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食品卫生原理范文

食品卫生原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食品卫生原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食品卫生原理

篇1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253.2 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63-01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乡镇卫生院住院患者逐年增加,而乡镇卫生院正式护士的数量却由于退休以及医疗卫生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而逐年减少,加之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聘用护士已逐渐成为乡镇卫生院护理工作的主体,而聘用护士受诸多条件、因素的制约,工作不稳定性和流动性相对较大,造成护理质量下降明显,不能满足住院病人治疗、护理需求,直接影响、制约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展和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针对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的现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存在问题

1.1 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数量逐年增加 我市乡镇卫生院自2003年因人事制度改革再未分配正式在编护士,而2003年至2013年退休的正式在编护士数量达到全体正式在编护士50%以上,加上新型合作医疗的全面开展及医院规模不断扩大,护理人力资源严重不足。自2008年我市乡镇卫生院逐年增加聘用护士,至2013年聘用护士数量占全体护士比例达到60%以上。

1.2 人员不稳定,医院管理困难。聘用护士每次聘用期合用期为1年,工资待遇较低。据统计我市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工资最高1000元,最低为500元。聘用护士承担着护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重要工作,有些已成为医院骨干,但是长年不能得到转正改善待遇,挫伤了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许多护士产生边干边看的心态,随时随地都有辞职的现象。聘用护士没有长远目标和学习的积极性,工作存在应付倾向,严重影响着乡镇卫生院整体护理质量。

1.3 文化水平与素质存在很大差异。聘用护士平均年龄在20岁左右,大多为刚刚毕业的学生,社会阅历浅,工作经验缺乏。我市各乡镇卫生院聘用护士均为中专毕业,个别通过在职函授取得大专学历。聘用护士在理论水平、技术技能、个人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因乡镇卫生院的工作条件、环境相对较差,来乡镇卫生院应聘的护士多为大医院求职落选后转来的,综合素质偏低。

1.4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大。由于绝大多数医院未做到同工同酬,聘用护士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职称问题不能解决,使得聘用护士流动性大。现今市场经济影响着聘用护士的价值观,不能视医院的兴衰视为己任,不能很好的投入工作。医院很少考虑聘用护士的在职教育问题,聘用护士得不到深造学习的机会。

2 管理措施

2.1 严格把住“入门”关。 聘用护士必须是国家正规卫校培养并持有毕业证者,必须有护士执业证书。对应聘者统一考核,择优录取。各科室要从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不合格者辞退,合格者录用。按合同管理,不走人情关,使聘用护士领悟到制度的严肃性,自觉遵守卫生院规章制度。

2.2加强对聘用护士的管理。加强卫生院对聘用护士管理力度,做到责、权、利统一,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与奖金分配挂钩,使聘用护士成为具有规范性、专业性、综合性的护理队伍。

2.3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政府需加大、加快人事制度的分配制度改革的力度和速度,在工资福利待遇方面与正式护士一视同仁,实行定岗定酬,同工同酬,使聘用护士管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4推行激励机制。对聘用护士的学历教育、专业培养、职称晋升、评优奖励等方面给予在册护士一样的待遇,对工作表现好、业务能力强的聘用护士可优先转为正式护士;对聘用护士中的业务能力突出者,提供培训机会,鼓励她们参加学术活动,充分发挥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5尊重聘用护士、认同其价值。聘用护士同正式在编护士相比,面临着工作干不好容易被解聘的压力;独立当班的压力;新环境适应慢的压力;不熟悉工作同事等压力,这就需要管理者,深入了解被聘人员的心理压力,重视聘用护士的心理需要和职业需要,认同其在临床护理工作的价值及作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经济观,使聘用护士尽快承担起护士职业的责任。

2.6全员培训、重点培养、提高素质。聘用护士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缺乏工作经验,个人能力不足,适应临床工作慢,克服聘用护士自身不足不但需要聘用护士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医院的培养。医院应对聘用护士进行强化和不间断在职培训,要与临床护理工作紧密结合,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培训目标,使其基础理论、专科知识、临床技能及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综合提高。同时,医院对聘用护士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表现突出者可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临床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

篇2

1.1一般情况

本次被调查人员属于铁路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客运、车站等站段(本文称一线单位)52人,占60.4%;生活服务、经营、培训单位(二线单位)34人,占39.6%。单位卫生管理中层干部科(副)长12人,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74人。86份问卷中有82人认为食品安全和铁路运输生产安全一样重要,占95.3%。

1.2食品安全培训相关调查

对食品安全培训的方式、内容等情况的意见。对相关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简单有效的办法。《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有明确规定进行相关培训,时间、频次却没有要求。国家食药局规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每年不少于40小时,但具体从业人员没有要求。原铁道部曾要求从业人员1年培训1次。在培训时间上,92%的管理人员认可每年1次,1年2次及以上或者2年1次等仅占到8%。在培训方式上,集中课堂式培训是主要形式,但效果一般。有74.4%的管理人员认为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过程步骤的解析更为需要,另外对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经验交流也比较认可。培训内容上除了相关法律法规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技术规范、要求以及铁路食品生产经营行业特点要求也是想要学习的内容。在培训人员选项中站段主管领导、专(兼)职管理人员、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以及普通从业人员都被认为需要培训,也反映出站段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安全培训内容、要求可能上传下达不到位,存在不能有效反馈至主管领导和传达普及至食品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1.3站段食品安全管理状况调查

调查表中有本单位职工总数,食品单位总数,供水单位总数,公共场所单位总数及以上单位卫生相关许可证照是否齐全几项内容。收回的86份问卷中,这几项内容填报完全的12份,均为具体的食品经营单位,表明站段卫生管理人员对本站段卫生相关工作可能存在本底不详实、卫生管理覆盖不全面情况。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配备调查,30余个站段均配备1~2人,但只有2个站段的2个卫生管理人员为专职。站段单位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存在主要问题是食品安全管理专(兼)职人员少,人员不稳定和资金投入不足。就单位食堂和伙食团而言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餐厨从业人员难雇佣,因为薪酬少,耗时费力,检查要求多,从业人员时常出现随时停工不干现象。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欠缺,操作过程不规范也是普遍存在的。对于许可证不全原因,以经营单位自身软硬件条件不达标为主,也存在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少及认为许可证手续繁琐,难办理情况。

1.4对监督机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认知

铁路监督机构负责铁路运营站段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安全监督工作。近几年,随着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及铁路体制改革,铁路监督机构担负着相当于几个地方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对于监督机构食品安全监督工作的意见,46.5%的人认为保持目前监督工作力度,33.7%认为应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来促进食品安全工作,以一线站段为主。7.0%的人认为应减小,以生活服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为主。一、二线单位对监督机构是否应加大执法处罚力度意见有明显分歧(χ2=9.10,P<0.005)。对于加大处罚力度能否有效促进经营单位食品安全工作,一、二线单位有显著不同(χ2=13.30,P<0.005)。73.5%的二线单位卫生管理人员认为通过本单位自身管理能促进食品安全工作,明显高于一线单位(χ2=12.45,P<0.005)。新的《食品安全法》处罚起始额度2000元,较《食品卫生法》大大提高。法律规范处罚的依据之一就是处罚足以制止违法行为,适当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有利于制止违法行为。但铁路站段食堂、伙食团不以盈利为目的,从业人员在实际餐饮操作中出现疏忽或因硬件条件简陋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法》情况时有发生,如此执法处罚可能不被接受。另外食品安全监督文书上任何一条意见都有可能作为伙食团所属的工班、车间、乃至站段的考核处罚依据,所以基层食品经营单位对监督机构的工作可能有抵触情绪。对于监督频次,认为维持目前现况选项最多,这点上一、二线单位没有明显差异。最后82.6%的人认为监督机构以指导、服务、培训为主更能有效促进食品安全工作,这一点上一、二线单位认识基本相同。

2建议

2.1铁路站段应配置专职卫生管理人员,强化卫生管理工作

在铁路一线单位以生产运输为主要任务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工作仍需加强。这些站段职工人数往往数千上万,但卫生管理人员只配备1~2人,且大多数都是兼职。卫生工作覆盖面大,专业性较强,站段卫生管理人员应设专职,人员相对固定,切实担负各站段卫生管理工作。各站段应对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等相关专业卫生工作进行整合,加强专(兼)职人员配备,资金投入适当增加等。便于管理人员有效监管考核。

2.2强化卫生知识培训,探索适合铁路卫生工作的培训模式,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卫生知识培训是提高管理人员知识水平和管理技能的简单有效办法。食品安全培训应从站段主管领导做起,到各级主管人员及具体从业者。培训内容除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可进行实地观摩和实际操作的解析及优秀单位的经验介绍交流,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不断改进,提高培训效果。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是食品生产经营实施的执行者,应是培训的主体。从业人员较多且相对集中的单位,每年统一定期进行培训。对于各站段沿线伙食团,从业人员只有1~2人,又难于集中培训,应在卫生监督机构监督检查时现场指导、培训,包括伙食团所属的工区、车间相关负责人。并要求基层部门负责人强化日常卫生监管。

2.3铁路运营食品安全管理应各部门齐抓共管,完善机制,形成合力,确保铁路运营食品安全

篇3

[关键词] 品牌;品牌生态位;品牌生态位原理;品牌生态系统;品牌战略

[中图分类号] F27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040-04

[基金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科技品牌创建及其可持续成长管理理论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0372015)成果

[作者简介] 王兴元,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市场营销系主任、品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 担任多家大型知名企业集团战略与营销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品牌管理、创新管理以及企业系 统管理。(山东 济南 250100)

