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教育的意义范文

智慧教育的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教育的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教育的意义

篇1

【关键词】教师教育智慧 内涵 生成要素

教师教育智慧是近些年来教育界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无论是新课程改革还是教师专业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智慧。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的生存与发展。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到底是以何种方式体现其神奇的魔力?教师又该如何生成教育智慧?这些将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智慧内涵的审视

1.教师教育智慧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能力和诸要素的综合

已有的对教师教育智慧的界定有很多种阐述,有学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智慧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它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魅力。[1] 也有学者认为教育智慧是教师的教育境界,包括教育理智、教育意识、教育能力、教育艺术、教育机智等要素,是教育感性与教育知性、教育理性与教育悟性的统一。[2]

前者把教师教育智慧归结为教师的一种能力,这种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混淆了智慧和能力的区别。能力主要体现在具体的实际活动中,是自身素质的一种体现和外化。而智慧具有缄默性,即通常无法用语言清晰地表述,它表达的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是面对复杂的场景时所展现的综合素养,具体可表现为敏捷的思维、明智的判断、正确的选择、机智的实践等方面,同时也是人追求真善美等生命价值的方式。换句话说,能力仅仅是智慧的一种表现方式。不管是教育智慧的内涵还是外延都要比“教育能力”的范畴广。

后者认为教师教育智慧是多要素的综合体。这一解释揭示了教师教育智慧内涵中所包含的部分要素,但未能完全诠释教师教育智慧整合性特征。教师教育智慧不仅应包含教育能力、教育理智、教育艺术等诸多要素,并且应当是各种要素的有机整合及灵活性、创造性运用。

2.教师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落实两个“转化”

鉴于以上分析,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追求并践行教育真、教育善、教育美的教育境界,是教师对教育和人生的真理性认识,表现在应对复杂教育情境的智慧型行动。教育的本体是教学成人。[3] 教学和成人是同一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教师教育智慧是实现课堂情景下从“教学”到“成人”的智慧型行动,这种智慧型行动具体又体现在教师善于机智地实现两个“转化”。

(1)促进学生知识向智慧转化。莫兰曾说,一个构造得宜的头脑胜过一个充满知识的头脑。在充满知识的头脑里,知识被堆积,但不具有一个给它们以意义的选择和组织的原则……相对而言,构造得宜的头脑同时拥有比知识更重要得多的提出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能够连接知识和给予它们以意义的组织原则。[4] 涂尔干也曾说,教育的任务不是给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是在学生那里形成一种类似灵魂的聚焦的东西,使他不仅在童年而且要在今后的人生中朝着一个确定的方向前进。学会生活不仅需要知识,更需要把获得的知识转变为智慧并把智慧融入生活之中,而教师教育智慧在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促使学生智慧向健全人格转化。只有优质的教育才能促进智慧的发展,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学生的知识向智慧的转化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智慧,学生的智慧向健全人格的转化,也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智慧。教师基于对教育和人生的真理性认识,通过集教育科学和教育艺术的灵活性、创造性运用,最终促使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智慧鲜明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深切的人文关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拥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教学中替代并超越了学生父母的角色,对学生的整个学习世界和生活世界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尽管课堂只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也相对有限,但教师永远不能放弃提升教育智慧的努力。

二、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

正因为教师教育智慧是实现从“教学”到“成人”转化的桥梁,滋养教师的智慧品性,提升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教师教育智慧又是一个内涵构成丰富、彼此和谐互补的完整系统,倘若把教师教育智慧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对学生的爱是智慧之树滋生的土壤,为大树的生长提供着丰富的养分;广博的知识是大树发达的根系,固持着整棵株体并源源不断地为之输送水和无机盐;宝贵的实践经验是智慧之树的干,支撑着大树巍峨的身躯;勤奋的教学反思则是那茂盛的绿叶,通过光合作用为智慧之树提供生长的能量。

1.爱——教师教育智慧之树滋生的土壤

智慧既属于认识范畴,又属于情感范畴。倘若仅在认识范畴谈教师教育智慧,那么这种智慧就缺失了其和谐性与完整性。情感既是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智慧生成的强大动力,是教师教育智慧发展的维持系统。古今中外,纵使教师教育智慧的表现形式有千万种,但“其共同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学生纯真的爱与无条件的信任”。[5]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这种爱在性质上是无私的神圣的爱、在原则上是严慈相济的爱。罗森塔尔的教师期望效应也表明:如果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候表现出对学生能力的肯定,并对其抱以适度的期望,那么这种期望就会转化成一种能量,不断激励学生的发展。因为学生一旦感受到了这种爱,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在这种师生之间爱的相互投入与回报的良性循环过程中,教育便默默地实现了它“育人”的根本功能。

篇2

关键词: 教育者 德育 班主任工作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教育在振兴民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战略作用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改革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新一代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已成为时展的必然要求。所以,班级教育管理能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来实施,对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从目前我们批评教育学生所使用的方法来看,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直言不讳的批评、指责乃至训斥、嘲讽,仍是大多数教师和家长的首选之策,让人触目惊心的侮辱、体罚等非教育行为也不乏其例。这种“反教育”的教育行为严重摧损着学生的自尊、自信,也摧残着学生的人格和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以德育教育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

一、开展“无痕教育”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

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教育者呢?首先要使自己成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

一位来自偏远农村,家境贫寒的学生,在第一次乘坐火车上大学的途中,因口渴难耐破例购买了一罐健力宝,但却不知道如何打开,在手中颠来倒去看了又看,捏了又捏,甚至拿出水果刀希望能把拉环撬开,但试验了几次因未敢用力而终未打开。这时听到坐在对面的一位妇女说:“贝贝,快把健力宝给妈妈拿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窗旁边挂着的塑料袋。妇女把健力宝拿在手上,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看着男青年,只听“砰”的一声,健力宝打开了。随之,车厢又传出“砰”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一笑,喝了一口,就把健力宝放在茶几上,显然,她并不口渴。许多年后,男青年依然十分感激那位善良而又聪慧的妇女给他的人性化的启示。

事件中的那位妇女具有极其浓厚的人文情怀,正是这种情怀使得她没有直接将开启易拉罐的方法教给那位青年学生,以避免青年学生的难为情。那位妇女的教育是一种“将教育的意图掩盖起来”的教育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性关怀的超凡的教育智慧。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成效应该给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有益的启迪。”

其实我们每天都有可能面对学生的这种困惑和无助。如果我们能够如那位妇女一样,聪慧地给学生以情景暗示或者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自悟自觉中走出困惑和无助的状态,教育的效果肯定是明显而持久的。那么怎样才能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呢?“要想具有人文情怀,读书显得尤为重要。”尽管读书不是获得人文情怀的全部条件,但读书可以夯实我们做人的精神底蕴,为人文情怀的生根发芽提供肥沃的土壤。

其次,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宽容心的人。原谅是一种风格,宽容是一种风度,宽恕是一种风范。“年轻人所犯的错误连上帝也会原谅”,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却往往没有了宽容的风度,更不用说宽恕的风范了。

我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班主任在检查学生宿舍时发现了几个烟头,经查确系本班的几位学生所为。若按惯例,写检查、通知家长、上报学校给予纪律处分的是常见的处理程序。但这位班主任在冷静地思考之后,面对不安的学生说:“现在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你们完成,利用各种渠道搜集吸烟有害健康的材料,做成宣传版面,在校园内公开展览,只要完成得好,就取消对你们的处罚,时限为两周。”两周后,图文并茂、制作精美的“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版面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关注,成为对学生进行“吸烟有害健康”教育的不可多得的教育载体,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我们何尝不能够以宽容之心待之呢?当然,对学生错误的宽容并不是听之任之,而是不要揪着错误不放,不要对其错误无限的上纲上线,或硬逼着其承认自己道德败坏或者不可救药。其实,很多孩子的问题都是心理问题,而与道德境界无关。唯一正确的做法是将其错误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运用我们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去实施我们的教育行为。

我不敢断言这几位学生此后将会与吸烟诀别。但是我却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教育效果远远好于常规的处理。因为这样的教育过程是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艺术,又是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制作版面)切身体验和自觉自悟的过程。

二、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篇3

关键词:教育智慧校本教研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各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纷至沓来,各种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涌入课堂。教师如何适应这个充满生机的课堂,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如何使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释放,等等,都需要教师用智慧将教育理论的普遍性与实践经验的特殊性有机结合,用智慧对具体的教学行为作出理性分析,用智慧实现对课堂的有效调控,即需要教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探索、感悟,提升教育智慧。

教师的教育智慧是与教学过程相伴的教育机智,是在长期实践和反思后的实践智慧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人格特征个性化的、主观化知识的综合体现,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它内化在教育的一切方面。“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1]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过程是与其对教育教学实践探索研究相伴的。校本教研恰恰以教育反思、教育叙事、合作共享等形式,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实践走向明晰、走向科学、走向精致、走向睿智,促进教师教育智慧的提升。

一、实践反思:萌生教育智慧

没有对实践的反思,就没有教育智慧的生成。实践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再认识,以发展自我职业水平,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对自己的专业及相关活动有更深入的理解。反思实践还使教师的活动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成分,在反思批判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善教育行为和教育效果,同时反思先进的知识、观念、经验和技能并评价自己的教育行为。它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是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形成新的实践行为和实践智慧,获取教育智慧的有效手段。

