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范文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生态环境的变化

篇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模型;重庆市

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21世紀以来,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这改变着全球乃至国家、地区的经济与环境的发展格局,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时也面临资源的枯竭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必然会制约区域发展,影响人类健康。良好生态环境是一种招牌,是树立良好形象加强区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生态环境竞争力作为区域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20世纪70年代区域竞争力日益受到重视。不少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定义、内涵、理论演变、影响因素、评价体系等方面开展了不少有益的研究,如Kitson等[1]2004年的研究中所表述的,由于区域竞争力本身存在缺陷的评价指标以及过度设定的政策,因此其一直是一个晦涩难懂的概念。芦岩等[2]通过对国内外竞争力研究的梳理和总结,认为区域竞争力是经济区域通过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和有效配置资源,均衡地生产出比其竞争对手(其他同类区域)更多的财富、占领更大份额的国内外市场,以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20世纪90年代,应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全球经济、环境发展战略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之根本。要求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提倡绿色经济,而环境是绿色经济的重要突破口[5],因此生态环境竞争力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的前沿领域。肖红叶[6]在《中国区域竞争力发展报告》中研究各地竞争力时候提到了环境要素,但只是作为一个基础影响要素,其在区域竞争力组成中所占的比例很小。随后学者们对生态环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势度测评方面[7]。在此基础上鲁金萍等[8]不断完善并定义了生态环境竞争力,即为一个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及其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一个有机组成内容。何炎炘等[9]认为生态竞争力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生态资源支撑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生态竞争力可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优劣,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重庆作为直辖市,地处西南地区的咽喉部位,更应该注重生态城市形象的提升,关于重庆市生态竞争力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只有一些基于省域尺度的全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研究。笔者对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状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以期为重庆生态建设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1研究区概况

重庆是我国设立的直辖市中唯一地处西部的市,处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是长江上游最大的经济中心,西南工商业重镇和水陆交通枢纽[10],是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加快西南部区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地。重庆多山地、丘陵,内部地质地貌复杂,土层偏薄,石灰岩层较多,水土流失、石漠化面积扩大,生态脆弱。境内温暖湿润,水量丰富,长江自西向东穿区而过,其干流长度在境内为708.8km,占长江干流总长度的11.2%。

2重庆市生态竞争力体系建构

指标体系建立是参考国家环保总局2007年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11],李宗尧等[12]、何炎炘等[9]设立的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龙伟等[13]提出的重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选取了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建立了更为合理、科学的重庆生态竞争力指标体系(表1)。

3重庆生态竞争力实证与综合分析评价

3.1数据来源及处理数据源于《重庆统计年鉴》以及《重庆水资源公报》等,部分数据是通过计算而获得。其中有些指标的优势度是与赋值成反比的,因此首先需要将这些逆向数据正向化,然后通过标准化剔除单位差异。该研究标准化处理所采用的公式是:

式中,xi为第i个指标的均值;Si为标准差。

3.2生态环境竞争计算

3.2.1生态环境竞争力计算模型的确定。主成分分析法是应用多个变量之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法,来解释原始数据的大部分变异[14],是一种将多个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变量(主成分)的统计分析方法[15]。该研究中二级指标竞争力计算是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借助于SPSS来完成的。其中各二级指标体系之权重主要是借助于方差贡献率求得。其公式为:

式中,Wj为因子系数;Fij是得分系数矩阵。

一级指标得分采用二层指标的算术平均法来确定。其前提是各二级指标对总生态竞争力的影响重要程度是基本相当的,即S=(S1+S2+S3+…+Sn)/n,因此,生态竞争力评价模型为:

3.2.2生态环境竞争力计算。利用以上构造的数学模型,对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进行计算与分析,得到各年生态竞争力综合得分,从而判断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而探讨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为生态重庆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资源禀赋竞争力。

资源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才能促进生态环境良好发展。因此首先需要测算2002—2012年重庆市资源禀赋竞争力。通过对二级指标资源禀赋下的7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采用方差贡献率方法来确定权重,可得出资源禀赋竞争力评价模型:

(2)环境质量竞争力。

由于环境质量指标数量较少,因此在主成分分析中只能提取1个主成分,然后再利用方差贡献率确定权重,得到评价模型:

(3)环境污染竞争力。同样环境污染竞争力也只能提取1个主成分,利用方差贡献率可求出其评价模型:

(4)协调能力竞争力。

协调能力包含12个四级指标,对这些四级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即可获取2个主成分:

再利用方差贡献率确定的权重,最终得出协调能力评价模型:

一级指标总生态竞争力采用算数平均法求得。即:

3.3结果分析与评价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变化趋势见图1。

分析图1可得出以下结论:

(1)近年来生态环境竞争力优势度不断提升。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竞争力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直辖以来重庆市作为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16],中央支持力度加大,开展了一系列重点项目,如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坡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进行污染物控制与治疗,建成全市生态环境预防检测体系,这些都推动了重庆生态环境的建设,其成效近年也开始显现出来。

(2)生态竞争力中,二级指标所包含的四大竞争力优势度发展存在差异。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競争力的几个组成部分的变化依然存在差别,其中资源禀赋、环境质量、协调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优势度逐渐上升,而环境污染竞争力依然在逐渐减弱,2011—2012年稍有改善。从环境污染竞争力因子载荷结果来看,污染主要表现在耕地施用化肥量、工业废气以及工业固体废物上。说明近年来重庆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积极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控制企业能源使用以及排放,这些做法初有成效。但就目前而言,环境污染是短板,其依然是制约重庆市生态竞争力提升的瓶颈。

(3)各二级子系统竞争力变化速度存在差别。资源禀赋、环境质量、协调能力都在不断提身,但各竞争力的提升速度存在差别,其中资源优势度上升速度最快。从资源禀赋因子载荷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在森林覆盖率、建设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人均公共绿地上载荷最大;第二主成分在自然区的比率上载荷最大。归纳起来这些指标主要反映绿化程度与环境效益。可见近年来重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进行坡耕地改造,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成效明显。

协调能力竞争力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协调能力竞争力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的主成分,可确定各个因子对主成分的贡献率。从协调能力因子载荷结果来看:第一主成分在这几个因子上载荷最大,即人均GDP、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归纳起来就是反映人民收入、生活水平和环境治理效益;第二主成分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中比例载荷最大。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人民的生活质量、科技水平以及教育素质。可见直辖以来,国家对重庆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庆经济社会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迅速,同时在国家近年来低碳经济的推行下,重庆也特别注重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切实将生态文明、科技创新融入生态重庆建设之中。

虽然环境污染竞争力优势度依然在下滑,但是在国家环境治理的大背景下,重庆环境质量得到控制,近年来优势度也在改善。

(4)从空间角度来说,与全国相比,重庆生态竞争力提升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从纵向上看,2002—2012年重庆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为宜居重庆、生态重庆的营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从横向上看,重庆生态建设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相对比较落后,生态环境竞争力位于下游区,处于劣势地位。2009年重庆生态竞争力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位于26名[17]。生态建设进展缓慢。这与重庆自然基础、经济发展、文化等多种因素有关。重庆作为地处西南地区之门户,多丘陵、山地,山高坡陡,碳酸盐类岩石,土层稀薄,水土流失多发、石漠化逐步扩大,生态基础薄弱,生态环境依然有恶化趋向,需继续不遗余力地治理环境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加快生态建设的步伐。

4结论与展望

健康的生态环境是一种有利自然资源,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必要武器[9]。该研究借助于SPSS软件,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测算了2002—2012年重庆市生态竞争力,其结果可为重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指导。

在指标的选取过程中,由于获取数据的限制性,不能将所有指标都罗列出来,也有某些指标内涵存在少许的重叠。在评价模型的计算过程中,虽然避免了权重选择的人为随意性,但是在因子提取中不可避免会存在少许数据的缺失造成一定的误差。

篇2

[关键词] 玛曲草原 生态保护 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6-0245-01

1 玛曲草原环境概况

1.1 自然环境概况

位于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的玛曲县,自古以来,就以其丰富的物产而得名。而处于玛曲县上的玛曲草原因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属于典型的高寒大陆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极端恶劣气候本该使玛曲草原环境恶劣,但因为千百年来地少人稀导致了该地形成了大面积的完整的湿地,使得玛曲草原成为黄河上游有力的生态保护屏障,为黄河上游水质的净化,以及改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情况提供有力支撑。玛曲草原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无数物种,草原内物种丰富,因为湿地供给充足的水源,形成了肥沃的土壤和繁盛的草场。草原内拥有众多稀缺动植物,例如雪豹、野盘羊、黑颈鹤、冬虫夏草、红景天、甘青乌头等。

