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范文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承

篇1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懂得文化传承、文化交融和文化创新的意义,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现象,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文化生活的能力。要增强其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若干问题,使得文化生活的教学尤其是传统文化的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第一,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愈演愈烈,教育理念混乱。教师的身份,很大程度上成了教书匠。于是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奉行的原则是高考考的就讲,不考的就不讲;考试说明上规定的内容就讲,没有要求的就绝对不讲。文化生活在高考中仅占15%,考点也就是要求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等为数不多的几个方面。政治教师也乐得自在,涉及考点的讲一下,不涉及考点的就避而不谈,这一状况使得中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第二,现阶段的高中教学,教学时间大部分给了三大核心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留给政治课的时间少得可怜。临到大考,政治课甚至会被减掉一节。在这样的学科教学背景下,绝大多数政治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是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这一状况致使许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严重不足,有的学生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缺乏,如不少人不知道元宵节在正月,也不知道端午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第三,在中国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悄悄消失。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更热衷于外来文化,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韩动画片,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如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敌国外的情人节、圣诞节;传统食品汤圆、粽子、水饺不如肯德基、麦当劳受欢迎。今天的青少年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传承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特别是在政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并存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如果政治教师做好以下三点,将会收到好的效果。

1.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文史哲不分家,传统文化教学并不是单纯哪个学科的教学任务。政治教师要和语文教师一道,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出力。尤其是政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传统文化教学当做自己重要的教学任务,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和发扬。

2.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

身为政治教师,我们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因此,政治教师有必要扎扎实实地阅读、研读有关传统文化的专著,一点一滴地积累,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真正成为有文化、有涵养的教师。比如《论语》中出现的“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的道德范畴,体现着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教师不但要把古典作品中美的东西阐释出来,还要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篇2

中国传统文化,大体要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了解和研讨诸子百家也要回到那个时代的历史语境、历史背景,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们到底在想什么、说什么。在先秦时期――也就是从黄帝、尧、舜到夏商周,从夏商周再到春秋战国,在这一时期,人们特别推崇道路和规律,不讲什么道德规范之类的空洞教条。周文王认为,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道路和规律,而一个人必须要有自己的道路,而不同的道路就有不同的规律,关键看我们自己的道路怎样走。老、庄认为,人的道路和规律必须遵循和参照天地,也就是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如果不遵循,或是违背大自然的道路和规律,那么必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因此,那时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只有道路和规律的概念。《五经》里的“德”字,均是规律的意思。《四书》也是如此。《论语》讨论的是走在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人际关系问题。孔子从人的观念谈起,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树立起自己的根本观念,“本立而道生”,观念树立后,道路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大学》是曾子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最关键的问题是,修身,明白规律、端正心态。只有修正好自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庸》是子思所著,他认为一个人立起来,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中等的需要和需求的生活方式上。《孟子》,孟子认为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快乐,人生的意义也是追求幸福快乐,首先要搞好人际关系,要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关键是要选择最佳行为方式。只要遵循“仁义礼智信”的原则,你也就能获得幸福和快乐了。可以说,在先秦文化中,人们都是在追寻人生的道路和规律,都在探讨着人活着的目的与意义。

从战国时期,历经三百多年战乱,再加上汉武帝、董仲舒歪曲利用儒学,人们只要求求得生存,而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再也不感兴趣。这也使义与利、人性善恶、理欲关系等等问题,都成为中国思想史上长期的争论。

首先说一说“三从四德”。三从是指女子“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条被认为是封建社会、旧社会妇女受压迫的重要论据,是批判传统社会男尊女卑的主要根据。《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这其中的“夫死从子”,当今的很多学者都感到“令人费解”,因为查遍史书,找不到丈夫死了做母亲的服从儿子的例子。问题关键在于没有领会妇人“无专用之道”这句,也没有注意到题目中表述的是“丧服”的规矩。因为五服的本意是指服丧时穿戴“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五种不同等次的丧服,也由此对应五种辈份,后来人们藉助五服,引申为同一家族中五辈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亲属。“未嫁从父”是女子出嫁前从父亲那儿排辈,“即嫁从夫”是出嫁后从丈夫那儿排辈,“夫死从子”指丈夫死后从儿子那儿排辈,这就是妇人“无专用之道”。对男人来说,辈份则终生不会,是“有专用之道”。比如:女子出嫁前称某位同宗不同族的人为兄,这是“未嫁从父”;婚后丈夫称其叔,也要随丈夫改称其为叔,这就是“即嫁从夫”。再如,祖父去世,丈夫应服齐衰丧,妻子也服齐衰丧,如果丈夫已死,从儿子那儿排辈应服大功丧,做母亲的也服大功丧。再比如:某位长辈去世,夫妻应服缌麻丧,如果丈夫已死,儿子已出了五服,就要顺从儿子辈,不用服丧了,因为没有母亲服丧儿子不服丧的道理。女子除了父母、公婆、丈夫去世,服斩衰服,其它丧服都不能重过儿子,这就是“夫死从子”。所以三从不是“遵照、听从”的意思,也根本没有男尊女卑、男人管女人的含义。四德是女子行为的规范,出自《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是指能正身立本;妇言是指语言得体,言辞恰当,有修养;妇容是指端庄稳重持礼,忌轻浮随便;妇功是指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汉代班昭的《女戒》中解释四德:“德不必才明绝异,言不必辩口利辞,容不必颜色美丽,功不必工巧过人”。中国的传统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男女有不同的要求,男人讲仁义礼智信,要遵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女人要遵从三从四德。由此看出,三从四德并不是什么压迫、禁锢妇女的枷锁,也没有歧视妇女的内容,而是妇女的礼仪规范和行为规范。行为规范的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不能把它说成是教条、压迫和禁锢。

再说一说“三纲五常”。三纲简单地说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此说法被宣传证明传统社会是男权社会的根据。看原文,这是断章取义,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最早提出三纲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出自《韩非子・忠孝》:“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天下治;三者逆,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明王贤臣而弗易也。”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对三纲进行了完整的阐述是:“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这里的纲有模范、示范的意思。男人为主导,要担当责任,担纲者既有权利,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和责任。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君臣、父子、夫妻的权利和责任是对等的,没有谁绝对服从谁的意思。五常,有的说是仁义礼智信,有的说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际规范,两种说法都是指人伦关系的行为规范。五常其实就是“三纲”的具体表述。三纲五常联在一起表述,是从宋朝朱熹开始的,说的是做人的规范,本身没有歧视女性的内容。

最后看一下“失命是小,失节是大(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节”是一种做人的原则,指气节、节操、操守,有节制的意思,指做人行为要有规则、有分寸,也就是有度,是对人的品质、素质、品德的要求或规范,其实它主要是针对男性在社会行为上的评价。较早记载的有商周时期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是气节的典范。“节妇”一词的初始意思是指有高节的妇女,后来才专指“三十以下夫死不嫁至五十以上的妇女”。而特指女性“贞节”的说法,始见于宋代,《程氏遗书?卷廿二》中程颐说:“又问:‘或者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大。’”自宋朝始,对女性的行为规范开始严格起来。本来在宋朝初期,对夫死再嫁这种行为并没有道德和宗族的限制,女人要生存,子女幼小,需要生活来源,就要找个依靠。比如范仲淹,幼年就是母再嫁而随之,李清照、唐婉都曾离婚再婚,史书对她们的评价并没有贬词。为什么要对女性的行为规范提出更严的要求呢?除了《诗经?大雅?瞻昂?荡之甚》中所说的“乱匪降自天,出自妇人”的原因外,史书中并没有明确表述其它的理由,但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周幽王宠褒姒,不是指所有的女人。

在历史的沿革中,事物总会变化以致变味,我们学习古典、评价传统,要区分原汁原味的古典文化和以后产生的僵化和教条以致变味的文化思想。历史、环境、统治者以及政权的需要等等原因造成了古典亦或传统文化的破坏,形成了中华文化的断层。从战国或战国后期开始,人们开始舍弃了对人生道路的追求、对大自然以及人生规律的探索,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因此,钻研古典文化,探求原生的传统文化,这是现在中国,也是现在中国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篇3

