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0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思考
创新是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的灵魂,教师要合理的把控教学设计中创新的元素,在传统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引进创新的思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并结合实践活动,增强教学效果,充分的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着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遵循设计原则。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方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程度,要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学习方式,不但迎合了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还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课堂效率。2.遵循情境创建原则。问题情境的创建对于优化教学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遵循情境创建的原则,合理的设置问题并创建情境,使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能够开拓视野和思路,提高其逻辑思维,这也是优秀的教学设计能够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初中数学不同与其他的科目,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能达到高效准确的效果。除此之外,这些能力也需要学生日常的积累和锻炼,非一日所至,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合理的安排案例和情境创建,这样对于培养学生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遵循情境创建的原则。3.遵循交换原则。交换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要与学生进行角色的互换,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育,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群体中去考虑问题,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锻炼了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交换式教学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重要手段,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升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二、对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思考
1.引入课程,设定情境。俗话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想要提升教学效率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要合理的引入课程,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合理的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和情境,为同学创建良好的思考环境,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适当的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同学创景更加逼真的情景,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易懂。例如教师在讲解抽对称图形的时候,可利用计算机展示生活中的实物,如风筝、飞机、汽车等,在展示过后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生活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提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合理的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的联想思维,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从而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2.增进交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一定要考虑到要充分的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和交流能力。教师要设计合理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要从学生角度出发灵活的处理教材。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若干组,将四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分发给每个组,让同学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将其拼成正方形后在计算每个边长为多少,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勾股定理重要的公式还锻炼了学生的交流协作能力,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用。传统一人讲众人听的授课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当今的教育形式,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扮演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移交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拓展的能力,最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正和指点。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出方程式,让同学进行应用题的复原,学生在复原题型后可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自己的思路和方式,如此一来教师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名同学都加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同时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牢固。
综上,初中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数学思维逻辑,帮助学生完成自主的探究。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要从多角度出发,遵循教学设计的原则,立足与学生,合理的引入教学案例,不断的总结和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方案,打造高效率、高质量的数学课堂。
