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纪律管理条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工作中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他的部门或其他的人。校行政、工会、教务处、德育处、综合办、各年级组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每一件牵涉到教师、学生的事都会无形中与以上几个部门产生联系。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时,要先思考这件事的意义,做完后会产生哪些作用,对整体工作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工作方法和原则不同,工作的结果往往也存在天壤之别。
一 看这项工作是否有意义
在对工作的原则中干部不需要决策,需要的是坚决的执行力、对每项工作负责到底的执行力、纷繁复杂工作中梳理主线的执行力,也就是“做”。第一步思考的是这项工作对整体工作的影响是否有意义、是否可以长期发展,如果这项工作对整体工作意义不大,而且是短期行为,并远离了教育规律,那就该放弃。昙花一现的工作会牵涉很多的人,浪费很多的精力,这就需要科学地应对类似的工作了。
二 看这项工作的时间成本
平时的工作时间是恒定的八小时,能够利用多少时间来应对这项工作,这项工作是否侵占了别人其他的工作时间,是否加大了别人的时间成本?以体育组课间改革为例子,大课间的意义和发展能够锻炼身体,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每个学校大课间的时间是恒定的,即使这个时间不出来锻炼身体,它也是大课间时间。老师在这个时间上课会没有学生,学生想在这个时间学习会没有老师授课,因为这个时间是锻炼身体的时间。所以体育组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改革并没有增加时间成本,增加的是丰富的内容,改变的是活动形式。课间操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因为它没有给别人带来负担,没给别人提高工作时间成本,大课间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师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其意义深远,并可持续发展。蓬勃浩荡的大课间不仅是学生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的彰显。名校之名,在于文化。传承文化积淀,注重品质立校,创新办学思路,关注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着力加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文化,大课间就成了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 看资金成本
还以大课间为例子,一台功放机、两个音响、一个话筒、几度电就解决了,成本很低。钱谁都会花,我们思考的是应不应该花,值不值。能少就不要多,能不花的,少也得节省。
做事有了原则,就有了理论支撑,接下来是具体操作。工作有些是单向的,执行完了就结束了。有些是循环,尤其是教育,更多的是循环。循环的工作周而复始,需要教师有一颗持守的心去坚守。有人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再好的开头也只是个开头,另一半需要我们坚持、重复。循环的工作是不能期待结果的,我们坚持下来的是文化积淀,是结果的升华,更能考验教师的耐力。工作中还要有责任心,责任不仅是对工作的态度,更是认识工作服务性的一种担当。失败了,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推脱,与其为失败收集理由还不如冷静的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担当责任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无论简单的工作还是复杂的工作都要有一个结果,也就是“落实”。说得天花乱坠,却不见工作结果,是做了还是没做?只有工作得出了结果,得到了落实,去掉浮华那才是我们的收获。
关键词:管理条例;保护条例;泸沽湖区域;适用状况;法律建议
一、《云》与《凉》两个条例之间的差异性与共同性分析
(一)差异性分析通过对条例的对比可以看出云南省将泸沽湖景区实行三级保护管理,四川省将泸沽湖风景区按照泸沽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划分重点村落保护区、点,湿地生态保护区,风景游览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实行两级保护管理,云南省的划分方式更为细致,更有利于对景区进行保护。云南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各种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建设景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相对重视经济效益与投资者的利益,四川省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责任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对侵占和破坏风景区环境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并且对保护风景区环境资源成绩显著的组织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更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在合理的条件内进行开发利用。《云》规定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景区保护管理机构可以征收风景名胜资源有偿使用费,《凉》并未做出有关规定。《云》与《凉》二者对水质级别要求不同,云南省要求泸沽湖水域水质按国家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Ⅰ类标准保护,四川省对泸沽湖水域的水质的要求是保持国家规定的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笔者认为泸沽湖虽分属两省监管,但实质为一体,且湖水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凉》应该提高标准,争取实现对全湖进行Ⅰ类标准保护。《凉》规定风景区内所有船只应当依法登记,取得许可证,而《云》没有规定船只登记事项,笔者建议增加有关规定,同时两省可以对船只进行统一管理与登记。《云》对泸沽湖裂腹鱼的的保护问题作出了规定,《凉》未对此问题作出相关规定,裂腹鱼经济价值较高,但逐年产量急剧下降,笔者建议为保护泸沽湖生物资源多样性应在条例中增加相关内容。《云》规定进入景区从事科研、考察、影视拍摄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须向管理机构申请办理有关手续,《凉》未做出此类规定,建议增加此类规定,两省可以对该事项进行协商,统一规定。《云》第二十条与《凉》第十七条规定可以看出云南省对景区内的挖沙、采石、取土,实行定点限量开采,四川省严禁在风景区内采石、采矿、采土、采沙和其他毁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笔者建议云南省将“限量开采”改为“禁止开采”,与四川的规定同步,将更有利于对景区的保护。《云》规定管理机构可从门票收入中提取2%的经费,专项用于景区的保护管理工作,《凉》未对此做出相关规定,建议增加相关规定。从对两个条例全文结构的对比可以看出《云》未对条例内容进行结构上的划分,结构相对混乱,笔者建议将条例根据内容划分为总则、保护与利用、管理与监督、法律责任、附则五部分组成。《云》第三条规定景区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坚持保护为主,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根据十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笔者建议应对条例的该条内容予以改进,增加“政治效益”与“文化效益”的表述。(二)共同性分析川滇两省两省出台的旅游管理条例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共同性,两个条例都包括对泸沽湖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景区内从事各项活动的管理与监督以及违反条例后的法律责任的内容。因为两省条例存在共同性,所以两省在管理泸沽湖的过程中也会采取一定的联动方式,例如两省正在协商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两省进行交叉执法等。笔者认为两省有必要对联动管理方式做进一步商讨,以促进泸沽湖区域的统一发展。
二、《云》与《凉》两个条例的执法效果分析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它的这一特性不仅要求其具有可实施性,且实施过程中取得一定成效,即执法效果。笔者通过调研了解到云南省泸沽湖管委会充分利用云南省政府2004年,2011年两次现场会项目资金和泸沽湖国家良好湖泊生态保护试点项目资金,加强对泸沽湖的保护,稳定保持了条例所规定的I类水质,泸沽湖已被列为全国良好湖泊保护试点。随着泸沽湖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泸沽湖景区群众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原有古色古香的摩梭民俗民居面目全非。2015年11月起开展泸沽湖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推进工作,摸底排查出泸沽湖景区有手续但未严格按照审批文件要求建设和整改户64户,无手续“两违户”45户,截止2016年7月15日,泸沽湖“两违”整治工作,有手续的64户风貌整治,已整改拆除44户(41户通过整改验收)。对6家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酒店,客栈进行处罚,责令停业整治3个月,罚款5万元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笔者认为云南省在对遭到破坏的民俗民居进行整改同时可以学习四川省《凉》有关表彰和奖励保护景区突出的组织及个人的规定,通过奖惩两种方式对景区民俗民居进行保护。云南省为切实加大摩梭文化保护力度,借助四川经验,适当提高重点保护民居补助标准,每年实施检查验收,符合条件的,继续给予资金补助。同时为营造全社会共同护湖的良好氛围,制定《泸沽湖沿湖全民保护泸沽湖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对全湖的管理与保护。笔者通过对四川省盐源县泸沽湖景区管理委员会、四川泸沽湖污水处理厂进行调研访谈了解到四川省泸沽湖区域为进一步规划景区旅游市场环境,净化景区干线街景街貌,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结合景区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由凉山州摩梭家园暨泸沽湖旅游景区管理局采集信息,并制作统一规范的店招店牌,做到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风景区的开发利用,符合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要求,并尊重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习俗,建设项目的建筑风格应与民族传统文化、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为有效保护和恢复泸沽湖渔业资源,做好封湖工作,在封湖前三天张贴通告,加大封湖宣传力度。同时为鼓励泸沽湖景区内单位及个人,开展了泸沽湖第一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活动。确定泸沽湖景区环保公司等3个单位、5名个人为表彰对象,做到了条例的第五条规定。泸沽湖管委会为推进泸沽湖旅游市场综合整治,保护泸沽湖生态环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保护泸沽湖,我们在行动》实施方案。川滇两省在管理泸沽湖区域的执法过程能够依条例执法,并在保护水质,民俗文化,生物资源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发挥旅游保护管理条例的价值,但在法条适用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笔者将在下文进行分析,给出相关建议。
三、《云》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建议
(一)专项规划滞后,存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保护规划,集镇和村庄规划等不衔接问题。景区供排水,道路,服务设施,居民建筑风格等专项规划滞后。笔者建议:泸沽湖管委会同丽江市规划局负责,组织完善景区各类专项规划,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按照规划进行保护开发。(二)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沿湖截污治污体系不完善,现有污染治理设施效能有待提高。湖滨生态带建设不完整,入湖河道的保护与治理工作需加快。笔者建议:景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实施泸沽湖供水工程、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湖滨生态走廊工程。川滇两省尽快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推进川滇两省共建共管泸沽湖环湖截污治污处理系统建设工程。(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笔者建议:景区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可适当提高条例中规定的从门票中提取出的费用比例,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四)景区执法和监管体制亟待理顺,由于泸沽湖景区与社区,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旅游渡假区交叉重叠,长期存在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体制不顺,权限职责不清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执法部门之间存在推诿扯皮,在推进泸沽湖保护与开发进程中出现管委会与县直有关部门执法“两张皮”的现象。笔者建议:加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尽快成立景区综合执法局,落实编制与人员,由泸沽湖管委会所属的景区综合执法局履行条例中规定的行政执法权及有关行政强制,监督检查职责,协调联系市、县相关执法部门,开展景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市,县环保部门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有关规划,强化对泸沽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五)筹融资工作进展缓慢,泸沽湖景区供水建设项目,蒗放湖滨生态走廊建设项目等筹资困难。影响项目建设。笔者建议:拓宽筹融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采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的资金支持,请求“十三五”期间继续对泸沽湖环保项目予以省级环保资金,国家江河湖泊专项资金支持。
四、《凉》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法律建议
(一)污水处理厂运作状况堪忧,污水处理厂于2006年开始修建,2007年投入运转,由于污水处理没有进行雨污分流,夏季降水多,导致运作超负荷。污水处理厂所处位置较低,所以增加大量水泵,自流管与压力管共同进行,所以工程量投资较大,随着游客量增加,污水处理效果有所下降,水质下降。笔者建议:景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尽快实施泸沽湖供水工程、环湖截污治污工程、湖滨生态走廊工程。川滇两省尽快达成“在四川盐源县盖租乡共建污水处理厂,统一收集处理污水”的共识,促成两省省级泸沽湖环保联席会议制度,推进川滇两省共建共管泸沽湖环湖截污治污处理系统建设工程。(二)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笔者建议:景区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可以学习云南省条例的规定,从门票中抽取一定费用作为景区专项建设费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三)景区垃圾处理问题,旧的垃圾场使用已经趋于饱和。笔者建议:加快推进新垃圾厂选址及建设进程,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科学合理处理景区垃圾。(四)百姓对景区建设工作支持度不高,在污水处理厂地下埋管过程中会经过当地居民使用的土地,居民认为自建房屋与污水处理厂建厂相矛盾,不是很支持工作,这对于工作开展有一定的难度。笔者建议:加大对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宣传力度,创新景区环保宣传方式,景区政府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与协商以获得居民的支持。(五)景区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慢,出现体制不顺等体制机制问题,手续上报过程复杂,审批时间过长往往拖延工程的开展。笔者建议:加快理顺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减少不必要的上报过程,精简项目审批程序,争取做到早上报,早审批,早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仲新.泸沽湖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与利用的矛盾及解决途径[J].林业调查规划,2006.31(增刊).
[2]董仁才,苟亚青,李思远,曹慧明.不同管理主体对泸沽湖流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比较分析[J].生态学报,2012,32(18).