中国武术文化历经朝代的更迭,吸收了历代皇朝的精髓,以及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到近代,中华武术已具有内容体系完整的锻炼系统,独特的健身方法,神奇的攻防效果,武术文化已经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武术的价值理念之中,长期以来,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武术的战术指导思想来讲,“阴阳”、“八卦”、“五行”都是武术形成的源泉,形成了各派拳种的阴阳、动静、刚柔、虚实等种种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千变万化。中国武术文化具有的丰富文化底蕴,正是促使武术文化,甚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必然会走向世界,满载中国厚重历史文化的武术文化,必然会得到发扬光大。

2我国现代武术文化的特点

进入现代社会后,社会文明不断发展,过去武术礼仪民俗、乐舞百戏、手搏角抵、露台争交、骑射相扑、街头卖艺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文明的发展,狩猎、战争、祭祀过程中,也已很难见到近身武术搏斗的身影,这就意味着武术没有发展的动力,最起码是缺少了最直接的运用。因此,传统武术具有的攻击自卫功能逐渐被淡化。但是,进入文明社会后,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武术的健身功能逐渐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这也成为现代武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特点。其次现代武术也正在向大型表演、竞技武术的方向发展。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体育事业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通过文化知识陶冶情操,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带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武术文化,如中原武术文化、燕赵武术文化、武当武术文化等,这些地区的武术文化汲取了社会环境的营养,继承了各武术流派的传统,并经过长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具有不同的武术技术风格特点的武术文化。这些武术文化正在顽强地发展,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武术产业,其中也包括武术教学,武术表演。目前,这些地区的武术学校,武术培训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地方特色的武术产业,这也是当代武术文化发展的特点之一。

3我国武术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软肋

3.1武术传统文化缺乏创造力

武术的深层文化体现在武术哲学内涵、武术的思维方式以及武术的价值观念。武术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即使到今天武术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还以“博大精深”来形容。从而也可以看出,武术文化和武术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一直影响着整个亚洲武术文化的发展。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武术传统的文化观念,脱离了现代的特征——休闲性、趣味性、激励性、竞争性,脱离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任何事物如果裹足不前,必将会被现实给吞没。对于武术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即便是武术文化有其光辉的过去,但在时代面前,其古朴、传统的风格不能与时代产生共鸣,一味守旧难免会在选择面前不知所措,中国武术文化到了最困难的时期。而跆拳道、柔道、摔跤、泰拳这些具有东方武术文化传统的项目,却走出了困境,适应了时代的特色,并充分展示了武术的价值理念。相比之下,东方武术文化的代表——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却稍显逊色。从形式来看,跆拳道的腿法、柔道的摔法、泰拳的肘法与膝法,都突出了自身的特点,而注重整体攻防的武术,在技击攻防方法的提炼还有所欠缺,所以武术在世界搏击界面临两难境地。

3.2武术传统文化逐渐淡化

中国武术受陈旧自我修炼观念的束缚,使如此博大精深的艳丽奇葩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数字化时代已黯然失色,已远离了现代时尚生活。如刚劲勇猛的少林拳和温文尔雅的太极拳,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都遇到了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挤压,使得武术运动走向竞技武术的道路,从而也导致武术传统文化渐行渐远。中国武术正在走单纯的、简单化的运动发展模式,将原本丰富的武术文化逐渐淡化。随着奥运“更快、更高、更强”观念的不断渗透,现代武术在追求高、难、美、新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武术的发展来看,在武术系统中缺乏一定的形象标识,就意味着武术缺乏其他项目独有的形象基础特征。就像商品的商标一样,缺乏醒目的、独具特色的特征,使人们很难去识别、接收、认同他们。就拿武术比赛的仪式和规矩来说,目前,国内的武术比赛宣传、比赛歌曲、开幕式、闭幕式尚且没有统一仪式,武术的礼节也没有硬性的要求,这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日本和韩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是我国武术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日、韩两国的武道在激烈的对抗中能保持彬彬有礼的行为规范,是值得推崇的。武术应该在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为我们是礼仪之邦,这样不仅让观众能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气息,感受民族文化,更能弘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3.3武术文化缺乏发展的动力

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动力,这种动力依靠的是传播。而传播又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像武术这种民族文化的载体,必须依靠强有力的传播动力,否则会使民族文化沉寂成书馆的摆设。武术是一种身体的运动,武术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一定数量的习练人群,武术文化的表现也离不开武术的载体——人。习练武术的人群是武术文化传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西方体育项目的侵袭,从事专业武术训练的人群不断减少,外来的跆拳道、空手道、健美操等项目以其简单易学、趣味性强等特点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中国体育文化市场。我们必须承认,习练传统武术人数的减少、武术传承空间的不断萎缩,已经成为一种不争得事实。这种现象正是由于我国武术传统文化缺乏发展的动力,用市场经济的观点来看,也就意味着缺乏了市场需求,所以武术表现为发展的动力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武术文化宣传还比较欠缺,武术未来的发展还需要做大量的宣传,可以利用大型武术团体表演,来积极宣传我国的武术文化,在这一点上河南登封已经有了较大突破,目前太极拳表演也初具规模,从这些成功的例子来看,武术今后的发展必须要在宣传上大做文章,这样才能使武术文化深入人心,才能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4我国武术文化发展的机遇和对策

4.1不断丰富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武术所涵盖的文化是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无法比拟的,只不过是发展到现代,武术文化所具有的封建糟粕不能很好地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也就是说传统的武术文化和现代的理念表现为相对独立或相互排斥,传统武术文化和现念相互兼容的问题,是未来武术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发展的道路上,传统的武术文化必须坚持自己的特色和维持它的发展的趋向,促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赋予其现代的发展理念,不断丰富武术传统文化的内涵,积极地、连续地、开放性地面对困难,这样传统武术才能不断地吸取更多精华,摒弃自身不足,在实践中获得向前发展的动力。

4.2吸收和借鉴优秀武术文化发展经验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武术的发展与西方的传统体育项目相比并不具有绝对的优势,而且,像代表日韩武术传统文化的跆拳道、空手道却发展的比较好,究其原因,除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滞后的原因之外,还有外来体育文化先进理念影响的原因,因此,传统武术文化还要在借鉴和吸收上下功夫,在“借鉴和吸收”立足点上,要处理好传统武术和西方体育文化的辩证统一关系,充分认识优秀项目的内涵和形式,不能只顾形式,不顾精神,或者只顾精神的领会,却找不到切入点。

4.3加快武术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

创新是这个时代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汇之一,武术创新的目的就是就是为了生存,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时代的车轮不会改变方向,因此,武术文化必须主动去适应时代的变迁。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技术动作、修订评分规则、降低对抗强度等方法,从而吸引更多的习练人群参与到其中。我国武术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和当代各种体育文化精华进行深度对话,真正把武术博大精深的的文化发扬光大。

5小结

篇4

浅谈漆画课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现代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所缺失,而怎样在课程体系中选择适合的载体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漆工艺 漆画 传承

篇5

新型城镇化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公正和谐。人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人的精神和价值最终决定了城市的未来。新型城镇化,强调文化和习惯的改变,强调人们的行为与城市文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协调。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原有的乡村差序格局被打破,聚集的新移居城镇居民一时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在心理上难以获得认同,在情感上找不到归宿。这就需要发挥社区的功能,在不断丰富新移居城镇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过程中,重构社区文化和新移居城镇居民的熟人圈,使其逐步加入城镇社会,进入城镇主流、融入城镇生活。但同时新型城镇化并不表示城乡在文化上的一元化,而是两种文化的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共生互补。应当创造机制,让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互动,城市文化从农村汲取营养,农村文化依靠城市文化带动。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这种民族文化的表征在城市中日渐暗淡,而在广阔的农村却顽强保存延续着,农村比城市传承更多的民间文化、风俗、工艺、艺术等传统文化资源。在强调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今天,应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重建乡村文化自信。乡村不应是封建、愚昧、落后、污染的文化表征。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即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对社会负责任的价值观)。我们应保持乡土社会的淳朴和憨厚,防止奢侈与庸俗,发掘乡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礼俗仁义、坚韧达观等价值观,来弥补当下以控制自然、工具理性为特征的现代性之不足,把与自然合二为一,重视群体自然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实行全面发展的创造性的现代生活方式更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城镇化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特色,要设法保护处于断根危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可资利用的文化理念和精神能量的积极作用,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里有继续生存的可能[1]。

