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企业财务法规范文

企业财务法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2: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财务法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企业财务法规

篇1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新的公司法的分析,对公司法在企业财务中的规定进行了阐述,包括对企业财务的基本规定,对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的基本规定,对公司财务报告及利润分配的规定。进而分析了公司法在企业财务中的作用,从对营运资金管理的作用和对利润分配管理的作用两方面做了剖析。

关键词 公司法 企业财务 规定 作用

一、公司法与企业财务

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公司法,为我国投资兴业、发展中国经济、构造公司法律新秩序提供了依据,为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和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公司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了多方面的制度规定。

二、公司法对企业财务的规定

1.对企业财务的基本规定

(1) 公司股东按照资本额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管理的决策和选择高层管理者的权利。公司作为法人享有全体股东投资所形成的全部财产权,依法享有法律规定民事权利和责任。公司以其全部法人的财产,享有自主经营权,提高公司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增值为目的。

(2)在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时,应对其进行清产核资,界定产权,清理原企业债权债务,评估企业资产,建立规范内部管理机构。

(3)公司在向其他企业投资时,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外,累计投资额不能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以上。

2.对所有者权益资金筹集的基本规定

(1)在公司章程中,有关有限责任公司的规定:公司的注册的资本,股东出资方式和出资额度,股东转让出资条件,公司解散的事由与清算的办法;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公司股份的总数,每股金额及注册资本,发起人认购股份数,股东的的权利和义务,公司利润的分配办法,公司解散事由和清算办法。

(2)股东的出资方式及出资额规定:在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可以以货币出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但以工业产权及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在股份有限公司,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35%,剩余的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向境外公开募集股份,等等。

3.有关公司财务报告及利润分配的规定

(1)公司应依据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建立本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公司应在每一会计年度末制作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审计验证;有限责任公司应将公司财务会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应将财务会计报告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2O天以前置备于本公司,便于供股东查阅,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须将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公开。

(2)公司当年税后利润分配时,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积金,并且提取利润的5%-10%列入法定公益金,法定公积金累计达公司注册资本的50%时可不再提取。

(3)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的溢价款及国务院财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列入资本公积金的其他收入,应列入公司;公积金弥补公司的亏损,转增公司资本,股份有限公司将法定公积金转为公司资本时,所留存法定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

三、公司法对企业财务的作用

1.充分体现出管理出效益

旧公司法缺陷之一就在于重管制,轻自治。新的公司法将进一步扩大公司与股东自治的空间,大幅减少行政权等对公司经营不必要干预。新的公司法允许公司及其股东对公司章程作出个性化设计。

2.所有者的经营行为意愿得到尊重

新的公司法使公司拥有更大自,对股东特别是公司中小股东的保护力度相应加大,新公司法规定股东拥有查账权,意义重大。公众对于公司有了部分知情权;同时规定,股东可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公司新增资本的,股东有权优先按照实缴出资比例认缴出资。但是,全体股东约定可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或者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的除外。以上规定表明,管理者经营行为将不再只是自己意志表现,更加充分尊重了所有者的意愿。

3.利润分配将更加尊重所有者意志

在新公司法中,很多事项由公司章程规定的。比如,旧公司法第33条规定,股东按照出资的比例分取红利,但新公司法规定,股东之间利润分配原则,可以按照章程的规定,不一定要按照出资的比例,利润的分配由股东自己决定,法律不的强加干涉。

4.盈余分配将调动公司各利益关系人的积极性加强

新公司法的规定,全体股东可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取红或不按照出资比例优先认缴出资。这表明,企业股东为了实现其价值最大化,可以充分利用盈余分配,调动各利益关系人的积极性。

四、小结

公司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部重要法律,它通过规范市场经济主体,使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得以规范。它规范了公司股东、债权人及公司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维护了社会经济秩序,新公司法的正式实施,改变了企业理财环境,维护了公平竞争,同时提高了市场效率,必然对企业筹资、营运、投资和利润分配等方面都产生极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周长信.修订解读:财务会计视角.商业会计.2006(12).

[2]杨炳芝,贺宝银.公司法.中国工商.1988(05).

篇2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改 财经法规教改 契合点

一、两门课程教学现状的契合之处

(一)课程定位不清,教学缺乏针对性

以应用型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联系,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为宗旨。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应用型本科人才数量非常庞大。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应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要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但高等教育对何为应用型人才的概念模糊,导致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缺乏准确的课程定位。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哪些人才是社会所必需的?如何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认识从根本上阻碍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与上述问题类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是会计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这就要求在教学工作组织过程中,既要注重人才培养中的课程地位与作用,又要以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出发点。但在实践中,部分高校为了显示本校会计专业的地位,也为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应试需要,把会计从业资格与会计专业群毕业证书挂钩。迫于就业指标的压力,很多高校将考试提到学生学习的第一位,这会误导该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目前,该门课程的课时、考试、上课内容、教学方法都存在很大问题,部分高校出于对从业资格考试时间的考虑,将该门课程安排在大一第二学期学习,有些院校甚者安排在第一学期学习,但此时学生对基础知识尚未了解,比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写要求以及会计成本核算要求等,必然导致学生听课的效果较差。此外,课时安排偏少,有些知识点无法展开,只能讲重点,使知识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学生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高。

(二)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欠缺,实习基地少

目前,很多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教学太少,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很多教师为了职称评定,科研压力较大,不主动改变教学现状,主要功夫都下在了理论教学方面,将实践教学放在了次要位置。部分高校尚未建立财务管理专用实验室,或虽开设财务管理实验课程,但课时偏少。企业财务部门特殊的保密性导致其不愿接收实习生,学校联系实习企业存在一定困难,而学生个人联系企业更为不现实,即使能进入实习单位,由于缺乏师傅指导,实习效果也不理想。而且,从企业对实习生的评价来看,专业知识欠缺,对筹资、投资、营运资金、利润分配等业务缺乏胜任能力。基于此,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导致学生对教师授课效果不满意。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教学方式也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的现象,教学方法单一,整个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而且,该门课程内容大多是法律条文、法律规定或道德规范,这些内容均是说理性的,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该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分清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单位及个人的利益,自觉抵制非法会计行为与违法现象。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要将其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真正将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动。

(三)教材内容脱离实际

当前,主流《财务管理》教材很多内容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财务管理理论。但西方国家与我国环境差异较大,部分内容与我国财务管理实际脱节。此外,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上市公司为主线展开,价值评价也是以上市公司为主,对非上市公司并不适用。现实中,很多毕业生都是走入非上市公司或中小企业或自己的家族企业,进入上市公司的人数太少。同时,《财务管理》教材注重长期资金筹集,忽视短期资金。但是短期资金才是企业发展的当前动力,很多企业是由于短期资金回笼出现问题才导致破产关闭的。高校会计专业群财务管理课程一般是64课时(含实验课程),但是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特别多,课时安排偏少,时间紧张,实践教学的开设仅仅是象征性的,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验软件尚在探索中,这些都导致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与上述情况相似,《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设置也存在不少问题。该门课程融合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税法等多门学科内容,内容较为枯燥,章节之间联系不强,理论色彩较浓。而且,会计法律法规更新很快,教材内容也应随之更新,但实际情况是教材更新速度明显太慢,无法跟上现实情况发展。

