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地理线上教学反思范文

地理线上教学反思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理线上教学反思,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地理线上教学反思

篇1

反思之一:理清知识来龙去脉,使知识结构化

学生在学习时,为了提高效率,必须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再进行组织、抽象、概括、归纳和分类,使之结合成一个系统,形成一定的层次知识网络结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结构网络的构建,每堂课应花点时间,让学生回忆本节课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来龙去脉,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

案例1 “平行线”一节教学片段:在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归纳出平行公理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1:公理中的条件是什么?改为“过一点”是否可以?生:点与直线位置,有点在线上和点在线外两种,点在线上时无法画平行线。反思2:书本中与之类似的性质有哪些?生: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反思3:②中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而平行公理为何不强调?生:平行线定义是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所以加上“在同一平面内”就显重复。但两直线垂直时却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这一连串的反思,学生对平行线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认清了它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反思之二:重新评价解题方法思路,以期达到最优化

在学生解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解题方案是否最佳,对已知条件、结论能否再认识,进而寻求最佳解题方案。这样的反思训练,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问题,开阔视野,打破思维定式,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案例2 问题:已知正方形ABCD、BEFG的边长分别为a、b,试用a、b表示出ACF的面积。

就本题言,若不让学生进行反思,对学生来说只是知识的重现,通过不断反思可让学生获得成功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未知的欲望,并从中感受到数学的内在美和文化价值。

反思之三:思维迁移,以例及类,以便学生触类旁通,使知识系统化

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将某些问题适当引申、拓展,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归纳、概括,以及系统集成,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案例3 问题:平面上有不在一直线3个点,一共可作几条直线?学生很快给出答案3条。反思1:将条件中3个点改为4个、5个,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又如何?学生给出答案。反思2:将条件中3个点改为100个,其他条件不变结果又如何?学生经过讨论研究给出正确答案。这时笔者就请学生讲述解题过程。学生答:从前面4个、5个、6个的结果中不难发现其规律:当平面上有n个点,其中任意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共可作出n(n-1)条直线。据此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对结果n(n-1)作出解释?让学生进行讨论,部分学生这样解释:从画图中可看出第一个点与其他n-1个点相连可得n-1条直线,第二个点与其他n-2个点相连可得n-2条直线,如此下去共有(n-1)+(n-2)+…+2+1=n(n-1)条直线。另一种解释:平面上有n个点,每个点与其他n-1个点相连可得n-1条直线,这样可得n(n-1)条直线,考虑到A、B连线与B、A连线是同一直线,所以结果为n(n-1)条。接着引导学生解决下列问题:①平面上过一点有4条射线,其中无两条射线在同一直线上,共有多少个角?②4个人聚会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多少次手?引导学生反思,为什么上面问题不同,结果却相同?你能否再举出类似问题?学生经历了画、数、归纳、分析的认知过程,对这类问题有了系统的认识,通过反思进行了“数学化”处理,同时显露了组合的萌芽,有利于学生今后学习,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反思之四:对条件结论和过程重新评价,以发现致误的原因

篇2

一、精心计划,合理安排

由于暑假和双休日不允许补课,实际上高三教学时间由原先10个月压缩到7个月,这就必须压缩内容,整合内容。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三地理的复习时间经过高三备课组的讨论及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后,上学期完成必修1、2、3的教

学内容,2012年2-3月完成选修教学内容,在3月底前结束一轮复习,4-5月份完成二轮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

虽然我们对高三地理的复习做了详细周密的计划,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绷紧一根弦,要清醒地认识到,时间少了,所以在复习内容上要合理安排,时间上要精打细算,首先,认真研读《考试说明》,整合教材的知能体系,尤其是新增考点,勇于删除与考点无关的内容。二轮复习应跳出教材,依据《考试说明》中设的考试要点,构建系列专题。其次,狠抓主干知识,立足于学科能力,对主干知识和能力进行多角度、多形式、多题型的反复演练,讲究方法,注重能力,力求规范,突出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认真编写教学案

由于教材的变化,并且同种教材还有不同的版本,资料虽然很多,但难度普通偏大,没有完全适合学生实际教学的资料,所以教师对资料要精心选择,尤其是要对资料进行改编,使资料切合学生实际。

我校高三地理备课组在开学之前就由备课组长按照教材章节顺序,把学案编写任务分给了各位老师,落实到人,提前准备。学案分为三块:第一块,是书本中的基础知识填空,主要是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先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提高自学能力,目的是要学生重视书本。第二块,主要是习题巩固,做题时间大约在15分钟以内完成,这主要是课堂内容讲解结束后,用以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学情,及时反馈,制订计划,调整教法、学法。第三块是学生、老师的反思。学生反思是在后边的横线上写上对本章学案有哪些不理解问题的题号,还有哪些内容没有听懂。老师反思是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再次分析错因,是难度偏大了,还是重难点讲解不到位,以便再次矫正。

三、把好训练的质量关

早期的题海战术已逐渐被淘汰,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作为选修学科,既要适应不同层次同学的需要,也不能冲淡语数外学科的学习。因此,对地理选修课来讲,相比以往做题讲题的时间少了,只能控制“量”,提高“质”,精讲精练。

精练:学案中的题目,上课选用的题目都是整个备课组老师经过精心挑选使用的,具有一定的梯度,其中能力要求较高的题目还加注标记,让学有余力、争取达A的同学去做。

精讲:时间少了,老师讲知识、讲题目的时间必然少了,那就需要精讲,精讲不是简单地少讲,实际对老师要求更高了,要着重讲命题者的出题意图。

四、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学习品质

1.纠正错别字,力求书写规范

错别字和书写不规范都属于学生的基本功问题,在平时,老师要多加以纠正、引导,考试中要加大扣分的力度,比如错别字,答案字数少的就全扣,不给分。

2.使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达准确

部分同学答题时,不能正确表达或不能完整表达,答点重复,逻辑混乱,有的甚至不能用地理语言答题,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上课时,注意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思维的逻辑性。

3.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

篇3

关键词:说题;地理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79-02

近年来为加强中学教师解题析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各学科纷纷举行教师说题比赛。那什么是说题呢?说题是指教师在认真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命题意图、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要求详细解答试题,进而对试题进行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从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及其反思。从说题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说题可以促进教师加强对习题、高(中)考试题等的研究,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命题的方向和方法,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讲课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是一种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般说题会有以下要求:①阐述命题意图;②说明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③解题过程;④试题的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⑤试题的价值、反思及感悟等。那么在实际中我们要怎么说题呢,下面我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例:读图 ,回答 1~4 题。

(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

(2)在太阳直射点由图中的A点所在的纬线运动到B点所在纬线的这段时间内,泉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A.昼变短,夜变长B.昼夜平分C.昼长变,夜变短D.昼长夜短

(3)如果甲乙两个人分别从图中A、B两地同时出发(假设地球不运动),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最先到达的是( )

A. 甲B.乙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

(4)图中C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东南C.正北D.正南

【命题意图】一图两考是本题的特色,本题的第1-2小题是先把此图作为"光照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太阳直射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而第3-4小题则是把此图作为"经纬网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经纬网入手分析判断经纬线的特点以及在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等。