作者:杜满良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参考文献:
[1]程军.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分析[J].好家长,2015,34:81.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的优秀课堂设计与建设逐渐引起了许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性逐一体现,成为初中数学教学实施新教学目标改革和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在我国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科目的教学设计研究内容很多,但实际上对于初中数学针对性的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研究基本处于初始阶段,就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简单的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一、优秀课程教学设计的概述
我国的新教学目标改革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背景的教学理念,这些教学理念的本质和价值还处于开发应用阶段,需要在职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才能有效地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在初中笛Ы萄е校教学设计的应用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有所体现,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就是优秀的课程教学设计,这也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学发展需要全面落实的教学要求。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重点就是面向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理解数学思维和学习数学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下,学生在初中数学课程中就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身份则从传统的教学概念中有所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引导者,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合作,让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开始习惯自主学习探索、团队自发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初中数学的课程安排中,应该给学生留下足够大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不断推演论证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技能,扎实学习基础。我国的教学化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数学课程在初中阶段的安排应该更加注重数形结合的理念,教师多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初中数学课程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数学课程的教学结果,还有数学教学结果的探讨过程,优秀的课程教学设计对于这些要求,非常有价值。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对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的深入研究,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会逐渐普及到全国的初中数学课程中。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研究内容越发的集中和确定,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专家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基础理论指导和数学知识的基本理念灌输。第二,专业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总结。
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设计的分析
初中数学的课程教学设计从其本质上来说,还是以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理论和学生基础学习理论为基本概念。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逐渐开始利用区别于传统教学理论的系统分析方法来确定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的疑难问题,由此来确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合理的数学教学方案,并不断实践反思,最终达到完整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背景和教学要求下,应该从传统的教学目标中脱离出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知识认知情况来制订符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在选择教学内容的环节上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将教学环节互相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容易适应课程安排,理解教学内容,完成学习目标。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都是依照课程改革要求的要素进行设计:首先是初中数学教学课程设计所针对的对象必须符合课改要求、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新课改教学目标、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策略的应用、初中数学教学总体设计的总结性评价。
三、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在初中数学应用过程中的实践结论
分析
我国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优秀课程教学设计已经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检验,就目前的实践发展情况来看,初中数学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不仅要注重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注重学生的理解融入能力,这也是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统一。在同样的数学课程中,不同的课程教学设计所产生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教师要注重的不仅仅是教学方式与教学设计的统一,更应该注重教学环境和教学细节与学生的统一,只有将学生与教学进行完整的结合,才能让初中数学教学有更高的价值。