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今,中国农村正发生着深刻变化,乡村人们所处的和面对的是一个现代化滚滚浪潮的大社会,村民的价值观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精神生活也面临着改变,传统乡土的公共空间面临严峻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工业化、商业化用地扩张,城中村演化快速,大量挤占了传统公共空间,乡村在农业生产结构转型中出现了巨大变化,农村变城市,农民变市民,乡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从生活方式、观念看,还带有浓厚的乡土性。传统乡土公共空间缩减使得乡村共同体的公共生活衰退,一些村庄,伦理共同性和功能互已经消失怠尽,农村文化生活单调。近年来,我国传统村落快速消亡。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每天平均消失100个传统村落[2]。当前传统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城市化扩张、工业突飞猛进。长期以来以GDP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招商引资指标化对地方官施加的晋升激励造成了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一些地方官员认为传统村落无开发价值,不能提升当地GDP,与其花钱保护,不如任其消亡。旧屋改造进度加快,传统名镇名村布局风貌改变(例如林浦村),一些重要历史文物古迹受到不可挽回的破坏。二是一些地方官员文物保护观念淡薄。文物保护法律刚性不足,无法做到依法行政;过度旅游开发导致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古迹尽失,不仅是对历史的漠视,更是对未来的欺骗。三是保护文物与经济发展不平衡,保护文物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相冲突。传统村落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的问题,这直接关系着村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历史性老化导致建筑破败不堪无法修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的空心村现象加速了传统村落的凋敝和损毁(如琴江村)。一些传统村落由于外出打工的村民见识了城市宽敞明亮的高楼大厦和方便快捷的现代生活,于是想急切改变居住条件,新的宅基地却无法批给,也就造成无序地新建与翻建住房,造成新建筑与历史建筑、乡土风貌极不协调,破坏了传统村落的古风古貌。四是文物保护机制没有创新,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管理办法以及有效的监督制度。文物保护缺乏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保护措施不完善。一些产权属于私人的文物,房主无能力修复,也得不到国家资助。有的文物政府即使维修好了却关门,无法开放为市民服务,比如螺洲陈氏五楼。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利用对策建议

在2002年为《福州古厝》一书作序中写到“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发展经济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名城同样是领导者的重要责任,二者同等重要。经济发展与名城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诚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每一位城乡建设的管理者和市民都应对历史文化遗产心存敬畏,注意保存历史、记忆、感情的东西,绝不能做历史记忆的集体失忆者。只有当文化的拥有者真正认识到了其价值,像呵护土地一样呵护文化遗产,才能让乡村的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发展、生生不息。这种文化自觉是最根本、长期的、内在的、可持续的保护机制与动力。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现有1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7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些历史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福州不同区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蕴育了大量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特色民居、古建筑文化资源,有乡村节庆民俗、手工艺术、艺术及传说等非遗文化;既有海洋文化资源,也有山区民族文化资源;既有古代先贤名人文化资源,也有现代红色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1.加强规划、注重引导,夯实工作基础,依法保护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遍布着大量的文物,是传统文化的具体承载物。要传承传统文化首先就要保护好这些文物。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必须保护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使城市记忆保存、城市文明延续。所以,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法规建设,坚持依法保护和利用,将保护文化遗产纳入发展计划、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领导责任制[3]。加强对规划实施的后续监督、管理工作,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同时开展一系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在新一轮城镇规划起始阶段,就应邀请文物管理部门参与进来,特别是名镇名村的保护利用规划应由多方面专家与政府共同研讨制定。在福州新区大规模建设启动前,就把有可能发现文物遗址的地段排除在外,最大限度地实现对文物的保护。加大对地方政府大拆大迁文物遗产的惩戒,防止出现文化生态负资产的局面,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做好名镇名村文物普查和乡土历史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特别是对即将消亡的非遗和口述史料的整理、抢救性保护,提高文物保护信息化水平。地方政府要适当增加基层文物保护人员的编制,对名镇名村文物建立动态巡查、举报制度,管辖村落的政府应签署保护承诺书,构建长效执法机制。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投入,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化权益。加强对传统村落保护补贴资金使用的监管,允许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认养无主建筑和文物。积极探索通过文物保护专项贷款、地方文物保护债券、彩票等方式筹集资金保护文化遗产。政府应建立健全名镇名村文化旅游业政策法规,将名镇名村旅游纳入福州旅游规划和管理范畴,加强分类指导,从产业、税收、金融政策上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市场监管。

2.尊重村民,多元共享,合理利用文化遗产,推动乡村发展

村民是创造村落历史的主体,他们比任何外来力量都更热爱自己的家乡,是保护传统村落最可依靠、最应依靠的主体,留住原住民才能保持传统村落的文化传统。所以,必须尊重传统村落所在地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和经济权益。政府应与民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互动关系,共同做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工作。要防止一些企业以开发为名义,先期占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圈地”行为。这方面,可先期有选择地重点打造3—5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开发典型。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作、市场推动、村民参与的模式进行保护性开发。政府负责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引导、监督和统筹的作用,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或个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提供便利条件和平台。通过政府引导和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激活民间的、自发的保护力量,在不破坏名镇名村总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对村落整修改造,以开发带动保护。要正确处理农民主体与社会参与关系,建立保护农民利益的机制体制,引导人才、资金投向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遗产保护,形成利益和风险的合作共同体,实现文化资源的多元共享和开发利用的多方共赢。

3.发展文化旅游和创意产业,让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共融

发展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修复村落名人故居等古建筑,改造生活生态环境,以有特色的活动营造商业氛围,吸引年轻人回来。旅游是传承、发展、转化、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同时,借助发展旅游,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村落社会结构和经济衰退的问题并且能够唤起村民的文化自信。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各级名镇名村的文化资源。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应遵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方针,做到不滥用不变质,该着重保护的,就努力去保护和传承,该开发利用的,就在保护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做好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利用与文化产业创新开发的规划,根据文化资源的特点决定文化创意的方向,把文化资源变成可视可感可消费的特色文化产品;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相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差异化发展道路和多元化产品开发策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形成产业联动。将历史文物、传统食品加工及手工艺等生产方式与现代生存环境下的旅游观光、休闲体验相融合,带动当地居民增收致富(如剪纸、永泰山歌)。合理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就势依托特定的产业,促进旅游与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产品品牌(如地理标志特殊物产茶、剪纸、锡箔、编织等农副产品)。利用民俗节日等资源,发挥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品牌效应,组织开展群众(当地村民)参与性强的文化旅游活动,如郑和开洋节、光饼节等,集中展示传统表演艺术、饮食文化、信仰习俗、手工艺品等,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增强旅游的体验性,在旅游过程中让游客感悟文化遗产的价值。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共享与再创造;优化组合,联成福州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线路,如明代海防名镇游、闽江名镇游、山区古镇游、红色旅游和寻根探源文化旅游等线路;结合福州新区和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海洋文明博物馆、华侨博物馆、戍台史迹馆等专题博物馆。广泛利用各种交流渠道,涉外活动和对外窗口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推介活动,大力宣传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整体形象,通过拍摄影视纪录片宣传乡土传统文化。

