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科技成果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科技成果转化是形成和创造新的生产力的关键环节,然而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制约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 发展 。文章论述了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信用失信的行为,分析了信用缺失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莓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改善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信用缺失的合作环境提供 参考 。
科技已成为推进社会、 经济 发展的关键 因素。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不仅要有成熟的科技成果,更为关键的在于市场转化。在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企业不守信用,“临近签约说分手”,“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最终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流产”。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失信挫伤了科技成果拥有者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失信行为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科技成果转化 中的科技信用
2004年,国家科技部出台的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科技信用作为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科技信用概念包含经济信 用和商业信用的本质,存在 于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之中,因为科技成果转化本身也可看做是涵盖科技产品研究、生产全过程的一种交易活动。
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 科学 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 品、新工艺 、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在完成这些创新活动的过程中,科技成果是一种 以知识形态为主的劳动产品,它 的产权交易,集中反映了科研——生产——消费三方面的供求关系,交易方式灵活,需要签订一系列合同、协议,于是就会出现是否按条款履行契约,有无失信行为等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的各个环节、产权交易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信用的原则,都要求按契约的承诺行事。科技信用 已成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因素 。
二 、科技成果转化中建 立企业科技 信用管理体 系的必要性
科技失信行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深远,一方面科技资源环境得不到有效配置,科技产出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科技转化投入风险加大,交易成本增加,进而科研合作 (交易)行为受到抑制,科技成果转化投入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 。科技活动是一个生产知识的投入产 出过程,科技活动的特殊性表现在科研活动的探索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及科技活动的长期性。这些特性使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双方之间的约定 (如项 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 )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 。项目合 同或委托协议中的刚性 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
在科技成果转化 中,科技成果的拥有方和需求方之间的合作 (交易)充满博弈的味道 ,科技成果拥有方对交易的期望值高、警惕性也高。科技成果拥有方想通过合作 、转让等方式将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并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往往担心需求方的信用度而产生顾虑。如果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无法协调、解决这样的问题,必然会导致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失去转化的信心。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中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失信行为,如 “临近签约说分手”、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和“合同协议违约”等现象,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 “流产”。“临近签约说分手”表现为企业作为科技成果需求方在寻求科技成果时积极热情,但在科技成果拥有方拿出技术方案,提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需签订合作协议时,企业需求方却以多方面原因拒绝签约,因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失信而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的夭折。“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表现为企业以 “产学研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名义来申请 国家科技项目课题的经费,当申报课题项目未予立项无法争取到政府经费支持后,便将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搁置。“合同协议违约”表现为科技成果整套研究设计技术的合作交易。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方或需求方往往为了尽快回收购买科技成果的投资,未获科技成果持有方或出让方许可便擅自转让或扩散该科技成果,致使一些具有机密性的内容经多次转手泄密而降低甚至丧失价值。
企业科技信用缺失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企业 “临近签约说分手”会使一个做 了大量工作的科研群体因项目不能签约无后续开发资金而分崩离析,破坏了科技活动的连续性;企业忽视科技成果转化本身带来的效益而直奔国家项目经费的 “产学研无经费不合作”功利主义,会使一项具有很大社会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无法找到企业对接而被束之高阁;企业 “合同协议违约”侵害了科技成果开发、拥有者的利益,严重挫伤 了科技成果拥有者继续与科技成果需求企业继续合作的信心。为此,必须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建立、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系,约束企业的失信行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健康有序的进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建立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体 系的建议
(一)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
要解决在 科技成果转化中出现的企业科技失信 问题 ,科技主管部门必须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评估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科技信用的信息采集、评价、管理 、、回馈等各项工作,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企业科技信用管理机构。相关政府部门和科技服务中介间要协助机构管理,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另外,机构在管理工作中要建立健全企业科技信用的评级制度。只有做好企业科技信用的记录,才能形成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行为规范的有效监管和竞争压力,使企业意识到一旦信用缺失,将可能带来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永久性的淘汰出局,以此从源头上杜绝在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科技失信的发生。
