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工程监理结论范文

工程监理结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工程监理结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工程监理结论

篇1

关键词:工程建设;监理;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266-0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推行监理制度的项目逐渐增加,工程监理就是指监理方根据国家批准的相关文件以及先关法律与委托方签订有效的合同,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工程监理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并得到了完善。在国外,工程监理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史,并且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效果评价就是对监理目标的状况、质量、水平以及绩效的反映。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质量的评价、进度评价、投资的评价、合同的评价、安全效果的评价等。

1 监理效果的含义及监理任务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效果指的是监理方对工程施工状况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工程建设的状况则是委托方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业主主要是通过监理实施效果的状况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是否有价值,以及监理机构的工作情况。施工方主要通过监理效果来考察监理方对施工工作监管的重要性,并及时的与监理方沟通双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监理方则可以通过监理效果来考核监理人员的工作状况,依照反应的状况来实施奖惩,总结工作经验,提高监理水平和质量。监理方在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可以赢得市场上的优势竞争地位。

监理任务指的是监理方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实施监控。要达到监理的目标主要可以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合同、安全、信息等方面实施监督。通过质量、投资、合同、安全等方面的监理效果可以反映工程建设阶段的监理效果,还可以反映施工阶段的真实情况。

2 监理效果的评价

监理效果的评价指的是检验施工阶段监理效果合格的评定,监理效果的评价也是监理活动当中一项重要的环节。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使监理机构及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上面的不足,并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出与同行之间的差距,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还可以提高群众对监理行业的认识,并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使监理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及体系的了解,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监理效果的评价。

2.1 内容

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讲的是要根据监理目标实施的情况,工作质量,绩效的反应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质量监理效果的评价,对投资监理效果的评价、对合同监理效果的评价、对进度监理效果的评价等。

2.2 指标

定量评价是监理效果评价的表现形式。定量评价是对每个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精确的计算,通过得出来的数据反应监理实施的效果,这样就会使监理效果评价的结论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监理效果的评价指标是能够如实的反映出监理效果的,它同时还能满足各参与施工方的对监理效果评价的要求。

监理效果的评价参照的监理指标主要有:质量指标、进度指标、投资效果指标、合同监理效安全指标、组织协调指标等。

2.3 体系

按内容和范围来说,监理效果评价可以分为全面和单项的评价。全面评价指的是对建设阶段的各个方面实施监理情况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单项评价指的是通过对项目建设阶段当中某一部分实施监理的状况进行的评价。其主要是通过局部的监理效果反映出各个阶段的问题,并对工作作出改进。全面评价是各个单向评价的综合而形成的,其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反映监理目标的实施状况、质量和绩效。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使监理机构及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上面的不足,并不断的总结经验,找出与同行之间的差距,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提高群众对监理行业的认识,并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使监理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及体系的了解,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监理效果的评价。

参考文献

篇2

关 键 词:建筑节能;监理;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work of supervision is actually a control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supervision project products, to take the effective control processes in the formation process. Process control prior to control, in control, after the control of three stages. This paper talks about their own views.Key word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supervision; quality 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伴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渐开展,建筑节能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和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全面实施在我国时间不长,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自2004 年以来,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相关的文件、规范、管理办法等,对监理在建筑节能中应做的工作也做出相应规定,但对监理在这项系统工程中的定位仍局限于施工阶段监理,由于建筑节能不涉及结构安全且靠眼看、手摸又检查不出来,在没有硬性约束的情况下,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给节能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而建筑节能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新的分部工程,监理工程师应当依照法律、法规以及建筑节能标准、节能设计文件、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及监理合同对节能工程建设实施监理,监理工程师如何对建筑节能进行质量控制。

1 事前控制

注重事前控制,以发挥预控作用,防患于未然。

首先监理工程师应对建筑节能设计进行审查,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使用经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批准的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查验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结论是否为合格,审查建筑节能设计认定和备案(含设计变更审查和备案) 情况。工程项目施工前,要对建筑节能相关施工单位资质进行审查,然后在图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节能设计的意图、标准和要求,提出疑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会审纪要,经参会各方签字认可后执行。

其次,为了进行有效的节能控制,主要的监理工作宜细致入微,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建筑节能标准与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具有进行质量控制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监理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符合建筑节能要求的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编制监理规划中建筑节能监理专项方案及专项实施细则,监理工程师要严格按照有关节能技术规范标准的要求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节能专项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的节能措施,项目节能的重点部位和关键工艺监控措施要符合要求。重点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节能标准、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看施工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施工工艺是否先进合理,能否指导施工,是否切实可行保证工程质量,建议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按相关标准图集设计出的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填充墙、封闭阳台、伸缩缝、沉降缝等保温细部详图。

再次,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施工单位建筑节能管理体系和人员素质是否符合要求,查验施工单位建筑节能相关人员,如项目经理、施工员、质量员等参加建筑节能专项培训的情况,是否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设行业专业技术培训结业证(建筑节能) 》。考察施工单位选择的试验检测室资质、试验范围、计量认证和试验人员的资格证件。

事前控制是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监理工程师若能在具体工程项目上做好施工阶段的事前控制工作,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返工,避免人、财、物、施工机械和施工有效时间的浪费,并能大大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因此,施工阶段质量的事前控制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2 事中控制

严格事中控制,每天巡视检查,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既成事实而积重难返。

首先,监理工程师必须检查进场的建筑节能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含技术) 的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质量证明文件、产品说明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的要求,审查建筑节能材料、构配件、设备(含技术) 是否取得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建筑节能产品(技术) 认定标识证书,并按规定见证取样送检复试。特别是进场的保温材料、保护层材料(抗裂剂等)和固定材料(胶粘剂等)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有效期两年的形式检验报告。主要材料进场后,要按批次见证取样送至检测试验单位复试,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确保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其次,根据标准、规范要求,对易产生热桥和热工缺陷部位的施工以及墙体、屋面等保温工程隐蔽前的施工,要求监理人员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测等形式,按施工程序及时跟班到位进行监督检查,因此加强巡视和旁站监理,实施工序过程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监理工程师应合理制定监理旁站工作计划安排,认真实施旁站监理并留下记录资料。外墙屋顶隔热材料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监督做好屋顶各层隐蔽工程记录。外窗工程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监督做好外窗安装工程施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报验,要求施工单位先行自查合格,完善相应自查资料,填报验收申请,监理工程师经验收合格予以签认。监理核查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时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不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和细部节点要返工处理,不合格的项目不能验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保证单位工程质量。

具体的做法有检查凿洞开槽位置是否正确,基层处理是否清除干净;聚苯板必须与基层粘结牢固,无松动空鼓现象;抗裂砂浆与聚苯板粘结必须紧密,无脱层、空鼓,面层无爆灰和裂缝;网格面的铺贴和搭接宽度、粘结胶浆和抗裂砂浆的厚度必须符合要求;分格线、滴水槽、门窗框、管道、槽盒上残存的砂浆等应清理干净;对给排水、取暖、通风、空调、电气等系统的调试,其节能实况应符合设计和规范、标准的规定等。

再次,要严格控制节能设计的工程变更。建设各方均不能擅自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内容,降低节能标准。如需变更须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变更,并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审查合格后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第四,监理工程师应做好工程施工中建设节能各项资料的日常管理,应做到:注意时效,及时整理,真实可靠,内容齐全,分类有序。

3 事后控制

做好事后控制,绝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质量隐患或不合格项,严把质量验收关。

节能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事先进行自查与复验合格,提出质量验收申请报监理单位验收报告。由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验收。1) 对每个检验批施工质量予以检查验收,审核报验资料并实测实量、观感检查。必须在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检查点合格率达到90 %以上的前提下,才能签字认可;2) 对分项工程质量进行审核验收签字;3) 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审查质量控制资料、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并抽查其主要功能,观感质量状况,在确认该分项工程质量合格后方可签字认可;4) 建筑节能工程竣工后,随同单位工程一并进行竣工验收;5) 编制的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中应阐明贯彻建筑节能标准的实施情况。存在不合格质量问题提出书面整改通知单,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回复后,由各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均达到合格要求后,报建设单位组织验收小组进行检查验收。

建筑节能工程完工后,对节能分部工程进行专项质量评估,并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和监理单位有关负责人审核、签字、盖章,做好建筑节能监理工作总结。要做好建筑节能有关工作用表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建筑节能专项验收资料应当单独组卷归档保存。

建筑节能工程作为建设领域的一个新分部工程,它的实施是一项必须强制性执行的国策,是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即将面临的新课题,作为实施和推动这一国策的监理人员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随时充实自己,随时总结经验,做好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为我国建筑节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3

会议收到论文报告58篇并印发了文集,有140人参加会议,在第一天的大会和第二天的分组会上分别有17位和26位专家作了报告,另外还安排了半天时间进行自由发言和讨论。会议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不同观点之间也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流。

鉴于这一会议的论坛性质,以下仅就会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作一归纳,提交与会专家考虑并审议。

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结构安全性是结构防止破坏倒塌的能力,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主要决定于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水准,也与结构的正确使用(维护、检测)有关,而这些又与土建工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条例等)的合理设置及运用相关联。



1.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对结构工程的设计来说,结构的安全性主要体现在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与结构的耐久性等几个方面。我国建筑物和桥梁等土建结构的设计规范在这些方面的安全设置水准,总体上要比国外同类规范低得多。



1.1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

与结构构件安全水准关系最大的二个因素是:1)规范规定结构需要承受多大的荷载(荷载标准值),比如同样是办公楼,我国规范自1959年以来均规定楼板承受的活荷载是每平方米150公斤(现已确定在新的规范里将改回到200公斤),而美、英则为240和250公斤;2)规范规定的荷载分项系数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的大小,前者是计算确定荷载对结构构件的作用时,将荷载标准值加以放大的一个系数,后者是计算确定结构构件固有的承载能力时,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标准值加以缩小的一个系数。这些用量值表示的系数体现了结构构件在给定标准荷载作用下的安全度,在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公路桥涵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安全系数,体现了安全储备的需要;而在可靠度设计方法(如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称为分项系数,体现了一定的名义失效概率或可靠指标。安全系数或分项系数越大,表明安全度越高。我国建筑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活荷载与恒载(如结构自重)的分项系数分别为1.4和1.2,而美国则分别为1.7和1.4,英国1.6和1.4;这样根据我国规范设计办公楼时,所依据的楼层设计荷载(荷载标准值与荷载分项系数的乘积)值大约只有英美的52%(考虑人员和设施等活载)和85%(对结构自重等恒载),而设计时据以确定构件能够承受荷载的能力(与材料强度分项系数有关)却要比英美规范高出的10~15%,二者都使构件承载力的安全水准下降。日本与德国的设计规范在某些方面比英美还要保守些。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设计多根据发达国家的规范,就如我国解放前和建国初期的结构设计方法参照美国规范一样。至于中国的香港和台湾,至今仍分别以英国和参考美国规范为依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建筑物的活荷载标准值上,与国外的差别并没有象办公楼、公寓、宿舍中这样大。不同材料、不同类型的结构在安全设置水准上与国际间的差距并不相同,比如钢结构的差距可能相对小些。

公路桥梁结构的情况也与房屋建筑结构类似,除车载标准外,荷载分项安全系数(我国规范对车载取1.4,比国际著名的美国AASHTO规范的1.75约低25%)与材料强度分项安全系数均规定较低。

尽管我国设计规范所设定的安全贮备较低,但是某些工程的材料用量反而有高于国外同类工程的,这里的问题主要在于设计墨守陈规,在结构方案、材料选用、分析计算、结构构造上缺乏创新。



