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微课教学设计范文

高中微课教学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3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微课教学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微课教学设计

篇1

1.翻转课堂和微课概述

翻转课堂也被翻译为颠倒课堂,主要方式为教师在课外创设好教学的视频,学生们在课下对视频进行观看,并学习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然后在课堂中和教师以及学生们面对面的交流,并完成相应作业的一种教学方式。翻转课堂主要是对知识的传授以及内化方式进行颠倒,使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角色得到改变,然后对课堂的时间重新进行规划,进而为英语教学活动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是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对某一学科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或者教学的实际环节以及实验和活动等设计出的一种支持性、情景化的学习方法,可以借助移动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合作新学习等网络资源而开展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资源和材料,还能够当作学生在课外学习和巩固的材料。对高中英语教学来说,在翻转课堂这一模式中利用微课这种教学手段和资源,能够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得到改变,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以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微课在翻转课堂的整个过程中都有重要作用,其设计对实际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2.微课设计的原则

2.1短小原则

微课的视频不能太长,时间一般在3-8分,最长也不能大于10分钟,这样做不仅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使学生使用一些零碎时间学习,充分发掘学习积极性。所以,微课时长必须要短,不然会使学生没有耐心看完,容量也不能太大,视频的大小通常在十几到几十兆间,这样能够在上传至网络后,便于学生可以在线流畅的观看,或者便于学生下载进行观看,如果时间太长或者容量太大,就可能造成下载中断的现象,对网络状况也有较高要求,这些都可能对学生课后学习带来影响,所以微课视频必须短小。

2.2精致

课教学因为时长的限制,所以对视频内容有很大限制,视频的课题需要选择教材内的某个难点或者重点问题,或者是对课堂内的某一教学活动和环节进行反应,教学中的教和学是主题,所以内容需要精致,要确保视频的质量,突出这节课程的主题,讲解要深入浅出,结合实际,这里要注意,微课视频和实际课堂教学有很大不同,这是一种学生在课外学习的手段,学生观看视频时无法和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因此除了确保视频能够被学生听懂外,还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在实际课堂上对微课内容进行讨论,一般学生对微课教学的知识点有更好的了解。

2.3完整性

微课教学主要以视频为中心,对教师的教案、多媒体课件与素菜以及课后教学的反思,学生反馈和评价等教学材料和资源等进行统一,进而形成一个具有多样类型和紧凑结构的主题教学资源,塑造出一个真实化情境教学环境。而且,因为视频时间比较短,一般都是选择某一环节进行教学,就要确保这一环节的完整性,这就需要教师科学选择。

3.微课具体教学的环节

3.1导入环节

因为微课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导入阶段需要迅速进入主题,可以设计一个悬念或者疑问进入主题,也可以从前面教学内容出发进入主题,还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与实际性问题进入主题,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需要保证创新和快速,要和主题紧密相连,以便有更多时间对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3.2讲授环节

在对微课进行讲授时,教师需要围绕这节课的主要目标确立教学主线,然后对内容进行展开,条理清晰,注意启动和引导,争取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教学任务,语言也需要风趣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确保内容讲解的简洁和准确,提升讲授质量,进而使学生有更多兴趣。

3_3小结环节

在微课视频结尾部分,小结是非常重要的,是对这节课主要内容和要点的强调与归纳,有助于学生深化学习,降低学生记忆的负担,提升教学质量。

篇2

【关键词】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

目前,尽管高中物理教学一直在变革、创新,然而现阶段的教学形式仍旧没有打破常规,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讲述依旧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若教师可以将微课和以往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将有助于调动学生物理学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微课的基本概述及其特点

(一)微课的基本含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微课指的是为了提高学生个别化学习的效果,教师依据新课标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在把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育资源相结合的前提下,将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通过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制作和的课程实施手段。换言之,课堂教学小视频构成了微课的基本内容,积件资源、课堂教学反思、强化训练、教师点拨以及学生反馈等共同组成了微课。和以往的教学视频、教学录像相比,以上各相互关联的微课要素构成了更具开放性、独立性的数字化资源单元。

(二)微课的基本特征

微课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首先,主体明确。一般情况下,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特定知识点设计的,讲授过程中的语言具有形象、简练、主题明确的特点;相比之下,以往的教学课件或者教学录像等的教学目的性和教学主题则没有如此清楚明确。

其次,时间不长,内容精练。通常而言,微课的教学时长不会超过十分钟,如此一来便非常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与此同时,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借助最少的信息量来完成某个主题的教学任务,再加上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交叉性特点,学生个人的学习状况等,足以表明微课教学具有内容精练、高效的基本特点。

再次,资源的集成化与多样化。以视频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微课教学给教学程序和教材知识的充分展现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其有利于真正实现有效辅助学生对所讲解知识点的深入理解,牢固掌握。

最后,结构宽松。以往的课堂教学同课程中的主题或者知识点共同组成了微课的基本要素。然而,微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把之前以单元或较大主题的形式相联系的知识点进一步细分。在把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从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剥离出来后,借助微课视频的教学途径能够实现更有效的操作和体现。因此,每一节微课教学都能够被当作一个独立的知识教学对象存在。对于学生个体来讲,如果需要,可以把微课制作者基于单元或者主题所形成的微课进行关联,目的是更好地完成单元系统为对象的学习。

二、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微课在物理教学课前的应用

现今,尽管教师一直在强调课前预习对于学生课堂学习的关键作用,然而不少学生依旧无法自觉做到课前预习。当然,其中包括诸多因素。笔者将其主要因素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作业量较大,学生完成作业后没有充足的预习时间;第二,高中物理学科难度很大,很多学生在预习h节中又缺少目的性,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干脆等待教师的课堂讲解。