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总结、概括和提炼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反思需要回顾,但更需要思考,既要在回顾中思考,又要在思考中回顾,停留于回顾的反思是无价值的反思。教师对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对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引发反思,可以发现不足,捕捉“精彩瞬间”,会使教学实践日臻完善;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能更好的了解学生,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使师生沟通更有效,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对教育教学行为反思,能更理性地认识自我,从而更有效地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扬长避短。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在诸多无法预知的因素,这就都要求教师具有对新动态的敏锐感受和迅速判别,适时把握教育时机,选取适当方式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实践反思不仅可以获得宝贵经验,用于指导教学,而且反思过程又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反思是教师自己与自己“对话”,是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真正沟通教师“倡导理论”与“运用理论”的桥梁。因此,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反思应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二、教育叙事:增长教育智慧

教育叙事主要是对事件展开描述、解释,让故事弥散出深层的教育意蕴。[2]即教师用具体的、描述的方式对自己教育生活整个过程作尽可能“客观”的具有一定故事情节及具体人和事的叙述。教育叙事能帮助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情境和经验作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从而切实改善自己的教学生活。同时,它也是对教师的情感意识的最有效、最深度的唤醒,使教师树立起教育者的自信和自尊,使教育理论避免了面对教学实践的空泛和无奈,使教师更加敏感地面对每天发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技艺、实践智慧走向睿智。

教育叙事不是单纯的叙事过程,它既是一种研究方式,更是教师动用并形成自已独特的叙事思维的过程。叙事的主要目的是以教师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个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动,从而提高教育质量[3]。因此,从教师这个视角来看,叙事不仅仅是教师讲述具体事件的过程,而且也是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教育叙事,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自我成长的轨迹和内在专业结构的发展过程,进而为能够更好地实行专业发展的自控和调节奠定基础。”[4]教育叙事是对具体鲜活的事件进行直接的描述,涉及对事件的开端、进展和结束等诸多环节重组,借助具体的事件以及具体的叙事过程而实现思维活动的具体化。叙事并非简单地按照事件的进程而展开再现式的说明,还会受到情境的钳制,介入叙述者的主观意图、情感、立场,诱发叙事思维的情境性。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释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所发生的问题,然后将自己遇到、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叙述”出来,从中发展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追述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故事,在讲述中不断进行自我剖析与自我角色定位。在叙事的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维结构得到不断改善,研究能力得到提高,有助于其教育智慧的增长。

三、合作共享:升华教育智慧

教师在动态的、生成的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中,会不断地面对许多问题和困惑,他们希望寻找到解决这些问题和困惑的有效途径,希望在专家和同伴互助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活动。通过合作发挥教师群体智慧,组成学习、研究共同体,取长补短,互帮互学,互惠互利,形成整体合力,以有效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合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与教师的合作,另一种是教师与研究机构专业人员合作。

合作共享的核心是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教师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交往与互动达成互助与合作,分享经验,促进共同的专业成长。在合作中教师将彼此的信息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共享,从而扩大和丰富彼此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在经验交流中原有的静态经验被激活、被分享,从而不断地扩展和升值。教师一起就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专门的讨论,提出各种看法和观点,进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甚至尖锐对立,在这种不同意见的申辩论争中,彼此之间才能启迪智慧、扩大理解,扩展和优化各自的认识水平和能力结构,丰富彼此的思想,促使个人的实践智慧不断得到变更、丰富和扩张。

合作共享的最基本形式是教育理论研究者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相互协作。教师需要专业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和技术的支撑,专业研究人员需要与教师共同研究,形成研究共同体。通过双方智慧的交流、碰撞,升华各自的智慧境界,形成两者间的互促,共同获得发展。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进行坦诚合作、平等对话、教研相长,使研究成为一种民主开放的过程,促使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理性智慧与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实践智慧的融合。专业研究人员通过与教师的合作,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其理论和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深化;对教师而言则直接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专业研究人员在合作中发现教师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智慧之光和尚未系统化的闪光点,并经过其相应的理论滋养和系统整合完善,使那些转瞬即逝的教育智慧不断地得到强化,形成教师个人系统化的、常识性的教育行为。

在合作共享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也变成了一种研究方式,尊重、理解、沟通成了维系合作的重要纽带;无论是彼此,都需要“学会静下心来,抱着关切的心态聆听彼此”,“学会敞开心扉,向他人倾诉深埋的心结”,“学会把眼光投向他人,关怀那些平凡生命的脉动”;有的只是一群志同道合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在一起开展的合作,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成果分享:分享信息、分享知识、分享经验、分享思想、分享智慧。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洞悉复杂局势、把握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高度重视和深刻认识校本教研的意义与价值,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水平,努力探索智慧型教师成长的机制和途径,让智慧回归教育,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参考文献:

[1]田慧生.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J].教育研究.2005.2.

[2]谢登斌.教育叙事的价值向度[J].教育导刊.2006.3.

篇4

明天就要进行二模考试了,我照例来到考务室做准备工作。忽然三本《时事政治》映入眼帘,拿起来一看,是晓魁的。可能没用了,扔掉吧?不行,万一有用怎么办呢?我顺手拿回了办公室,问政治老师:“赵老师,《时事政治》还有用吗?”“中考还要考呢。”

上课前,我提前来到教室。“晓魁,你来一下。”我轻声叫道。他满脸疑惑地来到我面前。我亲切地问:“晓魁,以前的《时事政治》还有用吗?”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不知道,老师没说。”“卫咪,你来一下。以前的《时事政治》还有用吗?你保留了吗?”“不知道,我想可能有用,我没有扔掉。”“李松,你来一下。以前的《时事政治》还有用吗?你保留了吗?”他确定地回答:“有用,老师已经说过了,中考还要考呢。”我趁机引导他们说:“老师同样的要求,你们三位注意的程度截然不同。李松记得准确,学习最好;卫咪没记住,但自我感觉不能扔掉,保留了下来,学习比较好;晓魁,你没记住老师的话,书也丢掉了,学得效果差一些,你说对不对?”晓魁的脸一下子红了。我趁机引导:“书在我办公室里,你经过时顺道来拿吧?行不行?”“行。”腼腆的他怯怯地答道。“说到能做到吗?”“能!”“老师相信你能做到!”我边说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时间在平淡中悄然而过,两天了,书仍然静悄悄地躺在办公桌上。上课前,我又提前来到教室:“晓魁,你来一下。”他扭扭捏捏地来到我面前。“晓魁,到办公室拿书了吗?”“老师,我去了,你――没在――”他搓着双手,不好意思地说。我温和地说:“我没在,对不起,我相信你会再找时间去拿的,我等你啊。”

下午,我正在办公室备课,他悄悄来到我面前:“老师……”话未说完,脸先红了。“晓魁,来了――”我快速拿起书,“你的书,拿回去好好保管啊!”“嗯!”他腼腆的一笑,羞答答地转身走了。我随他走出了办公室:“晓魁,等一下。”他满脸疑问地看着我:“老师,还有事吗?”“对呀。”我亲切地说,“你想过吗?我一再启发你到办公室拿书,是想引导你养成主动做事的习惯。你看,其实做这事是很简单的,是吗?”“是。”“以后,学习、生活中遇到事情都要积极主动啊!行吗?”“行!”“我相信你。回吧。”他高兴地上楼去了。

书,拿走了;心,放下了。

日子在匆忙中悄然而过。一天,我批改学生的作文《被温暖照亮》,晓魁写道:“一个坐在最后一排的人,我没想到老师会想尽办法引导我主动做事。她让我经历了‘心动――搪塞――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明白,做事,自己向这个方面想了,做起来就主动了。我一定不辜负老师,让老师看到一个全新的我。”

(山东省邹平一中初中部 贾淑艳)

教无定法,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教书育人中,面对具体的问题时,如果我们总是采取一成不变的教育方式,往往会劳力伤神,力不从心。学生对这种教育方式也早已产生了很强的免疫力,效果似乎微乎其微。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寻找和体会,教育也可以无需讲大道理,润物细无声,处处都是美的乐章――

军训前一天晚上,我向学生强调了军训的意义:“军训,教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希望大家用顽强的意志,敢于吃苦、勇于拼搏!”大道理讲了不少,学生似懂非懂地点头。

没想到军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班头晕、肚子痛、中暑的同学陆续退出队伍,一共有8人,几乎占了班级人数的四分之一。我一边照顾体质弱的学生,一边耐心鼓励他们,心里暗暗着急,究竟该怎样激励这群娇弱的孩子呢?

