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1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校管理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校建设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我国高校进行一系列的转型工作。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高校通过科学化的管理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效益的提升,是今后高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阐述了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管理;高校管理模式
近年来,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张和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多,面对诸多的学术事务,政府在管理高校方面表现出脱力的状态,教育改革成为了比较热门的话题。政府与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权责分配和角色定位方面面临着调整,这为高校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变革高校管理模式提供了契机。高校应该把握好这一契机,在对当前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上,不仅要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还要注意结合我国的国情,创造性地建设新型的高校管理模式,为我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教育教学保障。
1.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新公共管理理论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欧美发达国家,它是一种新型的公共行政理念,对政府职能和社会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强调以公民利益为根本,在坚持市场化的前提之下实现管理主体的多元化目标。在这一套体系中,政府的角色由被动者向主动者转变,在具体运作中实现分权合作,民主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随着这套理论的不断完善,其也被日益扩展到其它管理领域中。在当前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下,已经存在并占有重要地位的有以下十种模式:政府间协议、政府服务、政府出售、补助、凭单制、特许经营、合同承包、志愿服务、自由市场以及自我服务等。这些模式也会按照需要被应用于各项管理事业之中。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分支,新公共管理理论引进了企业的有效管理方法和市场的激烈竞争机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被用于高校管理之中,将有助于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构建多元主体管理体系,加速高等教育的转型,引发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变革。
2.我国当前政校合一的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新公共管理理论逐渐融入高校管理体制中,并逐步发挥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始终归属于政府管理范围内,高校管理的核心仍然是政府权力,凸显的问题就是官僚作风明显,而且不能完全体现出高校的学术自由理念,会大大降低高校的办事效能。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和先进性科技的支持,而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传播新型科技的学术组织,如果其发展受制于政府行政管理力量,则难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各大高校需要在重视学术管理的基础上,加速行政管理模式的改革。政府与高校的权责划分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对高校的管理工作和办学质量的提高都有十分显著的积极意义。因此,国家要促进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学校要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就必须要对政府和高校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界定。当前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无非是以下几种:管理关系、权利关系、法律关系,其中,法律是一切关系的基准要素,所有的一切构架都需要在法律规范之下进行。我国的《高等教育法》、《教育法》等律法的颁布使得我国的高校取得了独立法人的地位。因此在高校的转型过程中,实际上高校与政府的法律关系是发生了变化的,原有的隶属于政府的高校,已经转变成了集法人资格与国家设施于一身的混合体。这表明当高校处理国家相关事务时,可视作政府隶属机构,彼时,政府与高校仍属于行政关系;但是,当学校在处理办学及相关事务时,高校作为行政法上的公法人,与政府的关系不带有隶属机构性质。不过法律虽然有所规定,但囿于立法的不具体,在实现的技术层面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政府的权利范围没有相应的界定,这使得高校的诸多权利都受制于政府的制约。当前我国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问题,主要集中于行政手段过度介入了高校管理,名义上的独立法人地位得不到切实保障。总之,由于管办不分、政校不分等问题,我国的高校的自利一直受到限制。而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必须以法律为基础,进行分权与问责,这是当前我们应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促进管办分离、政校分离,从而促进高校的自主办学,依法保障高校的自,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及水平,是当前的重要议题。
3.新公共管理理论对高校管理模式的选择要求
当前,我国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依然表现为高校为政府服务的模式,政府是高校的“顶头上司”,行政权力在高校管理中干预颇多。对高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该如何选择高校的管理模式,还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之下,应该积极地界定当前高校管理模式的利弊,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和调整工作。这些都要求在高校管控模式的变革和选择上兼顾高校与政府这两大管理主体。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在管理模式的改革中,既要发挥出政府机制的良好作用,也要保障自身的自主管理权益,并进行市场化竞争机制的引进,这样才能充分调动相关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打破以往僵化的管理机制。新公共管理理论还要求,要广泛采取复合式的管理机制,以促进高校自身在监督之下进行良性的自我发展。
4.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探讨
4.1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的市场导向机制
