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范文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3:0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固定资产出入库管理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资产档案;分层架构;WCF;物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006-03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of requirements on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and the difficulty in managing it,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of fixed assets has become a very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e customer requirements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busines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WCF hospital, depending on which the designing scheme of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was determined, including a total design of system structure and architecture. Then there was a module division based on different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service layer, persistent layer and presentation layer and got the service of WCF hospital deployed finally.

Key words:fixed assets; asset archives; layered architecture; WCF; material management

1 概述

医院对信息化要求很高,而由于医院在业务量不断增加,业务范围逐渐扩展,新形势下的固定资产管理急需变革,设计开发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医院来说意义重大。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10开发工具和C#设计语言,以SQL Server 2008 作为后台数据库,基于分层架构模式,结合WCF技术构建。本系统以资产为核心,具备完整的资产管理台账,不但提供资产增加、调拨、折旧、增值、报废基础管理功能和基础信息管理功能,还具有库房管理、资产维修管理、资产盘点、货款支付管理的功能。库房管理包括资产入库、资产出库、科室领用和科室退回,记录资产来路和去向。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业务需求分析

固定资产在医院资产中所占比例较大,固定资产的管理对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乃至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应满足以下业务需求:

1)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可以对系统基础信息进行设置,比如仓库、资产类别、资产名称规格、生产厂家设置等。

2)库房管理:针对资产出入库进行管理,包括采购入库、采购退货、科室领用、科室退回。

3)货款支付管理:资产采购入库后,物资管理部门发送货款支付申请;财务部门对申请单进行审核。

4)资产条码标签管理:每个资产进入信息系统后,生成并打印唯一条码标签,贴在资产规定的位置,避免账务不符情况的发生,也利于资产跟踪管理。

5)固定资产的变更: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增加、所属科室改变、折旧方法的变更等等。

6)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耗损,按照折旧年限每月平均提取耗损金额。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会有不同,因而需要按资产类型设置折旧年限。

7)固定资产增值:由于资产新购的配件一般体积较小还可能安装在原资产的内部使用,不方便作为独立资产来管理,可以通过资产增值的方式,配件不作为新的资产入库,而是增加原资产的增值金额,配件和原资产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资产管理。

8)资产盘点:指利用手持智能设备扫描条码,对所管理的资产进行清点,调整信息系统中资产存放位置信息,统计资产盘盈盘亏情况。

9)资产维修管理:资产设备发生故障后,使用科室登记维修申请;然后设备维修负责人收到维修申请后执行接单操作,并安排维修人员去修理;维修结束后,记录维修结果和维修金额等。

10)固定资产的处置:即固定资产的减少,其方式种类很多,按其去向不同可分为报废、报损、盘亏等。

11)查询统计:由用户选择查询条件,显示相应的查询结果,包括业务数据的明细查询和统计查询。查询报表主要有出入库报表、折旧报表、在用资产统计报表和各类业务报表。

2.2系统主要用例分析

本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使用用户有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资产使用科室。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系统执行资产管理业务操作;财务部门使用系统执行财务核算管理;资产使用科室使用系统针对本科室资产做查询和一些业务申请操作。

篇2

一、上半年物资使用统计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物资出库总额度为173477.23元。其中,1月份出库额度为47651.34元,2月份出库额度为11566.80元,3月份出库额度为25662.60元,4月份出库额度为11271.50元,5月份出库额度为47372.50元,6月份出库额度为29952.49元,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清晰看出上半年物资出库总额度的基本情况。

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月份、3月份、5月份出库额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而在偶数月份出库额度相对较低,一般集中在原材料的出库额度要占据较高的比重,而相对来说,工具的出库额要更为少一些,一般只占到所有出库额的20%左右。从具体层面来讲,2014年上半年物资种类型号规格变动如下:

一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536种物资比2011年十二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种类增加4种物资;二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585种比一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增加了49种物资;三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591种物资比二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增加了6种物资;四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611种物资比三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增加了20种物资;五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595种物资比四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减少了16种物资;六月份的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有586种物资比五月份库存物资型号规格种类减少了9种物资。

二、上半年物资清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根据公司目前各种资产实际出入库情况来看还存在较为混乱的情况,在固定资产的实际调配和使用过程中,物资的放置不能实现有效地空间使用,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造成管理上的一定障碍,例如,在1号仓库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存储的物资种类较为复杂,严重制约了科学化管理的实际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很多物资都摆放在地面上,造成物资调配和使用的不便,也造成工作混乱局面的产生。

2、由于目前仓库内部货物数量较多,缺乏合理的规范操作,这集中表现在仓库内物资摆放上的无序状态,相对于来说分散化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实际资产核查的困难,也影响了核查的准确性。

3、已列入固定资产的各单项资产应由指定管理部门指定专人看管,对固定资产的变动及去向必须填写相应的固定资产转移单据,记录在案。各单项固定资产指定保管人员在资产管理期间内应对资产的保护、保养及维护负相应责任,资产出现问题时应及时上报。

4、对于固定资产的统计资料还不完善,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健全,有一部分物资由于使用需求较多,出库速度快,造成登记备案工作环节的缺失,一部分物资未入库就已经出库,影响了物资出库额度的登记准确;而有一些库存物资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已经成为废品,但未得到妥善处理;而入库过程中相对较小的物资一般不具备正式发票,也对物资的渠道来源登记造成一定困难。

三、合理化建议和措施

根据上述问题的产生,我部建议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问题拟制定以下应对措施:

1、在日后的实际管理中,通过适当的手段对物资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物资科学入库、科学出库”的目标达成,具体操作中,无论是入库操作、还是出库操作,都必须坚持对物资的准确性,做到清点及时到位,并及时做好登记工作,做好备案,便于对物资的查询。

2、针对固定资产等物资管理缺乏与时俱进的问题,在管理方式上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全新的转变,如可以采用适用的固定资产软件管理,通过软件网络的构成,建立健全公司的固定资产台帐管理,也可以进一步保障固定资产准确、清晰,通过软件管理也可让公司领导全盘了解各部门(单位)资产情况,从而做出准确快捷的决策。

3、从强化管理的角度,对物资摆放问题集中管理,加强硬件的配套,如在2号仓库制作货架,并在日后的管理过程中建立相关制度,从源头上规范仓库内部管理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全面改善仓库内部环境,促进物资管理的有序化。

篇3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现阶段,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1帐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重置和闲置。

1.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例如核磁共振一般市级医院都有,可每天就诊人数一般不超过四人。再如一些有着相似功能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数字胃肠使用率,必然降低X光机使用率,提高螺旋CT使用率,必然降低一般CT使用率。

1.3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近几年来,要求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呼声越来越大,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固定资产不提折旧,账面所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都是构建固定资产的原始成本,这与真实价值相差甚远。虽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每月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用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和维修,但由于修购基金不是按预计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实际损耗而提取的,这与单位实际发生的损耗相脱节,使得维修费居高不下,难以控制。