(四)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双师型人才较少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风气犹盛。因科研成绩与教师职称、待遇挂钩,这种利益机制会导致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教师一味追求自身利益,一味追求科研成果,会忽略教学上的改进与提高,教师素质、师德均有下降。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应用型”,体现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学时要注重实用性。大多数三本院校属于应用型院校,在这些院校中,师资队伍结构有其自身特点:教师学历普遍较高,大多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有些教师在高校工作了几十年,但缺少企业工作经历,不能真正了解企业实`财务管理工作的程序与特点:虽有部分高校也注重“双师”培养,但较为形式化,比如有些院校仅规定具备教师职称和会计职称即为“双师”,但这种双师型教师的财务管理专业知识仅限于课本知识,对实践基本不了解。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师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由于该门课程是步入会计职业之前的必备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知识点特别广,理论性特别强,教学内容整体涵盖了法律、税务、金融、财政国库等诸多知识,授课教师既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又要对企业、银行、政府、税务工作有一定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讲授知识时既生动又形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全部内容。但现实情况是,该门课程教师既缺少会计专业实践知识,又缺少法律金融专业实践知识,甚至部分高校该门课程教师是由非会计、非金融教师来担任,教学停留在“读课本”“划重点”“背重点”层面上。

二、两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的契合之处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定位要准确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由“学科为主”转为“学生为主”,教师需从原来重知识轻实践、重教材轻学法的模式中走出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要关注学生发展,激发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当由课程教学的执行者转变为以教材内容为知识载体的师生文化共建人,应当使学生融入到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主动思考,使之真正成为发自内心的学习者。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最终目的仍然是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转变教学观念,要传授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真正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业务素质高、有时代特征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同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定位也要准确,应当认识到该门课程是会计专业基础课,开设目的是要使学生熟悉财经法规具体内容与要求,为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也为会计专业群学生素质的培养发挥重大作用,要认识到此门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三门必考科目之一,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是顺利工作的关键。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进行课程定位时必须坚持职业素养与考证相结合的原则,把会计专业群学生素质培养与考证能力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二)加强实践教学,深入推进“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在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利用校内资源,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场所,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内外部资源,拓宽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渠道,要与实务界人士加强联系,让其以讲座或视频的形式来指导教学,强化高校学生对实践的认识,此外,要大力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以顶岗实习或助岗实习的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实务,使之能够得到职业体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真正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从内在、外在两个方面发挥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要将实践能力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提前完成论文实践环节,较好解决毕业实习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对教师而言,可以将实践结果融入教学过程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也非常注重实践教学。比如,模拟真实情景就是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方法。它是将一些不容易直接感观的内容通过模拟现实情景的方法满足教学要求。比如在讲票据法时可以将学生带到实习银行,教师安排学生置身于真正的经济环境中,创设情景,如ABCDE五位当事人以及GH银行,将学生按要求分组,把组员安排进公司或银行之中分别扮演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承兑人、保证人、被保证人等不同角色,进行实践教学,出票人可根据自己需要填写票据,持票人可在规定时间内要求付款人付款,付款人可以先对票据进行审查,接着对持票人进行审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银行的工作流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增强理解。

(三)教材内容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应当体现形势变化,要适时更新内容,培养不断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选择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质量的教材应当内容全面,适应新形势需要,同时又不断更新财务管理理念与方法,与国际财务管理界的发展紧密相连。当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特点突出,复合型学科不断涌现,在这一大背景下,解决某一单独领域的问题若单靠某一专业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需要融合多学科、多视角、多层次知识。正是基于此原因,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受会计理论、会计法规影响较大。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制度不断与国际接轨,每年都有新准则出台,引起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演变。从中可以观察到财务管理内容在不断演变,新的财务管理理论不断出现,比如跨国经营引起兼并重组财务研究,通货膨胀问题引起利率测算财务研究,网络经济发展引起网络财务研究,知识经济引起知识经济财务研究。

同样,《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建设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课程结构优化、教学效果提高、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应当由行业技术专家、教学专家、骨干教师组成教材编审组,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和背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兼顾理论与应用技能,将工作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融合,研究教学主要内容,使之更具实用性,可以设置不同领域的学习情境、学习目标与学习任务,吸引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自主学习,要大力推进与教学相关的资源库建设。建立师生互动平台,建立多元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此外,各高校也应注重计算机模拟软件的开发。

(四)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双师型人才培养

教师要积极转变观念,不能再坚持以知识传承为中心的传统价值观念,应当树立创新教育理念,将大学生创新创业置于首位,要增强责任感,积极改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要定期下企业参加企业理财实习。高校要从企业吸收具备实践经验的财会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高校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只有来自于企业一线的财务管理专家或具备较高财务管理专业素养的教师才可以胜任这项教学工作。课程设计与课程安排应当吸收部分企业一线专家来参与,高校应有目的地选派部分教师进修、学历深造或鼓励教师更新知识,要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双师”培养,尽快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保证授课质量。

同樱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非常熟悉,要让抽象问题具体化,要熟练掌握财经法规授课知识。因该门课程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门科目之中最难的一门,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教学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至少是会计师水平。该门课程内容较多、较丰富,综合性较强,虽然有些知识各科目都有涉及,但如果教师对实践知识掌握欠缺的话,授课效果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S

参考文献:

[1]李卫娜,穆敏丽.大班环境下互动式教学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商业会计,2014,(24).

