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采购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医院 物资采购 现状 管理建议
一、目前医院物资采购管理的现状
(一)物资采购目标
医院物资采购目标明确,主要包括两大目标:管理目标,从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存储计划、供货及时、采购成本合理、质量可靠等方面管理,最终保证医院工作正常运营;财务目标,从核算规范,计价真实、准确、完整,采购资金占用合理,资金及时到位,付款控制严格方面加以管理。
(二)制度管理
制度管理一般是以管理制度的形式实行,即由医院及各部门根据国家及主管部门规定,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各个部门按各自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三)流程管理
药品采购流程(表一)
[采购、保管人员制定采购计划科主任审核网上采购或书面订货
1、与计划相符库管人员验收办理入库科主任审核
2、与计划不符申请替代科主任审核进入采购程序
3、中药饮片制定采购计划科主任审核进入采购程序库管人员验收办理入库科主任审核\&]
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物资采购流程(表二)
二、医院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
(一)未设立独立的物资采购部门
现在,我国医院物资采购的过程其实是由各科室相同完成的,主要是物资材料供应科(包含库房)、设备科、药剂科等。比如说,医院的药剂科,药品的采购是需要药品每月计划表、供应商交谈、药品出入库表格、药品款项支付以及药品每月盘点等项目,主要是由同一个科室的药剂科来进行。但是,这种现象是极其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药品库存占用量比较大的漏洞资金或者是非正常的药品消耗。
(二)未设立招标采购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因为物资材料供应科、设备科、药剂科各自来完成物资采购的,那么也就是说医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招标采购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因此,医院没有对计划审批、采购方式、办理入库、付款审批等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物资采购程序不规范
医院的科室比较多,因此,医院内物品用途不相同、物资品种多且价格差距比较大,还有很多贵重、分量多的物资没有被政府采购部门纳入范围内,又加之物资采购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导致了医院物资不能正常得到供应,还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
三、管理的建议
为了保证物资采购的顺利进行,医院应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医院资金的充分使用与管理,同时也是医院内部采购部门以及各岗位人员重要的行为导向。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各单位要以内控规范为指导制定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设立独立的物资采购部门。采购职能是医院所共有的职能,因此,在医院物资采购这一环节,医患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库房和财务付款以及其他部门。为了规范医院物资采购的行为以及实现医院物资让医院采购部门统一采购,需要建立物资采购部门,将每一个分散的科室进行采购权限的集中的行为。
对招标工作进行加强管理。医院内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制度以及招标委员会制度。在招标采购文件中要明确职权、明确职责,明确招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并对采购进行监督管理。物资采购应该运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模式可采用“内+外+内”,指整个物资采购管理全过程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其核心是外部机构招标前,物资价格是物资采购环节中的重要部门,因此,院内组织相关人员应该对价格进行摸底;院外组织相关人员在招标的过程中应该将汇总表家作为物资的参考价格,也可以作为物资最高价格的限制;外部招标机构招标后,医院内的组织人员对中标的单位进行商谈,最后对成交的价格进行敲定。进行多家、多轮洽谈竞争的方法,并遵循相同档次,价位低廉者单位优先以及尊重意见和建议的不确定性因素来确定为医院的供货单位,此方式是竞争性谈判方式的物资采购。
建立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明确控制医院计划编制、审批、获得、验收入库、资金付款、仓储保管、领用与处置环节,确保请购与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对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确保采购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一、存在问题
2006年以来,农合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实现了从两级法人(乡镇和县级)向一级法人(县级)的转变,财务核算也由两级核算过渡为一级法人核算。实现一级核算后,形成了自下而上、逐级管理的财务模式。但目前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县级农合金融机构没有制定出一套具有自身特点、便于自身会计操作执行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根据国家出台的有关财务政策,以及上级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规定,结合本级财务工作的实际,制定相关的制度;二是没有根据一级法人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要求,完善“统一法人会计核算管理”等相关制度;三是没有根据国家的政策、财经制度的变化,对原有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未能有效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二)预算缺乏依据。县级农合金融机构在确定年度预算最佳投资方案时,缺乏科学依据和可以遵循的财务制度。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当年信贷计划、上年财务收支执行情况、往年收支规律以及影响本年收支因素,开展的预算也并未完全依据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程序展开,在确定预算时,忽视所得税、折旧方法、资本存量,通货膨胀等风险因素,从而导致资金流失或经费不足,使农合金融机构经营缺乏弹性,制约了农合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力度。
(三)财务监督与考核不完善。会计事后监督工作在防范结算风险、杜绝业务差错、完善业务操作流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农合金融机构的事后监督乏力,使会计人员因缺乏监督养成不规范的行为,管理上的漏洞和业务中的差错得不到及时查堵和纠正,因而产生会计风险,严重时还可能带来较大的资金损失,甚至引发违法犯罪活动。
二、针对存在问题,提几点建议
农合金融机构应立足于以县级为一级法人这一管理层的角度,建立一个组织规范、职能由“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财务管理模式适应现代银行业改革发展需求。
(一)应完善财务管理办法。县级农合金融机构实行统一核算后,增加了县级农合金融机构财务部门的责任压力,对县级农合金融机构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根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地方金融企业财务监督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省级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实行“统一制度、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财务管理体制。二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等规定,制定财务报告制度,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应完善财务报告体系。财务报告体系应根据所制定的财务制度、财务政策和经营管理者的要求,一方面完整准确编制各种财务报表,真实反映农合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借用西方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编制预测财务报告,全面收益报告,完善农合金融机构的分部报告。通过准确及时的财务报告,经营管理者能够改变信息不对称的局面,获得充分的现时和将来的财务信息,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决策。
1.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相对于其它一些企业来说必然具备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的存在导致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进而导致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着采购管理的质量,其中主要表现在统一性、规范性和考核等三个方面。
1.1统一性差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都具备自身的管理制度,其中对于采购管理来说也具备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但是这些制度具体来说都指向了具体的采购操作层次,在一些较高层次的统一性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欠缺,其中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一般都是一些较为大型的集团企业,其涉及到了很多的分公司,对于这些子公司之间的采购统一性的规定并不是十分完善,没有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进而影响了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2)另外一方面则是在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协调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生产部和采购部之间存在着交流不畅等问题影响着采购的合理性,进而导致了采购工作可能出现一些失误影响着企业的采购管理。
1.2规范性差
针对现有的我国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来说因为其制定和实施的经验较少,所以其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规范性上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完善,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对于相关采购过程的具体操作规定不够详尽,而仅仅是对于采购办法进行了泛泛规定,这就导致了具体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导致我国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的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此外,在当前国有企业信息化规范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采购管理的效果,不仅不能够很好地利用信息化的优势,还对于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1.3考核办法问题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采购管理中存在的另一份问题就是考核过程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大多数国有企业当前对于采购人员进行考核都是采用领导决定制度,一切都是由领导对于采购人员进行评价考核,决定采购人员的工作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来看是不合理的,甚至会因为对于领导缺少必要的监督导致出现现象,进而影响考核的公平性,最终影响到国有企业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采购管理质量低下,所以说,考核办法问题也是当前困扰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一个主要问题。
