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血压个体化健康教育范文

高血压个体化健康教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5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血压个体化健康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血压个体化健康教育

篇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血压是最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又是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遵循指南制定的原则,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和病死率。

1 全面危险评估是对症用药的前提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全面的诊断性评估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前提。根据血压水平的高低、危险因素的多少、靶器官受损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种类型。遵循指南制定的原则,采取规范化、个体化治疗。

2 充分掌握抗高血压药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特征

在决定治疗方案和选择药物时,必须兼顾患者和药物两方面,在全面评估患者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只有针对“个性”的治疗才能获得良好的降压质量[1]。对于脉压差减少型高血压(多见于高血压早期的中年人),首先要明确舒张压的升高是致脉压差减少的主要原因,而致舒张压升高的关键,并非管壁的硬化、血管的弹性是好的。为此治疗的重点就要解除动脉痉挛,降低外周阻力,选用降低舒张压强的药物。在临床上还应重视对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监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及时发现凌晨血压增高者,制定合理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如使用作用较强且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最好为长效控释剂型,或临睡前给药等,在平均血压达标同时,更好地控制凌晨血压增高,才能有效避免和减少靶器官损伤,避免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及肾功能损害,从而进一步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2]。

3 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

(1)介绍高血压诊断标准、血压正常值,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便于患者随时了解自己的血压动向,了解可逆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控制。(2)指导合理饮食是预防高血压的直接有效措施。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多项研究已证实,减盐可使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降低25%。并提示,食盐对血压的影响不仅限于成年人或高血压患者,对于婴幼儿,仅是短期的减少食盐摄入即可带来长期、显著的临床益处,使更多人获益。因此,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多吃清淡易消化、低脂、低热量、低盐饮食并给予量化管理。(3)关注健康的行为模式、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戒烟、戒酒(具体方式根据个体情况每日限量),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减少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根据个体的血压水平和身体状况,安排适当的运动锻炼,维持适宜的体重。(4)用药首先让患者了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需要长期配合医生指导进行治疗。让患者了解长期服药的好处及间断服药或突然停药对高血压患者的危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4 高血压治疗新观点及展望

(1)在降压达标的基础上关注血压变异才更有意义。所以强调,长期平稳控制血压才是降压获益的根本。

(2)基因治疗 近来的研究显示,相对于目前的降压药,高血压基因治疗具备长效、高效、具有靶器官保护等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虽然有关研究还不很成熟,但无疑具有很好的前景[3]。

参考文献

[1] 李俭春 高血压的基层治疗和管理 中国全科医学 2008,2:55—56

篇2

依从性是对治疗及治疗行为遵从的程度[1]。高血压是社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属于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的主要治疗手段,能否坚持服药,有效控制血压,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存质量,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大部分社区高血压患者是定期门诊复诊带药回家的治疗方式,为探讨这部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本院内科对129例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上门随访,实施个体健康教育并对服药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129例患者血压均≥150/90 mm Hg,其中男60例,女69例,年龄40~93岁,平均67.3岁,随机分成观察组(A)62例与对照组(B)6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A组38例,B组40例,初中:A组24例,B组27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及高血压分级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观察组按预先设计好的系统的健康教育计划,由社区护士每周上门访视1次,并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接受随机性健康教育,在患者复诊时凭经验进行健康指导。

1.3 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内容。①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健康需要,建立教育的目标,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教育方法,执行教育计划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②每周上门访视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并记录,对患者和家属讲述常用降压药的治疗剂量、服药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如何正确测量血压、控制食盐摄入量的做法、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的重要性,特别强调患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需要减药或者停药,一定要根据医生的嘱咐;③建立“高血压访视登记表”专人专管,每周随访1次,督促患者按时服药,了解患者的饮食情况,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并对患者掌握控制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进行评价,有的放矢地进行强化教育;④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争取家庭成员给患者以支持和帮助,提高患者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1.4 治疗依从性的评定。自行设计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评定表,评定内容如表1,在患者接受治疗(随访)满1年后对每位患者进行调查。采用问卷的形式,对不了解问卷内容的做相应的解释。回收率达100%,所得数量采用χ2检验及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

2 结果

由表1可见,在各项遵医行为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依从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

3 讨论

3.1 高血压患者如果不能很好的坚持服药治疗,有效地控制血压,就有可能引发脑中风、冠心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如何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健康,延缓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社区护理的关键。

篇3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省宁波市 315204

【摘 要】目的:分析个性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 例和观察组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疾病宣教及医嘱执行法,指导患者服药,观察组给予个性化社区健康教育后,遵医嘱给药,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为5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社区健康教育,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血压得到明显控制。

关键词 社区健康教育;服药依从性;高血压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近年来,由于人们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生活及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导致高血压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其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1]。

