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范文

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国内农村电商研究现状

篇1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农产品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历程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

计划经济时期,供销合作社按照国家和政府的意志对农产品进行统购包销,是组织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它由总社、包括省、市、县级社在内的联合社和乡镇一级的基层供销社组成,所以是一个上下连接、覆盖城乡的全国性流通网络,在当时起到了连接城乡市场、促进城乡物资交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同时,城市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1991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搞活农产品流通的通知》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农产品流通体系。1992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市场开始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决定农产品流通、连接城乡市场的作用逐渐弱化。自此,农产品开始大量涌入农产品批发市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数量和规模都成上升趋势。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壮大,使得大量农产品进入以零售为主、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集市或农贸市场。随着经济的繁荣,集市和农贸市场的管理和发展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例如基础设施落后存在安全隐患,场内规章制度不健全,对保鲜、保活、卫生检疫等方面不够重视,交易秩序混乱等。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管理、规范农产品流通秩序。与此同时,随着对自身健康及食品安全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去超市买菜。所以,农产品进超市,以及对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成了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

以上传统的农产品流通中,流通渠道过长,物流技术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已经不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所以农产品电子商务应运而生。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跨区域交易,扩大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节约交易费用,提高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

然而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存在不足之处。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上依然存在销售品质低劣农产品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无法消除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农村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使农产品回归农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只要电子商务贸易主体或者贸易对象涉农,就可称为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可以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准确对接,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生产者的情况,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同时也对生产者起到监督的作用。从供需角度看,一方面市场上对高品质的农产品需求量大,另一方面,高品质农产品供给又不足,低劣农产品充斥其中。2015年11月10日,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进行改革,提高竞争力。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供给侧”的疏忽,造成了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难以满足的困境。农村电子商务使得生产者准确获取消费者需求信息,按照需求量组织安排生产,能够实现供需平衡,恰恰迎合了“供给侧改革”。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电子商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也较为成熟。国外关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主要包括发展现状研究、商务模式的研究和物流供应链的研究等。

1.发展现状研究

英国学者Warren和Martyn(2004)通过对本国农产品电商的调查,提出本国农产品电商普及缓慢,农民对网络的使用率太低。希腊学者N.Manouselis、A.Konstantas、N.Palavitsinis、C.Costopoulou和A.B.Sideridis(2009)通过对希腊农产品电商市场的抽样调查,并对产品、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希腊目前的农产品电商发展趋势较好,农产品企业相继出现,但其提供专业技术和知识支持等服务太少,电商的基础设施在乡村地区还不够完善,与国际接轨仍有困难。

2.商务模式研究

美国学者Ivanic(2001)指出,农产品贸易依托互联网进行,让销售方式得到了根本改变。美国学者W.Wen(2007)以知识管理为基础,对农村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创新。澳大利亚学者Molla(2011)对澳大利亚农业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进行交易的方式做了研究,并指出了澳大利亚农村电子商务存在信息处理系统不完善的问题。伊朗学者A.Ali(2011)分析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情况,并以此创新了伊朗农村电子商务新模式。

3.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研究

英国学者H.Renting(2003)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助于通过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追溯来进行农产品质量追溯。美国学者Wooseung Jang等(2009)通过构建农村中小企业物流模型,证明了中小企业发展合作社有助于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Ruiz Garcia等(2010)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搜和跟踪,将更有助于了解农产品的物流情况。瑞典学者Techane(2011)在农产品电子商务条件下,对食品供应链的网络集成化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从国外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在准确把握本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行商务模式创新,目前更多地是进行物流配送和供应链的研究。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研究整体来说稍有滞后,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物流配送等五个方面。

1.商务模式研究

杨静等(2008)将农村电子商务分为P2C2B、B2B和P2G2B(P 为个体农户,C是农业协会或合作社,B为涉农企业或大型超市,G是政府)三种模式。侯晴霏(2011)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是商务模式、物流模式和运营平台,并提出区域对区域、区域对商家和商家对区域三种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叶秀敏(2011)按照交易主体分类,认为当前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可以分为A2A模式(人与人)、A2C模式(人与消费者)和 C2C模式(个人卖家与个人买家)三种。韩剑鸣(2013)提出P2G2B(农户―政府―农产品需求部门)和B2B&C(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需求企业+个人需求者)两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郭承龙(2015)提出由核心单元(运营单元、美工单元、客服单元、推广单元和配货单元)、紧密单元(生产单元、仓储单元和采购单元)、辅助单元(电商协会、融资单元、培训单元)等组成的农村电子商务共生系统结构,并根据这种共生结构将农村电商模式划分为寄生模式、非对称模式、偏利模式、对称模式和一体化模式等。

我国对于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的局限在于一是没有形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式分类,二是提出创新模式之后很少进行可行性分析。

2.案例研究

有学者以某一地区为例创新了农村电子商务模式。吴晓萍(2010)对安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徽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模式,一是组建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把农民、企业、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绿色产业链模式,二是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赵蕾等(2012)以石家庄市为例,介绍了石家庄市实施农超对接的情况,认为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超对接是石家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种新型模式。

还有人总结了典型的“自上而下”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2010年,中国社科院信息中心与阿里研究中心通过对江苏睢宁沙集镇的调研,首次提出“沙集模式”。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2010)指出,“沙集模式”指的是个体农户自发地使用电商交易平台进行家具的交易,获取收益后吸引其他农户复制该行为,带动家具制造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由此促进了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马凤兴等(2013)总结出在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带领下,农户网商成为北山狼户外用品的分销商,注重打造“北山狼”自有品牌的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北山模式”。郑春峰(2015)进一步对浙江义乌“青岩刘模式”进行总结,得出“青岩刘模式”是网商形成区域联盟,以提高对上游批发商的议价能力,保证产品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吸引相关配套产业加入市场经营。

上面三种典型的农村电商模式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农民最先自发组织起来的电子商务交易活动,不同之处在于“沙集模式”和“青岩刘模式”品牌意识差,商户分散经营,而“北山模式”则相反,因而更具竞争力。

3.现状与对策研究

于小燕(2009)从我国农民上网用户比例很低且尚缺乏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农副产品物流滞后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并提出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特色品牌农业等对策。张健(2009)分析了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指出要想加快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等。陈亚洲等(2011)认为农民电子商务意识不够,基础设施薄弱,且多数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服务效率低,由此提出了以市场需求为驱动力,农户、政府、企业三者之间共同协调配合的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建议。徐芳(2012)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所处的信息环境、农业自身存在的缺陷和政策、法律等软环境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现状,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农民的积极参与,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

可以看出,为了突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困境,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加大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国内文献大多只是分析现状,查找原因,然后提出相应对策,并没有对对策实施的效果进行实证研究。

4.平台建设研究

孟晓明(2009)指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分为四种,分别是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协同电子商务平台和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李红等(2011)提出基于供销社创新农产品供应主体,建设现代农产品流通信息体系,构建农产品、食用品标准体系和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渠道等。张胜军等(2011)分析了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农产品商务信息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在内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建议。弭凤峰(2014)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原理,结合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的实践经验,提出建设以“小超市、大连锁”为特征的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平台。

5.物流配送研究

一些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模型进行了研究。文龙光等(2011)针对我国农村地区开展区域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的配送解决方案。刘维(2013)在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新型物流配送模型。吴勇杰(2013)在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分析的前提下提出以邮政为基础在城镇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配送新模型,并指出该模型的不足之处。

另外一些学者从其他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进行探索。苏珊珊(2014)对辽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进行了SWOT 分析,其中优势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持提供了便利条件;劣势是农村物流企业规模小,物流信息水平化低,服务功能单一;机会是物流需求量增大;威胁是政策不够完善。刘利猛等(2015)认为农村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良性互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协同发展,提出了重点建设县级以下物流配送体系等建议。

综观国内文献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研究,可以发现缺少对物流配送模型和物流配送效率等的实证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经历了供销社――集市和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从国内农村电子商务的文献可以看出,尚无学者研究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也没有从发展历程这一新的角度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其他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国内学者对农村电子商务定性研究的多,定量分析的少,不论是从商务模式、案例研究、现状与对策、平台建设还是物流配送方面,很少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目前尚缺乏农村电子商务条件下经济效益的评价、农村信息化测评体系、物流配送效率等的研究。

国内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电子商务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应用的研究,比如说物流问题,没有关注电子商务在引导农产品生产方面的作用。此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只是农村电子商务的一部分,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对象是农村商品,例如“沙集模式”中的家具、“北山模式”中的户外运动用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惠及“三农”的不只是农产品,还有其他农村商品。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聚焦在农产品电子商务,忽视了除农产品外其他农村商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作者单位:1.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2.北京工商大学文科实践中心)

参考文献:

[1]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117-121.

[2] 侯晴霏,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2011,(5):5-8.

[3] 叶秀敏.三种模式惠“草根”――当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信息化建设,2011,(11):7-9.

[4] 韩剑鸣.农村电子商务供应链发展模式及定价探讨[J].商业时代,2013,(17):43-45.

[5] 郭承龙.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J].经济体制改革,2015,(5):110-115.

[6] 吴晓萍.安徽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2010,(3):117-119.

篇2

【关键词】邮乐购;农村电商;物流;研究

“邮乐购”是邮政部门为了贯彻国家富民政策,依靠邮政专业网点优势,凭借邮政部门社会影响力及服务性,打造的服务于人民的公共服务平台。“邮乐购”在最初阶段需要凭借政府提供的大力支持,全面发挥邮政优势为电商发展提供设施支持,同时与各大线上网购平台及线下零售市场相结合,推动“邮乐购”通过农村电商网络平台获得发展;期间,邮乐购为了能够提升农产品营销效率,促进自身现代化发展,利用农村邮政网络优势、农产品经营产业及销售渠道,与农产品领军企业及销售渠道建立合作关系,树立领军企业及营销渠道协同发展的市场局面。2016年,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竞争激烈,“邮乐购”在竞争大军中独树一帜,走在全省电商前沿。在“互联网+”的社会环境下,加强优化物流设施建设,强化农村企业合作力度,形成大众配送规模,是当前电商及农村电商物流发展需要快速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针对贵港市电商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农村电商物流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因素,基于贵港市自身特点提出优化策略。

1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1.1农村发展现状

1.1.1农村基本发展情况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贵港市常住人口大约为431.6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1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大约为215.82万人。近年,乡村户数、乡村总人口及从业人数逐渐呈现上升趋势。1.1.2乡村经济发展现状“十三五”以来,贵港市关键性经济作物产值始终保持增长态势,推动农产品经济不断发展。2020年贵港市粮食产量高达146.8万吨,其中水稻播种面积大约为311.4万亩,水稻产量高达122万吨,全市粮食产值超过47亿元;全年水果产量高达50.56万吨,年末果园种植面积超过103万亩,水果及果园种植面积同比增长分别为15.8%、3.3%。近五年,贵港市农林牧渔等产业均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长值超过4%。综合来讲,贵港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使农村电商业发展具备一定自然优势。

