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范文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措施

篇1

【关键词】 急性肠胃炎;观察诊断;治疗措施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作为一种常见急腹症,急性肠胃炎发病时病情变化急且重,通常在短期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1]。

对本人近年来接诊的63例急性肠胃炎患者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肠胃炎症状等信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观察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考察临床上急性肠胃炎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今后的急性肠胃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1 案例资料

1.1 基本资料 63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年龄都在17岁到57岁之间,其中男性34例,年龄为(31.5±9.7)岁,女性29例,年龄为(29.4±11.3)岁。

1.2 临床症状 63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均有腹部间歇性疼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的症状,最开始是腹部不适,随后发展为恶心呕吐,出现逐渐加剧性的腹痛,腹泻次数逐渐增多,排泄物有恶臭。部分患者还伴有发热、畏寒以及头痛症状,少数患者出现全身性的酸痛不适症状。

就诊患者均表示发病前几天内食用过生冷刺激的食物或是食用了卫生不达标、过期食物,或是暴饮暴食。

2 方 法

2.1 临床诊断 急性肠胃炎通常发病急且快,进行科学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尽早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本人掌握的医学专业知识和多年来的急性肠胃炎诊断经验,急性肠胃炎的诊断方法大致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患者近期饮食,急性肠胃炎患者的发病都是由不良饮食习惯造成的,因此在诊断时,要详细询问患者近期内的饮食过程,是否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是否食用了可能已经变质或是不新鲜的食物,是否有外出就餐,外出就餐的食物是否存在问题等。二是患者消化系统症状,通常急性肠胃炎患者发病时会同时出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不止的症状,且病情呈逐渐加重的趋势,患者腹泻排泄物通常呈水样,有恶臭,可能带血,可能有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三是患者全身症状,急性肠胃炎患者发病后通常还会有一些全身性症状,如发热、头痛,有的患者会出现脱水乃至休克。有些患者脐周有压痛感,肠鸣[2]。四是患者血液检查,由于急性肠胃炎是肠胃黏膜的急性炎症反应,因此在进行血液检查时,患者会出现白细胞增多,ESR加快的情况。但要注意,大部分患者的大便检查均为正常,因此大便检测结果不能作为急性肠胃炎的诊断依据。

2.2 治疗

2.2.1 基本要求 急性肠胃炎患者在发病期间应当尽量卧床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饮食方面宜清淡新鲜为主,注意卫生,不要过饱,不要食用刺激食物,多饮白水。如果症状过于严重,短期内可以考虑禁食,以其他方式进行营养补充。

2.2.2 药物治疗 在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治疗中,通常多种采用药物联合治疗,多管齐下,能够及时缓解患者的多种症状。

一是腹痛患者可以静脉或是肌内注射硫酸阿托品片(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11020766),每次0.5mg,一天3次,每日不超过3mg,或是口服颠茄片(北京协和康友制药有限公司,Z11020259),每次20mg,一天3次,每日不超过100mg,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适当增加药量。

二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临床上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缓解患者腹泻症状,服用复方黄连素(吉林天强制药有限公司,Z22022812),每次0.3g,一天3次,或服用诺氟沙星胶囊(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H33020227),每次0.1g至0.2g,一天3次,每日不超过1g。

对于患者出现的全身性的不适症状,最好不要采用药物干预治疗,尽量使之自行消除。

2.2.3 电解质失衡和脱水的治疗 急性肠胃炎患者在频繁和剧烈的呕吐及腹泻过程中,通常会损失大量水分,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患者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多饮水,同时补充葡萄糖和电解质,采取静脉注射5%至10%的葡萄糖盐水。对于出现严重电解质失衡甚至是酸中毒的患者,要给以及时的治疗,通常是在注射的葡萄糖盐水的同时注射5%的碳酸氢钠溶液。

2.3 日常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急性肠胃炎的发生最主要是由于不洁饮食所导致的沙门氏菌的肠胃感染,感染后肠胃发生炎症反应。因此对于急性肠胃炎是可以通过预防而完全消除该疾病的发生的。在日常生活中,一是要加强饮食卫生,尽量少外出就餐,外出就餐要尽量选择卫生环境较好,具有餐饮行业从业资格的餐店,在家就餐要保证采购食物的新鲜,同时饭菜尽量当日吃完,不要在冰箱里久放,对于可能过期的食物都不要食用;二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除了食用干净新鲜的饭菜外,还要注意合理膳食,不吃不健康的垃圾食物,少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饮食规律,不要暴饮暴食,或是饥一顿饱一顿;三是加强个人锻炼,增强个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

3 结 果

对于63例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及时采取上述的诊断方法和具体的治疗手段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迅速的控制,所有患者的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症状在就诊当日得到较大改善,部分患者的头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最后自行消除。没有出现病情恶化或是其他并发症的情况。

4 结 论

急性肠胃炎发病后,及时采取全面的诊断方法,考察患者近期饮食、消化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和血液检查结果,然后进行有效的治疗,要求患者静养,清淡饮食,以及相应的药物治疗和纠正电解质失衡及脱水症状等措施,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的治愈。

参考文献

篇2

吗丁啉适用于由胃排空延缓、胃食道反流、食道炎引起的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部胀感和疼痛、嗳气、恶心、呕吐以及胃烧灼感,还可治疗放射性治疗或化疗等多种原因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别把吗丁啉当作助消化药

不少人认为:吗丁啉与干酵母、多酶片、胰酶片、胃淀粉酶、胃蛋白酶和乳酶生等一样,都属于助消化药。一旦有恶心、腹胀、胃痛等症状,就到药房买一两盒,以为持续吃几天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都是错误的,因为吗丁啉并不是助消化药。

助消化药中含有多种消化酶的成分,是通过化学作用来促进消化的,主要适用于消化液分泌不足,例如消化功能低下的儿童和老年人。而吗丁啉属于促胃肠动力药,是通过促进胃肠道蠕动来帮助消化的,这是一种物理作用,适用于胃肠道本身动力不足的情况。

急性肠胃炎不能用吗丁啉

如果是因急性肠胃炎引起的胃痛,那么吗丁啉很有可能让痛上加痛。急性肠胃炎的患者本身胃肠道蠕动会加快,是由胃肠痉挛而引起胃痛的。而吗丁啉的作用是促进胃肠道蠕动,如果患者伴有上吐下泻和腹痛症状,服用吗丁啉会使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加重,典型的“火上浇油”。

吗丁啉不能饭后吃

吗丁啉的正确服用时间是饭前半小时左右。首先,饭前胃部是比较空,有利于吗丁啉被吸收,帮助消化和排空。再者,服用吗丁啉20~30分钟后血液中的药物浓度较高。所以,如果在饭前30分钟左右服药,进餐时血药浓度刚好达到高峰(也就是吗丁啉药效最强的时候)。

当然,饭后服用吗丁啉,并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副作用,只是药物吸收效果不甚理想,疗效自然也会有所降低。饭后服药会使有些病人饿得更快,吃东西后胃胀得更厉害。

吗丁啉不能长期吃

尽管吗丁啉的不良反应较少,但不宜久服,长期服用不仅可能出现耐药性,同时还有可能引起皮肤潮红、长红斑、瘙痒、口干、眩晕、头部不能自主转动、发音困难、舌头痉挛、震颤等一系列表现。还包括平衡失调、性激素分泌失调,男性发育的迹象、女性泌乳和月经不调等副作用。上述不良反应一般在停药后就可以恢复正常。