高血压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对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较重的负担。高血压的控制,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联系。本次选取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社区健康教育,得到满意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 年8 月~ 2014 年6 月本社区服务中心收治的100 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生活无法自理、听力障碍及合并严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者,所有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对照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龄42 ~ 70 岁,平均年龄(56.34±3.47)岁;病程2 ~ 15 年,平均病程(7.15±3.26)年;1 级高血压18 例,2 级高血压23 例,3 级高血压9 例。观察组中,男29 例,女21 例;年龄41 ~ 71 岁,平均年龄(57.36±3.79)岁;病程2.5 ~ 15 年,平均病程(7.47±3.35)年;1 级高血压16 例,2 级高血压24 例,3 级高血压10 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及医嘱执行法进行,告知患者药物的药名、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药频次、服药的注意事项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社区健康指导,具体如下:(1)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的相关情况,包括患者的病情、家庭、生活习惯、工作、高血压分级等,为每一个患者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按时服药情况,了解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并针对患者的相关心理因素给予心理护理。(2)疾病宣教。采用发放疾病知识手册或开展知识讲座的方式,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的病因、发病机制、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并发症等。(3)用药指导。遵医嘱予以用药指导,告知患服用药物的药名、服药方法、服药频次、服药时间等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强调长期并按时服药的关键性。指导患者如何自行测量血压、监测血压控制的有效性,告知相关饮食注意事项等。除此之外,告知所有患者每周或每2 周来社区服务中心复查血压,并将所有患者的血压记录下来,服药6 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评定方式

评定患者服药依从性:患者全程均能自觉遵医嘱进行服药,并定期复查,出现不适症状时主动就诊,则为依从性好;患者治疗期间不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定期进行复查则为依从性差。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若得到P<0.05 则数据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较观察组中,达到服药依从性好的患者为40 例,10 例依从性差,服药依从性良好率为80.0%;对照组中,28 例患者依从性好,22 例依从性差,良好率为56.0%。两组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观察组中,血压控制水平为显效的有27 例,有效控制水平的为14 例,无效9 例,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2.0%。对照组中,血压控制水平达显效水平的有18例,有效控制水平11 例,血压控制无效的有21 例,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5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依从性是指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根据医生规定完成医嘱的程度,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2]。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该疾病需要长期按时服用药物,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有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社区高血压患者存在疾病知识掌握不足、服药依从性差及血压控制效果不明显等特点。本次研究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个性化的社区健康教育,进行服药依从性差的心理因素等进行探讨分析,给予相关护理,同时进行疾病宣教及用药指导,告知患者高血压的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及用药方法等,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压控制情况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得到有效控制(P<0.05)。可见,个性化的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有效控制血压,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82-01

就国内而言,高血压属于多种慢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疾病。目前,高血压已对国内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国内的医疗卫生资源产生了严重影响。而健康教育属于治疗高血压疾病当中所应用的一种手段,其对于提高患者在自我保健方面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目前,如何给予患者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属于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情况下,本次研究对高血压疾病中较常应用的健康教育对策进行总结,分析其应用进展,以期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帮助。

1健康教育策略概述

目前,国内在高血压疾病当中所应用的健康教育策略指的是,依据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预期目标等采取教育所应用的方法。当中所应用的方法有多种,以网络干预、个体化健康教育、KWL策略、俱乐部健康教育、电话回访进行干预、临床护理路径以及危险分层理论等较为常见。

2高血压发病原因分析

目前,导致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相关因素主要来自4个方面:①年龄过大(年龄>40岁)的患病率相对较高;②患者摄入的盐分过大,导致血压平均水平、患病率等也相应的升高;③肥胖者的发病率较高;④具有高血压家族病史;另外,除了这几个发病相关因素外,心理因素、吸烟、服用避孕药、生活方式等也属于引发高血压的相关因素。高血压疾病是导致患者其他脏器(如肾、脑、心等)受到损害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采取自我管理,可有效的预防与控制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高血压疾病中的常见健康教育策略

3.1网络干预。该策略是借助网络平台来解除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疑惑,该教育方法属于新型教育策略的一种,一来可缩短患者的健康教育周期,二来节省患者在健康教育、在就诊上所花费的时间与金钱,三来可通过网络上的资源共享来达到多人干预的目的。

3.2个体化健康教育。该教育方法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教育,该教育方式比集体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切切实实解决了患者所具有的问题,具有系统化、个体化以及专业化等特点[1]。因为老年患者在服药依从性、遵医嘱行为等方面较不理想,通过个体化的教育方式,可有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3.3KWL策略。该方法是从患者的薄弱点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通过进行效果反馈,达到提高患者认知能力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在进行健康教育前,对患者采取问卷调查,可掌握到患者对高血压相关情况的了解程度,进而以访谈形式了解到患者对于高血压疾病的教育需求。另外,在教育中期、教育晚期对患者的认知情况再次评估,确保健康教育的积极效果可充分发挥。