篇3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措施 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 规避 措施 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3)资金回收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资金回收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或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要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必须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分配和资金回收的测算和平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应收账款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规避:一是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评估,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资信等级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现销和赊销之间权衡,当赊销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三是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事先做好准备;四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既要保证账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伤及客户关系,同时,制定收账政策时要考虑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大小。

(4)收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 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2] 王希旗、江小毅:财务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3] 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4。

[4] 朱伟: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篇5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篇6

为加快推进我省体育健身器材行业转型升级,引导体育健身器材行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实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按新统计口径,全省体育健身器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111家增加到2015年的139家,年均增长7.79%;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210.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65.18亿元,年均增长20.18%;利润总额由2012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4.26亿元,年均增长24.74%;利税总额由2012年的20.4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7.61亿元,年均增长22.62%。2015年底,全省体育健身器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76%、13.04%、10.38%和17.44%。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新常态下,体育健身器材行业主要经济指标累计增速仍然保持两位数,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居全国第一位。

全行业拥有泰山、英克莱、英派斯、汇祥4个中国驰名商标。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德州、青岛、烟台、淄博、济宁、泰安等地。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体育竞技器材生产企业,山东汇祥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跑步机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英派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我国最大室内健身器材生产企业。行业内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有山东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泰山体育产业集团3个。泰山体育产业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传统体育健身器材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多数为杠、架、圈结构,电子技术产品较少;二是家庭作坊式企业较多,单体规模较小,管理水平相对较低,高级技术人才短缺。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供给短缺等问题,企业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及高级技工匮乏等问题较大,招工难、留人难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产品创新不足,多数企业在低价位低技术产品上竞争,缺乏产品技术研发,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弱;四是生产经营领域缺乏组织协调,竞争秩序混乱,流通领域品牌众多,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规范。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低,企业间竞争越发激烈,严重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分析

(一)全民健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将体育产业作为新兴重点战略产业给予扶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进行扶持,要求各地要将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提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体育产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占GDP的3-5%,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我国体育产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巨大差距。但我国人口基数大,经济规模居世界第二位,为全国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体育健身器材行业将迎来发展史上最好的时代。

(二)新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前,正值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汇的重要节点,是深化改革开放、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是体育健身器材业进行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与此同时,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建立万物互联的“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等新生态的出现,也为体育健身器材行业的创新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形势比较强劲

世界体育健身器材市场增长较快,前景广阔。据不完全统计,欧洲约占40%、美洲约占30%、亚洲约占20%,仅美国健身器材市场销售规模每年近100亿美元。目前,美国厂商大幅度增加进口,尤其是对于价格低、品质好、功能全的产品需求旺盛,这就为我国健身器材增加出口创造了市场条件。

(四)新的消费观念增加国内市场需求

国内富裕起来的老百姓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由此衍生出的健康经济为体育健身器材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用在健康方面的花费约占总收入的48%,而中国在健康方面的花费只占总收入的8%左右。据中国国际亚健康学术成果研讨会公布的数据:真正健康的人约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亚健康人群占75%。换言之,中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数已超过7亿人,这个庞大的人群将为体育健身器材提供广阔的市场。《全民健身条例》规定“公园、绿地等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安排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免费提供健身器材。”

三、“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总体要求,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区域经济、体育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加强重点企业技术中心的建设及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生产管理运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山东省体育健身器材产品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把创新作为产业升级的关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联合,引进和培育配套服务业体系,推进产品创新;融入“互联网+”战略,运用互联网思维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培育新业态,推进经营模式和销售模式创新。

2.坚持质量为先、安全为本。坚持把质量作为产业升级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优秀质量文化,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产品安全是产品质量的具体体现,实现企业产品的安全责任可追溯。

3.坚持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升级的必要条件,继续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加快推进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加快提质增效,重视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继续节能降耗,走环境友好的发展道路。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体育健身器材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13%,利润年均增长不低于15%,利税年均增长不低于17%,出口年均增长不低于10%。

2.产品结构和品牌优势明显提升。企业品牌建设成效明显,差异化定位更加清晰,产品质量及档次明显提高。到2020年,新增山东名牌产品8个、山东省著名商标10个。

3. 产业集群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级和省级产业集群规划更加合理,业态布局更加完整,产业链配套更加完善,集群内公共技术、人才、贸易、电子商务等平台更加成熟。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产业集群2个、省级产业集群3个。

四、发展重点

(一)重点支持各类研发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山东省体育器材制造行业现有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体育用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的后续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或在国外建立研发机构。

1.支持泰山集团重点研发新型体育竞技器材,使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在现代体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产品与国际标准、竞技要求接轨,实现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艺术化。

2.支持淄博汇祥、青岛英派斯研发中心研发室内体育健身综合器材,开发组合健身器、保龄球设备、跑步机、训练机、各种健骑机等,使电子技术与科学训练相结合,实现科学训练和健身。

3.支持济宁英克莱研发中心研发室外健身器材,包括各种云梯、漫步机、各种双杠、单杠、平衡滚筒、各种空中转轮、脚转轮、大、小转盘、腰背按摩器、关节运动机等,使全民健身器材在公园、在小区、在湖边、在青山因地制宜扎根,造福于人民。

4.支持宁津县健身器材技术中心研发场馆健身器材,为体育训练场馆、全民健身中心服务。

5.支持潍坊华尔康娱乐研发中心和青岛奇特乐研发中心研发幼儿园、儿童乐园、小学娱乐健身设备,开发儿童压板、儿童秋千、联合浮桥、过山梯、滑梯等,充分利用光电感应、太阳能技术,开发智力体育娱乐设备,使孩子们在娱乐中学习、在游戏中锻炼成长。

(二)重点发展网络健身

让体育走进家庭、走进网络世界。充分利用泰山集团已经研制成功的具有敏感人体识别技术的全球首家高科技i-dong在线运动平台,进行资产整合,创建以泰山集团为主的爱动网络体育产业中国网络体育平台。利用爱动体感运动机的产品优势,为人们提供健身指导、康复训练、未病治疗、膳食管理、赛事活动等专业健康的服务,着重推广爱动进军营、进企业、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利用这一高科技成果,使人们运动健身不再受场地、天气、时间约束,在家里、办公室等处都能与朋友一起健身娱乐。

(三)重点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重点改进体育器材表面处理技术,包括黑色金属电镀、喷涂,不锈钢表面着色、抛光,根据室外健身器材的特殊要求,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选取优质耐用的材料和防腐蚀表面磷化处理,使其达到坚固耐用,安全可靠。所有产品外形美观,同时具有更强的耐磨性和高强度抗紫外线能力,其防腐、防晒、耐候性大大增强,从而达到表面不易褪色、掉色等功能。

在室外体育健身器材中推广应用环保、无污染高性能材料、钛合金材料、碳纤维合金复合材料、不锈钢复合材料。重点支持以泰山集团为主建设国内最大的碳纤维体育器材加工基地,鼓励企业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开发碳纤维双杠杠芯、撑杆、网球拍、羽毛球拍、滑雪板、高尔夫球杆等体育比赛用品和赛车等碳纤维运动自行车。

(四)重点建设产业基地

重点支持泰山体育与国际奥委会合作,建设全国最大的冬季奥运会比赛项目场地训练和比赛器材研发生产实验基地,更好地办好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打破冬奥项目器材被国外垄断的历史。巩固和发展宁津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和以山东汇祥为龙头的淄博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基地;扩展以乐陵为中心的德州、庆云、禹城的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基地和以青岛为中心的即墨、胶州、城阳的体育健身器材产业基地。

