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个人改进建议范文

个人改进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个人改进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个人改进建议

篇1

关键词:个人信息管理;个人信息;信息备份

中图分类号:G270.7;TP30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02

个人信息管理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得到正确的信息,我们需要花费尽可能少的时间来管理我们的个人信息,因为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创造,而不是管理[1]。信息备份作为信息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其中,围绕信息备份的现状仍然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一、个人信息备份的特点

(一)个人信息备份的动机不同

个人的信息备份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然而不同环境下的人进行个人信息备份的动机是不同的。对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认识比较深刻的人,会通过信息备份的方式来避免自己由于信息损失而带来更多的损失;不慎丢失过信息,经历过信息丢失后种种不便的人,会通过信息备份的方式来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目前,手机,笔记本电脑使用者大多数都会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尽管他们对各自信息重要性的看待标准是不一样的。

(二)个人信息备份的频率不一

个人进行信息备份的动机和工具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对个人信息进行备份的频率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随机型,这种类型的个人信息拥有者一般会首先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对于他认为的不是很重要的信息会择机进行备份,可能是觉得差不多该备份了就去备份,也可能是拥有的数据信息到达一定容量了,不得不去备份了。还有一种受访者属于固定型。这类的受访者会在固定时间地对自己拥有的信息进行备份,有可能是每周备份一次电影,每个月备份一次手机联系人和短信,也有可能是每周备份一次手机联系人和短信,每个月备份一次电影。

(三)个人信息备份的工具多种多样

随着时展,越来越多的人出了使用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进行个人信息的备份外,还会使用其它的可移动式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包括硬盘和移动U盘在内,并且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云储存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接受。作为信息时代存储设备和存储软件的用户,不同使用者的偏好不同,导致了他们选择的存储工具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电影爱好者由于喜爱的电影资源本身容量的原因,更多地会使用移动硬盘和网络云盘来进行备份;商务工作者会使用移动硬盘和移动U盘来备份商务文件,用手机助手来备份重要客户联系方式;正是不同需求的人对个人信息备份工具的多样选择构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信息备份工具体系。

二、个人信息备份存在的问题

(一)对个人信息备份理解的范围相对狭窄

一般来说,个人信息管理的概念是指与自己相关的,关于数字和信息的管理活动,一般包括搜索、寻找、组织、存储、再利用这样的一个过程,其目的是方便个人对信息进行利用和再利用。信息备份作为个人信息管理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指对自己拥有的一些图片,视频,文字或文档、数据之类的信息进行存储、运用和管理。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会想到自己经常对电脑和手机上的信息进行备份,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概述个人信息备份的内容。也正是因为不同的人所在的环境不同,继而对信息备份内容和对象的理解不同,这才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二)个人信息备份的载体选择不当

人们的信息备份载体在悄悄发生着变化。在互联网还普及之前,人们最多使用的是在计算机上直接备份的方法,一旦计算机不能正常工作,那么信息拥有者将会失去所有的信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云储存的概念被不断提及,一个新的存储方式-云端存储出现了。金山,百度,360,等公司纷纷推出各自的网盘,力求分得新市场的一杯羹。然而根据调查发现,仍然有一部分人会将自己较为重要的信息存储在云端。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实在是危险之极,云端存储的提供公司对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还未能做到极致,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盗取。而相关重要信息一旦被盗,则后果不堪设想。

(三)个人信息备份的过程中故障频繁

在进行个人信息备份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一、备份工具丢失。这种情况是非常令信息拥有者头疼的,虽然对个人信息进行了备份,但是诸如手机、个人计算机、U盘这样的设备的丢失,在找不回来的情况下,也基本宣告了备份信息的丢失。二、备份工具损坏。这样的情况比前一种稍稍好一些,常见于手机异常,开不了机;电脑异常,不能工作;硬盘异常,不能读取;这些问题视严重程度而定,可能对信息备份者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个人信息备份的改进建议分析

(一)巩固提高个人信息备份的意识

对社会上的普通群众进行个人信息备份的意识提高目前显得尤为重要。提升人们的信息备份意识,就必须要先让人们明白什么是信息,并且意识到信息备份其实就是对他们拥有信息的变相保护。首先可以从立法的角度来提升人们对信息保护的意识,继而提升人们对个人信息备份的认识。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就需要借鉴其它已经进行立法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并且还需要根据我国的相关国情来制定,对一些已存原有的模糊条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以实现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的尽早完备。[2]人们一直生活在一个重视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环境下,相对的就会提升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为了避免个人信息丢失对自己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信息备份的意识就一定会在人们的脑海中逐步地加深,从而使得更多的人关心起自己的个人信息备份活动。

(二)根据重要程度不同,对个人信息分层次备份

个人信息依据重要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层次。最重要的信息一般包括有个人、家庭的理财投资信息、工作公司的数据等。其次是个人的联系方式,个人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分别被周围不同的人知晓,但还未到被所有人都知晓的地步。再次是一些活动聚会的照片,个人搜集的部分音像电子书等,这些信息甚至可能直接被公开在社交网站上,属于最不重要的那一部分。对此,信息的拥有者需要根据信息的重要程度,进行一个分层次的备份。最重要的信息可以单独放置在可移动存储设备,并加以保护。诸如联系方式、个人信息等个人信息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进行备份,也可以进行简单的云端备份,部分信息也可以在备份之后直接删除。最后,相关活动照片,音像电子书等,由于部分信息所占容量较大,可以进行云端储存。对个人信息进行分层次的备份后,不但可以节约空间,合理利用,也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

(三)定期维护检查备份工具,做好保管工作

在进行个人信息备份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定期的对自己进行信息备份的工具进行检查和维护,那么出现数据信息丢失和备份过程受阻情况的概率就会降低很多。大部分的人进行个人信息备份的工具是移动式存储设备,包括移动硬盘,U盘,手机等,也包括一些类似于QQ相册,360手机助手等APP。此类电子产品与APP软件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测性,但是只要用心维护,小心使用,基本上可以把发生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最后就是备份工具的保管,无论是手机,U盘,硬盘,都要随时注意放在自己可以掌控的地方,尽量避免由于备份工具的丢失而导致信息也一并丢失。当然,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对已经备份的信息进行一个二次备份,这样,即使备份工具丢失了一个,也可以保证信息不会丢失,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备份工具丢失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制度;综合分类;征收;税前扣除

个人所得税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随着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上升,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群体越来越庞大。我国目前个人所得税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科学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使税负与个人收入相匹配,对于保障政府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弱势群体利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特点

1.征收模式――分类征收

目前,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模式大致有三种:综合征收、分类征收和混合征收模式。我国从个人所得税征收至今采用的都是分类征收模式。现行税法规定,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等11项个人所得。分类征收的征税对象由税法确定,税率则与收入的种类实行严格的对应,列举的项目按照适用税率征税,不在列举范围内的不予征税。

2.税率结构――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

根据区别对待、分类调节的原则,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并行的政策。其中,考虑到纳税能力的差异,对于工资薪金所得采用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对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采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进行调节;对于其余8类所得,有的是由于成本费用与净所得的比例较为均衡,有的是为了简化计税方法,都采取了20%的比例税率。

3.税前扣除――定额扣除、定率扣除、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及标准

根据所得的不同情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办法包括定额、定率、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及标准三种。工资、薪金所得采用定额扣除办法,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对于满足特定条件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每月再附加减除费用1300元。作为社会各方博弈的结果,该标准有限的考虑了家庭负担和人均消费水平因素,没有广泛的考虑家庭成员数量、婚姻、健康、年龄等因素,也没有为消除通货膨胀影响而进行指数化处理。对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承租承包所得以及财产转让所得,目前按照税法允许扣除的项目及标准扣除涉及的成本、费用和规定的必要费用。为了兼顾比例合理和范围适中两个目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4类所得采用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办法,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定额扣除800元,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定率扣除20%的费用。股息利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由于不涉及费用支付,故规定不允许扣除费用。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1.征收模式不合理

税收的横向公平原则要求经济条件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缴纳相同的税收。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分类征收模式,对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个人所得采用了不同的税率,等额的税前收入由于来源或者取得次数的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税收,由此导致实际税负的不相等,进而违背了税收横向公平原则。这在同等的工薪收入、劳务报酬收入和股息红利收入之间差距尤为明显。

案例1 假设居民纳税人A仅有工资薪金收入(为简化计算,暂不考虑社保、公积金等法定扣除项目,下同),每月10000元,没有年终奖,其个人所得税算法:10000元减去3500元后剩余65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照20%的税率计算出税额1300元,减去速算扣除数555元,当月应纳税合计745元,全年应纳税总额为8940元。

案例2 假设居民纳税人B仅有劳务报酬收入,全年取得12次收入,每次10000元,其个人所得税算法:每次10000元扣减20%的余额80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纳税1600元,全年应纳税总额为19200元。

案例3 假设居民纳税人C仅有非上市公司的红利收入,全年收入120000元,其个人所得税算法:全年120000元按20%税率计税24000元,全年应纳税总额为24000元。

上述三个案例的计算结果显示出收入来源的不同会导致收入相同的人个人所得税负担相差悬殊,这明显违背了税收公平原则,而且为通过转移收入来源逃税提供了可趁之机。对于高收入者来说,多元化的收入渠道使得他们拥有了较强的收入调配能力,由此导致目前的分类征收税制无法对其全部或者主要收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等高税负的途径进行课税。不平等的税负水平使得个人所得税制度难以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甚至可能出现逆向调节作用。

2.费用税前扣除数不合理

以涉及人群最广的工资薪金所得为例,2011年立法机关将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的费用扣除标准从2000元调整至3500元。调整依据主要是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居民年度人均消费性支出以及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的人数,并且适当考虑了以后年度的增长水平。尽管该标准考虑了较多的因素,可是依然存在不足。最主要的是作为调整依据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存在局限性。按照支出的用途,在统计实践中一般把个人总支出分为消费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产性支出、社会保障性支出和购房建房支出五类。消费性支出是指用于日常生活的全部支出,包括食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服务等;转移性支出是指交纳的税款、捐赠和赡养支出;财产性支出是指家庭购买或维护财产所支付的利息等有关费用;社会保障支出是指由个人交纳的社会保障支出;购房建房支出包括购买住房、建房时的全部支出。在人均赡养人数日益增加的现实下,购房建房支出、财产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仅仅考虑消费性支出对于承担房贷压力和赡养压力的人群来说是不合理的。