1.2 人文社会概况

玛曲草原处于甘南少数名族自治区内,下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在这里,牧民群众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无处不在的自然崇拜,使得藏族的传统宗教活动也由此得以蓬勃发展。玛曲草原也是甘南地区少数名族一个重要的聚集区,发达的游牧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牧民在草原内能获得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的悠久使得玛曲草原的旅游业近年来空前发达,旅游业带动草原内人们的经济增长,每年举行的藏族风情的特色旅游项目,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内人口急剧增加,这也是玛曲草原近年来生态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 玛曲草原生态问题概况

2.1 草地鼠虫害问题

玛曲草原近年来急剧增加的鼠虫害问题,对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提出了一个难题。自1983年至2001的调查资料显示,玛曲县遭受鼠虫害影响的地区就上升到全县的19.40%,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影响面积广,遭受灾害的人民群众人数多,造成的影响危害大,并且还有逐渐满眼的风险。因此要十分重视玛曲草原的虫鼠害问题,从源头抓起,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过度放牧导致近年来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虫鼠害问题只是表象之一,要认识到玛曲草原对黄河的重要影响,从源头开始防控虫鼠害,减少生态破环对当地牧民带来的经济损失。

2.2 草场退化问题

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玛曲县90%的天然草场都出现了土地沙化严重、牧草质量下降等一系列的草场退化现象,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中度以上的草场退化,其次是重度草场退化,沙化面积逐年增加,并且沙化扩张速度也是明显加快。这直接改变了玛曲草原的植被结构,使得优良牧草的数量大大减少,加剧当地的荒漠化,破坏了完整全面的天然湿地,使得草场的水资源供应短缺,使得玛曲草原的草场退化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草场退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的增加,旅游业的发展有利有弊,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人口密集也在加剧着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破坏,草场退化因此使得玛曲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当地牧民陷入生态失衡的怪圈。

2.3 草畜矛盾突出问题

近30年来,占玛曲县89.50%的天然草场面积急剧退化,使得玛曲草原近年来的草畜矛盾激化,优质牧草的减少导致草原载畜量也随之减少,游牧业是玛曲草原的重要支柱性产业,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间接影响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玛曲草原生态问题频发,导致该地区内部的生态调节系统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牲畜与草场关系不协调,多年来形成的粗放型游牧业模式,对草场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阻碍。优良牧草的减少,土地再生能力的减弱,使得草原的自我生态调节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 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加快推进畜牧业发展模式的转变

要改变玛曲草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明确认识到加强草原保护的紧迫性。面对每年依旧在上升的草场沙化现象,要从源头上改变玛曲草原内过度放牧的局面,使牧民认识到转变畜牧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按照保护优先、加强建设的可持续利用方针,更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玛曲县享有生态保护补助的福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玛曲草场生态失衡的局面,也对转变牧民粗放型放牧方式起着重要作用。

3.2 完善健全的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管制度,要因地制宜的划分草场区域,起到指导示范的先例作用,相关部门应抓紧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推动玛曲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建设。县级部门应切实落实具体管理工作,进行玛曲草原每年的载畜量的检查核定,推行划区轮牧、休牧和禁牧的制度,推动玛曲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建设。

3.3 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应该按时对玛曲草原进行生态环境的测评检查,从源头抓起,从身边预防,为玛曲草原的生态安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监督体系,为玛曲草原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制度保护。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建立完善的玛曲草原生态分布图,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提供一个科学的保障。

4 小结

近年来,玛曲草原的生态失衡,不仅对玛曲县内的自然社会环境产生了影响,更是导致了黄河水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端正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态度,明确治理玛曲草原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本文从玛曲县的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数据分析,对玛曲草原出现生态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刻探讨,就预防和建立监管制度进行了条理化分析,得出了只有推动玛曲草原内粗放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完善的草场监督制度,并且要建立完善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控制玛曲草原生态失衡的问题,促进玛曲草原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庆辉. 高寒牧区草原保护制度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2.

篇3

Abstract: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concept of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cological monitoring, and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a's ecological monitoring.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监测技术

Key words: ecological monitoring;ecological monitor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3-0109-01

0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问题,而且还包括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资源问题,因此,环境监测也从一般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过渡和拓宽。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以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监测,只对大气、水、土壤等中的化学毒物或有害物理因子进行测定,强调“局部剖析”,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生态环境监测着眼于“整体综合”,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和影响进行测定。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保护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规的依据。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生态环境监测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但在我国才刚起步,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1生态监测

生态系统是指地表生物与非生物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质量是环境质量的核心,是以生态学为基础,通过生态系统各部分组成、变化规律和相互关系、以及人为作用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来评价环境质量。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生态监测,又称生态环境监测,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国内有学者提出“生态监测就是运用可比的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对特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组合体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及其组合要素等进行系统地测定和观察的过程,监测的结果则用于评价和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和自然保护提供决策依据。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生态监测可分为宏观生态监测和微观生态监测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2生态监测技术

生态监测技术方法就是对生态系统中的指标进行具体测量和判断,从而获得生态系统中某一指标的特征数据,通过统计,以反映该指标的现状及变化趋势。生态监测技术方案的制定大体包含以下几点:生态的提出;生态监测台站的选址;监测方法及设备;生态系统要素及监测指标的确定;监测场地、监测频度及周期描述;数据的整理;建立数据库;信息或数据输出;信息的利用。在确定具体的生态监测技术方法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尽量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尽量采用该学科较权威或大家公认的方法。一些特殊指标可按生态站常用的监测方法。生态监测是一项宏观与微观监测相结合的工作。生态监测平台是宏观监测的基础,它以3S技术作支持,并具备强大的信息处理装置。3S技术(即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和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是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发展的方向,它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把遥感、航照、卫星监测、地面定点监控有机结合起来,依靠专门的软硬件使生态监测智能化,使生态资料数据上网,实现生态监测化,是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监测人员的重点工作内容。

3国内生态监测现状

在我国环境监测中,对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的监测与环境污染监测相比,仍处于落后状况。我国对荒漠生态监测的研究开展最早,做的工作也最多,新疆环保科研所早在1984年就接受了“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的工作。近年来,我国提出的“地球动态观测信息网络”、“我国代表类型区生态状况和变迁规律的大尺度时空观测研究以及发展趋势预测”、“资源生态环境预警研究”等方案和计划,均侧重生态监测的内容。中科院的“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站网”研究计划已经实施,成果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新疆、内蒙、洞庭湖、舟山等生态站的建立,为生态监测提供了广大的应用前景。中山大学与华南环科所在海南岛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提出生物量、多样性、稳定性和清洁度四原则和20个指标参数,并将每个参数按生态学特征及划分为5个等级。吉林环科所对东北自然保护区生态指标体系研究中,将生态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五个指标。目前,我国生态监测工作的特点是注重生态过程的研究,生态监测覆盖范围较小,属微观监测范畴。随着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宏观生态监测有了一定的进步,3S技术成为近几年来生态监测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显示出其快速准确的明显优点,是宏观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六五”期间内蒙古草场资源遥感调查,“七五”期间三北防护林遥感调查、黄土高原遥感调查均包括生态监测内容。新疆环境监测中心站利用气象卫星五个波段影象数据,完成了全区土地荒漠现状的评价工作。利用GIS系统预测预报模型对黄土高原、三峡库区等重点侵蚀区域进行土地退化预报、景观生态退化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测。近年来,利用遥感技术监测牧场产量、农作物产量、资源调查、水土保持状况和灾害预测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宏观生态监测积累了经验。目前,特别需要一套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且对各种生态类型监测的技术路线和要求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以便大范围普遍开展生态监测工作。

篇4

1公众水生态意识的现状

从人和水的和谐相处到美丽中国的建设,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对生活、生存环境越来越重视。而水作为生命之本,生态之基,使得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尤为突出。为充分了解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认知现状,我们对浙江省八个县市的近2100位群众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其中非常了解水生态环境的仅占11%,有一些了解水生态环境的占64%,而25%的受访者对水生态环境没有一点概念或一点也不了解。在被问及水生态环境和日常生活关系时,更有20.3%的受访者认为水生态环境和自身生活关系不大,仅仅有15.6%的受访者认为水生态环境破坏会威胁到自身生活或者给生活带来很大程度的不便或影响。