在此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录制一个引导学生预习的微课小视频来改善上述情况。以“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这一章节为例。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诸如“为将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描绘出来,我们应测得哪些量?”“测量这些量的具体方法?”等等。这时,学生便很可能联想到使用电压表测量灯泡电压等。此外,按照初中学到的一些理论知识,学生可以想到电流表的外接法。紧接着,教师开展一项实验,将一个已知电阻值的电阻接到电源上,根据外接法测其两端电流及电压,并且让学生读数,然后计算出电阻值,并和已知的阻值进行比较。最后,让学生按照实验结果进行总结。让学生观看这样一个简单的小视频,要比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讲述形象生动得多,也更加便于学生理解,能够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由于高中物理实验很多,部分可以在课上解决的,教师应当仔细演示给学生看。然而,受到实验条件、场地、工具等方面的限制,很多时候课堂演示的效果不够明显,并且造成课堂时间的严重浪费。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录制微课的方式,提前将课堂上要讲述的实验录制下来,然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从而节省大量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这种方式下的教学质量比照本宣科似的教学要好得多。

仍以上述为例,教师可以这样向学生展示:首先将滑动变阻器以限流、分压的形式接入到电路中;紧接着对变阻器进行合理调节,目的是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两次不同的实验中电压表及电流表的详细变化情况。如此一来,学生便不难发现分压接法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是从零开始的,即其变动幅度较大。下一步便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情况去探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除此之外,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实物图的联系,尤其是滑动变阻器的接入方法。微课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实验现象,并且透过现象归结出实验结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三)微课在物理教学课后的应用

因为学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因而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水平存在千差万别。一些学生在课后能够把教师课上讲述的知识点、重难点完全消化吸收,但也有部分学生感到非常吃力,而教师也没有更多时间在课堂上反复讲述。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下载观看教师课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进行查缺补漏,反复温习。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特别有帮助。

三、高中物理微课教学设计的实施流程

(一)激活旧知

这一环节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微课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认知体系中的理论和经验构建起新的联系,在新旧知识密切关联的前提下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此环节的实施过程中,有两点是不可或缺的:第一点,借助提问或者思维导图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旧知识的联想;第二点,提供更加形象生动的案例、示范等使新旧知识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激活旧知环节,诸多自然现象和实验操作步骤都可以加以利用。举个例子,像波的干涉、粒子散射、布朗运动以及电源内部电子及离子的运动等物理现象都能够借助多媒体形式得到再现,如此便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直观化,也使学习者的求知欲得以增强,可谓一举两得。

(二)示证新知

示证新知是微课教学的构成主体,也就是对新知的展示和论证。在这一环节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综合考虑所要呈现内容的基本特点,最终决定选取的呈现途径。比如,对于概念性知识的理解可以经由上下位定义的对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性的知识则必须体现它的逻辑顺序;操作性知识必须展现出具w的实施过程。在表达媒体方式的选取前,必须遵循媒体组合的准则。不论是直观的知识还是抽象的知识,教师都可参考“戴尔金字塔结构”来选取合适的媒体。比如,在讲解物体运动规律的时候,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手段进行直观生动的讲述;讲述分子运动等理论内容,则可以采取动画演进的手段详细表现出它的变化情况。再比如,尽管学生对磁场与磁现象知识有初步的了解,然而对两者间的联系仍旧非常模糊,加上学生缺少普遍联系的观念审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思想思考实验现象同实验结果的联系的能力更是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借助动画和视频的形式能够令学生深入地领悟出磁场和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

(三)尝试应用

尝试应用环节的目的为对上一教学设计阶段中所取得的认知进行论证,强化巩固或者迁移应用。该环节以检测、练习、延伸性问题为主。在设计题目时,必须全面考虑循序渐进、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等,也就是让全体学生按照“从易到难、由繁到简”的原则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识要点,同时在完成题目的同时获取有效反馈。当然,设计的题目应尽可能遵守“化繁为简”的整体方向。此外,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性知识的链接,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除此之外,设计题目时还需要考虑能够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高阶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从根本上弥补了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很多缺陷,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非常有帮助。另外,微课的引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今后,教师应与时俱进,跟随时代潮流,合理运用互联网科技与计算机技术展开教学,科学系统地规划微课教学内容,保障高中物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媛媛.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5):47.

[2]王少d.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高中数理化[J].高中数理化,2015(12):40.

篇3

关键词:高中历史;微课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361-01

1.关于微课的解释及由来

微课即指微课程。"微课程"这一概念是在2008年由美国人戴维・彭罗提出。它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为目的进行实际教学的新型课程。这种微课程的教学课程被戴维・彭罗称为"知识脉冲",被人们称为"一分钟教授"。其具有易于开发,短小精悍,图文并茂的特点。

微课是一种充分利用高科技,在基本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针对某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用很短的时间,通过视频或者音频资料来讲解其内涵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所讲授的主要是点状和一些琐碎的知识。一般都是对教材的解读,体型的精讲,考点的归纳,或者是学习方法的传授,教学技能的展示和讲解。

2.微课的特点

2.1主题突出。微课是针对教育教学在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主要是为了突出某一专题的重点知识的教学方法,或者是反映某些教学主题或教学环节的教与学的互动活动。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的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题更加突出,更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知识。

2.2使用便捷。微课教学是以相关视频短片为主,结合教学指导,多媒体素材和教学课件,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的意见以及历史研究专家的有关见解等资料,制作出一个主题鲜明,类型繁多,结构严谨的"主题研究"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历史环境,使微课更具有教学案例的特征。

2.3传播方式多样。微课的性质决定了其具有主题突出明了,内容简单具体的特点,这意味着微课课程内容极易表达,成果容易转化且课程容量小,用时短,可以通过手机,视频与微博的形式进行讨论传播。

3.微课的制作方式

3.1开发脚本。开发脚本主要包括了主题选定,方案设计,素材准备这几个环节。微课要达到能够在有效时间内诠释教师所关注的重点知识和问题,且由教师独自操纵进行授课。原则上,一个微课往往是只突出一个讲点,一般是学科中的重难点或者是频繁考点。教师在制作微课时,首先要确定课题,再根据主题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搜索与课题相关联的史料,题型,还可以寻找相关的故事。

3.2录制相关视频。微课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演示类,讲授类,讨论类,练习类还有实践类等等。一般而言,教师设计一个微课一般根据自己的主题内容来从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教学方式,但也可能同时运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组合形式。然而,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微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不是一成不变的,处于不断创新中。

3.3个性教学。教师在制作一些微课时,应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用较为个性化的语言或者实践性方式表达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讲述一些相关的学习故事,写出自己的内心的感悟,与同学一起探讨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

