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校教育教学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伴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及其表现形态日益增多,“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流动性、即时性、碎片化等特点,为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带来了新的变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正迎接着挑战与机遇的碰撞。
(一)机遇
1.“微媒体”分享能力强大。微信的载体是WIFi,现在各公共场所均设有WIFi,为人们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而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方式已成为大学生倾诉情感,与外界交流的首选渠道。高校教师可不再通过办公室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只要关注学生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就能了解学生目前的思想动态。同样,学生如果想了解教师的思想和生活,也会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了解教师思想动态。如果教师能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一些正面积极的信息,将无形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教育实效性。2.“微媒体”无时空界限。网络缩短了人与人之间时空间隔,拉近了人们心灵距离。如今,指尖上的“微媒体”以其无时空界限特点,成为大众必备,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达到100%,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或微信,与教师互动交流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在“朋友圈”中开展广泛交流讨论。教师将真实正确的信息及时通过“微媒体”传递给学生,避免学生错误判断。3.“微媒体”缩短师生距离。大学时期正是学生青春敏感期形成的阶段,会同时遇到学习、生理和情感等困扰,而90后大学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冲动,自尊感强,当遇到心理问题时,虽然高校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大学生隐私性保护意愿强烈,不愿公开自己的隐私,所以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微博、微信以其交互式的即时远程信息交流,避免了师生间在某些问题处理上面对面的尴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方式,淡化教师中心地位,使师生间的关系变得民主和平等,通过互动式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大学生与教师交流的热情。4.“微时代”为教育模式变革提供契机。如今高校教育模式正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助”模式转变,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形式多样化,“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日渐兴起。微媒体为“翻转课堂”“MOOCs”“微课”等教育模式推广提供了交流平台,高校可通过网络技术、新媒体等教育手段为教师提供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微媒体与教师互动交流,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微媒体实现交流讨论,实现教育多元化。
(二)挑战
“微时代”的到来,实现了信息传播形态的变革,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成为信息的者、接收者或中转人。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微时代”的到来,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人们能够快速获得信息的同时,信息的真实性、恶意网站的存在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确性,特别是对于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学生,危机较大。1.教育者主体地位动摇。传统教育模式建立在教师和学生信息资源不平衡基础上,教师凭借多年的知识积累,能够传授给学生大量的信息资源,对学生具有吸引力。但“微时代”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传播途径多,不再受信息来源的制约,可以随时随地快捷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使教育主体地位产生动摇。2.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微时代”环境下,大学生可以通过个人空间、网络博客等新媒体传递信息、表达个人情感。由于“微时代”信息平台虚拟性特点,大学生每天面临各类大量的片段化信息,大学生因其社会经验欠缺而无法鉴别信息的真实性,别有用心的人往往会向大学生传播负面信息,而90后大学生的突出特点正是思想观念不成熟、价值观存在偏差、缺乏客观性、对事物判断易极端化,负面信息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如果高校教育者不能及时转变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大学生思想状况多样性需求,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势必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3.弱化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认为:人的本质是具体的、现实的,能充分印证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活动必须融入于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中[4]。“微时代”环境下,新媒体技术往往使学生沉迷于网络,微信、微博成为大学生随时随地表达情感、进行社会交流的主要方式,使大学生获得自由感,呈现“网络微社交”现象。而微信圈往往是参与者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圈内人的,网络的虚拟性又使正在形成社交能力的大学生失去了社交体验机会,传统人际社交模式受到冲击。于是,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与企业沟通存在障碍、离职率高等现象就不难解释。4.降低大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如今,100%的大学生都会随身携带手机,而100%的学生都会把手机带入课堂却无人关机。上课中手机铃声响起屡禁不止,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秩序。不愿意学习的学生躲在寝室上微博、微信,课堂出勤率少得可怜。“微时代”影响着高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具有一定的负面效应,给高校教学和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二、“微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微”研究