2.提高国有企业采购管理水平的对策
针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我们必须进行详尽的分析,然后制定出对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办法来提高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促进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2.1加强监督。一般说来,国有企业进行采购都是事先制定好相应的采购计划,然后再按照相应的采购计划进行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想切实保障采购的有效性和质量,我们就必须加强整个环节的监督工作,不仅仅要在采购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加强对于计划制定的监督和控制,确保采购计划的合理性,避免采购过程中的浪费,还应该加强在具体采购过程中对于具体采购人员的监督,对于采购计划中的物品数量、种类等进行详细监管,避免采购人员的失误,加强采购质量。
2.2审查申报价格。在我国国有企业采购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就是针对采购价格进行管理和控制,所以我们也必须加强对于采购物品申报价格的审查力度,尤其是针对当前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来说,更应该加强对于市场中采购物品的报价审查力度,确保申报价格的合理性,减少国有企业的损失,具体来说,可以针对市场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采购物品的具体价格,然后汇总成采购物资审价表以供采购监察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
2.3审查采购合同。合同的签订是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为了确保国有企业采购管理的质量,我们应该加强对于采购合同的监管和审查,加强对于采购合同的管理和审查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并且能够明确采购资金的去向,确保国有企业的采购工作能够有据可查,进而提高了采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4检查采购物资质量。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针对整个的采购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所以,我们还应该加强对于具体采购物资质量的监督和审查,确保采购物资的可用性。具体来说,加强采购物资质量的审查不仅仅能够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的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减少因为物资质量问题产生的浪费现象,还能够有效的对于整个的采购过程进行监督,避免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甚至是的现象。
2.5审查采购票据。对于国有企业采购行为的管理应该重点加强对于资金的审查和监管,这是一个核心内容,对于资金的审查不仅仅表现在对于物资报价的审查上,更应该加强对于采购过程中所有票据的审查,这些票据因为内容过于繁杂,所以一般较难进行管理,具体所来,我们需要审查的票据主要包括检验报告单、运费单据、入库单以及购货发票等,只有把这些所有的票据都进行详细的审查才能够真正的确保国有企业采购资金的有效利用,进而做好采购管理工作。
2.6审查会计信息。对于采购管理中相关资金的审查还应该包括对于会计信息的相关审查,会计师是国有企业采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员,也是和采购资金联系最为紧密的一员,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核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采购资金的有效性,不仅如此,加强对于会计信息的审查还能够有效规范整个国有企业的资金运转,避免一些相关人员的违规行为出现,保障采购过程总资金使用的合法性。
结语
【关键词】医疗设备 采购 案例 对策
【Abstract】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s in the case.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medical equipment purchase, from the height of the management of medical equipment,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and experience summar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Medical equipment; Purchase; Case; Countermeasures
引 言
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关系医疗设备作为诊疗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否提高医疗水平,关系医疗设备作为医院运作的物质基础能否节约医院的经济效益。医疗设备管理包括采购、安装验收、入库、建档、保养、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有不同的学问。本文就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管理上的对策和建议。
一、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案例分析
通过对个案的分析,透视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案例一:“半休眠”中的先进设备
某县级院因了解到某厂家的荧光造影机技术世界领先,计划招标购置一台,应用于临床检查 。这台仪器采购进来之后,却因为医护人员难以快速掌握技术,而没有较好地应用该设备;加之由于前期论证不科学,实际需要做造影检查的病人却远没有计划的多。久而久之,该设备长期少用,处于“半休眠”之中。
启示:该设备虽然运用了世界领先技术于诊疗领域,但因为使用设备的临床医护人员无法熟练掌握操作技术,更难以得心应手地应用于病人诊疗工作。一方面,采购设备不能单方面追求技术水平,而要更多地考虑医院的现实条件,以设备的临床意义为主导来决定是否购置设备;另一方面,医护人员的培训要跟上设备的更新。虽然医护人员的培训不是设备科的工作,但是设备科要建议医院主管部门或领导要采取配套的管理措施,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水平。
(二)案例二:累计耗品、维修费用高出购置成本
某院需招标购置一台数字DR打片机,多家经销公司经议标后其中两家进入最后一轮论证。其中一家与医院有长期合作关系,医院已从该单位购置了多台此类设备应用在临床。但是,该公司提供的该设备价格比预算高一万元。第二家公司的产品是第一次进入医院论证环节,据资料介绍,产品性能优良,价格比预算低五千元。考虑到医院招标设备的预算金额问题,最终选择了价格低的第二家公司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该设备的耗品用量非常大,而且维修费用大。两年下来,累计耗品和维修的费用足以重新购置一台该设备。在经过与其他医院比较中,第一家公司提供的设备虽然价格高,但是累计耗品用量相对较小,少发生故障而且维修收费低。
启示:在设备采购的时候,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一定要全方位地综合考虑、论证。对于设备的价格,不仅要考虑其购置成本,而且要考虑耗品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不然就出现了这种累计耗品、维修费用远远高出购置成本的情况,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案例三:设备的资源共享问题
某院生化实验室、药理实验室、寄生虫实验室、传染病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集中分布在实验大楼,甚至在同一楼层。每个实验室平均拥有一台高速离心机、一个凝胶成像系统、若干个PCR仪等。据了解,各实验室的这些设备仪器使用率并不高,有些仪器一年才用上寥寥几次。
启示:各个科室出于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要有齐全的设备仪器。但是对于单位较小、需求不大,而且地理条件允许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应该以医院实验室中心为单位来综合考虑设备的采购,才能统筹资源。这样做的好处是显然的,一方面从医院的高度来考虑设备仪器的采购,节约了成本,促进了资源的利用;另一方面,全局统筹设备采购,方面医疗设备的管理,实现资源的共享。在高峰时期,还能顺理成章地办理借用手续。
二、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上案例虽然是个别医院的个别现象,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可能存在的漏洞,这就需要我们去弥补和完善。
1、从医院管理的高度统筹医疗设备管理工作。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有些已经超出了设备科的管理范畴,比如资源共享问题,需要医院党政领导站在提高整个医院管理水平的高度,综合考虑管理策略。要实现医疗设备的资源共享,不仅要对现实条件进行调查和科学分析,而且要从健全组织机构、建立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化。
2、做好科学的论证。案例反映出,个别医疗设备的采购欠缺科学的分析和论证。如案例一欠缺考虑现实因素对医疗设备的影响,案例二欠缺考虑医疗设备使用全程的总体费用。设备的采购不仅要根据各科室的计划进行,而且要组织专家对医疗设备的采购计划进行科学的论证。论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设备的购置成本、使用年限,还要兼顾耗品使用量、医护人员配备、设备安置空间、环境设施要求、保修期限、售后技术支持、经销公司的资质和诚信度、技术培训(临床医护、维修工程师)、设备资源的院内共享等。在采购过程中,要“货比三家”,做好设备的市场调查、考察论证。首先要调查质量情况。用户是实践者最有发言权。了解其他医院使用不同品牌、不同厂家或公司产品的情况反馈。其次调查、比较价格。价格要合理又适中。既要参考己经成交的价格,又要考虑医院购买力的大小。第三要了解售后服务情况。设备的保修期、零配件的供应情况、设备故障报修响应时间、维修价格及其他相关承诺是主要的考虑因素。设备科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要做好医院的参谋和助手,采购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服务适用的设备,确保所购设备能更好地为医院及病人服务。
3、定期分析医疗设备管理的存在问题和研讨相应对策。案例反映出,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仍有很多欠缺和需要改善的地方,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管理水平。应当定期组织由医院主管领导、设备科以及相关科室的医护人员召开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会议,针对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并对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对策,杜绝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管理水平。另外,从和谐的角度出发,设备科要加强与各医疗设备使用单位的沟通,在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统一思想,树立大局观和资源节约意识。
[关键词]高校;采购管理;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作者简介]吕伟华,玉林师范学院审计处会计师,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7-0172-02
采购工作是高校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采购工作。采购工作完成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能否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是否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生活提供理想的货物及优质的服务,实现采购管理内部的控制目标。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采购腐败行为,须从内部控制设计做起。采购管理内部控制设计应包括制度建设控制、审批过程控制、货物服务验收过程控制。