1.2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1.2.1电商综合发展状况2019年,贵港市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全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全市电商成交额超过13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1%。电商产业快速壮大。2019年,贵港市简易家具、电子信息、运动服饰以及生鲜水果、旅游等产业电销成交额均高达亿元以上。全市通过第三方平台创建的跨境网络营销商户超过80家,跨境电商境外成交额超过2亿元,其中,简单的木制品及工艺品的销售总额分别超过2000万元、1600万元不等。电商扶贫获得明显效果。全市商务机构联合企业设立“京东———贵港馆”以及“贵港扶贫市场”等平台,通过电商平台推广富硒农产品,开拓农产品营销途径,主打百香果、红薯以及白玉甘蔗和沃柑等“网红”农产品,仅这四种农产品全年网络营销额度超过8000万元。以上情况均体现了贵港市电商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逐步进入迅速发展阶段,是促进广西消费增长、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打造现代服务产业的重要动力。1.2.2农村物流发展状况当前,贵港市农村物流产业逐渐从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物流模式过渡。首先,主流产业多样化发展。主流产业由快递、仓储、邮政以及运输等方面向加工、生产及流通方面拓展,特别是向农产品深加工至营销方面扩张。从当前阶段贵港市农村物流发展现状来讲,农民及农业生产机构是主要生产力,乡村供应及营销物流规模较大,比如农产品批发、经销合作产业等。其次,政府持续向乡村物流提供支持。中国快递行业规模始终排在世界首位,广泛覆盖全国各个村镇。贵港市与其他地区制定战略合作目标,希望通过互相扶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等方式,促进在网络规划以及项目建设和农产品营销渠道建设、管理及电商等范围内的合作,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最后,物流产业与农村经济现状之间出现冲突[1]。社会现代化发展及服务通过物流产业得到体现,贵港市乡村经济呈现出自产自销的态势,不符合农村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一则自产自销的发展定势造成贵港市无法实现规模化发展目标,服务性能有待提升;再则,农产品加工无法形成一定特点,不能有效促进乡村物流产业市场开发。

2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遭遇的瓶颈问题

2.1乡村群众参与电商观念有待加强

乡村群众人员结构存在一定复杂性,受教育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农村地区很多居民是留守儿童及老人,虽然部分地区有青年人群居住,不过很多人的文化水平处于初高中阶段。尽管网络宽带已经广泛普及,但是基本用于看电视及玩游戏,网络资源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发挥经济效用的机会渺茫。农村群众受自身观念及受教育程度影响,对于网络交易、电商等概念缺乏认识,对于信息科技及网络了解不够深刻,通过电子商务完成购物的观念及操作能力有待提升,无法充分认识电商对于农产品外销及工艺品下乡等网络平台的作用,潜意识只认可传统的实物交易模式,对于新兴的网络交易较为陌生,致使乡村群众参与电商的观念有待加强,使乡村地区的电商物流受到很大影响。

2.2乡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国内乡村电商起步较晚,物流产业严重缺乏基础设施,特别是乡村农产品冷链物流,储运保管、道路运输等设备均无法使电商物流需求得到满足。此外,乡村各个村落较为分散,特别是新疆、以及青海等牧区,有些地方甚至没有公路通达,更遑论建设乡村物流快递站点[2]。很多电商及快递企业在此类偏远山区成立的快递站点通常只能到达县、乡、镇一级,很难实现“村村通”的服务目标。与城市成熟的物流产业相比,乡村电商物流当前需要完善道路、储运、保管、通讯及网络等基础设施,即使实现邮政通讯的行政村,其他自然村仍需要自行寄取货物,使乡村电商物流的长远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2.3乡村电商物流成本要求过高

国内农村地区电商物流兴起时间不长,物流产业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很多电商及物流产业服务站点通常只在县及乡镇或者经济发达的乡村出现。再有,农村地区村落及人口过于分散,快递收寄站点存在一定距离,同时交通不够便利,使农产品网络交易受到很大限制,从而造成物流配送时间及成本消耗过高。很多快递公司对于农村订单缺乏接收意愿,并且乡村物流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使农产品竞争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导致乡村地区的电商推广受到很大限制,成为当前乡村电商物流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与国际物流成本进行比较,国内农产品物流环节消耗量已经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近28个百分点,物流消耗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的30%左右,而其他发达国家的物流损耗仅占总成本的3%,由于差距过于庞大,使得国内农产品市场近95%的电商处于亏损状态[3]。

2.4农村网络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随着国内宽带战略的逐渐强化,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较快,不过乡村地区互联网覆盖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地区不同,发展状况也存在差距。相较于城市互联网信息化发展程度,乡村网络速度、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安装、运维等环节均有较大差别。当前,乡村推广电商物流需要网络信息化技术给予支持,由于受地理环境、运输条件、网络科技及专业人才等因素制约,电商运营网络产生意外状况时,无法及时得到维修,使得网络交易无法正常进行,特别是具有较高时效性要求的生鲜农产品交易。再有,很多乡村群众严重缺乏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技能,通过网络平台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有待加强,基本需要利用移动通讯或社交传播等途径知晓市场信息,网络交易量较为零散。乡村现阶段缺乏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无法为交易双方提供有效的主体信息或者存在信息不对等现象,极易错失农产品最佳交易时间,使得物流配送及储运等相关资源遭到严重浪费。

3破解贵港市农村电商物流瓶颈的有效路径

3.1在农村范围大力推广电子商务产业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无法充分了解乡村电商产业,对于电商的参与意识有待加强,传统实体交易理念根深蒂固,参与电商网络交易仍需要一定时间进行过渡。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推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加大乡村电子商务传播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乡村标语/标牌、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大力提倡电商经济发展优势,强化乡村群众参与电商模式观念。首先,利用新媒体进行专题报道,邀约各大新闻媒体、报社等具有权威的机构,针对乡村电商发展优势进行专题报道。其次,张贴标语标识,充分利用条幅、LED显示屏以及移动广告车等宣传途径,广泛传播电商知识,为乡村群众打造电商服务环境。最后,发放宣传资料,在乡村、集市等人口密集的地区,安排宣传咨询窗口,为乡村群众提供电商知识专业咨询服务。

3.2快速优化农村电商物流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受通讯、运输等基础设施环境影响,农产品加工、质量检验、储运、保鲜及包装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硬件设施建设不足使得乡村电商、物流发展及服务质量均无法满足发展需求。所以要求工信、交通、农业以及邮政等政府机构和电商及物流企业协同发展,促进乡村电商物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优化乡村电商物流服务体制,推动乡村电商及物流产业健全发展。首先,快速建设乡村通讯基础设施,加快光纤网络普及范围,推动通讯网络提速降费,快速扩大农村公共服务网点免费网络覆盖面积。其次,应该提升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发展速度,政府在生鲜农产品物流、质检、冷链、储运以及包装等环节给予资金及政策支持。再次,邮政机构及其他民营物流企业应该强化服务设施及系统共享力度,迅速加强农村物流网络基站建设,加设农村快递网络站点,缩减物流成本。最后,交通运输方面,政府应该加强输运硬件设施维护力度,优化城乡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提高农产品运输质量。

3.3建设县乡村三级乡村电商物流服务系统

发展乡村电商物流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是农村综合业务量及消费群体不够集中,物流企业通常仅在县或者乡镇地区布置网点,顶多在行政村设置便民服务网点,很难使大部分自然村的物流需求得到满足[4]。为了能够有效降低乡村电商物流网点的建设成本,需要交通、物流产业、网络营销及邮政部门相结合,构建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服务系统,发挥县级区域优势,展示“多站合一、服务通网、网络共享”的强大优势,协同建设网络营销、专业培训及服务的综合渠道,探索符合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农产品储运、生产、包装以及营销过程中提供助力,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信息化发展,推动县乡村三级电商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具备综合性能的乡村电商物流服务机制,降低农村消费群体收集营销信息、储运损耗、农产品加工等环节的成本压力,避免中间环节成本损耗过高,压缩物流运输周期,确保农产品营销渠道通畅,保障农产品新鲜度。

3.4提高乡村电商物流信息化水平

农村信息网络化发展进程较为缓慢,市场信息传播速度也较慢,基本需要依靠移动通讯及人际关系获取市场信息,使得农村电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到严重干扰。首先,需要对相关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关联机构融合、对接,利用“互联网+农业”为农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支持,推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实现统一管理。其次,基于农村电商物流建设需求创办专业网络平台,用信息流引领资金、人才、产品及技术等重要因素,突破乡村物流信息迟滞性缺陷,发挥“互联网+物流”在市场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优势,通过物流信息数据库,及时公布及接收农产品营销、储运及物流等相关信息,追踪产品信息,提高物流产业服务水准及储运效率,最大程度保证物流速度及农产品新鲜度。

4结语

2020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提到,“坚持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开拓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同时促进农业供给侧创新,培养乡村新动力的主要动能。为促进乡村电商物流产业快速发展,政府陆续推出和电商物流有关的发展策略,并提供破解途径,为推动乡村电商物流产业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廖瑜婷.漳州出台推进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四条措施[N].闽南日报,2021-12-08(002).

[2]岳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六曲河镇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06):93-94+104.

[3]孙艳.基于合作博弈的西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6,38(8):4-5.

篇3

 

关键词: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现状;问题;对策

 

2014年以来,江苏省级财政商务发展资金已投入1.2亿元,用于农村电商发展。江苏省为了加快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2017年8月14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行动计划(2017—2020年)》(苏政办发〔2017〕112号),进一步释放农村电商发展的活力,将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推向新的,电子商务在农村开花结果,成果喜人。

 

一、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收效显著,位于国内领先地位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地方特色农产品驱动和传统产业衍生驱动的农村电商模式,在经济产值、示范建设、拉动就业方面效果突出。截至2017年底,全省网上活跃店铺87万家,在“淘宝”(包括“天猫”)平台的县域活跃店铺23万家,其中农产品网店15万家,农村电商规模达到879.4亿元,其中农产品电商规模达到360亿元。江苏省拥有7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还创建了28个省级电商示范县、125个省级电商示范镇、310个省级电商示范村、50个乡镇电商特色产业园(街)区。电子商务激活农村资源,推动县域经济转型,演绎农民变网商、大学生返乡创业的乡村振兴景象。数据显示,2017年江苏省农产品网络销售直接带动农民就业超过260万人。阿里研究院统计显示,江苏省淘宝村数量已增加到262个,在全国位列第三,遥遥领先。

 

(二)农村电子商务百花齐放,呈现多元化发展形态自2013年后,以电商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子商务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零散分布到集群化发展,江苏各地农村电子商务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呈现百花齐放、多元化发展形态。有依赖地方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如沭阳花木电商、阳澄湖大闸蟹电商等;也有依赖于当地手工、工业、贸易资源优势发展的工贸型电商,如南通家纺电商、扬州玩具电商、常熟服装电商、舟山核雕电商、东海水晶电商等。

 

随着农业多元化发展态势,以乡村旅游、农业生态观光、采摘体验的农业旅游观光电商发展迅猛,尤其是苏州借助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带动了当地乡村旅游、民宿、生态观光、采摘等服务电商的发展,如苏州太湖东西山旅游、阳澄湖莲花岛、旺山生态旅游等。另外,以沭阳、睢宁电商村的发展,也拉动了当地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参与主体越来越多元化

 

目前,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的不断深入化,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主体不断多元化。由原来以农村农民网商为主体的模式,逐步拓展到政府力量引导,“阿里”“京东”“苏宁”和供销社、邮政及地方平台服务商共同参与的生态化电子商务模式。

 

2013年前,基本上是以自发新农人围绕“淘宝”“京东”“天猫”平台开展的电子商务模式。

 

2014年开始,“阿里巴巴”的“千县万村”、“京东”的“千县燎原”计划相继推出;“阿里”“京东”“苏宁”建立地方服务站,推动农村电商发展。

 