3.4俱乐部健康教育。该教育方法是通过卫生保健的专业人员协助,使得患者可独立进行治疗性/预防性保健活动。就国外而言,该教育方法已发展多年,并且实践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俱乐部中常见的教育方式有经验交流、示范教育、专题讲座等。

3.5电话回访进行干预。该教育方法时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逐渐转变医院封闭式的健康教育服务为开放式。在住院期间,高血压患者所具有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可得到有效的限制,然而在患者出院后,其不良行为极易再次出现。通过电话回访进行干预,可将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至社区,保障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3.6临床护理路径。该教育方法是通过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理论、健康教育等,以图表形式展开健康教育。相关医学研究中通过构建临床护理路径的小组给予高血压患者进行教育,负责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出院期间给予其连续性、针对性、全面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有效提升了健康教育的达标率。

3.7危险分层理论。在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中,危险分层理论是用于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危险程度进行分层,进而提供了相应的健康教育重点[2]。其中,对于危险度相对较低的患者,主要侧重与对患者的饮食指导、行为指导,指导患者进行健康的饮食,并学会自行监测血压。对于危险度较高的患者,除了要注重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针对性干预,指导患者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如何进行处理,并教会其识别靶器官的损害情况。

4高血压疾病健康教育策略的应用进展

一方面,在高血压中所应用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初步阶段,所有相关的医学研究对其展开了实践研究,但尚未成熟。由于不少心理因素均属于高血压疾病的促发相关因素,两者若相互影响,极易形成恶性的循环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应将心理干预纳入其中,从而防止患者由于负面心理影响而加重病情。另一方面,高血压患者要形成健康的促进行为,有效控制自身的血压并提高生活质量,多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慢慢培养。而目前在高血压疾病的健康教育中,评价时间、评价周期所在3~6个月之间,间隔时间较短,而健康教育的效果也许会具有立竿见影的情况,但也十分有可能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具有反跳现象,因此评价时间周期在科学性上较为欠缺。

参考文献

篇5

1.1一般资料

入选的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均符合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年龄均>60岁。同时排除发病原因明确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恶性高血压患者、合并有严重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患者。所选患者均能够和医护人员进行语言交流,并能够有效的执行医嘱,均能够顺利完成本文实验项目和内容。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69.9±6.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70.7±5.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高血压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①个体化护理干预。老年高血压病程长,此类患者服药等依从性差,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情绪,这些情绪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要针对每个患者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支持,同时要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及个人兴趣爱好实施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耐心倾听、避免态度粗鲁,对患者的病情表现出关心、关切,提高患者积极配合血压控制治疗的积极性。②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受教育背景、理解能力等,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让患者了解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以及相关并发症及并发症的防治。健康教育过程中,可发放健康知识小册子、张贴宣传单等。③个体化的饮食指导。根据患者饮食特点和饮食习惯,嘱咐患者抛弃不良饮食习惯,主张患者采用科学的饮食方式。嘱咐患者采用低脂低盐饮食,饮食过程中多摄入蔬菜、水果等,避免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④个体化血压管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定期注意患者血压改变情况,避免出现高血压危象,注意患者头痛头晕情况,嘱咐患者在血压水平较高时卧床休息,及时注意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⑤个体化用药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可合并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影响到患者服药依从性。老年患者记忆力差,容易引起少服或漏服降压药等情况,影响到血压控制,在护理过程中可通过制作小卡片,上面写明药物的名称、服用时间和次数等,提醒患者注意服药。

1.3高血压控制效果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变情况,评定血压控制效果:显效:舒张压下降>20mmHg(1mmHg=0.133kPa),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10mmHg但<19mmHg,或降低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28例(71.8%),有效10例(25.6%),无效1例(2.6%),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显效19例(48.7%),有效11例(28.2%),无效9例(23.1%),总有效率为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共6例、心绞痛共5例、血肌酐水平升高4例;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共16例、心绞痛共6例、血肌酐水平升高共12例。观察组心律失常、血肌酐水平升高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篇6

高血压教育对象

高血压患者已经有明显的高血压症状或因某次偶然测血压升高来就诊的患者。

具有高血压易发因素或危险因素的人群对血压未达到国际统一标准,但具有高血压高危因素人群,如高钠/低钾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精神紧张、吸烟、体力活动不足、有慢性疾病遗传家族史等的人群,施以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患者家属对于依从性较差,需要经常监督督促的患者,在健康教育时,邀请家属共同参与,以提高自我监测的效能。

传统教育模式

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除了在就诊时与医生护士间的短暂交流外,对如何防控高血压的知识还是非常匮乏的。传统的高血压护理方式对于促进高血压患者病情的好转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仅能从表面上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粗略大致的指导,但对患者思想以及生活习惯难以发挥指导作用。而高血压患者大部分时间需要进行自我血压监测管理,在自我管理中会因多方影响而产生颇多的误区,如听信不良商家广告宣传使用保健商品而不服药等,从而延误病情的治疗。

