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护理业务学,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通过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进展,使广大护理人员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需求与医疗同步,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二.学习形式、内容及次数
1.形式
通过理论讲课、看光盘、多媒体等形式,要求各科护士长轮流讲课,必要时请上级专家进行讲座。
2.内容
护理刊物、报纸上的新知识、新理论、到上级学习的新内容。新的法律、法规知识,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科室可增加专科知识的内容。
3.次数
护理部每年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不少于10次,要求参加人数在90%以上,科室每月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1—2次。
三.严格要求,保证学习效果
讲课者需提前备课、备讲稿,讲课者对重要内容进行板书。听课者认真听讲做好学习笔记,护理部不定期对学习笔记进行抽查。
护理业务学习计划为不断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我院护理质量,达到二级医院质量标准,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计划:
一、对各级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与安排:
1、科室每月集中组织一次护理业务学习,其余时间以自学为主。
2、每月组织一次护理查房。
3、每半进行一次护理基础理论知识考试;每月组织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一次。
4、参加总院组织的各项学术讲座和三基理论考试与操作考试。
5、认真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及科内护理常规。
二、根据年资不同,对各级护理人员的培训要求:
(一)新上岗护理人员的培训计划:
1要求:以临床基础护理技能为主,兼学专科护理知识和技术。能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
2培养目标: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专业思想,严格素质要求,加强护士素质培养,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2)学习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3)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抓好“三基”训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规程。
(4)明确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及各班护士工作职责。
(5)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和技能。熟悉心内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
(6)学习为患者做健康教育。
(7)掌握护理文件书写,熟练各项护理文书的填写和书写。
(8)掌握本科室常用的各项操作技术。
3培训计划:
(1)鼓励自学。参加总院、本院及科内组织的业务学习。
(2)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
(3)在实践中培训:利用护理业务查房和晨会提问,通过实际业务指导加强基本功训练和系统的理论学习。
(4)不定期进行技术操作,护理理论知识考核。考核内容为目前医院已经组织培训的各项护理操作相关知识和三基知识。
4培训计划和方法:
(1)鼓励自学。参加总院、本院及科内的业务学习,完成每年继续教育学分。侧重专科疾病的护理知识和技能。
(2)由高年资护士进行传、帮、带。
1.1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是国家级重点专科,按专业设骨伤、脊柱骨病、骨关节等7个病区,共开放床位315张。骨科系统共有临床护士132人,均为女性,年龄20~49岁,平均34.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52人,护士61人;中专8人,大专105人,本科19人。
1.2方法
1.2.1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的组建①人员结构。根据我院学科设置,由护理部组织7个骨科病区建立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设教学组长2名,由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护士长担任,负责制定培训计划,授课人及授课内容的审核;教学秘书1名,由护理部干事担任,负责协调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场地、教学设备的准备、资料收集及考核工作。②制定培训计划。根据院护理人员分级培训计划及专科培训的特点,由教学组长制定骨科护士分级(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小组护士、助理护士)培训计划,上报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授课人选择专科理论扎实,技术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骨科护理骨干,明确授课形式和课时,上报护理部主任核准。③组织实施。