第(1)题:

【考点及考纲】掌握地球公转的意义。

【试题分析】在日照图中,根据太阳直射点,判断其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图中②的位置。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其他点的节气。

例:如果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所在的纬线,那么对应的节气是______。

(2)可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例: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

(3)可考查对应的时间。

例:如图,此时正值是一年中______(日期)。

例:我们中考(6月20号)太阳直射点更接近图中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4)可考查地球公转一些基本概况。

例: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例: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

例: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更替B.昼夜现象C.四季变化D.五带

(5)可考查五带及特征。

例: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 北寒带

例:图中A、B、C三点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反思及感悟】

在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考察中,常常需要用到节气的判断方法,下面归纳一下:在日照图中,一是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二是利用晨昏线及地球上的昼夜状况来判断,如果当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时为夏至;反之,则为冬至;如果晨昏线同时经过南北两个极点(全球昼夜等),则为春分或秋分。

第(2)题:

【考点及考纲】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试题分析】对于北半球来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都为12小时,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逐渐增加,黑夜时间逐渐减少。就此得出正确选项"C"。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昼夜长短的特点。

例:如图所示,此时福建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无法判断

(2)可考查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和影子方向。

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______点所在的纬线时,身处泉州的小明(假设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一年中身影较短。

【反思及感悟】关于昼夜长短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容易混淆,我们来区分一下:昼夜长短的判断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点,而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段。

第(3)题:

【考点及考纲】经纬线特点的判断。

【试题分析】图中的A点位于赤道,B点位于北回归线,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甲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赤道的长度,乙走过的路程相当于北回归线的长度。而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所以甲的路程比较长,所花时间比较长,先到原点的是乙,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经纬线长度特点。

例:如果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行程大约是多少( )

A.6371千米B.4万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4千米

第(4)题:

【考点及考纲】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试题分析】经纬网地图上,按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其他点的方向。

例:图中B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例: 图中A、B、C点位于南极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反思及感悟】

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的差别,在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的差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学生的基础和能力,以及时间和环境来灵活处理说题的一些环节。在课堂教学中,说题要注重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穿插,互相补充, 碰撞思维的火花,从而创造全新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4

一、抓住教学细节,做好课堂行为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个人的教学思想需要,更是教学活动的再生产,要做到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则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

如在讲世界历史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相关的内容时,注意引导学生仔细看插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总结其优势和劣势,如同盟国的优势是德意奥三国位置相邻,可形成整体;其优势也成其劣势,可能会使其受到英法俄的东西夹击。协约国,英法临海,好控制海上局势,与俄国一起,可造成对同盟国的夹击之势。而这优势也恰好是弱点所在,它们相距甚远,难以单独对付或抵挡同盟国的进攻。如此,将地理知识渗透其中,会使学生感觉处处皆学问,没有无用的知识。再如,,学生的印象就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富,学到后签定的《》,日本割占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日本用意何在呢?此时,要让学生会反思会解释,会用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出示地图,可明显看出,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东临太平洋,北临东海,南临南海,位居国际海洋运输线上,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很多,是亚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园;地下,近海海洋资源丰富,西部海岸是海盐主要产区,素有“祖国东方盐仓”的美称;重要的作物有水稻、甘蔗等。如此种种,可以看出,日本对台湾的侵占,控制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交通要道,为以后进军南亚及南太平洋,称霸世界取得了地理优势。此时,学生做恍然大悟状。这些课堂的细节,是教育智慧,更是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思考,写好课后记或教学日记。

二、联系知识点,比较中提高课堂效益

教学中教师时常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跳出自我就是经常的开展听课交流,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提高课堂效益。如是当今的热点问题,能否从政治方面,用政治的角度来分析呢?首先,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的结果必然受到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的影响。同样,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众所周知,有清政府的失败和其自身政治腐败的原因,但也有英、法等西方列强纵容日本的外在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历史事件和时政热点相结合,应该做到用辨证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再如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山东为何争夺的如此激烈,日本甚至以不签字退出巴黎和会做要挟?如果把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为何在东北”这两个问题比较思考,很快就能发现,当初日本侵略势力在中国东北、山东半岛的渗入,为以后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取得东北霸权制造了有利条件,也为三十年代初日本大举入侵东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知识点的比较,提高了学生的思辩性,让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智慧。

三、强化学科联系,做到知识融会贯通

篇5

关键词:循环跟进;联动教研;学科教学

学科联动教研是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若干所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两所及以上学校教师组建而成的团队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研究现场的教研实践活动,具有互动性强、形式开放的特点,能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 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速、为学生的能力提高助力, 是区域学科教学发展的推进器和区域校本教研的发展走向。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基本组织单位,更是区域联动教研的主体。联动教研的目的一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二是研究解决学科内容教学策略和存在的问题,对全区同学科教师起示范引领作用。

一、“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流程

所谓“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是类似于同课异构式的联动教研,在确定执教年级、执教科目、执教内容之后,发动数校相关教师设计、授课、研讨、再设计、再授课、再研讨……这样一种循环实践、反思、跟进的教研方式。这种教研方式强调的是联动教研的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进步,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其基本流程是:联合设计――循环实践――深度反思(如图1)。

二、“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实施

1.确定选题,联合设计

(1)研析课标,确定教研主题。全国高考地理新课程标准卷与大纲卷试卷结构的最大差异,是综合题被分为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其中,选考题分值为10分,要求考生在“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三道地理试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当前高中地理阶段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即必修地理(3本教材)、选修地理(3本教材)和区域地理(4本教材),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全国高考地理新课程标准卷“三选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开展选修地理的教学,成为各学校和学科教师广泛关注的问题。由此,选择高中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二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作为本次联动教研的主题。

(2)区校协作,确定主执教者。重庆市第42中学校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提出“每学期每个教研组重点打造一名青年教师”的培养策略,加之学校是“青芒学校联盟”成员,该联盟每学期由主席学校邀请各成员学校安排部分学科青年教师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旨在共同推动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2015―2016年(下)学期活动由河南洛阳第十九中学校主办,重庆市第42中学地理组受邀参与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地理学科拟定的课题刚好是高二选修地理的内容。

2.循环跟进,多轮研讨

(1)一人同课多轮研究。一是校内磨课,集体教研。执教教师通过解读课程标准,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完成第一版教学设计,并请备课组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完成第一次“磨课”,为试讲做准备。结合备课组教师提出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行修订之后,进行第二次“磨课”――试讲。学校教研组全体教师现场观课、议课,指出这节课选用教学素材过多过杂、探究材料目的性不明确、教学主线不清晰、教学语言不够精练等需要调整的问题,并对后期调整提出相应意见。

二是区校联动,整合资源。通过教研组集思广益、共同反思,执教教师完成新的教学设计后,进行第三次“磨课”。邀请区地理教研员与教研组全体教师现场观课。议课环节,教师们肯定了本节课的进步所在,同时又指出新问题,认为设计缺少特色,整节课地理味不够浓厚,内容铺排太宽泛,没有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区地理教研员建议缩小课题切口,从白色污染的角度去探究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形成原因、过程及其危害,同时决定安排一次区级教研活动,对本课题进行“同课异构”的专题研讨。

