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审计信息范文

财务审计信息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财务审计信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财务审计信息

篇1

一、树立正确的审计工作思想理念

(一)树立审计工作的责任理念

审计工作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一种必然产物,它的产生所基于的是一种委托关系以及对于财务的监督需求,对于消防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而言,它也是由来自老百姓的委托与对自身的财务监督需求而产生的。由于这一层委托关系以及财务监督需求的存在,搞好财务审计工作,管好经济财务开支,给委托人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则是消防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最基本责任之所在。所以消防单位的财务审计工作首先要树立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根本责任理念与宗旨,这样才能促进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树立审计工作的服务理念

就消防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本质与根本目的来说,是为社会、为老百姓、为消防单位自身建设与发展而服务的,审计监督只是它的一种外在的手段与表现形式。所以要树立起真心成为的服务理念,才能将财务审计工作的作用价值完全的体现出来。

(三)树立审计工作的效益理念

就整个审计工作的发展趋势而言,“效益”审计已经日渐的突出,它需要对单位内部实施更加全面、细致的审计监督。对于消防单位而言,树立审计工作的“效益”理念就是争取用最低的经费消耗,而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说得“俗气”一点,就是花最少的钱,为老百姓办最好的事。

二、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

(一)完善用人机制

在消防单位审计工作人员的用人机制上一定要加大重视力度,切实的贯彻公开、民主、择优、竞争这样的上岗原则,以不断增强消防单位审计工作队伍的结构优势,组建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素质能力超群的审计工作队伍,为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推动消防单位审计工作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二)加大在职培训力度

要根据消防单位的内部运作特点,对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能力结构,使他们能够向管理、法律、财经等多学科综合发展,并增强他们的党性思想与政治素养,使他们从思想上与能力上都更够更加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与审计工作需求。

三、改进审计工作措施

要切实提高消防单位审计工作的有效性,除了需要树立正确的审计工作思想理念、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之外,还要对审计工作的具体措施作出进一步的改进,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搞好消防部队的财务审计工作。

(一)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

消防单位财务审计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必须以有效服务、有效监督、有效覆盖为基本工作目标,对传统审计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拓展,着眼预防和效益,切实发挥财务审计工作的“免疫系统”功能作用。

(二)改进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

要加快消防单位审计工作的推进,就要求审计人员改进审计方法,规范审计程序,采取现代化审计手段,拓宽审计思路,确定审计重点,大力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为开展各项审计业务提供快速有效的服务,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篇2

关键词:信息化 信息化技术 财务审计

商务电子化、经济全球化和管理信息化已成为21世纪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电子化日益普及,迫切需要建成一个相对完善、高效的审计信息化系统,以增强审计机关在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审计监督的能力。本文就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内部财务审计服务发表一些见解,与广大审计同行进行探讨。

一、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一)利用信息化审计是被审计对象信息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被审计单位会计电算化工作及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化在企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特别是以ERP为代表的企业信息系统的高度集成逐渐兴起,迫使审计人员改变审计方式与之相适应,审计人员只有对整个系统全面了解,才能把握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我单位在90年代末就自行研发财务核算系统,如今已进行二次大的升级,我们审计人员也较早就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审计。

(二)计算机审计是审计理论与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审计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审计模式经历了详细审计、系统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个阶段。而现代审计则十分强调对系统控制的依赖。ERP的实现改变了手工环境下的管理方式及业务流程。正是由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运用,使得计算机辅助审计成为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甚至可以独立作为一项审计的任务。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的几个阶段

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内部财务审计不可避免的经历为三个阶段。

(一)单纯利用计算机硬件设备和利用财务会计软件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服务的基础工作服务阶段

现在大多数企业都处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利用计算机为审计工作服务又可分为两类服务:一类是为审计内部管理服务。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进行审计业务的管理,利用计算机完善审计行政管理和内部控制,内部财务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计算机编制年度审计计划,记录计划的执行情况,安排审计任务,下达审计通知书、编写审计方案和撰写审计报告,利用计算机字处理功能可以使审计文书的格式、措辞等更为标准、规范;利用计算机对审计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将几年的审计工作资料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保存,特别方便调阅查询,使审计档案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审计人员利用企业会计计算机账务系统进行查账审计。