根据临床护理工作实际情况及排班模式,做到培训工作既不影响临床工作又能保证参培率,培训时间一般安排在16:00以后,每次培训安排3个课题,每个课题限时15~20min,要求授课人紧紧围绕课题充分准备,用简短、精炼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大家传授丰富而先进的知识,授课内容具体、实用性强、有针对性。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每月开展培训1~2次,每季度对培训内容进行1次考核,由护理部的教学秘书汇总成绩,教学组长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及时修订培训计划,不断改进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效果。④建立激励机制。将骨科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培训工作纳入院护理继续教育项目,参加1次培训授予院级继续教育学分0.5分,授课老师授予2分。科室护士每季度考核平均成绩及参加培训情况列入季度临床护理管理质量考评。每名护士成绩记入个人技术档案,与护士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全年考核成绩优异者予以表彰和奖励。
1.2.2评价方法比较骨科系统护理业务学习平台实施前(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实施后(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护士专科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三基”考核成绩,以及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学术论文撰写发表情况统计。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行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实施前后护士考核成绩比较
2.2实施前后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护理创新及学术情况实施前开展护理新技术、新项目1项,护理创新3项,发表学术论文2篇;实施后分别为5项、16项和7篇。
我院老年外科是以诊治肝、胆、胰、脾和胃肠道肿瘤为主,兼顾甲状腺、乳腺和周围血管疾病的普通外科性质的科室,收治患者以老年人居多。集外科手术和衰老于一体的老年外科护理工作量大,需要更多的护理知识、技能和工作投入。我们尝试"医护结盟"的模式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时间为护理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实施近3年来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医护结盟"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模式
每月由1名医生和1名高年资护士结盟,就一类或一种疾病共同组织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医生针对手术脏器的解剖关系、手术方式的选择、麻醉和手术过程、手术中设备及器械的使用、术后各种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意义和留置时间等进行演示或讲解完成业务学习。结盟护士选择对应疾病的患者组织查房,针对主要护理问题查阅文献,提供最新的护理研究进展,并围绕护理难点组织讨论,探讨新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对新开展的医疗护理技术共同学习和交流,探索护理规范和流程的建立。
2 "医护结盟"学习和查房的管理与实施
2.1内容和计划 每年年初由护士长制定全年的业务学习和查房计划,具体到每月。科主任根据内容推荐特长的中青年医生主讲,护士长指定高年资护士与主讲医生结盟,共同负责一种或一类疾病。每月主查护士负责与医生的沟通和全部活动的组织,护士长提供必要的协助。提前制定计划便于主讲人和主查人查找收集资料,准备课件。3年来先后围绕肝脏、胆囊、胃肠道肿瘤、甲状腺、乳腺等10多种科室常见疾病组织学习和查房,同时考虑手术和衰老两大科室特点就麻醉方式与护理、水电解质平衡与外科休克、临床营养与指导、衰老研究进展与护理、放化疗及护理、肿瘤的生物转化治疗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疼痛管理、慢性伤口造口与护理等与科室工作相关的专题均采用"医护结盟"模式组织了学习和查房。
2.2组织和管理 业务学习和查房计划完成后科内公示,主查护士主动与结盟医生沟通,保证内容的互补与衔接。其他护理人员参考最新版教材复习相关知识,带着问题有准备的参加学习。主讲、主查人在当月的第1w提交课件,主任和护士长审核、修改,第3w组织实施。学习和查房当日全体护理人员无论上、下夜班还是休息统一要求参加,当班人员在学习和查房前完成所管辖患者的常规护理工作,护士长搭配人力留2人值班,值班人只负责接诊新患者、手术患者等应急事件。主查护士的组织和完成情况由参加学习的护理人员书面量化评价,计入当月的护士绩效考核。同时召开科会,总结本月的护理工作。
2.3分享和传承 为充分保证学习效果,建立了科室交流群,课件资料转换成PDF格式后上传群共享,备学习和查阅。主讲、主查人对所分管的内容需要像Cochrane系统评价一样定期更新,形成个人专科特长。所有资料护士长备份留存,同时作为制作疾病宣教手册以及新工培训、学生带教的内容补充。
3 "医护结盟"学习和查房模式取得的效果