吗丁啉和某些胃药不能同时服用

抗酸剂:如治疗溃疡病的胃舒平、氢氧化铝等,这些药物是用来中和胃酸的,需要在胃中停留较长的时间,要求胃排空速度慢。吗丁啉则是加速胃排空,显然,两者合用会降低抗酸剂的作用。H2-受体阻滞剂: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吗丁啉同样会缩短这类药物在胃部停留时间,从而降低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抗胆碱药:如普鲁本辛、阿托品等,这些药物抑制胃蠕动,与吗丁啉促进胃蠕动的作用背道而驰。胃复安和吗丁啉:都能增强胃动力,但作用机理却不同,两者合用会增加不良反应。胃蛋白酶:适宜在酸性条件下发挥作用(胃部属于酸性环境),吗丁啉增强胃部蠕动,会使胃蛋白酶快速进入肠道(肠道属于偏碱性环境),药效难以充分发挥。

哪些情况可用服吗丁啉

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适用吗丁啉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度以上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表现为餐后上腹胀痛、嗳气、早饱、烧心及恶心、呕吐等。

2.胃轻瘫:吗丁啉对胃轻瘫即胃排空延迟引起的消化不良有较好疗效,尤其适于糖尿病性胃轻瘫和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伴发的胃排空延迟,可使胃潴留症状消失。

3.反流性胃、食管疾病:吗丁啉对反流性胃炎有明显的疗效,但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不太满意。

4.外科、妇科手术后的恶心、呕吐:最好于首次呕吐后尽早应用,以注射为宜。

5.抗帕金森综合症药物(如苯海索)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及溴隐亭和左旋多巴所致的不良反应。

6.细胞毒物(如抗癌药)引起的呕吐。

7.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肝炎、胰腺炎等)引起的呕吐。

篇3

发病信号:突发偏瘫或剧烈胸痛

1.突然出现视物不清、说话不利索、一侧肢体无力、一侧面部麻木、短暂性遗忘、头晕耳鸣、头痛伴恶心呕吐、站立不稳、吞咽困难等,应考虑脑血管病可能。

2. 约70%的心肌梗死有先兆症状,如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延长,疼痛性质较发生改变,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不易缓解,伴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等。

防治对策:按时服药,掌握急救原则

1. 规律服药,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注意休息,娱乐要有节制;

3. 忌暴饮暴食,多吃粗纤维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

4. 不吸烟,少喝酒;

5. 心境平和、避免情绪激动;

6. 注意防寒保暖。

7. 一旦发病,病人应立即躺下休息,病人家属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送病人去有救治条件的医院就诊。

8. 冠心病病人可紧急服用麝香保心丸、消心痛等药物。呼吸困难者,可服用利尿药。

防急性肠胃炎:食物现做现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尼维

节日期间,吃饭常常会变得没有规律,暴饮暴食的情况比较常见,容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同时,节日期间食物丰富,吃不完的食物若贮存不当,细菌和病毒很容易在食物中繁殖,进食含有病原菌及毒素的食物后,就会发生急性肠胃炎。

发病信号:进食4~24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急性肠胃炎病人一般在进食后4~24小时后出现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发热和脱水。急性胃肠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但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更易发生。

防治对策:食物现做现吃,不滥用止泻药

1.饮食一定要规律,按时进食,以免干扰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影响消化能力。

2.食物最好现买、现做、现吃,尽量一次吃完。没有吃完的菜肴必须尽快放到冰箱内储存。再次食用时,一定要充分加热。

3.烹调肉、鱼和家禽等食物时,必须确保熟透,尤其是脂肪层较厚的部位(脂肪对热的传导有阻隔作用)。

4.水果和蔬菜也可能携带细菌,故在烹调和食用前,一定要用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干净。

5. 为避免交叉感染,刀和砧板一定要注意“生熟分开”。

6.一旦发生急性胃肠炎,又吐又泻时,应及时口服补液盐。若家中没有现成的补液盐,也可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淡盐水(氯化钠)。若出现发热、头痛、便中带血、心率加快等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需要提醒的是,有腹泻症状的急性肠胃炎病人不要随意服用止泻药,因为腹泻是人体排出体内致病菌的一种自我保护方法,服用止泻药不当,会把毒素留在体内,加重病情。

3.防消化道出血:忌乱吃,慎用药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尼维

春节期间气候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胃肠道黏膜供血减少,胃肠道抵抗力下降。患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病人,一旦吃得过饱、饮酒过量或服用了一些容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如感冒药、消炎止痛药等),很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发病信号:呕血或黑便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同时还常伴有心率加快、四肢乏力、头晕等全身症状。部分病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有消化道出血,仅因感觉心慌、头晕等不适来医院就诊。

根据失血量的多少,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分为大量出血(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达1000毫升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如晕厥、休克等)、显性出血(呕血或解柏油样黑便)和隐性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防治对策:合理饮食,发病须就医

1. 节日期间切忌暴饮暴食,注意劳逸结合。

2. 患有慢性胃炎、溃疡病等消化系统疾病者应限制饮酒,有肝硬化病史者更要忌酒。

3. 一旦发现消化道出血迹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就诊途中,应注意预防因呕吐导致的人为窒息和因失血导致的低血压。

4. 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措施分2个方面:一是对症处理,如饮食调整、输液、止血,必要时输血等;二是病因处理,根据不同疾病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采取止酸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采用三腔管压迫止血,出血严重者还需手术治疗。

4.防急性胆囊炎:忌油腻食物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黄新余(教授) 刘嘉哲

近年来,急性胆囊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有机械梗阻和细菌感染两大类。其中,80%以上的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结石引起的,最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春节期间,人们正常的饮食、生活规律被打乱,过量饮酒和进食油腻食物的情况也很常见,很容易诱发急性胆囊炎。

发病信号:右上腹剧痛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剧烈绞痛或胀痛,伴恶心、呕吐。部分病人可有背部和右肩隐痛。当合并胆囊感染时,病人会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40℃。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病人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因胆囊坏死、穿孔而诱发腹膜炎,危及生命。

对策: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

病情较轻或有缓解趋势的急性单纯性胆囊炎病人可以采用禁食、解痉、消炎等方法进行治疗,待病情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行手术治疗。病情较重或病情有加重趋势、可能为化脓性或坏疽穿孔性胆囊炎者,需急诊手术治疗。

5.防急性胰腺炎:忌酗酒暴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 黄新余(教授) 刘嘉哲

酗酒和暴饮暴食是诱发急性胰腺炎的最重要诱因。春节作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亲朋好友免不了觥筹交错,把酒言欢,故急性胰腺炎在春节期间尤其高发。目前,急性胰腺炎以轻症居多,但20%~30%的病人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发病信号:突发左上腹剧痛,向腰背部放射

急性胰腺炎主要表现为上腹或左上腹痛,常在大量饮酒和饱餐后发生,半数病人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束带状痛,弯腰抱膝时,疼痛可略微减轻。急性胰腺炎病人往往伴有发热、恶心和呕吐,严重者可出现烦躁不安、皮肤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防治策略:禁食禁水,尽快就医

急性胰腺炎起病急,病情凶险,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此,一旦出现上述发病信号,病人应禁食禁水,并立即去医院就诊。通常,多数病人经禁食、胃肠减压、体液补充、抗炎、抗胰酶、解痉止痛等治疗后,病情可缓解,病程多在3~7天。部分重症病人可能需手术治疗。