1.2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除了结构构件要有足够承载能力外,结构物还要有整体牢固性。结构的整体牢固性是结构出现某处的局部破坏不至于导致大范围连续破坏倒塌的能力,或者说是结构不应出现与其原因不相称的破坏后果。结构的整体牢固性主要依靠结构能有良好的延性和必要的冗余度,用来对付地震、爆炸等灾害荷载或因人为差错导致的灾难后果,可以减轻灾害损失。唐山地震造成的巨大伤亡与当地房屋结构缺乏整体牢固性有很大关系。2001年石家庄发生故意破坏的恶性爆炸事件,一栋住宅楼因土炸药爆炸造成的墙体局部破坏,竟导致整栋楼的连续倒塌,也是房屋设计牢固性不足的表现。



1.3结构的耐久安全性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



2.调整结构安全设置水准的不同见解

我国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较低,与我国建国后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和计划体制的历史条件有关。但是,能够对土建结构取用较低的安全水准并基本满足了当时的生产与生活需求,而且业已历经了较长时间的考验,这是国内土建科技人员经过巨大努力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是,由于安全储备较低,抵御意外作用的能力相对不足。如果适当提高安全设置水准将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和提高工程抗御灾害的能力。国内发生的大量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是由于管理上的腐败和不善以及严重的人为错误所致。现在提出要重新审视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主要是基于客观形势的变化,是由于我们现在从事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为今后的现代化奠定基础,要满足今后几十年、上百年内人们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需要,有些土建结构如商品房屋则更要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具备商品属性的需要。国内近几年来已对建筑结构安全度的设置水准组织过几次讨论,在如何调整的问题上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这次科技论坛上同样反映了这些不同的见解:

1)认为我国现行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是足够的,并已为长期实践所证明,而国外就没有这种经验。我国取得的这一成功经验决不能轻易丢掉,在安全度上不能跟着英美的高标准走;安全度高了是浪费,除个别需调整外,总体上不必变动。

2)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度设置水准尽管不高,但在全面遵守标准规范有关规定,即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三正常”条件下,据此建成的上百亿平米的建筑物绝大多数至今仍在安全使用,表明这些规范规定的水准仍然适用;但是理想的“三正常”很难做到,同时为了缩小与先进国际标准的差距以及鉴于可持续发展和提高耐久性的需要,在物质供应条件业已改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的安全设置水准应适当提高。这种提高只能适度,因为我国目前尚属发展中国家。

3)认为我国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应该大体与国际水准接近,需要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土建工程特别是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出现事故所造成的风险损失后果将愈益严重,而为了提高工程安全程度所需要的经费投入在整个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造价中所占的比重现在已愈来愈低,材料供应也十分充裕。过去的低安全水准只是适应了以往短缺型计划经济年代的需要,但决不是没有风险,如果规范的安全水准较高,曾经发生过的有些安全事故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规范的这一缺陷在一定程度上为“三正常”的提法所掩盖。在建的工程要为将来的现代化社会服务,安全性上一定要有高标准。低的安全质量标准在参与将来的国际竞争中也难以被承认,即使结构设计的安全设置水准能够提高到与发达国家一样,由于我们的施工质量总体较差,结构的安全性依然会有差距。

3、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自1984年国家建委和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以来,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已从80年代末期起抛弃了传统的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从而统一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可靠度设计方法;其它的工程部门如公路、铁路、港口、水利的结构设计规范也正在或计划作这样的转变。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是参考国际上的相应标准ISO2394并经过国内科技人员努力后得以实施的。将可靠度设计方法用于结构设计规范,在国际学术界内通常被看成是一种发展趋势,但在工程内界则存在不同看法。尽管有了ISO2394,国外却鲜有重要或著名的结构设计规范已直接采用了可靠度设计方法,至今仍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或称荷载抗力系数法。在我国,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设计方法以及企图将我国各个行业的各种结构设计规范都用可靠度方法统一起来的做法,虽然工程设计界颇有微词,但学术界持赞成和肯定者是主流,不过仍不时有人对可靠度方法用于设计规范的适用性提出质疑。这次科技论坛上则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对规范可靠度方法的意见分歧。

对我国规范的可靠度设计方法持肯定意见的专家认为这是重大的科技进步,可靠度方法对安全度的概率定义要比定值的安全系数更清晰、更科学、更合理,当然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本身尚有不少缺陷,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结构设计规范所面向的是类型多样的复杂群体,在安全度上需要考虑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非常复杂,并不是“从统计数学观点出发的概率定义”所能科学描述或处理;规范可靠度方法在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表明,它并没有给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带来明显实效,反而造成了安全概念上的某些混乱;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结构的安全度用可靠指标和虚假的失效概率表达后变得更加不可揣摩和模糊不清,不如安全系数那样从安全储备出发的度量方法更为直观和便于处理具体工程的安全问题;现行设计规范中的可靠度方法很不成熟,存在不少根本缺陷;他们认为半概率的多安全系数方法更适用于规范,也不排斥可靠度分析的结果可以作为一种参考,在综合判断安全系数的合理取值时予以考虑。



二、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大多数土建结构由混凝土建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并非我国所特有,但是至今尚未引起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和广大设计与施工部门的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美国许多城市的混凝土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二、三十年甚至在更短的时期内就出现劣化;据1998年美国土木工程学会的一份材料估计,他们需要有1.3万亿美元来处理美国国内基础设施工程存在的问题,仅修理与更换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桥面板一项就需800亿美无,而现在联邦政府每年为此的拨款只有50~60亿美元。另有资料指出,美国因除冰盐引起钢筋锈蚀需限载通行的公路桥梁已占这一环境下桥梁的1/4。发达国家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投入了大量科研经费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如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公路桥梁为对付除冰盐侵蚀及冻融损害,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从50年代的2.5cm逐渐增加到4cm、6cm直到80年代后的7cm,而混凝土强度的最低等级也从50年代的C25增到后来的C40,桥面板混凝土从不要求外加引气剂、不设防水层到必须引气以及需要设置高级防水胶膜并引入环氧涂膜钢筋。而我国遭受盐冻侵蚀地区的公路桥梁在耐久性设计方面至今仍无明确要求,对混凝土保护层和强度的要求仅为2.5cm与C25,与上面提到的加拿大50年代水准一致。国内按这种标准设计的一座大桥,建成后仅8年,由于盐冻侵蚀,现已不得不部分拆除重建。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海港码头一般使用十年左右就因混凝土顺筋开裂和剥落,需要大修。京津地区的城市立交桥由于冬天洒除冰盐及冰冻作用,使用十几年后就出现问题,有的不得不限载、大修或拆除。盐冻也对混凝土路面造成伤害,东北地区一条高等级公路只经过一个冬天就大面积剥蚀。我国铁路隧道用低强度的C15混凝土作衬砌材料,密实度和抗渗性差,不耐地下水与机车废气侵蚀,开裂与渗漏严重;对几个路局所辖的隧道进行抽样调查表明,漏水的占50.4%,其中1/3渗漏严重,并导致钢轨等配件锈蚀以及电力牵引地段漏电,影响正常运行,而1999年颁布的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仍未能对隧道的耐久性问题采取适当的对策,如适当提高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和在混凝土中掺入化学纤维等。

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有专家估计,我国“大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还可延续20年,由于忽视耐久性,迎接我们的还会有“大修”20年的,这个可能不用很久就将到来,其耗费将倍增于当初这些工程施工建设时的投资。

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进一步加剧的原因有:

1)由于混凝土的质量检验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导致水泥工业对水泥强度的不适当追求,使水泥细度增加,早强的矿物成份比例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我国对水泥质量的检验在强度上只要求不低于规定的最低许可值,而国外则同时还要求不高于规定的最高值,如果强度超过了也被认为不合格,这种要求还有利于水泥产品质量的均匀性。

2)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大加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幢高楼的工程以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罚款,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到损害的可能。

3)环境的不断恶化,如废气、酸雨,我国的酸雨面积已超过国土的30%。

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的工作是尽快编制桥梁、隧道、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条例,修订补充现行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各种基础设施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必须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和论证。当前在建的众多工程在耐久性上之所以仍然沿着重蹈覆辙的道路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工程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没有可资遵循的新依据。更为严重的是现行规范中的有些条文,本身就对耐久性有害。为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在混凝土中合理使用粉煤灰、矿渣等矿物掺合料是重要的技术手段,国外有的规范甚至规定在桥梁等混凝土结构中必须加入粉煤灰等掺合料,而我国的铁路混凝土桥隧施工规范仍在明文禁止使用。此外,工程技术界还存在长期形成的一些过时的看法,对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能造成阻力。例如,顾虑会影响混凝土强度而不愿使用引气剂,而引气本应作为改善混凝土耐久性和工作性的常规手段;又如,希望加大水泥用量来保证混凝土强度,而尽可能低的水泥用量本应是提高混凝土抗裂和耐久性能的重要途径。

在修订规范的耐久性要求上,交通部于2001年颁布的港工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已为其它土建工程行业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我们一方面要参照国内外已有的资料和经验,尽快编写出相应的设计施工技术文件以应急需,另一方面则要安排系统的研究项目,加大耐久性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国际上结构工程学科最为重要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离不开原材料和环境等特定条件,需要考虑本国的特点,是不能完全依赖国外研究成果的。

重视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生产混凝土所需的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均需大量消耗国土资源并破坏植被与河床,水泥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已占人类活动排放总量的1/5~1/6,而我国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已居世界第二。我国现在每年生产5亿多吨水泥,与之相伴的是年耗20多亿方的砂石,长此以往实难以为继。延长结构使用寿命意味着节约材料,而耐久的混凝土一般又应是水泥用量较低和矿物掺合料(工业废料)用量较高的混凝土,所以耐久的混凝土正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国际上对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多为100年,有的如英国为120年。考虑到耐久性不足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国际上近年来有要求将这些工程的最低工作寿命进一步延长的趋势,如提出城市环境中的桥梁至少应有150年。



2.土建结构工程使用阶段的正常检测与维护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例如最近四川宜宾的南门大桥发生桥面坍落事故,就是因为桥面结构与主拱之间的吊杆在连接处发生锈蚀,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这样的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有些国家对于结构的损坏可能导致公众安全的建筑物与桥、隧等公共工程,强制规定必须定期检测;即使是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外墙面砖等建筑部件,因其坠落后容易伤及公众,也有强制定期检测的要求。我国由于施工管理水平和事故操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差,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制度不够健全,规范对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的设置水准又相对较低,已建的工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隐患,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作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现在国内有大量土建工程因步入老化期需要诊治,也有大量已建的违章工程需要评估,更有许多工程发生病害需要诊断和加固,各地已涌现了不少从事土建工程诊断、治理与加固的队伍,并有蓬勃发展成为一种新兴行业的趋势。出现问题和病害以后再来治理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应该更加强调预防。对于在役土建工程的检测和评估,要建立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要有从业人员的注册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制度,在管理体制上予以规范。

从国家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对工程设计的要求来看,需要有工程整个使用期限即全寿命费用支出的论证。只注意工程项目建设的一次投资支出,很少考虑工程建成后需要正常维护与修理的长期费用,不但可能损害工程使用寿命和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经济上算总账会很不合算。在发达国家,由于新建工程少,用于维修的费用往往更为主要,英国1978年的土建维修费上升到1965年的3.7倍,1980年的维修费占当年土建费用总支出的2/3。我国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大兴土木,可是过去建成的大量工程已经或过早老化。国内40%公路桥梁的桥龄已大于25年,加上进入90年代以后交通量猛增,超载严重,以往的设计标准又低,路、桥的维修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养护维修费用得不到保证,造成工程安全隐患并在以后需要支出更多的大修费用。在土建工程的投资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加大已建工程维修的费用。

为加速路桥等公共工程建设,国家现在鼓励投资公司出资并给以一定期限如30年的经营收入作为补偿。如果对重要土建工程有必须进行定期检测与评估的法规,就能保证这些工程在一定期限后归还国家管理和经营时的良好功能,对于设计工作寿命为100年的桥梁,至少还可正常使用70年,而不至于30年到期后国家接收的已是一个破旧的工程。