在我们调查的2100位受访者中,21%的受访者认为身边的水环境问题非常严重,17.1%人认为人类目前面临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61%人认为当前水生态环境问题确实存在,但是并不严重,其余的则认为目前水生态环境没有什么问题。调查结果显示,61%的受访者认为应该非常重视水生态环境,认为水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应该从自我做起保护;18%的受访者认为保护水生态环境与自己无关;7%的受访者认为保护水环境应该是国家政府的事情,更有16%的则完全没有水环境的概念。由此可见,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了解知之甚少,缺乏水生态环境的普及与教育,这对当前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有较大制约影响。

2当前公众对水生态环境的意识存在的问题

结合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现状,对水环生态境影响的具体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以及长年来生活习惯,文化传统意识的影响,对水环生态环境缺乏保护意识;二是由于淡薄的水生态环境意识,在生产活动中仅仅追求效益,追求高额经济利润,不求水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1对水生态环境的认知度较低结合调查结果中被访对象不同的文化程度和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情况,分析发现由于文化知识水平原因,对于水环境的了解和熟悉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生态环境这一笼统的层面上或者对水生态环境的认识仅停留于字面意思,缺乏专业的了解。这种受教育的不同程度,体现公众在对水生态环境意识的层面也存在明显不同。正是由于公众文化知识水平的局限性,使得公众在对水利工程以及水生态环境的认知及理解知之甚少。

2.2对公众水生态的普及教育不全面自开展“五水共治”以来,虽然对“五水共治”进行了积极的宣传,但是公众只闻其一,不知其二,对于身边的水生态环境的知识相当贫乏,在缺少专业教育和引导背景下,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在2100位受访者中,只有35%的受访者真正了解身边水环境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应该借助“五水共治”如火如荼的开展东风,积极普及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

2.3水环境保护的参与度较低水生态环境是以水为核心围绕人群的空间,但是大多数公众对于水生态环境的存在和与生活联系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事不关已的状态,大部分公众脱离了水生态与日常生产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缺乏水生态环境意识,缺乏参与保护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被访对象中,只有40%的人认为当前的各种节水、爱水、护水宣传活动是有效果的,有近60%的认为这种宣传活动没什么取得好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除了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公众参与度的缺乏,心理上事不关己的态度,致使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无法深入人心。在意识到水生态环境这些问题时,人们更多的是把水生态环境的治理希望,寄托到国家政府层面,期望国家政府采取强硬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如在受访者中,有23.8%的受访者在看到破坏水生态环境的行为时,虽反对这样做,但认为那是别人行为我不管也没权利去管,仅仅保证我不会做就行;有53.8%的受访者认为当地政府在水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所起作用不大,甚或没有作用,才导致了近年来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超过55.2%的受访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破坏水生态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加大该方面的立法工作,更有10.6%的受访者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对破坏水环境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而在受访对象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半的受访者觉得应该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来共同爱护、保护水生态环境,可见提高公众的水生态环境意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建议与对策

借鉴以往的技术经验,针对以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公众的水环境意识的提高和转变,提出如下的几个建议:

3.1规划公众教育,提高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公众对于水生态环境的认知程度需要通过引导性教育来实现,这是一种最为直接的方式和最系统的动力保证。在“五水共治”的背景下,根据问卷调查中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社会群体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的成熟度,可以区域性地广泛展开针对性教育,进一步加大科学深度和系统规划,提高教育的现实价值。

3.2拓宽参与途径,激发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的参与度不够,因此可以积极拉动公众投入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列中,必能达到提高公众水生态意识的目的。首先是进一步完善社会制度和法律法规,通过保障公众的知情权激发其参与热情。通过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士与公众的交流,使得公众对水生态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其次是鼓励公众互相监督,严厉抵制破坏水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积极推行并完善奖惩制度,使公众认识到水生态环境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并以此来约束和改变生活方式和行为。再次,拓宽公众的参与视野,引导公众将关注的焦点投向更加广泛的水生态环境意识的层次中去。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大,能够促进公众水生态环境意识得到全面性和实质性提高。

3.3积极做好对公众的水生态意识宣传积极引导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全民参与。当前,公众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要加强爱水、节水宣传力度,把关心水、珍惜水、保护水变成每个公众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要让公众在意识层面理解和接受水生态环境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这就需要专业机构和组织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其一,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增加水生态环境意识的普及性。根据对以往的宣传方法调查分析中,发现发放简明扼要的文字与图文并茂结合的资料是宣传最为有效的方式,其次就是播放影片,录像等影音资料的方式。因此在宣传方式上,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是借助政府部门、机构等权威部门进行宣传;二是利用当前数字移动媒体技术,在电子杂志、网络媒体等媒介积极宣传。三是融入一些独特的方式,例如在帽子、杯垫、鼠标垫等人们日常生活触手可及的物件上印上水生态环境的相关信息,加强与人们生活的紧密接触,使公众对水生态环境有更多接触和了解,做到水生态环境知识的普及。其二,在宣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于不同层面和知识结构的人群,应该区别进行知识的宣传和和普及。对于专业人士应强调工程的生态问题;对于工业技术群体则是宣传工业与水的紧密相关性和重要性;对于普通大众则更需要他们关注的是身边水环境的问题。对于不同的职业,社会生活等方面都需要区别对待,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

篇5

关键词:入侵植物;入侵途径;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X17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76

外来植物是指在一个特定地域的生态系统中,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外来植物如果能够在自然状态下获得生长和繁殖,就构成了外来植物的入侵。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而且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研究外来植物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对其产生的危害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外来植物的特性

外来入侵植物往往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繁殖能力和传播能力。这些物种的生长、繁殖、扩散会严重影响到本地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稳定性;外来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会逸为野生种,进而危及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多样性[1]。

2 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

植物引种,近年来为了促进农林牧业等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我国引入一些外来植物物种,这些物种的引入导致了入侵植物种类增加、危害加剧等严重的生态学后果。

人为无意传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外来入侵物种借助水流、旅客、运输的货物等途径进入我国。

自然传入,外来植物通过风力、水流、气流、鸟类等自然因素传入我国。

3 外来植物的特征

3.1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外来植物的生物学特征直接影响着它们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入侵潜力就大,环境适应能力较弱的物种入侵潜力相对就小;繁殖能力和繁殖方式也影响着外来物种的入侵能力、生存能力和扩展能力,如以地下茎等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的物种入侵能力较强;依靠种子繁殖的植物物种由于对资源的竞争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且干扰后恢复快的特点,其入侵能力往往也较强。

3.2 新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特征

新栖息地的环境对外来植物物种的生存有着较大的影响,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似程度越高,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的成功率就越大;如果新的栖息地与原栖息地生态环境特征相差较大,外来植物入侵的成功率较低。外来物种入侵程度与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也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高的群落,对空间和资源的利用率较高,生境空位相对较少,外来物种较难入侵;而结构单一的生态系统,外来物种很容易入侵和繁殖。现在生态学理论证明,气候、土壤等全球性变化也影响着生物入侵的程度。例如,环境CO2 浓度的高低和氮素沉积的增加有利于外来植物入侵。

4 外来植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1 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丰富度的降低,并且造成土地贫瘠、水土流失和他感作用等不良后果。

4.2 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直接破坏生态平衡。如近年来,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微甘菊大量繁殖,岛上的乔木和灌木被微甘菊覆盖,阻碍了这些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乔木和灌木逐渐枯萎死亡,直接破坏了内伶仃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4.3 对景观多样性的影响

外来植物的入侵会影响景观多样性的丰富度。如原产热带美洲的五爪金龙,自1912年起在香港广泛分布,如今在华南地区广泛生长并蔓延。它通常攀在其他植物上,覆盖其林冠,使其他植物无法得到足够的阳光而枯死。

5 小结

外来植物入侵到本地,会通过竞争有限的空气、光照、营养、水分等资源胁迫到本地生物的生长和分布,影响和改变本地固有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系统和气候条件,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本文分析了外来入侵植物对本地生物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影响,期望对保护和发展本地动植物相对稳定性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两栖动物;异地保护;宣传教育

前言

为加强对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博物馆系统单位必须在保护两栖爬行动物中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改变,数量迅速减少,加强对两栖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已迫在眉睫,而异地保护是最直接有效是保护方式。

1.两栖爬行动物生存现状

1.1栖息环境的破坏是两栖动物种群衰退最主要的原因

近年来,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湿地、水域环境的改变,是导致两栖类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生存环境破碎化会从栖息环境总面积缩小减少了种群数量和增大了消亡速率、不连续的栖息环境的再分配,影响物种散布和迁移的速率两方面威胁两栖爬行动物的数量。此外,栖息环境的破碎,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两栖动物的原有繁殖场和栖息地退化,可能会形成外来种的适宜环境。各种自然灾害不定期发生也会造成两栖动物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大量观测表明,气候变化已经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极大影响,气候变化改变了区域的温度和降水格局,使动物的生境发生改变,甚至丧失栖息地。

