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范文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初中物理浮力的定义

篇1

关键词:浮力;教材;分析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5-0070-3

我国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有多个版本,在内容与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同之处,针对部分教师把单一教材(教科书)作为唯一教学标准常常出现教学偏差的现象,分析和比较这些教材,能为老师更好地教和学生更好地学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各种版本的教材其实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1 七种版本教材“认识浮力”引入的比较

1.1 七种版本教材“认识浮力”的引入

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教科版、上教版都是向学生展示图片或进行实验来介绍浮力,并在此基础上给出浮力的定义;沪粤版和北师大版则是向学生演示实验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让学生认识浮力,并总结出浮力的定义。如表1所示: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大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通过演示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某些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让学生动手自己做实验,亲历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因此,通过表1的比较可以看出,沪粤版和北师大版教材在内容结构上的安排明显有别于其他五种版本,足见其的一番良苦用心。

1.2 七种版本教材“浮力”概念的描述

七种版本教材“浮力”的定义不尽相同,主要差异在于浮力的方向和物体处于何种物质中的描述,如表2所示。

从上述的表格中不难看出,不同版本的教材描述浮力的定义有些许差异。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一个怎样的“浮力”定义,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于流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所产生的。因为上下表面的压力差与物体上下表面形成的压强差有关,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所以浮力与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有关。

(2)浮力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在地球上,由于液体、气体对物体表面的压力都源自于自身的重力,所以浮力的方向与重力方向有关。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前后、左右受力平衡,因此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3)在对浮力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要提及气体的浮力,课程标准中提到: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看到大部分教材只对液体的浮力,不涉及气体的浮力。这样不利于学生对浮力概念的正确认识,也不利于后面的教学,达不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从“浮力”定义的描述用词“一切”与“无论”、“浸在”与“浸入”、“托”的使用上看,值得老师们思考和准确拿捏。

1.3 七种版本教材“探究空气浮力”实验的描述

沪科版教材上有演示探究气体浮力的实验,并会让同学深入探究,通过实验现象总结浮力的概念,如表3所示。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气体的浮力,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全面地理解浮力的概念。

1.4 七种版本教材“探究性实验”的安排

七种版本教材都有安排探究性实验,但在细节上有所差别。例如:“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北师大版和沪粤版是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书上有详细的步骤,并设有填空)―归纳总结(设有填空)。其他版本都是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省略)―归纳总结(直接给出一段完整的句子)。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初中物理除了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应积极参与、动脑筋思考、动手操作、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全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北师大版和沪粤版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方面有了不一样的呈现方式和突出要求。

2 七种版本初中物理教材比较研究的启示与思考

2.1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也应严谨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我们给学生的定义即使是阶段性的,也必须是去伪存真,不能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形成偏离发展方向的、错误的认识[1]。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处理不当,学生容易将概念定位成浮力由液体产生,而忽略了实质,浮力是由压强差造成,不利于后面阶段的教学。这样的描写可能使初中学生在潜意识中对浮力概念的构建“偏离正道”,因此初中物理概念必须具有严谨性。

2.2 注重呈现物理知识的重演过程

教师不是简单地把物理知识呈现给学生,而是要带领同学们经历一个由“潜在”到“存在”的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概括、推理、证明,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讨论问题的能力。在科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恰恰存在着学生必须要感受和体验的缄默知识。

2.3 创造性地“用活”各版本教材

部分教师常常把单一教材(教科书)作为教学标准,极易出现教学偏差,物理教师特别是初级物理教师需要广泛收集教材资源,多分析各版本教材。从课标和学生认知规律出发,深入分析教材资源,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取舍、扩充、重组,创造性地“用活”新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2],用一个崭新的思路去整合教材。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兴趣与能力;培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它们是获得感性认识、探索物理规律、认识物理世界的基本手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在激发和稳定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掌握科学方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课堂教W达到最佳效果

兴趣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内部心理倾向,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内部强劲的驱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使学生从“好学”到“乐学”再到“会学”“创造性地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例如,在《升华和凝华》一节的教学中,由于生活中给学生提供的感性认识不足,所以,学生尽管能顺利地背诵升华、凝华的定义,但到运用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时,往往会感到束手无策或发生许多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升华和凝华的演示实验:取一个平底烧瓶,底部加入少量萘粉,顶部插入一些枯树枝,用酒精灯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不一会儿就看到枯树枝上已是银装素裹,一场奇异的“六月飘雪”的景致便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无比兴奋。这个实验,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参与和探索这种物态变化的强烈愿望,又给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足够的感性认识,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二、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加深对物理概念、定义的理解和掌握通常分两个过程:一是从现象(感性认识)归纳出定义(理性认识);二是运用概念、定义去解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巩固、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如何引导学生轻松地完成这两个过程,物理教育家朱正元先生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论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便分明。”画龙点睛地道出了实验现象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学生探究实验情景,并以学生获得的结论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教学活动模式。

如在学习《浮力》一节时,通过图片引入了浮在液面的物体受到浮力后,教师提出问题:沉入水中的石头受到浮力吗?这时,教师出示一个弹簧测力计,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物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此时弹簧测力计指针的位置,用手托住物体,再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缩短了,说明物体受到手向上的托力,然后将物体放人水中,引导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也缩短了,这时,巧妙地利用实验便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的思考。我给学生准备了大烧杯、石块、线、水、弹簧测力计等实验仪器,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思考、讨论和反复的实验探究,气氛很热烈,同学们设计出了实验方案:将石块放入水中,弹簧测力计指针缩短了,说明了石块放入水中时受到浮力;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得到缩短的多少都相等吗?从而得出浮力的大小。学生应用此方法,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物重减去物体在液体中的物重;再引导学生观察,当物体浸没前弹簧测力计指针怎样变化?物体浸没后弹簧测力计指针又怎样变化?这样,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提出问题、自己想办法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很有成就感。