[3]喇明英.关于四川省泸沽湖旅游景区开发模式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4]裴丽萍.试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泸沽湖地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1,16(30).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分两个阶段展开。第一个阶段,为了解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根究中国国家旅游研究院的《中国旅游教育机构统计报告》,选定61所在2000年前设置旅游学院的大学为研究样本,从这些大学官方网站收集到48份本科教学大纲,根据Ring[5]与吴必虎和黎筱筱[6]的学科分类对48份旅游教学计划进行内容分析。第二个阶段,为理解中国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过程及面临的问题,对资深旅游教育者进行深度访谈。首先根据国内外文献设计访谈提纲,涉及专业发展历史、课程开设状况、课程评估机制、专业之间的异同、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根据大学旅游本科专业开办的历史、学界认可度及其知名度以及区域分布选择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广州、重庆等地区10所大学作为便利抽样的样本。首先通过邮件寄发邀请信给这10所大学的旅游学院院长,邀请他们本人或指派一个合适的人接受大约45分钟的面对面的深度访谈,有7个大学愿意接受访谈。本研究所有受访者均为在旅游领域有十余年教研经验的教授,都参与过或者现在仍直接参与所在学院的课程设计,因此本研究的深度访谈仍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访谈获得受访者同意后进行了录音。访谈结束后立即对访谈资料进行第一轮的手工编码,把编码的结果与誊录好的访谈文稿发给受访者进行审查,对经过审查的资料进行第二轮的编码作为最终分析使用。深度访谈的同时收集7所大学旅游专业教学计划,旨在比较他们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组成方面的异同。
二、实证结果
1. 旅游本科课程的构成与培养目标
我国旅游本科专业课程的内容构成主要分为三大块――管理课程、旅游课程与会展课程(见表1),其中管理课程是主要部分,所占比例最高。在48个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管理课程所占比例达42.8%,所有6个酒店专业中所占比例达到73.8%,10个会议经济管理专业中所占比例为32.8%。像饭店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管理学、餐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危机管理与财务管理等都归为管理课程。同时,旅游规划、旅行社管理与生态旅游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旅游业方面的,其旅游课程在课程总数中所占比例各为53.7%、34.8% 与 88%。但是即使这些课程在旅游课程名目下,有些仍偏向旅游地理学科,比如旅游规划专业开设的区域旅游规划、城乡旅游规划与计算机扶助旅游制图,生态旅游专业开设的旅游生态学、旅游景观生态学与旅游林学等课程。由于中国旅游管理专业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所要求开设的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出,所以管理类课程所在比例就非常高。20世纪90年代国家鼓励发展旅游教育,一些历史、地理、语言、社会学等学院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并促进学院创收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尽管专业名称相同,但是他们的师资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这样就使某些专业开设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原有学科的痕迹。由课程大纲内容分析可以发现会议展览与奖励旅游是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在所有旅游专业中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5.6%。
旅游本科课程培养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沟通技能、服务礼仪与计算机使用,还有少量的学校培养摄影、茶道与自我阅读等能力,但是其他重要的个人技能,比如个人发展、跨文化交流、团队工作与问题解决能力、社会与个人责任方面的知识很少出现在课程计划中。其次,旅游本科课程强调语言能力。不管在中国还是其他很多国家旅游课程中都强调语言能力,绝大部分专业都至少提供一门旅游专业英语课程,有些还提供第二外语作为选修课,种类广泛的语言课程也支持了强调外语的观点:很多大学提供涵盖听说读写至少2个方面的英语课程,有些甚至还把口译作为主要选修课。另外,中国旅游课程对科研方法训练不足。72所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提供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三所院校是旅游研究外文文献,其他两所是研究方法与设计,在课程总数的比例为0―1.3%。研究方法课程较低的比例反映了中国旅游本科教育中对科研训练的不足。
2.旅游专业课程设计过程
有4位受访者说他们有一定的规定,隔年修改教学计划并且当准备开设新专业或方向的时候或者增删课程的时候需要经过一个组织良好的程序,通常由学院院长与教授组成一个教学委员会,当决定修改专业计划的时候就召开一个会议。有时候,当教师希望开设或取消某一课程的时候,他(她)要提交一个论证报告或申请,并且由教学委员会讨论。教学委员会把会议决议上报给校教学委员会以表明接收了这种修改。另三所大学的受访者说,尽管当他们决定修改教学计划的时候有一定的程序执行,但是往往由院长或教学院长基于他们个人对旅游业发展变化的认识或教学需要进行修改。
对课程设计过程的访谈结果显示,政府与教育者是课程的决策者并且旅游本科课程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业界、在校学生或校友――偶尔参与这个决策过程。只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他们当开始开设一个新专业高尔夫球管理时试着探寻业界的期望并且与业界人士进行沟通,并且最终从这种沟通中获益良多。因为他们认识到业界对本科生的期望是具有更多的运动管理的知识而不是操作知识,否则基于当前的师资与现有资源他们不可能获得这种认识并且不符合学院既有的教学与研究方向。最终学院考虑到现有的体制与教学资源把业界需要的高尔夫球管理变通为俱乐部管理。三个受访者承认在现有实践下,即使有必要,其他利益相关者也很少能够参与课程设计过程。另一个受访者反映,公立大学甚至没有认识到诸如业界和学生也是利益相关者。因为官方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评价准则几乎是纯学术的,旅游专业也无不例外,即使旅游学被认为是一种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并且需要与实践紧密联系。
3. 旅游本科课程设计面临的问题
首先,缺少旅游课程评价与总体质量标准。当问到对中国旅游本科课程的评估与质量标准时,受访者说基本上没有一个专门针对旅游课程的相关标准。
其次,师资紧缺,实习机会缺乏。师资紧缺是7位受访者共同反映的问题,由于没有合格的教员,一些想开设的课程没有开出来。另一个例子就是由于师资缺乏,一名讲师一个学期主讲多门课程,即使有些课程脱离了他们的学术专长。对教师学历的高要求也被认为是师资缺乏的一个原因,有些实践课程或管理层次的课程如果由具有业界经验的教师讲授效果可能更好,但是在我国那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通常没有获得较高学历,所以不能在旅游本科教育机构谋取一个教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课程质量。由于用人单位喜欢聘用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如果旅游本科生在毕业前没有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那么用人单位的这种偏好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本科生毕业后的就业。
最后,学科定位影响课程设计。现在旅游管理是在管理学目录下,制约了旅游学科的发展,因而也影响旅游本科教育以及课程设计。当旅游业在1978年起步的时候当时中国政府决定促进入境旅游的发展以赚取外汇,旅游专业最初设置在经济学目录下。当兴办旅游企业后如何管理旅游与饭店企业的开始出现,因而教育部1998年高校专业目录调整的时候决定把旅游专业设置在管理学目录下以响应这种需要。但是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十年里的发展,休闲与游憩开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部分,与此同时,休闲研究、旅游社会学与旅游人类学逐渐出现在旅游本科课程中,但是考虑到只有2年的主要课程的学习时间,还要留出来半年到一年给实习与论文写作,其实只剩下一年到一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时间,如此短的时间造成很多课程无法开设。
4. 不同高校旅游本科课程设计的比较
专业培养计划显示,绝大部分教学与专业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与指南制定的。教学计划里面都有相应的运营与管理技能、实务与理论能力方面的类似要求,同样也强调对旅游本科学习打下多学科与跨学科的知识基础。但是,就期望毕业生担任的职位与职业要求的表述方面,每一个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差异的。比如南方某大学的会展专业预期他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会展业的规划、营销与公共关系、谈判、经营与收益管理方面的工作。另一个例子是西南某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在培养目标方面也有差异。对旅游管理的专业培养要求是了解营销、文化与旅游业,能够从事调查、制作计划与促销,擅长写作、数理统计与信息工作;酒店管理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管理、文化与商业,能够制定计划,胜任服务与宣传工作,擅长外语、信息技术与沟通工作。同时,某财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要求他们的学生能够从事定性与定量研究,基本了解国际酒店与旅游业实务,也要求他们的毕业生遵守工作道德规范,这一点在其他的专业目标与要求里面没有发现。东部某师范大学要求他们的毕业生胜任旅游行政与企业管理中的高级职位,同时希望他们的学生能够寻找研究缺口,利用可能的研究方法从事调查并且写出可以汇报的研究结果。
开设课程方面,我国旅游本科课程主要是由两个部分组成――通选课与专业课,尽管在专业课下面可能会有不同的单元,比如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课的比例比通选课大,占到所有课程总数的50%以上。在西南某师范大学与某财经大学,将毕业论文、实习与社会实践单列,而东部某师范大学与南方某大学则包括在专业课单元里面。四个专业计划里面毕业论文大约都占到毕业要求学分的3%~4%,而社会实践所占的比例在每个教学计划里面都不同,从2.5%到8.2%不等。西南某师范大学分配给社会实践的学分是毕业论文的2倍多,某财经大学教学计划分配给实习与实地研究的学分也比毕业论文多。南方某大学在实习与毕业论文分配的学分一样多,东部某师范大学分配给毕业论文的学分比实习的更多(6∶4)。在四学年里面,对毕业学分的要求从155―180个学分。
旅游本科课程专业课之间的异同。首先,旅游本科主干课程几乎不一样,有些专业把宏观层次的课程,比如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会学作为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或专业基础课,但是其他专业把这些课程归为他们的选修课,而有些大学在他们的旅游管理与会展专业都没有提供这两门课。其次,不同专业之间的必修课与选修课名单中提供的课程也不一样。最后,同样专业方向下的课程也有巨大的差异。但是,就旅游管理涵盖的学科范围来说,旅游本科课程的内容有些类似,并且都强调信息技术与礼仪。
三、结论与启示
__市粮食局
粮食丰收了,出现了购销两旺局势,粮食储藏又到了长虫的季节,因而强化对粮食熏蒸药剂的管理显得越来越重要。最近以来社会上有关磷化铝熏蒸事故偶有发生,主要是个体粮食购销业主对磷化铝毒性认识不足、熏蒸操作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针对这一情况,__市粮食局高度重视,认真进行了研究,组织力量就磷化铝药剂管理专题调查,并出台了《关于加强粮食熏蒸安全管理的通知》,纳入粮食仓储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防为主,确保不出任何安全差错,对储粮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安全负责。
一、磷化铝药剂的管理情况
根据国家、省、市粮食储备管理相关办法和制度,__市对粮食系统磷化铝药剂进行了专项管理,纳入安全生产工作范畴,领导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工作班子和工作制度。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实行磷化铝药剂“统购统供”,统一由市粮食局委托市粮食购销公司到上级指定厂家购进,并专仓存储,专人管理;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根据需用量到购销公司领取,相关单位建立健全工作台账。切实做到把磷化铝药剂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二、磷化铝药剂的使用情况
对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磷化铝药剂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从调查结果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储存、安全使用到位。
(一)专仓储存。目前,磷化铝药剂总库存量为 1107公斤,其中,购销公司总库存 805公斤,其它企业库存302公斤。查看了购销公司磷化铝进入库台账,管理比较规范,进货渠道正宗,直接从指定连云港海棠化工厂进货;查看了各企业领货台账,手续完备。对各企业储存磷化铝药剂逐一上门核查,都做到了专仓储存,保管严密,落实专人负责。
(二)使用规范。从调查的情况看,磷化铝药剂使用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1、即用即购、即购即用。丁堰粮管所采取这种形式,磷化铝药剂不留存,确保了安全,需要使用时,由所统一到购销公司购进,由所统一组织力量施药,打总体战。2、粮管所统一购置、统一储存、统一使用。这种形式比较普遍,石庄所、江安所、薛窑所、搬经所、城东所等都是采取这种形式,磷化铝药剂使用由所组织力量到各粮站熏蒸。3、粮管所统一购置、统一储存、分站使用。磷化铝药剂使用时由各粮站自行使用,粮管所派人跟踪督查,这种形式比较少,仅磨头所。
(三)存在问题。总体情况比较好,但也存在少数问题,一是各粮管所磷化铝药剂库存量偏大。目前全市国有购销企业,除购销公司外,仍库存302公斤,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二是少数粮管所对过期的磷化铝药剂处理上方式不当。采取的是继续存放或者搭配使用,都是不妥当的,要赶紧落实销毁措施。三是少数粮管所磷化铝药剂储存仓房存在安全隐患。有的放在杂物间,有的放在卫生间,有的放在储粮库房,这些都存在程度不同的安全隐患。四是熏蒸操作不规范。少数粮管所在磷化铝熏蒸操作时怕麻烦,工人不戴防毒面具,采取工人在上风施药,侥幸心理严重。
三、几点建议
应该说磷化铝熏蒸事故对我们触动很大,尽管不是发生在粮食系统内部,但反映了社会上个体业主粮食熏蒸安全意识差、熏蒸操作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到位,安全责任大于天,储粮企业要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做好储粮药剂管理,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绝不允许发生任何事件,确保储粮安全、人身安全。具体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大力度:
一是在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对磷化铝的毒性和熏蒸的危害性进行全方位宣传,力求做到家喻户晓,特别是对粮食收购个体业主做到服务上门,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在操作上加大培训力度。对磷化铝的熏蒸操作进行培训,结合实际编写培训教材,定期、不定期组织储粮企业熏蒸专职人员现场培训,着重现场演示,提高动手能力,培训要有针对性,即学即用,学以致用。
三是在制度上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磷化铝管理制度,建立磷化铝管理全程台账,落实责任到人、落实惩罚措施,绝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制度上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药剂储存管理全市集中定点,由购销公司统一购置存放,各粮管所根据需要随用随购、随购随用,不留存。药剂使用由各粮管所集中力量组织人员统一熏蒸,便于安全管理。对社会个体业主用药,要求进货渠道正宗,操作规范。
【关键词】绿色建筑;利益相关者;自组织理论;绿色协调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2-0110-04
随着整个社会绿色意识的觉醒,各个行业领域开始践行绿色理念。在我国,绿色建筑实践在各地陆续开展但尚未普及,绿色工业建筑的建设更是刚刚起步。绿色建筑诞生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市场竞争的现实,并俨然成为了当下开发商开展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如何在绿色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从战略规划、管理体制等宏观制度设计到具体的建筑节能技术等的全面准备。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针对绿色工业建筑的一项关键问题——利益相关者协调进行分析探讨。
绿色工业建筑在整个全寿命周期中的成功,需要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参与。Baker、Murphy&Fisher(1988)研究发现,与客户的协调较差、与公共事业官员关系不好以及公共舆论不利等因素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Shing(2002)认为,工程项目中各参与方之间的对立态度特别是业主和承包商之间的对立,会导致争端增多,也会影响设计公司对业主要求的理解不深入,从而导致了费用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Dutry&Thomas(1988)的调查以及英国北海石油项目的研究也显示,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不协调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冈素(哈里森,2003)。Cleland&Ireland认为,客户对项目负责、适度和持续的客户监督、高级管理层的适度监管等是导致项目成功的因素(戴维,2002)。Jrodney(2004)认为,在项目开始之前,项目成功的标准必须征得利益相关者的同意和认可,这些标准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反复进行检验。综上所述,利益相关者之间缺乏有序互动,不能建立一种有效的协调合作关系是导致项目失败的重要因素。理清绿色工业建筑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的种类及其利益诉求,构建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机制与平台,从而推动绿色工业建筑建设中多维利益相关者合作决策过程的形成,成为确保绿色工业建筑成功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相关研究回顾及研究问题提出
