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异化观范文

科学技术异化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技术异化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学技术异化观

篇1

版画艺术的定义

版画(Pnnt),它是通过相关印刷技术手段将绘画内容通过不同材料而展示出来的种艺术表达形式。版画艺术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印刷形式也在不断的变化着,拥有良好的印刷技术和优质量的印刷材料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版画艺术品,所以版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版画的定义其实是很复杂的,随着时间的变迁版画的定义也在不断的改变,在我国古代是没有版画这一词的,而与之相近的是“雕版”、“印本”、“刻本”、“绣梓”等,版画这一词是二十世纪初通过日文而翻译出的。对于版画的定义,不同的定义能够有效的展示时代的背景和文化艺术含义,并且也由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对导致版画艺术局限性。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版画技术中的刻印技术和印刷技术内容,并通过科学技术将版画艺术的价值良好的展现出来,良好的提升版画整体艺术价值。

科学技术发展对版画艺术的影响

在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版画技术也在不断发展,版画技术在早期多数是运用印刷术和镌版术等技术进行印刷,随着纸墨技术的不断融入纸墨印刷技术更加受人们欢迎了。在版画艺术中科学性技术和经验性技术是相互定义相互作用的,版画艺术的派生是通过印刷技术来生产的,印刷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是与材料质量息息相关的,材料选取的好,印刷技术就会更好的发展。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版画的制作材料和技术更加科学和先进,这样对于版画艺术的发展也会起到相对大的作用,将传统单一化的技术模式延伸成多元化形式,运用更加先进的技术让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技术字版画艺术中的运用

1.印刷技术

在早期印刷技术没有兴起时,很多艺术家和诗人都是将作品画在石头上,之后版画技术慢慢的演变成石版印刷形式。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家不同,中国人喜欢将字写在石头上,而西方是运用石头做为版画材料,来制作版画艺术作品,所以东西方的发展方向也会不同。随着时代的进步摄影技术已经渐渐的进入到人们生活中,在十八世纪中期有些艺术家就运用摄影技术来进行版画艺术制作,法国艺术家约瑟夫・尼伯斯,他是公认的最早运用摄影技术进行石版印刷技术人,他在早期运用多种材料进行实验,最后他选择了犹太沥青这种材料进行平板印刷,犹太沥青可以在光线下会变硬并且颜色不会改变。他运用光线照射透镜,将光投放到暗箱中的感光沥青投影版上,之后在运用薰衣草油和摆设原油进行冲洗,并运用酸液腐蚀形成感光腐蚀版。通过这一方法尼伯斯制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也为版画技术开辟了一道良好的道路。

2.印刷技术

丝网印刷技术是通过雕刻而形成的镂空图案的漏版,运用刮板或是刷子施墨等材料将画印刷在纸面或是墙上,丝网印刷技术是属于孔版印刷范畴中的技术。丝网印刷技术是在十九世纪末由密西根的查尔斯-尼尔森・约翰得到了模板印刷机的专利,有效的将丝网印刷技术进行了推广。在九十年代后期,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中,良好的推动了颜料材料的发展,在进行版画印刷时很多人都会选择水性丝网法进行制作,很少运用有害的化学性颜料,这样使得印刷作品更加环保绿色化。随着印刷颜料的不断改进,相应的制作形式、印刷模式和印刷纸张也在不断的改变和优化。现今的丝网印刷机分为单色印刷、多色印刷、手动印刷和自动印刷等几种类型,并且也有几种特有的印刷机型,包括平面丝网印刷机、曲面丝网印刷机和静电丝网印刷机。

3.版画技术

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数码技术也不断的引入到艺术作品当中,并且对版画艺术也带来了不小的影响,有很多国家都运用了数码技术举办了相关的美术数码艺术展,并且在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中也举办过数字版画展等活动。但是数字版画到现今也有很多的质疑,不过数字版画也在质疑中不断地成长着,通过不断的改进也对很多人所接受。在版画艺术中运用数码技术可以将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形式打破,版画艺术家可以运用良好的形式进行创造,将自己的想法良好的展现出来,让艺术家更好的表达出自身情感。随着数码产品不断融入人们生活中,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也越来越高了,数码版画可以将版画艺术良好的展示出来,良好的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能良好的带动版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现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版画艺术是跟随着不同时代的科学技术进行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可以良好的呈现版画艺术的魅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版画艺术也在随之进步,并且可以良好的将艺术家思想良好的展现在版画照片中,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会影响版画艺术的不断进步。

篇2

激励作用与约束作用

激发作用:从激励机制上讲,实施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及精神、物质鼓励,能够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救死扶伤的高尚信念和高度负责的强烈责任感,有利于医务人员刻苦钻研医疗技术;从约束机制上讲,它的激发作用可以体现为是一种负激励,通过规范、制度、监督、处罚等形成一种内外的约束力和凝聚力,使医务人员能够自觉遵循各种制度和规范,朝着符合医德原则的方向努力。

导向作用:正面激励是常用的激励方法,它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也符合正面引导的思想政治工作导向原则。通过弘扬表彰高尚的医德,使人们明辨是非善恶,让医德高尚的人有荣誉感,继续保持良好的医德,让一般的人学有榜样,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医德原则统一起来,知道如何做,从何做起;约束机制的导向作用是从医德的角度告诉大家不该做什么,引导医务人员向高尚医德的目标进行自我完善。约束机制既是对人的限制,也是对人的引导,约束

和导向同时发挥作用。

规范作用和强制作用:激励机制是利用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行为道德对人们规范、约束的过程,这种规范不是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具有严格的强制性,像一把判断是非道德标准的尺子,限制人们的任性与妄为。

凝聚作用和安全作用:正确运用激励机制,可以使群众的心凝聚在一起,工作中互相帮助、支持,自觉维护医院的声誉,同心协力把精力放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上;约束机制的安全作用表现为:唯有严格执行各种制度规定、增强自我约束力,减少差错事故,才能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使群众满意放心。

激励手段与约束手段

(1)激励手段:①奖励激励通过正面的外力作用刺激职工达到激励目的,如赞赏、认可、表扬、物质奖励等。奖励激励不仅能够满足职工的物质、精神需要,还体现了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原则,而且能够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激发荣誉感,促进他们维持动机,保持其原有的良好行为。例如我院每年都举行岗位练兵大赛,技术水平高、理论素质好的科主任、护士长及普通的青年医务人员均能在大赛中崭露头角,成为各级医务人员学习的榜样;还有许多普通人因其在自身的岗位上闪闪发光,而有机会被评为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相应的物质奖励,这些方法均起到了良好的激励效果,使医务人员工作得到肯定,工作更加积极、出色。②目标激励: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医务人员热情,达到预期的目的。目标激励要注意设置适当,使其既能鼓舞人心,又能通过努力达到。如目标过高,会使人丧失信心,过低又起不到激励作用。设置目标还要把个人小目标与医院大目标结合起来。如我院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在住院病人中开展了“医患道德合约书”和“征询意见卡”活动;我院根据上级的安排,同时结合自身情况与问题,为各科室设置了目标,对各临床科室及个人的满意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使职工在进行医疗活动中能够时刻规范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努力达到预期的目的。③教育激励:思想教育是医德管理中重要的激励手段之一。医疗工作的性质是治病救人,医务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这些又必须通过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我院就是通过主旋律活动,对医务人员进行经常性的职工道德教育与专题教育,并对红包、回扣、服务态度等问题进行针对性教育,同时保持教育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以取得教育效果的持久和稳定。④领导行为鼓励:领导通过自身的榜样作用、暗示作用和职工的摹仿等心理作用,激发职工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有人把管理者的优良品德比作没有文字的“广告”,它有一种潜在而强大的驱动力。人们常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道德品质高尚的管理者对医务人员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会给人以安全感、信赖感和温暖感,也能像磁石一样吸引人、感化人和影响人,医德高尚的管理者能受到广大医务人员的赞扬和拥戴,人们会自觉支持、维护领导,埋头苦干,为医院的发展建设而努力。

篇3

1.注重语言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只是情况的反馈、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即影响教学效果。我认为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要做到以下几点。

1.1语言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我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好以下两点:⑴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了解透彻。⑵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

1.2语言要形象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书面用语又非口头用语,只有通俗明白,学生才会听得有滋有味,因此要做到这两点:⑴解释抽象概念的语言要形象化。一般来说,对人的感官富有刺激性的语言,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⑵对描述性的语言要精心锤炼。数学教学如果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则效果一定会不同凡响。

1.3语言幽默,比喻贴切。

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它富有情趣,意味深长,数学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⑴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⑵可以优化批评的效果,让违纪的学生心悦诚服。⑶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2.创造适宜的环境

戏剧讲究粉墨登场的亮相,作文注重“龙头、凤尾、熊腰”的主要素,足球场上也有“踢好前三脚”的说法,这些都是强调了“开头”的重要性。俗话说“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数学课也是如此,一节成功的导言设计,常能引发学生对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讲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打动学生,以“情”入境,以“奇”入境,以“疑”入境,以“趣”入境,讲授引入的技巧,贵在方法之妙,妙在语言之精,精在时间之少。在数学教学中选择适宜的环境刺激主要是教育观念问题。因为数学教育的主要载体是问题——现实问题和经过处理的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设置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从而加深印象。新课程非常注重新课的引入,几乎每一节课都是“以问题提出”或“实例分析”的形式开始,只要教师少作分析,学生的好奇心便能激发出来,其思路的多样性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3.注重板书

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课堂教学的“眼睛”,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艺术创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板书作为一门艺术,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运用板书有助于提纲挈领,突出教学重点,剖析教学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概括的表达能力。板书艺术的正确运用,不仅能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能帮助教师顺利完成教学过程,最终达到教学目的,是教师教案由制定到实施的有效体现。好的板书,能给人以鲜明突出的印象,给人以艺术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学生智力,真正实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目的。一个好的板书,就是一幅精美的文章结构图,它是文章结构教学的有效手段。通过板书,可以指导学生从“视读”学写作,理解、掌握课文的行文线索、层次结构、表现方法,理解作者的逻辑思维和形成思维过程,指导学生审题立意、编拟提纲,增强写作能力,真正实现“以读导写,以读促写”。精美的板书设计,具有强有力的示范作用。一名教师的“硬功”之一,就是会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所谓“漂亮”,就是字要写端正大记,匀称清秀,同时,板书设计要规范合理。俗话说“言传不如身教”,“名师出高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就有这样的感受,听一位优秀教师的课,欣赏优秀教师优美的粉笔字,是一种多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

