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管理的认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创优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项目创优的基础。只有建立一整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用最经济的手段,用科学的方法,消除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建成符合标准、用户满意的工程项目。作为创优工程,施工单位的付出与业主方的大力支持,二者缺一不可。
一.有关创优工程的概述
1.确定工程创优目标时,应根据承接工程情况及业主的具体要求,分析工程最终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行性,如果工程符合创优工程的基本要求,而且工程本身体量较大,科技含量高,在当地有较大的影响,且业主又迫切要求达到某一创优目标,作为施工单位要采取措施确保目标的实现;反之,应该考虑实现这一目标的投入及实际意义,毕竟创优工程名额有限,受各方面影响,实现创优目标的难度也大,所以不要盲目的追求过高的质量目标。
2.创优工程根据工程的难点、特点进行思考,在工程的那些部位可以创优、应用新技术、使粗放的转为精细的,对设计进行优化,对装饰工程根据“经济、适应、美观、环保”的原则进行二次设计,使工程设计达到优秀设计,为创优创造条件。创优成功的基础单位工程是由分部、分项工程构成的,分项工程质量是由工序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得到的,因此抓质量必须从工序质量抓起,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5 个因素(人、机、料、法、环),针对不同情况制定预控措施,清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质量。根据工程情况,敢于创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突,人突我特,要有意识的创新,突出亮点。
1.创优工程管理事前的方法。一个工程在施工前应有很明确的创优设想或计划,并针对工程的特点、环境和要求,根据企业本身的实际,对于各类人员需求,工程中主要解决的技术难点,需克服的质量通病等都要有明确的计划,并做好技术交底,与施工人员达成共识 当然,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监督、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因有些质量问题牵涉面广,如质量通病的治理成本较高.所以即使查出也很难处理,往往造成永久的缺陷。因此,创优工作应采取事前效果较好。
2.加强项目管理部门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得好坏,项目部的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是一大关键,在优秀的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的管理下,工程质量创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凭着这一认识,我们历来相当重视对项目经理的培养和项目部的建设,把大量优秀人才吸引进项目部加以培养,因才施用: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项目经理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包括相当的技术文化素质, 相当的施工管理经验, 以及一定的外交能力和较强的责任感等,并能以大局为重,具有维护集体利益、企业信誉的良好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项目经理的选拔上,我们做到不拘一格,既有工程技术人员、工长,也有少数年纪较大的老施工员,项目部的设立均按照各工程的实际情况而定,工程完结即随之取消。由于项目经理岗位的不断变化,加上采取了竞争机f6j,淘汰制使各种优秀人才能够在这一岗位上施展才干,同时也使他们在一定的危机感下更努力地做出成绩:注意人才搭配也是搞好项目部建设的重要手段,不能随意进行人员配置,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人员的长处进行合理的搭配。
3.施工人员素质是工程创优的重要因素,要刨出优质工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的素质要高。为了提高各级人员的素质,我们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包括集中培训、以老带新、交流参观、举办各类专题研讨会等,此外对一些特殊工种的培训也一直没有放橙。我们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是创优质工程,在建筑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必备条件。
4.为了调动广大职工特别是项目经理和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我们对优良样板工程采取了特殊的奖励措施,并根据获奖项目工程量的大小和获奖等级进行奖励,每年均召开一次隆重的颁奖大会 通过各种形式的内外宣传,在公司内部形成争剖优良工程的良好风气,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不少工程分别获得了省、市和省建工集团等各级评定的优良样板工程和鲁班奖,提高了企业的社会信誉。此外,对班组设质量奖,与平时的工值挂钩,采取优质优价的办法,对提高班组的积极性,提高工人的质量意识也取到了积极作用。
三.有关创优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认识
1.创优工程质量管理,一是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二是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三是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四是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2.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1)重点掌握五个“要”: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禁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和淘汰的产品;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序控制管理点,加强目标管理;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的衔接;要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产品一次成活率。
(2)务必关注四个“须”:须选择技术能力强的施工班组,创高档次精品工程,也有人称之为创建建筑艺术,需要熟练工人的精雕细琢,工人的操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左右细部甚至分部的档次;须保证样板的施工质量,创优工程首先体现在标准即质量结果的选定,要让管理人员理解这个标准,施工操作工人掌握其尺度,样板交底是最直观的办法;须取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专项分包的“共识”,设计材料的搭配要协调、大方,业主的定价要合理,专项分包单位不拖后腿,当然施工总承包要不断宣传、协调、沟通;须及时准确的编制好内业资料,要将工程资料的质量与工程质量放在同样的高度来认真对待,项目部对工程资料编制及整理的质量有严格的标准。
(3)关键做到三个“抓”:抓优质结构,结构是工程的骨架。也是创优的基础,结构可靠、准确,才会给装修阶段的创优提供条件;抓细部质量,可以申报省级优质评选的工程,大面的装修质量都应该是优秀的,比的就是细部的施工构思及最终效果;抓成品保护,工序间的相互保护,应杜绝装饰工程与安装工程相互污染,措施要有力,监督要到位。
4.创优工程应加强细部处理,创优成败的焦点是细部处理,即“细节决定成败”。在近几年的创优工程中,我们重点抓好细部处理,在计划安排上、在施工组织上、在工程质量预控上、在材料选型上、在施工工艺上要特别注重细节,并在某些做法上“粗粮细做”等独到之处,强调在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创优措施上必须明确细部做法,在验收中要加强工程细部处理的检查与验收。
5.创优工程验收应抓好整改工作,创优工程要工程竣工后,经过一年的使用才能评比,工程竣工一年后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缺陷,对工程交付使用后出现的质量缺陷要认真进行维修,做到随叫随到,使得用户的满意,创优工程验收对工程质量及技术资料进行认真检查,制定创优维修方案,在原有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落实整改,责任到人;整改方案在力求全面整改的基础上,选定重点整改部位及重点整改问题,重点突出工程特点、亮点、闪光点,对于违反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强制性条文及使用功能的必须彻底改好,对于工程必部位做到全方位整改,使工程真正体现精品所在。
工程创优是施工企业求生存、促发展的大事,也是每个施工企业努力争取的主要目标,才能实现创优目标。目标的建立,过程的控制,通病的防治等对工程创优管理有进一步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传夫.数据库资源公共获取与版权保护原则――兼论“选择与安排”标淮.理论月刊,2007(2):5-11.
[2]邓莹.论我国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的价值取向[J].图书馆,2005(5):42-45.