(一)制度建设控制。建立健全采购管理制度,是规范采购行为的前提与保证。采购管理制度一般应包括采购管理规章制度、采购工作流程和完成采购工作流程的相关表格三个方面的内容。
采购管理规章制度是高校实施采购行为的书面文件,是规范采购行为合法性、合理性、效率性和经济性的制度保障,其基本组成元素为:采购范围是什么,由哪个部门负责组织采购工作,有什么样的采购方式,采购计划如何制订,采购事项需经过谁来审批,采购程序如何,怎样进行验收,在采购管理中各部门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等等。一般来说,采购范围不仅包括货物采购,还包括服务采购,学校应设立一个专门负责采购工作的管理部门;同时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要确定每一采购事项适合的采购方式。除此之外,对于一些零星的采购,学校应根据其单价或总金额的大小选择是学校集中采购还是使用部门自行采购,是询价采购还是通过校内招标采购。而采购验收应分为货物验收和服务验收,并在采购管理制度中明确验收所依据的标准等等,通过制定采购制度来规范人们在采购活动中的行为,有利于采购工作的有序开展。
采购工作流程是落实采购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工作步骤,可以用流程图等方式来表示,将采购环节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串联起来,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程序和职责。其主要工作流程可设计为: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一归口部门汇总、核准一财务部门签署意见一学校领导审批一政府集中采购或学校集中询价采购及使用部门零星购买一签订合同一验收与付款等。当然,还可根据需要设计不同采购方式的工作流程。
另外,还需要设计相关表格来完成各环节的工作。这些表格称为工作流程表格。工作流程表格是各部门完成采购管理工作进行信息沟通的载体,在实际工作中的主要表格有:《采购审批表》《招标文件审批表》《预算控制价审批表》《合同审批表》《询价采购审批表》《验收报告单》等。表格要有完整的内容,一般应具备“部门名称、审批事项、联系方式、所送资料、审核、批准意见”等要素;如《采购审批表》主要应具备申请单位、联系人及电话,申报时间、申报项目及现有设备配置情况,拟采购货物名称、参考品牌、规格、技术参数、数量、单价及金额,归口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学院领导的审核批准意见等要素。而在设计《验收报告单》时,由于验收是货物服务采购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关系到能否保证货物服务质量、数量的问题,因此需突出验收情况的记录和对问题处理的意见。如果有数量或质量等问题,验收小组须提出处理意见,同时采购部门对验收过程中的存在问题也要表明态度,并配合验收小组对问题进行跟踪调查处理。
采购管理制度形成学校采购管理的制度体系,它们之间环环相扣。从而通过制度的设计使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既达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的,又推进了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审批过程控制。制定严格的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的职权范围和工作责任。审批环节主要包括使用部门领导根据本部门需要的签署意见;归口部门根据年度预算的安排及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部门的设备合理利用情况和部门之间现有设备的共享状况,对申请采购事项进行汇总审批;财务部门根据拟采购的货物、服务所需资金的多少和时间安排进行审核,以确定所采购的货物服务是否有资金保障;学院领导则在其职权范围内总体把关;对于没有预算安排的重大采购事项需要学院办公会议讨论后决策,进行集体审批。这样,一系列的审批程序使货物服务在采购环节中就得到了控制,防止使用部门重复购置浪费资金,达到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率,促进资产良性循环的目的。,
在实施审批控制过程中,必须以采购预算为依据。采购预算是学校每年底根据各专业和各部门发展的需要以及学校财力情况制定的全校货物服务的采购计划,并下达到归口部门,由归口部门在其管辖的部门之间作出统筹安排。而使用部门则根据需要向归口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在采购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如有超出年度预算的采购,需按金额大小,根据审批的权限范围逐级上报进行集体讨论决策。通过预算控制,使学校的资金在目标实现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采购计划的有效制衡。
(三)货物服务验收过程控制。货物服务验收是采购管理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包括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货物服务验收前应由采购部门牵头,组成有采购部门、使用部门、归口部门等参加的验收小组,按招标时《货物需求一览表》中的货物名称、数量、品牌、规格及技术标准和合同的规定进行验收,对技术含量高验收难度大的设备可邀请相关专家或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验收小组必须将验收情况记录在案,如有质量问题验收小组还应须根据不同情况分清责任,表明处理意见和建议,并追踪处理结果,待各方满意后方可办理结算付款手续。把好验收关是保证货物服务的数量正确、质量达标的关键环节,能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和使用成本。
货物服务验收后进入采购结算阶段,财务部门必须认真复核相关的凭证,待申请、审批、招标、询价、审计、验收等,一系列手续具备,票证正确后方能进行结算付款,以保证付款金额正确,付款手续齐全,合法合规并及时地完成每一项结算。
1工程项目理论
1.1物资采购管理
高铁工程项目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是面向整体采购系统组织的管理活动。高铁工程项目物采购资管理不同于其他普通工程项目中的物资采购管理,其独有的特点主要为物资采购管理持续时间长、采购管理技术难度较高、高铁工程项目设备和材料采购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及采购管理所涉金额巨大,物资供给面向全球化,通用采购与专用采购方式并存。因此高铁工程项目如何实现响应快、低成本高质量的物资采购以及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将对高铁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工期控制、质量控制产生决定性作用。
1.2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多种信息手段了解供应商,选择和开发供应商,进而使用和控制供应商的综合管理工作。做为新型经营管理理念,供应商管理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改善需求方与供应商之间关系,进而建立紧密的长期合作关系,最终实现企业与供应商的“双赢”。
1.3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就是以确保物资充分供应为前提,最大程度减少库存物资,以及为降低库存控制成本而进行的预测、规划、组织、控制等有效管理库存保证供给的一系列工作。此系列管理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物资采购途径、采购时间及采购数量,这就要求管理者了解库存物资使用情况、剩余情况以及与采购商之间协调采购方式,从而合理有效管理物资库存,减小所占用的空间、资金等,为项目空间使用与资金周转提供保证。高铁工程项目与一般制造业的库存管理相比,主要特点,见表1。
2现状及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快速铁路网飞速发展壮大,至“十二五”末我国已经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速铁路网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运营事故,严重的危害了国家公共财产安全与人民的生命安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1物资采购管理现状
高铁工程项目的物资具有种类多、需求量大、运输里程远、技术要求及调配要求高等特点,正是因为高铁工程项目物资的这些特点,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所需物资要求更为严苛。但实际工程项目建设当中,从业主到建设单位几乎无人重视项目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性,所采用的采购管理工作方式较为松散,并且在相关管理制度日益完善的情况下所采用的管理工作方式较为随意,因此此类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亟需提高。
2.2存在问题及分析
高铁工程项目物资采购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高成本。造成成本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所采购的物资没有通过全面的市场调查而达到同类物资最低价格,或者因为存在人情价格、关系价格等物资大大提高采购成本。同时也可能因为采购项目负责机构部门冗杂而浪费人力物力财力造成采购整体费用较高。(2)采购效率不高。造成采购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包括物资选择时效率不高、采购方与供应商沟通不及时、项目信息共享不充分和采购周期冗长等。(3)项目资金利用率低下。高铁项目占用资金巨大,故一般资金都是施工过程分批下发给建设项目部,故合理的资金利用结构及高效利用率直接决定资金运营。当前工程项目普遍不能动态观察各种建设物资,再加之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共享不够,这样便造成项目资金利用率低下。
3物资供应商的选择
3.1物资种类的划分
由于高铁工程项目物资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因此首先需要将物资进行分类,然后按照物资对工程项目贡献大小在区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工程物资。为避免物资分类的盲目中惯性,本文建议采用定量细分的方法来分类。综合考虑市场价值、风险及物资成本,采用最终的评价值对物资进行分类,最终评价值的计算如下公式所示:Ri=∑kj=1wjρj,Vi=∑kj=1SjQj式中:Ri、Vi分别为风险/成本的评价值和价值/成本的评价值;ρi为各种准则对风险/成本影响的大小,由专家评价法确定;wi为各准则的权重;Qi为各准则对价值/成本影响的大小;Sj为各准则权重。
3.2供应商的评价与选择
选择最佳物资供应商是物资采购管理工作重要前提,同时也决定这高铁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高铁工程项目物资供应商企业必备条件主要包括高生产力、高技术水平、高管理水平和高服务水平,即“四高”。根据全面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可比性及拓展性原则进行供应商。
4结语
高铁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与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此类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产,故对高铁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运用不同控制模型方法对工程项目中不同种类策略性物资库存控制进行研究,实际工程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物资采购管理工作方法能有效提高高铁工程项目中相应物资采购的效率与质量,所得结论为今后同类高铁工程项目中物资采购与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作者:吴兆志 单位:中铁五局集团
参考文献:
[1]杨彬.探索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管理模式[J].建材世界,2013(2):149-150.
[2]黄世雄.浅谈铁建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工作[J].海峡科学,2012(11):63-65.
[3]高玮.工程项目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及措施[J].物流工程,2008(8):83-84.