4.利用多媒体化无形为有形

初中数学理性知识成分太重,传统的教学只片面强调逻辑思维训练,缺乏充分的图形支持,缺乏供学生探索的环境,于是只能靠学生的死记和教师的说教了。比如,几何“点的轨迹”,学生最终会知识“轨迹”是一些直线或射线,但学生对“轨迹”是毫无想象力的。《几何画板》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它显示的“点”一步步地动态有形地组成直线或射线,旁边还能显示轨迹中“点”的条件,这种动态的有形的图形是十分完整的、清晰的,远远比老师“把轨迹比喻成流星的尾巴”效果好。

5.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腾出时间让学生多实践

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要精选例题,可以按照例题难度、结构特征、思维方法等各个角度进行全面剖析,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解答过程视具体情况,可以由教师完完整整地写出,也可部分写出,或者请学生写出。关键是讲解例题的时候,要能让学生参与进去,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承包”,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教师应腾出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做做练习或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解答学生的提问,进一步巩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若课堂内容相对轻松,则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出适当的要求,为下一次课做好准备。

篇4

关 键 词:乐学式 自主式 自治式 互评式

面对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环境,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将艺术设计教育放在全球化竞争与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和定位。面对强大的市场压力,优秀的、具有创新性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已经成为艺术院校的教改核心内容。所谓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就是将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融入到高校的课堂教学中,从而让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具有宽松而生动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内容、课堂组织、课题任务、学习环境以及作业成绩评定等方面作统筹而细致的思考。笔者在进行艺术类基础课《形态构成》课程中空间构成阶段的教学时,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前提,采取了“乐学式、自主式与自治式”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性地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探索实践了活化艺术类基础

课堂教学的新思维,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成效。

一、设计生动有序的课程内容,营造乐学式的学习氛围

课程设计遵循着由浅入深,由基础理论到专业应用,再从专业应用渗透基础内容的方式活化枯燥的基础理论。注重以点生面,以面促点的方式,利用基础理论的阐述与专业案例结合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好奇与兴趣,并针对授课内容借助影像作品创设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消化。此种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会将现学的知识点与学过的课程和以后将要涉及的专业之间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活学活用,还掌握了科学而有条理的学习方法,为以后对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为营造乐学式的学习氛围,增强课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在课程的每一单元内容结束时,会结合阶段授课环节设计若干小课题作为学生选择式研究的内容,每一名同学会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题目进行课题内容的深层思考。教师则以鼓励、启发和诱导的方式挖掘学生的个人潜在能力,启发学生如何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知识进行吸收与拓展,让学生能够愉快地学习基础课程。

二、创造自主与自治学习的环境氛围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艺术类的学生普遍缺失自主学习的能力,离开课堂后不知如何自主学习,以致耽误好多宝贵时间。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单项式内容的灌输与讲解,注重给学生提供自我思考与消化的学习环境和自主安排时间的权利,将课程内容分为若干单元,结合单元课题,利用开放式工作室条件,由学生自我掌握时间进度,明白自己何时需要看稿,何时需要思考,何时需要交流。使每一名学生真正学会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管理自己;同时开放式的工作室环境又为学生提供可以课上、课下相互协作、相互交流的场所,经过实践检验此种方式能够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

三、创建新颖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

建立新颖的课程成绩评价方式,不仅能够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作为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的方式,历来沿用的多以教师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作品的质量作为对学生结课成绩的评判。此种方式虽然包含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了评定,但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肯定与否定,学生没有发言权,处于被动角色。笔者认为,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将既重视学生的过程实施与作品质量作为考核的依据,又要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心悦诚服地认可自己的考核成绩,又能够通过互评的方式检验自己对课程的掌握。

因此,笔者在学生作品成果的评判方式上,采取的是积极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每一位学生既是评委又是作者,采取的手段是互评、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最后一次课中,选择校内人流交通频繁的艺术设计学院主教学楼一楼大厅作为作品展示场地,时间从早上七点半到下午一点半结束,以临时性、短暂性的方式对全校师生进行开放式的作品成果汇报展览。同时,在展品的布局形式上,充分考虑到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内容是学习空间与行为的关系,设置了有利于公众近距离接触作品和人与人交往的展场空间,并在告示板上提示观者“由你来选择——A包容 B嵌入”等字样(此为作业的内容,每一件模型作品的主题是由旁观者来选择,以此方式来检验作者的模型作品是否扣题)。具体流程为:

第一个环节是互评阶段与他评阶段,先由同时上此课的两个班同学间对每一件作品相互选择A或B,结果统计后,再由其他参观者任意填选。由于展场空间的布局利于每一位参观者近距离接触作品,使每一位经过的人都会怀着由好奇到领悟,最终产生情不自禁想参与的冲动。其实这种参与过程既属于此课授课内容中的一部分,又给全校师生增加了一次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内容的机会,同时每一位展示作品的同学也通过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主题的猜测,检验了自己作品的优良与受关注的程度。

第二个环节是展览后的自评阶段,由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语言汇报,并根据公开展示的结果进行对照,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自己作品的不足,从而深刻领悟该课题的内容。

通过此种手段,既为教师对作品的评判有了良好的打分依据,又让师生间有了学术上的交流与融通,使该门基础课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效。

篇5

关键词:设计艺术;科学技术;平衡;统一

Abstract:Design of intelligent human activity, art and technology are two important features of design, in the desig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rt and scientific technology has been around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art history, every new style will bring to design new inspiration, human history every tim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ll bring to design the new leap;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civilization,culture and art level is endowed with new connotation ofdesign.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and material needs ofdesign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fy, designers in the design work should clearly recognize, art and technology design is a dynamic process of change,advancing with the times, any art and technology separation or art and technology the inappropriate combination will cause the fundamental failure designtherefore, the designer should design analysis of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 between the two,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times, the dynamic balance of true art and technology design, design a real social need design works.

Keywords: design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alance;unity

中图分类号:TB21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原始时期、手工艺时期、现代工业化时期因生产力水平不同,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为适应社会生产力需要,设计要不断的变化发展,艺术与技术为适应设计时代要求,也在不断寻求二者之间平衡关系。

一、人类早期“实用性”设计

从广义上讲设计是人类一切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性活动,设计是人类的智能性活动,当人类产生以后为了生存便有意识有目的进行加工活动,由此设计便产生了,在设计萌芽阶段,以石器为代表的原始设计阶段,在此时期石器是最主要的工具,石器设计是原始设计最主要的设计内容,生产工具的设计创造对早期人类由猿向真正人的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生产工具的创造提高了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在人类造物活动的初始时期,人类智慧性活动完全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这个时期“实用性”是设计的主导倾向。

二、手工艺时期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

在新石器时代长期积累的基础上,人类完成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成为独立的行业,手工工匠专心于器具的制作,建筑、手工艺、服饰等专业、独立的行业性设计逐渐出现和发展完善起来,创造了辉煌的手工业文明。在手工设计阶段,手工制作中设计与生产是密不可分的,设计者在富于艺术构思的同事也精通材料和技术,因此手工业时代是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造就了传统设计的辉煌。在这个时期设计师不仅是技术人才同时又是艺术家,设计作品不仅是技术材料的体现,更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这一时期,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希腊和罗马、古代中国的成就是非常突出的。但是手工业时代的设计最重要的特征是对金属材料的运用,以及纯粹依靠手工工艺的生产过程。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封闭性、稳定性、保守性也造成了手工艺设计的完整性和延续性的突出特点。

三、工业化时期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之间变化关系

进入工业化时期,科技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打破是传统手工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结合模式,该时期艺术与技术之间变化关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艺术与技术逐渐分离阶段;第二阶段是艺术与技术矛盾时期;第三阶段是探索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新的统一。

1.艺术与技术逐渐分离: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科学观念渗透在技术领域,技术知识逐渐走向理性分析阶段,与艺术感性思维产生距离;而该阶段艺术的概念也在开始强调艺术类的精神属性,艺术也逐渐与使用的概念和技术的概念产生分离。18世纪初期荷加斯的著作《美的解析》为最早的设计理论专著,荷加斯分析了以线条为特征的视觉美和以使用性为特征的理性美,认为使用的理性美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要为目的。18世纪艺术家巴托把艺术分为实用艺术,美得艺术,以及一些结合了美与功利的艺术;伴随着美术感念的出现,产生了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区别,由此混为一体的技术与艺术才略有了区别。1750年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通创立了“美学”使的艺术与技术分离更加明显;在西方18世纪中期哲学家黑格尔否认使用艺术作为艺术的特征,并且当时许多艺术家认为美的艺术高贵于使用艺术,由此许多艺术家不愿涉足于使用艺术领域,出现技术家不在干涉艺术,艺术家不再关心生产生活,最终导致艺术与技术的分离。

2.设计产品中艺术与技术矛盾时期: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好处的同时,技术与艺术分离似乎更加明显,在产品中集中反映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矛盾,虽然工业革命带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上产方式,却没有给设计带来适合的新艺术可供借鉴,于是导致了新问题的出现:与手工生产相比,机器的批量生产带来产品艺术质量的急剧下降和消费者艺术品位的降低。1851年英国水晶宫博览会作为世界工业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暴露出设计的严重不足。人们在使用工业产品的同时,审美趣味却停留在古典装饰风格之中,促使设计师在工业产品上装饰古典风格样式,导致艺术与技术的严重不协调,如何处理艺术与技术之间分离带来的缺陷成为设计师,艺术家,理论家开始考虑的时代问题。从而设计作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时代即将到来。因而水晶宫博览会所展示的成就和暴露的问题成为工业设计理论和实践起始点——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原因。

3.探索设计艺术与科学技术的新统一:1、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原则,它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莫里斯倡导的在英国掀起的影响深远的设计运动,该运动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要求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该运动的本质是通过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来改造社会并建立起以手工业为主导的生产模式。工艺美术运动虽然有他的局限性,但它唤醒了人们对设计的重视,探索了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以及设计与艺术的伦理道德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前瞻性工作, 打开了现代设计的大门,在之后的设计发展中,设计艺术与技术之间不断的寻求新的平衡。2、新艺术运动虽然不怎么反对机器生产,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工业技术的艺术装饰,但是由于艺术装饰过于复杂,所以该设计风格并不适应现代工业批量生产,设计艺术与技术之间并没有实现统一;3、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期诞生,具有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在设计上采取折衷主义立场,由于它考虑到了人们对产品形式的多样化需求和对精美手工制作的热爱,还部分照顾到了批量化生产的要求,所以在短期内风靡一时。然而,以当时尚显稚嫩的工业技术水平,要让大机器批量生产的产品兼具手工之美实非易事,能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条件的产品设计少之又少,因而,“装饰艺术”运动经过短暂的流行后很快销声匿迹。无论是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欧美的“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都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它们的中心是逃避乃至反对工业技术,反对工业化,反对现代工业文明。而且以上三个设计运动在艺术上借鉴的都是繁杂细密的传统装饰。但是,大工业生产初期的技术水平和批量化的生产方式显然无法完成产品的这种艺术追求。与手工技术相比,大工业生产技术无疑是一种进步,问题在于找到能与这种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技术相匹配的艺术加以整合,创造出能代表大机器时代的优良的设计。4、人们希望在保持物质进步的同时,也能享受机械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如何掌握机械的艺术潜能,探询的目光投向了最具活力的现代艺术。大工业技术与现代艺术中的客观化趋势相结合,直接促成了一场现代设计史上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现代主义风格的确立,是现代工业技术与艺术走向结合的必然结果,现代设计的本质是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艺术与技术的辩证统一关系是现代设计师们的基本设计理念,但是,设计中技术与艺术的平衡永远只能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技术在不断发展,人的精神需要也是复杂多样化的,当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后,设计也就从以现代主义为主而走向了多元化。