政府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不是执行者,而只是决定者,应鼓励高校实行自主管理,从办学经费、人事管理、课程设置等方面实行真正的学术自主。高校是一个传授高级知识、培养高等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具有内在价值追求的学术组织,政府不应该将其发展视作谋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结合相关的实践和经验,高校今后的管理转型应以社会市场化的需求为导向。高校的相关利益应以市场化下的毕业生能力培养为前提,并结合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为管理依据。总之,在新公共管理视角下,政府不仅应该弱化对高校的管理,而且应该顺应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高校的自我管理,以促进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从而形成良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实现学校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效果。
4.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的契约机制
市场经济的特征就是要求契约精神。因此契约机制也是促进管理事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最常见的公共管理手段之一。契约机制的本质是,当事人双发在意愿一致的基础上而建立的一种契约,且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兑现。从政府层面考量高校的管理模式,就需要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分权。这不仅涉及到法律规范的细化,也需要对整个教育系统的权责进行相应划分,唯有这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从高校层面考量高校的管理模式,契约机制则需要通过高校教育目标的确立,及在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努力,完善高校的权责划分。不仅如此,高校与政府在必要情况下,还可以法律合同等契约形式来实现保障性更强的书面契约,而非单纯约定俗成的契约精神,这样能使高校契约机制得到普通认同,且受到律法的重视与保护。
4.3新公共管理视角下高校管理中的问责机制
问责机制虽然是独立的机制,但其实也可看做是契约机制的延伸,没有问责制度的确立,契约将会沦为一纸空文。这一机制的确立,要求高校有必要向相关利益者报告和证明自身资源的使用情况及其使用效果。这样能保证高校在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其职责不发生偏离。问责机制的要素包括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程序、问责内容、权责体系等。负责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政府和负责创造高度教育质量产能的高校是两大权责体系,在考察高校绩效时,政府是问责主体,在考察政府保障责任时,高校是问责主体。在当前高校的管理体制中,虽然政府与高校的契约,本身就还有一点的问责。但由于权责不明的问题,在问责上也出现了相应的问题,这要求对责任的主体双方进行微观上的划分,并引入学生家长或第三方中介机构等社会力量,对高校的管理予以评价,以促进高校管理问题中办学、管理和评价的分离。
5.结束语
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以公民利益为根本,将之推广到高校管理中,就应该以学生的利益,即学生的学习和社交能力培养为根本,并结合市场化的要求,对政府与高校的权责进行清晰划分,转变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切实落实高校办学自,以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高校管理成功转型。
作者:陈琴 单位: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彭永宏,徐丽萍.美国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对我国高校管理模式的启示[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95-98+116.
[2]孙翔玲,贾天辰.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98-100.
近年来,新公共管理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层出不穷,本文通过搜集近15年内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当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研究情况。通过分析当前研究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内涵的解释、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措施的借鉴,指出当前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深度不够、视野较狭窄、缺乏创新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理论;高校管理;文献综述
新公共管理理论近年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无所不在,丰富多彩,凡有公共活动必有管理方法。所以,在高校管理中同样理应场面热闹,新论迭出。但通过检索和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十分有限,缺乏深入而全面的研究。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Ⅰ辑”、“社会科学Ⅱ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高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高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府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入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入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入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入手。在完善高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高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理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对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高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石小娟,高骏敬.基于新公共管理论对高校管理改革的探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01-103.
[2]吴慧.新公共管理理论对完善我国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的启示[J].上海管理科学,2009(31):66-69.
[3]周湘林.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的高校管理模式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3):38-43.
[4]安萍.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与策略,2010(6):136.
[5]张翼.新公共管理理念在高校管理实践中的适用性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8):103-106.