(2)多人同课异构研究。一是区内同课异构,循环研讨。在区高中地理“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中,两名教师分别执教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的研究课,在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中,充分解读课标、整合教学素材,在殊途同归紧扣主题的过程中,发挥和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教师们首先肯定了两位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并对即将参加“青芒学校联盟”十校同课异构活动的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建议。例如,在以当地学校景观及数据引入、承转语言的打磨、探究问题的指向性、增设反馈练习、PPT美化、结束语提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而可行的修改意见。本次区级“同课异构”主题教研活动充分印证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有效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区“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结束后,42中教研组又对该节课的教学设计做了一定调整,进行了第五次磨课,组内教师建议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赠送小礼品环节,小礼品由学校环保社团学生利用废弃物制作而成,贴合本节课教学要求,向学生传递了废弃物再利用,废而不弃、物尽其用的理念,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二是省际同课异构,实践反。42中执教教师赴河南洛阳参加“青芒学校联盟”十校同课异构活动,整节课进行得十分顺利,得到洛阳市地理教研员的高度评价,他认为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对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与分解,使用副标题(以白色污染为例)能让教学过程更细化;重视对地理概念的解读、剖析,让本课彰显浓浓的地理味道;重视对学生展示过程的即时引导和评价,师生关系更融洽;视频、图片、案例的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教学目标的达成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后,他特别指出本节课设置的赠送学生小礼品的创意非常好,向学生传达了废物循环利用的环保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育人价值。同时,洛阳市地理教研员也指出本节课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例如,课前充分调试课件和展示设备,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展示活动更加成功;教学语言更精练,可让教学过程更流畅;课堂练习题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学情,及时加以引导等。

三、“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反思

研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一人同课多轮研究、多人同课异构研究等联动教研活动,在过程中学习、修正和完善、进步,有利于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通过本次“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重庆市第42中学地理教研组教师切实感受到课例研究中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对完善自我、重建教学文化的魅力和意义,激发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最佳境界不断追求的热情。

在活动中发现一些问题,如忽略执教者的个性特征。首先,在研讨过程中,过多地探讨教学过程的普适性,强调所谓的“设计优化”,而对执教者的个性教学关注不够,真正的“优课”不是流水线上的“制成品”,而应该是教学设计与教师个性完美融合的“艺术品”。其次,对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培养还欠力度,研讨仅仅停留在备课、上课、课后反思环节,尤其是议课、评课的立足点仍是“就课论课”,不能将“一节课”的效应放大。反思“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一方面应加大力度进行专业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准确查找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巧妙解决问题、扎实深化问题。另一方面,在推进多校、多人“循环跟进式”研究中应注重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师与学生的现实状况,采取灵活的活动方式,促进师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使这种“循环跟进式”联动教研模式不成为“模式化”,而是彰显教师与学生的“个性化”,只有这样,才真正发挥了促进教师教学“循环上升”的作用。

总之,学科联动教研广泛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研活动的不足,所以在开展传统教研的同时,要专注于联动式校本教研,以获取更为广泛的教学技能和教研教改信息,促进区域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淑春.地理名师工作室主题教研活动策略探讨[J].地理教育,2016(1):43-44.

篇6

《西地平线上》一文属于“像山那样思考”中“谛听天籁”这个板块,这个专题旨在加强关于自然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西地平线上》以壮美的风景体现了崇高美,而崇高美就富有启示性和震撼性,它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所以对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过程和内容必须找到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而不是对文章内容平铺直叙的梳理,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从而达到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片段

对于第一次落日的解读我采取了这样的问题设计: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落日时,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齐答):惊呆了。

师:惊叹于落日的什么?

生:惊叹于落日的颜色,是柔和的,美丽的,安谧的,像写春联的红纸;惊叹于落日的大,像车轮。

师:这种颜色难道少见吗,竞让作者如此惊叹,难道仅仅是因为落日的颜色和大小的关系,作者才这样的惊叹吗?

生:(沉默,思考)

师:请大家换个思路,思考一下甘肃定西高原的环境特点。

生:这是一个黄土高原。

师:由黄土高原,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景观。

生2:那里一片浑黄,缺少植被,色彩单一,并且辽阔。

生3:那里的人朴实、勤劳,但是受到自然环境等一些条件的制约,那里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黄土高原给人一种苍凉的感受。

师:请大家看一段关于定西高原地貌的描述(投影):这里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北部高丘陵沟壑区,沟壑残塬地貌,塬面狭小,沟壑纵横,土壤储水条件差,地下水资源匮乏且开采难度大,是标准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带。气候干燥、寒冷,年降雨量在346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全村28户,大约100人左右。群众分散居住在沟畔梁峁上,过去村民用水需到距离村庄4公里外的白崖子沟去驼水或挑水,往返需4小时左右,渴极了的鸟儿也在天空盘旋着,一旦发现拉水的队伍,便朝着驴背上的水囊俯冲而去。特别是下了大雪之后,路滑,只能把雪盛到锅里,融化了之后做饭用。

(作者高建群是一位善于描写西部风光的作家,其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因此,他关注的绝不只是自然风景,肯定糅合了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这里的定西高原落日让他惊呆了,也应该是在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的心理背景之下产生的。所以这段背景的呈现是力图给学生创设一个客观的和心理的背景,以拉近和作者的距离。)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谈谈作者为什么惊叹于定西高原那柔和、美丽、安谧和像春联的红纸一样颜色的落日了吗?

生1:像红纸一样喜庆的颜色为单调、苍凉的黄土高原涂抹了鲜艳、喜庆的色彩,就像是为高原穿上了过年的红棉袄。

生2:那柔和、美丽、安谧的情调使得身处黄土高原苍凉、干旱、寒冷环境中的人感到了温暖、安宁,这样的落日拂去了此地人们的艰辛和疲惫,呈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和安适。

生3:文中有描写“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释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不愿离开正在注视它的我们。”,我认为,这是写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落日以它的慈爱观照着人间,当地的人们从落日得到启示、温暖和力量,这样的景象不仅让我们惊叹,更让我们感动。

师:是的,定西高原落日的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它充满慈爱和力量。

三、反思和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进行文本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而要达到能与作者对话的要求就要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年代上和心理上的,我们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就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年代和那个时代的特征,尤其是作者在写作这篇古诗文时的生活和情感状况,然后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这种思路就是要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带着古典的情感来理解作者,从而进入他的文学世界。

篇7

——某中学高三年级线上教学工作总结

万众一心克时艰,众志成城战疫情!作为始终以社会责任为己任,将“做名师,育名生,创名校,做有温度的教育”为品牌精神的**中学积极响应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号召,根据全市统一部署,认真积极组织开展线上教育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升学e网通、学科网、智慧课堂、班级QQ群、微信群、空中课堂等网络平台,助力2020届高三学生科学备考。