一、品牌生态位内涵及其基本原理

生态位(niche)研究已经渗透到了很多领域,而且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将生态位(niche)概念引入品牌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描述与解释若干市场现象及品牌发展规律。Moore 于1996年首次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概念(Business Ecosystem),建立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1998年波特(M. E. Port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企业群落和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企业群落理论;温科勒讨论了“品牌生态环境”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名牌产品创造发展及其战略管理理论方法与案例研究”(批准号:79600013)课题组对最为典型的品牌生态系统――名牌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生态的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以产业、企业以及品牌为对象的研究为描述与调控管理系统提供了新途径,对制定正确的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品牌生态位是指品牌在其生存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市场资源的综合状态,是品牌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生态位重叠是生物生态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生物生态竞争演化分析中占有中心位置,因此,在研究品牌生态位时,我们将首先探讨品牌生态位的重叠问题。品牌生态位重叠是指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利用的市场资源存在交集的状态。当两个品牌利用同一市场顾客资源或共同占有环境变量时,就会出现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假如,两个品牌具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这时候就会出现排他性的恶性竞争,但通常品牌生态位之间只发生部分重叠。品牌的生态位越宽,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也就越多,也就是说它更倾向于一个泛化品牌。相反,一个品牌的品牌生态位越窄,可利用的市场资源种类就越少,即该品牌的特化程度就越强,在这种情况下,一种市场资源常被许多特化品牌明确瓜分,从而减少了品牌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情况下,市场中的大品牌较多采用同其他品牌进行生态位重叠的策略,以保证占有领导地位和占据更多市场资源。生态位宽度可以按照要素资源、空间利用情况以及形态差异加以考虑。不同的品牌类型可以借助于把一种资源分离为许多部分而分别占有它,这种分离可以是空间的,也可以借助于资源特化来完成。空间分离是由品牌的行为和形态特化引起的,这种特化可以使每一种品牌限定于市场的一定部位和利用特定部分的资源。同一品牌的不同产品类别也常有空间分离或占有不同的生态位。一般来说,竞争常常因为市场小生境的利用、获取市场资源的不同和活动时间的差异而大大减弱。在一维生态位状况下,每个品牌在其生态位空间内就只有两个相邻品牌。沿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位维,各品牌最终的生态位重叠通常会存在差异,不同品牌生态位各维度之间经常会发生互补,如品牌在某个生态位维上重叠较多,而在另一个生态位维上就可能重叠很少。多维生态位关系极为复杂,随着维数的增加,品牌生态位可以在一个维度上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而在另一个维上却完全分离。如果一个竞争品牌从一个市场移走,留下的品牌也会进入以前它们无法占据的市场生境,这种品牌生态位扩展也是品牌生态位释放。大多数品牌的品牌生态位是依据时间和地点变化而变化的。品牌生态位的时间动态可发生在两种时间规模变化上:一是短期的品牌生态规模变化,通常只涉及一个或少数几个品牌产品变化;二是长期的进化规模变化,至少要涉及几个世代品牌产品变化。由于品牌生态位属于拟生物生态,信息远程传递快,商业零售系统规模大,品牌在市场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市场顾客资源生态位的分离难度很大。不同品牌在市场中的生态位状态决定了品牌的发展趋势及整个市场的结构。

品牌生态位原理可以总结为:品牌生态位重叠、品牌生态位分离、品牌生态位泛化、品牌生态位特化、品牌生态位缩放、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控制、品牌生态位多维竞争弱化、品牌生态位熟化、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品牌生态位非平衡发展、品牌生态位最优化以及品牌生态位保护等原理。利用品牌生态位原理可以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品牌成长及市场竞争规律进行分析与阐释,并为企业品牌战略制定及运作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二、品牌生态位原理对企业品牌战略的启示

1.品牌生态位熟化原理与品牌初创战略

品牌推向市场后,随着品牌经营活动的展开必然逐步形成特定的品牌生态位,由于品牌生态位的形成需要时间,而转换过程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因此品牌生态位在形成阶段须相对稳定。这段时间品牌产品销量可能很小,成长率也可能很低,但品牌在用户或消费者的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可能迅速建立,开始尝试并逐步认同,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品牌生态位熟化。之后,品牌生态系统可能迅速扩大并趋于稳定。任何品牌生态位都需要熟化的机理,我们称之为品牌生态位熟化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初创一个品牌时,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掌握品牌生态位熟化周期,切不可求胜心切、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也不可朝令夕改,缺乏定力,变换频繁。由于在品牌初创期内品牌功能、构成要素以及品牌结构等均不太成熟,因而各方面呈现出不规范及不稳定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成熟度将会逐步得到提高,采用较为稳定的品牌战略对于初创期品牌至关重要。

2.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原理与品牌可持续成长战略

品牌生态位是一个超体积集合,具有多维生态位变量。相关品牌生态位必须保持协同和谐才能实现这些品牌的可持续成长。品牌生态位协同指不同品牌生态位维度或同一品牌的不同市场维度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相互协助以及相互和谐的状态与过程。任何知名品牌均具有良好的生态位协同特征,尤其在资源生态位上呈现出正反馈增长的超协同状态。例如,品牌市场生态位中的目标顾客群的协同、产品营销协同以及资源生态位中的资源利用协同等到对品牌成长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在任一品牌的市场生态中,目标顾客、地域、产品相关性等的协同可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放大效应,资源生态中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垂直经济均是在资源生态位协同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实施品牌生态位协同共生战略才能最终实现品牌的可持续成长。品牌持续成长战略从某种意义讲实际上是品牌生态位的多元协同战略。

3.品牌生态位非平衡发展原理与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

品牌生态位受控于非平衡成长机理,呈现出非均衡发展态势。不同品牌生态位维度及整体品牌的发展常常呈现出突变、阶跃、涌现等形式。而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发展可能体现为不同生态位维度的发展不平衡,可能表现为主要生态位维度的变化,也可能是生态位整体突然的膨胀或塌陷等。若品牌生态位的构成及状态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则品牌必然呈现出非线性的发展态势。而品牌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使品牌生态位得到快速扩张变化,产生正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比如,品牌市场定位由中低向高端的扩张转换或产品的突破性创新等可使品牌得到快速成长。由于整体或局部的非平衡发展都有可能产生品牌跨越式成长效应,因而,品牌跨越式发展战略必须规划好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变化点与变化机制,或局部推进或整体推进。同时要密切关注品牌生态位的非平衡变化,严格控制不良效应的产生及蔓延,预防品牌出现严重的不可控“多米诺”危机。

4.品牌生态位最优化原理与企业名牌战略

品牌生态位是一个品牌市场资源利用集合状态,因而,不同的品牌总是在一定的自身环境条件下争取形成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最佳生态位。由于品牌生态系统具有拟生态特性,因此可通过定位、规划与抢占有利的生态空间,并随着品牌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形成优化的品牌生态位――即名牌生态位。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名牌创造的关键是形成最优的品牌生态位。在区域市场中,名牌一般占据主流市场并利用优势资源。对于一般品牌来说,要实现创造名牌的目标就要不断发展并优化自己的品牌生态位。企业名牌战略从根本上说属于企业的高层战略,它以创造与保护名牌为最终目标。要实现创造名牌的目标,企业必须在市场营销、产品创新与制造、人力资源以及财务绩效等方面处于领导地位,这在客观上必然要求其生态位处于优化状态,品牌生态位最优化原理可以为企业制定并实施名牌战略提供有效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5.品牌生态位重叠原理与品牌竞争战略

假设两个品牌具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这时就会出现竞争型排他现象。拥有完全相同的市场生态位的两个主体必然是你死我活,或你走我在,很难共生共存。这一自然规律几乎主宰了所有生物或拟生物的生态演化,因而品牌生态系统也不例外。纵观国际市场的品牌竞争,只要品牌理念、目标、市场定位、产品及营销策略完全相同,商战便不可避免。尤其在品牌产品同质、目标顾客相同时,排他性竞争就会非常激烈。在一般情况下,两个品牌不可能具有完全相同的生态位,因而排他性竞争只发生在某些环节或某些方面,而在其他一些方面则可能相容,品牌处于竞合状态。企业在制定品牌战略时,一定要高度关注主要竞争品牌的战略动向,尽可能在主要生态位维度上与强势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同时要与竞争品牌具有一定的生态位重叠,以便保持品牌的高效率运作。当市场容量受到限制时,品牌要采取有力措施打击竞争品牌,迫使竞争品牌退出市场,以便减少品牌的主要生态位重叠。

6.品牌生态位分离原理与品牌差异化战略

当两个品牌利用同一市场资源或占有其他环境资源时,就会出现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根据品牌生态位排他性竞争原理,品牌必然会根据环境能力及目标选择竞争或退出,因而产生了品牌生态位变化与转移,导致品牌生态位重叠现象消失。这种变化和转移可能是局部的也可能是整体的。我们将这种生态位分化机制称为生态位分离原理。若品牌生态位处于完全分离状态,则两品牌无竞争关系。不同类型的品牌可以借助于空间分离与资源利用分离把一种资源分离为许多不同部分而分别占有它。而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种也会存在空间与资源利用分离的生态位。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当企业安排品牌竞争战略时必须首先弄清楚现有竞争品牌的生态位重叠状况及自身优势,然后确立与主要领导品牌生态位相分离的差异化生态位战略,以便避免恶性竞争。差异化可通过在产品功能、目标顾客群、地域、价格定位等主要生态位维度上的不同加以体现。在市场空间大时,采取市场区域差异化战略;而在空间小时,采取产品及营销策略差异化战略。

7.品牌生态位泛化原理与品牌多元化战略

一个品牌所利用的各种市场资源类型的综合称之为品牌生态位宽度。若一个品牌具有很宽的生态位,那么它是以牺牲对狭窄范围内市场资源的利用率来换取对广大范围内市场资源的利用能力,这种规律即为品牌生态位泛化原理。若市场资源本身不能保证或产品市场需求变化很快,作为一个竞争者,品牌泛化将会对品牌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场目标顾客群规模很小,产品市场容量就小,因此,要使品牌得到发展必须开拓新的产品线,占据新的市场面,以扩大品牌销售规模。另外,为了规避风险,品牌主动进行生态位泛化,进入不同产业的市场,可以实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稳态经营状态。生态位泛化对品牌能力要求较高,一般情况下多为强势品牌所采用。对于众多中小品牌来说,除非具有对某些资源或市场具有相当的控制能力,一般不要采用此种战略。