后现代主义在教育管理理论上的积极意义在于对现代教育管理理论负面效应的全面批判,后现代主义者依据“本体论的平等”的价值观念,倡导平等对话与理解、强调开放与创造、否定中心与等级、重视差异与多元化、注重培养人的探索创新精神,对当今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强调“差异性”
后现代主义崇尚差异性、偶然性以及文化多元主义,认为教育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得到暗示,不是从普遍的、一般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标准中得到暗示,它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各种各样的差异性,它寻求各种“不同的声音”,而不是现代主义下的一种“权威的声音”。因此,在教育目标、教育过程以及由此引起的教育组织结构、课程、教育方法等方面会具有一种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性质。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启发我们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性、独特性,使以往追求同一、关注同一的学生观转变为着手建立一种尊重差异、尊重个性的新型学生观。后现代主义的这一思想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吸取。
2.重视“自主性、创造性”
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实践过程中成员的自主性、创造性,重视分权并通过分权化过程实现权力的生产和扩大,把教育组织看做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于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观主张要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与想象,引导他们主动地批判分析与自行建构,因而,日常教育中所提供的内容、教育与引导素材与背景要具有多样性、疑问性、启发性的特点,以促进探究式的、自组织性的教育管理的氛围与机制形成。后现代主义为我们描绘了在教育管理中师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中意义、精神、经验、观念、能力的生成过程,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而不是终极真理。
3.促进教育管理的“正义和平等”
后现代主义宣告了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科学神话的破灭。教育组织的目的是实现正义和平等,以便教育组织中每个人获得自由和解放,并发挥主体性。教育组织不是自然的而是人造的;教育组织的目标不是效率而是保证教育的正义和平等,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教育管理知识不是实证的而是情景和价值的;组织中的权力不是固定的而是生产的,其生产性主要表现为权力的参与和分解。鼓励在教育管理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师生平等对话、交流与协商的方式,代替传统的教师权威与单向的灌输方式。
4.倡导教育管理方法的“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更重视用民主对话、合理授权、文本解构、意义重建、非线性变革等交往方式解决所面临的教育管理问题。它所倡导的教育管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元的、多样化,不是对抗的而是对话的。对话的基础是理解,通过这样的理解过程,在教育管理实施中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相平等、互相尊重与充分信任。这种教育管理机制打破了原有的工具化的操纵、控制式的实施过程与机制,使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投入到新的管理运行机制中去,从而实现多种视角的碰撞、多种视界的融合。同时,在对话中,通过语言进行的双向交流和沟通活动获得师生间的互相包容、互相信任、共同参与、共同设计,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作为平等的主体之间的坦诚交流,有利于共同营造积极的校园精神氛围和文化情境。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对后现代主义的借鉴
1.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
传统高等教育结构单一,倾向于英才教育,不太注重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分强调学生按照统一的步伐、统一的思想、统一的规格行动,无视学生的能力。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遵循差异性管理的原则,把学生看做是发展中的个体并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校教育的主要职能在于适合社会需要过程中,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掘学生的潜能。另外,后现代主义强调从遗传基因的差异性角度管理,重视个体存在的差异性,学生可能表现出的不同方面,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把个体当做学校服务的具体对象。差异性管理认为个体间的差异可以成为优势,这为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供一种可观的资源。这种差异性管理原则对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同一性、标准化提出了质疑和反思,对于教育管理理念的嬗变是一种触动。
2.构建新型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后现代主义强调学生的差异性、多元性、平等性的教育思想,学生的丰富性、多元性、立体性因此而凸现出来。强调学生工作教育管理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天生独特的个性特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高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作为重要的目标去探寻追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竞争机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和规划人生,提倡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法、实验法、实践法等。按照后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教育管理的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或教室,而是包括各种资源的广阔天地,应通过多种举措营造有助于学生成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和氛围,为各种人才的发展创造条件;教育管理的过程不是预设、以结论为中心的,而是以问题为中心、探索式的过程;教育管理的目标也不再仅仅是认知的,而是知情意行的整合目标。它打破传统的机械的、僵硬的管理范式,促进教育组织改进,实现教育的正义和平等。