经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探究过程,学生不仅知道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大小,还知道物体浸没前浮力大小与深度成正比;物体浸没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三、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好的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比学到知识本身收获更大,时效更长。教师可以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以此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物理实验本身就是一个操作过程。学生分组实验,每个人都有操作机会;在演示实验中,可让部分学生配合教师一起完成实验,条件许可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课外小实验更是学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学习量筒、弹簧秤、天平等知识后,可布置小实验-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测力计等,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很高,效果一定会更好。

应尽量多给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一次在做水的末温的计算题时,通过计算求出水的末温为134.3℃,我巧妙地引导大家一起回忆曾做过的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后,学生很快明白:“喔,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的温度保持在100℃,所以水温不可能达到134.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应用能力,联系学生在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物理现象,巧妙地突破了解题中的难点,学生既提高了物理解题能力,又进行了物理思维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性、灵活性。

篇3

1思维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实施

1.1提高现代物理思维意识

1.1.1思维品质

个体思维智力特征具有后天习得性.完整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中学生思维结构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有的学生感到物理学习轻松,而有的学生可能感觉物理学习有障碍、疑难问题较多,学生物理学习障碍产生原因与他们的思维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1.1.2物理思维的独特性

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具有特殊性,思维因依赖一定的思维轨迹运转,体现了物理思维的独特性.有人说,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成功能带给他们喜悦和憧憬,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和充满自信感.

1.1.3发散性思维

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从简单的直观思维向抽象的复杂思维逐步过渡,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有机的结合,不能偏重于任何一方.兴趣教学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现代的思维意识,促使学生从多角度、全方位对问题进行分析,培养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把静、动态思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联系、变化以及运动等方面对问题进行更周全的思考,更好地把握住事情的本质.

1.1.4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学业上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促进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同时会促进学生在未来岗位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不仅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还需要对其现象进行有效的归纳,文科也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推理和归纳,抽象的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物理课程有时也需要学生用抽象的思维能力对其进行有效的学习,所以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训练抽象思维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1.2质疑问题

“质疑”教育是“三个面向”的需要,借助“质疑”教学,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做到教学相长,让学生在质疑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育学生的质疑提问的能力,改变学生只知“做答”的习惯,让学生在不断质疑中试图提出问题,在查资料、观察、实验、讨论等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具有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创新意识.物理知识固然重要,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对学生终身受益.每个老师都要深知树人比知识更重要这一理念.在物理课堂中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到理论到再实践的思路;可以培养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运动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2知识结构、教学方法、思维方式有机结合

2.1物理概念的基础是物理实验

许多概念是以两个物理量比值来决定的.如v=s/t,I=Q/t,R=U/I,当利用这些定义、公式进行推理时,脱离不开它的实验基础,如电阻的概念在初中教材中的定义是,一切导体都有阻碍电流的性质,导体两端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的比值表示导体的电阻,即R=U/I.物理规律与实验紧密相连,如欧姆定律,通过实验得到结论,表达了三个物理量之间的联系.

2.2遇到难理解的问题,借助实验

在难以理解的概念和难以解答的习题时,可以借助物理实验,通过学生做小实验,然后再解答,豁然开朗.如在讲授“惯性及惯性作用”时,惯性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讲有先入为主的错误.比如在匀速行驶的火车上,向上竖直跳起,还会落回原位吗?学生常得出错误答案:落在原处后方.这时让学生动手作一个惯性的小车,让小车匀速前进时从装在小车上的筒内弹出一个小球,接着小球落到筒内,进而解决了学生困惑的问题.

2.3知识、教法、思维协调一体

知识结构、教法结构、思维结构紧密结合加强物理知识的掌握,促进思维能力呈螺旋上升的架构.清晰明确的教学结构脉络,充分展示实验的方法及受力分析方法.如在学习“浮力”时,可以向学生演示实验,让木块在水中静止,通过推理说明它在液面平衡的原因———托力等效的力是浮力.演示实验在弹簧秤下方悬挂钩码而缓缓浸入水中,通过弹簧秤的示数逐渐减小,说明浸入液体中的物体也受浮力,使学生了解测量浮力的方法.明确浮力是液体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它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方向竖直向上.实验与理论相结合,创设物理情境,从而明确浮力的实质,将难以理解掌握的问题转化为简单易懂的问题.接下来可以将实验的内容逐步深化,研究不规则物体浮在水上时,物体所受浮力及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1)将弹簧秤缓慢放下,让悬挂的金属块渐渐浸入水中;(2)更换酒精和食盐水重复步骤(1)的操作;(3)让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不同深度,让学生观察浮力的变化,从外在到内涵有深刻意义.让学生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引导二力平衡和非平衡,分析浮沉条件;学生理解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上浮,在什么条件下漂浮.通过实验学生对浮力产生的现象和问题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与逆向思维能力.