当前的税前扣除制度没有广泛的考虑家庭成员数量、婚姻、健康、年龄和房产因素,也没有考虑地区经济差异,而是采用了“一刀切”的费用扣除标准,难以真正按照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体现税收公平原则。按照现行费用扣除标准,在收入数量和性质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四口之家唯一劳动力、有供养压力的人的扣除金额与单身一人没有差别,通过努力取得收入的残疾人的扣除金额与健康人没有差别,支付高额首套房贷款的人的扣除金额和已拥有若干套房产的人没有差别,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无法体现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进建议

1.征收模式

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征收模式(以下简称“混合征收模式”)可以解决前述的税负不平等、无法调节收入等缺陷,相比较之下,更具备合理性,可以作为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进的方向。在该模式下,真正实现了相同经济能力的人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收,横向公平的原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体现。混合征收模式中的综合征收是指按年汇总个人的全部所得(含各种收入类型),扣除法定减免额以及特定项目后计算出收入余额,然后按照统一的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税收。上述所谓的特定项目包含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等,这些项目所得可以单独列出,继续实行分类征收。混合征收模式能有效规避纳税人恶意调节收入来源和性质的情况,既保证了税收收入又照顾了低收入群体,又强化了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调控功能。经统计,列入拟综合征收项目的应纳税额占目前征税收入总体的70%,是个人所得税征收的主要税源。因此,混合征收模式不但符合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还兼顾了征管的实际情况。

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混合征收模式的推行尚需要一定软硬件制度建设的配合。一是建设社会诚信环境,健全征管监督系统。通过完善储蓄实名制度、建立个人财产登记制度,使得税务部门与银行、工商、海关、房产等部门能真正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以便个人的收入信息和财产变动情况及时为税务部门掌握。二是要改变征税对象的表述方式,改用反举例法,由此拓宽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在以上两点的配合下,个人所得税的收入调配功能和财政收入功能都将实现较大幅度的提升。

2.税前扣除

(1)规范费用扣除项目。一是将个人收入和个人综合生计费用紧密联系,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婚姻、年龄、健康状况以及赡养、抚养人数的多寡,由此确定相应的扣除标准,在政策的制订上向社会低收入群体倾斜,将关注的重点集中于中高收入阶层,以此更好的发挥收入调节作用。二是适时采用家庭申报制度,以整个家庭为纳税申报单位,根据不同家庭的收支情况确定税收负担,这样既能够从税收群体的角度较好的解决税负不对等的问题,更大范围内满足税收公平原则的要求,又能解决以家庭为归属的财产租赁、转让所得难以确定纳税人的问题,切断个人通过调剂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和收入的分配而逃避税收的路径。

(2)实行弹性的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一方面,考虑相关经济指标,特别是通货膨胀水平,应该根据通货膨胀率和收入水平增幅调整扣除额,并加以指数化处理,以此保障纳税人基本生计支出;另一方面,由于个人所得税是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在保证中央收入的前提下,可以综合考虑各省份经济发展状况和普遍收入水平,规定有弹性的可浮动区域,由各省份自行选择扣除额。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地区间差异变小以后,中央可以再统一扣除额。

参考文献:

[1]吕德娟,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改革探讨。审计广角,2014;02.

[2]刘三强,浅析韩国个人所得税制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中国外资,2014;02.

[3]黄春元,张战平,金玉珊,中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税务与经济,2014;02

[4]谢清,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筹划。现代商贸工业,2014;03

[5]黄凤羽,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路径选择:从分类到综合。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07

[6]周全林,从税收公平角度看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全面性改革。当代财经,2010;11

篇3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综合与分类相结合

一、新个人所得税法的主要修改内容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税制特点:实行分类征收,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并用,费用扣除额较宽,计算简便,采取源泉扣缴和个人申报两种征税方法。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主要有: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

主要修改内容:

1、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体工商户、独资和合伙企业的投资者的必要减除费用标准也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涉外人员附加减除费用标准由现行的2800元/月调减为1300元/月,使涉外人员工薪所得继续保持4800元/月的总减除费用标准不变。今后随着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提高,将逐步实现内、外人员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的统一。

2、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将现行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将最低一档税率由5%降为3%,适当扩大了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将现行适用40%税率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入45%税率的适用范围。

3、相应调整个体工商户及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税率级距。为平衡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者等生产经营所得纳税人与工薪所得纳税人的税负水平,相应调整了生产经营所得税率表。

4、延长申报缴纳税款期限。将申报缴纳税款的期限由现行的次月7日内延长至15日内,与现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等税种一致。

二、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标准费用扣除未能体现地区差异

在现行费用扣除中,应该说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但是最基本的费用扣除标准没有体现地区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受自然环境、历史原因、政策因素和生活习惯等影响,地区发展不均衡,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生活开支差距很大。费用扣除标准全国“一刀切”,造成物价水平高的地区生活实际开支的费用高于扣除标准,一部分开支得不到扣除,提高了税负。同时也把一部分不应纳税的人列入了征税范围。反之,物价水平较低的地区,纳税人的生活开支低于法定扣除标准,以致减轻了高收入者的税负。不仅影响个税的调节作用,也减少了这些地区的财政收入。

(二)没有考虑纳税人的实际情况,未能实现真正税务公平

在当前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中,征自工薪所得的收入超过六成,而其他收入征税项目仅占11%,包括财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生产经营所得等项目。显然,“其他项目所得”中,恰好汇集了大量高收入人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低收入者仍是个税的主要承担者,缴纳税额较多,这也意味着个税未完全体现出“高收入者多纳税”的原则。这种所得税征管环节的失当,造成了严重的税负不公平的现象。结果是低收入阶层因只有工薪收入而被严格征税,其他的高收入阶层则实际税收负担反而过轻。由此导致老百姓纳税积极性不高,税收主人翁意识不强。

(三)稿酬、劳务报酬等减除费用急待调整

按照我国已颁布的个人所得税法,“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并按应纳税额减征百分之三十”。该法还规定稿酬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的纳税额是相同的,即“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实际上就是以800元为税收的起征点。而在30年前,工资个税的减除费用和稿酬一样都是800元,但工资薪金经历多次改革,现行扣除标准已是3500元,在提高工薪所得扣除额时,没有同时提高劳务报酬所得和稿酬所得等的扣除额。

举例来说:某作家如果严格按照每周工作四十小时,一切顺利的话,半年可写出一本定价在30元的书(按字数)。目前出版商的条件一般是八千册到一万册,8%到10%版税。我们按最好的,即一万册,10%版税。那么该作家稿费就是三万元。该笔稿费应纳税额=30000*(1-20%)*20%*(1-30%)=3360元。实际所得为26640元。

反过来,一个人月工资收入为5000元(已扣除三险一金),半年收入为30000元,按现在3500元的扣除标准,速算得出是每月交税450元,半年共交2700元。半年实际所得为27300元。同样都是30000元的半年收入,相比之下,作家在缴纳完个人所得税后实际收入要比工薪阶层少660。

三、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建议

(一)关于个税扣除标准的建议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物价水平、消费水平、生活开支差距很大。个税的扣除标准应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区生活水平的差异。笔者建议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经济特区设置区域性物价差异扣除系数,即以东部或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区扣除系数为30%;中部或较发达地区如江西、湖北、四川以及云南等省区扣除系数为20%;西部或欠发达地区如、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扣除系数为10%。地区物价差异扣除系数及其调整应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级经济特区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二)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道路

1、为“低收入人群”谋福利——借鉴美国退税机制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是没有起点的,只要有收入的人都要报税。但报税不等于交税,因为有退税机制,所以美国很多家庭报税的结果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联邦政府收取个人所得税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它的退税机制,这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不公平的一个主要手段。退税主要是为低收入家庭谋福利。2009年美国有47%的家庭得到政府的退税,他们不仅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而且还可以得到政府的退钱。当然这些家庭大多数属于中低收入家庭。

2、盯紧“高收入人群”

从税制原理来看,个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即向中低收入者少征税甚至不征税,向高收入者多征税。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高收入者收入来源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工资性收入比重下降,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比重上升,且不同类型收入有税负差异,这也给高收入者创造了税收筹划的空间,从另一方面也加重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要想真正发挥个税调节高收入的功能,从根本上要推进个税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道路。

“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实行,包括越南、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突出特点就是个人除一部分特殊收入项目外,其余所有的收入项目都须在加总求和的基础上,一并计税,这无疑有利于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我国应加快推进个税走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加快完善个税征管,将包括公积金和各种隐形福利收入等纳入个税体系,盯紧高收入人群,堵住高收入者的个税漏洞。

(三)提高稿酬、劳务报酬等费用扣除标准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也表示,作家稿税“800元起征,按照20%的税率进行征收”这一标准制定于31年前,作家稿税的起征点显得落伍。稿费、专利等智力劳动所得,知识产权的扣除标准一直没有提高过,在原创的知识产权方面要提高起征点,鼓励自主创新。所幸的是,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韬奋基金会会长、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聂震宁提交了名为《关于大幅度提高稿酬所得税起征点的建议》的提案。

四、结语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已经拉开了帷幕,我们必须以这次税制改革为契机,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适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个人所得税体系,真正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税制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1.9.

