、人性、良知,其价值追求是人类社会与宇宙的大一统、超和谐;西方法的内在精神是公平、合理与正义,其渊源理念是上帝意志或神道、以及宇宙自然定律、规律,其价值理念是共和社会的和谐、协调。聪明的朋友,或许现在我们可以说,中西方的法律文化,不同的只是技术层面,相同的则是根本的。那个刮去文化差异的根本的相通的东西就是爱,爱是人类共同的超民族超文化的语言。所以,故事结局的圆满是中西方文化冲破差异隔离的胜算,是人类共同价值取向的胜算,是爱的胜算。

参考文献:

[1]汤唯:《当代中国法律文化本土资源的法理透视》,人民出版社,2010

[2]公丕祥:《东方法律文化的历史逻辑》,法律出版社,2002

[3]范忠信:《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篇8

商务英语是实现对外交流十分重要的渠道,商务英语不仅是语言表达的方式方法,还是实现跨文化语言文化交流的根本途径。我国实现对外交流的过程,同样是双方文化传播和交流过程。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直接对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产生了影响。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要对东西方文化差异进行了解,对翻译技巧进行掌握,不管是在用词方面还是在用语方面,均要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相符,并且善于对东西方文化契合点进行掌握,实现准确翻译。本文就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并且提出翻译的对策。

【关键词】

商务英语;翻译;中西文化差异;影响;对策

文化对语言产生直接影响,而语言是文化的直接反映,因此,想要熟练运用商务英语这门语言,就必须要对对之对应的文化进行了解。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贸易双方存在很大差异,如思想行为、生活习惯、民族传统等。近些年来,我国和西方国家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正因如此,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明确中西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所产生的影响,提升翻译精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对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翻译策略。

一、商务英语及翻译的特征

商务英语的兴起将国际商业贸易作为前提和根本,商务英语翻译主要用于国际商务贸易的沟通和交流之中。因此,要求商务英语的用词必须精炼,语言必须准确,用语必须礼貌,要求商务英语翻译从业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此外,还要具备很强的语言文化素养。

1、商务英语的特征

商务英语具有明显的特征,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英语的重要分支,不仅依托于文化,还能够有效反映文化。首先,在商务英语中,很多词汇均与西方传统文化紧密联系。这便是商务英语的重要特征:能够体现丰富文化底蕴。同样,正是因为商务英语的这一重要特征,要求从业人员必须要对西方文化进行了解,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不同文化进行尊重,熟练运用商务英语。其次,商务英语具有直接实用的特征。商人的时间便是其财富,正因如此,在运用商务英语的过程中,要求语言必须要直接和精炼,不能够讲废话,也不能多做铺垫,必须要运用最为实用和最为直接的翻译英语,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贸易双方诉求进行更加有效和直接的反映,为各自权益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商务英语还要注意表达礼貌,在双方的沟通和交流过程中,必须要运用礼貌的语言,目的在于促进双方合作以及沟通。最后,商务英语还具有专业准确的特征,在通过商务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多数词汇均是专业性的词汇,要求商务英语人员必须要准确用词,并且保证用词没有任何歧义。不管在什么样的文化背景之下运用什么语言,都必须要保证人们能够理解。尤其是在国际商业活动过程中,国家不同,其风俗习惯和文化均不同。所以,对于同一个词汇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解读,所以,必须要运用专业性强的商务英语词汇,保证词汇没有歧义。此外,本着方便和简洁的目的,在商务英语中,所使用的大量词汇均为缩略形式,如拼缀词、首字母缩略词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商务文书符合标准并且简洁。

2、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修辞手法以及句式结构复杂。首先,在商业广告以及商标里,商家会使用温馨和简单的语言,运用很多修辞手法。比如同音异义、押韵、双关、拟人、类比以及反讽等,在商务英语翻译中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不仅增强了语言的韵律,增加了美感,更提升了语言表现力。其次,在商务英语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本着客观、准确表达这一个目的,往往会运用复杂的句式结构以及长句,尤其是在法律文件以及合同翻译之中。在商务语言表达的过程中,本着主题突出和逻辑严密的目的,通常会运用从句、长句、被动语态,为了对“头重脚轻”的情况进行避免,商务文书里面也会频繁运用倒装等句式。为了使责任明确,对权利进行解释,同时,避免产生逻辑漏洞,对从业者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

中西方均有各自的发展历史,并且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在历史长河中,中西方均形成了十分璀璨和光辉的文化。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政治、社会、地理等诸多因素均不同,中西方之间存在十分显著的文化差异。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由于不了解文化差异而导致语言意义扭曲和误解。所以,翻译工作者必须要了解和掌握中西方文化差异。首先,思维表达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语言,通过语言可以进行思维活动,通过语言也可以表达思维成果。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螺旋式是汉语思维表达固有的模式,在交流的时候,中方更倾向于循序渐进,喜欢在最后阐述最为重要的内容。而西方思维恰恰相反,他们最典型的模式为直线式,在表达事情的过程中,往往喜欢将事情重要性根据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序。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如果无法明确这一点,则会将商务活动效益降低。其次,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方面,西方国家社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还是人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西方国家中,已经融入到人们的风俗习惯、处事方式以及行为模式之中。英语中很多短语和词汇均来自于宗教书籍中,比如,很多俗语和格言均出自于《圣经》之中。同样,汉语文化中很多格言和谚语均来自于佛教。此外,中西文化差异还体现在颜色象征认知差异、数字象征认知差异以及动物象征认知差异等方面。基于此,翻译人员要对双方文化背景进行了解,保证翻译具有准确性。

三、基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商务英语翻译对策

1、通过对成语的翻译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内外商事经贸往来日趋频繁,现实中的经济贸易活动实践对涉外商务英语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涉外经济贸易活动中,语言沟通的顺畅与否往往对经贸合作产生重大的影响,有时甚至直接决定着经贸活动的成败。这就要求翻译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把涉外商贸英语翻译工作做好。在涉外经贸英语翻译活动中,应当注意到商务英语不仅要求较高的英语语言水平和一定的经贸领域的相关知识,同时还需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文化之间的差异加深认识,力求避免文化冲突产生的不必要的误解与分歧,发挥翻译工作的优势,通过文化交流来促进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特有的文化现象,在语言方面最具特色的即是各种成语的使用。在商务英语领域,成语这一语言文化现象也成为了介绍和推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促成商务合作的时候可以用到“投桃报李(giveapluminreturnforapeach)”;在原材料成本增加造成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可能用到“水涨船高(arisingtideliftsallboats)”等。商务英语翻译工作者应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并将自己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更出色地完成商务英语翻译工作。

2、发挥音译法的优势

商务英语翻译工作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商务英语翻译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将一种语言逐字逐句地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而且还应当对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加以分析,并力求通过语言文字的转化来促使不同的文化背景相互渗透与融合,以实现不同文化在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上的平衡。音译法是英语翻译中的常用技巧之一,运用音译法可以将英语的发音加以保留,避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因发音不同而形成理解分歧。特别是在对产品商标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如果对音译法加以灵活运用,则可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Bens(奔驰),汽车商标,汉语译做奔驰,寓意高性能的汽车奔驰在道路上;Crest(佳洁士),牙膏产品,使人形成“干净整洁”的意象;Lego(乐高),拼插积木品牌,让人联想到小朋友快乐地拼插积木,越搭越高的场景,这些都是灵活运用音译法的典型范例。

3、合理使用商务格式语句

在涉外商务贸易往来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商务活动实践,往往形成了一些常用的格式化语句,这些语句使用固定的形式,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特定事项得到更为得体且明确的表达。尤其是在商贸往来信函之中,如果加以灵活运用,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例如:“Wouldyoupleasereplytothise-mailifyouplantoattend?(若您有意加盟,请赐回信。)”;“UnfortunatelyWehavetosaythat,sincereceivingyouenquiriesonthesubject,ourviewhasnotchanged.(非常遗憾,但我们必须告知您,自收悉您的询问以来,我们的看法都不能转变。)”;“WewouldappreciateitverymuchifyouwouldsendmeyourreplybynextMonday.(若可以在下周一之前收到您的回复,我们将感激不尽。)等等。

4、适当添加注释

有些语言现象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在翻译过程中,如果遇到此种情况,则仅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直译往往难以令人充分理解,这就需要适当添加注释来使语意更为明确和清晰。例如:“costanarmandaleg(花费了一条胳膊和一条腿——极为昂贵)”;“toomanyironsinthefire(火炉上放了太多的熨斗——要办的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等。通过添加注释的方式,既可以充分保留原文的意思,又可以避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理解困难。

四、结语

综上,商务英语翻译并非单纯交换各种语言,更是对内容、信息、词义等的交换。因此,在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要忠实语义,实现功能上可被接受和对等,文化对等等诸多目标。由于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传统不同,所以,出现了很多文化差异。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化差异,对商务活动翻译准确性产生了限制。但是,中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具有契合点,要求商务英语翻译过程中,必须要找到该契合点,并且对其进行准确了解和运用,从本质上提升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作者:王彦悦 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8:60-62.