关键词 企业 物资采购 监督 管理
一、现阶段我国企业物资采购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在物资采购的流程上缺乏规范性
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活动时所经过的流程包括:物资使用部门提出需求计划、采购部门编制采购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进行审核、对目标市场进行调研、筛选和确定物资供应商、物资的运输与保管、采购物资投入使用环节等。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活动的流程中可能存在下列问题:第一,企业所编制的物资采购计划存在不当之处。采购计划在编制时片面以使用单位提出的需求计划为依据,而对实际的物资消耗情况及使用情况不做详细调研,造成编制的采购计划与实际使用量出现较大差异;第二,选择与确定供应商的过程存在问题。没有严格遵守供应商的选择与确定相关制度,在选择和确定供应商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的严重影响,运行过程存在规范性差和缺乏监督的问题,使企业无形中人为加大了采购成本;第三,在采购结束后物资进入到使用单位存在使用与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实际物资管理中存在重视采购过程而轻视管理与控制、重视物资的使用而轻视物资的保管,造成物资的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给企业的资金造成浪费与流失。
(二)企业的物资采购没有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有关研究成果表明,企业所选择和确定的物资采购管理模式将会对企业的采购成本带来某种影响。企业通常采用的采购模式分为集中式采购模式与分散式模式。对石化企业而言,由于其行业特点,使得石化企业一般都采用分散式的采购模式,这种采购模式使得企业的供货渠道呈现分散化。由于企业需采购的物资具有种类繁杂的特点,使得企业无法对供货商的信誉与售后服务做全面了解,企业因此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风险。目前部分国内企业中还有以传统订货方式或以谈判方式进行订货,而没有采用网上订购、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招投标模式,使得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
(三)企业的物资库存管理存在弊端
受传统采购观念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通常把管理重点置于物资采购的订货过程,却忽视了采购物资在使用方面、保管方面和分配方面的管理,以石化企业为例,企业物资采购涉及面十分广泛,极易造成部分物资采购的计划同实际需求相脱节,无法使得采购进来的物资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一些企业仅仅依照编制好的采购计划去执行采购任务,却不对实际需要进行核实,经常使得部分物资大急需的部门无法得到满足供应,而在不急需的部门却存在大量库存,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无法得到有效降低。
(四)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员工的素质决定企业经营水平和效益,在物资采购领域也是一样。企业物资采购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企业采购的物资质量和采购成本,甚至对生产过程和经营核算也会产生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的采购人员在选拔与使用方面存在诸如“重视思想素质轻视业务技能”、“重视人员的使用而轻视对人员的监督”等问题。“也就是过分强调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而忽视对他们进行具体技能的培训;过分强调采购人员的忠诚感,而忽视了管理制度所起到的监督与制约作用。这种传统观念在目前的一些企业里还根深蒂固。伴随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以及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日益完善,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也正向“阳光化”方向发展,但是,采购人员能否订购到符合企业需要的物资还取决于其本身业务素质的高低,取决于管理制度能否在实际采购活动中得到具体落实。
二、优化企业物资采购监督与管理措施分析
(一)推行集中式采购模式
从分散式采购模式向集中式采购模式转变是当前的大型企业采购管理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它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提高收益,也是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方向。实现集中采购应抓好四方面的内容:第一,物资采购实行统一招标。由企业高层负责,对企业内各部门的物资需求情况做出全面计划,然后公开向生产商进行招标,以减少的流通环节。招标遵循的原则是“三公”(公开、公平、公正)和以效益优先,进行比价采购,挑选质优价廉的物资。第二,实行购销价格的统一。采购中统一物资的质量标准与购购价格,并将相关价格信息在企业内或互联网上公布,以接受企业员工和公众的监督。第三,实现配送的统一。在供货合同中应明确供货商应负的责任,列出出现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和延迟供货的处罚条款,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以确保证物资供应不中断。第四,支付方式的统一。企业专门部门负责开具中标通知书、签订订货合同、出具验收报告与原始发票等,并由专门部门统一支付采购费用。
(二)建立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有效建立起物资采购的管理制度,第一,对企业各部门提出的物资需求计划做详细核查,保证编制的采购计划具有科学性,采购部门负责对需求计划做现场核实,并进行备案登记,以掌握各部门的生产经营状况,防止误报和乱报计划;第二,多部门共同参与。建立起合理的采购流程与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的采购运行系统,最大限度地实行集中式采购。企业管理层应加强对采购工作的统筹管理,实行资源的统一调配,建立起从筹划、到组织实施、对绩效的考评、采购过程的监督与管理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防止程序出现的脱节现象,以企业最大合力保证物资采购的有效运行。
(三)加强物资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建设
企业的物资采购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了解企业内的生产经营状况。为此,应加强对企业现有采购人员的培养,在重视选拔、使用和培训全方位的培养力度,使采购人员充分掌握企业内的生产经营状况;同时,从企业生产经营岗位选拔熟悉企业内部生产状况和物资需求状况的员工,充实到物资采购岗位,以加强采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制定出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提高监管效果,以提高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支桂荣.企业物资采购流程与管理[J].企业导报,2011,(04).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采购机制; 现状分析; 改革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公立医院(以下简称医院)管理暴露出了越来越多体制上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医院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医院采购机制是目前医院管理体制中存在问题较多的环节,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医院自身生存能力、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必然要求。
一、医院采购管理机制改革的意义
首先,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医院自身生存能力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医院每年的采购总额约占收入总额的60%以上,如果除去财政补助,那么每年的采购总额约占收入总额的70%左右。
其次,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的要求。目前我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已成为一大社会顽疾。在降低医疗费用的大趋势下,要求医院必须从采购环节入手,开源节流,降低采购价格和成本,在保障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
再次,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是反商业贿赂的要求。当前我国医院的采购机制很不完善,普遍漏洞较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2006年全球腐败年度报告》指出,各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公共支出由于腐败而造成的损失一般占公共卫生支出的5%。防范医药购销领域的贿赂行为已成为治理商业贿赂的重点之一。
二、医院采购管理机制的现状
(一)医院采购管理机构和人员安排
由于医疗系统本身的特殊性,目前绝大部分医疗机构的采购职能根据物品的属性大致归属于总务、设备、药剂等部门。目前我国公立医院采购团队通常都由非专业采购人员组成,专业水平、谈判能力、综合素质低,无法适应当前医院采购工作的需要。在职业道德方面,采购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不强,从事医院库房会计岗位的人员学历也普遍偏低。
(二)医院采购预算机制
在我国,医院属于事业性单位,其预算的制定受政府财政部门和卫生主管部门指导、管理和控制。医院的年度预算基本上是按照财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编报,预算不能反映医院下一年度资本性支出、经营及财务的真实情况。作为医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采购预算也只是根据历史数字的匡算,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三)医院采购决策机制
物品采购计划由各库管按照历史数据,预测出物品消耗量,数据的来源主要依靠各库管主观经验来估计。通常,药品按照门诊和住院用量来决定,医疗耗材按照各病房的预计耗用量,办公消耗性物资按照各部门的实际需求来采购。对于科室临时需求的,一般按照各部门的申请采购。设备的采购根据科室业务提出要求,设备部门批准后报请主管领导或院办公会批准后采购。
(四)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制度
随着各地卫生系统集中采购功能的不断深化,绝大部分省市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其所管辖医院实行了药品统一集中招标采购,非集中招标药品一般经医院药事委员会集中评审后采取议标等方式确定供应商。对药品、器械、设备等物品的供应商,绝大部分医院尚未进行管理或者实质性的管理,即便已经开始管理的医院,由于物品采购部门的不集中、评价标准不统一,很难保证评价的公平性,也无法对供应商进行统一、有效的管理。