结束语

且不管何种形式、风格、流派都是围绕着艺术与技术之间相互关系中进行和开展的。如在以上设计几种主要风格中,每一种风格的盛行都显露出了艺术与技术之间微妙的关系。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在设计中,技术和艺术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完美结合,造就优良的设计;当设计中的技术与艺术达到动态的平衡时,设计表现为一种较为稳定的风格。技术在革新发展,艺术在不断变化,设计也就呈现出不同的面目;数字化时代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关系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需要重新思考定位。新时代背景下,虽然有人性化设计、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设计等不同价值取向,但设计仍然以艺术与科学技术为实现手段,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关系在新的时代依旧存在并更加紧密,而技术与艺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中国建筑史》.藩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现代设计史》.董占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

4.《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

篇6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20631)

摘 要: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各种文化名园不乏其中.本文选取了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作为代表,运用计算机虚拟现实系统,通过调查的一系列的数据采集成果,实现对可园形成一个虚拟现实的映射,为中国古代园林美学的普及和发展做前期有效尝试.

关键词 :园林美学;可园;虚拟现实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13-03

中国的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有着光辉的历史,在整个园林美术的设计中,充分融合了中国灿烂悠久的文化,形式鲜活,神韵优美,神形兼备,其中不乏各种文化名园.

作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的东莞可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被称之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因其历史久远,产生了许多优美的故事.园林始建于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因园内建筑多以“可”字命名,故称可园.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巨大发展,新时期数字化时代给可园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园林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计算机技术和艺术的充分融合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想要观照的物体的多元内容.

1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背景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整个数字化时代都在向前发展,早前以印刷术为媒介的宣传主编被当今数字化生活所替代,人们坐在家中就可以通过计算机了解到想看的景观风貌.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众多归属艺术类别的文化景观也被结合了科技因素,各地的现实园林建筑也被翻致到计算机当中,数字化技术使得的园林美学的内容得以广泛传播.基于各地的数字化工作都在展开此种情况,我们认为,对于可园的数字化工作,可以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另一方面是通过计算机建造可园建筑群的完整档案,形成图形图像、文字史料及声音观感的统一,真实建筑与数字建模呼应的传播与发展体系,以求达到多维统一的效果.

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Virtual World)的计算机系统.虚拟世界是全体虚拟环境(Virtual Environment)或给定仿真对象的全体.虚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通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用户,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的交互式视景仿真.[1]2008年我国第一部虚拟现实作品《紫禁城》的完成,对后期的园林美学景观的数字化建设起到了一个奠基作用,使得可园作为园林美学的代表之一在计算机数字化时代有新的发展,同时也为其他的园林美学景观起到一个借鉴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将虚拟园林美学的艺术性、功能性、生态性发展到一个统一的高度.

2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布置技术实现

针对岭南园林的不同建筑形态,在计算机数字化建模要从多方面开展技术实现,针对不同的建筑群的主要功能,要考虑到特定的因素氛围.可园的数字媒体传播与发展的显示实现必须有几个方面的准备基础:

2.1 构思与现实准备

在针对计算机数字技术园林艺术的技术表现上要充分把中国文人思想的独特情怀描绘其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中国人不仅从简简单单的花和叶中看出了世界的发展规律,并且中国文人还把植物中的“梅兰竹菊”也深刻地反映出了文人思想、文人意识的体现.所以,在中国的建筑中,特别是园林建筑中,一个植物群的位置安排一方面是根据风水和环境的布置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当时的设计者对建筑中要求表现出自身人格的文化需要.

作为中国园林美学的南方代表,可园的建筑风格与北方园林建筑中的紫翠房、环碧楼、大琉璃宝殿有不同之处,走进园林所看到的了艺术风格都是南方婉约式的山水构成之展现,同时又独具岭南特色,艳丽多彩、纤巧繁缛.所以在构思方案形成以后要开始收集准备可园的相关资料,进行实地考察之后作出分析.要充分了解可园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对园内的楼阁、亭台、池、桥等一系列园林美学景观作出严密的现场考察,设计实施方案,在绘制基本图形时也应考虑后期可以根据CAD及3D渲染等软件作出相应的数字景观建模等.

2.2 采用高分辨率的图形采集器材采集图像

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要求,数字图像的展现过程应该是显示一种360°的全方位真实现实场景,为了把握物体再现的最大真实,在图像采集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高分辨率的数字采集器材外,还要考虑统一时间的光照效果.众所周知,在成像过程中CCD/CMOS面积越大,捕获的光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获得的真实程度也就越高.所以,在图像采集时和成像后都应当采用RAW格式来采集和无损储存,可以保证数字图像的最大质量,以求在计算机媒体中得到最好的效果.

2.3 数字采集的规划范围及时间节点

在进行数字采集时,应考虑到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这一工作的全面性.故在图像采集时还要考虑到该园林是否为修缮后的情况,如果是,则要比较修缮前后其中园林景观发生变化的地方数据差值是否过大,如果差值过大要对比园中其他建筑部分进行园林建筑调整,以求达到与原来景观部分统一,以其最大化的求得园林景观艺术效果的整体一致.

2.4 在具体数据采集时,还要考虑可园的建筑安排,据了解,可园的景观和功能分为东南门厅建筑群、西部楼阁建筑群及北部厅堂建筑群三大部分,每个建筑组群都要考虑一个主要的建筑,通过主体辐射的方式将周边的环境、各建筑之间的位置、建筑群体的数量等规划出来,对于可园内部古建筑厅堂内外、露天园景、小品、植被、花隐园、荷花池、三个湖景等不同类型的园林美学景观要考虑到其中的统一关系,力求在表现上将园林景观和文人思想结合起来.

2.5 在选择图像采集角度时,要考虑到使用的机器镜头不是带有变形功能的,如广角镜头、鱼眼镜头等皆不做考虑,因为这些镜头的使用会使得物体的真实度产生严重差值,故建议使用标准镜头.在使用标准镜头时,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考虑对所有需采集的园林建筑组群的对象确定一个统一的光照时间和视平线.另外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在时间处理方面:尽量避开清晨、正午和黄昏,这三个时间段由于光照的角度使得在成像时会产生一些对比太强或者对比太弱的效果.要确实一个特定的时间,使得日光能成一定角度进入到CCD芯片中,一般情况下选择光照方向以45°左右为宜,拍摄时间考虑为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比较适合.同时在拍摄的后期图像处理中也可适当增加一定的立体效果;

(2)在拍摄取景方面:对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都要多拍几张图像,确保有清晰的图像;每个同一角度的图像采集最好要有固定拍摄器材的工具,确保在每次采集图像时位置不会发生偏移.对于全景连续性的的图像采集最好有部分图像相互重合,这样是为了更好地确保在后期修剪时方便图像的拼接整合;

(3)采集图像的器材必须是高像素,确保图像出图效果的清晰度,高像素的图像能更好地运用于计算机数字化媒体软件中;

(4)在图像采集过程中要有连接顺序,采集图像要一组一组地进行,尽量避免东一张西一张的情况出现.在后期的图像导入中,建立个体相关文件夹,将图像进行分组、编号,加入一些背景信息,便于快速查找及增加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和背景构成.

2.6 采集图像数据的整理及归纳

在数据整理阶段要考虑所使用软件的专业性,常用的有3D MAX, AUTO CAD及PHOTOSHOP等.采用专业性强的后期处理软件有助于在处理大信息文件的时候也能确保文件的较高的真实性效果,并且相对保证文件中丢失信息不多.虽然专业的软件能提高计算机数字化的工作成效,但是在这部分还需要注意的是:

要注意通道和色阶的关系:在后期处理中将一些遮盖到主建筑物的无关信息其抠出,统一调整建筑物的相互关系;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色彩范围:在不同场景的图像采集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拍照时间的不一致性和角度的不一致性,会出现冷暖光场景的不一致性,这就需要后期在色彩处理中要做调整将图像色光统一起来;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像素性:由于是要将现实园林景观通过电子器材完整还原到模拟数字空间中,所以在图像采集时要考虑到图像的完整性,用相对较高的ISO设置及无损的RAW存储格式,确保出图时图像质量完整性.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画幅完整性:在图像拼接过程中,要使用大分辨率的图像对接技术,确保在2张图像的对接时能产生最佳的无差别效果;

要注意采集图像的多维性:在最后的数字虚拟现实制作阶段,将专业软件运用其中,在拼接后通过对场景的渲染,最终形成光、声、影三位一体的效果整体统一数字三维场景.

2.7 认真做好现代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古代可园优秀园林艺术的有机结合

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是一种现代科学表现技术,运用它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可园优秀园林艺术风貌和内在精神.必须做到根据内容的需要来运用这种现代表现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化处理,结合光电再现技术,实现对可园园林所在时空的一切声音、文字、图像和数据的编码和解码.做到可园实际建筑艺术的空间三维影像再现,实现声音、图像和色彩的的完美结合.把静态的园林建筑和动态的场景变换结合起来,把对可园历史沿革的介绍和展现古代园林艺术的时代意义结合起来.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制作时要突出可园作为古代园林建筑艺术的“这一个”本身所具有的特点.这里我们认为主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凸现可园小中见大,浑然一体的建筑风格.使人领略可园占地仅三亩三,但却有1楼、6阁、5亭、6台、5池、3桥、19厅、15房,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四通八达,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沿着暗中通明、高低回转的环碧廊,可通游全园,若逢雨天,也不需雨具的特有的建筑特色.[2]第二,要突出展示可园作为岭南画派艺术渊薮的重要地位.除建筑艺术之外,可园最能载入史册的是它对岭南画派的重要贡献.岭南画坛先师居廉、居巢作为园主张敬修的幕宾,曾在可园的草草草堂客居多年,创立花鸟画中的撞粉、撞水法.因此,我们在运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揭示可园艺术内涵的时候,就要注意对“二居”在可园留下的遗迹如双清室中五彩玻璃上的篆字诗、至今犹存的可园门窗花楣木椅所作之画以及利用草草草堂设立的陈列室中,常年展出的“二居”以及张氏族人的书画作品着重进行介绍.