6.防痛风:忌高蛋白饮食

痛风历来被认为是“富贵病”和“酒肉病”。痛风的患病率与高蛋白饮食呈正相关。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聚餐,动物蛋白(高嘌呤)大量摄入,饮酒也较常见,很容易诱发痛风急性发作。此外,受寒也是痛风发作的主要诱因,春节期间气温低,不注意保暖也会诱发痛风发作。

发病信号:受累关节红肿、疼痛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血尿酸过高,尿酸盐在结缔组织(软骨、滑膜等)结晶、沉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和关节畸形。痛风大多在夜间突然发病,受累关节有红肿热痛的表现,首发关节多为单侧拇趾关节,其次为踝关节。疼痛在起病后24~48小时达到高峰,一周左右可逐步缓解。急性期化验大多可发现血尿酸浓度增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

对策:急性期止痛,缓解期降尿酸

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应尽早治疗,治疗目的是缓解疼痛。病人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待疼痛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活动;多饮水,24小时尿量不少于2000毫升;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动物内脏、肉类等,可用牛奶、鸡蛋、谷类补充蛋白质;忌酒,不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注意关节保暖。若疼痛剧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症状。需要提醒的是,由于降血尿酸药物无消炎止痛作用,且会促使关节腔内尿酸盐分解而加重关节炎症状,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应暂停此类药物。待急性关节痛缓解后,再继续使用降血尿酸药。

7.防食管异物:忌边吃边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倪凌达 易红良(副主任医师)

春节期间聚餐较多,不少人喜欢边吃边聊,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异物误咽。误咽异物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最常见的异物是鱼刺、鸡鸭骨、肉骨等。这些异物多停留在咽喉部。食管异物若长期滞留,很容易引起感染,轻则局部疼痛,重则感染扩散,引起脓毒血症,甚至危及生命。异物若嵌顿过深、时间过久,还可能会穿透食管壁,引起食管穿孔,导致纵隔炎、纵隔脓肿,甚至导致大动脉破溃出血等。

防治对策:“土办法”大多不靠谱

1.不要慌张。切忌采用强咽米饭、馒头等“土办法”,以免将异物带入咽喉更深处,增加后期处理难度。此外,醋无法使鱼骨“溶解”,喝醋对消除食管异物无任何用处。。

2.如果张嘴即见异物,且手头有镊子等工具,可尝试将其拔出。

3. 尝试通过猛烈咳嗽,将异物咯出。

篇4

关键词: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治疗;临床特点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临床常见的肠系膜淋巴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在儿童群体中多见,是导致小儿急性腹痛的常见因素。由于患儿临床期间无特异性症状,与阑尾炎的症状表现和体征十分相近,很容易导致误诊的发 生[1]。本文以本院收治的158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入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58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其中男孩74例,女孩84例,患儿年龄在2~9岁,平均年龄(3.12±2.01)岁,患儿临床期间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腹痛、急性腹痛。,病程在2 d~3年,平均病程(5.64±1.24)个月。

1.2检查 所有患儿均因反复腹痛或急性腹痛就诊,经解痉药物治疗效果不加,腹痛程度和部位多变,压痛不固定,在右下腹部位和脐周较明显。其中120例患儿1例有明显的呼吸道感染,20例患儿有肠胃炎病症,18例患儿无呼吸道和胃肠道病史。

经临床检查可见,患儿的WBC水平在2.8~20×109/L,其中130例患儿淋巴细胞升高,42例白细胞升高,28例中性粒细胞升高。经腹部彩超检查可见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1.3治疗 所有患儿临床期间均给予以下抗炎、抗病毒及对症和补液治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用药剂量为30 mg/Kg/次,2次/d;利巴韦林的用药剂量为10 mg/Kg,1次/d;腹痛且可耐受服药的患儿给予颠茄合剂口服治疗,2~3次/d,剂量为0.2~0.6 mg/Kg,不能耐受口服药物者给予山莨菪碱静脉滴注治疗,用药剂量为0.2~2.0 mg/Kg,对于发热患儿可给予布洛芬、退热贴、柴胡等治疗,根据患儿是否存在脱水情况进行相应补液治疗。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研究中144例患儿经临床抗炎、对症、补液等治疗(3~7 d)后,临床腹痛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经血常规复查正常,彩超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数目减少,且其直径明显缩小。

3讨论

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近2~3年来在临床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有增长的趋势,好发年龄以2~6岁的患儿多见,其临床特点为脐周及小腹痛,其时间多发在2~5 min左右,好发在活动后或晨起及饭后,饮食失节时。疼痛性质多为非痉挛性,锐痛,较难忍,其病多见于易感儿,反复发热者,素体痰热较重的患儿,多为恣食生冷、肥甘、鱼腥、油腻之品,少食蔬菜的肺胃积热的患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肠系膜淋巴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症,由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较为丰富,在回盲部位和回肠末端较多,患儿肠内的内容物经常由于回盲瓣的作用而长时间滞留在回肠末端,肠中的病毒产物和细菌容易在该部位吸收,随后进入回盲部位的淋巴结,最终引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发生[2]。相关临床研究显示,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男孩汇总的发生比例高于女孩,在冬季和春季多见,经常发生于肠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之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腹痛、发热、便秘、腹泻等,其中腹痛部位主要分布在下腹部和脐周,腹部压痛的部位较为偏向于内侧,但具体范围不固定,且会随患儿的改变和发声变化[3]。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表现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的表现差异较大,年龄较小的患儿容易发生急腹症样的表现,若经临床对症治疗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见效则很容易被误诊为急腹症,年龄较大患儿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中度腹痛。

在临床中,针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无特效治疗措施,主要是经过抗炎、抗病毒、对症和抗感染等治疗进行,通常可缓解其腹痛症状,但是也有少数患儿会转变为慢性疾病,若临床治疗期间患儿的症状无改善或有进行性加重,应怀疑存在腹部外科病症,应加强临床治疗,以免耽误有效的治疗时间。经本研究显示,患儿有肠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同时伴腹痛、发热等症状时应考虑发生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可能,尽早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和血常规检查能够明确诊断,对于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煜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1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9):3761-3761.

[2]方潜,方文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6例诊治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2,19(11):10.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外科急腹症患者50例,其中女性患者16例,男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45.7±11.5)岁,疾病类型有急性胆囊炎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12例,急性阑尾炎3例,肾绞痛4例,肠套叠15例,急性胰腺炎7例。

1.2临床诊断及方法

1.2.1临床鉴别诊断 普外科的急腹症发病较突然、不易诊断,该疾病的性质又需要立即采取处理措施。所以,准确的判断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对于年龄不大的患者,身体局部的病理变化较轻的一般会出现不良反应,如高热以及白细胞上升。当病情变得严重的时候,其腹膜刺激症反而不明显。对应的老年患者反应较慢且神经系统不敏感,若是出现严重的腹腔内部的病理变化,腹膜刺激症也不明显,而且体温和白细胞也没有明显升高的迹象。因此,需要对患者采取相应的临床检查,以尽快对其进行确定诊断[1-3]。

1.2.2护理方法 对普外科的急腹症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有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观察、皮肤黏膜的观察、呕吐物观察、胃肠减压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六个方面。具体如下。

1.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在急腹症患者进入医院以后要立即对其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给予严密的监测。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同时记录液体的量,分析判断患者的病情程度。若患者出现脉搏细弱,血压值在正常值以下时,患者会出诸如现烦躁、表情淡漠、大量出冷汗、呼吸急促以及发热等症状,这些都是出现休克的征兆。有休克症状的患者需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保持通畅。