(五)重点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打破传统思维,配合国家“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要求,加强现代网络技术、智能化的综合应用,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人性化、智能化,推动“云”互联技术的跑步机、组合健身器,运用互联网思维将健康管理、健身指导运用于跑步机、组合健身器中,开启“互联网+跑步机”的锻炼新模式。继续深化“两化融合”,引导行业实现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领域智能化、信息化覆盖。

(六)重点推动健身与医学相结合

重点支持在健身专家、保健专家与消费者之间打造健康管理平台,入医疗保健数据,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检测、评估和干预,使人们在健身锻炼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看到自己的各项身体指标,如血压、心率和血糖等数据,实现以促进健康为目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医学服务过程,有效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发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服务,实现由体育产业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的延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

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与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合作,重点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培养和发展一支以振兴我省体育产业为己任的科技人才队伍。省五金与衡器行业协会组织泰山集团、济宁英克莱、淄博汇祥、山东大学材料学院、省体委器材中心等部门进行产品研发、创新设计和宣传,为山东省城乡居民、厂矿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提供标准化、普及化的体育健身器材。

(二)实施标准化战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加强体育用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督促企业依标准促研发、搞生产、提质量,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申请有关质量体系认证;加强对产品质量和企业采标的监督检查,把好产品质量关口。

(三)加强品牌建设

全面树立体育健身器材行业“精艺设计、精密制造、精细管理”的精品意识,启动行业龙头企业“树品牌、扩渠道、创百年企业”的长远战略布局;以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品牌,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使企业走出价格竞争的漩涡,变价格战为质量战、技术战,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行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持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参与国际竞争提到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扩大产品出口,带动企业创新提高工艺制造、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应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篇7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建议

引言

电力行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当前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的也慢慢建立,促使电力企业逐渐变为可以进行自负盈亏、自负盈亏的经济体,在这之中财务管理是电气企业管理之中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逐渐凸显出十分重要的位置。

1、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1.1 财务管理的定位存在一定的问题

当前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之中的核心环节是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其是以资本增值以及价值作为其目标的管理活动,而其基本特征则是其价值以及资本化进行管理。在当前的诸多企业看来,进行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从实际来讲,此种观念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企业财富创造的过程之中起着中坚作用的是员工,其在创造、接受、加工以及掌握知识技术等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具体上来说知识资本同财务资本此两种资本和其之间的“复合契约”组成了当代企业主体,同时也是利益关系者之间的产权合作。所以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目标应该要照顾到当前企业所有者的利益而获得一定的利润,也应该照顾到其他主体的相关利益,并且实现公平。服从对当前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

1.2 财务风险和危机不能有效避免

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之中,对目标财务收益以及具体财务收益之间的出现一定的矛盾,进而导致出现一定的问题。当前电力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在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渐的深入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化逐渐加大,与之而来的财务风险管理挑战也慢慢严峻,然而电力企业风险意识需要不断提升,当前并没有达到与之相应的水平,比较好的财务风险意识还需要改进,同时风险管理机制还需要不断改进。所以,电气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不断加强以及完善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

1.3 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比较欠缺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之下,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较为激烈,导致企业也面临着提升投资风险、成本控制风险、经营性风险以及政策性风险等等问题。在此背景之下,这些风险也在不断的提升之中,而电力企业风险意识却没有得到一点的提升,健全的财务风险意识存在一定的问题。

1.4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同当前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

我国的电力企业有效的管理机制之中,缺少科学的现代财务管理制度,于此同时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们的培养缺少重视,导致当前的财务人员的素质同电力企业发展的要求不相符合。在这之中的主要的表现是: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较为落后,缺少与之相应的知识、并且缺少创新的精神,在将会计信息变为企业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不够,在电力企业发展之中不能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导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的问题。

2、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策略

2.1 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意识

在电力企业发展之中需要不断提升对于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不断加大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将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方面。为了同当前企业发展的要求相符合,应该在财务管理工作之中不断树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信息管理、质量观念以及成本效益等等企业管理观念,促使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市场动态那进到企业财务管理之中,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2.2 不断提升财务风险

在当前投资风险、成本控制风险、政策性风险以及经营性风险等等风险的逐渐提升,可以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应该做好以下措施:首先应该树立起风险意识,也应该对风险进行科学规避、客观预测以及适时将风险分散以及进行一定的承担;应该在财务管理工作之中的每一个环节将风险防范意识,对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关影响有充足的认识;同时企业应该不断建立和将企业风险管理机制健全,这样就可以及时将存在的风险找出,并且使用与之相应的防范措施,促使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以及损失降到最低。

2.3 财务管理机制需要同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

促使企业管理活动规范并且有效,首先应该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保障体制。在当前的背景之下,我们需要抓住加入世贸组织的机会,不断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促使创新产权理论以及财务管理机制理论,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改革,不断推动当前电力企业的不断进步。

2.4 对电力企业的财务控制的加强

对于电力企业管理来说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不断提升企业财务决策机制的完善、管理效率的提升,将成本管控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的各个领域之中。不断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做好成本管理的工作,树立较为牢固的经济核算理念,而在电力企业管理之上,其对供电、发电等等问题不够重视,因此需要及时调动企业各方面的资源,不断降低成本。同时组织相关人员对成本进行预测、计划、分析以及考核等等工作。监督以及审计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不断保证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将财务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

2.5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开展

对其进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应该建立一个高效以及科学的预算管理系统,同时不断完善预算审批制度,做好预算控制,做好企业经营、生产以及建设等等环节的预算管理。同时通过业务、资金、信息进行整合,对其进行较为明确的分权以及授权工作。使用效率以及效益来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借助财务管理软件,促使预算编制从以前的年度预算,逐渐变为季度预算以及月度预算,并且把以前固定预算变为滚动预算,建立起较为合理预算体系。电力企业预算的重点主要是成本费用的预算中,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将预算的内涵逐渐拓宽,进而形成产、供、销多位一体的预算管理系统。各级预算责任单位应该肩负其该单位预算管理的职责,而与之相关的财务人员则应该学习与之相应的预算编制方法,定期组织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并且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行之有效的分析,将预算执行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将原因查明,及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及建议,将预算进行合理控制。在岗位之上应该坚持纵向分层级、横向分专业的原则,不断落实每一个预算单位其的责任以及权力,将经营目标进行量化以及分解,同时进行规范管理,做好考核工作,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2.6 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

进行精细化管理这是建设现代公司基本条件,也是建立现代化电网的必要条件,其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之中,都有一定的表现,并且也在企业的各个方面都有渗透。而在管理理念之上,应该从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渐变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

不断健全安全生产常态的运行管理体制,逐渐提高安全品质,在这之中对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应该不断落实,做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做好规划、设计以及施工等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共走,对于现场监督工作严格进行,强化监理的安全职能、在工程验收之中用高标准要求,这样才可以确保每一个工程之中各个环节安全进行生产。