我国教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实践检验出许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但应该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摆在核心环节。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也应该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放在第一位,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兴趣,让学生在有效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得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初中数学的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不断进步,为初中数学教学打下坚实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建设优秀教材的基本要求
1.1树立精品教材意识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教材出版之势头异常迅猛,各种各样的教材大批涌现,让人目不暇接,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规模的超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类的教材,无论从品种还是从数量上来说,都非常大。
近几年来在国家推行的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把优秀教材的建设放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教育部既组织了国家级的规划教材(如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还从每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评选“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也在高等教育优秀教材的建设上作了很大的投入,既有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精品教材立项”,还有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精品教材”评审。这些都在大规模教材建设的基础上有力地促进了优秀教材的建设。使得高等教育的教材,特别是一些重要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教材的质量大幅度提高。这种优秀教材的建设战略,大大提高了作者、读者、出版社等各个方面的优秀教材建设意识,也为保证更多的优秀教材的不断涌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作者要有深厚的积累
优秀作者是优秀教材的基础,要建设优秀的教材,必须从优秀作者的培育抓起,要以对教育负责的精神去鼓励、发现、动员、选拔优秀作者,并且有意识地培育优秀作者。
首先,作为一本(套)教材的作者,起码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知道自己肩上承担的责任,而不是简单的“成果”。一般来讲,教材和一般的“书”不一样,其目的首先是为某门课程的教学服务,而教学有着自身的规律,它与科学研究、工程开发、企业生产与管理等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是现代的(高等)教育,如果一样了,就不用开办大学了,更不要区分教授、研究员、工程师了。所以,教材作者除了要有实际的经验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作为以表现新技术、新系统的选修课程的教材,由于发展较快,作者中至少应该有相应课程两轮的教学经验,同时有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积累,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教学、课程和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有独特的见解,至少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按照教学的要求组织和叙述相关内容,基本上能够做到恰当的例题、习题随手拈来。当然,对一般的作者来说,要想出一本真正的精品,恐怕需要在相应课程的教学与研究上有10年甚至更长的“修炼”。我们也许可以将教学分为以下4个层次,处于不同层次的作者,大体上会创造出不同水平的教材。
(1) 掌握课程内容,能够脱稿讲授;问题、习题难以随手拈来;
(2) 开展启发式教学:熟练掌握课程内容体系,研究学生,较自由地安排讲授;可以较自由地提出问题,自由地修改习题;
(3) 开展研究型教学:掌握课程体系、学科方法论、培养目标及相关课程内容,能讲出问题来龙去脉,将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研究场所;问题自然淌出,自由编写习题,能编著特色教材;
(4) 融教育于教学,寓教于乐;了解哲学、教育学,掌握学科及其教育的特点、精髓;问题、经典随手拈来,编著经典教材。
1.3心目中想着读者
学生是教材最重要的读者。对这类读者,要注意到:第一,作为初学者,他们需要叙述清晰易懂,语言流畅,深入浅出,有吸引力而不是晦涩的。杜绝自身习惯的说法和陌生名词的突然出现和使用,专用名词在第一次出现时必须给予解释,至少应给出它的大体含义,以免成为读者往下看的障碍。第二要追求描述的准确性,初学者一旦建立了错误的概念,可能将是贻害无穷的。有些说法在课堂上因为有“上下文”和及时的解释可能不会引起误解,但写在教材中可能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是错的。要强调用词和描述的准确性、一致性、语言表达的清晰性和叙述的完整性。第三,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不同的关注点。
除此之外,再考虑适合其他读者的阅读需要。例如,各种序言、适当的小结、索引、参考文献应该尽可能齐全。
1.4想着为教学服务
首先,每门课程都需要为整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服务,教材作为课程教学最重要的支撑材料,必须有所体现。在大众化教育下,更强调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同类型的人才的培养,由不同的要求和需要。如果我们将其分为科学、工程、应用三大类,那么,对应这三类不同人才培养,同一门课程的教材应该是不一样的。他们需要关注、强调不同的内容。这种不同不仅仅限于理解力,更是考虑擅长和需要。
其次,要符合认知规律,引导“思考”,富有启发性,便于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要考虑课堂的容量,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及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适中、举例应用恰当丰富;课堂讲授的组织,层次分明、条理清楚,教材体系能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本专业特有的思维方式;要有丰富的习题,适当的思考题;一些必要的配套实验设计;要对重点、难点的解决提供支撑。另外,还可以适当地考虑作为资料使用者的其它需求。
