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3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一体化产业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产业一体化,长吉。
长春和吉林是吉林省中部的两座特大城市,空间距离75km,时间距离仅30分钟。两市人口占全省的45%,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其中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在经济发展上有区位优势;吉林市则具有多样性的资源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然而无论是长春或吉林,如果仅凭本城市自己的经济总量或综合实力,在国内外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若要提升长吉两市在国内外整体实力,应充分利用长春、吉林两市近在咫尺的区位关系以及地域联系,合理组织两个核心城市以及周边城镇在区域中的分工,实现一体化发展。
实际上,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同时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也早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然而之所以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进程较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性。而现阶段面临全球化竞争和挑战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一体化程度,则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率先实现长吉一体化的目标,宣告了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的全面启动,为提高长吉一体化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如何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就成为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产业发展概况。
长春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4400亿元。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已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不含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和材料等新型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
是国内文明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和“光电信息城”。吉林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1亿元,增长17.7%。重化工业是吉林市工业产业特点。拥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中钢吉林铁合金厂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大企业。主要工业产品2000余种,化工、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70%。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其近些年产业趋势来看,虽然长春市产业顶着“汽车城”、“电影城”等光环,吉林市的重化工业在国内外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长吉两市无论在产业竞争力还是综合实力都存在下降的趋势。从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三化统筹”等目标考虑长吉两市的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化工产业、粮食深加工、能源、材料等重、化行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能耗和污染压力较大。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信息、商务会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部门发育程度较低。第一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经营单体规模普遍很小,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
空间格局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长、吉两市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但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竞相发展”的制度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恶性竞争”多于“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趋同。连接两地的产业发展轴带和重要节点已具雏形,但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
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制约“三化统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人口的单位从业率和报酬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多于“统筹”。长吉两地的产业关联度不高,成为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而长春、吉林两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关联很少,一体化的内在需求不明显。产业一体化已经严重滞后于长、吉两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发展的“短板”。
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化策略。
1.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育长、吉两大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环节,特别是其基本经济部门(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之间的关联,形成产业链条。其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培育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形成“核心-外围”结构,让一体化区域内的各个城镇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核心城市发展的力量。最后,培育不同产业发展轴带、城镇产业共生区之间的关联,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网络,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2.产业发展向高级化转变。
从第一产业角度来讲,应注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尝试耕地流转制度,扩大单体经营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减少农民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利用英俊、泉眼、劝农山、四家、奢岭、齐家、山河、太平、万昌、岔路河、一拉溪、搜登站、大绥河等全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8个节点镇,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岔路河中心节点,建设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合作产业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农业生态新城。建设劝农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高端、绿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供应长吉两市的“菜篮子”。
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创新能力,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具体来讲,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依托一汽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产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以中油吉林石化为依托,带动发展地方配套化工,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汽车配套化学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依托大成、中粮、燃料乙醇、天景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九台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鼓励发展承载大量就业的基础服务业,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会展、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体来说,依托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高铁西段和龙嘉国际机场构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长春综合保税区、总部经济、航空服务、TOD商住、商贸物流等现代、高端服务行业。
培育新型业态。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发挥域内科技优势,培育发展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业态”。近期,重点培育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化工(多元酸、多元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平板显示、RFID射频标签、固态照明光源等新型业态,以便在未来的产业扩张当中占据主动。
3.引导产业联动发展。
从实现“三化统筹”和践行新型工业化的角度,必须强调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总部经济、金融、中介、设计研发、信息服务、物流、咨询等高端部门引领传统工业部门步入新型工业化,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城镇就业,承接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所转移出的劳动力。以发展新型工业夯实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基础,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和基础供应。
