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范文

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会治理的主要内容

篇1

一、目标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幸福为目标,坚持把环境建设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统筹安排、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重点突破,全民动员、社会参与”的原则,大力开展城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达到卫生整洁、环境优美、交通畅通、设施优良、秩序井然的工作目标,促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二、整治范围

对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针对目前城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十大”整治行动,今年重点实施“五个三”整治工程,即:三条干道、三处小区、三处公园、三处广场、三个重点区域。

三、主要任务

(一)视觉污染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规范整治户外广告、标识立牌、门头牌匾;清除乱贴乱画及墙体广告、“窗花广告”和擅自设置的“小广告”;拆除门前搭建的简易棚房、道路两侧违章亭棚。

整治标准:重点范围内破损广告牌、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或与经营内容不符的广告、乱贴乱画小广告牌基本清除;陈旧、污损的户外广告进行更换或拆除;简易棚房、违章亭棚、占路亭体、破旧遮阳篷等基本拆除;杜绝道路两侧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挂乱晒等有碍市容观瞻现象。

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二)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垃圾桶、果皮箱专项治理;保洁专项治理;公厕集中整治;路、西路、北路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集中清理;改善环卫车辆车况;提高环卫工人待遇。

整治标准:统一垃圾箱制作和设置标准;增上垃圾箱和果皮箱,达到市基本要求;逐步实现垃圾箱退路;公厕数量逐步达到部颁标准,设施水平达到一类标准;无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乱堆乱倒现象,无卫生脏乱死角;城区主干道、重点区域、机械化清扫率提高。

牵头单位:市城建局

(三)园林绿化水平提升行动

主要内容:对行道树进行补植、更换,增设绿地护栏;提升部分道路两侧、接点、公园和广场的绿地面积,打造绿化景观。

整治标准:重点范围绿化注重造景艺术,按时进行修剪造型,通过见缝插绿、拆违补绿、拆墙透绿、园艺植绿、全市增绿、全民护绿,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城市景观。

牵头单位:市城建局

(四)市政道路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集中整治道路坑洼不平现象,井盖、雨箅子缺失损坏现象,人行道面包砖塌陷、缺损、棱角不齐现象,道路路名牌损坏,标志不规范、不整洁现象,排水管道不通现象;对和威海路部分路段进行大修。

整治标准:道路路面平整,无坑洼;井盖、雨箅子等齐全、无缺损;人行道面包砖无塌陷、缺损,棱角整齐;道路路名牌齐全、规范、整洁;排水管道通畅,无污水跑冒;护栏整洁,照明完好。

牵头单位:市城建局、市交通运输局

(五)交通秩序规范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治理人行道、车行道违规停车行为;制止车辆、行人乱闯红灯;规范客运出租车市场。

整治标准:1.禁停路段内无车辆乱停乱放,准停路段车辆按秩序停放;无牌车辆上路,车辆和行人不守信号灯等现象基本消除。

牵头单位:市公安局

2.主干道非法营运的“黑出租”和非法“摩的”得到有效治理,客运出租车市场井然有序。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

(六)建筑立面整修行动

主要内容:规范主要干道建筑立面色彩;清洗玻璃幕墙;整治建筑立面污损。

整治标准:建筑立面整修实现色调协调;空调室外机护罩简洁规范,墙体整洁,门脸美观,围墙完好。

牵头单位:市城建局

(七)环境污染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整治热电、热电、集团等企业粉煤灰场扬尘污染;集中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查处黑烟车。

整治标准:热电、热电、集团等企业扬尘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区黑烟车明显减少;加油站油品质量全面升级。

牵头单位:市环保局

(八)居民楼院综合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对重点居民楼院实施硬化、绿化、亮化完善工程;清理乱贴乱画;物业管理水平提升。

整治标准:重点居民楼院实现整洁优美、和谐宜居。注重规范、整洁、方便、实用,达到社区干净整洁,服务设施齐全,庭院绿化优美,环境舒适宜居。

牵头单位:市房管局

(九)建筑工地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规范建筑工地围挡和物料堆放;治理渣土乱放乱埋现象;治理施工工地扬尘。

整治标准:建筑工地围挡整洁美观,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建筑渣土覆盖严密、运输封闭,无施工扬尘。

牵头单位:市城建局

(十)占路经营整治行动

主要内容:集中整治流动摊点、室外经营、占路经营问题;解决早夜市涨市,市场周围摊点管理混乱问题。

整治标准:1.路商户全部退路入室;路、路禁止店外经营;严重影响交通和市容环境的占路经营行为全部取缔。

牵头单位:市城管执法局

2.早市,中路、路夜市和路市场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开闭市;划定早夜市和城区市场的经营区域,逐步将市场周围摊点全部划行入市。

牵头单位:市市场发展局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成立城区环境整治行动指挥部,副市长任指挥长,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相关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和十个专项工作组。各牵头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专项整治工作细则,逐一明确责任单位、目标要求、整治措施和完成时限,采取得力措施,确保按时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各街道(经济开发区)要认真做好所辖居民区和沿街门面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根据市统一要求,对城区主要路段进行划片分段,卫生责任落实到市直各单位,并签订责任状。市文明办要深入开展“我与我的城市共美丽”活动,组织全市干部职工开展义务劳动,集中开展卫生清理,提高全民的卫生保洁意识。

篇2

学校要按照“抓早、抓少,抓苗头和小事不出校、大事不出局、矛盾不上交”的要求,准确 掌握本区域社会动态,定期排查、研究、分析并协调有关部门积极处理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学校 政教处每月排查两次,每月将情况上报教育局。

主要内容:

1、学校因招生、收费、特困学生就读等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

2、校内因内部改革、教师职称评聘等产生的矛盾纠纷。

3、学生意外伤害的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

4、学校职工家庭引发的矛盾纠纷。

5、本区域有可能引发集访、超级上访和其他引发的矛盾纠纷。

新钢中学

中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例会制度

为确保全学校师生财产和人身安全,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领导,特制定本制度如下:

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例会。

二、会议由学校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通知,领导班子和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参加会议。

三、会议的主要内容是:

(一)、传达落实省厅、市政府、教育局和各级政府部门关于综合治理工作的批示和有关文 件精神。

(二)、听取本校负责综合治理工作人员工作汇报。

篇3

一、加强目标管理责任制

1、落实工作责任制。加强综治办人员配备,要有专(兼)职工作人员,要有办公室人员担任。而且要把综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综治领导责任制,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2、健全目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综治目标管理责任机制,逐级签订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综治成员站室的职责和任务,做到责任到岗、任务到人。切实做到工作有研究、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加大对各站室综治目标管理情况的工作考评。

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落实综治工作规划。按照平安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制定具体工作规划,明确平安建设工作中的任务、职责和目标,加强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强化内部安全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健全和落实平安建设的长效机制、解决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工作重点,坚持规范化管理,确保制度落实到位,拓宽综治工作领域。

2、加大宣传力度。组织工作人员到县城街头、社区和农村圩镇,设立综治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向社会公众讲解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三、加强组织队伍建设