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最先是由斯坦福研究所于1963年提出,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止,前后共30多年时间里西方学者给出了27种有代表性的利益相关者定义(陈宏辉,2004)。一个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同的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企业中进行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并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的个体和群体,其活动能够影响该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该企业实现其目标过程的影响(陈宏辉,2003)。这些被称作“利益相关者”的个人和群体不仅会影响企业目标的达成,而且还会受到企业目标达成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类行动的影响(Freeman,1983;1984)。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D)将项目利益相关者定义为:积极参与项目,或其利益因项目的实施或完成而受到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个人和组织,他们还会对项目的目标和结果施加影响(卢有杰,2005)。项目利益相关者是这样的个人或团体,在项目和其活动的过去、现在或未来,他对项目有(或声称有)所有权、权利或利益(戴维,2008)。国内有学者把项目利益相关者界定为那些在项目中进行了专用性投资,以及其利益受到项目影响或能够对项目施加影响的个人和组织(常宏建,2009)。结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我们认为,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指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对项目目标实现产生影响或受到项目影响的所有团体和个人。具体指对建设项目拥有某种利益要求,会受到项目建设及经营活动影响,同时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个体、群体与机构。我们运用头脑风暴法对绿色建筑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了识别,筛选出需要重点考虑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包括使用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政府部门、工程所在社区和社会公众等。
协调是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它涉及的学科领域主要是系统学、控制论、经济学、管理学、并行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各个学科对“协调”一词的界定各不相同。在系统科学里,它被理解为系统的自适应和协同(哈肯,1990),系统论认为,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和系统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在社会学中,它意味着互惠合作(R.M.Axelrod,1996);在经济学里,它被认为是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A.D.Chandler,1977)或者是制度及制度环境(D.c.North,1990):在管理科学中,法约尔将协调列为管理的一种重要职能。孔茨认为,协调因其普遍性而在管理中成为跨越各种职能的核心要素。
绿色工业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总过程可看作一个大型的复杂建设项目。其利益相关者数量众多,且利益相关者相互之问异质性非常鲜明,关系错综复杂,因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利益协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建立利益相关者间的有效协调机制,形成共赢的伙伴关系,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绿色协调机制分析
自组织理论是系统理论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复杂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根据H。Haken的观点,自组织是系统存不存在外部指令的条件下,按照相互默契的某种规则,各尽其责而又协调自动地形成有序结构。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绿色工业建筑的全寿命周期过程是一个多元素动态系统,而自组织理论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分析视角。本文主要从自组织理论的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和协同学理论(Synergertios)对利益相关者的绿色协调机制进行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管理流程分析
1.开放系统是产生耗散结构的前提。根据熵增原理,孤立系统不可能产生有序结构。只有开放系统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给系统带来负熵,才能使得系统有序性增加大于无序性增加,从而自发形成新的结构和组织(即耗散结构)。因此。建立相对稳定的开放性系统是保证不断适应新环境的必要条件。系统在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过程中,将新理念、新知识、新制度、新人才等有利于增强负熵的若干因素引入,进行组织的再造和管理的创新。基于此,绿色工业建筑项目需动态式组建项目刚队。在建设阶段,以公平理念为原则,以成员共赢为标准,遵循优胜劣汰原则。一方面,项目主导方不断在潜在的团队成员巾进行选择,即成员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项目主导方在与潜在团队成员的大量交流中不断地修正项目,即项目方案的优胜劣汰。两方面在外部条件的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在发展阶段,淘汰的含义是退也与替换机制。
2.远离平衡态是有序之源。系统仅仅开放是没有用的,平衡结构是一种“死”的结构,与外界交流仅仅是类似微扰作用,不能使系统发生本质的变化。而耗散结构是“活”的结构,只有在非平衡条件下依赖外界才能形成和维持。在绿色工业建筑项目队伍的发展阶段,秉承退出机制。这一阶段项目已经处于稳步运行推进中,团队成员应各司其职并通力合作以促成团队利益最大化,那么淘汰不合格成员的退出机制就是保障措施。关注团队成员发展,以责任制激励成员,并以公平为原则、以共赢为标准来要求和监督责任制的落实。从绿色管理和团队成员发展的角度来看,责任制的关注要点应是过程与结果双导向的,不仅考核任务结果,还要对成员的发展进行规范和修正使之更具适应性。从以上论述可知,绿色协调应始终坚持公平与共赢的核心理念。淘汰机制与成员发展管理在团队成员这一关注点上互为补充,淘汰机制是对团队成员的考核.成员发展管理是对团队成员的促进。流程如图-1所示。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机制探索
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的有序是由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协同作用形成的。在利益相关者间建立共同愿景,并达成共识的合作机制,建设“团队”。团队这一理念是对利益更为清晰与全面的一种界定,即追求整体的、全面的和最大化的利益;同时,也界定了参与各方之间的联系,即以追求整体的、全面的和最大化利益为目标的,良性的竞争性及制约性合作机制。从绿色工业建筑整体的过程来看,各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及所扮演的角色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从项目过程的单一环节来看,项目的发展推进具有单线性的特点。比如说,项目的某单一环节可以抽象为设计者、施工者与监管者三种基础角色共同作用。这里的三种角色表述更加宽泛:设计者所做工作在项目当前环节之前已经完成,且其工作对施工者具有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施工者即为项目当前环节项目工作的主要执行者,施工者会首先检视设计者的工作是否足以支撑其完成当前工作;监督者监管当前项目环节的进展并对过程和结果担负监管责任。这一环节的成员角色关系如图-2所示。
图-2所示的关系环即组成一个完整项目的“细胞”,绿色工业建筑项目团队各成员间的合作关系均是这样“细胞”的组合。对这些“细胞”的组合,是整体实现绿色协调的思路。绿色协调机制需要涉及利益协调、目标协调、冲突协调、信任协调和文化协调等。基于这些特征,我们对基于绿色协调的合作机制进行了如下探索。(1)引入项目权力的相互制约,即“三权分立”。在任何一个项目环节中的三种基础角色,其地位均等;每一角色完全自主工作,接受问责和承担义务;同时,三种角色共同为当前项目环节的结果负责。(2)引入项目环节的交付验收机制(见图-2)。首先,由先期完成工作的设计者作为乙方,而施工者作为甲方;之后由监管者作为甲方,对乙方施工者的工作过程及结果进行检视验收;最终,本环节所有参与角色共同作为下一项目环节相关角色的乙方。(3)引人沟通平台,建立有效的绿色沟通机制。首先,建立一个各方代表参加的正式沟通小组;其次,构建绿色数据库,促进项目进程中信息资料的统一管理和及时分享;最后,加强对利益相关者的绿色培训。此外,充分发挥非正式沟通渠道的积极作用。
三、结论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利率市场化
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标准,是现代经济和金融的核心。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对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和深化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利率市场化是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必然趋势。面对市场利率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利率市场化理论依据
利率是交易资金的价格,是衡量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中介变量。
利率市场化指货币管理当局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市场主体自主的决定利率水平,使利率在市场资金供求关系作用下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进行调节。一般地说,利率市场化内涵有:商业银行享有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决定权;利率的结构应该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由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决定,不再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资金市场上存在一个起主导作用的基准利率;货币管理当局并不是直接影响利率水平,而是间接的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基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等方式来调节市场利率。
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的市场中的利率都是由各国央行直接给出,商业银行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管制利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利率管制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这种管制利率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利率管制使得利率不能正确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资金的配置和流动缺乏市场供求的引导。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对于各个国家、地区的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深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发展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设想于1993年,真正推进于1996年,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6―1999年期间,基本完成了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及境内外币大额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了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
第二阶段:2000-2004年期间,市场化改革主要集中于外币的存贷款市场。先后放开了外币贷款利率、取消外币存款的利率下限以及实现1年期以上外币存款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第三阶段:2004年-至今,主要在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2004~2006年3年调整4次;而2007年至2008年12月底共调整了11次;2010~2012年共调整了7次;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3次调整,引来各界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果的更多关注。
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面临的挑战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要通过归集,吸收职工的缴存资金,用以发放个人和项目住房公积金贷款,具有高负债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在利率市场化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提供金融产品时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种类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利率风险属于市场风险范畴,是银行因利率变动引发的风险。利率风险是现代金融业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风险之一,严格的说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金融机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存在于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绝大部分金融产品都是以利率为基础而定价的,利率的变动会使金融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从而使金融机构遭受损失。
(一)低存低贷运行模式难以为继
根据国际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可知,在利率市场化后的一段时期内,必将出现存款利率上升、贷款利率下降的局面,住房公积金的存款利率须与市场利率保持一致,即存款利率上升;同时为了提高公积金贷款的吸引力,公积金贷款的贷款利率也需与商业银行的利率维持一个合理的差距,将导致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差收窄,现行的“低存低贷”运行模式难以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
按照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以及其他设区的市(地、州、盟)应当设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且直属城市人民政府。此种设置决定了住房公积金资金为“封闭式”运作,虽然可确保资金用于本市职工,但弊端是制度在运行中资金充裕地区和资金紧缺地区无法调剂,在金融市场并不完备的阶段,各中心管理流动性风险的可用措施较少,为了避免发生流动性风险,只能通过设置较高的门槛限制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和申请公积金贷款,受益职工占比较低,无法更好地为缴存职工服务,制度的吸引力不足。
(二)现行利率形成机制出现定价难题
为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平稳有序推进,在一段时期内将采用双轨运行,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贷款基础利率报价平均利率”将成为今后整个市场的贷款“基准”利率,由银行团报价,目前由 9家商业银行组成,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各金融机构参考上述报价,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确定贷款利率。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作为具有政府背景的准金融机构,在利率管制阶段,住房公积金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而各商业银行则在中国人民银行确定利率区间内自主浮动。在利率市场化后,中国人民银行只给予参考利率,各商业银行可自行确定利率,中心以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利率可能与商业银行的利率存在较大差距,因此须重新研究住房公积金的利率形成机制。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10―0037―03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逐步形成一个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从1996年起,中央银行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尤其是2004年10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倍,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2006年以来,各级人民银行通过下发贷款利率定价模版、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不断督促指导各金融机构完善利率定价机制。2007年,开始逐步培育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研究贴现利率、债券利率等利率品种在Shibor基础上加点形成的市场化定价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扩大Shibor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的运用范围,推动其内部定价逐步与Shibor更好的结合。