篇4

基于此,资源与环境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一起开展了对近三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收集毕业生对学校的反馈意见,形成书面调查材料;根据学院专业特点,每年组织全体毕业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就业意向调查,并形成书面分析材料;召开毕业生座谈会,收集毕业生对学院的评价和意见;对用人单位进行走访调查,收集用人单位及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质量以及对学院的建议,最终形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材料。

根据调研结果,学院开展了以就业为导向的管理和教学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对近三届毕业生跟踪调查以及招聘企业反馈的信息,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订教学计划。根据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毕业后多从事农药、农资经营的情况,增开了农药市场营销、农药剂型加工等课程,并结合植物保护专业季节性强的特点,把该专业的毕业实习由每年的3∽5月份调整为6∽9月份,大大增加了实习作物的丰富度,提高了实习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实现教育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二是加大了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学院重新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避免基础验证性实验重复开设的状况,压缩验证性实验的比例,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仅以2009年为例,学院委派专业指导教师在低年级成立了多个专业兴趣小组,有120余人参加,不断加深学生对专业的了解,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在中高年级实施专业技能实训活动,学院每年筹集1.5万元经费,资助30个课题,有150多名学生参与了植物保护专业技能实训,并制定了《植物保护专业技能实训实施管理细则》。针对毕业生,学院充分利用专业师资力量强、教授和博士多的有利条件,对学生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有180多名学生曾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学生的科研素养、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大四阶段,实行“毕业实习导师制”,对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的指导,以保证毕业实习质量和毕业生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提升,提高毕业生就业的竞争力。

四是加强与企业、科研单位的合作力度,建设植物保护专业就业创业实习基地。目前,学院已建立了9个就业创业实习基地,这为学生的就业实习提供了稳定的岗位,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和增加就业创业能力创造了条件,也为企事业单位选拔人才搭建了平台。2009届毕业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有顶岗实习的经历,整体上实现了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了100%的就业率。

五是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强化服务职能,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学院积极收集毕业生的就业信息,建立用人单位的信息资料库,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公布在学院的就业专栏内,以便让毕业生及早做好有针对性的准备;针对学生在面试中表达能力不强的问题,组织开展辩论赛、演讲赛等,使学生在公众场合有锻炼的机会;对考研、考公务员、参加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的学生,学院每年都给予集中辅导培训,及时为学生提供各种服务信息。同时,在研究生面试和调剂环节中,学院还组织模拟面试,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帮助,以帮助每年“上线”的学生能全部能被录取。

篇5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中国一厢情愿,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市场演进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有好处也有风险,收益远大于风险的现实让我们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大方向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但是,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中间会充满反复曲折,我们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我们从英镑、美元、西德马克、日元四种货币国际化的历程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创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那么如何渐进的推进人民币改革呢?本文最后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收益与风险;历史比较;定位

2008年以来经融危机冲击全球,一定程度上暴露了过分依赖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建立能够适应新国际经济金融格局的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开始成为更多国家的共识。从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历史看,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建,从根本上取决于大国经济、政治、军事等综合实力对比的变化。由于转换成本巨大,国际货币体系结构的变迁通常滞后于大国综合实力的变迁,是一个长期、渐进、增量式变化的调整过程。

一、为什么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可以理解为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以及金融领域发挥计价、结算和价值储藏等功能。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历史机遇

首先,迅速崛起的中国夯实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经济基础。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人民币国际化具备了举世公认的条件。其次,主要货币深陷金融危机泥潭而信用受损,外部环境变化无疑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重要的机遇期窗口。再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赋予中国更大的话语权。最近十年世界经济、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在国际金融组织中扮演的管理协调、领导角色开始增多,为人民币进入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组织基础。此外,巨额外汇储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信用担保。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

货币成为国际货币,有好处也有风险。

从好处看,首先是铸币税收入。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国际上使用,那就相当于在全球征收铸币税。其次,可以降低对外融资成本,增加国际支付能力。国际货币发行国相对于非国际货币国家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具有特殊的便利。再次,可以提升本国的金融体系水平。一旦本币成为国际货币,其金融体系有国际影响,金融体系水平自然就高。最后,可改善贸易条件。如果能以人民币进行国际结算,则境内企业可以避免承受汇率风险。并扩大了境外机构人民币获取和运用的渠道,有利于促进我国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发展。

但是本币国际化也有风险,最大的风险是“特里芬难题”。特里芬难题理论上是指货币提供国流动性义务与本币汇率稳定之间的矛盾权衡。如果货币被国际广泛使用,就要有一个长期的逆差形成机制。但是长期逆差形成了以后,汇率就无法保持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中国一厢情愿,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市场演进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人民币国际化既有好处也有风险,它所带来的收益是系统性的、长远的,而挑战更多的是一种潜在风险。要充分认识它的风险,趋利避害,如果把这个选择把握好了,收益将远远大于成本。

二、以史为鉴知兴替:国际货币历史比较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我们从英镑、美元、西德马克、日元四种货币国际化的历程来看,一国货币走向国际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特征和结论。

关于货币走向国际化的支撑因素,除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较大的进口消费能力、稳定的币值、货币自由可兑换、发达的金融市场等因素外,较高的国际政治地位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是本国货币走向国际化重中之重的因素。人民币走向国际化较为有利的因素为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国、较高的进出口贸易额、充足的外汇储备,但在经济核心竞争力、货币自由可兑换、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国际政治和军事地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

从货币国际化的时间周期来看,成为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其货币并不会马上就成为国际货币,英国在19世纪60年代已成为世界工厂、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最大的殖民帝国,但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镑才成为世界中心货币。在1880 年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已追赶上英国,到1913年,已是英国的近三倍,但这一阶段却是英镑的鼎盛时期,直到1944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美元才成为世界中心货币。可见,在一国成为经济大国后,其货币走向国际化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并不会一蹴而就。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中间会充满反复曲折,我们要做好打攻坚战的准备。

从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环境来看,英国货币国际化的国际环境较为单一,英国在当时是一支独秀。美国货币走向国际化的国际环境则面临着英国的竞争,但此时美国综合实力已远超过英国。马克和日元走向国际化的环境则是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开始走向国际化,二者综合实力低于美国,因此面临的竞争程度、压力程度和复杂性远高于英美走向国际化时面临的国际环境。人民币国际化的环境与西德马克、日元面临的国际环境较为类似,这就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的面临的国际环境是严峻的、竞争异常激烈的。

从货币国际化模式来看,英国凭借其在当时强大的综合实力,英镑自然而然的成为国际货币。美元走向国际化,是美国依靠远超于英国的实力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西德马克则是依靠坚实的区域化基础成为区域中心货币,并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日元则是先直接国际化而后区域化,但总体来说货币国际化走得不是很成功。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仍将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的情况下,英镑、美元的国际化模式人民币很难走通,西德马克走向欧元的坚实的区域合作基础在亚洲很难具备,日元直接走向国际化转而区域化这么多年依旧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这说明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没有成型的模式可以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勇于创新、大胆创造,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

三、人民币国际化现阶段的定位

中国噬待提高的经济实力、注定漫长曲折的本币国际化路程、复杂严峻的国际货币竞争环境以及没有可以借鉴的货币国际化模式,让我们意识到,在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中国需要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形成符合客观实际的判断,作出利益最大化的战略定位和策略选择。

第一,稳定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中国现有的经济和外汇储备结构,还存在有利成分。当前阶段,中国经济外贸依存度较高,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目前仍持有巨额外汇储备,是拥有美国资产最多的国家,是美国最主要的债权国。国际货币体系特别是美元的无序调整,可能会给中国带来现实的损失。短期内相对稳定的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对中国总体上还是有利。

第二,中国不具备实力牵头主张全新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尚未发展到能从现有国际货币体系转换中获取最大利益的阶段。虽然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2 位,但中国经济金融方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与美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尚不具备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条件。中国的宏观管理能力、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还不支持汇率自由浮动和资本账户完全可兑换,进而无法支撑人民币的快速国际化,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无法成为美元的可选替代货币。。

第三,中国应着重发挥好“平衡器”作用,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获取有利地位。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发达国家还将起主导作用。中国可以采取“跟随”策略,不唱主角,不背包袱,相机抉择。在多元货币体系的相互竞争中,充分发挥“平衡器”作用,将使中国未来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处于更加主动的地位。

四、渐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措施

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储备货币是国际政治体系长期演变和市场选择的结果。今后一段时期,美元作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还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是现实的需要。旧货币体系的变革与新货币体系的确立还需要一个过程。不仅如此,这种变革涉及各方权利与责任、利益与风险的再设计、再分配。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变革必须以稳妥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不能操之过急。

第一,充分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趋势,顺势而为。根据我国过去30年经济改革的经验,使用增量改革倒逼存量改进的方式既可以释放信号,给市场准备时间,又可以控制系统性风向。

第二,实现中国自主创新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是夯实人民币国际化经济基础的关键。人民币国际化最大的挑战来自中国实体经济。如果不能改变严重依赖外需、依赖“微笑曲线”低端收入的经济模式,中国就无法成长为贸易强国,进而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职能就很难实现。

第三,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制度障碍,主要是金融制度存在不足,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体系效率较低,降低了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当前解决人民币国际化的金融制度障碍是重点。

第四,离岸金融市场是当代国际货币的核心,人民币国际化需要一定规模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做支撑。最有效的渠道是依靠我国强大的国有股份制银行,直接扩大人民币对外贷款规模,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为离岸人民币市场繁荣奠定最重要的资金和机构基础。

第五,资本账户的开放尤其应该谨慎,一定要做到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成熟一个项目开放一个项目,不可操之过急。可以通过加快名义金融开放的速度,通过技术手段和程序设置把握实际开放度,将投机性热钱流动控制住经济金融安全运行的承受范围之内。

人民币国际化是大势所趋。当然,保持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冷静头脑至关重要,不能搞运动的方式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只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顺势而为,经济规律和市场力量就会自然而然的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曹远征.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市场,2013,(3)

[2]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定位与策略选择[J].全球化,2013,(1)

[3]陈雨露,涂永红,王芳.人民币国际化的未来[J].中国经济报告,2013,(1)

[4]杨建武.国际货币历史比较与人民币国家化借鉴[J].中国物价,2013,(1)

[5]陈怡静.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与挑战[J].科技创新导报,2012,(31)

[6]修晶,周颖.人民币国际化的最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报,2013,(2)

篇6

关键词: 人教版 初中《语文》 古代诗歌教学 改进对策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代诗歌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古代诗歌教学片面追求默写代替品味赏析,局部分析代替整体感悟,一元分析代替多元思考以及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看似热闹非凡的语文课堂却丧失了“诗教”的真正功能。笔者看来,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种种问题,主要有四方面问题。

(一)古代诗歌选编的不足

首先,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史知识选编太少。

其次,纵观人教版初中《语文》,从所选的古代诗歌数量上来说,唐朝文人的作品占绝对优势,达到46%以上,宋代文人作品比例也达到了24%。虽然唐诗宋词的确是我国古代传统诗作的巅峰,但是,其他朝代也不乏精品佳作,因此对其他朝代作家和作品的忽视,会使学生以狭隘的眼光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朝代的作家作品缺乏客观的认知和评价。

此外,从内容上来说,89首古代诗歌无外乎书写友情,描写思想爱国之情,描绘美丽风景,寄托人生哲理等,很多诗歌并不能全面的展现诗人的精神世界。诗歌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缺少一些联系,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89首古代诗歌中收入诵读欣赏的有60首之多,但在实际教学中,只有26首在六册单元中选编并纳入新授课的教学计划,即一学期只学习5首,这样少的篇目对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略显不足。