三、技术规范的作用与管理



这次科技论坛对于土建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的定位、作用与管理也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们往往视技术规范为法,将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等同于法律条文来对待。技术规范或规程,与各种技术条例、技术要求、工法、指南等技术文件一样都是技术标准,本身不具有法律作用,只当工程各方(业主、设计、施工企业)认同作为设计与施工的依据并在契约的基础上,才能作为法律仲裁的依据。将技术问题法制化并强制执行,不利于技术进步和创造性的发挥,反而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当然,政府部门从国家和公众的整体利益出发,需要在安全、环保等重大原则上对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提出必须满足的最低要求并制定相应的法规,但法规一般并不需要提供如何达到这些要求的具体技术途径和方法,后者是技术标准的任务。政府也可以原则认可或批准某些重要的技术规范或其中某些内容使用。

土建工程有着强烈的个性,需要工程技术人员针对具体特点去解决设计与施工问题。所以规范作为技术标准宜强调其指导性而不是强制性。如果规范条文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条文,就有可能束缚设计施工人员的主动创造性并阻碍新技术的应用。。我国土建工程在结构设计上与国外相比的最大差距就在于方案与技术上的创新,这与以往过分强调规范的法律地位从而形成所谓“结构设计就是规范加计算”的倾向不无关联。我国的技术规范在编写风格上也有模仿法律的倾向,极少提及使用者需要注意规范可能存在的某些不足之处或允许并鼓励使用者在某些问题上可以另辟蹊径。如果在设计施工中要取代规范中已经落后过时甚至有害的技术规定,则无异于违法行为。相反,只要墨守规范,即使出了事故,就可不负法律责任。这样就在客观上降低了对工程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要求与职责要求,不利于提高我国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及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为了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并杜绝钻规范条文的空子进行偷工减料,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共识并作出规定,即遵守了规范条文并不意味着就可免除法律责任。国外有些规范就是这样规定的。

企图不断加强技术规范的强制性来解决屡禁不止的工程事故,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现在,有关主管部门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中的部分条文抽出来,明确列为强制性条文,同时规定各个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须通过有关部门或其授权委任的其他企事业设计单位的审查,而审查的主要内容就在于对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其任务已类似于执法;这种做法是否明智似可商榷。我国土建工程事故频繁的原因,主要在于管理不善,特别是管理环节上的腐败;其次是施工操作人员素质低,又难以短期解决;过分强调规范的地位与作用,未能建立与规范配套的完整标准体系,比如缺乏指南、工法等更为详尽具体的技术文件,可以用来指导和规范设计与施工的各个具体环节,也有一定的关系。从设计角度看,出现事故主要不是由于没有按照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而是方案性的错误或忽略主要的设计条件;也有一些工程则因过去的设计标准过低,耐久性不足,在使用过程中又缺乏应有的例行检测而导致失效。其实,要做到设计规范强制条文的要求最为容易,为此请专业人士审查似无必要。重要的工程设计应规定请专业单位全面审核,其要点也应在结构方案、构造方法与计算分析的原则上。从结构设计的国家规范中抽出的强制性条文不免支离破碎,个别条文的规定也不一定适合某些地区和某些工程的具体特点,反而造成麻烦。我国幅员广阔,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技术力量悬殊,环境条件各异,客观上要求规范能给设计人员更多灵活性,少一些强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在规范的指导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去解决问题。总之,在规范标准上,要摆脱计划经济年代遗留下来的过分强求统一、较少考虑个性和缺乏实事求是灵活性的倾向。要提倡和鼓励各省市编制地方性规范,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标准上,可有不同的设置水准。比如上海、北京、广州这些大城市应该高些,在抗震防灾要求上,更应区别对待。全国性的规范订得愈详细,其适用性可能变得愈差,造成的混乱也可能愈多;特别象岩土工程那样的规范更是如此。

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越多,也意味着政府有关部门在具体技术问题上需要承担的责任越重,而这些本来不该是政府部门的职责。规范中的要求是最低要求,在安全设置水准上,政府需要干预的也应是保证公众安全的最低要求。对于土建结构的抗震设计,政府有关部门至今仍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提高抗震的设防标准(建抗586号文件)。事实上,如将商品房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抗震能力可提高约1倍,而增加的房屋造价相当有限,在众多城市中可能仅及居民用于室内装修费用的几分之一。政府的这一规定无异于限制居民只能购置抗震安全质量标准最低的房屋,如果发生地震造成损害,有关部门如何解释?

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管理体制亟待改善。建国以来,由政府部门负责统管并指定有关企事业单位分别承担每本规范编写和修订工作的做法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有些在经费和人力上得不到保证,平时基本上没有专门人员去搜集了解规范使用中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补充规范条文;面对新的结构型式、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规范的过时条文不但成为推广新技术的阻力,而且有被误用或盲目套用而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发达国家有关土建结构工程的规范及与之配套的各类技术标准多由行业协会或专业学会编制及管理,规范的翻新周期短,不象我们要长达10年以上。我国的学会与协会重复设置,分工不明,并且至今还依附于某一政府部门,基本上只起到政府职能部门非官方代言人的作用,距离独立和富有活力的健全机构还差的很远,如何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标准编写和管理中的作用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建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整顿合并有关的学会、协会,加强其职能,并逐渐成为技术标准编制管理的主体。



四、准备提交政府有关部门考虑的建议



为了改善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这次论坛中提出了以下建议供政府有关部门考虑,:

1、桥梁、隧道、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是当前亟待采取措施应对的重大问题。否则,一些工程的正常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将得不到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会蒙受巨大损失,并将给生产和公众生活带来长期困扰。

建议国家建设部、交通部、铁道部主管土建工程设计标准的部门,能对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作重点审查,明确土建工程的设计应有最低使用寿命的要求,重要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有正常使用寿命和耐久性设计的独立章节与论证;

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对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重点支持;

建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在近期内编订有关法规标准给以立项资助;

建议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建筑学部在其咨询研究项目中,联络国内有关专家,促进土建结构耐久性设计指导性技术条例的编制。



2、土建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应有定期的检测和正常的维护修理加以保证。对于重要土建工程,我国尚无必须进行安全检测的法规。在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上有重新建、轻维修的倾向,不利于工程寿命和投资效益。

建议对桥、隧等重要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物,在其使用期内实施强制性的定期安全检测。为此,需要制定法规,编制相应的技术标准;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检测与评估,需要建立从业人员的注册制度和从业机构的资质认证与监管体制。凡属已建工程的安全诊断也可一并归入这一行业。

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桥、隧、道路等土建基础设施工程投资上,根据需要,加大工程维修费的比例。



3、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与管理体制,发挥学会、协会在技术标准编制、修订和管理中的作用;逐步淡化技术规范条文的强制性质;鼓励编制地方性规范(标准)和企业标准,适应不同地区在环境地质和经济、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并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篇4

1.1质量控制

1.1.1明确质量控制依据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进行监理质量控制首先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质量控制依据。在实施质量监理工作之前,监理应与各相关单位共同进行质量控制依据和标准的商讨和制定。

1.1.2制定工程监理计划、建立各项制度

监理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监理计划和各项监理制度。

1.1.3组织设计交底

在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开展之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工程师充分熟悉图纸的内容和要求,并对图纸进行认真的审查,之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监理工程师在充分熟悉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方可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展开。

1.1.4审查施工组织设计

水利工程项目能否按照要求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与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息息相关。因此对于施工单位所制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工程师应对其进行认真的审查,及时将施工组织设计中的问题消除在施工之前。

1.1.5进行监理交底

在水利工程正式开工之前,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施工单位以及各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监理交底,从而对各方的合作状态进行调整。

1.1.6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工程的特点建立和完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管理制度。当施工单位制定进场和使用计划之后,应交由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通过合理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和使用计划,可以有效的对工程施工现场的材料、半成品等进行管理,从而确保材料的质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1.1.7分析质量风险因素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中每个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风险因素的分析,并针对每个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监理控制。比如在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铺筑施工,应对铺筑施工中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风险分析,这些施工环节包括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运输、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铺筑施工等。

1.1.8检测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开工条件

当在一个工序开工之前,应对前一个工序进行严格的验收,并做好书面确定,以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1.2进度控制

1.2.1熟悉工程相关法规以及规定

在监理控制工程进行之前,监理工程师应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熟悉。在确保监理工程符合要求的基础上,监理工程师还应提醒业主根据要求及时办理好工程相关的手续,并督促施工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好相关政府手续。

1.2.2检查施工单位管理机构和人员资格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施工合同中的要求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查,主要应对项目经理和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书和业务水平进行审查,从而确保满足工程要求。

1.2.3检查平面布置和设施、设备情况及开工条件

在正式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应对现场布置及设施情况进行审查,确保满足施工组设计中的要求;对进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已按照相关的要求入场;检查施工单位的开工条件,确保施工单位的工程开工报审表和相关资料满足要求,并检查施工现场是否已经做好施工准备,主要包括“三通一平”。

1.2.4预测进度风险因素

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明确进行进度控制的重要控制点。首先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的各种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工程特点、自然条件、地质条件以及气象条件等,接着对工程各种情况中的进度风险影响因素进行预测,从而明确进度控制点。比如说,在比如在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施工过程中,石料供应较为紧张,因此在施工中,需要将骨料的供应作为进度控制要点;对于施工过程中的灌浆线路,比如说心墙沥青混凝土的铺筑施工环节,应将其作为进度控制的要点。

1.2.5审查工程各项进度计划

在正式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工程的总进度计划。在开工前或者开工后的一定时间内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工程师递交年度进度计划文件。在施工中,施工单位还应按时提交月度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等。监理工程师应认真严格审查进行进度计划,在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前提下,工程按计划顺利完成。

1.3投资控制

1.3.1熟悉各项工程合同文件

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中涉及到的各种合同文件进行熟悉,包括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分包合同以及检测合同等。监理工程师应充分熟悉合同内容,严格要求各相关单位按照合同进行施工,从而确保投资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

1.3.2熟悉工程量清单

如果监理工程师没有很好的熟悉工程量清单,对其中的计量方式、方法、范围和工作深度不是很了解,这会造成监理在施工中出现工程计量错误的问题。如果不熟读单价组成,则会引起监理出现工程款审批错误等问题。因此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量清单进行认真的了解。

1.3.3进行投资控制风险的分析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投资控制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地质条件以及工程项目特点所引起的因素。比如说:在比如在某沥青混凝土心墙坝的施工过程中,温度对施工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沥青混合料的制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远材料的加热温度,同时在混合料摊铺施工中也应做好温度的控制。对于施工中可能影响工程投资的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和预测,应针对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从而减少工程投资。

1.3.4预防不必要的索赔

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如果是由于业主和监理方的原因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时,应由业主承担相应的索赔,比如说业主下达了错误的指令;业主和监理进行文件审批效率慢;监理验收不及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业主需要承担相应的索赔而引起投资的增加。在施工中,监理工程师应为客观的合同和事实为依据,秉着公平、工作的原则进行各种问题的处理,以减小索赔的发生。

篇5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管理;竣工结算;高效益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5-0226-02

随着各行各业经济的激烈竞争,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脱颖而出。对于建筑单位来说,要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就需要有绝对的地位及优势,这样才可以稳住自己的地位,不仅在最短的施工工期内完成任务,还要确保建筑的高质量。另外,还要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的成本。建筑单位还要不断地优化建筑的每一项,通过投入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来实现经济的最高效益。由于市场经济不稳定及变化多端,就必须做好工程造价的管理及控制,还要对竣工结算进行严格科学的把控。

