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方向范文

医学影像技术方向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医学影像技术方向,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影像技术方向

篇1

1、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分为放射学(包括X线、CT、磁共振和介入放射学)、超声医学及核医学三部分。

2、外科学:外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性学科,包括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等几个模块,现代外科学不但包括上述疾病的诊断、预防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包括对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不同的模块又细分为很多研究方向

3、放射医学:“放射医学”是“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本学科是研究电离辐射对机体的生物效应及其防护的边缘交叉学科。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实际应用;技术改进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119-01

引言:医疗影像技术的进步是离不开现代科学经济的进步,网络时代的革新掀起了各行各业在技术上的突破,医学影像学是医疗领域重要的医疗技术,通常应用于放射科、B超,彩超、CT、核磁共振等科室。而现阶段很多医院仍处于使用最多的常规X线机,只是医学影像技术的模拟方式,除了部分使用了影像电视X线机外,绝大多数都只能用胶片记录,对拍摄的图像处理、存储传输都受到极大的限制,给医生诊断病例上也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在医学领域中,医院应该在医学影像技术方面有所突破,把医学影像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相结合,让医学影像以数字方式输出,使这些影像数据可直接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传输和存储,从而导致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革命性变化。

1医学影像技术的实际应用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领域里有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可分为三类分析:一是,医学影像技术室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农村医疗条件差的地方,也可远处医疗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及时传患者的信息、医学图像和诊疗信息等,实现了远程医疗的发展。二是,用在医院放射科部门。医院的放射医疗室最需要有足够的图像显示技术,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可以在高速通信网络的辅助下,实现把影像和静止图像同传的能力。三是应用在医院内部的图像分发系统里,特别是在急诊室和特护房。随着网络计算机的信息系统的引入,医学影像技术将信息集成在操作模式中,在信息提取中更为便捷。无论医学影像技术在那个方面的实际应用都能起到它关键的作用。

2医学影像技术方面的技术改进

X射线是医学发展技术中最早的图像装置,应用中可以让医生顺利观察到人体内部结构,为医生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信息。但影像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中进行改进,超声、磁共振、单光子等断层成像技术和系统的大量涌现,在医学影像技术上也有所突破,让医生在出示诊断中提供更为详细、精确的信息依据。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数字成像技术越来越广泛,正逐步替换传统的屏片摄影,医学影像技术的得到了全新的突破和发展,实现将数据远距离传输,远程诊断,提高了患者诊断病例的效率,而现阶段,医学影像技术的改进还是需要的,新型的分子影像技术,正在一点点渗入到医学影像技术革新中,分子成像的出现,为新的医学影像时代到来带来了曙光,为治疗彻底治愈某种疾病提供了可能;同时磁源成像技术也是医学影像技术的一个改进,用于检测心脏或脑,从而得到心磁图,脑磁图;单光子发射成像和正电子成像也是核医学的两种技术,也是根据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原来景象体内诊断;对人体加电压,检测电极间流动的电流,得到阻丝电导率变化的图像,也叫阻抗成像,因其分辨率高,对人无害的特点,开始实现其实际应用;还要光学成像等等,以上的几种技术都是医学影像技术的研究热点,是要以最安全、最大经济效益出发点,将医学影像技术达到更为先进的技术,造福人们。

3结语

通过对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分析,可以看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仍需要一个渐进的推广过程,近年来,临床手术和治疗方面正在朝着微创或无创的方向发展,这种技术的实施是离不开医学影像技术的辅助的,为,微创、无创手术或治疗的精准定位打下了基础,通过接下来的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完善、改进,一系列的如磁共振谱(MRS)、正看电子发射成(PET)、单光子发射成像(SPECT)等等技术的发展,将会对医学治疗技术有更大的突破,对脑、肺等各个部位的成像都能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不仅给医生一个很大的治疗帮助,同时还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省时省力,减少患者在治疗中的痛苦,提供了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洪军,成建萍,司同,等.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评价[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篇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对医学的发展也提高了关注。目前,医学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学校也开始了对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和教学,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很大的改进。虚拟仿真技术对推动医学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并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医学;实验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医学实验教学方面出现了许多的新技术和应用,对医学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虚拟仿真技术是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应用,且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特别是对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医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创新了医学实验教学的模式。虚拟实验教学是一种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景模拟技术,能够让用户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实现和具体的情景接触,产生一定的体验,为实际的操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1虚拟仿真技术的概述