(二)利用审计专业软件进行审计阶段

审计人员拥有了自己的系统软件,无论是审计内部的计划安排、文书管理、人员考核、法规利用、档案保管,还是审计查账、分析、对比,都有了统一的部署,审计软件反映出来的会计账簿和报表已不是财务系统本身的账务和报表,它是审计软件利用会计基础凭证库数据,按照标准的记账规则经过自己的软件程序重新进行记账得出的结果,他有效规避了会计软件方面给审计人员带来的风险。一般的审计软件包括如下几个基本步骤。

1、取得会计电子数据

计算机审计的前提是取得被审计单位正确的会计电子数据,在通常情况下,数据的存放会因单机、网络、多用户等各种工作平台的相异而有区别,应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工作平台,采取不同方式来处理。

2、将所取会计数据转换处理成标准格式

在所取得的会计数据中分析出凭证库、科目库、年初数三方面的内容,应正确分析其内容构成,做好和标准数据格式的对应工作,为进一步的审计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3、符合性测试

按照计划安排,依照审计程序,对所审计对象进行符合性测试,主要通过填表或回答问题方式完成调查表,通过程序进行统计,分析出符合性测试结果。

4、实质性测试

在标准数据格式的基础上进行数据查询和审计查账,当然最好在已做好符合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会自动形成各科目固定格式的审定表,审计人员要做的是进一步套用模板,形成诸如现金盘点、固定资产折旧等的计算表。至于特定形式的工作底稿,或原始凭证核查,需用审计工具中的查询、抽样等来完成。

(三)审计软件向企业内部管理延伸,为企业目标增值服务。这是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审计软件的要求

(1)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未来的审计软件可以将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联网,通过在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中嵌入为执行特定审计功能而设计的程序段,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审计信息化将使审计监督从单一静态审计转为静态到动态结合的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更加智能化、高效率,实时审计弥补事后审计线索不充分的缺陷,实现审计向事中、事前的转变。

(2)随着审计转型的需要,审计从只关心财务管理的框架中跳出,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审计人员将工作面延伸到产品研发及设计、物资采购及销售、生产组织及调度、人员管理及薪酬分配,环境治理及节能降耗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三、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内部财务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一)观念的转变是关键问题

“审计信息化是一场革命”已深入人心,但不少同志还存在模糊认识:一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仅仅是个手段,作用有限,不必急于推进;二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性太强,离自己很远,只要由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人员完成即可,和自己关系不大。因此,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既要破除神秘感、克服“恐高症”,又要摒弃“无用论”、“无为说”。

(二)审计数据接口是难点问题

没有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也没有考虑审计接口问题,缺少模块接口。审计软件要从财务软件中取数必须建立灵活方便的数据接口,不管使用单位的财务数据是什么样的格式,都可以转换成审计软件需要的格式,而且还能把同一个单位的不同的财务软件数据转换到同一个账套中,方便审计跨年分析。

(三)审计信息专业人才是保证

审计需要一批既掌握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又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业人才。加大培养能够担当计算机辅助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力度,带动审计向计算机辅助审计推进。

篇3

【关键词】财务审计信息化;必要性;现状;问题;策略

一、财务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的各项服务都在进行信息化的建设。针对政府对新时期财务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各部门纷纷制定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制度。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现行的审计体制存在不足之处,使得财务审计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严重影响了财务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第二,与财务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审计人员产生了不同的判断标准,容易引起不合理的审计结果;第三,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审计工作人员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也应该很熟悉。第四,财务审计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紧紧跟随时展的步伐,重新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二、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随着一系列相关措施的出台,使得管理者从思想上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深化了财务审计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仅为财务审计信息化提供了所需的软件和硬件,同时还培养了一批能够胜任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推广了计算机在审计方面的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我国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时间较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建设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入和产出反差过大