(二)加强 企业 科技信用的研究
加强企业科技信用的研究,提高对新时代企业科技信用本质的认识。通过进行相关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从而避免误区,少走弯路。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存特点,建设有
2.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中企业的具体科技成果需求及成果转化 目标达成度的考察管理;
3.加强对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计划评估考察管理
4.加强科技成果需求企业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所匹配的相关人、财、物等资源是否到位的监督管理;
5.加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完成后鉴定过程的评估管理,保证项目鉴定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避免出现因评估不合理带来的协议纠纷。
(四)建立完善 法律 体系
要使企业科技信用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长期化,需要国家在立法上给予保障。立法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公平、公正以及信息公开和共享的环境,这对科技成果转化尤为重要。企业科技信用制度的的法律化与法规化,将使科技信用制度的推行有法可依,行之有据。特别要强调的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企业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改变 目前对企业失信行为无法约束且处罚力度不够的现状 ,提高法律监管的威慑力。完善的法律体系对企业科技信用管理保障的关键是要建立企业科技信用激励机制,只有建立一套使守信者得到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 的奖惩体制,才能改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信用环境。
(五)企业科技信用信息的公开和共享
关键词: 国际化;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1-0001-04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在全球化视角下,培养“具备国际化意识和国际化框架的知识结构,具有国际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通晓国际规则,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并能从容应对国际化市场化带来的各种机遇与挑战”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将成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有赖于高校的国际教育水准,以及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及特征
课程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被公认为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维度和实现培养具有国际化人才的重要途径。
1.1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含义 课程国际化是从知识全球化的角度出发,全面设计本国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从而使所培养的人才能解决不同文化群体之间交流合作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障碍、隔阂和差异,并通过分析比较、鉴别与筛选将他国文化、社会、科技和管理精髓融入本国文化中。
迄今为止,课程国际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①开设一些国际课程,讲授国外科学文化成果,如设立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等课程;或在传统的课程中融入国际化内容,如增加国际背景、国际案例、外国文化等;②开设用外语(主要是英语)讲授的课程。③将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应用到课程的实施中,进一步加深课程的国际化程度。目前,除了世界一流大学以外,大部分国家高校的课程国际化程度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1.2 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特征 课程国际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吸收国外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与本国传统课程相融合,建构自己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参与到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之中;②把本国优秀科学文化成果向世界推广,让外国人认识和理解本国的优秀科学文化成果。
一个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应具有如下特征:①开放性,即该课程体系向世界开放,能迅速反映现代科技、文化、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并不断调整、优化。②共享性,即实现课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共享,包括设立开放性课程、跨国选修课程、优秀教材的共享、先进教学方法手段的交流等。③通用性,即通过国际上认可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和标准,使本国的课程、学分得到世界的认可。
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的障碍
经过十多年的专业建设,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可以用“2+2”模式来概括,其中第一个“2”代表两个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第二个“2”代表两个模块,即理论模块和实践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上理论模块分别由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核心课、主干课)和专业选修课构成,包括经济类(含金融、贸易、法律)、管理类和财务会计类课程;实践模块由各类实训、实习、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资格考试、毕业论文设计等构成。各高校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在2个平台上开设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大致相同,选修课和实践模块因各校办学条件、优势特长不同而差异较大。
2.1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如下的成绩:
2.1.1 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 新形势下,我国许多高校将国际化作为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为“亚洲一流,国际知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将“国际化”确立为财务管理本科办学特色,大连民族学院提出要培养“有较强外语能力和沟通能力,通晓国际规则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这些高校树立了“课程国际化”的理念,逐步构建和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2.1.2 多种方式构建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①开设专门的国际化课程。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普遍重视国际化趋势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许多高校专门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国际关系学、国际问题研究、国际政治、国际法、国际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研究、国际史、国际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等,这些课程反映了国际社会、政治、历史、法律、文化、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使学生能接受全方位的国际化教育。