二、金融机构定价机制渐趋完善
(一)组织架构基本确立,为科学定价提供了制度保障
目前,各商业银行相继开展了以加强“扁平化垂直管理”和“条线化专业经营”为核心特征的组织架构变革,新的组织结构体系初步成型。一是业务经营上力求形成“条线化”的架构,突出业务条线的集约化经营和集成化管理功能;二是内部管理构建“垂直化、专业化”的架构,突出管理支持和运营上的集中化、专业化:三是充分发挥各个专业职能部门的专业优势,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通过流程和机制建设形成管理上的合力。比如招商银行太原分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是其辖内利率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计划财务部是分行辖内利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贯彻执行国家和总行制定的各项利率政策和管理规定,制定辖内各项业务的利率管理细则,并负责组织实施。
(二)利率管理科学,定价更为规范
利率管理普遍实行“科学定价、分类指导、分级授权、灵活调整”的原则。“科学定价”是指全行本外币各项业务的利率管理规定由总行统一制定,产品利率以FTP价格(人民币内部资金转移价格)为定价基础。综合考虑各项成本收益等因素确定;“分类指导”是指根据国家政策差异和管理需要,对全行本外币各项业务进行分类管理和价格指导;“分级授权”是指依据总行现行管理体制,按照总行、业务条线、分行等层级分别设定利率管理权限,各业务条线和各分行可在自身的权限内制定实施细则加以贯彻落实:“灵活调整”是指总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全行业务发展的状况对各项业务的指导利率及时进行调整。
(三)风险意识增强,差别定价能力不断提高
调查显示,各商业银行利率管理的风险溢价意识不断增强,差别定价能力日渐提升。比如工行、华夏银行等主要根据客户的贷款类别、信用等级、担保方式和计结息方式确定利率浮动系数,最终确定利率水平;民生银行贷款业务遵循依据风险与收益匹配,风险与资本耗用相匹配的原则,对客户分类并实施差别定价。
(四)地方法人机构不断进步,新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逐步建立
以山西省为例。2006年以来,在人民银行山西分行的督促、培训、引导下,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推进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目前,山西省116家法人金融机构科学定价意识逐渐增强,借鉴有关模板制定了新的贷款利率管理办法和定价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
(五)Shibor作为定价基准的作用逐步提升,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近年来,各金融机构逐步扩大Shibor在市场化产品定价中的运用范围。参照Shibor和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确定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或指导价格,作为各省级分行的定价基准,给予分支机构一定的浮动授权。有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资产定价,则采用在Shibor基础上加点的方式形成。如票据贴现、转贴现、同业存款等一般都参照Shibor进行定价。同时,各商业银行正在参照Shibor建立健全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利率定价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三、目前金融机构利率定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利率管理集约化程度过高,基层利率定价的灵活性减弱
为加强贷款风险控制,各商业银行逐渐形成了一套规范而严格的授信管理制度,更加重视优良客户、大中型优势企业,这样一方面是容易忽视对普通客户和中小弱势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模式的高度统一,支持对象的高度集中,使得基层行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降低。由于二级以下分支行基本上没有贷款审批权和利率定价权,使之在利率政策执行上过于僵化,不利于利率浮动政策的灵活运用和政策效应的有效发挥。
(二)缺少有效监管,非理性价格竞争现象依然存在
目前仍有部分银行采取以追求规模扩张为主的经营策略,一方面,为争取所谓的优质客户(往往是大客户),不顾风险情况,均以优惠利率营销,以非理性价格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对于议价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则盲目提高贷款利率,追求利润最大化;某些银行还通过与贷款客户签IT财务顾问协议,将部分利息收入转换为中间业务收入,人为操纵贷款定价。在此情况下,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制度的执行必然受到冲击。
(三)部分农信社利率定价模式简单,科学性有待提高
虽然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不断完善,差别化定价意识有所提高,但由于受人员素质、旧有经营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仍有部分农信社利率定价模式简单,科学性有待提高。表现在一是分类粗放,缺少细分,或者按期限分类,或者按贷款额度分类,或者按有无担保分类,对同一类客户没有进一步细分,不能体现区别对待、市场调节的功能;二是定价僵化,缺乏弹性,对同一类贷款客户执行一个利率标准,不是遵循贷款定价的成本效益、面向市场和风险溢价原则合理定价,利率水平不能体现资金的供求关系,缺乏弹性:三是随意性大,滋生违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复核机制,加上具体经办人难以正确理解浮动利率的形成和确定,容易出现利率定价时人情定价、指令定价、随意定价、主观定价现象,进而引发道德风险。
(四)地方性金融机构基础条件较差,推进shibor利率体系建设的软硬件环境亟待改善
在各级人民银行的积极引导下,各地方性金融机构法人认真学习shibor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相关知识,积
极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但由于自身条件限制,软硬件环境尚需改善。一是利率管理人员本身素质较低,对shibor定价的认识和理解不够,在转移定价机制,推进shlbor利率体系建设方面感觉无从下手。二是各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的技术设备条件还不具备能够实现实时了解Shibor能力,主要是缺少联网电脑、管理系统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完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适当下放利率定价权限,增强基层行定价灵活性
建议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在贷款利率定价授权范围内,按客户类型、信用评级、担保方式和贷款品种,将贷款利率定价权分解并逐步下放至基层经营行,指导并授权经营行确定上下浮动不同的差别定价标准和范围,增强基层行定价的灵活性。
(二)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维护市场秩序
对于不计成本、人为操纵定价、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监管部门要坚决予以查处,以维护一个合理竞争和完善有效的金融定价市场。目前情况是,人民银行具有制定利率政策的职责,而银监部门虽有检查监督权,但对政策了解不够,检查监管力度不足。建议完善相关监管协调机制,维护利率市场秩序,一种途径是将利率检查监督权利重新赋予人民银行,另一种途径是成立各级利率监管委员会,由人民银行和银监局相关人员组成,定期对辖内金融机构利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慢性生活方式病;中心性肥胖;健康管理;患病率;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其主要特征为多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聚集[1],关键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腹型肥胖与胰岛素抵抗,重要的临床后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2]。目前,我国MS发病率>15%,患者超过2亿。因此,美国AHA、心肺及血液研究所和ADA[3]一致认为,生活方式改变是MS的第一线治疗。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无疑是最基本的干预措施,能针对病因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整体健康[4]。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认为:人类1/3的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与保健避免发生,1/3的疾病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有效控制,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沟通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健康管理正是应目前医疗需求提出的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新型产物。目前,全国规模不等的健康管理机构众多,但良莠不齐。2005年以来,我院充分利用先进的体检、监测、评估、治疗仪器与慢病健康管理室这一新的交叉学科平台,组建了由心血管、代谢内分泌和肾脏病等多学科人才构成的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管理团队,有所侧重地对MS开展了系列研究和健康管理方案的探讨,为M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以2009年在我院进行体检的6 00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探讨了MS及其组成成分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相关性调查,为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生活方式疾病安全有效、全面系统、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MS诊断标准和分型
根据2004年4月中华糖尿病学会提出中国人MS的诊断建议:①超重(和)肥胖。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MS的国际通用定义中规定,腹部肥胖为中国男性腰围≥90 cm,中国女性腰围≥80 cm。或者体重指数
≥25 kg/m2。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 mmol/L和(或)餐后2 h血糖≥7.8 mmol/L和(或)确诊糖尿病治疗。③血脂紊乱。TG≥1.7 mmoL/L。④高密度脂蛋白(HDL)<0.9 mmoL/L(男),<1.0 mmoL/L(女)。⑤高血压。在以上5项中,无1项代谢异常为M0,具有任何1项异常为M1,2项代谢异常为M2,3项以上代谢异常为M3即临床诊断为MS[5]。高尿酸血症判断标准:男>420 μmol/L,女>360 μmol/L[6]。
2检测对象以及数据来源
2.1研究对象本调查根据2009年度我院进行体检和健康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及退休人群的体检结果,代表性地选择了6 320例个体进行横断面调查,从中淘汰测验项目不全人员320人,剩余有效观察对象6 000人,其中男性
4 228人,女性1 772人,平均年龄44.9岁。
2.2数据来源①个人档案资料来源于我院健康管理档案,并报我院存档。②血压、血脂数据来源于个人单次体检结果,并报我院存档。
3统计学方法
根据人类关于年龄段的划分标准[7],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青年组(45岁以下)、中年组(45~60岁)和老年组(≥61岁)。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构成比)进行描述。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值小于或等于0.05被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
4结果
4.1一般情况
1)本次调查数据中有一项即M1的比例为30.1%(符合MS仅1项升高例数/总样本量),两项并存即M2比例为26.9%(两项升高例数/总样本量),3项以上MS即M3为15.2%(3项及3项以上例数/总样本量),共909例,其中男性777例(18.4%),女性132例(7.4%)。
2)按照年龄段分组男女的MS以及MS不同组分的患病率(表1)数据分析可知,各组中MS、超重、高血压、高血糖、HTG超标5项指标的患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女性除高血压、HTG超标指数外,其余各项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
4.2MS主要指标的情况
4.2.1MS的主要指标值MS各年龄组主要指标值的标化均值±标准差(表2),表2中显示,各年龄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3项指标均高于诊断标准;青年组BMI、三酰甘油、尿酸3项指标的值高于其他组;中年组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3项指标的值高于其他各组;而老年组在剩余的几项中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
4.2.2MS中按中心性肥胖分组后各年龄段MS其他不同组分的患病率(表3)通过表3中数据可知,在MS中,中心性肥胖患者伴随着超重、TG超标、高血糖的组分的高患病率,且具有相关性(P<0.05);各年龄组内比较可见,中心性肥胖患者的超重、高血压、高血糖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5讨论
5.1对上述测试结果的分析从上述分析数据看出北京市公职人员及退休人员随着年龄的增长,MS在人群中的百分比呈上升的趋势,这主要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多摄入高热量、高脂高糖、高蛋白以及缺乏运动、起居不规律等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关系密切;而且男性中年组的MS患病率表现最高,相对来说女性各年龄组MS及其不同组分患病率现象均好于同龄男性组,可能与男性吸烟、酗酒、长期社会压力大等其他危险因素较女性多有关;老年组的多项指数均高于其他各组,这说明,随年龄的增大,身体机能也在下降,对各项疾病的抵抗降低,因此,加强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应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在比较MS患者中各年龄段男女各项的主要指标值发现,各年龄组的BMI、腰围、空腹血糖3项指标均高于诊断标准,表明超重、肥胖和高血糖是引起MS的主要因素,这进一步说明了人们缺乏科学的膳食管理和体育运动,而且我们社会也缺乏对健康饮食和健康运动的重视,为慢性病的多发提供了外部因素。表3表明,中心性肥胖与非中心性肥胖的MS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存在差异性,且中心性肥胖的MS、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由于现代长期久坐办公的工作方式,大量脂肪堆积在腰臀部引起内脏脂肪严重超标,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可以解释MS、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与血脂紊乱、高血压患病率未发现相关性,仍需深入研究。
5.2MS的健康管理方案探讨通过多年的慢病健康管理实践,我院针对MS建立了相应的健康管理方案,在对MS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的基础上,提出更加灵活、中西医结合(中医体质评估指导、中医养生调理、辨证施膳)、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的干预模式;对MS危险因素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协调和控制;以促进健康为目的,并在现有慢病健康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参考国际糖尿病联盟MS全球共识定义解读,结合专家多年经验找准MS各项指标的切点,进行分级管理。
5.2.1健康管理与健康疗养相结合在我院的成功案例中充分体现了健康疗养的有效性成果。健康疗养主要由自然起居、林中漫步、茶道、温泉等一系列的疗养环节组成,基于我院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舒适清静的自然居住环境、特有的浅层温泉水疗以及规模化的健身场所,可以给患者提供对人体有益的各种自然疗养手段,通过环境和自然因素恢复患者的身心健康,从而起到调节心理、缓解疲劳、镇静的作用,减少各种大城市环境污染带来的对神经、心血管、内分泌等系统的影响,达到整体调整、辅助治疗的效果。在优良的医疗环境中,可以改善MS患者的症状,如因肥胖引起的呼吸急促,采取一定量的慢跑方案,其中包括户内外的有氧运动设施(如千米步道、各种运动器械)锻炼。针对MS患者提出阶段性MS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疗法、运动疗法、中医养生调理、心理干预等。
5.2.2认知性的健康教育认知性的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必要手段。传统的健康教育由于内容专业和繁琐,使患者不易理解和接受,笔者认为应结合软件平台提供专有的健康咨询,从而取代传统的单纯让患者填写繁多复杂的健康问卷。通过与患者进行长达30 min的健康情况谈话,全面系统地了解患者自身对健康的认识和确保自己健康所采取的方法,并加以引导和改正,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如对生活习惯的建议,合理膳食、合理运动的建议等。同时提供MS相关的中医养生保健视频,让其了解我国悠久的养生传统,做到了交互性教育而不是单向的宣教。
5.2.3健康管理与中医养生康复相结合中医养生康复主要以患者的中医体质为依据,依照中医养生理论并结合患者的情况,从阴阳五行、气血脏腑、整体观出发进行中医养生康复,包括:中医体质评估、辨证药膳配餐、中医理疗几个部分,通常要求患者在我院居住3~5 d、1周等多种健康疗养的配餐方案基础上,并提出运用软件平台为患者提供精细化、个体化配餐方案。具体如下:先根据MS患者的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体力劳动强度等基本信息计算出每天摄入的能量及基本营养,再根据不同病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筛选,剔除不适宜过多摄入的食物,最后通过专家进行中医体质评估、辨证筛选食材,最终确立适宜个体的食材及精细配餐方案,同时将药食同源的食材融入配餐方案,既可保证合理的营养,又能充分发挥药膳治疗疾病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Eckel RH,Grundy SM,Zimmet PZ.The metabolic syndrome[J].Lancet,2005,365(9468):1415-1428.
[2]Park YW,Zhu SK,Palaniappan L,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risk factor finding in the US
population from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Arch Intern Med,2003,163(4):407-420.
