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范文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

篇1

提 要:关联理论抓住了语用交际与认知的共同本质――寻找关联性,同时发现了语用交际与认知在同质基础上最根本的区别――在关联量上的区别――认知往往是寻找最大关联性,但交际中的理解是寻找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关联理论不仅对话语理解的推理做出更全面、合理的解释,而且发现了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关联理论的这些贡献将对语用认知学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关联理论的贡献;交际;认知;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6-0055-4

On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Relevance Theory

Du Fuxing

(Shenzhen Polytechnic,Shenzhen518055,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Relevance Theory, which has captured the natur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 to find relevance. Meanwhile, it exposes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These are different in the degree of relevance. Cognition means to find the most relevance, while understanding in communication is to find the most relevance compatible with the speaker’s abilities and preferences; Relevance Theory has not only successfully explained the pragmatic inferences, but has also discovered the guiding and restricting systems of communicative interpretation. These contributions will exert an immeasurable influence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pragmatics andcognitive theory, and thus have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ntributions of Relevance Theory; communication; cognition; the guiding and restricting systems of communicative interpretation

1 引言

关联理论虽只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但它对语用学和认知学的贡献很大。它的这些贡献至今只被少数人意识到,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关联理论本身处于发展之中,关联性的方向性问题刚刚解决,因为这个问题影响到关联理论的核心――关联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进而给关联理论的成果蒙上了一层雾;其二,这些贡献本身是很抽象的,把它们总结出来需要做许多工作。本文旨在总结关联理论的主要贡献,以求进一步推广该理论的运用。

关联理论由D. Sperber 和D. Wilson提出,但说关联理论的贡献,并不只是这两位学者的贡献,而是指所有持有关联理论思想、并为之付出努力的学者们(如Blakemore, Carston等及中国的学者)的贡献。

2 关联理论的贡献

2.1 揭示语用与认知的异同――区分交际中的认知和普通认知

关联理论由D. Sperber 和D. Wilson 1986年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这本书中系统提出。书的命名就意味着这两位学者要把交际与认知放在一起研究。关联理论这样做的结果有两点值得一讲:一是发现了语用与认知在质上的共性;二是同时发现了它们之间在同质的基础上关键的区别。

根据关联理论,交际理解与认知理解都是寻找关联性。D. Wilson(1995:37)认为:关联性与理解是同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关联的必要条件是要有语境效果。语境效果是新信息与语境假设的一种关系。在交际中受话者根据语境假设来理解明示刺激信号;在认知中认知主体根据认知语境假设来理解认知对象,明示刺激信号只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对象。这是交际与认知的共性。

虽然交际理解与认知理解在本质上都是寻找关联性,但关联性是有量的大小的,交际理解与认知理解的区别正好体现在这个量上。关联理论的两条关联原理对这一区别作了高度概括:

原理一:人类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

原理二: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传递着自身的最佳关联假设。

第一条是认知原理,它揭示人类认知的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在认知过程中人类往往是根据认知对象对自己产生的最大关联去把握它们。这一原理不仅说明认知与关联的联系,而且还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量上也作了描述――与“最大”关联相吻合。解释认知对象时所需的精力与认知对象(如一句话)的复杂程度和认知主体的现时语境假设的深度及广度有关。一般来说,认知对象越复杂,需要付出的精力越大。有时虽然认知对象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认知主体不能凭借现时语境假设而找到认知对象的关联时,他/她就需要扩展或重新构建自己的语境,而扩展/新建语境是需要付出精力的。有时需要扩展/新建语境许多次才能找到关联,这时关联就不大了,因为付出的精力太大,而关联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精力成反比。“人类的认知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是说人类认知事物(包括话语)基本是顺着自己的认知语境(假设)来实现的,因为利用现时语境假设或稍作扩展不需要付出多大精力,而在语境效果一定时,付出的精力越小关联也就越大――趋向于最大。已被认知的新内容又会成为认知别的新事物的语境,人类认知就这样不断前进。

关联原理二是交际原理,它的核心内容是最佳关联假设,该假设包括两点内容:

(1)明示刺激信号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受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