3课外活动发散思维空间

篇4

关键词:物理;浮力;计算方法;应用

“浮力”的教学内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是难度较大的一节,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寻求对策,提高“浮力”内容的教学效果,摆在了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学工作者的面前。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及参阅有关资料,针对中考物理总复习情况,提出以下复习方法。

一、由压力和液体压强的知识引入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和浮力的定义,让学生准确把握浮力产生的来龙去脉

例:边长5厘米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上表面距水面10厘米处,正方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是多少?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解析:正方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于上表面受到水压强。这是因为,上表面距水面的深度小于下表面距水面的深度,又因正方体上下表面的面积相等。因此,下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上的压力大于上表面受到水的竖直向下的压力,即F合=F下-F上,其合力是竖直向上的。

思考:长方体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是否也受到液体的压力?左右两侧、前后两侧是否也会出现压力差?答案是:正方体浸没在水中,其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的面积分别相等,并且相对应的部位距水面的深度相同,水对它们的压强相等。所以立方体左右两个侧面和前后两个侧面受到水的压力的大小分别相等,方向分别相反。

F合=0

结论:浮力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液体(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F浮(方向总是竖直向上)=F下(方向向上)-F上(方向向下)

实质:下表面的压力大于上表面的压力,浮力是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延伸:若物体没有全部浸没呢?物体没有受到向下的压力,即F浮=F下。

可见,浮力应该定义为: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的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二、通过对比,得出物体受到浮力的条件,避免盲目套用公式

两个正方体物块A、B分别与容器底部和侧壁紧密接触(即容器壁与物体间无液体),往容器中倒水,则A物块受浮力,B物块不受浮力。

分析: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水对腊块B的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由压力差法知腊块B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同样的道理,水里的桥墩因为水对桥墩的底部没有向上的压力,由压力差法知桥墩没有受到向上的浮力。潜水艇陷进泥沙中很难浮起,也是这个道理。

由此可见,物体受到浮力的条件是:下表面受到的液体(气体)的压力不能为0(物体与容器底部不能紧密接触)。

三、归纳浮力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牢记

1.称量法: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2.压力差法:F浮=F下-F上(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3.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4.漂浮、悬浮的条件:F浮=G物(二力平衡求浮力)

四、列举出物体浮沉的条件,理解决定物体浮沉的根本原因

五、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浮力的应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1.轮船的工作原理

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单位t,由排水量m排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排开液体的重力G排=m排g;轮船受到的浮力F浮=m排g,轮船和货物共重G=m排g。

2.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六、对典型习题进行分类,提高习题教学的效率

1.利用浮力的计算方法①求F浮和G或F

例⒈利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把一个受重力为15 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N。

2.利用浮力的计算方法②求F浮、F上或F下

例2.某长方体高20 cm,底面积50 cm2,将它浸在水中,它的上表面距水面10 cm,上表面受到的压强是__Pa,受到的压力是__N;下表面受到的压强是__Pa,受到的压力是__N;此物体受到的浮力是__N。(g=10 N/kg)

3.利用方法③求F浮、ρ液或V排

例3.物体所受的重力为5 N,体积,当它浸没在水中时为5×10-4 m3,所受的浮力为__N,浮力和重力的合力为__N,方向__。

4.综合运用方法①和方法③求物体的密度或液体的密度

例4.在弹簧秤下挂一个密度为3×103kg/m3的物体,当物体浸没水中时,弹簧秤示数是98 N,当物体浸没在另一种液体中时,弹簧秤示数是58.8 N,求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2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075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响应新课程改革号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途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以下是本文对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几点尝试与探索,仅供参考。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特定的情境中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教学“物态变化”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通常在下雪时我们并没有感觉很冷,但是化雪时却感觉很冷,这是为什么呢?又如,在教学电学知识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我们都知道高压电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我们却经常看到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但却并没有发生我们想象中的触电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再如,在教学“浮力”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我们都知道不会游泳的人在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会沉入海底,但在死海中人们不但不会下沉,而且还可以长时间躺在海中看书,这是为什么呢?还有,在教学光折射现象这节课的时候,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课上准备一个杯子和一根筷子,将筷子插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筷子发生了什么变化?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指导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

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找准自己的定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通过积极引导和互动的方式,增进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在一开始接触物理的时候,学生会因为新鲜感而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特别是知识难度的加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如果教学方法再过于单一,那么学习效率就会事倍功半了。为此,我们要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克服恐惧心理,掌握物理知识的规律,从而突破学习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将学习过程分成实验、总结、概念、形成、规律、定义、理解、意义、应用、问题等环节,这样学生就会掌握探究学习的规律和方法了,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另外,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对症下药,从而突破学习障碍。只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不但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对提高其学习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用实验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式

皮亚杰理论指出,初中阶段的学生,物理思维尚处于具体运算和前运算的初级阶段,这种思维无法脱离具体事物,无法只通过假设或者语言描述进行。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浮力的感性认识,但这些感性认识不是经过科学的概括与分析得出的,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阻碍学生掌握浮力知识的障碍。比如学生会错误地认为物体沉到水下是因为没有浮力的影响,因此,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木块小;气体中的同一物体所受浮力要比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我们很容易发现,初中生所形成的这些前概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具体的物理实验为手段和载体,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他们充分感知和接收新知识,彻底摆脱之前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思维定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不要用简单的文字、语言描述或者实验公式、过程的写画来代替具体的实验过程,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如判断下沉物体是否也受浮力影响时,教师可以直接使用称重法,用测力计称重实物进行演示:即先用测力计钩挂起一块铁块,让学生记下显示的数字,然后用手向上托起铁块,学生很容易发现测力计数字会变小,这是因为铁块受到了手的上托力;再把铁块放到水中,发现测力计的数字也变小了,这说明铁块也受到了水对铁块施加了上托的力,也就是上浮力影响,测力计的数字才会变小。通过这样一个实验,学生很容易就能得出下沉物体也受浮力影响的结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物理教师要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创新,大胆尝试新的教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翟扬.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青年与社会,2012(2).

[2] 赵桃林.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32).