[3]管,秦珂.数字化、因特网和电子期刊的著作权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7(4):59-61.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认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54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前言
近些年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也极大的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工具,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同时包括发展国民经济都具有很大作用。但是公路建设管理上仍然存在很大弊端,严重者会造成公路工程质量问题,极大的威胁了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所以对于公路工程管理上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于施工中出现问题,首先解决问题,其次找出致使问题发生的首要因素,尤其是注意管理上存在的漏洞。管理上认真负责,不仅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还有就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避免施工事故的出现发生。
1公路工程管理的含义
公路工程管理的主要含义有三种,包括:第一、确保施工时间不会出现拖延;第二、确保工程项目投资不会出现漏洞;第三、确保施工符合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第四、保证参与工程的相关人员不会出现生命安全和损伤,确保施工人员等的食宿问题等;第五、确保工程施工不会破坏污染到周围生态环境。
随着国家的发展,在公路工程管理上已经完善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等,保证了公路工程的顺利科学的发展,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就需要加强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每一项优秀的工程项目有缺少不了良好的管理。
但是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具有施工复杂、工期长等特点,其过程主要包括规划、设计、检测、施工和验收等过程,而且工程参与人员非常多,一般一个公路工程都是由几个施工企业共同完成,所以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以及保证施工质量,就需要良好的管理维持。但是就目前我国工程管理现状看,仍然存在大量的管理漏洞。
2公路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2.1公路工程成本管理漏洞
对于成本管理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管理漏洞:第一、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缺乏效率,工资发放也不合理,比如一些工作积极的施工人员还没有缺乏工作热情的施工人员的待遇良好,因此导致工作积极的也变得兴趣缺缺,这方面管理漏洞会浪费很大的投资成本;第二、在施工材料这方面管理缺失。首先是施工人员故意浪费或偷拿现象严重,管理上没有明确的浪费定量;再者就是施工技术落后,不符合设计要求,导致浪费和损失同时出现;最后就是材料采购,没有考虑到就近购买和经济购买,在没有节约意识的情况下,对运输成本浪费严重。第三、安全管理缺失,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没有按照规定施工,极易造成施工事故,同时还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2.2施工现场管理漏洞
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漏洞就更加多,首先是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资源浪费或是偷工减料;再者就是施工原料问题,主要是材料供应慢,采购的原料不符合施工要求,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在检测上存在疏忽;还有就是工序安排混乱,对于施工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明确控制施工进度,如果施工过快就会造成质量隐患,如果施工过慢就会造成施工工期延长,同样施工混乱也会造成施工延期和施工质量。同时还有许多漏洞存在,其中比较关键的就是施工破坏和污染和工地周围的生态环境,施工噪音影响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
2.3管理人员自身漏洞
交通管理部门缺少施工技术人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技术上存在的漏洞就不会被发展,从而造成质量问题。而且交通人员多为行政人员,其管理意识与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思维上存在冲突,而这种管理方式明显不符合施工管理和技术管理,这样极其容易导致工程质量问题,而且还会影响施工完工时间,极其浪费投资成本。
3公路管理的解决措施
3.1提高人员管理素质
对于参与工程的人员,不管是什么职位、什么工作,都应当在工程施工前进行培训,一方面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另一方面就是施工素质的教育。不论是任何人员都对自身的工作做到精益求精,杜绝出现不懂技术的充当技术人员,不懂施工的成为施工人员,尤其是对管理不懂的人当做工程管理,这样会浪费极大的投资成本;还有就是争取做到不管是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有良好的素质教育,时刻以工程质量为己任,认真施工、认真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3.2加强公路质量管理
不论是任何工程,其质量永远是第一位。不论是任何环节出错都会造成质量隐患,而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就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因为公路工程投资大,工期长、施工复杂,任何一点失误和差错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资源上的损失。为了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就需要把好每一环节,建立健全每一环节的制度和质量评价标准,再者管理人员尽好自己本身的责任,杜绝因管理上疏忽造成巨大的质量隐患。将每一环节和每一工作细致分配到每个人身上,做到职责分明、相互督促、相互进步。
3.3加强公路资金管理
为了降低工程成本,就需要做好成本预算。首先从设计上,尽量一次到位,即便是有一定的改动,也要尽量减少改动的幅度;再者招标上选择施工单位,就需要从企业单位的信誉问题、实力问题、素质问题和技术问题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但是考虑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信誉和素质方面。到施工时,做好每一步的监督管理,避免因管理或施工技术问题造成质量隐患,还有就是施工材料的采购和检验方面,采购一定要挑选近的、信誉好、质量好的厂子进购原料,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一定要做好质量检验,杜绝因材料不合格造成质量问题,还有就是完工验收,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后才可签字交付工程款。其上每一环节都十分重要,一个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和质量问题。
3.4 加强人员监督管理
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单位要加强对自身的人员监督和管理,确保公路建设人员积极进行公路建设,提高整体的建设效果。单位要建立专业的人员监督管理体制和管理队伍,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条例。上述操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相关人员积极进行公路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提高公路管理的效益。通过建立监督管理队伍对单位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发现和处理,提高公路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单位的工作效益;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对公路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进行鼓励或惩处,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5 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
在进行公路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对公路施工单位的管理,提高整体公路施工管理水平。要对施工单位图纸进行严格要求,要求施工单位依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确保从本质上提高公路施工的施工效果。加强对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的控制,提高整体的施工管理效果,降低施工质量问题。
在进行施工单位管理的过程中,单位自身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对单位内部的管理进行控制,确保从本质上实现对其的具体控制,完成管理操作。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和施工过程的管理,实现对整体的技术人员控制和技术人员管理,保证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过程中操作的可靠性。要对企业自身的设备进行提高,增强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益。
4 总结
公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为文化和信息交流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是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随着公路工程的迅速发展,一系列新问题就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管理上加大力度,避免一系列新旧问题的出现。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单位要从本质上提高人员管理素质,加强公路质量、资金管理效益,加强人员监督管理和施工单位管理,确保公路建设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叶建元.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2011,8(14):72-73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it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busines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will occupy the most important statu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ensure the safety of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to expand production, the key to guarantee normal operation of engineeri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infra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 strengthen project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roject, full economic benefit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water conservancy work is importa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from project management, wate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roject management; work
中图分类号:TV5前言:对于水利工程而言,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使用是目的。“三分建,七分管”,工程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效益发挥以及工程的正常运行。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确保已建工程安全并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挥、挖掘工程的潜力,更应放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实践表明,一个工程即使有缺陷,如果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管好、用好,并在运用过程中不断加以改善,仍然可以发挥很大作用;反之,一个较好的水利工程,如果管理不善,不断损坏,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管理工作,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一般包括工程的合理应用、工程的养护维修、工程的观测、工程的防汛抢险等。
1.1合理运用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各种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因此,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转
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
2.4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组织管理