3 计算机数字化时代可园园林美学的传播与发展思考

纵观当今全国的文化艺术景观,利用基于计算机三维现实空间的基础上采用高动态光照渲染技术(HDR)实现的全景图像实现虚拟现实技术(VR)的映射作品还不算多,虽然有些地方有一些阶段性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将整个园林美学建筑群做统一虚拟空间实现的工作还是比较少.取可园作为一个试验点,对某地的园林美学的建筑艺术做一个完整性的映射,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设计者置身于一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是对园林景观设计能够突破“平面、里面、剖面”的常规模式,让设计者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个设计要素及空间之间的关系和比例.[3]这一工作最大的好处在于,既把相关的数据信息纳入计算机,实现电子信息的深度存储和快速传播,又节省了每年数据变化之后的大量的纸张的浪费,节约了成本,保护了环境.另一方面,在整个园林美学的传播过程中,用户可以在基于云技术数据库系统的支持下,通过点击某个想要了解的对象,进入到更深层次的信息数据库,快速了解某一对象的时代背景,建筑艺术风格、地理位置、范围尺度等一系列信息.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计算机科学的深度发展,基于计算机基础的各种空间虚拟现实技术会更进一步的铺开,这对于用户通过网络互连直接观察到想要了解的某地的现实景观有极大的帮助,通过此模拟基础,既使得属于艺术范畴的园林美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实现艺术与科技的相融合;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也促进了整个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及传播.

——————————

参考文献:

〔1〕韦有双,杨湘龙.王飞虚拟显示与系统仿真[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篇7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项目设计 问题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B-0116-03

数控设备应用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主要知识和技能要求。虽然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有所不同,但是都将数控设备编程和数控加工实训分为理论课和实训课,分别在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中完成。在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将数控编程理论与操作技能实训两门课程合并为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过程中,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是项目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与激励作用,因此,项目设计是关键。本文以广西第一工业学校为例,探讨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课程一体化教学项目设计的相关问题。其工作内容涉及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内容分析等。

一、学习需要和学习者分析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学习新课程之前的状况与学习新课程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这个差距揭示教学的必要性。期望是指社会对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对一门具体课程而言,衡量期望值的指标是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数控铣床编程理论与操作技能(一体化教学)课程期望是理论知识达到中职数控设备编程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数控铣床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技能要求;并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是课程总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分析是要找出学习者的背景、学习特性及先备技能,为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等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提供依据,创造适合学习者的课程。本教学的学习者为中职第二学年学生。较多学生希望得到尊重、理解、平等相待,有强烈的自主要求与成功自豪感;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对纯理论的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先备技能是已学完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掌握了识图、机械加工工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计算机及CAD/CAM软件应用基础。

二、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是为实现教学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的总和。学习内容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为便于进行项目组合,这里将学习内容按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分别划分为单一学习单元(一般为一个知识点)或单一基础技能(一般为一项技能,以下统称为学习单元)。划分时,每个学习单元内容应尽可能保持知识体系的教学单位特征,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要便于融合成一个有机的“项目”组合体。同时,要考虑教学的时间安排,避免在同一个“项目”中包含过于冗长的理论内容或繁多的操作技能内容。学习单元按层级分析法划分,一个学习单元可以是第一层级划分的内容,也可以是多个层级划分后的内容。

为满足以实训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活动形式的一体化教学,学习内容分析以数控铣床零件加工的基本流程为出发点,逐个层级进行分析。详见图1。

图1 数控铣床零件加工基本流程

由图1可知,要在数控铣床上完成零件加工,必须经过分析零件图―编写零件加工数控程序―程序输入数控系统―操作、运行机床加工工件。其中,分析零件图和编写数控程序主要涉及编程理论知识,程序输入数控系统和操作、运行机床加工工件主要涉及操作技能,也有相关的理论知识。

对加工流程作进一步分析,得到第一层级划分的学习内容,如图2所示。

若第一层级划分的学习内容还不能作为单一学习单元,则应进行下一层级划分,直至所有内容都划成单一学习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学习内容的多层级划分以第一层级划分得到的“程序指令代码”学习内容的再划分为例说明,如图3所示。

三、教学项目设计

教学项目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学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内容进行组织安排,创设有效的教学系统,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教学内容既要具备项目教学法的特征,又要符合一体化教学的要求。项目教学强调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组织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一体化教学强调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内容,将所学理论与实践完全融合起来,边做边学,为用而学,学以致用,达到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学会操作技能的目的。根据数控编程和数控设备操作的特点,将教学模块确定为:能体现一定学习阶段应掌握的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的一种典型零件。再以一系列按循序渐进顺序排列的典型零件,体现数控铣床编程理论和操作实训的全部内容。全部教学活动在实训中开展,一个学习阶段以一种零件作为工作任务,让学生独立操作机床完成真实的零件加工。从图样分析、工艺准备、加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学生以已有知识、技能经验为背景,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需要学习的新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先通过自学、小组内的互学,掌握较容易的内容,再通过教师进行针对性讲授、操作示范等,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在加工方案的设计、实施与评价过程中进行指导、疑难解答,使学生在完成零件加工的过程中获得编程理论知识,掌握机床的操作技能。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要确定项目的教学目标、整合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内容、进行零件设计等。

教学项目的教学目标确定要由整体到部分,即各教学项目的目标应由课程总教学目标来分解得到,每个项目的目标是课程总教学目标的一个部分,以全部项目教学目标的总和来实现课程总教学目标。确定目标时应遵循知识和技能形成的规律,注意项目内学习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各项目之间的纵向联系,项目的排列顺序应保证从已知到未知。学习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使师生双方对学习产生的结果完全明了,便于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也便于教师对学习是否发生进行准确判断,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提供可测量的标准。

编程理论和操作技能整合,是指将一定数量的理论学习单元和操作技能基础单元按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相关性组合在一个教学项目中。组合过程要对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安排,注意知识、技能、情感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协调衔接。知识与技能的协调是将理论知识置于“用”中去学,使理论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的理解尽可能都以操作实训中的直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操作实训过程又都始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现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训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情感协调是指在内容整合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到困难,会产生焦虑和恐惧,失去学习信心;而学习内容没有新颖性,又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每个项目都要包含适量的新知识,并且新知识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尽量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纳入新内容。项目与项目之间,按知识的形成顺序、关联性质和掌握难易程度,以项目中的操作基础技能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排列成一条知识链,使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领悟和接受新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一个教学项目可以包含若干个基础操作单元和理论学习单元。

加工零件设计需将各项目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通过设计体现到零件的加工内容中。零件设计内容需要考虑零件的轮廓形状特征、技术要求、材料等要素。每个零件配加工质量评定表,按满足设计条件的程度分为优质、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一个教学模块设计一种类型加工零件,同一类型加工零件,在基本加工内容、技术条件、难易程度、材料不变的情况下,按相似原则设计多个零件,供不同组别的学生随机抽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一体化教学项目设计详见表2。

图3 程序指令代码学习内容的多层级划分

表1 教学项目设计实例

编号 项目名称 图例 零件技术特征 教 学目 的 编程理论学习单元 操作基础技能单元

1 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加工表面的几何形状为平面、与坐标轴平行的沟槽,加工精度为IT10,加工余量可在一次走刀中完全去除(沟槽表面形状和尺寸由刀具决定);刀具轨迹坐标值直接由尺寸给出;加工时刀具只需沿坐标轴的方向直线进给;工件材料为软材料(模块2-5同)。 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运动坐标、熟练掌握手动操作方法;掌握刀具装卸操作;熟练操作机床手动进行刀具相对工件的精确移动。 基本结构组成;机床操作规程;机床坐标系;操作面板;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系统启动与停止;手动操作;刀具安装与拆卸;工件装夹找正。

表2 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一体化教学项目

项目名称 1.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2.简单槽状零件编程单段加工 3.简单外轮廓零件加工 4.简单内、外轮廓零件加工

图例

项目名称 5.较复杂内、外轮廓零件加工 6.高精度零件加工 7.孔系零件加工 8.多型腔规则分布零件加工

图例

四、教学评价

项目教学法追求的不是学习成果的唯一正确性,因为评价解决问题方案的标准并不是“对”或“错”,而是“好”或“更好”。教学评价的目的重过程、重能力,评价的标准制订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重视教学资源,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将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理念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将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项内容,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鼓励学生自尊、自重,主动参与。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自身知识、技能、情感合格能力上。具体做法是,为每个学习项目设计一份学习效果评价表,如表3所示。让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束后填写,评价内容不让学生感到任何压力,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评价方式简单明了,使学生乐意去完成。教师的评价一般是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认同,肯定学生的进步,使不同收获的学生都有成就感。一般不在评价表中进行纠错,确实需要纠错的,也要用建议的语气进行。教师的评价应能比较客观、确切地反映出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表3 数铣编程理论与操作实训学习效果评价表

模块名称:简单槽状零件手动加工

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说明

理论知识 知道 理解 运用 综合

基本结构组成 了解数控铣床的结构组成

机床操作规程 熟悉数控铣床的操作规程并在操作过程中自觉遵守

机床坐标系 熟悉数控铣床的坐标系及运动方向规定

操作面板 熟悉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

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了解数控铣床的工具系统

模仿 理解 协调 熟练

系统启动与停止

手动操作 熟练操作机床手动进行刀具相对工件的精确移动

刀具安装与拆卸 刀具正确安装与拆卸

工件装夹找正 工件装夹正确

工件加工质量 优质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学习情感 接受 思考 兴趣 热爱

学习意愿 再学一遍 进入下阶段

教师评语

【参考文献】

[1]吴光明.数控铣/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技能鉴定[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2]陈海滨.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张英伟.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4]胡迎春.职业教育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篇8

关键词:现代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科学化;管理

1 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化施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1 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综合工作

在工程施工中,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工程造价是一个全方面综合的工作,体现在技术、经济、管理三方面。第一,即使在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造价是预先估算的,并没有实际操作,但是就是因为工程造价是对整个工程提前的计划和估算,所以才显得至关重要。大多数人觉得将工程造价的控制和有效管理的核心放在施工过程中,就不能对工程所投入的金钱和材料进行节省,也就不太可能在实际工作中追求利润最大化。就是由于大多数施工单位忽略了施工过程中对造价进行合理控制,所以造成了估算以外的其他费用的增加,最后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结算非常不利。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阶段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计算工程造价时就不能把他们分开来估算,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增加投资的可能性,所以说,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造价的估算和管理特别重要。