篇6

第一、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学习往往缺乏理性认识,需要从具体的感性知识入手,如果抽象概念与逻辑推理能力要求一高,就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例如在这一节教学中,学生很难从液体中假想出一个长方体,更难理解这个长方体的侧面以及下表面也会受到液体的压力。

第二、教材上说:“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差”,根据这个结论学生往往会误认为浮力的实质就是这个“压力差”,而忽略了“压力差”的产生原因是由于液体内部具有压强,因此对教材的实验现象(蜡块沉在水底)产生了怀疑。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于利用“压力差”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利用“压力差”求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学生共同探讨求浮力的几种方法,最终学生虽能较顺利地解题,但对浮力的产生原因仍然似懂非懂。

笔者在教学中将本课题改为探索性课题来讲授,现就此方式与读者交流。

教学准备

重点、难点:物体的浮沉、浮力的理解与计算。

教学手段:实验与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内有浮力产生的原因、海底世界、带有活塞的瓶子颠倒放置。问题:海里的鱼有没有受到浮力?海底的群山有没有受到浮力?正放的瓶子活塞有没有受到浮力?倒放的瓶子活塞有没有受到浮力?)

器材:烧杯、水、弹簧秤、同体积的铝块、铁块、铜块、木块,木铝粘合体(体积比17∶4),各种颜色的水。

教学过程

(1)将铝、铁、木、木铝粘合体(体积比17∶4)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

(2)将带有颜色的水装入较薄的塑料袋中,再放在水中。

发现:下沉、漂浮、悬浮。

4)总结出物体的浮沉条件(F浮与G关系,ρ物体与ρ液关系)

分析中引出浮力定义、方向、施力物体、受力物体、漂浮状态、悬浮状态。

分组演示

一组将铝块、铁块、铜块浸入水中;

二组将铝块、铁块、铜块浸入盐水中;

三组用具同上,液体是酒精。

首先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再称出物体全部浸入液体中的重力F

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体积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并用弹簧秤法测出浮力的大小。

浮力产生的原因(使用多媒体)

1)求各个面受到水的压强和压力。温习前面的知识。

2)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引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对液体的压力相等。

并为下节的阿基米德原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的计算方法探究为主要线索,让学生展开积极思维,从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能加以分析、推理。

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概念;有效教学

物理教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们需要开始大量的接触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学成为物理教学很大一部分内容。概念对于初学的学生们而言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与接受,因此探索正确的“物理概念”教学思路变得很重要。

一、概念的引入

初中物理教学中产生了大量的物理概念,对于这些抽象的名词,初次接触想要能够真正做到理解对于学生们不免还存在难度,初中物理概念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定性的反应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或者性质的概念,如:重心、电磁波、简谐震动等。第二类在能够定性的反应客观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性质的基础上,还能对客观事物的基本物理特征和性质进行定量反应,比如:力、加速度、功率等。概念引入的方式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学生接受其的难易程度。

1.让引入的概念和生活联系

物理并不是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的,很多物理概念、物理现象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如果能够将物理概念的引入和生活很好的衔接,这对于学生的理解与接受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讲解“浮力”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想象木块漂浮在水面的情形,然后尝试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木块能够浮在水面而没有沉下去呢,这其中有什么道理及原理呢,然后引入教学主题“浮力”,这不仅让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也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深化旧概念引入新的概念

物理概念中,很多新概念的引入与讲解是和旧概念有紧密联系的,通过深化旧概念往往能很好的引入新概念,让学生对于新概念有很好的认识。例如在讲解“加速度”时,学生已经对于速度有过了解与认识,因此在讲解时,可以尝试启发学生思考:汽车行驶在路上,当遇到红灯时需要刹车,车的速度会逐渐减慢直至停止,这个过程其中蕴含怎样的原理呢,对于这样的过程可以怎样定性的描述呢。学生由于对于速度的概念已经有基本的掌握,因此基于速度的理论知识对于加速度展开思考,往往更容易理解与掌握这个新的概念。

3.概念可以由演示实验引入

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伴随很多的演示实验,而观看演示实验通常是很受学生们喜爱的,不仅具有趣味性,同时实验表达一个过程往往是非常生动直观的,很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也可以借助相应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来体会某个概念的意义,这种方式往往效果都非常好,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二、概念的形成

1.透过现象阐述本质

生活中有很多被学生们熟知的日常现象,如果能够将现象进行有效提炼与深化,然后引入到某个特定的物理概念上,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大脑中对于某个概念的形成。对于这一类概念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们对于生活现象有仔细的观察,并且要能透过表象思考其内在成因及原理,教师在这个过程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与启发,同时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与发现,这样他们对于概念的理解才会更深刻,形成也会更牢固。

2.运用类比与对比形成概念

初中物理中的很多概念是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的,学生无法再从生活中找到落脚点,理解起来不免会存在较大障碍。针对这一类概念,不妨采用类比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找到生活中学生们了解与熟知的事物进行类比,往往很容易被学生接受,理解起来更为容易,概念的形成也更深刻。

除了类比的方法,有些概念也适合用对比的形式讲解,例如“蒸发”和“沸腾”就是一对很好的例子,这两种现象可以产生强烈对比,讲解中如果两个概念来一同对比分析,对于概念的形成是很有帮助的。

3.等效法帮助概念的形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物理概念都是独立的,然而经常会有某两个概念在某一个方面表现出某种共同性质,并且在解决某个物理过程中,两个概念都可以达到同一个结果,对于这种现象针对这样的两个概念可以采取等效法来加深学生们的认识。

三、对概念的定义

通过概念的有效引入后,学生们头脑中基本有了概念的形成,紧接着就需要教师对于概念做有效定义。教材中对于有些概念的定义已经有了精辟的阐明,对于这样的情况只需要让学生们好好理解与记住就行,然而还是有一部分概念表述起来较为抽象与晦涩,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难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对于概念有进一步的阐明,尽量做到概念的表达简单、直接,语言清晰、明了。