4.历史学课的微课设计和运用

制作出一个好的历史微课,不仅要求历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解到相当高的程度,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研究,通过对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心理的了解,规划出能在最短时间内给学生最丰富优质的历史微课程。

4.1将微课与课堂紧密结合。在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微课更多地充当着现实课堂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现在历史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不同的课程内容,学生们的课程需求,教师的教学重点会有不同,因此,微课在历史课堂中担任了包括课题引入,概念讲述,演示过程以及巩固练习等不同角色。无论是其中的哪一种,都是为整个模板主题能够更好地诠释。所以,教师所设计的微课要与主题课堂相结合,以此来更好地突出主题。另外,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学习主题的整体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把自己所要讲授的课程内容进行历史化的分析与重组。在设计时,既要把握自己的教学结构,又要更多地去关注那些需要适合微课讲授才能完成的重点知识。比如说,介绍一个具体的概念,讲述一段重要的史实,分析一个难懂的问题。这只限于那些不需要与同学积极互动的内容,对与那些交流比讲解更重要的知识,则不适合通过微课的方式来讲述。

4.2注重细节。微课相对于主题课堂来说,更加注意细节。教师在设计微课时,要重视短小精悍,能促进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的问题。不管是针对历史知识的讲解还是对历史现象的诠释,我们都可以对其进行微处理。我们历史教师要以宏观,中立的角度去看待微课,将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重点内容进行微化,分成若干个小的分支,然后通过微课来解决。与此同时,教师对教学语言也应细化打磨,在流畅,极富感染力的基础上,又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4.3以学生为主体。虽说微课不以与学生互动为主,但仍不能忘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在微课设计中,历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点拨与引导,潜移默化的渗透各种史观以及历史专业思想,深入发掘学生们尤其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学生源源不断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有效性,这就将微课的主要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当然,微课的顺利进行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因此,学校应该完善教学器材,对微课教学予以支持,开发利用学校师生间的异步交流,信息沟通,建成历史学习共同体,使学生的身影无处不在。

根据以上的方法策略,我举出以下实例。

如人教版历史学科必修三中,第五和第六专题可以和二为一,主要讲授了中国近代精神文明的发展转变。这一大专题可分为两个子专题来进行讲授。一是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二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其中的重点和关键考点主要有:,维新变法,以及的形成发展,在中国的传播。教师根据以上制作微课的要求,设计出能够很好地诠释知识内容且易引起学生重视,激发学生兴趣的微课,必定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吸收知识要点。

在现代化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成分利用现代化资源,使学生能够更好吸收接纳新知识,实现更高的教育水平,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闫涛 中国历史"微课程"设计初探 湖北省宜昌外国语学院 2014,7

篇4

【关键词】高三化学教学 实验类微课 案例设计 应用

化学是一门在实验的基础上对物质从分子、原子层面上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的自然科学。在高三化学教学工作中,由于高三的特殊性,无法很好的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教学,但又有大量的基础概念和知识点需要学生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和记忆。如何做好高三化学教学工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在传统的高三化学教学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重点、疑点、难点内容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等教学难题,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比较低。近年来,随着“微课”等一系列全新教学方法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表明,微课可以很好的解决高三化学教学中的各类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满足新课程标准和实践要求,以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为主要呈现方式,完整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精彩教学视频。即微课是一种在较短时间内以微视频的形式对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微课以课堂教学视频和辅教学资源为主要内容,课堂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辅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课件所用相关素材、用于测试与练习的相关教学资源,同时还有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及知名教师的评价等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资源之间的相关联加以呈现,建立一个个小的、彼此联系的教学资源单元,使教学资源应用更加单元化、结构化、主题化。微课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资源发展而来的全新的教学方式。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四类特点:

1.短少的教学时间

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时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质量,顺应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微课的教学时间通常都比较短,一般都只有五分钟左右的微视频,最长也不超过十分钟。

2.精炼的教学内容

微课围绕某个重点、难点、疑点等知识点或教W环节开展教学工作,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相比于内容复杂、繁多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微课的教学内容更为精炼、简要、突出。

3.适宜的教学容量

一般来说,一个微课教学视频通常为大小为十几兆到几十兆的小视频,教师、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观看或下载相应微课教学视频,查看相应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4.情境化的教学资源

微课的教学主题只有一个,教学主题明确;微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但比较完整,教学内容简要。将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分解为多个单元,并整合了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课件所用相关素材、用于测试与练习的相关教学资源以及学生对教学的反馈以及知名教师的评价等辅教学资源,使每个单元的主体明确、内容简要,建立一个单元化、结构化、主题化的系统的教学资源单元。使教学资源质量更高,使学生可以对知识点有更好的理解和记忆,使教师可以从优质的教学案例中学到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

三、实验类微课在高三化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与应用

在进行微课教学的案例设计时,应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案例设计,使微课的特点和优势得到更好的发挥。

1.巧选题,题小而精

俗话说一个辉煌的开始便是百分之五十成功的保证。微课主题的选择是微课案例设计的关键,微课主题应选择范围尽量小的、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的、学生易出错的知识点,做到选题的小而精。

2.智选材,字简而明

由于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精简,不能用大篇幅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对内容进行叙述,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表达教学内容,应在进行微课案例设计时应做好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材料的选择。较多的文字说明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不能很好的注意到教学重点,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应用简要明了的文字叙述微课内容。

3.活设计,设计巧妙

篇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method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diversifies in many directions.Micro curriculum,as a new teaching approach to learning,has been widely been applied and researched.On the basis of vocational college course’s characteristic,this article,taking an example of C program,introduces its features、advantages and how to design and produce micro curriculum.