这是一场提前到来的未来教育检阅,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和教学研究对我们高中教师而言,多数时候都是面对面进行的一种集体活动。当离开讲台与办公桌,仅能坐在电脑或手机的屏幕前与学生、同事隔空沟通,让教师们感到非常的不适应;加之寒假期间事发突然且各地交通不便,很多老师手头没有书籍和资料,甚至没有十分便利的线上教育工具,但是我们有学校正确的领导,有敬业的老师,我们全体高三教师在学校、级部的领导下,克服种种困难,第一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来。

级部统筹部署,精准施策:及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课程表;多次召开班主任、备课组以及全体教师视频会议,传达上级精神,安排具体工作;组建2017快乐QQ 群,及时沟通,资源共享;就这样,我们的线上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一.课前调度,张弛有度。

借助微信语音通话、QQ直播间实现网上集体备课,形成电子共案,然后将个案上课前一天传至级部,检查验收并备案,以期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效益。

二.早课督查,至诚至勤。

一天之计在于晨,明媚的清晨怎能辜负,高三全体学员早6时就如约坐在书桌前用郎朗的读书声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班主任对家长配合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比如微信签到,早读照片,成果截图等等;任课教师安排早读任务、检查反馈及答疑解惑;年级对各班早读情况进行督查。

三.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疫情阻挡不了追逐梦想的脚步,全体高三教师使命在肩,迅速行动。根据学校制定的科学合理的高三作息时间安排表,各科任老师认真备课,精心授课,耐心答疑,做到停课不停教。

1. 网络教研打破了学校壁垒,众人拾柴火焰高。

以往的备课,一般都是和本校的本学科老师进行交流,基本没有机会和其他学校的老师共同教研交流看法或者分享课件。近期,我们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和领导下,积极进行网络教研。比如,历史学科,我们加入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群,里面有全国各地各校的历史教师,在这里我们分享优质课件、探讨历史疑难、汇编高考真题、分享在线答题、预测模拟等等。其他学科也有这样的交流群。网络教研真正打破了学校壁垒,让我们能向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交流学习,给了我们一个更高的起点,开阔了思路,从而能更好的备课,上课,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2.课堂组织形式化整为零,发挥小组合作管理之功效。

直播课上教师看不到每位学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特别是那些自律性差的,学习主动性差的学生。为此,我们将课堂组织形式化整为零,发挥小组合作管理之功效,打卡考勤打在小组,从学生每节课的签到,到作业的收交,成绩的统计,都体现“大”数据之功效,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确保知识传授的全面覆盖。

3.直播课上加强与学生互动。借助QQ功能,让目标学生进行连麦回答问题,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质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把控学生的听课情况,掌控好“课堂纪律”。

4.分层教学。针对参差不齐的学生,老师准备不同的套餐,既有“主食”的大课,还要有“补品”的微课。我们的做法是大群里套小群,小群里面选群主,加强目标管理。例:在高三二班学习群下,又建立了历史交流群,语文地理学习群等,在历史学习群下,又建立了目标生群,艺术群等等,方便因材施教。

四.线上测试,有的放失。

为了测近几日线上辅导的效果,高三各科老师在线布置作业,实时监测学生定时训练,学生在线提交答案,从而达到自我认知和自我检测的目的,老师们针对学生的答题状况设计更科学的练习与作业题,更好的调动学生的思维力和参与性,让学生认真听,仔细记,积极想,饱和练,做到线上线下教学效果一个样。

五.晚课辅导,实时答疑

晚上的三节自习每节都有不同任课老师值班在线,对学生进行辅导。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出现的问题,老师会利用直播进行共同辅导或者是个性辅导。

六.群策群力,查缺补漏

每天晚上23:00前班主任汇总本班情况,形成班级简报,发到高三班主任群中。年级再整理汇总,形成年级简报,以达总结、反思、提高之功效。

七.线上线下,有效衔接

为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线上线下衔接教学策略与计划: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为搞好开学打好基础:搞好入学教育;摸清底数,规划教学。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学科知识衔接教学:立足于大纲和教材,尊重学生实际,实行层次教学;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知识网络;重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方法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创造能力;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4.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疫情的良好心理素质。总之,我们要做好衔接工作,是学生尽快适应学习模式的转换,从而更高效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抗击疫情的斗争还在继续,每个人坚守平凡的岗位,履行不平凡的职责,捷报将不会再遥远。在**,这里有最美的教师,最美的学生,最美的家长,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勠力同心,携手并肩,一定能够众志成城,再创佳绩,迎来人间最美的六月天!

篇8

这一段话让我感触很深,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很多课外班,只管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塞进他们的脑子,不管孩子理不理解。家长、老师,都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整天坐在书桌前的学生就是好学生。家长说孩子每天做完功课没事啦,老师就布置更多的作业,好像学生塞进脑子的东西越多,收获就越大。学生的眼睛越来越近视,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加强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我认为重建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非常重要。

一、重视学生观念的培养

“一个民族到不会表现观念时就没有了生命。”教学本质上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

学生的观念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如果我们倾听学生,他们会听到他们自己的答案。”地理教学当然并不局限于学生已有的观念。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在关注学生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学生,重视学生的观念培养,老师给学生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平台,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并应用于地理学习之中。

地理教师新观念的诞生是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不断诞生新观念的条件。新观念不断诞生,地理教学才永远是鲜活的和生长的。地理学习中学生的观念和教师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被尊重是其“生来的权利”。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在地理课堂上要尽可能让学生展现自己的观念。

观念的诞生不是意念造作,而是智力、创造性的结合,还能简单地把“明确的预定目标以及对预定目标的达成”作为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吗?按照预定目标而“装配”的教学观念,它必然导致学生心灵的物化和精神生命的枯萎。当教师在课堂上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不断诞生精彩观念,婉如姹紫嫣红的鲜花在春天绽放一般,老师会开始理解教学的本质、体验教学的神圣。

二、合作创造知识,探究问题

地理教学过程是地理教师和学生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地理教师的知识来源于其所生存的生活世界和文化世界以及教师的自我领域,地理教师的知识再创造要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基于对学生的关爱,要利于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为了学生捕捉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教育时机,并将价值发挥到极致。因此,地理教师应将教科书还原为自己的经验,将教科书还原为教授学生的经验,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篇9

思想Ⅰ——相观而善,寻缘找故

·内涵:学生没有无缘无故的错,但结果错了,因而,在试卷讲评中,学生互相观摩、师生切磋琢磨,致力于寻“缘”找“故”。

·案例1:图1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曲线(日变化或年变化)

(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日变化的是,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曲线,原因是。

测试后,对第(2)问错误答案的统计,学生答案主要有:①阴天昼夜温差小。②阴天云层多,温差小。③阴天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④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温差变小。