为了正确处理用水单位之间在用水利益上的关系,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一般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国有管理的灌区,属哪一级行政单位领导,即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专管机构,根据灌区规模,分别设管理局、处或所。集体管理的灌区,由乡、镇设专管机构或专人管理。工程专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建立健全灌区群众性民主管理组织;进行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实行计划用水,开展有关试验工作;组织水费计收,健全财务制度;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是落实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机构建立后,还必须配备一支有技术、懂业务的管理队伍,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组织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组织保证。因此,应该注重运用组织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4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开展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以及水费征收等工作。它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以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的必要环节。
关键词:乡镇小型水利工程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引言
乡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指:沟、渠、田、林、路、桥、涵、闸、站、井等,经过多年来不懈努力,现已全面配套齐全,已成为保障农业、农村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小型水利工程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产权不明晰、责任不明确、负担不合理,造成工程老化、效益衰减、发展缓慢,加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模小、数量大、种类多、运行条件恶劣,给这些工程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管理好、维护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使其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是保障农村发展、农业稳定、农民增收的关键。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现状
东台市港镇属沿海垦区,是由原来的新东、港、海堤、八里、新曹五个乡镇合并而成的,总面积235平方公里,总人口4.78万人,下辖17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是典型的农业大镇和渔业大镇。全镇水利工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过程。经过多年来的奋战,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基础设施工程,目前全镇共有市级河道12条,长度64.45公里;镇级深浅中沟59条,长度212.91公里;村庄河道40条,长度76.78公里;节制闸9座;灌溉站7座;各类桥梁352座;农村公路总里程312公里;沿海海岸线85公里;防汛海堤8.1公里;供水管道588公里。这些工程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障农业丰收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几年,市(县)农开局、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农委、市交通局等多部门先后向上级争取工程项目,积极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实施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工程投资是以国家、集体、个人一起投入,各部门之间争取到的项目,在投资上的相互比例也不一样,如国土项目,不需集体和群众自筹,工程的管护方式:一是1997年组织实施“三战一改”项目,将小型水利设施分为准公益型、公益型和经营型三类,称“三小工程”。通过承包、拍买、租赁等形式进行改制;二是近年来,通过“四位一体”结合农村环境整治,将河道管护纳入环境整治项目,村(居)场与管护人签订河道管护合同,但因管护资金难以到位,效果不显著。
2、存在的问题
2.1执法不严。现实情况与法律法规的明确要求有差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省及各市(县)的水利工程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面积、划定界限、抓好管理、严格执法,但在实际管理中,矛盾较多、关系复杂,出现扯皮、推诿等情况,缺乏执行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2.2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群众法制意识淡簿,致使水利管理维护工作监督不到位,甚至出现水利设施被恶意破坏的现象。
2.3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一是从上到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建设单位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多,而对该工程的后期管理不到位,有些即使是在工程完工后落实了管护责任,但现实中,对管理责任、管理经费、管理要求和标准缺乏检查考核;二是乡镇水利水务站管理人员一方面服务于国土、农开、财政、交通、农委等一系列工程的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市局和镇政府的相关中心工作,各类中心工作繁多,目标考核任务重,无法做到专职专用;三是水利管理技术人员业务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实践经验;四是管护资金难以落实、难以到位,尽管上面有规定,但现实情况与上级的文件要求差距较大;五是管理权与使用权分离,给工程管护带来困难。
3、几点建设
3.1要强化工程管理执法队伍,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和执法能力。适当增加工程管理执法人员和相关装备,在执法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绝不手软。
3.2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责任,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一是要落实分级负责,市、镇.村各自职责,要具体要细化;二是要层层落实管护考核措施,强化管护考核目标和考核制度。
3.3要切实加强水法律法规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和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水法律法规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3.4要高度重视乡镇水务站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所占的主导作用。乡镇中心工作要与管理业务工作剥离,确保有专职人员抓工程管理工作。
3.5要将管护经费真正落到实处。
近几年来国家对水利建设投入渠道多,有财政、土地、农业,还有其他综合部门。这些资金的投入只重工程建设,不重工程管护。牢固树立建设是管护的开始,管护是建设的延续,管护是永恒的主题,为使工程延年有效发挥作用,就需要让大家树立建设是管护开始的理念,要将一定的精力投入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管护之中。政府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预算来保证水利工程基础设施的管护。
4、总结
在了解了乡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部分问题的解决方法之后,有利于保障乡镇的小型水利工程运作正常与工程质量,能够在保障乡镇的用水之后更多的提升老百姓的效益具有非常积极有效的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字]工程管理;信息化;现状;意义;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1.1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刻
绝大多数的人都错误的认为只要是能够上网就是实现了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对工程管理信息化最核心的加强组织间的协调、识别工程的潜在风险、统筹和调度资源、规范的工作流程、预测工程的潜在变化、及时有效的监控工程等功能没有意识。企业在对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态度上,大部分都表示愿意采用,但是害怕工程管理信息化会增加不必要的工作量。这些错误的认识以及迷茫的现象都是对工程管理信息化还不够了解,认识还不够深刻的具体表现。
1.2行业间和地区间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信息资源来源丰富,受到广泛地影响,这些发达地区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要相对深刻一些,然而身于偏远地区的管理人员对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就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从行业上来分析,不同的行业对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了解和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认识,科技比较发达、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行业对工程管理信息化有一定程度上的认识,而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比较落后的行业则对工程管理信息化还比较陌生。这表先出工程管理信息化在地区间和行业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工程管理信息化对建筑工程有及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公共的、多层次的信息管理平台,以网络作为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载体,可以减轻工程管理者的工作负担,及时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从而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工程管理信息化能够大大的提高工程风险管理的水平和能力,使我们可以对工程风险进行迅速有效的预测,加以分析,采取必要地防范和控制措施。最后,工程管理信息化是把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用结构化、系统化的形式加以储存,从而可以随时随地的为工程管理工作者体供正确有效的数据信息等,指导后续工程和项目的还礼和进行。
3.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施策略
3.1创建一体化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作为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必须考虑到诸多因素。例如:要了解受到建筑业工作流程的强烈影响,工程在立项和招标的同时会采取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定额,内容庞大繁杂,数据量大,应用灵活标准,是各个建筑工程都必须要严格遵守的具体内容,也是各企事业单位进行工程成本预算的重要依据;在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涉及到资金预算、计划进度、物资分配、定额成本、人事管理、质量安全以及设计变更等详细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工程管理不能缺少的重要要素,因此,在研发和应用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上诉因素的影响,突破原本单一的应用限制,科学有效地将各个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各部门间的严密监控,协调部门间的联系,打造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环境。
3.2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工作程序,打造工程管理数据库
数据在工程的各参与方之间相互传递和流动的过程就是工程管理的过程。在传统模式下的管理,数据信息都是通过书面通知或电话等方式进行传递的,这种方式比较缓慢,需要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这便极大程度上的降低了数据信息传递和流动的及时性、经济性和有效性。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重复交叉,加快信息传递和流动的速度,并且使得信息传递和流动的质量有所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一定要以数据信息为核心,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数据为依据,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构建出一个明显快捷的数据库。
3.3建立多个层次的管理平台
工程管理信息化应当充分考虑各个参与方的不同需要,创建一个包括远程监控、现场管理、多方协调知识管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信息网络平台。因为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不是单一不变的,它涉及到多方的利害关系人,如:地方政府;上级管理单位;业主;设计等。不仅如此,还涉及许多个工作环节,如:施工现场管理;合同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等。只有建立了多层次的管理平台,才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才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益,加快工程的施工进程。