3.1明显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源于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的差异,医生的知识更新能力和更新速度明显优于护士[3]。在临床中治疗观念的更新、术式的更新、耗材的更新给医生的手术带来进步和便捷,而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难以与医生同步。导致在面对患者时医护提供给患者的信息可能不一致。这不但导致患者的信息混乱和迷茫,还可能导致护理人员的自信心受挫,甚至产生护患信任危机[4]。例如疝气手术的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塞修补术,术后患者开始活动的时间不同;生物夹、钛夹的应用对患者手术后需要核磁共振等检查的影响不同;特殊止血材料、防粘连膜、吻合器、切割缝合器、Ligasure能量平台、高频电刀等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对患者术前皮肤准备的改变、切口愈合、首饰的佩戴、术后出血和粘连的风险等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异,同步的学习和沟通让护理人员在患者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指导中更加自信和从容。
其次,外科术后管道多,很多护理措施护士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盲目和缺乏针对性,甚至因为工作不到位导致医生、患者的不满意或影响治疗和康复效果。通过医生讲解和手术演示护士明白术区周围的组织关系、管道的位置、放置的目的、引流量的含义等等,使护士在早期半坡卧位的提供、挤捏引流管、防脱管等很多操作中主动和到位,提供有的放矢的护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老年伴随疾病的学习使得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更加得心应手,从知识和技能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服务能力。
采用该模式进行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近3年来,伴随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科室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稳步提高,其中患者"对护士业务知识和技能"是否满意一项,从2011年的84.56%提升到2013年的98.68%。
3.2建立了良好的医护专业知识交流平台,提高了医护合作的满意度 "医护结盟"的学习和查房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医护专业交流平台。医生能够在这里从专业角度表达对许多护理工作细节的希冀,护士也可以在这一平台敞开心扉,主动提问,围绕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深度沟通和交流。
例如同样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些医生习惯在术后放置引流管,而有些医生则选择不放置引流管,护士不知道放置与不放置的偏好和选择,术前提供给患者的健康教育时常无法回答患者的提问。开展腹腔镜手术初期术后患者主诉肩背部疼痛,护士常常以为是麻醉的影响或卧位时间久等等给患者解释或提供相应的舒适护理,与医生的共同学习让大家知晓疼痛原因是术中气腹的二氧化碳残留膈下所致。同时医生在授课中也会表达一些对护理工作的希望,比如结肠造口患者在开放造口前希望护士观察和提供哪些需要的信息,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患者术前血糖的监测和饮食的控制希望达到什么水平等等。
3.3启迪护理科研 临床护理人员常常觉得护理科研难在选题。在开展结盟方式的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中,医护合作度增加,医生的科研项目希望得到护士的协助,而共同的交流中也使护士找到科研的切入点。
例如护士常规放置胃管的长度是根据教科书的两种体表测量方法进行的,胃管实际到达胃内的准确位置不得而知;其次为保证胃管的固定效果护士常使用3M丝绸背衬胶布固定。该胶布会在接触到患者的体温后粘性增强,很难脱落。医生在针对门静脉高压症实施的"排钉阻断法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和胃恶性肿瘤患者的"胃大部分切除术"中胃管末端的位置有不同的要求。通过交流,护士将探讨不同体表测量方法放置胃管到达胃内的位置作为研究课题,研究由手术医生在手术中直视定位,最后测算新的理想的体表测量方式,满足鼻饲饮食与不同手术患者对胃管位置的需求。课题目前正在进行中。同时研究中为方便医生术中调整胃管深度,术前先改用普通胶布固定,便于术中调整,术后改用丝绸胶布固定,保证胃管的固定效果。
科室在2013年底开始开展肿瘤的转化医学治疗。作为新兴的医学治疗手段,细胞免疫治疗没有相关的护理流程和规范,通过结盟学习和查房,通过科研手段逐步建立了相关的流程和规范,取得肯定的成绩。
3.4提高医生和护士的教学能力,为教学人才储备奠定基础 作为交通大学附属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我们一直承担着各级各类教学任务。教学工作是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中青年医师和护士在走上大讲台之前鲜有教学锻炼的机会。为此,在开展结盟学习的过程中,科室邀请专业人士对教学课件制作、授课礼仪等进行培训,在科室组织的学习和查房中进行体验,使中青年医护人员得到了良好的教学锻炼,教学能力显著提升,得到实习学生和院校老师的肯定。
3.5 锻炼高年资护士的组织领导能力,为护理管理人才的选拔提供借鉴 1次/月的学习和查房由高年资护士组织和实施,护士长全程参与,组织反馈和评价。从资料的查找准备、内容的组织和医护的沟通、活动的布置和安排甚至学习后的讨论和放松,全方位锻炼和考量个人能力,提高护理人员组织领导能力,现场评价的结果也可以为管理人才的选拔储备提供量化考核依据。
总之,科室创新性开展的"医护结盟"业务学习和护理查房模式,得到了医生、患者、护理人员的一致认可,在院内交流中也得到多个科室的效仿。普遍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促进科室的和谐团队建设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梅桂平,谢红珍,潘绍山.现代护理管理流程与规范[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203.