(2)明示刺激信号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

最佳关联假设与最佳关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联是针对受话者而言的。最佳关联假设的第一点是讲明示刺激信号对受话者关联量的下限――足够;第二点是讲明示刺激信号对受话者关联量的上限――发话者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这是说听话者在寻找新信息(认知对象)与自己的最大关联时所选择的语境不能超出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也就是说不要选择发话者不愿意使用和无能力知道的语境,虽然有时选择这些语境时,可能对受话者产生最大关联。

交际中的理解与关联的关系,在量上上限是“发话者能力与意愿”,下限是“足够”,这是与认知理解的不同之处。交际中的这一“足够”下限意味着:交际中发话者发出的包括语言在内的明示刺激信号对接受者来说是一定有足够关联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当我们听到有人对我们说话时,我们一般不会不理不睬。而普通认知中所碰到的某一认知对象(如在废报纸中看到的某一句话)对认知主体不一定产生关联,或者说认知中关联并没有预先存在,也就是说认知中关联量的下限是零。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每天碰到许多新信息(如报纸上的、广告牌上的、电视上的等等)时经常是不理不睬。

交际中关联量的上限有更复杂的意义。其一,受话者解释话语时不能不顾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而一味地顺着自己的现时语境假设去寻找最大关联;其二,上限本身的存在就意味着交际中的理解过程是有终点的,而不是无休止的。认知理解中的关联量的“上限”是“最大”。“最大”是在多个的比较中确立的,并且已确立了的还可以被后来的替代。这就是说认知理解中的关联量没有明确、具体的上限。这意味着认知主体可以随意地选用自己的语境假设以求得最大关联,并且认知理解的过程没有明确的终点。

明示交际中的理解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认知,这种认知的意义不应该超出发话者的意义,认知语境不应该超出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有时受话者能从话语中发现一种并非属于发话者的意义,那就是因为受话者所选用的语境超出了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这样的理解是普通认知理解,而非明示交际中的理解。

2.2 对话语理解的推理做出了全面、合理的解释

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的理解依赖语境和关联。这事实上是对话语理解的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揭示了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语境理论实际上是关联理论的认知工具,解释话语理解的推理;关联则解释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是关联理论认知工具的使用原理。

关联理论认为语用推理从整体上看包括非论证性推理和论证性演绎推理。非论证性推理不同于论证性逻辑推理――论证性逻辑推理仅借助确定的前提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在语用推理中受话者的任何可得到的概念信息都可以成为前提。(D. Sperber & D. Wilson1986/1995:65)这就是说听话人在做话语理解的推理时可依据自己可得到的任何概念信息,或者说他/她没有确定的前提可依。这就是语用推理的非论证性。理解一个话语单单有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对话语的解释一方面是由话语的字面意义决定,另一方面是由一些可及的语境假设决定的。(D. Wilson1995:43)听话人需要形成语境假设作为理解话语的前提。形成语境假设实际上就是根据已说出的话去构建一种可以合理解释说话人为什么要说这句话的原因的背景假设。这种根据某一已知事实结果去推断出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推理在逻辑学上叫溯因推理(非论证性逻辑推理的一种)。用公式表示:

B

AB

A

例如,从塞车的结果推断出路前方出了交通事故。这一推理过程是:塞车(B);如果路前方出了交通事故(A),那么塞车(B);所以路前方出了交通事故(A)。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虽然没有申明关联理论的语用推理具有溯因特性,但实际上已是如此。语用推理的溯因特性已得到许多学者的公认,如Hobbs et al.(1993), Bunt & Black(2000),熊学亮(2003),徐盛桓(2003)等。

但关联理论认为语用推理不仅仅是溯因这种非论证性推理,还包括论证性推理――演绎推理。演绎推理规则在非论证性推理中起着关键性作用。(D. Sperber & D. Wilson1986/1995:69)我们在理解话语时,总是先围绕话语形成语境假设(此过程为溯因推理),然后把这个语境假设当作大前提,把话语本身当作小前提,运用演绎推理规则进行推理,可得出结论,即话语的含义。如例①:

① I always treat other people’s money as if it were my own.