笔者分析:四个答案中,都说出了阴天温差小的判别理由,此时如果从表面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无问题。但学生答案①的形成,不知是对类似题目答案的记忆,还是答案表述上的粗枝大叶,难以确定,根据前面对B的选择,表明它对该结果的现象是知道了,但对原理的掌握可能要个别交流才清楚。答案②的形成与前面答案的形成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只是把关注点较为明确地体现在云层的作用,因此,至少让教师明白其分析对象是正确的,但云层到底如何起作用则无法体现。③④两个答案应该对该题的原理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能很好地提出大气的保温作用,尤其是④还具体提出大气的逆辐射概念,所以从答案的分析上看,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原理是理解的。但该答案也反映了学生审题中对“日变化”等关键词的把握,因而也导致他们对(2)(3)两题原因分析上缺少比较。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率,并通过错误率的统计,分析存在的知识和能力欠缺之处,还要从学生答案产生的基本过程仔细分析,关注学生错误答案的产生过程,对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反思

首先要求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教师要及时批阅,收集卷面各种反馈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典型错误应进行分类统计,记录哪些是知识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等;讲评时,学生先诊断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教师明白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师生合作找出错误症结。

其次要求讲评时应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对于错误类型不难归纳,但分析时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而且有的学生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有否因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学生要思考错题是怎样形成的,是在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再次要求师生关注地理学科的三个视角。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从相互作用综合地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思想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内涵:让学生明了自身的优劣,学习要藏之于心应用在外,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能为自己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

·案例2:读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由于学生无法解答,教师给出的所谓“迎风坡降水多;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等“原理”都用不上。而真正的地理原理是“高大的山地对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在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很少,成为雨影区”。而教师的原理正是来源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试题归纳出来的假原理,如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迎风坡,是归纳不出这样的“原理”的。

因此,试题讲解一定要避免牢记习题的现象,应启发学生将其发现的思路表达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分析问题所在。在许多知识原理讲解中,最好是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注重题中信息,归纳出地理原理。

·反思

首先着重学生的反思,避免通过多次重复训练而生成技能。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应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思维:释疑——让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是不会、没有审清题、还是笔误等;质疑——接下来对自己的错误有没有怀疑,对正确答案是否理解;答疑——如若自己无法解决就求助其他学生来解释回答。

其次要求教会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提升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试卷讲评时要注意一题多解的训练或是多题一解的训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归纳,不要陷入考题中的陷阱;形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在探究中理解的知识最深刻。

再次要求“使获得的知识能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布鲁纳)。”通过学生的反思、联想,感悟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地理学科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它主区域产生影响,用以指导具体地理问题的分析。

思想Ⅲ——善学善问,和易以思

·内涵: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不能靠大量做题训练出来,许多时候“做的多”,还不如“想的多”,自主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是最深的。

·案例3:读图3,判断四地气候的类型。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及解读信息的能力。平时习惯于用柱状图表示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变化,而本题恰恰相反,图的表现方式与平时教学的常用图表现方式发生巨大反差。学生在读图时能发现这一变化,则本题从知识角度分析应该是简单题。根据图示可知①图雨热同期,且7月是高温期,1月最低平均气温低于0℃,因此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图降水集中于7~9月,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因此是热带草原气候,③图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于高温的5~9月,且最冷月的平均气温0℃,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图7月平均气温最低,而降水是最丰富时期,1月气温最高,降水却最少,所以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选项C正确。但考后的得分率来看仍非常低。

因此,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地理空间记忆和地理因果推理的关键,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答问、质疑、讨论等),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评课的目标不只是弄清一次测试的得失,因而,不可就题讲题、就题评题,要从具体内容中“跳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等,由例及法、由例及类,提炼、形成观念性认识;要让学生总结经验,掌握方法,少走弯路;形成对地理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

还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试卷讲评时宁少勿滥,要找准“变式点” 进行有效拓展,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思考、去克服困难,教师要作学生坚强的后盾,指导学生大胆尝试,以此有效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课堂上充分实现师生的双向互动,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篇10

关键词: 数学问题 设计方法 启发性 层次性

哈尔莫斯有句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课堂上,数学问题是引发学生思维与探究活动的向导.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了问题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有了问题,学生的探究才能真正有效,学习才能有持续的动力.通过问题,能够把知识的逻辑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数学的内在规律,理解数学的本质,并且有效地建构数学[1].

一、化抽象为具体,有启发性

抽象的知识内容单调枯燥,令人费解,一旦变成形象直观的知识,就容易记忆.教师通过把抽象的知识设定成具体的问题,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学生就会乐于学习.

[教学片段1]直线的斜率

问题1:经过一点可以画出多少条直线?如何确定其中的一条直线呢?请画图说明.

生:有无数条,沿着确定的方向就可以确定直线的位置,或者选取直线上另外一个点就可以确定该直线的位置.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如图(1)所示.

师:很好!

问题2:直线的方向和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有何关系呢?

生:(思考,感到困惑)

师:(提示,类比)楼梯或路面的倾斜程度可用坡度刻画,如图⑵,⑶坡度与高度成正比,与宽度成反比,即:坡度= .

(1)?摇?摇 ?摇?摇?摇?摇(2)?摇 ?摇?摇?摇?摇?摇?摇?摇?摇(3)

(4)?摇 ?摇?摇?摇?摇?摇(5)

(6)?摇?摇?摇?摇 ?摇(7)

现在,将直线放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⑷在直线上任意取两点P(x ,y ),Q(x ,y ),类比坡度,我们用比值 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记k= .此时,k>0仍然没有脱离具体的情景,高度,宽度,具体的点P,Q.因而需要去情景化,公式中x -x ,y -y 是对应的坐标之差,不必考虑长度或距离[2].如图⑹中比值k

此时,我们称k= 为直线的斜率.

规定,当直线垂直于x轴时斜率不存在,如图(5).

如果把直线的斜率看成是直线上的两个点坐标之差的比值,那是用一个“数”来刻画直线的方向;现在,我们思考怎样从“几何”的角度理解直线的方向?

问题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理解直线的方向?图(7)中三条直线的方向有何不同,怎样描述?

生: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不同.

师:选择哪一个角为倾斜角?

生:直线与x轴相交于一点,将x轴绕着交点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到与直线重合时所转过的最小的正角,为直线的倾斜角.

师:倾斜角的范围是什么?

生:[0°,180°),规定:当直线平行于x轴或者就是x轴时,倾斜角是0°.

问题4:表示直线方向的两个特征量――倾斜角和斜率之间有何关系?

生:在图(4)中,k= =tanα,在图(6)中,k= = =-tan∠PQN,∠PQN=π-α,tan∠PQN=tanα.所以,k=tanα.

师:很好!此时,我们得到结论: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满足关系k=tanα.

二、设计问题串,有层次性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要注重问题的整体性,层次性,探究性.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初始问题开始到回顾反思应当是一个系统完整的思维整体,否则,课堂就被分解得支离破碎,没有合力,带给学生的只是知识与技能而不能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孤立的问题对学生的思维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然而以问题串的形式出现,能够让学生进行连续的思维活动,思维不断攀升到新的高度.

[教学片段2]二元一次不等表示的平面区域

问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集{(x,y)|y=x+1}表示什么图形?

问题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集{(x,y)|y

生:(学生思考,老师给予适当时间)

问题3:判断这些点(0,0),(-1,-1),(1,1),(1,-2),(3,3),是不是y

生:(经过检验,回答)是的.