1、强化组织保障。要针对综治领导小组成员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成员,加强组织队伍建设,综治办主任应有分管综治工作的副科级领导担任,副主任由办公室负责人担任,各股室指定一名中层干部为综治联络员,配合抓好综治工作,使综治组织更具有职能权威,充分发挥其牵头作用,形成群防群治、常抓不懈的综治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综治责任的落实。

2、健全治安联防组织。成立治安保卫、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维稳、调解等组织机构,确保工作有人做,事情有人管,为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3、强化奖惩措施。完善以检查评比为主的监督激励制度,形成定期考评、奖惩兑现的考核机制。对从事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重视不够,制度不落实,发生案件和事故的部门、个人,评先评优实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并严格按有关规定实行问责。

篇4

一、实施内部治理审计的制约因素

1.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1)现有体制使得对内部治理审计的作用认识不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治理粗放、责任不明、法制不健全、违法乱纪现象较为普遍,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功能还是履行监督职责,主要任务还是审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重点仍在财务收支。

(2)实施内部治理审计缺乏高素质人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和贸易的国际化,以及竞争的加剧等因素使得企业经营治理难度加大,受托治理责任关系也不断深化,因此,对内部治理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对商业活动的洞察力及审计程序的相关知识,深刻熟悉和正确把握治理控制链。除需要把握会计和审计领域知识外,审计人员还需要把握市场营销、现代治理、工程技术和法律法规等综合知识。

(3)内部治理审计的对象日趋复杂,以及审计内容的广泛加剧了内部治理审计的难度。内部治理审计对象逐步发展到企业集团、股份公司和连锁店。企业内部治理层次增加,所进行的交易日趋复杂,企业与外部某些企业的关系是母子公司关系或联营公司关系。同时,由于企业的资产重组必然涉及兼并和收购、改制和重组、联合和剥离等问题,为审计对象开拓了新领域。

2.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1)治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道路还很漫长。由于我国内部审计实务工作起步较晚,有关内部审计工作的法律、法规与准则的建设都不尽完善,不像外部审计那样有较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遵循,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自我评价机制较弱,开展工作的随意性较大,更谈不上针对治理全过程的治理审计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内部治理审计实施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环境尚不健全。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看成是国家审计的补充,并不是各单位自发的需求。所以,长期以来内部审计的有效需求不足,内部审计工作也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使得针对治理全过程的内部治理审计在我国起步较晚。

(3)对治理审计理论,非凡是对如何建设符合我国企业特色的内部治理审计这一理论的研究不足,将导致内部治理审计在中国企业内部不能很好运作。国外治理审计理论的形成及其在内审领域的广泛推行,其时间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其治理审计理论也随着国外企业治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与延伸而渐趋成熟与稳健。

(4)由于缺乏一套客观、公认的评价治理审计业绩的计量标准,致使其“贡献值”很难准确地评判。治理审计意见一旦被企业采纳,假如经营治理得到了改善、效益得到了增加,那么,如何评价治理审计在其中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是一个难题。比如:通过对计划职能的审查,提出了在计划制定时应加强“估量机会分析”的审计建议,企业采纳意见后,能正确估计未来和自身适应能力,判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所期望的方向,制定正确的计划目标,由此取得较好的收益。

二、内部治理审计制约因素的对策

1.建立一套治理审计理论来指导内部治理审计的实施。一方面,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治理审计和什么是内部治理审计,以及评判治理业绩的标准;另一方面,规范了治理审计的概念模型和评判治理业绩的标准以后,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的、实践性与科学性较强的治理审计理论,以指导内部治理审计的实践活动。

2.以人为本,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实现内部治理审计职业化。要建设一支业务精、作风好、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型的内部审计队伍。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方式对现有内部审计人员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继续搞好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资格考试。

3.尽快建立治理审计准则体系以指导内部治理审计的实施。笔者认为,治理审计具体准则可分为治理审计通用准则、治理审计具体准则(含治理审计作业准则)、治理审计报告准则、内部治理评价准则,突出被审计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各项资源有效利用比率等。在制定治理审计准则体系时,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来负责治理审计的职业治理。

4.拓宽内部治理审计的领域,进行内部治理审计项目试点。企业要从以检查、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控制审计向以改善机构运行状况和推动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内部治理审计转变。审计部门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应成为推动改革的使者,要从治理的角度不断拓宽审计的领域,在企业内部控制、风险治理、机构改革和业务创新等活动中发挥积极促进和推动作用。

篇5

关键词 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X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55-08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9

长期以来,粗放型增长的背景下,掠夺式、破坏性的开发行为造成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仅成为威胁公众生存健康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激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与激烈的群体性冲突事件。而政府的管制不力更使得市场机制在经济利益和生存环境的两个层面对弱势群体的双重剥夺表现得越加肆无忌惮,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因此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挑战。因此,有必要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的范畴。

目前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研究的理论基础大多来自于公共产品理论、社会契约理论、福利经济理论和权利保障理论等,突出了生存保障性、基本民生性和社会福利性的原则,而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具体内容和范围的界定尚存在宽派、窄派和适中派的不同观点[1]。另一方面,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概念与内涵界定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的强调消费均等,有的强调服务水平的一致性,也有的认为应包括机会均等、结果均等和公众的自由选择权三层含义[2]。尤其对环保公共服务及其均等化的基本概念与内容范围,尚缺乏深入的研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的已有研究大多是从财政投入均等化[3]和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即结果均等)这两个方面来设计相关指标,例如关于地方政府环保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的研究[4-5]大多是从投入、产出和效率等方面出发对服务绩效进行评估,还缺乏从过程均等的角度出发的服务均等化评估。因此,对于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准确、客观的掌握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与主要特征。

本文旨在探讨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内容,研究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目标,以此为基础构建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准确、客观的把握与跟踪各地环保公共服务的整体状况,反映环保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中的实际问题,为政府决策和管理改进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参考。

1 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内容

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四类:一是从政府的性质出发,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二是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的不同表达;三是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四是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6-7]。可以看出,以上四种观点中,第一、二种观点属于较为广义、宽泛的界定方法,而第三、四种观点则属于较为狭义、有特定性的界定方法。在环保公共服务的内容中,所提供的诸多有形的公共产品与无形的公共服务之间往往具有密切的关联性而难以分割,如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运行中提供的服务与安全、清洁的饮用水、空气、环境等公共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又如环境监测设施等公共产品与企业排污监管、环境信息的公开等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都具有此类的特点,因此,对于环保公共服务内容的界定应采取较为广义和宽泛的界定方法。

环保公共服务旨在为公民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所必需的基本保障。根据环境生态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可以界定为环境监管服务、环境治理服务和环境应急服务这三项[8]。另一方面,环境监管、环境治理与应急服务的效率和产出并不仅仅取决于政府的投入以及硬件设施等的提供,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建设、环境信息公开、公众参与与社会监督以及环境宣传教育中企业、社会环保意识与努力程度的提高。因此,为保证服务的有效性、综合性和完整性,从政府履行环保责任的角度出发,对于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与内容的界定,需要将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的整个过程中政府所应提供的公共产品与服务都纳入其中。基于这样的认识,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还应该包括环境政策服务、环境信息服务、环境教育服务。