“微时代”是一次新的信息革命,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精神家园,大学生已经成为“微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既是“微时代”发展的引领者,也是“微时代”的忠诚守候者,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必然伴随“微时代”的到来不断进行革新,“微教育”“微教学”“微管理”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亟待研究探讨的任务。
(一)“微教育”
“微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微时间内,依托“微”载体(微博、微信、微视频等),通过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随时随地将教育内容传递给受教育者。“微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微”特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传播载体。“微教育”载体是微博、微信、微视等,相比传统的课堂教育只能在固定时间开展,“微教育”针对性强,群体性强,影响范围广。二是教育内容。与传统的规模化、系统化的教育相比,“微教育”的内容规模微小,一段视频、社会上一个热点事件、一幅图片的研讨,都能成为“微教育”内容,如今的“微课”、“MOOCs”就是微教育的具体体现,针对的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学生通过学习,解决遇到的问题,缩短学习时间。三是教学效果。“微”是万事万物的起点,是不可忽视的变量。教育者发出微信息,通过微媒体以裂变式的传播速度传播到众多微主体,“微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微小”的,但形成“微力量”后就可以左右时局,点滴渗透、积少成多,表现为防微杜渐、润物无声,决定成败,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教育效果。
(二)“微教学”
包含教学组织、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形态的教学模式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从属地位、被动接受灌输知识,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微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发生转变,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知识的探究者,媒体由教师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学生的探究工具。目前,国内外的“微教学”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一是“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微观教学”、“小型教学”)。“微格教学”1963年在美国诞生,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最初的目的是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培训师范生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具有教学目标单一、教学内容少、授课时间短、反馈及时的特点。如今,“微格教学”已成为常态化教学模式,教师将教学内容分成片断,将教学时长控制在10分钟左右,通过微型课堂的形式有针对性传授学生需要的专项知识和技能[4]。二是“慕课”(MOOCs)。“慕课”的诞生是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可汗学院在免费教育网站上了5000多个教学视频,每段视频时长10分钟左右,视频的教学内容系列化,并可在线练习和解答受教育者遇到的问题,每月学生登录的数量达到1000万。如今,可汗学院的教学模式发展为“慕课”,在不超过10分钟的视频中穿插小问题,受教育者可以在线解答,利用“微媒体”进行交流讨论。如今,“慕课”已被广泛运用于高校教育教学中[5]。三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将课堂与在线学习相结合,突破了师生间的教育关系,学生通过观看5-7分钟特定问题视频(教学视频上不出现教师,只有画面和声音)掌握专项技能,教师起到辅导作用。每段视频有4-5个小问题,学生如果对问题解答不清,可再次观看视频或通过微媒体交流探讨。对于学生问题的回答情况,通过云平台进行统计汇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四是“微课”。微课是基于网络运行,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受时空限制,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在10分钟内集中说明一个问题,融课程、教学视频、教学资源于一体,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网络课程资源。
(三)“微管理”
新浪微博2009年8月在中国诞生;2011年10月微博用户总量达到2.498亿;2013年10月,微信用户总量突破6亿。三年时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微博大国。截至2013年8月,新浪微博大学生用户达到3000万,高校日使用微博用户达到1000万,以使用微信、微博为主要特征的微时代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新渠道[6]。高校教学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微时代”的“微工具”、“微媒体”,了解学生、管理学生和积极引导学生,必将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教育管理者不能把“微媒体”看成洪水猛兽,应正确引导学生理性认识“微工具”“微媒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把“微工具”“微媒体”作为解决问题的载体,把更多信息(国家政策、就业信息)分享在“微媒体”上,并进行讨论和解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通过“微招聘”“微简历”“微求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通过“微媒体”提升教育管理成效。90后大学生自尊心强、个性突出,从心理上希望得到教师、家长和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教育管理者可通过“微媒体”与其互动,让学生知道教师关注他们,赞赏他们,无形中树立了学生自信心,融洽师生关系,提升了教育管理成效。最后,创新教育管理手段。教育管理者可通过“微工具”“微媒体”将班级的管理信息、通知公告、工作情况晒单,构建教师、学生家长、学生三方交流平台,全程监控、及时沟通、保持联系,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思想及时点评纠正,对于学生的成绩及时肯定和鞭策,利用学生非常在意自己网络形象的特点,提高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微时代”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是大势所趋,“微工具”“微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顺应大学生需求,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科学地使用好“微工具”“微媒体”,创新“微教育”“微教学”“微管理”,必将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为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许静静 王华容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焕英.“微时代”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2]孙林雪,蔡培,厉东伟,刘莉.“微时代”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精细化路径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3).
