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范文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篇1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目前解决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紧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在当前个体私营业主缺乏认识,不愿投入高薪聘请人才的情况下,可组建成立以“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私营经济专家咨询中心,结合宜川实际,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领我县非公有制经营业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训。要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建议采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私营业主到有关大专院校接受定向培训。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身份、职务、工资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

二是建立融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来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信息等技术经纪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健全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搞好发展保障

篇2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发展;从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到建筑业以及新兴产业,门类不断增加,领域不断拓宽,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省市县1997年、2003年两次为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内在活力进一步增强,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高、贡献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全县上下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到非公有制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转变;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副业,只能小打小闹到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社会主业,必须发展壮大的转变;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被迫无奈、难登大雅之堂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积极主动、无尚光荣的转变。全社会基本形成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到今年9月底,全县个体工商户已达1771户,从业人员2632人,注册资金2022万元,与1997年底的1033户、1349人、440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71.4%,95.1%和3.6倍;私营企业总数达46户,从业人员668人,注册资金2231万元,与1997年底的8户、84人、186万元相比,分别增长了4.75倍、6.95倍和11.53倍。

三是经营领域不断拓宽。从初期的商贸、餐饮、运输业等发展到加工、建筑、民办教育、网络文化、医疗保健等更加广泛的产业领域。目前,全县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加工企业8家,民办中小学3家,民办幼儿园2家,医疗保健服务机构7家。

四是发展环境不断改善。2003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协调和管理。进一步改进了服务方式,完善“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为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了健康、有序、开放、竞争的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通过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来我县投资发展民营经济的有4家,涉及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等领域。

五是社会贡献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服务主导产业开发、促进资源配置、繁荣城乡市场、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平抑市场物价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推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发展。2003年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6%,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5.6%。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其次对财政的贡献份额逐年增加。2003年非公有制经济缴纳的各种税收占到财政纯收入的25%。2004年1一9月份,缴纳各类税收471万元,占同期财政收入的40.2%。再次促进了就业。从业人员达到5500人,是国有企业就业职工的32倍,安排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问题

1、一些部门乱收费或只收费不服务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搭车收费。如工商部门借年检验照之机,搭车强行收取个私协会会费和光彩入网费。按照有关规定,以上两项费用均属业主自愿交纳。二是利用税务发票征收事业性费用。如卫生监督所使用《陕西省延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应税收入发票》收取卫生知识培训费;质监站用税务发票收取材料测试费。三是在物价部门吊销收费许可证后继续收费。如消防大队收取的消防设施配套费。四是用收款收据、白条乱收费。如装璜办用白条收取某企业装修费;旅游局用收款收据收取旅游定点饭店制牌费,无收费项目和收费许可证;城关派出所用收款收据收取赞助费。另外,一些部门具有合法的收费项目、依据和标准,但在收取费用之后存在不按标准服务或着根本不服务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加重了个体私营业主的负担,而且破坏了经济发展环境,更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优惠政策落实难。省、市、县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未能真正得到落实,有些部门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在工作中不是积极落实政策、创造条件,而是乱设卡收费。如:税收减免、返还政策没有落实;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的政策落实不够。还有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前置环节多,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

3、非公有制经济质量效益不高、发展不协调。目前我县的私营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万元的不到总数的20%,过100万元的只有4家。大部分企业的设备、工艺落后,产品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企业效益不稳定。从行业分布上看,餐饮业、交通运输业、零售业占企业总数的73%,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经营性公益事业建设的民营经济很少,且发展滞后,特别是在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至今还是空白。

4、非公有制经济融资困难。一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不大。尽管金融业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对非公有制企业惜贷现象。二是企业自身条件欠缺。不少非公有制企业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企业的信誉度差,可供抵(质)押的资产很少,缺乏进行融资的基本条件,进一步加剧了融资的难度。

5、非公有制企业的自身素质普遍较差。大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仅靠企业经理个人的思路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管理形式上以家族式为主,简单粗放,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三、对策及建议

通过广泛调研,我们认为,加快宜川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键是要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应当着力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营造宽松环境,为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发展平台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浓厚舆论环境。要坚决摒弃“怕别人赚钱,怕自己吃亏”的观点,树立“你投资,我服务,你办厂,我上岗,你赚钱,我发展”的双赢观念,积极营造鼓励、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舆论环境。首先要强化宣传,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对县委、县政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其次要典型示范,加大对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的个体私营户的宣传、表彰力度。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与广播电视局应联合创办电视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在电视台、报刊宣传做出突出成绩的个体私营户,让他们介绍经验,现身说法,真切地感受到光荣。第三要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体对违法违纪,有意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设置障碍、制造摩擦的执法执纪部门和的执法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弘扬正气,打击歪风。