(1)环境政策服务是指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与标准的制定,为行政部门履行职能,以及为公民维护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2)环境监管服务是指对于各类社会经济活动及其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监管,并对其中造成严重污染的行为,依据法律法规进行必要的惩戒和处罚。其中主要包括环境监测、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与审批、政府决策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估、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处罚和环境犯罪等环境法制、行政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内容。

(3)环境治理服务是指建设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对环境污染进行预防、消减和恢复。主要包括排水、污水处理、垃圾收集与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运行与管理、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篇6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按照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全面客观地检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我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推进劳动保障系统依法行政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原则。认真总结“四五”普法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坚持严格要求,保证质量的原则。要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确定的目标和要求,深入细致地检查,不缩小范围,不减少内容,不留死角,高质量完成总结验收工作任务。同时,总结验收工作遵循“谁制定规划,谁组织验收,下管一级”的原则。

三、主要内容

此次检查验收的主要内容为: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规划执行情况;干部职工的学法用法情况;“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目标的实现情况,以及全员普法的落实情况;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劳动保障部门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四、步骤和方法

㈠基本步骤我局“四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从年月开始,到年底结束。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按照县“四五”普法检查验收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局的实际情况,制定检查验收办法和标准,积极参加县检查验收工作骨干培训。

第二阶段自查阶段。对照全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总结验收标准和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规划中明确的目标任务,认真进行全面地自检自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

第三阶段在自查的基础上,主动接受省、州县各级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的的检查。

第四阶段总结整改阶段。根据县委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检查验收反馈情况,认真做好验收总结,制定完善好整改,并认真落实整改。

㈡主要方法

1、召开检查验收测评会议,邀请部分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参加,听取社会各界对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工作的意见建议。

2、对照县委“四五”普法规划和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规划,深入下属部门和基层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检查各乡镇“四五”普法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情况。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四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劳动监察等部门组成的“四五”普法检查验收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劳动保障系统“四五”普法检查验收工作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

六、基本要求

㈠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总结验收工作是“四五”普法规划的重要内容,是确保“四五”普法工作善始善终保质保量完成的重要环节。要搞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组织好这次总结验收。

篇7

关键词:自主治理;管理现代化;新方向

一直以来,公共资源治理活动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都颇受争议。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和消费往往存在明显的“外部性”(Externality)。按照自由市场经济的规则进行公共物品的交易,无法实现帕累最优(Pareto Efficiency),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失灵”是对亚当·斯密(Adam Smith)以来以经济自由主义确立的市场规则的挑战,导致了政府干预主义的兴起。庇古(Pigou)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认为“市场失灵”应通过政府干预来进行弥补。但是,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政府的干预很多时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起到了反作用,称为“政府失效”(Government Failure)。政府与市场之外,公共资源治理的第三条道路在哪里?

一、 自主治理理论的提出

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经济学确立的经济自由主义长期居于经济学主流地位,但面对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束手无策,被以凯恩斯(Keynesian)为代表的政府干预主义所取代。政府干预主义兴盛于战后的50年代,终结于70年代的经济“滞胀”。得益于政府干预主义对“滞胀”的无能为力和以哈耶克(Hayek)“自由至上主义”、弗里德曼(Friedman)“新经济自由主义”、贝克尔(Becker)“行为分析”、斯蒂格勒(Stigler)“信息经济学”、卢卡斯(Robert Lucas)“理性预期”等理论的重要影响,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再次夺回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然而,以经济新自由主义为核心内容的“华盛顿共识”,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并没有收获奇迹,反而带来了80年代初的拉美债务危机、90年代初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和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一蹶不振、90年代中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90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21世纪初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的全球性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

既然政府和市场都不能依仗,公共资源的治理有无第三条道路?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埃莉诺·奥斯特罗姆(以下简称“奥斯特罗姆”)教授给我们提供了解释。奥斯特罗姆从孩童时期协助母亲打理菜园的真实经历中揭示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事实:即使大多数平民百姓,在面对资源问题时,都能够合作和处置好共同利益(Nick,2006)。她提出并发展了公共事务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简称“自主治理理论”),重点关注了“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如何才能把自己组织起来、进行自主治理,从而能够在所有人都面对搭便车、规避责任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诱惑的情况下,取得持久的共同收益。必须同时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变量加以组合,以便:(1)增加自主组织的初始可能性;(2)增强人们不断进行自主组织的能力;(3)增强在没有某种外部协助的情况下通过自主组织解决公共池塘资源问题的能力”(奥斯特罗姆,2012)。自主治理理论强调了行动参与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鼓励行动参与者自主进行沟通和协商,显然不同于我们之前所熟悉的科斯定理“无形的手”和庇古理论“有形的手”,开创了管理现代化的新方向。

奥斯特罗姆认为当前的公共资源治理理论中,往往陷入了利维坦(政府)和市场的非此即彼的对立中去,而缺乏自主组织的行动理论。尽管奥斯特罗姆在此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获得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但奥斯特罗姆并不认为“自主治理”是自己的首创,而是认为已经广泛地存在着许多有关自主治理的实例,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在理论上进行总结和发展。注重制度分析和经验分析的结合是奥斯特罗姆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重点研究经验支持的自主组织和自主治理理论是奥斯特罗姆研究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奥斯特罗姆的贡献不在于创造了“自主治理理论”,而在于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总结,运用自主治理理论更好地解决公共资源治理中的过度使用问题。

二、 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奥斯特罗姆通过引入“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Commons)、“囚徒困境”(Prisoner’s Dilemma)和“集体行为的逻辑”(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等公共资源管理领域几个耳熟能详的经典模型,描述个体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导致公共资源被过度使用并遭到破坏,最终导致每个人的利益都会受到损害,引出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冲突。奥斯特罗姆分析了上述理论模型的博弈结构后指出,行为人的博弈结构不发生变化,只能达成不合作均衡解,而现实中的行为人往往可以通过信息的交互改变博弈结构,从而实现合作的均衡解。通过对诸多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奥斯特罗姆发现许多依靠政府干预的案例仍然出现了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的情况,而许多成功的公共资源治理案例中,主导的治理模式却是使用者自主治理。因此,“公地悲剧”、“囚徒困境”和“集体行为的逻辑”只是公共资源使用在极端假设条件的下特殊模型,并不具备解释公共资源使用规律的一般性。

在上述分析基础上,奥斯特罗姆提出了著名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ramework,简称“IAD”框架),指出要解决公共资源的集体行动问题,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即:新制度的供给问题,可信承诺问题,相互监督问题。必须抛弃总和变量而使用影响总和变量的环境变量,来评价一套制度的总收益与总成本。遵守规则的权变承诺只有存在监督的情况下才是可信的,应保持适当的监督和制裁,以保持对规则的遵守。许多自主治理成功案例的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自治组织的治理规则本身既增强了组织成员进行相互监督的积极性,又使监督成本变得很低。

奥斯特罗姆将传统的操作层次的集体行动分析方法拓展到了操作制度、集体选择制度和宪法制度。操作制度是最低层次的制度,主要内容是确定公共资源的使用办法、信息交换要求、监督与制裁机制等。集体选择制度是中间层次的制度,是改变操作制度的制度,主要内容是建立分权的组织结构并形成冲突解决机制。宪法制度是最高层次的制度,是制定集体选择制度的制度,主要内容是使外部的政府权威能够认可自主治理的组织和基本规则。这三个层次的制度具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较低层次行动制度的变更,是在较之更高层次上的一套固定“规则”中发生的;更高层次上的规则的变更通常更难以完成,成本也更高,因此提高了根据规则行事的个人之间相互预期的稳定性。