1.2现有数量与种类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面积跨越古北界和东洋界,生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我国已知有两栖动物11科43属274种,其中有175种为我国的特有种。近年来,新的物种和国外已知物种在我国被发现的新记录还在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已知的爬行类410种(包括亚种)左右,约占世界爬行类动物总数的7%-8%。已知的两栖动物有3目、11科、58属、284种,约占世界两栖类总数的7%-8%,且我国两栖类的特有种类多达190多种。同时据报道,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科学家历时3年对全球已知的5743种两栖动物进行彻底普查,得知全球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2.异地保护策略

2.1建设有针对性的专项保护区

湿润的陆地环境和适当的水体环境是两栖动物的注意栖息地,所以可以选择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两栖动物的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惯。对一些极度濒危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两栖动物,首先要保证濒危物种的数量稳定,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恢复其野外生存的可能,所以必须建立科学的异地保护区,同时建立两栖动物的人工繁育基地,大量进行人工繁殖;因为濒危物种大多没有独立的繁殖生存能力,或者繁殖生存能力弱,必须依靠人类的帮助才能正常繁衍,一旦其数量不能得到保证,人工繁殖也将没有材料可以利用来恢复物种。同时注意保护野外环境,提前选择适合的环境进行野化自然化,等人工养殖动物长到适合的阶段再放养到选择好的野外环境中生长。饲养繁殖野生动物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濒危物种恢复野外种群数量,所以异地保护必需注意保持动物的野外生存能力。

2.2积极推进人工养殖的研究

异地保护进行的人工饲养繁殖应该注意遵循自然规律,要对两栖动物实行野外调查和监测,并且要长期进行充分了解它们的种群特点及生活规律,为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保护两栖爬行动物提供足够多的研究资料和依据。如根据两栖动物原生地的气候变化调整人工环境的气候变化,使两栖动物能处于与野外环境相似的条件下,不至于失去正常的生存繁殖能力。动物对新环境会保持探索的心理,经常性改变饲养环境的设施可以保证动物不失去活动性,两栖爬行动物尽管属于相对原始的类群,但保持其活动性依然不容忽视,这是恢复野外生存的前提保证。

2.3完善保护设施和养殖方法

目前对两栖爬行动物的行为研究还不如其它动物,但通过对野外生态环境的大量观察和研究将有利于人工饲养环境的设计。设施的丰容应当建立在对该物种野外生态环境特点和行为特点的研究基础上。环境特点塑造了动物的适应性特点,这些适应性特点在人工饲养繁殖过程中也应当得到强化和锻炼,保持与野外生境相匹配独特的适应将有利于再引入的成功。

2.4防止外来物种入侵

目前,我国尚没有制定一部专门管理外来物种的法律,一部法律的形成于颁布是耗时耗力的,生物入侵又是不可逆转,在相关法律出台前我们急需找到切实有效的方法来防止外来种入侵。防患于未然,建立、完善生物入侵预警系统是最有效的方法,现在动植物检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生物入侵,为人类争取时间找出对付生物入侵有效的方法。对于已将发生的生物入侵现象,及时开展外来生物的环境影响与风险评估研究,找寻针对特定目标的有效消灭措施或控制外来有害生物的方法,可以从人工防止,机械防除,生物化学消除等方面进行考虑。最重要的是要及时制定相关法律,强制的手段往往最为有效,可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3.宣传提高人们对两栖动物的保护意识

在现今的信息时代,必需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作用,加强宣传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危急现状和物种特点,让公众能了解和认识到两栖爬行动物在生态、经济及药用各方面的价值,鼓励公众积极参与保护两栖爬行动物的活动中来。同时要让公众认识到外来物种入侵的严重性,提高公众抵制外来入侵生物的自觉力;倡导科学的饮食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减少外来物的偷渡贸易行为,从而减少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的行为,维护本土生态安全和平衡。

4.合理开发利用

目前国内市场贸易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仍然是人们历来开发和利用的物种,并未找到新的可替代性的资源。所以在建立两栖动物保护基地,保证一定物种数量的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既可以保证它的遗传多样性和繁殖数量的稳定性,也可以好好发挥其经济、药用、食用等方面价值。对于濒危的两栖类物种,应尽早列入国家和地方的保护动物名录,对于确有经济利用价值的,可以大力开展人工繁育工作,但要注意培育一定数量的适于繁衍的群体,不可因一时的利益而致物种生存于险境。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公路建设;影响环境;防治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网络建设事业快速发展,公路数量逐年增多。因为公路走向直接与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相挂钩,所以必须要起到沟通接洽全国各地区的功能。公路建设一般情况下会经过农田、草原、山丘、林地等各式的生态系统。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得要对道路进行高填低洼;还要开山采石、取土堆渣等等。因此公路建设会对环境形成一定的影响,以下就列举了一些公路建设的影响。

1 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

1.1由于选线不当而破坏沿线的自然风景

挖土取土,使原有的植被遭到破坏,使得地标,这回会造成耕地退化、地表植被破坏,湿地退化等不良后果。路面建成后,汽车排放的尾气会破坏道路两旁的植被。

公路建设还会影响当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生活、迁徙和饮水路径等等,使生物多样性锐减。同时也为外来生物的入侵提供了条件,交通和动物活动会将一些外来物种携入到本区域,外来生物会和该区域内原本生存的物种进行竞争。优胜劣汰,最终弱的生物会被强的生物所取代,极大地威胁当地的生态安全。

1.2由于防护措施不到位使得水土流失

土壤在水流作用下,会经历侵蚀、搬运和堆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水土流失。土地建设过程中大量植被遭到破坏,从而使地表面积扩大,地表土层抗侵蚀能理解被削弱了,这就造成了水土流失。坡面长时间被雨水冲刷,严重了会出现滑坡崩塌等事故。

1.3公路建设会影响沿线景观的格局

公路建设改变了地下水环境,这样会使原有的自然景观系统分割,景观要素被迫改变,景观的斑块比例结构变化,最后原有的一个整体景观就被划分成几个破碎的部分。

1.4公路建设的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过程中的架桥取土,采石采砂,建筑材料的准备和堆放和临时供应地的建设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地表形态被迫改变,水土流失加剧,水文网络发生改变等等。这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的稳定,对生态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1.5公路建成后车辆运行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公路建成运营后的污染主要包括:噪声污染、人为光污染、扬尘污染、重金属污染、汽车尾气污染等等。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也都经历着这种糟糕的情况。

2 公路环境的保护措施

2.1恢复公路坡边的绿植

在公路边恢复绿植对保护区域生态平衡有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采用撒草种、沟播、铺草皮、空心六棱专植草、栽植树木等方法来恢复坡边绿植。前期恢复中高羊茅和多年生黑麦草的效果突出。目前我国的植被护坡技术有了很大的进展。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公路环境质量也得到提高。

2.2在公路两侧推广绿化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下,能够释放氧气并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它的根部深深扎入土壤,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能够调节气候和水循环从而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绿化时,应该选用生命力顽强、能够抵抗环境污染、吸附净化能力较强的植物,这样才能让绿植发挥更大的效用。

2.3水土保持与公路防护相结合

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一致考虑,尽量达到工程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近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统一的目标。在路的接洽地段要设置好排水系统,保证排水通畅。要让公路在保证景观总体美观宜人的基础上保持优良的防护性能。

2.4加强公路施工组织管理

公路施工时应融入低碳环保的理念,引导施工人员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和工程规范来施工,还要尽量减少施工带来的不良影响。

2.4.1要尽量防止水土流失

径流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所以进行施工时应尽量避开雨季;施工路段要设置临时排水设施;堆放的水泥、沙子等易受冲刷搬运的材料,其要设置拦截的屏障,以防止施工时造成水土流失。

2.4.2大气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

施工时应选在最玫瑰风向的小风频处操作,在还要远离村镇,这样才能把粉尘污染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施工对周边要摆放隔音帐以防止机器运行的巨大噪音影响周边人群。施工段的各种废水应该集中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入水体或灌溉系统,以免造成水体污染。

3 结论

公路建设不仅要受到生态环境的制约,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就要求在前期勘探,工程实施中和后期运营阶段都要严格控制,既要保护生态环境,还要保障证道路高质安全,更要做到运营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相信我国未来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会越来越小,公路建设会更加成功。

参考文献:

[1]赵春,国大非.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北方环境,2003,02:3638

[2]胡应林.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J].科技信息,2013,20:476477