2.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2.1摸清家底,建帐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帐实相符,帐帐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医院要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协助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很多地方医院都实现了医生、护士、药房、收款的连接,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2.2制度健全。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具体包括:

2.2.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2.2.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帐,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帐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2.2.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2.2.4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

2.2.5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帐,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帐,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2.2.6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2.3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缴费的成本意识,对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调拨和处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篇4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0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固定资产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医院总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医院固定资产良好运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1.账物不清。医院固定资产品种多,数量大,分布广,不易清查,或清查时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对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和使用效率掌握不清,影响领导决策,造成固定资产重置和闲置。配置资产的型号较多,维护和管理都存在麻烦。如:电视机,品牌有长虹、康佳、TCL在购入后售后无法达到维修保养的要求。

2.利用率低。一是内部原因,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重复购置或闲置。各部门各自为政,只顾局部利益,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二是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不够。如单位配置的高端仪器过于超前,市场前景估计不足,长期闲置,就诊病人不多,宣传引导不够,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如:综合科室。

3.信息化条件不高。计算机对资产进行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多数以形式为主。如:数据共享,多数部门固定资产管理,仍沿用手工账目管理,以下发核对为主,谈不上信息化。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管理在日常工作中,不能体现便利。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条件下、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1.摸清家底,建账立册,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设立信息化系统。所谓“三账一卡”制度,即总账、一级分类明细账、二级分类明细账、固定资产管理卡(台账)。由固定资产会计在财务软件中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设备和材料采购主管科室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规格、供货信息、金额等,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督促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

利用局域网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卡片,统一编制固定资产编码、卡片编号、规格型号、以及建造单位(在建工程时使用)技术特征、经济用途、存放地点、固定资产类别、使用状态、增加方式、增加日期、减少方式、减少日期、使用部门、附属设备及规格型号、计量单位、附属设备的数量、金额、以及固定资产的原值、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何时开始使用。用计算机对资产进行管理。

2.信息化条件下,固定资产如何实现终端连接,信息共享。医院要实现采购、资产管理、财务、核算、医生、护士、药房、收费等数据的连接,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3.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医院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如下: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信息动态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人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可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着,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对日常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信息化记录,做到资产使用情况的科追溯性,为购置提供依据参考。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

篇5

关键词:医院 资产 制度 效益

中图分类号:F2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0-235-01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迅猛发展,随着就诊患者的不断增加和医院科室及人员的增加,医院的各项资产也在不断增长。医院必须加强资产管理,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才能与时俱进、跟上形势的发展。??实物资产管理主要是对医院实物资产的日常运营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注重资产的全过程动态管理??。本文中的实物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和材料等其他资产,笔者以自己所在的三门峡市中心医院为例,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1.建立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医院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科学论证对于单位购置大型设备适当与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医疗市场进行分析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递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性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建立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医院对固定资产进行严格分类管理,设备及资产管理部门由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各使用科室配备兼职管理人员实行属地化管理。保管人员同时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实行严格出入库单制,确保财产的增减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均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保管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建立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日常维护不只是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对各科室的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人员进行考核和监督。对责任心不强,工作失误,管理不善的人员按责任制惩罚。同时,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用于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效益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以提高科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维护意识。

4.建立固定资产内部调拨制度。对因业务原因暂时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实现资产共享;对于闲置不用的固定资产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以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

5.建立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及时作出处理。

6.建立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申请,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7.建立固定资产效益分析制度。医院定期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收入效益进行分析,减少因设备闲置而造成资产浪费,并对资产运营效益较差的科室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交流,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以提高资产效益。

二、制定各项制度,加强其他资产管理

医院除了大、小型设备等固定资产外,每月在成本支出中占近13%的材料支出,也是资产管理的重要方面。医院在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管理的同时,加强材料等其他资产管理也显得十分必要。

1.建立限制物资请领权制度??。限制物资请领权制度是医院一直应用和积极执行的低值物资管理办法,但随着医院的发展变化,这一管理办法也需要不断完善。《限制物资请领权制度》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需要科主任签字领取的物资,如电池类、洗涤用品类、纸巾类等;二是限制科室请领的物资,如医疗用的洗手液只能医疗部门领用、工人用的劳保手套只能维修部门领用等;三是限制请领数量的物资,如护士燕帽每人每年只能领取一顶、签字笔职工每人每年只能领取两支、毛巾每人两年只能领一条、对科室领用的U盘进行严格控制规定一人只能领用一个等。

2.建立办公用品费用定额管理制度。笔者所在的医院经广泛市场调研,深入科室调查了解,建立了《办公用品费用定额管理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科室根据人员情况,规定每人每月领用办公用品费用标准为2元。如有超出,物资管理部门不予发放,因特殊需要领用的,需经主管院长审批方可领用。

3.建立高质耗材登记制度。医用耗材,尤其是植入性耗材,价格高、金额大,医院必须做好该项材料管理。为此,医院制定了《高质耗材登记制度》,要求科室出库时、使用时在高质耗材领用、使用登记本上分别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领用时间、领用数量、金额、使用时间、数量、患者姓名等基础信息,确保账实一致,确保不漏收费,资产不流失。

4.建立材料消耗率控制制度。医院建立了《材料消耗率控制制度》,医院在每年年初,根据上一年度科室经济收入、材料消耗情况,为每个科室制定了严格材料消耗率控制指标,该指标与科室绩效挂钩,一旦超出医院将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5.建立医嘱、一日清单、病历三对照制度。医院为了加强材料等资产管理,避免乱收费、漏收费等情况发生,制定了《医嘱、一日清单、病历三对照制度》,确保了医院资产安全和有效、有序运行。

三、利用信息平台,加强资产运营效益

1.实施全成本核算信息系统,明晰了资产运营状况。利用医院成本核算经济管理信息系统产出的6大类25种主要的统计报表,通过各项数据,用“数字说话”,为操作层、管理层、决策层提供医院资产运营状况。客观、真实的量化数据和指标,自动揭示医院的收入结构、成本结构和成本构成情况,揭示收入、成本、收益的内在关系,科学、直观地揭示资产的盈亏状况,为医院领导层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实行跟踪分析,加强了医院资产的监管力度。医院财务科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跟踪分析,分析科室盈亏情况,重点关注科室固定资产收益情况;科室卫生材料、低值易耗品、其他材料领用、使用情况;材料是否有漏收费等情况。通过跟踪分析,加强了资产监管力度,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运营效益。

2010年1―6月份医院资产同比增长了11.79%,净资产增长2.91%。总之,加强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使用的浪费,节约病人费用,并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注释:

??金益.浅议医院的资产管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7-8

??陈巨涛,聂岁峰,李志超,等.基于预算的医院资产管理软件开发和应用[J].医院管理杂志,2008(11)1036

??许喜蓉.浅析一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社区卫生保健,2009(4):244-245