2《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的建设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是作者编著的第3套教材,于2003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有配套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教学参考书》和相应的电子讲稿。先后印刷了5次,成为该课程覆盖率极高的教材。曾获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和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该书的新版式《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第2版)》2007年继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含配套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教学参考书(第2版)》,是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国家级的精品教材。
这套教材的第1版是以作者16年教学形成的教案为基础,辅以深受学生欢迎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和编译原理课的教学经验,以及10余年对教育教学的研究撰写而成,强调易懂性和能力培养。2003年一出版就被多所院校选为教材,是国内该课程教材发行量最大的,缓解了长期存在的困难,并提高了课堂效果,强化了理论教学及能力培养。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进一步融进作者面向工程应用型学生培养的经验、近些年来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研究的新成果,以及作者在教材建设中获得的新经验和新想法等,使教材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特色如下。
(1) 满足国内外对课程的最新要求
满足CC2005(ACM,IEEE/CS)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专业规范(试行)》(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等规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大纲的要求,并且结合国内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的基本状况组织内容,既能作为本科生的教材,又能满足今后若干年内研究生教学的要求。
(2) 适合国情,强化能力培养
与国外教材相比,首先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能力培养的需要,按照作者提出并引起共鸣的研究型教学的要求,以知识为载体,除了传授知识,还通过对模型建立、构造、等价变换、证明的方法与思路的探讨,引导读者挖掘知识背后的内容,富有启发性,强化了计算思维等学科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是最重要、最难培养的。将枯燥、抽象的内容变得更有“意思”、更吸引人。其次,考虑了本专业理工兼有的特征,既有构造,又有严格证明,适应理、工科学校的需要。另外,本教材先讲文法,更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3) 体现学科基本教育原理
通过多个模型的建立、等价变换、性质分析,使读者逐渐熟悉模型计算。层次分明、条理清楚,顺序渐进,符合认知规律,很好地体现该学科“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和培养学生系统能力的要求。
(4) 配套建设
编写积20余年教学经验和第1版教材的编写经验,配套出版了主教材和教学参考书,通过教学参考书进一步归纳内容、阐述思路;独特的教学设计曾在哈工大计算机学院当作范例,后获该校一等奖,丰富后纳入教材,在参考书中又被充实。电子教案便于教师备课。构成国内本课程唯一的配套教材。
(5) 化解深奥
化抽象深奥为通俗易懂。保持基本内容抽象和形式化特征,设计引导思路的图,通过直观可视化,更清晰地表达思路,并使得内容更易理解。例如,教材中的图1-5、图1-6、图1-7关于语言和“计算思维”的理解,TM(图灵机)的构造思路图等。语言流畅,叙述深入浅出,把握内容体系及知识点的联系,安排铺垫,分散难点,突出重点,便于学生自学。
(6) 内容组织合理
取材合适,叙述强调反映本学科特有思想方法,满足进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需求。不简单追求内容的全面,按照教学的需要,删除了生僻内容,深度适宜。
结构严谨。先简要介绍基础知识,然后用文法给出语言描述与分类。再从易到难,逐一研究3型语言、2型语言的等价描述模型和性质,有基础后,给出一般的计算模型――0型语言的识别器TM。最后给出1型语言的识别器――LBA。
(7) 习题丰富恰当
每章都附有大量习题。由于国内外的教材比较少,而且内容难度很大,要求习题既不能伤害读者的信心,又能促进读者对课程知识和课程深层内容的理解,并锻炼相关的能力。编写了难度适当、前后呼应、富有启发性的习题,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而且尽量结合专业课中的问题。
(8) 其它
附有缩写符号、词汇索引、参考文献,给出了关键词的英文。
3注意创新
教材通常都是叙述一些成熟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如何创新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作者认为,教材的创新主要应该瞄准对教学需要的满足,对读者需要的满足上。包括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叙述方法、表达形式等多个方面。《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和《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第2版)》两套教材的创新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独特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把握课程内容、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根据课堂容量、学生情况等,对教学进行安排。针对此课程形成时间短、师资欠缺问题,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和教学经验,通过教学设计,使读者对性质、特点、教学目的、如何教、如何学等更清楚,从而更有意识地学习深层内容。据了解,在工科教材中还没见到过,且很有特色、很有用。主要内容有,课程内容体系(基本描述,教学定位,各章的知识点与学时分配);课程讲授(各章的重点、难点、讲授提示,讲授中应该注意的方法问题);作业安排(指导思想,关于大作业和实验);考试与成绩评定(成绩评定,考题设计)。
这个教学设计被用于教育部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的研究,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科学型、工程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给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组成、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共8门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将以《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出版,目前已经进入编辑加工阶段。
3.2突出能力培养
知识、能力、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三个方面。对学生,不仅要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坚实、宽广的理论知识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教材在这个方面也需要做出努力。