[2]程晓云.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汉译英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3,12:43-44,46.

[3]许小祥,邵亚奇.英汉思维模式的差异对翻译时词序及句子结构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4,21:246-247.

[4]王晓冬,罗黎.文化差异影响下的中美商务谈判策略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48-51.

[5]卢晓春.从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谈文化差异对跨文化沟通的影响[J].学周刊,2015,08:20-21.

篇9

[关键词] 西方国家;东西方文化;差异;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电影可以说是当前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普及方式,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可以说是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是不相同的,那么如何让输入国家的受众接受电影的片名,这是作为翻译者需要注重的问题。在电影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习俗、民族文化等特征,可以说电影翻译能够被当作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之间进行的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随着我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文化交流频繁,不只是电影的内容,就连电影片名的翻译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有着吸引力十足的名字,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而劣质的翻译名称能够降低受众的观看欲望。但是基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与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影响,东西方文化也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让电影能够更容易获得潜在观众的认可与欢迎。本文立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通过研究差异来解读对英美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并且提出一些使用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指的是社会中人们能够具有的共同的传统、民族信仰与价值观的总和。而其中最主要的三大要素,也就是价值观、规范和符号。我们在文化研究中,人们一般都会用自己民族文化的标准来看待与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所以当两种民族文化在交流中接触时,就难免由于两者的差异而发生激烈的碰撞。由于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加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事件等因素,让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人们的等级观和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思想,主张建立以家庭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以人们等级观念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孔子主张“礼治”与“德治”,在礼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礼治的。在德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德治的,在人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人治的。人们受到等级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多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十分谦虚谨慎,为了顾及人情在交流中表达得十分委婉。在个人价值观念中也更加倾向于对社会与国家的共享,因此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中,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人们不但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其他人与社会负责。

但是在西方国家是以个人主义为基本文化构成的,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能够对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西方国家文化的价值核心。在西方国家人们信奉个人尊严,崇尚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以及靠着自己的力量来实现个人利益。

(二)人们的伦理观与道德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伦理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通过礼为仁的体现形式,将伦理道德与修身济世相联系起来,对人们的伦理道德的自觉性与社会功能进行强调。中国民族文化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坚持诚信、忠诚等道德伦理准则,并且根据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每个人都要坚守礼数,尽到自己的职责。

但是在西方国家会更加注重依法治国,多种法律都可以说涉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在这个注重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法治国家中,人们的平等让每个人的等级观念与地位变得十分淡薄。以西方国家的家庭为例,人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是感情关系,而不是道德义务的关系。孩子们在成年之后就会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在父母年迈之后,孩子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三)社会文字符号的差异

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考虑到符号的应用与象征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国家的、社会传统习俗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符号的象征意义与使用的方式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颜色为例,西方国家与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内涵就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红色给人一种热情与积极的感觉,因此中国人一般将“红”作为喜庆的指代词。但是在西方国家,红色一般与恐惧与等词语相联系。还有数字13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指的是不幸的意义,但是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忌讳,人们往往更加避讳数字4,因为它与读音“死”相近。

二、文化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电影的发行数量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较多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能够体现。

第一,价值观念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体现。冯小刚的著名贺岁影片《大腕》,这部电影被翻译为Big Shots Funeral,我们翻译回来是《大腕的葬礼》。由于中西方人的思想有着基本的分歧,东方人注重综合与归纳,而西方人注重细微与曲折。“大腕”这个词已经能够暗示出电影的主题,而在翻译成英文中也补充出来“葬礼”,能够方便西方观众更加明白电影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美国电影Shrek,电影名称中只给出了男主角的名字,却不对他做出任何的评价,但是中文却没有音译成为《史莱克》,而是翻译成为《怪物史莱克》,这样可以看出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注重对于影片的归纳与综合,让人与事物更加形象与具体化。

中西方两者的差异导致双方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国人具有的传统思维形式更加单一与抽象,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显得更加部分与具体。

第二,伦理观念的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体现。中国电影《霸王别姬》的名称能够映射出主人公的关系与最后的结局,因此名称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但是英文翻译成为Farewell,My concubine,我们翻译回来就是《再见,我的爱妾》,只有了别姬,却忽视了霸王,这是由于西方人的等级观念薄弱,因此反映出对电影内涵与主题的理解。

西方电影Meet the parents的名称翻译成为《拜见岳父大人》,可以说美国人讲究自由与平等,因此尊卑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了“拜见”与“大人”两个词语,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三、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原则

如何在翻译中协调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方式分为“归化”与“异化”。异化的方法需要翻译者靠近作者,忠于原著的表达方式进而充分表达出原作品的内容,保持原作的语言习惯与跨文化之间差异产生的理解错误。而归化是跨文化差异化解的重要途径,归化方法一般要求翻译中在各国文化积淀和语言习惯中,注重吻合中文的语法规范与文化习俗,逐步弱化原文感,增强翻译的可读性。在另一方面,电影名称较强的商业广告价值,目标是为了触发观众的行为对于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影的名称翻译需要将目的语言和观众放在首要的位置,规范化的翻译策略无疑能够吸引大量影迷的兴趣。

就像其他文化作品翻译一样,电影的名称翻译中有不能翻译的情况存在,我们需要承认在有限的翻译可能性的同时,要努力去探索有效的翻译方式。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进而达到充分与准确的目的,电影名称的翻译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采取归化或者异化的单一方式进行翻译,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要最大限度上吻合目标语言的主流价值观,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尽最大可能关注到原有语言与文化意象。我们在具体操作的翻译中要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译法

也就是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文化差异的电影名称最佳的翻译方式,可以说音译法也是直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电影依靠这种翻译方式,例如Beauty and Beats——《美女与野兽》,Brave Heart——《勇敢的心》,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等。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名称是人名或者地名时,就可以采用音译方法。例如Ryan——《瑞恩》,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二)意译法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当遇到直译方法已经难以准确表现出电影内涵的时候,如果一些电影名称涉及跨文化差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就需要根据电影内容来对原有的名称进行意译。在进行意译过程中,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英语的表达习惯与中国受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例如,电影Seven讲述的是天主教中的七种死罪,而接着出现了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死于这七种罪中的一种。如果我们直接翻译为《七》,那么就会让观众感到空洞,甚至难以体会到这个名称的含义。如果我们翻译为《七宗罪》,那么就避免了我国观众对于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与地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惑。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Sleep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之夜》,The Net——《网络情缘》等。

(三)换译法

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都难以充分地表现出电影名称的内容与意图,那么我们采取换译的方式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彻底地改变原来电影的民称,根据电影的内容与内涵通过不同的名称来代替,例如Top Gun——《壮志凌云》等。

四、结 语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对于片名的翻译影响到观众对于电影主题的理解与体会,甚至可以称之为翻译艺术,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各国之间信息传播的载体与纽带。电影的片名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简单切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充分体现。我们在翻译中不能忽视文化差异的影响,要真正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创造性的融合,这才是实现正确翻译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注重,要努力克服电影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阻碍,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电影片名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J].电影艺术,2005(02).

[2] 冯学民,王珍.电影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解读[J].电影文学,2007(08).

[3] 杨胡宏,徐丽娜.浅谈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

[4] 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5] 佟磊,沈秋敏.浅谈西方文化与西方电影片名翻译[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04).

[6] 陈亚明.《卧虎藏龙》字幕翻译策略探析[J].电影文学,2007(15).