2015年,江苏省供销总社和江苏邮政的供销e家、邮乐网加入农村电商阵营。

 

2016年,以地方电商平台中国蟹库网、生鲜食行及农产品平台相继成立或深度发展,围绕农产品上行、物流、人才、金融、新零售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地方农村电商发展。

 

2017年底,江苏邮政已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57个(一县一中心)、乡镇(社区)电商服务站2099个、“邮乐购”加盟店26124个,农村电商运营团队人员达2381人。全省立足“邮乐网”开通地方馆26个,上线运营农产品项目2000余个,涉及624个行政村。

 

2018年4月27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苏果超市、先农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三者将共同打造服务城市社区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的全新电商模式,促进城市社区农产品消费升级与农村农业的供应链升级。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仅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开拓了更多形式和渠道,同时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生态保障。

 

二、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与处于领先地位的浙江、广东尚有差距

 

尽管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收效显著,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在农村电子商务方面与浙江省、广东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阿里研究院2017年度淘宝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份,浙江省淘宝村数量为779个、广东省淘宝村数量为411个,分别是江苏省淘宝村数量的2.97倍、1.57倍。其中,在电商创业最活跃的淘宝村前10名里,广东省占据5位,浙江省占据4位,江苏省仅有1位。在十大淘宝村集群中,浙江省占据6席,江苏、广东分别占据2席、1席。综合分析看,这一方面是由当地产业基础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地方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原因。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中国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2017》显示,从规模、成长、渗透、支撑4个维度看,尽管江苏、浙江、广东都位于全国电商发展的先导区域,但是在综合排名上广东、浙江位列第一、第二,江苏综合电商发展水平却位列第五。无论从规模指标还是成长指标、支撑指标来看,江苏省电商发展水平与广东、浙江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二)区域内农村电商发展不均衡

 

单独看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该省农村电商存在着明显的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总体表现为苏南地区农村电商发展整体领先于苏北地区,而以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常熟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明显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苏南区域由于经济基础好,整体农村在第三方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电商已取得不错的收效,在农村配套电商物流、培训、产业园环境上优势明显,并且已出现了一些运营良好、收效显著的独立电商平台,如生鲜食行、中国蟹库网、飞果网等,而苏北地区绝大多数农村电商还处于在在第三方电商平台初期发展阶段。当然从发展典型的角度看,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常熟农村电商发展处于江苏农村电商的绝对领先地位。尤其是睢宁和沭阳,从地方政策支持、配套电商环境、农村电商产值看,其在全国农村电商都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2017年阿里研究院淘宝村发展报告显示,在绝对的淘宝村数量上看,宿迁、徐州、苏州占比达70%以上,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三)农村电商面临电商生态、原有产业体系升级

 

从电商发展的终极情况看,所有电商发展终要经历人才、物流、金融、产业链升级等共同问题。由于江苏省农村电商发展在国内相对领先,因此农村电商发展遭遇的问题也相对较深。

 

第一、在经历了初期国内电商红利期粗放式发展后,地方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产品低端化、同质化,价格战恶性竞争等问题突出。与此同时,地方低端产业无序发展、重复建设、结构供给能力不足、产业链上下游研发和营销策划、品牌包装能力薄弱,造成行业增长乏力、经营下滑。

 

第二、在经历广泛的电商政策、产业政策推动后,普适化的电商扶植措施带来边际效应已接近尾声,以前宽松的产业园优惠政策、普及性的人才培训措施、物流、金融支持政策已不能满足新阶段农村电商发展的需要。

 

第三、移动、社交电商时代到来,固有的PC时代的电商流量思维、产品思维已不能满足当下移动互联网群体需要,农村电商经营需要新思维、新手段、新方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在初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有电商意识薄弱、网络运营能力薄弱等。但一旦发展到后期阶段,则会出现一些深度问题:受人才、物流、资金限制造成的电商生态未能平衡发展,成本提升效益下降;受产品开发、品牌包装、供应链深度运营限制造成的产业发展“瓶颈”,呈现低端恶性竞争;农村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地方自然和经济生态遭到破坏,缺乏可持续增长性。这些问题无论是在江苏省电商发展相对较慢的区域,还是在徐州睢宁、宿迁沭阳、苏州农村电商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三、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对策

 

南京大学罗震东教授在分析淘宝村消失现象时说:淘宝村有增长就有消失,消失的原因主要在于进一步发展受制于三个困境:一是过度竞争导致的产业内卷化;二是弱管制力下乡村空间建设失序;三是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带来的供需矛盾。

 

江苏省农村电商尽管发展快速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与浙江、广东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整体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而更为深层次的是电商思维和手段更新、电商生态体系的协调发展、地方产业的升级换代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有效解决对策。

 

(一)对内开展经验交流、互助帮扶,拉动江苏省整体区域电商快速发展

 

沭阳农村电商模式、沙集农村电商模式、苏州常熟电商模式在国内农村电商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它们不仅是农产品电商、工贸型的典型代表,同时也完整地经历了电商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推动、人才培养、产业园、物流、配套服务环境的发展问题。尽管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尚有新问题不断出现,但是作为国内的“带头大哥”,在各方面的行为举措还是值得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借鉴和学习。

 

第一、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集地方相关领导、社会组织、农商户三级联动的交流互助组织,定期开展交流、参观、学习、互助帮扶活动,通过交流学习、定点帮扶,将一些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行为举措真正落在实处。

 

第二、学习睢宁电商精准技能培训的经验,将电商培训真正贯彻下去,将贫困人员作为重点培训对象之一。通过培训帮助有电商创业就业意愿的贫困户掌握电商创业技能、提高操作能力,再引导其参与电商创业就业,根据创业人员的现实情况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实施精准分类培训。

 

第三、借鉴沭阳电商用人的策略,一方面优化乡村领头人队伍结构、提升素质,实施“金种子”乡村人才集聚培育计划;另一方面,建设返乡创业青年人才数据库,为他们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系统服务,推动他们成长成才,为真正的解决人才问题探索可行之道。

 

(二)规范市场、引导产业升级换代,促进电商生态健康成长

 

第一、规范市场。强化地方电商监管体系,对假冒伪劣、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电商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恶性价格竞争、侵犯品牌、知识产权的行为予以严厉惩处,营造地方产业、电商环境诚信合法经营的环境。

 

第二、引导产业升级换代。严格管控审批低效重复的产业投入、产业建设,有效利用电商由营销端向供应链、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原理。引进先进科研技术,领先设计、营销策划、品牌包装人才,在资金、审批、税收方面给予优惠,促进研发端及营销端升级,提升产业附加值。优化生产结构,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管理模式,采用全自动滴灌、机械化施肥、物联网检测等技术,提升生产能力、优化产品供给结构,提升产品供应端的保障能力。同时,积极响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一主多辅”产业,以主产业为龙头,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加工乃至电商服务产业配套协调发展。

 

第三、加强地方公共设施建设,为引进人才、稳定企业正常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地方医疗、教育、社保、行政服务、社会治安、社会道德等。

 

(三)外引内培,倡导新型的移动、社交电商模式

 

当下,在国内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中移动电商的交易比例已达到70%以上。与此同时,随着移动电商崛起,移动端以微博、微信和“今日头条”“快手”“抖音”等移动端应用的社交模式用户基数庞大,“拼多多”“云集”等社交电商、微商模式异军突起,逐步成为未来电商发展的主要模式。而江苏省农村电商主流大多是建立在以“淘宝”“天猫”为主的第三方平台的传统电商。在新的电商形势下,江苏省农村电商要继续保持迅猛的增长态势,就要不断地迎接新事物。

 

第一、筛选出江苏省优秀的移动电商、社交电商应用商户予以评优评先,鼓励优秀的经营商户进行各地交流沟通,宣传推广,树立移动、社交电商发展的优秀典范,引导广大网商学习。

 

第二、引进国内优秀的移动、社交电商服务机构和人才,入驻当地电商园区。鼓励并培育当地优秀的移动、社交电商服务机构,提升当地电商服务能力,为商户顺利开展移动、社交电商创造环境。

 

第三、鼓励高校和当地培训机构,培养、培训能够满足移动、社交电商运营和新媒体运营推广对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当地移动社交电商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

 

(四)与知名互联网平台合作,引导农村电商发展尽管电商形势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总体看无论是以前的PC端电商时代,还是现在的移动电商、社交电商,乃至新零售的时代背景下,未来电商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的,无论是销售端数据、流通端数据、生产端的溯源数据,及时掌握大数据动向不仅有利于把握市场动向、建立市场诚信机制,同时对探索新型经营模式、电商转型新型零售模式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第一、政府机构和相关协会可建立专业的部门或委托相关高校和科研服务机构,及时关注、梳理农村电商相关数据,收集相关互联网数据、建立模型,即时跟踪并进行分析,用于指导日常工作。

 

第二、与当前主流的农业电商平台和互联网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生鲜食行”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享相关领域数据库,共同做好市场和市场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农村电商;上;建议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浙江省台州市政府顺应时展趋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电商换市”决策部署,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根据阿里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中国淘宝村、淘宝镇的最新名单中,台州共有43个淘宝村上榜,淘宝村数量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五。温岭更是以21个淘宝村的数量成为全国十大淘宝村之一。然而,目前也有一部分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上乡为个案,通过调查问卷、农户访问、抽样调查等方式,对该乡的电子商务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加快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发展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农村新型经营模式提供政策建议。

一、农村电商的概念及特征

农村电子商务是相对城市电子商务而言的,通过网络进行农业物资的采购并销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农业各个环节中采购和销售的电子商务化。根据农业部出台的《农业电子商务试点方案》,其重点是生鲜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电商。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农村电子商务正发生着裂变式的成长,呈现出增长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特征。但与此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也呈现出发展水平不均衡、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特征,存在东部农村电子商务发达、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缓,交通、信息、产地集配、冷链等相关设施不完善等现状。

二、上乡农村电子商务现状

上乡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西南山区,长潭水库南岸,距城区43公里。乡域面积67.5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42个自然村,全乡共6,418户,总人口17,561人,耕地面积7,552亩,山林面积78,407亩,果园13,314亩。拥有长潭水库五分之三的湖面,生态环境优越,在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但由于受长潭水库一级水源地水质保护的影响,上乡工业发展受到限制,大部分村民选择外出打工,留守人员以老人儿童居多。因此,小农户依然是上乡的主要生产主体,具有规模小、分布散的特点,加上农民合作社制度的不完善,小农户力量单薄,难以把握市场变化与市场信息,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销售渠道单一,经常出现农产品卖不动的情况。

(一)农村电子商务的初现。林昌友是上乡紫莳药种植大户,前几年由于产品品质好,价格公道,38亩紫莳药供不应求,为他带来了不少收益。但这两年紫莳药销售却遭遇了“滑铁卢”。为帮助农户走出销售困境,乡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想到了互联网营销方式,乡里通过农民信箱、官方微信等平台消息,扩大销售渠道。短短几日,几万斤紫莳药很快就销售一空。