8.品牌生态位特化原理与品牌专业化战略

若一个品牌具有很窄的生态位,即具有某些特定市场资源的特殊适应能力,当资源能力确保供应并可再生时,特化品牌具有特别优势,则称这种规律为品牌特化原理。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品牌特化可以形成局部垄断的竞争优势。由于品牌特化形成的垄断较高,其他品牌短时间难以进入市场,因而采取品牌专业化战略对于具有经营专长而实力中小的品牌来说意义重大。而某些大型的专业品牌也可通过特化方式取得规模成本优势或专业优势,品牌特化的方法很多,比如专注于单一市场或专注于利用专一特殊资源等,也就是要进行品牌专业化。现实中有许多生态位特化品牌,比如体育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以及劳力士手表等,这些品牌专注于特定领域或专业技能从而取得了巨大成功。

9.品牌生态位缩放原理与品牌发展战略

如果构成市场的品牌具有很宽的生态位,那么一旦遭到外来竞争品牌的侵入则这些品牌会被迫限制和压缩它们对市场空间的利用;而当品牌竞争减弱或有的品牌转移出市场时,其余品牌就可以利用那些以前不能被它利用的空间,从而放大了其生态位。这就是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原理。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将导致品牌竞争力及其活力的变化。有的品牌生态位压缩后可能成为一个特化专业品牌更具活力,而有的则会变得生存困难。有的品牌生态位放大后可能大大增加了其发展空间,会因过度放大而导致力量分散而失去了竞争力。品牌发展面临着复杂的环境条件,而企业能力也千差万别,因此,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品牌生态位的宽度,要有明确的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生态位缩放过程中要使市场资源与企业能力相匹配,并保持品牌优势的可持续增长。做到生态位压缩可作强主业,生态位放大可使品牌业务关联协调,扩大市场。

10.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原理与品牌创新战略

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市场将发生变化,而品牌自身的变化也会导致品牌本身的特性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态位的动态变化。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短期内表现在品牌规模变化中,而长期内则表现在品牌演化中。如短期内由于竞争而发生的品牌生态位的缩放变化与移动,以及长期内的品牌生态位根本变化都是品牌生态位动态原理所致。品牌生态位动态变化原理说明,任何品牌均应随着市场及自身条件的变化而对其生态位进行创新,创新的内容及时机应以是否提高品牌竞争力为基本衡量标准。通过生态位重叠与分离、生态位缩放、特化及泛化等的重新设计与改变,实现品牌成长的根本目的。基于品牌生态位变化的品牌创新战略要求品牌企业及时关注市场与外部环境变化,构建动态企业创新体系,并积极推进品牌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从而保持与不断增强企业的品牌活力。同时建立有效的企业预警系统,规避品牌创新风险。

11.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控制原理与品牌资产增值策略

品牌生态位是品牌多种资源利用状态的集合,具有多维性。由于不同品牌涉及市场资源的方方面面,要全面详细掌握品牌生态位的所有维度非常困难。但我们可以掌握品牌生态位的关键维度及关键控制因子。一般来说,品牌生态位是由少数资源维度与关键因子控制的,只不过不同的品牌类型、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会存在着不同的品牌生态位维度与关键控制原则。比如家电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的生态位关键因子为市场知名度,因此要提升家电品牌价值就必须保持良好的顾客沟通、品牌忠诚度以及品牌知名度。

掌握品牌生态位关键因子可使品牌发现并占据有利的市场空间,找到品牌价值快速增值的影响因素及有效途径,在品牌资产增值过程中事半功倍。一般来说,品牌资产由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牌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及其他知识产权等品牌资源构成。对某个特定品牌来说,品牌资产价值由上述5个方面的要素组合而成,但不同要素对品牌资产价值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的品牌感知质量及其他专利资源要素决定了品牌生态位的状态,而有的品牌则取决于品牌知名度、品牌联想度及品牌忠诚度等要素。因此,要提升品牌资产价值,就要对不同品牌价值关键因子进行调整与优化。

12.品牌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原理与中小企业成长战略

一般来说,品牌生态位具有多个维度,因此,沿着2个以及2个以上的生态位维度变化,各个品牌的生态位重叠通常会减弱,这种规律为品牌多维重叠弱化原理。如果2个品牌在一个生态位维度上重叠较多,但在另外一个维度上就可能很少重叠。反之,也一样。因此,品牌生态位多维重叠弱化原理使得品牌生态位重叠趋向弱化。这一原理告诉我们,对许多中小品牌来说,只要做好与主要竞争品牌在市场生态位上的差别布局,完全有可能创造出中小品牌的局部竞争优势环境,以便得到迅速发展。比如,有的中小品牌有可能与大品牌相同的产品生态位宽度,但可能在地域维上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完全分离;有的中小品牌则可能与大品牌市场资源生态位相似,但可能在品牌供给资源生态位上存在很大差异。这些都导致了品牌间竞争的弱化,中小品牌存在着特有的生存空间。

13.品牌生态位保护原理与品牌价值维持战略

品牌生态位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企业不得不为保护品牌而投入成本维护其生态位状态,尤其在生态位的重要维度上。若不采取任何措施保护品牌生态位,则其生态位将因竞争品牌的挤占而失去竞争力。品牌生态位保护原理告诉我们,所有品牌都要至少对其主要生态位维度进行保护,否则其品牌价值就会流失。品牌生态位保护需要有一定的战略安排,并支付一定的预防成本,其目的是通过提高品牌忠诚度、知名度、以及品质感知度,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以巩固其生态位地位,从而维护其品牌价值。现代市场经济中,品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获利、发展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任何企业都对品牌价值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缺乏品牌生态位理论指导,采取的措施缺乏针对性与系统性。只有通过科学的保护与发展品牌生态位,控制品牌生态位恶性压缩,才能最终维持并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James F. Moore,The Death of Competition,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Inc. (USA),1996.

[2]Iansiti.,M,&Levien,R,Strategy as Ecolo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4. 9.

[3]温科勒.快速建立品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4]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美]A・麦肯齐,等.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6]王兴元.名牌生态系统初探[J].中外科技信息,2000,(6).

[7]王兴元.品牌生态位测度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预测,2006,(5).

[8]巴思金.公司DNA:来自生物的启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

[9]杨于元,等.业竞天择―高科技产业生态[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9.

[10]皮洛. E. C. .数学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篇4

【关键词】食品卫生 安全管理

食品卫生安全是幼儿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千家万户的幸福,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近年来,媒体多次报道幼儿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或因货源、制作过程;或因消毒不当、管理制度缺失造成的餐饮中毒事件触目惊心。为保证幼儿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作为幼儿园的食堂工作者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必须加强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安全意识,健全组织和各项工作制度

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幼儿园利用每周一例会时间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实行每周五下午学习例会制,组织食堂餐饮人员学习卫生安全常识及食品加工操作知识,开展技术培训活动,让大家牢固树立餐饮卫生安全意识,食品烹饪严格按《食堂管理标准化》程序操作、炊具定期消毒、门窗随时落锁,减少安全隐患。

幼儿园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明确安全分工。园长为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后勤副园长对安全保卫设施、食品卫生安全负责各班教师对本班幼儿安全及安全教育负责;伙管员、炊事员对饮食、饮水安全负责;保健医生对传染病防控、食品的营养搭配负责。园内层层签订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书,各岗位明确职责,层层把关。同时加强对幼儿园食堂的环境管理,幼儿园食堂是幼儿园的安全重地,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堂,食堂大门随时上锁,有参观或维修人员进入,须经幼儿园领导同意并填写《非食堂工作人员出入食堂登记表》,写明出入时间及事由,方可在专人陪同下进入。

二、规范购货流程,严格筛选进货和储藏

根据幼儿食谱需要,我们对市场进行充分考察,充分了解供货方的经营信誉,经营资质,多家比较,择优选用,定向进货。为保证货源安全,我们幼儿园食堂用的调料、油、各类肉均为胜大超市直接供货。青菜由专人供货,签订安全协议。对一些三无产品,不管价格多便宜,坚决不购买不使用。

严格执行验收制度,采购的食品经采购人员、验收人员签字后,主食、副食分库存放。食品按类别、品种分架、整齐摆放,散装食品及原料储存容器加盖密封,并经常察看三期,以防霉变。定期清扫、消毒,保持清洁。肉类、水产品、禽蛋等副食品,分别冷藏储存,冷冻设备有明显标示,并有温度测量装置,温度保持摄氏8°以下,定期化霜,清洗。肉类、水产品分开存放,生食品、熟食品、半成品、分类存放,杜绝生熟混放。食品入库时,做好入库记录,登记品名、数量、入库日期、生产日期及保质期限。

三、“一条龙”加工,食品留样备查

从原料加工到烹调、食用,我们严格按照标准化烹饪流程,进行“一条龙”加工,首先原料在粗加工间按要求清洗切配,然后进入烹调间进行烹饪,成品后分盛到各班的容器,放到配餐间,最后从配餐间分到各班级食用。整个程序生熟不见面,“生进熟出一条龙”,避免了食物的生熟污染,有效杜绝了食品因制作过程的交叉污染而产生的食物中毒。食品留样,食品制作人每日三餐 ,按品种数量每样留100克,留存48小时,分别放在专用的密封容器内,贴上标签,注明留样的时间和餐次,冷藏于专门的留样柜中,由专人管理记录,保管钥匙,严把食品质量追溯的关键一环。

四、养成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和公共场所卫生

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坚持科学的洗手习惯(六步洗手法),操作前、便后及从事与食品无关的其它活动后应洗手,先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流动水冲洗。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头发梳理整齐置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不得在加工场所或销售场所吸烟、吃东西、随地吐痰;不得穿工作衣帽入厕;不得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极做其它影响食品卫生的行为;不得直接抓取食物,直接入口或用勺直接尝味。

篇5

单位性质: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乙方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

民族:_________

出生年月:_________

参加工作年月日:_________

文化程度:_________

政治面貌:_________

户口所在地:_________省_________地(州、市)_________县(市、区)_________乡(镇)_________村(街道及派出所)

身份证号:_________

原在工作单位(岗位):_________

担负工作:_________职务(职称)

为了确立双方的聘用关系,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根据《贵州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和国家、省的有关规定,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合同期限

本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_________年。其中试用期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_________月。

特定工作任务合同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其中试用期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共_________月。