对于考核激励体制,应该进行重点考核,建立绩效管理方法,对于种种指标评价以及考评体系及时健全,依照公司月度绩效考核方法来对每一个工作进行考核,将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确保每一个阶段工作任务的完成。

2.7 使用新型的财务管理系统

当前电力企业数据比较多,于此同时财务管理的任务较多,而使用比较单一的人工财务计算方法的话,会使得其较为繁杂,并且计算的时间也随着加长,这会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把新型财务管理计算系统使用到平时的财务计算过程之中,使用高科技手段不断提升企业财务数据计算的实效性以及精确性,实现数据科学传达,促使电力企业的负责人可以做出同企业发展相符合的决策,保证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企业财务的科学管理。

3、结语

从根本上来说,相关的经济利益关系其在企业财务活动之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对于财务管理重视,会对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我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电力企业面对的压力也随之而改变。在当前电力市场政策的改变之下,私营以及外来企业也随之参与到市场竞争之中,国有电力企业也面对着更大挑战。因此,电力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之中,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琳.加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02:219.

[2]张彩花.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J].当代经济,2011,14:22-23.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规划 财务管理 计算机网络化

在21世纪,激荡的网络热潮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席卷全球网络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变迁,如今,从传统计算方式向计算机网络化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关注的焦点。

一、环境变迁是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财务管理向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的催化剂

(一)全球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财务管理的金融化

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创新的动力来自于财务管理环境的变迁。在技术进步与各国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全球金融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对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财务管理来说金融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使企业筹资、投资,有更多的选择机会,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规模的扩大,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全球金融化也呈现出了新的动力,计算机网络经济带动了电信、银行、保险和运输的发展。从而有了选择价值权。

(二)我国企业重构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向计算机网络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根据资料统计,企业重构自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兴起以来,现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企业重构的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一种网络组织,由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财务管理之间合作关系已突破传统的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比如我们熟知的合资企业和跨国企业等等。而通过网络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散互利合作。这种暂时、空间跨度大的合作形式,必需依靠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来驱动。而我国企业重构分为母、子公司的组建和分离等等。例如我国的网站(虚拟企业),就是企业重构的产物,组建成的网络商业运行机制,通过网络INTERNET可以了解我国各行各业的市场信息。可见我国企业重构所产生的虚拟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也需要计算机网络化的发展。我国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制度体制,也要求向计算机网络化发展。

二、计算机网络发展带动了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网络化发展

(一)网络化自身发展的特点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网络化提高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当今信息日新月异,也是新世纪网络时代,网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自身的特点:网络的集成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可以通过内部网(INTERNET)将其各个管理子系统的信息采集起来,并通过外部网与有关外部系统(如:银行、政府等)相联系,将所有信息集成与企业管理系统中,这样为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提供了全面的财务管理信息。开放化。互联网的发展使企业外部的各个机构,个人根据授权,通过Internet进入企业财务管理,直接调阅相关信息,使用者也可及时了解企业变动情况。例如,平煤集团网站上建立有煤炭产品的销售、生产和产煤质量分析等,外地客户也可根据Internet网络查询,然后通过“网上交易”进行业务活动。多元化。企业所收集提供多元化的信息,即货币形态和非货币形态信息都可接受处理,从数字化到图形化到语言化都是提供信息的方式。总之,网络系统是一个便利的信息流系统,他将在极大的拉近信息提供者与用户之间的时空和距离的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信息容量。丰富信息的内涵与形式,形成密切而多样化的信息交流和使用关系,从而为企业财务管理网络化创造了良好的运行环境。

(二)网络的应用普及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网络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网络尤其是互联网(Internet)开放式结构和不受约束的访问,给企业人力资源规划财务管理带来了质的变化。尤其最近几年“,企业上网”、“政府上网”已经形成规模,而“网上招聘”“电子商务”“、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报税”等网际业务的发展将企业财务管理投入了更广阔的范围。平煤集团是全国500强大型企业之一,为了使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现代化,建立了“网上家园”,同时把本企业的概况和煤炭生产、销售模式建立在网上,并通过“电子商务”在“网上招聘”“网上结算”、“网上投资”“、网上结算”“、网上报税”,给本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和财务管理向计算机网络化发展的有利因素

篇9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企业产权制度 分配制度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10-156-02

财务管理是基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组织企业金融活动,处理企业与机关单位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在生存运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核心是统筹多方面的利益,尤其在当前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协调企业内外之间、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等方面的利益。因此,我们更需要制订完善可行的财务管理法规。企业具有了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法规,一方面可以使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利益机关人员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又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清爽的财务环境,增加股东与企业,经营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实现企业公平竞争。另外,作为企业财务运作的行为规范,又能约束企业在各类经济活动中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能够为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提供行为规范。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陆续颁布了《会计法》和《企业财务通则》等一系列会计法律法规,多种新的会计制度达30余种,在实行中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必然导致制度变迁,从而产生新的制度需求。如果各种财务制度跟不上新的经济秩序运行的要求,必然会发生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经济秩序混乱。因此,笔者认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就要充分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在充分分析企业经营诉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现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中不合理的部分。创新企业财务制度管理,要分为强制约束制度和规范化制度两个层面去研究,以充分破除现实中制约企业发展的财务管理问题。

一、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制度约束问题

众所周知,在企业会计领域需要明确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有哪些问题必须按照财务法律规章执行,如果违反会给企业带来哪些后果。结合我国现实经济状况需要从法律法规上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主要有以下四点:

1.明晰产权管理制度。现代企业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明晰产权关系,不论是哪种类型企业都要求明确产权关系,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的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开放30多年,各种企业体制的运行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其中随着《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出台,国资委已经在加紧建立企业管理相关规定。但是,在非国有制企业中资产管理方面近些年来国家缺乏应有的关注与支持。企业管理制度上存在不足,对民营企业也是不公平的。如果不立即扭转这种局面,在处理国有资产与民营企业之间产权关系时就会在两者不同出资人之间产生不公平现象。另外,大量民营企业在企业资本和财务运行中也因为缺乏统一的产权关系,没有一个公平、有序的财务环境。综上所述,当前急需建设所有企业通用的共同执行的产权制度,而且这也是推进企业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建立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企业产权制度表现为资本管理制度,又分为资本静态管理和资本权益管理两个方面。也涉及到资本动态管理的权属确认及其价值管理。这两方面都是总结《企业财务通则》和改革开放以来多点资产管理经验基础上对企业产权处置、资产评估、产权纠纷调解、产权交易等基本产权管理问题。

篇10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介绍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强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希望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所帮助。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强化 思路