一、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内容

就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而言,则是指建筑工程承包单位依据合同的内容进行工作,通过建设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对质量进行检验,等到检验质量合格之后,再由该承包单位实行编制以及建设单位再进行审核工作,使工程结算造价得到最后的确定。在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其主要任务就是执行工程决算、财务决算。另外,还要做好工程审计工作,还要控制好各阶段的造价,使之落实到实际工作之处。做好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工作,使建筑工程项目的造价及财务决算得到有意义的确定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来说,不仅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还要对竣工的信息进行深入的解释,使整个工程的工程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为了使工程造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工程造价结算上要对工程量实施核对工作。在工程量的计算中,还要科学合理的检查材料的调价。除此之外,还要严格谨慎地检查签证单的内容以及设计图纸定额,这样就可以防止工作量的重复现象。

二、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对建筑工程竣工资料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签证进行审查工作,以此来使竣工资料得到相应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另外,建筑工程的预算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展开相应的核对,还要严格谨慎地对项目所办理的签证工程量进行审查,检查工程量的准确性,材料调价的合理性以及所需要依据的充分性等等,这样就能够使工程签证部分的结算造价更加精确及合理。另外,还应该对签证的工作内容实行审查工作,检查产生与投标内容、设计图纸所包含的问题重复现象,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部分的出现。

(二)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各项分包合同实行审核工作

首先,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各分项合同进行严格谨慎的审查工作,对结算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其次,还要注重建筑工程的施工合同的结算方式,对结算时限、质保金预留金额以及比例和支付时间及等进行严格科学合理的审查工作。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的承包方式、施工期、工程结算范围核准、索赔的合理依据途径方面等要进行确定及明确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要对相关的条款内容进行合理的审查工作。

(三)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费用调整的审核工作

就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而言,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相关行政部门的行政调查文件进行及时掌握,还要对其整理成册,这样就能够为之后的工作做好准备。例如:根据建筑工程费用人工工日单价的调整文件《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调整 2003版建设工程造价依据人工综合单价的通知》,就需要按规定进行投标预算、结算中的调整。还要根据相应的费用进行调整,确保使用定额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实行审查工作,这样就能够科学、严格遵循国家规定的相关计算规则。

(四)对建筑工程竣工结算费用的类别进行严格的审核工作

首先,在结算内容各项取费进行审查工作时,要确定是否产生相关违反的规定现象。其次,还要依照工程类别的取费基数进行审查工程,确认是否有错误的出现。然后,还要审查施工单位是否出现未按照规定的专业工程标准来取费或者擅自改变工程取费类别的现象。

三、建筑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对竣工结算项目编制范围进行审核工作

首先,就建筑工程而言,施工单位就需要依照工程项目的承包合同实行竣工结算项目工程范围的编制,使两者保持一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避免结算体系中纳入其他施工企业负责的工程内容的问题。另外,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审核工作的时候,需要对竣工项目工程内容是否与相关合同条款要求相符进行深入的审查,这样就可以保证质量的合格。

然后,还要确定建筑工程施工中竣工结算的编制以及审核的科学合理性。就需要采取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以及定额计价方式,并按照规定进行实施。就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在选择工程量清单计价,就可以避免招标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样就能够使评标委员会的行为得到有效的规范化,不仅可以反映建筑工程的成本,还可以更好的控制工程造价以及施工单位的公平竞争。无论进行哪种方式实施结算,其竣工结算费用都是通过投标报价、设计变更、工程签证以及业主方要求新增内容共同组成的最后结算价。

(二)对建筑工程量准确性的审核工作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工程量的计算及审核是工程竣工结算的根本和基础,对其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对于整体竣工结算审核来说,则工程量审核不仅是首要的工作,而且还是细致、繁琐以及最重要的工作。所以,相关的审核人员一定要具有细致、耐心的态度,还要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对现场进行严格的控制,另外,工程竣工图还为计算的审核工作提供了根据。在遵从国家的相关计算规则的基础上,还要对各省的专业定额工程量计算制定出相关的规定。对于项工中每一部门的工作内容还要进行一对一的核对,这样就可以避免错算、多算以及漏算、重复计算等问题的出现。因为较多的施工单位存在虚增工程量的问题,这样就可以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现象,这一普遍问题的出现就使建设单位进行更多的关注,并实施相应的解决措施。目前,由于较多的审核人员忽略了结算造价的准确性问题,就出现了虚增工程量的现象。所以,对于建筑工程竣工结算来说,其设计修改中只增项、不减项现象,建设单位要实施相应的措施增加审查的力度,若被检查出来就应该实施核减手段。若没有检查出来致使施工单位获得利益,对这种行为审核人员要采取一些手段进行制止及打击。所以,就要求相关的审核人员要具有公平公正的原则,根据实际工程施工情况,按照工程竣工的图纸及设计进行施工,这样就能够确保计算的准确性,还可以使竣工结算造价得到应有的保障,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及真实性。

(三)对定额套用的检查

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进行审核工作之后,还要对定额套用进行检查,这样有利于工程部分项目与定额套用相适应,确保定额单位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工程量清单计价与综合单价的一致性。对于建筑工程的竣工结算报价以及投标预算来说,组价金额的重要根据则是预算定额。针对建筑工程结算来说,其专业定额也会使用交叉借用组价,并且所设计的范围较广泛,所以,进行工程竣工结算套用定额审查工作时,就必须对各专业的使用范围及使用界限加以重视,这样就可以确保工程取费的科学合理以及准确性。在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还要对定额组价已纳入表明态度,并且对其费用进行考虑,对定额中未涵盖的费用做标识工作。与此同时,建筑单位的审核人员还要对工程的施工技术、设计及工程竣工图纸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熟练掌握预算定额的知识内容,这样才能够严格控制定额套用的审核工作。

(四)针对设计的变化要严格地检查并正确处理工程索赔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较为繁琐,各个部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来说,各个原因的影响会造成设计的深度不够充分,这样很有可能与工程的施工工作产生矛盾,就会导致施工中出现边施工边修改现象,这样就会因为设计的问题造成工程造价成本的上升。由于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烈,对于现场签证的办理存在疏忽,并且存在很多签证不具备完整的手续。另外,有些施工单位通过工程量虚增而获取不正当利润。所以,相关的审核人员要认真地对签证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核,确保建筑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目前,建筑行业取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总体经济效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要,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相关各个行业的发展。竣工结算作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工程竣工结算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的基础上,还为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提高了力度,为整个建筑项目的投资提供了全面的管理方式。

参考文献:

[1] 何绍泉.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浅议[J].经济师,2014(7):256-257.

[2] 李国华,尹克定.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有色矿山,2002(5):47-48.

[3] 白建业.试议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J].现代经济信息,2012(7):251.

篇6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价值;工程管理体系

1 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工程管理实践历史悠久,但是很长时间都停留在传统管理阶段。随着我国大规模工程建设经验的积累和各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工程界和理论界对工程管理的积极探索,产生了大量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理念、模式、方法、手段和管理平台等应用理论,然而却还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当前我国工程管理实践十分活跃,而且特色鲜明,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和作法并不能照搬套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迫切需要理论指导,实践中创造的好的经验和作法也亟需进行理论概括和规范。工程实践的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必要前提。因此,亟需提升现有的成功管理经验,梳理已有的应用理论,构建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改变一直以来依赖于国外理论知识体系且操作性有限的局面。概括来说,研究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意义在于:第一,对工程的各种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予以科学界定,便于对此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揭示其本质特征;第二,丰富与完善工程管理的理论内容,使工程管理成为有理论体系支撑、 有方法可供操作运行、真正的科学学科,更好地指导工程管理实践。

2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构建方法

理论体系是概念发展的有机组织,是逻辑化的概念推演与展开的过程,是学科概念以及概念间的联结,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逻辑系统。理论体系的建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严谨、科学的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产物,必须以宽厚、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有一系列的理论准备,并且需要正确、科学的方法。马克思创作的《资本论》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原则,在唯物辩证的原则指导下形成了科学、完备而严整的体系。基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绝不是头脑主观自生的产物,是经由概念判断、推理、论证而形成的,既要给人关于对象的确定性,又不同于感性具体的认识,必须从实践素材的分析中找出其规律性,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是从理论层面对客观对象和内在规律的再现。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工程管理领域积累了许多基本概念、规律,亟需进行合理的梳理与构建,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多种多样,可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方法,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到灭亡规律的历史方法,以及运用扎根式理论建构的案例研究方法。

2.1 逻辑方法

逻辑方法从基本概念、未加证明的假设出发,逻辑地演绎出一系列新的概念、经证明的一系列定理,从而推演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爱因斯坦曾指出“完整的体系是由概念、被认为对概念最有效的基本定律,以及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结论这三者构成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产生过程是一个从原材到毛坯再到成品的发展过程。首先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进行科学概括形成经验,再总结提炼成规律、定理或定律,进行归纳应用形成知识,知识提升形成理论,理论系统化、体系化形成理论体系。

2.2 历史方法

历史方法是根据研究对象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不同阶段、形态和过程来研究理论体系,反映对象的本质与发展规律的方法。事物在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中有其内在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体现。工程管理起源于工程实践,从经验走向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古代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为后人所称道的传世工程,如万里长城、都江堰等,其中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优良做法承载着数千年的经验与智慧,工程管理的影子依稀可见;随着经验与教训的积累,简单的原理与方法得到总结并加以运用;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经验、原理不断系统化为理论、技术方法,工程管理逐渐向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开始转变;项目管理的引进推动了工程管理的发展,工程管理在项目管理的原理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工程管理领域不断扩展,工程管理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征越来越明显。工程管理不仅仅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更是一门科学;不仅仅是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工作的体现,更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体现。

2.3 案例研究方法

案例研究方法是对现实中复杂现象、具体问题的深入和全面考察,可对已有理论进行检验、发展或修改,甚至建立新的理论。案例研究方法是将真实世界动态情景与归纳式思考过程融合在一起,加强理论与实证数据间的关联,这种扎根式的理论构建有助于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理论。我国工程管理处于实践先行、理论研究滞后的状态,在各行各业的工程实践中,积攒了大量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亟需总结提升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理论。石油化工工程集成化管理、三峡工程信息化管理、神东煤炭开采工程管理、川气东送工程管理等典型的工程实例都蕴含着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需要案例研究方法的这种“分析性概括”,清晰地反映与解决工程管理中“如何”与“为什么”的问题,在理论的指导下发展、建设与提升现存理论。

3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体现的是工程管理理论的系统化、体系化,需明确所涵盖工程管理理论内容,揭示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理清工程管理理论的关系与脉络。工程管理理论分层次包含基础理论、主体理论与应用理论,理论的来源与提升依靠大量工程管理实例的分析与总结,同时中国国情的大环境影响着工程管理理论的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在哲学层次思想的指导下,并从逻辑方法、历史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与工程管理的联系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理论系是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工程管理体系应具有开放性、发展性、动态性与创新性的特点。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概念模型犹如树,扎根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文化,包括我国工程管理的相关政策、制度、丰富经验等,即树木生长的土壤;工程管理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错综复杂,基础理论犹如树的根基,正是工程管理理论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的交叉、交融,这种庞大的学科交叉式的工程管理理论深深扎根于土壤,汲取养分,成长壮大;工程管理的主体理论是树木的主干,工程管理的应用理论是树的枝干,枝干上的分枝是应用技术与方法;通过理论的应用与发展,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即实践成果,实践成果越来越多,成熟的果实掉落又成为土壤的养分。

4 结语

当前,我国工程实践不断发展,工程管理影响力不断增强,工程管理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工程管理的价值逐渐得到认同,工程管理的学科地位开始得到确认,但是一门完整的学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与重要课题。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如逻辑方法、历史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等,还需要寻找更多有效、合适的方法帮助构建理论体系,相信随着工程管理实践的探索与研究和工程管理理论的深化与论证,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最终将得以构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何继善,王孟钧,王青娥. 中国工程管理现状与发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检验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筑科技的进步,业主对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楼建筑面积环比不断增加,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仍是现阶段业界重点关注的课题。众所周知,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形成的重要和关键阶段,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途径