虚拟仿真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的科学技术,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创造形成一个有视觉、听觉和触觉的虚拟现实环境,让用户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用户能够感受到空间中客体的存在,也可以和虚拟空间中的客体进行相关的互动,这项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加快用户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效率。虚拟仿真技术涉及的方面比较多,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另外,还有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模式的识别等,是现代仿真技术的有效发展和外延[1]。虚拟仿真技术的主要特点就是,让用户获得真实的体验,和虚构的客体进行交互,并产生一定的想象。在虚拟的空间中,实验人员可以进行和现实世界中同样的活动和实验,而且受到的外界影响因素比较小,实验产生的效果也更好一些。特别是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2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医学实验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模式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中,缺少实验的设备和实验的客体,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所以,对学生的学习和操作能力培养不到位[2]。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实现了对学生的有效培养。目前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虚拟仿真技术改善了医学实验教学设备在医学实验教学中,对设备的要求比较高,主要包括一些实验用的动物或者尸体、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设备以及相关的实验经费等,都对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解剖学在目前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也是医学教学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课程,所以,一定的实验设备在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对教学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目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很好的解决了医学实验教学中的这些问题,不但丰富了实验教学设备,学生可以利用虚拟的“尸体”进行操作和实践,也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2虚拟仿真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虚拟仿真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环境,创造一定的基础性实验条件,同时,还能够实现学生在虚拟的空间环境中和客体进行有效的交流,提高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试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将声音、图像和相关的多媒体演示功能进行结合,丰富实验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充分的提高了学生的兴趣[3]。同时,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和生动,而且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比如,在进行细胞膜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细胞结构,动态化的展示,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观察和学习。

2.3虚拟仿真技术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产生了很大改变,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对动物的内部结构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实现动态化的观察[4]。比如要了解一些药物的成分和产生的身体反应,在传统的教学中,通过一定的讲述过程是无法实现有效教学的,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这些过程的快速进行和变化,同时,将这些反应过程和变化情况能够清晰的表现出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

2.4虚拟仿真技术避免了在具体实验中的危险情况医学实验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比如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等。所以,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避免了学生和实验对象的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虚拟的方式产生实验的客体,所以,不需要考虑实验过程中产生一些危险性的因素,因此,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虚拟仿真技术也很好的帮助学生积累了临床经验,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和发展。

3结语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善了医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加深了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医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另外,虚拟仿真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完善了实验教学的设备,并有效的避免了在试验中的不安全因素,对医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章宝,肖国君,邓君,罗红丽.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0):86-87.

[2]冯军,胡晓松.虚拟仿真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20):118-119.

[3]曹丁,李文建.虚拟现实技术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03):367-368.

篇4

【摘要】  

目的探讨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三氯化铝,al3+剂量为111.9 mg/kg体重,连续染毒3个月复制大鼠ad模型。采用y-电迷宫仪检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高剂量中药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观察脑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益智方能明显增加大鼠逃避正确率、缩短逃避潜伏期,明显减轻大鼠脑神经元损伤。结论益智方是防治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   铝 阿尔茨海默病 大鼠 学习记忆 益智方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多病因参与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伴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也在增加,其中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ad)较为多见。本病病因复杂,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药物与手段。根据中医肾藏精、通脑、主智理论,本研究采用氯化铝制作大鼠ad模型,探讨了自拟益智方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仪器

    alcl3·6h2o,分析纯,天津双船化学试剂厂产品;水合氯醛 分析纯,天津市华东试剂厂产品;多聚甲醛,化学纯, 中国 医药集团上海试剂化学公司产品。

    中药复方组份:羊藿、熟地、黄芪等组成,由河北省石家庄医药公司提供,生药经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生药教研室鉴定均为纯品。按传统方法将中药浸浴1 h,文火煎两次,去渣,合并、浓缩,每毫升生药含量为2.7 g,4℃冰箱保存,用前巴氏消毒。

    mg-2 型y-电迷宫仪,张家港市生物医学仪器厂生产;oa切片机  lukar-2135;  全自动纤维摄像系统  new vanox。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与处理选用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体重(350±20)g健康3月龄sd大鼠60只(清洁级,合格证号-00-0004),采用普通饲料适应性饲养1周后,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喂普通饲料,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3个中药组在普通饲料的基础上,按体重8%的进食量添加alcl3·6h2o,剂量为:111.9 mg/kg体重,饲喂添加alcl3·6h2o饲料当天起,3个中药组用中药煎剂灌胃,用量为:低剂量中药组10.8 g·kg-1·d-1、中剂量中药组21.6 g·kg-1·d-1,高剂量中药组30.4 g/kg/天,模型组、对照组大鼠每日灌服等量温开水。动物自由饮水,动物房温度(20±2)℃,第90天,采用y-电迷宫仪训练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2.2  学习记忆能力测试  参照郭宗君方法[1],在夜晚安静和避光的条件下,用y型电迷宫仪训练和测试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大鼠首先在y型电迷宫仪的安全臂灯源处停留适应1 min,然后给予电刺激(电压90 v,持续1 s),当大鼠逃避到新的安全臂灯源处时,让大鼠在该处休息适应1 min, 顺时针依次将通电臂换为安全臂,连续训练和测定4 d,每天10次/只,记录每只大鼠逃避正确率,受电刺激后,大鼠从通电臂灯源处直接逃至安全臂灯源处为正确逃避,所用时间为逃避潜伏期,如果电刺激后,大鼠不出现逃避或逃避到安全臂的非灯源处停留,且对敲击声没有做出正确反应的为逃避错误,其潜伏期记为10 s, 逃避正确率越高,逃避潜伏期越短,说明学习记忆能力越好。