由于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呼声越来越高,各部门都在为自身的审计工作引入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或者人力物力的投入,但是收效甚微。主要表现为:虽然硬件设备的配置齐全,但是利用率不高;虽然搭建了比较先进的网络平台,但是部分审计人员还是不能利用网络完成基本的日常审计工作;由于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较快,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面临被淘汰的境况。

(二)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不平衡

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各个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趋势日益严重:在一些东南沿海地区,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初具规模,不仅软硬件设备齐全,网络平台也逐渐被完善,计算机和网络等高新技术被进一步地推广和使用;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化建设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财务审计工作仍旧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远远落后与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三)信息化与审计工作结合不紧密

近年来,随着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进行,财务审计工作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信息化与财务工作的结合还不够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财务审计人员不能完全运用计算机,工作人员不仅要学会使用计算机提供的办公软件,还需要学会运用计算机接入网络的操作;第二,专业的计算机人员不能完全掌握财务审计所具备的知识。这就造成了既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又具有财务审计经验的综合型人才的缺乏,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完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十分必要,而且在目前的建设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适应新时期审计工作的要求,必须完善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真正实现审计业务与信息化社会的接轨。完善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制定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详细计划

在真正实施财务审计信息化之前,一定要制定好建设的目标和方向。第一,根据自身需要进行个性化建设,在当今社会,各个部门或者企业都需要进行财务审计工作,但是对于财务工作的要求、内容等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第二,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不仅要发挥计算机对于数据分析和计算速度快的特点,还需要重视其网络的接入功能,使得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更加全面;第三,使得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一致,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监督工作,对于每个阶段完成的目标与建设要求相对比,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完整实施。

(二)促进信息化的全面建设

众所周知,财务审计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作内容多而复杂,在推进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看做一体化的工作,同时推进各个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对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进一步的宣传教育,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财务审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第二,呼吁各部门配合信息化的建设,通过完善相关机制,明确各部门在建设实施过程中的责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相互配合完成建设任务;第三,促进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通过将计算机和审计工作的联合培训,培养同时具备两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第四,鼓励创新,通过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鼓励业务人员对于现行的信息化建设提出改进性意见,促进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三)分步实施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

不同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不可能同时完成,主要原因是:首先,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在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差异很大,很难同步进行;其次,财务审计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工程,各地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建设,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不同地区的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分步实施信。因此,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根据不同地区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不同水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完成在自身基础上的进一步建设。第二,分层次进行财务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在完成当前建设的基础上,合理地对未来的建设工作作进一步规划,完成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计划。

(四)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人员

培养集计算机应用和财务审计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是财务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积极培养人才,关系着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可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普及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对于计算机的相关人员来说,财务知识的培训至关重要,学习一些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可以减少未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时间;第二,根据不同职能培养财务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对于普通的财务人员来说,只需要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就可以,而对于管理层的人员来说,必须熟练掌握网络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地管理整个审计工作;第三,在培养过程中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财务审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涉及的内容较多,覆盖的知识面较广,如果全部掌握需要很长时间,因此,需要进行循序渐进地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第2版)(套装上下册)[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崔春生.荐系统中显式评分输入的用户聚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8):

2856-2858.

篇4

【关键词】高速公路;财务审计;财务报表;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又称作“信息偏在”,是指因一方对专属信息的拥有量处于绝对地位,而使得另一方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在“经济人”假设条件下,处于信息优势一方的主体极有可能借此实施机会主义行为。之所以在本文中使用“消减”二字,在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相对较多的存在于财务审计领域,这种现象无法利用已有的财务分析手段来给予彻底消除。因此,从“满意原则”出发,探析消减高速公路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便构成了本文的主题。本文以高速公路专项建设资金审计为背景,在辩证视角下提出消除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思路。