Key words: micro curriculum;teaching method;teaching design;initiative;resource sharing

信息化环境下,基于教育与应用的资源及分享平台日益丰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众多教学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迎合了时代的要求和大众心理,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得以快速发展。

1 关于“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与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微课”的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与练习测试等。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

国内微课目前还处于起步期,主要由专家引领、教师自主开发为主。2010年佛山市率先启动微课建设,开展了首届中小学新课程优秀微课资源建设活动;之后广东、深圳、天津、武汉、上海等各大高校开设了如“空中课堂”之类的微课视频活动;2012年李玉平团队对微课程开展了深入的研究;2012年12月华南师范大学携手香港凤凰卫视的“凤凰微课”移动学习客户端是国内首个移动学习应用。国内对微课程的研究越来越广泛,但存在开发应用有限、规模小、利用率低等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需拓展。

2 高职课程教学的特点

高职的课程体系设置以实用性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但其中也不乏需要学习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做铺垫,通常学生在学习这类课程的时候突显的问题较多。

(1) 文化基础较差

由于高考扩招等因素,高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在高中阶段普遍处于学习成绩的中下层次。

(2) 学习自律意识差

高职学生成绩较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中学期间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动性较差,自律意识薄弱。

(3) 没有形成好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的压力下,有些学生只是被动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被动地接受学习,并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需要学生理解语法概念以及语句的执行等较多内容,并且前后知识的关联性较强,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前面章节的知识点没有理解掌握,势必影响后续内容的理解。同时,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枯燥,难以理解,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学下去的兴趣和信心。

3 高职课程教学中引入微课

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要想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被动式接受转为主动式学习,就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课程教学中需要在短时间内通过多元素的物质来吸引学生,而微课正是具有这些特点的物质,小而精悍,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通过微课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每一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巩固的参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反复观看微课,在短时间内对课上没有理解的知识点再次进行了学习和理解,直至掌握为止[1][2]。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把每个章节的内容拆分成几个主要知识点,以每一个知识点为单位设计并制作成一个微课,由此制作成一门课程的微课系列,把所有的知识点穿起来就是这一门课所要讲授的全部内容的精华。

在高职课程中引入微课具有以下优势:

(1)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正是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趣”的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枯燥的授课模式,因此能把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集中起来,通过短短的几分钟抓住一堂课的内容,通过视频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巩固

短短的几分钟,利用图片、动画、案例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表现某一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速度和效率。

(3)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

微课不同于传统授课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长效性,它可以被随时多次地播放,对于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以及下一章节内容的预习起到了指导作用。

4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通常包括教学设计、脚本设计、素材准备、视频录制和后期合成这样几个主要的步骤,见图1。

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语句语法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会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讲解分析语句的执行过程,或分析例题的解题思路,在学生理解了解题思路的情况下,才有兴趣去学习实现这道题的语法,而不是像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解语法再举例分析。再如微课的开头部分以什么样的形式导入,这也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主要内容,因为课题导入是否精彩,能否吸引学生继续往下看,导入的形式和内容起着主要作用,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和场景引出本次微课的主题,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选择结构这一节为例,可以通过设计一个过马路时根据红绿灯选择是否通过马路的场景为例作为课题导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程序设计中的选择结构,从而为接下来选择结构用什么语句实现、如何实现等知识点的讲解做铺垫。总之教学设计是整个微课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后续工作的前提和基础[3-4]。

脚本设计就是对教学设计的内容展开,明确每个阶段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和形式,所需时长,微视频中出现的画面,是否需要背景音乐衬托,配音的内容,有无特效等,把这些和第一步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以丰富和完善教学的内容。同时脚本的编写也是后期录制微课视频时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以实现选择结构的if语句为例,在设计这个知识点的微课教学时,把if语句的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和多分支结构对应为三个知识点,在引出问题之后,通过动画演示分析解题思路,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兴趣,从而引出if语句的语法格式,并讲解语句的执行步骤。在准备素材的时候,根据前期的设计,有些素材使用图片的形式,有些素材使用动画的形式,并通过flash等软件进行动画场景的设计与创作[5]。

篇6

“切实转变教师教学方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这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设计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课堂。下面就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设计,谈谈本人的看法。

教学环节一:呈现问题或任务学生自主完成

在规定时间内,在安静的环境下,学生先不看书,不交谈,不急于举手,不等待老师讲解,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尝试着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发现未知。并要求把思路、观点和结论等以关键词、草图的形式写出来。这个教学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个环节中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课题性问题:老师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2、独立思考:学生不看书,不交谈,不喊叫情况下独立思考;

3、思考时间和环境:当学生进行独立自主的思考活动时,教师要提供相应的时间和安静的环境;

4、力求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尽量少介入。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参与学习过程,自主尝试着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老师经观察和判断,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一般以改变问题或任务的方式适当地介入,适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教学环节二:师生合作交流得出结论

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互相学习能力,体现课堂教

学要面向全体的要求。这个环节需要把握的几点是:

1、了解教学环节一的完成情况;

2、师生互动解决问题。让更多的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或结论,在充分讨论交流和教师的适当点评引导下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切记:不能大合唱,不能用一个学生的正确回答当作全班同学的统一结论,要让不同意见的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教学环节三:答疑解难

这个环节是拓宽学生视野,培养问题意识,引导创新实践。在完

成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任务后,教师给学生一个提出问题的机会,并予以答复。

只要掌握以上几个关键环节设计课堂教学,就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步实现有效教学。例如讲《氯气》这一节课时的教学设计可以是这样的:

引入:读书“思考与交流”:请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方程式。

展示一瓶新制取的氯气,请说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1:请判断氯气的性质,是活泼的还是不活泼的?你的依据是什么?

请写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再做判断。

问题2:请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1、氯气能与什么物质发生反应?

2、你想选择什么金属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3、你想选择什么非金属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问题3:请研究新制氯水的成分。

1、请从分子组成和离子组成做判断。

2、怎样证明你所判断的成分存在与否?请设计实验方案。

3、新制氯水中的哪个成分具有漂白性?怎样验证?

4、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相同吗?