慢性疾病护士门诊教育模式

基本情况2015年11月1日,明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疾病护士门诊正式开诊,开诊至今接待182人次。其中高血压患者90人次,男性患者41人,女性患者49人,年龄在45~87岁。这些门诊患者中较大一部分患者的服药率、控制率、知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一些患者虽参加过健康小组教育、电视网络健康知识讲座等,但在门诊评估时发现,患者还是在自我规范化监测管理的方法上存在很大的误区和缺乏有效的方法。

实施一对一个体化教育方法南于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发生,就需终生管理。所以应该重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实施比较系统、完善的健康教育。现在各社区都会定期邀请专家进行大课堂、小组教育等形式的专题健康教育。虽然集中教育式的授课方式可比较方便地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但是缺少了患者与授课者之间的交流,不利于患者理解和记忆。

有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文化层次、心理及性格特点的人对疾病的认识及健康教育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教育方式的选择,和教育后的效果也有不同。而慢性疾病护士门诊则是针对小同患者、不同健康问题与个体特点进行一对一的施教,详细介绍高血压发病因素、危害性、并发症、治疗方法、保健方式、用药知识等,让患者明白、接受高血压是一种需终生服药的慢性疾病其次,教会患者或家属如何正确规范地定、定部位、定时间、定期测量血压。从而针对患者出现的不控制体重、高钠饮食、饮酒、情绪紧张、吸烟、缺少锻炼、从医行为不良等七大高血压危险行为,制定更适合患者纠正不良行为习惯,改善生活方式的个体化健康处方。这种门诊授课方式针对性强,手把手的教育有助于患者理解并记忆授课的内容,提高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门诊教育辅助

可通过宣传栏、视频健康教育、电脑触摸屏、掌上云医院、动态血压仪监测、健康e站等形式进行自我管理监测。

门诊流程

患者通过门诊全科医生、各服务站慢性疾病管理医生推荐等途径至慢性疾病护士门诊就诊门诊护士通过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制定个性化控制目标。计划的总目标分为不同层次的小目标,将每个层次目标设定为患者可以接受,并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而前一层次的目标是达到后一层次目标的必需。如对肥胖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以促进其减肥,可推荐下列顺序:个性化健康教育计划-效应1(如知识提高等)-效应2(如何饮食)-效应3(控制体重)-效应4(血压的控制)-效应5(发病率、并发症率、死亡率下降)……这些计划通过患者认可后,发放自找管理监测本,患者居家逐步实施,并进行自我效果评价。如未达到预期目标,门诊复诊分析原因重新制定方案。

跟踪监测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针对门诊高血压患者建立健康数据库,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采用门诊就诊、电话随访、掌上云医院、动态血压仪监测等方式远程监控患者血压,并登记在案预约门诊复诊。

护士门诊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效果评价的指标主要有知识指标(即高血压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态度指标、行为指标(膳食指标、食盐摄入量、吸烟和体育锻炼)、血压指标。①知识指标:比较门诊健康教育前、后有关高血压及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有明显提高;②态度指标:比较门诊健康教育前、后有关高血压相关信念的认同率、依从性有明显提高;③行为指标:比较门诊健康教育前、后的不良生活习惯有明显改善;④血压指标:患者定期定时自我监测及血压控制基本稳定。

篇7

河源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东河源 517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80例,经规范的降血压治疗后,全部患者血压处于稳定状态,按1:1比例将18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评分分别为(82.0±3.2)分、(61.3±2.6)分、(65.7±2.4)分、(85.4±2.9)分、(79.5±3.1)分、(74.9±2.9)分,对照组对应为(79.7±3.9)分、(52.1±2.7)分、(60.5±2.0)分、(79.1±3.9)分、(69.6±2.7)分、(68.6±3.7)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及躯体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更高,提示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具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

关键词 高血压;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生存质量;影响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49-02