第二条 岗位及职责要求

1、甲方聘用乙方在_________岗位,从事_________工作,担任_________职务。

2、乙方须按照甲方岗位工作要求,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包括指令性工作任务、日常性工作任务、临时性工作任务等。

3、乙方须接受甲方委托人的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

第三条 工作条件和保护

甲方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安全保护、职业卫生规定的完成工作任务所必须的工作条件和工作场所,保障乙方在工作时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

第四条 工作纪律和保密工作

1、乙方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纪律,服从甲方的管理、教育。

2、乙方必须遵守国家和单位的保密规定,维护甲方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经济利益等合法权益。如违反规定造成甲方损失时,要依照甲方的章程、纪律等有关规定,接受甲方的纪律处分和赔偿甲方的经济损失,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条 工作报酬

甲方以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根据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和标准,按照工作责任、工作量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付给乙方工作报酬。

在合同签定时的工作报酬为_________。

今后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按国家规定发生变化时,乙方有权享受变化后的相应的工作报酬、津贴和补贴。

甲方要及时合理地支付给乙方工作报酬,包括规定的各种津贴和补贴。

第六条 保险福利待遇

1、甲方要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金。其中应由乙方按规定缴纳的个人部分,由甲方按月从乙方工资中扣除。

2、乙方在合同期内的工作日、公休假日、因公负伤、致残和死亡,非因公负伤、患病和女职工保护等福利待遇,均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3、乙方的住房待遇,按照甲方公示的有关规定执行。

4、甲、乙双方应严格执行国家的退(离)休制度,乙方符合退休条件的,即办理退休手续,并享受相应待遇。

第七条 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续签

1、因法律、法规、政策变化及不可抗拒力等原因致使本合同无法完全履行,经双方协商同意,依照法律、法规、政策可以变更合同的相关内容。

2、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

(1)在聘用期内违反甲方的工作纪律,连续旷工超过10个工作日或者1年内累计旷工超过20个工作日的;

(2)在试用期内,考核不合格的;

(3)违反工作规定或操作规程,发生责任事故,或者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4)未经甲方同意,擅自出国或者出国逾期不归的;

(5)未经甲方同意在外兼职,严重影响本职工作,或严重损害甲方合法权益的;

(6)在聘期内被劳动教养或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的;

(7)严重扰乱工作秩序,致使甲方或其他单位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的;

(8)符合其他法定事由的。

3、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解除合同,但应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乙方:

(1)乙方患病或者非因公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安排的其它工作的;

(2)乙方年度考核或者聘期考核不合格,又不同意甲方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虽同意调整工作岗位,但到新岗位后考核仍然不合格的;

(3)合同签订后,签订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的;

(4)甲方因法定的原因被撤消或解散的,甲方应在被撤消或解散前与乙方办妥解聘手续。

4、在聘用期内乙方被开除或自动离职,合同自行解除。

5、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不得解除合同:

(1)因工负伤或患职业病,治疗终结后,经劳动能力鉴定机构鉴定为1至4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的;

(2)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

(3)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患职业病或患现有医疗条件下难以治愈的严重疾病或者精神病的;

(5)乙方正在接受纪律审查或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尚未作出结论期间的;

(6)有国家规定的不得解除聘用合同的其他情形的。

6、乙方因公负伤或患职业病医疗终结,经有关部门确认不同程度丧失工作能力的,按以下办法办理:

(1)完全和严重丧失工作能力的,甲方不得解除合同;

(2)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聘用合同解除与否,由甲方与乙方商定;

(3)国家另有规定的。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乙方可以提出解除聘用合同,但应提前30日向甲方递交书面报告:

(1)在试用期内的;

(2)考入普通高等院校需离岗学习的;

(3)被录用或者选调到国家机关工作的;

(4)依法服兵役的;

(5)甲方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6)甲方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8、任何一方要求解除合同,应保证在不损害双方利益的前提下,对履行合同的善后事宜做出妥善处理。

9、合同解除后,乙方仍负有保守在工作期间得知的国家和单位机密或技术秘密、商业秘密的义务。

1o、合同期满后,需要续签的可以续签。续签合同在本合同期满30日前办理。

第八条 双方约定的其它事项1、2、3、4、5、6、

第九条 违约责任、经济补偿和生活补助

1、任何一方违反聘用合同条款规定,应付对方违约金,主约金数额由双方在本合同第八条中约定。一方造成对方经济损乡的,还应按实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2、甲方出资培训乙方的,甲乙双方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本{同第八条中约定培训后的服务期限与违约责任。甲乙双方没有约定,乙方在培训后服务期未满5年提出解8合同的,应向甲方支付培训违约金。培训违约金按每服务一年{j去培训费总额的20%支付。若甲方在培训后服务期未满5年提出解除合同的,乙方不支付培训违约金。

3、下列解除聘用合同的,甲方应根据乙方在甲方的实际工作年限,按每工作1年支付其本人1个月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高于当地月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给予经济补偿。

工作年限尾数不足1年的,按1年计算。

(1)乙方患病或非因公负伤,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甲方安排的其他工作,甲方单方面解除合同的;

(2)乙方年度考核不合格或聘期考核仍不合格,又不同意甲方调整其工作岗位的,或者调整到新岗位后考核不合格,甲方单方面解除聘用合同的。

(3)甲方因分立、合并、撤消,不能安置乙方到相应单位而解除聘用合同的。

4、解除合同的乙方失业救济,在已开展失业保险的地区,按当地失业保险规定办理。未开展失业保险的地区,由甲方根据当地政府规定的职工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按月发给生活补助费。甲方对乙方的生活补助费的发放不超过24个月。如乙方在领取生活补助费期间被其他单位聘用,甲方从乙方被其他单位聘用的第2个月起不再发给生活补助费。

5、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被解除合同的,不发给生活补助费:

(1)出境或出国定居的;

(2)受劳动教养或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收监执行的;

(3)国家另有规定的。

6、根据本合同第七条第2项解除合同的,不予以经济补偿。

第十条 人事争议处理

本合同生效后,双方必须严格遵守。

甲乙双方因履行合同发生争议后应协商解决。

经双方协商或主管部门调解不能解决的,可以按国家人事部《人事争议处理暂行规定》和《贵州省人事争议仲裁办法》规定,向同级政府人事部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甲方(签章):_________

乙方(签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鉴证机构(盖章):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说明

一、本聘用合同书必须使用蓝、黑墨水书写。

二、聘用合同书一式4份,由甲、乙双方签字盖章,政府人事部门鉴证后,甲乙双方各执一份,一份存入个人档案。

三、本合同代签无效;涂改处必须加盖校对章,否则涂改部分无效。

四、凡推行人员聘用制的事业单位和与之建立聘用关系的人员必须签订聘用合同。

篇6

组长:周雪梅

副组长:刘谊

食品安全管理员:黄桂香 彭思露

营养师:彭秀清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一、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健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与责任制度。

二、加强对食堂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明确、细化学校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职责。

三、督促食堂从业人员落实上岗体检与培训制度,落实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要求和工作措施。及时检查并结合上级主管部门、卫生执法部门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意见,督促限期整改排除。

四、加强对师生食品安全的教育管理。

五、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食物中毒的措施和应急预案。

六、坚持好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七、学校落实专人——总务主任为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具体分工:

组长:周雪梅,全面负责幼儿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工作职责;

2、主持召开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安排部署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3、把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列入学校议事日程,经常到食堂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不断改善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软硬件条件。

副组长:刘谊

1、负责制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自查自纠,督查食堂各项财务工作;

3、经常深入食堂了解掌握相关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改造美化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研究解决。

食品安全管理员:黄桂香 彭思露

1、在幼儿园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宣传教育活动;

2、检查督促相关人员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解决;

3、定期检查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索证、台账登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负责各种进入食堂原材料的验收、索证、并按“五常”要求进行入库、保管、放工作;

4、督促食堂开展员工培训;

5、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

6、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法律法规和上级相关部门对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7、做好各种台账资料的登记工作。

营养师:彭秀清

1、负责厨房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带领厨房工作人员完成伙食保障任务。

2、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做好日常饮食工作、室内外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定期接受检查,保证卫生质量。

3、严格按照营养师要求执行每周的菜品计划,掌握主、副食品的数量、质量以及品种轮换。保证就餐品种齐全,花样繁多。

4、采购渠道透明,能够确保原材料新鲜、质高。食物贮存应分类、分架、分类隔离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原材料。

5、掌握每天两餐的成本核算情况,检查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杜绝原材料浪费情况发生。

6、负责厨房人员操作质量的检查,对违规操作及不合质量要求的成品、半成品应及时提出纠正,每日用餐时组织协调人员分工,组织好开饭及收尾清洁工作。

7、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水、电、气等管理,做好安全防范检查,消除不安全隐患。

8、协助后勤管理人员定期征求员工及家长对伙食的建议和要求,并及时将情况整改。

9、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工作觉悟和业务技能。

10、完成领导交待的常规工作以及临时事务。

篇7

[摘要]目的:了解牡丹江市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知晓状况,为量化分级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管理人员4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单项知晓率分别为54.35%、93.48%、71.74%、76.09%、60.87%、86.96%、71.74%、76.09%;总知晓率为84.8%。结论:牡丹江市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量化分级管理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个别知识点还需加强培训。

[关键词]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晓率;调查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根据我国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现状,由卫生部推出的一种全新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模式,牡丹江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自2003年10月起对市直属学校食堂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为了解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基本知识的知晓状况,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牡丹江市直属46家学校食堂48名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1.2 方法:依据2003年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和多年量化工作经验,制做成统一格式的调查问卷,问卷共有8道题,由调查员对学校食堂管理人员一对一逐题调查收录。

1.3 资料分析:用Excel进行调查问卷资料的录入,对所得的计量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调查结果

调查发出问卷48份,收回有效问卷46份,有效率95.67%。

2.1 单项知晓率: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答对者有25个,知晓率为54.35%,哪一个风险最小、信誉度最高,答对者43个,知晓率为93.48%。实施量化分级的目的,答对者33个,知晓率为71.74%,取得卫生许可证最低要达到哪一个级别,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答对者28人,知晓率为60.87,量化分级结果是否向社会公示,答对者40人,知晓率为86.96%,食品量化分级是否终身制,答对者33人,知晓率为71.74%,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第一责任人是谁,答对者35人,知晓率为76.09%。

