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范文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8 08:50: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对心理学的建议和意见

篇1

医学界过去习惯于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健康和疾病的问题,认为生物学的指标是判断健康和疾病的最终标准。所谓健康,就是没有症状,用客观测量的方法找不到身体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所谓疾病,就是生物学统计常模(Norm)可观察到的偏离,身体内出现高于正常值的化学和物理变化:如血中白细胞增加至10''000/mm’以上,体温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等,以此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

但是这一健康和疾病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因为:

1.很多疾病在早期是没有症状的,一般常规检查也不易检查出来。在病人没有查出病变证据以前的某一段时间,不能说他没有疾病或者说他身体是健康的。与此相反,大多数人都有龋齿,即身体有病理体征,但他们很少被认为是有病的人。

2.社会人群中疾病发生与否,受人种、年龄、经济状况、居住条件制度等影响''不同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平不同''判断个体健康和疾病的标准也不一样.

3.健康与疾病的标准''还受各国文化背景、社会道德规范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影响。某些特殊行为在不同历史阶段就有不同评价。美国有些州把同性恋当作精神上有病的人,需要接受精神病专科的治疗,对酗酒、虐待儿童、丧失道德而犯罪被认为是精神上有病而偏离正常的行为;有些国家把持不同政见者当作精神病;在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妇女争取选举权,参政的行为被认为是有精神病;某些宗教中把虔诚教徒听见上帝或神的声音视为正常,甚至受到尊敬。

由此可见,单纯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对健康下定义是不够的。英文中有三个不同的词来标志疾病的概念,一个是disease,用来说明病人的躯体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或功能不正常。这种异常(disorder)是可以观察测量的。这正是从生物学的角度看问题。其次是illness,用来说明病人有主观不适感觉,如感到头痛、恶心、焦虑等一系列症状,这显然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问题。第三是sickness,用来说明病患病了,不能正常执行工作、学习和日常的活动了,失去了健康人应有的行为,这是第三者的看法,也为病人所接受,是上述两种情况的结果,这是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问题。

因此,除从医学的角度外还要从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综合考虑一个人的健康问题。所以健康的定义应该是:

1.无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

2.无主观不适的感觉;

3.无社会(第三者)公认的不健康行为。

这三条说明健康包括身、心两个方面的健康,这就是医学心理学对健康的理解。联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曾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或完全安宁(complete well-being)”。这与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是相似的。

医学心理学还认为:健康与疾病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统一体。从疾病最严重状态到健康最顶峰状态是一个生命的连续过程,它处于经常变化而非绝对静止状态,并呈现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如果个体与环境保持正常的适应,就意味着正常的健康,如果适应良好,就是健康良好;反之,如果适应不良,陷入疾病状态,就意味着健康不良(图3-1)。

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经过三十年来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并引进最新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概念,已经对人在健康和疾病中的心理和生理的关系、心理和环境关系、心理刺激的致病和治病作用、心理的适应和调节能力等问题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基本观点:

一、心身统一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应包括心、身两个部分,两者互相影响,以“心”为主要方面。对外界环境的刺激,心、身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反应的。在考虑个体的健康和疾病时,要注意心、身两个方面的反应,不能只注意这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二、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一个完整的个体不仅是生物的人,而且也是一个社会的人。他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内,沐浴在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网中。从夫妇、子女构成的核心的家庭关系,到家人、亲人、继而再扩大到同事、邻居、集体的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也同样对他个体的心、身健康产生影响,另外,还有周围自然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因此当研究每个个体的心、身健康和疾病时,要考虑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教育修养、经济状况、社会职业地位等因素的作用(图3-2)。

图3-2 人的健康受社会和自然(生物)因素的影响

这一观点和医学中的系统思想是类似的,即把人当作系统中一个部分对待。个体的人既是整体,也是部分[见专栏3-1]。

根据医学系统思想设计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人是一个多层次的等级系统(图3-3)。各层次之间既有纵向的相互作用,又有横向的相互作用。

图3-3 人是多层次的等级系统

三、认知和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医学心理学认为社会因素能否影响健康或导致疾病,不完全取决于社会因素的性质和意义,还取决于个体对外界刺激怎样认知和评价,有时后者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发生工作上的重大失误、考大学名落孙山、恋爱婚姻屡遭挫折等不幸事件,对某些人来说,引起悲伤沮丧以至绝望情绪,一蹶不振成为重大精神创伤而损害健康;对另一些人来说,却能从中吸取教训,重振旗鼓成为发奋图强的动力。许多社会因素都必须通过心理的中介作用,才引起心身两方面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社会因素也必须成为心理刺激后才能对健康或疾病发生影响,即能致病也能治病。

四、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个体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对外界事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反应模式,构成了相对稳定的个性(人格)特点。这些模式和特点使个体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交往中,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其中心理的主动适应和调节是使个体行为与外界保持相对和谐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个体保持健康和抵御疾病的重要力量。

上述四个观点贯彻到医学心理学各个领域,指导医学心理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和研究。它说明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之中,要使一个人自身各个系统器官的生理机能和瞬息万变的外界保持高度的适应是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来实现的。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与外界社会三者之间如果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就意味着健康,在健康与疾病的连续过程图式中移向右边;如果三者之间任何一方面出了问题,破坏了平衡就意味着有病,在图中就移向左边。

专栏3-1 医学系统的思想

医学系统思想来源于行为科学中系统工程思想。过去工程上考虑的方法是“由下而上”、“由细到总”的方法,也就是着眼于一个一个元素(或部分、部件),而系统工程的基本思想正好相反,是从系统总体上、全局上考虑和协调系统中的每一部分。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组成的,具有一定综合功能和属性的整体。所以系统思想的考虑方法是“由上而下”、“由总而细”。它不只着眼于个别的元素、部件的优良与否,而是要求巧妙地利用元素之间的联系,来大力提高整体的水平。所谓医学系统思想就是把医学研究的对象看作是一个系统整体,并从整体出发研究各要素组成系统的方式。

1.把人当作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系统。人体(成人)大约有60万亿个细胞按照严格的分工,特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的。不同的细胞各种组织各种器官某一方面系统,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起着调节作用。从垂直方向确定人体一系列纵深层次:某系统、器官、细胞器、生命大分子及生命量子活动,这些多层次按照一定的联系,形成一个自我更新、自我复制的开放系统。医学研究的任务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观点出发,一面揭示系统、子系统,以及各级要素、各级层次之间的纵向联系;另一方面又提示系统与系统、子系统与子系统、要素与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

2.生物圈是人类共存和活动的环境。如果把人类和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就可以发现人类和环境又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这一统一体称为“人类-环境系统”。环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综合体,它由各个圈层和生态系统构成。

篇2

第一,什么是课堂。我认为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课堂是一个有理想的目标,讲求效率,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有三个基本的要素,首先是有目标,其次是讲求效益,再次是通过课堂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第二,什么是好课。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简单来讲,一堂课有科学性、有艺术性就是好课。那么科学性怎么体现出来呢?首先,学科体系的科学性。比如说语文,到底该怎么教,使用什么样的课堂模式,这不是科学追求吗?我们的各个学科它的体系决定着它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应该深刻地把握,这个理念就包括了学科教学思想。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意识到学科教学思想的重要性,比如说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思想呢?我认为,应该为我们的孩子一生的人文基础、人文发展、文化素养夯实和奠定基础。(列举明德中学的语文教学、湖南岳云中学的数学教学)(一)培养学科的教学模式。依据我们的教学思想确定了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从而确立我们学科的教学模式,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教学手段,就形成了我们学科的教学体系。(二)学生认知的规律。我们的孩子认识世界、认知社会、转移知识、提高能力、综合素养提高,它的规律是什么,其实很简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但是我们现在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把这些简单的东西都忽略了,因此导致我们的教学没有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我们的课堂教学说到底有一些孩子听不懂,以致上课睡觉、打不起精神。(三)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我们老师现在的教学,我斗胆说句话,很少有老师顾及孩子们的学习心理,我们现在有很多校长很少顾及老师的教学心理,很少有教育行政领导顾及校长的职业心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不观察孩子们的心理过程,怎么能进行师生的互动交流呢?(四)大课堂教学的规律性。中国人口多,教育资源少,教师编制少,实行的是一种大课堂教学模式,那么,这种大课堂教学有什么规律性呢?我们怎样使孩子们能在这种大课堂教学中受益呢?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如何能讲求效益呢?其次,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课堂教学应该具有震撼力,应该具有冲击力,应该具有感染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三,课堂要素是什么?一堂课包括哪些要素,这也是我们老师必须要了解的。(一)确立目标。中国的课堂教学目标氛围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即知识阶段,强调的是学习基本知识;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到新课程实施前,是“三基”阶段;第三阶段是新课程实施以后,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不断地发展中,再过若干年以后,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又要重新制定,又要进一步的深化,这就是咱们课堂教学的发展过程。(二)构建结构。课堂教学就像盖房子一样,是有其结构的。课堂中如果层次不分明,构架不合理,或者虎头蛇尾,都是课堂结构不合理的体现。其实课堂结构也很简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创设情境,领会课题;探索研究,深化课题;综合课文,小结课题;联系实际,运用课题。如果是不序的课堂教学,课堂效益是绝对不可能提高的。(三)精心设计。简化之就是备课,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手段与方法。(四)认真实施。课堂实施是老师生命价值、职业价值、发展价值体现的载体,因此是非常关键的。怎样实施呢?首先是有效启发,这依然是我们教学的基本方式;其次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新课程的重要要求;第三我们要有健康的心理;第四我们要有高超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对我们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新的背景之下,我们该怎样达到以上的各种境界呢?关键就是我们老师自身的不断修炼,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这里我提几点要求,第一,我们要致力自己教学的智慧。要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思想和主张,我觉得我们在教学智慧方面开放得不够,我们对教育智慧的有效开发更不够,包括现在我们的教师培训,讲句实在话,我认为我们现在的教书培训是成本高效率低,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远程研修等等,都花了多少钱、花了多少精力和成本,但是对我们的教学教育智慧的提高能有多大的帮助呢?而且这种外在的主张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又能起多大的作用呢?因此,我们老师个人必须通过加强自身的修炼提高我们的教学智慧。