[作者简介] 朱小芳(1978-),女,广东河源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

目前,人们生活方式有所转变,慢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1]是一种以循环的动脉舒张压及收缩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综合症,该综合症易引起心肾功能衰竭、冠心病、脑卒中,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全国营养和健康综合调查结果显示[2],75.0%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不能达到控制血压的目标。做好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可有效控制血压,提高其生理舒适度,个体延续化护理措施的应用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该研究为2011年8月—201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高血压患者180例,经规范的降血压治疗后,全部患者血压处于稳定状态,按1:1比例将其分成观察组90例(男55例,女35例,年龄46~64岁不等,平均年龄55.66岁),对照组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48~63岁不等,平均年龄54.33岁)。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制定健康教育手册,选择具有良好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的护士为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发放与高血压疾病相关的宣传资料,使高血压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降压药物以及危害,引导患者降低食物摄入的总热量,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1.2.2观察组予个体化延续护理,①第1天填写健康资料评估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及身体状况评估,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身高、体重、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联系方式,身体状况包括病史、家族遗传病、是否药物过敏、视力状况、听力状况),让患者将24 h动态监测仪带回家,24 h监测患者动态血压,记录患者情绪激动时间、排便时间、饮食时间;②第2天护理人员收回并查看患者血压监测记录,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③第3天以电话交流或随访的形式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自测血压情况,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实施情况,解决患者提出的相关问题;④第10天给予家庭访视,携带血压计,了解患者的血压情况,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消除其焦虑、抑郁心理,给予个体化饮食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及复诊指导,让患者认识到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进行慢跑、太极拳、散步等活动,3次/周,30 min/次,多喝白开水,戒烟酒,盐日摄入量<6 g,多摄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食物,如鱼类、豆制品、水果等。⑤3个月后回院复诊,发放生存质量表,当场填写并收回。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4]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要包括8个维度,分别为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各维度得分从0分到100分,0分为最差,100分为最好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躯体疼痛除外)。

1.3统计方法

借助spss13.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分析两组相关资料,生活质量评分为计量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达,借助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评分及躯体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情感功能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整体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见表1。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与此同时,人们对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延续护理是一种医院走向社区的延伸访视形式,促进并维护患者健康是延续护理的主要目的,其实现形式主要包括家庭访视、电子邮件、电话等,个体化延续护理能实现护理的持续性与延伸性,是一种先进有效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5]。

3.1延续护理的优势分析

高血压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病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控制血压,可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常规健康宣教相比,延续护理干预更能调动患者及其家庭系统的主观能动性,稳定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血压控制率,最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延续护理干预还能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进护患感情[6],改善护患关系。

3.2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有学者[7]为出院高血压患者应用延续护理,取得了较佳的效果。梁淑雯等[8]探讨了延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代谢指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除常规标准治疗外,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延续护理干预,经6个月的随访观察,研究组的代谢指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清尿酸水平、血脂水平、体重指数)及负性情绪(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吉云兰等[9]学者探讨了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实验组接受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再次研究了个体化延续护理的医学应用价值,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为观察组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除生理职能评分及躯体疼痛评分外,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0],提示个体化延续护理实现了高血压护理的持续性和延伸性,可提高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情感功能,使患者精力充足、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个体化延续护理拓展了高血压护理服务的范畴,能够给予出院患者专业支持,能够促进并维护患者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个体化延续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医学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宋学香,姚辉,张雪红.出院后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2,4(9):413-415.

[2]袁琼,曾玉梅.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1(9):1411-1412.

[3]朱昭,徐峰,陈虹.延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11(9):122-123.

[4]韩彦彬,董柏青.高血压人群健康干预常见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5(9):540-543.

[5]龚放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20(9):4496-4496.

[6]吕雪.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 22(9):5184-5185.

[7]刘晓芳.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3,9(9):1151-1152.

[8]梁淑雯,叶映林.延续护理干预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代谢指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5(9):162-164.

[9]吉云兰,崔秋霞,单君,等.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护士进修杂志,2012,15(9):1401-1403.

篇8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如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疾病是其主要的并发症。本文主要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高血压患者122例的护理干预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本院诊断为高血压患者122例,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1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性40例,女性21例,年龄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2±10.86)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8例,女性23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9±9.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均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且已签署相关的文件。排除非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的心、脑、肾等方面疾病的患者,排除不能积极配合护理干预的患者[1]。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方法,具体措施如下:①健康教育 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发放相关的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对高血压的宣传。医护人员可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包括其姓名、年龄、相关病史等[2]。②用药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的血压情况设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尽量选择口服的降压药物,并对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用法、用量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③行为干预 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指导其多吃水果和蔬菜,进行合理饮食。④心理干预 高血压患者容易产生悲观、恐惧、失望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流,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不安焦虑的情绪,使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1.4 服药的依从性评定标准

完全遵医:患者完全遵照医嘱,定时、定量服药;部分依从:患者偶尔遵照医嘱服药;不依从:患者完全不遵从医嘱服药[3]。总依从率为完全依从率与部分依从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x±s)表示组间计量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血压情况,研究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的依从性

两组患者干预后服药的依从性比较。研究组患者的完全依从率为75.41%,明显高于对照组39.34%,总依从率90.16%,明显高于对照组47.5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通过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4]。

护理人员通过深入患者的家庭,通过了解患者的日常作息,行为习惯等生活资料,使得护理人员能够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有利于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让患者了解到肥胖、吸烟、喝酒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的影响,建议患者多食用蔬菜,增加含钾、钙丰富的食物。在日常护理当中,护理人员通过组织患者及家属参与健康教育讲座,并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以消除不良心理情绪,建立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是目前治疗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些病人的耐心较差,因自觉病情有所好转,便不遵从医嘱停止用药,导致血压水平控制不稳定,甚至出现病情恶化。同时,由于服药时间不连续,使得长期的药物治疗无效。卫生院护理人员通过各种形式让患者了解服药的重要性,使患者持续用药,对病情的控制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锻炼习惯能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本研究表明,比较两组患者在个体化护理干预后的血压情况,研究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个体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地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下降,并可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率,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黎玉冰.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01):272-273.