(二)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当前,功利性教学在初中古代诗歌教学中愈演愈烈:不少初中老师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默写,甚至反复默写,以达到做试卷不错一字。布鲁纳认为知识,是过程,不是结果。学习结果固然要重视,但更要重视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里不是片面地认为背诵、默写可以“一刀切”,毕竟,语文素养的积累是建立在对一定知识识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若简单地为了迎合考试,机械地背诵默写代替了学生对古代诗歌意境的体味及其情趣和韵味的赏析,那么学“诗”就不再是真正的学“诗”,诗歌被分解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对诗歌审美因素的体验感悟自然无从说起。

(三)古代诗歌教学手段“泛多媒体”化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一方面,广泛地使用多媒体手段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激发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种“泛多媒体化”的现象日益显露。这种“泛多媒体化”即不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需要,动辄使用多媒体手段;有的时候甚至为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而使用多媒体,甚至达到了不使用多媒体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的尴尬境地。

(四)古代诗歌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

评价方式单一、忽略个性、轻视过程等问题存在于古代诗歌教学评价中。诗歌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具有重要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价值。但是,现在所有的评价方式都是以分数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所以,现在在古代诗歌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很明显。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了一卷定终身,导致了学生古代诗歌学习的临时抱佛脚。进行评价改革,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监控已势在必行。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诗歌学习的正常进行,从而让“人文精神”在古代诗歌教学中有根本的依托。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对于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教学的改进对策建议如下。

(一)完善课本古代诗歌选编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用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现有的人教版初中《语文》,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选编的古代诗歌加以重组和整合,增选适当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知识激活,进一步扩大现有教材编选的特点,深化古代诗歌教学的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增加生活化的选篇。选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一套(本)教材的面貌和质量。文章能否选得好,关键取决于教材编选者‘衡文’的眼力和水平。可以说,只要文章选得好,教材编写就成功了一大半。”①能够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不仅要“文质兼美”,而且还要看“可接受性”。所谓“可接受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材要考虑特定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深浅适度;二是选材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初中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心智发展的阶段,对于选文的生活化、趣味性就更加关注。

2.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实践。人教版初中《语文》按照“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公民意识和责任感,对社会、对他人富有爱心;让学生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学生自我了解,肯定自我价值,发展兴趣与专长。分析六册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却呈现这样一种情况:《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中选编了四首古代诗歌:《观沧海》、《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七年级下做为精读课文,仅选编了一首《木兰诗》。如果七年级上更加侧重于人与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但是七年级下侧重于人与自我,让学生明确自身的价值,增强责任感,但是到了八年级上选编的《使至塞上》、《登岳阳楼》等又侧重关注自然,与七年级上的选编内容重复且缺乏层次。初二学生进入叛逆期,他们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内心世界,此时语文教材的编排多设置一些关注自我,关注内心的诗歌,教师加以积极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到了初三,学生除了迎接中考这一人生第一次转折之外,学生也开始逐渐关注社会,这一时期如果选择一些侧重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思考个体所承担的责任,理性地对待周围社会。

3.科学整合选编诗歌。根据目前人教版初中《语文》古代诗歌的编排特点,教师在教学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扬长避短,例如进行比较探究。比较,既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灵活运用教材的较好方法之一。比如,可以将七年级上附录的古代诗歌《如梦令》和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武陵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作品进行对照阅读教学。

4.增加辅知识提示。诗歌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传授一定的有关诗歌的常识。②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古代汉语知识,了解一些有关古代诗歌的基本常识,笔者以为,每册课本可以安排一两篇有关古诗文词法、句法、章法的辅导性文章,以便学生掌握解读古代诗歌的方法,提高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能力。

(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一文说:“当改革研究进入到学校实践时,透过一节节课,我们看到的是在学科教学领域中,大部分教师对教育价值的选择还停留在‘传递知识’上,其中有一些教师虽己关注到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但大多仅为点缀,教学改革观念的转变,包括教学价值观的转变,不能脱离教师的、教学实践,不能不关注他们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内化的过程。只有教师的内在观念才具有真实的指导教师教学目标制定和实践行为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掌握好本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还要具备广博的其他知识,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

老师还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接受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挑战。除了阅读相关的书籍提高自身素养之外,教师还可以多参加古代诗歌教学研讨,开展古代诗歌教学公开课等,激发语文教师阅读和学习古代诗歌的热情,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古代诗歌的理解,促进自身文学素养的提升。如此由外而内,内外兼修,定能使教师的古诗词修养有所提高。

(三)优化古代诗歌的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生活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教师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是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营造一种与文本相吻和、相协调的生活氛围,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作为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唤醒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激起学生的情趣,从而把学生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与生活结合起来。

除了可以用合适的生活事例作为导语创设情境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到阅读中来,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则抓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验,成功的抑或是失败的,让学生谈谈成功或是失败时的感受,进而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即吸取经验教训,着眼于创造美好的未来。让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生活联系起来,唤醒他们自身对生活的感受,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有主观情感的积极参与,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学习方式的培养。自主、合作、探究是课改倡导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相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受动性、依赖性,新型的学习方式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

3.实践活动的指导。新课程倡导课堂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因而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构建诗歌综合素养。例如把古代诗歌学习与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结合起来。如果教师利用学生对流行歌曲兴趣浓厚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之相连,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水调歌头》、《蒹葭》等都曾被改编并演绎为歌曲,如果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将其引入课堂,可以增加诗歌意境的直观性,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实,在学习中,对资源的搜集、分析、整理与运用的过程和方法,也是古代诗歌学习的内容之一。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有选择的搜索和整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通俗易懂的诗歌,并在班上或学生自发组建的诗社组织中进行成果交流与展示。再如办手抄报、为课文绘插图、制作小书签等都可以“走进”古代诗歌课堂,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更好的学习诗歌。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其关键在于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做到恰当应用。所以,应用多媒体就不能生搬硬套某种模式,目前也没有一种万能的标准模式可行。必须依据语文学科古代诗歌教学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技术进行整合。多媒体使用的图形图像要适合主题、吻合内容;使用的声音要真实生动、自然流畅;使用的视频要贴切主题、表达主题、深化主题。总之,使用多媒体要实事求是、为主题而使用,为教学内容而有针对性地使用,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更新评价方式

当下,即使经过了二期课改,语文教学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还是很难能真正落到实处。过于功利的评价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只偏重于工具性,而不是人文性。这种评价导致了重结果轻过程、重练习轻兴趣、重考试轻习惯等一系列问题。其实,笔试可以是测试的手段之一,但它不应代表学生的一切。单一的笔试评价方式甚至给笔者学校的教学管理也带来了困扰。因为,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在以上评价方式背景下,学生平时学习的自信心、上课纪律及参与的主动性、课后作业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面对现实,只有适当补充一些评价方式才能应对不容回避的现实学情。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评价方式:

1.多样评价。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虽然反对考试,但是考试能力也是一种素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什么地方能彻底废除考试?因此,还是不能完全否定考试的价值。布卢姆曾提出了学前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阶段终结性评价理论。在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阶段终结性评价,能检测学生教学目标的掌握状况,及时帮助学生反馈、矫正、巩固知识,从而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在笔者学校,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也很必要。因为在纠正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学生学习古代诗歌有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和教师生存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因为面对具体的现实国情,完全脱离社会实际的评价方式最终还是要碰壁的。评价方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现实性。这种评价方式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需要,在古代诗歌的教学评价中也适用。

但是,适用并不代表方式唯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例如口头语言评价、评语评价、教师的身体语言评价(掌声、眼神、手势等)等。当然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要充分利用差异性,进行“因材评价”。比如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多提问识记型的问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则多给予一些高水平的开放性问题,然后进行评价,让他们在这些问题和老师的鼓励中找到学习的勇气和信心。

2.多元评价。教改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多元文化气息,那么,相应的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有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呢。这种滞后的评价方式势必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毕竟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评价方式也不应过于单一。即便都是以语言智能为其智能强项的学生,他们在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学生擅长阅读,有些学生可能擅长演讲,有些学生可能更擅长写作。因而语文教学应扬长避短,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协调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重视利用多元评价方式。

3.过程评价。在笔者学校,大多数学生一般只重视期中、期末考试,这给教学和管理都带来很大困扰。评价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使教师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反思的指导者。比如,笔者鼓励学生关注期中、期末大考,但是也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自己平时的综合表现。对此,笔者在开学之初就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他们平时的综合表现将记录在案。具体怎么操作?笔者将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分成三大块,期中、期末各占25%,而平时成绩占50%。平时成绩有哪些?即学生平时的各种表现,这些评价,平时笔者都有详细记录。如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质量、上课发言的主动性、学习态度,甚至课堂纪律的遵守等情况全部成为平时成绩的参照。如果平时综合表现不好,即使学生期中、期末大考分数很高,期末总评也将很难达到合格要求。

4.多方评价。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等。学生的自评能够使得学生理性反思自己,学生的互相评价也可以使学生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多方评价不仅能够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释:

①顾之川.试论我国教材选文的优良传统.中小学教材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37.