4.总述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主要要求是建立多层次的信息管理平台,以数据为核心创建数据库,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的一体化。积累和更新工程管理信息,利用当下最为先进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工程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建筑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孙凯; 刘人怀,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09.25
[2] 刘人怀; 孙凯,工程管理信息化架构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08.15
【关键词】水利工程;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水利工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中,财务管理的好与坏从根本上决定了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近几年,在我国水利工程的不断创新变革下,我国当前所采取的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主要分为多个部分,包括财务预测、财务计划、财务预算、财务分析、财务核算、财务监督以及财务决算、财务总结,从某种角度分析,这几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的,与水利工程建设周期是比较符合的。所以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究现阶段水利工程财务关联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是极其重要的。
一、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管理处理分散状态
从当下我国水利工程的整体发展现状分析,按照资金的渠道来源对资金进行分散管理已经成为了该行业财务管理中最为主要的方式,水利工程按照资金渠道的不同在财务预算中加以预算,正是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单位资金与财务管理部门比较分散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无法保证水利工程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协作,并且也无法真正发挥出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2.会计工作有所缺失
从整体角度分析,当前有诸多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所聘请的会计人员缺乏专业性与知识性,甚至有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会计工作的质量可想而知。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对会计工作重视不够,也未对会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更没有定期向会计人员进行新知识和技能培训,这种过于简单的会计管理模式从本质上制约了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导致财务预算与成本预算无法满足当前的要求,从而影响和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3.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
在过去主要是设置办公室,或者指挥部对水利工程加以只会,这种方式具备临时性,且管理机构不具备综合性与完善性,无法真正发挥出应有的管理职能。众所周知,近几年来国家对水利工程越来越重视,投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财务管理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缺乏科学且完善的管理机制,从而影响与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
二、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创新对策
1.深化水利工程财务预算管理
在水利工程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便是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制约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水利工程各项目标的重要载体,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预算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水利工程需要在年初对年度的水利财务收支进行预测,并严格按照上年度的生产经营以及水利财务支出与成本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准确的预测。笔者认为在深化水利工程财务预算管理的时候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分别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只有在坚持这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才能编制较为科学的年度收入预算,才能真正保证水利工程堵塞漏洞,增收节支,才能真正增强水利工程财务管理的全面性与严肃性。
2.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
在水利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形势下积极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是推动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内容。众所周知,在水利工程中积极推行财务目标管理制度的重点便是实现水利财务目标成本管理,能够实现水利工程部门之间的有效协作,并且能够保证年初指标的顺利实施。除此之外,在深化目标水利成本管理的同时还需要压缩各项费用,比如降低交通费、会议费以及通讯费用等,将年终考核与财务管理相互结合,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指导方式,从根本上保证节支工作的有效开展。
3.推行会计电算化工作方式
在当前新形势下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且将会计电算化积极应用到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已经成为了一项极其重要的组成内容,这不仅可以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并且能够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并且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培训,要保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单位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电算化。笔者相信,只有将现代化技术积极融入到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之中,才能真正推动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4.提高水利工程会计人员素养与水平
在水利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也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发展,其中最为主要的因素便是会计人员的基本素养与专业水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单位可以定期组织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竞赛,或者组织会计知识培训班与研讨班,定期聘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进行讲座,以提高水利工程财务人员的素质与水平,对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帮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当前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工程,水利工程中财务管理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只有对其问题加以分析与解决,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水利工程的发展与进步。鉴于此,笔者在上文中简要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方面提出几点措施与建议。笔者相信,只有真正做到如此,才能推动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曲丽红. 对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108.
【关键词】国际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存在问题;原因
1.国际项目工程的概念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的基本思想就是鼓励市场竞争,创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竞争促进建筑市场的发展。国际工程项目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牢固地建立业主、工程师、承包人三方当事人的相互关系,以确保投资效益和有关当事人的正当权益。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管理取得效益,达到使工程项目投资增值的目的。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特别能体现出管理效益,这也就是国际工程项目咨询管理市场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事业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年贯彻“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和 “实业化、国际化、集团化”方针以来,越来越多的煤炭施工企业 走向了国际市场。如何迅速提高国际工程施工水平,提高参与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早日实现与国际工程施工惯例接轨,这是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国际工程市场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讲究高效、透明,合同覆行运作比国内同类工程要复杂的多。要想更快、更好的与国际市场接轨,那么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们国家的管理模式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到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的差别。
2.我国目前工程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其主要的特点是设计工作完成后通过招投标选择施工单位,业主有的情况与几个承包单位平行签订成本合同,有的情况与一个总承包单位签订合同,再由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签订合同。
(2)我国企业的融资能力差,总承包项目少。业主好多工程愿意给国外的企业,因为它能融资,国内多为垫资。
(3)我国工程项目主要参与方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1)业主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大多数业主并没有委托专业公司进行项目管理,一般是一个项目结束,项目管理组织解散,管理知识和经验没有积累,是只有教训,没有积累。
2)建设监理等咨询单位的服务只局限于项目的某一阶段。(与国外目前通用的全过程管理存在很大差距,简单一点说就是服务不到位)
3)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业务拓展能力不足。
4)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在与国外最大的差距还有就是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法的人比较少。
总之,市场需要能提供涵盖项目全过程的、专业化、高水平的项目管理服务的企业,这种市场需求是明显的,并呈增长趋势。
3.我国目前工程管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
我国建设领域中一贯重技术、轻经济、轻管理、轻组织的现象并未得到彻底扭转,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法规体系,政府还没有完全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管理行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低,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研究和探讨从上到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上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合同法制观念淡薄,政府行政权力对工程投资建设干预过多过滥和决策机制不透明造成了不公平竞争和市场失序等恶劣后果,最终造成了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和建设监理制度在具体的实际运用中走样变形,从而直接导致了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的失效和偏差。