二是狠抓政策落实,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政策环境。我县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基本完善,下一步要在抓落实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优惠政策的落实。应由县委督查室、纠风办,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局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若干意见》及相关部门的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认真解决相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操作性不强的政策再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2002年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规范对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收费行为的意见》(宜发〔2002〕69号)至今落实不下去,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其束之高阁。要把督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形成一种制度,每季度督促检查一次,及时了解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依法行政,营造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首先要依法行政。这是纠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吃拿卡要的关键。要严格规范相关部门的执法行为,特别是收费行为。应把各部门独立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通过建立联合执法制度,尽量做到联合执法。一方面减少了对个体私营业主的干扰,在部门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监督,另一方面有利于通过“集体办公”的形式现场解决个体私营业主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才能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依法查处。建议由纠风办牵头,相关管理部门配合,建立违规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和个体私营业主对有关部门执法行为的评议制度,对相关部门的违法违规和不落实《若干意见》的行为,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制的、行政的手段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并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曝光。第三要依法维权。要加强对个体私营业主依法维权意识的教育,为个体私营业主建立一条依法维权通道,当他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快解决。纠风办要尽快建立个体私营业主投诉责任追究制度,,公布我县维权电话,并及时将个体私营业主投诉的单位或个人违纪违规行为予以纠正解决,维护个体私营业主的合法权益。第四要依法经营。要加大对个体私营业主守法诚信经营的监督,特别是违法违规经营问题,如偷逃税款、证照不全、经营假冒伪劣商品、欺行霸市等等,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尤其是加大对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消费品市场的监管,教育引导个体私营业主做到依法诚信经营。

(二)优化产业结构,为非公有制经济拓宽发展领域

从宜川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取向看,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和石油工业配套服务业是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策略。要通过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来,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梨果业、草畜业积极投资兴办涉农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业、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样,既发展壮大了非公有制经济,又促进农民在产业化的多环节中增收。另一方面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围绕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产业化建设,深入挖掘黄土风情、黄河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同时引导非公有制经济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三)创新经营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增添发展活力

个体私营企业要想求生存、谋发展,必须引入新的理念和新的机制。首先要创新管理,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投入到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业化,创新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管理,真正把特色产业及品牌做大、叫响,让企业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要创新机制。要坚持产权制度创新,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高效化。

(四)打破制约瓶颈,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发展后劲

制约我县非公有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人才、资金、技术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人才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持。一方面积极引进人才。要不断强化人才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因素的认识,引导个体私营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更宽广的区域、领域以提供更为优厚待遇的承诺,引进我县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这是目前解决果业产业化、旅游产业化紧缺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最有效、最捷径的办法。在当前个体私营业主缺乏认识,不愿投入高薪聘请人才的情况下,可组建成立以“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市场开拓”为主要内容的个体私营经济专家咨询中心,结合宜川实际,聘请相关专家定期为我县非公有制经济业主提供决策、科技、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引领我县非公有制经营业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另一方面要搞好人才培训。要积极组织个体私营业主到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利用各种方式全面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提高全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创新意识,同时建议采取财政给予一定补贴的形式组织和引导有发展前途的私营业主到有关大专院校接受定向培训。鼓励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身份、职务、工资等待遇不变的情况下,创办、领办非公有制企业。

二是建立融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要在改善投资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域外资金来投资兴业,同时,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中心作用,吸收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增强信用担保能力,帮助解决小额度周转金借贷难的问题,从而降低金融部门的借贷门槛。不断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向社会的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体系。

三是建立技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要逐步建立起市场运作、政府扶持,覆盖全县的科技服务体系,鼓励科研机构和人员兴办一批技术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技术咨询、技术评估、技术信息等技术经纪业,向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价格比较低廉的技术服务,同时,积极帮助、协调前景广阔的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合作,研发新产品,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篇3

在地委、行署“实施生态战略、发展特色经济”的发展思路指引下,我区“十五”期间非公有制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2004年与5年前的1999年相比,产值由2.6亿元增加到20.7亿元,增长8倍;增加值由1.7亿元增加到15.1亿元,增长9倍,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7%提高到27.3%,同比提高23.6个百分点;税金由2.265万元,增加到6.646万元,增长3倍,占区总税收的35%,占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58%;全区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近9万人,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省连续多年名列前茅。之所以取得上述成绩,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非公有制企业自主创业日趋活跃,民间投资幅度增加。