[7] 苏远芸.关联理论对西方影视剧字幕翻译的阐释[J].电影文学,2010(04).

篇10

[关键词]中西伦理 伦理范畴 价值取向 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60-04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以来,西方文化涌入中国,中西文化由隔膜而冲突,这主要是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的冲突。而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一方面出现了向西方文化趋同的情形;另一方面,非西方文化的民族担心本民族文化特有的文化特性被西方文化的趋同化所湮没,纷纷强调认同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凸显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尤其是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同样的在一元和多元并存的状况下,如何避免“文明的冲突”而实现“文明的和谐”,对于中西方伦理学来说当然需要的是对对方的了解与沟通。下面我们就从中西伦理学范畴体系、中西伦理学价值取向及中西伦理的思维方式等三个大的方面进行比较研究中西方伦理的异同。

一、中西伦理学范畴体系的异同

在讨论中西伦理学范畴体系之前,我们可以先介绍下在中西伦理学里面经常会出现的几个概念。中国传统伦理学有仁、义、忠、恕等范畴,一般认为,“仁”是中国伦理,也是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仁者,二人也。”“仁者,爱人。”中国伦理中的“仁”的基本含义集中在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其实践就是爱人。儒家爱人的伦理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依据的。因此儒家的爱人是有等级差别的,是有特殊性的。从这个“仁”来看,我们的儒家伦理是私德,而且传统中国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又进一步强化着这种私德。而在西方伦理里更多的是强调公德。人是抽象的,个人与个人之间是完全独立的,是规则、制度和法律将他们联结为一个公共的团体。所以在他们的伦理范畴里根本就没有“仁”这个概念。

同样有很多西方伦理学强调的重要概念我们中方伦理里面也很少论述到。例如正义、友谊、健康、节制等等范畴。在西方伦理学中“正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范畴。何为正义?柏拉图认为:“各尽其职就是正义”,乌尔比安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应有权利的稳定的永恒的意义”。无论是在西方伦理学界还是法学界“正义”一词都是核心范畴。而在我们中国伦理学里面“正义”这个范畴很少讨论到。

通过讨论这几个在中西方伦理学分别占有相当地位的范畴我们可以知道中西伦理学范畴体系的第一个差异,那就是范畴本身完全不同,即使在最简单的称谓上都不同。而第二个差异表现在即使范畴称谓相同,但却往往具有差异的内涵。所谓差异的内涵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即他们的内涵具有某一种一致性,但也有很大的不一致性。在中西传统伦理学上都研究诸如“善”“公平”“节俭”等概念,以及“勇”“智”“中庸”等概念。但是,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它们虽然采用相同的概念,其实内涵具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善”的范畴。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中国传统伦理学中还是在西方传统伦理学中,“善”都是一种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此而言,它们是共同的。不过它们在共同之中又存在差异。中国传统的伦理学家一般只是在讲人性的时候,具体讨论“性善”还是“性恶”的问题,很少对善本身作专门的探讨;同时,中国伦理学所谓的“善”的内容,就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范畴在内的道德品质,似乎这些在中国传统伦理学里面是不用研究的内容。而在西方伦理学界,“善”始终是一个需要界定和研究的概念。例如苏格拉底认为,既然同一件事情,同一种行为,不仅对于不同的人,而且对以同样一种人(如对朋友),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恶行,因此,具体的有条件的善行是不真实的,只有一般善的行为才是真正的善行。“善”这个范畴只是众多不同里面的一个,例如“智”“中庸”都在中西伦理中具有不同的范畴内涵。

第三,中西伦理学范畴的特征不同。中国传统的伦理范畴首先是需要处理人们之间的宗法亲缘关系,比如在“仁”爱上,我们前面论述过中国伦理的仁爱是有等级秩序的,那么在仁爱上我们应该先爱谁呢?在我们的“小家”上我们应该先爱家长,在国家这个“大家”上我们应该先爱君主。爱家长我们被看作是“孝”,爱君主我们被看作是“忠”的,自古就有“忠孝不能两全”这一说。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伦理范畴特征有“私人”的特征。而在西方需要处理的是人们之间的“个人关系”强调的主要是一种“公共”特征。西方伦理更多地是把个体从家庭和现实社会中抽取出来,进行本体性的分析和类的抽象,从而使个体独立、抽象,理性化,并把理性和独立性认定为个体的基本道德价值。从而淡化“家庭”的范畴。这种不同的范畴特征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现在的中西方的生活方式上,我们更强调家国观念,而在西方更强调个体的私人概念。我想这大概也是中国人私德较好,公德较差;西方人公德较好,私德较差的历史原因了。

二、中西古代伦理文化背景的异同

比较完中西伦理的范畴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下中西方伦理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古代思想家们都曾经试图在理论和实践上解决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群体与个体、道德与利益等多对矛盾,以指导人们做出适当的价值选择。从这个角度我们发现,中西古代伦理文化的主体具有许多共同点。

首先,众所周知中西古代思想家重精神生活、轻物质生活是一种普遍的、共同的价值取向。重义轻利是中国古代伦理文化最为显著的传统。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认为,人作为一种有道德的理性动物,与动物有着根本的差别,“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数,则近于禽兽”(《孟子•腾文公上》);“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其中有一种实现自身道德价值的精神需要最为重要,“生吾所欲也,义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荀子•王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普遍重义而轻利,重精神生活而轻物质生活,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注重人格的自我完善。西方古代的思想家们也认为:人是一种有理智的动物,人能够用理性来控制感性,理性高于感性,故而他们或是要求人们克制物质欲望,发展理性,“过智慧的生活”;或是要求人们首先并且主要是注意心灵的最大程度的改善;或是主张使灵魂摆脱肉体欲望的束缚,以回归到理念世界之中,使灵魂得以安宁;或者提倡通过娱乐的方式再塑人的精神,获得精神的满足等等。所以,轻物质生活、重精神生活亦是西方古代伦理文化的一种传统观念。近代以来,虽然西方古代的这一思想传统受到极端利己主义、合理利己主义的批判和扬弃,但它仍然在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潜在地影响着西方的伦理观,不断激励着后世的思想家们,使之“为知识而求知识”,“为真理而求真理”,为实现自己的崇高理想而始终不渝。

第二,重整体利益、轻个体利益既是中国的伦理传统,也是西方古代伦理文化的思想主脉。中国古代大加弘扬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国视为家,宣扬“家天下”,重视整体而忽视个体是昭天著世的,这里勿庸赘言。在古代西方,柏拉图认为,个人利益随着个体被当作立法者管理国家的工具而丧失;在马可•奥勒留那里,个人利益需要无条件地服从整体利益;在伯里克利那里,与国家利益相关的个体利益,最终还是从属于国家利益的;而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则把国家利益置于超乎一切之上,并以此作为判断人的德性是否崇高的价值标准。因此说,重整体利益、轻个体利益是中西古代伦理文化普遍的主导观念。究其根源,最主要的一点是:人是理智的动物,人具有杰出的社会性。人的理智与社会性决定了人在肯定个体利益的同时,必须把人的整体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依归。

三、中西伦理的价值取向的异同

我们知道,用一定的道德原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是所有伦理学的共同目的,这些道德原则规范的对象不仅包括个人的行为,而且包括组织的行为。因此,所有的伦理学都必然存在特定的价值取向。这是他们共同目的决定的必然选择。概括地说,中西传统伦理学的价值取向差异在于:中国传统伦理学的价值取向更偏向个人,更加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并且喜欢通过个人德性的发展来发展社会正义,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相对于中国传统的伦理学而言,西方传统伦理学的价值取向则侧重社会,或者说整个集体。它们更加强调社会体制的道德基础,并且喜欢通过社会正义的整体发展来确保社会道德的发展。

前面我们探讨中西伦理范畴异同的时候谈到过中国传统伦理学的范畴主要是反映和规范宗法血缘关系,也就是说中国传统伦理学重点规范对象是个人。无论是仁义礼智信,还是忠和孝,都是对于个人的道德要求,目的是要培养个人的高尚德性。而且中国传统伦理学还把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建立社会正义相结合,通过个人道德的培养促进社会正义的生成。我们每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也要把我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贯穿于建立正义社会的实践中去。例如《大学》里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这是一条典型的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王道”之路。这条“王道”之路也就是我们说的“从个人德性到社会正义”的道路。我们必须先具有高尚的如正心、诚意、修身等道德品质后,才能建立正义的道德天下。