4.积极拉动就业。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排斥居民就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遇到的一个难题,在东北地区特别典型。到2020年,长吉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将达到65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与现状416万城镇人口比较,意味着新增200多万城镇人口。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推动“三化统筹”,意义格外重大。
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有:依托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为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配套的小型零部件、纺织、内饰、皮革加工等。为石化、粮食深加工产业配套的包装材料制造。保洁、安保、配送、家政等都市型服务业。
转变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挖掘现有产业的就业增量。给与安置就业多的企业以多种优惠政策,从补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转向补贴新增就业岗位。对于食品加工、旅游业、服务业、商务会展和物流等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在发展理念上就要以就业最大化为目标,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有力“抓手”。
在双阳、九台、永吉等转型新城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给与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一是培育自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纳就地转移的农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
5.推进一体化区域“两型”产业体系的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执行国家最严格的保护耕地政策,保护并留住生态用地,有限制地扩张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碳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严格限制既没有科技含量、又无就业增量,市场前景充满风险、高耗能、耗水,占用大量工业用地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6.引导一体化区域空间统筹。
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为获得空间效率的节约,并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要在效率最高的地区集中配置资源,让资源最充分地流动。依托长吉间已经形成并将继续强化的交通走廊建设,培育产业发展轴带和廊道;依托轴带上规划发展的新城、新区和新镇等,培育产业结点;依托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合理配置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共生区。形成产业基地、轴带(廊道)、城镇产业共生区,层次分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一体化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空间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论长吉一体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以及优化区域内部分工,强化产业关联,拉动就业等产业发展策略,使产业发展服务于“三化统筹”,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使产业一体化其成为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产业一体化,长吉。
长春和吉林是吉林省中部的两座特大城市,空间距离75km,时间距离仅30分钟。两市人口占全省的45%,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其中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在经济发展上有区位优势;吉林市则具有多样性的资源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然而无论是长春或吉林,如果仅凭本城市自己的经济总量或综合实力,在国内外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若要提升长吉两市在国内外整体实力,应充分利用长春、吉林两市近在咫尺的区位关系以及地域联系,合理组织两个核心城市以及周边城镇在区域中的分工,实现一体化发展。
实际上,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同时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也早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然而之所以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进程较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性。而现阶段面临全球化竞争和挑战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一体化程度,则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率先实现长吉一体化的目标,宣告了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的全面启动,为提高长吉一体化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如何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就成为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产业发展概况。
长春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4400亿元。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已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不含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和材料等新型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
是国内文明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和“光电信息城”。吉林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1亿元,增长17.7%。重化工业是吉林市工业产业特点。拥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中钢吉林铁合金厂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大企业。主要工业产品2000余种,化工、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70%。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其近些年产业趋势来看,虽然长春市产业顶着“汽车城”、“电影城”等光环,吉林市的重化工业在国内外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长吉两市无论在产业竞争力还是综合实力都存在下降的趋势。从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三化统筹”等目标考虑长吉两市的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化工产业、粮食深加工、能源、材料等重、化行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能耗和污染压力较大。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信息、商务会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部门发育程度较低。第一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经营单体规模普遍很小,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
空间格局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长、吉两市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但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竞相发展”的制度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恶性竞争”多于“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趋同。连接两地的产业发展轴带和重要节点已具雏形,但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
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制约“三化统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人口的单位从业率和报酬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多于“统筹”。长吉两地的产业关联度不高,成为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而长春、吉林两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关联很少,一体化的内在需求不明显。产业一体化已经严重滞后于长、吉两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发展的“短板”。
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化策略。
1.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育长、吉两大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环节,特别是其基本经济部门(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之间的关联,形成产业链条。其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培育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形成“核心-外围”结构,让一体化区域内的各个城镇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核心城市发展的力量。最后,培育不同产业发展轴带、城镇产业共生区之间的关联,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网络,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产业发展向高级化转变。
从第一产业角度来讲,应注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尝试耕地流转制度,扩大单体经营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减少农民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利用英俊、泉眼、劝农山、四家、奢岭、齐家、山河、太平、万昌、岔路河、一拉溪、搜登站、大绥河等全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8个节点镇,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岔路河中心节点,建设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合作产业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农业生态新城。建设劝农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高端、绿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供应长吉两市的“菜篮子”。