3.推崇新型的教育管理师生关系
后现代主义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更加注重“正义和平等”,强调教育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没有权威、不存在压抑;后现代主义认为,教育管理者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示范者,教育管理的模式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模式,而是集逻辑演绎、人际交往与感染、生活渗透和环境暗示于一体的综合模式,它提倡以多种方式探究课程知识,在教学方法上应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灌输,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共同反对知识霸权、自主探索知识及其意义的过程;强调开放性、平等性对话,认为人更多的是作为交往、作为一种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语言主体,主张一种开放的、公平的对话,认为对话是解释者与解释者人际关系发生的过程,倡导不同认识者之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后现代主义把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心放在分权和授权、合作、交流、对话、个体的差异与平等、男女平等、种族的文45差异等方面。
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理论与机制研究[①]
管奇刚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市 201620 )
摘要:本文从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了协同创新背景下的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过程化管理的要素、本质和现状,并以华东政法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例,介绍了过程化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建设思路。通过分析协同创新背景下项目过程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制定相关制度、建立项目管理跟踪机制、加强科研服务意识、加强制度执行力及部门间的协同创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科研项目 协同创新 过程化管理
一、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定义与特征
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项目是由高等学校教职员工承担的研究人文社科领域具体问题的专门项目。项目是一种制度事实,是观念的存在,本质上应当理解为一种社会关系。任何关系都包含有主体、客体与内容,研究人文社科项目,应当从主体、客体、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分析和理解。
首先,主体方面。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承担主体为高校教职员工,包括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专职研究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高等学校教职员工一般具备较高的学历学位,经过比较系统的学术训练,对于社会中的新问题和热点问题,都具备学术敏感和学术探究能力。依靠专业的素养,高校教职员工能够具备承担专项研究的能力,因此,在专门学术研究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其次,客体方面。人文社科项目的客体是指专项涉及的具体的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方面的难点问题。从目前人文社科项目的类别来看,基本分为五类。第一类是最高级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第二类是教育部主管的社科项目,第三类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社科管理部门或教育主管部门的科研项目,第四类是国家部委管理的社科项目,第五类是教育主管部分负责的项目和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自行设立的项目。五个类别的项目各自针对不同性质的问题。国家社科项目一般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理论难点问题,要求课题的研究具有较高的水平,教育部项目等其他项目都有各自的研究取向,通过多个层次的支撑配合,使社会科学研究得到振兴与繁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有益的思想。
最后,内容方面。在内容方面,项目研究的都是系统的或者独立的问题。比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可以研究一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也可以研究一部哲学著作的思想,或者研究一位伟大学者的思想轨迹。地方哲社管理部门负责的课题则可以更多的针对地方经济发展,比如研究地方司法机关审判所遇到的特殊问题,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路等。知识是平等的,区别在于掌不掌握。因此,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内容是非常多元化的,也应当是涉猎广泛的。
二、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团队建设研究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开展必须以团队为支撑。一支团队的年龄层次合理、学术能力过硬、政治觉悟高,其开展研究所获得的成果一定具有很高质量。因此,重视对科研团队的建设,是提升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径。项目的团队由负责人、课题参与人、项目管理人员构成,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工作,协同配合,完成项目的工作任务。
课题负责人是整个项目的总的引导人,在申请阶段是课题申请人,在研究阶段和结项阶段作为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了解程度最高,在宏观层面把握项目的研究进展方向。一般来说,项目从申请的设想到如何申请,到立项后的研究,都由项目负责人来引导和指挥,如果项目研究出现问题,其责任也由项目负责人来承担。