紫莳药滞销事件是上乡种植大户现状的一个缩影。此前,上乡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形成了中药材、鲜花蔬菜、精品水果三大区块,但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辖区内没有一家电商企业,农产品销售依靠传统模式。对于农业型乡镇来说,农产品销售难是共性问题,这次紫莳药的成功营销,让当地农民尝到了互联网销售的甜头,更让当地政府意识到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借力“互联网+”突破农产品销售瓶颈,整合提质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的农业基地,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农民受益,上乡开始着手搭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6年2月21日,上乡政府特邀台州市微商行业协会与上乡种植大户代表汇聚一堂,群策群力,共同探讨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模式,补齐山区农产品销售短板。通过实地考察蓝莓基地、鲜花蔬菜基地,微商协会就农产品帮扶销售项目,与上乡签订了长期合作意向性协议,帮助种植大户与配送公司、互联网平台对接,实现农产品“走出去”。6月,上乡“邮乐购”服务点开始运营,2,000箱12,000斤杨梅,三天内预售完毕,是破解销售难题的积极尝试。“邮乐购”是中国邮政依托邮乐网平台为基础,搭载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返城等多项业务功能,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通过邮政专车,上绿色农副产品首次实现省内快速配送,打通了农副产品进城的配送瓶颈。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也被充分利用和有效整合,全方位的销售矩阵逐步构建完善。

(三)农村电子商务的初步成效。步入上乡上村蓝莓基地,基地负责人卢贤斌说,借助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资源,蓝莓采摘游最火热的时候,他们一天要接待1,000多人次的游客,尤其是在周末,连包装都来不及。“回归”、“体验”,这些词汇频繁地出现在城市人口中,随着越来越多现代农民的加入,在这片土地上,农业绽放全新活力,由此带动的乡村旅游也人气爆棚。2016年6月中旬,随着区乡两级政府对农村电商的扶持和推动,农户信心大增,乡野间激荡着创业热潮。

如今的上乡将依托电商平台、微商协会、微信公众号等农村电商资源,在西洋村和前岸村打造生态农业、体育竞技、休闲旅游等相结合的美丽乡村特色产业带,里面包含五个农业基地、一个生态湿地公园和一条国际山地越野赛道,沿线过去,有观光,有体验,又有休闲几大特色农业区块已成气候:以浙贝、铁皮石斛为主体的中药材区块,以格桑花、非洲菊、香水百合为主体的精品鲜花区块,以蓝莓、覆盆子、红心猕猴桃为主体的精品水果区块。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验证目前相关文献中所提到的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上乡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农村电商人才缺乏。上乡的农户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大部分农户的网店经营技能都是凭借自学和朋友的教授,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受访农民大部分听说过电子商务,但很多农户电商观念还停留在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会上网就能开店的阶段。然而,网店经营效益的好坏与经营者的信息技术和经营技巧掌握程度密切相关。上乡的多数网店仍处于初创期的模仿、复制阶段,在管理上都很粗放,没有设计能力和生产能力,在农村电商人才上面临巨大的缺口,无论是在营销、运营还是在其他高中低各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

(二)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不完善。上乡地处黄岩西南部山区,物流仓储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能送达的快递只有EMS,并且每周只送一次。这种现状无论是对工业用品下乡还是对农产品进城都造成很大的困扰,相较于其他物流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大力开拓上乡的农村电商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因此,要想拓展上乡的电子商务市场,就必须解决物流问题。虽然上乡在2016年开展了邮乐购项目来方便农户,但农村地区邮政费用高、时间长,难以满足蓬勃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需求。

(三)缺乏前瞻性、未形成产业化。由于缺乏前瞻性,上乡的农户多数为单家独户的分散经营,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程度较低,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的集聚效应,制约了农村电商的做大做强。笔者在调研浙江省杭州市余杭现代农业园区时发现,在实行产业化后,农产品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宣传力度的不断加大,打响了产品的品牌效应,带动了观光旅游,也拓宽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四)缺乏资金。农村电商为了走上产业化、规模化道路,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政府扶持机制的不健全、不规范,且扶持标准、扶持程度、扶持水平持续性和稳定性较差,而农产品的加工厂房和设备价值不高,因此很难通过抵押的形式得到贷款。上的农村电商仍处在发展初期,电商数量少、资产规模偏小,商业银行信贷和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电商信贷融资支持有限。

四、对策建议

要破解上述制约上乡电商发展的因素,光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当地政府应坚持不越位、不缺位的扶持理念,在统筹规划、精准扶贫、示范带动等方面有所突破,力求创造一个优良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和氛围。

(一)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上乡政府应该搭建一个平台,从入门开始,针对不同水平的农户进行一个差异化培训。可以聘请附近职业院校的电商专业讲师定期开展专题培训,也可以邀请成功的电商企业现身说法,传授丰富的经营经验,还可以与配送公司、互联网平台对接,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为农民电商提供相关帮助。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可以对接最近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一方面依托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有针对性地将上乡的农户培训成实战型的电商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教育实习基地,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创业。在校生可以利用周末、寒暑假、顶岗实习等时间有针对性地提高电商实践能力。通过农民网商与当地高校等教育机构的合作,就地培养人才,弥补当地人才缺口。

(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新模式。由于上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离城市较远,台州市邮政局就针对上乡的特殊性于2016年8月26日在西洋村的邮乐购网店开始代办邮政小包业务。邮政小包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专门针对国内轻小件寄递市场推出的全新产品,重点关注电子商务行业的各类寄递需求,向协议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实行批量交寄、预约投递、上门签收,投递过程短信通知。邮政小包使得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更加省时省力,为农村电商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地区应该根据自身的生产规模、产品性质以及区域地理位置,选择适当的电商及其物流模式。例如,上乡这种离城市较远,物流极不发达的地区,不宜发展由农户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需要通过中间平台进行物流组织以及规模化、联合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可以由上乡政府牵头发展F2M2B或F2M2C的电商模式。

(三)加强信贷扶持。当地政府应该加强对农村电商的信贷扶持,与金融部门积极联系,深入扶持开展电商贷、小额创业贷款等活动。随着金融机构下沉,乡镇、农村融资不再是问题,融资难、融资门槛高已成为历史,随着金融服务触角不断延伸到乡镇、农村等偏远地带,不但进一步增强对个体户、小微企业、农户的金融支持,而且更好地支持当地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当地农村客户带来了融资福音。因此,政府应加强与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合作,发展纯信用无抵押贷款,创新金融体系,加强对农村电商的资金扶持。

(四)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为了更好地促进上乡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上乡政府应积极组织农户和相关部门分管领导以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外出参观交流。向先进企业、先进县市学习,通过实地考察和互动交流,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重点学习他们在电商创业服务、农产品电商服务、农村信息化服务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取得的宝贵经验。通过学习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寻找上乡发展农村电商的适用性和可复制性,为上乡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洪勇.我国农村电商发展得制约因素与促进政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6.

篇5

农村电商持续升温

在政策助推下,农村电商正持续升温。

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阿里巴巴达成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战略合作的协议。未来3年,双方将共同支持300余试点县(市、区)结合返乡创业试点发展农村电商。

据悉,发改委将推动、引导试点地区先行与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合作。同时,鼓励试点地区开展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参与人员的培训活动。阿里巴巴则对接试点地区,提供包括农村淘宝在内的农村电商项目落地支持。对于国家级贫困县,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辅以重点资源倾斜。

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副总裁孙利军说,未来3年,阿里巴巴每年将在发改委选定的约100个返乡创业试点中,设立约1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万个村级服务站。

其实,电商企业与政府机构合作发展农村电商已经不是头一回了。

早在今年1月下旬,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就与京东集团签署了《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十三五期间,京东集团在贫困地区加大投资力度,主要用于生鲜冷链宅配体系建设,以保证将贫困地区生鲜产品配送到全国主要消费城市;在832个贫困县中选择200个县作为电商扶贫示范县。

而苏宁云商也于去年9月和国务院扶贫办签署了全国农村电商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探索“互联网+土特产”的电商精准扶贫新模式。

仍存“最后一公里”难题

在政府和电商巨头的合力推动下,农村电商正逐渐迎来高速发展期。不过,在专家看来,国内农村电商整体“痛点犹存”,由于农村电商场景不同,起点较低,加上各地条件差异,难度相对要更大一些。

其中,与一、二线城市等成熟市场相比,当前农村电商市场仍然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物流配送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行业的发展。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快递网点的乡镇覆盖率为48%,还有近一半的乡镇不通快递。

对许多民营物流企业来说,村镇快递布点成本过高,出于利润考虑大部分物流和快递公司都不愿意涉足村镇快递网点建设。而另一方面,乡村物流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又往往对物流配送有着更为严苛的要求。

针对当前农村电商发展热潮,专业电商技术服务商“商派”COO李治银表示,随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电子商务变革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电商重心逐渐向农村倾斜,但农村电商建设其实暗藏陷阱,其中之一就是双向的物流陷阱:农村电商的商业模式架构和平台非常复杂,除了链接为农民服务的商家之外,还要嫁接农户,双向的物流配送能力都不容缺失。

“目前国内农村电商的发展很大程度受限于农村物流,由于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差,网点少,导致快递下乡一直未能很好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尤为明显,仍需要用户通过长途自提,这严重制约着农村网购的积极性。”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姚建芳表示,加快农村物流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快递网点布局,扩大服务覆盖面,提高配送效率,是当前各大电商企业和快递企业急需要做的。

长江证券零售行业分析师李锦认为,农村电商鏖战正酣,线下网点“落地为王”。农村电商配送终端从人口密集的城镇延伸至人口分散的乡村,使电商面临“长物流链+低消费密度”困境。

企业加快农村物流建设

物流保障俨然成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必要条件。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物流的覆盖是市场拓展的基本保证,更是决胜农村市场的关键。因此,除了区域内的物流企业外,电商巨头也开始加入到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当中。

针对农村市场现状,电商企业和传统企业纷纷建立起县乡两级线下运营体系,如阿里计划在3~5年内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截至去年年底已建县级服务中心202个,村级服务站9278个。而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前不久更是表示,计划在今年年底使京东物流覆盖40万~45万个村。

李锦认为,县乡两级运营体系有利于电商企业深入农村市场,以县级运营中心形成商品分拨节点,以村级服务站作为支撑基层物流网络、引导村民网络消费、提供村级一站式服务的关键节点;并通过优先布局潜在高消费密度的农村地区,降低线下网点的初期成本压力。在网点布局的基础上,依托一站式服务和农户合作关系培养和延续村民购物习惯,从而建立高粘性的线下运营体系。

不仅如此,为完成从配送站到乡村推广员的配送环节,京东日前还进行了一项无人机送货测试。事实上,将无人机用于快递配送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亚马逊、谷歌等企业早已经目光瞄准在这项应用上。不过,此前大都只是点对点的尝试,像京东这样将其用于农村站点的集中配送无疑更具想象力,它为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解决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与传统的人工配送模式相比,京东的无人机体系不仅提升了配送效率,节省了时间成本,同时降低了人员需求。

篇6

【关键词】农业电商合作社

云南农业大省的名号是众所周知的。现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以及其对各行各业强大的适应能力,电商进入农业领域已经是大势所趋。因此对于云南的农业来说,了解农业电商合作社的现状,研究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发展路径与对策,对整个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定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云南农业电商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1、合作社总体有发展,但总体偏少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统称“合作法”)的颁布实施,各级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积极传达合作法的旨意促进了农民合作社迅速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更是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地区组建合作社的激情,合作社在数量上增长很快,入社农户也迅速增加。截至2010年6月底,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合作社超过31万家,比法律实施前翻了一番,实有入社农户2600万左右,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0%。但是对于云南来说,合作社的数量不足5000个。在全国合作社发展得如火如荼的现实情况下,云南省的发展速度却远远滞后。如表1所示,云南省农业专业合作社虽然每年在增长,但是总体数量不够,这也就限制了电商合作社的开拓。