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创新能力,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具体来讲,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依托一汽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产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以中油吉林石化为依托,带动发展地方配套化工,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汽车配套化学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依托大成、中粮、燃料乙醇、天景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九台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鼓励发展承载大量就业的基础服务业,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会展、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体来说,依托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高铁西段和龙嘉国际机场构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长春综合保税区、总部经济、航空服务、TOD商住、商贸物流等现代、高端服务行业。
培育新型业态。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发挥域内科技优势,培育发展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业态”。近期,重点培育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化工(多元酸、多元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平板显示、RFID射频标签、固态照明光源等新型业态,以便在未来的产业扩张当中占据主动。 引导产业联动发展。
从实现“三化统筹”和践行新型工业化的角度,必须强调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总部经济、金融、中介、设计研发、信息服务、物流、咨询等高端部门引领传统工业部门步入新型工业化,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城镇就业,承接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所转移出的劳动力。以发展新型工业夯实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基础,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和基础供应。 积极拉动就业。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排斥居民就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遇到的一个难题,在东北地区特别典型。到2020年,长吉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将达到65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与现状416万城镇人口比较,意味着新增200多万城镇人口。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推动“三化统筹”,意义格外重大。
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有:依托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为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配套的小型零部件、纺织、内饰、皮革加工等。为石化、粮食深加工产业配套的包装材料制造。保洁、安保、配送、家政等都市型服务业。
转变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挖掘现有产业的就业增量。给与安置就业多的企业以多种优惠政策,从补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转向补贴新增就业岗位。对于食品加工、旅游业、服务业、商务会展和物流等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在发展理念上就要以就业最大化为目标,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有力“抓手”。
在双阳、九台、永吉等转型新城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给与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一是培育自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纳就地转移的农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 推进一体化区域“两型”产业体系的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执行国家最严格的保护耕地政策,保护并留住生态用地,有限制地扩张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碳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严格限制既没有科技含量、又无就业增量,市场前景充满风险、高耗能、耗水,占用大量工业用地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6.引导一体化区域空间统筹。
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为获得空间效率的节约,并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要在效率最高的地区集中配置资源,让资源最充分地流动。依托长吉间已经形成并将继续强化的交通走廊建设,培育产业发展轴带和廊道;依托轴带上规划发展的新城、新区和新镇等,培育产业结点;依托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合理配置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共生区。形成产业基地、轴带(廊道)、城镇产业共生区,层次分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一体化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空间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论长吉一体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以及优化区域内部分工,强化产业关联,拉动就业等产业发展策略,使产业发展服务于“三化统筹”,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使产业一体化其成为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产业结构;比较优势
引言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河北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逐步发生了转移,符合产业演化的一般趋势,也带动了河北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与京津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河北省的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而作为东部沿海地区,没有充分发挥毗邻京津和环卫渤海的区位优势。尤其是最近两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出现,更使得省内的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这就需要进一步借助京津的幅射、扩散作用积极促进河北产业结构的继续整合、调节,带动经济复苏及更快发展。
一、京津冀区域概况
京津两市处于国家的心脏,位于环渤海地区中部,拥有全国最发达的海、陆、空交通网络系统。其中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和国际交流的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公路、铁路的枢纽,拥有全国最大的航空港。天津是老工业基地,轻工业比较发达,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京津在地理位置、经济实力、城市集聚力和扩散力等方面在全国乃是世界都具有相对优势。
京津是同时又是河北的心脏,环抱京津是河北的独特优势。
近几年,河北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河北省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但河北与京津区域间差距仍在拉大。从河北省来看,利用比较优势理论与京津两市合作共赢的力度不够大,发展现代产业的基础还很薄弱,产业结构仍存在不合理因素,省内城市尤其是大城市数量少并且规模小,城市幅射效应不够,还需要继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
二、河北产业结构概况及与京津比较分析
近30年时间河北的三次产业结构由1987年的28.5: 50.5: 21.0到2006年的13.2: 52.8: 34.0,进而到了2008年的12.2:54.3:33.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 16.3个百分点,在近两年比重变动基本持平;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尤其在近两年里上升的1.5个百分点,涨幅较大。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 12.5 个百分点,但是近两年有所回落。河北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来看取得了很大成效。河北省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
从满足劳动力转移及就业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在大幅度下降,劳动力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而相比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比较低的产业比重吸纳了和二产业几乎等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还是很大的。
三大产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效果自然是不同,河北仍然是以第二产业强支撑为突出特征的,相比北京、上海等地的三产支撑趋强型经济,以及天津等地的二产三产双支撑型经济还有很大差距。
河北的经济类型是以投资拉动型经济(投资率超过50%,投资增速高于22%、外贸出口依存度在20%以下)为主的,与北京等地的弱均衡增长型经济(三大需求拉动作用相对均衡),以及天津等地的投资出口双拉动型经济(外贸出口依存度超过25%,投资率超过50%)相比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在这样的差距之下,河北要如何谋求发展呢?