1.2.2.2腹部体征的观察 了解患者腹痛的范围、具置以及性质,注意肠鸣音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腹痛最明显的部位或最先出现腹痛的部位经常和病变的部位是一样的,也会因个体体质有所不同。所以,不应单方面判断疾病轻重程度。

1.2.2.3皮肤黏膜的观察 患者的皮肤若出现湿冷、苍白的情形;患者背部出现棕黄色、紫色斑块或在患者腰部、脐部出现青灰色斑块则有可能患有胰腺炎。

1.2.2.4呕吐物观察 恶心、呕吐是外科急腹症的常见症状,大多数出现在腹痛之后。若出现呕吐及腹泻要注意观察其颜色、气味、量和性质等;若恶心和呕吐明显,可能患有急性肠胃炎、高位肠梗阻;也要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尿量可以反映出水分平衡和血容量的情况。

1.2.2.5胃肠减压护理 该护理是利用虹吸和负压吸引的原理,从口鼻插入胃管,通过胃管将胃内的液体和气体吸出。一般将胃管置于胃肠吻合的远端,也要维持胃管通畅和有效负压。每隔2~4h用生理盐水冲洗一次胃管,保持胃管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1.2.2.6心理护理 患者的精神一般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状态,十分的痛苦和烦躁。护理人员应掌握沟通的技巧,耐心体贴安慰患者,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做好相应的护理,使患者放松心情,解除疑虑,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接受后续的治疗。

1.3评价指标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有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操作技能等,共20题,每小题5分,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所有的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住院时间(97.2±2.4)d,平均住院天数为9.1d,经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到97.2分。

3讨论

篇6

关键词:犬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治疗;银川

中图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10-03

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 CPV)属于细小病毒科(Paruouiridae)细小病毒属(Parouoirus),病毒粒子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1]。该病于1978年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患出血性肠炎的病犬粪便中观察到以来,已在世界很多地区相继发现[2]。我国1982年证实该病之后,在东北,华东和西南等地区的警犬和良种犬陆续发生和蔓延,CPV对多种理化因素和常用消毒剂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室温下保存3个月感染性仅轻度下降,在粪便中可存活数月至数年[3,4]。 该病毒对乙醚、氯仿、醇类有抵抗力,对紫外线、福尔马林、次氯酸钠、氧化剂敏感[4]。

该病主要感染犬,也可见于貂、狐、狼等其他犬科动物和鼬科动物。各种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犬易感。但纯种犬和2~4月龄幼犬易感性较高,病死率也最高,断乳前后的仔犬易感性最高,往往以同窝暴发为特征。3~4周龄犬感染后呈急性致死性心肌炎的较多;8~10周龄的犬则以肠炎为主,小于4周龄的犬和大于3岁的老犬发病率低。本试验对银川地区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犬细小病毒流行状况及预防措施跟踪调查情况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银川地区犬细小病毒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病例

病例取自银川市海俊动物诊疗所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 085个病例。

仪器与试剂。普朗XFA6130动物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购自南京普朗医用设备有限公司。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购自上海金检生物有限公司。

1.2 诊断方法

1.2.1 临床检查 病犬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忽然呕吐,腹泻,粪便先为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具有极为难闻的腥臭味,体温明显上升(出血性肠炎特征),收集疑似犬细小病毒感染犬的粪便。

1.2.2 实验室诊断

(1)血常规检查。用普朗XFA6130动物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病犬静脉血进行分析检测。该检查仅对病犬血液中白细胞的变化做出辅助判断,为病犬的健康状况、治疗措施及予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胶体金试剂快速诊断。通过上述临床检查和血常规检查,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然后使用犬细小病毒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对该病进行确诊。根据说明书操作,采集疑似病例犬拭子在缓冲液中稀释,用滴管吸取缓冲液,向试剂盒的加样口滴注3~4滴,静置3~5 min待试纸条的红色全部退去后观察判定结果。结果判定:如果在C和T区出现两条红色或淡紫色的竖线即为阳性;试纸只在C区出现竖线而没有T区即为阴性;若C区和T区均未出现竖线即为试剂盒无效。

1.3 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就诊登记病例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的临床病例检测,统计分析犬细小病毒感染病例发病时间、品系、性别、年龄、血统等因素。

1.4 治疗方法

1.4.1 支持治疗 细小病毒性肠胃炎由于长时间腹泻会造成脱水和代谢性酸中毒,对此根据个体大小对患病犬实施输液治疗期间补充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使用复方盐注射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通常在补液时在5%的糖盐水中加入维生素C、ATP和辅酶A等。

1.4.2 消炎治疗 针对动物前期表现情况,若精神未出现严重沉郁应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应对全身感染,可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等,用药期间要严格控制药量,防止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肝肾功能减退。

1.4.3 保护性治疗 应在治疗周期内严格控制饮水和饲喂,同时使用奥美拉唑注射液以保护胃黏膜,防止胃黏膜损伤。

1.4.4 对症治疗 对于呕吐严重的犬只给予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对于开始便血的病例要及时使用止血药物如维生素K、安络血、氨基乙酸、止血敏等。

2 结果

2.1 临床诊断

通过上述临床描述可以将病例列为犬细小病毒性肠胃炎疑似病例。

2.2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化验结果,白细胞数量由正常时的7 000~12 000 个/mm3降至6 000~8 000 个/mm3。

2.3 胶体金检测

经过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银川市海俊动物诊疗所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就诊的1 085例病例中,确诊的犬细小病毒病例共计360例,发病率为33.2%,该病已成为危害犬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2.4 银川地区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调查

2.4.1 季节与易感性 由表1可知,春季发病144例,占发病总数40.0%;夏季发病45例,占发病总数12.5%;秋季发病66例,占发病总数18.3%;冬季发病105例,占发病总数29.2%。

2.4.2 年龄与易感性 由表2可知,1~2月龄仔犬发病8例,占总发病数2.2%;3~12月龄幼犬发病238例,占总发病数66.1%;1~2周岁发病78例,占发病总数21.7%;3~5周岁发病18例,占发病总数5.0%;6周岁以上18例,占发病总数5.0%。

2.4.3 品种与易感性 由表3可知,吉娃娃犬发病22例,占总发病数6.1%;博美犬发病19例,占总发病数5.3%;贵宾犬(包含泰迪犬)发病92例,占总发病数25.6%;德国牧羊犬发病39例,占总发病数10.8%;藏獒犬发病60例,占总发病数16.7%;金毛巡回犬发病16例,占总发病数4.4%;哈士奇犬发病22例,占总发病数6.1%;萨摩耶犬发病28例,占总发病数7.8%;其他品种犬发病62例,占总发病数17.2%。

2.4.4 血统与易感性 由表4可知,纯血统犬发病324只,占发病总数90%;杂种犬发病36只,占发病总数10%。

2.4.5 性别与易感性 由表5可知发病公犬165只,占发病总数45.8%;发病母犬195只,占发病总数54.2%。

2.5 治疗

由表6可知,在发病早期治愈230只犬,治愈率为63.9%;发病中期治愈108只犬,治愈率为30.0%;发病晚期治愈22只犬,治愈率为6.1%。

3 小结与讨论

3.1 季节与发病的关系

调查结果分析得知,犬细小病毒病在春季多发,与文献记载相符[5],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宁夏银川冬季的发病率不是很高,这和银川的地理位置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因为宁夏银川属于中温带干旱区,冬季最低温度可达-20 ℃人们极少带宠物外出,因此减少了患病动物的病原污染及传播。同时由于藏獒等品种秋末冬初配种、冬季产仔,冬季断奶,因此在冬季有一个发病的小高峰,但绝大多数都是冬季产仔后春季断奶,断奶后出售时由于环境及饲喂条件变化会有一个极为明显的发病期。