[2]黄金玲.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3(08):1320-1321.

篇9

关键词:个体化延续护理;高血压;生存质量;效果

高血压是指舒张压≥90 mmHg、收缩压≥140 mmHg现象,高血压的症状因人而异,早期症状并不显著,后期逐渐表现为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夜尿增多、乏力、胸闷及心悸等[1],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文分析了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4年5月~2015年8月,将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90例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6例,中度高血压患者39例,重度高血压患者25例,按照高血压病分级[2]:一期患者38例,二期患者35例,三期患者17例;实验组90例高血压患者中,轻度高血压患者28例,中度高血压患者40例,重度高血压患者22例,按照高血压病分级:一期患者39例,二期患者34例,三期患者17例。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9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主要有药物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生命体征指标监测等;实验组9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个体化延续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健康资料填写、血压值监测、电话随访、家庭随访等,达到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护患沟通,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血压患者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存质量的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分数越高,患者生存质量越高[3];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质量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见表1。

2.2生存质量 两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对比,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同时可能伴随血管、心脏、脑及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4],高血压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身体健康,我院针对收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延续护理,通过制定个体化延续护理方案将护理工作落实到患者日常生活中[5],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3.1健康教育 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实际情况为其讲述高血压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发病机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段、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2心理护理 患者由于疾病、疾病带来的不适及长期治疗等因素,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疏导,多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支持。

3.3健康资料填写 患者出院前,让其详细填写健康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入院血压值、出院血压值及用药剂量等,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使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并告知患者将每次测量的血压值记录下来,告诫患者及患者家属注意饮食及生活习惯的保持[6]。

3.4血压值监测 患者来院后,将血压监测仪及患者记录的血压值进行回收,根据患者动态的血压值,调整用药方案及护理手段,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询问患者的饮食及作息,以便对方案作出更好的调整[7]。

3.5电话随访 第3 d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主要了解患者的自测血压情况、有无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针对患者提出的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症状做出解答并记录下来。

3.6家庭随访 第10 d去往患者家中进行家庭随访,携带水银柱式血压计为患者进行血压的测量,针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给予心理疏导及鼓励、支持,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照顾。

个体化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生存质量的评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李艳红.个体化延续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9(15):48-49.

[2]穆文霞.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27):5712-5713.

[3]汪才侠.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5):125-127.

[4]徐,陈雪薇.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吉林医学,2014,56(34):7737-7738.

[5]丁兆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15):238-239.

篇10

关键词 高血压 综合干预 社区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深圳市盐田11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实施了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为主导,以高血压防治为重点的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深圳市盐田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88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675例,其中男272例(40.3%):女403例(59.7%),平均年龄62.1±6.5岁。对照组213例,男88例(43.5%),女125例(56.5%),平均年龄61.5±6.3岁。

方法 ①实行电脑化慢病系统专案管理,指定由丰富经验的全科医生负责。②测量血压:在社康服务中心免费为病人测量血压,随到随测。或电话通知或上门为病人测量血压,每月至少1次,录入深圳市罡正慢病管理网络系统。③健康教育:利用宣传栏健康教育处方、专题讲座、播放DVD、区电视台开设“健康讲坛”,以及义诊宣传防治高血压知识,内容适合群众接受能力,语言力求通俗、科学、标题醒目、文字简练,同一内容反复强化。病人就诊或测血压时进行个体化交流防治高血压知识。④干预组除进行健康教育外,还增加饮食、运动、卫生行为干预和药物治疗:a、合理饮食,平衡膳食。以低盐(每日≤6g)、低动物脂肪、高维生素、高纤维食物为主,注意补充钾、钙、镁。b、戒烟,明确指出,吸烟危害健康。限酒,最好戒酒。c、心理指导,保持平和心态,缓解工作、生活及其他方面的压力。d、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运动,如步行、慢跑、骑自行车、做广播操、打太极拳、跳慢节奏舞蹈等。e、中高度高血压病人必须长期规律服药,强化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f、自觉定期鉴定血压并作详细记录。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

血压控制标准 ①显效: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②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降至正常或收缩压下降10~19mmHg;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定量数据输入Foxbase数据库,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包括频数分布、t检验、X2检验等。

结果

随访3年,通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综合干预,干预组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改变(P0,05)。

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情况 综合干预组经过健康教育,推荐合理食谱、戒烟戒酒、心理平衡、适当运动及改变不良行为习惯,血脂紊乱及血糖等鉴别指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

高血压控制情况 两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干预组血压下降幅度、收缩压控制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总控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讨论