??周歧.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8(3):286-287

篇6

一、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特点

固定资产是为电力施工企业产品提供经营、出租、劳务管理的资产。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持有性,无论是间接目的还是直接目的,均要求固定资产有自身特殊作用,可以为电力施工企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属于长期性资产,使用年限应当超出一年。这也说明电力施工企业的转移固定资产价值是逐步分层实施。不管是企业外购固定资产、企业自建固定资产,还是企业其他方式和渠道得到的固定资产,自身单位价值都比较高。工作人员管理固定资产时应当高度重视核算固定资产的工作。电力施工企业的持有固定资产金额大、数目多,固定资产的使用地点和部门较为繁杂,分布情况也较为分散。同时,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变动频率大和更新速度快的特征。

二、电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不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在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采购、核算、验收、维修、处置、清查、保管等管理制度不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不兑现,管理过程不规范。前期管理固定资产是固定资产全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许多电力企业忽略了这一点。若未严控好投资环节,购买固定资产前未做好技术经济论证和调研,则会对实现投资收益有所影响。

有的电力施工企业投资项目多,金额巨大。若没有严格把控,就会出现巨额损失。这种盲目性投资会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极大的浪费了采购资金,会形成低效、闲置和无效固定资产。有时,财务人员工作疏忽,固定资产存在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等账实不符情况。

2.固定资产的现场管理问题

许多电力施工企业存在轻现场管理、重视资产核算现象。因为现场管理不够,未严格把握好固定资产技术状况,只是处于现场保管层面。产生这类局面原因是机构编制的问题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低。现场管理方面没有配备管理人员。

3.全部资产中不良固定资产比重增加

近期不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的资产属于不良固定资产,比如运行不稳定、闲置设备。不良固定资产比重增加,多是因为国家法律约束和市场经济变化,原先装置生产产品不适应市场需求,不能提供给企业足够能源。

4.报废、闲置固定资产管理

许多基层单位的报废固定资产和闲置固定资产由单位自行管理。一些单位将报废、闲置固定资产存放于某固定地点,而有些单位则将报废、闲置固定资产做好分散存放。

5.实物管理人员的素质差

实物管理人员的资产管理中缺少责任感,认为资产属于企业和国家,和自身关系不大。个别管理人员不爱惜资产,发现有损资产也不及时汇报和解决,只是听之任之。

6.会计核算中的问题

有的电力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资本化固定资产费用支出和后续支出划分不标准,一些不符合条件的也计入了当期损益。因为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模糊,变化成为生产商品出租、劳务、经营管理持有,使用超出会计年度后续支出便计进了固定资产价值。

一些电力施工企业认为形成固定资产后属于企业沉没成本,忽略了有效管理环节。有的企业没有专人管理,使用单位进行代管理。

三、强化电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完善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构建采购制度,所有资产采购都要进行公开招标。电力施工企业需要的大型仪器和设备,采购部门要实施采购论证制度。未购买固定资产时,使用部门需组织工作人员全面调研本地市场状况。固定资产管理小组需认真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以固定资产性能、效益和应用状况分析采购大型设备的必要性、实用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电力施工企业还应完善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相关部门需分类管理固定资产,责任落实到个人。由配备专员负责专业化、专门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者要构建固定资产保管账目,严格遵循固定资产出入库单制。增加或减少固定资产的数额都要反映于出入库单内,掉入购置固定资产均要等级入库单。借用、调出固定资产由专门领导审批,管理人员要以出凭单获得设备。

电力施工企业还应构建固定资产日常修理和维护制度,工作人员依据该制度要求检查和保养设备,将修理和维护固定资产做好有机结合。而这也是电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实施的中心环节,以有限物力、人力、时间和财力完成设备维修工作。不仅能够确保固定资产正常高效运转,而且能够减少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提升电力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强化本企业的清查力度

需依据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要实现定期清查。电力施工企业每年都要清查和盘点固定资产,保证账目、卡、物品的相互符合。以此客观的分析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运营效果。工作人员清查盘点可及时发现固定资产中的管理漏洞。倘若发现了盈亏和毁损问题,则及时查明原因,妥善解决工作失误和问题。制定好改进措施,能偶确保电力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安全。故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

3.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

电力施工企业一般采取折旧手段完成固定资产改造和更新。但固定资产折旧手段和方式很多,有产量法、工作小时法、平均年限法和加速折旧法。管理人员均采用平均年限法,它可以让核算项目与结果一目了然。但许多大型电力施工企业以加速折旧法实施固定资产折旧,是对固定资产早期使用进行折旧,增加当期成本费用,减少当期利润。这样便是税收挡板作用。本质上来说,延迟电力施工企业的交纳所得税时间,便考虑到了企业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电力施工企业有了无利息贷款,提升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4.会计电算化管理固定资产

企业管理的重要资产是固定资产。固定资产规格不同、种类繁多,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是企业未来获利和生产能力的重要要素。企业各部门固定资产,其使用部门需加强管理和维护。电力施工企业各部门对固定资产管理侧重点、目标不同,管理报表和数据存在差异,易出现账实不符和填写不全状况。核算固定资产的要求过高,手工处理效率低,有很大缺陷和不足。固定资产处于企业总资产比重较大,应当采取计算机技术集中处理。传统电力施工企业的提取方法粗略、条件有限,只可利用综合分类法折旧,但这种手工操作处理的正确性低,达不到核算和管理需要。以计算机财务软件构建固定资产,可处理好各类固定资产的业务。通过改进手工核算管理,实现细化核算,便于保护和配置财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提高固定资产管理者的业务素质

因企业改革的发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内容也不断更新。组织管理人员需有计划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定期进行法制和廉政教育,构建精神和物质的激励机制。管理人员应当爱岗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创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并向其宣传和培训固定资产的管理知识。及时调整不负责、不健康思想的工作人员,通报批评相关人员,调离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经营中有着很重要作用,必须要提高资产管理者业务素质,发挥最大效用。

四、结束语

电力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是基础管理核心,需实施资产化经营,让企业资产低成本、高效益运营,达到资产保值增值。严控固定资产管理、现场管理、会计审核方面的问题,强化本企业清查力度、会计核算体系和固定资产管理者业务素质。深化好资产管理基本工作,逐步适应新时期资产管理的要求。科学使用和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及时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现象。在最大限度发挥出固定资产使用效能上,为企业经济效益实现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波,李宇梁,高晓丹.强化施工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J].建筑与文化(学术版),2012,(12)

[2]郑红.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探讨[J].交通财会,2008,(8)

[3]刘凯.新形势下企业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有益探索[J].科技资讯,2013,(2)

[4]匡平.优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和思考[J].中国商贸,2011,(5)

[5]郑红.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的探讨[J].交通财会,2008,(8)