“十五”期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投入100万元以上的项目达130多个,总投资额高达7.6亿元,仅2005年投资数额就高达1.8亿元,如筑安集团新建绿岛大市场等项目投资数额就高达1,300万元、大山科工贸有限公司新建大豆食品加工企业,今年累计投入达2,000多万元。

非公有制企业进出口增长加快,出口贸易呈直线上升趋势。“十五”前夕,非公有制经济出口不足50万美元。今年仅前9个月,非公有制企业出口额就高达430万美元,占全区出口额的90%以上,仅松岭一木雪条棒厂今年出口创汇额就高达120万美元,年末可突破150万美元,兴安木业有限公司出口创汇65万美元,漠河宜加木业公司出口创汇55万美元。

非公有制企业技术创新步伐加快,质量管理意识明显提高。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姻”之路,几年来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与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中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研发高科技产品达28项,其中:获得国家专利产品6项,8项填补国家和省空白,仅今年就与哈尔滨商业大学联合开发了12个品种的保健类食品,如:大山科工贸引进商业大学大豆多肽9项功能食品、富林公司与商业大学联合开发了珍宝软胶囊、兴安有机食品公司与商业大学联合开发的黑尔软胶囊等产品,均为国内领先科技开发产品。今年我区与省内大学和科研机构联合创办了3个非公有制企业科研机构,如:塔河的食用菌科研所、北药科研所、绿源蜂业有限公司创办的绿色食品科研所。目前均已投入科研生产过程中。加大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目前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经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已达19户,尤其是筑安集团已通过“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已达到52户。

非公有制企业招商引资效果显著,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按地委提出的“全党抓经济,全民搞招商”的战略部署,制定了《非公有制经济招商引资实施办法》,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共引进资金达3.1亿元,最具影响力的是新林区,引进我省木材精深加工企业盛兴集团,引资额达1亿多元。加区非公有制经济总引资额也超过1亿元。今年还积极参加了国家、省组织的各类经贸洽谈会。如: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哈洽会上充分展示了新开发的产品,还签定了5.1亿元的招商引资合同和产品订单;我区在牡丹江“全国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暨对俄贸易洽谈会”上,组织呼玛县与俄罗斯签定了6,000万元的赴俄种植蔬菜合同;齐齐哈尔绿博会上我区非公有制企业绿色食品独占鳌头,为我区绿色产品销售增添了光彩;广州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我区非公有制企业产品以其品种全、质量好、科技含量高名列全省榜首。几年来,在各类招商引资经贸洽谈会上,我区的产品不仅赢得了广大客户,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素质不断提高,引进人才渠道不断拓宽、各类培训踊跃参加。在引进人才方面引起了非公有制企业的高度重视,今年有华洋集团等10余户企业参加了全省网上人才招聘活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管理部门还组织绿源蜂业等6户企业参加了省中小企业局等有关部门在哈尔滨举办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我区与360多名大学生签定了合同,实现履约率达10%。积极参加了省中小企业局举办的中央党校、青岛海尔现代企业管理培训班、全省银河培训班,仅今年以来参加省以上非公有制经济高层研讨班人数就达56人,因此使非公有制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得到了提高。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了改善和优化。优化了法制环境,取消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各种不平等待遇,根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实施意见,正在修改我区扶持非公有制发展的实施细则;优化了政务环境,提高了服务效率,简化了办事程序,地县两级主管部门分别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制度,还设立了企业投诉热线电话,加大了监督力度;优化了政策环境,各项专项资金打破了所有制界限,如:中小企业贷款贴息以及科技开发、经贸委的改扩建项目等政策性资金投入,重点转向非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导力度不断加大,各级党政领导积极扶持突出了重要位置。今年地委重新调整了我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行署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将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区还实行了地县两级领导包扶非公有制企业制度,目前我区地级领导干部对26户非公有制企业实施了包扶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篇4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制度障碍;融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6-0207-02