必须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在京津地区的经济扩散与辐射之下完成其质的飞跃。
三、河北三大产业与京津比较优势分析
第一产业
河北是农业大国,第一产业产业增加值仍在提高,因为相对于京津等城市来讲,河北省的农林牧渔等第一产业是有绝对的比较优势的,然而,它在地区经济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小,也就是它对河北省地区经济的拉动和支撑作用越来越少,这是符合产业升级的规律的。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仍然在40%以上,这表明河北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劳动力转移不足,很多劳动力还停留在第一产业中。
其中,农业基本占一半以上,牧业次之,林业、渔业所占比重很小。近二三十年间,河北农、林、牧、渔业产值均呈增长趋势,但农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均有所下降,林业比重基本不变,牧业比重有所上升,由此可以看出,河北农业主体地位趋于下降,牧业优势逐渐明显,但渔业很弱,没有充分发挥其环渤海优势,今后发展空间很大。
第一产业仍是河北对比京津的相对优势产业,虽然它不像二三产业带来很高的产值,但是它有效的解决了大批就业,而且它的发展空间还是有的,所以应加强林牧渔等产业的多元化经营,在增加竞争力强的名优特产品,稳定第一产业的增长率的情况下,尽量扩大出口经济,压缩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
虽然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产值持续增长,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基本稳定,但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十分缓慢,仅占就业人数的30%左右,这说明河北省第二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有效吸纳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河北省规模以上工业(即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人500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制造业增加值之和为16506.4亿元,占河北工业增加值的75.6%,是采矿业增加值的13.4倍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的11倍,这说明制造业是河北目前无可替代的主导产业,是拉动河北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08奥运会时,基于环境考虑,北京搬迁出来了一批炼钢、水泥等工业企业,未来看,这些钢铁等制造行业将继续成为河北对京津地区的比较优势产业,所以还要大力发展,并继续拉动河北经济增长,巩固其主力地位。
河北省高度偏向于钢铁行业,并有不断强化的趋势,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发展却十分缓慢,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等现代制造业等。
这些行业是首都经济战略在新世纪的延伸,是京津地区大力发展的项目。高新产业绝对是现代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他们可观的附加值,带来的高产值,对其他产业的促进拉动作用都让人不可忽视。然而,河北对此没有竞争优势,缺少高科技人才、缺少先进技术、没有龙头产业带动等都是制约它的重要因素,使得这些现代制造业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成为制约河北工业结构升级的瓶颈。这也是很多学者认为的“河北毗邻北京是劣势而非优势”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这部分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尽量引进人才,尽量吸收资金,尽量培育龙头产业来加速其发展。另外,加强这些产业的上游企业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还可以对京津地区这些产业因为快速发展、更新换代等而造成的辐射、扩散项目或转移项目及时接收,并与之实现共赢。
综上,对于第二产业,一定要充分利用京津一体化各种优势,抓住到手的产业大力发展,争取高新的产业实现共赢。
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其增加值由1978年的38.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4663亿元,按可比价格算,年均增长12.9%。
然而,虽然第三产业总量发展迅猛,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很强,但是近两年创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却基本持平,说明它的内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
从内部结构来看,第三产业规模分散,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所占第三产业比重略有上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金融保险业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房地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其他服务业发展加快。从整体看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传统商业、服务业比重偏高,金融保险、房地产等现代产业发展不足,层次结构较低。而且,传统商业、服务业发展速度已经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某些滞后的现代服务业部门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比重不断提高,虽成为了未来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目前仍不占主导地位。
对于京津地区来说,河北的第三产业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只是发展还比较滞后。传统服务业应上接一、二产业的发展,下与网络技术多角度多层次联合合作,比如网购,对发展交通运输、物流、餐饮等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能影响第一产业(蔬菜、水果的销售等)、第二产业(工业制造业等)的销售;现代服务业,如保险、旅游等应该作为河北省第三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他们相对于京津地区是绝对的优势产业,只是现在基础有些薄弱,但绝对是投资少,见效快,拉动就业的好方法;另外要鼓励创新型企业的发展,多开发新的产业层次,新的服务类型,带动第三产业增长。