2.3  脑区病理形态学检查行为实验测试结束后,从每组随机抓取4只大鼠,采用4%水合氯醛按1 ml/100 g 体重腹腔注射,麻醉后固定大鼠,从大鼠胸骨剑突处开胸,经左心室插管至主动脉,快速灌注0.01 mol/l的冷生理盐水100 ml冲洗血液,之后用4%多聚甲醛500 ml灌注,取脑组织后立刻固定于4%多聚甲醛中,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改变。

2.4  数据处理实验结果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一般状况 模型组大鼠精神萎靡,常聚堆静卧,被毛蓬松,反应迟钝。各中药组大鼠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且随剂量增加效果愈加明显。        

3.2  益智方对大鼠y-迷宫逃避正确率的影响   由表1可见,在连续前3天的测试中,模型组、各中药组大鼠逃避正确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第4天,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正确率没有再升高,而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剂量与高剂量中药组大鼠逃避正确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或p<0.01),各中药组之间大鼠逃避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  各组大鼠y-迷宫逃避正确率比较(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 #p<0.05   ## p<0.01

3.3  益智方对大鼠逃避潜伏期影响连续训练3 d后,第4天测定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由图1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或p<0.01),各模型组大鼠之间逃避潜伏期无显著性差异。

3.4   大鼠脑组织学形态学观察在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皮层、海马细胞排列规则。模型组大鼠皮层锥体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紊乱,层数减少,胞核染色体加深;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层数减少,神经元数目减少,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多,深染,并可见许多固缩细胞,ca3区发现许多细胞内有神经纤维缠结(nft)样改变。低剂量中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也呈现同上病变。中剂量组与高剂量中药组大鼠上述病变明显减轻。

4  讨论

    铝是一种神经毒素,易沉积于脑内而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到目前为止,铝对学习记忆的抑制作用已在多数动物和人身上实验得到证实[2~5]。国外有人报道铝作业工人的短期记忆能力、学习能力、视空间感知能力、心理运动能力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也有调查显示铝厂附近的儿童其智力要明显低于同年龄的其他儿童。国内有研究表明,铝熔铸工人的视觉感知记忆力、注意力、手的运动协调能力均下降、反应时标准差和最慢反应时间延长、数字译码和视觉保留时间延长,提示铝对神经行为功能有影响。动物实验发现,给猫、家兔、大鼠和小鼠等染铝,均可引起一系列行为异常,而且动物出现认知和记忆障碍的时间也早于其它指标。以往利用铝制备ad动物模型多以灌胃方式、腹腔注射及脑室注射为造模途径,与人体实际情况下经水或食物的慢性摄铝方式不符。本次研究我们以食物中添加alcl3 的方式对大鼠进行亚慢性染毒,采用电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在电刺激后逃避启动迅速,目标明确,方向正确,逃避过程中表现很谨慎。模型组大鼠在电刺激后,多数表现为惊、恐、呆、慢的特点,逃避过程中表现各异,或在起始点转圈不向前跑、或中途停滞不前,且所选择的逃避终点也各不相同。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较正常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延长,逃避正常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海马神经细胞排列紊乱,层数减少,神经元数目减少,锥体细胞颗粒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多,海马与学习记忆关系密切,ad 患者病理改变最明显的部位也是海马,提示铝造成的海马损伤可能是模型组大鼠对灯光信号、空间定位的学习及记忆能力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慢性铝中毒大鼠学习记忆过程与效果来看,模型组大鼠的症状有多数似记忆减退期和混乱期ad患者的表现,少数与痴呆期ad患者相似,表明111.9 mg/kg体重alcl3饲喂动物建立了较为理想的ad模型。