[6]李乔成.新形势下强化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建议[J].商情,2012,(32)

篇7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对策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进行临床诊治、开展科研攻关以及提升医疗质量的物质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卫生经济体制的改革,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并充分发挥其效能,是摆在医院财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能明确到位

纵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往往都可以归纳到制度建设不健全上。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的部门,形成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账不管物,总务、设备等部门管物管明细账却缺乏必要的财务知识,财产明细流于表面化;各领用科室不能明确专门的资产管理人员,收、发、维修记录不完整;固定资产无定期盘查制度,对已报废、损毁、丢失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进行核销,对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入账进行有效管理,造成账实不符;因相关人员责任不明确,导致医院的固定资产维护、保管不善,大大降低了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对由于个人原因造成的固定资产缺失也无明确地责任追究办法。

(二)利用率低

1、内部原因,医院的国定资产购置缺乏可行性论证,缺乏统一协调的调配使用机制。各部门各自为政,追求“小而全”的固定资产配置模式;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导致固定资产使用价值隐性流失。

2、外部原因,各地医疗市场有限,但在市场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

(三)缺乏严谨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既体现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础内容,也借鉴了企业会计核算的一些方法,但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医院固定资产的运行成本和现状。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医院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而是按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一定比率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医院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科目反映的是现有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计提“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则反映在净资产中,它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即折余价值),以致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形成医院固定资产账面原值越来越大,固定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账面上却得不到及时、客观地反映。医院的医疗设备科技含量较高,更新淘汰快,但医院的会计核算制度没有考虑资产的减值准备情况,这也是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的一个方面。另外“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的使用比较含糊笼统,也难以给医院管理者提供客观的固定资产评价依据。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对策

(一)摸清家底,建账立册,定期清查,盘活存量

要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就要建立严格的资产清查制度。清查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还要对资产的盈亏情况、使用情况、使用效率等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在固定资产需要更新改造时,哪些可以继续使用,哪些需要淘汰做到心中有数。盘活现有固定资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和闲置。进一步完善“三账一卡”制度。由固定资产会计做好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分类明细账,对全院固定资产按资产主管科室及资产大类实行金额控制;医院成立物资中心,由物资中心建立二级分类明细账,按资产分类、名称、规格分别设置账户,记录固定资产的数量和金额,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各科室护士长或科室负责人为资产责任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利用现有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与物资中心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这不仅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而且也有利于使用部门核对和管理本科室的资产,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二)健全制度

管理的混乱,需要制度上的规范,这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医疗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医学与工程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和性能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物资中心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保管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医院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明细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制度。在外科楼成立医疗设备供应中心,对于数量较多的制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由医疗设备供应中心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统一调度,不仅延长了资产的使用寿命,某种程度上等于节约了大量的维修费用,降低了成本支出,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减少重置。对闲置不用或使用效率低的固定资产予以合理的调配,并及时办理调拨和核销手续。

4、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医院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5、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三)加强成本核算,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医院应积极推行院科两级成本核算,将固定资产折旧和维修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占用资产要缴费的成本意识,对闲置和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调拨和处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四)加强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为医院资产管理起到“增值保值服务”的作用,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

(五)加强营销,从外部创造条件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成立查体中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的保养和疾病的预防控制。目前,各地医疗机构众多,而市场有限,查体中心上门服务,在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的同时,注重营销,把市场做大、做细,以此来提高资产利用率。

总之,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现阶段进行卫生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本量利分析,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云峰.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4).

2、管淑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5).

篇8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有效地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并充分发挥其效能,是摆在资产管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1 固定资产管理常见问题

1.1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部分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或现有的制度过于陈旧未及时更新完善,与目前的管理现状不相适应,加上缺乏切实有力的措施保障制度的执行,导致资产管理不规范,甚至发生流失、盘亏现象。如有的单位不能按规定定期进行资产盘点、资产没有按照计划进行采购、没有建立资产台账、调拨手续不完善、维护、修理、报废均无章可循,导致不能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极易出现舞弊现象。出现问题没有责任追究制度,导致固定资产长期管理混乱,对企业整体效益产生重大影响。

1.2 缺乏可科学的固定资产成本核算机制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日常核算主要体现在按月进行计提折旧,通常采用直线法核算,对成熟企业来说此法核算简单清晰、易于操作。但此种方法对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难以准确、客观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运行成本和现状。高新技术企业初期投入大量固定资产,技术更新快,设备淘汰快,依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有许多弊端。

1.3 缺乏对固定资产定期的清查,固定资产潜力挖掘不充分

企业受旧体制的影响,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较为重视,而忽视了对固定资产的控制。缺少对固定资产的定期清查盘点制度,部分企业长期不对账、不清点,监管不力,账面反映的固定资产与实物不符,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现象较多。对一些低效、闲置的固定资产未充分挖掘潜力、调剂使用,最终不能发挥资产最大效用。

1.4 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通过其有效的监督检查,可以帮助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完善内部政策或执行政策的程序,促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更为有效地运行,保障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较多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视不够。如内部审计机构不够健全,审计机构独立性,依法审计的执行力度不够,审计人员业务水平较低,未能适应现代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所以固定资产内部审计监督无从保证。

2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2.1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企业固定资产走向制度化管理

管理的不到位,资产管理的混乱,需要在制度上进一步规范,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资产管理制度。

(1)固定资产采购制度。对一般资产的采购,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制度,对大型的仪器设备还要采用采购论证制度。购买前使用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当地市场进行调研,进行本量利测算,并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要召开会议进行认真研究,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开会讨论,从应用、性能和效益等全方位来论证购买大型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杜绝盲目采购。

(2)固定资产出入库制度。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管理,责任到人,配备专职人员实行专门化管理。资产管理人员建立固定资产保管账,要严格出入库单制,财产的增减均应及时反映在出入库单中。对财产的购置、调入,在入库单上登记;对财产的调出、借用、领用,应由领导审批,凭出库单领取财物,保管人员根据出入库单及时在明细账中登记,以反映固定资产的转移、增减变动情况。

(3)固定资产日常维护修理制度。建立健全日常维护修理制度,按照制度要求进行日常保养,将设备维护与修理有机结合起来,是企业对设备工作实行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资源,修理好更多的设备。这样不但能保证设备正常高效运转,又能较少修理费用的支出,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制度。有的固定资产盘亏是由于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有的盘盈固定资产不入账,而将盘亏的固定资产入账,其结果减少了的收支结余。发现资产盘盈、盘亏,应及时查明原因,区分不同情况做出处理。

(5)固定资产报废制度。固定资产报废和转让,需由使用部门写出书面报告,列出清单,报财务部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经班子会议讨论决定后,上报主管部门及财政部门批准方可核销。

另外还应该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建立固定资产调剂制度、设备租赁制度、房屋管理制度、奖惩考核制度等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使资产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管理。