这是英国撒切尔夫人任英国首相期间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的一句话。这句话的字面意义是:我总是像使用自己的钱一样地来使用英国纳税人的钱。那么,它的暗含意义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推理。首先是溯因推理,即假设“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谨慎”。这一推理过程如下:

撒切尔夫人说“我总是像使用自己的钱一样地来使用别人(英国纳税人)的钱”(B);

如果“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谨慎”(A),那么她才说“我总是像使用自己的钱一样地来使用别人(英国纳税人)的钱”(B)。

所以“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谨慎”(A)。

接着就是演绎推理,得出那句话的含义:

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谨慎(语境假设/大前提),

她总是像使用自己的钱一样地来使用别人(英国纳税人)的钱(话语/小前提),

所以,她总是很谨慎地花英国纳税人的钱(含义/结论)。

2.3 发现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

例①的分析显示:话语的含义是通过推理获得。推理的第一步是溯因。溯因是或然推理,而不是必然推理。换句话说,听话人听到话语后形成语境假设时有多种可能。形成不同的语境假设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即话语就会得到不同的解释。紧接着的演绎推理是必然推理――它是把溯因推理所得出的结论用作大前提,把话语当作小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但是如果溯因推理出错,它就会依据错误的前提得出错的结论。如例①中,如果我们溯因推理是这样进行的: 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随便――这将成为下一步演绎推理时的大前提, 那么,演绎推理所得的结论就完全相反:“她花英国纳税人的钱总是很随便”。

那么听话人是怎样对话语作出单一而正确的解释的呢?关联理论认为这是因为他/她有关联期待(expectations of relevance)这个依据。这就是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根据D. Wilson(1995:46),每个话语产生的关联期待准确而强有力,足以能够排斥所有其他的解释而确立唯一解释,所以当我们找到那个能满足关联期待的解释时,我们就能确定那是唯一的解释。

关联期待是检验语用理解正确与否的标准。那么什么是关联期待呢?根据D. Wilson(2004:9),关联期待是指:听话人有权期待话语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受话者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并且它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

关联期待的这一具体内容与“关联原理二”的内容是一致的,所以关联期待标准就是关联原理标准。

关联期待是说当受话者听到话语时,对话语产生一种期待。首先,受话者期待话语具有足够的关联,值得他/她付出精力进行加工处理。这样受话者就会注意话语,不会对话语不理不采,从而理解的过程就自动开始。并且,受话者期待话语具有发话者的能力和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这是说受话者一方面期待话语的最大关联,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关联性的大小是由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精力来决定的――与语境效果成正比,与精力成反比。而语境效果是话语新信息与语境假设旧信息作用的结果。理解话语时,话语新信息是已定的,因此,语境效果的大小就取决于语境假设的选择了。因此,受话者在判断某个话语是否在某种解释下具有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时要考虑自己所用的语境假设是否是发话者所指的语境假设。就例①而言,“ 她花自己的钱总是很随便”的假设不是发话者所指的,即撒切尔夫人是不原意别人这样来假设她的,所以应该放弃。如果受话者所用的语境假设是发话者的能力与意愿允许范围内的,而且在这种语境下解释话语时,话语产生的语境效果最大,并且在构建这一语境假设时耗费的精力又不大,从而话语也就实现了发话者能力与意愿允许范围内的最大关联性,那么这一解释就是符合关联期待的解释,也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释。这时关联期待就得到了满足,理解的过程也就自动停止;如果对话语的某种解释没有满足关联期待,就会开始新一轮的解释。

从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关联期待/关联原理二对语用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是这样操作的――它决定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语境形成的方向和深度。没有这一导向和制约,受话者很可能迷失在语境王国,进而对话语作出错误解释。

3 结束语

关联理论既抓住了语用与认知的本质,又发现了它们在同质基础上的区别;该理论不仅对话语理解的推理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而且发现了话语理解的导向和制约机制。由于这两大发现,关联理论又为研究交际误解产生的根源奠定了理论基础,将解决长期以来在误解研究领域最令人困惑的难题――误解产生的根源(这个根源是因为语用推理的第一步是溯因推理)。这些贡献将为语用认知学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杜福兴. 也谈关联理论[J]. 外语教学, 2005(2).

杜福兴. 关联性的方向性研究[J]. 外语学刊, 2006(4).

蒋 严. 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 外国语, 2002(4).

熊学亮. Peirce 式逆证论与语用推理[A].钱学军. 语言学:中国与世界同步[C].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徐盛桓. 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 现代外语, 2003(2).

Blakemore, D. Understanding Utterances: An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M]. Oxford: Blackwell, 1992.

Bunt, Harry & William Black. Abduction, Belief and Context in Dialogue: Studies in Computational Pragmatics[M]. Amsterdam:JohnBenjamins, 2000.