②增加课程的国际化内容。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传统课程中增加了国际化内容,加入外国知识和国际观点,加大比较文化和跨文化理解的比重;及时把将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之中。例如,在传统的会计类课程中增加国际会计准则、国际审计准则、跨国公司业绩评价、比较会计制度、管理信息系统和控制等国际化内容;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类课程中增加比较财务管理、西方财务理论、金融工程、期货与期权等国际化内容。③实现跨国选修课程。通过开设国际财务管理专业、与国外高校联合开办学位课程以及学生互派的交流项目等形式,实现跨国选修课程,推动课程的国际化。随着国际化认识的提升,一些高校设置了国际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管理国际班,如西南财经大学开设了财务管理双语实验班(国际化方向)。此外,一些高校积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如东北财经大学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国王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④其他方式促进课程的国际化。通过邀请国外学者讲学、派出教师到国外游学进修、鼓励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交流、联合科研等方式,建设一支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从而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实施。
2.1.3 开设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或引进教材 近年来,随着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我国高校均开设了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使用国外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中英文交替讲授,一些重点高校还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此外,许多高校大力引进国外优秀的财经类教材,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一批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外财经类教材,高校在教学中选用国外翻译教材甚至原版教材的比例大大提高。
2.1.4 采用科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式 许多高校财务管理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采用多样化的现代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一般高校都具备了多媒体教学条件,一些高校还开办了网上教学、财务金融实验室。部分高校推广案例教学,通过对各类案例(尤其是最新国外财经案例)分析与讲解,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一些高校通过开设各类财务管理实务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2.2 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发展的障碍
2.2.1 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还存在这样那样一些问题:
第一,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我国大多数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第一或第二阶段,缺乏国际化建设的经验,对课程国际化的深刻内涵理解较肤浅。具体表现为: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局限于目标和专业的设计上、或与国外大学合作培养上,未将国际化的实质内容渗透到财务管理本科人才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中,未反映到国际化课程的改革中。
第二,国际化课程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体系。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国际化,一些高校缺乏科学而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将双语授课、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或海外资格证书的培训课认定为国际化,生搬硬套国外课程和教学内容,忽略本国特色和文化。在通识教育平台的课程设计上,那些能够体现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和介绍新兴学科的课程较少,反映学科交叉和综合发展内容的通识教育课程严重不足;此外,各通识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必然的递进关系。
第三,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效果不佳。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国际化的实施手段单一、效果欠佳。例如,在人才培养时更多地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跨文化沟通、理解、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国际化教学材料的使用较少,跨文化案例和素材的应用更少,跨文化比较及批判性思维严重缺乏;在创建多元文化的学习环境上,许多高校以输出学生为主,输入的留学生较少,难以形成国际化的学习环境。
第四,双语教学比例较低,国际化教材的使用效果亟待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比例不够,教学层次较低,大多为半外语型(使用外文原版教材、中文授课)或混合式(中英文交替授课)教学方式。全外语型(沉浸式)双语教学方式使用比例极低,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中985高校全英语课程比例不到10%,211高校不到2%,而大部分其他层次高校都是零。大部分高校使用引进的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由于原版教材在课时设计、内容编排、知识广度深度等方面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再加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英语水平均未达到要求,使用效果大打折扣。
第五,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需大力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国际化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先进教学方式和技术手段在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尚处于尝试阶段,推广和普及尚需时日。许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仍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教学模式,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2 建设国际化课程体系的主要障碍 尽管不同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实施效果不同,造成实施效果差异的原因不同,但概况来说,大部分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障碍有:
第一,受制于经济驱动下的大学商业化动机。在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驱动下的高校国际化,必然会偏离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初衷,造成大学国际化的原有价值如理解、尊重、交流和合作等元素让位于长驱直入的贸易本质。在这种动机下构建的国际化课程体系,难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规律,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只能流于形式。