第二,我们要哲学性地思考问题。我们的老师都学过哲学,但事实是我们不能善于运用哲学,不能用哲学原理来思考问题。在日常教学当中,我们要经常思辨地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说,一分为二的思考,辩证统一的思考,实事求是的思考,物质意识的思考,再比如说换位思考,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思考。

第三,把技术与艺术进行有效的统一。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哪里呢?就是要把课堂作为一种艺术作品来看待,就是要把课堂作为一种原生态的作品来看待,作为一堂课,我们要设想将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久而久之,你的每一堂课都有可能达到一种艺术的效果。

第四,我们要实现我们的文化气质与文化修养。也就是说,我们老师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多元素养,因为,新课程要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要孩子们全面发展,要孩子们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我们的老师们不能仅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还应具有文化气质、文化修养等多元素养。

篇3

潜在环境是指环境中的声音、温度、气味和照明等非视觉部分所构成的环境。声音、温度、气味等作为稳定的环境特质,人们可能不会明显意识到,但它们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却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学校教学环境中,这些因素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尽管不那么显而易见,但是对学生的影响却是不可忽视的。

一、温度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温度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极端的温度(高温或低温)会影响人的健康、攻击行为和人际吸引等人的社会行为。学校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一些中小学校为了节约教育资源,班级人数相对较多,降温设备又比较落后,夏天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率受到很大影响。研究表明,高温的持续会导致筋疲力尽、头疼、易怒、昏昏欲睡、精神错乱、心脏病等(S.Schuman,1972)。学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上课,心浮气躁,又忙于散热降温,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冬天的时候,有的班级为了保持教室的暖和,将门窗关上,导致室内外空气不能流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非常差,很容易导致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改善降温和取暖设备,保证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教室里要适当通风,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高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降低疾病的传染率,使师生保持良好的教学状态和身体状况。

高温还与人的侵犯有关。一般来说,高温使人的侵犯增加。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是易冲动的年龄,在高温的影响下,言语和行为较平时要粗鲁一些,情绪容易急躁,可能因为控制不住情绪,导致打架、斗殴等事件的发生。因此高温天气时,一方面校方要做好降温工作,保证学生饮用水供应充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健康的心态,合理应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在炎热的天气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光线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光线是潜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们对自然光线的偏好超过人工光线。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处于较高的激发状态,使人们对环境刺激作出更多反应;而黑暗会放松社会抑制,人们在黑暗的掩饰下较容易发生攻击和冲动行为。

不同性别对光环境的舒适感觉也有差异,C L BMccloughan等人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暖色灯光下女性的负面情绪减弱,而在冷白色灯光下,负面情绪增强,而男性在这两种环境下情绪表现平稳;在高照度灯光下女性的负面情绪减弱,而男性的负面情绪增强。

一些中小学走廊的转弯处照明设施不完备,有些灯泡坏了,也没有及时维修,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光线太强或者太暗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学生长时间处于偏亮的照明条件下,保持较高激发状态,容易疲劳;偏暗的照明条件则会抑制学生的情绪,影响他们学习的效率。

同时,不同的季节,人对光照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冬天的时候,日光摄取量减少会引起人体内荷尔蒙分泌变化,引起生理反应,导致生物节律紊乱。因此,冬季教室内照明除了适当调节灯光的冷暖外,还应适当提高室内光环境的照度,这样有利于调节学生的生物节律;其次,教师要让学生在冬季多晒太阳,增加光照的时间;第三,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户外运动,通过体育锻炼减轻焦虑、抑郁的状态,改善因冬季光线照射不足引起的心理和生理不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装人性化的照明设施,根据不同季节和时间段的明暗度进行调整。班级中应该常年准备蜡烛等备用照明设备,以便在停电时能及时恢复照明。学校的重要场所,如走廊、楼梯都应该安装应急灯。停电的时候,授课教师应首先稳定学生情绪,避免学生情绪过分激动,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三、声音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这里的声音主要指噪音。环境心理学家认为,那些令人烦躁、使人不愉快以及不需要的声音均可称为噪音。噪音是我们生活的一大公害,它不仅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对人的心理活动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会造成人不愉快、烦恼、易激动、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学习能力下降等。

噪音对人心理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情绪反应上,会令人产生兴奋不安、焦虑、厌烦等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和情感,给人造成烦恼。研究发现,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的人比在安静环境中工作的人更易寻事挑衅,他们常常会无端猜疑,动不动就发怒。所以,校址的选择应远离工业区和影院、歌厅等地方。同时,学校的工程建设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假期间,避免噪音对学生产生影响。

噪音对学生学习的直接影响也很大,在噪音刺激下,人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噪音会影响我们加工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噪音会抑制负载必要信息的声音信号,从而形成干扰,限制信息通过听觉分析器的传递,甚至使声音信号无法传入大脑;另一方面,噪声会使人分心,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从而成为信息加工的障碍。学生在噪音环境下学习,很可能注意力无法集中,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在一些大城市,学校周围整天施工,严重影响了学生和老师的身心健康,影响正常的学校教学。学校应和施工方协调,将影响降到最低。

总之,潜在环境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但它的作用不容低估。学校是教学的场所,很容易受潜在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学校领导和老师应该对潜在环境加以重视,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健康的教学环境。

篇4

一、对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分析

结合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土建类学生培养模式的定位,我们认为“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是指土建类大学生具备的各种能力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那部分能力,它是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凝练出的、独有的,并且能够使个体在就业创业甚至职业发展过程中拥有比较竞争优势,进而促成个体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取得主动的综合能力。

一般认为,土建类大学生的就业核心能力包含三个层次(见图1)。最低层次是作为个体的基本能力,中间层次是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最高层次是适应职业发展的综合能力。基本能力包括个性品质、沟通表达、鉴别是非、身体素质等,它是土建类大学生就业的基础和必备前提;专业能力是指从事土建类相关职业应具备的识图能力、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及其专业素养,该部分能力的培养要适应土建类学生就业的实际需要和市场导向;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发展能力、适应能力和管理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又常被认为是最核心、最精华的部分,是土建类大学生竞争优势的源泉,其关键是创新意识的养成。只有具备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综合能力,才可能拥有良好的就业、创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前景。

将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的信号,在塑造人才培养模式和开展实际就业工作中,具有以下优势:第一,可测性。一般来说,个体是否具备创新意识是难以衡量和测评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参加诸如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题毕业设计等具有创新特征活动的统计,从而认定土建类大学生是否具备创新意识。第二,独特性。就业核心能力是一种独特的、具有个性特色的优势,不能轻易地被模仿。对于具备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中,其所呈现出的这种差异性,往往会成为应聘和升迁的关键因素。第三,持续性。大学生创新意识可通过培养在短期内形成,但它也只能作为衡量就业核心能力的一个信号,而非全部。因为后者的培育要靠长期的积淀和提升,其一旦形成便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丧失价值。

二、具备创新意识土建类学生的就业实证

本文以某高校土建类学生为研究对象,抽取了该院系2009—2012年的“毕业生参与创新意识培养活动”(以“大学生科研立项、实题毕业设计”参与者为例)与“当期全体就业”相关数据,并以其中的“高质量就业率”为研究切入点,进行了以下举例与分析,以此证实“土建类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信号”的现实存在,并以期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产生实际的指导意义。

1.数据对比与分析

2.数据举例

(1)某高校土建类学生近四年就业相关数据

(2)某高校土建类学生近四年科研立项情况

从图2的对比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在2009—2012年期间,某高校土建类“全体学生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两项指标并不能找出一定的规律;并且因某些外部因素的存在(如国内房地产经济低迷、建筑工程市场萎缩、基础设施投资放缓、高铁建设安全隐患等),于2009年和2010年分别处在两项指标的最低点。但针对“具备创新意识学生的高质量就业率”指标而言,则是逐年递增的;从实证数据来看,该类学生成功克服以上影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种种负外部因素,其主要原因可以被看作是“自身拥有的创新意识经培训和锻炼从而固化、形成为一种被市场和企业认可的综合就业能力”。因此,大学生创新意识作为其就业的核心能力信号,在素质培养和就业实践环节,可充分提升土建类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三、把创新意识养成作为就业核心能力提升信号的举措

1.构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四化”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增长模式的重构,普通高校土建类大学生的培养,应充分具有前瞻性、国际性和创新性,面向基层、注重实践,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打破高等教育以往的常规定式,准确预测土建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土建经济的增长规模,创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总之,只有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作为提升就业核心能力的信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开拓型、创造型和应用型的“良才”。主要途径:一是创新意识培养普及化,使观念上的认同转化为行动上的体认;二是创新意识培养常态化,要使相关活动纳入、融进教育教学环节并持之以恒;三是创新意识培养全程化,从意识养成、实践锻炼到创业精神几个方面实施全过程培养;四是创新意识培养特色化,在“大工程”、“大实践”教育理念下要突现土建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

2.以制度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

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注意到“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但也都处在“零敲碎打”和“盲目徘徊”的阶段。我们认为,普通高校应坚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就业核心能力是否提升的信号,利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加强实践能力和岗位技能的锻炼,并依托建筑行业和企业,提倡土建类大学生开展实题研究和毕业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学会研究、学会创新”。主要途径:一是建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导师制,并纳入教学工作量和职称评聘考核范围,通过利益机制激发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二是拓宽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土建专业重视技术应用的特点,鼓励并吸纳一部分企业高级人才指导毕业生开展实题设计;三是在创新活动开展、创新成果转化、创新机制形成方面,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利益关系,逐步探索出一条特色化的土建类人才培养道路。

3.深化教学改革逐步规范大学生创新活动

土建类大学生人才培养工作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深化教学改革,针对土建类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大学生具备的专业能力是一种适应性、应用性能力,在教学安排上要突出两个特点,即科研起点要“准”,课题设计要“实”。我们认为,普通高校亟须尝试以灵活多样的、“开放式”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大学生创新活动,促进创新意识养成。主要途径:一是科研立项和毕业设计要找准定位,要契合生产一线的需求情况,避免从事“空中楼阁”式的项目和题目;二是探索创新意识与就业能力评价体系,客观、全面、公正地反映大学生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加强诚信和道德教育,保证作品的原创性和技术的实用性,养成良好的科研态度和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 杨磊,邬承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作为就业能力信号的博弈分析[J].经济师,2012(1):113-114,116.