Fabian, J. Ethnographic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Perils of Context[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997(1).

Fillmore, Charles C. An Alternative to Checklist Theories of Meaning[A]. In Cogen, C., Thompson, H., ThurgoodG. & Whistler K.(eds.).Proceedings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 Society [C]. Berkeley: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975.

Fillmore, Charles C. Frames and the Semantics of Understanding[J]. Quaderni di Semantica, 1985(5).

Hobbs, J. R., Mark Stickel, Douglas Apeltand Paul Martin. Interpretation as Abduction[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3(63).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1995.

Wilson, D. Relevance and Understanding[A]. InBrown, G.,Malmkjr,K., Pollitt, A. & Williams, J. (eds.).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11年第6期

总第163期外语学刊

篇2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施工管理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 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和技术工作组织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实施。

1.2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施工、多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管理,进而保证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1.3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主装备不断先进,技术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二、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

1. 施工过程质量管理上的漏洞。

1. 1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经过改革开放逐步完善形成的。长期实行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保证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一些质量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制约。

1. 2施工企业和施工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工程从业人员大多以农民工为主, 靠经验施工; 有的施工管理人员理论丰富经验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

但一些施工企业和个人由于法律意识模糊,法制观念淡薄,在施工活动中违反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低劣。

2. 加强质量管理的几条措施。

2. 1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

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和项目经理对所承建项目的工程质量负有领导责任及终身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人员、材料、设备、工序、工艺、技术等方面层层落实工程质量责任。

2. 2严格工程材料的采购使用。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采购和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标准规定。对进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设备实行多方位检查,必须有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并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需复试检测的材料必须经复试合格才能使用,使用进口的工程材料必须符合我国相应的质量标准,并持有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合格证书。同时,还十分注重设计、施工过程对材料、构配件、半成品

的合理选用,保证不混用。

2. 3强化工程质量监理。质量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生产各个环节或中间产品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其质量控制程序和内容随着施工的不同阶段变化而变化。不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还是工程保修阶段,质量监理单位都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及合同规定的要求,认真覆行监理职责,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马虎。对不合格的工序坚决返工。

2. 4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施工企业人员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无论是决策、管理者还是技术操作者,都应该是行家。

三、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1. 必须通过安全检查及时掌握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作业现场的安全检查就是为了切实发现作业现场的危险源和安全隐患,提出改进的措施,并形成安全整改书,作为一段时间内安全整改工作的重点。作业现场安全检查不仅要检查静态的项目(如消防器材的设置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等) ,也要有动态的检查项目(如现场作业人员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 ,对于一些隐性的检查项需要通过与作业人员的谈话去获取,真实了解各个环节管理、作业调度、作业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安全检查实施的时间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最好能以周为单位实施。

2. 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必须持续改进。

对于生产责任制,要保证设置合理,有相应安全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的人对自己熟悉的工作负责,否则需进行调整。

3. 已经制定的应急预案必须进行演练。

在发生事故的时候,人的意识、判断力往往比较低下,如果没有事先的良好训练,应急预案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必然导致事故扩大。组织应急演练必须有专门的技术专家作指导,在应急演练前还需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4.做好安全培训,特别做好新员工的“三级教育”。

由于建筑行业人员的流动性大,“三级教育”更为必要。三级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使员工掌握所在施工队的作业特点、安全注意事项、个体防护要求、应急措施等方面。为了避免安全培训流于形式,在安全培训前要做好需求分析,分析培训的人员层次、需要培训的内容、培训的形式,通过这样的培训有效提高被培训人员急需加强的知识和技能。

四、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管理

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是项目的施工质量、进度与投资控制。对于施工质量和成本投资控制,大家历来是十分重视的,但对于施工进度的管理似乎有些忽视了。

1. 施工进度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工程项目能否在预定的时间内交付使用,直接关系到项目经济效益的发挥。进度控制的目标与投资控制、质量控制的目标是对立统一的,工程管理就是要解决好三者的矛盾,既要进度快,又要投资省、质量好。

2. 项目进度管理需要做好的几项工作。

①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的模式与组织架构。一个成功的项目,必然需有一个成功的管理团队,一套规范的工作模式、操作程序、业务制度,一流的管理目标和企业文化。

②建立一个严密的合同网络体系。一个较大的工程,是由很多的建设者参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有一个严密的合同体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避免相互的拆台、扯皮。