    从ad的症状和中医角度看,ad多属本虚标实,本虚多属于神经亏虚、气血不足、阴虚阳懦,脑髓空虚,标实多属内风上旋、痰火上扰、血瘀阻于脑脉、饮邪上蒙轻窍等。中医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脑为神主,肾为神根,精化气,气生神,神御精,肾通过督脉上通于脑,脑肾一体,精气神统一,因此,补肾即补脑,补脑即可补肾强精。本研究根据补肾添精、豁痰去瘀、益气养血、平肝清脑治则,研究了自拟益智方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智方干预后,中剂量和高剂量中药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好转,各种异常的神经精神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同时,高剂量中药组大鼠逃避启动和逃避速度比正常组大鼠还快,逃避是临难不恐,转移不移。各组大鼠脑形态学检查显示,中剂量中药和高剂量中药组大鼠脑神经元损伤脱落比模型组大鼠明显减轻,高剂量中药组大鼠的作用更为明显,实验结果表明,益智方可明显预防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减退,益智方是防治ad的有效药物。

【 参考 文献 】

篇5

[关键词] 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小板; 直方图

[中图分类号] R331.1+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301-01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细胞分析仪广泛使用,使临床检验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不仅能检测更多的实验参数,而且大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通过分析细胞直方图变化,可以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加强质量管理,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血小板(PLT)检测是研究止血与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其他血小板参数可靠性的基础,其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血小板由于体积小,特别是容易发生粘附、聚集和变性破坏,故常难以准确计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普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对血小板检测,其结果往往不很稳定。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的影响因素很多,现探讨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血液细胞分析仪(COULTER DIFF2)。

1.2 试剂:全部配套试剂和质控液。

1.3 检测方法:对日常标本进行分析,并对其中126余例血小板数量与直方图不符标本同时进行显微镜手工法复检。

2 结果

2.1 正常与异常直方图PLT镜检结果: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异常直方图的标本,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

2.2 不同MCV值血细胞分析仪与镜检法PLT结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MCV<70fl时,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采血过程中因操作缓慢、穿刺不顺、组织液混入,混匀不及时等均可促成血小板(PLT)聚集,导致计数结果偏低。在PLT直方图上提示有大颗粒存在,PLT聚集是影响PLT计数主要原因。对此种情况进行了显微镜镜检,并与正常图形进行对比发现,此种异常图形的出现,绝大部分是由PLT聚集所引起,结果极不可靠,须重新采血。

由于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是在同一个检测系统中通过颗粒大小来加以鉴别的,不能识别小红细胞与红细胞碎片等,大量小红细胞的存在可引起PLT上限区域的改变。在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大于65fl时,仪器一般无PLT上限区域干扰报警,血细胞分析仪法与显微镜法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在MCV小于65fl时,仪器往往提示上限区域有干扰,红细胞直方图上显示有小红细胞存在,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MCV值越小,小红细胞数量越多,被记录的PLT数就越多,血小板计数值就越高,须采用手工法计数血小板。

血细胞的检测结果,尤其是血小板(PLT)的结果,直接反映试剂的质量。原则上强调使用与仪器检测原理相匹配的试剂[1]。溶血剂是血细胞分析仪试剂中的主要试剂,能将红细胞溶解,并能使白细胞的体积发生规律性变化。理论上讲PLT计数时的脉冲大小只与稀释液的性能和仪器的设置有关,与溶血剂的性能无关。但实际工作发现,若溶血不完全,由于红细胞碎片冲洗不彻底将引起PLT假性增高。此外,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等亦可影响检测结果。特别注意的事,试剂应避免污染,否则,杂质微粒会使本底增高,导致最后计数结果偏高。

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国际化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EDTA二钾抗凝。另外,血液和抗凝剂比例也会影响检测质量。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微凝块可能堵塞仪器影响检测结果。如果血少,抗凝剂的浓度增高,血小板会肿胀、崩解、产生正常PLT大小的碎片,从而无法得出正确的结果[2]。

在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体积的识别有明显的体积界限:PLT2~30fl。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原理设计计数阈值,当血小板体积超过计数阈值上限时。这些体积偏大的血小板被误认为小红细胞而不被纳入血小板计数范围,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偏低。从表1来看,大PLT引起仪器计数结果偏低。故临床上如遇到肾脏移植、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和不明原因血小板减少患者应进行人工计数校正;一般来说,PLT体积异常小的情况极少见,故不作讨论。

另外还有药物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药物种类繁多,代谢机理复杂,其成分干扰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长期应用地高辛、青素、双氢克脲塞、硫酸镁等药物均可引起血小板减少。临床工作中我们也遇到过药物干扰引起血小板计数假性升高病例。当临床遇到不明原因血小板异常者,应显微镜手工法进行校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