问题4:如果把这些点标到直角坐标系中,请大家仔细观察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都位于直线y=x+1的下方.

(8)?摇?摇?摇?摇 ?摇?摇?摇?摇(9)

师:再来看点集{(x,y)|y

生:由于这些点都是不等式的解,而这些点又都在直线y=x+1的下方.因此,我猜测:以不等式y

师:很好!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问题5:我们怎样证明:以不等式y

生:如图8,坐标Q(x,y

问题6:反过来,直线下方的点坐标都满足不等式y

生:都满足.如图8,设直线下方区域的点Q (x ,y ),直线上一点P(x,y),则x=x ,y>y ,y

结论:一般地,直线y=kx+b把平面分成两个区域(如图9),y>kx+b表示直线上方的平面区域,y

问题7:如何确定一般式Ax+By+C>0(A +B ≠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不等式2x+y-1>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什么?

生:等价于不等式y>-2x+1,表示直线2x+y-1=0的上方区域.一般的,对系数B讨论转化为斜截式.如:当B>0时,原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y>- x- ,表示直线Ax+By+C=0是上方区域.

师:有其他判断方法吗?

生:由问题6的证明可以看到,位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x,y)代入式子Ax+By+C所得实数的符号都相同.那么,任选一个不在直线上的点检验它的坐标是否满足所给的不等式.若适合,则该点所在的一侧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否则,直线的另一侧为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师:很好!当C≠0,我们通常把原点作为特殊点,当C=0时,选点(1,0)或(0,1).

结论2: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选点法”: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

[教学反思]教学片段1和2都体现了数学基本思想,即数形结合思想,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在片段1中,采用直观方法建构斜率公式,讲清楚斜率是定值,由直线本身决定,与直线上所取的点位置无关.在片段2中,通过取特殊点验证二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从两个方面说明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设计成问题串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收获,达到锻炼思维的目的.

课堂上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又要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平常教学中,需要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整合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调控学生的思维活动,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传递数学文化信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体验数学,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参考文献:

[1]李善良著.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探究与实践.

[2]渠东剑.基于尊重学生探究倾向设计教学.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4年4月上旬:12-15.

篇11

关键词:地理复习课;以生为本; 课堂;高效;诠释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到后面的二轮复习和综合模拟训练。所以,提高一轮复习课堂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每一位高三地理教师高度关注。一轮复习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教师除了要做好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训练、反思等基本工作外,还应该特别注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能动作用,构建有效甚至高效的地理复习课堂。

一、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人翁意识

1.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是有差别的,他们在基础、个性、知识、智能和家庭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差异。新课程主张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应关注学困生,在教学中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在高考地理复习中更应如此。因为学困生在新课学习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不对他们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很难让其与其他同学共同进步。可是,由于教师都承担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因此,部分教师难免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对学困生采取冷落、甚至放弃的态度,这种做法与新课程理念格格不入,也是极不负责的。所以,高考的复习,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全体学生,服务全体学生,力争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2.构建学生学习合作小组

复习课有别于新授课,学生对课本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复习时教师不必过多地主宰学生的学习,而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建立学生学习合作小组就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形式。学习合作小组不同于班级里的行政小组,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强强联合”,或是“差异互补”,或是“优困互助”,目的是推动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共同探究,彼此促进,营造班级学习的“共生效应”。

3.作业布置个性化

不同的学生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有差别的,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有高低之分的,因而作业的布置应以“面向学困生,照顾学优生”为原则,作业分层次要求,分档处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例如:在复习有关逆城市化的问题时,可设置难度上逐级提高的三个作业题:(1)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2)它是城市化的反向过程吗?为什么?(3)它与郊区城市化的区别有哪些?要求基础差的同学选做第一题,基础中等的同学选做前两题,基础好的同学三题均要完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保证,负担得以减轻,并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使学生能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可以让部分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方法,让学生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去完成作业,从而使地理作业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教师在留地理作业时可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但要在会做的题目做完后,回答下列两个问题:问题一,本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目和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目有哪些?问题二:本次作业中,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能分析出症结所在吗?问题一的设定,能使教师迅速、清晰地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问题二的设定使学生不做完成不了的题目成了“合法行为”,再也不会有人去抄袭他人的作业。在这种宽松的气氛中,学生自己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其中培养的是求实精神,提高的是分析能力,摒弃的是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二、系统梳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自我归纳能力

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复习是地理学科一轮复习的首要问题。但复习不是重复教学,它是将过去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提高和归纳,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是温故知新的过程。所以,在复习时,引导学生系统、全面地对知识加以归纳和整理,理清教材和线索,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建立知识信息网络是十分必要的。

1.横向归纳

就是把各单元、各节中相同的或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抽出来,按照一定的规律重新呈现给学生,并按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组织教学。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第三单元《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三节内容的最后一个问题分别是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复习时可以将这三个位置分散而内容又有内在联系的问题整合为一个问题即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能跨节地从不同领域、不同时代、不同角度说明人类的各种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对复习内容有新鲜感,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2.纵向贯穿

就是抓住一条主线,把各单元、各节的内容,按照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贯穿起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高中地理必修二(鲁教版)教材的主线,我们可以由此展开复习,根据人类的各种活动(主要是指人类自身的生产、城市化、三类产业活动和交通通信)的含义和规律,分析不同的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协调、改善各种人地关系,由此及彼,提高学生分析、推理、演绎的能力。

3.图表梳理

就是在一轮复习中,把学生已获得的零散、感性、肤浅的认识,通过图表的形式,归纳成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例如,复习“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时,可以按下图启发学生归纳知识:

通过横向归纳、纵向贯穿、图表梳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概括,使知识得以系统化、条理化,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归纳和对系统内知识的检索能力。

篇12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习题讲评课

2015年春季学期,在高中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单元测试后,笔者完成了试卷批改和分析工作,并特意邀请数学组内的资深教师帮我上了一节讲评课,目的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听完了这位资深教师的讲评课,笔者深深感受到了一位资深教师特有的课堂风采、高超的组织与管理课堂的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该教师灵活采用了典例展示、组内讨论、学生代表板演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讲评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性,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自查自纠的过程中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节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数学习题讲评课并不一定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完全可以“变些法儿”让学生在亲身经历课堂活动中习得解题技巧,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数学学科素养.

一、“变”的起点――把握学情,统计数据

教师在数学习题讲评课中要实施有效的变式教学,让学生在“变”中体验、感受、获取习题课的乐趣,就必须全面掌握学情,有效统计学生在习题训练中的完成情况和总体信息.

1.把握学情是“变”的基础

在数学习题讲评课前,教师要积极掌握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中的状况,特别是参与习题训练(如随堂小练、日常作业、单元测验、期中期末测试)等活动中的表现,关注他们习题训练的认知基础、解题能力、解题习惯、学习态度等状态,并以此作为组织、设计习题讲评活动的起点,这样才能增强对学生的认识、对学情的全面掌握;同时还要对学生潜在的学习状态和可能的接受能力有正确的预估,事先明确自己希望通过习题的讲评,可能会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以及应实现什么样的讲评目标,进而进一步增强习题讲评课的设计和实施效率的预见性,为有效的讲评课做好充分准备.