篇8

关键词:生态移民;文化适应;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41-02

一、生态移民

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目前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做了很多阐释,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认定的权威界定。葛根高娃、乌云巴图认为,生态移民是指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人们的短期或长期生存利益受到损害,从而迫使人们更换生活地点,调整生活方式的一种经济行为。有的学者则强调政府行为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如刘学敏认为,生态移民就是从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出发、把原来位于环境脆弱地区高度分散的人口,通过移民的方式集中起来,形成新的村镇,在生态脆弱地区达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有的学者强调生态移民的多目标性。如方兵和彭志光认为,生态移民从保护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环境出发,既考虑移民能致富奔小康,又不能破坏迁入地近期和长远生态环境,同时保护迁入地原居民利益不受损害,是多目标移民。还有的学者不但强调生态移民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而且也强调它的扶贫性质。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的综述报告也强调生态环境移民的多种目的。他们认为,生态移民是指为消除贫困、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把位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或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人口向其他地区迁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生态移民是在生态环境恶化的条件下实行的被迫迁移工程,由于环境的恶化,迁出地人民的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的状态,脆弱的环境已经不能承载人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移民是将环境保护与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结合起来的重大复杂过程。

生态移民的必要性及主要原因,在早期的研究中,学术界对生态移民的必要性论述较多,而且主要以西部为出发点,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西部地区干旱少雨,土壤沙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二是生态移民是缓解人口数量、分布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矛盾的需要。三是人们更新观念、转变经营方式、实现西部地区城镇化的需要。四是解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脱贫致富之间矛盾的需要。另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各项措施中,生态移民是成本较少而受益较大的一种方式。生态移民是环境保护和解决贫困问题各项策略博弈、对比筛选出的重大决定。环境的恶化致使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只能被迫迁移,另寻生存出路。生态移民是人不断适应自然的结果,生态移民自古以来在各民族各地区就发生过是谋求生存与发展的一条不得已的出路。生态移民是一项大型的工程,有些地区政府采取的是自愿与非自愿的方针,由于搬迁到新的环境定居需要很大的投资,对一些本来就很贫困的人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以扶贫为目的的生态移民存在目标未必瞄准的问题。但是生态移民缓解了迁出地的环境人口压力,尤其对游牧民族来说,实行生态移民,实现从游牧到定居,是牧区不稳定的经济向现代化的、科学的、稳定的畜牧业经济过渡,逐步改变牧区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定居是牧民走向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根本途径。

二、生态移民中的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的定义;“文化适应”这一概念源自英文单词“acculturation”,真正第一次使用到“acculturation”这个词的是美国民族事务局的J.W.Powell。他在1883年把“文化适应”定义为来自外来文化者对新文化中的行为模仿所导致的心理变化。这与科学研究意义上的“文化适应”还有很大差别。作为学术用语的“文化适应”是文化人类学家莱底菲尔德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化适应用于理解这样一类现象,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通过不断的接触,使双方或两个群体最初的文化类型发生变化。文化适应指持续、直接地接触两种截然不同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所导致的文化变迁。表现为由饮食、气候、居住、人际交往、规则和新文化价值观适应等体现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它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比一般的适应更为复杂。文化适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积极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策略。生态移民的文化适应是移民群体面临自然环境变化、生存空间转移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在各个方面所做出的一系列带有构建意义的调适。文化适应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人类文化的适应,首先是对大自然的适应,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在适应特定自然过程中建立起独特的文化体系,这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更是如此。在人类文化五彩缤纷的类型中,我们不难看出首先是和特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草原文化、河谷文化、平原文化、高原文化、沙漠文化、渔猎文化等等,因生存的环境不同而适应的方式各异,相应在适应过程中建立起的文化形态,也就各具特色。麦吉斯说:“人类是一种动物,和其他动物一样,必须与环境维持适应的关系才能生存。”虽然人类是以文化为媒介而达到这种适应的,但其过程仍然跟生物性适应一样受自然选择法则的支配。文化的本质在于适应。人们对自然的和社会的不断适应,积累起来则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新的适应又进一步带来文化的变迁。

文化适应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一个民族来到新的环境,首先要适应,才能生存下来,适应之后才会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再形成一种强大的新势的文化形态,进而促进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张扬,经济的繁荣与进步。因为文化适应是民族生存的前提,所以任何民族都会自己觉的适应新环境、新文化。文化的互动、调适会促进文化的创新与发展。生态移民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能否顺利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移民主体积极的适应新文化,主动的融入到新的文化群体中。生态移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涉及政治、文化、生态、教育、宗教、民族等问题,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

三、结束语

生态移民是将原来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人口迁移到相对适宜生存的地方,是在生态环境恶化后进行的人口迁移活动。生存环境的改变使传统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导致迁移主体的传统文化习惯发生了重大或彻底的改变。移民主体必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才能求得生存。文化的变迁引起了文化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改变迫使人们调整文化体系,适应新的文化。文化的变迁必然带来一

部分传统文化的流失,引发民族心理失落,但是文化流失不代表文化灭亡,发展是要付出代价的。文化是为人的,也是人为的,一个民族在新时代创造的新文化也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创造的宝贵民族文,化,也是带有本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的。文化是在适应、互动、调适、交融、碰撞中前进的。关于生态环境的恶化,绝不仅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变迁后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是掠夺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包智明.关于生态移民的定义、分类及若干问题[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1).

[2]皮海峰.吴正字.近年来生态移民研究述评[J].三峡大学学报,2008,(1).

[3]刘有安.张俊明.民族学视野下的移民“文化适应”研究――以宁夏南部的汉族移民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5).

[4]徐光兴.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4).

[5]马小平.赖天能.文化适应与社区重建:基于宁夏闵宁镇移民社区的实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08,(1).

[6]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44-245.

[7]焦克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效应分析――以蒙古阿拉善移民为例[J].西北人口,2008,(5).

[8]王培辉.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村居住模式适宜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6).

[9]杜晓丽.中国西北沙尘暴地区生态移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2).

[10]阿不力孜.生态移民反贫困的实证研究――以阿克苏柯坪县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

[11]杨牡丹.生态移民工程与蒙古族文化变迁[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2).

[12]王亚鹏.少数民族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3]瞿明安.社会转型中的民族文化适应机制[J].贵州民族研究,2000,(4).

[14]庄孔韶.银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5]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16]林志斌.谁搬迁了?――自愿性移民扶贫项目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王朝良.吊庄式移民开发――回族地区生态移民基地创建与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8]巫迭.社会变迁与文化认同――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J].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19]包路芳.社会变迁与文化调适――游牧鄂温克社会调查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0]范玉春.移民与中国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森林;环境污染;环境保护;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51-1

1 森林生态、资源及其功能

森林与人类存在重大关系,首先森林能够维护和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其次,森林不断为人类提供木材、能源材料,各种林产品和动物、植物性的副产品,这些仍然是现代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不可缺少的物资。

1.1森林生态系统的优势和特点

森林系统是地球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与陆地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有着最复杂的组成,最完整的结构,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最旺盛,因而生物生产力最高,生态效应最强。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和优势:森林占据空间大,林木寿命延续时间长;森林是物种宝库,生物生产量高;森林是可以更新的资源,繁殖能力强。

1.2我国的森林资源

一个国家森林资源的消长,每日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关于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状况,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森林资源,按林种划分,可分为用树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竹林、特用林等几大林种。按林龄组划分,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三种。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从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来看,都是不足的,与我们这个国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相比是极不相称的。

1.3森林的多种功能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对人类社会所能发挥的效益也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一是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这是直接效益;二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的作用,这是间接效益。森林的主要功能和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各个方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护田保土;调节气候,增加降水;保护环境,净化大气;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

2 森林保护对策

多年来,我国森林的培育和保护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问题。森林大面积的采伐,加上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和森林火灾的毁坏。主要林区的可采资源显著减少,新培育的中幼龄林,多数林分质量差,生长率低,相当多的地方造林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光山秃岭面貌没有多大改变,随着对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亟待解决。

2.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森林作用的认识

森林作为维护良好的陆地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人类是处处离不开它的防护作用的。一个国家的林业发达与否,对国家的富足,民族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有了发达的林业,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

2.2提高森林资源的造林速度和质量

近年来,我国持续开展了植树造林运动,投入的劳力和时间确实不少。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把造林看作是挖坑栽树的简单劳动,而没有注重科学造林、缺乏科学的规划设计、树种选择不当、栽植不讲究质量、缺乏必要的检查验收制度和抚育保护措施,没有控制人为的和牲畜的破坏,因而年年造林不见林,即使成活了也生长不良,不能成林。