1 引 言

非公有制经济是相对公有制经济而言的,在不同的情况下,其划分标准也不尽相同,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具体含义主要是指个体工商业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同胞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等。只有正确理解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才能依据其特点制定出满足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需的法律保障机制,它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法律机制建设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与我国公有制经济形成了相互协调和相互补充、共同发展的格局。但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所需的制度基础在建设上存在着不少的障碍,其中法律保障机制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从法律制度上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从而才能更加有效地保护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进行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对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2 当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法律机制的制约

尽管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目前在某些具体的制度上还存在很多缺陷,这些制度上的缺陷会直接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1)税法上对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差别待遇。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系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现行税法机制中,非公有制经济常常无法享受到与公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的各种税收上面的优惠,而且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也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这种差别化的待遇直接导致非公有制经济税负的不公平。例如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方面,这种税负上的不公平机制必将影响未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我国法律部门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2)金融立法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缺乏有效的支持。金融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如果离开了金融方面的有效支持,经济是不可能正常发展的。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现状是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所以政府部门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改革现有金融机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率。这样才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制度环境。

3 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律保障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法制建设是符合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实和要求。而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法律机制是一种有效的保护形式,它能够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平台和制度环境。因此,完善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未来发展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税收是国家用来调节经济的有力手段,也是影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税法部门在制定税收制度时,必须要考虑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这样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对非公有制企业而言,所谓科学合理的税收机制,就是有利于减轻其企业发展的负担,并能促进其企业的发展。税法部门应该要为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税收环境,科学合理地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并且让非公有制企业享有公平的税收待遇。此外,税收部门应该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加强对税收监管的同时,还要通过合理的途径扩大税收的来源,降低税收比率,从而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特别是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应该在税费方面给予一定的减免优惠政策,使其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机制。金融机制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良好的金融机制能够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如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构建良好的金融保障机制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非公有制企业一直都存在着资金短缺,融资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未来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障碍,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良好解决,必定会使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在未来无法实现突破性和持续性地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该要转变观念,把非公有制企业作为其重要的服务对象,考虑非公有制企业的特殊需求,改革我国现有的金融机制,构建出与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相适应的金融机制。同时,政府还应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加强自身的直接融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各种合法途径积极地拓宽非公有制企业的融资渠道,才能真正解决好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短缺方面的问题,也才能真正有效地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金融方面的保障。

篇5

同志们:

刚才,市委、市政府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宣读了《洛阳市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见》及有关部门的服务承诺、市领导联系的50家重点民营企业名册;贵基市长作了重要讲话;偃师等几个先睹为快市做了表态性发言,讲的都很好。下面,我谈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政策指引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纳税额已达到全部纳税额的90%以上,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它不仅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人员,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作为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的洛阳,这些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积极努力下,非公制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在我市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且呈现出强大的活力。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较大、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纳税额仅占全市纳税额的15%左右,规模较大、资金雄厚、管理先进、产品技术含量高的非公有制企业为数不多、全市。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各级领导干部对这种严竣的形势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今后五年的六大任务之一,要努力把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市委根据我市具体情况,审时度势所作出的正确决策,是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是落实“三个代表”的需要,是强财政富百姓的需要,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全面推动洛阳经济发展。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迎难而上,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洛阳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存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一个是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通过数字对比是显而易见的,而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却是无形的,而且是最不容易重视的。要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必须先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符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也是对国家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在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居于主体地位,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受到政府的引导、管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不仅不会冲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动摇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且还会在与公有制的联系、竞争和合作中,有益于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当前,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决抛弃那些关于非公有经济发展方面的不正确的观点和看法,以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的标准判断一切工作包括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是非得失,真正从思想上解决问题。

洛阳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水平虽然不高,困难也不少。但是,优势也是有的,这就需要我们不等不靠,抓住机遇,迎难而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要优化环境。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总是向着适合它们发展、增值的地方流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各级党委、政府有责任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我听到很多人讲,洛阳的经济环境很差,个别行政执法部门从本部门,甚至个人利益出发,“四乱”行为屡屡发生,说一套,做一套,杀鸡取