4.社区营造,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共鸣

传统村落保护是使原生态的生活气息、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和谐相适应的生活建设过程,而不能搞成有村落无村民,有文物无文化的局面。因此,对古村落的保护,应从其文化空间入手进行整体性保护,不仅要保护遗产本身,还要保护其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空间,使之活态传承。关键是要保护或唤醒村民的对乡土文化的文化自尊、自豪感,不能仅仅把古建筑作为盈利的旅游景点,而是要传承、演进一种社会生活方式;社区营造就是社区自发的行为,即以建立社区文化教育,凝聚社区共识、建立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来作为一种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通过社区营造,将社区历史记忆与文化自豪感,凝聚成社区居民的共识,强化社区居民认同感,从而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城镇化不能忽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延续与打造,应该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都市陌生症候现象。我们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关注是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壤和营生空间的关注,让农村延续生机和活力,从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构筑和谐的人居环境。乡村的诸多社会性问题(留守儿童、老人自杀、环境污染等)与经济发展的城乡差距有关,但也与家庭伦理失范关系密切。乡村急需公共文化空间,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如游神),创新拓展制定包括孝道、齐家、睦邻、公益、环保、持戒、权利等方面在内的乡规民约,使之成为村民砥砺道德和人生向上的手段。把传统生活方式重新创造后再回归到现代生活,如一些民俗活动,在日常生活层面上发扬光大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中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美德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增强老人会、农村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社会组织的道德评价功能,使青年生活有预期,道德有舆论压力,才会逐渐“生长”出新集体主义意识和互助合作精神。政府要发挥在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积极应对农村人口流动及其带来的价值变迁的挑战,引导文化中介组织和公益组织,动员文化旅游专家学者,培育农村当地精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通过城乡文化的和平共处、长期融合、创新和改造,使传统文化精华部分深深植根于村民的交往生活之中,敬畏、坚守传统中优秀的文化价值,同时养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

篇6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格局 中西融合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历代的文化所传承下来的,是几千年来先辈们智慧的结晶、文明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逝的危险,一些鲜有人关注的民居、传统工艺甚至已经逐渐消失、消亡。传统文化正面临怎样的现状?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走?通过对这一主题的探析,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并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民族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探究。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胜枚举,从古至今,历朝历代也积淀下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汉字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自汉代以来的两千多年,汉字一直被历朝历代所沿用,甚至在外族入关的元、清两朝,都没能让蒙古文、满文取代汉字。民族的传统文化是连接一个民族的纽带,它对于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发展和增强民族自信心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历若干年的积累和蜕变所产生的一种文明产物。这些文明是现代化社会加速发展的助力器,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发展,需要有建立在经济、政治制度之上的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传统文化,就缺乏经济持续发展的思想根基和方向指引。一个国家要想走向繁荣,实现现代化的发展,就必须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一个民族缺少了民族精神,就意味着失去了民族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困难面前就会经不起考验,最终走上民族没落的道路。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传统文化理论上的遗失。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后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存在于这个国家的每个民族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各个民族的文化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融合而成的。一个民族最怕的就是没有根深蒂固的信仰做支撑,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将会变成一盘散沙。在经历了和这两次文化重创之后,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开始反思,并逐渐找回了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了当下最重要的文化改革任务。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西方文化的冲击。任何国家的繁荣富强无不是从文化强国做起的,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搞好对外发展,才能使国家屹立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近几年,中国的传统文化频频被窃取,许多我国传承多年的节日习俗却被其他国家申请为文化遗产。2005年,端午节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事件显示出了我国对于传统文化不够重视,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的不够到位,有些文化甚至走向消亡。虽然搞好现代化建设和适应新的时代潮流很重要,但是有些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不应该被抛弃。如今,世界各大强国都已经打起了文化牌,利用文化便利来渗透到其他国家国民的生活中,试图改变当地的风俗习惯,从而实现在文化上的统治地位。我们应该保护并发扬传统文化,使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不够完善。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其中也难免有一些落后、腐朽的部分存在,这部分传统文化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然会遭到淘汰,只有符合新时展道路的文化价值体系才能被时代所认可,得到弘扬和发展,这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文化近年来没能得到大力的弘扬和发展,归因于我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够完善。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我国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建设需要走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道路,这样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得到不断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完善和弘扬。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发展策略

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上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做起:第一,要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例如我国传承多年的风俗习惯、经典文学、文化古迹、科技发明等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先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典,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第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传统文化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摒除腐朽的、过时的。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缤纷多彩,将这些传统文化有选择性地传承下去,文化强国的建设将指日可待。

中西融合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全盘否定和完全拒绝西方文化是不明智也是不现实的。对于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吸纳和接受,使中西方文化得到融合发展。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应坚决抵制两种思想观念:第一,完全、绝对地将西方文化拒之门外,不注重吸收国外文化的先进部分,这样会导致我国的文化发展固步自封,失去在世界文化大舞台上崭露头角的机会;第二,崇洋,不加选择和考虑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认为只要是国外的就是先进的,这种观念是缺乏民族自信心的表现。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中西文化融合发展,以中为主,以西为辅,在大力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中先进的部分。

结合时代特色完善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使中国文化更好地融入世界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各国文化也相互交融,互相影响。弘扬中国文化要坚持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发展理念,既不完全抵制西方文化,又不崇洋、摒弃传统文化。通过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利用政府扶持政策,努力完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其中既包含许多先进的思想、创新的发明、丰富的文学等,但也存在一些老旧腐朽的思想和落后的文明。对待传统文化,当代人需要选择性地吸收和传承,在多元化的格局下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为此,国家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积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体系,将传统文化融入民族精神,从而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不断创新。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桂北古民居美术创作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5YJC76010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弘扬节日文化研究》课题组、李心峰:《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艺术百家》,2012年第3期。

②杨丽丽:《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中国梦的实现》,《学理论》,2015年第1期。

③吕霞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科技信息》,2014年第4期。

篇7

关键词:

京剧,作为我国众多艺术剧种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称为“国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当然举足轻重。在我校园内的西北角,坐落着一代京剧大师王瑶卿先生的故居。王瑶卿先生是中国京剧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王瑶卿故居”是校园环境中一处不可或缺的文化景观,“王瑶卿”对于我校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学校教育的启迪上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价值。因此,我校决定对王瑶卿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探究和运用,让更多的人通过王瑶卿去了解京剧、走近(进)京剧,也试图通过种种尝试,让王瑶卿的大师风范和他对艺术的创新精神在我校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走进了故居我们便可以走进王瑶卿,走进了王瑶卿,我们便可以自然而然地走近京剧,因此,以“走进京剧”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课题,王瑶卿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课题研究的源头与活水了。

一、创设情境,引入京剧:

活动前,进行相关学习和活动氛围的渲染。活动开始之际,由校园的文化景致进行推进,自然地引出王瑶卿故居,并将组织学生参观王瑶卿故居,引导学生就自己的参观感受以及对于王瑶卿其人的了解(在课前充分收集相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广泛而充分的交流(结合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各种信息、资料)。既然王瑶卿故居已成为人民小学文化景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觉得作为人民小学的一名学生,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了解王瑶卿。在学生了解王瑶卿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熟悉京剧、走近京剧,这也是我们将“走进京剧”这个活动课题植根于学校历史发展的前提之下,植根于学校文化特色的背景之下的一个生长点。

二、讨论交流 了解京剧

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主要引导学生将自己课前进行的各种关于京剧知识的材料进行充分地展示,以使学生逐渐地了解京剧,认识京剧,从而为学生接下来的进一步的“走进京剧”奠定必要的基础。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认识京剧在我国戏剧领域中的“国粹”地位,了解认识京剧“生、旦、净、丑”的四大角色分类等等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就京剧这门艺术在唱腔、念白、(武打)动作和脸谱这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具体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对京剧产生一种好奇感,进而转化为一种浓厚的兴趣。并且为下一环节进行的相关实践活动做好必要的准备。

三、自主选择,分组活动

我们所开设的活动以课题为引领,以研究性学习方式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开设的活动内容有:

1.“京剧的起源”资料收集。组织学生学习京剧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以及在近一百年中京剧各大流派的形成,使学生对京剧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京剧名角知多少”小调查。组织学生探究京剧名角的故事(重点研究我校特有资源“王瑶卿”的基本概况),以及京剧名角的经典名剧、京剧名角的轶事,使学生对京剧人物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3.京戏欣赏。组织学生听京戏、说京戏、评京戏的系列活动,让学生直接聆听,与京剧零距离接触,让国粹更快地走入学生心灵。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声有形的音像手段,用维妙维肖的视频画面,给学生以直觉上的感受与刺激,使学生对京剧的浓厚兴趣油然而生,通过巧妙的点拨、有效的概括提炼,让学生对京剧从“唱腔、念白、(打斗)动作和脸谱” 四个方面加以初步的感知。这便为学生接下来的围绕京剧的四个方面(念白、唱腔、动作、谱脸)进行充分的活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为接下来学生“分门别类”地学唱京剧、表演京剧、走进京剧、与“京剧交朋友”作了必要的准备。

4.京剧脸谱与脸谱知识的收集。组织学生收集京剧的各类脸谱,让学生通过探究了解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了解每一种脸谱的画法都不同,以及脸谱上的每一种颜色的含义不同,激发学生对京剧脸谱的兴趣。

5.京剧脸谱制作,组织学生动手绘制脸谱,并将同学们绘制的各类脸谱作品张贴到班级的板报和学校的橱窗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京剧的喜爱之情。

篇8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jhlt.net.cn

*基金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121)

作者简介:史铁杰(1967―),安徽阜南人,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余妍霞(1979―),女,安徽舒城人,安徽师范大学宣传部政工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传统文化及其教育价值解读

(一)传统文化的内涵解读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事实上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多数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都是以一种描述性的方式来进行陈述,如:中国传统文化在整体上是指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所形成积累起来流传下来的至今仍在影响当代文化及整个社会的相对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的总称。[1]有学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归纳为以下12个方面:天人和谐、道法自然、以民为本、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也有研究者从个体与社会等层面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概括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天人合一、惠鲜鳏寡、仁者爱人、互助相扶的价值实践”[3]

事实上,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与解读,在这些解读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较为统一的观念。从时间范畴上说,多数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一种古典文化体系,从时间上界定为清晚期之前;从性质上说,传统文化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是根植于本民族土壤中的具有稳定性价值承载,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征;从具体内容上说,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合了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以及佛教文化;从外在表现上说,包括了体现政治伦理的价值观念,以建筑、艺术为载体的物质形态以及反映民俗、风尚的动态体现。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分析

从以上传统文化的理念来看,不论对于社会发展还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传统文化都有其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传统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坚守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并且势必还会将这种具有规训与引导意义的价值体系延续下去。近些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中就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强调教育内容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并“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党的十更是把传统文化上升到体系的高度,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而,必须强化传统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与传播,真正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师生中的重要作用。

二、当前传统文化在高校中的传承现状

(一)对于当前高校传统文化传承的调查

1.调查的研究预设

理论上来说,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在高等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应当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这一重要性如何能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性,这其中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学生的认同程度,这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化与否,从而影响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度问题;二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路径与方式,这会影响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效度问题。我们围绕这两个方面自制了调查问卷,从学生的态度情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方式与效果等方面来收集信息,以作出客观的分析与判断。

2.调查对象的选择

由于师范院校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的特殊要求,关注传统文化在师范院校的传承情况更具有其特定的研究价值,因而本次调查选取安徽某师范院校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同时选取了少量其他综合类院校的学生,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426份,有效回收率94.7%。

(二)当前高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

1.从认知层面来看,当前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较为积极的态度

当前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意义方面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54.5%以上的被调查对象认为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32.4%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只有10%左右的学生不认可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另外,有66%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在发挥着作用,其中19.2%的学生认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力量很强大。而在对传统文化的后继发展的认识上,有83.3%的人认为大学期间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仅有2.8%的人认为没有必要。从弘扬传统文化层面,大部分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有继续发展的必要。

对于传统文化价值引领作用较为认可。在调查中就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有内在关联。同时,对于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22.7%的人选择了对于个人修养的意义,是所有选项中选择人数最多的。再从对于传统节日的认识来看,75.8%的学生认为将传统节日定为法定节日对于思想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反仅有6.6%的学生持反对意见。由此说明对于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大学生在认识上还是给予了肯定。

2.从实施效果层面看,传统文化传承的效果一般

从调查结果的统计情况来看,学生总体上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理想,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表示不了解或是仅仅粗略听说,表示非常了解的只有5.4%。这说明在高校中的传统文化传承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从不同学生的认识差异情况来看,学校的传统文化影响作用并不明显。从性别对比看,在调查中男生表示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人数占到其总数的58%,而女生的这一比例只有33%。从专业对比来看,文史类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了解的占55%,而理工类这一比例只占37%。

3.从途径上看,传统文化缺乏有效的传承方式

从学生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途径来看,主要来自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如对于仁、义、孝、忠等传统美德的认识与情感,44%的学生表示是自小耳濡目染形成的,另有45.9%的学生表示是在课外书中了解的。在问及学生“主要通过怎样的媒介接触到传统文化”时,有22.9%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有20.4%的学生回答是互联网,只有约18%的学生是通过书籍接受到传统文化。而对于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64.1%的学生表示很少。

学校对于传统文化传承没有有效的途径。从较为正式的课程角度来看,在统计中有51.4%的学生表示在大学没有开设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从学校的组织与活动开展情况来看,仅有9.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校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社团组织,相反一半以上的学生明确表示所在学校没有类似组织。从相关活动的开展与参与情况来看,仅15%的学生表示参与过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自己甚至从来没听说过有这样的活动。

三、促进传统文化在高校中有效传承的思考

1.在观念层面对于传统文化要能够积极认同

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主体的文化认同,即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当前高校中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首先存在着在思想上重视不够的问题。从学校方面看,缺少对于传统文化传承的总体规划,诸如课程的开设、内容的选择、活动的开展等。从学生方面来看,表现在没有积极主动地去拓展获取传统文化信息的渠道,满足于被动、消极而零散的获取有限的传统文化内容,并且对于所获得的有限内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当前学界的研究来看,诸多研究者都指出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认识问题,这种认识首先是准确的定位,正确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是科学的评价,包括评价传统文化内容自身的现实意义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状况。就当前来说,研究者较为多数的评价意见指出当前的传统文化正在日益“式微”[4];批判的继承,这也是在践行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具体来说,从学校方面必须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传承对于人才培养及培育过程的重要意义,在目标预设时将传统文化提升到与学校正式课程内容同等重要的地位,将传统文化与各学科内容之间有机整合。

2.在行为层面以多元、立体的方式践行传统文化

从调查中所发现的问题来看,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一种自我的方式,不自觉的、被动接受,缺乏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与载体,因而,在促进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中具体的行为举措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方面,有研究者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提出创造让人感受“天人合一”的学校自然环境、加强伦理规范的社会舆论环境建设以及提升学校文化的价值引导力等途径以实现学校的文化传承。[5]在此我们将传统文化的践行从内容和途径两个方面相结合,建构一个多元、立体的传承模式。

首先,从内容上来说,传统文化传承一是要全面客观的进行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将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文化呈现给学生,这其中包括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价值观,民族性文化传统,特色化文化艺术等。二是要在批判与扬弃的基础上选择经典性的传统文化著作,并以中肯的态度指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正如有学者指出,但凡一个大国、一个强国,都具有能在世界上足以称道的本国文化,这是一种真正的本国特色的非物质力量[6]。三是将传统文化与当前的思想价值观相对比融合,即将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以与时俱进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从而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意义。

其次,从途径上来说,传统文化的传承一是要形成一个立体层次,包括以学校网站为代表的校园网络媒体,以校报、校刊、宣传栏、社团期刊为代表的平面媒体的文化传播,也包含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的文化内涵,课程选择、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解读,再到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评价中的传统文化意义显现等,从而形成一个由外到内的学校立体传承体系。

再者,整合社会的媒体资源,积极利用诸如广播、电台、电视台及书籍、报刊中涉及传统文化的栏目或相关内容,使学校内部小环境与外部大环境形成合力,从而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在生活与学习中理解与践行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取向。

3.在制度层面要给予传统文化传承以有效保障

从调查中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在制度层面没有发现有效的保障机制,也就是说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否没有在制度层面体现,在实施层面更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激励与制约,因而传统文化传承只是停留在理论上或形式上,而无法真正落实。因此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