3.2 年龄与发病的关系

从统计数据和临床诊断病情了解可以得出,3~12月龄的犬是该病最易发生的群体,因为幼犬断奶后体内没有母抗同时伴随着宠物犬的出售,新环境未能及时适应和新的饲主多为第一次饲养缺乏经验,在饲喂时饲喂难消化的食品而诱发该病。

3.3 品种与发病的关系

在品种上由于本地区近年来流行饲养泰迪犬种,导致此犬的发病数量较多,但并无易感品种之分。

3.4 血统与发病的关系

通过临床病例发现血统越纯的犬只患该病的比例越高,相反杂交品种的犬发病占总病例的数量少,而且在治疗期间纯血统的犬治疗难度大、病程较长,对治疗环境要求高,反之杂交品种在治疗上难度小,病程短,治愈率高。

3.5 性别与发病的关系

从临床统计中可知,由于本地区饲养者偏好饲养母犬,提高了病的基数,对于该病来说没有太大意义。

3.6 治疗措施

该病治疗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病犬呕吐腹泻发生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和粪便的形状、躯体状况全面考虑。判断脱水程度和病程状况,有针对性的合理用药,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在预防该病时要做好犬舍的定期消毒及健康犬的定期预防接种工作,同时要注重春夏季节犬的护理工作。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忽然变化、长途运输、寒冷应激等外界条件都可促使该病的发生或是通过其他感染动物污染的食物饮用水获得感染。因而在养殖宠物犬时一定要注意按时免疫接种,我国目前有犬细小病毒弱毒苗、犬二联、三联、五联等弱疫苗,应在2~3月龄首免,间隔半个月再加强免疫接种一次,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母犬则在产前20~25 d免疫接种。

参考文献:

[1] 殷 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 NAKAMURA K ,IKEDA Y ,MIYAZAWA T,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ross reactivity of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induced by feline panleukopenia virus and canine parvovirus[J].Res Vet Sci,2001,71:21-22.

[3] 渠川玫, 符兆英, 田克恭.分泌抗体犬细小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J]. 中国兽医杂志, 1992 , 18(12) :3-6.

篇7

【关键词】 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中西医结合;不典型;临床分析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是由于胃肠道内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故又称维生素B12缺乏症;因其临床表现以脊髓后索和侧索损害为主,常伴有周围性感觉障碍,又称为亚急性脊髓后侧索联合变性。多同时伴有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其他类型的贫血。临床上很多病例症状不典型。笔者作为临床医生,近2个月来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了2例不典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病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1.1 例1 男,61岁,因“下半身麻木8年,双下肢无力3个月,大便障碍1个月,急性尿潴留1天”于2006年8月7日入院。患者有“糜烂性十二指肠胃炎”病史10年,8年前出现腰以下麻木感,3个月前感双下肢无力,以右侧为重,行走时有踩棉花样感。2个月来出现大便不通,3~5天方解一次大便,且解便无力。入院前1天出现急性尿潴留,到我院门诊行保留导尿。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上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腱反射(++);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张力均正常,腱反射消失。胸6以下浅感觉明显减退,下肢运动觉及震动觉消失,位置觉存在。闭目难立征(+),双侧病理征(+)。

辅助检查:入院时血常规:RBC1.80×1012/L,Hb70.2 g/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5.6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38.9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37g/L,红细胞体积颁布宽度(RDW-CV)104%;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0.92%,绝对值0.0166×1012/L。脑脊液检查常规生化均无异常。胸段MRI提示:胸7、9~11椎体增生,胸椎各椎间盘及胸髓形态及信号未见异常,椎管无狭窄。肌电图示:双侧腓神经刺激CMAP振幅极低矮,双胫神经CMAP偏低;左腓浅神经SCV减慢;下肢MEP,左胫前肌记录,皮层刺激潜伏期延长,双侧中枢传导时间延长;下肢SEP,双下肢刺激各波波幅极低矮,左下肢刺激P40潜伏期延长。胃镜示:食管占位,慢性浅表性胃炎;食管钡餐证实了食管占位,经活检提示为黏膜重度慢性活动性炎症,鳞状上皮中-重度异型增生。左锁骨上针吸活检为慢性淋巴结炎。肿瘤标记物检查正常。骨髓检查提示:大细胞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性大。

入院诊断:(1)脊髓压迫症?(2)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入院3天后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维生素B12)1000μg静滴,每日1次;叶酸片10mg 口服,每日3次。辅以改善脑代谢药物胞二磷胆碱0.75g,静滴,每日1次;中药针剂参麦注射液60ml,舒血宁1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40天。患者双下肢无力明显好转,深浅感觉均有所恢复,大小便恢复正常。最后确诊: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

1.2 例2 男,53岁,因“四肢麻木4年,双下肢无力2年,大小便障碍1个月” 于2006年10月12日入院。4年前开始出现四肢的麻木感,同时伴有口周的麻木,未诊治。2年前出现双下肢的无力,并逐渐加重,时有穿鞋上床而不察觉,最终卧床不能行走。伴性功能明显下降。同时家属发现患者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1个月前出现小便潴留甚尿失禁表现,同时大便几日难解。查体:定向力、记忆力、计算力均下降。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双上肢肌力均正常,肌张力略高,腱反射(+++),双侧霍夫曼征(-)。双下肢肌力减退,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4级。双下肢肌张力明显痉挛性增高,双侧膝反射(+++),踝反射(+)。胸4以下浅感觉明显减退。双下肢震动觉,运动觉消失,位置觉存在。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反射(+)。双侧病理征(+)。闭目难立征(+)。

辅助检查:血常规:分别于10/10、17/10、20/10查血Hb均为120g/L,RBC(2.6~3.2)×1012/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109.9~126.2)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37~46.2)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56~367)g/L,红细胞体积颁布宽度(RDW-CV)15.8%~69%,均高于正常。脑脊液检查:蛋白(Pro)0.71g/L,余无异常。骨髓检查示:幼红细胞增生旺盛,余无明显改变。颈椎MRI:颈4~6椎体骨质增生,颈5~6椎间盘膨出,相应层面椎管变窄,颈段脊髓未见明显异常;胸椎MRI:胸9~10间盘层面椎管后方局部见片状长T1,短T2信号影,多为黄韧带局部增厚,余胸椎及椎管内未见异常。肌电图:双下肢神经MCV减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低,双侧腓浅神经SCV减慢;双下肢SEP各波分化均差;MEP检查未引出胸12,皮层处MEP潜伏期属正常范围。

上述诸检查除血RBC较低外,无贫血指征,请血液科会诊后不考虑贫血的存在,经全科讨论后排除脊髓压迫症等相关病变,仍不排除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的可能,建议进一步查胃镜后提示:胃体息肉,浅表性胃炎。胃黏膜活检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灶性肠腺化生。铁蛋白:239ng/ml正常。HIV(-)。网织红细胞百分比:1.32%,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0375×1012/L。入院初步诊断:(1)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2)脊髓压迫症?(3)颈椎病。因不能确诊,一周后方采取治疗措施,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弥可保1mg静滴,每日1次。另给予中药针剂参麦注射液60ml, 舒血宁10ml静滴,每日1次。治疗1周后患者下肢无力症状明显好转,可下床行走,大小便恢复正常。因经济困难出院,出院最后确诊: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出院后继续服用弥可保0.5mg,每日3次,连续服用1个月后复诊。