2.2 总知晓率:每份问卷答对5题以上(含5题)者为知晓。总知晓人数为39,总知晓率为84.80%。

3 结论

通过调查显示牡丹江市直属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人员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个别问题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中分有几个等级”、“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是通过哪个量化表进行评分”等的知晓率相对较低,对这些知识点卫生监督部门在宣传培训时应注意重点加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立体化资助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尤其是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从目前来看,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各项资助政策包含了“奖、贷、助、补、减、勤”等方面,主要为从经济方面资助贫困生完成在校的学业,却往往忽略了贫困生毕业后走上社会的就业帮扶。因此,以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为导向的“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就业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1.逆境成才

由于家庭贫困,部分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造就了坚忍的性格和不屈的精神。因此,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具有奋发向上的豪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往往不会过多地计较个人得失,愿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从基层干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态度积极务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合理的目标,正确自我定位。同时在就业中也能调整个人期望以适应市场的需求。

3.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

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在校期间,为改变以后的生活环境,大都勤奋刻苦,成绩优秀,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同时经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在工作中更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更快上手,融入工作氛围中。

4.忠诚度高

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就业时很少挑三拣四,对工作起点及待遇方面要求相对较低,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在工作中也不怕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强。

(二)劣势

1.心理劣势

高职院校贫困生由于出身贫寒,往往自尊心较强,自卑敏感,心理负担过重,性格内向,因此在求职过程中,犹豫焦虑,很不自信。一部分贫困生常常会产生不切实际的攀比心理,致使在实际的就业中急功近利。

2.综合素质低

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无法购买更多参考书籍、复习资料,甚至有人大部分的时间用来打工或勤工俭学,学习时间较短,无暇参加各类校园活动,导致学习成绩差,综合水平弱;由于贫困,他们节约开支,降低伙食标准,致使营养不良,身体素质差。另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贫困生来自农村,由于中学过分注重应试能力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欠缺,知识结构和实际操作技能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3.文凭弱势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就是低学历,弱文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这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当前用人单位更加看重毕业生接受的是什么层次和类型的高等教育,而难以在面试录取阶段了解到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学历和学位的信号显示的作用在人才、劳动力市场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

4.“关系社会”的存在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中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还不够健全,因此,有可能有良好社会关系的学生较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而对那些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个人素质也不拔尖的贫困生容易造成竞争机会的不平等。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立体化资助模式”的构建

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在就业中的优劣势,如何发挥贫困生的优势,帮助他们克服劣势。笔者从就业帮扶的角度出发,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资助模式”,对高职院校贫困生从经济、能力、实践、心理、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进行帮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个较为完善的资助和帮扶体系,全面帮忙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充分吸取养分,以期在毕业时具备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能在就业的大浪潮中处于优势地位,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实现就业的良性循环。

1.加强奖、助、贷的管理

在目前,各种奖助贷的帮扶主要为提供物质帮扶,反而削弱了贫困生的进取心。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普遍存在更多的是一种赠与性的直接资助,很可能造成只扶贫不扶志。虽然每年投人很多钱资助学生,却未必收到预期的效果。手持贫困证明,符合认定标准,就能获得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还有其他一系列名目繁多的各种补助。与那些通过勤奋学习才能获得为数不多的奖学金的同学相比,在贫困生的资助上反而出现了新的不公平现象。因此,资助的资金不仅仅是为了“扶贫助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成才”。资助更应关注那些积极上进,取得进步的同学。在进行奖助贷的管理时,应将资金适当向成绩优秀、表现积极的同学倾斜,让品学兼优的同学获得更多的资助。让贫困生明白,贫困不是获得资助的全部理由,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才能有所成就。

2.加强勤工俭学的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校内的勤工俭学岗位大多有限,且一般都是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很多贫困生没有机会获得勤工俭学的岗位,无法得到锻炼。勤工俭学的改革应着力于与校外企业的联系,将校外资源引进来,与未来的招聘单位签订联合协议,对校内的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这样,高职院校贫困生如果能从入校以来就得到勤工助学岗位的锻炼,他们会比其他同学更具备吃苦耐劳、珍惜工作岗位的品质,而这些品质正是企业招收新员工最看重的方面之一。这样,对校内勤工俭学的改革将积极推动贫困生的就业,对高职院校的整体就业也会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特殊学生的管理

对于特别贫困的学生,尤其是孤儿、单亲以及问题学生,应采取一些特殊困难的补助措施,对其进行有重点关注的帮扶。如减免学费,减免书费,伙食补贴,一对一帮扶,手拉手活动等。同时,不止在物质方面,在精神上,也要特别关爱这些学生,如建立特殊贫困学生档案,将教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联合,时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等。总之,将采取一切形式对他们进行帮助,并将这样的关注持续到就业之后。

4.加强技能培养

可以适当对贫困生进行针对性的技能辅导,如考证辅导班等。或可推出一系列奖励政策,如第一次考证就通过的可获得全部学费减免,第二次通过的可减免一半。并且,在进行宣传时对于学习成绩优秀,顺利考得各项资格证的同学进行宣传和奖励,使其的优秀事迹广泛流传,对其他同学起到良好的榜样影响作用。另外,还可以成立一些技能互助小组,高年级的同学与低年级的同学结对共建,成立互助小组,在考证,就业等方面互相交流,互相指导,以高年级带动低年级,优秀带动一般,以期实现全面进步。

5.加强心理指导

在对贫困生的了解中我们发现,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或者“精神贫困”是由于家庭、社会、自身等各种多方面原因长期造成的,他们希望通过奋发成才来彻底改变自己和家庭境遇与现实命运。但由于经济困难,许多高职院校的贫困生形成了自尊又自卑的性格,寡言内向、精神压力过大,使得他们自惭形秽、封闭自己,逐渐陷入孤独的境地。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贫困生的心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可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寝室等方式了解贫困生学习、生活情况,初步了解学生的个人思想状况。在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情况筛查,并根据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类,对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及时干预和辅导,以降低贫困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校园恶性事件频发的现状。同时,可主动开展各种讲座,从被动化为主动,帮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心理建设等方面进行自我调整。

6.加强就业指导

第一,帮助贫困毕业生分析职业及专业的技能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求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尤其是衣着、谈吐、礼仪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等。第二,优先向贫困生提供招聘信息,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品学兼优的贫困生,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爱和向用人单位推荐面试的机会。同时,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培训,在择业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劣势,以此确定好自己的择业目标,并有针对性地向贫困生群体提供适合的工作岗位。另外,鼓励贫困大学生创业。目前,在我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以较低成本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应考虑适当向贫困生倾斜,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把握机会,寻找合适的项目,在未毕业前就开始创业,给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良好的开始。

7.加强毕业后的追踪管理

做好对贫困生的就业追踪调查,使他们能顺利地度过关键的试用期。当顺利度过试用期后,积极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与协调,做好用人单位与贫困生之间的剂,将就业帮扶进行到底。同时,积极为贫困生拓展思路,提升能力,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参与各种职业考试,为今后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继续为贫困生提供就业信息,鼓励为找到合适工作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达到百分之百的就业目标。

三、结语

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的大事,需要政府、高职院校、社会和贫困生本人等多方面共同做好协调努力。作为高职院校,应建立贫困生档案,在“奖、贷、助、减、补”等经济扶助措施的基础上,建立以高职院校贫困毕业生的就业为导向的“立体化资助模式”。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积极改进。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需要通过多方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琛.影响高职工科类毕业生就业因素的SWOT分析及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

89-90.

[2]叶晓静.周建华.创新资助模式,提升帮困育人功能——以海口经济学院调研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63-165

[3]张振华.地方高师院校贫困生“三三一”资助模式探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96-99

[4]罗丽琳.高校贫困生多维资助模式的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99-1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学生资助工作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由‘经济帮扶’向‘能力开发’转变的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gsfzz001)。

作者简介:

冯婧(1984—),女,广西天等人,助教,现供职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会计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

樊永生(1978—),男,广西上林人,讲师,现供职于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篇9

根据市属事业单位工作需要及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规定,现就2018年市属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综合类初级专业技术及管理岗位工作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适应岗位的身体条件,其中应聘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岗位的须身体健康,体形端正,外观无明显疾病特征,无影响面容且难以治愈的皮肤病,无色觉异常,无文身,无肢体功能障碍;

4、具有招聘岗位要求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5、年龄应在40周岁以下(1977年2月5日以后出生);

6、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应聘)、服务年限不满5年(含试用期)的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现役军人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应聘。

具有日照户籍或2018届日照生源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且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2018年2月5日前核发),可报考符合岗位资格条件的面向残疾人招聘岗位。2018届新疆生源(高考时户籍,下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或新疆生源2016-2017届未就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可报考符合岗位条件的面向新疆籍高校毕业生招聘岗位。

取得高级工、预备技师职业资格的高级技校或技师学院全日制毕业生,可分别按照全日制高职(大专)、本科毕业生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

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可应聘符合条件的岗位。取得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的台湾学生,可应聘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岗位。

凡与聘用单位负责人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或者近姻亲关系的应聘人员,不得应聘该单位人事、财务、纪律检查岗位,以及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岗位。与市纪委市监委机关、派驻机构、市委巡察机构工作人员和市纪委监督对象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的人员,不得应聘市纪委所属事业单位。

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岗位招聘条件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有关规定执行,除以上情形外,另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应聘:

(1)受过劳动教养、少年管教的;

(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3)曾被辞退的;

(4)有道德败坏等不良行为的;

(5)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

(6)直系血亲和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内外从事颠覆我国政权活动的。

招聘岗位对工作经历有明确要求的,应聘人员需提供相应的工作经历证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实习、兼职等不作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年限按足年足月累计,以2018年2月5日为截止日期。