三、 自主治理理论的贡献

尽管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没有提出石破天惊的观点和方法,甚至有些“土”,但她系统地总结了千百年来在世界各地已经有效发挥作用的经典案例,将朴实的道理升华到理论的高度,系统地向我们展示了沟通与合作的魅力,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都是不容忽视。

首先,自主治理理论修正了理性人假定,强调了利他动机的存在。奥尔森“集体行为的逻辑”坚持理性人假定,否定了利他主义倾向的存在。解释了行动者通常表现出很强的规避责任、搭便车和以机会主义方式行事的人性根源,进而推导出公共资源必然被过度使用。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并没有否认利己动机的存在,但强调了利他动机的存在。由于个体能力的有限,需要集体合作来进行补充。在规模较小的公共事物治理和资源利用过程中,人们能够在相互接触中经常沟通,不断了解,并且彼此之间建立信任和依赖感。个体和个体之间就可以为了公共利益而组织起来,采取集体行动,进行自主治理。因此,利己和利他在自主治理的过程中得到统一。奥斯特罗姆对集体行动制度的扩展,让制度分析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接近现实,实现了制度的动态分析。奥斯特罗姆将非正式的规则纳入制度的分析范围,进一步拓展了制度分析的视野。

其次,自主治理理论开创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政府与市场是解决公共资源治理的两个常用手段。但作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在论及市场规则的不足时,就会自然地提出将其交给政府干预来解决吧,似乎政府是无所不能的,总是做好了随时出征应对“市场失灵”的准备,并且“药到病除”;当不满政府干预的种种弊端时,又会笼统地说解决“政府失效”问题需要引入市场机制,似乎市场又是包治百病的,甚至并未提出如何利用市场机制的具体方法。政府与市场作用的争议使很多人盘桓纠结于其中,限制了分析思路的拓展。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认为利维坦和私有化都不是解决公共资源治理的有效手段,从而发展了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走出了完全依赖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基础的误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支持政府的集权化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有助于我们走出集体行动的困境,更好解决公共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重要的理论创新。

再次,自主治理理论对于中国这样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大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在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干预和介入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做法尽管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但限制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改革开放后逐步确立的市场经济体制,大大降低了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制程度,逐步放宽了个体的能动空间,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但也诱发了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在市场已经发挥主体作用、政府实施宏观调的今天,仍然存在某些地方政府既当裁判又当球员,消耗公共资源谋取政绩,控制国有资本与民争利的情况。这些情况都生动地向我们昭示了仅仅依靠“政府”或仅仅依靠“市场”甚至依靠“政府+市场”方法解决发展过程中复杂问题的不足。自主治理理论既尊重宪法体系和政府治理的权威,也充分采用市场的机制和手段,不会对任何现存的根本制度形成挑战,不会产生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经济的波动,又能通过沟通和合作改善管理绩效,在中国进行推行产生的效益要明显高于由此可能产生的成本和风险。

四、 自主治理理论的局限性

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拓展了公共事务治理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但是,该理论仍然存在很多局限性。

首先,自主治理理论的普适性不够。一方面,奥斯特罗姆研究的数千个案例,都只涉及规模较小的公共池塘资源,受影响的人数在50人到15 000人之间。然而当前公共资源治理领域的很多问题都经常涉及多个国家和数以亿计的人口,能够实现自主治理制度长期有效的8项原则都将受到挑战。另一方面,自主治理理论将宪法制度视为最高层次的制度,其作用是使外部的政府权威能够认可自主治理的组织和基本规则。因此,宪法体系的完善与政府治理的正常运行是自主治理制度正常发挥作用的制度前提。但自主治理理论又同时要求参与者设计自己制度的权利不受外部政府权威的挑战。这显然对政府作用的假设过于理想化。即使在公民社会发育较好、自治体制较为完善的西方发达国家都难以推广,更何况在政府强势干预仍然是社会经济重要特征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其次,自主治理理论对社会资本的作用有较强依赖性。从奥斯特罗姆克服过度利用资源的现时诱惑而摆脱困境的案例中可以总结出以下成功的要诀:“第一,参与者通过交流愿望达成各方可接受的共同协议;第二,参与者通过使用诸如谨慎回应式的试探法扩大互惠以帮助人们建立对协议的信任;第三,参与者不仅制定了对违约者施以制裁的规则,还通过使用谨慎回应来强化协议的效力。”(奥斯特罗姆、加德纳、沃克,2011)。这种在社会交往和信息沟通中形成的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声誉、共同规范和社会网络等,就是社会资本。奥斯特罗姆的自主治理理论,就是构建在对社会资本的认同基础上之上,自主治理制度长期有效与行为人社会资本的作用紧密相关。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文化习俗不同,能够被共同认可的社会资本也不同,进而导致自主治理制度形成的基础和运作方式也不相同。这就大大增加了自主治理制度有效运作的不确定性。

再次,自主治理理论忽视了个人效用函数的差异性。“一群相互依赖的委托人”能够进行“自主治理”的前提是自主治理(相比其他治理方式)能够增加个人的预期效用。但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效用函数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不同的时候效用函数也是不一样的,经济利益并不是效用函数的唯一变量。不同行动者效用函数的差异性决定了自主治理需要在每个行动者不同效用函数上实现效用增进。期望在单一的效用函数条件同时增进每个行动者的效用,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都是行不通的。我们身边的无数生动例子可以说明,即使在行动者很少的小范围内,实现自主治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在涉及成百上千个行动者的公共资源问题中呢?

参考文献:

1. Nick Zagorski. Profile of Elinor Ostrom.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Vol. 103, No. 51 (Dec.19, 2006): 19221-19223。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35.

3.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罗伊·加德纳,詹姆斯·沃克.规则、博弈与公共池塘资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363.

4. Michael C. mentary on "The Quest for Meaning in Public Choice" by Elinor Ostrom and Vincent Ostrom.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 63, No. 1(Jan., 2004): 149-160.