而目前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与国际上的差别,主要在于我国在建筑市场上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政府的建设法规与国际建设市场要求不配套,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设计工作、招标管理工作、监理工作、施工单位和工程技术人员都不能适应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设计工作不适应,表现为设计工作与工程项目管理设计工作不适应,表现为设计工作与工程项目管理提交设计成果即完成了设计任务,因此理论脱离实践设计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十分严重。直到现在仍然延续这种局面,设计对满足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甚少,没有完全融入市场需求。
监理工作不适应,在于没有满足建筑市场对工程项目全面管理的需求,仅停留在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上,且力度并不大,和《世界银行借款人选择和聘用咨询人指南》的目的相差甚远。
招标管理不适应,工程造价计算基本上是与工程施工实际相脱离的,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性招标市场竞争机制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动力。发达国家所以发达,就在于市场经济的发达完善。国内工程招标评标的依据是工程概预算,我国的概预算方法是延了计划经济的那一套,并没有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有些规定已经明显不合理,这就使得招投标工作流于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
施工单位不适应,未经过市场竞争的实实在在的锻炼,在国际工程项目中丧失竞争能力。在国际工程顾目中,承包方必须以自己高效率施工管理来提高工程量和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竞争能力,充分发挥 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工程技术人员不适应,我国的工程技术工作没有把技术和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工程技术工作和工程管理工作基本上是脱节的。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中由工程师一方负责的工作,在我国目前分别由设计、工程造价、招标机构、监理单位等多家分别负责,这就违反了认识事物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原则,各自为政的结果使管效能低下。通过在国际工程项目中的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光懂技术不行,还必须要懂得工程管理,只有两者兼备的工程技术人员能充分发挥其能力和水平;当然,不懂工程技术,则工程管理工作根本无从谈起;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两者不可或缺。建筑市场所需要的是技术、管理都懂的复合型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工程技术人员只管技术不搞管理是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大缺憾。
4.国际项目目前比较普遍的管理模式
(1)CM模式,及建设管理。出发点基于缩短工期。型方式和风险性方式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
(2)DB模式,设计施工的联合体。基于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
(3)DM模式(即设计—管理模式),这是一种同一实体向业主提供设计和施工管理服务的工程管理模式。也是基于FIDIC。
(4)Partnering模式等。
5.结语
总之,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首先要立足国际市场,以建立健全各项法规制度人手,全面开展项目管理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明确对项目管理性质、地位的认识,从操作上规范项目管理的实际运行,加快人才培养,造就懂技术、会管理、有国内外施工经验、知法律经济的项目管理工程师,这是我国项目管理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更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苏义拉.重复性建设项目中资源均衡问题的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关键词:目标责任状;工程施工;进度管理
如果工程没有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工,那么对组织方来说,会造成工程项目的落实使用延期的影响,直接导致的就是工程组织方的经济损失。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没有按约定完成施工,会严重影响该施工单位在行业里的信誉程度,并且会产生工程延误的相关赔偿问题。所以为了维护组织方的管理权力,同时强化施工方的责任意识,实现有效的工程进度管理,有时会采取签订目标责任状的手段。但目标责任状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工程项目,在进行签订时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工程进度管理的办法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来说,严格把控好工程的施工进度,是落实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当前最普遍的工程进度管理办法来看,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手段和经济管理手段这两种管理方式。
(一)行政管理手段
所谓的行政管理手段,就是通过相关的进度控制要求或指令,以表扬、批评等形式对当前的施工进度进行描述和评价,从而对施工单位产生激励性或警示性的影响作用。行政管理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质,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方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首先,许多的工程管理方法并不具有法定意义上的行政管理职能,难以使施工单位对其行政管理的效力进行服从;其次,这种稍显强硬的管理手段可能会引起施工单位的反感,进而引发管理方与施工单位之间的矛盾,这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二)经济管理手段
相较于行政管理的手段,经济管理的方式更加具有人性化特征。对施工进度进行经济管理,主要就是指工程的管理方采取经济奖励或经济处罚的方式对于工程进度进行管理,而奖励或处罚的参考依据就是施工单位对于工程的某一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这种经济管理的手段能够摒弃行政管理手段的僵硬化缺陷,有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能够通过经济处罚的方式有效保证工程进度的规范性。但是经济管理手段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可能引起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有所降低,施工方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奖励,就盲目追求施工的进度,从而忽视了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控,这实际上就对工程价值造成了影响。
二、目标责任状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作用
在大多情况下,工程的管理方为了对公告进度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就会与施工单位签订一份目标责任状,其目的就是使工程进度的管理方式更加规范,在施工前进行目标责任状的签署,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影响工程进度的情况进行说明,减少施工过程中双方可能产生的矛盾与分歧。利用目标责任状来进行工程进度的管理,属于一种经济管理的性质,那就是对阶段性工程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相应的经济奖惩办法。但是目标责任状管理也可以将行政管理与经济管理相融合,除了进行经济的奖惩措施之外,还加入通报表扬或批评的手段,以达到更好的工程进度管理的效果。由此可见,目标责任状对于工程进度管理来说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暴露目标责任单位存在的问题
目标责任状相关内容的制定是需要工程的管理方对目标责任单位进行细致的考察之后,依据该目标任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关条款的拟定,这就使得工程管理方对于目标责任单位有了更为深入的整体认识。而在施工进行的过程当中,工程的管理方可以严格按照目标责任状所包含的内容,对目标责任单位的各方面施工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验,而检验的结果就能够直接反映出目标责任单位本身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不仅能够为工程管理方下一步管理的重点提供参考,也可以让目标责任单位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以保证施工进度目标的达成。
(二)调动目标责任工程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工程的承包单位来说,有效的奖惩措施能够对其施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目标责任状所包含的相关奖惩措施对于工程承包单位来说作用是巨大的,为了获得经济奖励,同时避免发生经济处罚的情况,承包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就会对施工人员进行更为规范的管理,充分调动起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目标责任状所设定的阶段性工程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工程承包单位要想达到既定的目标,就要发挥主观性,对于施工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并且创新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这对于承包单位来说也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
(三)提高施工团队的工作热情
施工团队是工程建设的主体,也是决定工程进度的核心因素,目标责任状的签订对于施工团队工作热情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施工团队来说,之所以进行工程承包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收益。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其能够获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基础,而目标责任状中所包含的经济奖励内容,则会为施工团队的人员提供额外的经济收入,这就大大激发了施工团队的工作热情,实现工程管理方与施工承包方的经济共赢目标。
三、目标责任状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对于工程承包单位
1. 注重目标责任状的评审工作
在签订目标责任状之前,工程承包单位要对自身实际的施工能力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并且要对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成本问题进行核算,还有对可能发生的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进行风险预测,并与管理方所提出的要求进行对比,综合考量是否可以完成管理方所设定的工程进度目标,然后依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可以签署目标责任状。
2. 保证工程进度的同时注重质量把关
工程的质量是检验施工效果的最终衡量标准,工程承包单位面对目标责任状所包含的施工压力以及经济奖励驱使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地追求施工进度目标的达成,更应该为工程的质量负责。工程承包单位应该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的根本性要求就是要保证工程质量的达标,承包单位也应该认识到一旦工程质量产生问题,其所面临的经济赔偿要远远高于施工进程目标的励。
(二)对于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
1. 保留目标责任状的实施空间
对于建设单位和项目管理单位来说,在进行目标责任状相关内容的制定时,要适当保留其实施的空间。在保证目标责任状的合法性质的前提之下,要对既定的阶段性施工进度完成情况的奖惩办法保留一定的可规范空间,在对工程进度进行规范的同时也要为工程质量预留一定的考核内容,避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经济奖励就盲目追求工程进度,而不对工程质量负责的情况的发生。
2. 目标责任状的实施要有针对性
目标责任状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并不对所有的工程项目起作用。一般情况下,对于工期宽松、工程量不大、实施单位较为单一的工程项目来说,不建议使用目标责任状的工程进度管理手段,而对于工期紧迫、工程建设难度较大、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参建单位较多的工程项目来说,目标责任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进度管理手段。
工程进度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方和承包方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工程管理内容,目标责任状的签订就是对于工程进度进行管理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目标责任状只适用于工期较紧、工程难度较大、投入资金较多的工程项目,而对于一般的简单工程来说则没有签订的必要。目标责任状只是一种管理手段,虽然可以起到管理工程进度的作用,但要进一步提升工程的施工水平,就要切实将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当中。
参考文献:
[1]胡新赞.目标责任状在工程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实践[J].建设监理,2015(06).