[2]林婵兰,陈楚芬,庄秀.护理业务查房对护士综合素质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0,31(5):637-638.
关键词 护理专业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about Improving the Nursing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Teaching Quality
JI Yan
(School of Medicine, Yangzhou Polytechnic College, Yangzhou, Jiangsu 225000)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the foundation of nursing professional students' curriculum, teaching biochemistry experimen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master biochemical theory of knowledge. To meet the training of highly qualified nursing professional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nursing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proposed reflections.
Key words nursing professional; biochemistry; biochemistry experiments; quality of teaching
生物化学即生命的化学,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现象和探索生命的本质,重点研究各种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在生物体内所经历的各种代谢变化。①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复杂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独立动手以及理论联系实际,书本联系临床的能力,是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实践综合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简单,教学方式单调,实验流于形式和走过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无益于“创造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无法满足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因此,如何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成为当务之急。
1 紧密结合临床实际,明确学生学习目的
疾病的发生发展几乎都有异常的生化改变。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阐明机制,做出诊断乃至基因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生物化学与临床各科室都有着密切而广泛的联系。②生物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体会现代科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验能力和综合素质。就我院而言,护理专业的生物化学课程开设于新生刚入校的阶段,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概念,这就导致学生接触生物化学实验的时候往往不能明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开展的目的。学生简单地认为生物化学实验就是简单地按照书本提供的实验流程做做实验,很多学生甚至认为以后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根本用不到生物化学的知识,因此学习目的很不明确。我们在讲授生物化学实验课时就必须向学生强调生物化学与临床的密切关系。告诉学生只有在充分掌握正常的人体生物化学过程的基础上,才能继续学习异常人体机能等相关专业课程,才能为病人宣讲为什么需要进行此项生化检验,才能为病人解释异常的生化指标与疾病的关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例如:在氨基酸代谢这个章节,有一个实验名为“组织中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在讲解实验前,可以首先问问学生在刚刚进行完的新生入学体检中有没有抽血,问问学生知不知道为什么抽血,告诉学生抽血其实是为了检测谷丙转氨酶以及谷草转氨酶的,是为了检查肝脏是不是健康。接着再帮助学生回忆一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是在哪里学习过的。这样,学生就能知道,原来这个实验是帮助他们理解氨基酸转氨基作用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了,自然就会认真做实验。
2 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应该紧密的结合理论教学的进度,应该合理高效地利用实验课时,并且应该设置合理的分组实验人数,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实践锻炼机会,通过层次分明的验证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应用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但是现行的生物化学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确实是一种重要的实验形式,但验证性实验在学习中的弊端也不容忽视。学生在学习了实验原理的前提下,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过程,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验证性实验的结果往往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可以推测出来,因此有的学生在实验课的时候不动手操作或者乱操作。验证性实验课的学习相对枯燥,缺乏新意,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极其低下。因此,实验教学应做适当的优化。
适当缩减验证性实验的内容,增加创新性实验。例如:在糖代谢的实验中,原来安排的实验是“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可以更改为“家兔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糖含量的区别”。首先请学生课后自己学习“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浓度”的实验原理,在掌握了实验原理的情况下,自己设计实验过程来完成“家兔在不同生理状态下血糖含量的区别”实验。此类创新性实验中所涉及的所有操作都应该有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包括试剂的配置、仪器的调试、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等。实验教师在旁观察,发现操作失误的时候及时纠正,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责任感。此类的创新性实验,可以促使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思路,可以使复杂的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具体体现,增强了学生生物化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检验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应的实验原理。