一、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如下:1.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作为管理单位,在对高速公路专项资金实施财务审计时,首先面临的便是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财务审计秉持“会计准则”来展开,在解决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问题时,一般以会计凭证稽核为手段。因此又衍生出另一个问题,即会计凭证(各类发票)所显示的金额是否准确。会计凭证记载了高速公路建设相关单位间的经济往来信息,却因信息不对称而误导财务审计主体。2.经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假设财务审计主体在对会计凭证进行稽核时,能够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实现闭合。那么,财务报表数据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问题又涌现出来。高速公路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基建建设中,高速公路基建项目往往采取选择施工单位的方式开展施工,所以各施工主体拥有专项资金使用和配置的具体信息,并在利益驱动下存在着调整会计账目的内在激励。由此可见,若无法确认财务报表数据背后经济事件的真实性与否,将直接导致财务审计活动流于形式。3.经济事件的合理性问题。与上文所提出的问题相联系,财务报表数据背后经济事件的合理性问题,也是困扰财务审计的影响因素之一。沿着“项目勘察―项目规划和制图―造价概算―专项资金预算”的高速公路基建建设路径,造价概算直接对标项目建设方案,但最终的专项资金投入则可能在事后偏离原有轨道,如在实际投入中的原材料总价占比高出预期,但在财务报表中却如实得以反映。显然,原材料总价占比过高存在着不合理投资之嫌。

二、消减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着眼点

在问题导向下,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着眼点可归纳如下:1.着眼于外围调查。高速公路专项资金投入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甚至百亿,所以项目管理单位应本着对项目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态度,需要着眼于外围调查来尽可能的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所谓“外围”是指,与高速公路投资方产生经济往来事项的单位。从物化层面来看,高速公路专项建设涉及到不变资本投入和可变资本投入,前者又包含专用性资产投入和原材料投入。因此,在开展外围调查时不能平均使力,而是应结合财务审计所发现的疑点有针对性的展开。2.着眼于跟踪稽核。在上文已经指出,高速公路专项建设往往采取选择施工单位的方式进行,施工单位一般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受其逐利冲动的影响可能会使工程质量“低配”。然而,在财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相关数据在形式上则是符合常态的。为了发挥财务审计的职能作用,项目管理单位应着眼于跟踪稽核来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即利用跟踪稽核来约束施工方的经济行为,并在跟踪稽核中搜集施工方的财务数据,并最后与财务报表所呈现的数据进行比对。此时,需依托财务信息化平台的支撑。3.着眼于职能辅助。在引言部分已经指出,管理单位需在辩证视角下探析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思路。具体而言,单纯依靠财务审计主体来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不仅会牵制财务审计活动的大局,还会降低财务审计的效率。转换思路,在财务报表中所反映出的问题,部分根源于高速公路基建相关财务主体的财务经验不足所致,而非有意实施机会主义行为。因此,在跟踪稽核的基础上,财务审计主体能够以自己的专业视角,辅助高速公路专项投资主体对资金的规划与配置活动,便能消减导致财务报表中数据失真的系统性风险。

三、消减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思路

根据以上所述,消减财务审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思路为:1.依据财务报表来分析资金配置结构。在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时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所以应依据财务报表来分析资金配置结构。具体的思路为:(1 )财务审计在对高速公路专项建设财务报表开展审计前,需根据同类项目的资金使用结构,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订出结构标准。(2 )对照“资金结构标准”,重点对人工费用、原材料费用、专用性资产租赁费用进行审计,并计算出各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3 )对照“资金结构标准”发现各费用占比所存在的疑点,对疑点着手进一步的审核。2.有选择的进行外围调查和个别访谈。依据财务报表所呈现出的数据,在与“资金结构标准”进行比对后,便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外围调查和个别访谈。以原材料费用占比存在疑点为例,具体的思路为:(1 )财务审计主体应对原材料供应商进行联系,联系方式可以为上门访问、电话采访。联系的目的在于了解供应商的资质(是否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及确认原材料采购的经济事实(出具购置发票原件确认)。(2 )对高速公路经办原材料采购的当事人进行个别访谈,就财务审计中所存在的疑点进行当面质询,最终结合外围信息对财务审计疑点进行定性。3.基于财务信息化平台稽核电子票据。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应做到会计凭证与资金往来都纳入到财务审计的监管之中,所以应基于财务信息化平台稽核电子票据。具体的思路为:(1 )财务审计主体共享高速公路财务信息化平台数据,并对资金往来中的电子票据进行确认和登记,并对资金往来事由直接向相关财务主体问询。(2 )针对疑点可以通过上门访问、电话采访等方式,向资金往来的另一方进行确认。4.利用财务审计职能优化资金的配置。作为管理单位,需要从辩证视角下来看待财务审计活动,其除了含有稽核、审查之目的,还含有辅助高速公路专项投资主体合理使用资金之意义。具体的思路为:(1 )在跟踪审计中及时把资金使用问题反馈给当事方,并对当事方提出整改意见,以帮助他们优化资金配置方案;(2 )在阶段性竣工审计中,同样将审计所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当事方,并辅助当事方调整资金配置方案,以防止“三超”问题的出现,即工程预算超工程估算、工程预算超工程概算、工程决算超工程预算。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消减信息不对称问题时需要抓住主要矛盾,所以应依据财务报表来分析资金配置结构。依据财务报表所呈现出的数据,在与“资金结构标准”进行比对后,便需要有选择的进行外围调查和个别访谈。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存在着系统性风险,应做到会计凭证与资金往来都纳入到财务审计的监管之中,所以应基于财务信息化平台稽核电子票据。需要从辩证视角下来看待财务审计活动,其除了含有稽核、审查之目的,还含有辅助高速公路专项投资主体合理使用资金之意义。