[3]Grundy SM,Hansen B,Smith SC,et al.Clinical Manage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Report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Conference on Scientific Issues Related to Management[J].Circulation,2004,109:551-556.
[4]唐二元,超楚生.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77.
[5]魏华伟,任梅芳.代谢综合征的干预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0):760-762.
[6]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64.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监管动因 货币政策职能
自1996年以来,我国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农村,后城市;先大额,后小额的战略步骤,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已完成了放开外币利率、放开银行同业间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两个阶段,进入了开放农村存贷款利率,放开城市存贷款利率的试点阶段。从目前的情况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在资金的合理配置和银行经营效益上已初见成效。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于2003年4月宣告成立。成立后的银监会行使中央银行原来的监管职能,负责对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实施监管。银监会的成立使得金融监管组织得到完善,便于中央银行专注于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职能。这一架构对于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利率市场化与银监会的监管动因激励相容
利率市场化与银监会监督职能激励相容
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是银监会的基本职能。从银行的资本结构来看,银行的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非常高,银行的清偿能力是监管考虑的首要因素。银行的资产中大部分来自于存款,如果银行的清偿力降低到一定限度,债权人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银监会的外部监督能够促使银行金融企业改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效率。当银行清偿力低于一定限度时,银行的控制权会从股东转移到作为存款人利益代表的监管机构手中,为了避免控制权的转移,银行就有动力改善银行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效率。
在存款人与银行的委托――关系中,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同样存在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的问题。普通存款人作为投资者,对银行的监督是乏力的,而且相对于收益而言获取监督所需的信息成本太高,也就没有激励去监督银行。因而这一职能只有由银监会代表广大存款人利益来行使。存款是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影响资金使用和配置效率,对存款人来说,存款利率是债权的收益率,存款人当然希望债权能够在市场中体现自身价值,存款利率的市场化后,银行金融机构为吸引存款将充分展开竞争,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确定利率,于是银行金融机构人为压低存款利率扩大利差来获取不正当利润将减少。利率市场化能够真正体现资金这种稀缺资源的价值,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利率市场化与银监会管理职能激励相容
银监会除了监督的职能外,还有管理的职能。银监会应该推进银行业的市场化进程,增加市场透明度,维护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原则,促进银行业展开适度有序的竞争和稳健经营,防止恶性竞争给银行业带来的损失以及银行经常性破产带来的支付清算环节的中断和金融恐慌;鼓励通过市场手段提高银行业的经济效益和服务质量,提升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职能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指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行使中央银行原来的监管职能后,中央银行将更加专职化。中央银行众多职能中最主要的职能是货币政策职能,中央银行分离出监管职能后,并不意味着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就已经得到了加强,能够表明的是央行将更加专职化。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能否得到加强,与市场化进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利率市场化是央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职能的基础和前提,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主体的投资和消费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1998年我国取消商业银行信贷额度限制后,货币供应量成为货币政策主要中介目标,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的。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电子化,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正在不断减弱,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和可测性都在弱化,因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应该调整为以利率为中心、多项经济和金融变量组成的指标体系。从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以利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对于保证美国取得自二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低通胀、高增长的一次经济增长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和突出效果。如果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中心,那么加快利率市场化就是必然的选择,通过调整利率来调控宏观经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银监会与中央银行在推进利率市场化中的冲突与协调
中央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银监会的成立,是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业发展的选择。中央银行从宏观经济出发,关注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维护以银行业为主体的支付清算体系的良好运作,实现货币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它代表的是全社会公众共同利益和福利,而不仅仅是银行业的局部利益。银监会则更多的是从行业角度出发,监督银行的长期清偿力,保障存款人利益,要求银行具有充足的短期流动性,保证银行业安全稳健经营,促进银行业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银行业的竞争力,促进市场化发展,鼓励银行业创新,维持银行业适度有序竞争。银行要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既是前提,又是基础。央行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职能,银监会要有效进行监管,银行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经济主体的风险意识和理性要得到加强,都必须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进行。因此,加快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利于银行业提升竞争力和管理效率,有利于央行发挥货币政策职能,从银行业和全社会公众共同的利益来看,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共同利益之所在。
利率市场化将导致银行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一些银行将会被淘汰出市场。利率市场化中如何保障存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中小银行金融企业中的存款人利益?在负面的宏观经济冲击下,存款人担心银行破产而遭受损失,这种恐慌可能引发银行挤兑,导致银行流动性危机,加速银行破产。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似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即使存款保险费用能够合理地根据各个银行的总体风险来收取,但该制度仍然会导致那些经营不善的银行以很高的利率来吸引新的存款,然后投资于高风险项目,出现道德风险。银行被破产清算,国家必须偿还对存款人的借款,实际上是把风险转嫁给了国家,而且,存款保险制度降低了银行进入壁垒,Besanko和Thakor(1993)认为如果较低的进入壁垒导致了冒险行为的大量增加,那么低水平壁垒的结果是整体福利的帕累托恶化。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保护了银行业的利益而损害了全社会的福利。从目前看,在银行业市场化初期,提供隐性的存款保险似乎是更为可取的选择,隐性的存款保险会促使银行谨慎经营,通过提高效率来获取利润,可见,存款保险制度不是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前提。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需要双方的协调、配合和支持。央行宏观调控需要充分利用资金市场的价格――利率,通过利率变动来引导各种金融机构的行为以及实体部门的行为,调节市场资金供求,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银监会作为银行业的监管者,在微观上要监督银行以市场为导向,在银行业之间展开适度有序的竞争,提高效率,防止银行倒闭和金融风险。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有着大量的不良贷款,利息收入占这些银行总收入的九成左右,这些收入保证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占比和余额的下降是必不可少的。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利率波动可能对国有银行利息收入带来不确定性,不利于解决国有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问题,目前我国一年期的存款利率是1.98%,而贷款利率是5.31%,正是大量的稳定利差收入保证了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的下降。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有大量资金存入中央银行,央行不得不支付大量利息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能够轻易地获取利差收入,国有商业银行的“惜贷”现象与此不无关系,导致这部分储蓄资金不能转化为投资。要使银行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就应该按照市场规则,通过市场来决定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能够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形成银行间合理有序竞争,只有通过利率市场化,才能提高银行的活力和竞争力,国有银行才能成为真正的商业银行。因此,尽管加快利率市场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加快利率市场化具体的时机和方式选择需要中央银行与银监会的密切协调。
参考资料:
1.赵小军,中央银行职能分拆的理论思考[J],南方金融,2003.2
【关键词】利率 宏观经济调控 作用效果
一、近些年我国所采取的利率政策与宏观经济效果分析
(一)利率变动对我国GDP的影响
根据支出法来表示可知GDP=C+I+G+X-M,G代表政府支出,C代表最终消费,I代表投资,X-M代表进出口贸易差额。由于贸易进出口在GDP当中所占份额较小,故在宏观经济学中,利率变动对GDP的作用主要通过对投资、消费和储蓄的影响来实现的,即利率的投资和消费效应。下面我们分析我国的利率变动对GDP影响效果。
2007年我国连续六次调高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而从GDP的同比增长比率来看,GDP的浮动与利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007年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而2008年连续调低基准利率是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从2007-2008年GDP每季度同比增长比率来看,2007年保持在14%以上的高比率,而2008年却相反维持在11.3%以下,这反映了央行利率政策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010年至2011年多次调高利率,GDP季度数据出现一定下滑,短期看到利率调控的作用效果。2012年6月,由于GDP增长率持续下跌,为促进经济增长,央行下调基准利率,三季度经济增长稍有回转。综上分析可见,央行的利率政策的效果对GDP的影响还不是很显著。
(二)利率变动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稳定价格总水平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避免通货紧缩。近几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较为严重,因此,通过利率变动来调节我国的物价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应对通货膨胀,提高利率也是我国采取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利率会使人们增加储蓄、减少消费,也会导致资产价格下降,个人财富减少,制约了消费,同时,也提高企业的资本成本,减少了可投资项目。最终,消费需求减少和投资受到抑制共同使消费物价下降,从而缓解了通货膨胀。
(三)利率变动对我国就业增长率的影响
低失业率是我国政府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而利率的变化又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中间目标之一。在其他情况不变和非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利率与失业率是成正方向变动的,即利率提高会使失业率上升。这主要是通过利率的变动引起投资与消费的相应变动,然后,投资与消费的变动又通过乘数效应使得社会总需求发生变化,总需求的变动导致总支出与总收入的变动,最后导致了就业率的变动。
二、利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作用的制约因素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前利率变动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效果的影响并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管制严重
我国在市场经济转型期,利率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市场化,利率的确定及调整是由中央银行外生决定的,并不完全随货币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动,即实行利率管制。而管制利率多为事后行为,效果难免滞后。
(二)我国的金融市场还不完善,影响利率政策效果
金融市场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市场基础,同时金融市场特别是货币市场的发达程度决定着利率政策发挥宏观效应的市场基础。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利率可以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间迅速传导,只有这样,利率才能对不同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行有效的调节。然而我国的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传导受到阻碍,资金也不能够在各市场间合理的流动,造成利率传导机制效率低下。
(三)利率对居民储蓄和消费的引导有限
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效应的大小,归根结底要通过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得到反映的。然而我国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预防性储蓄占较高比例,此外,我国的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居民为以后的养老、子女教育等问题,有很多的收入用于预防性储蓄,而这部分储蓄是刚性需求,基本无利率弹性。
(四)投资的利率敏感性不强
在传导利率的作用效果中,企业是重要的微观主体,企业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映程度,直接影响到利率的宏观调控效果。而我国企业的投资需求缺乏足够的敏感性,直接导致了利率变动对于投资影响的不足。国有银行货款的主要对象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其他企业得到的贷款有限,然而国企尚未完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现象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管理状况。导致对央行利率变化敏感性不高。
三、增强利率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的措施
面对我国利率政策的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甚微,以及种种制约利率政策传导效果因素的情况,我将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针对增强利率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一)渐进式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虽然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利率机制改革还远远没有完成,利率的变动不能体现资金供求的变化,没有完全发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因此要具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渐进式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在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时,也要重视其可能产生的风险,如金融机构为争夺存款和贷款资源而导致道德风险的增加,以及金融机构因资金成本的增加而加大高风险资产的投产以求收益的平衡而导致金融风险增加,这些都会削弱利率政策的效应。
(二)逐步完善金融市场
完善的金融市场必须具备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的融资体系、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以法律和经济为特色的监管体制等。这就要求在完善金融市场时,把以央行货币政策实施基础的,同时作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企业联系纽带的货币市场放在突出的地位,会起到增强利率政策效果的目的。同时,疏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机制,发展跨市场产品,逐步放宽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间资金流通的管制等措施,也会推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进一步连通,增强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效果。
(三)提高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
我国制定和实施利率政策时,都是先要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微观传导到宏观,才能实现诸如促进经济增长,缓解通胀等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因此,提高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敏感性。
1.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实施与医疗、住房、教育、养老、失业等制度改革的配套措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后,才能正确引导公众的预期。使我国部分预防性储蓄存款必然减少,转化为以收益为目的的储蓄投资,从而提高居民储蓄投资和消费行为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
2.拓宽居民的投融资渠道
我国可以通过金融创新,使居民传统的投资渠道不局限于存款、保险、股票,发展多种金融产品,以逐步实现储蓄分流,扩大居民参与金融活动的深度,调整其资产结构,从而起到改善居民储蓄低利率弹性的状况,推动消费者信贷的发展。
3.进一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信贷配给途径,建立地方性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弥补国有金融服务空缺。其次,让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货币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最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这在保证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收益的前提下,充分满足有实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从而增强其投资行为对于市场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
参考文献
[1]黄宪,王静然,王栋.中国利率政策效果分析[J].经济评论, 2000(02).
[2]潘晓燕.利率政策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J].新疆金融,2000(05).
[3]孙勇.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利率效应[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9.
[4]王克武,李天德,吴聪敏.我国利率调整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21).
【关键词】 钙离子
关键词: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气管条;豚鼠;5-羟色胺;钙离子
摘 要:目的 研究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对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方法 制备离体孵育的豚鼠气管条,分别在浴液中加入药物,测定KCl和5-羟色胺(5-HT)收缩气管条的作用以及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和维拉帕米(Ver)对KCl和5-HT作用的影响. 结果 两种氯离子通道阻断剂氮氟灭酸(NFA)和5-硝基-2-3苯酚丙胺苯甲酸盐(NPPB)均能使KCl或5-HT引起的气管条收缩显著抑制,解痉百分率分别为100%和30%,Ver的抑制效应位于NFA与NPPB之间,NFA,NPPB和Ver对细胞内Ca2+ 释放和细胞外Ca2+ 内流引起的收缩均有抑制作用. 结论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PPB和NFA可抑制KCl和5-HT引起的气管条收缩,其机制可能是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影响细胞钙运动.