②阎立钦.语文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183.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杨道麟.语文教育学导论[M].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篇7

高校岗位聘任制度改革与发展特点

(一)高校岗位聘任制改革的目的和特点

岗位聘任制改革的目的,一方面在用人制度上体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过渡,从单纯的任命制行政管理向聘用制的合同管理过渡,实现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的转变;另一方面在分配制度上建立收入水平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激励约束机制,逐步实现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确保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在岗位聘任制下,岗位的设置与高校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与人才队伍发展规划紧密结合,教职工受聘岗位直接与薪酬挂钩,包含了学术权力、社会认可等多重含义,不仅对应物质激励的实现,而且更代表现实的精神鼓励和潜在的发展机会,具有聘任关系平等化和契约化、聘任过程社会化和公开化、聘任结果竞争化和择优化等特点。

(二)政策框架下高校岗位聘任制改革研究与实践特点

鉴于岗位聘任工作的实践特性,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实施岗位聘任制的研究成果均以工作综述为主,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岗位聘任制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岗位设置研究,以及基于岗位聘任的绩效工资设计三个方面。尽管各高校针对岗位聘任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基本做法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但尚未上升到规律的归纳总结阶段。如何将一般规律与实际校情结合,科学论证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聘任管理的规范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此外,由于高校管理水平和人员队伍的差异,在设计和实施岗位聘任制时往往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式:其一是完全意义上的岗位聘任制,即取消教师职务评审,直接按照《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的岗位体系,实行岗位分级聘任,岗位工资与绩效工资完全对应―所谓“强关联”模式;其二是通过校内岗位聘任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实行“岗位聘任”和“身份聘用”相结合的双轨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不完全对应,即所谓“弱关联”模式。目前来看,大多数高校仍然实行双轨制并行的岗位聘任制。

北京工业大学岗位聘任制改革及进展

近年来,随着国家人事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学校于2000年开展基于事业单位聘任合同制改革的合同签订工作,尝试建立以合同制管理为核心的人员管理模式。2003年,学校在合同制管理的基础上完成了岗位聘任工作,进一步促进了人事管理从合同制管理向岗位与合同结合管理的转变。2006年的工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强化了工作岗位与薪酬之间的联系。2008年开展了分级聘用工作,在原有专业技术职务和岗位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类岗位,同时配合2006年工资改革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与薪酬之间的联动关系。2011年,学校首次开展全员岗位聘任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岗位聘任制改革体系。

(一)学校岗位聘任制的改革目标和特点

本次岗位聘任是在2006年工资改革和2008年岗位分级聘用工作基础上配合校内绩效分配制度改革进行的一次全员岗位聘任,学校力求打破传统的身份管理,推行竞争上岗,签订聘任合同,并逐步规范按岗考核、按岗定酬,以贡献定绩效的收入分配模式,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建立与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相关联的动态激励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制度保障。

1.改革目标

2011年是学校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阶段。此次岗位聘任工作是以学校发展目标为指引,充分协调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学校人才队伍进行的一次全面梳理。此次全员岗位聘任工作是以机构调整、编制核定、岗位设置与聘任、绩效评价与人员考核、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核心,以规范机构职责权限,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优化学校人员结构,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下以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的聘任制改革工作。

2.总体思路和改革特点

本次岗位聘任按照学校“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体现了“强高端、稳增长、调结构、促质量”的特点,结合规划提出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实施计划”“京华人才支持计划”“日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各项奖励办法,严格把握“重点学科优先保证、基础学科保持规模、交叉学科适度增长”的原则,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体现校院两级管理制度。学校层面负责责任岗位的设置与聘任,二级机构负责重点岗位和一般岗位的设置与聘任,学校对于二级机构的工作提出明确的指导性意见,在加大二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自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聘任工作的可操作性和效率。二是充分发挥民主,广泛征求意见。本次岗位聘任作为学校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前期职能工作调整、干部竞聘上岗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调研、征求意见和方案论证。人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征求高层次人才、工会、教代会、派、教职工代表意见,开展方案论证。三是科学论证、合理设岗。在教师岗位设置中,根据学科差异设置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两大类岗位;根据工作职能差异,在责任岗位(教授岗位)中设置学科(基地)建设型岗位和专业(公共基础课)建设型岗位,在重点岗位(副教授岗位)中设置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教学为主型岗位和科研为主型岗位。四是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选拔重用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为了鼓励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科研领军作用,学校对两院院士、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高层次领军人才给予直接认定并聘任相应等级岗位。为了鼓励工作业绩突出,勇于承担重要岗位职责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在教师责任岗位的最低级别设置见习教授岗位,在教师重点岗位的最低级别设置中级专业技术职务重点岗位。同时,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学校设立“京华人才培养计划”和“日新人才支持计划”重点培养。

(二)学校岗位聘任制的改革效果

本次岗位聘任工作中,学校紧密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各二级机构、学科发展的具体目标,针对各级各类岗位在未来一个聘期内的工作职责进行了系统、科学的梳理,力求建立以学校发展目标为核心,以学科定位为指引,以岗位职责为导向,以个人业绩为基础的岗位聘任体系。通过本次岗位聘任,学校初步建立了以岗位聘任、绩效考核与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内部激励机制。

本次岗位聘任工作结束后,55.2%的教职工受聘教师岗位,19.4%的教职工受聘其他专业技术岗位,18%的教职工受聘管理岗位,7.4%的教职工受聘工勤技能岗位。在教师责任岗位中,受聘理工类和人文社科类的比例分别为87.0%、13.0%;受聘学科(基地)建设型和专业(公共基础课)建设型的比例分别为86.6%、13.4%。在教师重点岗位中,受聘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为主型和科研为主型的比例分别为70.5%、19.7%和9.8%。学校有8名具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受聘见习教授岗位,5名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受聘见习副教授岗位。有两名教授低聘到副教授岗位,6名副教授低聘到教师一般岗位。教师岗位26人聘任至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占教师岗位总量的2%;管理岗位跨部门交流69人,交流比例占总人数16.1%。学校力求实现岗变薪变、能上能下和促进人员合理流动。

(三)改革过程中需完善的工作

学校岗位聘任工作是结合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适时开展的,由于尚属首次大规模全员聘岗,即使开展了广泛的调研、意见征求和论证,但工作中难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一方面,学校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有待提高。在岗位聘任制改革过程中,人员信息既是方案制订的重要依据,也是方案顺利实施的基础。在此次全员岗位聘任中,针对全校教职工的科研成果、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信息开展了广泛、全面的审核与筛查工作,所用人时数占整体聘任工作的15%~20%,直接影响到聘任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工作进程。因此,建立一整套以人员信息为核心的信息采集、利用和维护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是做好聘任工作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亟待建立科学完善的岗位聘任与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绩效是各企事业单位永恒的话题,岗位设置与聘任是在人力资源合理分配基础上能够产生高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岗位设置是否与学校发展相适应,是否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聘任的条件是否符合岗位需求,绩效考核指标是否能够起到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是关系到聘任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在人才队伍建设中有效实施岗位聘任制改革的建议

(一)科学设岗,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高校岗位设置与聘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随着学校发展水平和层次的不断提高、发展战略和目标的调整而灵活设置,因此岗位设置与聘任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兼顾稳定性和灵活性,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留出足够空间。同时岗位设置与聘任也是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通过岗位设置,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才队伍结构,鼓励岗位数量及等级向一线教学科研人员倾斜,鼓励不同岗位人员之间合理流动,从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此外,按照学校事业发展需要和职责任务科学设岗是高校岗位管理的本质要求,要坚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实际工作需要,充分考虑教师、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勤技能人员等各类人才的发展实际,建立以学科发展为核心、以教师历史贡献及未来发展潜力为重要参考的岗位设置依据,确定各级各类岗位的数量和结构比例,既保证岗位设置的科学、合理,又覆盖学校的各项职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二)明确聘期目标和职责,健全人才评价体系

岗位聘任与职称评审的区别在于职称评审更加侧重教师的历史贡献和成果,其调控环节侧重“前控”,而岗位聘任既考虑教师的历史贡献和成果,也明确了聘任后的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其调控环节侧重过程管理和全程控制。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果评价和人才评价机制,以及合理可行的任期职责是确保岗位聘任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岗位聘任中上岗条件的设置一方面要能够综合反映教师的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要体现条件的柔性,避免因条件刚性而造成“责任教授无责任”或者“有了责任无法实现”的局面。

(三)鼓励团队建设,构建人才梯队

岗位聘任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侧重教师个体评价与聘任,从而给团队和人才梯队建设造成一定压力,岗位职责的细化也会造成教师重视“授业”而忽视“传道”,高校文化中的“传、帮、带”将受到制约。因此,岗位聘任不仅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更要鼓励人才进团队,鼓励高层次人才带团队,鼓励年龄偏大的教师在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多作贡献。从而形成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人才梯队,将教师个人成长进步、团队的建设发展与高校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四)深化校院两级管理,加强宏观指导和调控

岗位聘任制改革中,学校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系,实现管理重心的下移和管理模式转变,集中力量进行制度设计和程序设计,并在设计过程中征求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科带头人的建议,给予学院充分的自,其中自不仅仅局限在岗位聘任与管理方面,也包括学院在选人、用人,以及绩效分配等方面的权利。

(五)完善考核机制,建立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

考核一方面要全面评价教师在聘期内取得的成果和对学校发展作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也要考察教师在聘期内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要做好问题的总结和诊断、考核结果的反馈和激励。在考核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薪酬激励模式提高教师从事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要给予二级机构适当的自主分配权利,打破统一的薪酬管理体系,鼓励优劳优酬、优绩优酬,避免薪酬制度中的不公平。

篇8

[论文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职业化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使命。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关键。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转变教育观念,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加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适应性,毕业生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高,高职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一、“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1.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方面的评价标准。一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就是评价学校的毕业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是否相符。二是社会的评价,主要是以毕业生的质量作为依据,即评价毕业生是否能满足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用人单位职业岗位的需求。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过于陈旧,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不对接,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办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尚未转化为有效的职业教育需求,职业院校对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反应不敏锐等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2.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改制为高职院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使学院具备了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良好基础。学院面向先进制造业,以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重点建设并形成了一批特色专业群。在课程开发设计上形成了“以行业分析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帮助学生胜任职业任务为目标”的方法;职业能力培养上构筑了“职业基础技能训练—职业专项技能实训—职业综合应用能力实习的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专业知识、人文知识、社会知识、职业专门技术能力、职业关键能力、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等九大板块为基础的专业教育和品行教育相辅相成的教育体系;校企合作共建了340多家校外实训基地,打造了22个在自治区同类院校中装备最优、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校内实训基地,设立了21个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学生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达到100%;学院依托行业背景优势和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组建“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兼职型能工巧匠”的专业教学团队;学院贯彻GB/T 1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早在2005年就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率先通过两个标准的认证,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二、“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指导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受教育者设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设计、师资队伍组成、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这些要素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条主要途径,并在企业或行业的积极参与下,综合作用于培养对象,形成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最终实现培养目标。

“职业化三级递进”的内涵,是指学院主动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职业化的需求,遵循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纳入教学计划,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三者并重,按照“职业认知—职业认同—职业熟练”三个阶段,对学生实施三级的职业化教育和训练。

1.第一级为职业认知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入学教育、校园认同教育、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育培养等。各专业根据定位不同,组织学生到相应行业的典型合作企业进行职业体验,把课堂设在企业现场,把企业作为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基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通过专兼职教师的言传身教完成部分教育课程,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行业、企业和职业等职业基本知识,了解行业、企业和职业的行为规范、职业责任和职业技能要求等。通过职业认知阶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意识,明确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要求,懂得把今天的学习与明天的工作联系起来,从而增强学习动力, 明确努力方向,为职业认同阶段的角色转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2.第二级为职业认同阶段。以职业意识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技能教育为载体,以校企合作为主要途径,通过“学中做、做中学”,实施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教育,各专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对学生开展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培养、职业行为规范训导、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培养、强化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责任训练,引导学生进入职业角色,规划职业生涯。通过职业认同阶段教育,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掌握未来职业人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从大学生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为职业熟练阶段打下坚实的能力和素质基础。