1.2 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化施工过程中决定着投资者的决策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在整个项目创建过程中都有体现,但是决策过程中每项技术经济的选择,都会给这个项目的工程预算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建设标准的高低、工艺的选择、设施的选择等等。在构建项目建设投资决策过程中,项目每项技术经济选择,对今后工程造价确定和项目完成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作用,也是在工程中对施工进行工程造价的主要过程。与此同时,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做决定过程中要编制可实施的报告,在报告中对所要建设的项目进行模拟评价,同时对技术上所要施行的计划进行有效设定,并且对计划可行性及时优化,在以此为基础编制低投资高产出的项目预算,同时让它在这个项目创建中起到调控总投资资产的功能。

1.3 工程造价管理在现代施工设计中的重要性

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决策以后,怎样调控工程总价最重要的就是怎样去设计。设计主要是通过两方面对工程的全部建设过程进行安排,第一个是经济上,第二个是模拟建设工程上,这个过程也是对于工程构建整体规划。首先技术要保证先进,同时经济上要合理,这样才能让整个项目的施工期限缩短,同时对成本进行节约,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把效率提升下来。在同样一个项目里,对于同一个施工单位所做的工程,能有不同种施工方法,从而产生了不同价格预算。所以说,一定要在充分满足功用的条件下,做出比较多的计划,凭借对技术对比、经济凭借和利益分析,从而选择技术比较高端、经济价格适中的施工方法,这就是设计方案过程中的优化阶段。工程造价在不同阶段影响投资程度如图1。

图1 工程造价在不断阶段影响投资程度

2 现代技术施工中工程造价管理重点

在运用现代技术,对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控制成本首要方法。在明确工程造价重要性后,我们着重介绍下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要点。

首先是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化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该让项目经理在规定时间里,用经济确定方法来完善整个工程对于经济上的支出,将成本降到最低来保证计划合理实施。这是在工程造价中最重要的工作。现如今工程造价工作重心主要是在技术实施策略、管理花费策略、降低预算策略三个方面变现出来的,同时也是整个工程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重保证的重要条件。在进行工程造价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对工程造价管理预算策划编制依据进行确定,其中包涵承包合同、施工状态、预算、进度、方案等等,要让预测结果和现实结果进行联系,让先进技术经济作为保障,和其他策划相互联系,同时以上做法应该是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者政策基础上。

第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策划编制过程施工项目预算管理的决定阶段,一般分成开始搜集所用材料,总结上期所用资金和完成状况,策划计算预期工程的成本和完成程序。其中对于最终目标成本的确定是最重要的。

3 在现代施工技术条件下推动工程造价科学化管理的方法

3.1 以现代施工技术为保障,增强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根据

现如今施工技术让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充分体现了技术化新趋势,在施工中,技术化应用于每个阶段,并且制定了一系列规定去约束管理。比如说,在建筑工程所用材料上,现如今施工技术能够比较精确的估算出所用材料的质量和数量,这样就能进一步监管材料使用情况,防止偷工减料或者是极度浪费材料的事情出现。在工程施工中,进行造价管理是一项具体工作,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并不是坐在屋子里就能决定这项施工工程需要迈进多少资源、多少机械装备,要真正的进入工地去考察,联系现实,从而进行科学的造价管理,要求做到不仅节省成本,还要保持材料充足,能够保持施工中使用。这样看来,现代施工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做足了技术上的准备,找到了技术上的根据,从而有利于工程的科学推进。

3.2 以现代化技术为基础,处理好与工程造价管理关系

要以现代化技术作为工程造价管理基础,那么就要明确二者关系。工程造价管理是对整个工程资金的整体权利,管理范围非常广泛,同时难度也很大,要求由相关专业的财会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二者配合进行。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时,工程造价管理一般包括对建筑所使用资源、机械设施,和工人所需要开销等等进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能否得当,关系到这个建筑工程的整体经济和社会收益,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所以要充分意识到现代技术和工程造价科学化管理的关系,才能对现代化技术得到充分重视,从而进一步完成所需要的目的。

3.3 以现代施工技术为依据,减少施工所需要费用

以目前条件进行施工建设,讲求科学技术的使用,并且要保证施工单位经济和社会利益的双向收获。现如今施工技术能提供最好的机械装置和建筑所需资源,合理的运用让施工成本有效降低,从而体现出了施工工程节省资金,达到高利益的最终目标。所以说,在施工中,如果要达到降低资金的目标,就要让现代技术作为保障,才能全面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所以说,在建筑工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如果要真正将工程施工投资降低,就一定要以先进技术作为一项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对于一切就成为了一种空想,并不能真正去实现。

现如今要在工程造价中体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要求很多单位在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来实施和展开,但是对于工程造价本身来讲,现代施工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科学化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假如能把现代技术应用得很好,那么一定会在工程造价的科学化管理中得到进一步体现,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薛叶红;关于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思考;[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2(23).

篇9

关键词: 中小学美术教学美术设计设计意识

现在人们开始关注中小学美术课程设计领域的教育问题,这对于国家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开展是有利的。学校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有其特殊规定性,既要体现这一领域教学的特质,又要明确其重要的育人目的。从十年教改情况看,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趣味性,而且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设计意识得到强化,手脑得到协调,身心得到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可以从美术设计普及教育的水平看出来,通过设计专业教育和设计普及教育来提高和促进国家的设计创新能力和全民审美素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设计意识作为构思阶段对未来作品的把握和所需手段的设想,对于任何美术创作和实践都是必不可少的,美术教育与设计普及教育的共同目的是发展中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态度,激发个性、理解人性、给予充分的创造空间,进而提高审美水平和文化素质,本质都是创造与沟通。而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沟通能力就是通过艺术设计教育实现的。

确实,“设计”是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主要经济方式、文化方式和艺术方式,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和推动社会生活,还在于它在改变人和人的生存形态。通过对“设计”概念的探讨,我们会对“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意义、价值、特点等有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领域,“设计·应用”与一般设计学科有联系,也有区别;与一般纯美术课程有联系,也有区别,这些其实都是“和而不同”的。

按照国家课标组专家在美术课程标准所给予的解释,“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设计”的含义既包括现代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又包括传统工艺的思想、制作手段与方法。这就给我们一种引导和提示:“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的“工艺”与“设计”是该领域课程比较重要同时也具有很大研究空间的内容,这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效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设计教育对其内部的区分和功能理解,更多是从基础教育视角出发,凸显其某些特定的教育目标指向。而开展中小学设计教育活动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可喜的是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教材的编排上“出现”了它的“身影”。不足也同样存在,如作为中小学美术课程中的一个学习部分,由于种种原因,相对于“造型·表现”领域的教学,“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有待受到更多关注,其教学实效也须进一步提升,所列举的案例也有待商榷。又如设计领域中的“发现与创造”、“材料与工具”、“设计与制作”和“行为习惯”等关键教学知识点,更需要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进一步课堂化、艺术化。

当然由于以往学生习惯于美术创作,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创作还很少,设计与生活的结合也不紧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在备课上课时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删减。俗话说:三代培养一个“贵族”。设计审美素质的提高要靠长期的努力,设计应从中小学生抓起,他们的设计意识与审美品位将决定中国未来公民的审美水平。所以,在中小学中进行美术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未来的设计师,更长远的意义是培育新一代中国人的设计意识和审美素质。

随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设计在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人们的一切生活、工作活动都离不开“设计”,关注设计、重视设计将成为社会的共识。而这种设计意识是需要培养的,从中小学开始,对下一代进行设计普及教育,让他们从小就认识“设计”,并进行适当的设计训练,这对于发展青少年的创意思维,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是一种可行并具可操作性的素质教育方式。

那么,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设计是什么呢?又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设计教育呢?这一问题目前并不能够完全明确回答。有设计师朋友曾问过自己八岁的孩子:“什么是设计?”孩子回答:“把脑子想到的做出来!”一个浅显易懂的答案,说明了孩子心目中的设计就是“想”和“做”。“脑子想到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而“做出来”就必须进行设计语言与表现手段的训练。这一切都基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因此,我国的中小学设计教育,要特别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为主要培育方式。

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的中小学设计艺术课不限定主题,让学生任意创作,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创作主题,给予启发式的提示或讲评,并且通过播放音乐、讲童话故事,营造能启发学生想象力的氛围,提高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同时,还应采用小组教学方式,按照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兴趣爱好组成小组,制订教学程序,确定教学训练主题。另外,还强调设计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公众,鼓励学生在公益活动中展示自己的创作设计。

所以要充分认识美术设计教育在发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素质提高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全面接受美术设计审美素质教育的训练,克服现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存在的“美术技能化、教学应试化、成人思维化”的倾向。因此,中小学美术设计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美术素质,活化美育教学,逐步形成中小学美术设计普及教育的体系框架。这是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寓乐于教的重要形式。应该说中小学设计普及教育是全民设计普及教育的核心环节,将未来中国设计意识的强化和审美素质的提升寄希望于下一代,使他们从小经过系统化的艺术设计普及教育过程,这对他们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

纵观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的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均将美术设计列入现代教育课程计划。并从提高中小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提出了艺术设计教育的目标要求,使设计教育从纯美术教育中解脱出来,使中小学生在创造美的过程中获得“设计体验”。真正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设计对于生活品质的价值作用。韩国中小学把艺术设计教育课程列为“快乐生活”课程。德国则在手工课程中渗入艺术设计教育,让学生通过编织工艺课,学会自己设计创作小礼品和包装,使学生理解功能性与完美性的统一,并让学生精心布置教室环境,墙面上粘贴学生的创意作品和工艺装饰品,为自己提供美的快乐的学习环境。日本的中小学校通常有艺术制作教室,提供各种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工艺品,或者还举办艺术文化节活动,以展示学生的创意作品,提供互动共享的交流机会。

篇10

关键词:马尔库塞 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相关分析

赫伯特・马尔库塞出生于1898年,是美籍犹太裔社会学家、哲学家,同时是法兰克福学派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被称为“发达工业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家”,其著名的理论观点“科技异化批判理论”,提出了对发达工业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批判,并明确的指向了当地黛蛾科学技术。马尔库塞认为,当代科学技术是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在发达工业社会中,导致了文化、思想的“单向度”,并以此为基础,对科学技术消极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科技异化批判理论。

一、科技异化的产生

对于科技异化的产生,马尔库塞的观点与霍克海默相同,都认为运用科技的外部因素造成了科技异化的现象。在霍克海默看来,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使其陷入危机,关键在于不符合科学中理性成分,同时对科学发展有着阻碍作用的社会条件。马尔库塞在其基础上,对科技异化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总结,他认为之所以会发生科技异化的现象,其理论根源在于理性的工具化,而其社会根源则在于资本统治的普遍化。正是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科学技术在发展和应用中发生了偏差,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二、科技异化的后果