Keywords:chloried channel blockers;tracheal strip;guinea pig;5-hydroxytryptamine;calcium anon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hloride channel blockers(NFA and NPPB)on the contrac-tion of isolated tracheal strips of guinea pigs.METHODS The incubated isolated tracheal strips of guinea pigs were pre-pared.Various drugs were added respectively.KCl or5-HT induced contractile effects and changes in KCl or5-HT caused by chloride channel blockers and verapamil(Ver)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contractions induced by KCl or5-HT in isolated tracheal strips of guinea Pig were markedly in-hibited by NFA and NPPB.The depressed percentage were100percent and30percent,repectively.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Ver was intermidiat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NFA and NPPB.NFA,NPPB and Ver markedly inhibited the contrac-tions induced by Ca2+ released from an intracellular store and extracellular Ca2+ .CONCLUSION NFA and NPPB can sig-nificantly inhibit contraction of tracheal strips induced by KCl and5-HT and their mechanism may be that blocking chloride channel can affect transportation of Ca2+ .
0 引言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5-硝基-2-3苯酚丙胺苯甲酸盐[5-nitro-2(3-phenylpropylamino)benzoate,NPPB]、氮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属于单羧酸衍生物,近年的动物实验研究发现,NPPB,NFA等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反应[1] .但NPPB,NFA对气管平滑肌的作用未见报道,我们观察了NPPB,NFA对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反应的影响,并与维拉帕米(verapamil,Ver)进行比较,探讨其作用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NPPB,NFA购自Sigma公司,5-羟色胺(5-HT)由第四军医大学药理学教研室招明高博士惠赠,用双蒸水配成溶液备用.实验灌流用克氏液(Kreb’s)含(mmol・L-1 ):NaCl118.3,KCl4.7,CaCl2 2.5,NaHCO3 25.0,KH2 PO4 1.2,MgSO4 1.2,葡萄糖11.1,用双蒸水配制,以HCl或NaOH调节至pH7.4.实验动物用豚鼠(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4只,体质量350~500g,雌雄不拘.
1.2 方法
1.2.1 标本制备 参照文献[2-4]报道的方法,豚鼠用铁锤击头处死,取出气管,置于玻璃皿中,在通O2 的Kreb’s液中,分离周围结缔组织,用一细玻棒穿入气管,将气管剪成约4mm×20mm的螺旋条,一端固定在玻璃钩上,另一端固定在张力传感器上,把气管条置于盛有8mL Kreb’s液浴槽中,通以950mL・L-1 O2 +50mL・L-1 CO2 的混合气体,温度保持在(37±0.5)℃,静止张力维持1g,每30min换液1次,平衡2h后开始给药.气管条收缩张力通过张力传感器记录于多道生理记录仪上.
1.2.2 NFA和NPPB对气管条收缩的作用 气管条在浴管中平衡2h后,在浴液中加入KCl或5-HT,使其终浓度分别为40mmol・L-1 或1×10-4 mmol・L-1[5] 致气管条收缩,当气管平滑肌张力升到高点时,用药组标本加入NFA(终浓度50μmol・L-1 )或NPPB(终浓度50μmol・L-1 ),对照组加入同体积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各组标本给药后3min曲线下降幅度,并按下式求得解痉百分比:解痉百分比=(给药前曲线高度-给药后曲线高度)÷给药前曲线高度×100%.
1.2.3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和维拉帕米对气管条两种收缩组分的作用 气管条在浴液中平衡稳定后,用无Ca2+ (不加CaCl2 ,加50μmol・L
-1 的EDTA)的Kreb’s液反复冲洗标本,稳定30min后,在无Ca2+ 浴液中加入100nmol・L-1 的5-HT,待气管条产生依赖于细胞内Ca2+ 钙池释放性收缩达峰值后,立即加入2.5mmol・L-1 CaCl2 ,气管收缩张力再次升高,此系5-HT引起的细胞外Ca2+ 内流所致的依赖外Ca2+ 性收缩,以两次收缩累积上升的张力之和为100%(即Emax ).用Kreb’s液反复冲洗6次后,气管条舒张,回到基线,待基线稳定后,在无Ca2+ 液中加入NFA或NPPB使终浓度达50μmol・L-1 ,10min后再加入100nmol・L-1 5-HT,重复测定无Ca2+ 和加Ca2+ 后气管条收缩峰值(即E),比较加药前后两种收缩占Emax 的百分率(即E/Emax %),计算收缩抑制率:[1-(加药后的E/Emax %÷加药前的E/Emax %)]×100%.5×10-5 mol・L-1 Ver作用测定方式与氯离子通道阻断剂相同.
统计学处理:实验数据以x ±s表示,用药组给药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组t检验.
2 结果
2.1 NFA,NPPB和Ver对KCl和5HT收缩气管条的影响 终浓度为40mol・L-1 KCl可引起气管条迅速收缩,对照组收缩达峰值后30min内保持一定高度不变.分别加入4μL NPPB,NFA(终浓度均 为50μmol・L-1 )和Ver(终浓度50μmol・L-1 ),3min后测量曲线高度,NFA组完全回到基线附近,Ver组下降幅度次之,NPPB组下降最少(Tab1).在浴液中加入5-HT8μL(终浓度为100nmol・L-1 )获得气管条收缩曲线后,分别加入4μL NPPB,NFA和Ver(终浓度均为50μmol・L-1 ),3min后曲线下降幅度与加KCl时相似(Tab2).生理盐水对收缩作用无影响.
表1 NPPB,NFA对KCl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的影响 略
表2 NPPB,NFA对5-HT所致豚鼠离体气管条收缩的影响 略
2.2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和Ver对5HT引起的两种收缩组分的影响 在无Ca2+ Kreb’s液中加入5-HT后引起气管条快而短暂的收缩,达峰值后立即加入CaCl2 2.5mmol・L-1 ,可见气管条产生慢而持久的收缩.加入NFA,Ver对无Ca2+ 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P
表3 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和维拉帕米对豚鼠离体气管条两种收缩组分的作用 略
3 讨论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氯离子通道在非兴奋性细胞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起着调控细胞膜电位,影响细胞吸收功能,参与体液调节和信号转导等作用[6,7] .氯离子通道在受体激活触发的Ca2+ 调控中所起的作用引起人们的重视[8] .另外,据报道胞内Ca2+ 释放可激活此类氯离子通道[9] ,ATP可触发一种Ca2+ 依赖性氯电流,这种电流可被氯离子通道阻断剂NFA及DIDS等抑制[10] .说明Ca2+ 与氯离子通道关系密切,氯离子通道阻断剂的作用与Ca2+ 也密不可分.
NFA,NPPB是单羧酸类氯离子通道阻断剂,本实验中观察到,在标本的浴液中加入NFA和NPPB,可对5-HT和KCl引起的豚鼠气管条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Ver对电压依赖性钙通道(PDC)有较高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实验中气管条产生高钾去极化引起收缩的作用是Ca2+ 依赖性的,5-HT引起平滑肌收缩也需要Ca2+ 参与[11] ,Ver能使气管条的收缩得到抑制与其抑制平滑肌细胞内的Ca2+ 增多和作用有关.Ca2+信号的调控一直备受关注,那么氯离子通道对于 Ca2+ 介导的平滑肌收缩有否影响?细胞内Ca2+ 升高分为早期Ca2+ 释放和持续Ca2+ 内流,有证据表明NFA可影响多种细胞的早期Ca2+ 释放[12] ,提示NFA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的机制可能是影响Ca2+ 释放从而间接抑制胞外Ca2+ 内流.目前认为NPPB,从严格的定义上讲,它不是氯离子通道阻断剂,而是一种通道“阐门”调节物,根据膜电位的变化来调节通道的“开”“关”频率[13] ,高浓度的NPPB可减少氯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继而减少氯内流.本实验中NPPB的终浓度为50μmol・L-1 ,已能有效地抑制平滑肌的收缩了.NPPB可直接阻抑Ca2+ 池耗竭激发的Ca2+ 内流,导致胞内Ca2+ 降低[14] ,对持续Ca2+ 内流有抑制作用.本实验中,无钙浴液中5-HT不仅可促进细胞内Ca2+ 释放,致使气管条收缩,还可以开放受体操纵性通道(ROC),此时恢复浴液内Ca2+ 浓度,引起气管条进一步收缩是细胞外Ca2+ 经ROC内流的结果.NFA可同时抑制5-HT激活的细胞外Ca2+ 内流和细胞内Ca2+ 释放,表现出较强的抑制气管条平滑肌收缩的活性.NPPB主要对Ca2+ 内流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其抑制气管条收缩的作用较NFA缓慢而持久.
以上说明阻断氯离子通道的开放,对气管平滑肌细胞Ca2+ 运动有抑制作用,其抑制平滑肌收缩可能是改变了与Ca2+ 有关的平滑肌收缩活性,但其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证实.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的机制,目前尚不确定.因为这些氯离子通道阻断剂对氯离子通道的阻断作用缺乏特异性,表现在它们对其他离子通路也有作用,如NPPB可抑制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15,16] .
参考文献
[1]Zhou SS,Zang YM.Effects of monocarboxylic acid derivatives on cardiac ventricular CFTR Cl- channels in guinea pig [J].Shengli Xuebao(Acta Physiologica Sinica),1999;51(3):297-302.
[2]Zhang RX,Zhang JN,Tao XN,Xiang M,Gu YH,Jia JF.An-tadonism of tetramethylpyrazine to asthmogenic mediators on contraction of isolated guinea pig trachea [J].Zhongguo Yaolixue Tongbao(Chin Pharmacol Bull),1990;6(3):187.
[3]Dai GD,Zheng P,Li HQ.Tachyphylaxis between pseudo-ephedrine and ephedrine on isolated guinea-pig tracheae [J].Huaxi Yaoxue Zazhi(West Chin J Pharmaceutic Sci),2001;16(1):38-39.
[4]Xu DZ,Gong QY,Yang ZC.Desensitization to ephedrine on isolated guinea pig trachea in relation to beta-adrenoceptor [J].Acta Pharmacol Sinica,1987;8(4):309-312.
[5]Zhang FQ,Li ZC,Zhao DH,Huang WQ,Liu JS.Nitrendipine and5-hydroxytryptamine in monocrotaline-induc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 [J].Di-si Junyi Daxue Xuebao(J Fourth Mil Med Univ),1999;20(7):613-615.
[6]Thiemam A,Grunder S,Pusch M.A chloride channel widely expressed in epithelial and non-epithelial cells [J].Nature,1992;356(6364):57-60.
[7]Chen NN,Wu SG,Guo D.Effect of interleukin-1on membrane potential of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 channel [J].Zhongguo Yaolixue Tongbao(Chin Pharmacol Bull),2000;16(2):164-167.
[8]Nilus B,Viana F,Droogmans G.Ion channels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J].Ann Rev Physiol,1997;59:145-170.
[9]Schumacher PA,Sakellaropoulos G,Phipps DJ,Schllichter LC.Small-conductance chloride channels in human peripheral T lymphocytes [J].J Membr Biol,1995;145:217-232.
[10]Nilius B,Prenen J,Szucs G.Calcium-activated chloride chan-nels in bovine pulm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 [J].J Physiol Lond,1997;498(Pt2):381-396.
[11]Wang ZQ.Effects of hetrazane on contraction of isolated tra-cheal of guinea pigs [J].Zhongguo Yaolixue Tongbao(Chin Phannacol Bull),2001;17(2):200-202.
[12]Yamguchi N,Kawasaki T,Kasai M.DIDS binding30-Kda pro-tein regulate the calcium release channel in the sarcoplasmic reticulum [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on,1995;210(3):648-653.
[13]Alton EWFW,Willams AJ.Modification of gating of an airway epithelial chloride channel by5-nitro-2-(3-phenylpropylamino)benzoic acid(NPPB)[J].J Membr Biol,1992;128:141-151.
[14]Gerioke M,Oike M,Droogmans G,Nilius B.Inhibition of ca-pacitative Ca2+ entry by a Cl- channel blocker i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 [J].Eur J Pharmacol,1994;269:381-384.