转贴于 2 讨论

维生素B12缺乏症是一种临床上以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代谢性疾病。可由于营养不良(摄入不足)或需要增加;吸收障碍,如内因子缺乏(萎缩性胃炎、胃癌、胃全部或大部切除后、幽门梗阻等);小肠疾患、药物影响、寄生虫感染、血液中运钴胺蛋白缺乏,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运转障碍等因素引起[1]。人体每日所需要的维生素B12仅为1~2μg。摄入后的维生素B12与胃液中内因子结合为稳定的“内因子维生素B12复合物”,该内因子不被消化,不被肠道细菌所利用,在回肠远端被吸收。内因子是一种不耐热的粘蛋白多糖,由胃底腺的壁细胞中内质网微粒体所分泌,其分泌量与盐酸分泌量成正比。维生素B12是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过程中的一种主要辅酶,当其缺乏时,影响神经系统和造血功能,因此本病多与恶性贫血并存,以巨幼细胞性贫血为主[2]。但神经障碍并不是由贫血造成的,神经障碍与贫血都是由于维生素B12 吸收障碍所引起。由于叶酸代谢与维生素B12代谢有关,叶酸缺乏也可产生神经症状。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属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密切关系。其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严重时可累及大脑白质及视神经。临床表现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神经系统症状以深感觉障碍和锥体束征为主,即感觉性共济失调和痉挛性截瘫。有时可伴有周围神经受损害的症状。脊髓后索受损可引起对称性感觉障碍,以深感觉障碍为主,近90%患者可出现震动觉和位置觉的缺失,可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表现及腱反射的消失。脊髓侧索受损可引起全身和下肢的乏力,有时呈现截瘫表现;下肢出现痉挛;腱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周围神经损害可出现非对称性浅感觉缺失,呈末梢型分布。另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直立性低血压、括约肌障碍和阳痿等[2]。

上述两病例均为不典型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二者之共同点: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目难立征阳性);有明显的感觉平面及运动障碍(截瘫)及括约肌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故入院均不排除脊髓压迫症可能性;深感觉障碍(震动觉和位置觉缺失);病理征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黏膜损害;肌电图均有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的减慢。不典型之处在于:病例1:有急性尿潴留,而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之括约肌功能障碍多呈渐进性发展,临床易误诊为脊髓压迫症;无下肢的痉挛性瘫痪表现;病例2:无贫血表现,虽有周围血RBC的降低,但血液科不考虑贫血,通过胃黏膜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灶性肠腺化生可判断有胃黏膜壁细胞的损伤,内因子的缺乏,故存在维生素B12的吸收障碍。

西医治疗以补充维生素B12为本病治疗的根本。两病例在使用维生素B12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以括约肌功能障碍改善最显著。运动功能、锥体束及周围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电生理及MRI检查,均有明显改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是一种可治疗性疾病,预后较好。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决定本病预后的关键。因此对于不典型病例在骨穿后应尽量使用维生素B12治疗。叶酸的治疗存在争议,但主张不能单独使用,因用叶酸可促进维生素B12的消耗及其在肝内贮存,加重神经系统症状。但可与维生素B12同用。

中医学根据本病临床表现不同诊断为“痿证”、“风痱”、“血虚”等,认为病变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主要与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损伤,导致脾胃运化失司,不能将饮食变为水谷精微,气血生化不足有关。血液生化之源不足,肌肉、四肢失于濡养,故出现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表现;肝藏血,主筋,肾主骨生髓,司开合,肝肾阴虚则肢体麻木,小便不利[3]。久病多存在血瘀。在治疗上重视调理脾胃,尊崇“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为主,同时配合活血通络。2例病例均以大剂量中药针剂参麦注射液配合舒血宁静脉治疗。其中以人参补益气血,麦冬滋补肝肾;舒血宁活血通络,协同维生素B12治疗,从而取得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董为伟.实用临床神经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549-553.

篇8

关键词:仔猪 腹泻 发病原因 防治办法

一、仔猪腹泻的种类。

仔猪腹泻的病因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为非传染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两种,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良好的饲养管理、针对性疫苗的注射和敏感药物的正确选用等等。

(一)非传染性腹泻

1、仔猪的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功能不完善。

仔猪的肠道在出生前是无菌的,在出生后24 h内逐步定植了大肠杆菌、乳酸菌、小梭菌、真杆菌和酵母菌等,形成肠道微生态系统。由于仔猪胃内仅含有凝乳酸酶,胃和胰蛋白酶等消化酶既少活性也很低,导致胃酸分泌很少,在仔猪断奶后由于乳酸含量下降,胃内pH值升高,乳酸菌就会减少,致病性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会逐渐占优势,胃肠道内菌群失衡,导致腹泻的发生。

2、新生仔猪自动免疫机能差。

新生仔猪自身没有主动免疫机能,通常只有从初乳中获取免疫球蛋白才能初步建立免疫力。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很高,但下降也快,仔猪肠道免疫应答能力也低下。因此仔猪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易患病。

3、营养缺乏。

仔猪腹泻与其在胎儿期的营养状况密不可分。妊娠母猪营养不良,尤其在妊娠后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引起出生后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仔猪缺乏维生素、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均均会导致仔猪抵抗力降低从而引发腹泻。

4、饲养管理不当。

初生仔猪调节体温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气候骤变、贼风入侵以及保温不当时,均可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常易发生各种疾病,特别是腹泻病。保温措施不到位,空气污浊,湿度大都会引起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伙伴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应激反应会导致腹泻。

5、日粮抗原过敏。

仔猪采食饲料时,饲料中的抗原物质,在获得免疫耐受之前,都要经历一段饲料抗原引发仔猪发生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导致小肠损伤,进而引起腹泻。

(二)传染l生腹泻。

1、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肠胃炎。该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临床主要表现为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症状。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病毒传播可通过猪只直接接触。本病传播迅速,数日内可蔓延全群。

(2)猪流行性腹泻。该病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多在冬春发生,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常与胃肠炎混合感染。

(3)轮状病毒感染。病毒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在人和家畜之间可能相互感染。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仔猪呕吐、腹泻,粪便黄色或黑色,较腥臭,呈水泻样或糊状。

2、细菌性腹泻

(1)猪痢疾。该病是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最初在猪群中呈散发性,发病急,病情严重的发生死亡。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粘液。随病程的发

,粪便混有脱落的粘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黄色。

(2)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1~7日龄的仔猪发病,四季均可发病,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排黄色稀粪,内含凝乳小片,排粪失禁,脱水消瘦,衰竭死亡。

(3)仔猪白痢。四季可发病,主要是10~20日龄仔猪发病,症状为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形状粘腻。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呼吸次数增加,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

(4)仔猪副伤寒。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主要发生于多雨潮湿季节,多见于营养、卫生状况差的猪场流行。主要表现为慢性结肠炎与肠型猪瘟相似的呈急性败血症,经1~6天死亡。

(5)仔猪红痢。四季可发病,主要是1~3日龄仔猪发病,多为c型魏氏梭菌产生外毒素致病,发病急剧,病程短促,大多于1~3日内死亡,排出浅红色或红褐色稀粪。

二、预防仔猪腹泻的综合措施

1、做到科学饲养,防止怀孕母猪过肥或过瘦要获得健壮的仔猪,必须保证母猪饲喂营养全面、均衡的饲料。

2、做好母猪分娩前的免疫接种工作和产后母猪的护理。

3、针对胃肠道内菌群平衡和提高消化酶含量和活性采取措施。合理添加维生素E、添加酶制剂、有机酸,和乳清粉,提高仔猪的消化机能。用牛初乳或其他的免疫球蛋白饲养仔猪,可提高免疫力和成活率。