第二,受制于大学国际化改革的模式。尽管我国高校普遍重视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但是大部分高校国际化改革采取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并未充分调动课程国际化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事实上,许多高校教师并未对课程国际化持正确的态度,认为双语教学或全英文教学可有可无,更别说主动参与到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中。此外,承担国际化课程的教师虽然比其他教师付出更多努力,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实际上课效果不理想、教学评价不佳,再加上没有差别的待遇,严重打击教师参与国际化课程的积极性。学生的情况类似,一些学生出于就业和考研等目的,不愿在国际化课程上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担心双语课程“太难”或“听不懂”,放弃选择双语课程。
第三,受制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教师作为国际化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他们的态度和观念直接影响着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他们的知识和方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际化课程的效果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参与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教师需要具备如下的知识和能力:①强烈的国际化动机,丰富的国际化专业知识和跨文化的一般性知识,并能将这些融入到课程开发和教学中,以批判和比较的视角来看待跨文化的学术问题。②与国际学术圈保持紧密的联系,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③国际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财务管理专业国际化课程的教师必须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等先进教学方法。④熟练地应用英语进行授课的能力。事实上,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国际化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我国高校是非常缺乏的。
第四,受制于学生的英语水平。参与国际化课程的学生需要同时兼顾外来语言和专业内容,尤其是要花相当一部分精力来应对语言问题,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国际化课程效果。如果学生的外语基础不扎实,势必会影响其对专业内容的掌握和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从一些高校双语授课的实践反馈来看,参加双语教学的学生中能听懂三分之一以上内容的学生数占到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左右,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基本听不懂。这样使得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前面又多了个障碍,违背了双语教学的初衷。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国际化的对策
3.1 整体规划,形成合力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建设 高校应将课程国际化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和人才培养目标中,研究实施课程国际化的政策机制,对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国际化教材的选用、国际化教学方法的推广、教学奖励等方面制定具体政策。组成校级团队在全校各院系实施和推广课程国际化,定期召开课程国际化研讨会、双语教学经验交流会和教学观摩等等,营造课程国际化的校园氛围。
3.2 不断优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首先,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务管理专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如英语听说(第1学期)、商务英语听说(第2学期)、商务英语读写(第3-4学期)。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财务的视野,提高对外进行交流的外语能力。从第1门专业课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双语教学:管理学和微观经济学(第1学期,部分双语),初级会计学和宏观经济学(第2学期,部分双语),财务会计和金融学(第3学期、双语),国际金融和财务管理(第4学期、双语),管理会计(第5学期,双语),投资学和国际财务管理(第6学期,双语),国际财务管理(第7学期,双语)。
3.3 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 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在条件成熟时,可在高年级开设的课程中选择几门(核心或选修课程)进行全外语型双语授课。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方式,使学生从心理、能力和英语思维上逐步适应双语教学模式。此外,在具体的双语教学实践中,建议分班教学,即根据学生英语水平高低将英语水平大致相当的学生分在一个班里,接受最适合的双语教学模式。
建议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加快教材和教辅资料的国际化建设。由于国外出版的教材质量良莠不齐,在引进国外教材时要特别注意甄别教材的质量。在使用原版教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本土化的内容,切忌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3.4 大力推广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首先,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方式,将导学式、互动式、案例式、研讨式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课堂圆桌会议”、“课程论文”和“小组作业”等方式形成“学生自学体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钻研精神。其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建立网络教学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教学互动、教学资源、管理和沟通传播方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为学生开展探究式、自主式和全天候学习创造条件。
3.5 推进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 培养一支英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适应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国际化建设成功的重要保证。打造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大力吸引国际师资的加盟,在全球范围内招聘财务管理专职教师、课程教授或客座教授;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定期选派财务管理教师到英语国家进行强化训练,回国后尽快开出双语教学课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国际化课程的授课质量;选拔一批有长期出国经历的教师组成了双语教学的核心团队,通过“传、帮、带”等方式扩大双语教学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加入到课程国际化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高玉蓉.对我国高校课程国际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11):37-38.
[2]蒋玉梅,孙志凤,张红霞.教师视野中的高校课程国际化——基于对中英大学教师的调查[J].开放教育研究,2013(08):74-83.
[3]林琳.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双语教学问卷调查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13(03):86-88.
[4]马春爱.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06):264-265.
[5]陈春华.高校会计国际化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国内10所高校的调查分析[J].财会通讯,2013(06):31-33.