课题参与人是课题负责人之外的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对于课题的全面研究具有重要作用。由于目前的人文社科研究相对复杂,研究的问题内容广泛,而一个人的理性和认知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具备所有的和课题有关的知识,所以,配备对于某一方面具有专业知识的研究人员是很必要的。比如研究以为哲学家思想的项目,负责人对这位哲学家的基本思想把握比较到位,但是对于其其他方面的思想可能不是非常了解,所以,我们需要借助了解他其他思想的专家的理论来更全面的研究这位哲学家。目前申请高级别学术项目,鉴于项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课题参与人的配备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比较容易开展研究,形成的科研成果也更加科学和权威。
课题管理人员是参与课题的行政管理和财务等方面事项的课题相关人员。目前我国高校社科项目研究涉及到的层面很广,与财务、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联系增多,有时候课题经费的报销需要走很多途径。由于课题的正式研究人员不可能有很多的精力花在课题管理领域,因此,一些专门负责课题管理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有效的应对这些问题,从而能够提高学术研究的效率,避免研究人员的精力消耗在学术研究以外的方面。
三、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成果及其转化研究
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的成果是指通过研究人员的工作,从理论或者实践层面得到的学术思考结晶。人文社科项目的直接目的就是形成成果,但是仅有成果却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研究的实际意义就打了折扣。我们提倡学术研究的深入和科学,对于基础学科的研究也给予最大的认同,但是我们却不能否定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要求。目前,人文社科项目研究成果转化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研究报告直接指导实践。一些大型企业或者机关委托学者就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就具体问题写一份调研报告。第二类是学术著作指导实践。比如经济学中的一些著作,其中的数理模型可以指导生产建设。第三类是论文期刊指导实践。论文是针对某一具体进行研究的学术思考过程,其研究的问题一般比较前沿,因此,在针对具体问题,尤其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的时候,论文往往是经过了理论研究的,比较具备指导的意义。
我国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成果形式分为研究报告、专著、期刊、工具书等。其中相当多的一部分研究成果是被实务部门采纳的。项目管理部门对于成果被采纳也设定了认可,即同意结项。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一些社科研究项目的成果不具备较高的实践应用质量,很多成果在内容上存在重复,对于实务的意义不大。这些成果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术资源,需要我们予以关注。提升学术成果转化水平,使学术与社会有效协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学术得以繁荣的重要力量之源。
四、协同创新背景下的科研项目过程化管理理论研究
“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②]。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创新组织方式,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与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充分利用大学、研究机构的智库智囊作用,使其研究与社会实际需求实现高质量衔接,使知识生产者与知识应用者之间形成资源低内耗整合,提高协同质量,创新工作模式,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
协同创新要求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等知识应用主体形成协同模式,简单来说,要求大学的研究与企业的生产应当具有同一方向。大学的知识制造必须为企业的生产服务,但是又不能简单的以利益为中心,应当是全方位的配合与助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社科项目的研究也需要做出一些创新性的调整,以适应协同创新的要求,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科研项目的过程化管理对高校协同创新工作意义重大。科研项目是指为探索自然界事物变化的规律,组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的探索活动,与一般的项目相比,更突出其创造性或创新性[③]。协同创新需要将高校的优势和实务部门的优势衔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双方共赢和谐发展。因此,通过过程化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质量,对于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研项目具有创造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虽然负责人能够基本把握其进行的路径,但是仍然有可能出现不能计算的资源消耗[④]。为了节省资源和时间,充分利用高校优势为企业和其他实务部门服务,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化就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全过程化的管理,有效的降低科研项目所能遇到的不确定性,从而让项目的资源最大限度的用在项目的研究方面,不会消耗在其他领域。这样就有力保证了科研的质量,从而也能为企业提供有实际作用的科研成果以作为决策的依据。
一、现有研究成果状况
笔者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辑”目录下进行文献检索,通过对2000-2015年间与本题相关的文献进行初步整理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关于高校管理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因而观点纷呈、莫衷一是;2、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也比较多,体现了研究者对新公共管理理论发展趋势的认可和重视;3、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文献检索结果较少,反映出研究者对这个研究问题角度的忽视。
二、现有研究的基本观点和认识