[2]全力.建筑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D].湖南科技大学,2015.
[3]蔡明慧.项目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9).
[4]张立志.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5]梁喜.施工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与应用[J].江西建材,2013(03).
关键词: 施工管理;素质;技术;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施工管理的人员首先要注重精神文明建设、遵纪守法、依法经营项目,富于创新精神,探索经营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经过管理全过程使企业的规模日趋壮大,职业队伍队稳定,全员素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同步增长. 其中建设质量管理即: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现将提高施工管理的人员素质,如何做好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见解阐述如下:
1 、建设工程施工管理的概述
工程管理是指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管理的任务是根据不同的工程对象、不同的工程特点、不同的施工条件,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周密的分析研究,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利用人力、物力,有效的使用时间和空间,采用较先进的施工方法,保证协调施工。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 施工管理上应与时俱进,创新与管理要协调一致
管理者应有较强的施工现场组织和管理能力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使生产力的三要素很好的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使之发展。强化管理、开拓创新、提升效益。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增收节支,杜绝铺张浪费,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对工程施工材料耗用指标实行考核,减少了材料浪费现象的发生,加强内部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向管理要效益,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3、施工中管理者在基础施工与安全作业上应注意两者的关系
管理者具有工程质量监控和安全管理的能力。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培养施工队伍的凝聚力,同时又明确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建立优秀的管理队伍。把好采购、检测、运输各关口,对建材、配件及设备实行全过程不间断的监控。除了合理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外,还应在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特别是有高新技术要求的,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文件要求, 首先,为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要做好技术的组织管理工作。这包括:要有合格资质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以及技术指挥系统,还要有配套的机械、图纸及说明,要有规范标准和流程明确的技术要求。要制定严格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管理制度。其次,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以及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和检查监督工作。再次,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学习和会审。这要求承包企业与各个分包企业共同结合图纸进行审核并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协商,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应全面掌握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加强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由专人负责竣工图、设计变更登记、结构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沉降观测记录、建材检测报告等,并报送相关机关备案。管理要围绕质量、成本、工期等制定施工目标,使得工程顺利完工并及时交工。
4管理实行目标管理、集中组织、严格协调控制
管理人员具有施工现场监管的基本能力。实行有目标的组织协调控制是基层施工技术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在施工全过程中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技术、经济文件的要求,围绕着质量、工期、成本等制定施工目标,在每个阶段、每个工序、每项施工任务中积极组织平衡,严格协调控制,使施工中人、财、物和各种关系能够保持最好的结合,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还要严格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的制度,即使进行工程隐检、预检,并督促有关人员做好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
5现场施工的具体管理
工程管理主要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以及工程建设全过程各参与方的管理。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是多种复杂的施工。所谓“创新”就是“创造和革新”,是新观念、新构想的形成和运用;而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即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可在项目中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整体管理等专业管理方面下功夫;要搞清各专业之间的关系,即从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的实现创新。就施工企业而言,主要指施工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辅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规划决策和监督、检查,其核心是对项目目标实施有效控制,即对进度、成本、质量及合同目标的规划和控制。就施工企业而言,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主要包括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及合同管理四个子系统。现场工程管理的主要方法是控制,控制的基础是信息。以信息作为组织生产的出发点,以信息指导生产(反映生产过程的变化、调节生产节奏、控制生产过程)。信息管理对于更好地进行现场管理有重要的意义,有效的项目管理应更多地依靠信息系统的结构和维护,并通过现场工程管理信息集成化建设,整体提升现场工程管理水平。所谓“集成化”就是在信息使用的过程中做到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在现场工程管理方面,信息系统集成化应建立在系统化和工程化的基础上,将现场相关业务处理系统、决策决策系统、综合办公系统一体化为项目管理系统,并随着以项目管理软件为核心作用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而不断深入。项目实施规划一旦批准运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6. 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应注重人才及人力资源的管理
论文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转贴于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卓越计划;工程师;校企共建
作者简介:王煊(1978-),男,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讲师;杨增科(1983-),女,河南焦作人,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助教。(河南焦作4540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028-02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述
2010年6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制订大会在天津市召开,国家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完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目标是教育培养出大量创新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较高质量的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最终能够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人才强国之路,对加强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相关人才,全面提高高校各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1]
1.培养工程师的特点
(1)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培养。
(2)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按照相应的社会标准和行业标准。
(3)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
2.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
“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各类型工程师;高质量的各类型工程师要能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通过实施“卓越计划”,达到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能够促进工程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努力制订出具有较高水平、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进程的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制,保证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走向高等工程教育强国。
3.培养工程师的基本原则
遵循“行业引导、校企共建、分类实行”等原则,联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制订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提出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指导高校和企业在本行业领域实施卓越计划,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校参与卓越计划,高校在工程型人才培养类型上各有侧重。参与卓越计划的高校和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联合培养人才,要充分考虑行业的多样性和对工程型人才需求的多样性,采取多种方式培养工程师后备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培养工程师的现状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各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教学设施的逐步改善、专业建设的大量投入和校企之间合作的频繁增加,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专业毕业生,满足了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为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多年的发展,高等学校的工程教育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基本上能够满足社会各层次、各类型企业和项目的大量需求。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建设行业的工程师的培养还不能满足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由于招生扩大而相应配套措施、师资力量和实习基地等工作未能及时跟上,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开展相应的技术工作,导致建设行业就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整体偏低。[2]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1.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高等教育历来重视科学,对工程技术则不够重视。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工科院校都培养工程师,只有我们不重视培养工程师。因为在我国,人们普遍存在重科学、轻技术的观念,认为科学家很伟大,工程师是低一级的。很多科学家甚至认为,懂得科学就什么都能做,只要懂了科学,工程问题、技术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慢慢地,在中国就形成了一种风气――重科学、轻技术。
2.培养模式上的缺陷
我国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类人才实行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课堂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重在理论知识;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识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我国现行的工程师培养模式迄今仍偏重于学科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教育和训练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例如实践基地建设问题、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问题、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和实验教学安排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总之,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于培养传承型人才,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
3.高素质师资队伍的缺失