3.第三级为职业熟练阶段。就是对学生开展至少半年以上顶岗实习教育,主要为学生进入社会成为职业人做好充分准备。各专业针对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岗位,设计顶岗实习课程包,供学生选择学习。由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兴趣和就业意向,选择相应行业企业的顶岗实习岗位,并按照相应的顶岗实习课程包的要求完成顶岗实习。实施校企双主体的顶岗实习指导和管理,实行综合考核评价办法。通过职业熟练阶段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方面达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化要求,学生的职业化程度得到质的提高。

三、“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

1.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学院确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物流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按照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要求,深化与地方特别是北部湾经济区各行业企业合作,加大工学结合力度,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联合广西焊接学会、南宁市焊接协会等,学校、企业、协会学会三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指导,创建了“三方联动、全程合作”的职业化逐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培养电子企业的产品开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维修、生产管理等工作岗位为目标,结合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创建了“任务驱动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加强与“自动化产品供应商”“自动化工程商”“自动化设备应用企业”等三类与本专业建设密切相关企业的合作,创建“1+3合作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与物流服务公司等企业密切联系,创建“订单导向的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以典型模具设计制造工作项目为载体,创建“项目驱动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化课程体系。学院与行业企业合作,由专业教师、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建设小组,共同进行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各专业组织开展全面、深入的社会需求调研,明晰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毕业生就业岗位和职业生涯发展,根据专业相关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工作任务,分析选取教学内容并按工作过程序化课程结构,注重从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明确职业通用能力,根据企业对职业化人才的要求,打破过去侧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而职业意识教育缺失、职业道德教育乏力的学科课程体系,依据职业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将职业意识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或渗透到课程中去。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将基础课的内容通过课程重组,渗透或分解到新的课程,同时按照职业化要求改革授课方式。在专业技术学习领域课程设置时,以培养学生胜任职业岗位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根据实际工作中典型任务(或项目)的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任务,将行动领域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课程内容。

3.建设具有较高职业化水平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通过分析高职教师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建立高职教师岗位职业能力和素质标准,构建教师培训体系,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师教育培训工程,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教学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职业素质。通过校企联合培养和人才互换交流、引进、聘用等途径,重点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制度,形成双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有效机制。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中,培养了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达到85%以上。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重点专业专兼教师比例基本达1∶1,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各级技术能手讲授的机制。

4.校企共建具有浓厚职业和企业文化氛围的多功能生产性实训基地。围绕职业化人才培养要求,按照教学、生产、培训、鉴定和科研五合一的功能定位和先进性、适用性、系统性的要求,突出“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校企共建“共享共赢”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以学校为主导、校企合作共建、教师和技术人员融通、教学实训和生产过程结合、设备共享的运行机制,营造实训基地职业文化氛围。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学生学习职业技能,提升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摇篮,推进“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为企业输送优秀毕业生和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契机,按照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就业于一体的思路进行校企共建,同时抓住顶岗实习这个核心环节,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

5.强化职业意识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意识教育在职业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以职业价值观为核心,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入点,以职业技能培养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职业知识教育和职业情感、职业态度的培养,改革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相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途径与方法,认真分析各专业职业意识教育的共性和个性需求,围绕职业化三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循序渐进的、系统的职业意识教育体系和职业意识教育公共平台。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的职业意识教育团队,通过加强职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职业化程度。

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学院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培育院校。

1.工学结合得到有效推进。“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就业市场对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建立在校企合作基础之上的,校企双方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达到了校企双赢目的。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管理、设备、项目等各种资源解决了学生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职业化素质,全面促进了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及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接纳学生参与实训过程中降低了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企业技术力量,也储备了一批企业适用的高素质人才。

2.学生职业化程度大大提高。“职业化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既考虑了职业化人才的成长和培养规律,又考虑了个性化需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自觉成长为适应就业市场需要的职业人。历年来,毕业生的“双证率”均达99%以上,学院代表广西组队参加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屡创佳绩,如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正保教育杯第四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9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问题及改进建议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主要目的是培养大批现今企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实际的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促进企业的发展顺利化,以及快速化,确保市场在有效、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下能够实现稳定、正常、有序运作,能够进一步正面影响社会的经济发展,由此可见,研究以及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是具有较大价值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较为不理想,具体表现为,培训成果意义单薄,即培训出来的管理人员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对市场了解较为局限,实践经验不足,无法应对突况等,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改变这一形式的最佳操作,就是对当下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进行具体例子分析,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握关键因素,提出改进建议。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现状例子

以某地区的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机构为例进行分析,该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对于人员的培训方式统一化,培训的内容主要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力资源的理论知识,注意事项,在培训后期主要以具体的成功例子,让学员分析成功的原因,该机构的学员80%都能够通过企业人力资源职业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但是在当地的企业工作过程中,出现失误以及造成企业运营的损失事件频发,进入企业之后,无法适应企业的运行步骤,只有8%的学员能够极快的适应以及调整自我,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例子分析能够确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培训师整体素质不高,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繁杂凌乱,培训设备以及资料较为匮乏,培训的目的偏差化,培训无重点,培训过于理论化,培训与时展的要求存在差异,未遵循实际性原则等,进行重点分条分析,把握改进方向,提出完善措施。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不理想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包括培训师能力、培训环境、培训设备、培训资源以及培训内容等,进行逐一分析,确定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导致的主要后果,既能够引起企业的重视,也能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指明方向,建立依据。

(1)培训师素质低

培训师是引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最终结果走向的主要因素之一,现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培训师综合素质不高,具体表现为培训师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掌握以及了解较为片面,缺乏系统性,以及缺乏专业性,所运用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手段经不起推敲,培训的效率较低,以及培训的质量不高,绝大多数培训师都缺乏实践经验,无法进行言传身教,被培训者无法吸收较为抽象的知识,以及对于知识的理解较为浅层次,对于知识的实用能力较为薄弱,培训师素质低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整体水平,进而限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企业的整体水平也受到相应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2)培训内容固定凌乱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内容繁琐,无条理,较为杂乱无章,学习的先后顺序紊乱以及内容的教授缺乏计划性,缺乏逻辑性,具体表现为培训过程中所应用的培训书籍过多,培训单位在培训过程中所选取的书籍存在随机性,不进行详细的研究以及筛选,培训过程中所应用的参考书籍也过于凌乱,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增加被培训者的学习内容,以及增加被培训者的培训负担,极大程度的影响培训的进展,导致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培训内容,以及实现培训目标,对于培训机构的发展也造成较大的影响;培训内容还存在不切合实际的情况,即培训机构没有根据各大企业的培训目标以及培训方向选定培训内容,以及没有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导致培训的效果参差不齐,所能够向企业输送的人才数量极为有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失去存在的意义,企业人资资源管理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也是一大问题,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重点在理论培训上,对于实践的培训以及对于经验的累积不重视,导致培训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被培训者无法适应以及达到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培训内容同时还存在缺乏重点的情况,培训内容过多,对于培训内容的传授要求为全部传授,导致培训过程中,培训内容无重点突出,导致被培训者各方面均衡,无突出能力,亦无精通领域。

(3)培训设备以及资料不完整

培训设备以及资料不完整的具体表现为培训以讲述为主,利用其它设备辅助培训的情况较少,导致被培训者无法及时有效全面的掌握培训内容,吸收应用培训内容技巧,同时对于各种情况的考虑以及应对能力有待提升,培训资料不完整即培训过程中所搜集的市场信息,所掌握的企业资料以及所探测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以及先进技术不完整,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教授被培训者的人力资源管理技巧以及知识较为陈旧,较为固定,缺乏变通,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突破性发展实现较为不利。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问题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存在问题,是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因素,具体表现为培训方式较为单一固定,即在培训过程中,培训师根据所掌握的较为丰富传统的理论知识,口头向被培训者传授,对于被培训者所提出的问题应用理论知识解答,导致的结果就是被培训者无法掌握培训的内容,无法学会培训的技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成为可有可无的存在,价值以及作用被磨灭掩盖,企业以及社会对此的重视程度也会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缺乏与时俱进,与时代的发展要求以及发展现状脱轨,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应用过程中,对于实践的培训,以及实践结合理论的比例把握较不合理,培训过程中不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不采取阶段性测验方式,同时对于被培训者的测试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有效的鉴定出被培训者的能力水平,以及被培训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导致企业需要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再一次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验证被培训者的水平,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浪费企业的时间,同时还会对企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运行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增加成本等;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大弊端就是培训的一次性化,即在培训过程中将所有的知识技巧一次性传授,对于被培训者而言由于没有进行实践,操作,导致对于知识以及技巧的应用较为有限,导致掌握吸收较为有限,导致培训的结果处于低水平。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目的功利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过程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培训目的偏差化,具体表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偏向应试化,导致教授的方式、教授的内容以及教授的流程手段都受到较大的限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逐渐出现死记硬背的情况,培训过程中以参考书籍的学习,参考资料以及参考试题的练习为主要培训内容,被培训者对于知识了解不透彻,甚至于培训出来的人员大部分都能够通过资格考试,但是对于考试的内容,以及对于知识讲述的含义理解较为模糊,该情况下培训出来的人才综合能力极为薄弱,无法经受实际人力资源管理的考验,同时对于问题的处理能力较弱以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了解较为浅层次。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改进意见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完善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条件完善化的具体操作包括,首先了解培训的主要目标,企业以及市场所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类型,同时实际的市场调查能够确定所需求的人才类型为,对市场现状了解充分,对企业运行情况了解充分,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了解充分,能够根据企业的要求以及企业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同时确定人资资源调配和调整的方案,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较强的矛盾调节能力,具备长远性计划的能力,以及有全局观念,同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较强的整理能力归纳能力等,对于员工的能力以及员工的水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以及掌握等,在此基础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确定培训的内容、培训所需的设备以及培训所需的资料,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添加,保证培训内容的完整性,侧重性,实际性,在此之后,在有方向、有目标的选定培训师,保证培训师的水平,给予培训师足够的实践机会,要求培训师累积全面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经验,在培训进展过程中,根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来补充以及更新培训师的知识结构以及经验内容。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发展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发展方向包括分阶段进行,分为初始阶段、加强阶段、以及完善阶段。各个阶段也可分为固定周期多次培训,实现培训的内容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反复的运用以及操作,实现被培训者全面的掌握以及深入的理解所培训的内容,实现培训效果的最佳化,能够在培训过程中逐渐完善以及发展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模式,培训实现循序渐进,实现稳步提升的目的,实现真实的人才培训,培训出来的人才能够实际的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行过程中发光发热。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法发展还包括根据被培训者资质能力水平不同,进行培训方式分类,实现因材施教,事先进行被培训者的各方面能力,性格等方面的综合性分析调查,将数据进行记录,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在统一培训方式之下,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来实现被培训者的均衡发展,全面化提升,综合能力提升,同时根据被培训者的特长以及天赋,进行合理的引导,最大限度的发展以及提升被培训者的能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方式还包括多样化培训,即根据培训的内容以及根据培训的形式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来达到最佳的效果,如实践培训,采取模拟培训操作,实际场景演练,小组角色扮演等形式来具体化实践场景,增加代入感,给予被培训者足够的试炼机会。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目标端正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改进建议还包括培训目标端正化,即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从应试考试的怪圈中抽离出来,具体操作为改变考核方式,即考核方式以具体场景,或者实际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试题为考核要点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通过随机制造突况,或者预先制定影响事件,让被培训者在该环境中快速的给出解决方案,并且完整的制定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该考核重视被培训者的表现,包括对于突发事件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条理性,问题处理的有效性以及效率等,同时还对最终的方案进行全面的分析,从方案的完整性、全面性、实用性角度分析,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将这些因素进行整合确定该被培训者的基本素质以及整体水平,在进行理论考核,理论考核则是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案例中包含人力资源管理的综合性知识,既考察被培训者的应变能力,也能够考察被培训者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基础的稳扎性,将这些数据以及这些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能够获得职业资格证的人员,能够获得资格证的人员要求包括全面型人才,问题处理能力较强者,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为突出者,或者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极为卓越者,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多样化,有效的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化。