教材为解决抽象、形式化所带来的枯燥和难理解问题,并能保证不失抽象和形式化特征,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之目的,首先是用准确、流畅、易懂的语言描述知识,其次是力求讲解问题的求解思路和方法,尽可能让读者感受大师的思维,支持研究型教学,既免去了抽象内容的枯燥和深奥,使其通俗易懂,又培养了学生形式化描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在适当的地方插入课程深层意义,鼓励读者学好此课程。例如,NFA到DFA的转化过程中状态的设置与状态转换的模拟,RG和FA等价变换的基本思路,PDA与CFG等价变换中语法变量的设置。
这种重视能力培养的思想,也得到了扩展。目前作者正开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该研究以作者提出的该专业4大基本能力为基础,细化出83种能力点,探讨他们的内涵以及与核心课程教学的关系。
3.3化解难点强调重点
安排铺垫,突出重点,将一些难点问题分开,提醒容易出错之处。例如在第一章特意安排递归定义,为突破第2章的文法构造做准备;安排归纳证明的概要介绍和适当习题,为本书后面用得较多的模型之间的等价变换及其等价性证明、语言有关性质的证明做准备。再如,第4章的Myhill定理是最难理解的,作者将其拆分成4个定义、两个命题和一个定理讲述,将难点分开,使得更容易理解。而且还在第2章中对语法变量A定义set(A),在第3章中对FA的状态q定义set(q)。
3.4内容更完整更易理解
(1) 构建配套的ID描述
一般只定义PDA和TM的ID,作为一个系列的描述模型,本书补充FA的ID,使得0、1、2、3型语言的识别模型都有ID外,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顺序渐进地掌握用ID来描述这些识别器的行为。讲清├、├n、├*、├+等的实际意义后,将它们定义为ID上的二元关系,使得知识更加系统,促进了读者对内容的理解。
(2) 构建TM构造思路图
设计出如图2所示的TM构造思路图,通过对抽象的东西直观可视处理,更加便于读者梳理、表达设计思路,从而更好地进行TM的设计。这种表示明显比用形如δ(qi, a)=(qj, X, R)的一系列式子表达更具总体性,更易表达思路。
(3)DG和SDG
为了更好地表达CFL的文法特征,并且考虑读者的易理解性,先定义可派生性图表示(DG),通过此图来判定CFG定义的语言是否有穷。然后进一步将其简化为“简化的可派生性图表示”(SDG),并给出了相应的判定算法。该处理方式包括两个定义、两个定理、一个算法。
(4) 用适当的符号表达思路
例如,为了进一步表达出FA状态的有穷存储功能,除了使用习惯的qk类符号表示状态外,明确提出使用文法变量A类符号来表示状态,以与相应的语法范畴相对应,用q[a1,a2,…,an]类符号表示记忆了a1,a2,…,an等。
(5) 用等价转换思路图总结RL描述模型
除了每章的小结外,以图4-23和参考书中的图4-23(a)总结RL的5个描述模型之间的等价变换基本思想,使之更系统。
(6) 与《离散数学》紧密联系
有意识地深化学生对《离散数学》有关内容的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好离散数学,协助解决学生初期难以认识到离散数学的重要性问题。例如,集合的可数无穷、二元关系、等价关系和等价类、树等相关问题。这样也有利于将学生的思维带到“计算模型”的层面上来,实现学生模型计算能力的培养。
4追求广泛应用
教材的建设目标不仅在于采用,而且在于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据出版社2006年统计,我国开设“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相关课程的学校大多数采用本书的第一版做教材,其他学校基本上都将其作为主要参考书,所以该书的发行量是同类书中最大的。而且还有不少学校还将此书作为研究生、博士生的考试参考书,有的还作为“编译原理”课程的参考书。还有一些读者曾经在网上说:“书很好,作为计算理论的基础课本不错,比我原来看的几本书好”,“朋友介绍才知道这本书,果然很好。值得推荐”,“SO GOOD!赶快充货吧”。
第2版进一步受到好评,即使与国外出的教材比,也被网友认为是要好一些。如xiaodaoren发表的评论说, Peter Linz(美)的形式语言与自动机导论(原书第3版)“内容很浅,入门书,不如看蒋宗礼的那本!”网友雷厉风在其“2007计算机教材之美”中作为推荐的本课程唯一的本土教材,称“这是比较优秀的本土原创教材,而且还有配套辅导书和教学指导书。”
作者用此教材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出效果很好的课程。
学生认为用此教材学习“收获颇丰”,认为“重点突出,化难为易,将深奥的知识讲解的普通化”,“很具启发性”,“感到了思考的快乐”,“有层次,有深度,非常棒”,授课富有激情。有人反映,已将有关知识直接用于研究,也有博士生和教师参加学习。课程被评为最好的课程之一。
关键词:团队架构;技能大赛;资源库建设;区域经济;科研引领;创新特色
一、科学搭建团队架构 形成团队向心合力
团队建设的根本在教师,要建立以团队负责人为引领的教学团队,形成老中青三位一体的团队构架,促进团队的健康持续发展。明确团队教师发展目标,完善教师引进和进修培养制度,统筹安排、有序推进教师进修培训,抓住专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教师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下企业实践序列化、制度化、科学化、实效化。确立团队教师专业发展系列激励机制,并纳入30%的绩效考核序列,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合理规划团队成员发展目标,科学制定针对教师个体发展的教学评价手册,让团队成员学有所长,业有所攻,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二、以大赛为契机锻造团队教师专业实力
(一)技能大赛实现新突破、拓展新的得分点
1. 技能大赛实现新突破
以职业学校省市技能大赛为平台,发挥教学团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技能教学与培训,创立新的大赛培训模式,将短期培训转变为常态化的教学工作,做好大赛集训选手的选拔,形成梯队,在三年内,在保持原有大赛成绩的基础上,力争使大赛成绩在上新台阶,实现美术基础+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参赛项目的新突破。
2.强力打造新型专业,拓展省市技能大赛新的得分点
强力推进数字动漫绘画教学、培训及专业建设,围绕省市技能大赛参赛项目,创建新的大赛得分点,提升专业形象,打造专业品牌。
(二)保持、扩大传统大赛项目优势、大赛成绩在全市同类学校处于领先地位
在教学团队的合力下,保持和扩大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绘画大赛、南京市职业学校学生计算器应用能力竞赛、南京市中小学生电脑绘画比赛等大赛中的传统优势,为学校赢得更多荣誉。
三、以教学资源库建设,促教学团队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共谋发展
(一)建立美术信息资源库
学生视野的开阔,思维的活跃,创造能力的提高。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内容在美术信息的海洋里收集信息之精华,建立属于自己的美术信息资源库,并进行充分的利用。对于美术课堂教学来说,这样的美术信息是最实用、最方便、最有效的美术信息资源。
(二)合理整合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资源
专业部在高职课程资源内容整合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对现有课程补充相应的课程资源,如写生实践课、补充文字材料、课件、录音录像材料、多媒体素材、教师论文、反思、案例及社会资源等,符合教学需要;