对于概念的表达同样需要注意一些要点:第一、概念不能循环定义,不能用概念阐述概念,这样并没有起到表达概念的效果,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第二、定义要能很好的表述概念本身及其外延部分,这就要求对于概念的表达不仅要准确,同时要完善;第三、使用的语言要清晰明了,并且要十分准确,概念中通常不会包含比喻或过多修辞,也不是对于事物的判断,是对于事物的有效说明。

有了概念的定义后,教学中还需要对概念有进一步深化与巩固,这通常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学生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图像来帮助深化概念,同时自己要多思考,真正把概念弄懂弄通。此外,平时的作业练习及老师的课堂讲解也是很好的帮助巩固与深化概念的过程。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中,概念的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如何能够让其被学生理解与接受,是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概念的引入要能贴近学生生活,概念的形成过程要易于理解,对于概念的定义也应当清晰明了,这样才能让学生对于概念有更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戴静岩.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中的逻辑学问题及教法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4

[2]李泽军.物理概念与物理概念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

篇8

【关键词】初中物理 沉浮条件 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4-01

在浮力一章,对于物体沉与浮的理解及其应用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沉与浮关系的界定与实际联系的应用问题也一直是历年中考的常见题型。但笔者发现,教师对沉浮相关知识的讲解更习惯分情况探讨沉浮的条件,罗列对应公式,再利用大量练习题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样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混淆情况复杂的沉浮关系,从而对物理学习产生倦怠感。其实沉与浮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复杂,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明确概念的界定,把握沉浮的实质,科学探究应用过程,化繁为简,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沉浮的条件和应用。

一、探究实质,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初中生要掌握的“沉与浮”,因此,引导学生厘清沉与浮的相关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为了迎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在讲解类似沉与浮相对性较强的概念时,教师可采用“排除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目标概念,排除相关概念的干扰。

在《沉与浮》一节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即上浮、悬浮、下沉、漂浮、沉、浮),它们在实验中的表象相似又相对,极易对学生的认知产生干扰和迷惑。教师可采用排除法依次对概念进行梳理:对于上浮和浮,教材所给出的定义是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很明显,这里的上浮指的是一个运动的状态,而我们理解的浮则是一个物体漂浮于水面的静止状态,可见浮不等同于上浮。同理,下沉与沉也是如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研究的是物体仅受到重力和浮力的影响,以及物体由静止发生上浮和下沉的条件,而悬浮和漂浮是在力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在水(空气)中的特殊情况,不属于上浮和下沉的过程。这样,学生明确了沉浮的条件是物体运动的条件,有效地排除了相对静止和相对运动的干扰,为接下来条件的判断在思路上获得了清晰的认知。

二、挖掘实质,掌握沉浮的对应条件

通过厘清沉浮的相关概念,我们对沉与浮一节的下一个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沉浮的条件是什么?谈及对条件的学习,我们会联系到分情况讨论。因此,教要引导学生探究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这时,教师可以积极地采用联想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挖掘内容实质,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内化。

通过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我们知道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决定了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的沉与浮。所以可以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推导。物体在水中悬浮时,浮力与物体重力相等,即F浮=G物,因为F浮=ρ液gV排和G物=m物g,可以得出m物g=ρ液gV排的关系,又因为m物g=ρ物V物g,所以可以得到ρ液gV排=ρ物gV物的等式关系;对于物体悬浮的特殊情况,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即V排=V物,所以可以得出物体在悬浮时,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ρ液=ρ物的特殊关系;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上浮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大于重力,则ρ液>ρ物;而当物体由悬浮开始下沉时,此时物体的浮力小于重力,则ρ液

通过联想教学,帮助学生利用数学关系,掌握了物体发生沉浮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三、运用实质,破解沉浮的实际应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利用浮力原理进行实际的应用,如飞艇、潜艇等,它们也反映出通过控制物体的重量或密度实现飞艇或潜艇的升降。但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实际模型抽象为物理模型,通过受力分析,运用物体沉浮的实质来解决物理问题。

例:一根绳子向上拉着一个实心铝球浸没在一个水槽中,铝球的体积为1×103cm3,铝球的密度为已知,求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由受力情况可知,铝球浸没在水中时竖直向上F拉+F浮的和等于竖直向下的铝球的重力,即:F拉+F浮=G球,所以F拉=G球-F浮,又因为浸没时V排=V球,所以F拉=(ρ球-ρ水)・V排・g(解题过程略)。变式一,如果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20N,铝球露出水面多少体积时,绳子被拉断?解析:拉断时,绳子达到最大的承受拉力,同样F拉+F浮=G球,则F浮=G球-F拉,而F浮=ρ液gV排,所以G球-F拉=ρ液gV排,得出V排,可以求出露出的体积。变式二,将铝球改为乒乓球,拉力的方向改为向下,求乒乓球浸没在水中时绳子的拉力是多少?解析:因为F浮=G球+F拉,所以F拉=F浮-G球,则F拉=(ρ水-ρ球)・V排・g。这样教学让学生对浮力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篇9