我知道军训的确需要好的体质,但更重要的还是意志力,说到底学生们还是意志薄弱。当务之急,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昨天学生初来陌生的新学校,面对新老师,而我只顾大谈军训纪律、军训意志,忽略沟通的方式,结果教育效果不佳。我想,我应该换一种思想教育的方式,应该在新生和老师之间搭建一座促进心灵沟通的桥梁,而什么能够充当这座桥梁?我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曲。

军训的第一天晚上,我走进教室,发现学生像晒蔫的叶子一样无精打采,趴在桌上。我接好电脑线,播放任贤齐的《永不退缩》,教室里响起铿锵有力、斗志昂扬的歌声:“就算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擦掉了眼泪还是抬头要挺胸,面带笑容不气馁往前冲,我越挫越勇我永远不退缩……”有几个学生开始坐直身子,渐渐地,越来越多学生抬起头,看着屏幕的歌词。播完一遍后,我把歌又放了一遍。有几个活泼的男生已经开始跟着歌词学唱了。听完歌曲后,我带着学生一起观赏了一组名为《可爱的子弟兵》的图片,感受军人训练、战争、抗洪时吃苦耐劳、意志顽强的精神。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可能想起自己白天的表现,暗暗惭愧。这时,我才小结:“和军人的生活相比,我们的军训不值一提。我们应该向军人学习,学习他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精神,以铁的纪律和铁的意志,全力以赴,超越自我,完成军训!”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天的军训,大家表现好多了,只有一位同学提出身体不适要休息,但很快又归队了。晚修前,我给学生播放了另一首励志歌曲,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到了第三天军训,已经没有学生退出队伍了。第三天晚修前,我播放了张杰的《年轻的战场》:“今天我终于站在这年轻的战场,请你给我一束爱的光芒;今天我将要走向这胜利的远方,我要把这世界为你点亮……”到了第四天晚上,学生主动说要学唱这几首歌曲。于是,教室里回荡起欢乐的歌声,其乐融融。

(华师中山附中 梁 维)

那些不善言语、默默无闻的学生,他们就像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既没有花香,也没有树高,但他们需要“春风”去吹绿,需要“阳光”去照耀,需要“河流山川”的哺育,需要“大地母亲”的拥抱――

一天下午放学时,我到教室检查卫生,走近教室后门,便听见了甜美的歌声,再走近一看,令我大吃一惊,原来是平时胆小害羞、不善言语的小雯。课堂上,我曾经努力试着让她回答问题,可她的声音总是小得不能再小,连周围的同学也听不见,我试着贴近耳朵听她回答,但越是这样,她就把音量调得越小,我几乎对她失去了信心。若不是耳闻目睹,我简直不敢相信这甜美的歌声出自小雯之口。听得入神时,我突然冒出了一个好主意,我马上打开手机,把小雯扫地唱歌的情景录了下来。经过整理后,第二天,我把小雯的歌声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让同学们猜猜这是谁,可是没有一个同学能猜对。我说出答案后,同学们口瞪目呆,感到非常意外。于是,有个学生提出让小雯参加马上要举办的校园小歌手比赛,同学们一致赞成,小雯却极力推辞。她越是推辞,响应的呼声越高,小雯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小雯是勉强答应的,她比较胆小害羞,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她担心临场发挥不好而出丑,因此,必须先帮她树立信心。我让班上的广播员把这段录音拿到学校广播室里播放,并做了宣传,使全校师生重新认识小雯。为了消除她在比赛时可能出现的紧张状态,我利用早读课的时间,请她唱歌给全班同学听。起初,由于紧张和害羞,她好几次张嘴都发不出声音来。眼看她就要掉眼泪了,我鼓起掌来,全班同学的掌声更响亮。终于,她发出了声音,尽管还是那么小,可在静极了的教室里却是可以听到的。我们一次次的期待和鼓励,使她放松了心情,放开了歌喉,脸上终于流露出自信的神采。我还请音乐老师来辅导她,一段时间后,她唱得越来越动听了。在校园小歌手比赛时,她唱的《小草》获得了一等奖。这次的成功使小雯找到了自信心,她终于敢在课堂上大声地发言,课后主动与同学玩耍、与老师沟通了。

篇5

专题式教学的意义

知识更系统 语文知识琐碎庞杂,丰富多样,很难像其他学科那样,呈现逻辑上升的学科体系,专题式教学的模式,可以通过聚合相似文章的专题形式,使知识更系统集中地体现。例如在学习《诗经》的“赋比兴”手法的时候,如果把《蒹葭》《关雎》《氓》《采薇》《无衣》等放在一起,形成专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会更深刻,对《诗经》的认识也会更深入。

思维更深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石中英曾经说过:“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批判意识、综合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发展。”专题式教学给了学生阅读的挑战、成功的喜悦和难以忘怀的阅读收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锻炼了思维、磨砺了思想,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更强。例如,吴泓老师的王安石专题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王安石的背景材料后,对王安石的个性感悟仍然不够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他甚至把心理学家岳晓东的文章引入进来,由此引发学生对王安石心理健康的思考,学生从中感悟到,王安石变法的失败与他偏执的个性也有着巨大的关系,这些都带给学生巨大的思想冲击。

实施步骤

专题式教学模式,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精读――泛读――活动――写作。第一步,精读。由师生共同研读同一专题下的不同篇目,深入地探究文本,将文本读懂读透。第二步,泛读。学生自读,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自主地探讨、研究,读出自己的感悟。第三步,活动。主要由教师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活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获得更多的感悟。第四步:写作。教师为学生提供多角度的写作题目,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自己的所感所得,书写成文,形成文字的积累,并通过写作这种形式,将阅读的效果落在实处。

具体案例

为了探究语文学科的教学模式,笔者积极参加了《中国教师报》中国特色品牌学校共同体特聘专家梁恕俭的“学科建模指导”讲座;在学科大组教研活动中,运河中学高二语文教师陶彦睿做了“专题教学初探”的代表发言;运河中学高二语文教师李峥还上了一节“语文学科建模研究课”,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精心指导。在通州区视导活动中,全组老师集体备课,专题式教学模式得到教研员的好评和支持。不仅如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积极展开专题教学。例如,学校开展了以作家为组材的专题,有鲁迅专题、李杜专题、苏轼专题等;开展了以体裁组材的专题,如骈文辞赋、唐宋诗词、唐宋散文等;开展了以教材选篇为主的专题,如京味文化、诸子百家、品味秋天等专题。

例如“鲁迅诗文专题”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做了社会调查:鲁迅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当代中国还需要鲁迅吗?要求学生选择五个年龄段对象做调查,写出调查报告,并谈谈个人眼中的鲁迅形象。从调查结果上看,被调查者们基本上认同,经典作品该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该读。然后,师生共读《自序》《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呐喊》等小说集中重点篇目。推荐阅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起死》《出关》《铸剑》等篇。最后是发散写作:“我眼中的鲁迅”“鲁迅启迪我们做怎样的(或怎么做)社会人”“我画鲁迅”通过读其文,为你心中的鲁迅画像一幅;或者自选角度评论鲁迅在你心中的形象(可以绘画、也可用诗文,还可图文并茂)。

效果和体会

通过开展专题式教学发现,专题式教学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阅读量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也得到训练,看问题更全面,认识更深刻,更富有哲理,表达能力显著提升。最终写作环节的设置,也促使学生写作形式多样,手法多样,写作水平也由此得到提升。

篇6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 留白的设计 留白的价值 建议

教科书留白,是指教科书编撰者在教科书中嵌入了大量经过精心设计和策划的空白版面、空白图形或含有特殊意义和特定要求的符号,以增强教科书的弹性化程度,利于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编写的一大特色就是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留白。这些留白不仅使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显得更加贴近学生,富有亲和力,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留下了大量的自主发挥空间,从而大大丰富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本文拟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留白设计作一简要分析。

一、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留白的类型

与以往的思想品德、社会教科书相比,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在编写体例、切入视角、内容选择、呈现方式乃至版面设计等方面都有许多创新之处,而尤以留白设计最为突出。就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情况来看,不仅留白的数量众多,留白的类型、内容、要求和呈现方式也是颇具特色的。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教科书设计的留白,大致可以分为实留和虚留两大类。

1.实留

实留亦可称作外显性留白,指在教科书上预留出一些可见的空白空间,供学生在书上完成写、画、剪贴等相应的操作。具体来说,实留又可分为完全留白和部分留白两种,完全留白一般只给出一个主题或提出一个要求,学生在书上的空白位置完成补白即可。部分留白则往往针对补白内容在教科书上给出一些提示、参考或填充方法上的指导。

2.虚留

虚留亦可称作内隐性留白,指教科书虽然没有预留出实际空间,但却以提问、提示或建议等方式对学生提出课上或课后的思考或行动的要求。这类留白有的要求学生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评一评、辩一辩,属于思考性留白。如“你想想看,还有什么人类行为引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六年级下册第6课)“现在一些地方的餐馆饭店仍然在私下利用野生动物烹饪菜肴,你认为吃野生动物合适吗?请说明理由。”(六年级下册第7课)“刘小明的妈妈经常把他反锁在家里,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刘小明的公民权?请分为甲乙双方展开一次小辩论”(五年级下册第6课)等等。还有的要求学生进行小采访、小调查、小制作、小创作等,属于实践性留白。如“让我们来当一回小记者,就30多年前人们日常生活物品供应的情况,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六年级上册第4课)“你的家乡一定有许多文化名人,你了解他们吗?做一次小调查吧。”(五年级上册第13课)等等。

对虚留的补白往往不一定非要以纸媒方式呈现出来,特别是思考性留白,常常是在课堂上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完成补白的,而对实践性留白的补白则既可以是口头阐述,也可以是书面汇报,还可以是学生的各种有创意的作品。

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留白教学价值

将留白手法运用于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编写,反映了教科书编撰者的独具匠心,它不仅是一种编写策略和编写艺术,也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体现。看似不经意的小小留白,却往往寄托和蕴含着多重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

1.留白展示了新的德育教材观

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科书一直扮演着一个不受学生欢迎的角色。以德目为线索编制出来的思想品德教科书不但在内容上充满了训诫和说教,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敬畏感和疏离感,在功能上也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对于学生道德养成应有的积极功效,反而常常充当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控制和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学生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认知与情感、行动的割裂,甚至养成言语与行为相背离的虚假品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以新的教材建构观来指导教科书的编写,强调教科书应是能够与儿童对话的文本,它要能够成为一种“活性因子”,通过学生智慧与教科书中智慧的同构与异构,最终实现教科书的激活功能[1]。