参考文献

[1 ]韩杰,刘洋.浅谈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财务管理与审计[J].时代金融,2019 ,(20 ):100 -101.

篇5

摘 要 信息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软件极大的增强了财务会计系统信息化的程度,传统内部财务审计控制制度已经不再适合信息化环境下财务内部审计标准要求。文章作者首先对内部财务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中常识的影响变化进行了比较全面、准确的分析,然后在审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信息化环境下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特点,提出了几点信息化环境下提高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控制点。

关键词 信息化 内部财务审计 关键控制点

所谓内部财务审计就是依据我国内部财务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单位组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相关条例规定,单位组织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审计工作人员对组织内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监督与评价。内部财务审计有利于控制管理者违法乱纪行为,有利于维护组织正常的经济秩序,保障组织资产的完整、安全。同时内部财务审计通过对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效益审计工作,能够发现影响企业财务成果和经济效益的因素,并且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完善组织经营管理制度,促进组织的快速发展。对于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来说,信息化环境基本内涵就是计算机数据处理环境,包括单位组织、管理制度以及由财会应用软件、组织管理软件、系统软件和计算机硬件组成的计算机系统。

一、内部财务审计受信息化环境影响变化分析

1.审计人员以及审计技术变化

信息化环境下审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财务会计信息技术操作知识。审计人员不仅仅要具备深厚的管理、法律、经济、审计、会计等专业领域知识内容,还要不断学习掌握财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结构原理以及应用技术,另外还要掌握各类财会信息系统的特点,以便于正确评价信息化环境中内部财务审计结果。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基本是在财会信息系统之外人工进行的,审计技术基本局限于对历史财务数据真实性的审核范围内,显然这种人工审计对于日益复杂的、高效运转的经济活动已经不适用了,信息化环境下内部财务审计技术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以及客观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审计工作内容变化

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内容在信息化环境中也发生了部分改变。与传统内部财务审计环境不同的是信息化环境中财会信息化系统得到了极大的应用,信息化系统的各种应用特点决定了此时内部财务审计一定要对信息化财会系统的数据处理的方式以及各种功能的准确性进行审计,例如,审计工作中对账龄进行审计时,不仅仅要对系统输出结果进行简单的审查,还要审计分析系统输出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的真实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化环境中内部财务审计结果真实准确,及时发现企业经济运行中各种潜在的问题。

3.内部控制变化

信息化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因各种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而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

首先,信息化环境有利于信息的快速、远程传递,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就使得舞弊操作更加隐秘以及容易,因为此时传统手工财会控制机制力度已经极大的被消弱了,而且未授权访问系统发生的可能性也比较高,最终导致违规操作者可以不留证据的进行数据更改。还有一些软件在维护阶段或者设计阶段数据保护不力而受到恶意篡改。