篇5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2011年全国已有99所左右的高校开设了这个专业,目前全国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136所,充分说明市场需求较大。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12年开始招生,主要学习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熟悉国内外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动态,熟悉国家有关文化产业管理方针、政策与法规的知识;具有文化创意学、文化市场营销与管理、文化品牌学、策划学等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文化产品创意、策划、设计、开发与营销能力和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等;但由于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较薄弱,造成毕业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的需求,更不能为服务企业发展起到有效的作用。《文化产业经济学》是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课程教学还存在教材内容体系仍偏重理论性、教学方式相对单一、案例教学技术和手段相对落后、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等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了解、掌握并运用文化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现实文化产业结构演变、文化产业组织更替、文化产业布局等经济现象,有必要在教学上不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而且由于是新专业,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也各有偏重,笔者正是在此背景下立足于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际,对《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改革探索。

一、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内容和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文化产业经济学作为新兴的应用经济学,是介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日渐成为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文化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文化产业?M织、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发展及产业政策等,教学对象主要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学生开设。该课程因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要求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当前我国和新疆文化产业组织、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发展特点等实际情况,解决我国和新疆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1.1现有教材版本偏少,虽然理论体系较为完整,但是利用现有理论解决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章节内容安排不够,与新疆当地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度低,理论与实践衔接性不强,学生接受比较困难。案例数量有限,内容较少,一些教学案例时效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研结合不够紧密,缺乏在文化产业经济学科研团队在产业经济学领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利用。教学课件制作不精细,内容不够丰富,有的仅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变成电子版课件。

1.2授课方法应用方面存在的挑战。一是案例教学应用不均衡。目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教学中缺乏实践性较强的案例,教学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不够。尤其是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多媒体教学还未充分地发挥出应有的功能,课件与教材内容重复度很高,信息量不足。三是没有探索模拟实验教学。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实验教学发展比较滞后,模拟实验仍然是空白。四是互动交流式教学模式空白。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没有很好的利用互联网教育形态,尤其是文化产业经济学没有利用慕课平台,不能进行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在新疆与各高校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缺乏交流,资源不能实现共享。五是实习实践基地涉及领域有限。文化产业经济学实习、实践基地建 设涉及的领域不够宽泛,不能有效地通过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对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起到重要补充。

2.学生基础素质方面层次不齐

文化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数学、宏微观经济学、金融知识的基础之后,对文化产业内企 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产业之间关系进行全方位分析和探讨的一门学科。要对整个经济运行的态势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为文化产业经济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这方面安排的课程较少,学生知识涉及面窄,学生在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更谈不上连贯性系统性用理论分析研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较弱,导致学生接受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内容存在一定困难。

3.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1)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开设36学时,其中课程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管理不规范,资料保存不完整,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对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教学监督管理,无法起到实质性的作用。(2)校外实践环节管理不规范。校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以达到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没有建立用于学生的调研实习固定的实践基地,现实情况是老师分配小组自行联系公司企业去实习调查实践,调查内容在各个单位差异较大,没有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监督。(3)师资力量在实践方面较薄弱。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深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知识时还要求教师本身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当前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资虽为高校硕士博士毕业,但均为“出校门、进校门”的形式,虽然能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但没有从事过文化传媒类企业的运营管理工作,存在严重的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在教学中偏重理论讲解,进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1]。同时,没有将具有文化企业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引进校园,新疆艺术学院也很少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挂职工作,导致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薄弱。

二、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问题的相应解决对策

1.健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整合实践教学方法。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包括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分析,用经济学的理论对对文化市场、文化商品、文化商品价格、文化资源、文化投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经济管理主要范畴进行具体分析,理论应用能力和理论分析两部分,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文化产业领域经济关系分析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文化产业经济学课程》开设的学期中,将文化经济学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课程实验阶段,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和校外的课程实验阶段。具体课时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课程实验仍然是采用的基本实践教学方式,将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根据每模块的内容配备与时俱进的新颖案例,通过完整的案例能够使学生掌握文化产业运动的特殊规律。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校内的课程实践阶段要求综合运用文化产业经济学的知识解决我国或新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是对课程实验的进一步和深化。引进目前经济类课程实训的沙盘模拟实训。将每个模块的课程知识进行文化产业经济学的模拟实训,提高学生整体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

校外实践阶段。校外实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将课程知识落到实处,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专业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验室软件和硬件建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大部分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在校内完成,例如文化产业财务管理,文化产业投资学等课程。建设ERP企业沙盘模拟实验室,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经营、决策和博弈等方式处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问题。同时加强实验室硬件设备电脑、投影仪等的更新换代,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为教学软件运行提供保障,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积极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自新疆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创办以来,每年均有大四学生去专业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实习,其中在新疆比较有影响力的单位有:年轮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乌鲁木齐文化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世纪中天文化传播公司、新疆丝绸之路印象城营销管理有限公司、乌市红光山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顶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20多家公司,同时每年4月系部组织专场招聘会时,以上公司纷纷来校招聘。每年循环往复,但没有与企业建立固定的联系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校外实践时又让学生小组自行去联系,没有将以往的企业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削弱了学生的实践效率。校外??践教学基地必须由系部出面,与各类文化传媒企业、报社、银行等单位联系,签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实践基地协议,保证实习实践的时间和具体内容,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实践的形式化。

篇6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高校应通过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育研究能力来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围绕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竞争力这一项紧迫任务,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作为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在校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上,实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相匹配,减少结构性失衡,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国家培养有科技知识与技能,具有创新精神的劳动者。高等教育虽然进人了大众化阶段,但是高等教育的质量决不能降为大众化水平。我们知道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在大学生知识与能力形成以及发展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大学生培养系统中,不论是观念的变化、体制的变化,知识结构的变化,还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教学科研的变化都会对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也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四点作为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市场竞争力的对策。

一、强化高校学科建设培育大学生竞争能力

面对21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大学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目前我国处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关键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迫切要求对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只有通过调整才能促进和引导人才结构优化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质量。为此,(1)积极发展适应新兴、高新技术发展的学科专业。新兴、高新技术学科专业教育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优先发展如信息、生命、材料学等领域的新学科是专业调整的重点,高等教育应集中教育资源,重点支持此类专业建设。另外,还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综合性、多科性的学科优势,把开发新的学科专业作为扩大大学生就业的新的增长点。积极与发达国家合作来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学科,通过打破学科专业设置上的人为樊篱,为新的学科专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学术生态环境。(2)加强传统专业的改革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包括发展新兴产业,又有对传统产业改造。为适应这一变革大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既要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深化与改革,又要构建与高新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应着眼于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传统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规格、教学内容等全面改革,使之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3)建立学科专业调整的运行机制。专业调整的目的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因此,要打破专业管理制度、系科专业设置体制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使大学与社会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形成大学根据社会需求、教育规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此外,还要注意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结合,大学培养的人才直接面向市场,人才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的指南针,不考虑市场需要的学校与专业将会被社会抛弃。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且提升大学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实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在大学生形成和发展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的环节,围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院校一方面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趋势,大学要大力推进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本科规模适度扩大的基础上,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要改善学生在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以及经济、管理、法学等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结构。增加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特点选择后续研究方向的机会。另一方面,提高应用型本科和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和训练基地建设水平,全面加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大学应该加大对各种教学项目的直接投人,改善专业基础教学实验的条件,提高大学生教学和实践训练水平,建立创新氛围,使素质教育和以创新为核心的各类实践活动能够在大学内活跃起来。

三、强化基础研究培养大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随着大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大学的科学研究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高等学校集中了大批学术造诣很深的专家、教授和科研人员,还有大量在校研究生和本专科生,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同时,开展科学研究也是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首先,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树立超前意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要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大胆提出创新的项目。提供学术论坛,促使不同领域的科技人员相互结识,交流知识和学术思想,交换研究方法和技术,熟悉了解彼此的学科语言和问题,促进合作,强化整体性意识,激发新的学术思想,并将其融人大学生竞争力培养过程之中。其次,热心发现创新观念、思路与科研项目,遇到大学生中有新思想、新发现苗头的项目,要想办法支持、培植、帮助其实现创新计划。第三,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项目,既要希望成功,也要允许失败,要为大学生创新性研究创造宽松的环境。

四、高等院校在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模式的思考

i.正确定位,创新培养目标

高校是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还是培养手持文凭的待业者,是当今高校堕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高校的准确定位。当下,高校能在专业设置上真正根据市场需求着意创新的不多,更多的是“跟风走”。许多学校纷纷更名、改变学校原来的办学方向与传统特色,结果并不理想,由此造成的供需错位直接导致“成交难”。毕业生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焦急,用人单位也在为没有合适的人才而着急。要解决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供需错位”问题,应把专业前景的评估与预测作为重点,自觉地按照市场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