[3]卫珍妮.“微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4).
[4]张宪林,方立琴.对“微时代”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4,(4).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摘要:探讨了传统意义上高校“专业”的内涵,分析了专业的“实体性”和专业的“学科本位及学校本位”的不足,探讨如何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提出从体制上改变资源组织方式,以能力和学生为中心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此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组织过程实施的是以专业为教学核心单位的组织形式,实施的是专业教育,学生进校后直接进入相应的专业,修读该专业规定的课程。同时,专业也包含了实施教学过程所需的师资、实验室及学生等,成为高校组织教学的基本单元。“专业”也就兼有课程的组织形式和教学基层组织两方面的内容。这种结合紧密的双重结构所具有的刚性,在体制上限制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
一、对传统专业内涵的认识及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
1传统专业的实体性质分析
“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这一概念带有很强的实体意味,这种意味来源于‘专业背后’的三大类实体存在:由同一专业学生所组成的班集体、教师组织(与专业同名的教研室)与教师组织相连的经费、教室、实验室、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以及实习场所等。”从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来看,“专业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体制,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在“组织”课程的过程中,相应的与课程相关的资源也以这种方式组织起来。
专业原本是课程的组合方式,并以这种专业教育的形式完成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但专业被赋予实体性质后,除了培养人才这一主要目标外,又必须考虑作为准官僚机构——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如师资问题、设备问题、招生人数问题等等,确保专业自身的完整性和正常的运转,使“专业”构成因素体系化。专业整合了教师、学生、资源等,它的体系化使各因素之间联结更为紧密,专业建设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如专业所包含的主干课程和课程体系,专业教师的编制,学生招生计划,与专业配套的实验室建设等等。专业的调整不仅是课程单元的设计,而且是结构性的调整,这种调整又受到原专业各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惯性,致使某些专业成为“鸡肋”;这种专业的组织形态导致专业设置的结构性趋同,高校在举办专业的过程中,很难根据社会的需要做出调整,这些又制约着专业的基本单元——课程的设置,使专业本身失去自组织功能、失去活力,很难形成特色。
2专业作为一种专才培养形式的局限
专业的出现与学科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是分不开的,知识的分化为专业的产生提供了可能,社会的需求为专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和国有企业一样是“生产单位”,高校根据国家的需求,按统一的计划(招生计划)、规格(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培养人才,专业的存在与发展依赖的是计划而不是市场,学校立足现有的专业资源,按计划培养人才,具体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什么专业,学校无需关心,评价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通常用“内适性”标准。当经济体制转型后,由于高等教育依然是稀缺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专业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矛盾,暂时没有显现计划经济模式下专业教育的弊端,造成了专业发展的惰性和依赖性。受此影响,学校作为专业的拥有者,专业设置和专业的选择更多地体现学校本位。高校观念上固守传统上的“卖方市场”,专业的选择主要由高校来决定,学生在填报志愿中的专业选择只能表达一种意向,最终是由“众人”选择的结果来定。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是规定好的,没有选择。专业这种“生产型”的培养模式并没有随着经济的转型发生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作为单纯的“人才生产型”的专业教育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在学校培养模式还没有从计划支撑的模式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模式转变时,专业设置中缺少自主发展的内在机制,专业的调整更多的是数量的扩展,单纯地以专业“冷热”设置新专业,缺少对专业建设的论证和特色的思考,缺少长远的规划,导致专业低水平重复,最终使专业“生存期”缩短,培养的人才“低附加值”过剩,造成教学资源宏观上的重复建设和微观上的利用率不高。倘若从现有的专业总数和在校生的总量来推断,如果专业不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则不可能再有热门专业,人才的结构性过剩与社会急需人才短缺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二、对传统专业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
高校目前讨论和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传统专业教育的反思,突破专业的实体性及学科本校和学校本位制约,使之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从目前改革的实践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两种轨迹。
1外部导向或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高校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逐步探索根据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专业在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增加专业的活力和学生的选择性。一般来说,这方面的改革的着力点还不是解决“专”的问题,更主要的是以解决就业为导向,这方面的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和学生对高校专业的选择作为专业存在合理性的标准。因学生分担了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面临的选择就是就业,学生个体接受高等教育,必然要从就业角度考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成本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重点不是讨论是否要进行专才教育或通才教育,而是专业教育能否适应社会需求以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它的评判标准是人才能否“适销对路”。如果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大受欢迎,专业教育的不足不会显得特别突出,从而对专业教育的批评局限在需求层面而不在专业教育层面,是在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微观层面而不在专业结构层面。类似的改革如“厚基础、宽口径”,“分大类培养”等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完全脱离专业教育,只是相应地增加学生的选择性和社会适应性,实质上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的最终评判标准在于社会以及学生对专业的评价。通过这种外部需求的调节,最终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寻求自己的专业定位,使之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当然,这种实用的外部导向的改革,也有可能因为过度迎合就业的需要而使部分层次较低的普通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更“专”而靠近职业教育模式。