2.2 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完善会计核算体系

固定资产通过折旧方式以达到更新改造的目的,而固定资产折旧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均年限法、产量法、工作小时法、加速折旧法等。一般企业均采用平均年限法,核算简单、清晰、一目了然。但是有条件的企业应采用加速折旧法,即在固定资产使用早期多提折旧,增加了当期的成本费用,相应也减少当期净利润,起到“税收挡板”的作用。这也就延迟了所得税的交纳时间,从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角度考虑,为公司争得了一定时期的无利息贷款,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固定资产在其投入使用的初期,生产效率较高,应多提些折旧,增加生产成本,加速收回固定资产投资。随着固定资产使用时间的延长,其效率逐渐降低,产生的效益相应减少,应减少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费。这样做,完全符合收入与其相应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

2.3 强化资产清查力度,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进行定期清查。要求每年至少盘点一次,确保账、卡、物相符,客观分析资产运营效果。通过清查盘点,及时发现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发现盈亏、毁损等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的盘点往往因为人手少,资产分布点多、面广,工作任务重而流于形式,这也是账实不符等违规现象长期未被发现、整改的直接原因。因此,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必须由领导重视,并直接参与指导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认真落实清查要求,从小从细抓起,对发现的账实不符(盘盈或盘亏)等历史遗留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使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得到充分保障,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2.4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增强监控力度

审计人员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审计部门不仅要对固定资产的购置、清查和清理进行监督,还要定期对本单位固定资产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审计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账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保管不善、账实不符、闲置浪费以及非法侵占等问题,防止舞弊,及时堵塞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当内部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必要时可以邀请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

结语

总之,加强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建立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实行本量利分析,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提高资产利用率、盈利能力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保证,是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谢春艳.浅谈如何加强企业固定资产[J].现代商业,2010(30).

篇9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1.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1缺乏重视程度,管理意识淡薄。长期以来,“重现金轻财物、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领导关注的焦点大多数都是集中在资产的购置上,但是在资产的购置方面却不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购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由于事业单位的国定资产大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拨款购置,有些领导只是一味的求新求大,在购买之后,对于资产的运用与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使得有很多购置的资产甚至长期处于闲置的状态,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1.2缺乏管理体系,制度不够建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制度是各项管理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保证。而当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固定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另外,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常常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对单位的固定资产长期不进行清查盘点和检查,以至于对本单位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缺乏必要的了解,资产账面记录与实存数量不符的情况屡见不鲜。

1.3缺乏有效监管,随意现象严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处置方式具有明确规定:其处理由国家财政部门与国有资产部门共同决定。但是当前,不少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处置管理上却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相关的监管部门在监管上比较松;还有的事业单位存在随意处置固定资产的现象,不经过任何的审批就对固定资产进行处置,甚至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处置固定资产的所得也不进行上报,使得我国国有资产出现非正常流失的现象。

1.4缺乏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管理能力,同时又必须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要对固定资产的相关特点进行充分的把握,另外还必须对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有充分的了解。目前,事业单位中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管理理念落后,甚至有的事业单位大多使用非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其能力根本无法跟上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造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低下,还可能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1.5缺乏清查盘点,管理工作混乱。固定资产管理不仅要求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正确,还要求其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核对相符。这样就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进行盘点、核对,但是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的配置、部门之间的分工等原因,不能及时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另外,对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明确,平时只在账面上做出反映,缺少实物清查登记;在固定资产的毁损、报废、调拨、变卖、转让时,不按规定的程序报批,自行处理,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比较混乱。

2.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措施与建议

2.1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事业单位领导要把固定资产管理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彻底改变“重钱视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带头参与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实行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财务人员、资产管理员、使用部门负责人的分级管理责任制,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不断强化资产管理观念,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资产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落实管理法定代表人负责制,明确管理机构和人员,更新管理理念,改变管理方式,全面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2.2建立建全制度,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体制。根据《会计法》、《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适合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条例。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做到购置事前有计划、有预算;购置时严格按政府采购法的要求执行,并设置相应的监督机制;入库时设立登记卡,并注明名称、类别及编号等,财务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及时做好入库、入账;同时,建立资产盘点制度,做到“家底”清楚,使得账面记录与实存资产相符合,力争实现对资产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2.3完善监督机制,严格固定资产责任追究。建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全面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考核结果作为人员提拔、任用等的依据。同时加大外部监督的力度,利用第三方,如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来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增减、租赁的监督,把固定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止资产流失。对各种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要坚决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2.4推进信息化管理,健全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涉及单位众多、汇编范围庞大、数据量大。资产信息化管理涉及主要内容是用信息化管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因此,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势,建立固定资产数据库,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投入需求、采购方式、产品价格、报账时间、调配使用及报废处置等信息,使领导及各业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数据库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动态信息,对固定资产从购入到最后的报损进行实时监督,严密掌控,使内部监督机制更加科学和完善。

篇10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4-0109-02

医院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指设备的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的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且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以上的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1]。作为医院紧急救援、科学研究等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保障,固定资产对于医院来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一些医院还未从根本上意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疏忽和漏洞,相应的配套制度也不够完善甚至滞后于管理的需求,因此,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加强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合理化,是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存在岗位职责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医院在采购、领用和保管等各项工作中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仅仅对于固定资产的入库、出库和报废进行程序化的管理,而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搁置等问题却是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由于医院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捐赠情况出现,医院在接受捐赠的同时,一些有形资产并未及时计入到固定资产中去,而使这些固定资产在无形之中造成了浪费和流失,没有达到资源的优化使用。医院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使一些固定资产不能及时办理入库手续,造成财务处理方面无法计入账本,长此以往,给医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2 管理人员素质不够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为财务部门人员和资产保管员等。由于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以医学为主体,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意识,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对于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往往不经过报废手续直接处置掉,而对于固定资产的转移和调度没有及时进行登记等。这样一来,医院的财务账本和实际管理工作严重脱节,导致很多固定资产自身没有明确的资产标识,而财务账面上也没有能够辨别出该产品的相关信息,另外资产实际放置地点也与账面记录存在出入,导致出现账实无法对应的局面。

1.3 报废环节存在漏洞

一些医院的财务部门在固定资产的折旧方面并未按照财务流程和相关规定进行明确的折旧和减值工作,也没有详细地将总账与明细账做比对处理,致使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得不到体现。这就会导致固定资产的处置环节出现偏差或遗漏,一些本该被报废、拆除或已被报废、拆除的固定资产,还赫然保留在财务账面上,并且账面标记的还是采购时的原始值,造成账面资产价值偏高,甚至严重偏离实际资产值,无形中放大了医院的投资产值和经营效绩,给经营决策和财务统计带来难度。