③设计单位的确定及设计合同的签订,以及设计质量、速度的检查、评审。设计的工作质量决定了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实施。

④工程前期政府手续的办理以及市政配套工程的安排,与政府机关的充分沟通与良好关系,也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五、建筑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 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成本核算与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有机构成了成本管理系统。设计完成之后,进入建设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是投资的主要发生阶段,因而该阶段的费用控制也是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关键阶段。

1. 设备、材料采购的费用控制。设备、材料采购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之一。采购货物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对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极大。

2. 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费用控制。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不仅靠工程款的支付控制,还应靠组织、经济、技术等措施多方面进行控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投资控制贯穿始终,对可能发生的投资偏差要注意主动控制和动态控制,尽可能实现费用控制目标。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政府逐步推进城市化进程,让建筑行业获得高速的发展,而怎样高效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始终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和工程质量的好坏以及大家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其管理的规范化有助于工程质量的管理监督。

一、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资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要对各级各类的资料进行分类,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资料的完整不散失,要将资料管理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当某个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长时,从项目开工到工程竣工这一阶段,工程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经历的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组织是临时机构往往是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资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资料管理人员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工作中所要形成的哪些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收集要依据工程进展及时跟进、采取积极主动的收集方法。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的建档提供基础。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积累、贮存等工作都是为今后竣工验收提供便利。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它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程竣工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力度不够

2002年我国颁发实施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条例,目的是进一步增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施工档案资料的归档及管理。但是,由于部分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对档案资料的归纳与整理不够重视,同时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不够,加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导致了在建筑工程竣工后,工程档案资料不够完整,或是还没有形成。这样不仅延误了建筑工程档案的递交,也无法很好的反应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丢失问题严重

工程资料的丢失是资料管理工作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在档案人员管理不善,进度落后和我国建筑工程单位普遍不重视资料管理的大环境下,工程项目的资料收集一般较慢,回档率也偏低。同时在借阅或管理人员易手情况下,缺乏妥善的管理机制配合,导致资料缺失。多数企业在工程竣工后,认为项目已经完成,资料归档则无关紧要,因此存在普遍缺失工程主体资料,工程监理资料及工程物资资料等现象,这样不仅影响的工程进度与质量,延缓了竣工工程的验收工作,也对企业的声誉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缺乏科学保存机制

工程资料的保存问题是指当工程建设相关的资料文件收集结束后,没有按照规范的装订和管理手段进行资料的保存,从而导致了工程资料的混乱以及丢失等现象的发生。工程资料本身具有较高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因此,在进行工程资料归纳存档时,也应该遵照规定,妥善保存,不能出现任何疏漏和差错。但目前我国工程施工单位对工程资料的保存工作并不到位,需要进行页码有序排列和装订的文件常常出现混乱,且相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常常放在一起进行保存,这使得区分选取的过程变得繁琐,造成不必要的麻烦。部分施工单位甚至还出现错装和部分文件内容遗失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4、管理机制不全

由于各施工单位水平良莠不齐,多数施工单位没有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因此档案机制不健全,是建筑工程资料收集与整理面临的突出问题,这就使得建筑工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难以保证与工程施工建设同步进行,也可能造成了有关建筑档案资料严重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建筑施工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深入有序推进,更为严重的是也必然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及进度

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对措施

1、规范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极不规范,下面就以竣工图为例。竣工图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的反映工程建成后实际形状和构造的一种定型图样,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中意义非凡。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竣工图,设专人管理或由某一个工作人员兼管竣工图及其绘制,改变现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竣工图没有任何修改、说明,或者一些施工工程已经改变的单位也不会重新绘图等情况,仅在图纸上盖个“竣工图章”,就作为竣工图存档的现状。

2、做好技术资料的整理保管

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有时导致技术资料是分散状态,因此要求有专人把资料进行统一的收集,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逐项分类整理。拿高层房建工程的资料来说,我们可以按楼号分别整理,可以把一个楼的所有地基、主体、装饰装修等分部资料放在一个单位工程里进行组卷。不管以哪种方法进行,组卷要求是平行进行,不能交叉进行,这样容易造成资料混乱。对资料应建立专门的台帐,详细记录每一个施工项目的时间,每一份资料的存放地点,方便查阅内业资料是否及时、完整。要用的时候能立即进行查阅,从而能减轻内业人员的工作强度。