众所周知,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所在。分析我国人才结构,整体上存在着不合理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形象比喻为“橄榄球”形,缺少既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又具有较高的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围绕就业导向、提升大学生创新力、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围绕:培养大规模、高水平、高质量、实用型的技术人才;培养有就业竞争力、高就业水平的技术人才;培养既有技术实用能力,又有应用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方面创新自身的培养目标。

2.调整培养机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

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四年制本科教育体系,针对目前大学学制改革的要求,我们应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不同的教育需求,开展不同内容教育,设置不同学制。要进行基础课程教育的改革,着重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教育,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所占的比例,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不断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为此,学校每学年至少应举行一次专业评估会,对不适应需要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对空缺的专业及时补充;对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在经过准确的市场调查后改造、开发,完全可以变成就业中的热门,从而保证大学教育与人才需求的高度吻合。还可以对同一专业的学生,到了大三,根据不同的应用前景再选修不同的新课程,错位发展,使同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不至于都是竞争对手,而是进行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良性分流。

学校应逐步推行“就业实习”制度,将学生学习中的实践环节与实习结合起来,使其时间延长为b-10个月。学生从大三开始就提前进人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双方提前熟悉,有效克服招聘会上匆匆一面难以定夺的弊端。在许多高校,学生进了校门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专业不是就业热门,但二次选择专业,手续繁杂,管理难度很大。在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安徽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校鼓励学生加修热门专业课程,并颁发单科结业证书,以此增加学生就业的“筹码”,事实证明在应聘中效果很好。

为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必须十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室陈嘉鹏教授认为,很多学校在设法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时都遇到了不少困难:其一,实习基地的建设有一定困难。扩招后,实习的学生大量增加,现有的实习基地不能很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其二,指导教师力量不够,其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其三,由于实习经费的限制,学生实习往往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人力、物力和经费投人,把实践性教学落到实处。

3.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

高校要革新教育理念,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和教育需求,围绕强化学生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第一,基础教学精品化。基础知识的传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描述出或者说在脑海里构建出基本知识的框架,然后,给学生一定的自学的时间,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架构上不断充实,使其丰满。培养大学生自学能力、综合能力和对知识的加工能力。 第二,建立教学民主观。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上,教师和学生要处于平等地位,教学方式的改革重点是改变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把课堂当作师生双方相互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畅所欲言。加强教学的引导性和互动性。在专业课讲授之前先给学生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这样的互动教学生动、深刻,学以致用。

第三,加大“通识”教育的比例。当前大学生的知识的广度不够,不同学科、体系,从知识上来说总是相互联系的,拓宽知识面,无非是从不同学科中极取不同的方法,形成交叉或多向性的思维方式,相互借鉴,只有广博,才能精专。尤其要处理好人文科学与专业知识间的关系,目前学生感到难以满足的是人文科学中的社会知识、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心理知识、美学知识等,作为一名大学生,今后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完善的知识结构、广博的知识积累对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至关重要。同时,还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4.优化教师队伍结构,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学术创新的浓厚氛围

培养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备获取和加工创新信息的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遵循创造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教学个性,从自己实际出发,寻求最佳教学途径,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创新产生兴趣和激情。作为高校教师是科技进步的带头人、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科学精神的倡导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在竟争性人才培养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索没有对科学有极大的热情、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思想,敢不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责尽职的精神品格,有没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工作高度的责任感,直接关系到育人的质量。因此,必须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知识水平、学术水平、文化素养等整体素质,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勇于创新实践、学术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一方面,要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与考核聘任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形成优胜劣汰、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在注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研究的同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高起点地选拔优秀学术骨干,把培养学术带头人与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加大科研奖励基金和拔尖人才培养基金的投入,资助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学术休假“灰领”制度,为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鼓励有创新经验的学术带头人到教学第一线,把教育创新成果运用于教学科研,建立人格平等、关系融洽、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教育氛围,用知识智慧启迪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渊博学识征服学生,用淡泊明志、求真务实的精神影响学生,用献身科学、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行为带动学生,通过其身教言传,努力造就一大批具有竞争能力的科技后备力量、知识技能型的劳动者。

5.围绕提升就业竟争力培养“灰领”人才

目前,“灰领”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它指的是既掌握较高的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较高操作技能的复合型职业技能人才,是一个有独立的智能结构、职业特征的人才类型。“灰领”兼有“白钾’和“蓝领”的一些特征,最有可能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灰领”已成为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熟练的心智技能的复合型新兴技能人才。如:我国较为稀缺的广告创意、会展策划、服装设计、软件开发工程师、装饰设计师等25个大类的岗位从业人员,都被冠以“灰领”称号,他们将是体现我国未来发展特征的先导型职业人才。为适应城市发展和产业定位的要求,许多地方急需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灰领”职业技能人才。因此,应用型的本科院校培养“灰领”应该成为人才培养首选目标。

篇7

【关键词】 灯盏细辛;痴呆;学习记忆能力;胆碱酯酶;大鼠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Herba Erigenomtis(HE) extract on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and cholinesterase activity in rats with dementia.Methods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5 groups. The animal model with dementia was produced by bilateral intracterthroventricular injection with β-amyloid peptide (Aβ)25-35 and abdominal cavity injection with D-galactose. 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 of rats was detected by Morris Water Maze test, and the activities of acetycholinesterase (AChE) and butyrylcholinesterase (BuChE) were measured by Ellman's colorimetric method.ResultsIn the rats with dementia in the model group as compared with normal and sham operation groups, the escaping latent period and the time in passing the platform were obviously increased (P

Key words: Herba Exigeromtis(HE);Dementia;Learning and memory ability;Cholinesterase;Rats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简称AD)是一种以原发性神经元变性为基础的神经退变性疾病,包括学习、记忆、情感、认知的障碍,以及工作、生活能力的减退。由于AD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清楚,对AD病人的防治带来一定困难,目前国内外尚无治疗AD的有效特异药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灯盏细辛对脑损伤具有多种保护作用,如恢复脑损伤急性期的血液供应、改善血循环、改善缺血神经组织代谢紊乱状况、抑制神经元凋亡、降低细胞内钙浓度、促进神经再生、对恢复期缺氧神经元具有直接保护作用等[1]。为研究灯盏细辛在AD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本研究观察了该药对类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能力和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1材料与仪器

1.1药物与试剂实验用灯盏细辛提取物为灯盏乙素,浅棕色粉末。灯盏细辛原药材采自于贵州雷山县,由贵阳医学院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鉴定。灯盏细辛药材加10倍水,煎煮3次,30 min/次,煎煮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 (50℃ ),加乙醇使含醇量为 55%,搅拌,放置,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11(50℃ ),用盐酸调pH值至2,于55℃保温6 h,滤过,真空干燥即得;脑复康0.4 g/瓶,为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国药准字H33021967,批号T09B519;Aβ25-35 1 mg/瓶,Sigma公司生产,产品号A4559,批号108K4794;D-半乳糖 25 g/瓶,为上海蓝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丁酰胆碱酯酶(BuChE)试剂盒购自Sigma公司。

1.2动物Wistar大鼠42只,体质量300~350 g,雌雄各半,由贵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 (Q) 200220001。

1.3仪器ELx800UV型酶标仪, Bio-Tek公司生产;DNS-2型脑立体定位仪,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Morris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生产,图像处理为BI2000图像分析系统;5810R型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生产。

2方法

2.1模型建立、实验分组及药物治疗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均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相当,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模型组( n= 10) ,灯盏细辛组(n=10)和脑复康组(n=10)。后三组大鼠经10%水合氯醛(0.3 g/kg)腹腔麻醉后用脑室定位仪固定头部,以前囟点为坐标,前囟点后3 mm,旁开2 mm,深3.3 mm为侧脑室注射点,定位后用颅骨钻钻开颅骨,微量进样器垂直进针,进行双侧脑室注射,缓慢注入二甲亚砜孵育72 h后的聚集态β-淀粉样蛋白(Aβ)25~35 (5μg/μl)各2 μl,留针10 min,缝合伤口,并给予磺胺嘧啶粉外敷抗感染,术后第2天给予1% D-gal 0.72 mg/(100g·d)腹腔注射,连续10 d。假手术组模拟模型组双侧脑室注射及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中灯盏细辛组从模型建立后按0.5%灯盏细辛2 ml/d进行灌胃,脑复康组同样按64 mg /ml混悬液2 ml/d灌胃;所有组别均在模型建立30 d后用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测试24 h后从大鼠股动脉取血,离心后吸取血浆;动物放血处死后在低温下取出左枕叶脑组织置-80°冰箱备用(测定胆碱酯酶活性)。

2.2指标检测

2.2.1学习记忆能力的测定水迷宫由圆形水池、安全岛和记录系统3部分组成,水池直径120 cm,桶高60 cm,水面高于安全岛 3 cm,水温(20±1) ℃,训练期间环境安静,迷宫参照物不变。池壁标记4个入水点,将水池分为4个象限,记录系统为BI2000系统的行为学检测模块,实验大鼠分别于给药治疗前后进行定向航行及空间探索实验,检测其学习记忆能力。即:第1~4天进行定向航行试验:每日将大鼠按Ⅰ、Ⅱ、Ⅲ、Ⅳ 象限顺序从各入水点靠池壁放入水中, 记录60 s 内大鼠从入水到爬上平台(固定于第I 象限) 所需时间即逃避潜伏期。每天连续测试4次,连续5 d,取其平均值。第5天撤去平台, 进行空间探索实验:记录大鼠第1次穿越原站台时间及1 min内穿过原站台位置的次数。