高等教育中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师资队伍业务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培养出合格工程师的关键因素。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发展至今,师资队伍始终是限制专业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尤其是高水平专业教师的缺失。目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专业背景大相径庭,一部分是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业工程等工程类专业背景,另一部分则是工程经济、企业管理、信息管理等经济管理专业背景,在知识结构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必须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再教育;另外,应该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改变人才引进的标准,多引进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最好是有着丰富工作实践经验的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
三、“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1.以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为核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对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工程管理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经济学、管理学、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的投资与决策和并能够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在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工程管理专业的日常教学分为了四大系列的平台课程:工程技术类课程、工程经济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法律类课程四大课程体系。[3]根据“卓越计划”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和要求以及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在这四大课程体系中核心课程必须是技术类课程,在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中必须向技术类课程倾斜,比如对技术类课程的数量、课时等相关内容的设置进行完善。
2.加强“校企共建”模式
“卓越计划”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并随时与建筑行业的用人需求相挂钩,突显应用型的特点,使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高校制订的培养方案中应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各自的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校企共建”模式要更多地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去;在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中,要把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岗位技能需求紧密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进入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甚至毕业设计也可以在企业完成,最后也可以直接到相关企业就业。另外,还要逐步建立和利用各种平台(包括中外合作平台、实践平台、科研平台等),使这些平台能够为实践性教学环节创造一个操作性强和实际应用价值大的学习场所,让学生能够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进行比较深入和具体的实践工作内容,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进行管理,让学生、教师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与到工程技术难题的研究与创新中去,使学生最终获得系统的、专业的和实用的工程知识与能力。
“卓越计划”下除了工程师的培养要求高校必须与企业合作,另外,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也可以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例如,高校与建设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师定期挂职锻炼的机制,为高校教师在企业挂职创造条件和政策。当然,为了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加工程实践,高校也可以在日常岗位考核和职称评定过程中强调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比如在晋升职称的规定中要求教师必需有在企业工程实践的经历,或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优先考虑等鼓励政策,或者给以其他方面奖励。[4]
3.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德、智、体全面发展,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实际操作中,高等学校应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国内外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从事项目的决策、项目咨询和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具备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和项目监理师基本素质的、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行业的不断完善,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越来越受到建设行业和施工企业的欢迎,所以,高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与社会要求同步。因此,改革教学思路,加速方法革新,充实和完善专业教学的内容,改变现行的教学模式,应用全新的教学体制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需要。总之,各高校应尽快改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体制,形成一整套既适应经济需要又适应行业需要的工程管理教学体系、知识层次和培养制度,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土木专业工程师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张海英.工科院校应该以培养工程师为主――张光斗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关键词】发展 造价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旧的管理模式被打破,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造价管理政出多门、招投标人为压价、部分新型材料价格失控等,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建立一套完整的制约体制,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已迫在眉睫。
一、简述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的含义可以分为两种,广义的是指建设工程的建设成本。通俗的说是指建设工程的投资额;狭义的是指建设工程的合同价。我国的建设项目中的工程造价管理正逐步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健康、迅速发展。
二、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经济的变化多端,使工程投资的确定与控制变得更为复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始终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项目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实施建设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点。
(一)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三个重要环节
1、推选工程量清单招标投标,加强招标管理。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通过招投标可以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缩短建设投资的回报周期,建设单位可以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2、细化施工管理,控制预算外费用支出。
(1)、控制材料用量,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材料费在工程中往往占有很大的比重,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因此必须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中的材料用量控制,合理确定材料价格,从而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品种价格繁多,建设 单位预算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应密切注意市场行情,随着工程进展情况深入现场、市场,掌握第一手的施工情况及材料信息,为竣工决算提供有力的依据。
(2)、严把变更关,将工程预算控制在概算内。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留下活口因素。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把变更关,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扩大建设规模,提高设计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最好实行“分级控制、限额签证”的制度。对必须发生的设计变更,尤其是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经设计单位代表、建设单位现场代表、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而且应尽是提前实现这类型变更,减少损失,因为已完成或部分完成的工程内容还需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建设单位应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3)、严格现场签证管理,掌握工程造价变化。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
(4)、技术与经济结合,加强投资控制。切实有效的投资控制,必须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所以建设单位必须加强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协助施工方搞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全人、财、物,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方联系,选择既科学又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克服盲目指挥造成的浪费,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特别是负责项目的工程技术员应与经济人员相结合,从工程招标、合同谈判、造价预算、签付进度款到竣工决算、造价分析等,实行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3、加强结算管理,严格把好审核关
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建设单位的审核人员应坚持按合同办事,对工程预算外的费用严格控制,对于未按图纸要求完成的工作量及未按规定执行的施工签证一律核减费用;凡合同条款明确包含的费用,属于风险费包含的费用,未按合同条款履行的违约等一律减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
三、施工阶段如何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正确地编制工程造价对政府和业主的决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管理的需要,合理确定和有效调控建设工程造价,提高工程造价编制水平,反映工程的实际造价,已经是我们工程造价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重大的课题。现就此谈以下几点体会和建议: 由于工程建设一般周期较长,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项目的初始阶段难以确定一个正确的造价。随着工程的开展与深入,对该项工程的了解也更加全面,从而造价的估算也愈加合理。因此,工程造价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于建设项目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人财物消耗大,考虑到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等因素,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经济损失,为了合理确定造价,必须在建设全过程,按照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即按建设程序合理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充分体现造价的合理性。
2、多年来,我国的建设项目普遍忽视了项目建设前期阶段的重要性,造价控制的重点主要放在项目建设的后期阶段甚至在工程决算阶段,因此经常出现投资超限的现象。有些项目甚至在建成后投资大幅超过计划,从而建设了大量效益不好的工程。所以,我们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方法。
3、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但控制重点应转移到项目建设的前期,即转移到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而一旦投资决策后,控制的重点应放在设计阶段。
关键词:装饰 人 施工 管理 质量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ducts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is no longer living, people pursuit is toward the direction of the comfort and beautiful up. For recent years of decoration industry,, with aesthetic, comfortable architectural culture development, also have a great change. These changes fo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nstruction safety puts forward more requirements. And as WanChengZhe projec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workers to th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chedule, cost, quality, safety, and all the aspects of the influence degree of the important is self-eviden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in the decoration engineering industry as role.