其次,内部控制中越权交易难度增加。与手工财会系统不同的是,信息系统中各项经济业务电子数据处理即可获批,然后数据传至财务系统,无法保证传递过程数据不被篡改。同时,信息系统的使用简化了的工作量,使得每个员工能职责增加,这很容易导致一人监管多个业务模块,随意修改相关数据,这对于需要严格执行职责分离原则的财会系统影响比较严重。

最后,信息系统提高了各项业务操作效率的同时,也容易导致成批错误操作的产生,因为信息系统对于数据的处理是机械化、按照一定的设置进行处理的,不像手工系统中人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更多的错误产生。

4.审计线索变化

在手工财会系统中,审计线索基本有报表、分类账、日记账以及各种原始凭证,借助这些历史数据资料审计人员就可以采用逆查或者顺查的模式审核各项财务数据操作过程是否合理,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大量信息系统的使用,很多传统审计线索已经不存在了或者电子化了,所以此时审计线索必然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审计线索受到的影响有:计算机系统数据处理程序难以直观展现,审计证据无法取得;系统数据存储可以不留痕迹的被篡导致真实的审计线索中断;纸质数据文档大量减少,审计线索电子化;大部分业务流程都由系统完成。

二、内部财务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关键控制点

1.提高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审计综合能力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以及各组织单位的管理工作都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也就是说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观念,适应信息化环境下内部财务审计的各项新变化,熟练掌握各种新型财会系统审计基本特点,才能做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保证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发挥其经济价值。

2.加强审计和财务资料安全的保障力度

由于信息化环境下很多传统的审计线索都已经不存在了或者电子化了,所以信息化环境下一定要加强计算机系统内部组织经济运行中各种文件以及数据的安全储存,保证审计和财务资料安全性。例如,企业要明确规定未经授权批准的人员禁止接触各类财务数据文件以及硬件资料。

3.加强对信息系统的测试以及监控力度

组织内部财务审计执行过程中不仅仅要将计算机财会信息系统作为审计手段,还要把计算机财会信息系统作为审计对象。具体来说就是内部财务审计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计算机财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数据可靠性进行审核。例如,财务信息系统专用性、数据自行校验功能、各项指标完整性、系统设计标准性等。只有保证审计基础资料提供来源的财务信息系统数据处理无误,才能够保证基于此进行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4.保证组织财务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

在相关工作人员执行内部审计工作时,首先是从组织现行财会信息系统中采集相关数据,然后通过一定的数据接口将数据资料导入财务审计软件中,财务审计软件因而形成内部财务审计可以直接采纳的审计数据资料。由此可知,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是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有效性的最基础的保障。影响这个过程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主要有两种因素,即:计算机财会信息系统财务数据处理和控制的准确完整性和财务会计人员工作的准确性。因而,除了与传统手工财会信息系统中一样的财务原始凭证、报表以及账簿的审核之外,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过程中还要充分重视财会信息系统采用的各种应用软件的维护过程、数据处理流程的合理性、数据存储和控制的科学性。

5.重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评审

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财务审计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评审机制,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才能够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可以说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内部财务审计的核心基础。信息化环境下,组织财务系统中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具体职责分工与传统手工财会系统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而内部财务控制的重点、内容以及方法也要及时改进,使之与信息化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向匹配,有效控制各财务流程。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查阅财务信息系统中文件资料、财务流程实地审查或者与财务人员进行交流达到对内部财务控制的准确,同时根据相关信息科学合理评价内部财务控制的合理性和完善性。如果审计过程中发现组织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存在着漏洞或者不合理之处,审计人员依据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审计方案,并且予以提示,保障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促进组织正常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组织财务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只有掌握好信息环境下财务信息系统的运行原理以及各种基本特点才能够做好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每一个内部财务审计人员都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的财务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以及评价能力,只有彻底了解信息化对财务审计的影响因素所在,才能够科学合理的进行组织内部财务审计工作,发挥内部财务审计应有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段小法.信息化环境下重构企业内部审计的思考.财会研究.2009(6).

[2]杨海菊.信息化环境下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山东冶金.2012(6).

[3]唐少艺.物流金融――中小企业发展的助推器.江苏商论.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