具体来说,这种制度体系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在课程与教学层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建设中都要充分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诸如以学分选修的形式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常规课程体系中去;二是在学生活动层面,将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开展及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纳入到对学生工作管理考评制度体系中;三是在学校管理层面,从学校的宏观办学思想,到对学院及部门的管理要求,再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评价,都将传统文化传承在观念上、在措施上体现出来。如此,不论是宏观的方向指引还是微观的具体操作,都能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以规范、激励等方式保障传统文化有效传承的完整体系。

4.在社会层面要创造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高校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高校自身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行为措施,还需要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社会各方面都能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重视既包括政策层面的激励与引导,也包括物质层面的支撑。

在政策层面应通过制定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励与引导高校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把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质量评估、专业与课程建设等方面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实施情况作为评价高校教育教学的组成部分,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良好氛围。

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人们的生活环境也发生变化。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建筑项目各种设施进行的设计、优化和开发活动。为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在建筑设计中,彰显当中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有效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运用相应的原则、方法和理念,采取相应的设计策略是必要的。

1建筑设计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原则

建筑设计原则是对建筑设计各项工作起指导作用的各种规则总称。建筑设计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建筑设计追求的是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善于挖掘文化内涵,将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思想与当代设计理念有机,促进建筑设计水平提高。1.1保持传统文化特色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自身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建筑设计时要保持这些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对其进行继承,并进一步发扬光大。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对他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和风土人情,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将这些有民族特色的建筑与当地实际有机结合起来[1]。此外,建筑设计时,要适当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和高科技手段,考虑当地居民心理接受和认同感,防止破坏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保持建筑景观特色,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景观。1.2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建筑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筑景观设计时要尊重历史文化传统。对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文化内容,设计时要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保护,保护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建筑设计当中,并进行独立规划和设计,有效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如图1所示),借鉴传统建筑构件———斗拱,对传统建筑元素优化,并与现代设计理念巧妙结合,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1.3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设计担负着传承当地文化的任务。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有不同的特征,代表着形态各异的当地文化。建筑景观在时间和地域上有着巨大差异,时间不同,建筑业的发展程度不一样,形成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建筑景观[2]。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使得建筑景观有着巨大差异,例如,江南村庄和北方村镇,它们的景观是截然不同的,设计中应该注重传承当中文化,促进设计水平提高。

2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理念

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运用相应的理念,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并在设计中贯彻落实,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2.1绿色环保。进行建筑设计之前,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传统文化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文化内涵、文化的价值特征等。同时要对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研究,熟练掌握自然环境情况和文化特征,并防止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在对建筑选址、建筑规模设计、建筑规划、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等进行最终确定时,要考虑其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坚持绿色环保理念,防止对生态环境破坏。如福建省方志馆在响应国家号召下,利用福州市旧档案馆进行改造。地方志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因此在考虑建筑外观时,采用以下三个元素:一是志书的肌理,书卷的立面(如图2);二是窗花文理来源于书架(如图3);三是错缝的石材,暗示方志的厚重,隐现历史车轮的痕迹(如图4)。2.2整体规划建筑设计时要树立整体规划观念,保证规划体系的完整性,使居住区和无人居住区的建筑相互协调,保证建筑景观的整体性。同时,制定有关建筑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引导建筑设计与周围环境协调,落实传统文化理念[3],促进建筑设计水平提高。2.3生态节能生态节能也是建筑设计必须树立的理念,这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不仅在设计时需要树立生态节能理念,进行科学合理设计。建设时更需要采取措施,做好建筑工程建设、采光、供水、供电等问题,在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同时,做到生态节能,这也是符合传统文化理念的要求的。

3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方法

建筑设计方法多种多样,它们对设计效果产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设计方法。3.1使用艺术化设计。建筑设计是外在形象的一种表现,给人们的视觉以最直观的印象。所以,建筑设计需要运用艺术化方法,考虑居民审美感和审美意识,尊重他们的美学观念和艺术理念,遵循传统文化的要求,使建筑设计具有美感和艺术感。3.2注重人性化设计建筑设计中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运用人性化设计方法,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加强环境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筑设计运用人性化的方法,体现“以人为本”理念,是一种新型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模式,有利于建筑工程生态化,也有利于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3.3协调各方面关系主要是指在建筑设计时,要协调好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之间的关系,根据协调原则,从整体入手,在建筑设计的同时,要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建筑设计中将当地的文化内涵、景观美学艺术、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创造出适合人类居住的景观。同时建立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布局进行分析和评价,既保持当地景观特色,又增加多元化的景观因素,促进建筑设计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4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为应对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有效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结合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4.1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基础设施布局、建筑项目布局、传统文化因素等。对建筑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布局,有效融入传统文化因素,节约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4]。例如,上海金茂大厦是其中的代表,它在建筑设计时,将古代佛塔建筑符号与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巧妙结合(如图5所示)。4.2应用传统文化理念,改善周围环境绿地对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保护环境、调节气候、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建筑景观。因此,建筑设计时要重视绿地的规划和建设,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绿地,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外还要增加各种形式的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选择合适的绿化物种,提高绿化程度,改善生态环境。4.3提倡节约型的设计理念,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建筑设计中要树立节约型设计理念,引导节约资源,并付诸于实践,反对资源浪费。一方面,制定与完善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加强对设计人员节能意识的引导,严格执行节能方案,推广节约型建筑设计理念,促进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4.4重视与当地实际结合,彰显传统文化魅力建筑设计中不能照搬某种模式,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采取设计策略,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准确把握时间、地区、产业等方面的差异,制定设计方案,确定工作思路,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具体的问题具体分析[5]。例如,苏州博物馆(如图6所示)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在设计中,将中国江南民居粉墙黛瓦的建筑意象与山水画意境完美结合,将传统文化和当地实际巧妙结合。4.5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促进设计水平提高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和复杂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也非一朝一夕,因此,必须建立与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第一、资金保障。建筑设计离不开资金使用,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证。保证专项资金按时按量投入,资金使用全部落到实处,为建筑设计提供物质保障,促进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第二、协调各方行动。建立与健全协调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密切各方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保障建筑设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5结束语

总之,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其彰显时代价值和艺术魅力。另外还要善于总结设计经验,提高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将其有效融入建筑设计当中,促进建筑设计水平提高,为人们营造更为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高明,董雅.从历史中建构未来———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文化的传承与再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7-220.

[2]刘爽,于雪.我国传统工艺设计对民族文化的体现与传承[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156-158.

[3]杨谦益.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福建建材,2015(9),23-25.

[4]刘思源.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中华建设,2016(2),78-80.

篇10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文化历史,同时,也是我国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但随着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愈演愈烈,武术教学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只能仅存于少量的课时,中国武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已日趋消亡。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高校武术教学中,在向大学生传授武术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武术教学的并举。本文拟从高校武术教学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来论述两者的传承,并基于此,提出在高校的武术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的几点策略。

一 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中华武术的发展史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中华武术根植于中国文化这片土壤之中,它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化现象存在。武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中武术文化仅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分支,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武术文化的渊源流长,而传统文化也为中华武术文化打上生命的烙印。由此可见,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也是融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1 高校武术教学对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自古就有“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方能兴我中华”之言.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中华武术更是国人保家卫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习武者们奉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立世之本,更是将“天下为己任”作为自己的处世原则,充分发扬了爱国主义的情操,为了正义,他们要不断的习武,敢于抗争,甚至不惜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堪称为那个时代的脊梁。

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正是让这种坚守正义、崇尚气节的思想精神能够对培养当下大学生优秀、健康的民族品格,以及使得大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能激励时下大学生敢于同有损国家及人民利益的恶势力行为作抗争,当民族遭遇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中华武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通过在高校开设武术教学课程,既有利于当下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能使得大学生们更注重个人对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以及为民族、正义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同时,也能增强大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 高校武术教学能有效向大学生传递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在《周易·乾》中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告诫我们:君子之处事也应效法天,力求进步,永不停息,乐观向上,奋发有为。而正是源于这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才培育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抗争的精神,并在习武者们的不断练习中得到发扬光大。而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让大学生们在长期的武术练习中,既能提高自己的武术技能,强身健体,也让大学生们养成坚持不懈的刚毅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高校开展武术教学,在不断提高其武术技能的同时,也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竞技,也鼓舞了其斗志,培养了大学生们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和自强不息的优秀精神品质,从而使得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具备敢拼敢闯、不断创新、永不服输的可贵精神。