问题4:氯气能与碱发生反应吗?(为下节课铺垫)。

参考文献:

篇7

一、把握“微课”的有效性

相对于传统课堂,微课除了快速导入、突出主题、精简小结三步骤,并不苛求教学环节的完整,微课内容要求问题聚集、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内容选取一般可以是一个知识点、一个案例、一个概念,还可以是一个题型精解、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因此,微课也可以称之为“课例片段”或“微课例”,它可以是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这就使其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追求的知识系统化,内容的翔实和环节的完整;却又同时保存了作为一堂课的“骨骼”,并由精巧的内容赋予其“血肉”。微课对于移动学习来讲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备选项,这也是它能在教育领域风靡的原因。老师可以尝试将微课作为课程任务,学生可以利用任何移动设备来制作微课。这些独立的或者协作的学生项目甚至可以解答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某些情况中,这些微课就是可重复利用的资源,特别是那些讲解基本概念的微课,可以被多个课程和多个教师使用。在那些讲解难点的微课中,学生可以在一节课中多次重复观看,在任何有利于促进学习的交互点上。对于希望改变传统授课形式的教育机构和教师们来说,微课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二、保证“微课”的高效性

微课的内容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但时间十分有限。这对知识内容的把握、素材的遴选和利用等提出较高的要求。要在庞杂的素材库中选择最佳资料论证重点内容,要求微课制作者和使用者独具眼和较强的洞察力,以开阔的知识面、精准的取舍力、获取最好的素材供微课开发使用。以“1”个5~8分钟的微视频为核心,整合微教案、微课件、微练习、微反思、微点评“5”个配套资源,共同组成微课。“5”部分既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任意组合成完整的课堂,也可以单个分拆出来使用,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这些简短的微课可以促成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可以让学生自己搜索课程来看,并自定步调地学习,他们可以任意停止和重访一个视频以确保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这种形式也鼓励教学者在呈现教学内容时学会简洁。一节微课主要关注一个重要的点,提供自学重难点的机会。微课可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用,由于微课解释了基本的概念问题,就可以解放课堂的一部分时间用于问题解决和应用。学生在课堂之外观看在线的课程,在课堂上进行回顾和课堂活动,由此老师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微课为观看者提供一对一的临场感有如老师亲临,就像是老师直接跟学生讲话――这一点是大规模班级授课、拥挤的教室以及在线课程所没有的。一节课的精华总是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教学点展开,精彩的、的环节都是短暂的,瞬间的。学生视觉驻留时间普遍只有5~8分钟,若时间太长,注意力得不到缓解,很难达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换一种思维方式,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教师,借鉴意义和交流价值更大。而且5~8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微课要求视频画质清晰、图像稳定、声音清楚、声音画同步;录制方法与工具可以自由组合、黑板、白纸、ppt、Pad、录屏软件、手机、DV摄像机、数码相机等制作。这对制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一堂10分钟的微课可以呈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如画面设计的优美、内容安排的精当、节奏把控的准确、讲解的交互性强。在较短的时间内呈现多方面的能力,是一堂好的微课的突出亮点。

三、增强“微课”的实效性

微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时刻和教学环境联系,满足学习者的即时需求。针对某个具体教学资源,实现精准打击,资源粒度小。单个微课属于某个体系,多节微课将知识点串联成有效整体。教学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微课形式虽新,但如果新瓶装旧酒,恐怕也是昙花一现。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反思。首先微课的设计与开发,大多摸着石头过河,缺乏科学指导和合理的设计。其次,对应用方式方法重视不够。最后,需要警惕一窝蜂上微课项目,避免再次造成宝贵的教育资源的浪费。尽管微课有助于增强课堂讨论效果,然而老师使用时必须能够动态适应新情况;尽管这种动态为在课上实现实际应用和深度讨论提供机遇,但是这样转换常常是很难的。因为从定义上来讲,微课以短为特色,它在广度、深度和复杂度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因为它是提前录好的,也不能支持临时性的问题。当前,微课被更多地作为“机组部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其作为“补充资源”的角色更易被受众利用。因此,微课因其量小,知识点切入细微尚不能替代传统课堂教学。

篇8

关键词:微课;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思路

在“互联网+”的社会理念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文化愈来愈丰富。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使“微课”这一概念成为当下教育界热议的话题,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大浪潮。

1微课的定义

从可汗学院等的做法看,简单地讲,微课就是指通过微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料帮助学习者独立、完整地学会某一知识片段或方面的学习活动。能否通过微课方式有效开展自主、个性化学习,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要有好的微视频。

微课不是简单的视频教学;不是将45分钟的教学内容压缩在5至10分钟之内讲授完;不是截取平时上课中的若干片段组成5至10分钟的短课。微课又名微型课程,是基于学科知识点而构建、生成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以“微视频”为核心,包含与教学相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微反思”及“微点评”等支持性和扩展性资源,从而形成一个半结构化、网页化、开放性、情景化的资源动态生成与交互教学应用环境。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授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易错点或考点。学生通过自行阅读材料可以理解的内容,不适宜做微课。

2微课的教学设计思路

微课内容虽然短小精悍,但其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要素必不可少,一般包括:教学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下面就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的第五章第2节内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部分为例,进行进一步探讨。

2.1教学理念

微课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教育理念的影响。微课与传统教育相结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这样他们可以自主的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自主控制学习的难度和节奏。生物课程应该重视对核心概念的讲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为其职业发展、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2教材分析

本节微课教学的内容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里的内容,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在介绍生态系统的结构之后,马上进行了能量流动的学习,这样体现知识间的连贯性,因为能量流动是沿着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在分析过程中可以体会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定量研究在生物中的应用。

2.3学情分析

对学情的准确把握是选择教法和学法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成功的教学设计的必备条件。只有认真地把握住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和学习的实际需要才能做到教学设计有的放矢。

本微课所教授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快两年的生物,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和数学思维,只是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的思维比较活跃,有的是慢性子,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差异化教学,所以在录制微课的同时,编制了学案,以辅助微课教学。具体本节微课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讲授法和情景应用法,学法则采用了自主学习法和自我评价法。

2.4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和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好如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以便能有目的地展开教学过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部分的微课题目锁定为能量流动的过程和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将能量流动过程微课的重点确定为掌握每一营养级能量的输入和输出,难点确定为能量输出的几个方面的理解以及相互关系。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的重点在于食物链的分析和传递效率的确定,难点是传递效率的确定。

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①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②概述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2.5教学过程设计

微课虽然限定10分钟以内讲清楚一个知识点,但我们不应急于求成,要有必要的教学

环节: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巩固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教学效果。每一个环节都是相对独立但又彼此关联的。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能量流动过程”微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九个步骤:情境导入――看图片分析食物链――分析生产者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初级消费者的能量输入和输出――分析最高营养级的能量输入和输出――课堂小结――布置自我测评――结论性语句――结束。