此外,与全国相比云南省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数量偏少,增长率较低,如表2所示。

2、电商合作社的辐射范围窄影响小,带动力低

近几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涉农企业增多,农业科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云南省逐渐出现了一些电商合作社,有些已经开始找到发展电商合作社的门路,懂得了合作社电商化的必然性,越来越多的农户愿意积极采取电商模式来销售他们的农产品,并且从中获得了较高的回报,尝到了一定的甜头。然而,由于云南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有限,合作社的短板仍然不少,从辐射的领域和业务范围来看还依然是分布在传统的农林牧副渔等方面。这些都迫使电商合作社的运营范围变得很窄,难以进入新的领域,电子商务的便捷优势发挥不出来或者是发挥的范围受限,使得对整个第一产业的带动力、以及对于二三产业的联动力都很小。

二、云南农业电商合作社存在的问题

1、农民的电商意识薄弱,电商合作社处于萌芽阶段

客观的讲,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时间并不算长,运用电商来销售农产品的规模也不是很大,放眼整个中国农业,除了发达地区已经走上农业线上化的道路之外,大部分乡村地区接触互联网的懂得网络技术的农民还是少之又少的。他们几乎还是处于传统实地钱货交换这种买卖形式。云南由于经济欠发达,信息化也比较低,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并没有互联网的接入,使用电脑上网购物与销售产品的农民也就更少。另外繁忙的农业作业迫使他们将大量的时间消耗在田间农作,几乎没有时间去认识,学习,利用网络。

2、乡镇基础设施落后,束缚了电商合作社的规模化

当前,云南省16个州市级农业部门建立了门户网站和局域网,全省农业网站数量仅有166个,比2002年的50个增长2.3倍。全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机构461个,有专职工作人员637人,农村信息员4797人,其中农业部认证的信息员2216个。据基层上报统计,目前云南省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访问量为1914万人次,各类农资、农产品及种养殖技术等农业信息27.8万条,各乡镇农业信息综合服务站农业信息咨询人数只有40.7万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云南近年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小有成就,但由于其基数小,起步晚,整体上的信息化程度还不够,特别是落后贫困的乡村地区几乎没有信息化可言,农村信息员也极其匮乏。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很多乡村地区的电商团队只能单打独斗,不能形成规模化的合作态势,这既不利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也不利于资源整合。电商规划只是停留在零星散户状态,很难联合起来,形成规模效益。

3、农业电商人才匮乏

客观来看不得不承认云南的电子商务还是处于极为初级的阶段,离标准化的大规模的农村电商还有很长的距离,无疑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造成的事实对云南农业电商的影响很大。通常只有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随之配套的其他设施、要素才能顺应而生。云南农业电商合作社发展速度慢,规模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从事电子商务的人员不多,电商人才也相对紧缺,特别是那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掌握一定电商技术的信息技术员也在少数。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些问题尤为的突出,几乎少有经常下乡推广信息技术的信息员,这种常态化的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

三、云南农业电商合作社的培养路径分析

1、政府牵头,重点培养一批示范性电商合作社

随着一二线城市市场的饱和,电子商务开始逐渐进入农村这块处女地。就国家层面来说,2013年7月国家工商总局就出台意见,鼓励电商向农村地区拓展,开发市场,带动农村经济,方便农民生活。在农村电子商务渐入佳境之时,云南省委省政府也及时把握住了这一风向标,接连出台文件要求扎实稳步地推动云南农村电商的发展,并且成立了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这些都是很好的政府引导。笔者认为,各级政府应该大力宣扬合作社电商化,投入一批资金进行帮扶,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的电商合作社,以他们为代表,先把星火给点缀出来,随之逐步实现燎原之势。

篇7

一、协同理论及研究综述

协同论是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的,他认为整个环境的各系统之间或各部分之间相互协作,使得整个系统形成微个体层所不存在的新质的结构和特征。关于县乡物流与电商发展问题,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促进农产品的电商发展与流通供应链方面。赵志田,何永达等(2014)提出狭义的农产品电商就是通过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式把产品销售出去,而广义的农产品电商则是通过将农产品生产、运输与消费者消费等电商方式,把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的所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民增收、从业者获利、消费者获益的目的。在物流的研究方面,王文齐(2013)等通过采集一定地域范围内网购的物流过程数据,应用数据库工具,对国内电子商务物流的时间结构进行了分析。创利、赵德海、仲深(2013年)研究了供应链理论在电子商务配送中的运用,认为物流配送对企业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电商环境下,重视物流配送将会给企业带来新机遇。

而国外很少有对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研究,因为其先进程度已经很高。同时国外学者很少直接研究农产品电商的,研究部分主要集中在电商交易信任与消费者偏好、交易保障制度。David Gefen利用电商信任的属性与LSQ维度角度,提出信任是电商交易顺利开展的关键。Hyunwoo Lim通过研究成本效率和物流网络的可靠性对网上购物需求的影响,提出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销应该根据网络在不同级别的需求来应对这些变化。

二、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的发展现状分析

县乡电商是指买方或卖方位于县乡地区,通过互联网实现网上信息与商品的浏览、网上购物、在线支付等,通过线下订单的物流包装、分拣、配送等方式实现购物过程的新模式。相比较于城市电商,县乡电商交易双方的位置为商品物流与配送增加了难度和广度。

1.网上供销社兴起,为农村物流带来极大便利。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促使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供销社物流模式兴起。12月29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联合《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重点提到要建设新型农村电子商务体系,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服务。

近年来,网上供销社越来越被大家熟知,据有关资料显示,网上供销社主要是依托先进的电子交易系统,提供实时的线下成交价格和供需现状,供用户做交易参考。在安全方面,建立金融机构系统,采用先进的交易保证金托管和划转系统,同时与国内五大行进行结算合作,保证交易过程的安全性。与多家农资企业、土产公司达成共识,保证农产品的供应量。以河北为例,河北省农产品电子交易中心(简称“农交汇”)创办于2012年8月。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农交汇交易业务品种包括红薯、白山药、涉县花椒、金银花等多个品种,进行实物交收农民专业合作社258个、交收的仓库26个。截至2016年11月,该平台已实现706亿元的总交易额。

2.“淘宝村”和“农村淘宝”不断增加,加速传统产业与互联网融合。据《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2016)》显示,我国淘宝村数量达到了约1300个,并创造超过84万个就业岗位,这也是首次突破1000大关。截至2016年,从地域排行上看,中国淘宝村主要在东部沿海,第一名浙江义乌拥有65个,第二名浙江温岭有54个,第三名山东曹县有48个。

截至2017年1月份,阿里巴巴表示在三至五年内,与当地政府深入合作来建设农村淘宝,计划投资达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网”充分发挥电商优势,突破物流、信息流的层层阻碍。

三、县乡电商物流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1.县乡电商与县乡物流的协同发展缺失。如今,电商跟物流相互交织在一起,若一方发展停滞,则会牵制另一方的发展。根据国家邮政网站数据,邮政行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2016年全国累计建成“村邮乐购”站点23.5个,快递服务网点乡镇覆盖率超过80%。

由于我东中西部发展的极不均衡,尤其是环境极度恶劣的偏远山区与西部纵深地区。具有以下特点:县乡居民居住分散;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无形中制约着物流与配送效率。同时制约着县乡物流的发展因素众多,如县乡汽车拥有量低,公路、铁路不发达等交通条件及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网络覆盖能力不足,仓储能力与人才较少等诸多因素。在县乡电商需求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县乡的物流设施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2.县乡电商在线上线下交易细节功能缺乏协同。基于序参量理论上,县乡电商与物流系统的子系统为县乡电商,要实现协同作用,其各功能环节可视为子系统的序参量,即可推动子系统的协同。通过调查,不仅县乡电商系统与物流系统存在协同缺失,其自身在序参量层面也存在协同缺失的现象。比如在农产品供应、网页设计、下单与支付系统、物流与售后等方面,尤其是涉及农产品的资源供应不足、在线支付软件与电子银行普及率低、县乡居民对网络支付安全性信任度低等序参量之间的缺乏协同,成为县乡电子商务系统发展的短板。

3.县乡物流在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等物流功能上缺乏协同。县乡物流作为重要子系统之一,其在物流功能的完善方面上也存在协同失衡。物流过程中的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退换货等步骤都是作为序参量的重要因素存在。在城市电商中,仓储、包装、配送等发展都会比较快,但由于县乡的居住分散、位置偏僻、交通工具普及不足、交易量与频率低等因素阻碍了其物流业的发展。另外,在集货与配送中,没有现代较发达的技术进行整理选择最优路线以降低配送成本。因此在集货、配送、退换货等序参量之间协同不足,导致整个物流系统发展协同缺乏。

四、我国县乡电商与物流协同建议

1.构建区域物流服务链,创建乡村物流线路共享系统上线。在物流发展迅速的基础上,打造电商一体化服务。不仅要求拥有标准化的物流模式,也依赖于掌握大量物流需求信息及综合经济实力,高效率满足区域物流需求,实现高要求、高标准、高效率发展。具体为,整合特定区域的物流信息,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最大化及商户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下计算出最优结果,并有时效性,可以根据临时的信息变动进行及时调整。加强对集货、包装、分拣、运输、配送各步骤的协同作用。促进电商与物流的同步发展,增进协同发展效用达到最大化。因此,政府也应该积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支持大量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培养与输送。

2.传授电商经营经验和改变居民消费意识,加速农村流通业发展 。要传授电商经营经验和改变居民消费意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进行入手:在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的基础上,一是集中农业部与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最新技术资源,对县乡电商经营者开设专门的技能培训课程,加强对于网络营销、网络浏览、在线下单、在线支付、线下物流的操作流程,同时增加对于售后服务的重要性。二是政府给予相关的政策致使以村庄为单位,开展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居民进行消费理念的传输与更新,增加县乡居民对于网络购物的热情与信心。由于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是长时间的积累,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和政府要有足够的耐心。三是出台相关政策控制卖家与商品提供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制度,尤其是农产品方面,切实增加基层农民的福利。

篇8

随着“互联网+” 计划的提出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互联网在甘肃农村地区不断渗透,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促使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应以农产品、 林果产品、 民俗产品等特色农产品为主,依托电子商务平台、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供销社农资连锁店、 农村邮政局 (所) 、 乡村快递网点、 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等为农民提供生产资料, 并不断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服务水平。 物流业是电子商务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甘肃省作为农业省份, 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为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创造环境。

2 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水平较低,不仅交通不发达, 物流节点少, 且互联网普及程度低, 农村物流服务信息不健全, 导致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缓慢。相关调查显示, 截至 2016 年底,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仍未能达到我国平均水平,物流节点相较其他城市少了大约20%, 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创造的经济效益, 较平均水平相差40%左右 [1] 。由此可见, 甘肃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物流, 能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推动经济发展。

3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产品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比较低

电子商务包括网络购物与网络销售两种,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民搭建一个购买农资材料和销售农产品的平台,使用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可以越过各级经销商, 大大提高农民收入。因而, 互联网+时代,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将甘肃省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机会难得。 但是, 甘肃省农村网民文化水平不高, 对互联网的掌握程度低, 再加上对互联网推广等技术手段的不了解,导致甘肃省农产品电商平台的知名度很低。 这不仅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而且很难实现电子商务平台与物流企业的对接,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3.2 基础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 速度慢