(五)医院采购内部控制与监督
公立医院的采购管理工作形式上比较完整,但从各医院的实践来看,剔除医院自身的特性外,其制度仍然无法达到内部控制的要求,多数情况下采购管理部门拥有采购计划的制定与审批、采购、验收、库房管理与发放、付款计划的制定等一系列权力,不符合内部控制的要求。同时,医院普遍缺乏对采购主管部门和采购活动的监督,即使有一定的监控机制,基本上也都是事后监督,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不能行之有效地保护医院的经济利益。
三、公立医院现有采购机制的弊端及其产生原因
(一)医院采购职能部门设置不合理导致管理混乱、采购效率低下
我国多数公立医疗机构物品采购的权力分散在多个部门,属于主体分散的采购方式,不利于医院领导层的统一控制和决策。各部门的采购职能没有予以科学、合理的界定,导致采购范围交叉,必然不利于采购资金总额的控制,引起采购管理的混乱。
(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加大了采购资金占用量和医院运营成本
当前公立医院普遍没有建立起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因而也就没有科学的年度采购预算,项目采购也不例外。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缺失,导致物品的消耗没有控制指标,消耗性支出没有目标成本,一切均按实际耗用量采购,采购的随意性较大,因而也就无法控制采购成本。没有依据,那么采购什么,采购多少就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
(三)内部控制与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容易滋生商业贿赂现象
由于采购主管部门通常都掌管着医院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审批、物品的采购与验收、管理与发放等权力,采购渠道不公开,采购方式不透明,缺少内部约束机制,极易滋生一些腐败行为。医院大约占有90%左右的药品、医疗耗材、医疗设备的市场购买力,按照市场流通的法则,其获得的物品采购价格必然会低于市场零售价,但事实是医院的实际采购价格往往高于市场。
(四)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采购流程不合理,采购风险失控
采购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者执行不力、管理不善,必然会产生严重的浪费现象。如在物品试用方面,多数医院的管理就比较混乱。一些医院为加强采购工作,实行招标采购,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暗箱操作严重,公开招标流于形式,采购风险有增无减。
四、改革医院采购机制的建议
本文认为,医院必须整合所有采购资源,重新规划,成立集中的专职采购部门,采用集约化采购管理模式,统一事权,集中采购。集约化采购模式是采购管理的内在要求,其优点:一是有利于集中管理供应商;二是便于实行对采购资金的统一管理;三是有利于实现采购预算控制,做到合理采购;四是便于与兄弟医院的集中采购部门建立联合采购机制,形成规模采购效应。具体来讲,应在以下方面作出改进。
(一)改革现有的采购管理组织
成立集中采购部门是医院进行采购管理、节约采购成本的关键,也是实现医院成本管理目标和宗旨的必要手段。为了降低采购价格,整合采购资源,公立医院应尽快成立科学、高效的集中采购机构,构建科学的医药物流供应链,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收益,挖掘“第三利润源泉”。同时,要成立采购决策部门和采购监督部门,统一行使医院重大采购决策和采购监督职能。如成立采购管理委员会和采购监督委员会。
(二)构建网络化采购预算管理模式
通过提高医院决策者、管理层对预算的认知程度,建立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以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专职部门以及预算责任网络为医院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目标利润进行预测,审查、研究、协调各种预算事项。实行预算责任单位与预算专职部门相互监控的方式,使它们直接具有内在的相互牵制作用。预算专职部门应直接隶属于预算管理委员会,以确保预算机制的有效运作。
(三)建立健全各项采购管理制度
为确保采购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保持采购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成立集中采购部门的同时,必须明确采购管理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按照科学、合理的采购流程,建立健全与采购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既要达到监控的目的,又要保证流程合理、有效,从而提高采购效率。此外,还必须尽快建立评价供应商的制度和标准,建立供应商的电子档案,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四)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
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大大降低采购风险,有效预防不良采购行为和商业贿赂现象。在采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对采购价格、质量(包括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数量、供应商的控制。因此要建立采购计划权、价格控制权、市场采购权、质量验收权、资金结算权相分离的内控机制。在库房管理部、综合采购部和财务部门之间形成“管计划不管采购,管采购不管结算”的制约机制,实现对采购订单信息流、实物流和资金流的全流程跟踪,增强采购透明度。在实际操作中主要是通过预算、请购、订购、招标、合同、验收、结算等环节来严格加以控制。此外,为加强物资核算工作,必须严格执行会计委派制。
(五)引入“适时制管理(JIT)”模式
采用适时制管理,即只在需要的时间,按需要的量,采购需要的物品,零存货是JIT的最高目标。JIT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提高整个供应链对需求的响应时间、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实行按需及时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医院的采购管理应引进“适时制管理(JIT)”模式,加强医院存货管理,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六)加强采购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为了提高采购员拒腐防变的能力,防止其走向犯罪的道路,首先要打造一支责任心强、职业道德良好、谈判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采购团队,然后定期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警示教育,按期进行岗位轮换。
(七)加快开发网络采购系统
不断优化物品采购流程,适时开发网络采购系统,实现采购业务的网络化运作,确保采购活动公开、公正和公平,加大控制力度,提高交易透明度,减少流通环节,提高采购效率。如适时采用网上竞价(E-Biding)系统,通过充分竞争的环境,把价格和服务的底线推到循环竞争的极限。
公立医院采购机制的改革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使其沿着制度化、标准化、透明化的方向发展,实现采购活动的阳光作业。
【参考文献】
[1] 严伯荣.加强医院物资采购的内部控制[J].中国卫生资源,2005(4).
[2] 马金华,徐东梅.JIT存货管理与传统存货管理的对比分析[J].物流技术,2004(8).
[3] 朱宇,王景军.新疆公立医院采购支出与付款内部控制研究[J].新疆财经,2009(5).
[4] 倪树业.医院采购业务内部控制的设想[J].卫生经济研究,2005(1).
[5] 张兆恩,汤海燕.医院采购活动控制的方法[J].卫生经济研究,2004,23(12).
[6] 王岳.刍议美国药械集团采购组织对我国医院采购模式的启示[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7).
摘 要 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物资管理也随之深化。本文探讨了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若干的有效建议,达到有效的物资管理工作。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物资管理 现状 问题建议
一、电力物资管理现状
为了解目前电力物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加强监督管理,推进物资工作的管理水平。笔者对某些电力企业的有关物资管理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设立、流程管理、合同签定情况以及近年来在电网建设、县城配网、技改、小型基建等项目的物资采购及废旧物资处理工作中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的总体情况如下:
(一)总体情况
从这次检查的情况上看,目前各单位都能建立物资管理机构,制定物资管理实施细则;完善监督保障体系,监察、审计部门能积极参与监督管理。但大部分单位在执行合同签定、内部资料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存在问题
1.县城电网物资管理文件资料不全没有归档。
2.物资公司的物资台账剩余库存金额与财务账上金额不符。
3.物资结算价格方面:普遍存在违规加价现象。
4.物资公司没有单独建立废旧物资台账与生产废旧台账做在一起;个别公司有折旧物资退料间,但在物资公司废旧物资台账中找不到;有的将折旧废旧物资直接转到生产部门用,物资公司台账也没有登记。
二、进一步加强电力企业物资供应管理的若干建议
为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按质按量按要求保障电力物资供应,确保电力企业生产建设顺利进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物资管理工作。
(一)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确保电力物资供应
要进一步理清思路,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明确各物资公司作为实施电力物资供应保障工作的定位,打造综合型现代物流企业,以保障全区电力物资供应为己任,切实履行职责。坚持“三个服务”,即物资公司的工作要自觉服务于全局的中心工作,服务于全区的电力生产建设,服务于各县电力企业,以优质服务求生存、求信誉、求发展。进一步强化项目责任管理制,强化物资采购配送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主动参与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深入现场,全过程跟踪工程进展情况,进一步加强与各局各部门和各县公司的沟通,构筑剩物资信息沟通渠道,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物资供应中的问题。确保全面完成全区电网生产建设工程物资供应任务。
(二)创新思维,顺应形势,探索物流改革新路
在一定范围内,遵循“规范、优质、高效、低成本、保障供应”的原则,逐步形成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调剂,使全区系统物资管理水平上新台阶。通过物资经营体制改革,做大做强全区物流业。