一、通过演示实验,引出概念

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讲解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时,应选择典型的、能突出本质现象的演示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印象,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能转化为明确概念的清晰观念,从而认识到物理概念的客观性和必要性。例如,教学“电阻”的概念时,我利用图1所示的电路进行演示实验,按下列顺序——在MN间接入一段普通导线,观察安培表的示数,可以看到电流有某一数值;在M、N间换接一段同样长度,同时粗细锰铜线,可以看到安培表示的示数减小了,在M、N间再换接一段同样长度、同样粗细的镍铬线,可以看到安培表的示数又随之变化,从而引出“导体的电阻”这样初步概念,指出:导体一方面具有导电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有阻碍电流通过的作用,这种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性质称为导体的电阻。要向学生指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属性,将在讲“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再作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演示实验引出电阻初步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怎样量度一个导体的电阻值呢?”可以在导体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观察通过导体的电流的阻碍是怎样变化的,这样就可以找到这个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强弱(大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设计出为此目的而设计的实验线路——“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实验线路,如图2所示(由于学生尚未学习过滑动变阻器,为了直观,可以采用改变蓄电池个数的方法来改变电路两端的电压,因为电池的内电阻很小,当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很小时,可以认为蓄电池的路端电压是不变的。为此,演示对应选择电阻值较大的锰铜线和镍铬线做实验;安培表应采用安级的,演示时只需要读出具体的电流值)。进而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的导体(例如一种用锰铜线,另一种用镍铬线)进行实验,分别测出几组U值和I值对应的实验数据。然后通过分析、概括和比较,就会发现:对同一个金属导体来说,它两端的电压值U跟通过它的电流值I的比值是一个定的值,但对不同的金属导体来说,比值 是不同的。

= = =……=R1

= = =……=R2

可见比值反映了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在相同的电压下 值越大,电流越小,说明这个比值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强弱,称为导体的电阻。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进行科学抽象,用R代表导体的电阻,抽象出电阻的定义公式:

R= = =

应该指出,R= R= 是电阻的定义公式,也是量度公式。一些物理概念用“比值”的方式下定义时,其定义公式仅表示量度方法,而不是表示物理间的函数关系。讲清这个问题,对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能起着良好的作用,从而使学生弄明白:是I与U成正比,还是 标志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强弱,还应使学生搞清楚,电阻虽用比值来 量度,但它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无关。而是由它的本身物理条件所决定(讲“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再具体阐述)。这样学生就不会错误地认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成反比;更不会由R= 错误地认为U=0时,R也等于0,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简要地阐明导体为什么会有电阻,使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

学生弄清了电阻的定义公式,电阻的单位就很容易理解了——电阻的国际单位是欧姆,它是从电阻的定义公式R = 来规定的,即当U=1伏特,I=1安培时,规定R=1欧姆,也就是1欧姆= 。

上述的整个教学过程既扎扎实实地抓基础知识的教学,又使学生透彻理解电阻这一概念是怎样在实验和分析的基础上被抽象概括出来的。这样,概念的形成过程就使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过程。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学中有计划地遵循物理概念形成的这种科学思维过程来组织教学,就会使学生在形成概念中,反复经历思考活动的训练,并逐步学会抽象概念的思维方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引导思考,理解概念

一切物理概念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物理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实验,通过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对实验的物体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获得直观的清晰印象,加深对演示实验物体概念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形成的规律、本质、内涵和外延的思考,从而理解概念,提高能力。

篇10

关键词:理解记忆;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初中物理公式比较多,初学者一般容易记住,但是也容易忘记,且特别容易混淆。在教学实践中就初中物理公式的复习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

一、形似对比法

在2012年新版初中物理中,有许多物理公式,比如浮力公式

学生在记忆公式和进行计算时,经常会搞错,容易写成形如:所以这一类十分相似的公式,学生就要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对应的练习多加巩固,不易混淆,牢牢记忆。

二、定义公式法

质决定的,ρ是物质本身的特性,与它的m和V无关,但可用这个公式来计算。在教学中,学生常错误地认为ρ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同样对于公式R=的理解,也容易错误地认为R与电压

U成正比,与电流I成反比,而实际上导体R与U和I无关,但可以利用R=进行计算电阻的大小。

对于物理的定义公式有特定的含义,不能一味地利用数学表达式来理解物理公式,所以要从物理意义上加深理解记忆相关的公式,才不会得出错误结论。

三、单位反推法

在做计算题时,忘记速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速度v的单位是“米/秒”,米是路程S的单位,秒是时间t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速度的公式为:。同理,如果忘记密度公式,但是你只要记住了密度ρ的单位是“千克/立方米”,千克是质量m的单位,立方米是体积V的单位,所以能够推导出密度的公式为:

所以当你只记得某物理量的单位时,也可以用“单位反推法”推导出对应的物理公式。

四、同类记忆法

两计算式中的物理量基本相同,但两者的含义却大不相同,前者排分别表示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而后者ρ和V分别表示物体的密度和体积。

五、表格对比法

在串、并联电路中,计算有关的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时,物理量较多而且容易混淆,采用表格对比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推导公式法

此方法关键是熟悉各量之间的代换计算,利用一定的数学技巧就可以达到有关公式的推导。通过公式的推导,加强了各物理量之间的联系记忆,对相关的公式记忆更加牢固,不易忘记。

七、数学变换法

V=这两个公式分别计算出质量m和体积V,这个方法“举一推三”从中可以节省大量时间,也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此法好处多多,只记了一个公式,就可以用数学的方法对公式进行变形,得到另外的几个其他物理量的计算公式,使公式记忆得特别牢固,运用起来更加灵活,在公式记忆过程中,避免了死记硬背,容易忘记又容易混淆。

八、定义记忆法

初中物理概念中,有许多形如速度的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对应的速度公式就是v=”。这种形如“单位……的……叫……”之类的,还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叫功率,对应的功率公式就是P=”;“单位体积某种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谬该物质的密度对应的密度公式就是ρ=”等等。

这些公式就可以利用“定义记忆法”,用这个记忆方法,同样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九、同式异义法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物理公式中,表达式用相同的物理量,计算出的却是不同的物理量,对此我们就要依据题目的要求选对应的公式,不然就会出错。