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虽然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和价值,但与此同时,也实现了对人的全面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社会关系都发生了转变,并朝着片面化、单一化的技术关系方向发展。因此,在科学技术发展进步的同时,造成了单向度的思想文化、单向度的社会、以及单向度的人。由于丧失了否定性思维,因而人们不能对正确的批判社会环境。在单向度的社会中,缺乏批判性和否定性,因而基本批判功能被剥夺。在科技异化的影响下,人在异化劳动中成为了劳动的工具,同时消费行为的异化,失去了人的主体性,人们的存在越发消极,批判、超越等维度消失,使得人最终变成了单向度的人。

三、科技异化的批判

在马尔库塞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工业社会的经济繁荣,但是在这一繁荣的背后,马尔库塞却看到了科技对人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马尔库塞看来,科学技术在当时已经站在了统治地位上,在对一切问题的理解中,都要遵从科学技术。基于此,马尔库塞对这种科技异化的现象进行了批判,深刻的剖析了科学技术的消极社会功能。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异化,已经沦为了政治统治的工具,形成了一种新的控制形式和统治模式,变成了极权主义者。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控制形式,其缺乏中立性,政治意向性十分明确,意识形态功能显著。另外,马尔库塞还认为正是由于科技的进步,使得人遭受到了物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压抑了人的本性和,而技术进步则更加体现了奴役的扩大化,人们在技术的背后,普遍遭受到某种形式的“奴役”。人对于自己的轰动,必须遵从技术的规则和科学的理论。由此,科学技术已经改变了过去解放的工具的作用,而异化成为对人产生束缚、奴役的工具。

四、科技异化的解决

对于科技异化的问题,马尔库塞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希望能够以此到对整个工业社会的批判,从而促进科技异化问题的解决,使社会进入到全新的自由环境。首先可通过新技术论进行解决。虽然艺术、技术在技术理性时代受到了分割,但随之发展的不断深入,二者将会重新实现融合。在这种价值准则到需求准则的转化当中,可实现非压抑的升华和自由的物化。在病态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与个人一体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化,因而需要一种新革命理论加以解决。通过革命解放人性,克服异化现象,得到更大的自由。在单向度的社会之外,幸福发达工业社会新左派,以及第三世界被压迫者将成为新革命的重要力量。此外,为了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应实现心里本能的革命,从异化单向度的状态下,实现人的真正解放。从本质上来看,人的解放就是的解放,只有得到解放,人的本质才能够得到真正的恢复,科技异化的现象才能够被真正打破。

五、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固然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质的飞跃,但在同一时间,科学技术对社会带来的除了积极作用以外,还具有一定的消极意义,而这正是人们容易忽视的部分。马尔库塞在自己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关注,发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针对科技异化进行批判,以期能够削弱直至消除科学技术的消极作用,使科学技术真正发挥出为人们服务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社会学意义――迈向一种日常生活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2011,(03).

[2]王成华,张沙沙.西方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从卢卡奇到哈贝马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3]王雨辰.论马尔库塞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化的理解――对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的文本学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02).

篇11

【关键词】技术异化;价值判断;科学价值观

一、技术异化的内涵及外在表现

(1)技术异化的内涵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异化的一般含义是指主体转化为否定自身的客体。黑格尔用“异化”明主体与客体的分裂、对立,提出“人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第一次把人的本质和异化联系起来,他认为宗教、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而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仅仅是宗教的异化,更根本的在于劳动异化。的观点认为,异化作为社会现象是同阶级一起产生,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及其产品变成异己力量,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

马尔库塞的“技术异化”思想深受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影响,同时也受到黑格尔、海德格尔、卢卡奇等人思想的影响。马尔库塞认为,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技术已经从人的解放力量转变成对人的控制力量。马尔库塞认为:“我们的社会的特点在于,它在绝对优势的效率和不断增长的生活标准这双重基础上,依靠技术,而不是依靠恐怖来征服离心的社会力量。”[1]在技术理性的同化与整合之下,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全面异化。这就是马尔库塞所谓的技术异化。

(2)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

技术异化的外在表现概括地说就是在技术的整合下,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在这种情形下,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社会变成单向度的社会。单向度的人是指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存在者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人。单向度的社会指的是不同社会阶级与阶层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上的同化或一体化;政治、经济、文化只有与现有制度相一致、一体化的一个方面、一个向度。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技术的进步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是,由于它的制度和社会结构不能利用这些条件让人达到真正的自由,相反,社会愈富裕对人的制约就愈大。人在经济领域失去了自由,政治领域失去了选择,在思想文化领域失去了否定性与批判性,从而不得不依附于整个社会的统治。

二、现代社会中技术异化的原因

(1)人与自身目的的异化

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让人们不断的丰富和拓展着科学知识,技术被视为推动社会发展最有效、最快捷的工具。一项技术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一定的功能,科学技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被人类运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之中。人类发明新技术、运用高科技无非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身,希望通过机械化生产来提高社会生产力,通过信息化交往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过宣传媒介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等等。人类发展技术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摆脱对未知的恐惧,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为自己创造一个舒适和优越的生存环境,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然而,在某一些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科技实践活动及其产物却完全背离人创造它的善的初衷,反过来成为支配和控制人的异已力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2)人的价值理性的异化

针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进程所产生的社会问题,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中产生的。”[2]在他看来,人的存在是人的理性和意义的发源,因为人的存在,世间万物才有了意义。同时,人是具有价值理性的存在,人类通过对自我意识的内在把握建立起一种合目的的价值观念,指导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然而,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逐渐将手段视为目的,迷失了自身的价值理性,把工具本身当成人的理性。技术主体价值理性的异化使人们将个人的价值追求置于社会、自然以及他人的利益之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失当价值观使人类面临严重的思想危机和生存危机。可见,人的价值理性的缺失是技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的主体性根源,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技术理性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这种力量具有建设性,更具有破坏性,它使人拥有了巨大的物质力量,但同时也不断失去了驾驭这种力量的能力。

三、技术异化现象对我国发展路径的启示-----以科学的价值理性指导技术的发展和运用

(1)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生产

人类发展技术的最大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自由全面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要恢复技术的人性发展,就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价值理性来指导社会生产。在马尔库塞看来,扬弃技术异化就要改变现状,将价值理性放在技术理性的核心位置。“科学和技术的历史成就已经使得价值向技术任务的转化(价值的物质化)成为可能。结果,至关重要的是用技术的术语把价值重新定义为技术过程中的因素。”[3]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价值理性做出重新认识与评判。

用“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性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通过生产实践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实现生命的延续。用可持续的发展观念来指导生产实践,意味着长远的人文精神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渗透。技术的出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人类的现代化发展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但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以长远利益为目标,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为发展代价。

(2)以伦理价值观引导重大技术的研发方向

在价值要素中,马尔库塞很重视艺术的作用。他认为,真正的艺术作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或人的一种生存方式,比较集中表现出人的创造性本质。按照马尔库塞的思路,如果我们能够将价值与艺术整合到科学和技术之中,并作为科学技术的内在要素,实现技术理性、科学理性同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的统一,我们就可以扬弃技术的异化。

用伦理价值观来引导科学技术的运用是当下技术主体接受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青年科学家而言,必须从职业道德、专业技能、研发成果等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理性引导和积极的伦理道德观渗透,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技术实践中赋予技术成果正面的伦理价值,从源头上消除技术异化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篇12

关 键 词:技术;技术异化;劳动;劳动异化;资本

当今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技术的成功支持下,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技术 似乎已真的使人类变成了宇宙间真正的王者。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人类的 并不仅仅是福祉。它在显示人对自然伟大胜利的同时,也使人与自然的冲突愈加显著,技术 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地暴露出来。面对当代技术近乎裂变式的发展,人们 清醒地看到,如果人类真的不能对它实施有效的控制,那我们就有可能失去驾驭技术发展的 自由,存在着一种使其变为异己力量的危险。因此有必要对技术异化的根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样才能加深我们对技术异化的认识,为应对技术异化现象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方案。

一、 技术异化的表现和后果

技术本是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物,是为人类目标服务的。但在人类利用技术改造和控制自然 而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技术以相应的力量反控制人类,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这便是我 们所说的技术异化。技术经人类创造出来之后,逐渐摆脱人的控制。正如哈瑞雷德纳所指 出的:“人类已经设计出一种系统地统治、控制和处置所有事情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刚开始 时是指向自然的,但是他们发现现在这种方法也转向自身……。”[1]技术的异化似 乎成了 当今社会最突出的现象,它对人的主体地位、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等,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技术异化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在异化过程中,人的能动性丧失了,遭到异己的物的力 量或观念力量的奴役,从而使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地强化,甚至畸形增长[2 ]。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牢牢地固定在某一特定的分工角色上,不断重复同一件工作,因而使 劳动成为一种机械性的、非创造性的劳动,工人“终身专门服侍一台局部机器”,这样,大工 业将人变为了机械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的发明是为了将劳动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然而,在机器化的生产中,工人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不是机器为人服务,而是人为机器服 务。工程技术人员也是技术发明和技术维护的“片面角色”。

技术异化危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机器技术的进步打破了依赖自然而生存的农业时代的 平衡,使人类走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春耕、夏播、秋收、冬藏”的生存模式。 尽管这是一种进步,却也为破坏自然和统治自然开辟了道路。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大大提高了人对自然界的改造能力,致使人类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干预大大地超过了自然界 自身的复原限度,使不同层次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技术异化对自然的破 坏导致了一系列对人类长远生存发展不利的后果,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等。

技术的异化使技术成为了统治人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对自然的征服力量大大地 加强了,但是这种征服最终是以人对人的统治为代价的。也就是说,统治集团借助技术将其 自身的意志和需要,内化为一种社会及个人心理,使科学技术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哈 贝马斯的“交往异化论”认为,在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技术统治论”观念对人的 压抑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技术对日常生活领域的侵蚀,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使人类的异化越来越普遍[3]。

二、 对技术异化根源一般解释的缺陷

技术异化现象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已引起许多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学者甚至 科学技术专家的深深忧虑,他们纷纷对技术异化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寻求解决途径。一些学者认为技术是导致文明堕落、道德沦丧的根源,技术应对工业社会中人的种种异化现 象负责。以早期的人本主义者如哈贝马斯和埃吕尔等为代表,他们将技术异化归结为技术本 身的展现。例如哈贝马斯突出地把科学技术直接作为他的批判对象,并认为科学技术必然产 生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4]。因此,悲观主义派如以“罗 马俱乐部”的米都斯为首的一些学者,他们为了防止全球性严重后果的发生,提出了“零增长 ”的方案,即停止增长,“需要使社会改变方向,向均衡目标前进而不是增长”[5]。