1.4 固定资产购置盲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一些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缺乏足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前提下,盲目购置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来扩充医院的资产规模。如此高投入、低产出的利用大量资金购置固定资产,不但占用了医院的大笔经营资金,也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占用了有效的医疗空间。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分散在各个部门科室保管并使用,其使用状况和价值都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对于医院总体资产来说相当于一个未知数,导致医院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或作出决策时极易出现偏差。一些医院在对老房进行装修或翻新的过程中,并没有将其产生的相关费用计入到固定资产中,物品随意处置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真实性。

2 改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2.1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固定资产是评定医院总体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通过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财务人员与资产管理人员积极转变观念,提高管理意识和设备利用率,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消除各级管理中的漏洞与隐患,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2]。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管理岗位的岗位责任和权限,购置的固定资产要及时做好登记入库,并办理相关手续,对于维修、检查等数据也要妥善保存。对于固定资产使用及保管的各个部门应当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资产检查,如发现故障应当及时加以上报、联系维修人员进行维修。财务部门应当做好固定资产的折旧和减值工作,通过财务软件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保证固定资产的购入、验收、入库、出库各个环节清晰明了,环环相扣,使整个系统的操作形成一个闭环,起到有效控制医院固定资产的作用。

2.2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固定资产管理队伍人员的财务意识和职业素质,是提高医院固定资产使用率,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保证[3]。医院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强化管理人员的岗位意识和责任心,定期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要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强化管理职能与落实,切实解决资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其有能力、有责任承担起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2.3 完善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管理

医院应当进一步完善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保持一致,避免出现严重的偏离。如出现管理人员的变动或医院建筑的装修、拆除等特殊情况时,应当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的盘点和统计,做好交接工作,保持固定资产与财务账本相符合。平时,固定资产要确保定期的统计和检查,对于残损或利用率较低的固定资产要进行及时的调拨与更换,统计人员要与财务人员做好及时的沟通,做好账面与实物的核对。固定资产申请报废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提前向上级申请,得到批示后再对其进行处理。同时财务部门人员要及时对固定资产信息进行更新,保证其真实性与时效性。

2.4 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科学化

由于医院的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较大,医院应当充分借鉴国内外对固定资产核算的科学方法,实现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对于外界捐赠的固定资产,医院应当明确建立相关的捐赠制度并不断完善,及时办理捐赠手续并由财务人员登记在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院应当引进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模式,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分类和管理,这样既能将种类繁多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而有效的管理,还能节省人工,避免出错。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电算化,是走向科学、低耗、高效的新途径。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提高医院资产利用率和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保障,医院应当给予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充分的重视,实地解决目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的制度改革。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实现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促进医院的稳定发展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参考文献:

[1]赵艳馨.固定资产管理的薄弱点和改进意见[J].现代医院,2010(9):15-17.

篇11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存在问题;原因;措施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开展正常工作的重要劳动资源,它一般具有较高的价值。但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特殊性,一些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构建,而忽视了管理,这严重阻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并影响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购置固定资产经费由财政负担,管理上“重进轻管”,对固定资产增减、出入库管理等方面的基础工作未能得到完全实施,没有意识到不履行正确程序也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没有意识到浪费也是一种腐败行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规定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

2、固定资产的会计记录存在不准确

一是账务信息不及时,如对固定资产更新、维修、调入等形成的资产不及时入账,有的甚至不入账。二是账务信息不真实,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实物状况和增减变化情况,有的会计人员有意无意漏记固定资产账。三是对固定资产的出租、转让收入未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有些单位出租部分办公用房,通过编造虚假的租赁合同,使收入未全部进账,直接用于抵项单位账外的招待费、奖金、福利费支出,形成消费性分配,财会部门对本单位租赁收入的应收数、已收数、欠收数,有意无意的均无形成完整的台账记录,会计监督失控。

3、对固定资产缺乏定期的清查盘点,疏于日常管理

通常来说,固定资产管理的基本目标是要求账实相符。这一目标不仅要求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正确,还要求其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核对相符。这样就要求定期(一般为一年)对固定资产的实物数量进行盘点、核对。但是事业单位由于人员的配置原因、部门之间的分工原因以及审计压力小等原因,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盘点的间断和滞后造成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进而造成处理问题的时间滞后。

4、闲置固定资产管理存在不当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闲置的固定资产,一部分单位用于了出租、转让。在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资产出租,转让取得的收益随意性大,有的只顾讲人情,不讲原则,不考虑资产的收益因素,收益低于资产投资回报率,甚至不足维持固定资产平时的维修费用,造成国有资产隐形流失。

二、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有资产管理缺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应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主管部门管理、监督。实际工作中上述部门很难做到经常化管理,通常情况下,只在国家有关部门部署和遇到特殊情况,单位的资产才能全面清查,而对于存在的应增加和减少的固定资产,难以做到全面掌握。

2、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相应的专业知识,监督未到位,领导对资产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都是由财会部门兼管,由于专业的限制,管得很不到位,财务人员不太了解固定资产的属性,这限制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效果的提高。另外有部分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对部分物品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难以区分。由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重行政,轻管理,内部控制及管理制度松懈,领导管理意识缺乏,对财产变动的决策缺乏民主化,未经集体讨论等等,从而导致财会人员一切听从领导,而未根据制度规定履行职责,责任意识下降。

3、由于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在报表上不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这使得行政单位资产负债表反映不出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的程度越来越大,形成资产总量的虚增。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改进核算方法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关键

由于现行总预算会计核算着重反映的是体现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的资金流入和流出。而对于财政支出所形成的资产和投资权益得不到反映,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建议行政单位可采取虚拟折旧的方法反映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定期上报明细表,这样就能真实反映行政单位的固定资产净值。

2、完善固定资产资产管理机制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保证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日常管理中,必须对固定资产进行卡片管理,既要做到固定资产明细账定期与固定资产卡片帐同步进行更新核对,期末会同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及时更新固定资产变更帐目,保证账、卡、物相符;又要对编制固定资产预算、计划采购、验收入库、登记入账、领用发出到维修保养、处置等各个环节的实物管理和会计核算做到有效控制。将每一件固定资产确认到具体使用人,实行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并明确单位负责人、资产管理员、资产使用者的职责范围,定期抽查,保证制度落实到位。对于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行为更应规范操作,将资产经营收益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严格按规定用途使用,将不规范行为遏制在萌芽之中。

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基础

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现象;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做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保证账账相符、账实、账表相符。