2.2.2脑组织及血浆AChE和BuChE活性测定大鼠左枕叶脑组织精密称重,按1∶15的比例加入蛋白裂解液倒入匀浆器冰浴匀浆,将制备好的15%脑匀浆在4℃冷冻离心机上以12 000 r/min离心30 min后取上清液,用PBS按1∶13比例稀释;大鼠股动脉放血后以3 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用PBS按1∶5比例稀释。按试剂盒说明操作,反应体系混匀,室温避光反应20 min,然后终止反应,在 412 nm波长测定各管吸光度 (用 PBS调零 ),按下列公式计算血浆及脑组织匀浆AChE和BuChE活性。(测定管-对照管)×系数(0.588)×稀释倍数

2.2.3数据统计实验数据均以±s表示,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显著性分析,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的LSD方法进行多重比较检验,P

3结果

3.1定向航行测定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在定向航行中平均逃避潜伏期的时间延长(P

3.2空间探索距离的测定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明显延长(P

3.3灯盏细辛对模型大鼠脑组织AChE和BuChE活性的影响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匀浆AChE和BuChE活性升高(P

3.4灯盏细辛对模型大鼠血浆AChE和BuChE活性的影响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AChE和BuChE活性降低(P0.05)。结果见表4。表2各组空间探索试验中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和次数表3各组大鼠脑组织AChE和BuChE活性改变表4各组大鼠血浆AChE和BuChE活性改变

4讨论

中医认为AD属于“健忘”“痴呆”“呆病”“文痴”“善忘”等范畴,病位在脑,肾虚为本,与心肝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2]。灯盏细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消积止痛之功效,取其芳香走串,行达表里,甘温性味,温阳通络之功,可化瘀活络,益气生精,健运脾胃,补益髓海,可见灯盏细辛能够作用于AD符合中医的理论基础。现代研究同时表明,灯盏细辛具有神经保护,对抗神经毒性物质等作用[3]。当前,有关灯盏细辛是否对老年性痴呆的记忆损伤起到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否通过改善胆碱能神经系统来发挥作用等方面的问题已引起高度重视。本实验采用的灯盏细辛提取物为灯盏乙素(野黄芩苷),是迄今为止该药研究最多和最被公认的有效化学成分[4]。

本研究中,我们选择的复合型痴呆模型不仅符合AD多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而且能较好的体现中医有关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在Aβ和D-gal的协同作用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且毛色发黄,无精打采,行动迟缓,接近于脑窍失养的辨证,表明实验采用的模型建立方法是进行中药治疗AD研究的较为理想的一种。实验中,正常对照组与假手术组之间未见明显学习记忆能力的差别。本实验在造模后进行水迷宫行为学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大鼠表现为定向航行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和训练5天后第1次穿越平台时间明显延长,平台穿越次数明显缩短,表明实验动物学习记忆能力受损。给予灯盏细辛后,能明显缩短痴呆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时间和穿越平台时间,并增加大鼠的平台穿越次数,表明其对于改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但与西药对照药物-脑复康相比,还未得到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的结果。

胆碱能系统功能损害在AD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涉及到胆碱能神经递质- 受体系统及与该系统代谢相关的酶,如胆碱酯酶[5]。胆碱酯酶是一类丝氨酸水解酶,按照酶水解底物的专一性、水解速度的差异、对抑制剂敏感性、以及组织分布特点,可分为两类:一类为AChE,一类为BuChE。AChE和BuChE的水解底物-乙酰胆碱缺失的严重程度与痴呆密切相关,提示两者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有假设提出Aβ前体(APP)基因突变或β分泌酶活性过高,产生过多分泌型A β,它在AChE启动及BuChE协助下与载脂蛋白E结合沉积于脑内,尤其是沉积在学习记忆中枢前脑基底核和海马区,使此部位胆碱能神经原损毁以至死亡,中枢及整个脑组织中ACh减少,出现智能障碍,是造成痴呆的机制之一[7]。尽管 AD患者脑组织中的AChE含量远高于BuChE,但是研究显示在接受胆碱能神经纤维支配的皮层及海马均有活化的BuChE[8],随着AD的病情发展,BuChE活性进行性增加[9]。因此AChE和BuChE两者活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与AD紧密联系的胆碱能功能状况,并且许多研究已经发现在AD患者脑脊液、血浆和脑部特定区域存在ChE活性的改变[10],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

本研究中我们采用改良Ellman比色法检测了大鼠左侧枕叶脑组织中两种胆碱酯酶活性,发现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AChE与BuChE活性显著升高(P

上述结果表明,灯盏细辛能够提高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胆碱酯酶活性趋向于正常,对痴呆的治疗有一定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盛艳梅,张静,孟宪丽,等. 灯盏细辛有效组分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 (2):35.

[2]崔德芝,张恭新,朱振铎.老年性痴呆的中医理论探讨.[J].山东中医杂志, 2006,25(10):655.

[3]周素娟.灯盏细辛制剂药理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6,6(1):22.

[4]万丽丽,郭澄. 野黄芩苷药动学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07,18(30):2385.

[5]Giacobini E. Cholinergic function and Alzheimer's disease[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03 ,18(Suppl 1):S1.

[6]Hu Y, Xia Z, Sun Q, et al . A new approach to the pharmacological regulation of memory: Sarsasapogenin improvesmemory by elevating the low muscar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 density in brains of memory-deficit rat modls[J]. Brain Res, 2005, 26,1060 (1-2) : 26.

[7]Pákáski M, Kálmán J.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myloid and cholinergic mechanisms in Alzheimer's disease[J].Neurochem Int. 2008,53(5):103.

[8]Mesulam M, Guillozet A, Shaw P, et al. Widely spread butyrylcholinesterase can hydrolyze acetylcholine in the normal and Alzheimer brain[J]. Neurobiol Dis, 2002, 9 (1) : 88.

篇8

已有研究证明,大学生自杀率是同龄人的2~4倍,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并已成为大学生中仅次于意外伤害事故的第二位死因。大学生的暴力行为也是一种较常见的社会行为,主要是指有意地伤害他人或自身身体和精神的行为。

著名的“挫折―攻击”理论模型的创立者多拉德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修正后的“挫折―攻击”模型,其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或准备状态。

攻击有两种指向:一种是指向自身,即自伤、自残或者自杀;另一种是指向他人,即暴力(攻击行为)。大一学生入校后需要在生活、学习、人际等方面进行适应和调试,在这期间会遇到诸多挑战,也必然会遭受挫折。因此,本研究在结合以往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等因素,分析其与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关系,为日后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参考及帮助。

一、对象、工具与方法

1.对象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南京某高职院校面向大一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8份,有效问卷率为87.78%。其中男生59人(37.3%),女生99人(62.7%)。问卷由各系心理健康专职教师主持施测, 由被试大学生现场独立完成。问卷的发放和填写采用网络和纸质两种方式。

2.工具

① EPQA是在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及其夫人编制的艾森克人格调查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该表共85个项目,由E、N、P、L四个量表组成,主要调查内外向(E)、神经质(N)、精神质(P)三个维度,其中E维度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密切相关,N因素与植物性神经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②暴力风险:攻击问卷(BPAQ),该问卷在对攻击性的测量方面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该问卷各条目5点计分,共29个条目。包括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敌意4个维度。③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由夏朝云编制,包含26个条目,包括绝望、睡眠、乐观和掩饰4个因子。④SCLl-90,共90个项目,涉及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方面,并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⑤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方式是在应对过程中个体进行认知评价后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方式,其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调解着应激同身心健康的关系。该问卷主要包括两个主成分:消极应对(NC)和积极应对(PC),各含10个条目。

3.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 Y果

1.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总体状况

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总体状况如表1所示。

2.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户籍差异比较

经表2数据分析显示,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的学生在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得分及各因子中未见显著差异。

3.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的差异比较

经表3数据分析显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暴力风险的敌意因子上呈现差异显著,其他各因子及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总分上差异均不显著。

4. 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结构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表4显示,大学生SCL-90与自杀意念及其各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200~0.502之间。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和总均分与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强迫症状、焦虑、恐怖和其他与绝望、睡眠、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敌对与绝望、睡眠、乐观、自杀意念呈显著正相关,与掩饰呈显著负相关。除恐怖因子外,SCL-90各因子与总均分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正相关。恐怖因子与言语攻击、愤怒、敌意和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表5显示,E(内外向)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因子呈显著负相关。N(神经质)与绝望、睡眠、乐观和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精神质)与绝望、乐观和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正相关。L(掩饰性)与自杀意念总分呈显著负相关。N(神经质)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L(掩饰性)与暴力风险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精神质)与身体攻击、愤怒、敌意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表6显示,NC(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睡眠、乐观呈显著正相关;PC(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杀意念总分及绝望、睡眠和乐观呈显著负相关。NC(消极应对方式)与暴力风险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C(积极应对方式)与暴力风险总分及愤怒、敌意呈显著负相关。

5.人格、心理健康水平、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影响的回归分析

以暴力风险和自杀意念为因变量,以SCL-90、EPQA和TCSQ的各因子及总分为自变量,分别考察SCL-90、UPI、EPQA和TCSQ的各因子对暴力风险的预测作用。根据表7、表8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SCL-90中的敌对因子、EPQA中的N和L因子进入了暴力风险的回归模型。SCL-90中的抑郁因子、EPQA中的N(神经质)和TCSQ中的PC(积极应对因子)进入了自杀意念的回归模型。

三、 讨论

1.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在人口学变量中的比较

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暴力风险的敌意因子得分显著高于非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能是在面对心理困境或者是挫折情境时,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更为敏感,更容易与他人或环境产生对立情绪。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有留守儿童的经历,离开父母的关爱,在亲戚家或者是寄养家庭生活的经历让他们看待周围世界时多了些紧张和警惕。另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负担,由此感到压抑、恐惧和孤独,对目前的生活和现状不太满意。

2. 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自杀意念总分和暴力风险总分与SCL-90总均分呈显著性相关(P0.01),与SCL-90各因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相关系数在-0.200~0.502之间;大学生的自杀意念总分与EPQA的各因子呈显著性相关,暴力风险总分与EPQA中的N、P、L呈显著性相关。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各因子与EPQA各因子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总分与特质应对方式中的NC和PC均存在着显著性相关,各因子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相关性。由此可知,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

3.大学新生自杀意念和暴力风险与人格特质、心理健康水平和特质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SCL-90中的扯砸蜃印EPQA中的N,L因子进入暴力风险的回归方程时,可有效预测暴力风险的发生;EPQA中的N和TSCQ中的PC进入自杀意念的回归方程时,可有效预测自杀意念的发生。这一结果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可进一步明确心理危机的主动干预路径。我们的教育可以在降低敌对状态、稳定情绪水平及提高其社会性的成熟水平方面发挥作用以降低暴力风险;也可以在稳定情绪和减少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发挥作用以降低其自杀意念的产生。

参考文献:

[1]于 情,王礼桂,黄 艳.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3).