2寻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基于我们对大学教育阶段“专精”与“通博”的讨论,对专业教育或专才教育进行反思,从而在理念与现实之间追求一种平衡。如对过去专业教育的反思的一个方面是“人文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等教育思想的提出。在专业教育模式下,强调“专业对口”,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视野狭隘,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随着我们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理念越来越不能适应这一要求,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已成为高等教育适应未来社会、适应未来社会中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突破对传统专业内涵认识的局限
高等学校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传统的专业教育更偏重于“专才”教育,虽然我们认识到了专业教育(专才教育)的不足,但对“专业”作为我们实施人才教育的基础地位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转变,否则,很难克服传统专业教育的狭隘性。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重要性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因此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出发,使高校学生既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生产需要,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最终使我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应用型人才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大学生在理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实践学会专业技术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尽快地适应岗位工作需要,并且依托自身具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还可以继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不但能够为更好地完成岗位工作,而且还可以技术创新,可见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是符合市场人才需要的。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需要以市场为先导,以提高人才质量为重点,将原来精英式教育教学模式向大众化进行普及,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这与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致的。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校
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狠抓专业知识理论教育教学工作
专业知识理论学习是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高校学生如何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便操作能够再强,也是不可能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因此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要围绕着满足高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这一中心任务来抓,高校教师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专业知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专业理论知识消化和吸收,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为出发点,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发展要求,整合更新专业知识内容,逐步构建出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完整的、系统的知识理论教学体系。
(二)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高校教育教学要始终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核心展开工作,在狠抓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还要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实训中心、校企联合、产学研一体等形式,让高校学生能够动手实际操作,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构建,尽最大可能的开展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等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高校学生技术操作能力。
(三)认真强化素质教育
应用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高校教育教学要立足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认真强化素质教育,使高校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理论和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用武之地,高校教育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思想和行为入手,帮助学生确定自己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好的道德感、责任心、身心素质和意志品质,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高校学生只有拥有较高的素质,才能实现就业,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元认知理论自提出以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并扩展到语言学习领域,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元认知理论和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进行了诸多的探索和研究,并意识到元认知理论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它对于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的提升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推动了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高校英语;教育;元认知理论;改革;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诞生的元认知概念及其理论,为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路,为语言学习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同时,元认知理论还开发出了不同的工具,可以对语言学习者的元认知状况加以测量,经过实践证实,元认知理论及其运用工具对于语言学习有极大的引领作用[1]。