关于“能量流动中相关计算”的微课设计如下:分析食物链中的计算――分析食物网中无食物比例的计算――分析食物网中给定比例的计算――分析隐含比例的计算。这样由易到难,逐渐的体验数学思维在其中的应用,尤其是给定比例的相关计算中要体会方程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多学科的综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2.6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借助能量流动过程的微课,让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问题,课堂中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问和能量流动特点的教学,同时还录制了课后的拓展微课――能量流动的计算,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能量流动这节内容。利用课后微课拓展,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可以重复观看直到掌握为止。同时在情境导入的教学环节中,我引用了本节内容探讨中的荒岛上求生的问题,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主题。计算讲解中由食物链到食物网,由简入难,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自我测评的设计,可以通过微练习来完成,丰富微课程资源,在教学环节中必不可少。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应用知识,有效检验学习成果;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分析学生对本课重点内容的掌握程度。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忽视了学生的非预设性生成问题的引导,比如尿液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那么细菌获得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吗?以及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中,方框中的数值是同化量,为什么不是前面图解中说的摄入量呢?基于学生突然的问题,我没有很好的思考如何引导,直接告诉了结果,注意看图解中有没有粪便,粪便中的能量才是上一营养级的,有粪便时表示摄入量,没有时表示同化量。我们老师很多的时候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忽视学生的思维。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会从学生角度分析问题,并忽略调整节课的完整性,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多引导学生一起思考,比如我就可以问粪便和尿素是怎么形成的呢?也许这样就可以更能理解什么情况下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了。

短小精悍的微课,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在理念上要逐步变为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探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相信微课不仅会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还会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篇9

以往教学以教师传授,学生被迫接纳为主,不能健全的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微课教学实践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针对性强。微课教学实践模式的一个视频针对的是1~2个教学主题,或是1~2个知识点,视频围绕较少的主题从事具体的阐明和解释,内容详细、目标明确,有利于学生把控知识重点;二是教学资源丰富。微课教学实践模式是对知识点的充分解释,它主要以视频为主,还包括与知识点相关的背景知识、教学反省、教学练习和教师点评,针对每一个教学难点重点,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知识点资源包;三是应用简便便捷。学生在遇到难吃透的知识点时,可以随时随地打开手机观看微课教学实践模式,这对学生把控知识点具有很好地帮助作用,同时,教师在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把控情况之后,也可以简要快捷地调取微课教学实践模式,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模式资源让学生能很快把控知识点;四是反馈及时。教师通过微课教学实践模式平台构建模拟的教学课堂,通过上传颁布,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教师的反馈和评价,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解释对策,使其更容易被学生接纳。

二、使用微课教学实践模式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对策

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存在大大多问题,随着新课程创新的深化,微课教学实践模式逐渐融入高中生物日常教学,处置了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为增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关键途径。本文将从以下五方面阐明详细如何应用微课教学实践模式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课堂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热枕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在课堂导入时,播送一段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帮扶学生全面有效了解整节课内容,以此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枕。学生在上课之初,由于课间休息多种因素,不能及时融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此时应用微课教学实践模式视频教学可以让学生能轻松融入设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能带着问题融入本节课的学习中。

(二)冲破教学模板,突出知识重点难点

随着电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在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时多数借助新媒体从事教学,譬如PPT等,但是在增强教学程度的同时,我们也不丑陋到仍然有一些问题,学生不能形象直观的了解学习内容,对课程内容印象不深刻。高中生物内容的难点主要聚拢在细胞、基因以及内环境中,这些内容以图片形式展现,学生依旧不能深刻吃透。微课教学实践模式以视频为主要?d体,围绕1~2个知识点详细解释,以动画的措施模拟细胞的分解、增殖,让学生能够直观形象了解知识点,加深探究的印象。另外,老师应该把整个教学过程形成微课教学实践模式,学生能够在课下使用手机随时随地从事重复播送观看,对没有把控的知识点从事巩固加深,这种自己寻求知识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磨炼,有利于学生形成独自的思维模式。

(三)帮扶学生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微课教学实践模式以学生为核心,能够充分调度学生踊跃的主动性,帮扶学生构建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牢固和恒久。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教师将自己构建好的知识导图出现给学生,而后学生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死抠字词,在这个实践中,学生没有从事自己的思索,只是被迫接纳。在微课教学实践模式中,学生融入自己对知识点的认可怜况,有针对性地去学习知识,以便从事综合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脉络,学生自己根据知识点的关系,融入自身情况树立的网络是结实的、恒久的,在此实践中,学生整体的是自主思索,这有助于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四)填补生物实验资源空缺的展现

生物学是一门借助实验拓展起来的学科,无数的学者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综合有力引导了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因此实验课程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有着至关关键地地位。而在详细的教学中,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和教师主观的来源,高中生物实验并没有得到有效地展开,教师整体的是通过图片,或者PPT的形式?榇蠹医馐涂纬棠谌荩?并直接告知大家定论,这不利于学生养成很好地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与以往的教学相比,教师现今可以借助微课教学实践模式的资源,以动画的形式为大家展示实验的过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触整个过程,犹如自己亲手实验一样,因此,微课教学实践模式资源在一定水平上填补了生物实验的空缺,让学生能清晰直观把控实验结果的由来,加深探究的印象。

(五)适应各个水平学生需求,让学生能从事自我探索

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一刀切,只能关照某部分同学们的感触,选取基本的知识从事解释,这就导致不能知足部分基础差和基础好同学的统一要求。微课教学实践模式变迁了这种教学结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事不同层面的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就某方面细致彻底探索,基础差的同学可以使用视频巩固自己的知识盲点,健全自己的知识体系。总之,各个水平的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符合自己的课程,应用适度的学习对策,帮扶其细致的学习高中生物。

篇10

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和严密性,其应用也极为广泛。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无处不用数学。”高年级小学生年龄还比较小,生理和心理发育尚不成熟,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从多数小学生的眼光看来,数学这一学科复杂难懂,抽象而乏味,因此容易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一现象是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目前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微课是在当前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属于新型教学资源。微课不仅能用于数学教学,同时也适用于其余各类学科教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巨大变革。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正确利用好微课的优势,能够处理学生难以理解数学抽象性的问题,使学生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微课还能制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为主动地吸取知识。