2.统计数据是“变”的准备

数学习题讲评课的重要工作除了必须认真做好试卷批阅外,教师还必须科学、全面地分析统计学生在习题训练中的相关答题情况,如得分率和失分率,出错的人数和比例,学生中的普遍性问题、典型性错误、答题闪光点、进步潜力等情况,数学基础题、易错频错题、难度题的分类等.只有对学生训练情况做好全面的统计汇总,教师才能确定讲评的侧重点和方向,选择有效的讲评策略,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评活动,指引学生在变式训练中找寻错误症结,强化习题讲评的效果.相反的,没有事先做好全面分析统计的讲评课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无非就是教师公布习题答案、学生机械照搬答案的过程而已.

二、“变”的设计――借题发挥,变通创新

笔者结合日常数学习题课实践,设计了“精选习题,讨论分析――借题发挥,变通探究――揭示本质,创新升华”变式训练三环节,积极在具体课堂中渗透与实施变式教学.

1.精选习题,讨论分析

在数学习题讲评课中,教师应精心选择学生的易错点、典型的错例等习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讲评,特别注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习题错因的讨论分析,让他们亲身面对和感受到自己训练中的错误.如,在“集合与函数”的专项习题讲评中,笔者针对学生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上经常出错的情况,适时设置了训练题.

在此,选择、设计具有针对性、梯度性的变式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训练,是数学变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上例意在加强学生理解并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解决一些具体函数问题,并在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解决变式问题活动中,学生进一步明确了自己在“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的掌握情况,认识到对比、联想等数学思维能力不强,在利用已有的例题和习题训练中缺乏较强的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思维敏锐性,不能真正有效地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等学习状况.

2.借题发挥,变通探究

在数学习题讲评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指导学生开展变式训练,让学生能从多角度、多方面开展变式探究,善于从“变”的形式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变”的训练中把握规律,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变”条件.“变”条件是设计数学变式训练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即在变式教学中把数学习题的条件进行变换,如把题目中的一般条件改变为特殊条件,或把特殊条件改为一般条件,使学生在变换数学题设条件的情形下深化了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促进解题能力的提高.如,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问题,利用了一道复习参考题设置了变式问题:

教师积极将原题的特殊条件(题设中的原点)进行处理,改变为一般性质的点N(a,0),引导学生进一步变换把握条件,在遵循认知规律中使他们深入理解“曲线上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问题,使他们在变中“活”学了知识,增添了解题的新鲜感,激发了思维活动,促进了知识的融会贯通.

(2)“变”背景.背景主要是描述、说明数学习题的限定条件、范围、图形等题设因素.在数学习题训练活动中,教师坚持在习题所蕴含题设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变换背景适当改变题设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参与问题探究.如,在“圆上的点到定点的距离的最值”问题上,创设了如下变式训练.

教师以学生熟悉的问题背景为起点,借助变换数学习题的形式,为学生搭建起新的问题背景,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指引他们深入理解在不同背景下将所求问题转化为已熟悉背景下的问题,把握新知识和已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逐步递进的变式探究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和创新意识,积累探索经验,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变”结论.在讲评活动中,教师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情况灵活变换习题结论,通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引导他们深入推导、领会、总结问题,增强学生解题的挑战性,这是数学习题变式训练的有效方式.如,在开展关于“定义域”问题的探究中,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积极把握有意义的条件中探求函数的定义域,设置下列训练.

教师利用了变换习题的结论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函数的定义域,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他们在积极探索的同时广泛开展互动讨论、小组合作,深入挖掘变式习题训练活动的意义,在变换中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3.揭示本质,创新升华

“变”之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针对参与变式训练的实际情况进行概括总结,促使他们通过变式训练更有效地揭示数学本质,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变式探究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一是要利用变式训练,引导学生对习题的条件、背景、结论、图形等变换训练方式进行有效梳理,提炼数学规律,系统整理出有效的训练方法;二是要指引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宽视野地思考与探究数学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学会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训练方法,善用联想、类比、推广等技巧,增强发散思维和应变的能力,深刻理解体现于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三是要鼓励学生勇于构思和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激发学习潜能,发扬自主创新精神.

三、“变”的回顾――自查自纠,总结反思

回顾,即教师在开展变式训练活动后,要适时与学生一起做好自查自纠、补缺补漏,并积极进行总结反思.笔者在日常数学变式教学中提出了要做好教学回顾,必须坚持做到“两查三思”.

1.“两查”是变式教学的再反馈

(1)教师自查.为了更好地适应、促进讲评课教学的需要,实现师生之间信息沟通,教师在数学习题讲评教学后必须进行有效自查.如,在讲授新课、复习课、专项习题课等课型中的讲评方案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求参数范围、极坐标方程及参数方程、函数的单调性、函数中的恒成立问题、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求值域、求解析式等具体题型的变式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变式题型的设置是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以表现、训练和发展;习题变式训练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目标,是否能有效渗透必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等等.教师通过关注学生在习题训练活动中的实际成果和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微调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

(2)学生自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查自纠,如利用自主订正查找训练中的薄弱点并进行查漏补缺;借助组内互评检查在训练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并及时调整学习情绪和状态;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小组中体现的角色和作用,督促自己更深入地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查,增强他们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实现有效学习.

2.“三思”是变式教学的再思考

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笔者认为,数学习题讲评课中实施变式教学应做好“三思”.一要通过具体教学过程,反思习题讲评课前的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讲评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习题讲评预设的深度和范围是否贴近学生学情,习题变式的预设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学龄和心理特征;二要反思讲评课中的实况,如课堂“意外”的处理效果,课堂中有利于教学的生成性资源要素的捕捉和利用,师生课堂互动的情况等;三要反思讲评课后的实效,重在反思学生是否真正达到了习题训练的预定目标,获取了预期效果;此外还有,学生的想法和建议、课堂教学中亟须改进的方面、是否有更好更有效的讲评训练模式等都是教后必须认真反思的重要问题.

总之,数学习题讲评课的变式教学也是一个完整的教与学过程,根本上就是师生双向互动的交互学习过程.在数学变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立足于课堂实际和学生学情,优化设计变式训练,一定会指引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有效地解决变式问题,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肖巧玲.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上变式教学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

篇13

一、提升演示效果,启发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是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演示物理现象的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有明确的目的,通过实验的演示进行理论的讲解,将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然而,演示实验不是搞把戏、耍魔术,实验力求简单、明显、高效,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恰当的安排物理实验,关注学生的感知,突出物理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并积极的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实现学生对实验的观察、思考、分析,从而总结出物理理论.