2.3加强采伐森林资源管理,严厉惩罚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坏植被的行为

我国森林资源少,对森林采伐应严加控制。但是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对木材的需要量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不得不多采一些木材;同时现行的采伐管理体制混乱,造成采伐难以控制。加强采伐管理可通过统一掌握采伐计划,产销集中经营、各级地方政府加以限制计划外采伐、企业应按原设计修建林场和道路,合理铺开采伐等措施。

2.4预防森林资源火灾和病虫危害

我国森林防火工作,尽管年年在各地坚持不懈地开展,近年来森林火灾的发生次数也有所减少,但总的来说火灾的损失是严重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一方面由于机构不健全,监测、预报和防治技术跟不上,一方面是我国人工林的比重越来越大,森林病虫危害不仅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十分危险。

2.5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我国森林普遍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森林多的林区多数没有进行森林抚育。大部分人工幼林和一部分天然幼龄林中,都存在林分过密问题,有的因为没有砍伐,林木十分拥挤,大部分处于严重被压境地,影响生长,并使林分状况不稳定。在采伐中,应注重森林“破坏容易恢复难”这个特点。在计划投资等方面,单纯从增多角度考虑,按照森林生长规律,做出合理安排全面经营好森林。从政策上来说,在制定和执行多样林业政策,鼓励群众造林的积极性。

2.6健全法制,依法治林

健全法制,实行依法治林,是势在必行的根本之计。我国的森林过去所以遭到严重的破坏,归根到底是没有尽早制定森林法和与之相适应的各项林业法规,人们的法制观念非常淡薄,加之一度无政府思潮泛滥和其他人为的原因,致使我国森林长期处于被肆意摧残的境地。对破坏森林的各种案件,要认真清查处理,对违法分子要严厉打击,根据肇事情节和森林法及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给予应有的处理。各地应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建立健全林业公、检、法机构。

参考文献

[1]潘家坪,常继锋.中国森林保险政府介入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0(3)

[2]陈仲新,张新时.中国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J].科学通报,2000(1)

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生态道德教育策略

一、前言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我国经济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在构建优质物质生活环境的同时却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这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例如,大量汽车尾气的排放,导致气候不断变暖,植被的破坏促使沙尘和雾霾天气增加等。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进行小学教学的过程中,积极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对于促进小学生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重要联系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功底、帮助学生掌握大量汉字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它既包含对词汇的掌握,也包含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因此,在积极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同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相连具有重要意义。新课改为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将课本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传播,还应当适当地增加课堂内容,促使学生道德观念的提高。因此,将生态保护这一道德观念融入小学语文课堂十分可行,同时两者之间也存在必然的联系。小学语文教师将重要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融入课堂当中,能够促使学生在理解字、词等内容的同时,掌握更多的人文内涵,促使其心灵得到熏陶,从而培养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Ⅲ。小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但能够从中收获丰富的基础知识,心灵还能够得到净化、思想也能够得到熏陶,这种做法充分实现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小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下来的道德知识,能够促使其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语言更加丰富,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理解更加深刻,从而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三、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策略

(一)提高教師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是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的主体,而小学生又处于身心发展不健全的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积极引导,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品德。所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校的安排下积极参加生态道德素质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生态道德素质,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对小学生展开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应积极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积极同其他小学建立有效联系,促使语文教师的生态道德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都能够有所提高,从而促使生态道德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充分运用基础课程展开生态道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培养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基础汉字和词汇等知识,提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词汇教学和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新时期,要想积极提高生态道德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拥有生态道德培养意识的情况下,将相关知识内容融入词汇和阅读教学。

首先,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识字教学当中。例如,小学生在对儿歌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在学习“天气晴朗河水清,小小青蛙大眼睛”这一句儿歌时,教师应及时抓住歌词中同生态和大自然紧密相关的词汇,在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大自然情境的同时,告诉学生保护河水和天空的重要性,并通过多媒体等软件为学生播放未受到污染和已经受到污染的河水以及青蛙的图片,促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深刻的环保意识。接下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制作相关环境和生态词汇的卡片。这样一来,在实现生态道德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紧密相连的基础上,学生的词汇和生态保护意识都能有所提高。

其次,将生态道德教育融入阅读教学当中。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描述大自然美景的文章,如《火烧云》《海上日出》等。教师应及时抓住文章同生态道德教育之间的关联,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例如,在讲解《观潮》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热爱钱塘江潮水美景的情况下,适当地对污染后的钱塘江进行介绍,促使学生了解破坏生态和环境的可恶之处,同时促使其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三)运用实践活动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新时期,我国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的全面培养,这样一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教学有所增加,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课程时间,举办保护生态的主题活动。例如,为学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促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对城市附近环境的变化进行观察,引导学生亲身感受环境变化,总结生态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结论

篇11

一、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但是现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1.全社会生态建设与保护意识薄弱。一些地方与部门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未能很好地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唯GDP马首是瞻,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

2.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中国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实践中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管护的思想仍普遍存在,经济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3.生态保护管理体制不顺、机制欠健全、法制不完善。环境保护仍然是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基础薄弱,执行力量不足。

4.约束机制与监督机制欠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人、财、物)严重不足,环保欠账过多,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研究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严峻形势,出路只有一条,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1.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与承受能力,坚决禁止过度性开发、掠夺性开发;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与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共生共赢。浙江省杭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称道。环境是杭州的立市之本、优势和潜力所在,2011年1月杭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杭州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具体要求:突出杭州的生态优势和战略资源,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型城市,打造美丽杭州。得益于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坚定践行,近年来杭州市先后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城市、绿化模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荣誉。

2.自觉尊重和运用自然规律,促进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任何规律都是客观的、必然的,因而只能尊重、利用而不能相违背,否则必然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已被无数的现实所验证。引导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2012年浙江省杭州市提出要着力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十大产业为重点加快发展高端新兴产业,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着力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强截污纳管工作。着力加强执法监管和内部管理,加快构建以乡镇、园区为重点的网格化监管体系,探索标准化执法程序,加强环境风险防控。

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发展循环经济。中国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的,突出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促进速度与结构的相统一;必须以改善质量为关键,促进速度与质量的相统一;必须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促进速度与效益的相统一。为此必须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低能耗与低排放的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推进产品回收、再生和复用等。有中国大竹海之称的浙江安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为环境是安吉最大的资源,生态是安吉永久的财富,让青山绿水成为储蓄的GDP,让蓝天沃土成为永恒的不动产,让能源资源得到永续利用。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强化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开发,把许多地方视为包袱的生态保护提升到区域发展的比较优势,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山区经济发展之路,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样本。

4.通过法制建设,推行生态补偿战略,建立补偿机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导向,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通过法律法规的健全与实施,深化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求高消耗资源型、高消耗能源型、高污染环境型企业对资源环境消耗与环境污染作出回应与经济补偿。通过配套的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切实履行环境损坏赔偿制度。近年来,浙江台州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把“山海秀丽”放在了“富裕和谐”前面的举措,体现了谋求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明确提出以产业链为核心,用环境整治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产业生态化。把产业转型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举措,向重污染高能耗产业开刀,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重点产业整治。近年来台州全市完成了24个重点区域的摘帽整治,医化企业数量从2000余家整合下降到目前不到200家。

5.建立生态文明的考核评价和硬约束机制。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指标体系和推进办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绿色GDP提了很多年,实施起来却很难,主要是没有可定量评价的标准,必须改变唯GDP马首是瞻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之中,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被誉为“浙中承德、天然氧吧”的浙江磐安县倡导生态也是生产力理念,基于山清水秀的独特优势,通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居兴县”三大战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磐安绿色崛起。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评价体系:建立注重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把资源能源节约指数、生态环境治理指数、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等生态文明指标,纳入乡镇和职能部门及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之一。

6.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公众的资源意识、节约意识、环境意识,形成合理、理性消费的社会风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针化作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珍爱自然、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截止到2011年,浙江省累计建成6个国家生态县(临安、桐庐、开化、安吉、义乌、磐安)、4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74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村9个、省级生态乡村939个,国家园林城市22个等。按照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的总体要求,以建设“富饶秀美、和谐安康”的生态浙江为目标,2012年8月,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印发《浙江省“四边三化”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四边区域(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洁化、绿化、美化行动,对全省国省道公路可视范围内和铁路线路保护区内影响环境的“脏乱差”进行全面整治,并明确要求在2014年底显成效。2012年11月,一份已在征求意见中的《浙江省省级绿道网布局规划》初稿,提出到2020年,浙江有望拥有超过4000公里的绿道。这些依山傍水的绿色道路,除了是步行骑行游玩的好去处外,也可能是我们上下班的通勤之路。从2011年开始,浙江就与江苏省政府联合规划了环太湖的绿道网,目前湖州环太湖绿道主线已初具规模。