四、借势京津,加快河北经济发展
2011年5月18日,以“首都经济圈,发展新商机”为主题的2011京津冀区域合作高端会议在廊坊举行。与会专家指出,加快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必须找准各自定位,实现产业对接,在产业及未来发展中寻求链条的节点,在差异化中实现衔接配套、合作互补、错位发展。京津冀区域合作必须着眼首都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过大等问题,加快建设以开发区为核心的新型卫星城,以产城融合的模式疏解首都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加快发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找准绝对优势产业毫不手软的大力发展。
如第一产业的农林牧渔等,相比京津有绝对优势,应大力促进其发展,使其不断增长,并尽量多元化经营,鼓励二次加工,促进出口经济。
(二)找到比较优势产业大力鼓励,与京津错位发展。
如第二产业的工业制造业等,相对京津有比较优势,应与之错位发展,进一步加强其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力地位。又比如第三产业的传统服务业,也应寻求新的发展突破口,以承接一、二产业对劳动力的转移及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
(三)关注产业“双向”转移,与京津衔接配套。
要及时承接京津的转移产业,如二产业的高能耗产业;还要努力寻求合作共赢的配套衔接产业。
(四)寻求相对劣势产业的链条节点,与京津合作共赢。
如第二产业的高新技术产业,虽然河北没有发展优势,但可以从上下游产业上寻求发展,与京津合作共赢。
(五)不断创新,寻求新兴产业。
加强创新型产业的开拓,如促进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内部层次建设等。
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巨大推动下,河北的产业结构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然而产业结构还有其不尽完善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继续调整产业结构,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汤进华,郝万红,河北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演变研究【J】.消费导刊,2007.5
[2]李佳徽,河北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措施【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10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区位优势;产业优化
引言:京津冀都市圈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省的八座城市(石家庄、保定、廊坊、秦皇岛、沧州、承德、张家口和唐山),该区域城市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廊坊处于河北省中部、京津两大直辖市之间,市区距北京40公里,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所辖1区、2市、6县(1区指廊坊市区;2市指三河、霸州两个县级市;6县分别为香河县、永清县、固安县、文安县、大城县和大厂回族自治县),全部环绕于京津两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廊坊作为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总量增长迅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概况
2004年2月,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京津冀三方达成共识,正式确定了“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思路。京津冀都市圈中长期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一个中心,两个增长极,三层次发展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占地183704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人口760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8%;2009年GDP合计为36600亿,占全国GDP的10.9%,该地区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和天津的核心地位显著。
在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一体化发展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方向的同一性、产业结构互补性的特点,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加速产业的整合与重组,实行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从而以整体优势参与对外竞争。都市圈内隶属河北省的8个城市都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寻求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其中廊坊依靠自身的土地、区位等优势,将与天津滨海新区、唐山曹妃甸一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大“黄金点”(魏后凯,2006)。
二、廊坊的自我定位
一个城市的发展关键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正确,城市定位是否合理,产业定位是否科学。如果一个城市的自我定位本身就不合理、不实际、不科学,势必会严重影响这个城市的发展。
廊坊在上世纪的80年代的定位为“城效型”,90年代的定位为“外向型”,进入21世纪,将定位调整为“生态型”。应该说廊坊的城市定位在随着周边环境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着不断地调整优化,十年一发展。“城效型”“外向型”“生态型”三种定位的内涵不同,但相互联系,标志着廊坊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体现着廊坊发展理念的进步和驾驭能力的提高。