[2]夏朝云,王东波,吴素琴,等.自杀意念自评量表的初步制定[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2,12(2):100-102.

[3]胡玉婷.大学生人格特质与自杀意念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4]黄艳苹,李 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7):806-807.

篇9

关键词:心理学流通阅览室读者服务

在全民阅读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读者涌入图书馆,他们对图书馆的利用越来越频繁,对图书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作为流通阅览室的读者工作,是直接面对读者的一种服务,接触读者的范围最广,服务读者的时间最长。流通阅览室服务作为图书馆对外服务的窗口,也是图书馆的形象窗口,这里的馆员最能第一时间掌握和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为了满足各种读者的阅读需求,就要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提高馆员的业务素质,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从研究读者心理状态出发,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服务质量。

1 阅览室读者服务中引进心理学的必要性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原理来探索图书馆作用的某些现象和规律的学科,目的是为了通过对图书馆工作中人的心理学的研究,更好地指导工作,更好的服务读者,提高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读者服务工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馆员有没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专业业务技能,也取决于馆员对读者是不是全心全意、热情周到的服务,跟读者的沟通和对读者的了解是不是到位。要从内心深入到读者的内心中去,从读者心理的角度出发,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满足他们的各种阅读需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

1.1 馆员心理学。

馆员心理学,也是图书馆日常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只有加强对馆员心理学关注,引导和摆正馆员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尤其是流通阅览室的馆员在对读者的服务中,直接面对读者,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有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馆员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才可能服务好读者。心理平衡了,才能关心图书馆的发展,关心读者的阅读需求,才能激发个人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才能,才能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各种类型的读者,同等热情周到的服务,在服务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方法,让各种读者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1.2 读者心理学。

读者心理学是研究读者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反映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图书馆做好读者工作的前提。了解了读者的阅读心理,就可以有征对性地对读者进行阅读服务,不同读者尽可能地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方法,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热情周到的服务,即使有没有满足的需求,读者也能给予理解。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面对读者,只要多一点热情,多一点主动,多一点耐心和宽容心,就能很好的与读者进行沟通并达到互相理解。这不但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热情,也有利于读者对馆员工作的理解,更有利于馆员对广大读者的服务管理。

2 心理学在读者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流通阅览室读者服务中引进心理学,是对读者服务方式的一种改进。通过对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分析,以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各种读者的阅读需求,真正做到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1 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流通阅览室馆员与读者接触最直接,平时工作中只要与读者多沟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洞察读者的心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馆员在接待读者的过程中,征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读者,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和阅读心理,了解读者对馆员服务工作中所提出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加以改进和完善,取得读者对馆员的好感和信任。平时,馆员不是守着读者,而是主动相迎、倾听读者的心声,及时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做好相应反馈工作,以指导采篇部门的购书方向等等。

2.2 注意观查读者,把握读者阅读动向。

不同读者来图书馆看书其目的是各不相同的,流通部门的馆员可以通过对读者沟通和平时对读者的细心观察,摸清读者来图书馆的目的。通常图书馆的读者有多种类型,包括学习型,研究型,情报型,应用型,悠闲型等。那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要在读者来图书看书的第一时间弄清这些读者来图书馆看书的目的,也是弄清他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的需要来馆阅览的,还是为了决策管理、理论研究、教学、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而来馆阅览的,亦或为了取得最新信息为目的,取得情报信息,并有所积累,或是来图书馆就是想在阅读过程中放松自己的身心,陶冶情的,还是为了解决生活、工作、生产、科研、教学中的具体疑难问题而从事具体的阅读活动等等,大体了解了读者的阅读需求,我们就能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就能从读者的心理出发,去了解和关心读者,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让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

3 掌握读者阅读心理,提供优质服务

3.1 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尤其是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古城,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积,市民看书阅读的热情尤其高涨。在有了新的图书馆硬件后,软件方面就要靠馆员去完善。而作为流通阅览室的馆员,直接面对读者服务读者,任务更艰巨。

首先,馆员自己要不断充电学习,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水准,以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熟练的业务技能、精湛服务艺术赢得读者赞誉。其次,对阅览室图书排架要求整齐、准确,并保持书架的干净,方便读者找书阅览。再次,馆员一定要保持阅览室阅读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做到窗明几净,桌面和椅子隔三差五的擦洗,室内物件没有灰尘,给读者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愉快舒畅的心情。这样不但有利于馆员跟读者的沟通,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提高读者服务的质量,而且也有利于馆员对读者的管理和维护阅览室的安静秩序。

3.2 了解读者阅读心理

了解读者阅读心理,以便能更好服务读者。第一,流通阅览室是接待读者的主要场所,所以定期可以采取读者意见调查表等对读者进行书面的调查访问,以便掌握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其次,可以不定期对读者进行座谈交流,汇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意见和建议,解决读者的阅读要求,洞察读者阅读心理,做到有目的的给读者提供阅读服务,争取做到不同层次读者提供不同深浅的服务。再次,馆员也可以通过读者平时的询问和咨询,了解读者的阅读倾向,第一时间解答读者的提问,为读者排忧解难。

3.3 主动热情为读者提供服务

图书馆工作不再是守着图书等待着读者来阅览,而是对前来阅览的读者,要主动热情地接待。尤其是流通阅览室的馆员,主要就担负着这种重大的服务责任。首先,馆员接待读者一定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积极主动并不厌其烦的解答读者的各种咨询和提问。其次,要推荐和引导读者阅览,帮助他们学会运用检索工具,主动介绍阅览室图书的布局和图书的查找阅览。再次,可以主动询问读者的阅读方向,主动为读者提供书刊、信息和检索,为读者的阅读适当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意见,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总之,通过对心理学研究,了解和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调动图书馆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将热情周到的服务好读者,提高图书馆读者服务质量,加快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浅谈心理学在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应用》叶蔚青,图书馆,2008年第5期(No.5.)

2《浅析心理学在图书馆读者服务中的运用》袁志秀,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卷,第7期

3《试论管理心理学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谌春燕,科技广场,2006.9

篇10

如在任何独立的法典编汇工作中,找到法律和提出判决的任务也会包含一种无法避免的对峙,这种“对峙”强调的是紧张关系、张力和相互作用。法律本身是一致的,同样的,但不同的律师会不同,这与技能有关。我们看到任何一个案例都与法律条文意义对应的,但总有些不同的,实践中结果的不同会使法律条文不断完善、补充,但每个案例总是有其独特性。理论本身在应用之中,理解即应用。“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一种实践。这里的实践指的是理解者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将文本的原意与理解者的具体语境结合起来,他把理解、解释和应用三位合为一体了。”

一、“理解”与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注重人的存在、人的成长、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自主选择性、人的责任感、人的创造、人的潜能、人的自我实现以及人的意义。人本治疗就是让人领悟自已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让人恢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体的健康发展。伽达默尔的诠释学中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一)“理解”中的倾听。人本治疗强调,只有学会倾听,才能真正会说,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进行有效的交流。善听能使对方感觉到被尊重,从而消除不良情绪。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伽达默尔认为,“人的存在局限于传统之中,其认识不可能摆脱自己的历史性,解释活动不是放弃自己的历史性前见,而是带着自己的历史性前见,以自己的先见与文本展开对话,理解就是作者的原初视界与读者的现今视界之间交融的结果”。当我们看到伽达默尔不再把理解建立在个体自身的基础上而是与世界遭遇及融合时,他的哲学之意已凸显了人类生存的对话性及倾听的重要性。“伽达默尔的‘对话’理论一方面消解了文本作者在对文本的理解和诠释中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反对读者凌驾于文本和作者之上,肆意将自己的主观性强加于文本。它强调了文本理解和诠释中‘倾听’的重要性,而‘倾听’恰恰体现的是对文本的尊重和对文本作者的尊重。”

(二)“理解”中的积极关注。人本治疗强调,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意他们的长处,并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与行为中的积极方面。积极关注能够帮助来访者全面认识自己地优势和长处,看到希望,从而充满信心,更好的应对困境。伽达默尔多次提到“善良意愿”,以保证我们的谈话和对话能进行下去,他在晚年重视朋友及友好态度,“只有朋友或有有好态度的人才能给出建议。”我们看到这种善良意志保证了人们能够相互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对话的伙伴。“对话双方之间要达到完全一致的理解,甚至对于自身的内在对话,都处于这种永无止境的对话境遇之中。”同时,“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召唤着一种更为普遍的人类共同的善,它需要人们在更为宽广的视野中通过对话而寻求一种和解,达成一种共识,获得一种团结。这一点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达到一种善的追求。”