(三)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推动物资管理健康发展
各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依法治企,规范动作,强化公司精细化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经营安全;坚持依法决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审批核准制度;坚持按章办事,规范优化业务流程。这是各公司规范和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四)加大力度,整合资源,积极拓展外部市场
各公司坚持立足主营物流业务,充分发挥各公司自身优势,积极拓展其他领域项目,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信息网的优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拓展其他领域以及电力生产品的等商务贸易业务,实行多元化经营;各单位之间形成联盟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围绕核心业务,利用各自资源优势,以共赢为目的开展物资贸易活动。
(五)加强自身廉政建设,自觉接受监督
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协调面广、复杂而又敏感的工作。要求物资管理工作人员正视工作存在的问题,寻找易产生腐败的土壤和空间,提高业务素质的同时注重自身道德、法纪观念的修养,提高防腐意识,自觉接受监督,从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要在头脑中时刻绷紧廉洁守纪的弦,在思想上牢筑廉政防线。通过招标实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寻找对策,切实从制度上依法规范物资管理活动,防止违法行为的发生。
(六)建立多种有效的物质材料供货渠道
电力企业日常生产需要的原材料采购应尽量定点在信誉、质量较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或合资、联营企业进行,由买卖双方事先约定供货合同,也可根据需要签订中、长期供货合同,同时还要注意协作好计划安排、贷款、结算、质量纠纷等方面的工作,确保货源的相对稳定。还可与物资材料质价比高、服务信誉好的厂商签订物资配送协议,实行配送时应该减少或制止到小集体、个体户采购大批物资材料,并防止企业各部门科室、班组自行到社会上采购或主动给物资部门指定供货商,以防止“回扣”的产生。
(七)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现代化和采购信息系统更新
组织能力
一个好的采购战略可以反映出对产业经济和动态变化的深刻理解,并通过潜在收益的定量分析,提出采购的必要理由。但这必须广泛利用专业人员,以获取最好的建议。实现战略采购的组织能力包括从战略制定到实施的能力。从组织架构即决策流程上必须有相应的责任人负责实施。现实情况是,战略采购的行动从采购部发起,但由于缺乏足够的权威,在内部跨部门合作及外部供应商整合方面遇到阻力。即使有外部顾问参与,在顾问离开后,很多变革又重新回到了原点。采购部直接上级一般的级别都比较高,但由于大多数情况下并非专管采购部,在精力上难以协调,从而造成战略采购实施的失败。惠而浦公司运用多功能的商品业务团队,来准备商品业务计划。这些计划遵循一个标准的大纲。其中包括内部行政成本,以及外部供应基础概述:全球需求和市场份额的检测以及对竞争对手和他们的采购模式的评估等。战略采购的组织能力涉及到跨部门、多功能,其组织者必须具有相应的组织地位和组织能力才能实现战略目标。
总成本建模能力
持有总成本是衡量战略采购管理的重要基准。同时,它是供应商管理及内部价值链管理的考核标准。它也给出跨部门及供应商合努力的重点。例如:麦当劳公司多年来和供应商一起合作,开发出一种优化厨房成本的复杂模型。该模型抓住鸡的预期死亡率和体重增加期,去决定在例如湿度和空间分配等各种条件下的最佳饲料配制。而且,通过建模模拟饲料配制如何影响体重增加和死亡率,供应商就那个针对饲料价格的不会,调整饲养方案,优化小鸡的体重增加量。那么,如何去建立总成本建模能力呢?首先要开发出总成本建模所需要的知识。以美国的本田公司为例,当本田公司在俄亥俄州的马瑞斯维尔投资于制造和工程领域技能时,通过创立了一个称为成本研究的中心小组,采购职能系统地建立起成本建模能力。几年来,采购员已经轮流进入这一部门,然后再回到直接采购的位置上。用这样的方式,成本研究职能吸收了采购人员特定的商品知识,反过来又将本田的成本列表法传授给他们。现在,最初雇用了20至30个人的部门消减了一半的人数。而且,本田的采购人员还轮流进出企业的其他部门,在组织中广泛传播他们的关于成本驱动因素的知识。从上例可以看出,其次,总成本建模能力还包括其它部门的配合及认同。其中,不论是通过流程设计,还是通过文化引导,都是企业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整合供应商的能力
我们都知道对供应商的管理涉及到选择、评估和剔除三个方面,而供应商管理又是采购管理的基础。其中供应商整合是改善供应状况实现战略采购的关键。将供应商数目减少,同时对供应商的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度却不小,其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数据收集工作。如果供应市场数据收集能力强,供应商整合就成功了一大半。
关键字:建筑;采购;管理;成本
笔者所在的采购中心作为公司的集中采购部门,始终以为项目服务,用质量最高的产品、最合理的低价、最迅速的供货时间保证项目的工期、质量为宗旨开展各项工作,杜绝因材料问题引起的质量事故,确保各项目的顺利进行。针对不同的采购项目,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合理的管理供应商的准入,方能在采购过程中实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
一、大宗采购招标择优;小宗采购货比三家
在采购过程中,单笔材料计划的采购估算金额超过20万元的,中心统一从中国石油物资采购网中选取网内合格供应商,进行招标采购。招标过程完全遵照招标投保法以及中石油的招标程序管理办法进行,采用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对于不同项目要求技术规格类似的产品物资,该中心采用分标段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这就保证了从中油网内单位采购高质量产品的同时,还能取得一定的价格节约。
对于单笔采购估算金额不足20万元的材料计划,该中心也坚持做到每一笔都进行至少三家以上网内供应商的询价。通过价格、交货期等的对比进行采购。每一笔计划的采购,不论数量多少,都能一如既往的遵从合理低价的采购原则,积少成多,通过询价方式进行采购,同样为公司节约了相当的采购成本。
二、精通材料知识不花冤枉钱
中心深入研究所采物资,通过技术层面,降低采购成本。他们严格按中油物资六十大类的划分进行分工,做到每名采购人员都有自己精通的类别和领域。收到材料计划后,都会按照项目要求,根据市场的实际供应情况,对项目上报计划进行合理、必要的换算。有时由于技术人员按照图纸要求提出的规格、型号、材质等不是市场常用材料,或者由于设计版本等因素,提出的材料厂家已经不再生产,采购人员都会第一时间与项目沟通,核准材料的用途、规格等,提出更适宜的采购方案。虽然这对采购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工作量更大,但是本着对项目负责的前提,全体采购中心的人员都能用自己的采购经验,为项目的材料供应提出更合理、更节约的建议,尽心尽力做好项目的服务工作。
三、信息化管理 随时掌握材料动态
作为集中采购的部门,采购中心需要随时控制全公司的采购成本,从项目部的利润为出发点,随时跟踪每一笔物资的使用情况。由于项目部大多比较分散,空间上有很大的管理不便。如果延续过去的每个月开出库单、入库单、转库单等票据,每个月20日进行转账下账,势必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为了解决中心不能随时到各个项目跟踪进行材料管理的问题,公司及时引进了材料管理软件,并集中时间对所有材料采购人员进行软件培训,经过考试合格的人员方有资格继续进行采购管理工作。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使得现场的材料管理得以顺利进行。对于每一笔材料都能做到跟踪到点,既保证了材料管理的顺畅,同时也保障了现场材料使用的质量情况的跟踪。
四、加强供应商管理 配合采购的顺利开展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油集团本着不入网不采购的原则,建立了完善的中石油集团公司供应商管理系统。为所有符合入网条件的供应商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一方面体现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另一方面也能对采购成本有所控制,提高物资采购质量以及项目实施的质量。
从采购方来说,单一货源增加了项目资源供应的风险,也不利于对供应商进行压价,缺乏采购成本控制的力度。而从供应商来说,批量供货由于数量上的优势,可以给采购方以商业折扣,减少货款的支付和采购附加费用,有利于减少现金流出,降低采购成本。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年度绩效考核信息,对绩效考核不合格,违反合同规定,或不执行合同的供应商坚决予以除名清退,提高供应商的“含金量”。以庆阳项目为例,该项目的142家潜在合格供应商及135 家框架协议供应商进行了全面考核,供应商因供货质
量及合同执行情况存在问题的框架协议供应商除名3 家、潜在合格供应商除名6 家。采取优胜劣汰的供应商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1]何伯森著. 工程项目管理的国际惯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乡镇政府;采购工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政府采购的含义、作用及本文研究意义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是财政支出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随着该制度的广泛实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趋明显。然而,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实施较晚,各项法律、程序还不是很完善,特别是乡镇级,更加是政府采购制度实施过程的一个盲点。本人在乡镇一级政府采购机构工作多年,对乡镇级政府采购制度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有深刻的了解,并结合某镇在规范政府采购工作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此作为其它乡镇在推行政府采购工作时作参考,推动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更快、更健康发展。
二、乡镇级政府采购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配套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政府采购法》实施已10年,与之相适应的、操作性较强的配套性法规相对滞后,现行法律体系仍然存在关键条款难以适用等问题。并且,《政府采购法》当中很多要求只规定到市、县级,对乡镇级根本没有提及,因此,乡镇级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亟需完善。
(二)机构设置混乱