2.1相关报告、报表和技术文件的审核

工程质量的检验与控制,关键文件的审核非常重要。严格控制分包商质量,验明施工现场分包单位资质证明文件,检验施工承包单位的开工申请单,检查其施工的准备工作状况。对施工单位,不仅要重点检查他们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还要查验关于材料、构配件以及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说明书,了解他们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工序交接检查等检查报告。审批有关设计图纸的修改、设计变更等以及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等应用的鉴定书,审批施工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及有关质量事故和工程质量缺陷等方面的处理报告。

2.2现场质量监督与检查

要检查监督施工准备工作能否保证正常施工及工程施工质量。工序施工中重点监督检查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及工艺或操作以及周围施工环境等是否处于良好的状态,是否符合工程质量的要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并加强防范。对于影响工程质量较大的重点工序,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过程当中现场旁站监督控制,保证使用材料及工艺过程的质量。施工单位要进行自检与互检,监理人员还应在此基础上进行工序的交接检查。对于隐蔽工程,经过监理人员检查确认后方可覆盖,由于质量问题或其他问题被监理责令停工的,必须再次经过监理人员检查并认可其改进状况后,传达复工指令,工程才能再度复工。分部分项工程结束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才可以签署中间交工证书。对于那些施工难度很大的工程结构和容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对象,应派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的追踪检查。

3 监理工程师要明确建筑工程质量监理的主要环节

施工过程是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好坏与否的最关键环节,而监理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各单项工程或分项工程开工之前,驻地监理工程师须要求承包人提交单项工程开工报告及施工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并进行审批。开工报告应注明材料、机械设备、劳力及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条件等基本情况,并提供放样测量、标准试验、施工工艺图等必要资料。

每一分部(项)工程和单位工程完工后,监理工程师对所完成的工程依据设计图纸,相关规范和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对发现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分要求施工单位限期整改。对于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工程师可以组织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对其进行检验;对单位工程的检验,由总监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进行。对于检验中存在的问题,监理工程师要下达监理通知书,作为施工单位整改和监理人员监控整改情况的依据,施工单位整改后,应向监理单位提交整改报告,以便存档备查。

监理工程师必须建立完备的质量监控体系以保证对所有环节进行有效控制,此外应建立独立的监理中心试验室和测量机构,承包人自检质保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是各级分项工程自检质量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其严格审查,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改正。

4 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检验

4.1质量检验的内涵

质量检验就是指参照行业相关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产品、材料或设备等的性能特征或质量状况借助科学检测手段做出评估检测。在对质量特征进行检验时,通常包括以下内容:明确质量标准、度量产品、材料的质量特征数值状况、记录检验数据、比较量度的结果和质量标准、判断或评估产品的质量状况等。

4.2质量检验的方法

工程实践中一般利用三种方法对原材料、半成品、工序产成品或工序过程质量进行质量检验。其一是目测法。目测是感觉性检验方法,主要凭借看、摸、敲、照等感官检验方式。看,主要指的是外观方面的检查,比如查看施工人员的操作做法、清水墙面的洁净程度、混凝土振捣是否符合要求等;摸,是指通过手触摸进行的检验,比如检查木料的材质、油漆的光滑度等;敲,是指用敲击方法进行音感方面的检查,比如通过敲击墙面瓷砖、地面木地板等,根据声音的空闷或虚实大致判断是否有空鼓的质量问题存在;照,是指通过人工或者反射光源进行照射,对难以看清的部位进行仔细检查。其二是量测法。利用仪表等量测工具,通过实际测量结果与质量标准进行比对分析,判断质量程度。有靠、吊、量、套等量测法。靠,是用直尺、塞尺对比如地面、墙面的平整度进行的检查等;吊,是用托线板线锤检查垂直度;量,是指用量测工具对轴线标高、断面尺寸以及温湿度等数值进行检测并确定偏差;套,是指用方尺套方辅以塞尺,对诸如踏脚线的垂直度、门窗口及对角线、预制构件的方正等情况进行的检测。其三是试验法。即使用理化试验和无损试验等检验方法,通过实验室或者现场试验取得数据,从而进行质量判断。

4.3质量检验的分类

依据被检验对象的检验数量分类,质量检验分为免检、抽样检验和全数检验。免检是指具备一定条件的,可以免去质量检验。对于实践证明其质量保证资料齐全,产品质量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可以免检,某些施工质量只有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严格质量控制,而检验人员很难对产品质量再做检验的,可考虑免检。抽样检验用在主要的建筑材料、半成品等检验中,此类材料数量巨大,只能从中依据一定的规则或随机抽取少量样品进行检验,依据对样品的检验采用统计数学方法计算其整体产品的质量状况。抽样检验耗时少且较为经济,需要进行破坏性试验的检验项目比如像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的检测就非常适合采取此检验方法。全数检验主要用于对于设计文件或质检评定标准中明确规定需全数检验的对象,对于某些关键工序部位或隐蔽工程需要进行全数检验,比如,安装模板的稳定性及其强度刚度强度、结构物轮廓尺寸等。

4.4质量检验的条件和特点

质量检验是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科学合理质量控制的基础。监理单位要配备具有较高水平和资格的质检员,并且拥有足够的技术检验力量才可保证有效的质检,若有必要,还应依托可靠的对外委托检验条件。监理单位应实施质量检验人员岗位责任制,检验设备质量保证制,完善其质量监理制度,检验人员技术鉴定与培训机制,检验技术教程与标准实施制度,及检验资料档案保存制度等。配齐符合要求及满足检验工作条件的测试和检验手段。具备适宜检验的工作条件,包括检验工作所在的工作环境条件,如场地、照明、工作面和安全设施等;检验标准要求的技术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防尘、防震等。

复杂性、流动性和分散性是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检验独有的特点。监理单位应该制定质量检验计划来保证监理人员可以有效地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和对施工单位进行有效的质量监控。质量检验计划的内容主要有:检验所参照的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分项分部工程名称、检验项目和检验部位;采取的检验方法与手段;检验深度和抽检措施;检验记录和签发检验报告的要求;检验项目的实施程序或检验程序;认定合格的评价标准;质量检验合格或不合格的处理方式。

5 施工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的手段

5.1旁站监督

旁站监督是驻工地监理人员常用的现场检验方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现场实地检验与督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消除影响质量变化的不利因素,排除潜在质量隐患,遏制质量事故苗头的出现,以便及时管控。特别是隐蔽工程的施工,旁站监督则显得更为重要。

5.2测量与试验

测量是把握房屋建筑尺寸规格和方位和重要手段。监理人员施工前就须对施工放线及高程控制进行检查,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到常检常控,及时改正出现的偏差。中间验收阶段,若几何尺寸等不符合要求,应责令施工单位限期处理。试验数据是监理工程师判断和确认建筑材料或工程部位内在品质的依据,在每道工序中比如拌料配合比、成品强度、材料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及桩基的承重能力等,都是通过试验手段得出试验数据以判断质量情况。

5.3指令文件并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指令文件是监理工程师用来指示或要求施工单位做什么、怎么做或不做什么,以及提请施工单位注意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等指令和要求的书面性文件。监理工程师的各项指令必须是书面的或有文件记录,并以技术文件资料形式存档。若因时间仓促未及时作出书面正式指令时,可先口头指令施工单位,但应及时补充正式的书面文件确认先前的口头指令。适时规定双方应遵循的质量监控工作程序,按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如若没有提交开工申请单且尚未得到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一律不得开工。

5.4采取支付控制手段

这是国际上常用的重要控制手段,也是业主或承包合同给予监理工程师的支付控制权。这种支付控制权是指业主对承包单位支付工程款项时,须监理工程师开出支付证明书,在没有取得监理工程师亲笔开出的支付证明书之前,业主不得向承包商支付任何款项。工程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后才能支付工程款。如果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未达到标准,且又不能按监理工程师的指令限期处理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有权利用支付控制手段,拒绝开具支付证明书,停止对施工单位支付全部或部分工程款项,因此造成的损失由施工单位全权负责。

6 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作为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于整个施工过程。监理工程师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掌握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在各种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采用各种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方法进行管理控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做到质量优、效益佳、成本低,工期短。

参考文献

[1] 张桂林.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如何做好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5).

[2] 许经斌,李黎,于情.充分发挥工程监理作用确保工程质量[J].价值工程,2011,(9).

篇8

关键词:房建工程 剪力墙 结构 施工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一、剪力墙的结构特征

在对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之前,必须先对该结构形式自身所具有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充分的了解其特点。简单来说,在框架剪力结构之中,其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抗震、刚度、受力等。以下主要对剪力墙结构进行了全面分析:

1.框剪结构的受力特征。仅仅从框架自身的外观构成进行观察,能够明显的发现,剪力墙结构自身是属于一个完全垂直于地面上的结构体,并且自身的空腹悬臂梁在承受来自外界作用力的过程中,其框架自身由于没有良好的抗压性,便会导致结构出现弯曲,结构弯曲之后呈现出的曲线状态的弯剪形态。也就是说过,当框架剪力结构在受力影响之后,便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弯曲变形现象。

2.框剪结构的刚度特征。一般情况下,剪力墙结构自身所具有的受力反应,基本和纯框架结构相同,当基底自身所具有的弯矩已经达到20%之后,其框架自身的刚度便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就应当对其自身的抗震等级进行设置。但是在框剪结构自身的弯矩已经达到是弯矩的80%之后,其框架自身所具有的刚度也会持续不断的缩小,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必要方式来对结构进行强化,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3.框剪结构的抗震特征。确定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主要依据就是《抗震设计规范》及《钢筋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重点是设计好剪力墙刚度及框架的刚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二、实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是一项占地面积达2200m2,总建筑面积为12815 m2,地下1层,地上11层。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主体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室为剪力墙及电梯井部分设置剪力墙,屋盖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以下主要论述该建筑工程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

1、工程难点

在本工程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与影响,施工工期相对较短,工程量大,框架剪力墙结构工程是一项庞大的施工项目。在该工程中,建筑的整体平面设计形状呈L型,因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节点部位较多,所用钢筋与混凝土的总量较大,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施工难度。

2、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钢筋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都是采用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主体的施工材料,因而钢筋工程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必要施工环节。在本工程中,钢筋的用量非常庞大,总钢筋用量达710t之多。并且所用钢筋的规格种类较多,钢筋的直径大小不一,钢的等级也有很大差异,不同的钢筋要用在不同的结构施工部位。由于本工程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部位较多,该部位所需要用到的钢筋最为密集,也是钢筋工程中的施工重点和施工难点。为此设计施工人员对这一部位的钢筋工程施工给予了极大的重视与关注。为了避免因为钢筋密集而出现的钢筋安装质量与保护层的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同时也为了避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钢筋移位的问题,我们决定采用一些必要的措施方法,来保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措施方法主要如下所示:

2.1设置柱筋定位箍筋框,墙体水平梯格筋和竖向梯格筋来控制钢筋位移。对于圆柱的箍筋及定位筋,通过实体放样制作定型加工模具,取得良好效果。

2.2针对钢筋密集的梁柱节点,先采用计算机绘图放样,然后按1:1比例在现场制作模拟样板,明确每根钢筋的具置、交叉形式等,用以指导现场施工。

2.3由于本工程各层层高不一,如地下室为3.85 m、一层为5.8 m、二至四层为4.3m、五至十一层为3.1 m,屋面架立式造型为7.1 m。在每层施工前根据层高计算出墙柱直螺纹接头甩头位置,现场严格按照甩头位置进行钢筋下料和施工,确保了接头位置和接头百分率。