二、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与建设方法

1.利用微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课堂知识,并加以灵活应用。微课的适当引入,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产生更长久稳固的学习动力。相反,如果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就不会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也不会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把握就只能停留在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层面,而难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当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时,学生容易失去信心,从而更加排斥数学学习,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老师必须要指引学生进行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激发学生兴趣。

微课的应用和建设能对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出教材知识,同时也切合了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高年级小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等特质,容易对新鲜和具体的事物产生兴趣,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特质,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方式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把微课内容和教材知识结合起来,摆脱机械的听、说、记,把学生引进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

例如,学到小学五年级课程《图形变换》时,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自主了解教材的基础知识,从而渲染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初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然后还可以展示部分教学道具,比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等等,利用道具展开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清楚直观地看到图形的变换,从而在脑海中产生具体的印象,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2.利用微课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需要灵活多变的思维能力,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不只是要让学生学到基础数学理论,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这一思维的培养必须要经过知识的充分积累与较多的实际应用。老师要把微课和学习道具有机结合,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思考,让学生学会手脑并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讲到小学数学《三角形的高》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与画法”,由此把握教材基础知识和三角形的构造。在传统学习中,学生接受的三角形高的画法可能仅限于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其中一边高,但对于这两种三角形的其余两条边高,学生则难以把握。因此,可能会提出问题:直角三角形与钝角三角形的其余两边高怎样画出?这时候,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结合微课视频内容,对三角形进行亲手绘制并展开小组讨论,以此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利用微课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高年级小学生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每位学生的性格、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都存在个体差异,没有哪两个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因此,老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一名老师要面对几十位学生,这种一对多的形式在极为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通常无法顾及每一位学生,所以很难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对其进行因材施教。如果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得不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会遭到阻碍。

微课的出现,能够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要求,从而成功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准,自由调控微课视频的播放,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知识点,可以多次重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并思考知识内容。例如,小学六年级《圆柱与圆锥》一课,是课本知识的重难点,老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微课视频,让学生观察圆柱和圆锥的形状,同时学习圆柱表面积和圆锥体积的算法。若学生有难以理解的地方,老师可以重放、暂停或倒退视频,让学生更清楚明了地学到教材知识。

三、结语

篇11

[关键词]“微课”;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策略

在新形势背景下,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要求,而“微课”作为全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进一步推动了信息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张萍,2014)将“微课”应用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将英语教学与现代科技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出高素质与实用型的专业人才,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因此加强高职英语课堂中“微课”教学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微课”概述

“微课”作为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主要是指利用微型教学视频,针对某个教学环节或某学科知识的讲解进行记录,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的过程。通常“微课”不只是简短的教学视频,也涉及与教学主题相关的辅教学资源,如教学反馈、课后练习、教学评价、教学设计与教学课件等。相较于以往的网络教学视频而言,“微课”视频的长度基本保持在5~15min的范围内,视频容量小,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学习情况,利用下载浏览或在线观看的形式进行针对性学习,促进学习效率与教学效果的提升。随着高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中实现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的共同提高,已经成为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而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常“微课”具有如下特点:①重点突出,教学内容少。“微课”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某个重要知识点加以突出,或者是反映某个教学主题与教学环节,具有明晰精简的内容,能够更加集中突出主题和重难点,更好地适应教师的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具体需求。②教学时间短。“微课”也被称之为“微课例”,时长为5~15min,与传统课堂相比,课堂教学时间极大缩短了。③多样传播,简化成果。由于“微课”不需占用较大的容量,所耗时间短,所以传播方式相对多样化,并且可以突出重难点,研究的内容更易转化与表达。(陶然,2015)④随时学习,便于使用。学生利用“微课”进行学习,不仅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观看相关的视频资源,还能结合自身需要在课余时间随时观看学习。⑤资源众多,占用量小。“微课”作为多元立体的资源包,是由众多资源构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反思、课程练习、课程设计、课后测试、多媒体课件等。而这些资源多是多媒体电子资源,不仅占用容量小,可以随时删除或下载资源,还能多次反复使用、便于移动。

2“微课”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

(1)设计原则

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微课”设计时,应该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学习任务时,应该保证任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引导学生对学习目标加以明确,善于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其次,课件是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这就需要保证课件的形象生动,使其思路明晰、重点突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英语教学设计中应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兴趣爱好加以适当了解,提高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确保教学效果。(姜欢,2016)最后,高职教师实施英语“微课”教学活动时,必须要做到巧妙设计,利用“讨论”“答疑”“汇报”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合理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2)设计策略

第一,自主学习,观看微课。在高职英语“微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可以高效完成知识的传授,即教师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为依据,科学设计微课,做好知识点的有效衔接,然后在课前将其到相关的教学平台上,以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同时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具体任务,自行确定地点和时间来观看教学视频,对新知识进行学习,并记录好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以及所学的知识要点,便于与同学分享交流。第二,交流问题,完成练习。学生看完教学视频之后,应该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通过自我检测的方式检查自己掌握新知的具体情况;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相关的疑难问题,如果不能自行解决则可以记录下来,便于后续的交流互动。(梁瑾、王丽娟、梁玮,2016)当然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同学进行交流互动,如微信群、自主学习论坛、聊天室等,对练习中存在的疑问进行探讨,分享学习心得。此外,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环节中,教师应该借助班级虚拟学习空间,适当强化在线学生的凝聚感与归属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第三,自主探究,确定问题。课题探究问题是由师生共同确定,其中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问,教师则以教学重难点、单元教学目标等为依据提出问题,综合两方面确定探究问题。然后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出发,恰当选择探究主题,充分利用网络、教材等工具进行自主探究,并记录探究结果,以便小组内部讨论。在该环节的设计中,教师应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自行构建知识体系。第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争论、讨论和提问等,对探究问题进行充分论证;而小组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模块,其互动需要2~5人。在高职英语“微课”教学设计中,可以将选择同一任务的学生分为一组,结合组员特长和问题难易进行分工学习,若问题的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则将其细分为若干子问题,每组成员负责解决一个子问题,最终进行协作式的整体探究。第五,反馈评价,交流心得。学生在探究合作学习后,应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PK赛、情景剧表演、PPT展示等形式及时展示小组作品成果,与学生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并向其他小组学习,共同获得进步;同时学生可以录制自己课外汇报过程,将其上传到教学平台上,让同学和教师观看后进行讨论和评价。(杨灿,2016)另外,学生在课后要充分吸收课堂上教师讲解的知识,积极总结学习收获,深刻反思,对知识技能盲点进行扫描,探讨课堂上的延展性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发散思维。当前由于微信交流工具的应用愈加广泛,学生可借助该工具上传个人学习心得、个人视频作品、教师微课作品等,实现知识的传播共享。

3结语

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微课”教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教育教学的良性发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微课”教学设计时,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科学设计微课程,对教学技巧加以强调,有针对性训练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与学习效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欢.浅谈如何利用微课手段翻转高职英语课堂[J].办公室业务,2016(4):178.