留白设计正是对这种新教材观的积极回应。留白改变了思想品德类教科书的一贯形象,它使教科书不再以一种生硬冰冷的单调面孔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代之以丰富多样的学生参与,从而使学生感到亲切。留白调节了教科书的结构形式,使教科书的编排更加富有弹性,显得有张有弛,从而使教科书从静态的图像和文字堆砌起来的死物变成了动态的富有情感和生命的对话文本。留白还大大丰富了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内容和功能。留白不仅有利于教师依据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思想灵活地开发和利用教科书,实现对教科书的“二度创作”,也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地使用教科书。留白让品德与社会教科书有了灵性、有了生机,变得愈加充实和丰盈,它使教科书不再仅仅是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更是一种对话的文本,是一种教室里的儿童向教材中的儿童表达思想、倾诉情感的场所,是一个可以使儿童用文字、图画、语言、行动等进行创造的空间,是学生设计、选择、表达、实践、探究、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使教科书实现了功能上的延展和超越,真正成为了具有激活功能的活性因子。

2.留白体现了新的德育教师观

传统教师观指导下的德育课堂上,教师始终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灌输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课堂上常常是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新德育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应“能与学生共同建构课堂生活,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1],教师应当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德育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留白设计恰恰体现了这种新型的德育教师观。教科书中大量留白的出现必然要求学生参与其中,它将使教师无法再唱独角戏,而必须从道德制高点的神坛上走下来,在与学生进行频繁的互动、对话、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创造一个有意义的课堂世界,并成为学生道德学习的关怀者、引导者、深化者和促进者。留白还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教学活动提供了各种话题、范例和提示,从而为教师的思考、变革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提供了更大更自由的空间。它留出的空间促使勤奋的教师更加深入地去解构、充实和丰富教科书,更加认真地去研究学生,并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从而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进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境界;也迫使懒惰的教师认真地钻研教材,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留白不仅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了许多机遇,也向教师提出了不少挑战。它既是教师迅速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严峻考验。正是在对留白的处理和运用过程中,学生的道德学习、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德育课程的开发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

3.留白蕴含了新的现代学生观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留白设计与上述学生观是相契合的。首先,教科书留白尊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格式塔心理学派的研究表明,根据知觉组织的封闭原则,“我们的知觉有一种完成不完善图形,填补缺口的倾向”[2]。而教科书留白就是以大量残缺不完善的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它的这种不完整性和未完成性的特点很容易引起学生知觉的兴奋,激发学生追求和进取的内驱力,进而激发学生求知与创造的兴趣与潜能。其次,留白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成长方式,教科书不应无视这种个性差异。留白允许学生自由表达思想和观点,鼓励学生多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提示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和知识,不仅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发展。第三,留白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留白尊重了学生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为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契机,它可以让学生在空白的天地里,学会积极主动,学会自行选择。第四,留白关照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留白的内容,多来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往往是引领学生在回顾和总结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予以补白;留白的语言也多从儿童视角出发,行文生动活泼,且多采用第一、二人称叙述,使学生感到教科书是为他们而写的,叙述的也是他们自己的故事。因此,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留白设计,处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观念,蕴含着诸多新型的现代学生观,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独特的功能和效用。

三、对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留白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留白并不是真正的空白,而是为了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智慧对留白去创造性地思考和补充。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恰当地运用好教材留白。

1.让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去谱写留白

包括学生个人信息的记录、成长过程中的趣事、曾经经历过的生活体验等。如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身高、体重、属相、外貌特征、性格特长、喜欢的东西等个人小档案(三年级上册第1课);调查记录家庭成员的简况并向同学说说你和家庭成员之间的趣事,填写稍复杂一些的家庭关系图(三年级上册第9课);说说你逛商场时遇到过的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四年级上册第9课)等等。

2.让学生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及成果去诠释留白

包括学生的观察、发现、调查、参观、访问等各项实践活动及取得的成果。如调查家乡在居住、交通、公共设施及其他方面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填写“家乡变化调查表”(四年级下册第7课);与家长一起设计家庭节水计划,并填写“家庭节水情况报告”(六年级下册第9课);出示你在旅游中所拍的照片,在班上办一次“我在旅游中”的展览会(五年级上册第14课);收集以前购物的各种票证,分小组将收集到的购物票证张贴在白纸上,布置成一个专栏在教室的墙壁上展示出来(六年级上册第4课)等。

作为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一大创新,留白不仅需要教科书编撰者用心揣摩、精心设计,也需要一线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思考和运用,需要教师更多的智慧、辛劳、汗水和付出。如果教科书的留白设计不合理,或者教师对教科书中的留白使用不当,留白的实际效用将很难得到真正的发挥。笔者认为,目前的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尽管留白的数量众多、形式丰富,但在设计上仍然存在不少瑕疵,一线教师对于这些留白的处理和运用也存在不少问题。

3.引导学生把留白作为探究的起点

在德育课堂上,学生往往感受不到生活的真实意义,因为高大上的道德知识似乎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不会用课堂所学去指导生活实践,因为它不具有适用性。这就导致了人们不仅质疑德育课堂的教学效果,甚至质疑德育课堂本身的道德性。

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留白设计为这种回归架起了一座桥梁。留白既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生活中的思考带到了课堂上来,又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借助留白,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探究生活的意义,也可以在生活中品味课堂的价值,不仅有利于引领学生道德的成长,也有助于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留白使教科书、教师、学生在课堂上实现了更多的交汇和互动,它不仅使教科书从平面、静止、固化的文本变成了立体、变化和富有动感的学材,也为教师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改进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打开了一扇扇窗户,为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展示风采和激活智慧装上了一扇扇翅膀。它使德育课堂从冷清变得热闹起来,从呆板变得灵动起来,从单调变得活泼起来,从沉闷变得智慧起来,从而使课堂获得了全新意义上的解放,德育课堂因此而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具灵动感和活力。可以说,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每一处留白设计,都是富有深意和用心良苦的,它们寄托了教科书编撰者对于理想的德育课堂的无限期待和憧憬。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教科书的留白,固然是一种新颖有效的设计手段,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也不应当是随意的。作为一种编写策略,教科书编撰者对留白应当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在留白的呈现数量、呈现时机、呈现面貌、留白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等方面做细致的安排和合理的规划。一线教师对教科书的留白也要认真研究和合理应用,充分发挥留白的诸多功效,从而为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留出变化与交流、留出空间与想象、留出期待与超越、留出意境与风流。

参考文献

[1] 鲁洁.回归生活――“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材探寻[J].课程・教材・教法,2003(9).

篇7

一、以鲜活的物理教学内容与方法智慧育人

物理教学方法是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1.让物理教学内容融入生活。

知识本身并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中,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鲜活的,鲜活的生活介质会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物理就是要见“物”讲“理”,当物理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时,物理学的知识就会鲜活起来。比如在讲火车转弯的速度问题时,可结合“4·28”胶济铁路特别重大交通事故。

2.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必须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人教版高二物理“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一节的教学中,师生共同分析、探讨法拉第根据“引起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及其磁通量变化”总结“感应电流的方向”规律的实验和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寻找与“感应电流的方向”有关的其他物理量,引出“感应电流的磁场及其磁通量”,再次探究两者的关系及规律,从而总结归纳出判断电磁感应中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培养了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3.充分利用多媒体模拟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改善,多媒体大量应用于课堂教学,令师生耳目一新,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讲“交变电流的产生”时,通过电脑动画模拟交变电流的产生过程,将这一不可见的、抽象的、难以解释清楚的现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之形象化、直观化,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目睹其变化过程。通过模拟演示,使学生深深体会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水平,智慧育人

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中善于根据施教情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的才能,是构成教师教学艺术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具有应激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等特点。

1.课前精彩引入,快乐学习。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我注重设计精彩的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我用“水流星”引入,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实验的最终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每个人都很兴奋,迫切地想知道其中的奥妙。

2.课中画龙点睛,击中要害。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及时巧妙地借助生活中或身边的素材讲解相关知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往往就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在讨论“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时,我提出问题:“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一部分学生认为是的,一部分学生认为不确定。虽然一部分学生画出了图像,但他们对图像与轨迹的关系毫无概念,怎么办呢?这时候,我看到讲台上的弹簧,灵机一动,何不演示一下,让学生眼见为实?接着我演示了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让学生观察其运动情况,此时我顺势提问:“位移—时间图像是物体的运动轨迹吗?”学生的回答很肯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比经过反复练习后获得的认知要深刻得多。

3.课后加强巩固,启迪人生。

关注教学机智不是某一个教学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它应该贯穿教学工作始终。例如:在学习“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这一节中的“超失重”时,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特别感兴趣,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希望我在课堂上多讲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我因势利导,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这个任务就布置给学生课后完成,结果每一位同学都搜集整理了这方面的详尽资料。为了让大家资源共享,我让学生在班上集体交流,一方面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很好的巩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爱国热情,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做智慧的物理教师,为智慧育人的课堂提供智力保障

1.加强学习,改革创新。

物理跟生活、科技联系密切,科技在不断进步,我们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常教常新,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一个好教师不仅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不断地追求新知,而且应该不拘泥于传统,勇于改革创新。“第一流的教育家”要“敢探未发明的真理”,具有创新改革精神。

2.除去浮躁,强化科研。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一种浮躁的心理,这股“浮躁风”也吹进了教师队伍中。物理教师一定要除去浮躁心理,守住心灵的宁静,淡化科研的功利性,保持正常的心态从事教育科研,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热爱学生,增强责任心。