服务质量一直都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服务质量主要指卖家的服务态度、 产品的真实程度以及物流配送的速度, 而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来说, 配送成本与速度将直接影响着成交量。 目前, 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从订货到送货的时间比较长,且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线下送货的过程中,往往在最后一个物流节点上配送速度是最为缓慢的 [2] 。同时, 甘肃省地域广阔, 尽管道路基本实现村村通,但乡镇分布分散, 道路密度低, 且尚未成立农村物流企业, 快递公司的送货系统仅在县城, 没有覆盖乡村, 使得甘肃省电商物流的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 客户满意度较低, 不利于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 此外, 信息技术滞后、 快递网络的不发达,冷链物流的缺失, 不利于农村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

3.3 农村物流节点较少

甘肃省农村面积较大, 且大多数乡镇区均位于山区, 交通不便, 增加了快递揽货与送货的成本, 致使部分快递公司不愿意在农村地区增设物流配送、 揽收网点, 对甘肃省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物流行业发展极为不利 [3] 。 目前, 通过调查显示, 甘肃省只有邮政开设了乡镇快递网点,但自然村一般都不提供揽件与派送业务; 卖家不得不自己送件, 致使运输成本大大增加;买家自行取件, 使买家对电子商务物流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4 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4.1 提高农村电商平台的推广力度, 实现与物流企业的协同发展

首先,要提高农村电商对电子商务行业的认知程度。例如: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系统化的电商平台推广技巧培训, 介绍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电商平台的推广方法,让农村电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选择最佳的推广方式; 通过引导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 返乡高校毕业生等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扩大农村电商经营主体;也可以通过鼓励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子商务从业者和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电子商务,使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致富, 进而提高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其次,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电子商务企业与邮政快递物流企业信息对接, 实现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高效联动。

4.2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农村现代物流体系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投入, 增加道路覆盖面, 加大道路的密集程度,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利用已建配送中心、乡镇商贸中心、农家店基础设施和物流网络, 提升农村流通信息化和时效性。快递物流企业应尽快探寻适合农产品特点的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供应链配送体系和生鲜特点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甘肃省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通过交通运输、 供销、 邮政、 快递企业与农村物流服务资源信息共享, 完善乡村物流快递服务体系。

4.3 增加农村物流节点, 提升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甘肃省的农民居住地比较分散,道路等基础性设施较为落后, 导致物流成本比较高, 影响了各大物流公司开设农村物流节点的积极性。为此,需要建立巨大的县级以下末端配送点, 进行全省的物流规划, 通过大面积大范围配送点的设立,保证省内物流快速、 便捷、 安全发展 [4] 。末端配送点的建立, 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实施。一方面, 可以充分发挥邮政在农村快递物流中的主体作用和布点广、 覆盖率高的优势, 解决由乡镇到村 “最后一公里” 快递配送瓶颈问题。另一方面, 各乡镇、 村等可以将农村超市建设成物流节点,并对超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其可以很好地完成商品的揽收、包装以及信息处理等, 为网商提供优质的服务。

5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同时对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解决甘肃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总而言之, 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对甘肃省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有关部门应重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积极解决其在实际运行时遇到的问题, 进而为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 刘岩.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研究—— —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J].现代商业, 2016, 13(11):31-32.

篇9

Abstract: With the promo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and acceleration of the pace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rural e-commerce is extremely urgent. Taking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in Western Anhui as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 rural e-commerce, makes extensive investigation on status of e-commerce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kes demonstration from the urban context, th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and difficulties and other aspects, taking new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e-commerce as starting point, not only providing a strong reference model for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Western Anhui, but also will also obtain and summarize new rural best practice methods and business practices which i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关键词: 新农村;电子商务;EC;网上支付;网上平台

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electronic commerce;EC;online payment;online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5-0152-03

0 引言

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9万亿,同比增长29%[1]。专家预计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将保持年均20%以上增长速度,到2015年电子商务规模将接近13万亿元。

所谓电子商务,单纯地从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角度定义的电子商务称为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它是指借助包括互联网在内的任何通信网络从事信息、产品和服务的营销、买卖和交换的过程[2]。然而就在人们将目光聚焦于城市电子商务时,却忽视了农村电子商务潜在市场需求的呼声。如今,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日渐壮大,其为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更是不言而喻。有数据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46亿,比2011年底增加1464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7.1%。电子商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国家推出的“家电下乡”补贴政策,业内人士预言,未来几年,农村电子商务将呈爆发性增长。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现辖金寨、舒城、寿县、霍邱、霍山五县和金安、裕安两区,设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和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六安历史上是战略要地,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资源富集。六安作为皖西革命老区,如何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电子商务?这些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文章通过对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分析和研究,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 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我们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于城镇,甚至大多数农村还没有网络覆盖,造成我国农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资费水平、通讯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各个方面都难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要求。然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通信设施是保障电子商务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发展农村的电子商务,需要政府、运营商和农民三者通力合作,政府要通过行政手段和政策引导,给予电子商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运营商的任务是把把农村的网络之路铺好,保证网络能够进入农村各个角落;农民则要加强学习和提高互联网基本知识,能够熟练操作电子商务平台。

政府应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和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县、乡、村三级体系的完整农村信息网络。

篇10

关键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有机食品

项目支持:黑龙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食品信任危机下的黑龙江省虚拟有机农场构建与网络销售模式研究”,编号12E-135;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2514128

目前,中国的食品问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2008信任危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有机农产品的发展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受到地域、季节等限制,传统的生产与营销模式不能满足当前有机农产品市场需求。同时人们对有机产品的信任机制还没有构建起来,传统的生产流程监控很难让消费者信服。

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以中粮我买网等为代表的生鲜电商将传统生产与有机食品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顺丰优选、淘宝生态农业频道、京东生鲜频道等纷纷上线。这种形式部分解决了有机农产品的流通问题,然而物流、货源质量等也始终困扰着网站经营者,高成本导致绝大多数网站仍然在赔钱赚吆喝。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生鲜电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的建议就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生鲜有机电商的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生鲜电商在美国已经初具规模,网上买菜下班取菜已开始成为一部分人的生活习惯,也因此造就了一批可以持续发展的生鲜电商公司。美国RelayFoods是09年开始出现的网站,是一家始于弗吉尼亚的网上菜市场,为用户基于地理位置出售本地生鲜、有机食品。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得了825万美元。在2012年1月,Relay Foods已经获得了310万美元的种子投资。对于那些没时间逛菜场又想吃到新鲜食材的用户来说,Relay Foods可以让他们在晚上先在线看好想要的食品食材,在购买后Relay Foods就会告知供货商,让他们进行及时的采摘和准备,在第二天定时定点(如下午四点至七点在指定地点或递送到家)地将食物递送给用户,这种做法能避免大多数蔬菜递送服务会遇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除了生鲜电商,Relay Foods还推出了订购服务,让用户可以通过月付、年付计划购买食材。Relay Foods的用户留存率在50%左右,说明去掉原有繁琐生活方式的用户也容易养成购买习惯。目前它已经在美国西部积累了一定的市场(东部有Freshdirect)。目前,这家公司正在筹备推出移动应用,同时还准备对自己网站重设计,打算加入更多个性化的内容。2012年九月推出服务的Blue Apron就在2月获过300万美元融资,类似的服务HelloFresh也在去年获过1千万美元融资。

而网站Peapod的做法是与各地的超市在线下合作,没有库存,从网络上取得订单后,由公司的送货人员去附近的超级市场采购,再送给顾客。由于商品的采购成本很高,无法在商品买卖价差中赚取利润,Peapod赚的是会费与服务费。

2.国内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对农产品的渗透率每增长1%,都将是200多亿元的市场。阿里巴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2012年)》指出,去年淘宝网完成农产品交易金额约200亿元,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和支付企业的“下一个金矿”。2012年被喻为“生鲜电商元年”。2012年5月,顺丰旗下的“顺丰优选”宣布上线,开卖中高端食品,包括生鲜;到了6月,淘宝生态农业频道上线;几乎同时,亚马逊中国与“鲜码头”合作,曲线试水生鲜;进入7月,京东又正式推出了生鲜频道。2013年3月28日,“1号果园”高调上线,1号店计划先从水果做起,再逐步向冷冻食品。

2013年初,中粮旗下的我买网与易观国际联合的一份食品网购白皮书显示,生鲜电商面对的市场需求是刚性的,每一年人们在生鲜食品的支出也是比较固定的;在1号店3000万的注册会员中,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占比37.8%。这些人以企事业单位的白领居多,其比例达到了43.39%,年龄介于25-40岁之间,购买力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另外一些喜欢美食的消费者,其乐趣就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与吃有关的帖子和图片,这些人绝大多数的生鲜食品都来自网购。

1号店通过调研发现,“即使消费者已经习惯在1号店下单,但每个月还是要去一两次超市,就是因为1号店线上缺少生鲜品类。”去超市或者农贸购物买菜由于天气、工作、交通堵塞、排队结账等成为问题。出于节约时间成本的考虑,很多人将日常的生鲜购买,从线下转向了线上的电商预订。

自2012年上线至今,京东的生鲜业务“同比增长超过5倍,合作的卖家已超过300家”;我买网在2012年也取得了300%的年度销售增幅和36.7%的复合增长率。

而作为生产商的江苏雨润在淘宝一天卖掉了7吨猪肉,出售“电子肉票”,以这样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的闭合。对于食品厂商来说,背靠投资亿元的生猪养殖基地,从种植、养殖到成品,做全程管控,网络是新的销售渠道。

二、国内生鲜有机电商存在的问题

1.物流成本高昂。为了保持“生鲜”,采购、入库、发货都必须控制在保鲜期内,这些环节包括生鲜采摘、运输车送至冷库、冷库保鲜、消费者下订单、订单区域化处理、库存发货、消费者收到产品七大环节,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必须采用冷链物流,而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要高出40%。国内冷链物流发展滞后,因此天天果园、甫田网、沱沱工社等自建冷链也是无奈之选;1号店也开始在厦门、沈阳、西安、济南等地选址增建冷库。但自建一套冷链物流的代价不菲,一辆冷藏车就要20万-30万元,冷库、人工等,每一项都耗资巨大。

2.冷链配送成为瓶颈。在冷链设备方面,国内大部分冷藏车都是改装自海运报废或即将淘汰的海运冷藏集装箱,专业化的冷藏车数量严重不足。车辆的制冷技术也缺乏规范性的冷链车厢和温度控制设施,无法为冷冻食品流通提供品质保障。这成为阻碍生鲜电商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冷冻产品损坏率达20%—30%,每年水果及蔬菜腐烂数量分别约为1200万吨及1.3亿吨。中国约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还未实现冷链保障。在欧美发达国家,超过80%的易腐食品已采用冷藏运输,损坏率不足5%。

3.用户忠诚不易维护。大部分生鲜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尤其是果蔬,周转周期非常有限。比如,樱桃只有5-6天,草莓最多只有1天,有些水果可能放一个晚上就会变坏。所以,如果采购不够精准,作废部分就意味着100%的损失,而断货又会影响顾客体验,导致客户流失。

4.食品质量难以控制。供应链上游的供货是最难把控的环节。经验表明,供货商提供的并不都是有机蔬菜,以次充好现象严重。当商品无法保证有机时,生鲜电商对于传统菜市场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三、对于生鲜有机电商的发展建议