篇8

一、领导重视“家园清洁行动”工作

为加强我镇农村垃圾污染治理工作的领导,推动全区农村“家园清洁行动”顺利开展,于年5月18日新成立了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政字[]35号)组长由镇长担任,同时要求各村也相应成立“家园清洁行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各村主要领导担任。

二、制定了“家园清洁行动”工作目标

按照省委关于市应发挥省会城市“挑大梁、树形象、走前头”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情况,我镇确定的目标为:到年镇100%的村居完成垃圾污水治理任务,农村垃圾处理率达100%以上。其中,年完成4村;年完成3村;至年全面巩固提高。

三、明确了整治内容

1、垃圾治理要求:一是要建立垃圾处理设施;二是要组建卫生保洁队伍,三是要建立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具体应做到“五要”:一要建设必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每户农户要配置一个垃圾桶,同时设立若干垃圾集中场所、配备密闭式垃圾清运车,使村垃圾做到集中投放、及时清运。村内外无暴露垃圾堆。二要建立一支精干的卫生保洁队伍,负责每天对村道、池塘、水沟、公共场所以及群众生活垃圾进行清理和运送,监督和劝导村(居)民不乱倒垃圾,不乱堆杂物和不乱搭盖。三要形成一套加强镇、村垃圾卫生管理、保持环境卫生保洁长效管理的制度或乡规民约,以巩固垃圾处理成效。四要形成合理的卫生保洁费筹措机制,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每个村民、每间店铺、每家企业每月交纳的卫生费标准。五要营造人人参与、共享共荣的氛围,加强宣传教育,公布年度整治计划,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号召村(居)民投入到“家园清洁行动”中,开展定期、不定期卫生大扫除,引导村(居)对门前占道及乱堆放现象进行清理,及时清运保洁。

2、污水治理要求:广泛动员村民结合新村建设、旧村改造工作,自主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治理,投功投劳整治巩固排水沟渠和自家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渠消除路面积水、阴沟不畅、沟渠淤寒等现象,使污水能够由农户回击到主要沟渠顺畅排出。有条件的要改建三格化粪池,将农村化沼气建设与改厕、改厨、改圈结合。要逐步将村庄污水接入城镇市政污水管网,实行集中处理,逐步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要重点推进农村饮用水源点、沟渠河道的清淤浚力度,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四、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为根本解决各村垃圾出路问题,我镇在店前村建设一座垃圾转运站,现已投入使用,同时,在全镇范围内设立了25个垃圾池、50个果皮箱,以逐步解决我镇长期以来焚烧垃圾影响环保的棘手问题,确保环境污染、乱倒垃圾现象得到有效改善。

五、加大资金投入与宣传力度

六、建立监督机制

我镇建立“清洁家园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镇分管领导包村指导,我镇组织了5次爱国卫生日和周末卫生清理垃圾活动。在此基础上,我镇“清洁家园”工作小组已多次对各村市容卫生检查情况进行了检查。

篇9

【关键词】 会计文化 主要内容 成就局限 研究综述

一、我国会计文化研究现状

1990年,刘开瑞教授首次提出了“会计文化”的概念。朱平壤总编的“《财务与会计》新世纪会计文化系列丛书”《以诚信的名义:会计诚信的诉说与会计人的心灵图存》与《走进会计的日子:中国当代会计人的心路历程》是记录基层会计人员在转型期的一些故事的书,对会计文化研究有一定意义。另外,其“会计职业道德”及含有“会计文化”内容的专著有60部。国内对会计文化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两个阶段,从刘开瑞发表“会计文化初探”一文开始到1993年毛伯林在《会计研究》上发表“关于会计文化若干问题的研究”一文为止,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发起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第二阶段,学界开始从社会文化与会计文化的关系、会计文化的构成等方面较广泛地进行了研究,涉及了文化研究的研究框架,是会计文化研究的展开阶段,其间各类刊物发表了大量会计文化论文,同时也有一批与会计文化有关的著作问世,但研究没有大的突破。

二、我国会计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1、会计文化的涵义及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1)会计文化的涵义。一般认为会计文化需要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定义,从广义上说,是指企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刘开瑞、刘峻、冯乔根、杨红全、袁冰等基本都使用相同的会计文化概念。应该说这种会计文化的定义深受社会文化概念的影响。

(2)会计文化的特征。一是时代性。会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与时代精神相适应,应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它的内容和形式体现着特定社会和时代的特征。二是服务性。会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会计对生产经营过程及结果,系统、连续地进行核算,全面、综合地反映和监督,并根据核算资料进行分析、利用和检查,都是为最终目的服务的,因而,服务性是会计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有的学者提出的能动性也可归入这个特征。三是非凡性。会计文化存在着民族和国别的差异,也存在着行业和部门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会计文化。四是融合性。一个国家的会计文化总是要继续、汲收一切营养来与自己本国会计文化融为一体,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先进: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宏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从不同行业的微观文化中汲取营养;从各基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会计治理实践中汲取营养。

2、会计文化的要素和内容组成

(1)会计文化的要素组成。从宏观角度看,会计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会计活动过程要素、会计活动结果要素、会计精神现象要素、会计精神本质要素等。从微观角度看,其包括种子要素、催化要素、品质化要素、物质化要素、习俗化要素等。其中种子要素,是指会计价值观念、精神境界与理想追求,它们决定着会计文化的内容和方向;催化要素,是指会计方面的教育培养、科技文艺和规章制度等,这些内容又可分别称为会计教育文化、会计科学文化、会计艺术文化、会计制度文化等等;品质化要素,是指普遍存在于会计职业者身上的各种修养和意识;物质化要素,主要是指会计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服务,提供技术咨询,以及会计职业教育向社会输送的各级、各类高质量的会计人才等等;习俗化要素,主要是指会计的风俗、习惯与信条,以及会计职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渠道等等。

(2)会计文化的内容组成。广义的会计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三大部分。会计物质文化是会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主要包括各种会计物质生活资料、会计工作环境、生活设施、文教卫生等,是会计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和外在表现,是会计文化中有形的物质财富。会计制度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基础上形成的,并受到会计治理部门监督,它包括会计工作领导体制、会计人员治理体制、会计工作规范、会计法制、实施的法律化制度和行政化制度。会计精神文化,有的认为是指广泛的会计意识形态,如会计信念、会计价值观、会计道德观、会计法律观、会计教育观、会计人才观、会计经济观、会计社会观、会计美学观以及作为人类社会聪明结晶的会计科学、会计理论与会计方法等等;有的认为包括会计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会计反映和监督哲学、审美观念等,表述不一,但都包括会计的意识和观念方面的内容。

3、会计文化的研究意义

对于会计文化研究的意义,有的学者认为具有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就历史意义而言,认为人们对会计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是人类历史发展到特定阶段的行为,为了弘扬我国传统的会计文化、引进消化、吸收现代西方先进的会计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就必须开展会计文化的研究;就现实意义而言,认为开展会计文化研究首先是当前我国会计改革的迫切要求,因为会计改革首先需要改革的就是人们的会计观念,其次会计文化研究可以促进会计国际间的协调,因为会计的国际协调实际上是不同国家会计文化的融合,只有深入地开展会计文化的研究,比较各国会计文化的异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国际间会计的协调。还有的认为会计文化的研究有拓宽视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为会计学提供检查和猜测系统的作用;认为会计文化研究有助于形成共同的价值现、有助于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知识与聪明、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消除会计组织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认为研究会计文化是服务会计改革的需要、是促进会计发展的需要、是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的需要。

篇10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领导,我局成立了××县公安局法治理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委书记、局**同志任组长,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同志任副组长,其他局领导任组成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局机关正职及各党支部书记任办公室成员,局长助理、政工室主任**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政工室,领导小组成立以后,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专抓专管,为使这次活动收到实效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此外,我局还下发了《××县公安局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实施方案》[桃公发(2006)31号]文件,对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作了具体部署。