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逐渐步入网络信息化时代,企业财务管理越发重要,“会计”又成了热门职业,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然而,近些年来会计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造假事件频频发生,从这一情况可以看出,会计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再加上进入了信息化时代,造假账等技术得到了提升。因此,现代企业强化财务管理以适应新的形势显得尤其重要。

在会计的众多职能之中,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既是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会计人员最应该遵守的职能之一。随着单位企业的经济活动增加,财务管理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在现代企业中,能够将财务管理的作用有效地发挥出来,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基础上衍生而来的,与传统的财务管理相比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更加注重事前预测分析、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筹资和投资活动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环节,内部控制注入其中,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呈现多元化。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不足之处的主要表现

(一)财务制度方面。完善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照搬模式,很有必要采用一种健全和细致的财务管理方式来进行财务控制。这里所说的财务控制是指财务相关人员根据相关财经法规、资金预算以及内部会计控制等来监督、约束和控制、指导企业日常的资金开支,进而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财务控制措施。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和控制机制不仅是其财务管理重要任务之一,还是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的表现。然而,在现实中依然有部分企业不根据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财务管理体制,造成管理上的一些漏洞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为此,笔者认为现代企业不仅要重视生产经营管理更要重视财务管理。未来的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应当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二是创新财务管理;三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四是重视财务人员素质的提高,通过以上几点来健全和落实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有利保障。

(二)财务管理目标方面。所谓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在一定的经营情况下,企业经过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所要实现的目的。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点:一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二是企业利润最大化;三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四是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等。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确定财务管理的目标。然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仍有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未设定或者设定的不明确,极端被动的去达到经营的业绩,没有考虑企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不仅需要树立目标,还要在实践中充分利用财务杠杆来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财务核算方面。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的弊端主要表现在财务核算失真;资金结构不合理;对使用资金控制不严;利润不实等等。在企业管理中财务是核心,采用价值的方式对生产经营进行全过程的综合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实质。然后由于受到传统不良思想和财务只是核算的影响,导致许多问题不利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致使财务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不能得到重视。在财务核算工作中,许多企业还是比较遵守财务制度的,财务核算的方法和账务处理是规范的。但是依然有一小部分企业为了个人私利或者企业利益而不按财务制度核算。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内部管理重视不够;二是外部监督不严。

(四)财务风险方面。所谓企业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企业的正常的生产经营效益,导致企业受损的可能性或者机会。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的财务结构,不恰当的融资模式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财务风险;企业在投资的时候如果不考虑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和风险而盲目的投资,那么企业很可能就收不回投资;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不考虑财务风险,很可能导致企业受损。为此,企业不仅要在筹资、投资中考虑风险,即便在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也应当重视风险并采取措施来规避风险。

三、强化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路

(一)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会计制度不断改革,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也不断加快。这种趋势就要求会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这职业素质越来越高,想要保证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有效性,就要提高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首先要对会计人员的政治水平、综合素质、业务能力进行培训,身为企业会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并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会计人员更好的进行会计工作,从而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具有有效性。

(二)建立健全会计各项法律法规,使企业的财务管理职能有力进行。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贪污、挪用公款和造假账、假公济私等行为的出现,说明了现存会计法律法规制度不完善,才能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依法实行。要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依法有效实行,就要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会计各项法律法规,从而使财务管理有力进行。在这里,笔者提几点建议,仅供参考。首先,在制定相关各项会计法律法规时,要考虑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还要针对其所的不同程度的错误,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罚。其次,要加强会计监督机构的执法意识,提高执法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消除出现、假公济私等问题的机会,强化执法人员对会计人员法律责任的监督意识,真正地做到秉公守法。

(三)加大处罚力度,使企业财务管理具有有效性。针对我国现存会计法律法规的缺点和不足,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依法有效实行,应该完善会计法律法规,加大对一些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贪污、挪用公款和造假账、假公济私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出现这些问题的会计人员进行行政处罚,而这些行政处罚不是说说而已,必须具体、明确地写出怎样处理,这样做能够使会计法律法规不再是一纸空文,也就间接增加了对于企业会计、造假账以及假公济私等行为的处罚力度和约束力度,间接保证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笔者认为,面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地避免一些会计人员的造假账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做到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依法并且有效实行。

(四)明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动力指向,笔者认为企业应当合理定位财务目标,财务管理及运营机制有机结合,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承担企业风险的不单单是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也要承担,比如:企业的高负债率使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上升;经营者付出的精力、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大。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应该综合的考虑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的依赖关系,努力实现各方利益的共赢。

(五)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对所处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的理财环境是指对财务管理活动产生影响的外部条件,是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时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理财环境涉及的范围较广,包括金融环境、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可避免的受到理财环境的影响,例如:企业的筹资受到金融市场环境、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企业的投资受国家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的约束等。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等特点,企业必须对财务管理环境进行深入分析,提高企业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加深对财务管理的认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持续强化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成.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对策.现代经济信息.2010(03).

[2]于何健.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者.2009(06).

篇11

【关键词】税务风险 税务筹划 原则 防范方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法律制度的健全,现代企业也开始逐步实施及完善税务筹划工作。目前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也为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纳税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致关重要。因此,现从纳税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出发,谈谈如何实施企业财务管理环节——企业税务筹划。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及影响

企业税务风险,是指纳税人纳税风险规避措施失败或者没有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法规而受损的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法规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税务等部门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企业税务风险首先会导致企业的成本增加。这种成本第一表现为因为违反法律法规少纳税而遭到税收机关的处罚成本;第二表现为因为税务风险而成为税务机关的重点监控对象的应付成本;第三就是因为税收优惠没有充分利用的利益流出成本。其次税务风险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等决策行为产生影响,对企业的投资决策、财务决策、组织设立形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再次,税务风险还可能会导致企业的信誉受损。有时候企业的税收信誉与商业信誉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对企业在产品交易、银行贷款等方面的产生连锁反应。税务风险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比如说因为违法违规可能会导致企业管理层的人员受到刑事处罚;可能导致企业一般纳税人资格、开具发票的资格、以及税收优惠享受资格等资格丧失。总之,税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很大,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对税务风险进行预测、评估、规避和化解,以避损失的产生和各项成本的增加。

三、税务筹划的原则

企业税务筹划这种节税行为,已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税务筹划在现化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进行企业税务筹划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依法性原则。依法性原则是税务筹划的首要原则,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第一,企业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征纳关系是税收的基本关系,税收法律是规范征纳关系的共同准绳,作为纳税义务人的企业必须依法缴税,必须依法对各种纳税方案进行选择。违反税收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属于偷漏税,企业财务管理者应加以反对和制止。第二,企业税务筹划不能违背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他经济法规。国家财务会计法规是对企业财务会计行为的规范,国家经济法规是对企业经济行为的约束。作为经济和会计主体的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如果违反国家财务会计法规和其他经济法规,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信息或作出违背国家立法意图的经济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企业税务筹划必须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企业税务筹划方案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法律环境下,以一定的企业经营活动为背景来制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的法律法规可能发生变更,企业财务管理者就必须对税收筹划方案进行相应的修正和完善。