“生态型”城市定位的全称是“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致力于优化产业结构,凸现集群经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十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定位不但符合廊坊的实际而且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注重增长方式的转变,图1为廊坊市的工业发展定位,可以看出廊坊工业发展更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重点发展高新经济、循环经济。
三、廊坊经济发展状况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图2为2001—2010年廊坊市生产总值及发展速度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十年间廊坊的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04—2007年增长速度不断加快,2006和2007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均在15%以上;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和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10%以上,2010年逐渐回升,达到12.5%,发展势头良好。
(二)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2005至2009年,廊坊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数量和利税方面均实现较大程度的发展,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1134家,是2005年的1.66倍,实现利税144.6亿元,同2005年相比增长了3.5倍。2009年廊坊市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30,获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三)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2001年廊坊市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为1:2.82:1.59,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4.53:2.93,十年间廊坊市的产业结构获得了较大的调整优化,这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表1为2001—2010年廊坊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及增长速度,可以看出廊坊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其中2006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9.0%,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为15.1%;2007年第三产业增长率高达19.6%;2010年廊坊市经济已经逐渐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新开始新一轮的加速增长,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四、三河市成功借势京津
三河与北京仅一河之隔,西距天安门32公里,处于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是廊坊所辖1区、2市、6县中地理位置最优越的地区。近年来,三河市经济发展迅猛,综合经济实力常年位居廊坊市首位,是河北“十强”,全国“百强”。2009年,三河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亿元,占廊坊市总产值的22.8%。三河市经济能够表现出如此强的活力,获得如此傲人的成绩,诀窍是一个“借”字,依托区位优势,“借势”京津,三河市通过对接交通、对接基建、对接服务、对接产业成功地打造了与北京的无缝对接。
传统产业如食品、蔬菜、花卉、建材等努力打造京津的供应基地;制造业不断加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围绕驻京跨国公司、大型龙头骨干企业、总部基地和各类科技研发中心,大力发展配套产业,从而促进先进制造产业及高新技术集群的形成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确立了研发在北京,生产在三河的发展思路;服务业的目标是“做大做强做优”,定位于消费型、服务型城市,努力吸引京津居民来三河旅游休闲、消费娱乐,各类大型企业及经济组织进行商务活动。三河的各类型产业正是通过找准定位,与京津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才得以获得蓬勃发展。
三河市“借势”策略的成效已经逐渐显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值得其他各县(市)学习借鉴。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对三河的影响远远超过天津,这也是整个廊坊“借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天津牌”尚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五、结论与建议
1、廊坊市准确把握自我定位。通过对城市定位的不断优化,逐渐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找准方向,确定功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廊坊市依托区位优势,经济获得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发展,工业效益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实力稳步加强。
3、三河成功借势京津,经济发展令人惊叹。三河市通过成功打造在交通、基建、服务、产业等方面与北京的无缝对接,全面改善了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中外资本,最终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借势经验具有极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柏素敏,刘雪.京津冀一体化条件下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途径思考[J].职业时空.2009,8.
[2]米新英.优化廊坊市产业结构的对策与建议[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