3、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要管理好工程资料必须把住人才引入关,招聘时引入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并且专业技术、技能较高。再者,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建设单位的资料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档案整理立卷规范操作方法、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档案人员应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网络和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4、提高认识,加强前端控制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资料管理重要作用的认识,明确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工程资料内容,掌握工程资料分类标准。从建设前期就对施工资料整理,分类设置归类,保障将来收集施工资料的完整性,按照“三同步”的管理原则,保证施工资料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竣工”,提高各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效率和竣工资料整理的进度,避免因竣工资料整理不及时而影响工程竣工的现象。

5、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对工程资料管理的认识水平,提高技术队伍的业务素质

首先应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技术资料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在审批、检查技术资料时对其不足要令其改正。同时,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技术管理和技术资料管理培训,使他们明白技术管理、技术资料的地位、作用,掌握资料填写的要领、格式及验收流程等。为了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工程项目须设专职资料员,质检员要配合资料员的工作,进行现场的实测实量,并把记录原始数据填入验收记录表中,同时技术资料要与施工进度同步。

四、结束语

总之,工程技术资料工作在工程建设中需要多方面的密切配合与支持,只有建设工程的各方主体积极行动起来,熟悉施工图纸,熟悉规范与标准,运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系统全面地操作,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才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工程施工情况。

参考文献

[1]刘明涛.房建工程资料出现的问题及相关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重要性 ;存在问题;处理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反映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住建部要求建立并管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档案,加强对工程建设项目资料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并明确指出任何工程如果技术资料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工程不合格。建筑工程资料对工程质量具有否决权,足见其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在现有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资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要对各级各类的资料进行分类,要做到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保证资料的完整不散失,要将资料管理工作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当某个项目工程建设时间较长时,从项目开工到工程竣工这一阶段,工程形成的文件资料涉及面广,内容繁杂,经历的时间长,稍有疏忽就可能遗漏,加之施工组织是临时机构往往是工程任务一完成,临时机构解散,而资料也随之消失。为了保证资料收集齐全、完整,资料管理人员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工作中所要形成的哪些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资料收集要依据工程进展及时跟进、采取积极主动的收集方法。将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按日期和工程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保管,在日常工作中要时刻注意积累资料,为今后的建档提供基础。做好资料的收集、归档、积累、贮存等工作都是为今后竣工验收提供便利。这些资料全面反映了整个工程建设的详细情况。它对工程质量的评定,工程竣工后的收尾工作以及对新建工程的准备等都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因此,认真做好资料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不完整

完整的技术资料有助于全面而又系统的反映建筑工程的质量状况,不完整的技术资料则会片面的反映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中,整体工程可能不会一起施工,因为某些原因可能会使局部无法及时施工,而有些单位为保持让工程快速施工,同时保持资料的整洁,就不及时编制资料,或将此部分资料抽出,这也会造成资料最后漏项,影响资料的完整性。

2、资料管理人员管理意识淡薄

在一般的建筑建设中,管理资料人员人数不够,因此很多时候是从其他部门临时抽调,或者资料管理人员身兼数职,收过专业培训的少,使得资料归档的质量没有保障。当前,很多单位都没有重视资料管理工作,出现了工程建设只重建设、忽视档案的现象。一些参与单位只偏重建设的进度、质量和资金到位问题,而轻视了如何管理资料,往往等到工程临近竣工验收时,为了完整档案资料才投进所需的人力和物力,以方便竣工验收。这种方式不能保证工程档案的准确和真实性,对今后档案的利用非常不利。

3、资料保存手段不科学

资料保存问题主要是在工程建设资料收集结束后所表现处理的,没有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装订、保存导致管理混乱、资料丢失等现象发生。建筑工程资料具有较高的严谨性,一旦在保存出现页码排列错误、装订不合规范、文件混乱,资料保持出现疏忽或差错、复印件及原件混合保存,造成区分麻烦,甚至容易导致内容遗失等问题发生,严重影响工程正常开展,容易导致经济损失。

三、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应对措施 

1、规范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目前,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极不规范,下面就以竣工图为例。竣工图是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绘制的反映工程建成后实际形状和构造的一种定型图样,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中意义非凡。因此,工程施工单位应重视竣工图,设专人管理或由某一个工作人员兼管竣工图及其绘制,改变现在很多建筑施工单位对竣工图没有任何修改、说明,或者一些施工工程已经改变的单位也不会重新绘图等情况,仅在图纸上盖个“竣工图章”,就作为竣工图存档的现状。