事先筹划原则。事先筹划原则要求企业进行税务筹划时,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才能实现税收筹划的目的。如果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进行偷税、欠税,进行税收筹划的空间就几乎是没有了。

四、企业税务筹划风险的防范

企业在税务筹划方案确定之前应通盘考虑风险因素,根据风险的产生动因,从源头抑制风险,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具体来说,企业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风险防范:

加强税收政策学习,提高税务筹划风险意识。通过税收政策的学习,可以提高风险意识,密切关注税收法律政策变动。成功的税务筹划应充分考虑企业所处外部环境条件的变迁、未来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国家政策的变动、税法与税率的可能变动趋势、国家规定非税收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综合衡量税务筹划方案,处理好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为企业增加效益。

提高筹划人员素质。企业应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利用多种渠道,帮助财务、业务等涉税人员加强税收法律、法规、各项税收业务政策的学习,了解、更新和掌握税务新知识,提高运用税法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规避企业税务风险的能力,为降低和防范企业税务风险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管理层充分重视。作为企业管理层,应该高度重视纳税风险的管理,这不但要体现在制度上,更要体现在领导者管理意识中。由于税务筹划具有特殊目的,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面对风险,企业领导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针对风险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和减少风险的发生。

篇12

摘 要 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面对着新的改革,本文对新形势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关键词 新形势 企业 财务管理

企业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的管理活动正常进行的保障,是与企业经济管理的各方面紧密相连的制度;它是确保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进行对于建设企业具有非同小可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科技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也对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产生了冲击,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为了适应新社会,新形势,势必也要进行一定的改革。目前报账制度已经处在积极推广的阶段并且也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将其当作契机点,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一个全方面的深刻的改革也具备了一个成熟的实际。如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实力,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担当重任,推行以管理为中心的一种财务管理制度,必然会对企业的经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但是就目前而言,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我们解决。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脱离实际来谈制度建设,过分进行模仿建设

在有些企业的有些财务管理制度是完全脱离实际,没有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如:在某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对一些同企业财务关系并不大的资产有着非常详细的阐述与规定,但是对一些同企业财务管理关系紧密的资产类别的管理与规定确是简单,一笔带过。这就可以看出大部分财务管理制度并没有很好的结合企业的实际,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出现“有形式,无内容”以及“有篇幅,无分量”等弊端。

2.注重制定却轻视执行

很多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与生产经营活动,制定出了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却在执行过程中与这些制度的规定不一致,不重视对制度执行的严肃性,执行力度不够。这就使得这些制度都是束之高阁,失去了还有的信度与效用、价值,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管理部门的严肃性、威严性以及公信力都带来了消极影响,造成了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困难。

3.制度内容主观成分大,同国家法律法规存在矛盾之处

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过分以“便利、简单、易行”为理念,因此在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主观的影响较大,这就使得很多财务管理制度过于简单粗糙,甚至存在一些错误,与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相悖之处与矛盾之处。

4.口头形式过多

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从一开始制定时就没有很全面与科学,这就导致存在很多需要补充的空间,而这种补充多半是通过口头形式进行的,这就容易使得制度缺乏一定的严肃性与效力性。制度在正式实施之前并没有进行完善,这就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最后只能以口头的形式来进行补充。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加强制度的实践性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并不是简单的一个制定过程,更重要的是将其化为实践,加强其实施力度,通过在实施过程来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依据国家的一些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科学的论证,并且结合一定的实践情况,按照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与基本情况来不断加强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进行模仿制定出一套制度将其束之高阁的。

2.加强制度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只有具备一定的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制度才具备实施的有效性,而实施的有效性又能加强制度的公信力与权威性。企业所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当在不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进行实施。企业自上而下都应该严格贯彻制度,不得以任何借口来违反制度规定,尤其是在关乎资金的使用方面,更是要严格遵守,这样才能够保证制度的严肃性与公信力、权威性,在能够保证它在实施过程中得到很好的贯彻。

3.所有制度要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前提下实行

企业任何一项财务管理制度都必须是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来进行。只有遵守了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才具有生命力与实际意义。凭空捏造或是主观形成的财务管理制度都是经不起实践考验的。

4.重视对企业领导干部的专业素质培养

财务管理层面的领导干部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更加合理、科学以及高效用。企业领导干部应当通过对财务基础知识的学习,参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来获得成长,不断增长与更新已有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进行,并且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朱广熙.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3).

[2]陈作斌.谈谈信息时代企业的财务管理.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10).

[3]谭松坤.浅谈现代企业制度下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商场现代化.2011(7).

篇13

关键词:企业管理;财务会计;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2

企业管理有很多方面,在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做好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企业的资产账目清楚、安全,同时,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也是其他管理工作的保障。但是,现在国内很多企业,在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疏忽,或者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企业账目混乱,从而导致企业发生经济损失,营私舞弊等时常发生。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只要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还是可以保证企业正常运转的。

一、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建立企业的目的之一是赚取利润,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撑。一个企业有没有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合理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可以保证企业资金良性运转,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浪费,保证企业其他管理有序开展,进而保证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转。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我国,为了保证企业正常运转和市场的良性竞争,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都提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国家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上岗需要持有国家考试颁发的会计工作的上岗证。企业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正是要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并针对企业的特点,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是一个企业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提高企业资金的安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关于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制度。时代在发展,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的含义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除了保证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及时准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还包括控制企业的部分生产活动,保证企业的发展了利润的提高[1]。

二、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不足

我国企业众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除了企业规模不同,企业的管理制度差异也是造成企业发展困境的原因之一。一个企业没有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资金账目混乱,资金去向不明确,投资风险不确定等等,会大大增加企业的风险。

1.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落后,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在2011年,我国顺利加入世界贸易组,这给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契机,同时,外国众多企业的进驻,给中国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一定的冲击。时代快速发展,很多企业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企业的设备更新换代,企业的人才不断增加,但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并没有改变,还是沿用老一套的管理方式管理着现代化的企业,这根本不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理念。二十一世纪,每一分钟世界都在发生变化,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制度不过加以改革,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后腿。

2.现行法律缺乏严密性

在我国,会计制度相关法规的主要脉络是: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目前国家实行的相关法律法规中,还存在一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部分内容。当今中国市场发展迅速,落后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制度根本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仅如此,很多企业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大量存留着计划经济下的管理制度。即时短期来看企业经过改革,更新设备,带来短暂的经济效益,但长此以往,企业必定会被时代淘汰,被同类先进企业占领市场。