而在西方则与中国传统伦理学不同,在上面我们也谈到过西方传统伦理学的范畴主要是反映和规范个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强调是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使公正成为伦理范畴。在西方的亚里士多德看来,公正是相当重要的,甚至是最重要的伦理概念。就是在于它规定着人们的相互关系,是公共生活中尤其是政治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由这个出发,亚里士多德是通过正义社会推出普遍的伦理。他是想通过建立正义的社会来使人们过上合乎伦理合乎正义的生活。这与我们中国传统伦理学从个人德性来推出社会普遍的伦理是相反的。

从现实社会我们也能看出这种中西传统伦理学价值取向所造成的不同。在西方他们是通过个人“契约”来建立公平社会,从而更进一步地确保人们的各种权利,例如自由权、平等权和私有财产权等。这也是西方社会今天能走在法制社会前面的原因。而在我们今天的中国,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向西方学了很多,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今天的中国人治的氛围还是很浓的,在中国讲人情还是第一位的。在这我们也讲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结果,但是还不够,无论是中国学习西方还是西方学习中国,都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样也就造就了我们中西伦理的未来走向。

美国儒学专家杜维明先生在分析儒家伦理道德弊端时指出:儒家传统所代表的价值取向,没有把中国带到西方的,以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为主导思想的社会,也没有给中国带来科技高峰、民主制度以及个性解放所唤起的灿烂文化。同样中国的儒家伦理也没有把西方带入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伦理社会中。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上说的中西方都在互相学习着。总括以上,儒家伦理道德虽然没有有效地促进器物文化的发展,但却有利于社会的和睦;西方道德虽然推动了器物文化的发展,但却使人和社会处在分裂的窘境,着眼于全球性社会的到来和人类的持续性,我们的家园既需要发展,又需要和睦。因此,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性来看,未来中西伦理文化的取向应当是,中西各自吸取对方道德文化的优秀之处,努力克服自己道德中不利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弊端,走中西道德文化融合的道路。

四、中西伦理学思维方式的差异

平常生活当中当我们中国人和西方面对同一个问题时,西方人总是会问:如何解决,你是怎么看的?你为什么是这样想的呢?我们中国人有时候是自己随意说的,没有认真想过,经西方人这么一提醒,才发现自己的思维不是很严密的,有时候感觉只是一种直觉罢了。这就是中西方思维的差异。当然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状态。那么在我们伦理学理论中是否存在这种差异?而这种思维差异到底是怎样的呢?这就是下面我要讨论的问题。

第一,西方伦理学逻辑分析和逻辑论证强过中国传统伦理学。伦理学中有一对范畴在中西方的伦理学中都同样的重要,那就是“义”与“利”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很多的伦理学家都对义利问题论述过,而且都提出过自己的义利观。在义利观上有坚持义重于利的,也有主张利重于义的。但是无论是哪种观点的持有者,他们的论述都是“断言多于论证”。例如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董仲舒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程颐的“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但是,至于我们为什么会对“义利”持有这样而非那样的观点,特别是我们之所以持有这样而非那样的观点的理由何在?我们会不会有逻辑的困难?好象我们中国人不太想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常常是缺少应有的逻辑分析和非常严谨的逻辑论证的,有些时候有也仅是简单的方式论证。而在西方传统伦理学中,无论是功利论者还是道义论者,他们都会对自己的观点做出详细的逻辑分析,并且进行十分严格的逻辑论证。例如,功利论伦理学家虽然一致坚持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最大的快乐就是功利主义的最高目标,但是,由于他们重视逻辑分析和逻辑论证,因此,他们也会不断地弥补以往功利论者已经遇到的理论困难。正是这种逻辑性的发展,整个功利论的理论才会表现出一个合乎逻辑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的传统伦理学中没有表现,从孔子到二程、陈亮他们这都还和原来差不多,很难在历史延续中各种连续出现的理论之间找出必然的逻辑联系。

第二、西方传统伦理学比较重视科学的思维及量化研究。无论是中国传统伦理学还是西方传统伦理学都有自己理论的基础。亚里士多德说过“美德就是知识”。休谟说过“道德的知识也是实在的,因此,道德的知识和数学是一样可以有实在的准确性的。”我们知道西方伦理学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也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的西方伦理学更多的是关注自然,这样也就形成了西方伦理学深厚的科学背景。实际上在西方,伦理理论就是包含科学知识理论在内的一般的知识理论,甚至实质就是科学知识理论,所以在建构伦理学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毫无疑问需要进行科学的思维。而在中国,伦理理论就是伦理理论,它们绝对不是科学知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标准里面,伦理学的地位远非自然科学可以比拟,伦理学属于显学中的显学,而自然科学只不过是雕虫小技。既然伦理理论不是科学的知识,所以在中国传统的伦理学建构上我们很少能看到科学思维的影子。

从上面两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西伦理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西方传统伦理学比较重视科学思维,因此注重逻辑推理和量化研究在建构伦理理论和评价伦理行为的作用。而中国传统伦理学则不太重视科学思维,因而也就不太重视科学思维、逻辑论证及量化研究在建构理论和评价伦理行为中的作用。

五、中西伦理文化中的道德功能的异同

无论是中国伦理学还是西方伦理学,道德在自身形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认知、批判――辩护、协调――聚合、激励――进取等四大功能。但不同的是这些功能在中西伦理文化中分布不同,在中西两种价值取向上在实践层次上的表现不同。首先所谓道德的认知功能,是指道德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置身于其中的各种关系的认识的结晶,道德通过善恶或相应的一系列对立范筹,给人们提供关于现实社会的关系、状况的知识,关于构建合适的生存环境的知识以及关于生活的价值与目的的知识。个人可以通过它,使自己克服自我的局限,超越一己之囿,去掌握全人类的经验。其次批判――辩护功能是通过道德评价的方法,把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判定为有利或有害、公正或者是不公正的,调动主体根据这个评判去变革或维护某种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利益。再次所谓协调――聚合功能是指社会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但社会一旦产生,就会出现直接属于社会自我维持的种种需要,例如个体对群体的认同聚合、人们活动的彼此协调。它根据一定准则,通效教育、评价、指导、沟通等特殊手段,对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子集体与母集体以及平有集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使既具有不同利益和要求,同时又有着对起码生存条件共同需求的各种人、各种层次和性质的集体在一定程度上认同某些价值或规则,以保证人们不致因彼此利益的差异而在无休止、无规则的纷争中导致社会瓦解。最后所谓激励――进取功能则直接指向于人自身生存斗争的需要以及创造性地发挥自身潜能以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激励――进取功能主要通过对智慧、勇敢、自信、坚韧等富有力度和搏击精神的个人品质的提倡,为人的潜能建设性地释放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活动中提供方向,同时也给人的自我实现以推动。

在中西方伦理学领域内道德的四大功能各有各的不可替代不可重复的独特作用,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互为条件、相互凭借的内在联系。由此可见,一种健康的伦理文化应使道德各功能可持续协调发展。假如某种功能畸形特别发展,而别的功能趋于萎缩,而其他各功能间所具有的互为条件的内在联系,那种畸形发展的功能也将失去道德价值,甚至走向道德的反面,更严重的是走向社会的堕落。以上是中西方伦理功能的共同点。