2、避免出现资料重复或冲突的问题

在收集以及整理资料时一定要对所有相关资料进行查询以及参考新旧文件不能有相矛盾的地方。一定要保证材料的真实性,真实性是建筑工程资料的灵魂,不能因为要把利益最大化或是为了提高工程质量等级就制造虚假数据以及虚假资料,在上交的工程材料中所出现的数据必须都是真实的,必须采用原始的测量数据,而原始的数据必要要严谨准确,实事求是。如果资料作假,一旦工程在施工中出现问题,虚假的资料就会误导我们,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激化问题,使错误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造成错判误判。

3、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要管理好工程资料必须把住人才引入关,招聘时引入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专业知识,并且专业技术、技能较高。再者,要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建设单位的资料员参加档案业务培训,掌握档案整理立卷规范操作方法、建设程序和基建专业知识。档案人员应努力学习档案业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网络和计算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运用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档案工作,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

4、提高认识,加强前端控制

提高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资料管理重要作用的认识,明确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工程资料内容,掌握工程资料分类标准。从建设前期就对施工资料整理,分类设置归类,保障将来收集施工资料的完整性,按照“三同步”的管理原则,保证施工资料管理与工程建设“同步收集、同步整理,同步竣工”,提高各参建单位资料员的工作效率和竣工资料整理的进度,避免因竣工资料整理不及时而影响工程竣工的现象。  

5、加强专业培训

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单位对于工程资料管理人员要做好定期培训工作,整体上提升队伍的办事能力,确保技术资料在收集、处理、归档等过程都能得到保护,技术资料对于施工单位就是无形的财富。一方面,对各级领导干部实施培训教育,使其对技术资料给予高度重视,使他们在审批、检查技术资料时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对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实施技术管理和技术资料管理培训,让工程人员掌握足够的技术资料管理能力,对手上的技术资料正确处理。为了确保工程技术资料的真实性,工程单位需倡导现场的实测实量,并把记录原始数据统计好,这样才能让技术资料"货真价实"。

6、严格把住竣工验收关

工程进行竣工验收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竣工档案资料必须通过城建档案馆的预验收,因此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职能管理部门、监理工程师及工程项目资料员要严格把好审查验收关, 对编制的工程竣工图、文字资料、竣工报告要进行认真审查, 着重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的真实性和工程设计变更单及洽商记录的落实情况, 认真审查竣工图及文字资料是否完整、准确,签证是否完备,组卷排列是否符合规定等等。 

结束语

建筑工程资料必须全过程记录并且必须全面反映工程质量和施工质量。建筑工程资料是工程建设各阶段实施过程中,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形成的各种历史记录文件的汇集。它的作用就是要能够全面反映工程建设的合法性、工程质量状态和施工质量状况,满足竣工验收对工程资料的要求。工程资料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资料反映了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体现各责任主体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各项政策的能力和力度。 

参考文献

[1]厉丹丹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年8期

[2]王俊堂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现状与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6期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 管理影响因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建筑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这对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的探讨,对建筑业的稳定、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结合各项目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一、施工准备阶段管理

首先,施工企业中标并与建设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以后,项目经理部首先应立即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并制订出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责任制和质保措施。在制订质量保证措施时,应紧紧抓住质量计划指标、质量计划实施和质量目标实现三大环节,要求项目部各职能人员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责任,以各自出色的工作质量来保证项目的整体工程质量。

其次,项目经理必须使分包工程和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按计划有序地运行。为此,项目经理应优选合格的分包单位和供应商。

第三,项目经理应组织并主持由地勘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和本企业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和各专业班组长参加的图纸会审,以利于施工人员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及早发现并消除图纸中可能出现的差错和疑难问题,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顺利实现。

第四,项目经理部应坚持对全体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经常性的质量意识、专业知识和安全操作技术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以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工程实施阶段管理

1.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和构配件是建筑工程质量的物质基础,因此,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建筑材料和构配件质量符合设计和质量验评标准的要求了,才能确保工程项目在规定工期内实现质量目标。为此,项目经理部必须对建材、构配件供应商的质量保证能力进行严格评审,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择优选定供应商;材料、构配件进场后必须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验收,验收合格者应分类堆放或储存,并建立材料档案和领退料登记制度,以避免材料、构配件损伤、变质。