3.企业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不到位

会计是每一个企业中最为精细的工作,所以,每个企业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能够正常进行,是整个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保证。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缺陷又要有三点。第一,我国的众多企业没有或者少有适合自己企业本身发展的,又适应新的财务会计相关管理制度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这样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致使财务会计的基础工作缺乏合理的核算规则,操作流程不同一,必然导致企业出现问题。第二,基础会计核算规范性不强。基础会计工作诸如登记账目,核算等,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书写不规范等原因造成成本、利润、税金等多方面的计算错误出现。还有些基础工作,如财务账目不清楚,账目记录不符合规定,随便更改账目等等问题,可以说是屡见不鲜。这样粗陋的财务工作必定会导致企业决策上的失败,最终给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2]。

三、企业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创新

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效率,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避免会计工作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会计管理体制,并严格执行。

(一)企业应自行设计更具体的会计制度

国家的会计制度和法规对企业的会计工作只能起宏观指导作用,不能直接为企业所用,因此各企业还必须自行设计适合于本单位使用的更具体的会计制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的会计制度应是指导企业顺利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保障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制度,是国家所有现行会计法规在企业具体会计工作中完整而正确的应用和体现。具体来说,其设计内容应包括:关于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条件的制度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等四个方面。其中,会计核算基础工作条件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科目、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的设计。会计组织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制度设计、会计核算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和会计核算工作组织形式的制度设计。会计管理方面的制度设计包括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核算制度等内容。会计政策的选择包括选择什么样的会计政策对本单位有利,以及该会计政策应如何操作等内容。

(二)建立对企业负责人的会计法规培训制度

这是从企业外部环境入手,配合企业建立完善的会计管理体制所急需的措施。5会计法6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对企业而言,这就必然要求企业负责人要全面了解会计法规,自觉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为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可采取如下措施:定期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会计法规培训,并把培训效果记录于本人档案,作为上岗和业绩考核的一项条件。通过这种办法督促企业负责人,使其成为企业会计管理的内行,从而有能力科学合理地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并能够对会计工作全面负起责任。

(三)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职业道德

企业应积极配合财政等有关部门,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管理和培训,在会计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1)重视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管理。对于没有取得上岗证的人员,坚决要调离会计工作岗位,以求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要组织会计人员积极参加财政、人事等有关部门定期举办的会计人员上岗证和专业技术职称考试,从整体上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2)抓好在职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有关部门应经常性地举办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活动,尤其在有新的制度或法规出台时,要及时进行培训,使得会计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会计知识,以保证国家的财经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同时保证企业的会计工作得以顺利进行。(3)加强对在职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尚,积极主动地维护财经纪律,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

(四)健全内外部的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监管

要真正建立企业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为加强内部监督,笔者建议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第一,提高管理会计的地位,要注重经济事项的事前和事中监督,走出传统会计管理体制只重事后监督核算的误区。第二,设立内部结算中心,以便有效融通资金和加强部门间的监控。第三,有条件的企业,要实行企业内部财务信息联网,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提高财务监控质量。第四,建立内审机制。近年来有些大的公司已经设立内部审计部门,并取得较好效果,但从全国来看,还不够普及。企业应提高这方面的认识,尽早设立内审机构,加强内部监督的力度。从加强社会监督来考虑,主要要真正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对各企业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依法严惩[3]。

企业的财务是一个企业资金进出的大门,企业必须拥有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适应企业发展,适应市场需求,才能牢牢守住企业的大门,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对于触犯财务会计法规的工作人员,必将进行严惩,以儆效尤,规范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有了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仲维洁.企业会计管理制度的完善路径浅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1.

篇14

财务治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治理活动。其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治理。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核心,其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治理追求的目标。

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系统中的一个价值治理系统,渗透在企业的各个领域中。税收作为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经济环境要素和现代企业财务决策的变量,对完善企业财务治理制度、实现企业财务治理目标至关重要。因此,从税收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出发,为提高税收筹划效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应将税收筹划融合进财务治理的各环节之中,通过各环节间的内在互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因此,筹划方案的选择和筹划内容的安排都应围绕企业的财务治理目标来进行,不能一味地仅考虑税收成本的降低,而忽略因该筹划方案的实施引发其他费用的增加或收入的减少,综合考虑筹划是否能给企业带来绝对收益,给社会带来利益。决策者在选择税收筹划方案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税收筹划只能在税收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密切关注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变更。

2.合理性原则。企业在税收筹划活动中所构建的事实要合理。对此,一是要符合行为特点;二是不能有异常现象,要符合常理;三是要符合其他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从税收筹划角度考虑问题。

3.事先筹划原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时,必须在国家和企业税收法律关系形成以前,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差异性,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进行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减少应税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假如企业的经营、投资、理财活动已经形成,纳税义务已经产生,再想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那就只能导致偷税、欠税,而不是真正意义的税收筹划。

4.服从财务治理总目标原则。作为企业财务治理的一个子系统,进行税收筹划时,如不考虑企业财务治理的总体目标,只以税负轻重作为选择纳税方案的唯一标准,就可能会影响到财务治理总体目标的实现。

5.服务财务决策过程原则。企业税收筹划是通过对企业经营的安排来实现,不能独立于企业财务决策,必须服务于企业的财务决策。避免税收筹划脱离企业财务决策,从而影响到财务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6.成本效益原则。只有当筹划方案的所得大于支出时,该项税收筹划才是成功的筹划,因此,企业财务治理者在评估纳税方案时,要引进机会收益、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不同纳税方案、同一纳税方案中不同时期的税收负担折算成现值来加以比较

7.风险防范原则。税收筹划经常在税收法律法规的边缘上进行操作,蕴含着很大的操作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必须充分防范未能依法纳税及不能充分把握税收政策整体性的风险性。

企业开展税务筹划是以符合税收政策导向为前提的,不仅有利于正确发挥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而且对于在市场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我国企业而言,在财务治理活动中开展税务筹划工作,尤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在筹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筹资方式获取资金成本的列支方法在税法中有不同的规定,因此企业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选择更有利自己的融资结构,更好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

1.要提高企业财务治理水平。首先,税收筹划主要就是谋划资金流程,它作为减少税收成本最有效可靠的途径,将被越来越多的经营治理者所采纳。税收筹划是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条件的,为此就需要企业依法设立完整、规范的财务程序,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规范财会治理,进行正确的财务处理,使整个企业的经营、投资行为合理、合法、经营活动良性循环,从而提高经营治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促使企业经营治理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其次,税收的法规、政策在一定时期内有其一定的适用性、相对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企业要达到合法“节税”的目的,要求其会计人员提高业务素质,既精通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又熟悉现行税收政策和税法,以使企业在税收政策和税法答应的范围内,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从而使企业财务治理水平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