当然在这个问题上,中西伦理文化功能表现出巨大差异。众所周知西方伦理文化有着不断变化的发展流程。在其发展的每个不同阶段,道德功能的发挥情况是不尽相同的。比如,中世纪基督教伦理文化在道德诸功能中强调协调聚合功能和辩护功能,贬抑激励进取功能、认知功能和批判功能。于是,仁爱、谦虚、服从、信仰、克制被尊奉为最高美德,而个性的张扬和舒张和人的理性精神的宏扬却成为了善的对立面,成为恶的表现。在人文主义运动中产生的近代伦理文化以全面表现人的本质力量为理想,一反中世纪对道德的认知、批判、激励进取功能的废弃,又把这些功能提到了首位。这种变化是以理性主义思潮和个人主义思潮的崛起为标志的。新的伦理文化造就了新的时代氛围。个人理性精神以及使个人生命力和意志力充分表现的竞争活动受到肯定和鼓励,相反,盲信盲从者被耻笑,疲于进取、生命力萎缩者受蔑视。这种新的道德观念使个人的潜力和个性得到了张扬舒展,当然社会的发展也获得了动力。但是近代伦理文化在矫正中世纪的偏向中又走向了另外一个反面,产生了忽略道德协调聚合功能的倾向。竞争关系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许多人在竞争中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致使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弊端。18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克服自身弊病的努力中逐渐形成理性资本主义。它在伦理文化方面表现为在弘扬道德的激励进取功能的同时,并重其协调聚合功能。与理性资本主义的形成同步的是,西方还发展起了较为完善的法律系统,以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区别和补充来共同实施对社会生活的调控。法律主要涉及人的外部行为,而道德主要涉及人的内在人格,法律可以在道德不起作用的地方发挥作用,道德则可以触及法律触及不到的范围。道德因此在社会生活中获得了一个较为恰当的位置。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伦理文化功能在中国的表现。中国社会的现实、中国历史的状态决定了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这样一种稳定的结构难于被改变,所以这样一种结构赋予伦理文化一种异乎寻常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中国伦理文化在两千年中具有一以贯之的基本特点,这就是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以秩序为善的本质规定以及为这两点所决定的道德功能的片面发挥。中国伦理文化一向重协调聚合功能,而忽略激励进取功能,重道德维护既定秩序的功能即辩护功能,而轻视甚至排斥道德的认知、批判功能。极端重协调聚合功能轻激励进取功能集中体现为“贬力崇德”的传统和克己自制、爱有差等以及视听言动非礼莫为的说教。认知功能被漠视则表现在只要求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服从,而不提倡这种服从须具备理性认识和选择的基础。道德虽并非全然不发挥对社会的批判功能,但至少这一功能很少有表现在对仍然有力量但却已趋没落的旧有社会关系的批判瓦解上,相反它主要发挥于对新事物的道德非难上。这正与片面强调道德对既定秩序的辩护功能相适应。中国社会的超稳定性及伦理文化的稳定性使道德一部分功能的膨胀和另一部分功能的萎缩形成一种固定格局。中国文化的伦理中心主义则又把道德抬到了一个并不恰当的位置,使之在社会调控系统中居于中心,把中国社会推入到一个人治的社会,法律依附于道德,成为执行道德的工具,形成道德法律一体化的传统。甚至道德有时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就是中西方伦理功能的异同。

从上面我们分析的中西伦理学的五大点不同可以看出中国传统伦理学和西方传统伦理学各具有优势和劣势。中国伦理学需要西方的科学思维和逻辑论证的介入,西方伦理学也需要我们传统伦理学对个人道德培养的方式以及对“仁”对“和谐”等范畴的重视。所以中西方都有源远流长的伦理智慧,并且都在人类的历史发展中起过巨大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一旦我们能够优势互补,扬长避短,那么一种新的伦理智慧将会融合而成,避免“文明的冲突”而实现“文明的和谐”的目标也可能实现,人类必将有更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布尔特曼.耶稣基督与神话学[C].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启良.西方文化概论[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

[3]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

[关键词] 《刮痧》;跨文化;冲突;解读;大同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而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其差异和冲突更为显著。以下仅以影片《刮痧》(Gua Sha Treatment)为例,分析中西文化上的各种差异所导致的一系列的误会和冲突,通过对中美文化由矛盾、冲突,最后走向融合的过程的描述,揭示了中西文化冲突的现实性和全球文化大融合的时展趋势。

一、电影《刮痧》情节简介

故事的主人公许大同是移民到美国发展的华人知识分子,就职于美国密苏里州东部大城市圣路易斯一家电脑游戏软件设计公司。与妻子简宁经过八年的努力奋斗,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儿子丹尼斯聪明可爱,一口流利的英语暗示着其俨然已成长为了一个地道的“美国孩子”。在业内的年度颁奖大会上,大同兴奋地向世人宣称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得以实现,沉浸在幸福和胜利的喜悦当中!然而,随后的一场意外却令他如梦初醒:一天,他5岁的儿子丹尼斯肚痛难忍,从北京来探亲的老父由于看不懂药罐子上的英文说明而只好对丹尼斯采取了东方中医疗法——刮痧,而正是刮痧在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恰恰成为许大同虐待孩子的铁证。在听证会上,一个个意想不到的证人及证词轮番轰炸,令大同有口难辩,东方传统的中医疗法在美国不被承认,又无法通过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来证明其合理性,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需要去靠寻找证据及法庭争辩这样的途径去证明,更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兼老板约翰·昆兰在法官面前竟然不为自己辩护(昆兰也无法理解大同打儿子与保全自己的面子有何关系,又为何要代替父亲顶罪谎称是自己为儿子刮痧等)……而控方律师一再地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进行诽谤和侮辱,导致许大同失去理智攻击了控方律师,导致法官无情的剥夺了大同对儿子丹尼斯的监护权,并予以禁足。最后,为了要回儿子,他们不得不夫妻分居;为了父亲回国前能再见一面孙子,无奈偷带走丹尼斯被警察通缉直至被抓……一个原本美满幸福的家庭被这接二连三的悲剧转眼间敲打得支离破碎,一场近乎“荒谬”的官司也将大同的美国梦彻底的粉碎。直到大同的父亲找到昆兰,描述了是自己为孙子做的刮痧。终于,约翰来到中国城,在详细地了解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中医刮痧的治疗过程及疗效之后才恍然大悟,在圣诞之夜说动儿童福利局的官员一起找到大法官为其正名,最终撤销了对大同的禁足令,一家人抱头痛哭,终得团聚。主人公许大同从片头在业界的佼佼者到后来沦落到被迫租住在贫民窟;从获奖后宣称自己已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并已完美的融入了这个国家,到后面的近乎妻离子散和被禁足;从荣誉的天堂坠入不幸的谷底……而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二、电影《刮痧》中体现出的中美文化差异

(一)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家庭式教育主要体现在孩子品德的教育上,遵从“长幼尊卑”和“仁爱、服从”的教育理念,父母在孩子面前享有对的权威,而在西方却恰恰相反。影片开始不久就有这样一个场景,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与其老板的儿子保罗无意间发生了肢体冲突,而作为家长的大同却不问缘由地要求丹尼斯像保罗道歉,这时候的大同完全体现出来的是一个中国式父亲。而在没有得到有效执行,甚至威严遭到挑衅的情况下便直截了当关闭了儿子的电玩,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猛击丹尼斯的后脑袋,这一系列的动作正是我们中国最常见的家庭教育方式,体现的是家长的至高权威。而这个场景却令他的老板兼朋友昆兰大为吃惊,疑惑不解。因为在美国的家庭教育上,重心趋向于个人本位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公正和自由,要将孩子视为家庭中重要的一分子,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尤其要注重父母与孩子间平等自由地相处,孩子对家庭中的大小事务享有与父母亲同等的发言权等。因此,昆兰对于大同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儿子进行严厉的“当众打骂式教育”的不理解自然也是情理之中了。

(二)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

思维模式是指人们在不同的情况下看待、观察各种外部事物的思考方式。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感知、认知世界,从而获得推理出基本的经验和文化知识,它也是形成一切文化特别是交际文化的最根本源泉。俗话说得好,有什么样的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人们在态度、信仰及情感取向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乃至社会风俗。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推理实证,讲究理性与论证。而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国则强调直觉与感悟,多依赖传统经验及形象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对于刮痧究竟是“治病救人”还是“虐待儿童”的争论,就是中西两种不同思维模式冲突下的具体体现。刮痧属于中医传统自然疗法之一,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世代积累流传下来的经验总结。传统中医的独特之处便在于“天人合一”和“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精、气、神、脉”的统一体。刮痧以中医皮肤理论为基础,讲究通过用牛角、玉石等工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达到疏通脉络、调节精气、活血化瘀,从而重建人体的自然生理循环之目的。由于刮痧需要刮到皮下组织出血并凝结成米粒般大小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汗腺扩张,从而将痧毒(即病毒)排出体外,治愈疾病),这在美国儿童福利局的眼里却恰恰成为大同“虐待”儿童的铁证,因为这在美国的传统思维模式中是根本讲不通的。在美国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医生或代夫通常都是首先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患者准确地诊断,继而对症下药的,却从来没有哪一种治疗方式是要依赖传统经验将病人搞得“伤痕累累”的,更没有所谓的“精、气、神、脉”之说。因此,虽然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做辩护,但是他所引用的“气”“神”“丹田”和“七经八脉”等中医传统术语却难以让美国儿童福利局和大法官所接受。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了中西医学理论及诊疗方法的极大差异,再加上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不足,使得刮痧成为大同在法庭举证中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三)在法律人伦道德观上的差异