1.不盲目扩充产品种类。从如下图可以看出,生鲜类商品在电商的难度上是无法避免的,对于经营者,不如选择附加值高的生鲜食品,不要妄图大而全和广而散。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到有限的商品上。

图1 电商产品分类

2.自建生产基地。与生产者签约的方式难以保证货源质量。自营农产品的成本很高,比如一块被污染的土地,通常需要三年以上的恢复时间,在这三年中,投资者几乎是无法获得回报的。但是从长远看,这是保证食品真正有机的唯一出路。但这一要求无疑会构筑行业门槛。

3.打造生鲜品牌。生鲜电商的核心在于产品本身,因此其最后机会就是品牌,通过对产品的控制加上用户的背书,形成被认知的安全生鲜品牌。

4.面向高端用户。不要试图网络所有的用户,产品的高附加值和物流的高成本注定了生鲜电商的用户是喜欢新鲜事物的都市白领,他们购买力强、对生活质量要求高,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有机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高端进口生鲜的定位及价格限制了消费群体规模,但是它面对的都是中上层消费者,客单价高。

5.线下推广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对于喜欢新鲜事物的都市白领,在周末组织郊区农场的采摘活动有助于消费者了解有机食品,也了解网站的商品质量,使之信任;同时还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及关于食品的知识,教会消费者判断什么样的食品才是安全有机的。

6.用年卡等解决订单浮动大的问题。在消费者认同了网站的有机品牌以后,推出月卡年卡等服务,稳定了订单,使大部分的生鲜品有固定的需求方,降低生鲜电商经营的风险。

7.物流外包。外资超市巨头不断入主中国,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易初莲花,乐购等,这些外资超市的卖场都很大,超市系统大且复杂,对冷链的要求也很高。如果企业本身难以承受物流上的高成本,那么可以考虑冷链物流方面与这些大商超合作,其在包装、运输、装卸和存储上都更加专业。

8.政府扶持。在振兴物流装备业的大背景下,国家如果能够像补贴“汽车下乡”一样,对购买冷藏车的物流企业给予专项支持,如补贴、贷款等来推动冷链物流业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同时,农产品的标准化会加速推进生鲜电商的发展。

四、结束语

生鲜电商作为新生事物,发展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是它与物流、农产品标准化等是互相促进的,具有广阔的前景,在推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苹,骆毅.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案例分析与启示—以“菜管家”和Freshdirect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7

2. 关海玲,陈建成,钱一武.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交易模式及发展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3. 张胜军,路征,邓翔.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评价及建议[J].农村经济,2011,1

4. 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5. 孙百鸣,王春平.黑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9.8

作者简介:

篇11

经营现状。农村市场的新华书店在经营范围上看,主要经营教辅用书、工具书、少儿用书、社科类,民营书店老板大多注重经济效益,而轻视文化;网点主要设置在乡镇中心,人流量较大;经营状况差,一般而言以在学校附近提供教辅用书的书店的才能存活。但随着农民收入逐渐提高,国家政策倾斜效应逐渐体现,农村图书市场容量将越来越大,市场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管理现状。

由于农民收入不高,农民更倾向于价格低的图书产品,加之法律意识薄弱,识别盗版图书产品能力不强,使得盗版图书产品在农村盛行;私营书店老板轻文化、重盈利,统筹管理难度大;农村公路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过高;农家书屋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地区出现重建设、轻管理现象。

农村图书市场营销渠道管理策略

国内关于农村图书市场的研究较少,可供参考的管理模式少。利益相关者视角具有可操作性、成果直观的特点,对现实渠道管理活动往往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探讨农村图书市场渠道建设,以期望拓展营销渠道开发策略新思维。本文将农村图书市场渠道成员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划分为主要成员和协助成员两大类,其中主要成员包括:出版发行企业、中间商、网店终端,并根据各成员所处的渠道位置和渠道作用分别提出相应策略:

(一)主要成员。主要成员参与图书产品在农村图书市场流通的绝大多数环节,自然也是渠道开发主要对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新技术的不但革新、先进的管理思想理论逐渐创立并普及,传统的营销渠道设计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农村的图书市场渠道开发。在保证现有渠道良性发挥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发低成本高效的渠道或者渠道组合。

1、出版发行企业。作为整个渠道产品输出源,转变农村图书市场不赚钱的观念,积极投身农村图书市场是首要任务。其次,组建农村图书专题组,深入到农民中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做好选题,出版他们切实需要的图书产品;简化图书产品包装,降低定价;妥善处理与中间商、网点终端、政府部门、媒体、金融机构等其他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加速图书产品在渠道流通。最后,应该多与渠道成员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活跃农村图书市场,等等。

2、中间商。中间商协助出版发行企业将图书产品输送到渠道终端,采用先进管理思想和技术,提高图书产品流向目标群体效率是必需的。其次,建立农村图书产品绿色通道;妥善处理与出版发行企业、网点终端之间关系,保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信用流通畅。最后,依托邮政配送系统,扩大渠道覆盖面,必要时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提供绿色通道。

3、网点终端。渠道网点终端包含销售终端和图书产品的最终消费者。作为销售终端首先应该保证现有的网点:如新华书店乡镇网点、农家书屋、私营书店经营能力的同时,有效整合经营状况差的网点;如此选择合理的网点位置,如学校、农家大院、行政村机关大院等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点,便于村民选看和购买。另外,农家书屋服务范围应该逐渐被放宽,给予经营权,以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最后,及时反馈需求信息,提供农民需要且喜闻乐见的图书产品,抓住农民各时节闲忙、庙会、逢集,开展多点经营、送书上门、让利销售等灵活的营销活动来进一步促进农村图书市场的发展。值得指出的是,国内学者大多将农村读者以图书产品被动接受对象,或者单纯将农民当图书渠道最终对象做研究。但实际上,我国农村广泛存在着既能代表本地文化特色又能代表中国传闻文化的能人异士,民歌、民谣、地方戏曲、剪纸、布艺画、瓷器等等,数不胜数。笔者认为,以大力发展农村图书市场为契机,利用中华文化同根同源的特性,将这些能人异士的作品通过图书产品平台发展,不仅能为农村市场和城市市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还能有效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二)协助成员。相对于农村图书市场渠道主要成员的作用而言,协助成员起到催化高效开发渠道的作用。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媒体单位、高校图书馆、省市级图书馆、社会群体等纳入渠道开发这个大系统中,团结力量办实事。邵尧指出农村图书发行网点维持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于大多数而言交通不便和资金短缺是两个直接原因。政府应该站在国家宏观调控的角度统筹规划,在资金和政策上提供帮助,如建设基本公路以降低渠道运输成本;设立资金鼓励更多行业投身农村图书市场这个系统工程建设中;给予政策便利通道,保证渠道便利,等等。张桂枝指出,鼓励有能力的出版发行企业、零售终端、图书馆将有利用价值又不过时的仓库积压图书产品,采用低价流转或者赠与的方式流入农村。侯秀林指出应该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充裕的有形、数据馆藏资源,以及优异的人才资源对农家书屋帮扶。

这些探索都是站在公益性的角度,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大。笔者在此呼吁其他相关者,应该积极响应相关政策规划号召,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共同建立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市场渠道机制。另外,随着经营理念和商业模式发展,渠道建设模式不断被充实。高效的渠道成员组合形式和渠道关系模式应该根据实际需要而灵活制定,既可以采用传统渠道模式从发行企业到经销商逐级分销,最终经过零售终端到农村使用者,也可以采用生产企业直接派销售人员深入农村销售,也可依托互联网在线销售,或者电话销售等等,真心地投入到渠道开发中,把渠道当成一个持久的核心竞争力来经营。

小结

篇12

淘宝电商扎根乡村

淘宝经过十年发展,成熟的电子商务不仅改变了城市,也正随着逐渐覆盖的互联网络改变中国的农村。根据阿里研究中心的中国“淘宝村”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淘宝网(含天猫)上正常经营的注册地在农村(含县)的网店数为163.26万个,其中在村、镇一级的淘宝网店总数已经达到59.57万个,经营农产品的网店超过26.06万。仅国内排名前14的村子的淘宝店总数就超过1万家,年销售总额超过50亿元,拉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超过4万人。

信息化带来的电子商务扁平化很好的解决了农村地区的信息沟通、物流等问题,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化,解决了农村地区卖家与买家信息交流与沟通的问题。从批发到零售、从供应到消费、从市场到物流。阿里的淘宝电商体系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国的广大农村当中。

冷链物流考验菜鸟网络

在广大农产品中,生鲜产品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农村电商发展,不但会受限于农民的现代化程度以及信息化程度,更会受到物流条件的制约。生鲜电商,说白了就是菜篮子工程的“加强版”,市场大、政策好。生鲜电商不但毛利高、重复购买率高,在高效的物流支持下省去了中间环节,可以有效降低居民恩格尔系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利国利民利企业。

中国电商平台近期都开始着手解决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电商的瓶颈——物流。根据天下网商的统计,自2012年5月起,包括顺丰、亚马逊、淘宝、京东、1号店以及苏宁等电商平台纷纷上线了生鲜专区,挑战生鲜商品的物流难题。

生鲜电商无非两个字,“快”和“冷”,但是这两个字难倒了很多英雄汉——由于生鲜产品保鲜困难、损耗率高达10%-30%、物流成本平均在15%-20%甚至更高,往往各个电商平台在物流中的短板都会急剧放大,极易失败。

马云微博剑指大闸蟹、水果等生鲜类产品,他已经对冷链物流胸有成竹。不但如此,阿里的冷链物流还有提升竞争力的潜力——菜鸟网络。

冷链物流成为菜鸟网络的“压力测试”

“菜鸟网络”是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顺丰等民营快递企业,以及复星集团等财团2013年5月成立,计划建立在全国任何地区做到24小时内送达的物流网络体系。

从本质上讲,菜鸟网络的概念远超“物流公司”的范畴,而是一个“中国智能骨干网”加“物流城市”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是如此之大,以至于涉及到地产、政府关系、整合全国运力资源等传统难题;还包括供应链服务平台下的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本地O2O服务等互联网难题,难题之多、整合之难、挑战之大,前所未有。

对马云来说,这个庞大菜鸟战略需要超长的时间以及海量的资金。在战略稳步推进的过程中,集团也必须不断的通过“边建设+边运营”的方式不断产生效益并给予股东激励。

篇13

【关键词】农产品 跨境电商 现状

一、湖北省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现状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湖北省一直都是一个农业出口大省,近几年来农产品出口值增长势头良好。统计数据显示,我省2014年省农产品出口额和增长率均高于周边农业大省,居中部第一。我省主要出口农产品有淡水产品、蔬菜、鸡蛋、生猪、罐头、茶叶。据海关统计,1-11月份湖北省淡水产品出口量2.74万吨、同比增长11.48%,创汇3.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2%,水产品出口是全省农产品出口第二位。出人意料的是茶叶则成为2014年农产品出口黑马,同比增幅达到15.8%,而其中我省水产品出口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1.36%。明显我省农产品跨境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二、湖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发展的特点