我们还可以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引入实验教学过程。PBL模式是一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围绕某一专题进行小组讨论的学习过程。③即动脑又动手,边学边练,在学生加深理论课理解的同时,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讲授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回去思考不同的温度、不同的pH等环境因素对酶活性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上课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自己先动手进行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后,老师再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最后请学生讨论自己得出的实验结果与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否一致,为什么不一致。这样将实验与理论有机结合,可以使得原本简单、枯燥、程序化的验证性实验变成有趣的探索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课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意识,我们还应当适当地为护理专业的学生增加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内容,如“RNA的提取与鉴定方法”。将完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贯穿其中,使得学生对整个科研过程有完整的思路及概念,为其以后的终身学习、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3 分类明确学生实验要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实验预习报告应该包括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与药品、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思考等方面。为了提高护理专业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我们应该根据学生在高中的文理分科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实验预习要求。对于高中选择文科的学生,他们化学基础非常薄弱,生物化学的学习相对也比较吃力,对于此类学生,实验课的预习重点应该是掌握实验原理,复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弥补薄弱环节等。而对于理科生,由于化学等课程在高中阶段有很好的积累,此类学生的预习重点就应该是掌握实验原理和技术、明确参数的计算过程、实验设计等。
4 完善实验课后总结评价工作,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完善生物化学课后总结工作,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在实验课程中的主置。每次实验课后,请2~3名学生上台进行实验总结。请学生讲解实验重点、难点和临床的联系点,描述自己的实验结果,分析自己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实验结果存在区别的原因等。这不仅能让学生重视生物化学实验的学习,对护理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样也大有益处。
评价工作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改革实验课的评分标准不仅有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也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④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对于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针对这个要求,生物化学实验课可以提高实验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在原本实验成绩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两部分的评价项目基础上添加实验试剂的配置与实验效果这一评价项目。平时成绩应观察学生仪器的操作是否正确,实验动作是否正确。实验报告重点关注实验原理的书写、实验结果是否分析正确,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验试剂的配置与实验效果一项可以提高学生在实验中的严谨的科学精神,评价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能力拓展情况,有助于杜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动手的走过场情况。
5 改善老师业务素质,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师素质的高低同样也影响着实验教学质量。实验教学教师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还必须具备广泛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生物化学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教师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往往缺乏相关的临床知识。这就迫切需要生物化学老师提高业务素质。生物化学老师可以通过请教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专业课老师,掌握相应的临床知识,熟悉与生物化学相关交叉领域的内容,及时充实自己的实验教学内容。
其次,生物化学实验教师通过课后及时自我总结,进行授课回顾,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同课程老师集体备课等方法,改善实验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6 结束语
长期以来,很多护理专业的基础课老师忽视实验室是高校教学的主要基地,他们认为理论教学优于实践教学,从而在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动手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使得很多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创造性以及在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如何培养面向临床需要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护理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个护理专业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生物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联系临床实践,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适应护理临床工作对人才的要求,为新时期的高职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注释