[2]梁瑾,王丽娟,梁玮.基于微课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卫生职业教育,2016(7):73-74.

[3]陶然.基于微课视角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设计探析[J].英语广场,2015(6):75-76.

[4]杨灿.微课教学资源在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37-38,47.

篇12

一、微课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价值分析

在现代高中教育学科当中,英语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很多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都不够,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知识体系,提升知识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师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1]。微课作为微视频教学模式的简称,旨在利用短视频教学提升课堂互动性和直观性。开展微课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英语知识,提升知识的理解能力。由于高中英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单靠学生自主进行理解,可能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但是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强化提升学生的英语感知能力。从本质上来说,英语微课更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经过现代课程改革的验证,微课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微课丰富英语教育元素

作为基础学科,英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对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英语微课作为一种思路与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至关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英语教师在微课中积极融入多种教学元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联想,帮助学生构建思维体系,提升学生对知识总体的把握能力,实现英语教育目标。通过引入多种教学元素,可以极大提升教学整体效果,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满足学生日益多元化的教学需求[2]。举例来说,在讲解关于“Makingthenews”的内容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自主制作微课,并通过课堂演示方式和同学交流,丰富课堂形式。

(二)利用微課增强教学体系性

体系性是英语学科的重要特征,在开展高中英语微课教学过程中,要想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思维,必须增强微课教学的体系性与针对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很多知识都具有抽象性。高中生由于学习能力和思维的局限性,很难自主梳理出清晰的知识脉络,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参与其中,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学,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的网络,打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隔阂[3]。在这一过程中,英语微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更容易被学生所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提升英语与模型思维的构建效果,需要教师自主创新,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实现教育目标。

(三)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微课讲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人才实践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重要的应用性学科,英语也要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微课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提升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避免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出现隔阂问题。在开展微课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联想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建构起英语知识体系,提升对知识的把握程度[4]。在现代新型教学模式中,微课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要想帮助学生构建英语思维,离不开具体教学案例的支撑,通过引入教学案例,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避免学生的陌生感,让学生利用生活常识解决知识问题,并且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升知识的实践应用效果。举例来说,对于“Bodylanguage”、“Lifeinthefuture”等教学内容,就可以采取微课案例的方式进行讲解,构建英语语境。

三、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中教育体系中,英语是重要的学科。在微课教学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理念指引,仍存在诸多教学问题。下一步,需要高中英语教师不断创新理念,转变教学模式,运用微课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增强学生的综合实力,为学生日后的生活与学习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高中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曹永强.浅谈高中英语微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z1):143-145.

[2]郭云振.微课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高中英语微课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218-220.

[3]张玉琴.浅谈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128-129.

[4]王亦琳.基于微课的高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225-226.

篇13

【Keywords】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separated variables; general solution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13-01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信息

二、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三、板书设计

篇14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健康教育 微课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中学实施健康教育是实行全国健康教育的重要h节。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社会适应健康教育三块内容,与高中生物的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渗透是中学实施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之一。但由于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繁重,加上健康教育不是生物教学要求的内容,大部分教师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进行健康教育,因此,寻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势在必行。

1 微课

微课是以5~8 min的微视频为核心,配以“微教案”“微课件”“微反思”等一系列配套资源的课程。由于微课只针对一到两个知识点进行教学,因此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等特点。除此之外,微课的出现能满足学习者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学习的要求,为其带来极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这种优点,以此为教学载体,解决高中生物课时紧张、难以进行健康教育渗透等问题。

2 利用微课渗透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渗透内容

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例。本节内容分别介绍了糖类与脂质的种类和作用,让学生在学完本节内容后能认识到生物物质在组成上的统一性。明确课本内容后,对比《中学生健康教育大纲》,确定健康教育渗透内容为“合理营养与健康”模块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2.2 健康教育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2.2.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糖类的功能与作用;必需脂肪酸(以DHA为例)对人体健康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说出糖类、脂肪的作用,以及能对“为什么提倡食用植物油”作出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糖类和脂肪有更全面的认识,不盲目减肥。

2.2.2 教学重难点

必需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三者的关系。

2.2.3 微课的制作

按照教学设计搜集材料,进行微课件的制作(表1)。微课件制作好后采用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进行微课的录制。在录制之前需要调试好音调、录屏范围等,录制完毕后需对视频进行后期处理,如字幕的添加等,最后生成微课。

2.3 健康教育微课的实施

将制作好的健康教育微课推送到微信公众平台、学生QQ群、微博等,让学生进行观看。对于无法便利使用网络的学生,可以让其拷贝回家进行观看。或者在讲完“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新课后,利用课后几分钟空余的时间播放给学生观看。

3 优点与展望

3.1 解决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等实际问题

生物课程中所蕴含的知识与中学生健康教育内容有密切关系,因此生物课程可以作为普及健康教育的载体。但由于高中教学任务繁重,课时紧张,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时间普及健康知识,导致健康教育难以进行。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将所对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制作成微课,在课后播放给学生观看,不仅解决了课时紧张、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问题,还以一种新颖的形式吸引学生观看,可以达到普及健康教育的效果。

3.2 结合教材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有望成为一种课后资源

王竹立表示“微课难以改变传统课堂模式,但却可以被传统课堂利用”。像这样一种结合教材内容制作而成的健康教育微课,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学到健康知识的同时,还能回顾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去解释与日常生活健康相关的问题。因此,结合高中生物知识制作而成的一系列健康教育微课可以成为一种课后资源供给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