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领域中,元认知理论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促进教学手段的更新,并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效果。
一、元认知理论的涵义及其功能综述
元认知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对认知的认知,它是个人对自我认知的了解以及把握自我认知过程的能力,也即个体对于自我思维和学习状态的调控过程[2]。它包涵两个方面的内容,即:(1)对于个体认知的知识。它是指个体对于自身的认知能力的一种知识,是个体能够在不同的活动情境之下,采取适宜的认知策略,从而提升自身的水平的一种知识。(2)个体对认知的自我调节和把控。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所采用的自我调控机制,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要能够进行自我规划、自我检查和自我监控,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自身的思维。元认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它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的相互结合之下,可以帮助个体明晰自己的任务,并获得元认知体验,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适当的改进和完善,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
二、元认知理论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意义
元认知可以协调个体的思维进程,在元认知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个体思维领域和智力领域的整体水准,高校英语学习主要是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辨识和再加工,这个语言学习进程主要受制于学生元认知进程的水准,如果大学生的元认知的整体水准越高,则说明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进程也能够在其自身的掌控之内;如果大学生的元认知的整体水准越低,则说明其自主学习进程处于不可控的状态,无法对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深悉于心[3]。为此,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要使大学生达到较高的元认知水准,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大学生的元认知水准,从而开发与启迪学生的语言潜能。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领域之中,英语阅读的自主学习主要表现为语言输入过程,英语口语的表达的自主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语言输出的过程,要注重语言输入和输出学习进程中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并且能够将英语语言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之中,要避免自主语言学习的盲目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水平[4]。
三、元认知理论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启示与探索
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显现出其重要性,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高校英语教学需要转变思路,要引入先进的、新型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对传统的填充式的英语教学进行变革,如果没有实现对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质性突破,则无法满足社会对于英语人才的需要,因此,要基于元认知理论进行高校英语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要引领学生对自己的元认知知识进行有益的探索和体验,例如:语言信息的口头交际与互动、英语语义的深层把握与理解、语言阅读与写作等,在元认知理论的指导下,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自主学习策略和方式,从而提升语言学习效果,实现语言的习得与认知[5]。在大学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为充裕,如何利用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培养自身的元认知能力,实现自我的良好认知与自我控制,是大学生个体应当思考的问题,由于大学生个体存在知识和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因而,要认识到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和调节,从而实现大学生个体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认识提升。
1.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元认知知识
大学生要能够依据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语言接受程度,拟定适宜于自己的语言学习方法和策略,认识到自己在语言学习中的风格和能力,从而改进不合适的语言学习方法,提升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在英语语言方面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元认知知识水平,进行不同策略的英语语言教学,要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情境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功,在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全方位地开发自身的语言思维能力,实施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等任务,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的方式,如:国际服装节、国际航模展、大型表演活动等,融入到国际语言情境和氛围之中,感受到英语语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自己的元认知知识。
2.拟定明确而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计划,体现出差异性和针对性