四、结束语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能够实际的帮助企业培训人才,促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全面发展,对于企业而言是较为重要的存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发展缓慢是现今的一大问题,需要找出关键所在,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王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培训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J].经贸实践,2016,(3):148.

[2]苏晓哲,张曦.海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培训策略[J].经济师,2014,(10):214-215.

[3]齐江鸿.浅谈人力资源培训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经营者,2013,27(3):29,31.

[4]孙秀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魅力中国,2010,(20):46-46.

[5]曾雅娟.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误区及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6,(8):88-89.

篇10

一、认真贯彻国家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础原则

(一)指导思想: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省实际情况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更好地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大力发展住宅产业,使其尽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改革目标: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三)基本原则:在国家和全省统一政策、目标的指导下,市(地)、县分别决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自1998年9月1日起,全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同时有步骤地推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只售不租。对1998年年底竣工并交付使用的公有住房及此前已立项建设的住房,各地既可执行陕政发〔1997〕44号文件,也可按照本意见规定的新办法出售。

(五)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我省实行住房货币分配的方式是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的具体补贴比例由各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等有关因素确定。

(六)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

(七)国有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根据本意见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精神,也要执行在规定期限内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政策。各级政府要对驻地企业的房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

(八)住房建筑面积控制标准为:一般干部职工60~80平方米,科级80~100平方米,县处级100~120平方米,厅局级120~140平方米。

以上住房面积标准仅适用于进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干部职工。对于1998年年底前已按当时房改和清房政策购买了公有住房的干部职工,不再执行新的面积控制标准。对于1998年年底前已竣工尚未出售的公有住房及此前已立项建设的住房,干部职工按陕政发〔1997〕44号文件规定购买时,住房面积标准仍按陕办发〔1996〕7号文件执行;干部职工按本意见规定购买时,应按新的面积标准执行。

(九)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每年用于职工住房建设及维修且可转化的资金;存量公有住房出售回收资金;单位的其它收入。过去,在财政预算中没有列入住房建设资金的市(地)、县,可以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安排一些资金,专项用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十)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到1999年年底,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单位,干部职工个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交率应不低于5%,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可适当提高。要尽快建立健全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十一)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高收入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和单位提供的廉租房。

(十二)中低、最低收入家庭的划分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依据本地职工家庭工资、住房面积和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等因素测定,每年公布一次。

(十三)调整住房投资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新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的原则确定。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利润控制在3%以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降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促进居民购买住房。

(十四)廉租住房是各市(县)人民政府及单位为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的社会保障性住房,主要从腾空的旧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也可由政府和单位出资兴建一些廉租房小区。廉租住房的租金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每年公布一次。

(十五)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承租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四、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十六)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通知》(陕政发〔1994〕59号)规定,继续推进租金改革,到2000年公有住房的租金原则上要达到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5%。租金改革要与提高职工工资相结合。租金提高后,对家庭确有困难的下岗和离退休职工、民政部门确认的社会救济对象和非在职的优抚对象等,各市(县)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减、免政策。

(十七)各市(县)要严格按照陕政发(1997)44号文件规定,进一步搞好现有公有住房的出售工作,规范出售价格。出售现有公有住房,一律实行成本价,不再实行标准价。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公有住房供最低收入家庭廉价租赁。

校园内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不得出售,教师公寓等周转用房不得出售。

(十八)各市(地)、县要在清房工作总结验收的基础上,抓紧解决遗留问题,按陕监发(1998)7号文件的要求,督促指导各部门、各单位做好个人住房合格证发放,并全面建立个人住房档案。为了保证住房交易的合法、有序进行,对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完成清房任务的市(县),已制订规范的市场交易准则并报省政府批准后,可以开放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市场。

(十九)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进入市场交易前,须按规定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核准手续。交易所得按照国家及省政府有关规定须缴纳相关税费、土地出让金等。凡将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进入市场出售的住房户,不能再次申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五、采取扶持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二十)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在建设用地年度计划中统筹安排,并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二十一)严格控制经济适用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努力降低征地、拆迁费用,理顺城市建设配套资金来源,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的各项收费及其标准,严格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计投资〔1998〕1474号)的规定执行。

(二十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实行招投标制度、住房质量保证书制度、住房设备及部件的质量赔偿制度和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制度。加强对开发建设企业的成本管理和质量监督,控制住房建设成本,提高住房工程质量。坚决杜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中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正之风。一经发现,由各级监察部门会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查处。

(二十三)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注重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要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步伐,积极推广性能好、价格合理的新材料和住宅部件,逐步建立标准化、集约化、系列化的住宅部件、配件的生产供应方式。

(二十四)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对具有合法土地使用权的企事业单位可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六、积极支持发展住房金融

(二十五)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方向,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

(二十六)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采取得力措施缩短贷款周期,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十七)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内,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

(二十八)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贷款保险,防范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

七、切实加强住房物业管理

(二十九)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三十)加强公有住房售后维修管理,建立住房共用部位、设施专项维修资金,并健全业主对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度。维修资金可以从经济适用住房销售收入中提取1%~2%。有条件的市(县)可从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中予以适当补助。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三十一)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向用户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切实减轻住房负担。物业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各市(县)人民政府的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指导和监管。

八、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十二)各市(地)、县要切实加强对房改工作的领导,根据国务院《通知》精神和本《意见》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方案。地级市、地区所在市、杨凌示范区和省直机关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县级人民政府的实施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或地区行署批准后实施,同时报省政府备案。

(三十三)各级建设、房改、计划、财政、土地、税务、物价和人民银行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加快制定住房建设计划、经济适用住房用地供应办法、住房面积标准调整、个人抵押贷款办法、廉租房承租办法、物业管理办法及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准开、准入实施办法等配套文件。

(三十四)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宣传工作。要从转变观念出发,深入宣传新的房改政策,做好与原有政策的衔接工作,保证房改的顺利实施和平稳过渡。

篇11

论文关键词: 金融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教学改革 理论与实践

论文摘 要: 作者从本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入手,指出了本校原有金融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本校金融高等教育模式即“商学院”模式的观点,旨在培养基础扎实、适应面宽、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为此相应地规划了课程体系和实践性内容,并提出了教材的选用原则、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进的措施。

一、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与挑战

21世纪的金融发展呈现出不同于以往金融阶段的新特点及新趋势,伴随着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银行经营的理念也必将发生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市场型、国际性、复合型、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在我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我区现有金融从业人员中这类人才则更是少之又少,这将严重阻碍我区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也给担负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重任的金融高等教育带来严重挑战。面对新世纪、新经济、新金融的冲击和挑战,有必要对我校金融本科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我校金融学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1.金融学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得较高,缺乏特色。

现有的金融学本科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未能较好地考虑金融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地方实际和本校实际情况,定得较高,未能注重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强调金融本科生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

2.现有的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许多问题。

未能充分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且不明确课程体系设置是走“经济学院”模式还是走“商学院”模式之路;未能很好地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分层安排四年的教学计划,使层层之间能有机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在课程体系设计上虽也设置了许多新课,但从教学内容上看存在交叉重复现象,各课程之间的定位及逻辑关系未能恰当地处理好,等等。

3.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上也存在许多问题。

在教学手段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应用较少,未能注重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模糊,与外界联系较少,等等。

三、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精简内容,优化课程,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新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原则:(1)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扩大面向,培养复合型人才;(2)压缩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减课不减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还学习主动权和自主权给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3)加强平台课程建设,立体构架课程体系,推动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建立有利于多样化人才成长的教学体系;(4)大力推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更新教学内容,强调课内、课外结合,将课外教育环节全面纳入培养计划;(5)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6)立足知识传授,注重能力培养,突出素质提升,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于一体,培养能面向未来世界、把握环境变化、适应工作转移的人才;(7)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8)注重交流技能的培养。

四、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金融学教育呈现出多头并进的竞争格局,传统的金融学优势专业通过创新极力维持固有的地位,综合性的一流大学依靠学校名牌和综合资源优势抢夺高端市场,一般的综合大学和各种专科性大学遍地开花争办金融专业。对于我校金融专业而言,如何在下挤上压、前堵后追的严峻形势下找到自己的市场领域和发展空间,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根据我校金融学科的基础和金融资源的整合能力,应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的定位。因此,我校金融学科的发展要强调办学特色,以差异性竞争策略来获得领先的地位,并将其落实到课程体系设置和具体教学之中。