3、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柱钢筋、剪力墙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即需要进行模板工程施工。模板施工质量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为此,在本工程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施工技术方法来保证混凝土模板的施工质量:

3.1混凝土模板施工

本工程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应达到混凝土规范及设计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对墙、柱、梁、板模板的选型及细部节点优化进行了控制,取得了较好效果。柱、墙、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胶合模板,结合本工程层高分布特点,根据不同层高分别进行组拼接。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厚新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木方,主龙骨采用100mm×100mm木方,采用门式架支撑体系。支撑体系横向成排,纵向成队,上下层对应,并保证连续三层支设。后浇带处顶板模板单独支撑,拆模板时后浇带模板不拆,以防止后浇带处混凝土构件形成悬挑构件,产生裂缝。梁柱节点是模板工程控制重点,施工中采取一些措施加强了控制。

3.2 高支模板支撑架体系施工

本工程有首层高5.8m,如何保证支撑架体系的安全稳定是施工控制重点。高支顶板模板采用支撑体系均采用碗扣架,采用一定的施工系列软件(安全计算部分)进行安全计算,所用钢管、木方等相关材料的计算参数经过现场实测实量取值。梁下立杆间距0.5米,板下立杆间距0.6米,排距0.6米,纵横水平杆0.6米一道,同时沿支架四周外立面满设剪刀撑。顶板模板安装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高支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经公司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批后报总监审核后严格执行,顶板混凝土施工前,组织技术、生产、安全等各部门对支撑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完工后进行质量验收,在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就可以开始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重点做好以下技术工作。

4.1 优化配合比设计,优选原材料,掺加高效减水剂,不任何微膨胀剂。

4.2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顺自然温度(冬季施工出搅拌机10度、入模5度)、初凝之前浇筑、振捣密实。

4.3 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采用混凝土泵送技术,板和大梁同时浇筑,一般不得留置混凝土施工缝,墙体和框架柱采用分层浇筑,控制分层高度。

4.4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构件覆盖、围裹塑料布,以免水分流失。

4.5 混凝土构件中设置测温监测点,采用电子测温仪定时监测各测温点温度,为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掌握混凝土的有关数据提供依据。

5、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本工程内隔墙采用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筑,层高分别为5.8 m、4.3m、3.1 m。抗震构造措施采用的设防裂度为6度。为此,沿墙长每隔4 m设构造柱,墙端、拐角、丁字交叉、十字交叉处均设置构造柱,门窗洞口两侧设抱框;沿墙高每隔2 m设钢筋混凝土现浇带,沿墙高每隔400 mm设置通长拉结筋。构造柱、抱框、现浇带中钢筋及拉结筋均与原混凝土结构做生根处理。墙上洞口均事先预留,严禁后置

三、结语

我国近几年,房屋建设受到土地限制和造价的影响,多数居住建造筑采用小高层或高层建筑,并且使用高强度的钢筋混凝土,作为建筑的结构支架。但是根据实践总结出由于房梁,房柱结构面积较多,柱不好布置。短肢剪力墙则解决了这一问题,放宽了房间的空间布置,增强了房屋的使用性能,并且这种设计方式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监理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gineering slope ecological treatment project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with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 as a basis, emphatically from the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process of slope ecological treatment project, the paper discussed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methods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befor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made the main points of quality supervision of such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Key words: engineering slope ecological treatment project; construction stage; quality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F0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利用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在矿山坡面建立基岩-基质-植被的有机整体,达到稳定岩石高边坡坡面的最初目的,进而为坡面与周围未破坏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演替打好基础。从学科综合角度来说,边坡生态治理工程涉及岩石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园艺学和环境生态学等学科,因此对从业者的知识结构或团队成员专业结构有较高的要求。

通过对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的特点和现状的分析,专业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中专业性很强的质量监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监理工程师质量监理的程序是一个有限循环的动态控制过程,应贯穿于工程项目整个实施阶段,其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是最重要的环节,应该得到充分重视,但并不是其他过程就可以放松,因为整个过程的各个方面前后呼应,构成宏观上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服务于高质量的工程质量监理。下文将结合边坡生态工程的特有工序结合,就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相关内容进行论述。

1 施工前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正式施工中质量监理的难易。做好施工前质量监理工作,将部分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如网片搭接、基材配比、植物配置和基材厚度等问题)提前说明。

1.1 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工程总承包单位的选定和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

工程承包单位是工程的直接建设者,其实力水平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好坏。监理方应合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正确行使自己的建议权,积极协助建设单位做好对工程总包单位资质条件的审查和择优确认,对于无法保证工程质量的分包单位加以更换。

根据目前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现状,加之很多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承包现象,监理方在这方面的作用很小,可以说是形同虚设。可以相信的是,随着我国生态工程进一步发展,各方面都在慢慢步入正轨,监理方将在这方面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1.2 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和设计变更工作

监理人员应该首先认真学习、熟悉和研究图纸,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审核出来的问题(例如设计中的施工技术在现有坡面情况下,能否保证喷附基材厚度达到要求、具体的技术的合格标准等)详细记录,专题研究认定后,在图纸会审中提出。图纸会审后,草拟图纸会审会议纪要,并附各专业明确的有关问题,由设计单位技术人员签字生效。

现场专业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图纸,根据实际工程进度,多与施工方交流,发现设计中存在问题,确认后及时与建设单位和设计方联系,做好设计变更工作。

1.3 对工程所需原材料、半成品和工程设备进行检查

施工单位报检后,监理工程师及时对进场的重要原材料(乡土原材、泥炭土、保水剂等)和机械设备(空压机、喷射机等)进行检查,对重要半成品(未进行喷射植生基材)进行抽检,对工程将要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审核,并检查技术鉴定文件和试验报告。

2 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技术性质量监理

2.1 清坡

一个状况良好的坡面是做好植生基材基材喷射工作的基础,也是利于喷射植物生长良好的前提条件之一。坡面状况可参考以下两点:(1)在已有坡面状况基础上,坡面较平整,无因大体积碎石、浮石和危石造成的坡面大角度起伏,有利于基材和基岩的自然结合以及高坡面施工作业的安全。(2)坡面因削坡作业会造成破面有大量碎石,坡面存在一定厚度的随石层会增加植被根系的生长空间,有利于日后植被恢复。

根据以上两点,对于清坡的质量监理,可以遵循以下原则、标准:

(1)坡面无大体积的浮石、危石,坡面不稳定因素最小化。

(2)根据坡面实际条件,坡面小体积碎石层可自然存在的条件下,并且施工方坡面网片锚固方案可达到稳定坡面碎石要求的情况下,坡面保持基本平整即可,反之则进行深度清坡。

(3)以上两条有顺序优先性,第一条拥有最大优先级。

2.2 铺网和钉网

植物生长基材喷射护坡技术采用金属或其它材料网片,其作用有两个:首先,固定植生基材,防止其因重力或雨水冲刷流失;其次,钉网后网片起到对坡面表层的围护作用,在植物固坡作用未形成时,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对于铺网和钉网的质量监理,主要控制以下方面:

(1)材料合格进场后,出现以下情况:镀锌铁丝网生锈,材质腐蚀严重;PVC网PVC外膜大面积破损,严禁用于铺网作业。转序到植生基材喷附工序,应及时进行网片修补。

(2)铺设网片时应张网拉紧。

(3)网片左右搭接和上下搭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如设计中未作要求,一般来说左右搭接10cm,上下搭接15cm即可合格,搭接处应用铁丝连接好,从而做到网片的整体性,进而达到网片对坡面的整体保护作用。

(4)钉网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但是应该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使用铆钉的长度,以达到较好的网片锚固效果。

(5)钉网必须为支网预留一定空间,一般设计都已考虑到这点。

2.3 支网

钉网后的网片一般紧贴基岩,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金属网片只能附着3-4cm厚的植生基材,也就是说,要达到4cm以上的厚度,必须让网片与基岩有一定的距离,具体多长,根据设计基材厚度而定。

对于支网的质量监理,主要控制以下方面:

(1)支网操作区域,要有连续效果,支网部位最好不大于@500mm布置。

(2)支网工具尽量不要用树枝,因为用量很大,以防施工方工人破坏周边完好山林植被。

(3)支网工具要绑缚在网片上,防止基材喷射时,达不到支网效果。

此外,支网这道工序并不是必须存在的,其存在与否和坡度以及具体施工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例如坡度不大于60度的坡面或采用四川大学引进的挡土翼施工方法,则不存在支网工序),因此专业监理在具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灵活做好质量监理工作。

2.4 植物生长基材喷附

(1) 植生基材配比、制作及植物种类搭配

高岩石边坡不具备植被生长所必需的土壤环境,没有有机质、N、P等营养成分,水分流失更是严重,因此在矿山生态治理工程中,植生基材为植被提供生长的必要基础条件。有了良好的生长基质,植被种类搭配成为工程效果好坏的另一个限制要素。对于以上项目的质量监理,主要控制以下方面:

① 严格按照设计配比进行制作,工序进行前施工方应提供现场配比(如一搅拌单元由几车土、几袋泥炭土等材料组成),便于进行质量监理。喷射到坡面2-3天后进行见证取样工作,及时送检,检测pH、CEC、容重、孔隙度、天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以及速效N、P、K、有机质等理化指标,根据检测结果及意见,及时调整基材配比。

② 植被种子数量配比,应合理,避免先锋类草本植被数量过大,影响后继植被特别是灌木的萌发与生长。

③ 应根据工程施工季节以及工程现场所在地区气候条件,协助施工方,适当调整植物种类,尽量使用乡土植物。

④ 如果当地有灾害植物,应尽量督促施工方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⑤ 鼓励施工方使用有机肥。

(2) 植生基材喷射

基材喷射方法规范与否,对基材与基岩的结合以及基材厚度有一定的影响,对于此项的质量监理,主要控制以下方面:

基材喷射时枪口应垂直对准坡面,否则容易造成基材与坡面之间出现较大空隙,尤其是在坡缓的碎石坡面,使基材与坡面部能很好的结合,间接影响基材厚度。

(3) 植生基材厚度

由于高陡岩石坡面的特点,基材厚度直接限制植被的生长空间,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坡面的恢复情况的好坏。

对于此项目的质量监理,主要控制以下方面:

① 在基材喷射时,及时作抽检,由于是湿喷,基材必然有沉降现象,所以,在喷射时,就要求施工方喷射厚度超过设计要求,从而保证最终实际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实时抽检的情况,要求施工方及时更正喷射厚度。

② 基材厚度检测一般标准:喷射完成后2-3天,所取点厚度最少60%达到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低于设计标准的一半,整体平均厚度达到设计要求。一般来说,所取点不少于40点。

③基材水土流失间接影响了基材的厚度,如坡面基材出现大面积(60%以上),可视为不合格。

此外,基材60%区域无严重板结、开裂现象,否则不合格。

(4) 种子喷播

①播种量

播种量随土壤及种子的性质不同而不同,不同的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与成活率不同。

在种子喷播前,专业监理应结合监理经验,对施工方所报种子量进行评估,与施工方进行沟通和探讨,达成一直意见后方可进行种子喷播作业。

②种子喷播方式

种子喷播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用液压喷播车,一种是把种子混入植生基材中直接喷附,最后一种是植生基材分两次喷射。通过分析三种喷播方式的特点及优缺点,依据工程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方进行充分的沟通,提前确定适合的喷播方式,便于进行种子层喷播工序的质量监理工作。

2.5 坡面养护

坡面养护一般包括水分养护、肥料养护、病虫害防治和疏间苗等养护措施。种子层喷播完成后,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可选遮阳网覆盖保护,保持正常养护。注意,如选遮阳网保护,在喷射植被幼苗长到2-3cm时,撤掉遮阳网,同时加强养护,并作适当的干旱胁迫,促使植物根系向下生长。