主要以初级农产品为主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量巨大,可是不难看出现我省出口的大多是初级农产品。比如说水果蔬菜等,甚至一些水产品都是未加工直接出口的,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多少,大多是农户自己直接处理。2015年1月达到9月湖北省进出口总值为1145.1亿元,而这9个月里湖北省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865.9亿元,增长17.5%;同期,湖北省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279.2亿元,下降3.7%。发展成版块化不统一比如说以湖北潜江小龙虾为例就是跨境贸易与电子商务的不合作。潜江2014年的小龙虾产量达到4.2万吨,同比增长31.2%;小龙虾产业综合产值突破百亿元。小龙虾出口创汇1.5亿美元。但是去年全国小龙虾线上销售突破百万笔,销售金额近亿元,而潜江小龙虾去年在线上总共才卖出了800万元。

三、湖北省农产品跨境电商发展困难

(一)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湖北省对于冷链物流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它是农产品跨境电商的命门,没有它,我们完不成这样一个复杂的流程,虽然我省大力的发展冷链物流,政府也扶持了很多但是我省冷链物流发展远远不能够与我省农产品庞大的出口量成正比。基础设施不完善,制冷技术不过关。造成了大量的物资损耗在运输途中,是很大的一笔损失,而且在一些地方冷链物流并没有建设到位,特别是一些山区,压根没有冷链物流,这些地方的农产品根本无法出口,只能自产自销。物流信息化落后,上下游资源缺乏整合;湖北省在建立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一定的进步但远远不够。而且其流通信息体系没有完善。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信息资源较为分散,其流通的信息资源也利用不足。

(二)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缺乏

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一直到现在人民币稳定升值。而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以人民币报价的商品在美元市场上的价格持续上升,直接影响到我省出口企业的销售数量和利润水平,而我省出口农产品主要是打价格战,以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竞争力下降。国内外贸易政策因素。会因为一些政策的改变从而被影响。比如绿色贸易壁垒。以质量安全问题制约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湖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问题频发,最出名的就是湖北红心咸鸭蛋含苏丹红这样事件,钻国内政策空子,这限制了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出口市场集中单一。如果这些市场的进口政策或者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这样会极大程度的影响会湖北省农产品出口的稳定性。我省农产品的出口集中于美日俄这些发达国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没有龙头企业的带领,现阶段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大多是中小型公司杂且乱。缺少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初级农产品占大多数,加工农产品比重偏低。没有竞争优势。

(三)电子商务发展缓慢

我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有一些进步,但是我省大多企业品牌推广效果不佳。多数企业品牌知名度水平处于中下,没有什么名气,急需品牌推广将产品推出。只有极少品牌知名度较高市场反应良好,比如潜江虾皇、清江野鱼。湖北省大部分农产品品牌多、杂、乱、小,牌子太小太杂冲淡了品牌效应,难以形成区域品牌、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经营业主只注重眼前利益,恶性竞争严重,影响了区域品牌的形成。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湖北东部地区的农村网络设备比较完善,但是湖北省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很少有上网条件,即便有网络设施,设备也比较落后,并不完善这直接导致农产品网络销售发展不起来。湖北省大多乡镇网络平台没有建立好,大多数农村没有网络沟通手段,使其信息传输有了断层。湖北省农业信息市场还不健全,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配制度,基层农村缺失信息流通、搜集、处理的一些基础的设施。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电商人才短缺,湖北省大多公司的公司员工主要是本地区人;没有受过相关的教育和经验;员工流失率高;企业培养计划滞后,未能适应电商发展的需要;员工未能及时适应形势变化,提高自身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鹏程.潜江小龙虾遭遇电商困局 缺配套多个环节跟不上[N].楚天金报.2015年4.18

篇14

关键词:农村电商;精准扶贫;需求与制约

一、引言

为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提出“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的扶贫开发理念。精准扶贫的路径有很多,如金融扶贫,发展产业扶贫等,本文主要从农村电子商务研究扶贫工作。电商扶贫主要是依靠互联网思维,帮助贫困户提升电子商务运用能力,并对当地特色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生产以及包装,促进长期销售,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以便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

(一)“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农业是我国传统的基础产业,部分农户在偏远的山区,交通的不发达,导致运输成本太高。随着“互联网+”的提出,使互联网+农业产生巨大潜力。但是要把互联网与农产品联系起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要解决电商人才培养、产品标准化、服务体系、以及政策坏境的系统等问题。亟需用现代化手段改善。农村电商联合物流业正推动农业的现代化M程,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到配送整个流程实现互联网化操作和管理[1]。与政府共同构建集约化公共物流基础设施,在区域内形成多种协同能力结构,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物流服务体系为本地商贸、农贸、电商提供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和数据化供应链服务。截止到2016年8月底,菜鸟网络已经在全国28个省市区,覆盖了430个县、1.9万个行政村,为农村物流的打通做出了重要探索[2]。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打通农业产业链,提高农户生产效率,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奠定基础。

(二)建立淘宝村精准扶贫

淘宝村是指活跃网店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10%以上、电子商务年交易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村庄[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14年年底为止,中国国内的上网人数规模已经达到6.49亿左右,其中,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4]。越来越多的农民使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在淘宝等电子商务网站购物的人数已达到7714万,年增长率为40.6%,从中反映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给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条件。建立淘宝村,使得电商入户,各农村网商主要采用自产自销的方式,自己组织进货、生产和销售环节,并通过淘宝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经营,鼓励贫苦户自主创业。乡镇政府部门可以整合乡村优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并进行统一标准化生产,使该产品更好的投向市场,提升市场的竞争力。其中,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为龙头的电商企业也为建立淘宝村创造了机会。阿里巴巴集团于2014年10月推出了以“千县万村”计划为主体新的农村战略,这个计划将于未来的3到5年内,以100亿元建立一个完整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该体系将覆盖1000个县、10万个行政村。

与此同时,京东、苏宁等国内著名电子商务平台也推出了各有特色的农村电商计划[5],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助力。根据阿里研究院统计,截至2016年8月底,在全国共发现1311个淘宝村,广泛分布在18个省市区。这样农村网商可以通过电商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三、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随着互联网普及,城镇化发展及相关政策落地,农村居民也开始有了运用电子商务网站进行购物的习惯,一则价格实惠,二则方便快捷,给贫困户们省去多余的成本开销,下面从两点进行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扶贫工作中的需求:

(一)电子商务在农业生产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户在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料,以及农业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都可以通过电子商务来完成。一般来说,贫困户生产规模较小,市场需求量大,贫困户生产的产品自己销售的话,不但效率低,而且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极其高。但是市场回报率低,与所付出的成本不成正比,而使用电子商务便能很好的解决贫困户与市场的对接问题,使之降低贫困户的购买成本,在销售环节实现规模化和统一化,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从网络购买农资降低成本、通过透明生产提升质量、通过网络平台互动提升价值、通过减少流通环节,以此提高农民收入[2]。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生活方面的需求分析

农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而且没有大型超市、商场等购物场所,但是却不能每天到县上或镇上进行购置物料,使得购物或娱乐十分不便。贫困户的收入较低,若是能有实惠的价格且便利购物的条件,对贫困户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如今,电子商务网站以较低的商品价格和快捷的运输正在吸引着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不仅给贫困户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降低了贫困户的生活成本。

四、农村贫困户在应用电子商务时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贫困户生产技术有限,当地产品特色不明显

电子商务推动精准扶贫,抓手就是推进电商与农村、农业、农民相结合,特别把电商与农产品市场相结合,但在电商充分融入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制约瓶颈。由于贫困户身处偏远地区,接受的知识有限,能力有限,生产技术无法跟上现代化,再加上各贫困户是分散种植,属于小规模经营,无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导致各贫困户生产出来的产品种类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无法与外部市场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农户在网上销售的规模不断扩大,有许多农户开始“跟风”生产,导致大量的农产品涌现,其中不乏有相似的农产品。不仅影响了当地产品的特色形象,还很难保证网上市场上的产品的质量,导致网友们不知从何挑选优良的特色产品,使得贫困户生产的产品在同行业市场上缺失了竞争力。这样不但影响了当地农户的收益,而且损害了当地产品的品牌价值,不利于贫困户稳定脱贫。

(二)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投入力度不足

现今,大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整体推进难度大。在中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位于偏远地区,农村互联网建设跟不上,公共上网资源有限导致信息不畅,媒介难以渗入到农村偏远地区。交通设施方面,许多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还较差,限制了物流的发展。由于农产品需要保持新鲜,使得农产品在储存时间和配送时间都需付出极大的成本。

(三)农村电商融资困难

扶贫工作的主要推手在于资金的支持,电商扶贫作为新生扶贫工程,更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财政支持[5]。如今,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比较良好,市场需求较大,但因农村电商发展和盈利模式尚不清晰,一些金融机构没有给予过多的支持,致使资金成为农村电商扶贫的瓶颈,很难扩大经营,导致农村电商发展停滞不前。

(四)农村电商人才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水平有限,农民受到的教育较少,尤其是七八十年代的农民,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再加上对电子商务的认识不深,不愿去接受电子商务的出现以及使用。农村地区对于电商扶贫的培训机构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机构管理混乱,在培训规模、培训能力上都o法满足农村电商扶贫的发展。

五、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品牌战略,主打特色产品

建立农产品品牌,能够在市场上有标识度,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促进标准化生产管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品牌:

1.创建农产品商标注册

农产品的品牌代表其市场价值,农产品的商标也具有区别功能,便于消费者进行识别。因此,贫困户在网上经营特色产品时应积极注册商标,维护品牌形象和网店声誉,奠定在市场上的地位。

2.打造特色产品

选择当地优良的品种来种植,主要打造一种当地产品来进行外销,打响市场。其次,质量也是不可疏忽的,是农产品创建品牌形象的根本。可以请外来农产品专家进行种植指导,使当地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有利有利于销售。

(二)丰富金融形式,拓宽融资途径

扩大农业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首先,政府部门应把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贫困户争取到更多的政府对农村电商扶贫的资助,使贫困户可以减少对资金的担忧,大力发展自己的农产品产业。其次,增加小额信贷和金额机构的支持。同时乡镇政府部门应积极与金融机构合作,使其能够放宽对贫困户的贷款额度以及评估信用机制,加强对贫困户电子商务创业的支持。此外,为了增强金融机构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应增强社会借贷的信用体系,宣传农户需信用消费。

(三)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知识普及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广的前提,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之一是缺乏计算机操作技术和知识,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加强农村教育力度,让更多的农民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电子商务的应用,充分调动农民对电子商务的热情;乡镇政府部门应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或具有电子商务知识的人员对贫困户进行培训,使贫困户能够基本了解电子商务的知识以及可以运用,从而能够为贫困户经营电子商务网站奠定基础。

乡镇政府部门应引入水平高且能让贫困户们听懂的电商培训机构,同时也对对培训对象进行一些甄选,对其中一些素质相对好,文化水平相对高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充分发挥他们在这方面的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先锋,进而引导更多的贫困户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使用。

六、总结与展望

通过分析,农村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下的需求是极大的,随着互联网的覆盖深度和广度的加强,电子商务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是有帮助的。同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物流系统的不断发展,都有利于贫困户销售当地产品,提升当地产品效益。另外,创造特色产品的品牌形象,能够有利于打响市场,增加品牌带来的产品溢值提高贫困户的收入,能够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于津津.“互联网+农业”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和物流业蓬勃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6(16).

[2]阿里研究院.“新农业・新乡村――农业电子商务论坛”在苏州举办.2016-09-07.

[3]王嘉伟.“十三五”时期特困地区电商扶贫现状与模式创新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6(04).

[4]阿里研究院.农村网络消费报告[J].中国电信业,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