Keywords: decoration pers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的经济在最近几年取得了更为迅猛的发展,工程质量也不断的被要求突破以前传统观念,从住的安全更是朝着审美的方向在走。在装饰工程的施工中,装饰设计出了怎样的作品,设计意图是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都依靠着工程的施工来决定。我们可以知道的是,装饰工程涉及土建、给排水、电气、暖通、消防、楼宇自控智能化等多个工种的交叉施工,工序多、工艺复杂,需要控制的节点很多,而各个节点都靠“人”的作用而完成,可以说,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并决定施工质量的好坏。因而本文,我们在探讨装饰工程的整体施工时,则要加强探索人的力量,要清楚人在施工的各个环节是如何管理,本文也致力于减弱由于人的因素所产生的工程质量问题。
一、装饰工程施工质量现状
2008年至今,我国装饰工程所突显出的一个让人非常关注的问题,那就是质量。装饰施工的工程量在不断增大,但是总体的质量却不曾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个问题也是因为一部分的装饰施工企业对于质量管理的意识差,相关的技术管理人才不多,质量的规范问题、标准的理解都不能得到贯彻,问题尤其突出的是那些产生“挂靠”行为的企业,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不了,管理就跟不上,让装饰的工程产品不间断的出现某些质量问题。除了众所周知的偷工减料行为,还有质量的保证资料达不到规范的要求、资料出现随意的改变,砌体结构、照明、暖卫、消防等工程资料都得不到重视,被改动,被忽略,这些严重影响着装饰工程的质量。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发现,我国的装饰工程一次性的验收合格比例只达到90%,也就是说,每年有高达10%的装饰工程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达不到验收标准,最后造成损失。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个人的理解是,要在施工工程的全过程逐渐加强人员的管理,要通过全面提高各个环节人员的综合素质,来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的最后提升。
二、“人”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装饰工程其实可以认为是一项多个专业与多个工种达到结合的、具有复杂的交织系统的工程,工程系统复杂,工程质量的要求又非常的高,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之中处于高位,只有抓好装饰工程的施工管理才能避免造成国家、人民的财产损失。当然,要使工程的各个部分都能顺利的进行,并且达到工程预期的质量目标,这就必须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于人员以及施工过程的各个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我觉得人员的管理是一个大的基础,是实现其他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我们举例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是存在于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要注意很多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合格,设计师设计失误的不合格、人为的施工材料验收问题造成的不合格、施工设备管理不当所引起的设备丢失或者是损坏、施工操作人员由于自己经验或是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工序质量不合格,等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决定了最后的装饰工程不能够达到标准。若我们在装饰施工工程的全过程中加强对以上设计、管理、施工等人员的管理,那在原则上可以被认为是能够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由此看来,人员的管理在我们的装饰工程管理之中是起到不能被代替的重要作用的。
三、提高装饰工程的质量需要加强人员的管理
1、制度上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得到重视。人才是质量的控制关键,建立起完整的工作制度,还需要实行人性化的管理,需要改善管理人员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解决管理人员的薪酬问题,确保他们可以无后顾之忧,高薪吸引施工经验比较丰富、管理水平高、技术也过硬、工作比较认真负责,还吃苦耐劳的人员加入到施工管理的队伍中来。
2、多方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工程的质量中所有的人员都会起到作用,所有参加工程施工的项目经理、参与的技术人员、进行具体施工的操作人员发生共同的作用,人员综合素质高低会直接体现在工程的竣工质量的高低之上,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以及对于人员的道德教育。同时,还要能做出有针对性的计划性培训。培训的内容能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项目具体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3、强化在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管理来控制工程施工的最后质量
装饰的工程质量能够妥善的完成,除了管理人员能得到重视,人员的素质需要得到一定的提高,我们还需要明确工程所有人员的责任,并且能够落实到怎么样去做这个环节。对于施工的这个过程中人员的管理,是人员的管理之中的重点环节。我们将过程的管理分为三个控制阶段:事前、事中、事后。
1)事前控制。装饰工程所强调过程的控制是必须事前进行控制,这是因为要把所有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都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要对整个施工工作做好一个前期质量的策划,然后完善预控的措施。这个方面就需要施工的人员必须将施工图纸与设计的文件作为组织施工技术之中的依据,除了熟悉图纸还要做好图纸的会审,这做法能帮助设计部门降低图纸的差错率,还能够及时地了解工程所具备的特点,了解设计的意图以及对于关键部分的质量要求。
2)事中控制。材料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工程最后的质量优劣,因而材料的采购要坚持质量第一,求好原则,选择有国家认证许可的材料,必须杜绝一切不合格的产品进入装饰施工的现场。最后则是要求我们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各个报验等工程资料的存档工作,以保持最后工程的质量具有可追溯性。
总之,我们需要认识到,装饰的工程质量管理,实际上是对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提高装饰工程中的整体的施工质量,这就需要依靠各个专业的管理人才自身综合的素养,同时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人员能紧密的配合。工程施工的质量是决定产品最后好坏的关键,人员的管理质量就是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石,只有通过不断强化施工人员的管理方式和方法,并将这些方法贯穿在整个施工工程中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婉秋.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分析[J]. 科技资讯, 200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建设设施,正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将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几点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有关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建议,以期为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关键词:公路工程;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公路工程质量是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投资收益与交通运输的安全。在当前我国不断加大交通基础实施建设的新形式下,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我国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
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但由于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面比较广,因此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要处理好工程质量的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就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建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监理而言,其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三控制、一管理” ,即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费用控制以及合同管理。事实上,公路工程建设监理的“三控制”工作是彼此相互对立而又相互统一的。从实践经验来看,没有质量,只有进度工程是“豆腐渣” 工程;没有进度,只顾质量的工程是“亏本”工程;而对于没有费用开支的工程,则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者而言,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带来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的安全。
(二)要不断地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其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不力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对于监督管理人员而言,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与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要清楚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不断的学习,掌握当前的最新技术和工艺,从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
(三)要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因此,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应积极选用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手段。此外,对于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而言,要长期的对公路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测,建立工程质量整改通知与信息反馈制度。只有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加大日常监测管理力度,才能保证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水平与高效率。
除以上几点需要重点注意的事项外,还应当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过程中新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做到与时俱进。
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
从整体上来看,根据公路工程的建设进程可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包括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以及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这三个方面已经可以基本涵盖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点,因此做好这三个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由于建设单位是整个公路建设工程的主角,因此,公路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对公路工程建设单位的定性是保证公路建设质量的关键,如果由一个没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则后果不敢想象。因此,公路工程监督部门要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质量监督申报材料,对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各方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看他们是否是按国家的规定建立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同时,还要以合同的形式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出来,从而实现对公路工程质量的预监督。
(二)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
作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主体环节,它所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因此监督管理工作也比较复杂。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要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就是其所立下的“军令状”,是对其所承担的工程项目质量提供的保证书。公路工程管理部门应对该体系的完整性进行认真的检查,看是否每一个环节都有工程质量责任的规定。在此体系中,应明确规定具体责任的承担者和后果。
第二,工程监理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督。公路工程监理就是工程施工现场的“主管”,他要基于工程合同的要求对工程的质量、进度以及资金的运作进行控制。工程监理的工作是否做的到位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好坏,因此,工程监理的工作对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工程监理不但要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的资质以及工人是否持证上岗进行严格的检查,而且还要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以免在此发生同类问题。因此,工程监理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对整个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除此之外,公路工程的监理应掌握现代高新技术,逐步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除以上措施外,还应当加强对公路施工现场的质量抽查。负责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部门和工作人员应当走出去,根据具体工程的施工进展状况,对以往经常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和部位进行现场抽样检查。
(三)公路工程建设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经过建设前的资质检查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后,公路工程竣工后的质量监督管理成为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最后一环。公路投入使用前的质量监管是整个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最后一关,因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为了确保公路工程质量评定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与科学性,就要严格按照相关部门规定的鉴定程序逐步进行,确保鉴定结果的真实可靠。
第一,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当经常对已经竣工的公路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详细记录检测结果,并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缺陷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要对具体的检测报告进行分析,严厉杜绝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从而保障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第二,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对业已竣工工程的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竣工验收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监督,从而确保公路竣工工程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相关人员要对工程缺陷责任期内遗留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一定要保证施工单位能够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整改,从而确保公路工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语:总而言之,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它会涉及到整个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公路工程建设具有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客观上加大了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只有从实践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才能实现公路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星 付玉元. 关于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探讨[J] .科技创业月刊,2010(11).
[2]李松林.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 .科技资讯,2010(03).
[3]吴靖. 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技术 ,2009.
[4]闵亚彬. 论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及应采取的对策 [J] . 价值工程,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