“三分种,七分养”。作为专业监理,在这阶段应该更加重视养护工作,经常到工地巡视,根据专业知识,协助施工单位做好养护工作。

3 施工阶段的非工程技术性质量监理措施

在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中,施工阶段除了技术性的质量监理,还有以下的非技术性质量监理措施:

(1)进场后及时召开第一次现场监理会议,利用第一次现场会议的机会,宣传监理制度,明确了监理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怎么做,使与会单位和人员对监理工作有了明确的认识。从而,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密切配合,搞好监理工作,完成工程建设任务。

(2)定期召开现场监理会议,形成例会制度,同时根据工程工序进程不定期召开专题监理会议,通过这两种监理会议,可以使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三方得到有效的工作交流、沟通,有利于工程的健康开展。

(3)由于工程边坡治理工程是层层隐蔽工程组成的特点,必须加强施工工序过程的质量控制,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就不能转到下道工序的原则,上道工序完成后,先由施工方进行自检,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后,再通知监理人员到现场会同检验,检验合格签署认可书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合理使用现场通知单、整改单、停工单、联系单等指令性文件。

(5)在监理工作中多做事前、事中监控,减少事后监控。根据工程进度,加强平行检查、巡视监理,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

(6)完工验收前,监理工程师应组织设、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有关人员对边坡工程进行预验收,并针对工程完工后存在的问题,以监理联系单的方式,下达给施工单位,作为整改的依据。施工单位整改后,应写出书面整改报告。同时,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准备交付的业内资料和完工报告等中报材料进行审查,要求真实、完整,符合档案整理要求。

工程师在施工阶段质量监控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于工程边坡生态治理工程监理工作专业要求的特点,监理应该熟悉多门学科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在此类工程中,目前施工单位专业知识水平低,建设单位对此类工程了解不深,监理专业知识水平自然就要到一定水平,但不意味着一味着重于专业技术方面,否则就不能统揽工程大局,沦为施工单位的技术员、质检员,这就失去监理存在的意义了,更谈不上完成以“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为内容的工程监理任务。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理,应着重决策、建议、引导和管理方面,使施工单位的工程最终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李云峰.监理工程师如何进行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J].工业建筑,2005:995-1008.

2.崔玉强.浅议边坡稳定与生态防护[J].铁道建筑,2005(05):68-69.

3.李绍才,孙海龙.中国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资源科学,2004(08):61-66

4.张俊云, 李绍才,周德培.岩石边坡护坡技术(3)---后层基材喷射植被护坡设计及施工[J].路基工程,2000(06):1-3.

篇10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进行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为了社会和企业的整体效益,它促使参与建设过程的每个人去关心其工作是否能使工程造价得以有效控制,并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即体现对工程建设项目费用进行合理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同时也是在满足项目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力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合理的,准确的进行工程造价是我们造价人员需要深刻探究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一、造价控制在建设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意义

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贯穿项目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项目决策阶段及设计阶段,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可能性为30%-75%,而在施工阶段仅为5%-25%,但是,由于施工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的重要阶段,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而且由于工程建设往往投资巨大,项目施工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政策性变化无常,材料、设备的价格及市场供求波动大等,使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效果在数量上虽没决策和设计阶段显著,可如果控制不好,浪费的数目也是触目惊心的。

因此,要提高建设质量,控制工程造价,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工程投资的效益,就要在工程实施阶段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管理和监督,从而加强了对工程项目建设全方位、全过程的造价控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特点

、先行性

进行之前和施工进行中所采取的合理预算及控制,它与造价审核有着本质的区别,造价审核是在施工以后对已经发生的施工投资进行总的核算。所以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避免施工浪费的先行措施。

、动态预控性

在施工期间经常会出现各种不可测的因素来影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所以,造价人员在施工期间不同的阶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对工程的变化进行跟踪控制,在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因素,所以,造价人员要对工程造价进行预测,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把握在预控范围之内,对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进行有效的措施。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一定的动态预控性。

、可靠性

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中,造价人员应该掌握施工的第一手资料,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控制跟踪,才能对工程的造价,做出最主动的分析,提出的控制方案才具有可靠性。在造价的过程中,时刻掌握施工过程中的造价趋势,科学分析、有效控制。所以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三、目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预算以及定额体系不健全

建筑工程预算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工程定额与指标制定上,与工程的实际运营不相符。这主要是因为工程预算所依据的数据体系陈旧,大多是几年前收集整理的数据。相关辅助体系不够完善。预算体系是一个系统体系,需要有各方面的辅助,比如气象条件、地质条件、交叉跨越!城市规划、通讯干扰,线路曲折系数等,这些资料缺乏大量的数据支撑和信息沟通,由于这些缺失,预算就很难对造价进行准确的计定。缺乏相应的动态机制。以往的造价体制都是静态的,缺少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价格波动因素的考虑,预算体系与工程控制之间缺乏互动性。

、建筑工程造价形成过程控制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而需调概的现象时有发生。显然,工程造价形成过程缺乏控制力度。主要原因从以下三方面考虑,是对各种超支现象缺乏必要的分析方法,对造成造价控制失控的原因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缺乏科学的论证,这样就使造价控制的力度就大打折扣。是在编制工程投资时对时间价值和地域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考虑不足甚至未加考虑,而是绝对的去比较、判断和应用。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个种普遍适用、简单准确、操作性强的造价预测方法。

、建筑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

建筑工程的造价评估体系缺失在建筑工程项目完成后,大部分项目法人缺乏对后评工作的重视,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对造价过程中出现的各项超支失控在事后缺乏重视& 至于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既没有认识,也没有惩罚机制,对建筑工程造价体系的完善、成本的控制缺少积极意义。

四、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措施

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很多工程项目建设时期管理的重点与难点。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管理,就要建立自上而下的造价管理体系,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组织结构,采用经济与技术措施保障管理的有效进行,还可以通过合同的签署来约束工程造价的随意更改。

、建立工程造价管理组织机构

工程造价管理纷繁复杂,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要设立专门的管理组织。组织机构成员主要包括项目经理、工程造价员、工程技术员与工程管理人员。将工作分配给组织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做到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还要制定工程造价控制机制,对需要进行追加工程造价的情况,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组织内成员分工合作,避免工程造价费用严重超标。

、加强工程招标管理工作

当前,工程招标是实施工程建设的重要途径。工程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施工单位,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节约工程投入成本,将工程的成本开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当前,我国工程招标以工程量清单的方式进行工程报价。编制工程量清单时,应遵循客观、公正、准确、合理的原则,避免施工企业为了中标而违背市场规律故意压低工程造价的行为出现。工程招标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深入地研究每一个投标单位的施工图纸、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并进行综合的评价,还要从总报价和单项报价两个方面对投标企业提供的工程报价进行综合的考核。

、加强材料采购管理

建筑工程需要的材料类型多、数量大,材料采购价格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造价。不可否认,建筑工程的工期长,在较长的施工期间,工程材料的价格受市场影响有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但是,这不能成为工程造价不断追加的理由。对于市场发生变化引起的材料上涨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提供材料变化的市场调查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才能向工程投资方申请追加工程投入。再者,为了避免在采购材料时,出现市场价格不稳定或是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可以采用集中采购方式。实现集中采购具有两种优势:第一,可以实现采购的规模化和采购数量的最大化。第二,可以在一定范围,对于同一种材料,选择两至三家材料供应商。材料的集中采购有利于降低材料价格,大量材料的购进还可以采取统一运输的形式,这就可以节约部分运输成本。

、采用技术与经济措施相结合的方式

技术与经济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是指选择适合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寻求各种低消耗的措施,节约材料、节约人力、节约财力,还可以使用新的建筑材料、新的施工机械、新的施工技术来降低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造价。

结语

总而言之,因为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自然而然就加高了工程的投资,所以,所有的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最注意的就是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的基础,所以,只有把是施工阶段出现的各种因素控制在预料范围之内,就能够有效的减少工程不必要的投入,为企业争取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永柏,沈艳. 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J]. 四川建材,2012,02:22

篇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探讨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entire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a link, an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ge is also finally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the final step in forming engineering products. Construction stage of the work quality of each link directly to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and is hard to change.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o do some research.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age; Project management;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以具体的建设项目或施工项目为对象、目标、内容,不断优化目标的全过程的一次性综合管理与控制。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选型、施工、验收及保修等内容,其内涵就是:自项目开始到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项目控制,使质量目标、进度目标、费用目标和安全目标得以实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实体建设阶段,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鉴于建设项目的一次性,为了节约投资,达到节能减排和建设预期目标的实现,建造符合需求的建筑产品,作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施工阶段的重要性。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只有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责任主体的有效管理,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这就要求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动态管理之中。

一、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现场监管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投资收益而且关系到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二)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各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

(三)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监督,业主(监理)监督。

(1)企业自身监督: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通过班组自检,现场质检员巡检和项目部验收等手段保证施工质量,同时通过企业质监部门的定期检查和抽检等管理办法监督工程质量,做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使工程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2)业主(监理)监督:也称为第三方监督,是最权威性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质量监管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找到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场监督――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二)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

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监督(监理)单位组织、指导、协调承包商及相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通过时标网络计划进行分析,在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后,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用工期优化的方法对原网络计划进行调整,保证总工期不滞后。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四、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生产的全部活动,通过对生产因素的具体控制,消除人得不安全的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保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安全是天,是责任,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它是维持生产的重要条件,是企业生产正常进行的最大保障。