二、强化学习培训 三、深入查摆问题

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局就把查、摆、整改相关问题摆在第一位,以期做到学以致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局看守所副所长夏嗣人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允许他人违规会见的事件发生以后,我局不包庇,不袒护,自亮家丑,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此案进行查处。同时痛定是痛,以此案为切入点,现身说教,把法治理念教育与每个民警的执法行为结合起来,要求每个民警深入自我剖析,及时发现整改问题。县局看到,夏嗣人从一名执法者变为阶下囚,其变质的主要原因就是法治理念的缺乏,为此,县局由政委钟桂华同志挂帅,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整改行动,其主要内容就是强化民警的依法治国理念,执法为民理念,公平公正理念、服务大局理念。2006年7月28日,我局还组织全局副职以上的中层骨干召开了专门会议,就夏嗣人案开展了集中讨论,由各单位正职表态发言。夏案的发生让曾是同事的民警在惋惜之余深刻地感受了彻肤之痛,同时也深深认识到:作为民警,思想上的法治理念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否则,便是一步天堑,自蹈死地。

四、加强督促检查

为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生实效,我局还强化了督促检查,县局专门成立了督导组,由曹奠坤,封亮,胡谷丰,汪家贤同志负责。督导组对每个单位的学习、查摆情况进行了认真的督查,有个别单位在学习时不扎实,缺乏部分学习内容,督导组就派人跟入,督促其加班补课,直至将所有内容学全学懂。此外,督导组巡回检查的时候,还将发现的先进典型及时推介,激发民警的争优创优意识,如**由于办理一起专案,不能集中参加县局组织的学习活动,他们就派代表参加学习后然后再回去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进行补课。督导组就及时将这一情况通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办公室,办公室随即予以通报表扬。由于学风正,态度好,该所在几次检查中都以学习效果好,工作扎实而胜出。

篇11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我县“526”经济格局为载体;以发展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为宗旨;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为主要内容;以加快建设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注重实效、突出实用为原则,面向全县广大农民,开展大规模的科技之冬活动。

二、工作重点

围绕全县六个农业经济区的建设开展培训。

种植业:由农经局、科技局牵头,重点进行树莓、万寿菊、保护地蔬菜等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培训;以三樱椒、地膜花生、食用菌为重点的优势特色产业培训;以绿色食品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为主的产加销等方面的培训,整体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能力。

林果业:由林业局牵头,重点进行速生丰产林的品种介绍、高效栽培模式介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培训;苹果梨、南国梨、尖把梨、寒富苹果、葡萄丰产高效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培训;果品标准化及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培训。

农村能源:由农机总站牵头,重点培训沼气运行后的使用管理及沼液浸种、沼液喂猪、叶面喷施、根灌等综合利用技术,同时侧重培训“四位一体”中沼渣、沼液在棚菜中的应用技术,提高沼气能源生态模式的综合经济效益。

养殖业:由动监局牵头,重点进行牛、羊、猪、禽的饲养和饲料的利用及畜牧饲养小区环境治理技术的培训。即以短桩快速育肥牛的饲养技术、以肉羊的饲养技术、以猪的饲养、病害防治、以肉鸡和蛋鸡的饲养技术为主要内容,对农民进行培训。饲料的利用主要以青贮、黄贮技术、EM原露的应用、青贮宝的应用为主。畜牧饲养小区环境治理技术主要以畜禽粪便的处理技术、空气和水污染的治理、生物技术的应用为主。

科技信息网站建设及网络培训工程:由科技局牵头,以“东北瓷都”信息网站为平台,辐射全县建立农村科技信息网,培训农民利用网络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纪人队伍:由科技局、农经局牵头,重点进行经营管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和有关政策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三、任务目标

从20*年11月末至2009年3月末,开展科技之冬活动。活动期间,推广农业新品种35个,推广新技术25项,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5项,农民受益人数达到9万人次。

1.致富带头人培训2000人。以示范户为重点,以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为主要内容,掌握新型农业生产技术,使其成为推动农业产业的重要传播力量,同时也作为乡和村普及科技的师资力量,起到带动、带头作用。此项工作由农经局、林业局、动监局负责。

2.技术骨干培训8000人。以“一乡一业”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训具有一定影响力、主要依靠农业致富、热爱农业科技、求知欲强的农村技术骨干,使他们成为科技“二传手”、村技术培训的宣讲员。此项工作由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负责。

3.新型农民培训80000人。以普及型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实现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一户1-2个科技致富项目,整体提高劳动力素质。此项工作由农经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总站、动监局、科技局、科协负责。

4.经纪人队伍培训600人。以优势特色产业、市场营销为主要内容,培养一批精通技术、市场、管理的农民科技经纪人,成为广大农民科技致富和带领农民闯市场的带头人。此项工作由农经局、科技局负责。

5.农业信息化培训800人。以传授最新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销售渠道、市场价格为主要内容,加强电脑知识和农业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的培训和普及。此项工作由科技局负责。

四、培训方式

1.高层次的科技培训:在乡(镇)、村举办各类培训班,聘请市农村科技讲师团的专家、教授及科技特派员授课。

2.互动式的科技培训:请有实践经验的科技示范户到田间地头、畜舍和棚区,边指导、边讲课、边答疑,对农户进行示范引导。

3.考察式的科技培训:组织广大农户到产业发展好的地区参观、考察、学习,谋划来年的产业规划。

4.利用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乡(镇)科技宣传画廊,宣传农业科技信息及相关科技知识,扩大宣传覆盖面,达到培训农民的目的。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科技之冬工作,县政府成立科技之冬工作领导小组。代县长冯守权同志任组长,副县长刘永熙、徐凤贵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有:科技局、科协、农经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总站、动监局、财政局、气象局、广播电视站、县妇联、团县委。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局,科技局局长黄振庭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科技之冬活动的综合、协调工作。

六、具体要求

1.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要成立以乡(镇)长为组长,涉农各站办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2.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和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科技之冬实施方案,落实任务,量化指标,精心操作,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主义,把科技之冬活动与明年农业生产、产业区建设、项目开发等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农民致富急需的技术、信息、项目送到农民手中。

篇12

根据庆安委〔*〕1号文件要求,为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切实解决当前我乡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经研究,在*年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发展、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降事故、控指标、保安全,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基层基础,加强隐患整治,创新监管手段,突出监察执法,确保实现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三个零增长”,努力开创我乡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乡政府的安全监管责任;切实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加强我乡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增强监管实效;全面排查并认真解决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以及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现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治理可能引发事故的各种隐患,有效防范事故发生,促进我乡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

三、主要内容

以落实两个责任为核心,坚持不懈抓责任落实;以企业安全基础管理为基础,坚持不懈抓建章立制;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坚持不懈抓动态监管;以提高安全文化为突破,坚持不懈抓宣传教育;以完善应急救援和推广安全技术为保证,坚持不懈抓保障建设。

1、完善基层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安全监管机构,完善监管网络。全乡12年行政村设立农村公共安全协管员达到100%。辖区生产经营单位较多,进一步配强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接受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委托,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

2、掌握乡属企业状况。抓实乡属规模企业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两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将生产经营单位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实现分类动态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覆盖到辖区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3、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乡政府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体系,强化安全责任追究。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安全生产台帐;依法制订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实现企业管理有章可循,员工操作有规可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强化企业基础安全管理,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车间、班组和岗位。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完善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通过严格的监管、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社会监督,推动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到位。