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政府采购实施“管办分离”原则,各级政府财政部门为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的执行机构包括集中采构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设区的市、自治州以上人民政府可设立集中采购机构。这就意味着镇级只能设立政府采购监管机构,设立政府采购执行机构没有法律依据。但目前,某些乡镇管办不分,政府采购监督和执行均为同一套人马,如果乡镇政府采购业务全部委托上级执行机构去操作,加大了采购成本不说,乡镇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该如何行使其监管职责呢?因此,乡镇级政府采购执行机构该如何设立,是当前困扰乡镇政府采购的一大难题。
(三)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粗糙,采购计划性差
乡镇级采购预算编制意性很大,采购预算与实际采购经常脱节。由于采购预算编制粗糙,采购监管部门不能制订年度采购总体计划,导致突发采购、零散采购居多,无法形成集中规模。分散多次采购增加了采购成本,降低了采购效率。供应商认为采购项目规模小,而不愿意参加竞标,导致投标竞争性不够,降低了节约率。
(四)政府采购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
《政府采购法》虽然颁布实施,但很多乡镇尚未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政府采购操作规程,采购人对政府采购不够重视,规避采购等乱象时有发生。由于《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使得某些乡镇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缺乏科学性,公开招标操作流于形式,邀请招标滥用,谈判、询价等采购方式应用也不规范,单一来源应用率高等。
(五)政府采购专业操作人才缺乏
目前,乡镇级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理论水平、操作能力整体上偏低,对政府采购有关的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等知识欠缺。并且,从事政府采购的专业人员相对不固定,人员流到性大,不利于整体水平的待续提高。
(六)政府采购监督乏力
乡镇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只着重于对评标过程进行监督,但对采购项目前期参数制订、项目合理性论证、合同签订、合同履行过程以及供应商售后服务等环节基本上不参与,政府采购制度执行过程存在漏洞,政府采购监管力度亟需加强。
三、完善乡镇级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研究
(一)加强制度建设,强化配套措施
在《政府采购法》的基础上,出台《政府采购法实施细则》,以弥补现行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中的行政法规缺位问题。并结合乡镇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制订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从业人员资格认证规定》、《政府采购工作规程》、《采购文件示范文本》等,这样,既有国家法律支撑,又有地方规章制度的配套约束,才能更好地规范乡镇政府采购行为。
(二)因地制宜,完善采购执行机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域差异较大,因此,本人认为乡镇级政府采购执行机构设置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允许经济发展良好,支出总量大的乡镇设立集中采购机构,或者,设立公共资源统一交易平台,负责工程项目、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交易四大类交易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对于条件不成熟的乡镇,可将政府采购操作推向市场,通过招标的形式选择政府采购中介机构,同时,还要健全财政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管职能,从而有效避免采购环节的不规范行为。
(三)强化预算管理,推进规模采购
首先完善政府采购预算制度,将现行财政支出专门用于单位或部门货物、服务和工程等资金,按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相结合的办法在总预算中单独编制,使采购管理部门拟定年度采购计划,克服零星采购和无序采购的弊端。同时,要提高采购预算的可操作性,要求采购人在编报部门预算时要将项目进行细化,将项目金额划分到采购的各种货物、服务和工程中,使其能与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相对应。最后,采购预算一经乡镇人大批准,必须严格按规定执行,不得任意追加或者改变采购计划,对确需调整的政府采购计划必须按法定程序报批,否则,采购资金将不予支付。
(四)加强采购宣传,狠抓规范操作
首先要加大对《政府采购法》的宣传,使政府采购法律、政策宣传到每个采购人。并通过走访、讲解、答疑以及对单位领导和采购人员实地进行采购操作培训等形式,使其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操作要领,又增强对政府采购的认知度。参照《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尽快制订乡镇级《政府采购操作规程》,严把政府采购报批程序,有效杜绝随意变更采购方式,影响采购结果的现象发生。
(五)完善采购培训制度,保障专业人才需求
首先,要建立全面、系统的政府采购人员培训制度,明确培训主体、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形成定期培训、定期考核和优胜劣汰的培训制度体系。同时,还应建立政府采购岗位责任和培训上岗制度,形成特定的职业规范化机制。最后,可建立政府采购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进行行业宣传、行业培训,实施行业维权和行业交流等行业性管理职责。
(六)多方配合,严格监督管理
首先要完善法律监督,以《政府采购法》和乡镇级政府采购法规对采购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同时,建立多方配合、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采购监管部门与采购人应对供应商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纪检、监察部门要对政府采购方式、采购程序及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采购监管部门要定期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等定期在指定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另外,要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有效维护政府采购的正常秩序。同时,还要加快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政府采购预算网上报批、采购计划网上报送、采购方式网上审批、电子评标、合同网上签订等各项操作,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加强对政府采购各环节监管,提高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四、实例分析
自我国2003实施《国政府采购法》以来,某镇是全国首批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乡镇,实施政府采购制度10年来,共完成采购项目6300项,完成采购金额共28.6亿元,节约采购金额达6.42亿元,平均节约率达18.3%。政府采购的范围涵盖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人范围包括机关、事业单位、镇属各中小学、医院及镇属集体企业共128个。政府采购制度在某镇取得良好经济及社会效益。经过10年的不断完善,某镇采取了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政府采购制度在全镇快速、健康发展。
(一)制度建设
为确保依法采购,某镇结合《政府采购法》和广东省实施《政府采购法》办法等法律,先后制订了《镇政府采购实施办法》、《镇政府采购工作规程》、《镇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标准化配置管理办法》、《镇政府采购保证金管理办法》、《镇政府采购供应商管理办法》、《镇政府采购验收管理办法》、《镇政府采购当事人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为规范全镇政府采购行为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机构设置
某镇严格执行“管办分离”制度。在镇财政分局下设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是全镇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镇政府采购相关管理制度的制订、采购项目的审批、采购方式的确定和政府采购过程监督。由于《政府采购法》规定乡镇一级不能设立集中采购机构,某镇以设立社会中介机构的形式设立政府采购执行机构,负责全镇政府采购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操作流程
一是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预算制度,要求各采购人将全年用于单位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等资金详细列出,并要求对项目预算信息进行细化,没有编制预算的采购项目,原则上不予支付;二是拟定全年采购计划,将同类项目合并采购,克服乡镇项目过于零星和无计划采购的弊端。例如,将全镇30家中、小学分散多次的多媒体设备合并采购,一次就完成了全年60多次的零星采购,而且,增加了采购项目的标的额,吸引更多的供应商参与竞争,节约了采购金额;三是镇采购管理办公室负责全镇政府采购项目的监督,每个采购项目严格按照《镇政府采购工作规程》要求操作,对规避采购和随意改变采购方式的项目,采购资金不予支付;四是全面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利用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立起采购项目从资金落实—项目审批—组织采购—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每个环节的动态监控机制,每个环节有严格的审批和操作时间要求,切实强化对每个环节的监督管理。
(四)人员管理
为保障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某镇要求全镇每个采购人的采购从业人员进行登记备案。每年分批举行采购从业人员业务培训班,定期向采购从业人员传达政府采购最快信息,并且,建立采购从业人员业务档案,劣汰不合格的从业人员,对表现优秀的从业人员进行表彰。
(五)监督管理
某镇将整个政府采购过程分阶段实施监督,明确每阶段监督要求。预算制作阶段由采购人负责,镇采购管理办公室严格把关;项目阶段,采购执行部门及时将采购信息和采购结果在指定的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项目评审阶段,镇采购管理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门按预算金额的不同分别实行监督,每年镇采购管理办公室和纪检监察部门进场监督的采购项目金额均占全部采购项目金额的90%以上;项目验收阶段,镇采购管理办公室对采购项目组织联合验收;合同履行和售后服务阶段,镇采购管理办公室就每个采购项目在镇采购网上开展供应商合同履行及售后服务网上评价,有效地实现了对供应商的监督。
参考文献:
[1]许彩霞.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现状分析.商业经济.