二、招聘岗位及招聘人数

具体招聘岗位、招聘人数及条件要求见附件1。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1、个人报名

报名时间:2018年 2月5日 9:00—2月7日16:00

查询时间:2018年 2月5日11:00—2月8日16:00

应聘人员登录日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rzhrss.gov.cn)进行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提交个人信息资料。每人限报一个岗位,报名信息的待审核期为2个小时,自完成提交报名信息算起。应聘人员在招聘单位资格初审前可修改报名信息,后一次自动替换前一次信息。招聘单位初审通过,报名信息不能更改。应聘人员必须使用有效期内二代身份证进行报名,报名与笔试、面试时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人员在应聘期间的表现,将作为公开招聘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2、单位初审

初审时间:2018年2月5日11:00—2月8日16:00

招聘单位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作,及时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认真进行资格审查,确认初审结果。对具备报名资格并符合应聘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不符合应聘条件而未通过初审的人员,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少的内容,并退回报名人员补充。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应安排专人接听咨询电话,提供咨询服务。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应留存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3、网上缴费

缴费时间:2018年2月5日11:00—2月9日16:00

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进行网上缴费,逾期未进行网上缴费的,视为放弃。缴费成功人员于2018年3月13日9:00-3月18日9:30下载、打印准考证,以及《日照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参加面试时使用)。

根据山东省物价局、山东省财政厅《关于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录用考试报名考务费有关问题的通知》(鲁价费函〔2016〕2号)核定的标准,考务费的收取标准为每人每科40元。拟享受减免考务费的应聘人员,不实行网上缴费,审核通过后,可由本人或委托他人携带相关材料于2月9日12:00前到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北京路128号劳动大厦516房间)办理现场确认和减免手续,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见附件2。

报名结束后,对应聘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招聘岗位,招聘本科毕业生的相应核减招聘岗位(新疆籍定向招聘岗位核减计划相应调剂到非定向岗位),招聘残疾人定向、新疆籍定向或硕士研究生的,经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同意可按实有人数参加笔试、面试,根据考试考核情况确定是否聘用。应聘取消招聘计划岗位的人员,经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同意,可在规定时间内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岗位或办理退费手续,改报只进行一次。

4、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当选派专人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严格审查,确定符合聘用条件的人员,并对资格审查结果负责。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需按招聘岗位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需提供的证明材料见附件2。应聘面向残疾人招聘岗位的,还需提交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2018年2月5日前核发)和户口薄;应聘面向新疆籍高校毕业生岗位的,还需提供户口簿;香港和澳门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应聘的,还需提供《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学生应聘的,还需提供《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进入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中心岗位面试范围的人员还需进行现场目测,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现场目测参照《关于印发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48号)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有关要求执行,主要测查:视力、色觉等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纵跳摸高是否达标,外观有无明显疾病特征,有无影响面容且难以治愈的皮肤病,有无文身,有无肢体功能障碍等。

四、考试

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笔试内容为公共基础知识,包括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为保证新进人员基本素质,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岗位招聘人数和笔试情况确定。

笔试采取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

笔试时间:2018年3月18日上午9:00—11:30。

(二)面试

根据应聘人员的笔试成绩,在合格分数线以上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招聘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的人员,并按规定程序面向社会公布。笔试合格人数为零的岗位,取消招聘;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数名考生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参加面试人选。截至面试之日前第3天的17时,面试人选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视为自动放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自动放弃或取消资格形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面试主要测评报考人员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面试采用百分制计分。面试成绩由考官当场评判,当场公布(市盲人按摩指导中心保健按摩技师岗位面试方式、时间等事宜另行通知)。

面试形不成竞争的岗位,拟确定为考察人选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本次招聘进入考察范围人选面试最低成绩。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费按规定收取。

面试结束后,按照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采用百分制计算报考人员的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根据考试总成绩,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同一招聘岗位应聘人员出现总成绩并列的,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

五、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中心招聘人员体能素质测评

根据考试总成绩,分岗位,由高分到低分确定进入体能素质测评范围的人员。其中,计划聘用2人及以下的,按1:3的比例确定,计划聘用3人及以上的,按1:2的比例确定。进入体能素质测评范围人员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60分,其中面试人员形不成竞争的岗位,进入体能素质测评范围人员的面试成绩,不得低于本次招聘其他进入体能素质测评人员的面试最低成绩。

体能素质测评项目及标准,参照《公安机关录用人民警察体能测评项目和标准(暂行)》执行。体能素质测评为达标性测评,凡其中一项不达标的,视为体能测评不合格,体能测评成绩不计入报考人员总成绩。

体能素质测评必须由报考人员独立完成。不按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体能素质测评的,视为放弃。

体能素质测评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会同公安机关共同组织实施。体能素质测评成绩在测评点当场公布。

六、考察体检

按照招聘岗位,根据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按岗位招聘计划1:1.5的比例,确定进入考察范围人选,并按招聘计划等额进行考察、体检。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应成立考察体检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考察体检工作。考察可根据岗位条件要求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主要考察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等方面情况,并对应聘人员是否符合规定的岗位资格条件,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是否真实准确等进行复审。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中心招聘岗位考察政审工作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考察体检工作小组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考察对象,并写出书面考察意见。确因工作需要扩大考察范围的,须报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审核同意。体检应在县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进行,体检标准和项目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应聘人员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的,即为放弃。对按规定需要复检的,不得在原体检医院进行,复检只能进行1次,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对放弃考察体检或考察体检不合格造成的空缺,可从进入同一岗位考察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

七、公示聘用

对考试、考察、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由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统一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后不再递补。公示期满,对反映问题影响聘用并查实的,不予聘用。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由聘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规定报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备案后,办理聘用手续。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

八、其他

1、应聘人员在报考期间要及时了解招聘网站的最新信息,保持通讯畅通有效,因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自负。

2、对公开招聘违规违纪相关行为,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5号)等有关规定给予认定和处理。

3、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不指定考试教材和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招聘岗位资格条件咨询请与招聘单位直接联系(招聘单位咨询电话详见《岗位汇总表》)

公开招聘咨询电话:0633-8866229。

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633-8777835。

附件.33c8eb24fa7e1551e598c9ddc91f7d44.doc

附件.20b8b6c98dc0bbc26534eed4a86642a7.xls

篇10

[关键词] 在编;聘用;护士;心理卫生;职业紧张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5(c)-111-03

护士职业是紧张的,职业性紧张的结果可表现为对护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2]。近20年来,护士心理卫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一些研究结果显示,护士人群心理卫生状况比一般人群差[3]。职业紧张因素与护士心理卫生状况有一定的关系[4]。当前基层医院对在编和聘用护士的管理模式、福利待遇等有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两个不同工作背景的护士人群其心理卫生、职业紧张状况是否存在差异,职业紧张因素对这两个护士人群的心理卫生影响是否相同,尚未见报道。为此,笔者在广州市部分基层医院护士中展开了相关的调查,以便为基层医院制订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的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6年11月选取广州市15家基层医院共1 120名在岗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聘用护士 470名,在编护士650名。

1.2调查内容

1.2.1 一般情况调查包括护龄、职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与医院的雇用形式。

1.2.2 护士心理卫生状况调查采用普通健康问卷 (一般的健康调查表,GHQ-12)调查。该问卷共 12 个问题,每个问题后设“经常,有时,偶尔,从无”4 个答案,按Likert's 4 点法赋分。12项总分≥27者视为心理状况不佳,

1.2.3 护士职业紧张调查采用 Mclean's 职业紧张问卷 (Mclean's 工作压迫力调查表) 调查。该问卷由美国Mclean教授研制,通过应付能力、工作应激源及工作满意感3部分共 44 个问题来评价个体的职业紧张情况,每个问题有5个选择,分别赋予1~5分。其中应付能力共设20个问题,分别对个体了解自己、兴趣、反应性、尊重别人及主动性与创造性5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如应付能力总得分≥60分,各亚组得分≥12分,则认为应付能力弱。工作应激源则围绕工作冲突、工作压力、工作范围及与领导的关系4个方面设置了12个问题,如工作应激源总得分≥36分,各亚组得分>19分,则认为工作应激源大。工作满意感12个问题,如得分≥45分,则认为工作满意感差。Mclean's 职业紧张问卷及普通健康问卷在国内职业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已得到验证[5]。

1.3调查方法

采用一人一卷不记名调查方法,在各医院护理部的协助下,以科为单位由各科室护士长组织本科护士填写,护理部统一收回。

1.4统计学方法

全部资料用社会科学软件包 10.0进行录入,核对并建立数据库。统计学处理方法用t检验、 χ2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两组调查人群的基本情况

发出问卷 1 130 份,回收 1 130份,回收率为100%。不合格问卷 10份,有效问卷 1 120 份,有效率为99.11%。所调查基层医院的护士在文化程度、职称、婚姻状况、护龄、与医院的雇用形式的构成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表1)。

2.2 心理卫生各项目异常率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基层医院护士人群消极性项目上异常率高于积极性项目,其中护士在集中精神、因焦虑而失眠、精神紧张、不能克服困难、失去信心5个方面的异常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2.3 心理卫生与职业紧张状况得分比较

从表3可见,基层医院聘用与在编护士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得分均

2.4 心理卫生状况与职业紧张因素的关系

基层医院在编与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与职业紧张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护士心理卫生状况得分为应变量,以文化程度、护龄、职称、婚姻状况、雇用形式、职业紧张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分析,见表4。

表4结果显示,应付能力、工作应激源、雇用形式、职称是基层医院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应付能力、职称、工作压力是基层医院在编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

3 讨论

3.1 基层医院在编与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有差异

本次研究应用普通健康问卷对基层医院护士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两组人群心理卫生问卷总分在正常范围内,但存在明显差异,心理状况不佳检出率分别为20%和24%。两组人群中在消极性项目的异常率均高于积极性项目。在编医院护士在消极性项目的异常率普遍高于聘用护士,在积极性项目中除对事情的决定能力、感到愉快两项外,集中精神、喜欢日常生活、不回避矛盾、发挥作用的异常率均低于聘用护士。