2.机械设备。项目经理部应根据拟建工程的结构类型、层数、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确定需用建筑机械设备的种类、型号和数量,采购或租赁相应机械设备,并制订出机械设备进场的先后顺序计划,以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采购或租赁设备时,务必认真检查其质量检验合格证或历次使用情况和维修记录,以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全过程中均能连续、正常运转。

3.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其施工方案中有关施工技术和质量要求内容,向参与施工的相关技术人员(施工员、质检员)和各专业班组长进行书面或口头技术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作为指导施工的技术依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建设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等,应及时向现场技术人员和相关班组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并签署技术交底文件、存档,以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质量。

4.工程测量。开工前施工员应编制拟建工程测量控制方案,并报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同时,将红线桩校核结果和水准点引测结果一并报项目经理部查验、审批,获准后方可破土动工。施工过程中应对红线桩、水准点、工程测量控制桩(中心桩)等采取妥善的保护措施,严禁擅自移动或碰撞。建筑物轴线、标高及关键部位坐标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测设、质检员复查、技术负责人复测,并填报“测量记录”及“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送监理工程师签认,以确保工程测量质量。

5.施工工序。工序质量控制得好与坏,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因此,必须严格而科学地控制施工工序质量。而在各工序中设置质量控制点,则是对工序质量进行预控的有效措施。

三、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

1.竣工验收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并整理有关材料、构配件、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试验检验记录、隐蔽工程记录、施工记录等质量记录。

2.竣工验收前,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应组织参与本项目施工的技术、质量、生产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对工程项目从分部到整体进行认真检查、检验和评定。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应迅速予以纠正,并且在纠正后再次进行查验,以确保其符合设计文件和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随后,施工方向建设单位、监理部门、质监单位提出工程竣工报告。

3.施工方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后,应积极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有各有关方面参与的竣工初验和竣工验收程序。验收合格后,除整理好竣工验收相关技术资料并归档外,还应与建设单位或业主签订工程质量保修书和房屋建筑使用说明书,以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把好施工现场管理关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就是用科学的管理标准、方法和制度,对施工现场的各种要素,即人的因素、建筑施工机械、原材料及构配件、施工方法、施工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工程技术与建筑市场信息等进行科学有效的计划、协调、组织和控制,使他们均能时刻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地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为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部除了切实抓好施工准备阶段、工程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外,还应做好下列几项工作:

1.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在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序)工程施工前,均应要求承包人提交施工技术方案,报现场监理或建设单位审核,待审核通过后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向相关专业班组做技术交底,施工员和质检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指导和检查验收;对于像深基坑土方开挖、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等特殊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项目经理部必须召开专项方案论证会,经过科学论证后确认该施工方案,并报请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承包人方可按该施工方案施工。

2.妥善协调专业之间、工种之间矛盾。施工现场专业之间、工种之间,或总包与分包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矛盾,项目经理部要根据项目既定的质量目标要求,及时进行协调处理。如果发生因专业之间、工种之间相互不配合、不协作而造成质量缺陷或影响工期,项目经理部有责任、有权利召集相关各方开现场协调会,找出矛盾症结所在,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及实施方案;对已造成的质量缺陷或工期延误,在客观地分析并确定责任方后,可以以相关施工合同为依据,向责任方提出索赔。

五、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是指对工程项目各施工阶段的工作内容、工序、持续时间和逻辑关系编制成网络计划,并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检查实际进度是否按计划要求进行, 对出现的偏差分析原因,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或调整、修改原计划,直至工程竣工、交付使用,进度控制的目的是确保进度目标的实现。工程建设监理所进行的进度控制是指为使工程项目按原计划要求的时间竣工验收而开展的相关监督管理活动。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管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设计的影响;物资供应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影响;施工组织的影响;施工条件的影响;施工中各工种相互配合的影响;施工管理的影响,以及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六、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主要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把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投资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七、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特点决定了建筑业是高危险、安全事故多发的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和复杂性也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建筑施工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手工劳动及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的素质又相对较低,所有这些更增加了许多不安全因素。施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在日常施工管理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施工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和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让农,刘春.浅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J]. 科技资讯.20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