乍一看,这与智慧育人好像没有多大联系,其实这恰恰是做一个智慧教师的前提。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师德修养的根本内容。学生应该尊敬教师,但教师的职责本质要求是热爱学生,教好学生。要真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构建智慧育人的物理课堂,物理教师除了要更新教学理念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意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管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精心设计具有综合性、启发性、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8

名校的成功各有各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办学思想、教育哲学、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学生活动、教师特质、学校环境等多个方面去总结和概括,我们可以惊叹、可以羡慕、可以仰望。但任何实践都只能是具体的实践,名校的成功实践也只是一种具体实践方式的成功,具有时间、空间和文化的约束条件,因而并不具有普遍的有效性,更不具备可重复性和可模仿性。当我们一个班的学生就已经超过夏山学校全部学生时,我们如何去学习英国校长尼尔?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的办学条件极为艰难,如何去学习南师附中的分层次教学?我们需要学习而且能够学习的,是蕴含在成功实践中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思想,是能够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超越意识形态、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局限,尤其是超越教育自身的局限,照亮我们前行之路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名校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各不相同,但如果我们把学校教育作为一个巨大的“演出剧场”,能够“照亮”我们教育现实空间的,就是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名校的理想和精神,它们交相辉映形成“教育剧场”上空的聚光灯束,使教育实践形态的所有细节充分呈现,并凸显出其高低上下、宽阔狭隘的清晰轮廓,明亮灿烂、模糊暧昧和阴暗沉重的多种色彩,由此使我们能够确认、辨析和欣赏各不相同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蕴。

研究名校不仅要关注名校的具体实践。更要聚焦于名校有效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种研究和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研究和分析通过校长行为、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所呈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主体形态和行为形态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他们既是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创造者,更是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实践者和享用者,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教育意义创造和教育境界提升的理性自觉和审美自由:

二是研究和分析通过课程设置、教学活动、学校环境等所体现出来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组织形态和制度形态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是为了主体、建构主体同时也超越主体的教育实践,是使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具体化、过程化和客观化的操作样式和形态,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教育实践知识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生成性的开阔视野,从而确立改造现实教育的自觉意识,提升创造崭新教育实践的更高能力:

三是研究和分析通过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教育哲学的概括和表述所体现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这是前两者的集中概括和抽象提炼,具有相对稳定的形态,构成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的基本伦理和核心价值。由此我们可以深刻体验和感受:学校实践如何从具体提升为抽象,如何从特殊体现普遍,如何从丰富多样的实践创造回归教育的本义。

我以为,名校的学校理想和学校精神以个性化的表述和校本化的实践,从不同路径回归到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核心,丰富了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表现,扩展了教育本质和规律解释的范围。这种回归具有反复警醒的作用和功能,提示我们:学校教育以人的发展和培养为目的,必须以人化的方式进行,良好的学校教育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人性和人的理解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教学)是一种发展和提升人性、人格和人品的重大实践。

名校的研究和分析,会引领我们重温和回归到教育的本义: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也很清晰,它就是一种人性、人格、人品的教育。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尊严和个性。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利、地位和价值,从而建立应有的尊严和个性。教育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尊严和个性:通过教育给学生应有的品德和修养,以确立学生的尊严和个性:通过知识和能力的形成给学生应有的自信和智慧,以建构相应的尊严和个性: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和教育活动,开发学生的潜能、天赋和才华,以形成学生的尊严和个性。早在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就通过并颁布《世界人权宣言》,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并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1966年12月16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指出:“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它们同意,教育应鼓励人的个性和尊严的充分发展,加强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通过教育形成和培养人的尊严与个性,已经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的世界各国,教育的普遍意义和基本价值所在。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智慧和惊喜。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具有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创造社会的思想智慧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就在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够智慧地工作和创造新的生活。学生的智慧无疑是通过知识习得和技能掌握逐步形成的,但知识传授本身并不是智慧,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智慧,能够超越个人局限、排除现实困扰、享受创造愉快才是智慧。给人以智慧的教育自身需要智慧,需要基于知识和学科而又超越知识和学科。需要建构包含真(假)善(恶)美(丑)多种价值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和情境。智慧的形成和培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维果茨基说,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其实整个教育都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教育教学,会使学生的学校生活和学习生活获得巨大的“惊喜”,即一种超出学生预期和认识的惊喜。学校教育教学如果不断落入学生的预期,就会减少和降低学习和教育的价值。而超出学生预期的教育和学习活动就能明显增值。这是不言而喻的。学生的智慧和发展就是在这种超出中、在惊喜中不断建构起来的。如果我们能够在知识、思维、审美、道德等方面,呈现、提供或指导学生“发现”新的认识、新的感受和新的境界。就能使学生超越他的现有局限和具体存在。有“眼前一亮”或“心中一亮”的喜悦感受。说到底,教育教学其实就是给学生以惊喜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惊喜中获得更多发展可能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惊喜”就是教育教学打开精神成长的明亮之窗的隐喻,它要求教师打开丰富的现实世界、知识世界和精神世界之窗,让学生在惊喜中看到一个更开阔、更丰富、更遥远的世界。由此,我们需要牢记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导:教育教学要使学生有心灵和精神的“惊喜”,有“获得”的惊喜和“成功”的惊喜。

良好的教育要给人以快乐和幸福。

篇9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05-02

前言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进展快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正逐渐凸现出来,智慧校园应运而生。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校园建设模式,其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与校园各个应用服务进行融合,实现了校园的智能化。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促进智能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智慧校园”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校园生活的结合,由传统的校园环境向更加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智慧校园”的规划中,学生们的学习以互联网教学为主、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项目,所以,它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根据不同性格的人物提供不同的服务,就像是“智慧校园”对老师开放的权限与学生的权限就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对于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权利学校会做一定的限制,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信息资源平台,又能够对学生的权限进行限制,防止学生使用互联网为所欲为。

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主要内涵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

教师在以个智慧校园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包括了相关技术设备构成的物理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同时这个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独立组成的,而是根据每个特定系统构成的,因此,建设智校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育学习活动发生一系列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技术基础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同时,还需要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现阶段,智慧校园的主要学习环境有以下几种特征:(1)感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与学习伙伴进行活动,根据场景制定出对应的学习方案;(2)记录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有情感的计算、动作捕捉等过程中将其应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提供较为逼真的学习经验:建立一些逼真场景,模拟教师情境,使教师在这个全新的情境中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案;(4)联接学习社群:建立对应的联接学习社群,使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并使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提供支持,从而激发教师的思维逻辑能力;(5)提供智慧型学习活动:根据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教学任务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简单记忆、低水平操作等,再将其发送给计算机等相关智能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智慧校园环境而产生的全新机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神进行教学。

(三)智慧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区别

智慧校园的教师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之间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场所、教学方式等方面。

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时常会收到教学时间和学生人数的影响,同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建立智慧校园,学生在这个智慧校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智慧的发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场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在教室中学习,教师也很少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物品也很难进行应用,使学生处于一个枯燥、乏味、单一的课堂中;在智能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场地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其教学资源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素材,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增强现实的先进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W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智慧学习环境的出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并发挥出其中的主要优势,为学生制定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应的学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解决学生中的不足。

三、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智慧校园建设下,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数字校园下的教学需求,难以对学生行为进行预测,难以实现智慧校园下因材施教的要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智慧”,更加符合智慧校园的特点值得探究。

智慧校园背景下,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积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教学环境变化。

四、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下提高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教师”培养模式

应当积极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的创新,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促进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的开放性,促进各种信息的高速流转,帮助教师积极的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校应当积极建设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师,对教师进行3D打印、虚拟实验以及录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构建智慧校园下“数字教师”的培养环境,促进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数字化,让教师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智慧校园所带来的变化。

(二)重构教师研修体系

应当积极构建教师研修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进行积极研发,围绕教学标准和教师日常工作需要,积极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实用课程,以此来形成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流程,通过信息化的研修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教师研修平台双向互动优势,促进网络研修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例如对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法的整合等,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营造一个时时刻刻可以学习的教师培训环境。通过在线研修活动、教数学实践活动等来让教师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技能就难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首先,教师应当积极了解信息技g的本质和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以此来奠定教师信息能力的基础;第二,教师应当从操作层面加深对互联网及计算机的认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中对各种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的认识和应用,积极探索教学资源的网络探索渠道,学会如何优化信息,整合信息,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提升科研能力。

(四)加强协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拉近了校园中个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协作精神,促进资源共享。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来构建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来实现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注重整合实践

智慧校园建设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校园中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情境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此来形成有自身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注重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篇10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虽然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了心理学的萌芽和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是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概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一文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由此引发了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自然并认识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斯泰洛齐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单子论的影响,裴斯泰洛齐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发挥人的全部天赋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心理学化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和学习心理的规律。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接受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受教育者发展的动机和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发挥他们的发展潜能,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并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这是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1.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 “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最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从这些简朴而精练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 他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无私、全身心地关心,不计得失,不求回报。在给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在斯坦兹时期的教育经历:“从早到晚,我一个人和他们在一起,是我的双手,供给他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们都是直接从我这里得到必要的帮助、安慰……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也没有。”他认为,为使广大下层民众受到普遍有效的教育,必须根除旧式学校的弊端,探索出一条成功的教学机制和法则, 而教育心理学化,就是要找到根除这种教育弊端的“教学机制”,而且这种“教学机制”是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在几十年艰难曲折的教育实践中,他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提出要素教育思想、简化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即使最普通的人,也可能教他的孩子”。裴斯泰洛齐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仅对学生怀有真挚的感情,而且能够把浓烈的教育情感付诸理性的教育探索和实践,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正如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裴斯泰洛齐生活的灵魂是爱,他爱贫穷和被压迫的人们。他的爱……使他的所获,竟远超过他的追求;他追求的是贫苦孩子的启蒙,而得到的是人类教育的大道!”