关键词:储蓄国债管理;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4)01-0037-04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4.01.07
一、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现状①
(一)稳步扩大储蓄国债市场规模,培育了成熟的投资群体
自1994年首次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储蓄国债发行额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储蓄国债市场规模也随之稳步增加。据统计,1994年,储蓄国债的发行量为700.07亿元,到2012年末,储蓄国债的发行量已经上升为1511.41亿元,增长了1.16倍,储蓄国债已经成为个人投资者中长期投资的一个重要渠道,投资群体相对成熟稳定。
(二)适时调整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和期限结构,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从期限结构上看,目前我国发行的储蓄国债主要以三年期和五年期等中长期产品为主,同时根据市场需求,适量推出一年期品种,较好地满足了各层次投资群体的需求,保证了各个年度储蓄国债销售任务的完成,从2010年至今,各个年度每个发行期储蓄国债销售任务完成率基本都在85%以上。
从利率设定上看,储蓄国债采取的是固定利率,而且近几年来,储蓄国债设定的票面利率基本上都高出金融机构同期储蓄存款利率(以下简称存款利率)的1.1%~20%左右(见表1),稳定收益优势明显。
从表1和图1可知,2011年以前,储蓄国债票面利率比存款利率仅高出1.1—15.56%。自2012年开始,储蓄国债票面利率与存款利率高出了10%—17.65%,利率差异明显拉大。2011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加快,理财产品层出不穷,且实际收益率较高,为提高储蓄国债的竞争力,财政部进一步扩大了储蓄国债票面利率和存款利率的利率差异,增强了储蓄国债的收益优势。
(三)顺应市场潮流,逐步推进储蓄国债管理创新
一是实现了电子化发行。2006年,推出了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品种,市民可以通过银行卡或存折直接认购,简化了发行流程,而且实现了由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模式向按年付息模式的转变。二是采取了代销的发行方式。储蓄国债(电子式)从发行之初就采取了代销的方式,2012年,凭证式国债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将承购包销的发行方式转变为代销,减轻了承销机构垫付资金的压力,也便于控制发行额度,掌握发行进度。三是改变了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对象,由向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发行转变为只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增加了个人投资者的购买机会。四是拓展了销售渠道。自2011年以来,财政部陆续在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广发等6家银行开展储蓄国债(电子式)网上银行销售试点工作,改变了过去储蓄国债只能通过承销机构柜台购买的单一模式,拓宽了储蓄国债销售渠道,更多地满足了个人投资者的需求。
二、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储蓄国债管理面临的难题
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了近20年。进入2012年,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突然再次提速,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走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2013年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储蓄国债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一些固有的弊端。
(一)储蓄国债利率确定机制单一,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储蓄国债采用固定利率定价模式,利率确定主要参照存款利率确定,在发行时就已锁定,不能随着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变化[1]。同时,我国储蓄国债以三年和五年的中长期品种为主,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储蓄国债现行的定价模式必定会出现与市场发展不相适应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是在市场利率水平走低时,会增加政府资金使用成本,不能实现政府筹资成本最小化的目标;二是市场利率水平走高时,可能会出现大量提前兑付,容易产生挤兑风险,而且还导致承销机构被动持有大量储蓄国债,挤占了承销机构可用资金,增加了其经营风险;三是投资人在投资这种周期相对较长的固定利率品种时,会因害怕承担机会成本而较为犹豫,影响政府筹资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储蓄国债品种较少,难以满足各层次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我国储蓄国债品种相对较少。从种类上看,只有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电子式)两种;从期限结构上看,只有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三种,缺乏三年期以下的中短期国债和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国债品种;从筹集资金用途上看,缺少一些特定用途的国债,如英国的养老债券、收入债券等。
利率市场化实现后,储蓄国债的这一缺陷将进一步放大。一方面储蓄国债期限较长,且不能上市流通,提前兑付要承担一部分损失,所以缺乏短期储蓄国债品种,会流失部分对资金流动性、收益要求高、操作频繁的投资者。另一方面,一些稳健型的投资者在市场利率波动变大时,却更看重储蓄国债的安全性和易操作性,但因为缺乏更长期稳定的品种,频繁的购买操作和为等待购买而付出的利息损失也会降低投资者的积极性[2]。
(三)销售渠道狭窄,限制了投资群体的进一步扩大
我国一直在不断改进储蓄国债销售方式,储蓄国债(电子式)网上银行试点销售也在加快推进,目前仍然以承销机构柜台销售为主,不适应中青年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再加上储蓄国债发行期限大多在工作日,上班族购买不太方便。因此,形成了目前储蓄国债投资者以中老年人为主的现状,也说明了现阶段相对狭窄的储蓄国债销售渠道,不利于投资群体的进一步扩大。
三、英、美两国储蓄国债管理经验
(一)储蓄国债规模不断扩大,占比相对缩小
储蓄国债曾经作为各国政府的一种重要筹资手段,在国债余额中占有较高比例,为政府筹集资金发挥了巨大作用。到了80年代中后期,随着资本市场发展,可流通国债发行量逐年递增,储蓄国债发展势头逐步减缓,在各国国债余额中的比例逐渐降低,但其仍在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并不断发展创新,深受中小投资者喜爱[3]。截止2013年3月,美国公众持有的国债余额为11.94万亿美元,其中储蓄国债余额为1815.59亿美元,占比仅为1.5%,与1945年的26%的占比相比,降幅非常明显,但绝对额仍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个人投资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投资品种。
(二)丰富多样的品种使储蓄国债不断焕发新生命
相对我国储蓄国债品种比较单一的特点,西方发达国家储蓄国债品种设计灵活多样,很好的满足和保护了不同收入群体、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阶层的投资者的需要和利益。如美国的储蓄国债品种有EE系列和HH系列两种,是不可转让国债,前者属于零息债券,目前有17年和30年两种期限,有从50美元到1万美元8种面额,后者属于付息债券,半年付息一次,有500、1000、5000和10000美元四种面额。为保护投资者的实际收益免受通货膨胀影响,美国还于1998年9月开始发行了收益与通货膨胀率挂钩的I系列通胀指数储蓄国债,其在持有期内的收益率为固定利率加上通货膨胀指数,它也属于不可转让债券。除这三种储蓄国债以外,美国还有其他四种可供个人购买的储蓄国债,分别是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债、长期国债、国库通货膨胀保防证券(TIPS)。英国的储蓄国债品种除了固定利率储蓄国债、指数挂钩储蓄凭证外,还有一定年龄以上人群可以购买的子女奖金债券、养老债券、收入债券、有奖储蓄债券等多种其他形式的债券品种。
(三)多样化的国债期限和计息方式有助于投资者合理配置投资
西方国家储蓄国债的期限较为灵活,计息方式也比较丰富。美国储蓄国债的期限跨度从2年至30年不等,其中发行价格为面值一半、期限长达30年的国债,持有满17年时债券价格将翻番达到或超过面值,若持有满l7年后的收益率达不到面值,则财政部会把债券一次调整至面值水平;计息方式上,折价发行的国债,实行固定利率(2005年5月以后发行的),利息按照五年期国债的6个月平均收益率的90%计算;平价发行的国债由固定利差与通胀率两部分组成,并在每年的5月1日和11月1日公布调整利率。英国的储蓄国债期限较短,除收入型债券和有奖储蓄债券没有期限限制外,其余均在5年以内,与我国目前发行的储蓄国债期限基本相同,但子女奖金债券到期后可以展期;利率计算方式分为固定和可变两种,即使是固定利率,在其持有期限内实行的也是阶梯结构;付息方式既有到期一次性偿还本息,也有每月付息、到期还本等多种方式。
(四)储蓄国债便捷的购买渠道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对我国通过银行柜台为主的储蓄国债销售方式,西方国家的储蓄国债销售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美国储蓄国债销售网络非常发达,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银行等金融机构、储蓄计划、工资抵扣等方式进行认购;此外在2002年,美国的储蓄国债还开发了“财政部网络直销系统”,投资者通过建立在线的“财政部直销”账户,可以直接从财政部购买国债,了解所持有国债的基本信息和盈利情况,对所持有的储蓄国债进行定价,查询所丢失的国债本金和利息,也可以将所持有的纸质的储蓄国债转换为电子记账的储蓄国债等等,由于其安全、便捷且交易成本低廉的特点深受个人投资者喜爱,发展势头迅猛。英国投资者可以以本人名义、子女名义、与他人共同持有等方式购买储蓄国债,其销售渠道丰富,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邮局、银行、工资扣除计划等多种渠道认购。在资金支付方式上,现金、借记卡、信用卡、支票等多种支付方式均可使用;同时,英国储蓄国债变现也非常灵活,投资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书信、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出提前支取申请,不受购买途径和地域限制。
四、完善我国储蓄国债管理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储蓄国债定价机制
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国债采取固定利率定价显然不再符合金融资产的定价要求。由于储蓄国债在国债市场所占份额较少,再加上储蓄国债无法在国债市场上适时交易,因此储蓄国债的定价就不能采用完全的市场化方式,但考虑到新的国债定价机制又必须具有市场化特征这一要求,综合储蓄国债的品种属性,储蓄国债的定价显然应该要考虑到市场化利率下的市场利率,以及通货膨胀率,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定价公式来定价。
R储蓄国债利率=aR市场化利率+bR通货膨胀率+c
其中,a、b为权重系数,c为由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确定的调节因子
在此定价公式中,R储蓄国债利率分别由R市场化利率、R通货膨胀率和调节因子三个要素共同决定,R市场化利率在这个定价公式中处于核心地位,由其反映出储蓄国债的市场化属性;R通货膨胀率主要是在考虑到国债保值属性背景下,利用其在影响储蓄国债的实际收益率;调节因子主要是赋予国债管理部门根据国债发售情况进行灵活调整的权限。由于利率的连续波动,采用这种较为复杂的定价方式需要储蓄国债投资者具有较为丰富的金融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产生因利率计算而引发纠纷的潜在风险。
从上面的储蓄国债定价公式可以看出,要决定R储蓄国债利率,关键是要找出R 市场化利率,而在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国家,R市场化利率是由国债市场利率给定,因此我们可用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模型来确定R市场化利率,以息票剥离法为例,具体如下:
根据经验假设一个最短期的利率水平rr 。假设市场上有两个债券,价格分别为p1,p2,短期债券的到期日为T1 ,到期之前不支付利息;长期债券的到期日为T3,T3>T1,在T2时刻支付一定的利息C。由于短期债券到期之前不再支付利息,它就类似于零息票债券,其到期收益率为:
rr =
其中,M1是短期债券到期时获得的本息和。由于方程右边都是已知量,我们就可以求出期限为的利率水平。对长期债券的处理,则分为两种情况:
(1)当T2
rr =(lnM2-ln(P2-Ce-r T2))T3)
(2)当T2>T1时,我们就可以假设T3期的利率水平为rr3,则T2期的利率水平为:
rr = rr + rr
(二)丰富储蓄国债发行品种
在储蓄国债品种的设计上,可根据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全面细致地分析各类型投资者投资需求的变化,并借鉴英、美等国家的设计思路,逐步推出能够满足不同收入群体、不同风险偏好、不同年龄阶层投资需求的各类储蓄国债品种。如增加短期和超长期国债品种,发行一年以内的超短期和五年以上的超长期国债品种,使国债的期限分布更加全面合理。也可以设计推出类似英国每月定期付息、按期还本的收入型债券等特殊品种的储蓄国债,满足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4]。
(三)调整储蓄国债发行模式
一是采用逐步放开的方式增加储蓄国债销售渠道,可以首先拓展储蓄国债承销团的销售渠道,例如:电话委托销售、工资抵扣、邮件认购等方式;其次,在承销团成员各种销售方式成熟的基础上,尝试搭建政府直销平台,增加销售渠道,方面投资者购买。二是改变目前储蓄国债定期定额的发行模式。可将储蓄国债分期发行改为全年发行,每年确定一个总额度,设定每月1日-10日为购买日,每月的发行额度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进行调整,避免出现投资者买不到或储蓄国债卖不掉的极端现象,借助市场力量最终实现供求均衡,也能更有力保证储蓄国债发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鲁琳.储蓄国债发行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区域金融研究[J].2010(9):64-67.
[2]纪晓云,张瑞霞,刘英军,李敏.储蓄类国债发行及管理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政策建议[J].金融服务,2009(2):52-55.
[3]席波,郭天钰.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借鉴[J].中国金融,2013(13):73-74.
[4]魏清兰.储蓄类国债管理问题管窥[J].黑河学刊,2012(1):81-115.