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知识层次和语言接受程度,拟定合情合理的语言学习计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教师定制的语言学习目标,通过详细而周全的英语学习计划定制教学,可以让学生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语言的学习和认知,这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认知能力。例如:在英语语法中的“虚拟语气”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一语法知识,需要拟定具体而详细的学习计划,并结合现实情境进行“虚拟语气”语法知识的运用,学习完成之后,教师还要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逐渐累积对自身语言能力的认知和评价,并通过对自我学习过程的监控,分析自己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养成自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从而实现自身认知能力的提升。
3.英语语言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策略运用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观点,学习者个体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操控,要对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进行自主的监控,并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这就意味着大学生个体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进行以自主为导向的学习,要遴选出适宜于自身实际状况的学习方法,并通过自主学习,管理好自己的语言学习活动。例如:在高校英语内容《一朵红红的玫瑰》这首爱情诗歌中,要让学生自主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预习的内容可以是作者RobertBurns的生平、诗歌创作的背景等,还可以预习这首诗歌的歌曲演唱视频,通过元认知理论举措,使学生实现英语语言学习的自主评价和认知。
4.英语语言学习中的合作导向策略运用
在高校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要采用以合作为导向的英语语言学习策略,在采用这一策略的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学习心理、性格兴趣等因素,要以这些相关指标作为合作分组的有效依据,使其具有合情合理性,在这个科学合理分组的前提下,各个合作小组要进行独立自主的合作探究和学习,这些合作探究和学习的任务要由学生自己决定和选择,在合作小组集体讨论和交流之下,确定合作小组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学习方法等,经过合作小组协同一致的商议和认真细致的研究,向教师提交自己小组的研究报告,展示并阐述合作小组的研究成果,在合作小组的共同参与和体验之下,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例如:在高校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教学课堂中,可以将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进行情境对话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提升英语语言学习效果。
5.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中的新旧知识融合
在高校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选取适宜的语言学习材料,将自身既有的英语知识体系与新英语知识相联系,在新旧知识融合的前提下,快速把握新的语言知识,了解新知识的具体用法,教师要巧妙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在高校英语单词教学之中,对于新出现的单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单词之间的比较和对比,通过比较性的区分方式,可以增进对新单词的涵义理解,从而快速对新单词进行识记和认知。如:新单词“observation”,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既有的知识内容,了解它的既有涵义为“观察”,而在新课程内容中,这个单词的涵义又有了新的内容,表现为“评论”的涵义,再结合这两个不同的涵义,进行构词和造句,通过具体语言情境的比较性练习,从而可以快速实现对词义的理解。
6.增强学生对自我元认知的监控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观点,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要对自己的语言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评估和调节,要对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行监控,教师要在旁边适时点拨和指导,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对于知识点要加以记录,并在课后进行语言的实践运用,养成写英语日记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欣赏一些英文原版电影或英语谈话类节目,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寻找出自己学习进程中的不足,并加以有效的调适,逐渐提升自己的语言认知水平。
7.运用多样化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生成元认知意识
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样化的评价策略,引导学生生成元认知意识,这种评价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通过这些不同途径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弱点,这些评价策略各有其功能和效应,自我评价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与评析能力,学生互评则可以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评价,教师评价则具有鲜明的导向功用,并具有全面性和指导性。这些不同的评价策略,都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学习认知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元认知能力是个体成长和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能力,它的运用可以为高校英语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平台,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元认知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可以寻找到适合于学生英语学习认知的有效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作者:管英杰 单位: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吴斐.元认知策略视域下的翻译实践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3).
[2]张,李黄川.元认知策略研究的现状及思考[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
[3]王伟.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7).