4、全力组织“隐患治理年”活动。全面深入整治旧隐患、控制新隐患,全力消除隐患风险。组织企业开展“明职责,守规程,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创建安全企业”活动。以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为载体,突出抓好道路、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公众聚集场所及“多合一”企业消防等领域的专项整治。实施重大隐患分级挂牌督办,建立全乡统一的重大隐患分级公布挂牌督办和整改销号制度。在全乡范围内全面开展隐患普查基础上,建立全乡重大隐患治理数据库,对隐患分布和治理情况进行登记建档,实施分级管理、分级督办,确立乡二级隐患治理重点,落实督办和治理隐患责任制。做到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化、经常化,有效防范事故的发生。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和资料申报登记制度,及时跟踪掌握重大危险源变化情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定期监测、综合风险评估和监控,逐步形成乡、村和企业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管理网络。

5、大力推进安全标准化。把安全管理标准化作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一环来抓,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工作,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推动企业主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生产规范化程度,控制和减少生产过程不安全因素。

6、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认真开展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资格培训;突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根据全市实施“百千万培训工程”,积极引导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其他从业人员参加从业资格的培训。按照“政府统一规划,企业依法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的培训模式,分解培训指标,制定考核办法。深入开展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活动。

四、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基层工作主要指乡、村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主要指涉及安全生产的制度性、规范性、源头性以及经常性、长效性的工作。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要按照“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由乡属单位、行政村、企业组织落实各项要求。

五、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第一季度)

各企业、机关部门要按照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和“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主要内容,结合本企业、本部门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广泛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切实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参与活动的自觉性。各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活动方案在3月30日前上报乡安监办公室(工办)。

(二)活动实施阶段(第二、三季度)

各企业及有关单位对照有关认定标准,完成以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评估,实现分类管理,企业、部门普遍建立“五个一”工作制度;完成各行政村公共安全协管员的配备;依法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强化安全生产技术和岗位培训;扩大安全管理标准化实施覆盖面;全面深入排查治理隐患,加大对重大隐患的治理整改力度;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三)总结验收阶段(第四季度)

乡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各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总结工作经验,迎接县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各部门开展建设年工作的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基层监管机制建设和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到位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已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处理情况。各企业和有关部门要于11月20日前将有关情况报乡安监站办公室。

六、工作要求

1、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由乡政府统一领导,各企业、部门要结合本行业等部门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工作方案,并明确分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

篇13

[关键字]城市规划 环境污染 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177-1

0 引言

城市作为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把“双刃剑”,既给予了人类重要的物质资源和心灵关怀,又给人类的幸福生活带来了众多问题。近年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落实环境保护,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遭受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的重创,环境问题的发展也随之步入恶性轨道。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普遍下降,表面现象主要有居住环境狭小、远离自然环境,而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甚至导致城市的衰落。此外,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畸形的生活消费方式、工业有毒有害的废弃物等对大气、水体、土壤和生物的产生不良的影响。

1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我国在创建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中,人们价值观念没有意识到环境价值的属性,往往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规模的扩大

这是引起环境问题的物质原因。众多学者研究发现,没有其他因素影响,环境污染与城市规模和经济开发强度成正比。从环境污染上看,大城市比小城市污染严重,工业城市比旅游城市污染严重。

1.2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这是引起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目前人口、环境、资源并列为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从人口数量上,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膨胀,造成了粮食短缺、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以环境问题最为突出。人口的增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较为直接,是造成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1.3 政策引导缺陷

目前,环境问题已涉及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等众多领域,但环境问题主要依附于城市规划中的经济决策机制。政府部门的“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政策缺陷视环境保护为软指标,使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1.4 技术手段落后

防治和清楚环境污染的技术手段落后是环境污染的技术原因,有些技术由于费用昂贵难以推广,有些关键技术仍没有办法公关。

2 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被看做是世界范围内四个主要的环境问题。

2.1 水污染严重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和工业化飞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没有经过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放,导致整个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我国近几年的水体污染呈上升趋势,影响严重的事件就是农夫山泉由于根源水受污染被舆论推到风口浪尖。据专家统计,我国每年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万亿元。

2.2 空气质量低下

工业废气和运输业排放的尾气中包含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这些物质极易造成雾霾天气,在加上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烟雾等天气现象,空气质量低下,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我国部分城市空气中悬浮微粒浓度严重超过国际标准,造成一些城市由于空气污染严重而不能在卫星上显示。大气污染引起的酸雨、温室效应等空气问题直接威胁这人类的生存。

2.3 城市垃圾成灾

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产生了许多固体废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大量垃圾运到城郊堆放,全国近2/3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同时,工业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使得有害物质经过风吹日晒、地表径流渗入土壤、空气、水体,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3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

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重视的程度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深入人心。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要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权衡利弊。

3.1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的做法

传统的城市规划中,解决环境保护问题主要有两个手段:第一个手段是环境影响评价,简称EIA,EIA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不当的建设项目对城市环境的破换,但在随后的后续的城市发展中显示出局限性。第二个手段是通过建设同步配套的道路交通、供排水、供热、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减少城市中表面的污染源;通过识别污染源,提出各个污染源治理或者搬迁方案。该方案避免了城市公害的发生,但是忽略了环境资源和基础设施的局限性。传统的城市规划对环境保护方面的缺陷已决定了改革势在必行。

3.2 城市规划中应该注意的内容

基于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的现状,不仅要充分利用传统的EIA和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还应具有以下内容:(1)在做某一地区的规划前,应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实情,分析存在的环境问题。(2)在城市规划的逐一阶段,增加相应的环境规划指标,从根源杜绝污染的发生。

3.3 城市环境规划及其主要内容

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应将环境、人口、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城市布局综合考虑。环境规划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也十分明显,与城市布局息息相关。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四个:水资源综合治理规划、城市固体废弃物综合治理规划、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和噪音污染综合治理规划。环境规划编制程序一般有七个步骤:调查评价、污染趋势预测、功能区划、制定目标、拟定方案和优化方案、可行性分析、编写规划文本。运用现代环境的科学理论,控制污染,预防污染的恶化,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4 总结

城市规划的最终目标是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时至今日,统一的标准已被政府各个部门基本明确。事实告诉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环境效益的最大化,重视有序开发自然资源和强化人力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而创造出不同凡响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邹振扬.《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25-228.