2.成功的教学机制:感觉印象及直观性原则

对学生怀有的赤诚之心和真挚的爱,是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因,而如何实施教育心理学化,探索成功的教学机制,裴斯泰洛齐又是典型的经验论者。他看重感觉和直观对人的认识和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把感官的直觉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和基础。他指出:“欧洲教学的缺点,或者更确切的说,教学的所有自然原则被人为地颠倒,已将这个世界弄成现在这个局面。除了从民众教学的肤浅性、不完善性和轻率的状况中悬崖勒马,并认识到感觉印象是所有知识的真正基础之外,已经没有对当前和未来社会道德和宗教的其他的补救办法。”成功的教学机制必须建立在对人类天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他进一步指出:“人类生来就具有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但只有通过训练,这种感觉印象才能上升为感觉印象的艺术――高级状态的能力。”因此,促使人产生清晰概念的教学艺术必须从“感觉印象”开始,而感觉印象的获得必然通过感官体验或直观的方式;直观性教学作为教育心理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裴斯泰洛齐之前的教育家也提出过直观性原则,但裴斯泰洛齐侧重通过直观训练使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各种感官能力得到发展,其超越前人的卓越之处在于他将直观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同时又赋予“直观”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意蕴

1.更新教育观念,以无声的爱感化学生

教育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时时把“人”的成长和发展放在首位。裴斯泰洛齐对学生寄予厚望,为学生的发展倾尽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他热爱学生,欣赏学生,相信学生,并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潜能。他的教育实践的成功之处,究其根源,在于他甘愿为学生默默付出。在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引导下,在智力、道德面貌、体力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变成他所期望的人。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最强大的内心驱动力和无声语言,它恰似春雨,随风潜入,润泽万千心灵。教师要永远怀着赤诚、虔敬之心,热爱学生,关怀学生,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唯有如此,教育才能成功。同时,要有平等思想,要把学生看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思想、有尊严、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在日常教学和工作中善于创新教学和工作方法,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当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避免由于自身原因导致师生关系异化,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术素养好、师德境界高的教师,以道德的方式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与关爱。

2.回归本真,教育者需要倾听“人”的心理诉求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的实践充满着智慧与热情,又带有几分冷静的理性思考。它启迪教师不仅要把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更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与内在兴趣需求,将教育内容、方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师如果不是按心理学知识去教学,他的工作就会像“老妇行医”那样糟糕。而反观当今教育实际,教育日趋功利化,教育者心态浮躁,重视向学生灌输陈述性知识,忽视学生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准备往往围绕学科专业的发展,而学生的现有知识构成及兴趣却被“遗忘”。教育重智轻德、急功近利,导致教育教学中矛盾和问题丛生,原本正常的师生关系变得功利、冷漠和畸形。而这一切都源于教育者教育价值观的错位,以及对教育本真的漠视和曲解。教育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人与人”的对话与交流,需要对人基本的心理需求、生存价值及生活理念、兴趣爱好有所了解和尊重。但很多情况下,教师既不关注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也不尊重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与需求,或者仅仅重视自己作为“人”存在的价值,而忽略别人作为“人”存在的价值和需求。教育教学过程应着眼于完整的“人”的和谐自由发展,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要回归教育本位,体验人的价值需求和心理诉求,并以自己的教育信念和理智唤醒学生自我发展的热情和愿望。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人,只能用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3.勇于探索,学会反思,善于发现和尊重教育规律

篇11

(1)个人背景:默会知识的概念与理论最初是由匈牙利裔的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的。波本是一个卓有建树的化学家,后来转向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该理论不只是在哲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波及到人类文化几乎所有重要的方面。如科学、伦理、政治、法、经济、教育等。

(2)理智背景:挑战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所形成的“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真正的知识应是明确的、客观的、超然的、非个体的)。

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其根源可追溯到柏拉图对话《拉凯斯篇》,该对话的主题是“勇敢”。在关于“勇敢”的对话讨论中,苏格拉底提出,“我们既然知道,那么也一定能够说出来”。作为将军的拉凯斯说,“我认为自己对勇敢的性质是知道的,但不知怎么地,我总是抓不住它,无法说出它的性质。”按照苏的看法,拉凯斯既然不能说出勇敢的性质,那么,实质上他不知道什么是勇敢。

“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不能说出来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这个思想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形成“完全明确的知识理想。”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我们所知道的多于我们能够言说的。”这一观点与上述“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说”正好相对。它肯定了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的独立性与合法性。

(3)知识界的广泛认同

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理论,现已得到国际社会科学界广泛的认同。例如,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把知识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如有关自然法则与原理方面的科学理论。(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指做某些事情、完成某种活动的技艺与能力。(4)知道是谁的知识(know-who),涉及谁知道如何某些事的信息。

在这里,前两类知识主要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和图表清楚地表达的知识,属显性知识,后两类往往难于编码和度量,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中的属于个人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人的行动之中,属难以量化处理的隐性知识。

二、何谓默会知识理论?

(一)什么是默会知识?

1、定义:“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又称“内隐的知识”),主要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是一种经常使用却又不能通过语言文字符号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这种知识即是所谓的“行动中的知识”(knowledge in action),或者“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action-inherent knowledge)。

“对知识的表达而言,行动是和语言同样根本的表达方式。”(挪威哲学家格里门)

2、范例

例证: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日:“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日:“圣人之言”。日:“圣人在乎?”公日:“已死矣。”日:“然而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桓公日:“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说,无说则死。”轮扁日:“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庄子。天道》)

默会知识的范例体现了智力的各种机能,它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领悟力、判断力。比如,眼光、鉴别力、趣味、技巧、创造力等。

3、特点:

(1)镶嵌于实践活动之中,非命题和语言所能尽,只能在行动中展现、被觉察、被意会。(2)不能以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只能通过学徒制传递。(3)不易大规模积累、储藏和传播。(4)不能加以批判性反思(也有人不同意这一看法,认为默会知识虽然是无法言传的,但却是可以意会的,可意会意味着可提取、可反思、可交流)。(5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与根源性。 转贴于

“显性知识可以说只是冰山的一角,而缄默的知识则是隐藏在冰山底部在大部分。缄默的知识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不过是树上的果实。”(Ron Yang)“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的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植根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这表明,默会知识是明确知识的基础,一切明确知识都有默会的根源。从根本上讲,语言符号的使用(包括赋义和理解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默会行动。

4、与显性知识的区分

(1)显性知识是规范的、系统的、公共的,而隐性知识是难以规范的、零星的,并且常常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与个体的个性、经验以及所处的情景交织在一起。

(2)显性知识所陈述的内容往往得到了科学的证实或检验,而隐性知识背后的科学道理还不甚明了。

(3)显性知识是稳定的、明确的,是能够复现的,而隐性知识难以捉摸、含糊不清,没有定形。

(4)显性知识通常已经经过编码或者格式化、结构化,因此,可以用公式、定理、规律、原则、制度、法规、软件程序和说明书等方式来表达,而隐性知识尚未编码和格式化,更多地需要用诀窍、个人特技、习惯、信念等形式呈现。

(5)显性知识的使用者对所使用的知识有着明确的认识,而隐性知识的使用者则对所使用的知识不甚了解。

(6)显性知识容易被储存、理解、传递和分享,而隐性知识则不易保存、传递、掌握和分享。

5、类型

(1)缄默的程序性知识(如知道如何骑自行车)与缄默的陈述性知识(如“打雷是因为天公发怒”)。

(2)缄默的具体知识与缄默的认识模式(如缄默的分类模式、推理模式、审美模式等)。例如,英国美术教师苔伯尔在反思自己的美术教学时发现,他所教的孩子在绘画时,关注的不是物体的视觉效果,而是物体的实际功能以及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他们会根据物体的功能及它们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来安排画面的布局。例如,他们会将那些自己认为在生活中非常有用的物体放在画面的重要位置,而且画得很大、很认真,而将那些他们认为没有什么用途的物体放在画面的次要位置,画得比较小也比较不认真。这一例子表明,儿童从他们所处的文化背景中所获得的“缄默的审美模式”对艺术课教学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不理解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很可能得出这些孩子缺乏艺术才能的结论。

(3)认识者没有明确意识到的知识和认识者虽然能够意识到但不能通过言语明确表达出来的知识。

(4)在前语言阶段,婴儿的学习完全是一种默会的认识。这种默会认识与人类学会了语言之后所具有的默会认识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默会认识。事实上,默会能力的提高依赖于明确知识的学习。

6、默会知识的习得方式

(1)通过显性知识及其辩护理由的自然遗忘而获得。(2)通过实践活动(如反复操练和训练)的方式获得,如技能的强化训练。(3)通过建立“师徒学艺制”的方式获得:隐性知识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实现转移。(4)通过使他人隐性知识外显化而获得:对他人的隐性知识加以显性化、符号化,然后对它的合理性加以检验、修正与利用。在这里,默会知识的外显化以及它的检验,必须借助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提升,而个体自我反思能力的获得又必须借助一定外显知识的掌握才行。

(二)什么是默会认识?