针对这种观点,有学者们认为,面对异化现象,指责技术本身是错误的,这种错误的原因在 于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发生了偏差。“技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从 来也不可能完全独立于人类,成为自主自律的力量。”[6]技术异化实际上是一种社 会异化 ,是一种人的异化。技术异化是由于受到错误价值观的指导而导致的,体现在技术的发明创 造和使用过程中。技术异化的产生要归因于技术以外的因素,是由于人类对技术的不适当、 不合理的应用造成的。而之所以会产生这种不适当、不合理的应用,主要有认识的和社会的 两方面原因。国内还有学者认为,应把技术异化与社会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为技 术异化的主要社会根源在于价值观上的个人主义,生活观上的享乐主义,方法论上的科学主 义及发展观上的经济主义等。

毋庸置疑,学者们对现代技术的反思和批判是发人深省的,对确立全新的技术理念和生活目 标具有极大的启示作用。但是对技术异化的根源的解释,多数还局限于现代技术应用及其后 果方面,还只是就技术来解释技术现象。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 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因此,分析技术异化的 社会生产制度,才能深入探究技术异化现象的本质性原因。

三、 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术语,马克思一直给予高度关注,并汲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 观的合理成分,赋予了异化完全崭新的内容。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第 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及其产品的异化这个经济事实出发,概括了异化劳动的 四个基本规定。

1. 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 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 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7]44。就是说,工人劳动的产品不仅与工人相脱离,而且 变成与工人相对立的东西。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竟是如此不同。“劳动为 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7]46马克思认为,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 关系就像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一样”[7]45。

2. 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的结果就是劳动的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 。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 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 东西,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而是一种被迫的强制劳动。从而,劳动不是需要的满足,而只 是满足劳动以外的其他各种需要的手段”[7]47。劳动生产了美,但是在劳动者的体 能、脑力上生产了畸形;机器养肥了资本家,同时也造就了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 劳动者在劳动中被异化了。

3. 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

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首先,马克思认为“人是 类存在物”,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生活,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 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的过程中得到确证。在异化 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 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的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那种 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 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7]51工人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使工人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把工人变成单纯制造剩余价值的机 器。

4. 人与人关系相异化

这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 果。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 现。”[7]52也就是说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能成为对象性的 现实的关系。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来说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 ,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别人而不属于劳动者。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本身说来是 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7]53。至于这另一个 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恰恰就是工人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 私有财产是与外化劳动相伴而生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在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中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或使用“技术异化”概念,但已经注意到了 技术异化现象,他把技术异化现象包含在劳动异化之中给予了分析。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 动异化和人的本质的异化必然存在着技术的参与。机器的应用直接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引 起工人劳动力的贬值,从而增加了剩余价值,提高了资本家的利润。同样,马克思也不认为 技术异化是独立的现象,而是把技术异化归属为劳动异化的一种衍生形式,由于劳动异化了 ,才导致技术也异化了。

主张任何事物的产生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协同起作 用。技术一经产生就存在着异化的可能,社会应用为技术异化提供滋生的土壤,没有人类社 会的应用其负效应也不可能显现出来。因此,探讨技术异化的根源,要把技术层面的原因和 社会应用环境制度方面的原因结合起来。

四、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衍生形式

1. 分析技术异化的基础

马克思将异化与对劳动的分析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和异化劳动理论, 其中就包含了技术异化思想的萌芽。在马克思看来,作为劳动产品的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一 种消极的统治人的异己力量。技术产品对人的奴役的根源在于它的资本主义运用,而不在于 技术产品本身。研究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进一步探究技术异化的根源,寻找消解 或缓解技术异化后果的措施,都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异化和以资本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技术本身的因素是通 过前两者体现出来的。

2. 技术异化的前提条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工厂制度的建立和机器技术大规模应用于生产,是技术异化产生 的前提条件。技术是劳动的产物,技术产生后,不仅作为劳动产品而存在,它还将作为劳动条 件投入到生产中去。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单个的或成组的劳动者必须用自己的手工工具来完 成每一个特殊的局部过程,不但劳动者要适应生产过程,生产过程也必须适应劳动者。而当机 器大规模投入到生产中后,这种依据经验的分工原则失去了作用。“在这里,整个过程是客观 地按其本身的性质分解为各个组成阶段,每个局部过程如何完成和各个局部过程如何结合的 问题, 由力学、化学等等在技术上的应用来解决。”[8]417“在工场手工业中,工人是一 个活机构的肢体。在工厂中,死机构独立于工人而存在,工人被当作活的附属物并入死机构。 ”[8]463

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异化为劳动者的异己力量,作为劳动产物的“技术”便也与劳动者相 异化。

3. 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推行是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使 劳动产品隶属于资本,资本家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工人,获得利润,工人由于失去了劳 动生产资料而处于受资本统治的地位。马克思指出:“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机器本身对于 把工人从生活资料中‘游离’出来是没有责任的。……矛盾和对抗不是从机器本身产生的, 而是从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因为机器就其本身来说缩短劳动时间,而它的资本主义应 用延长工作日;因为机器本身减轻劳动,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提高劳动强度;……因为机器本 身增 加生产者的财富,而它的资本主义应用使生产者变成需要救济的贫民。”[8]483

机器技术作为资本的助手必然与“劳动”相冲突,进而也要与“自然”相冲突。

4. 技术异化是资本增值的必然选择

技术异化是技术作为资本的成员的内在要求。由于劳动已经异化,技术作为“死劳动”和资 本的助手才成为自然和劳动者的异己力量。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增长的需要而把自然转化为 人工物的手段,资本家却将技术当做提高利润的武器。资本的增值需要自然界为其提供生产 原料,自然力成为“资本获取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最大限度地榨取自然资源是资本的本 性,在很大程度上这是以破坏可再生资源为代价的。资本榨取自然的“价值”,必然通过技 术来实行,科学技术也是在资本的支持下快速发展,技术对自然的破坏性利用是执行资本的 意志。同时,人类以多大的力量控制自然,自然就以多大的力量反作用于人类,这种自然对 人的反作用也表现为技术异化的后果。因为技术是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和手段,技术应用“ 破坏”自然,实质是技术与自然作为隶属资本的一部分,联合起来完成资本剥削劳动和资本 增值的使命。

5. 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体现

今天,劳动仍然受雇于资本的本质结构使技术异化犹存。现如今虽然劳动方式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但劳动必须受雇于资本和适应资本要求的本质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人们必须 通过劳动(工作)来获得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生活资料,正是人的满足生存需要的实践活动 以及人在历史活动过程中对物质生活资料的永无止境的追求,才使技术成了不可或缺的东西 ,才对技术抱着特别重要的期翼和苛求。科学技术虽然逐渐独立,也还是某种特殊劳动的产 物,在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受制于资本(资金)追求利润的目的,承担着实现 经济增长的总目标。长久以来,人们一直在遵循一个原则-最小投入与最大产出的效率 原则。在这一效率原则的支配下,技术系统将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物,人的体力和智力不得 不依赖于越来越复杂的机器才能提高效率,从而使多数人失去了其应有的创造性,成为机械 系统的奴隶。因此,只要劳动异化还存在,技术就必然异化,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体 现。

总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重要方面和内在因素。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技术结合[CD2 ]即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生产资料同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的结合,决定劳动的 社会结合-即劳动者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在阶级对抗的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科学技术在 增强了人改造自然、创造财富的能力的同时,“技术的胜利”必然使劳动失去自主性,使人 更受异己力量的支配和奴役。甚至科学技术还成为意识形态,使劳动者在受技术统治时还称 赞技术。劳动异化之所以出现,不仅仅是因为劳动是为他人(雇主)进行的,而且也因为劳 动对绝大多数劳动者来说是机械的、非创造性的劳动,而这种劳动是通过技术完成的。

五、 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条件和途径

技术异化的根源在于劳动异化和技术为资本增值服务。科学技术成了资本对劳动剥削的工具 ,成了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合法性的根据。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科学、技术是从属于资本的 ,“资本不创造科学,但是它为了生产过程的需要,利用科学,占有科学。这样一来,科学作为 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同时就和直接劳动相分离……”[9]。因此,解决技术异化问题的 根本条件,是逐步消除劳动异化和资本对技术的控制。在现代历史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和劳动异化的基础还不能彻底改变,技术异化现象作为劳动异化的体现还不能根本消除。但 是,可以通过改善技术与劳动、技术与资本、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状况,限制技术异化的程度 和范围。

技术来源于劳动,因而从根本上也属于劳动,技术与劳动应该也可能建立一种和谐的、互相协 作的关系,这样技术才能够健康、迅速地发展。现阶段技术虽然仍被资本(资产)用做增值的 手段,但它已通过科技劳动者的理性活动和科技立法渗透到劳动当中,而不是作为异己的力量 与劳动相分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由于存在着社会分工,劳动异化现象仍在一定范围 内存在,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仍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但劳动者的地位提高,使技术与劳 动的对立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在市场经济阶段,技术既是生产手段也是资本(资产)增值的手段,但是,技术服务于资本的方 式和范围可以受到约束。例如,通过立法、民主协商、伦理观念等影响技术开发应用状况,削 弱资本对技术的支配控制,使技术并不是唯一地、首要地为资本增值服务,技术也为社会和谐 发展和劳动者福利增长服务。

技术作为增加利润的生产手段与过程,必然要改造自然、制造产品和干扰自然进程,但是,技 术改造自然的方式和程度可以有选择地实行。尽量开发利用与自然和谐的“绿色技术”,就 是一种改善技术与自然关系的有效举措。通过推行自然环境保护立法、自然环境伦理、绿色 消费观念、技术民主决策、环境保护运动等,可以限制技术对自然的破坏的范围与程度。

参考文献

[1]Redner H.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deed: reflections on the p assage of faust[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5.

[2]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Ⅱ[M]. 北京:中国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1090.

[3]Feenberg A. Alternative modernity: the technical turn in phil osophy and social theory[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79-86.

[4]毛勒堂,董美珍. 对“科技批判”的批判[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 003,20(2):5-7.

[5]米都斯. 增长的极限[M].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10.

[6]韩孝成. 科学面临危机-现代科技的人文反思[M]. 北京:中国社 会出版社, 2005:14.