篇11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情义之华”为你整理了这篇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落实情况总结

2020年在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的统一部署和正确领导下,我院加强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建设,认真组织开展辖区健康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保障人民身体健康,2020年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进步,现将我院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发放健康教育资料。我院采取从上级领发,自制自印等方式相结合,2020年上半年为本院和村卫生室提供6种(其中1种低盐膳食内容、2种有中医药内容、1种艾滋病防治内容)纸质宣传资料共计8400份。医院门诊、病房和村卫生室统一制作宣传资料架,用于宣传资料摆放,随时供前来就诊患者取阅。

二、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利用医院输液室、候诊室、院内就诊患者集中的地方、儿童预防接种留观室分别播放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与治疗宣传片、DVD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内容有:艾滋病预防、结核病预防、肝炎预防、糖尿病防治、高血压防治、流行性感冒防护知识等。截止到目前为止,共播放263天次,播放健康教育科普片2104小时。

三、宣传栏设置和更新。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都设置了健康宣传栏,及时更新宣传栏内容并将更新的宣传栏拍照存档备查。全年共完成宣传栏更新258个,其中卫生院12个(包括1次中医药、1次减盐防控高血压内容、1次艾滋病内容、),村卫生室246个。

四、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医院和村卫生室共举办各类健康教育专题讲座192期,其中卫生院8期(包括1次以上低盐膳食与高血压防治专题),村级184期,共计参与人数3782人。

五、开展公众咨询活动。利用健康宣传主题日等开展公众咨询活动。目前共开展公众咨询活动9次(其中包括1次以上低盐膳食内容、1次中医药活动咨询内容),居民参与人数1071人。

六、无烟医院建设。全年加大了戒烟宣传力度,在卫生院各楼道、出入口、病房、卫生间张贴禁烟标志,医务人员向病人及家属、探视者等进入医院的人群宣传吸烟的危害,并带头自觉执行医院禁止吸烟的有关规定,成立了控烟领导小组,无烟医院的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

七、开展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针对门诊就诊人群,门诊医生进行一对一解答健康教育问题,为居民及就诊的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包(包含高血压,糖尿病,减盐防控高血压、脑卒中、等健康教育处方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预防慢病,降低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增加防病知识,提供科学生活方式及干预措施,提高生命质量。

篇12

1.基本资料:本文所选82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的急诊高血压患者,并采用“数字单双标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纳入标准:(1)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诊治标准[2];(2)意识清楚,能够正常沟通;(3)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4)排除部分不宜研究的特例,如恶性肿瘤者、精神异常者、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者以及不同意接受研究者。其中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5例,女16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0.29±4.45)岁。而实验组41例患者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59.98±4.37)岁。两组患者的其它资料,如基础病、疾病史、病情状况、入院时间、就诊原因、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及经济文化等,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2.护理方法:对照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要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出院登记、口头教育、饮食与运动及用药指导、定期复诊等。而实验组4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再予以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1)档案建立:记录并核实患者的各项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民族、婚姻、联系方式、家庭住址、血压状况、文化程度、经济能力、作息时间、日常饮食、心态状况、生活习惯等等,建立患者个体化档案,便于延续护理的开展。

(2)健康教育:血压监控:发放动态血压监测仪给每位患者,并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以便及时掌握自身血压状况;知识普及:制定一些高血压健康知识手册发放宣传,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知[3];心理干预:出院时,医护人员要多多鼓励患者,并结合一些良好案例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引导患者自我调整心态;日常干预:对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予以纠正,如戒烟、戒酒等,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运动干预: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社区活动,如健走活动、乒乓球锻炼、太极锻炼等;按时复查:反复嘱咐患者按时到院复诊,务必使其明白复诊的重要性。

(3)随访跟踪:随访方式:患者出院后,医院可坚持每周1电话,每月1上门(若特殊情况可加强随访),与患者实现病情互动反馈,及时掌握患者预后进展;随访内容: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血压监测、病情进展、心态调节、并发症预防等,还可强化健康教育的延续护理,如纠正患者日常不良习惯、仪器及药物的错误使用、消极情绪的正确疏导、患者及家属的疑惑解答等等;技术支持:可及时、准确地掌握患者血压状况,对于并发症的风险控制,可予以优先技术支持,防范于未然;护患关系:开展随访跟踪治疗,可增强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增进护患关系,利于护士工作的开展,利于患者病情的临床控制。3.判定标准:护理干预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各项指标予以科学评价,如血压指标(收缩压与舒张压)、按时复查率(出院每个月按时复查的人数)、满意率(护理干预3个月后,由患者对本次护理治疗的满意率予以百分制评价,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变量资料采用(x珋±s)来予以构成。分类变量采用(%)来进行表示。根据资料的性质分别采用t或χ2检验来进行统计。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血压指标:两组护理前血压指标不具临床差异(P>0.05);两组护理3个月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明显(P<0.01);并且实验组护理3个月后的血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按时复查:实验组按时复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满意率:护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三、讨论