十、比例记忆法

有些公式利用比例的方法加以记忆,印象更加深刻。例如,斜面中的省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省力费距离的关系;再如关于力与力臂的计算公式,依杠杆平衡条件:这样此公式的比例关系就不易弄错。

篇11

一、做好课前准备

1.掌握课标,吃透教材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教学的基础,而课程标准又是授课的准则。因此,教师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弄清教材中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物理这门学科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以及与数学、化学等学科的关系,又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并与中考联系起来研究,这样才能增强自觉性,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考试的要求对学生的训练各有侧重,需要引导思维,强调想象能力,培养抽象能力,引导其发现规律并善于归纳总结,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采取正确的授课方法

教师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包括知识水平、认识能力以及心理特征的不同,通过个别谈话、提问、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单元测试等,了解各个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掌握情况。

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现象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现象背后的实质问题,正确判断,从而采取适当的方法处理,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动脑、动口、动手。

3.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课前必须仔细研究教材,认真明确备课的目的、要求及内容,要抓住关键,分清重点、难点,重点是由教学内容而定,难点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定;教学方法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力求启迪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二、不同类型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1.基本知识运用讲解法

一是讲清概念,指出其关键词语,分层说明。由于物理学科中概念、定义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在《物体的质量》一节中,质量的概念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这样的概念对初中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例如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要重,就是因为一根铁钉比一根大头针含有的铁多,即质量大的原因。

二是要加深对定义的理解。如《物质的密度》一节中对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这样的定义对学生来说也很抽象,为了加深理解,可以列举生活中人们常说的“铁比塑料要重”“铜比铁重”“铁比木头重”的例子,然后要学生思考“一根铁钉和一大块塑料哪个重”“一枚铜板与一把铁锤哪个重”“一个小铁片一张木头桌子哪个重”,指出这种通常的说法存在歧义,引出密度的定义,即单位体积所含物质的质量,从而加强了学生对密度定义的理解。

2.综合训练运用练习法

解题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于思路教学方法,每道题都应该让学生弄清已知、未知,然后恰到好处点一下,把学生展开的思路引导下去,因势利导,而不是包办代替,也避免囫囵吞枣,训练学生在解题中自觉灵活应用定理、定律。如《浮力》一节中的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解题时学生对轮船从海里驶入江里所受的浮力都等于其自身的重量不理解,因为学生知道海水与江水的密度不等,根据浮力计算公式得出了不相等的结论。这时候教师只要点一下“此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是否相等”,相信学生就会豁然开朗。

三、指导学生阅读,培养自学能力

篇12

【关键词】初中物理 概念 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A-0113-01

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着重于解释概念文本,忽略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致使学生只会机械记忆,未能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笔者认为,物理概念教学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通过辨析、推理,逐步形成概念。

一、巧妙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物理概念建立在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无法真正掌握物理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分析物理概念,寻找概念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借助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发学生思考,生成物理概念。

例如,在教学“浮力”的概念时,很多学生在这之前通过各种渠道形成了一些对“浮力”的认识,如“实心物体会下沉,空心物体会上浮”等,这些认知大部分是以生活经验为依据,无法正确反映“浮力”的本质,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举例说明“你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或者发现了浮力?”。学生可能会说,游泳时感受到水会把自己向上托,乒乓球落水后会浮在水面上,木头会漂浮在河水上……教师对学生举出的例子给予肯定,并继续提出问题:沉入水底的石块还受到浮力吗?浮力的方向是朝哪里呢?物体只有在液体中才受到浮力吗?学生在教师设问的引导下,进入了教师创设的情境之中,认真思考,把握住了浮力概念的关键点。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上,借助自己的思考、分析和判断,主动地生成物理概念。

二、恰当运用辨析,构建知识网络

物理概念作为物理知识的联结点,是学生构建物理知识网络的核心,很多物理概念之间存在着关联性。教师可通过恰当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理解物理概念,构建物理知识网络。

例如,在教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概念时,这两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学习、理解这两个概念时容易混淆。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概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分别描述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描述的是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而二力平衡描述的是物体的一种平衡状态;教师继续提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同时作用于两个物体,二力平衡呢?学生思考发现,二力平衡中的两种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但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教师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对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使学生渐渐掌握了两个概念,并且加深了学生对这两个概念的记忆。

教师通过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将类似的物理概念进行分组学习,加强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物理概念的学习与理解,渐渐在学生的认知中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网络。

三、合理借助推理,让学生猜想归纳

物理概念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优秀思维能力的有效素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可以利用学生喜欢探究的特点,促使学生进行大胆猜测、科学推理,总结归纳物理概念知识。

例如,在教学“力”的概念时,由于该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进行推理、归纳。教师设问:我们在生活中哪些情况下可以感知到力呢?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很快给出一些例子,人挑水、马拉车、人拍球、书本压在桌上等。教师在学生举例时,板书典型例子,圈出“人”“马”“书”“水”“车”“球”“桌”,让学生思考这些名词可以用什么来概括,“物体”,大部分学生给出了答案。教师继续问,“挑”“拉”“拍”“压”这些是什么?学生回答是“动作”或者“作用”。通过这个分析,让学生尝试归纳力的定义,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物体对物体的动作”“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学生们在教师的层层引导下,逐步推理,归纳出了力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合理推理,自主地归纳物理概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概念知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归纳的科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篇13

一、重视科学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探究原指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科学规律时,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将科学探究引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使其在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中获得一种新的学习体验。