4、加强监督检查是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

篇12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成本管理

医院的运行成本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瓶颈。有效控制医院的运营成本,能够全面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做好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管理制度和出入库登记。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制剂等各项财产物资的计量、计价、验收、领退、转移、报废、清查、盘点制度。其次,医院库房管理系统应明确以各科室为核算单元,每月月末各科室护士长应提前做好下月的一次性用品、器械、固定资产等支出明细,经主管领导审批后交由采购人员采购入库。在下月办理材料、固定资产出库手续时,由材料会计负责开出库单,并应正确记录出库科室名称,经办人签字确认,库房保管负责实物出库。月末材料会计应在确保归集成本无误情况下,报回财务部门,以备财务部门月末结账。当科室间固定资产需要转移时,也应填写统一的财产调拨单,并及时交到负责固定资产及成本核算的部门,以便及时调整。(2)系统收集、整理原始凭据。原始凭证的建档和保存完整是成本核算的重要环节,例如人员工资明细、材料出库单、固定资产出库单、各类能直接归入科室的联签单以及水、电消耗单等责任人经办时的原始记录,应分类记录、认真审核,做到不遗漏、不缺项,以便保证成本核算原始资料的准确、真实、完整。(3)对成本费用的归集及核算。医疗成本核算主要是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成本核算。一般来讲,医院成本核算首先是各科室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其次是对间接成本费用的分摊。医院成本核算主要包括:①按工资及福利支出归集。这部分支出占医院业务支出的比重很大,是构成医院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五险一金。这部分支出不论其补偿及来源渠道如何,都应全部列入医疗成本中进行核算。②按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目中归集。它主要包括三部分:一部分表现为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一次性消耗,如药品、专用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燃料、维修及业务印刷费等;一部分表现为医疗设备、房屋及建筑物等固定资产的磨损和消耗而提取的折旧费用,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如药品、材料的盘亏、各类医疗事故及罚款等;还有一部分包括医疗服务过程中必要的行政开支,如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培训费等。③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归集。主要表现在对个人的其他工资及福利支出和住房公积金补贴等。④其他资本性支出的归集。它主要包括医院通过不同资金来源采购的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修建的房屋建筑物等,这一部分成本将通过提取折旧方式体现。成本归集完成后财务科及有关成本科室可以将直接成本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费用采用进一步的分解分摊到科室,以确保科室成本的收入与配比明确体现。

二、现阶段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常见问题

(1)成本核算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由于医院成本核算及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大部分医院不能做到全成本核算,在对各科室财务状况进行统计时,都只是以医院创收为目标,单纯的对盈利进行计算与分析,并没有全方位将直接成本与应该分摊的间接成本融入进去,真正体现出科室的收入与支出配比性,进一步完成成本核算。(2)医院成本核算软件不够完善。近年来,由于医院不断增加投资扩大医院规模,导致运行成本增长较快,加之又要与医院内部其他软件接轨,而目前市场上没有适应医院多样化发展的成本核算软件,自行开发医院成本核算软件又极为困难,很多医院只能自行琢磨、逐步探索,从而限制了成本核算的成效。(3)医院领导对医院成本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领导对于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医院员工对成本核算也缺乏认识,导致成本核算和管理工作不能有效展开。加之成本核算同部门和职工奖金分配相结合,因此很多人单纯地认为完成成本核算,就应该按一个标准统一发配奖金,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执行和实施效果。

三、加强和完善成本核算中的具体措施

(1)做好医院成本管理的预测和效益分析。医院在实施全成本管理时,应根据归集出来的人员工资、水电材料消耗、日常公务消耗、设备购置进行成本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标准实现事前控制,对医疗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及病人费用水平的考核及管理,实现全面控制。(2)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医院管理者应提升成本管理意识,充分重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大力宣传精细化成本管理理念,促使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理解并支持,明确成本核算的目的、意义、概念及内容。这种内在激励机制不仅对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保障和促进作用,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养成堵漏降耗的良好习惯。(3)医院领导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相关人员提高重视程度。医院领导应认识到成本核算管理对于医院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提高认识,而且还要调动全院人员参与的积极性。有条件的情况下,成立专门的成本核算管理部门,让成本核算深入人心,贯彻始终。通过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成本核算大环境,从而使每位员工从自身做起,减少无故浪费,有效节约资源。(4)建立有效的内部核算组织结构。在医院成本核算工作中,需建立统一的组织机构,财务部门、成本核算部门实行院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形成规范、高效、统一的管理体制。在医院管理层的领导下,以财务部门为中心,成本会计核算人员具体实施、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由于成本核算涉及医院全方位和全过程运行,相关科室也应有指定人员兼职成本核算,做到全院上下有效控制。医院成本控制是目前医院参与医疗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只有加强成本核算与管理,积极有效地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做好成本内控管理,保证医院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才能让医院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志英.探析如何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1).

篇13

成本核算单位临床科室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干部病房……外科—普外、泌尿外科、神经外科、骨病科、烧伤科……医技科室—化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室、B超室辅助科室—手术室、供应室药品部门—药库、药房门诊部—门诊临床、急诊室实验中心—各实验室收费部门—门诊收费处、住院收费处行政部门—院办、党委办、财务处、人事处、医务处、信息科、设备处……后勤部门—洗涤中心、卫生制品中心、职工食堂、维修中心……下属独立核算单位。制定详细的收入项目、成本项目和间接收入、成本的分配标准,并使收入项目、成本项目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的收、支项目的口径保持一致。会计核算总括了医院的收支情况,全面地反映了全院的财务成果。会计核算的方法是采用复式记账法,能体现出资金从贷方流向借方,科目之间有平衡关系。

一、科室收入

临床科室的收入,分为直接收入和间接收入。直接收入包括床位收入、治疗收入、材料收入以及本科室自身开展的检查收入等全额计入科室收入;间接收入包括药品收入、化验收入、手术收入、检查收入、病理收入、输血收入等按确定比例,计入科室收入。医技科室的收入,按总收入减去其它科室相关间接收入后,计入科室收入。病人欠费,按相应的欠费项目不作临床科室、医技科室的收入,欠费收回后再作相应科室收入。医保共济帐户欠费,特别是超定额部分,按医院规定适当扣减收入。

二、科室成本

临床、医技科室的成本,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人员费用、办公用品、材料消耗、水电、汽的耗用、固定资产折旧、房屋折旧、维修、培训费、差旅费、电话费、各项保险金、工会经费等,直接计入科室成本;间接成本包括行政、后勤部门发生的交通费、业务费、办公费、公务费等各项费用,按确定的分配方案如按科室人数进行分摊,计入科室成本。行政、后勤部门、收费部门的核算办法,可实行办公用品、差旅费、电话费、一次性消耗品等定额管理,超定额扣科室奖金。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会计软件系统,做好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业务管理的接口工作,设置科学的核算处理程序,以便准确、全面地通过“一体化”帐务处理,来完成对各项经济事项的成本核算。将成本核算系统与门诊、住院收费系统接口,使每天发生的各项收入分项目,直接计入科室或个人收入。将成本核算系统与财务的人员工资系统(正式工、临时工)接口,使各科室人员的工资项目按实际发放额,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将成本核算系统与药库、药房系统接口,使各科室领用的药品费,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将成本核算系统与设备仓库、物资中心接口,使科室领用的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其他材料等的费用,直接计入科室成本。奖金、卫生津贴、误餐补助的核算,在输入记帐凭证时,按科室实际发生额,计入科室成本。各项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的核算,在输入记帐凭证时,将每月银行托收单据的总额减掉个人支付部分,其余额按各科室实有人数分摊计入科室成本。提取的福利费、工会经费的核算,在输入计帐凭证时,按科室实有人数分摊计入科室成本。