篇12

摘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施工阶段亦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对建筑工程管理做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项目管理;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它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设计、设备询价、施工、签证、验收等系统运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保证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从工程项目管理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最终的实施阶段,是形成工程产品的最后一步,施工阶段各方面工作的好坏对工程建设产品优劣的影响是难以更改的。因此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是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就是对工程施工的各项技术活动和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运用管理的职能,促进工程技术工作的开展,正确地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上级有关技术工作的指示与决定,科学地组织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施工过程符合国家技术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律,以保证高质量地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达到统一。 一、工程项目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质量原则 工程建设与人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搞好工程质量管理,是参与工程建设各方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繁荣富强,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必须树立强烈的“质量第一”的思想。 (二)预防原则 在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应从过去消极防守的事后检验变为积极预防的事先管理。因为好的建筑产品是好的设计、好的施工所产生的。必须在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中,事先采取各种措施,消灭种种不合质量要求的因素,以保证建筑产品质量。如果各质量因素预先得到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有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三)服务原则 建设工程项目,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要求,尤其要满足用户对质量的要求。进行质量控制,就是要把为用户服务的原则,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出发点,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去。同时,要在项目内部树立“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各个部门,各种工种、各种人员都有个前、后的工作顺序,在自己这道工序的工作一定要保证质量,凡达不到质量要求不能交给下道工序,一定要使“下道工序”这个用户感到满意。 (四)用数据说话原则 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在有效的数据基础上,必须依靠能够确切反映客观实际的数字和资料,否则就谈不上科学的管理。一切以数据说话,就需要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工程实体或工作对象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从积累的大量数据中,找出控制质量的规律性,从而研究工程质量的波动情况,寻求影响工程质量的主次原因,采取改进质量的有效措施,掌握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的客观规律,以保证工程项目的优质建设。 二、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 (一)质量管理 1、质量监管体系 工程质量的优劣牵涉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是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般来说,任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都应当同时接受企业自身监督,业主(监理)监督。 (1)企业自身监督: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应当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质检机制和质量监管体系,现行的机制主要是项目质检员长驻工地监督施工质量,分公司质检员巡查项目质量情况,公司质检部门组织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检查验收(内部阶段性)。这样一个三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监督机制,也是企业对工程质量把关的主要途径。 (2)业主(监理)监督:也称为第三方监督,是最权威性的监督。现行的管理机制赋予这种监督以权当天的管理权限,由业主委派或委托的质量监督小组长驻工地,对工程中尚未施工的、正施工的和已完成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及各道工序进行全面监督。 2、监管方法和手段 作为管理人员,管理工程施工质量是现场管理工作懒重中之重,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质检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监管力度,以及控制质量的方法和手段。一般有以下几种:(1)现场监督一一对于施工作业中的每一道工序,做到现场检查发观问题,随时指出并纠正。检查手段采取实测实量和整体观感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形成的产品,有权责令施工人员推倒重来;(2)召集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予以指明,严格对施工工人进行工序技术交底,纠正错误,限时改正;(3)编制质量控制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质量问题详细说明,指明对策,责成项目部限时整改。同时,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手段还应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变化,但必须处处以国家规范和新的验评标准为依据。管理人员应当主动与业主(监理)部门、企业自检体系密切配合,共同管理。 (二)工程进度管理 施工进度的检查与进度计划的实施是融汇在一起的。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是计划执行情况的反馈和信息来源,是调整和分析施工进度的依据,是进度控制最重要的步骤。 进度计划的检查主要是通过把实际进度与进度计划进行比较,从中找出项目实际执行情况与进度计划的偏差,并对产生偏差的各种因素及影响工程目标的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估,以及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监理单位、承包商及相关单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工程进度计划。 当工程进度出现大于十天以上的偏差时,一般要分析偏差的原因,分析偏差是否影响到后续工作和总工期,这种分析是通过时标网络计划进行的。在采取各种手段解决进度滞后问题后,一般还要调整工作顺序、改变某些工作的逻辑关系、缩短某些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方法,用工期优化的方法对原网络计划进行调整。针对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及时调整好后续工作的进度计划安排;随时注意单元工程形象进度以及施工能力、设备、材料供应情况。 (三)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从投标承揽任务开始到工程竣工验交,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都要事先预测,认真核算和监控。一个工程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有机械设备成本,通过缩短机械使用周期来提高效益;有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差、价差、量差来减低消耗;有劳动力成本,有效地使用劳动力,不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质量成本,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减少无效劳动;有文化成本,通过提高凝聚力来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成本、安全成本等。工程项目要在质量上符合规范要求、工期上达到合同文件要求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技术措施。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包括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耗,提高机械化操作等。 总之,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对于一个工程建设项目而言是及其重要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质量的优劣以及效益的高低,只有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优势,优化有建设性的技术方法和组织实施,完善的管理流程和考核激励机制,才能做到综合利用各种资源,更好地实现企业盈利,实现项目建设的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倩.对建筑工程管理重要性的分析―城市建设,2010. 潘蜀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8).

篇13

关键词:钢结构;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体会

1 开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监理大纲制定、监理合同签订之后)

1.1 组建监理队伍。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配备总监和必要的监理人员。人员配备应能涵盖钢结构所涉及的各类专业,同时提倡人员相互渗透、一专多能。

1.2 监理人员在工程开工之前尽快熟悉工程图纸、项目有关情况和工程所选用的规范、工艺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定较为切实可行的监理实施细则;熟悉图纸和规范、技术条件时除了充分理解消化设计思想设计意图外,对于多个设计单位,多个制作单位还应当通过沟通协调,进行统一“度量衡”工作,达到标准、要求、做法上相对统一,使所监理的项目,在规格、指标、完工表式方面相对一致。

1.3 合同业主、设计及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商资质和加工场所条件进行考察和审查:对条件不足的承包商提出整改或限令整改意见,在满足基本条件之后再会签资质审查报告与开工令。

1.4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结合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对方案的合理性及技术条件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1.5 督促施工单位完善与强化质量管理及工期目标控制,督促施工单位健全质量管理人员配备。

1.6 从施工制作到吊装现场工作,坚持监理工作责任到位,坚持重要质量控制点的旁站与实测验收。我们只少量地聘用退休人员,注意在职人员与退聘人员比例。同时,我们注意发挥施工单位主观协调性,督促施工单位,实行自检、互检、专业检验三级检验制度,以有效保证质量。才能保证今后监理中各种协调工作顺利进行。

2 工厂制作阶段

2.1 开工准备。

(1)审查工厂的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系统,沟通彼此之间的联系,建立与技术部门及质保部门的正常工作联系。(2)审查工厂的质量控制方案,与技术部门及质保部门共同商定本工程实际质量检查的内容、质量按制点、监理验收的内容。(3)与技术部门、质保部门商定用于本工程的各类质检报告内容与格式。(4)审查材料质保书,确定材料复查内容;参与材料复查试验。审查装璜材料质保书。(5)检查材料仓库收发制度。(6)审查工厂提交的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或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批准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或焊接工艺评定转移报告。(7)参加焊接工艺评定试验。(8)审查焊工资质及有效证件。(9)审查无损检测(NDT)人员资质及有关设备的鉴定有效期。(10)审查用于工程的长度计量器具的鉴定有效期。(11)检查除锈、涂装设备情况,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其产品质量是否能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12)协助业主审核并签署开工令。

2.2 制作实施阶段。

2.2.1 结构监理。

放样质量抽检,内容为草图、样板、样带、下料情况;小拼板及T字组合梁质量检查(拼板拍片),抽检后签证;U形槽钢加工质量抽检;腹板、顶板、底板外形尺寸、坡口切割质量抽检、底板轧角抽检;腹板、顶板、底板装配构件划线检验;总装胎架检验(外形、分段线、坡度),检验后进行签证;分段就位与拼装质量检验;焊后分段分解,各工地拼装接口的坡口状况及板材边势平整度;复验工厂提交的分段检验报告数据,签证认可。

2.2.2 焊接监理。①巡视检查:在工件施焊时,焊接监理加强巡视检查:焊接材料使用是否正确、焊前准备是否到位、焊接工艺条件是否满足、工人是否持证有效、焊接规范是否合适等。②焊缝质量监理:对接焊缝,对一、二类焊缝表面质量一般100%进行检查签证;全焊透角焊缝抽检;贴角焊缝,抽检。

2.2.3 无损检测监理:审查各类焊缝无损检测的类别及长度是否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指定RT(X光拍片),核查RT检测部位是否符合技术条件;复证RT检验报告;审查UT(超声波探伤)报告;根据业主委托或业主请第三方,必要时复查部分焊缝。

2.2.4 涂装监理:检查除锈工装设备是否符合技术条件;预处理质量复测、粗糙度、除锈是否达到等级;分段工程除锈质量检查;分段工程涂层膜厚、牢度等质量情况;检查并签署报告。

3 现场吊装阶段

现场吊装是检验制作阶段工作成效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检验钢结构与土建嵌接情况的重要环节,通常情况下钢结构监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现场安装监理应在吊装前与制作厂一起对所有墩梁标高,墩梁间距,支承中心矩等有关数据进行复测,对焊按施工与变形控制方案进行认可监理。

对吊装过程中起重、吊运方案乃至交通按排(市政工程)应一起进行讲座和各方方面面在业主主持下进行协调。

吊装后对梁间装配状况与支座密贴情况进行检查。

吊装完工后对现场主要受力焊缝进行表面质量、无损控伤、涂装进行监理,并对桥面长度、宽度、拱度主要尺度进行监理。

由于钢结构尺度往往以毫米计算,土建尺度往往以厘米计算,分头施工易造成总体吊装产生不吻合或局部返工。为此应在制作接近完工时,事前应进行协调,以避免差错。总之,现场监理要求监理人员本着勤、严、细、实精神工作。

4 工作结尾阶段

篇14

【关键词】建筑节能;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1 技术与管理的控制

1.1 施工资质

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的资质。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的节能工程施工资质,施工企业(总包或专业分包单位)暂应具备相应建筑工程承包资质或专项装饰资质,专业分包需与总包签订分包合同。

1.2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

按照GB50300 A.0.1制定现场质量管理制度、质量责任制、分包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进行人员培训、技术交底及施工技术标准配备等一系列工作。

1.3 节能施工依据的文件

节能施工的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

1.3.1 施工图设计文件包括施工图、设计变更、引用的图集等,是工程个体特性的集中体现,需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做好图纸交底、技术培训。施工单位应该按照经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施工,由于材料供应、工艺改变、建设单位要求等原因,需要改变节能设计的需注意:① 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实施前应该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并获得监理或建设单位的确认。②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③ 当设计变更涉及建筑节能效果时,应经原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审查;并需建设单位重新办理建筑节能设计审查备案手续。④尽可能维护已经审查确定的节能设计要求,减少不必要的节能设计变更。图集一旦被设计引用,就具有与施工图同等地位,强制执行。

1.3.2 施工技术标准是对工程共性特性的总体控制,现场施工必须遵守,施工质量控制不得低于标准要求,做好标准的学习贯彻和实践总结。施工技术标准包括与节能工程施工有关的工艺标准、验收标准、材料标准、检验标准等,不仅包括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GJ)、地方

标准(DB),也包括企业标准(QB)、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等。现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标准主要有: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20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JG149―2003;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

1.3.3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包括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是节能施工的纲领性文件。①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内容,需有针对性、统领性,为专项节能施工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②建筑节能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建筑节能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方案需具有符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并经监理或建设单位审批。③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实施前需对相关管理人员及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方案交底。④发生设计变更及施工方法的变更需及时修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

1.3.4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范性文件是国家、行业、地方、部门为了统一、推进建筑节能制订的文件,属于施工依据的文件,要理清文件中对节能施工的要求。常用文件有: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43号);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工程节能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6]第192号);

关于印发《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的通知(建质[2008]第l9号)。

1.4“四新”技术

建筑节能工程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审、鉴定、备案。施工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并制定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对于“四新”技术的应用,应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

2 材料与设备的控制

2.1 禁限要求:①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与淘汰的材料和设备。②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规定,不得对室内外环境造成污染。

2.2 管理:明确了建筑节能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和要求:对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材料实施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其材料供应商应当有建筑节能材料备案登记。建设工程优先选用建材类行业协会评出的行业质量诚信优胜企业的产品,查验和了解其质量诚信状况及相应的不良记录。文件归纳了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的建筑节能材料有:禁止使用普通单玻建筑外门窗、不得使用非断热金属型材制作的单玻璃、外墙内保温不得使用浆体材料。

2.3 进场验收:材料和设备应进行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认,形成验收记录。①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进行实物检查验收。② 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核查――出厂合格证、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定型产品和

成套技术的型式检验报告、进口材料和设备的出入境商品检验。③按照规范现场抽样复验,建筑节能工程复验均应为见证取样送检。由于部分材料和设备检验周期较长,需及早送检,严禁先施工后复验。检验批数量和检验项目要满足要求,防止批量不足或检验项目短缺。

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 施工前,加强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编制冬季、雨季等施工技术措施,措施不到位不施工。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2 施工时,先做样板房(间、件),请验收小组评价合格后推广施工;施工单位加强自检与复验,从人、机、料、法、环五方面予以控制,及时质量测控、纠正不合理偏差;由于建筑节能工程工序多、层次复杂、节点构造多样,隐蔽验收非常重要,需及时做好隐蔽验收;材料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上道工序不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3 施工后,建设单位组织好验收,验收达不到节能标准的,整改后重新组织验收。

3.4 加强成品保护,避免成品损坏或“开肠破肚”。

3.5 正确处理好工期、质量、成本的关系,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建筑节能各层的工艺间歇(特别是保温层施工前要尽量达到墙体干燥),合理安排工期,确保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

3.6 节能保温设计型式多种多样,可采用相应节能施工工法施工。目前,相关节能的施工工法有28项(国家14项――1999~2000年度1项,2003~2004年度2项,2005~2006年度11项),可上网查询。

3.7 节能保温材料不得长期、避免风吹雨淋,施工后及时做抹面层。

4 质量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