一、近年来我省政府采购监管工作的基本情况
健全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采购监管与问责的对策思考
从根本上解决政府采购中的问题,必须坚持制度规范与监管问责并重,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管和问责机制。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采购
Analyses university equipment purchasing
Zhang Xiaodan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equipment purchase in university is a complex and cockamamie work. The writer sums up the experience through the work that happened in purchase and analyses the reasons.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purchase work. Such as establish purchasing reward mechanism, the third party experts review parameters, establish instrument equipment sharing management mode and so on.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strument and equipment; purchase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是一项工程浩大而又纷繁复杂的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财政支持力度的逐年加大,尤其是“211”“985”高校的财政性资金投入更是逐年增加,各高校每年用于仪器设备购置的经费也呈上升趋势,多的每年几个亿,少的每年也有几千万。因此,如何做好高校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工作、保证国家财政性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1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浅议
1.1 招标文件中所提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有倾向性
仪器设备招标文件中引用的标准和技术指标是招标文件的核心部分[1]。技术指标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率、采购的公平性以及采购的廉洁性[2]。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过程中,所购仪器设备的性能要求、技术指标等一般由用户教师即使用方来提供,而用户教师为了能采购到自己比较满意、比较称心的仪器设备,在制定技术指标时往往个别技术指标倾向性很强,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同时也就具有一定的排他性,这使许多潜在的投标人失去投标的兴趣,导致高校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过程缺乏竞争力,不利于招标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失政府采购法规定的“公平”原则。
更有甚者,在采购仪器设备过程中,有些用户直接提出要实行单一来源采购,虽然在提单一来源采购申请时我们采购人员也让其附一定的理由说明,但是由于我们设备采购人员数量有限,任务繁多,专业技术水平有限,再加上所购置仪器设备种类繁多,有些理由说明是否充分真实、由谁来判断及如何判断等问题的解决还是比较棘手的。
造成指标倾向性过强的原因:
(1)缺乏有效而合理的激励机制:由于仪器设备购置的前期调研一般是由使用教师(用户)独立完成,前期调研工作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购买一台普通的仪器设备要花上2~3个月的时间调研,如果是技术性能复杂的仪器设备,有的甚至要花上大半年时间来完成调研工作。在没有任何激励机制的情况下,用户还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通过网上搜索、电话咨询甚至现场考察等方式完成仪器设备购置的前期调研工作。长此以往,很容易出现有的教师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草草了事,选定一款满足需求的仪器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和比较同类产品。
(2)科研项目的特殊性、前沿性: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高校作为产学研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承担的科研任务越来越多,科研项目类型及内容也越来越前沿,对仪器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精、专”。虽然同类型的仪器设备不少,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每种仪器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指标。正是这一独特的技术指标,能满足此项前沿科研需要,也会出现用户就想要某一品牌下某一型号产品的情况,造成其提出的技术指标要求有特指性。
(3)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也会出现少数用户同供应商达成一致,以特定供应商提供的特定参数作为购买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已达到排除其他竞争对手的目的,造成不公平竞争。
1.2 院、系、实验室为主体的采购形式,往往造成重复购置
高校通常是以院、系、实验室为单位申报和采购仪器设备。在采购管理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院、系、实验室采购的仪器设备相同或者相似。名义上,采购行为应该由学校职能部门(如设备处)负责统一、集中实施。但实际上,仪器设备的采购基本上是以实验室和教师为主体完成[3]。这种以独立实验室和教师为采购主体的采购模式,往往会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
造成仪器设备重复购置的原因:
(1)马太效应: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高校仪器设备购置工作中,往往也会出现类似的结果,即学术水平高、在校内或是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所在的实验室或是课题组申请项目相对容易,购置的仪器设备数量多、种类广,且每次课题申报或是专项立项时都能参与其中。长此以往,由于其专业和研究方向是特定的,很容易导致同类型的仪器设备过多,使用效率低下。
(2)实验室封闭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仪器设备的购置流程一般为学院(课题组)申请购买—学校审批—分配给单位—由单位(领用人)管理和使用,这是一个封闭的系统[4]。在这种模式下,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组、每个实验室甚至每位教师都希望拥有一套自己“享用”的实验仪器设备,方便使用。所以在这种封闭的系统下,往往会造成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使用效率低下。
(3)前期论证不充分,往往以争取到项目经费或是科研经费为目的,没有从整个学校的全局考虑。学校、院系、科研机构(包括课题组)各个层面的仪器设备建设规划的系统性不够,各院系、各科研机构各自为战,院系或院系内某个学科领域局部有序,而全校整体则不足,这也造成一定程度的重复购置现象[5]。
1.3项目立项时间早,经费到校时间晚,实际采购执行的时间相对滞后
由于项目立项和采购执行时间间隔过长,我们在实际的采购执行过程中不乏出现这样的问题,即项目立项时用户教师调研申报需购置的产品,在我们项目真正执行时易出现如下情况:(1)产品技术性能已不是最先进的, 或已不能满足用户现实的科研或教学使用需求,购置后无法使用或是闲置;(2)产品已经更新换代或是停产停销,已被激烈的市场所淘汰,已经无法购置,需要变更采购申请;(3)产品更新换代过快,价格波动过大,往往造成实际执行结果与预算相差甚远,给审计部门留下预算编制不合理的印象。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纷繁复杂,可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其他问题,在这里就不一一讨论,仅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一些认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做简单分析。
2 完善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2.1建立合理有效的采购奖励机制,体现按劳取酬
在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中,可以尝试为非专职采购工作人员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采购奖励机制,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原则,调动其参与采购工作的积极性。具体做法如下:一方面,对直接参与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使用单位,应在年终考核中予以适当体现,纳入考核范围,实行优先使用权制度[6]。另一方面,对直接参与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用户教师,其调研工作也要纳入年终考核范围,考核合格的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标准取决于其所负责调研的仪器设备的复杂程度,仪器设备复杂的,奖励高一些,仪器设备相对简单的,奖励低一些;考核不合格的,要计入设备处的黑名单,态度极其不认真的要报其所在学院。
2.2邀请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指标,应由第三方专家审核
高校自行组织的邀请招标工作中,采购工作人员经常面临技术指标难确定的情况。为了有效避免采购工作中出现用户提供的技术指标倾向性过强这一问题,一方面我们不妨尝试建立校内专家库[2],由与此项采购工作没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专家来审核用户教师提出的技术指标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另一方面,第三方专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购买经验或是对于市场的了解程度,给用户及设备采购工作人员提供几个备选厂家,一来弥补了用户教师前期调研不充分的不足,二来弥补了采购管理部门专业技术知识的不足。当然,第三方专家的劳动也应是有偿劳动。
针对一些用户教师提出的单一来源采购申请,如果采购人员无法判断,可以采用将此项采购内容在招标采购媒体上。如果在指定的期限内没有第二个厂家能够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仪器设备,或是没有任何厂家对此单一来源采购有质疑,我们就可以批准用户教师的单一来源采购申请。
2.3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的建立,有效解决重复购置
根据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需要,本着“优化配置,资源共享,管理创新,效益最大化”的原则,构建高等院校教学仪器设备管理新模式。新的管理模式以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标准、共享管理理念、网络化管理为支撑,建立起一整套管理制度,从而实现教学仪器设备统一配置、统一管理、预约使用、有偿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7]。
这种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打破了学科界限、打破了各学院、各实验室购置仪器设备时各自为战的状况,便于统筹衡量、全盘考虑,集中资源购置学校稀缺的先进仪器设备,有利于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
2.4 充分论证,加强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的预算管理
高校属于财政性资金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其采购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性拨款和事业性收费,高校的设备采购原则上属于政府采购,因此高校设备采购原则上也属于政府采购的管理范围。政府采购的本质是集中采购,然而由于高校机构庞杂、资金渠道多,对仪器设备的需求又是多元化、经常性的,所以要发挥政府采购的优势,必须做好采购预算,强化预算采购[8]。如何能将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归根结底还取决前期的调研论证工作。因此,建议参与前期论证的调研人员总数不少于3人,以便相互监督、互通有无,实行项目负责制,还应该建立由发展规划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监督审计部门等组成的论证评估小组,对设备采购方案等进行可行性论证,为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提供参考依据。有了充实的前期论证报告,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的预算。
3 结束语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纷繁复杂,且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技术性。随着采购程序的不断完善、采购制度的不断健全、采购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监督审查力度的强化,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定能向着严格有序、公开透明、高效严谨、公正廉明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俐,郁鹏,曹志华.仪器设备采购招标中存在问题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3):107-108,111.
[2] 徐剑坤.高校仪器设备采购中技术指标应该由谁提供[J].经济资讯,2008(24):181.
[3] 刘鹏.高等学校仪器设备采购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203-205.
[4] 曾宏.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7):1-4.
[5] 闻星火,杨树国,黄乐.高校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展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0):8-11.
[6] 王杰,刘晓鸿,冯璐.高等学校仪器设备采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2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