②进行课程资源整合,建立有特色的校本资源课程,这类课程资源涉及的领域范围更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坚持教学与社会行业的紧密结合,根据我校校本资源,即现有教师的状况、实验实训条件,结合行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不断探索新课程的设计,对原有课程的进行改造,使专业课程结构能进一步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要。兼顾专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求,整合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资源。
四、以优秀教学团队为龙头,依托区域经济优势,助推专业的发展与转型升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为特色”的办学思想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师资建设为支撑、课程改革为先导、制度建设为保障”的建设思路推动专业的建设,确立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校内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规模发展与特色建设相结合”的专业建设新途径。
根据专业实际,确定本专业建设目标为:“适应南京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雨花软件产业,依托本土资源和现有专业平台,以平面设计为线,突出包装设计、数字动漫设计、手机软件绘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优秀教师团队,发挥优秀教学团队的龙头作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雨花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进一步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在不断加强和完善已有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依托区域经济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新的专业方向。
五、以教科研为引领,促进团队成员的再学习再发展
以学校省级“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五年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研究》为引领,申报市级子课题研究,并能顺利结题,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且能加以运用推广。
以学校市级“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引领,加强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课程2类,立足专业转型升级,强势推进本专业的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40%的老师能围绕学校课题申报立项市级及以上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申报立项教学改革专题至少2项以上。
三年期间,团队成员每人至少有2篇文章在市级及以上评比中或正式刊物中获奖或发表;参加省市两课评比至少有1人荣获示范课奖;参加创新大赛或信息化教学大赛至少有1人获奖;参加市专业教师教学基本功综合比赛获得一等奖至少1次以上。
注重自我反思的强化与提升,立足课堂教学,抓实教学改革,力争课堂教学市级检查听课均达B课以上,其中1/3课达A课(青年教师A课率不少于1/3)。
六、以优秀教学团队为引领,推动区域经济建设与发展
根据雨花台区教育局“打造培训品牌,对接软件企业,服务雨花经济”的指示要求,学校把专业转型、提档升级作为“十二五”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不断加强与雨花软件企业的合作,努力建立与雨花经济结构相适应,对接软件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结构,切实提升服务雨花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团队分别参观走访了吉山软件园区、江苏省软件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雨花软件园区江苏润和、富士通、麦瑞克等软件企业,学习这些软件园区在技能培训、多层次基础性劳动用工和开展校企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了解这些软件园区软件产业现状,特别是雨花软件企业对软件从业人员知识、技能结构(学历水平)实际需求状况,驻区软件企业对高、中、底端人才的配置比情况,驻区软件培训市场现状,研讨与驻区软件人才培训机构合作,为雨花中小软件企业订单式培养软件人才的现实可能性。
结合我校“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雨花经济社会,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电脑艺术专业重视技能培养,采取全真项目实训,贴近企业用人需求的办学实际,策应中国(南京)软件谷及南部新城的建设、服务业倍增计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软件人才和软件培训市场需求迫切的机遇,学校确立了“十二五”期间专业建设“三步走”即前期合作培训、中期建设基地、后期专业升级的发展路径。
目前的具体思路是:对现有的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进行转型升级,在进一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十年中国(南京)软件谷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与南京起点数字动漫绘画培训公司、南京魔立方科技有限公司,麦瑞克等软件教育培训机构以及驻区软件企业进行三方战略合作,在专业名称保有的基础上,在学生学历教育进入第四年的时段,分别嵌入数字动漫绘画、手机软件绘画方向的专业课程的设置,为企业订单培养软件专业人才。通过为期一年的专业技术课程教授,学生再直接进入驻区签单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后,与企业正式签订劳动就业协议,直接服务雨花软件企业,为雨花软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七、创新特色,科学谋划,不断提升教学团队品牌形象
根据专业团队教师队伍情况,科学制定合理的专业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师资培养、资源开发等方面采取切实措施,夯实专业发展的基础,实现专业建设的突破发展。
(1)做强、做大现有专业,打造专业品牌形象
以现有电脑艺术设计应用专业为依托,积极推进专业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专业精品课程,以高层次教师培训项目为依托,加速优秀教师团队建设,巩固原有专业的品牌地位,实现专业发展的新突破。
(2)对接雨花软件产业,创建符合市场需求和品质高端的新专业
在未来1-3年内,依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新兴专业建设,拓展以雨花软件产业园为依托的新专业,加强与南京起点数字动漫绘画培训公司、南京魔立方科技有限公司,麦瑞克等软件教育培训机构以及驻区软件企业进行的三方战略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打造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数字动漫设计、手机绘画软件设计为主导的新专业,辐射相关软件专业,形成新的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雨花软件产业。通过教学资源、课程设置等的优化和整合,逐步完善专业结构,形成新的专业体系。
(3)推进以学历+证书+技能+就业的四位一体的新型办学模式