论文摘要:文章以共建省级重点学科这一合作模式为例,分析了共建学科管理过程中合作方、学科带头人、共建目标内容、沟通以及监督管理等关键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为提高办学水平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各地高校纷纷采取了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和与研究所合作等多种方式来共建其重点学科,借助外力,以学科为纽带来带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发展。“咨询、共建省级重点学科”作为云南省提出的一项教育合作新举措,多年来依据优势互补、合作并进的原则与省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对省级重点学科进行共建,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由于它既具有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又有着合作项目的相关特点,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共建学科管理的复杂性。从共建学科立项到完成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加强对几个关键点的分析和管理,将有助于推动共建学科的持续发展。
一、合作方的选择
选择合作方是共建学科项目设计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合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前提。在实际的选择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即过分看重合作方的知名度,忽视对双方合作共建内容的深入分析;片面追求与合作方学科带头人的关系,没有从学科发展层面上正确看待双方合作的可行性;合作双方对合作共建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科建设需要的是长期持续的发展,而合作方有一定的短期行为意识。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解决,随着共建的深入双方势必会产生沟通与执行上的困难,使学科建设陷入无休止的摩擦与冲突之中。因此,选择共建学科的合作方时,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1)学科优先原则。既然是学科共建,一切就应以学科的发展为出发点。在选择合作方时,应先详细了解对方学科的优势与特色,特别是各个研究方向的具体情况,再通过与自身学科优劣势的比较,找准合作的切入点。有了“共同语言”,合作共建的可行性就大大地加强了。(2)目标一致原则。由于均为优势学科之间的共建,因此谋求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的发展将成为双方的共同目标。在这一点上,应坚决杜绝短期行为影响,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只有以“双赢”为目标的合作才是持续而稳固的合作。(3)诚信原则。合作方的信誉和态度是共建工作得以平稳实施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对合作方以往合作经历的了解,以及与学科带头人的接洽与沟通,选择信誉良好、合作积极性高并具有高度责任心的合作方及重点学科,同时我方也应以诚相待,建立起一条以诚信为基础的合作渠道。
二、学科带头人的确立
在确立共建学科带头人的时候,人们往往过多的关注学科带头人的学术水平,对其基本素质和管理才能却容易忽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不具备对学科梯队的宏观调控能力,有时会出现学科的各个研究方向都有突出的研究成果和代表人物,但却各自为政、综合实力较弱的局面;还有学科带头人思想的前瞻性与开放程度也会对学科发展产生影响。思想过于保守_杆动卜周夯白扮译右开阔的心胸和与外界广泛交流的态度,都有可能将重点学科建设成一个“孤岛”,与当前学科发展寻求开放合作的实际背道而驰。因此在选择学科带头人的时候,我们不仅要考核学科带头人的学识与水平,还要更多的关注其综合素质的表现,他是否能既允许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又能优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他是否能团结大部分同志,并引导他们齐心协力向学科建设目标前进;他是否能以开放的思维,取长补短,建立起共建学科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等等。此外,学科带头人的年龄问题也应予以重视,如果学科带头人偏大,就应该考虑加强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年轻的学科带头人担起重任,使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
三、共建目标和内容的设立
学科建设与一般科研项目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科研、教学、基本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既要突出重点,又要面面俱到。因此,在目标的设立上要能体现先进性与前瞻性,代表双方优势的集成;在内容上要深入细致,不能过于单薄浅显。尤其要对合作前景有一个客观认识,避免“想当然”心理,认为所有的问题都能在合作中通过协商解决。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要把重点放在措施的制定和内涵的深化、拓展上,而不是简单的订一些指标,如发表几篇论文或出版了几部专著、培养了多少研究生,争取了多少科研项目,建起了什么样的实验室。关键是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否代表了本学科前沿的学术水平或巨大的发展潜力。标志性成果的作用也在于此,它并不是单个的,孤立的或浅层次的,而是能产生带动作用和深远影响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飞跃。
四、沟通与交流
合作双方在确立了合作关系以后,由于地理位置相距较远,并且受到双方既定工作模式、制度环境等因素影响,学科共建工作在实施时也许会干扰到对方原有的工作计划,与其他部门的关系需要协调,时间安排需要调整,规章制度也需要补充完善,以适应共同培养研究生、合作研究、交流互访等实际工作的需要。此时,沟通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沟通可以明确各自的需要和困难,增进理解,并寻求一条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工作效率。最有效的沟通是面对面的沟通,可以迅速地获得信息的反馈,但由于地域空间和经费的限制,更多地沟通还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完成。因此面对面的沟通应侧重于解决规划、方向、策略等核心问题,其他方式的沟通则用于了解工作进展,解决实施过程中临时产生的问题。同时,沟通的面不能仅局限于学科内部,而应扩大到共建学科所涉及的相关部门,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五、监督管理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TU-4
一、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职业道德高尚、酒店管理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较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学过程中以酒店服务与管理所涵盖的基本知识为出发点,以前厅、餐饮、客房的优质服务能力和一线管理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酒店管理职业素质为核心,成为酒店与餐饮企业高素质高技能型酒店管理职业人才。
二、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以“校企共育”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道德养成教育为主线,以专业理论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重点,搭建基础教育、职业发展、道德养成三个平台。基础教育平台目的是打牢在校生理论知识基础。职业发展平台以校企合作为运行原则,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夯实学生的职业发展根基。道德养成平台促进学生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总体提升,为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牢思想道德基础。
三、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课程设置以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知识能力来定,课程内容由行业专家来定,授课团队由教师与技师共同组成。培养形式注重工学结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能够从事酒店接待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适应酒店国际化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
四、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餐饮企业,星级饭店及涉外酒店等。主要从事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服务与管理方面工作。面临的工作岗位主要有:服务员、领班、收银员、点菜师、企业营销人员、业务主管、职业经理人。这些岗位要求学生具备语言表达、应用文写作和人际交往的沟通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知识;具备外语应用知识;具备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管理与服务和调酒及茶艺、食品营养卫生等知识。能够灵活的运用酒店管理基础知识、酒店礼仪知识,具有酒店前厅、客房、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有能力控制和解决酒店服务质量问题。
五、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
针对以上分析,提出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核心课程,并对核心课程进行了描述,具体课程情况见下表:
参考文献:
吴琦.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
[1]陈健.高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
[2]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解读[J].中国高教研究,2009(04)
[3]赵志群.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与学习任务设计[J].职教论坛,2008(12)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专业建设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其突出特点在与专业与课程鲜明的职业性;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从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要求出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引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则正好契合了这一目标。将实际工作过程引入高职课程体系,通过市场调研,并结合科学、系统的分析确定课程结构,课程实施中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和有效性、选择任务载体的典型性和有序性、课程发展的延续性和动态性,为高职教育的成功开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职教育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即实践技能教学与岗位工作脱节。过分强调学科各分支理论的系统性,导致学生很难把专业中各个孤立的知识点综合起来。为了改善教学质量,通过分析探讨了引入“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及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和原则,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程序和框架。
1.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和设置程序。高职教育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是,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采用职场情景化、职业规范化、岗位标准化等模式,配合生产性、工厂化的实训、实习手段,培养学生对职业岗位的认知和职业综合素养。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和高职教育的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高职专业建设的程序如图1所示。在专业建设中,主要把握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和构建,以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到位。
我校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就是按照上述程序确定设置的,其专业培养目标自然成型,即培养适应工程管理行业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职业素养,熟练掌握工程管理相关的工程理论和管理方式,了解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基本胜任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构建步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以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为引导,找到典型工作任务,再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分解。内容的选择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作为宗旨,直接以工作过程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课程内容编排强调结构化,围绕工作实践活动由泛到精、由浅入深展开,达到学生容易接受、快速形成职业能力的目标。具体的课程开发和设计的基本步骤:首先,确定职业岗位群(根据社会需求调研分析,确定本专业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其次,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对本专业对应的主要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再次,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根据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最后,学习领域形成(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重构行动领域,并转化为课程体系)此外,课程体系内容确定及细化(根据职业特征分解学习领域,细化至每一个学习单元或学习模块)。①职业岗位分析。根据本行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结合教育市场人才供给情况、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分析和毕业生就业率预测等,确定所设置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培养目标和内涵。其次,结合行业、产业或区域发展需求和毕业生的去向确定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调研分析,最终确定工程管理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及其职业岗位要求。②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分析、解构和重组。典型工作任务和过程,融合了企业真实的工作内容和岗位,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工作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又具有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潜力。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将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一门课程,由一个或若干学习任务组成。例如“钢筋混凝土梁的制作”是建筑施工领域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也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课程,它含有若干学习任务,比如建筑识图、支立模板、绑扎钢筋等。一般,学生在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后,可从事多个岗位的工作。③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按照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到学习领域(课程)的流程,确定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技能、素养等。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专业技术课程的结构设计,按照职业人才成长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推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项目课程、生产性实训、顶岗实习有机结合。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模拟岗位任务的教学模式,最终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其体系构建的核心即在于“整合”。如传统的课程流程是这样的:
而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中,这些课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考虑到教学进度安排问题,再进一步分解为各分部工程施工与计量的学习领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又分为构造识图、材料、施工组织与工艺、工程管理等学习情境。
三、结束语
依据工程管理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素养、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构建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以很好地解决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1.工程管理多维知识的掌握是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建立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学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众多的知识进行整合。
2.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及工作流程对学生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系列化的实训和岗位模拟,强化了学生的工作技能知识架构。
3.通过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的顶岗实习使学生认识到工作的真实含义,引导学生充分做好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心理准备,并能方向明确的学好课程体系中的相应课程。
参考文献:
[1]赵志群.论职业教育工作过程导向的综合课程开发[J].职教论坛,2004,(2).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