蛋,竭泽而鱼,侵犯企业正当权益,恶化投资环境和经营环境,其手段和做法有些是相当恶劣的。前一阶段,我市己经出现了一些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外迁,人才外流的不正常现象。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所以,大家必须警醒,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狠刹破坏经济环境这股歪风,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首先要彻底清理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及标准,并将清理后的收费项目、收费依据、收伙费标准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的监督,对违反规定乱收费的单位和个人,无论涉及到谁,坚决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其次要实行安静生产日制度,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评比,更不能借检查、评比之机,乱收费,乱罚款。二要搞好服务。搞好服务讲了多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搞服务一定要有具体行动,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也可以结合洛阳的实际制定具体的措施。我看眼前要做好几件事,一件事是成立非公有制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的问题。第二件事是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提高办事效率,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高效服务。第三件事是推行服务承诺制,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提出明确标准,让政府执法部门接受社会监督,特别是接受非公制企业的监督。三要加强监督。方方面要加强社会监督,各级政府要设立“四乱举报电话,对非公有制企业反映即问题,一经查实,一定严肃处理。其次要加强舆论监督,对“四乱”等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行为在新闻媒体上予以曝光。第三要加强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每年可由人大和政协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非公有经济代表人士,对政府职能部实行民主评议。对民主评议满意率低的单位领导,坚决予以调整。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家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在合法经营的前提下消除顾虑,大胆发展,调整产业结构,把自己的企业做强、做大,不断提高竟争能力,以适应中国加入WTO后所面临的挑战;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企业制度、技术、管理上大胆创新;为社会再作新贡献,为洛阳的振兴和发展出力。

三、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领导

篇6

一、为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从市场和经济结构这两个高度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可以增强市场经济活力。非公有制经济有助于打破垄断,有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还可以促进创业。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解决二元经济结构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可以鼓励农民进城创业或者就业。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政务环境、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1999年和2003年的宪法修正案,以国家最高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005年2月,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是我国首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中央政府文件,建立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针、基本政策、基本框架。2010年5月,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的颁布又为非公有制经济、民间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空间。

二、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问题

1.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和制度安排缺乏可操作性

虽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实施,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政策平台和法制环境。《物权法》《行政许可法》《公司法》等法律的颁布或修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但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尚未完全成为具体的制度安排,许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外,这些政策性文件规定过于原则化,对于哪些行业和领域允许或禁止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缺乏明确的清单,更缺乏具体的、易于操作的措施和办法。

2.市场准入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制障碍

在那些传统的国有经济控制的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仍面临着市场准入方面的各种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与阻碍,一直是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涉足最少、进入最为艰难、最难以扩张的产业领域。公用事业领域目前仍然没有实行政企分开,政府没有退出,民营资本无法投资。即使在竞争性领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的进入上也受到来自不同部门和地方的行政力量的干预,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相互结合。

3.税收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绝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虽然它们在支持国企改革和提供就业机会和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是我国在税法的制定和修订中经常忽视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需求,非公有制经济也不能与公有制经济、外资经济一样享受到各种税收优惠。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享受的种种优惠相比,在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都面临着税负过重的问题。

4.金融方面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阻碍

我国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证券市场不成熟,金融资源配置低下。金融体系的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是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头号问题,而且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一是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直接融资限制较多。在现有的上市公司中公有制企业占大多数,在企业债券融资方面国内95%以上的企业债券是公有制企业发行的,非公有制企业多数无法通过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二是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银行体系改革的滞后使得间接融资制度对非公有制经济限制较多。另外,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某些非法集资和利用不正当手段的贷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非公有制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资本稀缺,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出现行的金融体制和立法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

三、切实营造良好的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1.进一步转变法制观念,不断营造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

从法律制度上,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私人性质,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合理的规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公共属性,于国、于民、于社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需要更加科学、严格、平等的保护。这既是客观实际,也是立法、司法、社会管理者观念转变、与时俱进必须面对的现实。要由过分依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调控逐步过渡到政策的支持、引导与法律法规调整并重,在法律法规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扫除体制障碍,要加快清理和修订那些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投资、财税、土地使用和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与国企享有同等待遇。

2.切实做好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的细化与配套

在国家加快相关立法工作,切实将政策上升到法律层面方面。一是制定适用全国统一的基本法。以《宪法》和国务院两个“非公有制经济36条”为基础,制定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同时修改与之有冲突的法律法规,使各法做到无缝对接。二是依据《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法》的原则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或办法。针对不同行业各自的特点,可分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实施细则。对于一般领域,则应完全向非公有制经济开放。三是以“非公有制经济新36条”为基础,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加快实现行政审批制向行政许可制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发挥行政许可制度的作用,保证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自由竞争,激发竞争活力。

3.制定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切实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财产

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存在形式,制定有针对性的产权保护制度。通过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产权基本制度,制定相配套的具体产权保护制度,并落实为具体制度安排,来保护好公民的这些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另外。《物权法》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处于平等地位,享受相同的权利,遵守相同的规则,承担相同的责任。然而,在执法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多半处在弱势的地位,这也是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在司法行政工作中要切实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4.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准入的领域和范围