7.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共享生态文明成果。面对气候变化日益严峻,走低碳之路已是未来发展必然趋势,低碳经济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最新国际游戏规则。我国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做出了正式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了实现这一承诺,我们一方面可通过国际间学术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根据国情,去伪存真,为我所用,如利用并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解决现实问题,强化与之相关的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另一方面重视碳汇工作,切实增强海洋、森林、草原和湿地的碳汇意识,努力构筑天然碳汇生态屏障,大力发展好蓝色海洋经济,保护和发展好森林、草原、湿地,通过发挥各自生态功能,努力完成国家增加天然碳汇、保护碳贮存、促进碳替代的重大任务,造福人民。

篇12

一、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统计

在CNKI中以“生态旅游”为关键字进行期刊文献检索,并限定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共输出3025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并且在Science Direct中以“ecotourism”为关键字,并且限定来源为Journals,时间为最近二十年,共输出3763条检索结果(截止于2015年1月)。

按照文章发表时间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此外,将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占该年旅游相关研究文献数量的比重的变化趋势与历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的变化趋势比较,同样可以佐证上述结论的内容。虽然2000-2011年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数量持续增加,但是其占当年旅游相关文献的比重却是在逐渐下降,说明旅游研究内的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研究增长,使得生态旅游的研究趋势下降。

通多对比可以发现,1999年之前我国生态旅游相关研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1999年被定为“生态环境游”主题旅游年,也是自该年后,发表在核心期刊以及CSSCI的相关研究文献超过100并且持续增长十多年之久,直到2011年之后有所下降。2011年之后的相关研究在下降之后继续呈增长态势。而国外的相关研究近二十年来持续增长并且其峰值超过我国2011年峰值。生态旅游深度和广度都有较大突破。图1中并未显示1995年之前国外相关的文献数量,实际上此前的相关研究数量累计达307篇之多,原因在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概念是由国外引进的,相比于H.C.Lacsurain正式使用这个专业词汇晚了近10年。

二、国外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生态旅游”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顾问,墨西哥学者Lacsurain于1983年第一次提到西班牙语“tourisimo ecologico”, 并在1987年在研究中描述为:“到没有扰或受到污染的天眼地区,以研究或观光目的地的天然景色、野生资源以及过去或现存的文明现象为目的的旅行”。Elizabeth Boo(1991),更为严谨的将生态旅游描述为以观光、学习自然景观、野生资源和目的地过去或现在文化为目的,此外,生态旅游能够起到给目的地筹集经济支持,为本地社区提供就业岗位,为大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倡导,并且对保护环境和发展可持续旅游活动有促进效果。此后随着国际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研究不断深化,不论是世界各地的旅游组织或者是学者,都阐明了各自的观点。Fennell(2001)在对八十多个定义归纳比较的基础上,总结出生态旅游主要集中于价值导向型,例如可持续性发展、品德道德、教育、当地社区等。Blamey(1997)的研究认为以下原则是主要核心:旅游吸引物是以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为基础;旅游者与目的地的交互主要是学习与倡导;旅游体验与相关产品管理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国外相关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关于CBET,即社区参与旅游。研究内容涉及可行性分析、社区参与的主体、方式以及其发展、利益相关者等方面。例如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认为社区参与旅游的条件有:有吸引力天然生态风光和野生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以及专业研究人员。社区的生态系统承受力可以容纳一定数量的观光客。目的地社区居民在感受旅游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依然对接待旅游者感兴趣。目的地管理者可以有效的做出管理决策。对本地文化和传统风俗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对市场预测不超出生态旅游区的服务范围。

三、国内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定义的讨论也由于各自学术背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例如唐建军(2004)认为生态旅游是以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准则,通过保护性开发,使旅游者、目的地企业和本地居民获得响应的利益,使百姓受到生态保护的教育的旅行方式。卢小丽,武春友(2006)对比了国内外四十个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概念与定义,归纳出了大多数概念论述中涉及的八个标准:“以天然生态资源为基础、环境保护、本地社区受益、环境保护教育、道德与责任、可持续发展、旅游体验和文化”。

国内关于生态旅游资源的研究以分类评价、环境承载力、目的地开发等研究为主要内容。例如王洁,杨桂华(2002),孙道玮等(2002),李慧欣(2004)认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的研究对实现生态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社会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资源空间环境承载力心理承载力、和环境管理承载力都是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内容。而社会文化因素、社区的文化程度、带薪假期制度的影响、基础设施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区域经济发展容量、旅游者心理因素、时间和气候因素、目的地景区与当地社区的相互关系、内外部的管理等等。环境承载力是衡量生态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水平和可利用潜力的重要指标,在学者和企业间日益受到重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构造某个环境承载力测量模型为主要手段,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来描述某个旅游目的地环境系统的承载潜力状况。

四、结论与启示

篇13

1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义乌市位于浙江省中部,金衢盆地东缘,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19°49′~120°17′和北纬29°02′~29°33′之间,市域面积1105km2。义乌的土地利用结构基本呈“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格局,人均耕地仅0.03hm2,远低于0.08hm2的全国平均水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7.19亿m3,折合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057m3,仅为浙江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一半。2009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3.02万,常住人口120万。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9.5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1457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461美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8∶43.8∶53.4。本文所用数据主要为义乌市国土局多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04修编)等相关资料进行生态系统分类,共分为农田、草地、森林、城镇居民点、河流/水库等5类,具体面积见表1。

1.2研究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方法来自Costanza等[3]。首先从环境现状出发,考虑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方式对研究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进行分类,综合各种资料确定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内容和基准价格,最终汇总得到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其计算公式可表达为:niijimjRVA11。式中R为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Vij为单位面积的第i类生态系统第j项生态服务价值,Ai为第i种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可以看出,生态服务的基准价格对最终计算结果具有重要影响。Costanza等提出的基准价格主要反映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在中国直接运用存在一些争议。我国学者谢高地通过对国内700位具有生态学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提出了中国不同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近年来在国内研究中被广泛引用。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是指生态系统产生生态服务的相对贡献大小的潜在能力,定义为全国平均产量的农田每年自然粮食产量的经济价值[4]。由于该项研究成果主要针对自然生态系统,对城市建成区等人工生态系统类型只能作归零处理。本文认为,在现实的城市范围内,虽然地表覆盖物以建筑和不透水材料为主,但考虑到仍有许多绿地和公园,所以从便于操作的角度将城镇居民点的生态服务价值简单等同于荒漠生态系统进行计算。

根据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研究报告的观点,生态系统服务是人们从自然系统获得的收益[5],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生产服务的经济价值可以通过主产品产值和副产品产值之和减去总成本获得。2005~2009年全国粮食每亩纯收益平均为168.29元①,依此计算中国1个生态服务价值当量因子的经济价值量为2524.35元/hm2。结合谢高地等提出的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得到义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基准价格(表2)。义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与驱动力分析2.1义乌生态服务价值演变1996年、2000年、2005年、2009年义乌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约为48.37×108元、48.07×108元、47.66×108元、45.99×108元,14年来降低了2.38×108元,平均每年减少约0.35%。河流/水库和城镇居民点提供的服务价值有所增加,但增幅非常有限。森林、草地、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日趋减少,减少最多的农田生态系统14年来降低2.43×108元,降幅达36%。除文化服务外,供给、调节、支持各类服务的价值都逐年降低(表3)。1996~2009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表明了义乌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

2.2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义乌近年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指示了景观格局扰动的方向。生态系统的空间和数量格局主要受非生物、生物和人类活动等三类因素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在一系列尺度上均起作用,而生物因素通常只在较小的尺度上成为影响格局的原因[6]。在中到大尺度上,非生物因素(如气候、地貌、地形等)为景观格局提供了物理模板,生物和人为的过程通常在此基础上相互作用,最终产生独特的空间格局[7]。

2.2.1自然地理与历史文化因素

区域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和资源分布等自然地理特征是生态系统服务形成与维持的基础。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人类活动的影响较为有限,区域景观结构主要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自然资源是形成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因素,河流水系等自然因素对生态服务的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此时景观格局相对稳定,格局动态较为平缓,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构成都体现出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义乌凭借着“五山一水三分田,一分交通居民点”的格局,获得了相应的自然禀赋。在义乌生态服务价值的构成中,调节和支持服务始终占据了较大比重,供给和文化服务的重要性相对要低,这不仅体现了义乌的资源禀赋和生态基础,也说明在当前的国民经济体系中,缺乏市场的生态系统服务一直被低估甚至忽视。相比其它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义乌缺乏高服务价值的湿地生态系统,因而在其生态服务价值构成中,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大的贡献者。以2009年为例,森林生态系统约占义乌市域44%的面积,却提供了全市75%的服务价值;而城镇居民点虽然占据了22%的市域面积,提供的服务价值却只有1.8%。