(三)“理解”中的共情。人本治疗强调,咨询师能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访者;使来访者感到被理解;促进来访者自我表达、自我探索;对迫切需要帮助的来访者,共情有更明显的咨询效果。相互理解,“这里指的不仅仅是对所说的某事的理解,它还包括一种共同性,通过这种共同性双方进入一种彼此商讨建议,即提出建议和采纳建议,具有首要的意义。”要相互理解,就必须预先带着一种使理解者和他想理解的对象联系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基本的一致意见。这种一致意见代表的是一种赞同,“因此,对他人意见或某个文本的每一次理解尽管有一切可能的误解,仍可从相互理解关联中进行把握并试图克服不一致的意见而达到理解。”所以,伽达默尔认为在谈判中要端正心态,承认对方存在的合法性,不否认谈判中的分歧;相互理解中,尽量想对方的想法,达成共识;双方都得到认同,才有益于双方。

(四)“理解”中重视人的意义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都有一种内在的或先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趋向。人的基本特性不是敌意、破坏、的,而是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创造性的。人本治疗强调,不能把人看作代表心理活动过程的物体,人是主动的、有思考能力的,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合理的、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具有成长的潜能。“伽达默尔追求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融合’,从而形成新的视界和新的意义。当把人的心理和行为视为‘文本’时,意义、价值问题便不可避免地纳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从诠释学的观点看,心理学家的工作正是把某时某地人类生活的意义搞清楚、弄明白,而不是什么预测、控制和科学地解释它。我们看到,伽达默尔追求的是解释者与文本对话过程中的意义生成,解释的目的就是通过解释者的视界与文本的视界的相遇、交融即“视界融合”而形成新的视界、新的意义。这一对话过程把作为主体性的人解放出来,文化研究渗入了人的气息。总之,伽达默尔诠释学中的“理解”内涵体现着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内容。当然,“理解”中也体现了文本理解的历史制约性,因为,在理解活动中,理解者处于与文本相异的历史环境、历史条件和历史地位中,所以理解具有历史性。心理学也必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境中加以整体把握。这样才能相互理解,相互让步,,达成共识。

二、评价

(一)伽达默尔对“理解”有理想化的倾向。伽达默尔的诠释学抛弃了客观性,客观性的丧失带来的不确定性与无标准性。当我们试图理解他的诠释学时,我们无法确定它是否允许它所承认的那种意义多重性在它自己身上出现。只有获得关于这种理论的唯一解释时,诠释学的理论才是有效的。而且“伽达默尔在他的解释学原则中不免浪漫化,他把语言性说成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否定语言的指称功能,显然具有不妥之处,但是他给我们以更新的视野看待问题,去理解人生之本真意义。”

(二)伽达默尔认为他的多元理解是同等程度,存在相对主义倾向。伽达默尔始终强调理解与解释的开放性,认为文本的真理因时代和理解者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同时他还强调理解的多元性、差异性。这对突破传统的绝对单一真理观和理性观无疑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过分注重这种“多元”和“差异”而缺乏对“一元”和“共识”理论的论证和重视,容易导致相对主义。

总之,伽达默尔诠释学的“理解”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过程,它在本质上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在他看来,自我认识或者自我理解并不是对“自我”进行反思或构造出一个先验主体来,而是强调自我向世界的开放性,在不断移动的世界境域中通过自身生命连续性来了解他人与世界,从而理解自身。这也是人本治疗所强调的,每个来访者都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质,心理治疗就是帮助每一个来访者将与生俱来的这种不断成长、自我完善的潜力释放的过程。

篇11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育学 学生教育

引言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具体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的作用。当代学生都有这样的特征:生活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各种新事物接受速度快,思维相对靠前,观念比较新颖,敢于向旧观念说不,勇于创新,善于质疑,对自身当前现状不满意等,但是他们也有攀比、崇尚名牌这些比较大众的毛病。随着“90后”“00后”的长大,教育工作尤其是学生教育工作就变得更加复杂与多变。当前的教育要适应新的环境与变化,掌握好、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满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实际需要,帮助学生战胜各种心理障碍,从而达到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也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许多的挑战。 

一、当前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教育心理问题及相关现状 

学生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环,许多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中小学)或辅导员(大学以上)都感觉学生工作难做,这是当前存在的现实。小学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小学生,他们生理上发育还不成熟,心理上也不太成熟或是说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个性特征不明显,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能力相对中学生都比较弱。所以说教育工作者要掌握心理学知识,懂得合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将教育心理学具体理论恰到好处地应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通过作者本人在西安带家教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参阅相关资料,了解到这一现状的存在及其严峻性。 

二、提出相关措施 

具体做好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罗森塔尔效应”的有力把握 

“罗森塔尔效应”也可叫做“教师期望效应”,所谓教师期望是一种非常大而且潜力十足的教育教学力量。经过一段时间,学生会从教师的行为与表情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不信任,从而会以不积极甚至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这种消极态度的日积月累,会导致学生拒绝老师的要求。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老师的一次态度不好,很可能会给其留下阴影,影响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最后这些学生常常和教师所预料的那样,学习成绩一天天下降,品行也一天天变坏。这样不是说教师当时自己的看法对,而是自己的看法影响了一个小孩的以后发展。所以说老师的期望对学生至关重要,尤其是未经世面的小学生。在这里作者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我带家教的小孩是西安红星小学三年级学生,她特别希望自己在班里当个班干部,因为班主任对班干部比较偏爱,比起普通的学生更加关心。这就是学生期望的得到老师的积极期望。有一次发生了这样的事,班主任未经班级体学生投票,就私自指认了一个学生做班干部。于是,这个小孩非常不服气,因为她觉得那小孩没自己学习好。在这指出的是这个班主任就这件事而言没有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公平公正的形象。很可能,这样以后,班级的学生都会认为老师偏心,在同学们心目中树立起不好的形象。在这,我想说,老师是个良心活,小孩真的特别需要老师的信心、赞扬、鼓励。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学会好好利用“罗森塔尔效应”,认真鼓励与关怀每一个学生,切实对每个学生都寄予合理的期望值,从而使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努力地克服自身的自卑感。最终,使他们成为老师与同学眼中的好学生。 

(二)巧妙的应用心理暗示 

什么是暗示?暗示一般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个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在无意中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并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不管是对在班级中学习好或成绩不好的学生,暗示的作用都是积极有效的。学生教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或辅导员可以用技巧性的语言或表情,给予学生有效的诱导和暗示,从而使学生逐渐改变原有的自卑感和不好的态度,达到学生向自己说自己心里话的目的,从而达到鼓励学生的目的。在这提出的是,这一方法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作用更加明显。 

(三)善于应用鼓励的语言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如果无意间的行为与言语伤害到某个学生的自尊心,这个学生就会不喜欢这名老师的课程,甚至讨厌这位老师。这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的语言对学生影响大,

相反,消极的语言也会给学生带来伤害。就这一点作者可以拿本人做个真实的例子。作者本人从小胆子小,性格比较内向,上课轻易不敢发言。有一次全县统考,本人拿了第三名。那个新来的班主任对本人格外好,也可能有那次第三名的影响,以后作者本人成绩一直表现很好,后来还做了班长,因为我知道老师欣赏本人,相信本人。因此作者觉得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的期待。试想,如果新来的班主任还是拿以前的眼光看作者本人,本人一定一直还是那个胆小的女孩。因此,班主任应该善于用鼓励的语言给学生信心,在同龄人面前得到表扬,对学生自身影响巨大,对学生以后的生活与学习态度也影响巨大,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明白这点。 

(四)关爱心理效应的应用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是这样认为的,可以促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机可分为两种,其中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交往动机,另一种就是荣誉动机。前一种表现出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他自己所喜欢的老师而发奋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关心与信任;后一种就是希望自己能获得他人的认同、赞扬等方面,而且这两种动机对学生学习自学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班主任,应该要经常表扬自己的学生,多抽出点时间去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切实地帮助学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心上想到自己是得到老师的“关心”与“信任”的,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今社会下小学生的压力和负担都比较重,使他们缺乏一些自信心,而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又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在家里的中心地位,到学校如果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心理上会有较大的落差,学习不自觉,就不自信了。鉴于小学生的这些学习心理特点,班主任就更应该从关心学生出发,在生活上和学习上主动爱护、帮助他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感觉到老师的“关心”,因此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上去。

(五)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 

当学生对班主任或辅导员诉说自己生活中的苦恼和学习中消极的情绪时,班主任就担当起了心理治疗师的角色。首先班主任要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在这里可以放下自己的所有包袱,然后根据他们问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一开导。其实往往教师只需要耐心地倾听,学生将自己烦恼都说出来,达到一个倾诉的过程,问题基本就解决了一半了,接下来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与开导过程了。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个合格老师一定要耐心倾听学生的烦恼与困扰。 

(六)对情感教育的有效和合理的应用 

可以这么说,情感教育一词在西方学者的基本定义中,它一般是指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它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总的来说,情感教育就是指学生可以接受到愉快、开心的教育。因此,在班主任或辅导员的教育工作中,运用情感教育在提高教学效率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情感教育就是一种思想转化,班主任的某一种要求和意见,学生只有真正产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才会对班主任的建议和要求产生认同感进而接受。相反,如果学生认为班主任或辅导员的行为与建议不是对自己真正的关心时,学生就会有行为上的不接受。因此,只有班主任或辅导员对自己发自内心的关心,教师充分应用情感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育,尤其是对学习、思想上比较后进的学生,使他们亲身感受到来自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关爱与温暖,他们就会渐渐消除对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对立情绪,这时,教育工作者帮助他们学习与思想上进步就更容易了。所以,在这一部分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正是由于班主任或辅导员对学生的关爱与信任才会使他们进步,可见情感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以上讲述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学的具体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运用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此,要想使教育更加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就西安而言,大多家长格外关注小孩的初期教育及小学教育,辅导班就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生放学后要上各种各类的辅导班,周末还要上奥数、奥语、英语补习班。所以说,小学生虽然在校压力小了,但是择校考试是他们不得不上越来越多的补习班,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说,虽然补习班的出现相对减轻了学校班主任及代课老师在成绩等方面的压力,但是班主任依然是小学生主要思想与学习的教育者,可以说,如果在校老师可以有效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学生就可以在学校高效率地进行学习,这样以后就不用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补习班了。所以说,在校教育工作者的作用真是任重而道远。西安小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5大名校是他们的最高目标。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更

要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要求我们班主任及相关教育工作者学习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及如何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岗英.管理心理学新论[j].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 

[2]纪秋发.北京中学生青春期教育状况[m].当代教育研究,2005.7. 