(一)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盛于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一种新的公共行政理论和管理模式,也是近年来西方规模空前的行政改革的主体指导思想之一。新公共管理理论改变了传统公共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实现了由公共行政的内部取向到外部取向的转变,注重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统一,强调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两大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
关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认为“从实践来看,它是政府针对现实问题的政府行为和政府管理的一种新理念、新模式;从理论上说,它是以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为基础,对行政与管理概念、内涵的重新解读,对经济理论、私营部门和技术变革的关系进行再次梳理。”中央财经大学周湘林认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公民为本、市场化、结果导向、分权协作、民主参与、多中心自主治理等理念和指导原则,旨在促使政府职能从‘划桨’回归‘掌舵’,并走出规制导向的困境。”虽然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内涵具体内容不尽相同,但基本相同点主要有:政府职能的转变,以人为本,加强公共部门内部竞争,明确的绩效标准和措施等。对我们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研究高校管理具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二)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现状
从已有文献来看,当前研究者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着重点在政府与髙校的关系上。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高骏敬把当前政府与髙校关系的问题主要归为两类:1、政府对高校行政的干预;2、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表示近些年来,由高校外调入高校任职的干部逐渐增多,髙校中政府对高校的严格管控,因而髙校中出现行政权力一家独大,让高校中逐渐缺乏学术氛围。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周湘林教授提出政命应采取何种模式管理高校的问题。通过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模式分析,指出我国政府与高校之间的管理模式仍主要表现为“政府服务”模式。并提出基于契约的高校管理模式,即政府与高校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明确各自的角色定位,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协商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通过中介机构的评估,帮助双方判断和辨明对方是否尽到应尽之责,即政府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和高校的高等教育质量产出责任。对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其他方面的研究有教师绩效评价角度、高校管理队伍建设等,目前尚不足,还有待深人完善。
(三)关于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完善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完善尚且不足之处。河北工业大学石小娟、髙骏敬在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引人竞争机制方面提出建议。主张建立现代化高校,树立服务型的行政管理理念,取代上级对下级的绝对管理模式,可以引人市场机制,并可以从人事制度人手。在完善髙校管理队伍建设方面,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研究还比较欠缺,上海外国语大学吴慧针对目前高效管理队伍中存在的管理角色模糊、管理观念陈旧、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目标粗放等问题提出完善措施。借鉴新公共管理理论对责任和结果的强调及突出资源配置、竞争机制、对服务理念的追崇等理念,研究者吴慧认为应转换职员任用机制,在管理上强化岗位聘任和岗位考核,打破职务终身制,增强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提髙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
我国髙等教育长期以来属于紧缺的公共产品,髙校的规模和数量在短期内还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随着现在高校的复杂程度、参与社会领域的深入,对高校本身的管理也应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因此,对高校管迤的完善在今后也应更加深人的研究
三、对现有研究的基本评价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下高校管理的研究从总体上来看,现有成果対于政府与高校间的关系稍重视,而对于结合具体问题的系统研究较少,客观分析问题的多主动建树少,而且从成果(文献)产出数量上看也不丰富,尚不足以形成基本研究的局面。
第一,对于高校管理改革尚未引起重视。新公共管理理论已发展多年,但是在高校管理方面运用并不妥善,学术地位并不高,这主要体现在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很少。也许,真正的高校管理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理论研究很少顾及至此,但是,任何实践都应是建立在充分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第二,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的深度不够。比如对政府与高校关系的问题上,研究者仍然在模式分析的层面,具体针对不同类高校的实施方法的研究成果还极为少见。同时,研究视野还比较狭窄,除了对政府与髙校关系、政府职能的问题有些研究之外,对与高校管理密切相关的教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研究极少。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下的高校管理研究成果创新性不足。目前的研究还停留在分析问题阶段,少有提出新的管理方法的研究成果。这种缺乏创新点的管理模式在建国之初或是改革开放之初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现在在一体化、全球化的新世纪背景之下,没有创新便没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