[7]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篇13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科技异化;科技人化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4-0008-02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了更高的水平,社会生产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的过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科技变得越来越不神秘。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浪潮冲击着、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冲击着、震撼着每个人的心。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财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经济全球化也反过来促进了科技在全球性的蔓延和扩张。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剧了业已存在的全球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等变得异常尖锐,并随之产生了科技异化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存。面对这样的境况,能够提供给我们什么样的解决思路呢?首先,我们需要先明确,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出科技异化并不代表着对科技文明的彻底怀疑和全盘否定。在的指导下,全文通过分析科技异化的产生的背景、表现及其危害,寻找出消解科技异化的途径即科技人化,以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一、科技异化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理论背景

异化是指主体所产生的对象物、客体,不仅同主体本身相脱离、相对立,而且反过来束缚支配乃至压抑主体。人是异化的核心,在现实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并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是异化的最终落脚点。

劳动异化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创造的财富被资本家占有并用来支配和奴役工人。劳动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作为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主体相对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一种异化劳动。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其一,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异化。实质上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者与对象世界的关系处于一种异化状态。其二,劳动活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其三,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的存在物,人具有能动性,能全面自由地把握任何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可能性。而把这种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是由劳动来完成的。其四,人从人中的异化。“人从人中的异化”指的是异化出与劳动者相对立的资本家。资本家不劳动却统治了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归劳动者所有而是为资本家追求利润服务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经典作家早就看到了科学的这一历史作用。但是,科学的作用也表现出另外一面。马克思说,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使工人崎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把工人的妻子儿女都抛到资本的札格纳特车轮下。”

所谓科技异化,就是科技作为人类的创造物和本质力量的体现,本应由人驾驭、为人服务、造福于人,却反过来控制、威胁甚至危害人类。具体表现为:科技的发展渐渐超出人类控制,甚至成为支配、统治人类的外在异己力量;科技已不再是给人类带来自由和解放的伟大工具,它导致了人的物化和自由的丧失,造成了精神的空虚和人格的分裂;人由掌控科技发展的主人发展成为被不能控制的科技推动的社会的发展的工具。

(二)实践背景

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在当前这个高速发展,重物质轻精神的时代,全人类都以现代化为社会目标,追求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现代化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进步,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也造成了社会病态。现代化的基调就是理性化,而理性主义获得最有力的表现是科学和技术。根源于科学的技术实际上塑造了现代世界的性格。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称这种现性为“工具理性”,因为它无视生命的价值问题,只涉及了达到目标的手段和工具的合理性。随着工具理性的极大膨胀,物极必反,过度地追求效率致使理性由解放的工具退化为统治自然和人的工具,进一步导致了人的异化和物化。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进而极大地推动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了多次科技革命。一方面,将科技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具体的生产过程,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关系,推动了社会的转型与进化。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益处,使科学主义深入人心,人们把科技视为神明,认为科技无所不能,可以解决人类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种极端性造成了科技的异化。

(三)原因

通过上文对科技异化问题的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总结出科技异化的原因。科技异化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具理性主义——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具体原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科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深层次原因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最大限度地攫取剩余价值。

二、科技异化的表现及其危害

(一)科技异化造成生态危机

科学技术的发展纵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进步,但是同时人们不断地消耗自然资源,同时,把大量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这不得不说是科技异化带来的问题。空调本来是为了使人们能够享受到清凉,但是最终确由于排放的大量气体导致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热。日本福岛突发的核泄漏、核辐射不仅给民众造成极大的恐慌,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些都是科技异化的结果。

(二)科技异化使人的精神和行为发生异化

现在的科学技术发展使人类生存于一个充满了信息的时代。我们生活于一个充满了电话、传真、手机、电子邮件、电脑、网络等现代化通信工具的环境。这些现代的通信工具极大地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另一方面,人类过多的依赖于这些电子产品,渐渐地成为了信息的奴隶。人跟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越来越少,人和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也最终导致了社会上很多不可思议的现象,让人觉得异常可悲。

除了人类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的异化,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机器大生产时也失去了人类的主体性。自动化的生产技术虽然减轻了工人的体力劳动,却剥夺了工人的主体意识,也丧失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由工人操作支配机器变成了机器操作支配工人。随着技术的发展,作为客体性的异己力量的技术逐渐吞没着人的主体性,致使人的行为失去主动性和目的性。

(三)科学异化的不确定性

转基因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技术之一,目前利用该技术培育的农作物很多,但是这项技术产生的长远后果却不是人类现在所能估量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被机器所取代,甚至产生了智能机器。如果机器有了人类的智慧,人的存在就越来越微不足道了。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模拟人类的特征进行犯罪行为。如无人驾驶汽车的失控,家居机器人和秘书机器人的恶意失灵,这些离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近了,人工智能是否会发动机器革命引发热议。

三、科技异化的消解途径——科技人化

科技人化的关键在人。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同时,科技人化就是要以人为本。我们所说的人的发展,不是指少数人或少数国家中的一部分人的发展,而是指所有各国人民都应得到公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是指当代人的发展,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指满足人的物质生活需求,还包括满足人们在社会生活、精神生活、政治生活、生态生活等方面的各种价值需求,使人的体力和智力上的各种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

科技人化需要进行主体建设。社会上大致有三种主体构成,科技主体、政府主体和公众主体。这些主体构成有不同的利益需要,有时一致,有时冲突。科技要发展,就要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具体地说,就科技主体而言,主要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除此之外,政府主体应从政策、经费、人力等方面对科技的研究和应用加强引导、监督和管理,公众主体应该积极关注并对科技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要解决当前的科技异化问题,使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除了要不断提高和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最为根本的是必须对社会制度进行变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来说,我们要通过完善我们的制度结构建立一种新的人类文化价值观。这种文化价值观既要能体现科技自身的发展规律与特性,同时又能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准则,从而使科技真正为人类服务。同时,在实践当中,我们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追求高科技、追求自身满足的同时也应注重科技与自然的和谐,不要以破坏自然为代价。要使科学技术的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生存构成威胁,建立无毒、无副作用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科技。

参考文献:

[1] 李桂花.“科技异化”释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3-18.

[2] 李桂花.科技异化与科技人化[J].哲学研究,2004,(1):83-87.

[3] 邱海燕.解读“劳动异化”及其扬弃[J].湖北大学学报,2007,34(6):34-37.

篇14

摘 要:马克思与哈贝马斯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负面效应。但由于生活时代与批判目的不同,使他们对科学技术负面性产生原因、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对科学技术的态度、对科技危机消除途径设计都有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马克思 哈贝马斯 科技批判理论 差别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173-01

生活在科技发展初期的马克思,以卓越的见识认识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影响,在高度肯定科技的正面作用时看到了科技带来的负面效应。哈贝马斯处于科技文明全面绽露其本质的时代,他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因其视角的不同,有许多独到深入的见解。作为西方者的哈贝马斯,其科技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又不同于马克思。本文重点分析二者对科技认识的不同点。

一、对科学技术负面性产生原因认定不同

是什么造成了科学技术的种种负面性呢?是科学技术的“内在逻辑”,还是科学技术的外部社会原因?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中立性的工具,但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文化还有社会制度与体制的设计会对它的发展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能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马克思透过科学技术对人的统治,进一步揭示了人对人的统治,从而把科学技术负面性产生的原因引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本身。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导致各种危机的原因,科技人为的误用和滥用,才是技术异化的根本原因。而哈贝马斯与马克思相反,他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内在本质本身,赋予科学技术以“原罪”,技术内在地就具有对人控制的特点,因此哈贝马斯确立了科学技术是造成种种弊端和问题的根源的观点,因此,他的思想带有“科技决定论”的倾向。

(二)对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认定不同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同样承认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但不同的是,马克思认为科学技术只是一般的生产力,正如他所讲的:“自然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式,它的发展依赖于生产的发展,只是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它“才达到自己的目的和获得材料的”。 因此,它同生产力的其它因素不能相并列。

在哈贝马斯看来,科学技术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与技术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密切,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使得科学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在这一点上的区别不仅仅在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还是一般生产力的问题上,而是在于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理论基点上,对马克思的某些思想进行了重构和改造,而这种重构和改造正是引起哲学界和社会学界强烈反响的原因。他的观点主要如下:第一,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不再成立。哈贝马斯认为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技术革新还只是依赖于少量的发展和创造,自然科学对现代化进程的作用是间接的,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依赖性并不十分明显。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和技术的依赖性日益密切,科学技术直接运用于生产,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技进步实际上决定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这样,科学技术就成了“第一位的生产力”,成了“独立的剩余价值来源”。在这一点上,他已经否定了马克思提出的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条件。第二,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使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和作用发生改变。在他看来,生产力已不再是社会向前发展和人类要求解放的革命潜力。哈贝马斯同意马克思所认为的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他认为它并不象马克思认为的那样,在一切的情况下都是解放的潜力,并且都能引起解放运动。生产力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要成为解放的潜力已经不可能了。而且由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国家加强了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管理,使生产关系不仅不会阻碍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相反还能使生产力保持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所以他认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不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技术上必要的组织形式”。

(三)对科技危机消除途径设计不同

马克思认为科技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异化。探究科技危机解决的途径,减弱以至消除科技异化,就要注重实现科技人化,把科技完全建立在人的基础上,始终围绕人的个性自由、现实生存、未来发展进行,使科技复归于人的生活世界,并真正成为人的科技。马克思把技术对人的奴役归之于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认为消除科技异化的出路在于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通过社会制度的改变带来的生产关系的改变,而进行社会制度的改变就必须要通过革命的实践活动。而哈贝马斯认为技术理性的泛滥导致科技的意识形态化,使人类的正常交往陷入危机,而要消除意识形态化,就必须全面弘扬人类理性,创造一种和谐的、无限制的交往情境,彼此能平等地、真诚地交往和对话,从而达到相互理解,为此,就必须改变技术旨趣高踞于交往旨趣之上的状况,个体在交往理性的指引下通过语言沟通达成共识,从而矫正扭曲的社会关系。所以,解决科技带来的危机重点在于建立一种新的交往形式,加强科学和政治这两个领域间的相互作用。哈贝马斯强调,科学家,技术人员,领导社会的政治集团,对科技发展的方向和它的实际运用问题应该进行认真的反思,就这一问题展开一声有效的、能够把社会在技术知识和技术能力上拥有的潜在能力同人们的实际需要和愿望联系起来的深入的讨论。因为这种讨论能够启导政治活动家们参考技术上可能的和可行的情况,纠正他们在发展科学和技术,纠正发展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利益上所坚持的那种由传统文化所决定的自以为是的态度,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去今后科学和技术在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

虽然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旨在消除科技带来的异化,但他并没打算动摇资本主义的制度根基,这与马克思具有本质上的区别。在答德国记者克吕格的提问中,哈贝马斯说道:“不管人们如何指责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实际上并没有束缚科学和技术的生产力。” 因此,哈贝马斯提出交往行动理论旨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积极改良,以交往行为理论拯救资本主义社会。但他的交往行为理论由于没有建立在对社会历史的客观分析上,因此只能是一种美好而不切实际的愿望。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