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严格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办理固定资产出入库手续。在输入购置转帐凭证(附入库单)时,直接计入科室,按规定期限进行折旧。电话费的核算,按每月银行托收单据所附清单,在输入计帐凭证时,直接计入科室成本。水、电费的核算,按所安装计量表实有数量乘以单价,计入科室成本。其他的公用支出如邮费、差旅费、培训费、洗涤费、维修费、购置费等,在输入计帐凭证时,按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科室成本。每月财务核算时,按比例计提的修购基金则计入管理费用,不再分摊计入科室成本。医疗事故及赔偿支出,根据医院规定适当进入科室成本。离休人员费用、独生子女补助、职工医药费等以及医院公共性质支出,可不分摊计入科室成本。

进一步完善资本性支出会计处理程序。医院发生的资本性支出,如购置房屋和设备、固定资产改良、大型维修等,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均应从修购基金或事业基金中列支,不对医院的当期效益发生影响。即购置或接受固定资产时,一方面要借记“专用基金———一般修购基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另一方面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资产报废、毁损或盘亏时,才按原值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笔者认为,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中小医院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发生大量的资本性支出,而这些支出在修购基金和事业基金中不能完全列支时,由于《医院会计制度》中没有明确规定列支方法,只能从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即发生资本性支出时,借记“固定资产”和相应的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和“银行存款”科目。固定资产的这种核算方法,其一是不利于考核单位及负责人的业绩和经济效益。净资产的增减变化是经济效益完成情况。

然而因采用这一固定资产核算方法造成的净资产忽增忽减,会使考核结果出现很大的误差。其二是不利于固定资产实有价值的动态反映,容易导致单位家底不清,实力不明。其三是会导致支出的虚增,使医院当期甚至当年的收支结余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现行医院会计核算制度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方案'范文,库.为您.搜集-整理/,笔者认为医院会计可借鉴企业会计的核算方法,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内容,购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将固定基金的期初余额减去评估固定资产净值后转入“事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之间的差额记入“累计折旧”科目。

篇14

关键词:疾控机构;材料物资管理;现状

一、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1)材料物资采购量大,消耗量大,占比高,但缺乏系统管理。以某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例,近三年的材料物资采购支出分别达到1500万元、1100万元、1640万元,物资材料支出占机构总支出的8%—10%。专业材料耗用量占整个材料物资耗用量的78%,通用材料物资耗用量占整个材料物资耗用量的11%,其他专用材料耗用量占材料物资耗用量的11%。大量的专用材料,即领即用,缺乏系统管理,缺乏财务手续,如:全年的材料采购,从采购到验收再到付款,全部为一人经手,材料的具体走向和使用状态无人监管。(2)各类材料物资缺乏统一的精细化科学分类,全部执行单一标准管理。对于材料物资的管理,大部分疾控机构缺乏统一、科学的分类和相关的管理办法。除了毒、麻、剧、限等国家有管理要求的材料,设有专人专库管理,大部分材料物资都游离在标准化管理之外;大部分高值材料(如移液器、标样、试剂盒),单价已超过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却长期作为普通材料管理,造成管理上的缺口;特殊材料(如实验动物等)因缺乏统一、科学的管理依据,游离于材料管理之外。(3)各类材料物资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程序,造成“重采购轻领用”“重入库轻出库”的情况。材料物资的入库(验收)是财务报账的必要环节,入库单(验收单)是会计凭证的重要附件,有着严格的管理程序;而领用和使用环节却因为会计流程要求不够严格,导致必要的资产管理环节未落实。各类材料物资缺乏报账后的实物管理记录。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和各二级部门的材料物资出入库记录及领用、使用记录登记缺乏全面、统一的系统管理。(4)部分具有生产经营性质的部门,因缺乏物资管理,无法实现准确的成本核算。成本核算的基础是成本计量的准确,而大部分单位未对材料进行精细核算和管理,“即领即用”“以领代用”造成成本核算的基础数据不准确。产成品的产出、原材料的消耗均缺乏成本核算的会计基础要求,从而使单位的内部成本核算无法进行。

二、工作目标与实施方法

通过建立单位低值易耗品物资管理系统,实现单位内部材料的体系化管理,为单位全面了解和掌握各所、处、室的低耗品领用(使用)情况提供管理支持,为单位合理规范资产管理提供支持,为积极探索出符合疾控机构实际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资产管理办法而奠定基础。(1)运用用友软件GRP-U8系统中的物资管理模块,建立单位物资管理框架,对单位及部门的材料物资建立采购入库、生产入库、部门领用、领用出库等记录体系,对单位及部门材料物资的各项财务数据建立汇总统计分析,对单位材料物资实行资产责任管理,实现单位物资管理的体系化与精细化。(2)建立较为科学的材料物资分类体系。材料物资的合理分类是系统管理的基础,外部分类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联,内部分类与单位内部管理相关联。材料物资的外部划分,将单位的实物资产分为固定资产与流动实物资产,两者的区分标准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定义――“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不属于固定资产的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流动实物资产均属于单位材料物资的管理范畴。材料物资的内部划分,是单位根据自己单位特点和管理要求,科学合理地划分材料物资。疾控机构是卫生机构,其主要材料为实验材料,其次为办公材料、印刷品和其他材料。依据疾控机构实验材料的使用类别,再细分为试剂、标准品、仪器设备备品备件、高值易耗品等类别。特别是高值易耗品的单列,对于实验室目前大量存在的使用寿命较短、单位价值较高的实验材料有着重要意义,单位应将其规范为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3)建立科学严谨的材料物资管理流程。依据单位内控制度的要求,梳理单位材料物资的管理过程,运用职责分离与归口管理的内控管理手段,重新规划和分配材料物资管理的部门职责与人员岗位职责,合理划分物资的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职责。建立流程图,明确对应标识物资管理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并将流程与用友GRP-U8系统相联系,通过软件系统的权限设置、部门人员设置、库位物资设置、统计盘点设置等,实现用系统引导流程管理。(4)建立单位材料物资管理办法。在重新梳理系统管理流程的基础上,建立单位的材料物资管理办法,让流程与职责制度化,并与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共同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办法。(5)建立物资系统数据与会计核算系统数据的有效对接。用友GRP-U8系统,能将物资管理模块和会计核算模块建立联系,物资管理模块设定好相关的会计核算参数,即可以在完成材料入库、出库制单环节的同时,直接生成会计记账凭证,简化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操作流程上的重复工作。

三、运行效果与体系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