【关键词】广西 高校 学生 安全教育 教学 现状 调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1C-0015-02
目前,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以及学生的年龄、心智、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不足,高校不安全因素在逐渐增加,这使得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亟须加强。广西地处西南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区域、民族、文化环境特殊而复杂,因此,全面了解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现状,深入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切实增强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这是具有现实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的。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召开相关座谈会为辅。调查问卷主要设置了教学模式、教学时机、教学内容、教学次数、教学效果评价等内容;在题型上,以选择为主,兼有一定的主观补充性选项。在调查范围上,主要选取了南宁、桂林、柳州、玉林、钦州、梧州、百色7市的9所高校,随机抽取各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877份,有效问卷840份,问卷回收率97.44%,回收问卷有效率95.78%,符合抽样调查原则,样本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调查问卷的发放及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二、安全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目前,随着不确定的不安全因素的增加,广西区内各高校逐渐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安全教育教学模式以“注入式”为主,缺乏多样性。广西高校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目前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为主,所占比例高达92.26%和80.48%,这两种模式均属“注入”性质,即通过教师或主讲人(如学校保卫部门负责人、专家等)的讲解活动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这种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一定的安全知识,但教学过程中学生较为被动,缺乏反馈及互动,教育效果有限。另外,采用影像观摩、亲身体验、个别化教学等教学模式的较少,分别只占29.17%、12.98%、5.59%。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以“注入式”模式为主,有待进一步发展更为直观、更具实践性和个性化特征的教学模式。
(二)安全教育教学时机较为零散,缺乏连续性。目前广西区内高校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时机情况如表3所示。
据表3可知,广西高校开展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时机主要有开学、安全活动日、典型案例后,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2.02%、64.64%、74.17%。也就是说,多数高校利用一定的时机,以正面教育和反面警示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安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这些时机零散且有限,因而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持续性不强,尤其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甚少,只占4.41%。因此,在今的安全教育中,各高校不仅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更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三)安全教育教学内容以基础性安全知识为主,缺少多层次性。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涉及的教学内容如表4所示。
据表4可知,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被调查学生所在高校多以交通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消防安全的教育为主,三者所占比例分别为80.48%、67.74%、60.95%;对学生的心理安全、网络安全也较为重视,二者所占比例分别为42.14%、28.93%;但缺乏对学生的国防安全、文化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只相应地占7.02%和12.14%的比例。交通、人身及财产、消防安全知识均属于大学生应了解的基础性内容,而广西特殊的区域因素还需要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国防安全和文化安全意识。因此,广西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有关国防、文化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
(四)安全教育教学次数偏少。目前广西高校每学期进行学生安全教育次数的情况如表5所示。
据表5可知,在开展问卷调查的9所高校中,每所高校每学期都进行了相应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其中,有27.86%的学校每学期只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教学;每学期进行三次以上安全教育教学的学校只有10.95%。可见,广西高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都有所涉及,但次数偏少,重视程度还不够。
(五)安全教育教学效果不明显。所调查学生对高校安全教育教学效果的评价如表6所示。
据表6可知,对于安全教育教学,59.04%的学生认为其效果“一般”;21.79%的学生认为“好”;2.85%的学生认为“很好”;14.17%的学生认为“差”;2.14%的学生认为“很差”。可见,广西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以便切实增强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
由以上调查、分析可知,在高校日益复杂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大多数高校已注意到了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比较有效的形式展开了不同程度的安全教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明显,这就需要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教学方面进一步加强重视,创新改革,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更安稳的教育环境。
三、安全教育教学的策略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切身利益,也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有利于营造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更有利于促进建设美丽广西的长足性发展。因此,要解决广西高校在学生安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深化“安全第一”认识,健全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广西各高校应以“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来深化师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同时,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与教学计划中,落实师资、编制规范教材、购置设备、规定课时和学生、实施教学评估,使学生安全教育教学工作逐步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二)推广多样化教学模式,增强安全教育教学的实践性效
果。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应在课堂教学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结合网络、电视、广播、舞台等媒介,采用影像观摩、话剧表演、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多以正面的形式将安全知识生动形象地植入学生头脑中。此外,广西各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安排安全演练、让学生参与校内安保工作等,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及紧急情况处理能力,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充实安全教育教学内容,适应广西区情发展。当前,威胁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多,广西各高校应树立大安全观,与时俱进地拓展、延伸和充实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的内容,使安全知识既广又专,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除重视传统安全知识的教学外,各高校还应突出学生的知识产权安全、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内容,强化学生的民族团结、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意识,为建立和谐、安定、友好的校园、社会和国际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需要积极调动各方面人员参与到学生安全教育中,构建安全知识教育教学的立体网络,使广西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教学工作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君枫,杜以昌.大学生安全教育[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2]国家教育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
[3]禹勇.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4]汤继承.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5]张振东,陈永亮,黄迎乒.河南省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与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5)
[6]鲍彩娟.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7]谢红岭.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J].高等教育,2012(3)
[8]周水平,万江文,郭安平,等.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江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4)
【基金项目】2011年度广西高校安全稳定立项研究课题(桂教安稳[2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