结合以上专业定位,我们认为我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会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金融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金融业务操作和公司理财及投融资运营的基本能力,以及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够在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金融管理,以及在各类工商企业从事投融资业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该培养目标中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以下几点:注重素质教育和原理性教育;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

在分析了西方国家金融学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及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安排应该考虑前述培养目标的界定,倾向于基础性、适应性、应用型人才,参照国外“商学院”模式金融学科的课程设置,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和金融发展新趋势的需要,增加一些微观应用课程,进行课程整合,适当归并和改革专业课以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增加综合性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根据这个思路,在对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安排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安排的特点是:(1)能依托我校经、管、法等学科优势,突出金融学科发展中对财经、管理、法律及理工知识交叉、渗透的特点,便于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金融学科理论及实践性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金融人才;(2)把金融领域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作为专业主干课,既涵盖现代金融学的主要内容,又符合国家教委对金融专业的统一要求,各专业方向的学生均要学习,体现了宽口径的要求;(3)注重了微观应用性课程,减少了重复设课的现象;(4)以《货币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为专业基础课,改变了传统的以《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为专业基础课的观点;(5)体现了教学内容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六、关于金融学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教材是教学过程诸环节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础性环节,一套规范且高质量的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也是规范教学内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在对国外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材的大体模式应该是:21世纪优秀的高等教育教材应是由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编写,被大多数院校采纳,能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全面系统反映现代高等教育的最新发展水平和趋势,顺应信息时代的教育方式,并便于教学的新型教材。为此我校金融学本科专业教材选择的基本程序是:(1)首选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教材;(2)选择面向21世纪教育部推荐教材;(3)选择省部级优秀教材;(4)在国内没有的教材通过两个途径解决:一是选择国外翻译的教材。二是自行编写。选用原则是:选择2000年以后编写的教材;选择权威部门推荐教材。

七、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之一。只有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及较完备的教学手段,才能实现各门课程的设置意图及理想的教学效果,以实现我们提出的培养目标。目前,我校金融学专业教学存在着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手段较落后的情况。因此提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全方位地改革与创新,增加投入,添置设备,以利于我校金融学科教学效率和整体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倡针对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特点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而在教学手段上要求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科学性、新颖性、系统性、综合性等特点,以适应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的需要。同时应实行考试形式多样化,对有多名教师授课的课程坚持统一出题、统一阅卷、统一评分标准,以保证考核的公平性与同一性,促进总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是孤立的,它与学校教育体制改革密切联系,还需要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配套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张亦春.金融学专业教育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篇12

    市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认真贯彻《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关于认真贯彻《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意见

市政府:

    为贯彻执行《大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暂行办法》(大政发[1993]41号)文件精神,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加速我市房改进程,加强住房公积金征收管理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凡属大连市市内四区(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机关团体、企业(含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及其所在单位,都必须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按时足额交存住房公积金。

    二、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义务性长期储金,通过资金的定项集聚和积累,逐步提高职工家庭解决自住住房的能力,建立国家、单位、个人三方合理负担住房的新机制。各单位应把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现代企业制度、劳动工资制度和社会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劳动、人事部门应积极协助抓好这项工作。

    三、市经委应把建立住房公积金,做为厂长、经理资产经营目标责任制的考核内容,督促企业认真做好公积金的交存工作。

    四、各级工会组织在考核基层工会工作时,要把单位公积金建立、交存情况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检查。要从保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高度来协助抓好住房公积金的建立和交存工作。

    五、各级财税部门要及时核定单位由成本、经费中列支的公积金额度,明确列支渠道和资金来源,协助督促单位按规定建立和交存住房公积金。并对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和管理进行监督。

    六、市内四区各银行(包括信用社)及所属办事处,在各单位每月审批发放工资时,要根据工资手册上应交公积金数额核实上月公积金交存情况(审查公积金汇交书),风是发现没有为职工如数交存的单位,应督促其按时交存。

    七、劳动行政部门,每年核发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时,应同时审查公积金汇交书。凡没有为职工如数交存的单位,应责令单位尽快办理后,再为其办理《工资总额使用手册》。

    八、各行业主管局、总公司、单位领导要把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职工办实事。公积金交存好的部门、行业可存贷挂钩,贷款优先,促使公积金归集和使用渠道畅通。

    九、各单位交存公积金日期以单位工资发放日期为准,七日内到建设银行公积金交存窗口办理汇交,从第八日起,每迟交一日,按应交额的5‰交滞纳金。对连续亏损、职工放工资困难的企业,经职代会讨论,报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审查后,由市房改办批准后可暂缓交存公积金,但职工个人工资已提留的5%部分应及时交存,不得占用。未经批准,一个季度不交公积金的单位,按应交额1%至5%罚款。

    十、对无故欠交和停交的单位采用特种委托凭证收款(或者使用托收承付结算)的方式收缴公积金。

    十一、凡是不建立和交存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享受房改、住房方面的优惠政策;不得出售公有住房;不予发放住房建设贷款;不予批准住房建设计划。

    十二、住房公积金由大连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归集、管理、使用,其金融配套业务暂委托大连市建设银行房地产信贷部代办。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

篇13

一、影响纪检监察建议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1、缺乏强制性。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延伸,目前没有相关的条规对纪检建议进行原则性的规定,《行政监察法》对监察建议有一些规定,但由于纪检监察建议本身仅仅是一种建议的形式,而不是命令,所以在效力上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往往被被建议单位或个人当作一般性的公文看待,执不执行、认不认真执行都无所谓,有的甚至认为是纪检监察机关小题大做,吹毛求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积极的配合。

2、缺乏建设性。由于办案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往往就现象谈问题,未能透过现象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指出的问题雷同,提出的措施大同小异,对改进工作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痛不痒,肤浅单薄,力度深度不够,指导性不强。

3、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纪检监察建议内容空洞、笼统、虚泛,讲大道理多,缺乏让被建议单位可立即着手实施整改的实质性内容,让被建议单位难以进行具体操作。

4、缺乏严肃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本身对纪检监察建议的作用认识不足,重查处轻整改,或对案件一查了之不提整改意见,或对建议一发了之没有进行事后回访与跟踪检查,导致被建议单位或个人忽视整改,要么应付了事、敷衍塞责,要么无动于衷、置之不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影响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

5、缺乏平衡性。纪检监察建议在运用上不太平衡,如就个案发建议的较多,就面上的问题归类分析发建议的较少;就单位发建议的较多,对个人发建议的较少;有的以纪检监察结论代替纪检监察建议,导致纪检监察建议的使用越来越不受重视,作用越来越减弱等。

二、对策

任何问题都具有可防性。纪检监察建议的作用,在于超前预防,及时制止,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小腐败酿成大腐败。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事先防范的功能,将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的一个载体、一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完善,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对症下药,提高针对性。纪检监察机关在提出建议前,必须对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潜在的漏洞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把情况搞清,将问题找准,并通过表面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力求提出的问题准确、切中要害,发出的建议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如针对交警部门在向违章车车主收取暂扣车辆停车费但未事先向车主告知,导致车主认为交警部门乱收费的这一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建议交警部门增加向车主发放《暂扣车辆停车收费告知书》这样一道程序,让车主事先享有知情权,那么就能达到一条建议堵塞一个漏洞、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良好作用。

2、内容细化,提高可行性。建议的内容切忌虚泛空洞,讲大道理,要做到内容有理有据,切实可行,能够让被建议单位充分理解和具体操作。比如建议加强财务管理,就要对具体加强哪一方面的管理提出明确的建议,如禁止公款私存、健全发票签报手续、压缩财务开支等,能细化的尽可能细化,能具体的尽量具体,便于实际工作切实改进。

篇14

一、影响纪检监察建议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1、缺乏强制性。纪检监察建议是纪检监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一种延伸,目前没有相关的条规对纪检建议进行原则性的规定,《行政监察法》对监察建议有一些规定,但由于纪检监察建议本身仅仅是一种建议的形式,而不是命令,所以在效力上缺乏一定的强制性,往往被被建议单位或个人当作一般性的公文看待,执不执行、认不认真执行都无所谓,有的甚至认为是纪检监察机关小题大做,吹毛求疵,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与积极的配合。

2、缺乏建设性。由于办案人员自身素质等原因,纪检监察建议的提出往往就现象谈问题,未能透过现象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规律和特点,指出的问题雷同,提出的措施大同小异,对改进工作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不痛不痒,肤浅单薄,力度深度不够,指导性不强。

3、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纪检监察建议内容空洞、笼统、虚泛,讲大道理多,缺乏让被建议单位可立即着手实施整改的实质性内容,让被建议单位难以进行具体操作。

4、缺乏严肃性。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本身对纪检监察建议的作用认识不足,重查处轻整改,或对案件一查了之不提整改意见,或对建议一发了之没有进行事后回访与跟踪检查,导致被建议单位或个人忽视整改,要么应付了事、敷衍塞责,要么无动于衷、置之不理,起不到预期的效果,严重影响纪检监察建议的严肃性和权威。

5、缺乏平衡性。纪检监察建议在运用上不太平衡,如就个案发建议的较多,就面上的问题归类分析发建议的较少;就单位发建议的较多,对个人发建议的较少;有的以纪检监察结论代替纪检监察建议,导致纪检监察建议的使用越来越不受重视,作用越来越减弱等。

二、对策

任何问题都具有可防性。纪检监察建议的作用,在于超前预防,及时制止,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小腐败酿成大腐败。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发挥纪检监察建议事先防范的功能,将纪检监察建议作为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机制的一个载体、一种措施,进一步规范、完善,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对症下药,提高针对性。纪检监察机关在提出建议前,必须对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潜在的漏洞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把情况搞清,将问题找准,并通过表面问题挖掘深层次的原因,力求提出的问题准确、切中要害,发出的建议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如针对交警部门在向违章车车主收取暂扣车辆停车费但未事先向车主告知,导致车主认为交警部门乱收费的这一管理漏洞,有针对性地建议交警部门增加向车主发放《暂扣车辆停车收费告知书》这样一道程序,让车主事先享有知情权,那么就能达到一条建议堵塞一个漏洞、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的良好作用。

2、内容细化,提高可行性。建议的内容切忌虚泛空洞,讲大道理,要做到内容有理有据,切实可行,能够让被建议单位充分理解和具体操作。比如建议加强财务管理,就要对具体加强哪一方面的管理提出明确的建议,如禁止公款私存、健全发票签报手续、压缩财务开支等,能细化的尽可能细化,能具体的尽量具体,便于实际工作切实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