自然环境如同框架和模板,在支撑城市发展建设的同时,也对城市形态、产业结构等具有一定限制作用。在长期与自然的适应和互动中,人类逐渐形成了各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地域文化,塑造了城市的景观要素布局形态,体现出人类对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同理解。这些独特的区域文化影响着特定区域人类对自然利用模式,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也逐渐成为影响生态服务价值的重要因素。义乌被群山环抱,耕作较为困难,但地处浙江省地理中心,作为浙江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造就了义乌历史悠久的经商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义乌以“小商品经济”为龙头拉动经济增长,市场和商贸业飞速发展。研究期内义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GDP的比重逐年降低(表4),说明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低。通过选择适当的经济发展策略,义乌不仅避免了自然禀赋的限制,也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并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十,值得其它城市学习借鉴。#p#分页标题#e#

2.2.2城市功能与人类管理因

素城市(包括其中的各种景观要素)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与区域自然环境之间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的功能是指城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起的作用。城市功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基本格局,密集的道路交通网络构成了现代城市的基础框架,也将自然区域分割块化,进而影响市域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的分布。不同的城市功能定位导致生态服务内容和价值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制订的城市管理政策也会大不相同。例如传统的工业城市对原材料的高度依赖导致生态服务价值不断降低,而旅游城市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则要求城市的生态服务长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影响和改变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尹海伟等对济南市城市绿地梯度的研究表明,城市管理政策改变了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景观格局,从而影响市域生态服务的分布[8]。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提供生态服务的自然资源逐渐被取代。1996年以前,义乌的总体定位为小城市。1998年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开始贯彻“以商兴市”战略,突出“现代化”的主题,建设现代化的中等商贸城市,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市郊大量平坦的农田在城市化过程中变成了城镇居民点,表现在生态服务价值上就是供给、调节、支持三大类服务价值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文化服务价值略有升高,但生态服务总价值不断降低,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十分明显。义乌的丘陵地貌使森林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难度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服务价值降低的程度。可见在快速城市化地区强调以生态保护政策为导向、引导城市用地合理增长是有效避免生态服务价值减少、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3基于生态服务优化的土地利用思路

3.1城市景观格局应维持生态服务价值基本稳定

城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修复与维持发展能力低下,对环境支持系统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从城市生态安全的角度来看,最基本、最重要的生态服务稳定持续的供给必须得到保障。在高速发展的城市中,位于城镇生态系统和乡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山体、滨岸、河网及湖泊等孤立的的亚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这些提供关键生态服务的土地与脆弱的的生态系统或区域一起构成了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不能作为常规的城市建设用途。正如建筑师余琪所说,未来城市里高明的建筑师不是决定在那里营造建筑,而是决定在哪里不可以营造建筑[9]。原国家建设部已于2002年颁布了《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要求对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矿产资源分布区等地域予以强制性保护。这些区域与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的关系如同“背景与图案”,虽然并不引人注目,但背景是图案的衬托与支撑,一旦被消除则图案也将不复存在。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义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形势较为严峻。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在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转化时必须综合考虑(表5)。因此,应严格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加强耕地保护,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要充分发挥义乌良好的经济条件优势,在《义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市域生态服务价值、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和义乌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将绿色体系引入城乡建设中,形成以青山、碧水、丘陵等为基质,镶嵌城镇、村庄、湖库等景观斑块,以道路、江河为廊道,形成城市生态圈、城市东南西北四片楔形绿地即“一圈四楔”为特征的城市景观格局。

3.2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生态工业产业格局建设

基于义乌市的产业现状,在进行工业用地布局时应依托中国小商品市场群,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模式为基础,推进城镇生态工业、农村生态产业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建设现代生态工业商贸城市的目标,加速工业经济集聚步伐,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在功能上形成“一体两翼”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表6)。综合运用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化、系统化等手段实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与回用”的反馈式流动经济模式,在企业、工业园区和区域经济三个层面建立生态工业体系,促进生产建设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3.3以生态景观为重点的人居环境建设

为保护义乌丰富的自然山水、文物古迹资源,营造生态家园,必须以提高城市宜居性为核心,整治城乡环境,完善城镇基础设施,积极引导、推进居住和交通系统的生态化建设。大力建设市区绿地,合理配置各级公园和广场绿地,形成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公共绿地系统。以义乌城市东、西、北三块楔形绿地为依托建设生产防护绿地,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保护和建设义乌江两岸的景观生态,建设纵横交错的绿色交通廊道和绿色节点,构建城市绿色交通生态网络体系,创造有鲜明特色和个性的城市空间(见表7)。

篇14

关键字: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存在问题;原则 ;措施Abstract: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city, c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has also obtaine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ecological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topic, this article unifies own work experience,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principles and design measures in some detail.

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 principle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1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加强,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设计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讲究生态方法,本文就是从当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现状出发,以原则和方法为核心进行论述。

一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当前状态下,虽然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经济和生态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将经济的发展视为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有些情况下片面的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的保护,采取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以牺牲城市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经济和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这发展极不协调。虽然之后人们意识到生态的重要性,但是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二者还是存在着一些矛盾影响了生态设计的顺利进行。

(二)设计者缺乏生态理念

设计者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生态建设,设计者首先要具有生态意识,这样才能够将自身的设计理念转变为设计方案,经由施工者的施工呈现出来,但是经过调查发现,一些设计者的生态理念欠缺,缺乏创新的意识思维,对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面不够敏感,成为设计工作的瓶颈所在。

(三)缺乏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管理

健全的管理模式是确保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在管理方面缺乏力度,管理措施和制度不能够贯彻落实,这也成为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制约因素,需要尽快改进。

二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坚持的原则

为了避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坚持一定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成长性原则。生态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出于一种静止状态的,二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因此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也要在变化发展的状态下寻求新的创新设计观点,坚持成长性原则。力求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的成长发展的空间。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坚持成长性原则,能将城市有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生态因素很好的融合,并将它们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生命状态进行保护和发展,实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

其次要坚持多样性的原则。要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多样性原则是必须要坚持的。生态城市的多样性和城市的自然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生态城市的规划要以这种联系为基础进行设计,实现城市自然资源和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

最后需要坚持承载力原则。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需要和城市本身的承载能力相吻合,要在城市能够接受的最大极限之内进行设计活动。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合理的解决城市本来存在的生态问题。

三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分析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讲究一定的措施,力求做到各个环节都实现协调发展,下面本文就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空间设计措施、景观配置措施、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城市空间结构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结构设计需要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为特征,并且重点将城市的山水资源当做设计的中心,并且以绿色生态城市为核心进行规划设计。具体说来,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城市的内部空间设置为组团式的结构,在各个区域内利用植物等作为隔离带;或者是进一步的完善城市中的绿化景观,合理布置城市水域体系,形成良好的生态城市的空间景观结构布局。

(二)城市景观配置设计措施

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除了要满足生态性之外,还需要符合城市美观的要求,因此在设计时还需要注意景观的配置,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实现人、景以及城市环境的充分融合,并且结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有机的设计,打造具有文化底蕴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城市的景观主要有道路、标志以及居住区等,在设计时要将这些要素相结合。

(三)城市水循环设计措施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源泉,在城市水循环系统的规划设计中一定要坚持生态原则,进一步完善城市污管网的布局,在城市下水道口的位置还需要设置一些阻隔油污的装置,避免对水造成污染。同时,还需要建立起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及时的处理,防止污染城市的生态环境。还需要对地下水的开采进行控制,并适时的进行进化处理,保证城市的水源清洁。

(四)城市城市交通设计措施

交通的流通量是检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流通量过大可能会造成城市交通环境的拥堵,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城市空气,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一定要重点加强对交通的设计。为此,在城市交通系统的设计时要充分的发挥公共交通的职能,尤其是在城市的中心地带,流通量较多的地区要尽可能的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在道路设计时需要尽量的避开生态较脆弱的地区,且交通建设中要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铺设生态功能的绿色道路以缓解交通压力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结束语:近年来生态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人们对生态建设的呼声越来越强烈。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成长性原则、多样性原则以及承载力原则,又从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设计、景观配置设计、水循环设计以及交通设计四个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实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良性发展,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转。

参考文献:

[1] 杨明白 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探讨 科技与企业,2012年第19期

[2] 陈水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相关问题分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