1、所谓缄默的认识,是认识者使附随认识与中心认识“缄默整合”(tacit integration)起来的一种认识机制(这里的整合者是“认识者”,整合的意思是将“附随认识”融进“中心认识”)。任何认识都包含一种“由此及彼结构”(from -to structure)。“由此”指代缄默认识中近身体中心的“附随认识”(subsidiary knowing),它是我们所依赖的东西,“及彼”指代缄默认识中远身体中心的“中心认识”(focal knowing),它是我们所关注的东西。

2、在缄默的认识中,“附随认识”的作用辅的、从属性的,它只是被缄默地使用,是通过内隐的方式觉察到的东西,而“中心认识”则是我们专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外显地描述的对象。一旦认识者把注意力的中心从“中心认识”转移到“附随认识”上,那么缄默整合的“三合一”关系就会消失。

3、所有的认识都包含有一个缄默的尺度,这就是说,在每一种外显认识的背后,均存在一整套没有表达出来的、有时是不可表达的假设与信念。这些没有表达出来的或不可表达的假设与信念作为缄默认识中的附随认识,事实上不可能整个地加以外显化。因为根据缄默的认识论原理,当我们试图使那些作为附随认识的知识外显化时,也即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原来的附随认识上并使之成为中心认识对象时,我们岂不是又要面临着使作为附随认识的附随认识外显化的任务吗?这样只能导致无穷的回归倒退。可见,无论是中心认识还是附随认识永远都不可能被彻底地外显化。

结论:“我们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能告知他人的东西要多”。

(三)相关概念及其联系:

1、赖尔关于“know-how”与“know-that”的区分

“know-that”能够表述为各种命题性知识,“know-how”则表现为各种做事的知识。“当一个人知道如何做某种事情的时候,他的知识就体现或实现在他所做的事情中。”

与“know-that”、“know-how”的区分相联系的是“理智(intellect,主要是一种理论活动)”与“智力(intelligence)”的区分。这种区分蕴含了“无知(ignorance)”和“愚蠢(stupidity)”的区分。赖尔认为,认识到这二者之间的区分十分重要。愚蠢是智力欠缺的表现,是know-how方面的欠缺;无知是在know-that方面的欠缺。赫拉克利特说,“博学并不能使人智慧。”康德也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有学问的人因为缺乏判断能力而显得比较愚蠢。

赖尔也认为,know-how相对于 know-that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无论是发现还是拥有一种know-that知识,都是know-how为前提。“一个科学家首先是一个knower-how,其次才是一个knower-that。除非他知道如何发现,他不会发现任何特定的真理。”这意味着,当某人在发现了一种know-that的知识以后,如果不知道如何来使用它,就不能说他真正地拥用这种know-that的知识。赖尔区分了对知识的“博物馆式的拥有”和“工作作坊式的拥有”,后者把知识的使用作为一个内在的环节包含在自身之内,是一种真正有效的对知识的拥有。“烹饪书不是一个独立的、烹饪可以由此产生的起点;它只是某人如何烹饪的知识的一个抽象:它是这活动的继子,而不是这活动的父亲。”

试图将“know-how”还原为、归结为know-that是错误的。

有些唯理智论者主张,“知道怎样做”可以用“知道那个事实”来定义,一个活动要显示出智力,就必须为一个在先的理智活动所指导,就必定包含着对于规则的遵守或对于准则的运用。比如,厨师必须先熟悉食谱,然后才能根据食谱进行烹调;英雄必须先用内在的耳朵倾听某个适当的道德命令,然后才会跳下水去救溺水者;棋手必须先在自己的头脑中过一下所有有关的下棋规则和战术箴言,然后才能走出正确的和有技巧的棋步。

事实上,有些行为虽显示了智力,但它们的规则并没有明确表述出来。比如,一个机智幽默的人知道怎样构造格调高雅的笑话,但他无法对我们或他自己说出他构造或鉴赏笑话的方法与准则,又比如,亚里士多德最早得出了正确推理的规则,但人们在闻知他的教训之前就已经知道怎样查知和避免错误了。

2、陈向明关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区分。

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可划分为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前者通过阅读和听讲座获得,后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前者通常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和口头上,后者是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实践中。

实践性知识通常呈内隐状态,基于教师的个人经验和个性特征,镶嵌于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和行动中。她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讲,实践性知识比理论性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

陈向明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就其构成而言,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的自我知识;教师的人际知识;教师的情境知识(通过教学机智反映出来);教师的策略性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

陈还认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可分为三类:可言传的实践性知识;可意识到但无法言传的实践性知识;无意识的、内隐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具有可反思性、行动指向性、情境制约性、模糊性、统整性等特点。

三、在教育中的应用

(一)对课堂教学的启示

1、重新认识教学过程的多重性:教学过程既是一个传递和掌握显性知识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同时也是一个通过实践活动领悟和获取必要的隐性知识或直接体验的过程(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或者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同时还是一个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符号化,从而得到检验、修正与利用的过程(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教学过程基本功能的重新定位

2、重新认识掌握知识的含义:掌握知识不仅包括掌握明确的显性知识,而且还包括掌握必要的隐性知识。一方面,任何外显认识的背后都有相应的“附随认识”作为其支撑物;另一方面,要发展一个人的实践能力,光靠掌握外显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 即隐性的程序性知识才行。所谓“高分低能”现象的形成,要么是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个人实践知识造成的,要么是由于学生原有的隐性认识与当前学习的显性知识相脱节所造成的。(另外的理由: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

3、缄默的认识理论再一次确证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实践性教学、直接经验的获取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逻辑地位。再好的讲解式教学,即便是启发式的教学,也不能代替学生通过实践的方式或亲身参与的方式,去学习和获取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极为重要的个人实践知识,即隐性的知识。

迄今为止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依然还是传统的“三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人们广泛地认为,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主要来自于教师、书本和课堂,只能能够言传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课堂教学忽视了默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默会能力的培养。波兰尼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的学习至少有四种形式:(1)从明确知识到明确知识(言传)(2)从明确知识到默会知识(内化)(3)从默会知识到明确知识(外显)(4)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意会)

根据这种重新认识的学习观,我们可以看到活动式教学同传统的接受式教学一样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活动式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1)强调实践、操作及自主探索行为。强调从做中学,从行动中学习。(2)重视人际交往互动和学习共同体的作用,突出情感体验的作用。(3)注重对策略性知识的默会学习。新课改中强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海市二期课改强调的学生自行探索、问题解决式的研究性学习,都属于活动式教学的范围。

4、默会知识理论揭示了人文教育不同于自然科学教育的某些独特的地方。人文知识的学习更多地诉诸默会的能力。有人指出,对人文学科的学习不能搞“唯概念思维”,“理性逻辑思维”,而是要诉诸“象思维”(非概念思维、非理性思维)。“象思维”在幼小的儿童身上表现得非常活跃和明显。例如,运用隐喻、情景体验、移情想象、对话讨论等,都属于象思维。例如,中国的书法就典型地反映了象思维。

5、缄默的认识理论告诉我们,当一个教师试图以某种方式让学生理解某种知识遭到失败时,他最好反省一下学生是否使用了一种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独特阐释框架,或者自己所使用的阐释框架从根本上讲不适宜于某一类的学生。

6、一个人阅读的范围越宽广,一个人缄默认识的潜在范围就越大。又由于“中心认识”常常是在缄默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一个人缄默认识的范围越大,各种类推与观念就愈是可能从中涌现出来,这样,一个人就愈是能够提出新的理论或发现。这也就是为何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总是强调要写好作文,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和生活积淀的原因。此外,普通教育的合理性也可以从中得到证明。

7、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去了解,儿童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缄默知识是什么,以及这些认识对他们学习书本显性知识的影响是什么。为此,教师应努力了解“儿童的哲学”、“儿童的数学”(区别于学校数学)、“儿童的物理学”(区别于学校物理学)、“儿童的化学”、“儿童的文学”、“儿童的历史”、“儿童的经济学”等。例如,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中知道,“运动是由外力的作用产生的并会随着外力的消失而消失”,这即是儿童的物理学。又比如,如果学生将乘法的意义理解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那么他们就会在理解“5×0”或“5×1”这样的乘法算式时出现困难,因为他们不能说“0个5相加”或“1个5相加”,这是一些没有意义的句子。

8、为了激活儿童的缄默知识,使儿童的缄默知识得到检验与修正,应大力倡导对话与讨论的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正是在自由的对话与讨论过程中,每个个体缄默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才能伴随着他的见解的发表而“显现”出来。在那种缺乏对话和交流的课堂里,师生双方既不可能认识和理解他人,也不可能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缄默知识。

(二)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1、默会知识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教师学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是不会教书?实际支配教师教育教学行动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他的实践知识(或默会知识)。陈向明认为,实践知识(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比理论知识更重要。因为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它支配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

2、重新认识师徒制在教师教育中的作用。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统计,在美国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48位曾经作过老诺贝尔将获得者的学生或年轻的同事。她还注意到许多杰出的科学家系列,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师生关系在不同代际之间的延续。因此,传统的师徒带教制仍应保留。

3、对于教师教育而言,典型的培养方式有四种:(1)理论学习(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与传授)。(2)推行案例教学(从中获取案例知识)。(3)通过微格教学训练教师的教学行为。(4)实践中的反思(如开展行动研究、推行反思性的教学等)。