拓宽办学模式,推进以学历+证书+技能+就业的四位一体的多渠道办学模式,学生在获得技能的同时,获取相应的职业认证资格证书,和企业建立联合办学和培训,和专、本科院校建立学历深造平台,为学生的就业和学历深造创设条件。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122-01
一、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一)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原则。调研了解到,小学数学教师中很普遍存在忽视理论学习的倾向,认为“理论空洞,不实际,学不学都可”,这种观念将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敌,是阻挡教师由“教书匠”成为“教育家”的一道屏障。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必须遵循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原则。首先,教学设计是联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桥梁,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和方法是教学设计实践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教师只有系统学习教学设计相关理论后,才能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看问题,教学设计实践才能更加科学和规范。其次,教学设计能力是一种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断自觉地应用理论,不断尝试、反思和完善,理论知识才能真正不断地内化成教师的个人知识,并转化成为实践行为。
(二)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原则。据了解,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仍然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经验式行为。教师们经验丰富的同时也形成了很多顽固的思维定势,教学成为没有创新和活力的例行事务,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热情在毫无挑战的工作中慢慢磨灭,逐渐产生职业倦怠感。
然而,教学设计不是重复机械的简单工作,而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不是完全听从专家、管理者安排的工具,而应该是教学中的研究者。教师如果以研究的态度去设计好每一堂课,就会发现教学设计中存在很多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之后用教学日志、周期性工作总结、反思笔记、论文等记录自己教学设计方面的成长与变化,不断反思、总结和升华自己的实践经验,甚至进行广泛推广。这样教学就会成为不断追求完美永无止境的事业,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也能得到不断提升。
(三)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原则。研究了解到,目前小学数学教师一方面缺乏潜心钻研、追求完美的态度,另一方面还缺乏平等、开放的共享交流意识。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仍然倾向于经验式的自我摸索,把彼此都看成权益和资源竞争的对手,而不是合作学习伙伴,不希望与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每个老师心中都铸造起高高的壁垒,保护了自己,同时也封闭了自己。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应摒弃浮躁,静心钻研教材,分析和了解学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教学设计方面的自主探索,但是不能让自己处于孤立状态,应该敞开心扉,与他人(校外的专家和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在寻求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分享自己的经验。只有这样,小学数学老师之间才能形成开放、互信和支持的“学习共同体”,也就能为教师的工作提供支持和身份认同,达到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进步。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
提高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均需采取措施,包括对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学校管理、教学设计研究人员和实践人员各方面的努力。
(一)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调研发现,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学科知识、数学学习和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理论方面缺乏认识和理解,个人知识管理和信息素养亟待提高。因此,应加强小学数学教师的关于这些方面知识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
教师们普遍认为教育见习、实习对教学设计能力的形成作用最大,然而目前很多教育实践流于形式。一方面,目前师范教育见习、实习时间短且脱离实际,很难让师范生获得为其教学生涯奠定基础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实习通常放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这种状况使理论游离于实践之外的培养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解教学过程,学生既不能理解所学理论的实际含义,更不利于教学设计能力的形成,营造教师共同探究的学习氛围,构建更为广泛的学习共同体,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加强学校对教学设计的科学管理。当教学设计成为常规管理和评价教师工作的手段时,教师的教学设计发生了“异化”,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脱离,教学设计本应为教师实施教学提供一个指导性的计划,却成为教师的负担,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
所以,要健全学校对教学设计相关评价和管理机制,通过我们长期深入学校的观察和访谈,我们认为以下措施将会促进数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制定合理可操作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评价标准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规范,二是创新。在统一的基本要求下,加强校内资源库的建设,以丰富教师教学设计的资源或资料,积极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主要包括资源共享的网络系统、订购相应的教学资料,如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集、优质课的VCD等,为教师制作可供选择的教学设计,并为教师准备更多的备课素材。同时,还应该对本校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等资源进行分类、汇编整理,给教师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以共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