篇14

一、指导思想

结合林场发展的实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增长、促发展,创有为工会”为主题,以全面摆脱企业经济危困为目标,以“双增双节”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拓宽企业增收渠道、构建企业和谐为重点,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开展“职工最满意企业”为载体,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创建节约型林场”活动、“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活动、“安康杯”活动,全面提高职工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动员全场职工为顺利完成二00九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经济目标创造新的业绩。

二、奋斗目标和竞赛内容

根据市林业局的布署,围绕林场的改革与发展,把本次立功竞赛作为团结和凝聚广大职工参与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有效活动载体。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岗位,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求实创新,扭住企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不放松,抓要害,把降成本、压费用、强管理、保安全、增效益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及各个基层单位、部门、科室、班组,努力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推动我场资源优势经济化,实现企业经济平稳,职工收入稳定,内部更加和谐的局面。主要目标是全年林业社会总产值稳中有升;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安全生产达到规定的标准,森林防火无火灾发生,项目建设实现新产值,林下综合开发和家庭经济有新增长,职工发展家庭经济户数有所增加;增收节支实现新突破,班组建设、小家建设更加规范。具体表现在基础工作、班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

(一)基础工作

⒈建立健全本单位、管护区、科室的各项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和规章制度,严格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规章制度,执行率达到100%。

⒉各单位、管护区、科室相应的生产管理、计划管理、定额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物质管理、设备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必须达到行业规定的标准和企业内控的标准,并健全相应的组织保证体系,达标率达到100%。

⒊按质量、期限、成本目标完成场下达的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严格执行各项作业操作技术规程、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和工作标准。任务按期限、质量、成本目标完成率达到100%。

⒋各项原始记录、报表,格式科学,适用规范,数字准确。墙上图表简明,内容适时、真实,实现档案化、规范化。

⒌安全生产组织健全、管理规范、记录完善,达到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规定的标准。

6、按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责任状要求,切实加强内部保卫、治保、调解组织建设,做到组织、人员、责任三落实。要求各种应急预案等基础材料健全,切实抓好本部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民事纠纷调解,不发生带有政治色彩的集体上访案件;做好车辆、消防、警卫管理,配合地方公安部门进行治安联防,维护林区治安秩序,为构建和谐林区社会,打好牢固的法制基础。

(二)班组建设

⒈本单位、管护区、科室环境干净整洁,绿化好,垃圾定点堆放,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数量清楚。

⒉及时宣传和贯彻企业的各项政策及措施,定期进行安全、质量宣传教育和检查,定期填写记录,内容齐全。

⒊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各项记录、台帐凭证,按时填写并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按时填写率达到100%。

⒋单位、管护区、科室政务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事项要定期或不定期向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员工公开,接受监督。

⒌结合本单位、管护区、科室实际,积极开展班组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深化职工小家建设,力争实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相处融洽”。

(三)精神文明建设

⒈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学习制度、组织机构和组织网络,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政治学习制度。

⒉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机构、管理网络和工作制度,对职工进行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场规场法学习,形成遵纪守法,争先进、比贡献的良好风气。

⒊积极参加场组织的各项活动和义务劳动,开展适合本单位、管护区、部门、科室特点的文化建设活动和环境建设活动,做到职工无违纪和闹事现象发生。

⒋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培植林场新的经济增长点,挖掘潜力,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克服损失浪费现象,各单位、管护区、科室至少提3条合理化建议,人均增收节支达到150元以上。

⒌围绕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这一目标,积极发展家庭经济和第三产业,不断增加职工收入。

⒍认真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美化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建设,各单位、管护区、科室以及职工家庭要保持养花4盆以上,冰沟子和二十八户住宅区要保持一块或一条绿地栽花、种草,绿化和美化职工生活小区。

三、参赛形式

(一)“工人先锋号”达标竞赛。

各单位、管护区、部门、科室、班组要以生产任务、工作任务、质量、成本、降耗、安全、效益为重点,立足本部门、单位,充分挖掘管理效益,严守场纪场法,狠抓薄弱环节,开源节流,堵塞漏洞,增收节支,严细管理,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赶先进和争先创优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争做“工人先锋号”集体,争当岗位立功标兵,推动林场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安康达标竞赛

以加强安全、基础工作、班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为重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做到软件建设和硬件工作同步进行,争做班组和小家标准化建设达标先进单位,真正实现单位管理好、成本控制好、平安建设好、文明生产好、团结互助好、增收节支好。

(三)巾帼建功达标竞赛

以“四学四比二做”(即学习文化技术,比岗位技能;学习形势、场情,比道德素质;学习法律法规,比遵纪守法;学习先进典型,比爱岗敬业。做四有职工,做五好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以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环境美化建设为载体,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岗位,争做学习型女工,争当巾帼建功标兵和最佳五好文明家庭。

四、赛区划分:

第一赛区:生产下设、车队机修、制材车间、后勤。以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安全工作是否按期完成、成本目标控制、生产管理、环境建设、班组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节能降耗、增收节支十项为主要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

第二赛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各管护责任区。主要以工作任务、管护责任目标是否按期完成、点名出勤、管护责任区管理、工作作风、职业道德、环境建设、班组建设、业务培训、政治学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团结协作、临时性工作十三项为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

第三赛区:机关各科室。主要以工作任务按期完成、专业管理、工作作风、点名出勤、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环境建设、科室管理、岗位练兵、政治学习、义务劳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团结互助、临时性活动十四项为竞赛内容。

赛区负责人:*、*

第四赛区:以各班组、管护区、科室、职工家庭为单位,以美化工作环境、美化生活家园为主题,以环境建设、道德建设和巾帼建功为主旋律,以“四学四比二做”(即学习文化技术,比岗位技能;学习形势、场情,比道德修养;学习法律法规,比遵纪守法;学习先进人物,比爱岗敬业;做四有职工,做五好文明家庭)为主要内容,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拜师学艺、岗位练兵、自学成才、技术比武、修旧利废、革新挖潜。

赛区负责人:*、*、*

五、竞赛考核与评比:

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立功竞赛活动是结合市林业局工会20*年要点和我场二00八年各项工作任务目标提出来的,对促进企业各项经济目标的实现和加强各单位、各管护区、科室的部门管理、基础工作、班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使竞赛具有操作性和增强竞争性,按着《“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全面建设和谐新林区立功竞赛考核实施细则》,场竞赛考核办公室每半年对基层单位、各管护区、车间、科室、住宅区进行一次考核检查,重点考核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成本目标控制情况、安全生产完成情况、遵章守纪情况、班组建设情况、环境建设情况、增收节支情况、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情况。查记录,搞调查,看数据,听呼声,比贡献。竞赛分为三个层次,总分在95分以上为竞赛先进集体;总分在80分—94分为竞赛达标集体,总分在79分以下为立功未达标集体。年末通过职代会向全场职工通报检查考核情况,对在竞赛活动中,个人在本职岗位和工作中,积极投入,爱岗敬业,任劳任怨,成绩显著的授予立功竞赛岗位立功标兵称号,集体做出显著成绩的授予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称号,立功竞赛优秀组织者、巾帼建功标兵和年度最佳五好文明家庭。

六、具体要求:

⒈开展全面建设新林区立功竞赛活动,各单位、管护区、车间、科室、班组要加大宣传发动的力度,弘扬工人阶级艰苦奋斗、迎难而上、肯于吃苦、乐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以劳动为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认真理解领会竞赛方案的内容、目标和任务,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抓好落实,精心组织,务求实效,真正做到将立功竞赛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林场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推进林场的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⒉各单位、管护区、科室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找准竞赛的切入点,真正做到管理科学、成本降低、节能降耗、开源节流,遵纪守法,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各项记录和竞赛活动的开展情况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填写。

⒊劳动竞赛委员会统一负责立功竞赛的发动、组织、实施、指导、督促和评比检查。各参赛单位、科室必须在7月20日以前和次年1月20日前将竞赛情况汇报和竞赛成果统计表报考核办公室,以便竞赛委员会及时掌握各单位竞赛活动的进展情况。

⒋各单位对场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工作任务、安全指标是否完成作为全面建设新林区立功竞赛先进集体的否决指标,要求各赛区负责人,切实抓好分赛区立功竞赛的组织、落实、督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