比如学习《电磁感应》时,准备简单的仪器:一组干电池、一只小灯泡、一段导线、磁针和磁石.简单的实验现象:灯泡接通就说明有电,磁铁靠近磁针就说明有磁;这个现象学生都知道为什么.然后把磁针靠近带有电流的导线,发现磁针偏转;去掉干电池连接电路,将磁铁在导线上快速晃动时,灯泡就会发出微弱的光.简单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势引导学生对现象的思考,磁针偏转了说明有磁产生,灯泡发出微弱的光说明了磁也能感应生电.学生在观察中顺利的分析了实验现象,从感性逐步的上升到理性,加深了对电磁感应的理解.通过这样简单的实验,有效的启发了学生的思考,并指导学生怎么观察“看到了什么?”;对学生提出思维任务,指导学生“怎么来分析?”;经过分析交流,学生自主总结“实验的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条理清晰、逻辑性强,顺利的实现课堂教学.

二、组织学生实验,积极自主参与

学生实验能够让学生触摸实验仪器,掌握仪器的构造、原理和正确的使用方法,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效的对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实际设置学生实验时,要结合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实验能力,灵活的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将教学内容融合在学生实验中,学生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感知物理探究的基本方法,灵活的将知识深化与活化,珍惜学生实验的机会,以增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学生实验的实用性、高效性.

比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教学的重点给学生阐述同一地点做自由落体的任何物体其加速度都是重力加速度.课本上通过“闪光照片”进行实验,但是学校不具备拍摄闪光照片的条件,讲授起来缺少说服力.然而,在“运动的描述”中学生学习了“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并且对使用方法、加速度计算都非常熟练,可以巧妙的改装学生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代替“闪光照片”,不但更具有说服力,还更具有操作性,学生亲自操作、分析、计算,成功的在实验中探索物理规律,深入揭示了科学本质.通过这样简单的学生实验,将学术研究拉近了学生身边,用“做实验”代替学生“看实验”,生动、直观的实验代替教师枯燥的讲解,使学生由课堂的“接受者”变为了“参与者”,学生了解了实验、学会规范操作,建立了自信,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引导科学探究,激励创新精神

兴趣激励欲望,欲望唤醒意识,意识激励探究.教学中,结合高中物理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与学生能力培养的切入点,建立合适的、探究性的问题来进行实验,设计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做铺垫,激励学生积极的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有目的的寻找已有知识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在企图用旧知识解释现象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将探究与物理知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灵活的调整自己的知识,积极主动的应用知识,在旧知识上实现突破,实现创新.

比如学习《单摆》时,借助单摆来切入主题:为什么小李从广州买回的摆钟到了北京就会相差几分钟,摆钟的质量绝对没有问题,那问题又出现在那里呢,影响摆钟周期性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就会对从温度、地理位置、摆长、重力做一些猜想,由低切入点将学生领进探究的氛围,大胆的进行猜想和假设,适时的引导学生正确探究,分析单摆的震动周期与摆球的振幅、质量、摆长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由感性的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探究,在组织学生相互交流、分析探讨后,得出“控制变量法”的使用,研究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角、质量、摆长和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后,一一的进行实验, 从而顺利的得出相关的公式.在探究实验中,学生从解决问题中获得了满足感,使课堂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学生逐渐的学会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体现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优越性.

四、精选课外实验,丰富拓展视野

生活中的物理无处不在,课外实验是物理常规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课外实验设计时,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创建课外小实验,通过课外实验的内容、要求,让学生有目的的尝试实验的创新,让学生在课外实验这个开放的、活泼的、自由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巧妙的借用生活中的素材,利用玩具手枪来测量子弹射击速度;利用电视荧光屏做“静电实验”.学会就地取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另外,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验做出解释,阐述实验原理和重点环节,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比如学习《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实验,改进实验方案,巧妙的利用三角板对实验进行改进,画出玻璃砖的边界和入射光线,将玻璃砖的另一边与三角板顶角接触,透过玻璃砖,通过移动三角板的方式来调整三角板的斜边与入射光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三角板的斜边就是折射光线的方向.实验的这种改进,学生们都很兴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验中来,制作几组对比验证.通过这样的改进,打破了课文知识的禁锢,使实验具有了很强的操作性,树立积极探索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从基础知识出发,灵活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在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了高中物理课堂.

篇14

师:上课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平时你们喜欢什么水果?

生:我喜欢吃西瓜、桔子。

生:苹果更好,品种多,酸的、甜的都有,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生:我更喜欢葡萄,晶莹剔透的,像玛瑙,像翡翠,看一看,就让人直流口水……

师:许多水果原本不是我们本地出产的,譬如葡萄,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样传到我们这里的吗?

生(异口同声地):想!

师(板书):今天我们学习《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看到这个题目,你都想了解哪些知识?

生:西域在什么地方?

生: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师:好!那我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位置,阅读一下课本,看能不能找到?

生:找到了。西汉时期,人们把现在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师:这位同学找的非常准确。大家翻开地图册,根据图上的标尺大体估计一下,当时的都城长安到西域有多远?

生:4000公里!

生:6000公里!

师:在当时交通工具非常落后的情况下,这么远的路,当时的人们会坐什么去呢?

生:骑马吧?这样会很快的。

生:骑骆驼,甘肃和新疆的许多地方都是沙漠,马很快会渴死的,你没看见地图册上行走路线上都画着骆驼吗?

师: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当地的知识?比如,地理位置、气候、物产等。

生:我们地理课本中学过当地满是沙漠、戈壁滩,几百里范围内不见人烟……

生:许多诗句都可以看出当地的气候特点,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

生:还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出了当地苍茫辽阔的景色。

生:新疆的温差变化很大,所以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据说,正是因为这一点,新疆的葡萄等水果比我们这里的甜。

……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通过这些我们对新疆和西域的地理环境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这里地处偏远,苍茫荒凉,天气温差大,时常飞沙走石,环境异常恶劣,再加上落后的交通工具,去西域一次也要走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那么汉朝为什么要派人出使西域呢?大家阅读一下课本,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寻找一下其中的缘由。

生:秦末汉初,中原战乱,匈奴乘机夺取河套地区而且继续南下,百姓长年生活在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动荡生活中。

师:很好,看来你的知识很扎实。正是匈奴入侵中原,才有了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张骞出使西域一定会遇到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你能发挥丰富的想象,用你的生花妙笔描写一下他出使西域的一天或者一件事吗?

(师生交流)

师:大家写得非常好,给我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从他身上你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生: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生:持之以恒,永不退缩。

师:你知道是什么力量促使张骞克服种种磨难,顺利完成使命的吗?

生:是为国家为民族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断激励着他,他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安宁而战。

生:我想他是一位文化的传播者,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当地的贫穷落后,更想把当地的文化传到内地,譬如胡萝卜、葡萄、石榴、核桃、汉血马等。

生:汉朝的铸铁、开渠、凿井技术、漆器和金属工具等也传入中原。

师:在交往中,这些西域的小国仰慕西汉的强大,纷纷归顺汉朝,于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专门的机构来管理西域,它是――

生:西域都护府。

师: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有什么重要意义?(生在课本中找出答案,师生交流)

师:张骞通西域后,使者商人们走出一条丝绸之路,谁能概括一下,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生:这条路从长安到欧洲,经过河西走廊、新疆和西亚,这是一条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之路。

(师生畅所欲言,师适时鼓励,生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