4、对于教育研究而言,研究民间的教育知识(如民间的教育习俗或民俗),开展专业教育学与民间教育学之间的对话,这对于丰富和检验专业教育知识十分重要。B。托尔夫把师范生和在职教师头脑中业已存在的缄默的教育知识,称之为“民间教育学”(folk pedagogy),其内容包括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有关“知识”、“教育”、“学习”、“教学”、“发展”等观念。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教育学,一种是缄默的、直觉的教育学,未来教师从一开始就有,另一种是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它由师范教育的正规课程提供。托尔夫批评以往的师范教育忽略了民间教育学的存在及其对个体教育行为的深刻影响,以至于一个人尽管接受了师范教育,但是其实际教育行为仍然受缄默教育知识的支配。

为此,托尔夫主张:首先要唤醒教师民间教育学的意识;其次,要努力揭示每个教师所持有的民间教育学知识,使其从一种缄默的教育知识变成一种显性的教育知识;第三,要动员教师对自己所持有的民间教育学知识进行理性的反思、批判和评价。最后,要将民间教育学知识与学科化、专业化的教育学知识整合起来,形成教师独特的教育知识结构。 转贴于

参考文献:

(英)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顾泠沅著,《教学任务的变革》,载《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10期。

陈向明著,《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载《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1期。

郁振华相关论文。

如《克服客观主义》,载《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1期。

《理解历史》,载《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第4期。

篇12

关键词:认知理论;初中历史;情境教学

认知理论指的是研究因经验引发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一种理论,它是与S-R理论相对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理论。认知理论早期应用于心理学领域,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将认知理论衍生到教育中,认知理论开始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人文学科,新课程标准更强调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为步入社会并进一步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努力改变传统教育的过度侧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的问题,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创新意识、质疑精神,关注历史、尊重历史、思考历史、解读历史,同时学会更多沟通、交往的知识与能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认知理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得以应用,实际上是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意义突出。只有在认知理论的思想指导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才能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如通过不同历史阶段的地图(包括地理位置、名称等要素)理解历史的变迁等。认知理论对知识的学习、消化、应用的观点强调将学生的知识“外化”,即在不同的情境下使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观点予以应用,运用相应知识理解其他一些特殊背景下的事件等。认知理论会促进学生借助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强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形成实际问题中的具体解决方案。认知理论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利用认知理论引导情境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首创意识或行动

认知理论关于学习的经验指出,学习与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在特定的情境之中汲取知识,开展学习,能够让学生利用既有的认知结构中的经验来链接或者同化新学习的知识,并用特定意义赋予到新知识中;若新知识无法被原有的经验所同化,则会触发一个“冲撞或顺应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对原先的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使学生拥有更多首创精神。

以《不同角色的相互理解》教学为例,不少学生在家庭中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懂得对父母、对同学如何尊重,总是出现对父母出言不逊、对同学不满自己时则横眉冷眼的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中让学生自行表演一个“角色互演”的小话剧,让学生分成几组,当他们扮演掌上明珠时似乎觉得一切理所当然;但当他们扮演“父母”或者“受到打击的同学”时,就会发现这种伤害是如此之大,连他们自己也承受不了,这时候可鼓励他们讲出自身的愧疚、不安。有同学甚至提出,为了表示对父母的尊重与感恩,建议同学们每个星期给父母洗一次脚,将温暖传递,让自己对父母的劳动有所回报。这时候全班同学都积极响应,提出更多对自己的要求。也有学生指出,应走上街头宣传等。这一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情境创设,成为学生心灵转变的内在催化剂,让他们改变了原来养尊处优的观念,也更乐于去努力调整自身。

二、利用认知理论强化情境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协作式学习”的理解度

认知理论还强调学习对象和环境彼此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作用对于理解学习内容十分关键。学校教学中,学习对象并非孤立的个体,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十分必要且重要。

互助学习、协作学习可以用如下模式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于某一理论、观点、思想进行共同讨论,或批判或赞同,先在小组内部进行争辩协商,达成一定的趋同性意见,接着相互之间就特定问题提出小组研究的成果,并指出这一成果的依据、依赖的材料等,最后再彼此协商,实现群体共享所有学生的智慧与思维的目标,实现共同协作学习,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三、利用认知理论促进情境教学,有助于以学定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认知理论是研究学习的相关理论,它强调学习的效率与效能,通过认知理论促进情境教学,进一步“以学定教”。教学过程中,各种工具都可以利用到教学中,为“学”服务,帮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教师应做到将教学工具的演示权、讲解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资源的获取方式、获取渠道,进一步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先华.先进的教育策略[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篇13

今年夏天,广州市的夏女士替7岁的儿子报名参加了一个吃苦夏令营,在送儿子去夏令营时,夏女士出动了7、8口亲戚欢送,好容易等到夏令营结束,全家像迎接凯旋的将军一样接回了儿子,当天就带他去麦当劳和游乐园庆贺。结果,刚回家两天,儿子又出现了娇气、懒散的习气。

对此,心理专家解释说,很多家长认为挫折教育通过吃苦夏令营等让孩子体验徒步旅行、被不留情面的教官训斥、在野外被蚊虫叮咬等经历,培养他们的坚强意志。

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一般来说,“吃苦夏令营”这种事先有准备,而且以形成团队动力的活动,多数孩子都能挺过来,这对他们今后面对困境的帮助是相当有限的。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是多方面而且不可预知的,人为地让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质,挫折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明白,要能从内心深处激发出一种自我幸福的乐观情绪。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进而战胜困难。

“适度期待”的宽松型的家庭更易培养孩子抗挫品质

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专家们认为“溺爱+期望值过高型”的家庭,最容易培养抗挫力差的孩子。单纯的溺爱还不是孩子耐挫力差的主要原因,父母以物质上的事事满足作为交换条件,要求孩子务必成龙成凤,这种功利化的期待对孩子造成的精神伤害,远远大于溺爱本身。因此,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适度期待”的宽松型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首先表现出良好心态

孩子的抗挫能力有多强,很多时候直接取决于父母对挫折的反应。孩子在文艺汇演的最后彩排阶段被淘汰、参加珠心算比赛没有进入复试时,父母不去安慰孩子并跟他一起分析失败原因,而是不分青红皂白斥责一顿,孩子的耐挫力绝对不会由此增长。因为,孩子的抗挫力来源于他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而孩子最大的成就感来自父母的重视,与永不放弃。

适时肯定孩子而不是苛求孩子的天赋

经常表扬孩子“你已经努力了”,而不是责怪他“为什么你的表现永远不如某某”,要让孩子明白,努力去发现自己擅长的事物并不断强化它,可以最大限度提升自己的自信与乐观精神,帮助他克服其他方面的挫败,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自信补偿法”。

摒弃“失败很丢脸”的心态

父母生活中要允许孩子多尝试,不仅经历挫折,而且有能力承受这种打击,年龄稍大的孩子有时为了面子会拒绝尝试可能失败的事物,宽松型的家长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参与过程的快乐,教育学者认为这种“停下、分享”的过程十分重要,它摒弃了孩子患得患失、悲悲戚戚的心态,从内心深处产生“风雨摇撼不动”的快活情绪。

帮助孩子从内心深处制造快乐的情绪

教会孩子交友与沟通的技巧

这会使孩子在遭受挫折时很快从老师、同学那里获得精神支持,凡是容易在挫折中一蹶不振的孩子,一般都孤僻、缺乏朋友。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受挫后恢复力的获得越来越多地依赖与他人的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以及“我们无条件与你在一起”的承诺,将培养出孩子不畏困难,战胜困境的勇气。

教会孩子利用机会发挥和展示自己的特长

你的孩子会吹口琴吗,会跳舞吗?充分肯定他的闪光点,使孩子在经历其他方面的挫折时,很快能恢复过来。挫折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从多方面获得成功和肯定的能力,只把幸福和肯定寄托在一种追求上(如分数与排名),其结果是痛苦的。

篇14

无独有偶,就在几天后,国内的首个专注教育信息化展会一一中国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新闻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数十家媒体自愿加入了“中国智慧教育媒体联盟”,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据悉,该联盟是中国首个智慧教育圈的媒体联盟,也是首个集合智慧教育产业链上所有行业媒体的联盟。其将搭建媒体间的沟通交流平台、推广智慧教育理念为宗旨,倡议通过教育公益行动,教育文化之旅等系列行为,在交流中探寻智慧教育,共同完善“智慧教育生态圈”。

可见,未来的教育是智慧教育的时代。在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推动下,教育行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整个教育行业来说,是一场教育界的产业革命,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有人曾用如此鲜明的对比来描绘智慧教育:“越来越少的课堂,越来越多的网络;越来越少的教室,越来越多的咖啡厅和厨房;越来越少的讲授,越来越多的交互;越来越少的编制,越来越多的合作:越来越少的办公室,越来越多的实验室……”确实,这些你曾不敢想象的场景,已经随着技术的倒逼,悄悄渗透到了我们周围。

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重要内容,智慧教育得到了来自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等各方的极大关注。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教育部门主导,而一些一线城市在智慧教育上的先行也已取得了较大突破。如上海联通与中欧商学院推出的、基于iPad平台开发的iCourse课件系统,已经在包括“平安校园”在内的多个智慧教育行业中应用;今年的7月20日,宁波鄞州区教育局推出的智慧教育“空中课堂”正式开课……智慧教育的鲜花朵朵绽放。伴随着各地教育投入的逐步增加,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得到了国家巨大的财力支持。据业界人士预测智慧教育将推动整个产业价值提升,2020年或将超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