在法律面前,西方人讲究不带个人情感的陈述客观事实;在道德方面,西方人秉持公私分明,事实不会影响朋友之间的友谊,哪怕是对朋友不利的证言。因此,在听证会上,在控方律师的一再逼问下,大同的老板作为证人肯定了大同打了儿子的事实,促使法庭正式受理了这个案件。而在中国的传统道德观念上,法律也不外乎人情,朋友之间是有“义气”存在的。因此,作为自己最信任的朋友昆兰的“出卖”,这令大同非常失望和愤怒,并将其这种行为看作是朋友间“最可耻的背叛”,于是毅然决然地辞去工作,导致二人友情的最终破裂,用他的话说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而西方的朋友观则是以共同的爱好兴趣和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友谊,与个人情感无关。因此,昆兰对大同的辞职很是不解也是情理之中的。

(四)在为人处世价值观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注重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谈话氛围,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共处,尽量避免人际间冲突的发生。而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彼此间交流说话的语言和方式都比较委婉,尽量做到得体,尊重别人。在为人处世方面,要顾及大局,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极力维护上司或领导的面子。在大同的理解当中,当自己的儿子同老板昆兰的儿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他的“当面教子”完全是为了给足老板的面子,是增进彼此间友谊的一种方式。而西方人则认为无谓的贬损自己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与尊重他人毫不相关。在西方人的行为规范里,他们崇尚事实,不喜虚礼,在原则上很少顾及人情,甚至是有些不讲情面。那么,对于中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必然是无法理解了,也就更加无法捕捉到大同潜意识下这种人情世故的微妙之处。因此,当大同辞职时交代当初打孩子是为了给老板昆兰面子的时候,更是让对方极其费解甚至恼怒不已:“什么乱七八糟的中国逻辑?简直不可理喻。”

三、结 语

影片《刮痧》以中国传统的民间中医疗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向我们展示了华人许大同一家在美国由于法律制度和社会生活习惯等的种种不同而导致的一系列文化冲突,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思维模式、法律人伦道德观和为人处世价值观的巨大差异和强烈的冲突,可谓是为每个身处东西文化冲突中的人刮了一回痧。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这种文化间的相互差异和碰撞冲突必将越来越激烈。因此,在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交际双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冲突,建立起互信就显得尤为重要。差异虽然是无法“刮”去,但却是可以互相包容的。影片中的转机就在于许大同的老板对中国传统文化“刮痧”的体验——去中国城了解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和亲身体验了一回中国的刮痧之后,极力为其正名,最终得到法官的认可。从而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鸿沟,促成了许大同一家人的最终团圆。另外,主人公之所以“大同”来命名,更是体现了世界各族人民对“世界大同”寄予的无限期待,同时也希望影片中因文化差异引起的官司所导致的家庭悲剧不再出现。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 胡超.跨文化交际实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 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04).

[4] 高永晨.文化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 郑晓龙导演,梁家辉,蒋雯丽主演.刮痧[Z].北京:紫禁城影业有限责任公司,2001.

[6] 李维伟.《刮痧》中的跨文化交际冲突[J].青春岁月,2012(04).

[7] 许爱兵.浅谈电影《刮痧》中的跨文化冲突[J].魅力中国,2009(31).

[8] 苏丁.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01).

[9] 邵雪松.从电影《刮痧》透视中西文化的差异与碰撞[J].美与时代(下),2011(04).

[10] 黄鸣.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04).

[11] 葛岚,洪长军,等.由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青年文学家,2011(16).

篇12

关键词:跨国公司 文化差异性 跨文化管理

一、研究背景

所谓跨文化管理,又称为交叉文化管理,是指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也就是在跨文化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的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跨文化管理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发源于美国,初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区域中心和民族中心论,探讨在跨文化的条件下如何克服异质文化冲突,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

国内对于跨文化的管理研究是随着最近二十几年跨国公司作为实践跨文化主体在中国经营而引发的。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多重在分析文化差异,运用霍夫斯泰德的文化分析的五个纬度,并将中外的文化进行对比,提出对于克服文化的差异方法在于容忍差异,创造文化的协同机制,强调沟通。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性分析

1.中西方传统文化差异比较

中西方在传统文化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从来说,长达5000多年的封建专制使得中国人崇尚君权、上天、祖宗、历史和土地,讲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思想,信奉“仁义礼智信”的儒家信条,主要价值为土地、道德和礼教。而在西方,他们更崇尚于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和对宗教的追求,神学、法学、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成为西方文明的四大支柱。这种文化模式给人的价值是宗教的、法律的、物质的和自然的。

从社会意识结构上来说,中国是以家庭为单位,长期的群体性文化让几乎所有中国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以血缘和业缘等特定的圈子为基础的,从而产生了中国典型的“圈文化”。西方则更多地以个体为单位,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个人的权利,个人的自由,其中一个重要的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

2.中西方管理方法差异比较

不同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导致了中西方在现代管理方法上的差异。从经营思想上来说,中方管理人员在跨国经营中多重视短期行为,较少考虑国际合作伙伴的获利性;而西方管理人员则大多具有互惠互利、重视效率,强调售后服务及其质量,重视长期行为。

从管理风格上来说,中方人员重视组织内的层级关系,习惯于按上级行政管理机构的指令行事;而西方人员注重将法律、契约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强调制度管理。

从决策方式上来看,中方管理人员受传统文化“求稳怕变”思想的影响,在管理决策中显得过于保守,并习惯于集体决策,这往往使得在变化迅速的国际市场中错失机会;而西方管理人员强调“自我”,注重思维清楚、直言不讳,使其管理决策主体偏重于个人。

三、跨国公司在华的跨文化管理现状

1.文化差异排斥明显

跨国公司在华拓展初期,由于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文化要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不可避免地产生跨文化冲突。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冲突主要表现在协调组织、考核机制以及风险承担意识等方面。例如,在协调组织方面,由于员工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生活习惯和工作习惯差异很大,对待事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很难遵从于同一组织运作模式,对于工作纪律的自我约束性也各有相异,由此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2.忽略跨文化激励差异

大多数跨国公司中的所有员工均采取相同的“目标管理法”,对员工进行目标管理。所采用的绩效指标一方面是以定量指标为主的经营指标,另一方面是以定性指标为主的关于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方面的指标。无视文化背景差异造成的需求差异,激励效果不明显,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3.薪酬体系忽视员工需求差异

跨国公司通常会给予外派员工各种福利补偿, 其总体薪酬水平往往高于第三国员工和本地员工。这些薪酬间存在的明显差距,会造成本地员工和第三国员工巨大的不公平感,并进而造成感情挫伤,以致员工绩效降低,甚至是离职或者主动地反对这种不公平的薪酬政策。因此,给予不同来源员工不同的薪酬虽然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但却损害了薪酬的激励功能。

4.培训体系不健全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但由于文化及习惯的不同,中西方员工对待培训的态度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例如,中国员工在培训中习惯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少向老师提问或对老师的陈述提出异议。而在西方,经常采用的是学员高度参与的培训方式。因此外国员工往往不能适应中国的培训方式,进而不能迅速适应当地环境并发挥正常作用。

四、跨国公司在华跨文化管理的对策

跨文化管理的目的就是要使跨国公司中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相融合,克服合作进程中遇到的文化差异,实现价值观认同与工作效率的提升。解决文化冲突,有效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有效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在跨国公司的跨文化管理中,必须在原有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新的使命和任务,从而创造更新意义的企业文化,以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企业新文化的创造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氛围营造。强化国际人管理,即将所有公司成员放到国际化大环境中看待和管理,以公司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运用国际化管理理念、知识与方式培育促进成员的发展,形成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敬业创新的精神氛围。第二,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在部门内组织和推动双向沟通的定期进行,使沟通形成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明确性,促进公司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第三,创造、培育和维持良好的外部工作关系,以公司利益为重,强化整体观念,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积极主动地协调部门关系,达成工作目标。