3.2 导致基层医院在编与聘用护士产生职业紧张的因素不同职业紧张问卷分析发现,在编护士应付能力、工作应激源、工作满意感均强于聘用护士。两组人群在应付能力的亚组得分中,只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主动性与创造性可能是构成在编与聘用护士应付能力差异的主要因素,在编护士主动性与创造性好于聘用护士。在工作应激源4个亚组得分中,两组的工作压力、工作范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工作压力与工作范围可能是构成在编与聘用护士应激源强弱差异的主要因素,聘用护士对工作压力、工作范围的感受要好于在编护士。对构成工作满意感的12个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聘用护士在与同事合作、对上级领导工作等3个方面的满意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聘用护士对工作单位、工作条件、从事工种、工资、工作进步、发挥才能、知识水平等9个问题的满意率均低于在编护士。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聘用护士满意感低于在编护士的因素。本次调查的两组人群在文化程度、职称、婚姻状况、雇用形式、护龄的构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编护士高年资、已婚的护士明显多于聘用护士。有研究表明,不同学历、职称、年龄护士的职业紧张存在差异[5]。

3.3 影响基层医院在编护士与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职业紧张因素不同

基层医院在编与聘用护士在心理卫生状况与职业紧张存在差异。但职业紧张因素对这两组人群的心理卫生的影响是否一致,对此,笔者将心理卫生得分作为应变量,将应付能力、工作满意、工作应激及各亚组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同时为了了解学历、职称、护龄、雇用形式等因素对心理卫生的影响,也将其纳入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与在编护士存在差异,应付能力、职称、雇用形式、工作应激源是聘用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影响因素,以应付能力最大,提示提高护士应付能力、降低工作应激可促进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职称、工作压力、应付能力是在编医院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以职称影响最大。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应付能力可提高在编护士的心理卫生状况。职称是聘用和在编护士心理卫生状况的共同影响因素,职称越高,心理卫生状况越好,这提示管理者对不同职称人群的心理卫生状况的关注重点应有所不同。

3.4 开展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是必要的

由于基层医院的特殊性,当前护理队伍的年龄构成差异已非常明显,加上体制不同,聘用与在编护士在工作条件、工作待遇、竞争机制、发展机遇等均存在差异。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基层医院在编护士与聘用护士在心理卫生、职业紧张现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影响心理卫生的职业紧张因素也不同。为促进基层医院护士的心理卫生,有必要对基层医院护士心理卫生及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Wheeler HH.A review of nurse occupational stress research[J].Br J Ntirs,1997,6:642-645.

[2]Cudmore J,Antigonish MN.Sources of stress for emergency nursing in four urban Canadian emergency departments[J].J Emerg Nurs,1996,18(3):211-216.

[3]冯涛,王利兰.护士群体心理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2,16(7):384-385.

[4]逢冰洁,张曼玲,江志君.护士工作应激与护理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8):435-438.

[5]胡定伟,龙霖,吴玉琼,等.不同年龄护士职业紧张调查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7):18-19.

篇11

1.吉林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吉林白城 137000;2.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3.白城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联系数对车站环境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的聚类分析。方法 应用均匀分布法确定给定车站各评价指标观测值的等级区间值,根据集对分析的原理构造三元联系数并计算中间有效值,有效值最大者对应的等级即为该车站类别。结果 南宁站、凭祥站和湛江站的环境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属于Ⅰ类,黎塘站、贵港站、玉林站、茂名站和北海站属于Ⅱ类,防城港站属于Ⅲ类。结论 联系数用于聚类分析原理自明,计算简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火车站;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卫生检测;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14-02

[中图分类号] R1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16-02

[作者简介] 谷玉祥(1970-),男,内蒙古喜桂图旗人,专科,中级职称,主要从事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车站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的监督和检测,是铁路系统疾病预防和控制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对维护广大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作用。为客观评价车站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该研究应用联系数学的方法对文献[1]提供的车站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检测值进行聚类分析,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车站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检测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9个二等以上的车站为研究对象,以X1-公共场所监督合格率(%)、X2-饮食监督合格率(%)、X3-公共场所体检率(%)、X4-饮食体检率(%)、X5-公共场所五病检出率(%)、X6-饮食五病检出率(%)、X7-餐饮具监测合格率(%)、X8-食品监测合格率(%)、X9-微小气候监测合格率(%)、X10-空气质量监测合格率(%)、X11-水质监测合格率(%)、X12-鼠密度阳性率(%)和X13-传染病发病率(1/10万)为研究指标,其中X5、X6、X12和X13为低优指标,其余为高优指标。根据2012年开展的各车站环境和站卖食品卫生检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各研究指标值见表1[1]。

1.2统计方法

应用联系数[2]对表1中的各车站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进行聚类分析。

2结果

2.1划定各指标类别区间值并标记

考虑到各指标值并不都呈正态分布,采用均匀分布法划定各指标类别区间值。该文采用三个等级,以三元联系数描述各车站各等级环境卫生和站卖食品卫生情况。以R表示同一指标观测值极差,低优指标三个等级区间值范围分别为[Xmin,Xmin+R/3)、[Xmin+R/3,Xmin+2R/3)和[Xmin+2R/3,Xmax],高优指标与此相反。如对于X1等级Ⅰ、Ⅱ和Ⅲ对应的区间值分别为(94.72,96.14)、(93.30,94.72)和(91.88,93.30),其他类推。对照各车站相应指标值和各等级区间值,标记等级罗马数字于表1各指标观测值后。

2.2构建三元联系数

对同一车站不同指标对应的等级分别与三个等级进行序数比较,数值相差为零者作为同部A,相差为1者为异部B,相差为两者为反部C,得到同一车站不同等级对应的联系数Um=Am+Bmi+Cmj(m表示等级),见表2。

2.3计算联系数有效值并判定等级

基于既往研究[2-5],以中间有效值判定类别和排序较为可靠。因此,令i=0,j=-1计算得到各车站各类别的中间有效值(表2联系数后的数字),依据同一车站有效值最大者对应的等级即为该车站类别为判定规则,所得各车站类别结果见表2第5列。可见,南宁站、凭祥站和湛江站的环境和站卖食品卫生质量最高,属于Ⅰ类,黎塘站、贵港站、玉林站、茂名站和北海站属于Ⅱ类,防城港站属于Ⅲ类。

3讨论

聚类分析可将一些观察对象依据某些数量特征加以归类,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有系统聚类法和快速聚类法之分[6]。将数量观测值按照一定的法则转换为等级类别(或各指标为分类资料),各比较组各指标等级和设定的等级序数分别构成了一个集合,即为集对。这样,可以按照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构造相应类别的联系数,依据计算得到的中间有效联系值大小关系或其他判定准则,即可完成聚类分析。可见,基于联系数的聚类分析的原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聚类分析。

聚类与排序是综合评价的两个组成部分。资料来源之文献属于排序分析,而该文属于聚类分析,所得结论是对原文献的有力补充和佐证。在疾病预防控制过程中,往往无须排序,只需依据评价指标的观测值对不同比较组进行聚类分析,该文所述方法可满足这种需求,且可避免人为确定各类别数量的缺陷,为一种客观科学进行聚类分析的一种新统计方法。由该文分析过程可看出,该方法原理自明,计算简明,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对表1不同车站环境和站卖食品卫生检测资料应用基于联系数的聚类分析表明,南宁站、凭祥站和湛江站属于Ⅰ类,黎塘站、贵港站、玉林站、茂名站和北海站属于Ⅱ类,防城港站属于Ⅲ类。应用该方法时,应注意:①对数值变量资料划分类别数量的多少应依据比较组数的不同而合理设定;②应根据观测指标值的分布类型,选择确定不同类别区间值的方法[7];③确定个比较组类别时,应综合进行分析。如三元联系数的异部系数i∈[-1,1]取不同数值时,可能出现判定类别不同的现象,如i=1时所有车站均应判定为Ⅱ类。可见当不确定度取不同数值时,同一比较组类别可能出现“倒转”。这可区分异部不确定性的不同,对比较组的类别进行动态聚类分析,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的放矢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卫生检测工作提供了客观而科学的依据。

[

参考文献]

[1] 张东生.密切值法在车站卫生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4):236-237.

[2] 邱昭君,孙爱峰.联系数在不同地区卫生监督质量聚类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6):490-492.

[3] 吴莹,孙爱峰,孙齐蕊.集对分析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质量分类和排序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1):61,63.

[4] 刘秀梅,赵克勤.区间数决策集对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5] 张绍林,孙爱峰.联系数有效值在抗菌药物配伍治疗布鲁菌病效果排序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373-374.

[6] 方积乾.医学统计学与电脑实验[M].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篇12

20世纪90年代,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被引进我国。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陆续开展了大量理论引进、培训推广和食品企业试点研究工作。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内食品市场准入制度的大力推进,在食品企业中形成了建立和实施HACCP体系的热潮[1]。卫生部出台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明确要求:2006年学生集中供餐企业实施HACCP管理,2007年餐饮业、快餐供应企业和医院营养配餐企业实施HACCP管理。卫生部颁布实施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中也明确了在餐饮行业实施HACCP管理的要求[2]。

将HACCP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卫生监督,找出监督环节和菜肴加工制作中的关键控制环节,针对重点环节重点监督,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采取干预措施,可更加有效地提高食品卫生监督效率,达到保障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的目的。

1 做法

通过对食品原料的采购、运输、包装、储存以及食品加工的过程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

1.1 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现场监督的主要环节

了解活动安排――制定监督计划――确定接待单位――食谱审核――从业人员健康检查――食品采购监督――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监督――餐具洗消的监督――餐厅摆菜监督

1.2 菜肴制作工艺流程

制定食谱――采购――粗加工――菜肴烹调――备餐间――上菜――餐厅熟食烹制――熟食间――上菜

1.3 运用HACCP原理确定的八个关键控制点以及控制措施

(1)接待单位资格

接待单位之间食品卫生状况差异较大,若接待单位自身卫生管理水平、接待能力及卫生设施状况等软硬件条件不足,就很难保证能安全地完成接待任务。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卫生接待能力评估单、接待单位卫生安全承诺书。

(2)食谱

接待单位所需的食品和原辅料有品种多、数量大的特点,各种原料本身、制作工艺要求个不相同,其产品(菜肴)食用安全的危害程度也不相同。因此,要对重大活动期间的食谱进行审核,尽可能选择原料不易变质、工艺制作安全性好的食品,剔除禁止生产经营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同时,审核食谱中供应菜肴的品种数量与加工制作场所、加工条件是否相适应。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食谱审核单。