4、加强饲养管理。采取早期补料、逐步断奶、合理调整母猪泌乳量、仔猪饮服电解质水溶液等措施。对病猪的粪便要及时消毒处理,可用石灰粉吸干,尽快清扫。注意仔猪的保温,防止贼风侵入。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爽;未吃完的饲料要及时清理。

5、出现腹泻症状的猪只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如:复方新霉素、阿米卡星、乳酸诺氟沙星等与硫酸阿托品配伍,口服3~5 d能有效防治细菌性腹泻,仔猪黄痢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仔猪出生后预防性投药一周。

篇9

对阳性结果要引起足够重视,但没有必要过度焦虑

“医生,这个指标阳性,是不是很严重啊?”这是在体检科医生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其实,对体检报告中的阳性结果过度焦虑完全没有必要。

指标数据不在正常值内,也不代表一定有病,例如休息不好转氨酶会增高。体检的许多指标本身就是处于一个动态水平上,体检测到的是一个瞬间的数值,但不能作为诊断的完全依据。广义来讲是一个提示性指标,并不是所谓“金标准”的诊断指标。以空腹血糖为例,超过正常值范围并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情绪紧张等原因也可能造成生理性增高。因此,还需要复查及进一步做餐后两小时血糖、糖耐量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才能确诊。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指标,因为“肿瘤”二宇特别引人注意。一旦发现指标数据非正常,就立刻觉得自己的健康出了大问题。事实上,在癌症高发的现代生活中,人们是谈癌色变的,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这些数据。例如,甲胎蛋白(AFP)是一个肝癌的检查项目,但有50%的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妊娠妇女也有增高。临床上确诊癌症有很多因素,肿瘤指标只是其中之一,确诊癌症的最科学依据是临床活检或冰冻法。所以,如果在体检中发现肿瘤指标超标,不必恐慌,但是最好去医院复查。

当然,对提示阳性的指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体检中,数值高于上限,但没有超过太多时,可近期到相关专科复查,如果指数依然高,那么一个月后再去检查,注意观察动态的数据。例如,体检前或者体检时,有急性肠胃炎的人,如果CAI99偏高,那么身体恢复正常后一定要复查。如果半个月后的检查恢复正常值,且身体没有特殊状况,保持常规检查就可以了。体检数据超过上限,但是进一步检查却没有发现明显问题的,一定要注意相关的症状,例如,CAI99高的人,平时一定要注意大便的次数和形状的改变,必要的时候,做腹部的CT、胃镜、肠镜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及格标准

指标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绝对正常。目前,大部分体检指标的设定是根据疾病标准而非健康标准来定,换句话说,体检指标正常只能说明身体状况达到60分的及格标准,却不能说明身体是健康的。

看体检报告不只是看有没有病,还要看有没有得病的风险。报告是静态的,人是动态的,体检指标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血脂、胆固醇指标的正常值标准仅仅针对健康人群,但对于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这样的数据可能就是一个危险的状态。

体检中,一些体检者的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虽然没有达到致病程度,但也为健康敲起了警钟,比如空腹血糖6.1~7毫摩尔/升的人可能是隐性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吃药治疗,但饮食结构的调整、运动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复检时要特别留意这些曾处于临界值的项目,如果没有下降,就应去专科做进一步检查。

体检检查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体检报告只是体检当时的数据,而体检当时的身体状况很有可能因为一些人为因素或客观因素,受到影响。因此,拿到检查结果应该积极咨询医生,并将个人的家族病史、生活习惯、食物耐受等信息告知医生,积极配合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医生不仅可以结合你个人的生活习惯、家族遗传以及其他相关指标来分析、提醒你,给你有用的建议,还能告诉你,你所检查的项目是不是齐全。

纵向比较更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

“我的体检数据显示,一些敏感数据总是在上升。一年比一年高,难道说我距离糖尿病或高血压已经不远了?”体检中,经常有些细心的人特别注意自己各项数据的变化。比如血糖、血压或血脂等数据的变化。

每一份体检结论是对体检者的健康状况的概括和总结,是医生根据各科体检结果,经过综合分析对体检者开的健康处方,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疾病有重要指导意义。即使每年体检都没问题,也应该把以前的体检报告保存起来,作为每年的体检报告对比参考。

学会历史地看体检报告,纵向比较更有利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当你拿到最新的一份体检报告,看到里面某项指标有个箭头,哪怕数值比参考值大了很多,也不必太紧张。你首先要做的是拿出去年、前年,甚至更早年的体检报告。看看这些年身体有哪些变化。如果发现某些指标在持续升高,或者突然增高,要及时找医生。

所以,把前几年的体检报告单当做私人健康档案存档归类,并把重要身体数据统统制成表格,密切追踪。这样可以提前预知未来5~10年内患某种慢性病的几率,方便及时提醒自己,不可忽视医生提出的各种干预、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饮食、营养、锻炼、作息、药物等等。

体检报告中这三个“术语”有不同意义

体检报告中常出现的“复查”“定期检查”“进一步检查”等术语,也包含诸多奥妙。

“复查”:指某一项检查指标此次出现异常,如尿酸偏高,可能与检查前饮酒有关,应在一周内进行第二次检查。

“定期复查”:指体检的结果已有结论,为了观察其变化,就必须“定期复查”。如在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胆结石等,一般需要3个月至半年检查一次,看看大小、形状是否发生改变,如有变化就应及早手术治疗。

“进一步检查”:指在体检中发现问题又不能确诊,医生就会建议你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的部位和方法不同于体检,需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当体检结果已显出某种疾病,并需要尽快治疗时,医生会建议你马上“就医”。此时,千万不要耽误时间,应立即上医院就医,听从医生的治疗安排。

读懂身体密码里的“234”

尿常规:记住2个重要指标。

尿蛋白——提示肾功能的关键指标,不管是几个“+”,都应去肾病科筛查—下。

尿隐血——提示意义要差一些,结合红细胞一起看,如果仅仅是尿隐血一两个“+”,没有红细胞,问题不大。这与尿隐血的试剂本来就比较敏感、体检前做过剧烈运动、女性月经期间或月经刚结束等因素有关。但如果长期阳性(3次以上),不管是几个“+”都要引起重视。

血常规:3个指标容易异常。

白细胞计数——在机体损伤治愈、抗御病原入侵和对疾病的免疫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指标减少多见于某些杆菌、病毒或原虫感染。指标增高多见于细菌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脓肿;各种恶性肿瘤,如转移性癌、肝、肺、胃肠道肿瘤等也会导致白细胞增多。如果不是生理性波动导致的白细胞计数异常,最好在一个星期后去体检医院复查。

血红蛋白——是人体内负责运载氧和二氧化碳的一种蛋白质。体检中,血红蛋白降低较多见。血红蛋白降低,称之为贫血。临床上将成年男性血红蛋白

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在止血、维护血管内壁完整、伤口愈合、炎症、血栓形成等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减少多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增多多见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急性失血、癌症患者等。血小板太低,身体容易出血,出血后伤口不易愈合。太高容易出现凝血。

生化检查:4个“针对”要警惕

针对肝功能——蛋白、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酞酶。其中,过度疲劳、剧烈运动等也会导致肝酶升高。不过,一般低于2倍正常上限,且呈一过性,很快恢复。