收稿日期:2013-10-09
关键词:利率调整;宏观经济背景;政策含义
现代经济中利率是联系金融领域与实际经济活动的纽带,是货币传递过程中的枢纽,因而历来被各国政府作为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快,利率逐渐成为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参数,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利率政策也日益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正式启动,发展的10年中我国利率基于不同时期宏观经济背景进行了特点鲜明的两轮利率大调整。1996-2002年,通过连续八次降息,以及随后新的加息通道的形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值得研究。以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代表,两轮波动如图1所示:
一、1996年至2002年八次利率下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从1996年5月1日至2002年2月21日,人民币利率连续8次下调,平均约每8个月即下调一次,幅度之大,史无前例。通过连续降息,利率水平从高位一直调至低位,达到建国五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从年息10.98%降至1.98%,降幅达82%;一年期贷款从12.24%降至5.31%,降幅为57%。存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5.98个百分比,贷款平均利率累计下调6.92个百分点。且总体来看,期限越长降幅越大。五年期存款比一年期存款降低多2.07个百分比,贷款多2.43个百分比。这八次降息幅度大、密度高,分析其背后的宏观经济发展状况及政策含义,进行逐次观察。
(一)1996年两次降息:反通货膨胀的尾声
1993年,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通货膨胀,成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这一动向,中央银行1993年5月和7月连续两次调高利率,并且决定从7月开始再次开办保值储蓄业务,以保护广大储户的利益。为了进一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市场和经济,1995年1月和7月又两次调高了存款利率。经过三年的努力,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的目标,金融运行基本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
1996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就总体宏观经济状况来看良好,但微观层面上却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一年的宏观调控依然定位在反通货膨胀和实现“软着陆”上。然而,此时历时三年的适度从紧的大环境使我国经济出现新变化,物价涨幅已经出现大幅回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减缓,银行存款增量出现了大于贷款增量的现象,这种情况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并不多见。据统计,1995年的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各项存款已大于贷款达4000亿元以上。这就为中央银行5月1日下调存贷款利率创造了条件和空间。第一次利率下调十分有限,利率总水平仍然偏高。从物价变动情况来看,1996年上半年全国物价上涨幅度已低于7%,并呈现继续回落的势头。而相当多的企业不仅未能摆脱亏损的局面,有些企业的效益还在不断的滑落。鉴于此,在上次利率下调之后仅三个月,再次降低了存贷款利率。
1996年的这两次利率下调仍然是前期反通货膨胀的延续与微调,主要目的在于适当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国民经济的秩序健康发展。它是我国利率调整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二)1997-2002年的连续降息:稳健货币政策的逐步推进
1996年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1997年继续呈现“低通胀,高增长”的良好态势。随着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的逐步落实,国家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一是买方市场基本形成;二是虽然经过96年利率的两次调整,物价的跌势有所趋缓,但仍以下跌的惯性不断回落;三是企业经济效益虽有所好转,但仍未走出困境;四是国内需求出现不振的迹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趋缓。因此,央行决定在10月23日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
1998年时,我国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周边国家货币不断贬值,给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和扩大国外需求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国内需求回升力不够大,消费品市场依然维持买方市场格局,商品零售物价涨幅从1997年9月开始,逐月都是负增长。此外,自1998年9月9日日本率先降低利率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欧元区国家及多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使全球利率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在这种国际国内环境下,1998年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的三次高频降息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化、国际化发展要求的一部分。三次下调使得人民币存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1.15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降低2.22个百分点,存贷款利差同时缩小。
到1999年,尽管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达到8.3%,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加快,但前期制约经济增长的一些因素仍未能获得根本解决,还不能断定经济是否已整体步入回升。主要依据是:第一,我国出口仍继续下降。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其货币贬值使它们在出口方面具有的价格优势,对我国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出来。第二,在居民消费仍然不振的同时,居民储蓄仍进一步增强。1999年第一季度居民储蓄存款新增444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551亿元。第三,在投资方面,一季度的投资增长无法形成持续之势,其原因是上年财政政策的效力逐月递减,企业的盈利能力还继续保持在低水平。为此,又发生了1999年6月10日的降息。
其后美国、日本和欧盟三大“经济体”自2001年以来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带动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持续放缓。这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较明显的影响,尤其是外贸增幅下滑,致使外贸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国内经济增长中也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投资需求虽有积极财政政策大力拉动,但民间和社会投资需求没有充分的激活;消费需求增长尚不稳定,增加农民收入还需要下大力气。2001年我国GDP增长呈现逐季下降的趋势,消费物价指数也是连续数月下降。在分析国际、国内金融形势的基础上,央行在2002年初进行了自1996年以来的第八次降息。
总的来说,这一轮大幅的降息是针对我国在国内经济发展微观结构尚有问题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下经济增长放慢,投资和消费趋缓,出口大幅回落,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物价连续负增长,出现通货紧缩趋势等状况,及时采取扩大内需的稳健货币政策的重要举措。
二、2004年至2007年的四次利率上调及其宏观经济背景分析
连续8次利率下调之后我国经济在低利率环境中稳定发展,然而也出现了经济过热和流动性过剩等新的问题,由此引发了新一轮利率调整。
(一)2002-2005利率首次微调:加息通道的形成
“非典”过后,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情况:物价水平结束低迷状态,在粮食和食品价格的带动下开始上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加快;能源、电力等供应开始紧张;实际利率连续达9个月为负,造成居民储蓄存款增幅持续下降、房地产业虚假繁荣、大量资金脱离银行体系“体外循环”等诸多问题。同时,国际市场美元利率不断上调。从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随着国家一系列降低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措施出台,而在央行采取的诸多货币政策操作中,调整法定存贷款这一传统的工具却迟迟不用,使人们对加息的预期逐渐形成。
2004年10月29日,央行终于决定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中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体现了利率杠杆作用,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政策意图。这一次的调整幅度虽然不大,但却是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信号。也是自1995年以来的首次升息。
(二)2006-2007利率小幅上升:流动性管理时代
首次加息以后,2005年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经济增长的重工业化特征明显,并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浪费等负面影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得到了暂时的遏制;三是消费市场走出“非典”的影响,恢复性增长,结构也趋于合理。在进一步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的目的下,2006年利率进行了两次适当的微调。分别在4月28日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和8月19日同时上调存贷款利率。
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经历了历史上最为强劲的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加剧和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占款成为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部分,信贷增长过快、资本市场价格井喷等流动性泛滥造成的问题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矛盾,从而流动性管理成为央行最重要的目标。2006年至今已经5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且每个月以高利率定向发行票据来收紧市场上过剩的货币流动。然而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专家估计,市场上仍有将近6千亿的资金在寻找出口。在存款准备金调整的空间逐渐缩小的被动局面下,权衡加息可能带来的更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央行在2007年3月18日仍选择了加息这一手段以促进内部平衡。小幅度的加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依然不大,主要起着警示的作用。流动性过剩仍然是央行面对的首要问题。
三、驱动我国两轮利率大调整的基本因素综述
通过上文对我国近两轮利率大调整的经济背景和政策含义分析,不可否认利率是有力的货币政策工具,我国利率调整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里程;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发展过程中的时代特点和时代矛盾。利率水平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正在不断加强。
理论上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有银行成本、平均利润率、借贷期限和借贷风险,而经验表明,借贷资金市场上的利率水平是在一定的水平基础上波动的,影响其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借贷资金供求状况、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价格变动率、税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汇率、国家经济政策等。我国存贷款利率的高低,由中央银行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来决定的,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从这两轮利率调整来看,驱动我国利率调整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点:1、利率政策随着宏观经济状况和目标的调整而变化着,宏观调控的重心决定利率调整的方向。其中,低利率政策为刺激经济增长,市场恢复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高利率政策旨在抑制经济过热,治理通货膨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中国的利率调整正努力与市场相适应,自由化市场化是引导利率政策特点的趋势。3、利率政策与其他货币政策相协调,政策组合决定利率的微调特点。4、经济环境的外在冲击需要利率调整以熨平其影响。5、宏观调控部门借利率调整来表明决心与调控意向,向社会传递“宣誓效应”。
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很多,抓住利率政策的动因为分析利率变动趋势提供了依据。从现阶段特点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标示着流动性管理新时代的加息通道。
参考文献:
1、江其务.中国宏观调控转变中的利率政策[J].财贸经济,1999(10).
2、胡维熊.利率理论与政策[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边维刚.当前利率政策特点、效应和存在问题分析[J].南方金融,2002(10).
4、柳松.央行九年首次加息:调控效应与政策含义[J].南方经济,2005(2).
5、陆前进,卢庆杰.我国利率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J].新金融,2006(10).
【关键词】 异位妊娠; 输卵管切除术后; 焦虑; 抑郁;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2.033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是妇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其中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95%左右[1]。本病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2]。其中输卵管切除术是治疗异位妊娠的重要手段之一。手术治疗后患者容易出现焦虑和抑郁的心理问题,对术后康复和日后再次妊娠有较大的影响[3]。因此,术后准确评估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对240例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患者实施术后焦虑和抑郁调查研究,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患者均于术后第1天接受SAS和SDS量表调查,符合焦虑或抑郁的患者均被纳入研究队列,并通过双盲法被随机分配到对照组、观察组。本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包含焦虑和抑郁患者各60例(轻度、中度和重度各20例),样本条件满足后即停止纳入。患者年龄26~36岁,平均28岁,平均住院时间10 d。在专科内,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床安排在不同病房,以排除护理差别对患者的影响。两组患者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目前流行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诊断、选取焦虑和抑郁症状的病例[4]。根据量表的标准将焦虑和抑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在选取患者时,记录其量表评分和程度,并按照研究要求随机分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术后1周对患者进行SAS和SDS评分。护理前后由专人负责发放、回收量表和统计数据,保证双盲法的实施。将得出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
1.3 护理
1.3.1 常规护理
1.3.1.1 护理 术后去枕平卧6 h,并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吸入体内,6 h后协助患者平卧位,定期翻身、按摩双下肢及骶尾部,指导活动四肢。12 h后取半坐卧位,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1.3.1.2 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进行心电监护,测脉搏、呼吸、血压,1次/30 min,平稳后改1次/4 h,术后第2天改2次/d,直至平稳后3 d。
1.3.1.3 生活护理 提供各类生活用品,满足患者及家属需要;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定期帮患者床上洗浴,减轻长期卧床的不适感。
1.3.1.4 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 h,6 h后给予清淡的流质饮食,鼓励少食多餐,少食牛奶、豆浆等容易引起胀气食物。
1.3.1.5 预防并发症 (1)术后留置导尿管,保持导尿通畅,避免尿管扭曲、受压,换尿袋1次/d,集尿袋应低于耻骨联合,以免发生逆行感染,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并做好记录,拔尿管后鼓励患者多饮水,指导及时小便,以防止因切口疼痛而憋尿,发现少尿或尿液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观察腹部切口敷料及阴道出血情况。保持会清洁,用0.5%碘状棉球擦洗外阴,2次/d,防止泌尿系统感染。(3)术后24 h后鼓励患者下床缓慢行走,3次/d,以促进肠蠕动,帮助切口愈合,预防下肢肌肉萎缩、深静脉血栓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5]。
1.3.2 护理干预
1.3.2.1 心理护理 (1)细心分析病情,异位妊娠因妊娠终止,患者会产生自责、失落感、抑郁、焦虑、无助等情绪反应,患者及其家属对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误解,因此容易造成心理负担。针对患者及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用亲切和蔼语言给予安慰、疏导,细心讲解患者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手术可靠性和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信任。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介绍同种病例的治疗康复情况,向患者说明手术后如想再次妊娠是完全可以的,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并以亲切友好的态度取得家属的信任和积极配合,消除患者害怕手术后影响生育和再次异位妊娠的焦虑情绪。(2)耐心开导患者,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经常与患者接触交谈,了解其思想变化情况,耐心地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介绍疾病常识和手术后注意事项,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恐惧、焦虑情绪。
1.3.2.2 疼痛护理 (1)指导患者正确翻身方法,主动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对疼痛注意力,通过听收音机、柔和音乐,安抚其情绪,使其心理放松,减轻疼痛;(2)告知患者麻醉泵不能打折,不用调节速度,以免影响镇痛效果,对于疼痛难忍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如度冷丁50~100 mg,肌肉注射;(3)按摩足三里穴位,必要时按医嘱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0.5 μg,以促进肠蠕动及排气,减轻疼痛。
1.3.2.3 康复指导 (1)嘱咐患者术后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加强营养,摄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及新鲜蔬菜、水果,尤其多摄入含铁蛋白的食物,如肝脏、鱼肉、黑木耳等,以纠正贫血,增加机体抵抗力。(2)出院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浴,性生活稳定,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做好避孕措施,禁性生活1个月,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半年以上,有生育要求者在医生指导下再次怀孕[5-6]。
1.4 观察指标 根据SAS和SDS量表,低于50分者为正常;50~60分者为轻度焦虑或抑郁;61~70分者为中度焦虑或抑郁,70分以上者为重度焦虑或抑郁。所有240例患者评分均为50分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病程度和量表评分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样本方差齐性采用F检验,样本均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和评分比较 (1)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人数比例相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F=1.0261,P>0.05;两组均数比较t检验:t=0.1652,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护理后两组焦虑程度人数比较: 字2=17.3130,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和评分比较 (1)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程度人数比例相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F=1.0062,P>0.05;两组均数比较t检验:t=0.3126,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护理后两组抑郁程度人数比较: 字2=31.7925,P
3 讨论
手术疗法是异位妊娠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通过量表调查发现,大部分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的心理,尤其在高龄孕妇、独生子女家庭,害怕手术后影响生育和再次异位妊娠的情况较为突出,临床护理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心理护理能力,让护士认识到及时的心理护理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实施量表调查及时了解异位妊娠患者发生焦虑和抑郁的情况,同时给予合适的生活护理,提出针对性指导及护理措施,及时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保持患者心情舒畅,促进心理健康。本研究通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有效了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程度,改善了患者生活状态,使其在良好心理状态下应对疾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促进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113.
[2] 春惠,陈璐,黎冠环.异位妊娠破裂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907.
[3] 黄云先.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J].护理研究,2009,16(20):88-89.
[4]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4-41,416-443.
[5] 郑美真.179例宫外孕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河北医学,2008,14(8):980-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