3 高校武术教学对传统道德礼仪的传承

随着东西文化的碰撞和交流,西方文化已全面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而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礼仪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课程,藉以不断重视和加强对武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已迫在眉睫。武德是传统道德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属于体育道德这一范畴。它既是人们参加武术活动所要遵循的公共体育道德,同时,也是习武者们在从事有关武术教学和训练工作,以及各种竞赛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伦理规范。又因为武术与其体育活动的不同,它与民族道德息息相关,并相互渗透,因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道德规范,即武德。而在我国传统的武德内容之中,又尤以“仁”为核心。

习武者奉行的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敬习之道,先重师礼”的人生观念,从中可看到,武术以其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承尊师重道的道德礼仪。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能有效通过武德教育激发大学生的民族大义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有利于时下大学生将最初维护个人利益的狭隘道德观,发展到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实现尚武与崇德的有效融合,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努力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 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1 营造良好的武术教学氛围

目前,我国大多高校或多或少均开设的武术教学课程,其武术教学内容也多以五步拳、太极剑、太极拳、初级剑等一些相对简便易学的课程为主,而一些高校的体育课程,甚至还将太极拳作为本校大学生的必选科目之一。上述的种种做法对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直以来,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经常提到文武兼修,精武精神等,都是鼓励习武者或对习武者的赞誉,其中更注重的是习武的内在思想,即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精神和气节,习武修身,提升素养。因此,在体育中的武术教学,不仅仅限于对学生武术技能培养,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文化内容和精武精神,教师要在文武兼修方面引导和指导学生,从而让学生强健体魄、增强气质和修养。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拓展教学内容,增长学生的知识面,在传授武术技能过程中,把传统文化与武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使武术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继承,并认识到中华武术中文化精髓的重要性,并潜下心来进行学习、感知、实践、感悟、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华武术的爱好和兴趣,并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同时,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德育素养,也提到很重要的位置,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武术与其是一脉相承。因此社会各界要支持和关注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武术的环境。可以从学生的小时抓起,开展武术操、少年拳等,打下基础。在大学时代重点发扬武术精神,进行武术技能培养,同时可以成立武术协会,各个大学开展武术俱乐部,开始专业的武术课程,为高校武术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武术比赛、武术节等,利用学校广播、武术讲座、课堂教学、校刊、海报等进行对武术的宣传和展示,其中包含武术的历史、武术文化、武术思想等,让大学生了解武术,指引正确的方向,从而推进武术教育在高校迅速发展。

2 加强武术师资队伍建设

在当今的武术师资队伍中,武术教师有一定基础,但对武术文化和精神做研究的不多,主要是传授武术技能,从而忽视了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把武术中的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发扬。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榜样,教师只有具有精湛的武术技能和良好的武术文化修养,再加上合理的教法,才能更好的搞好武术教学。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武术蕴含的文化和知识,因此要加强武术理论的学生,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并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注重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进行渗透,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武术修为,让学生感受到习武的意义,进而培养其兴趣。因此,武术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修养,特别是武术文化的学习和研究,进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自己内外兼修,完善自我。让自己在武术技能、武术文化,武术教法上进行有机结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提升武术教学实效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武术方面的教材也是过多强调的是竞技动作,弱化传统文化,因此要加强教材的修改和整编,以提升教材质量,形成标准的教学课标和实用的教材,让专家、学者、武术教师、习武者能够参与课标和教材的编写,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材中,编成突出传统文化思想的、高质量的武术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在武术教学中传播、继承与发扬,让大学生了解武术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根源,体会武术健体修身的意蕴。让每个学生在习武中达到锻炼身体、提升体质,并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3 培养大学生竞争和拼搏的意识是武术文化教育的根本

武术的技击性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武术的本质属性。武术动作都具有攻防含义,而攻防格斗技术也就是指的技能实战,来源与实践。武术刚开始是军事训练的手段,在古代与军事斗争是分不开的,是对抗和战术的手段,非常讲究其实用性。其目的是打伤或击毙对手。在冷兵器时代,将帅会进行讲武,武术作为军事斗争的主要手段,鼓励士兵积极习武,以提升战斗能力和气势,同时进行习武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宣传,否则就会成为战场上牺牲品。

当今的武术教育也要讲究竞争和拼搏意识,虽然不像古代的士兵那样拼个你死我活,但同样要进行竞技,其教育的根本也是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拼搏思想。武术的形式和内容是多种多样,就目前学习最多的就是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技击方法,对抗性强;套路运动由攻防格斗动作组成,形象逼真的攻防动作,主要是进行表演,给人美的享受。武术运动集中体现了攻防格斗的特点,如太极拳中的以柔克刚等。而器械也有不同的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多种的打法。如棍打一大片,枪扎一条线,各拳种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都表现攻防的特点。中华武术作为当今体育运动主要形式,其技术上都也是遵循了攻防的规律,将技击寓于散打运动与套路运动之中。因此,大学生通过习武能培养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从而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总之,高校武术教育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通过武术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武术蕴含的武术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在接受武术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文武兼修,即武术技能与传统文化的教育,使中华传统文化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高校武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J].学术论坛,2010(9):178-182.

篇11

一个国家和民族只有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更好地在人类文明中以特有的民族文化艺术形式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传统文化艺术是民族的脊梁,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的民族,是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民族。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精髓,世界艺术的瑰宝,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贯穿其中的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在世界文化艺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极大了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内涵,我国古老文明灿烂悠久的文化艺术在世界先进文化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也将传递民族强烈的道德、情绪感染力及传统文化艺术价值,就此,本文就如何更好的传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做一探索。

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文化是艺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东西,它赋予艺术神奇而特殊的魅力,艺术是文化外在的表现形式,它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并将文化的深厚底蕴得以更好地发扬。这种文化与艺术在相互促进和相互交融、升华中不断形成了文化特有的艺术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绝不仅仅是指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拥有的那些丰富多彩的艺术样式和作品,而主要是指贯穿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的那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精神。艺术精神指的是在古代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心理模式,它超越于儒、道、释不同文化体系之上,深藏于整个文化传统的深层结构之中,左右了中国古人几千年的精神风貌。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传承并发扬光大,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和丰富世界文化艺术做出贡献。

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的价值

1.文化中的艺术精神对人们的道德、情感、人格都有积极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道德修养和艺术修养是人生修养中两个不可缺少的方面,而传统文化艺术在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完善人格方面都有积极作用。经过对文化艺术理论的提升和认识的自觉,渗透于社会、人生的各个领域,中国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更主要地体现为一种对社会、人生意义的理解、人生价值的判断、个人生活态度和方式的思考、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乃至对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的把握与运用等等。

2.文化中的艺术精神指导着人们的艺术实践活动。艺术精神的养成是离不开艺术实创作和欣赏,但艺术精神高于艺术创作和欣赏,并在发展中不断的指导着艺术实践活动。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反映了人们对人生的理解与追求,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直接表现。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了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高尚的艺术欣赏趣味,文化艺术精神不断提升,在艺术实践活动中提高了人们的创造灵感、欣赏水平,对人们参与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三、如何更好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精神

在当代多元文化形式并存的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并能够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精神有很好的领会与把握,同时,能够发展出一种较为有效的艺术方式并提炼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最重要的精神,将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并发扬,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1.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当今世界文化艺术多元化趋势明显,我们唯有高擎中华艺术文化的大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精神,加强文化艺术教育,尤其是加强对各级各类续续的文化艺术教育,把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形态之一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并加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的力度,主要是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教育。