2.建立差异化的激励机制

跨国公司中激励机制的建设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传统,将不同的激励方法相结合并灵活运用。首先,要做到个体激励与群体激励相结合。西方成员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因而开展员工之间的个人竞争,并对个人表现进行奖励是有效的人本主义激励政策。而中国员工则更看重对组织的归属感。因此在员工激励方面,可更多地采用群体激励的方法。其次,要做到制度管理与情感激励相结合。西方管理强调制度明确,较少涉及情感,因此,外籍员工的管理更偏重于“法制管理”。对外籍员工的激励可通过创造一个能发挥个人才能的空间,使其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尽可能的满足,同时获得相应的物质报酬、赞誉与提升。对中国籍员工则可适当添加情感激励,有针对地满足员工需求,会对员工产生较大的激励。

3.制定基于文化差异的薪酬策略

在与公司整体薪酬战略保持充分一致的前提下,针对外派员工、第三国员工和本地员工各自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薪酬策略,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员工在薪酬公平性方面存在的矛盾。

(1)总部外派员工的薪酬策略。总部外派员工的薪酬可调整成平等的国际性待遇方案,包括四个要素,即基本薪资、差异性、诱因性以及援助方案。此外,公司还可以设置相关的激励性报酬。激励性薪酬制度是自助餐式的福利制度。总部列出一系列福利制度,让满足一定条件的外派员工自行选择。虽然福利制度的内容与补偿机制所包含的项目大同小异,却更能激发出外派员工的工作热忱,并减少他们由于国际任职而产生的不公平感。

(2)其他国家派来的非总部支持员工的薪酬策略。第三国人员的聘用扩大了团队的人才来源,对于这类员工,公司在薪酬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来源地区的薪酬水平,以及不同国家员工对薪酬标准的不同认知。如,德国员工普遍认同薪酬应与个人能力与知识挂钩,可在其薪酬结构里加入能力级别奖金和学历奖金;而台湾员工看重服务期忠诚度认可,则在其薪酬结构里增加服务期奖金。

(3)本地员工的薪酬策略。较高的薪酬水平是跨国公司能够吸引到大批本地优秀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本地员工,除了兼顾公平与效率的薪酬策略外,还可为他们设计符合其需求的福利项目。如,本地员工看重住房、医疗、养老等福利,那么在这些方面改革薪酬体系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本地员工也看重良好的人才培训机制、个人发展机遇和工作氛围等待遇。公司也可以相应地增加培训预算,量身定制核心员工的培训计划,为高级员工提供高额购房补贴等。

4.有效的跨文化培训

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可提高管理人员在跨国公司中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文化适应能力。一般来说,跨文化培训包括三个主要方面:针对总部或第三国的外派任职的培训;针对东道国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多元文化团队的组织与训练。其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具体地,培训可采用研讨会、课程、语言培训、书籍、网站、讨论和地区环境模拟演练等方式,还可以聘用文化顾问,指导员工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通过有效的跨文化培训,可缩小跨国公司中各类员工可能遇到的文化距离,使之迅速适应环境。

以上所列举的几种应对跨文化管理的对策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如,跨文化激励中就必须以包容的企业文化作为其贯穿其中的基础,而积极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方式的建立,本身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激励的手段。所以,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跨国公司应当在深入分析公司跨文化管理的现状基础之上,制定符合其自身特点的跨文化管理战略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苏珊C·施奈德等,跨文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范晓屏.国际经营与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3]方琢.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经济管理,2001,10

[4]刘杰.文化差异与管理效益.苏州大学学报,2003,1

[5]田晓明,朱珊.走向融合的中西方管理.学术研究,2005,6

[6]陈诗高.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管理观察,2006,9

[7]左慧玲.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中外管理导报,2008,8

[8]李力,杨柳.酒店的跨文化管理——以广州海航威斯汀酒店为例.商场现代化,2011,3

篇13

关键词:法律英语 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法系差异 心理思维差异

法律英语,是以英语为基础,用以表述法律科学概念及诉讼或非诉讼法律事务时所用的语种或某一语种的部分用语,它是在立法和司法等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语言。法律英语特点鲜明,在词汇使用上庄重规范,书面语多,句法结构纷繁复杂,大量使用祈使句、被动语态、综合复杂句以及虚拟语气等。法律英语目前已经成为法律与英语中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社会上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应用,本文主要对法律英语翻译进行了总结分析,希望能够对法律英语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帮助。

一、法律英语的特征

法律英语就其文体来说属于职业专用英语,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语体,是应用语的一个分支,也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语种。其行文庄重、结构严谨、表达准确。作为一种专用英语,法律英语在词汇的使用、句法的安排、文体的选择上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具体来说:

1.句法特征

句法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包括惯用长句,分词短语使用普遍(为了清晰地表达句意,法律英语往往更多地使用分词短语来代替从句做定语、状语或宾语),介词和介词短语使用频率高,条件从句使用率高。法律英语句法的这些特征是我们研究和对其进行翻译时所必须深入考虑和分析的。

2.词汇特征

词汇特征是法律英语特征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分为使用法律专门术语(法律英语在长期的法律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具有个性化色彩的法律语言);拉丁语频繁被使用(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拉丁语在英美法律实践中频繁被使用);相对词义的词语大量涌现;普通词语被赋予法律含义,如Party在法律英语中被理解为“当事人”等。

3.文体特征

法律英语属于书面英语。在起草法律文件时,严密准确是法律英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只有严密准确的法律英语才能保障法律的权威性,才能更好地反映立法意图并体现立法原则,才能更好地维护法律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便于对法律进行解读和执行,从而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水平。

二、法律英语翻译

1.法律英语翻译的一般原则

法律英语是一种应用性比较强的语言类型,法律英语翻译一般来说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①词语使用的庄严性。法律英语由于其直接鉴定了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所以对用词的准确性要求相当高。这一点是在进行翻译时必须牢记的。②准确性原则。在对法律英语进行翻译时应当表达清楚具体,并尽量摆脱汉语思维习惯的影响,注意两种语言在表达上存在的差异,避免因使用错误的词语而使翻译失去准确性。③精炼性原则。翻译法律英语除了准确外,还应遵循精炼的原则,即用少量的词语传达大量的信息。精炼性原则要求应尽量做到舍繁求简,避免逐词翻译、行文拖沓。④术语一致性原则。为了维护同一概念、内涵或事物在法律上始终同一,以免引起歧义,即使同一词语多次重复,一经选定就必须前后统一等。法律英语的这些翻译原则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时所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

法律英语翻译是国家间进行交流的一个重要内容,法律英语翻译的目的就是克服客观物质世界存在的民族差异性的障碍,促进国家之间的法律交流。根据笔者多年的学习、观察,法律英语翻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①选择内涵最接近的法律词汇进行翻译。在中西法律文化之间,有些词的含义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文化之间会存在内涵最为接近的词汇,这时可以采用而不会导致太大的误读。②创造新的法律词汇。很多的情况之下,译者们在面临一种文化中有而另一种文化中无的事物时,会采用音译的办法,翻译法律英语时也需要进行一种创造性的加工和想象,如罗马法系中的“legal person”最初被译成“法人”,“due procedure”译成“正当程序”等都是一种建设性的创新。③必要的解释。由于中西方诸多法律理念的基本差异,法律英语中有许多的词汇如果直接翻译,就会使它的意义非常不明确,此时,在忠实原文内涵的基础上做一些人为的增减就非常必要。法律英语以上的一些基本翻译方法是我们在进行法律英语翻译中可以采取的一些基本方法。转贴于

三、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因素

1.语言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不一,在行文结构、遣词习惯及句法层面上相去甚远。英语句子重分析,故造句多形合。而汉语句子则重意合,是靠逻辑事理的顺序来实现意合、流动、气韵三位一体的横向铺排的。由于两种语言特征各异,再加之法律语言的措辞要求严谨,故在翻译时往往不能正确遵循各自的语法要求,从而不利于表达。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2.包括法系在内的法律文化差异

王佐良先生认为:“翻译工作者处理的是个别之词,面对的却是两大文化。”法律英语翻译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的对译,恰恰相反,由于法律英语涉猎范围甚广,包括各部门法以及诸多法律边缘学科,故从事法律英语翻译的人士须熟悉中英有关的法律知识,如果缺少相应的法律文化底蕴尤其是一些法制史方面知识的了解,稍有不慎就会谬以千里,造成不完全理解或理解错误。法律文化的差异目前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

3.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方由于语言文化习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差异导致他们在逻辑思维方式上同样存在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一方面将影响到其思考、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也将影响到其理解、翻译语言的方式。因而,可以说,思维方式的差异同样是影响法律英语翻译的重要因素之一。

法律英语是法律与英语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非常强的学科。法律英语翻译之难就在于翻译的过程要实现法律与英语的双重要求。区别于其他的英语翻译,法律英语由于其准确性要求高,法律知识面要求广,因而法律英语对翻译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这既对他们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机遇。希望本文对法律英语翻译的有关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能够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法律英语翻译,并进而提高法律英语的翻译质量和水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邱贵溪.论法律文件翻译的若干原则.载.中国科技翻译.2000年5月.