针对肾功能—肌酐、尿酸、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如果几个指标一起升高,则需要引起重视。第一次查出血尿酸偏高,身体没有症状,更多考虑为高尿酸血症,通过饮食控制,并定期复查随访即可,若伴有关节疼痛,或者本身就有痛风的,尽快求医用药。

针对血脂——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

篇10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轮状病毒肠炎;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 R516.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6(b)-0070-03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α-1b in the treatment of rotavirus enteritis

LIU Hui SHI Fengying

Department of Paediatrics, Liangxiang Hospital in Fa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 Beijing 10248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interferon α-1b in treatment of rotavirus ente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88 cases of infants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in Liangxiang Hospital in Fangshan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 from October 2013 to March 201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45) and control group (n=43).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general methods of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ased on the same treatment plus interferon α-1b, once 5-10 μg, once a day, for 5 days. The clinical effect, antidiarrheal time, antifebrile tim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for 5 day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1.11%)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72%) (P < 0.05). The antidiarrheal time, antifebril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84±1.12) d, (9.06±2.44) h]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6.53±1.62) d, (16.47±5.11) h]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ere no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rferon α-1b injection orally in treating rotavirus enteritis is significant, and it can shorten the course of the disease,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terferon α-1b; Rotavirus enteritis; Infants

轮状病毒肠炎是导致小儿严重脱水性腹泻的疾病之一,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以秋季流行为主要特征,也称“婴儿秋季腹泻”[1]。患儿发热,呕吐,腹泻,严重的有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直接影响小儿健康成长。现将2013年9月~2014年3月来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治疗的小儿轮状病毒肠炎8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住院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88例,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的诊断标准[2]。将所有患儿按照给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3)两组。其中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龄(10.52±3.06)个月;平均病程(3.52±0.91)d。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平均年龄(11.06±3.15)个月;平均病程(3.74±1.13)d。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均知情同意。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轻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给予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国药准字S10950053,规格:20 μg),所用剂量1个月~1岁为5 μg/次,≥1岁为10 μg/次,1次/d,疗程5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72 h内患者大便性状、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72 h内患者大便性状、次数明显改善,全身症状明显好转;无效:72 h内患者大便性状、次数没有变化,全身症状无好转。显效与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5.238,*P < 0.05

2.2 两组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持续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后症状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x±s)

3 讨论

轮状病毒肠炎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 h。典型症状表现为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4-8]。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无脓血,每天3~10次,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且多数为急性腹泻故多引起等渗或等渗偏高脱水[9-10]。本病自然病程3~8 d,平均5 d左右。据有关报道[11],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发病2.01次,其病死率为0.51%。大部分受到轮状病毒感染的儿童都会在3~8 d内康复。

人类轮状病毒是1973年Bishop等从腹泻患儿的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发现的[12]。随后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13],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是婴幼儿严重的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后续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14]。轮状病毒总共有7个种,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B、C、D、E、F与G。其中,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轮状病毒为A属,成人轮状病毒腹泻为B属。近年有不少新生儿流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报道[15]。流行时儿童发病约占15%,且以学龄儿童为主。轮状病毒是借由粪口途径传染的。它会感染与小肠连结的肠黏膜细胞并且产生肠毒素,肠毒素会引起肠胃炎,导致严重的腹泻,有时候甚至会因为脱水而导致死亡[16]。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严防病从口入,让孩子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喝生水,不乱吃不洁或过夜食物,给婴儿哺乳用的奶瓶、勺子等在喂前喂后进行煮沸消毒。家里每天要固定开窗通风,尽量不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地方[17-18]。目前,还没有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预防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的儿童秋季腹泻主要在于接种轮状病毒疫苗[19]。如果有条件家长可带孩子到当地疾控机构进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能有效预防孩子感染轮状病毒。重组人干扰素α-1b具有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功能[20-21]。

本研究选择我院住院治疗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8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治疗5 d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止泻时间[(3.84±1.12)d]显著短于对照组[(6.53±1.6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发热持续时间[(9.06±2.44)h]显著短于对照组[(16.47±5.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这与陆庆军[22]、黄莺[23]、 孙培静[24]、朱斌等[25]研究结果相一致。

总之,重组人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显著提高疗效,且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26-29]。

[参考文献]

[1]邓轩,寻卫平.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46-47.

[2]Gao YG,Jin Y,Liu YL,et al. Vari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serum and stool IL-18 and IFN-gamma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rotavirus enteritis [J]. Zhongguo Dang Dai Er Ke Za Zhi,2006,8(4):304-306.

[3]徐樨巍,王惠玲,王国丽,等.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临床儿科杂志,2005,23(8):582-583.

[4]刘金保,张小兰.干扰素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25-3326.

[5]范晓婷,王晓红.重组人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2,14(8):942-943.

[6]Yeung CY,Lee HC,Lin SP,et al. Serum cytokines in differentiating between viral and bacterial enterocolitis [J]. Ann Trop Paediatr,2004,24(4):337-343.

[7]Yen MH,Chiu CH,Huang YC,et al. Effects of lactoferrin-containing formula in the prevention of enterovirus and rotavirus infection and impact on serum cytokine levels:a randomized trial [J]. Chang Gung Med J,2011,34(4):395-402.

[8]赵光宇,田恬,黄嘉莉.干扰素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2,23(4):520-521.

[9]呼碧庆,贺晓琴.干扰素结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163-164.

[10]Alfajaro MM,Kim HJ,Park JG,et al. Anti-rotaviral effects of Glycyrrhiza uraiensis extract in piglets with rotavirus diarrhea [J]. Virol J,2012,18(9):310-315.

[11]Sato A,Lizuka M,Nakagomi O,et al. Rotavirus double-stranded RNA induces apoptosis and diminishes wound repair in rat 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6,21(3):521-530.

[12]Adeyi OA,Costa G,Abu-Elmagd KM,et al. Rotavirus infection insmall intestine allografts:a clinic pathological study of a cohort of 23 patients [J]. Am J Transplant,2010,10(12):2683-2689.

[13]Mattei A,Angelone AM,Michetti M,et al. Epidemiological impact of RV gastroenteritis in the Abruzzo Region:SDO analysis [J]. Ann Ig,2009,21(1):41-49.

[14]Epple HJ,Zeitz M. Infectious enteritis [J]. Internist(Berl),2011,52(9):1038,1040-1044.

[15]Yen MH,Chiu CH,Huang YC,et al. Effects of latoferrin-containing formula in the prevention of enterovirus and rotavirus infection and impact on seum cytokine levels:a randomized trial [J]. Chang Gung Med J,2011,34(4):395-402.

[16]Medici MC,Abelli LA,Martinelli M,et al. Clinical and molecular observations of two fatal cases of rotavirus-associated enteritis in children [J]. J Clin Microbiol,2011,49(7):2733-2739.

[17]胡春霞,梁艳秋.干扰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3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3):3569.

[18]刘建设,田小宁,王卫涛.蒙脱石散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112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88.

[19]齐铁雄,谢立新,王永祥,等.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和大便IL-2,IL-6,IFN-γ动态变化及与临床指标关系的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2,16(3):270-273.

[20]吴恺.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8,27(4):9-10.

[21]李春舒,赵昕.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6):52-53.

[22]陆庆军.干扰素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2):134-135.

[23]黄莺.干扰素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0):1479-1480.

[24]孙培静.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4):27-29.

[25]朱斌,张钲.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 51(25):156-157,160.

[26]唐利民.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1,32(6):923-924.

[27]黄芳.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23.

[28]孙广斌.喜炎平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