篇12

网络是传统文化保存、传承的新平台。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让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网络的迅猛发展为传统文化的生息演变带来了强大的助力和冲击,传统文化的命运与传承、网络文化的走向与未来,成为关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弥足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亡,濒临灭绝。如何保存它们,除了传统的方法,新的数字化理念也开始使用。

2010年虎年春节前夕,由北京网络媒体协会协同第一视频、搜狐、网易、干橡互动(人人网、猫扑网)、凤凰新媒体、TOM网、千龙网、新浪网、百度等九家知名网站,共同策划了“风景这边独好・虎年网络大过年”大型民俗专题活动。从腊月二十三农历小年到年三十,八家网站推出八个民俗主题日、通过八天的接力传递,为全球网民献上了八场春节民俗荟萃。八家网站专题总点击量突破2亿6千万次,独立IP超过2000万。境外独立IP接近60万,收到各类网民互动作品几千件,各类留言祝福1548万余条。参与网民遍布全国27个省份,以及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网络成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新的传播空间。

从皖南到东北,从苗寨到水乡,来自中华各地的网民集体通过互联网、重温了具有浓烈民族特色、地理风俗的传统春节文化,分享了自己的春节记忆。身居海外的华人网民也积极参与其中,网友“兼听则明”以图片形式展示了澳大利亚墨尔本唐人街欢度中国年的热闹场面。定居澳大利亚的博友说“过年就是要把华人都聚起来,提醒我们仍然还是中国人。生活方式,信仰和语言可能已经改变,但是根本的精神没有变也无法变。”

此次活动以网络媒体为主导和推动,第一次将民俗传统文化与互动性这一特有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以互联网站为平台和载体,将散落于民间的春节“记忆”进行数字化收集与整理,并对当下中国社会春节民俗进行原生态的记录与呈现,使传统文化主动借助网络传播平台得到传承与发扬。

此外,世界各国文化机构和企业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欧洲积极致力于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数字化工程;美国则把开发利用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的遗产,作为展现其最新技术的内容载体。我国也已经开始启动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以及数字故宫、数字敦煌、数字西湖等遗产数字化工作。随着谷歌数字图书馆、电子书、文化保护数字化的普及,传播介质、传播方式的改变或许稀释了很多我们带有怀旧情结的乐趣,但是。无可否认的是,网络技术使得传统文化获得了更广泛、更便捷的接受方式和适合于大众传播的新的应用平台。

网络是传统文化重塑、创新的新助力。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能够适应时代潮流对信息传递的要求,而且与传统媒介相比,有其优越性。从传媒本身的特点看,网络可实现多媒体传播,使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一元变为多元,将记录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融为一体;网络可实现交互性传播,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直接交流信息,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间的距离,并能够在两者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信息深度加工和整合。从受众角度看,网络使受众摆脱了时间、地点限制,使受众掌握了传递信息的主动权。

信息化时代网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使传统民族文化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及双向选择。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只有重塑,抓住机遇,利用本民族的优势和网络这一新型传媒,才能挺进世界文化阵地而立于不败之地。

利用网络优势,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化发展。要积极利用网络文化所提供的信息化手段,将传统文化作为内容,将数字化作为载体,用新的传播方式、先进的文化手段去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接触,从多方面深化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篇13

周杰伦多才多艺,唱腔特别。他的歌词大多是台湾著名词人方文山所作,歌曲中有一种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风格,这在当前缺乏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的娱乐圈是非常难得的。

周杰伦歌曲中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如:《发如雪》中的古筝,《东风破》中的琵琶、二胡,《龙拳》中的陕西大鼓,《霍元甲》和《双截棍》中的中华武术,《青花瓷》中对陶瓷的勾勒,《我的地盘》中的京剧,《兰亭序》中对中国书法的赞叹,《本草纲目》中对中医的崇尚等等。

可见,周杰伦歌曲中运用中国风元素的俯拾皆是,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东风破》。《东风破》整首歌词充满宋词的意境,歌词与古诗词的交织发挥到了极致,如“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一句化用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另外用琵琶伴奏,婉转动听的琵琶声在歌曲间歇时起到了完美的过渡作用,让人不禁想起琵琶女与白居易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美丽邂逅,增强了对诗词的感悟。

现实生活中,纯传统元素的表演已难以受人青睐,观赏者几乎仅限于那寥寥无几的“银发族”们。周杰伦的歌曲给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生,使传统文化重见光明。他借着自己独特的感染力增强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有效地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当然,具有传统元素的流行歌曲在走红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质疑,有些人认为周杰伦歌曲低俗,歪曲斜唱,认为这是对传统文化的侮辱。当然我们不排除流行歌曲中有低俗之作,但优秀的作品才是主流,与其让传统文化死在时代的胡同里,不如让它随着时代的大潮向前闯!

篇14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的文化根基

文化即“以文化人”,即教育人、影响人和感染人,其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塑造人的心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其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同时也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创新性。如自古以来“忠、孝、仁、义、廉、耻”就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孔夫子德育内容的精髓。即便是进入现代社会,我们也应该教孩子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对国家、对父母、对他人以及对自己。当前,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不少小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品质等受到外来文化的和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一些不良表现,如拜金主义、盲目攀比、自私自利、享乐主义、诚信缺失、集体意识淡薄等。这些现象及问题对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学校盲目提出各种形式主义口号,开展了大量的德育活动,但收效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校层面对德育工作目的理解不够透彻,对德育工作内容把握不够全面,德育开展途径选择也不够科学等。从本质上来讲,小学德育工作缺乏正确科学的文化引领。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对传统文化经典及精髓等进行系列整合,将其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非常必要。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机结合是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更注重对人思想的改造。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还不能全面理解“人生”、“价值”等概念的确切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小学阶段开展科学人生观等教育过早。因为在小学阶段,孩子已经开始对幸福、责任、金钱、良心等概念有了初步认识,而这些认识恰恰是日后形成独立人生观的基础。如果在小学阶段忽略了这些教育和引导,日后形成科学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很难。因此,在小学阶段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对孩子进行教育和影响,让他们学会做事认真、尊敬师长、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将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修养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这些社会变迁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学校作为育人的重要场所,当下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学校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下去;另一方面,又难免会受到现实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就小学生行为表现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知之甚少,更谈不上有文化自觉的意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小学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规范其文明行为,而且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其文化自信。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有机结合的路径选择

(一)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循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按照学生身体及心智发展的成熟程度,具体分为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按照纲要的具体要求,小学低年级主要是启蒙教育,重点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低年级学生要知道一些传统的文化节日,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节日组织开展不同文化内容的班会或文体活动,如元宵节的猜灯谜、赛诗会;端午节的“端午情怀”手抄报、“浓浓中华情”文艺汇演;教师节的“老师,您辛苦啦”演讲比赛、“唱给老师一首歌”演唱会等,通过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此外,低年级学生还需要了解和使用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如见人问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视频播放以及家庭实践活动等,让孩子体会传统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够亲身实践,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与低年级相比,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要以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例如,高年级小学生不仅要知道一些传统节日,更要知道节日的文化内涵,包括节日的来历、习俗、经典故事以及与国外节日的对比情况等。在经典诗文赏析方面,要能够理解作品大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及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述评其社会影响等。因为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粹,是民族精神的凝结,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此外,要培养高年级学生具有更强的识别能力,逐步提高其辨别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帮助其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主要路径。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深深地融化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里,积淀为一种文化基因,成为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小学德育课堂的重要教育影响作用,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及手段。此外,在其他学科课堂教学中,也可以渗透德育内容。如语文课中的诗词欣赏、文章解析;历史课中的人物介绍、事件背景;音乐课中的经典名曲欣赏;美术课中对美的认识;体育课中的团队合作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积极拓宽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校本特色,多角度多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三)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水平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要使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必须先教有所长。一位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应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领悟做人的原则及道理。小学教师是小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作为小学教师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时刻树立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自身责任感、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文明有礼,谦虚待人,以身作则,努力争做学生的好老师和好榜样。学校也应该将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文化修养等作为学校的重头工作,树立典型,强调示范,打造一支高素质、高修养的教师队伍。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