篇13

我社区医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对78例高血压患者降压随访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分析病例来源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所门诊患者共计78例,选择病例高血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对成人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1]。其中男57例,女21例,年龄39~73岁,平均(56±17)岁岁。职业分布:干部10例,居民12例,工人56例。高血压分级:1级6例,2级50例,3级22例。并发症:冠心病6例,糖尿病4例,心肌供血不足3例,缺血性卒中5例,脑出血2例,已死亡。病程2~18年。所有患者在随访观察前均能配合检查和治疗,没有认知、智能和语言障碍。

1.2 方法:针对此次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方案进行登记,患者以门诊随诊血压观察,血压测定采用水银柱式血压计,在安静状态下测量一侧上肢肱动脉,且保持肱动脉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时坐位或平卧位的血压,记录所测血压值。

1.3 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资料。

2 结果

高血压服药率 96%, 4%的患者因第一次服用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而停止使用药物治疗,20%血压控制<140/90 mmHg,74%血压控制差,血压波动大,血压最高时达210/110 mmHg 5例,7例长期血压控制不稳定并发脑血管意外,其中缺血性卒中5例,另2例因脑出血已死亡。

3 讨论

3.1 重视高血压的健康教育:社区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高血压的科普知识,重视度不够,对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对自己疾病的知晓率、治愈率、血压控制满意率低。社区医院应重视对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我国有关报道也明确指出,健康教育是对患者权利的尊重,也是医生应该履行的义务[2]。社区医生可利用健康小册子、黑板报、门诊随访等形式进行宣传,与患者建立互信沟通、主动参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持续性,有助于维持血压达标。

3.2 高血压健康教育个体化:高血压因年龄、性别、家族史、文化、职业、并发症及患病时间等有所不同,所以应做到健康教育个体化,指导高血压患者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消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使其明白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是人类健康的四大基石,同时也对高血压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3.3 维持血压长期稳定重要性:降压治疗核心是血压控制达标,而维持血压长期稳定是全面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生的根本保证。有症状才服药或不按规律性服药都是错误的服药方法,这将会引起血压在较大波动状态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在血压控制达标治疗上不力求快速,立即将血压降至正常,可采用家庭血压监测和社区门诊血压测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血压(杓型、非杓型及凌晨高血压),根据观察血压的变化状态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血压的波动,维持血压长期稳定[3]。

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及家属的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激发医生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充分体现社区医疗工作在疾病的预防、保健、治疗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社区健康教育的实施可以使患者、家属及社区医护人员均得到收益[4]。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2] 郭凤玲.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44.

[3] 田晓青.解读2004年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5,31(1):943 .

篇14

2新疆昌吉州中医医院新疆 昌吉831100;

3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新疆 昌吉831100)

作者简介:邢爱勤(1966~),女,满族,主管护师,中专,研究方向:内科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新疆昌吉州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昌吉州疾控中心、昌吉州医院和昌吉州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结果】:高血压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由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为78%(P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09-02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其主要并发症。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疾病负担。随着人们饮食行为与生活习惯的巨大改变,高血压做为慢性非传染病日益受到医学界的广泛关注[1]。本文对新疆昌吉州高血压患者护理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减少或控制高血压疾病危害的进展提供新的手段与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在昌吉州疾控中心、昌吉州医院和昌吉州中医院进行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的80例,年龄范围在39~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6±14.92岁。其中男性为46人,平均年龄为60.29±14.57岁;女性为34人,平均年龄为57.25±14.36岁。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健康教育问卷调查表,主要内容包括: 高血压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史、遗传史、病程、用药史、治疗史、生活行为方式等。

1.3 诊断标准:依据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下发的[2]《高血压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的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8.5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统计处理数据,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为状况比较

表1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为状况比较[例(%)]

时间例数按时规律服药低盐低脂膳食心态平和适量户外活动吸烟饮酒健康教育前8042(53%)33(42%)36(45%)49(61%)52(65%)47(59%)健康教育后8062(78%)55(69%)60(76%)64(81%) 27(34%)25(32%)χ28022.2927.6123.3734.8729.6128.37表示与健康教育前相比P

经过了一年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80例入院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行为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高血压患者按时规律服药的比例明显上升,由原来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为78%(P

2.2 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80例高血压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对高血压疾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知识知晓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高血压患者对吸烟危害知识知晓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它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高血压发病的原因很多,可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在医学领域分析中的应用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 并且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近年来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应用于预测高血压治疗发生与转归、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疾病预后影响因素的研究、药物疗效资料分析、评价医院干预效果等多个层面。本文运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预后进行研究,此次研究通过卡方统计分析后,表明经过了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行为状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以上研究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所以针对这些方面加强高血压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危害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