例如,浮力是初中物理中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内容,学生都只知道水有浮力,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在讲授这一知识时,我都是以水为道具,尽可能地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索性实验,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实验的设计、编排,亲自动手完成实验,亲眼观察实验现象,亲身经历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从而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主动学习,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素质、获得发展。比如,在进一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时,我先提出问题: 物质所受的浮力是否仅与ρ液、V排有关?它跟物体的密度、质量(或物重)、形状以及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然后启发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边学边实验探究上述问题。实验设计分成三组,一组研究浮力与物体的密度、质量的关系。另一组研究浮力与物体的形状的关系,还有一组研究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的关系。结果三组都设计出了可行的实验,第一组想到了以前做过的密度实验中用过的同体积的铁块、铝块(密度不同,质量不同)和水做实验,第二组想到了用橡皮泥和水做实验,因为橡皮泥可以将身改变形状,第三组想到了测量浮力的“排水法”,最后在三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得出了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ρ液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V排有关,而与物体的密度、质量、形状及浸没后的深度等均无关。

探究性实验使学生感到新鲜、刺激,充分体现了自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二、加强物理课程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

物理课程内容之一是物理概念及名称。它是客观事物的物理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们进行物理学习的基础。只有理解了物理概念,才能正确利用它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初中生由于年龄小,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纯物理概念理解能力较差,只能凭借生活、社会中的直观现象去感知。如水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物质,水中产生的物理现象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所以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水所产生的物理现象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和归纳出物理概念,这样既教会了他们环环入扣的连续思维,又使他们觉得物理不是那么深奥,而是从实践中来的一门自然科学,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家喻户晓,曹冲的聪慧也被传为千古佳话,那么曹冲为什么借助水上的一只船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呢?这只船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可能会想到了浮力,而且通过船期是浮在水面上,说明浮力的方向是向上的,由此引出浮力的定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就叫做浮力,生活中不管是木船、还是铁船,不管是小木块还是大石块只要浸入液体中就会受到液体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再如,会游泳的学生都知道,游泳时手和脚都是向后划水,而人却是向前运动的,人为什么不向后而是向前运动呢?教师此时可引导学生,人能向前运动,说明受到向前的力的作用,而这个力又来自哪里呢?假设手和脚不对水施加向后的力,人能不能向前进运动?最后归纳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理规律。由此,“为什么穿滑冰鞋的人用力推墙,自己反而会后退?”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重视教科书等文字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探究各部分知识间的联系

初中生在学完书本上的各个单元的新知识后,脑海中所储存的知识往往处于相互孤立、分散的状态,记忆、思维和理解也是孤立的,很难应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强的问题。而利用水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用它来作媒介,最恰当不过。利用水可以加强对知识的横向、纵向和逆向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使知识聚点成线,聚线成面,聚面成体,形成知识网络体系,使学生不再孤立、片面地看问题,而能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分析,使他们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逐步增强。

例如,教师可以设疑:“如何测某一规则金属的密度?要求用三种方法。”大多数学生容易想到两种方法,都是用天平质量m,只是测体积方法不同而已,一种用刻度尺测量金属的体积,另一种要借助水和量筒采用排水法测体积,最后用密度公式ρ=m/v求出该金属的密度。还有第三种呢?此时教师可适当点拨,学生就会悄然大悟,原来利用水产生的浮力也可以测密度,只不过这种方法是把天平换成了弹簧测力计,而阿基米德原理中的 V排当金属完全浸没在水中时也就是V金属,最终求出了金属密度的表达式ρ金属=ρ水G/(G-F)。这样,通过问题的探讨,不仅利用水把力学中的密度和浮力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学生对力学规律及应用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形成相对完整的力学知识体系,而且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当然,水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还远不止如此,以上几点只是笔者一些经验的概括。水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又由于它包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如力学中的浮力、压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光学中的反射和折射,热学中的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等,甚至与电学中的导体和绝缘体也有不可割舍的关系,所以水是最好的“教科书”,是我们学习物理知识的“导师”,是物理课堂最好的道具。

四、加快信息化多媒体课程资源的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篇14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

素质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创新教学模式,营造出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合作、交流、质疑、参与的机会。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分析现象获得的。但是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的物理实验都是在课堂中完成,没有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这样不能充分发挥出实验教学的优势。有效利用综合实践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紧密结合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情感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识。

一、科学设置物理实验,明确实验活动的目标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准确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设定实践活动课的时候,不仅要设置合理的教学目标,同时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设定目标之前,加强对实验要求的研究,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同时,充分考量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方式,从而设定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符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摩擦力实验》的时候,除了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定义,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外,还应该让学生知道怎么克服摩擦力,以减少对物体运动的阻碍。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加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为其以后的学习和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拓展物理实验的时候,应该注重增强物理实验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在空气中做平移运动,然后可以放在桌面上,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行平移运动。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比,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于摩擦力的理解。这种亲身参与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二、准确把握教学核心,重视实验教学的过程

在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避免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实验的过程。只有重视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充足的实验准备,通过有效的先行实验,检验实验仪器、材料,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性。同时,在学生开展实验前,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讲授和陈述说明,让学生有效掌握实验的目的、要求、原理、仪器使用等。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提高学生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体验。然后,教师再通过巡视指导的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错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弹力》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对实验器材、实验原理以及实验目的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知识积累,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三、合理布置活动任务,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由于物理实验教学相对来说抽象性比较强,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注重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能够有效降低抽象的物理实验学习对于学生的挫折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保证任务的难易程度适中,避免因为教学活动任务过难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合理布置学习任务,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如在学习《浮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明白浮力是什么?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盆水,然后投入一个塑料球,塑料球漂浮起来,这就是浮力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感觉物理知识学起来比较轻松,也能够更加简单地获取成就感,轻松掌握浮力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放入不同的物质,漂浮程度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所受的浮力不同。这样的教学,学生能够联想到以前学习的密度知识,从而有效保证物理教学的效率。

四、合理优化实验报告,进行有效的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