[2]苏珊.法律英语及其语言特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3]陈水池,罗孝智.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特征.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

[4]谢燕鸿.法律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模糊性.载.双语学习.2007年9月.

[5]李慧.文化差异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

篇14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9.140

[作者简介]杨芳(1987—),女,汉族,新疆昌吉人,昌吉学院,研究方向:文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扩大,各国之间的贸易交往越来越频繁,在信息发达的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西方国家的营销策略丰富多彩,在经济发展方面优于我国,通过对比中西方市场营销,不断学习西方国家的策略,逐渐缩小国际差距,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迎接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不断改变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挑战。当前,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中国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其市场份额在全世界中占有较大部分,要想使中国市场营销得到有利的发展,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营销制度,确保我国企业在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进一步释放我国企业活力,为推进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的保障,通过比较分析,要找到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营销策略,营造更加适合发展的市场环境。[1][2][3]

1 “市场营销”的定义

这个概念是先从外国发展起来的,常用英语单词“Marketing”来表示,虽然看起来只是静态表现,但是包含了许多动态特征。市场营销主要是通过庞大的市场,对产品进行包装和营销,达到批量销售的效果,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来改善市场营销环境,创新市场营销策略,不断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4][5]

2 中西方市场消费环境存在差异

2.1认识思维存在着差异

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国人有浓烈的民族感情、宏放的气魄和极强的爱国之心,对于现如今的人民来说影响巨大,在社会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思想根深蒂固,很容易形成“爱面子”的心理,这种心理对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有着不利影响。这种消费观念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重利益,不容易被平时的形式所束缚,这是认识思维存在差异的表现。

2.2法治观念存在着差异

在市场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免不了出现一些纠纷,而中西方对于这些纠纷持有不同的态度。由于中国的法治社会正在努力建设中,更加注重人为地处理问题,更容易考虑到伦理道德,却很少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市场中的纠纷,试图通过舆论等方式来发挥作用,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来建立营销活动。而西方国家在解决纠纷问题时首先考虑的是法律,通过正规的途径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2.3营销决策关系存在着差异

在市场营销活动中,必须要注重个人以集体的关系,确保利益的合理分配。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集体利益,个人必须服从集体,但充分体现个人的权利即“集权”,当遇到营销活动时,总是会出现众人参与个人决策的现象;而西方有所不同,虽然也注重集体利益,但更加体现出个人的责任,即“分权”,而西方人基本上是个人处理,背后的团队为之献策,帮助其解决难题。

3 中西方市场营销理念存在差异

3.1时间上的滞后性

西方国家的市场营销发展过程比较长,在道路的探索上花的时间比较多,而我国的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阶段仍在不断完善,过分强调行政管理为主。导致我国市场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过于强调生产观念为主,没有高度重视消费者的重要作用,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仍然没有高度重视消费者,导致时间上的滞后。

3.2演进的不均衡性

西方企业由于起步比较早,在市场营销的道路上长期摸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善市场营销理论,逐渐形成了先进的营销理念,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保障,西方企业的营销理念大致经历了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念、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5个阶段。而我国的企业具有特殊性,区域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区有着明显不同的发展状态以及经济水平,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演进不均衡。

3.3实施上的片面性

从西方企业营销活动来看,高度重视顾客的满意度,一切为了顾客,在开展各项营销活动必须以顾客为先。而我国企业管理层没有高度重视,为顾客服务的意识较差,虽然建立了市场营销部门,但在开展营销活动过程中没有发挥作用,更没有以市场为中心,为顾客服务为宗旨,而是注重部门的利益,营销活动过程中各部门间的交流少之又少,这不利于市场营销的实施开展。

4 中西方市场营销模式存在差异

在进行市场营销过程中,模式占有重要的作用,而中西方在模式选择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西方人首先考虑“4P”,然后是竞争,最后才是关系,而中国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市场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在相关的市场制度方面不完善,导致在选择模式上没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西方国家根据市场营销活动来谈交易,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少涉及朋友情分,充分以交易为先,而中国的营销活动是建立在熟悉的伙伴关系之上,先有朋友,再有营销活动。

5 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策略

5.1发展企业优势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在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企业必须要发展自身的优势,利用现有的市场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在进行营销前必须要考虑到各种不利因素,要充分利用好趋势多变的市场,并通过系统的分析,灵活处理,为企业争取优势。企业要及时发现营销过程中自身不足,通过积极与其他企业进行沟通交流,提高企业的自身营销水平,不断分析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不足之处,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

5.2提供优质产品

企业要想走得长远,必须建立自己的品牌,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代号,也不是对产品的夸耀,而是真实的品牌,来自众多消费者的信任,是代表着企业的良好形象。现阶段的市场环境比较复杂,要想建立强大品牌的优势,就必须要努力打造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的品牌来吸引更多的顾客。只有不断打造品牌效应,才能在市场营销中占有有利地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产品,这样才能在同行业中处于不败之地,逐渐缩小与其他企业的差距,打造更加具有企业特点的产品,不断发展自身营销水平。

5.3减少运营成本

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企业在为产品的宣传做了不少努力,不断降低市场价格,并提供售后服务等,只是为了得到消费者的肯定,赢取市场的地位,企业通过采取薄利多销的模式,来增加购买的欲望。企业应该从运营成本出发,通过产品的宣传来加大顾客对产品的了解程度,从市场运营出发,不断减少生产成本,创新生产方法,通过降低产品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客户。企业还必须针对自身情况,果断舍弃一些形同虚设的部门,在创建部门时应考虑到部门是否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更要加强对部门的监督管理,确保较低的运行成本。

5.4拓宽营销渠道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营销模式比较固定,很少有企业对营销模式进行创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留直销外,还应该结合其他的渠道,来增加销售,也可以通过分销来为企业赢取利润。通过其他的销售渠道来扩展企业的客户,打造良好的伙伴关系,维护好老客户的利益,企业可以通过分销模式来扩展业务范围,在实施前必须要考虑到各种因素。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不同的客户来源,有针对性的生产产品,要充分把握好多渠道营,减少相关费用,促进企业的进一步改革。企业要加强营销创新,投入更多的资金来为营销做出保障。

6 结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较多的跨国企业入驻我国市场,增加了企业间的竞争力,要想更好地适应现阶段的市场环境,必须要明确中西方市场营销的差异,不断提高企业营销水平。部分企业也“走出去”,寻找更多的潜力,创设自己的前进空间。另外,在引进的过程中,跨国公司利用自身条件,在国内市场占有额越来越大,要想在国内发展,就必须完善营销策略,不断优化自身,争取在市场中占有有利地势。然而,在跟外资相比,大部分企业优势不明显,例如:资金不足,或者是技术不够先进,这些因素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总的来说,企业面临的挑战较多,必须要认清自身企业的不足之处,通过创新营销策略来弥补不足,设计更加可行化道路来减少与外资企业的差距,这样也能促进国内市场的和谐发展,为以后的进攻国际市场准备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王伟光.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7(2):98.

[2]刘洁.中西方市场营销差距比较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5):79-80.

[3]戴文娟,胡争光.市场营销策略的比较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2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