① 杨荣武.生物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② 刘友平、李洪.浅谈生物化学教学中临床联系法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4:85-8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24
2010年1月卫生部颁布了《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1]。2010年10月内分泌肾病科病房被医院定为第2批试点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满意效果。2011年1月血液净化室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至今1年余,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科分为内分泌肾病科病房和血液净化室。血液净化室有普通透析机19台,在线血滤机1台,CRRT机1台。主要负责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的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灌流及危重患者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等。每年血液透析达16000余人次,血液滤过368人次、血液灌流936人次。血液净化室护士16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3名,护士4名。
方法:
⑴动员学习: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认真学习《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及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通过学习和动员,护理人员转变了观念,认识到优质护理服务不仅仅是在病房,而是有护士的岗位都应实施,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注重临床实效,让患者满意是护理人员的终极目标。
⑵加强护士技能培训:①分层级制订培训计划和内容,主要包括血液净化室的制度、职责、工作流程、血液净化操作技术、各种急救仪器的使用、心肺复苏等。②完善了血液净化室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每月组织1次,认真做好演练记录,熟记应急程序,从而提高护士应急能力;编写了《血液净化护理手册》,护士人手1册,以便学习应用。③方法:安排副主任护师及主管护师讲课,每月业务学习2次,转科护士每周培训1次。主管护师每季度考核1次,护师及以下人员每个月考核1次。成绩计入绩效得分内。
⑶实行分层级管理:分主管层、执行层和基础层三层。主管层由资历深、业务能力强的护士担任,主要负责对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病情、治疗的效果,透析过程中易出现的并发症,透析间期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及家庭经济收入情况等,并提出干预措施,同时监督指导下层护士完成各项工作。执行层主要负责透析患者上机、下机治疗技术操作,要求执行治疗、护理准确及时。基础层护士主要根据主管护士对患者的评估,协助主管层护士完成患者的基础工作及生活护理,如透析液的配置,透析机的清洗与消毒,床单位的更换,透析患者的接诊与送出,协助进餐及大小便等。
⑷实行个性化排班:在护士分层的基础上改变传统的排班模式,实行“分组包干责任制”。共分为4个小组,每组1名组长(主管层护士担任),1个小组负责25名左右患者,每位护士负责5~7名患者,为24小时负责制。根据血液净化室的工作性质,护士上班时间为周小时制。上午班7:00~15:00,负责上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下午班12:00~20:00,负责下午透析患者的从上机到下机的全程操作与护理监测;同时将护士意愿融入了排班中,增设帮班11:30~15:30,这样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得到的是无缝隙、全程的护理服务,同时也加强了薄弱时段,即中午患者同时下机、上机的力量,大大降低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护士绩效考核是目前卫生部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的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根据护理部考核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血液净化室护士的绩效考核标准,用数据对个人的岗位、劳动强度、工作表现、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客观评价,根据绩效得分计算绩效奖金,每人每月绩效总得分的高低,决定着获得绩效奖金的多少。
⑹建立特色服务,全面落实健康教育:净化室内设制护理园地宣传栏,内容多为简单易懂的血液透析知识;设立“沟通箱”,随时了解透析患者的需求。在透析过程中,责任护士常规向患者讲解饮食的重要性及控制水和钠盐摄入、蛋白质摄入的具体方法,动静脉内漏的自我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的自我管理及运动活动方式等。透析间期患者每天7:00~7:15接受责任护士所发的教育短信。19:30~20:00责任护士接受患者反馈的信息。回复短信内容包括当日的一般情况、自我感觉、入液量、钠的摄入量、运动情况等,无短信回复的患者,所负责护士立即电话访问。每月由护士长和主管层护士组织召开“透析病友联谊会”,与病友沟通交流,询问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需求,征求他们的建议,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⑺寻求家庭、社会支持:与透析患者家属沟通,指导透析患者居家护理的方法;对特困患者组织全院捐款,向新闻媒体求助,与市医保中心、新农合医疗办公室沟通,争取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报销比例。
结 果
血液净化室2011年的满意度调查平均98.67%,高于2010年的95.31%3.34个百分点;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86.54%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高于文献报道的70%[3]。
讨 论
通过护士实行分层级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满意度及幸福感提高。自血液净化室开展优质护理后,环境变得更整结卫生,患者得到了全方位、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护士的工作从院内延伸到居家;患者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使透析间期体质量增加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提高了患者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