[3]华东六省一市教育学院编著.教育心理学[j].福建教育出版社,1983.12. 

[4]辽宁等四省编.儿童教育心理学[j].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7. 

[5](加)江绍附(著),邵瑞珍等(译).教与育的心理学[j].江西教育出版社,1985.7 

篇12

一、 健全的管理,做到四个落实。

(一)组织落实。

建立家长学校委员会,聘请资深领导作顾问,还有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参与其中,同时特聘家长学校教师,成立讲师团,一起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如何来办好本届rdquo;。家长委员们应该密切联系本校、本班的家长,及时反馈家教的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

(二)时间落实。

rdquo;的学习时间是从七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到九年级毕业。每学期举办1-2次。每次课前,学校为家长准备家教资料;课后,安排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与家长们见面,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

(三)教员落实。

聘请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并热心钻研教育科学人士担任教学任务,上课内容确保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学员落实。

每期上课提前三到五天发出通知,并附上信息反馈。家长收到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休、调班、请假等,保证家长能出席,并加强考勤工作。

二、家庭教育,计划先行。

1、制订教学计划,做到有序实施。

2、按计划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系列讲座。每讲一课,除必要的理论知识外,穿插大量的学校家教典型事例,深入浅出,增强感染力。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邀请讲师团成员为家长授课,请有丰富家教经验、并热心于家教研究的家长介绍运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的经验。

2、开展咨询服务。每学期向家长作出服务承诺,确定家校联系电话和家长接待日时间,对家长提出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或共同研讨。

3、定期发放家教辅导资料,组织家长学习有关心理学的知识, 采取集体讲座与自学辅导材料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家教水平。

4、每学期开展家庭亲情教育周活动,组织学生了解家庭和父母亲,参与家务劳动,来促进家长与子女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5、学校根据家长教育现状,提供家庭教育处方。

6、开展家教征文活动,将优秀家文与学生作品刊登在校刊《春笋》上。

篇13

关键词 女子 篮球 运动员 比赛 情绪变化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6-000-01

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其技术水平的发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从心理学的层面来看,情绪变化对心理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容易激动和急躁,情感世界过于丰富,这对其比赛过程中运动技能和正常水平的发挥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成绩[1]。所以说,情绪变化对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比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现代篮球运动逐渐向高强度、高对抗发展,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最佳心理状态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比赛情绪和变化的影响。

一、篮球比赛中情绪变化对比赛的影响

从心理学层面来讲,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通过态度等予以表现。情绪具有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特征,而且情绪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和演变。积极的情绪能够帮助运动员发挥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发挥,消极情绪则会影响运动员的比赛意志,造成全队整体失去斗志,影响比赛的结果[2]。所以说,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应该努力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情绪,克服消灭消极情绪,使得运动员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好的竞技状态,发挥出正常水平,取得满意的比赛成绩。

二、女子篮球比赛中情绪变化研究分析

在竞技体育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情绪变化都非常的明显,特别是篮球运动,S之比分和战术等变化,运动员的情绪变化多样,每时每刻都要经历不一样的体验,或兴奋、或失望、或紧张、或沮丧。青少年女子球员由于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变化要更为强烈,而且女子本身就较男子敏感,心思更为细腻,而且不容易突破消极情绪,所以对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绪变化研究就更为的必要。

(一)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变化的表现

因为篮球比赛本身就非常的复杂,而且比分等变化较为明显和突然,所以运动员的情绪就具有强烈、鲜明、变化强的特点。特别是比赛双方实力更为接近时,运动员的心理负担就更大,情绪变化就更为的明显。一般来讲主要有紧张、恐惧情绪、消极情绪、适度的兴奋状态这几种状态。

(二)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变化原因

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化的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一般主观原因有与有运动员训练情绪、运动员意志品质,、运动员比赛经验、运动员伤病情况、运动员相互摩擦。而篮球比赛中运动员情绪变化客观原因有教练员临场情绪和指挥方式、比赛环境、裁判员的判罚结果等,由于女子运动员心思较为细腻,容易发生一些情绪性事件,导致比赛局面混乱,影响到比赛的观赏性。

三、女篮运动员情绪训练手段与方法

研究通过音乐调节、想像训练、自我暗示和注意力转移等方法,从心理上激发运动员的积极情绪,缓解和消除消极的情绪,使其能够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水准,取得好的成绩[3]。

(一)赛前音乐训练调节法

在比赛之前,播放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平复运动员的焦躁情绪,激发其积极地情绪,提高自信心和拼搏精神。

(二)想象训练法

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多设计一些突发事件和情境,让运动员去处理和感悟,弥补其比赛经验不足的问题。

(三)自我暗示法

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提高女篮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在比赛过程中对自己说“我可以!”“我能做到!”“我一定行!”,给自己鼓劲加油。

(四)注意力转移法

在比赛之前,多想一下平时喜欢的、高兴地、积极地事情,让自己心情愉悦、放松,避免陷入紧张的情绪之中。

四、结语

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我们可清楚知到,有很多的因素可以影响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在比赛当中的情绪变化,首先从主观的层面来概括,其中包括参赛经验多少、训练程度高低、意志品质强弱、身体状况好坏;然后从客观的层面来概况,其中包括的有教练员当时的情绪、现场环境的影响和裁判员偶尔的误判。只要我们可以掌握这些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就能够更加正确合理的提出相对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消除运动员的消极情绪,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奕.影响篮球运动竞赛情绪的主要因素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0(1):125-130.

篇14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价值;对比;构建;人格

一、音乐

我国教育机构所公布的《有关加强一般大学中学生精神心理层面健全教育任务的建议》一文中重点指出“强化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思想健全教育任务是如今在这个时代中一定要整体落实的党提出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是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的关键措施,是完成加速高校在校学生整体进步的关键通道,尤其是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关键构成成分。”能够看出来,发展新型的心理专业方面的教育方式对于高校在校学生的精神层面的健全依旧是重点教育任务,是非常关键的。

二、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析

第一,拥有正面向上的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指出,一个个体内心的心理素养并不会给这个恶人自身带来任何额外的能力或技能,然而当内心产生问题的时候,也会促使着人们去改掉自身的缺点,深挖所拥有的无穷的潜力,今儿完成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来完成对更加完美的自己的要求。我们能够这样说,具有正能量的积极心里专业可以激活人们内心拥有的无限的潜力,促使人们不断进步来获得更上一层楼的生活质量。根据相关信息能够看出,在人的大脑中,仅仅有百分之五的脑细胞得到了开发,依然有绝大部分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有效使用,这证明人们进步发展的未来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从正面心理专业的眼光来观察人的话,人们在社会中以个体存在时,一个一个的都拥有自身独有的美好的素质,因此人们一定要重视钻研含有正能量的心理专业,把相关知识和所学习到的运用到对自己品德素养的培养上,使自己成为更加完美的自己。第二,积极心理专业的内容。积极心理专业包含的内容可谓是森罗万象,同时需要从许多不同的层面来分析看待这个专业牵扯的到的情况。首先是正面向上的品质,在基督教,伊斯兰教甚至中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道教的书中都把智慧,仁德,勇气,公平,自省,出众几种道德品质糅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同时指出这些品德都是人们在发展自身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表现,类似于创造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诚信,包容,有趣诙谐等这些品德则属于上述集中品德中衍生发展出来的,这些衍生的属性同样也为人们的发展发挥了正面的作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构建

第一,为大学生构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开始是教育任务中内核部分的明确,当代的社会空间为高等学校学生带来的是没有条条框框舒服的,能够顺其自然生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学生带给了自主化的选择方案,能够自定义自身的发展,但是这种多样性和自主性也导致了高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不可控,假如高校学生的水平和愿望都很明确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遭遇挫折,这说明他在最初也许是一个情绪悲观的学生,因此证明内心情绪是正面向上还是消极停滞的,对一个学生前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然后就是明确教育培训的个体是谁,针对高校学生建立的心理专业的培训目标理所当然是在校的学生,这就和以往的心理培训方式不同,以往只是选取极个别学生进行培训,这就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情绪。第二,从教育内容塑造和强化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情绪。上边曾经指出,正面的心理专业糅合了几种主要的道德品质,也衍生出来了二十余种道德品质的具体细化,因此高等学校心理健全的培训需要适当培养这些品质,并且擅长去观察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些品质,用正面的角度来观察高等学校在校学生身上产生的心理状况,利用激励的方法来和内心产生问题的学生交流,让他们慢慢放下心中的隔阂,敞开心扉向老师请教,为这些学生设定好以后的发展道路,保证他们内心的健全。然后,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道德品质也具有相当水平的教育意义,由于不少高等院校的在校学生所具备的品德是难以察觉到的,这并非他们没有过人之处,没有本身的特点,只是因为他们并不会去可以展示这些品德,如此也许会导致高等学校的学生习惯了长久以来的隐忍,最终导致自身的特点和内心的思想慢慢流失。第三,构建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再者就是自助式心理暗示,这种暗示来自于大学生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他通过外部环境来改善被训练者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强化他们的积极情绪,对大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种极大提升。利用网站论坛、舞台演出、文字报刊等等传播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信息,这些心理健康信息的传播都能激发对大学生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积极正向的情绪体验影响作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