(3)食品采购

使用的原料主要有:主食(米面)、肉类、禽、海产品、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及调味品等,若采购时把关不严,易购进不新鲜食品及未经检疫部门检疫的肉类及制品和非食品原料加工的伪劣食品,则可能引入生物性或化学性危害。原料中主要的生物性危害是致病性微生物和寄生虫,化学性危害主要为鲜肉中的盐酸克伦特罗、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菜豆中的菜豆毒素及有毒动植物的混入(如有毒贝类、发芽马铃薯等)。其中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在后续操作环节中不能消除其危害。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食品索证台帐、食品出入库登记记录表。

(4)烹调

菜肴蒸煮不彻底,加工过程翻抄不均,导致部分菜肴烧煮时间不够,可能造成致病菌残留、扁豆中的皂素不能被破坏,不能控制和消除原料在前面环节留下的危害,而且菜肴烹调后即上菜,后续的操作环节中也不能有效控制。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热菜烹调中心温度测试记录表。

(5)熟食制作

熟食制作必须达到“五专”的加工条件,并且要保证切拼前的食品不被污染,切拼过程防止污染。熟食间的空气、案板、刀具和工作人员的手都可能是引入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媒介,熟食营养成分较高,一旦受到污染,病原微生物很容易生产繁殖,且熟食加工完毕后直接送到餐桌进食。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冷荤间消毒、温度检测记录表。

(6)餐饮具清洗消毒:餐具清洗消毒卫生制度未建立和落实,餐具清洗不干净,消毒时间不足,不能杀灭餐具上残留的病原微生物,不洁餐具就流入下一循环使用,可能造成致病菌污染。是关键控制点。

控制措施――消毒间消毒液浓度测试记录表等。

(7)菜肴制作至食用时间:烹调至进食时间过长,由于菜肴温度下降及各部分温度不均匀,病原微生物繁殖迅速。是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规定从制作到食用不得超过2小时。

(8)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从业人员若患有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及化脓性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疾病,则很容易污染食品,造成食源性疾患。由于餐饮行业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可能出现先试用后体检的情况,而且现行法规对食品从业人员每年一次的体检规定并不能保证一年内其健康不会发病,若从业人员非新近体检的,则存在一定危险性。为确保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应对全体从业人员的体检时间、健康状况进行全面检查。是关键控制点。控制措施――职工出勤、晨检记录表。

2 体会

针对关键控制点,卫生监督部门可以通过现场监督、查阅食品加工人员对食品加工过程的纪录、现场快速检验等手段对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全过程监控。从根本上减少了卫生监督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监督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怀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通用教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2]卫生部.《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卫监发[2005]260号).

篇13

[关键词]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思考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二级学科和主干课程,是预防医学专业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1]。因此,本学科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社会性和应用性,在增进我国人民体质、预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性、高素质的应用型优秀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索改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方法。

一、《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面临着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新挑战。首先,来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一些与营养相关的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发病率快速上升,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国民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问题日益显现,医务工作者所担负的合理营养的健康教育任务日益加重。再者,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食品加工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及应用,食品污染物检测的复杂化使得食品卫生突发事件以及食品安全新问题频频发生。其次, 我国原有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体系已经明显滞后于我国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发展的现实状况,新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 如何科学地选择适应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改革的对策

(一)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是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柱和基础[2]。根据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社会需要以及自身实际情况,我们选择孙长颢主编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6版教材。这本教材知识全面,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当今生命科学的新进展。如植物化学物是21世纪全球营养学界的研究热点,第六版用一章的篇幅对植物化学物的相关知识进行介绍。针对我校实际教学情况,我们编写了《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指导》,选择的实验内容即满足专业培养要求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调整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学生对知识是否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第6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包含十四章内容,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如何在有限的授课学时内让学生切实学到知识且不感乏味,关键在与教学内容的有效组织。

根据教学计划及大纲的精神, 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合理取舍, 总的原则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学习到基本理论和方法, 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 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较为熟练地应用有关的知识。营养学部分,重点讲解营养学基础、各类食品营养价值、特殊人群营养、社区营养及营养与疾病;食品卫生学部分,讲授重点在食品污染以及预防、各类食品卫生及其管理、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以及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和卫生监督管理。通过上述知识的讲授使学生能够较全面、系统的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材上的其他内容,采用专题讲座、实践学习等方式介绍。我们利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介绍了植物化学物的知识。目前有关植物化学物的研究较多,新的研究结果不断涌现。我们把最新的研究结果介绍给学生,拓宽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热情。

(三)改革并完善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灵魂,教学方法选择是否适宜,对教学效果能产生较大的影响[3]。传统的课堂教学, 往往采用 “灌输式”教学,老师滔滔不绝讲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能力的培养。久而久之,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减退,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因此,为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我们尝试教授与引导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方式。避免事无巨细的讲解教材内容,而是在阐述重点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讲授不同人群营养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我们让学生根据各类人群的生理特点结合营养学基础知识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及膳食特点进行分析和归纳,教师在教授时对同学出现错误的知识点进行分析、解释。这样方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在讲授食物中毒的内容时,我们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案例,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查找文献、分组讨论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原则及调查处理方法。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完整分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教师在设计案例及组织教学过程中,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2.实验教学 实验是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是现代医学的基石。实验教学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影响着医学生的素质。传统的实验课由实验技术人员准备实验器材、配置试剂,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完成操作,撰写实验报告。另外,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为理论课服务, 多以验证性、演示性的实验内容为主,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很小。这样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机会,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加上一些学生对实验课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因此上实验课时缺乏积极主动性,不愿动手, 敷衍了事,导致实验教学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针对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指导复习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预习,对疑点、难点进行记录。②教师讲解:实验课上教师对实验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对学生在预习时遇到疑点、难点进行分析讲解,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在书写实验报告时,不仅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结果,还要求把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③鼓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完成实验操作。在实验教学中,选择2~3个实验内容让学生们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包括实验器材的准备、试剂的配置、实验条件及实验步骤的确定和完善、实验结果的分析等。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严谨性、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④适当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如鲜奶卫生学评价综合性实验设计,通过感官指标、理化指标以及相应的卫生检验指标综合判定鲜奶的卫生状况。

(四)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我们采用多媒体形式作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并利用网络进行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示课件,使授课方式变得方便、快捷,节省了教师授课时的板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大量图片、动画和视频等资料的使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点变得形象、直观,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巩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寓学于乐。此外,我们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进行了网络课程建设,教学大纲、教案、实验指导、参考资料、练习题等上网对学生免费开放,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与课堂教学起到了互补的作用。

(五)改革课程考试方法

“一考定乾坤”的终结性考核评价制度在中国的本科教学中可谓根深蒂固。过分注重终结性考核的结果,造成有的学生平时不认真读书,而热衷于在期末考试时猜题、押题、作弊投机,其结果是学生完整的知识体系不仅没有构建起来,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谈起。我们对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从传统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向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转变,引进较为科学的形成性考核评价方式。主要通过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形成性考核,包括:上课考勤情况、课堂回答问题、平时作业、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创新、社会实践等。在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学习动力。

三、结束语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是学科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全面、系统进行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为改善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服务。

参考文献:

[1]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6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篇14

【关键词】PBL;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1969 年在加拿大的Marster 大学创立,随后在医学教育领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并不断地被国内外的医学院校所广泛采纳和接受[1]。具体而言,即课后留下问题,让学生事先自行准备。然后在下次讲课时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属于预防医学领域,主要研究饮食与健康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作用机制以及据此提出预防疾病、保护和促进健康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因此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不仅具有很强的自然科学属性,而且还具有相当程度的社会科学属性,即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2]。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中,以案例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实施学生自我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探讨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掌握的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

1.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必要性

1.1 医学发展的需要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社会属性很强的科学,与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在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或者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时候,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践技能就显得十分重要。汶川地震发生后,饮水、饮食安全以及灾后防疫就需要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家参与。而食品安全问题目前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注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等都是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的恶性食品事件。因此,培养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的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人才对于今后促进人们的健康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案例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

1.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教学的改革思路

根据大纲要求, 实践教学应占总学时的40% ,但以往安排的实践教学大多是验证性试验, 学生动手多, 动脑少, 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致于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手足无措, 既没有方法, 也没有思路。近年来, 面对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我们在实践教学部分加大了案例教学的比重, 由原来的10% 增加到30%。但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实验指导中提供的案例素材不是过于简单, 就是过于典型, 与卫生防病的工作实际有一定的差距, 另外, 全班同学集中讨论一个案例, 同学的参与度不高, 教学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摆脱不了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寻找标准答案的固定模式。因此, 我们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依据,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 对案例教学的内容、案例来源及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

1.3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随着现代化发展知识更新很快。作为21世纪新型医学人才,学习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原理和方法,有助于我们结合基础、预防、临床医学、药学及卫生管理等专业知识,更好的掌握医学理论。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经常听到学生抱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内容抽象枯燥,背概念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案例式教学的实施方法

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用相应的教学案例来完成知识点的教学。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应与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在讨论中发现错误,不断思考和分析,得出一致的结论,来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案例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实践,且教学效果取决于案例。因此,应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大纲和围绕知识点,精选案例,以弥补教材的单调乏味和局限性,高质量的案例应具备下列特点:

趣味性,根据教学目的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应用医学术语生动形象的描述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知识性,所选案例并不能只是一个故事或事件,而且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内涵,通过案例使学生从中获得相关知识和经验教训。

目的性,选择案例作为教学案例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案例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实践性,因为所选案例来自于真实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和生活情景的距离,与学生今后的岗位需求和上岗需求相吻合,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

2.2 案例的设计和选择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以信息收集的形式形成的信息式案例,以调查解决问题的的能力为主的问题式案例,叙述一个事件情景的陈述式案例,体现更多解决问题的决策式案例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相关内容,以章节为单位,每一章节编排一个典型的案例,根据讲述的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类型,并配合相应的图例。 如在讲授基本概念时,可以采用陈述式、实录式案例,在讲授营养相关疾病和食物中毒时可采用典型病案例,在涉及一些综合性的教学内容时可采用问题式和决策式案例。

2.3案例教学实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