一是坚持非禁即入原则。清理行业准入中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让非公有制经济畅通地进入到电信、邮政、石油、金融等行业和领域。二是进一步细化市场准入法律法规。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非公有制经济准入基础设施、石油石化、电力通信、社会事业等领域的实施办法,规定具体的出资限额、经营范围等准入资格和条件,将鼓励型政策尽可能落到实处,切实破除玻璃门现象。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和扶持力度。从中央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应积极鼓励通过联合、联营、集资、入股等方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投资经济效益较好的领域。

5.建立公平合理的财政税收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获得公平的税收待遇和财政支持

一是公平合理对非公有制企业征收税款。税收部门要以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为目的,在总量上减轻我国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负担。二是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税费减免。对那种创新型、成长型非公有制企业,给予更多的减免优惠政策。三是规范各类行政事业收费。要加强治理向中小企业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坚决取缔重复的收费项目,切实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四是加大国家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财政支持。加快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6.加速金融制度创新。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

篇7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经济社会;作用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新的增长点,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稳定的强劲动力,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直接参与者与推动者。它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一、促进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就业,特别是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据国家工商总局资料,截至2009年12月底,注册私营企业已达740.2万户,比上年底增长12.59%,已经成为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2005~2009年私营企业户数年均增长15.2%。注册个体工商户3197.4万户,较上年底增长9.6%,比2005年增加733.5万户。私营企业注册资金为14.6万亿元,比上年底的增长24.79%,是2005年的2.38倍;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为1.09万亿元,比2008年底增长20.55%。另外,根据全国工商联的统计,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占到新增GDP的50%以上,占到新增就业的75%以上。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具有其他经济成分无法比拟的优势。

第二、促进了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各市场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并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做出了贡献。

      根据2002年第五次中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的结果,在被调查的3258家私营企业中,有8%的被调查企业回答他们已兼并或收购破产的国有企业,又13.9%的企业准备兼并或收购国有企业,有2.8%的企业已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有企业,有6.6%的企业准备承包或租赁效益差的国有企业。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只有深化改革,才有出路。

      据分析,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研发投入经费的效率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没有很大差别。在大型企业中,一方面是研究资金不足,对外资的依赖很大;另一方面是投入的规模效益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因而使得我国高新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难以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然而,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则有比较灵活的机制,对创新既有积极性,又能使创新的能力很容易发挥出来,只要我们给予非公企业更加有利的环境,它们必将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产生于中小企业。今天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已拥有一批在若干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创新与突破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重点企业。中关村科技园从美国硅谷那里取得的宝贵经验是:人力资本和技术上的长期投资成为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是人的因素,技术上的长期投资反映企业的创新能力。③

第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税收收入,增强了国家经济实力。

      “十一五”时期,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31649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3080亿元,增长了1.63倍,年均增长2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从2005年的1480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4542亿元,增长了1.33倍,年均增长23.6%,企业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在各种经济成分中,个体私营企业的税收增长是最快的,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及其他经济成分,私营企业税收增长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20%以上,对国家新增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

第四、增加了社会投资,弥补了新型工业化时期的资本不足问题,推动了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持续快速增长,积累了巨额的民间资本。而我国目前正处于向新型工业化转轨时期,面临着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国家的经济能力来看,虽然总量进入世界第二位,综合国力也显著增强,但是我们面临各方面的建设,尤其是民生的改善,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从而使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型工业化中的作用得以发挥出来。

同时,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经济,自觉从事社会各类公益事业,积极践行共同富裕。比如,许多私营企业主积极从事扶贫开发、创办光彩事业,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了温暖,给贫困的人们带来了发展的希望。1994年春,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等10位私营企业家,为响应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联名倡议:”让我们投身到扶贫的光彩事业中来”,走“互惠互利、义利兼容”的扶贫开发之路,帮助“老、少、边、穷”等地区开发资源,兴办企业,培训人才,实现共富。

      毫无疑问,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总的来说,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要求,主流是健康的。但也要看到其存在问题的另一面,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国家多项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有的私营业主唯利是图,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或明或暗、或轻或重,时有发生。对此,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既要继续鼓励、支持,也要加强引导、监督管理,使之健康发展。当然,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我们党的基本经济政策,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党的十七大上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而面对挑战和机遇,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也应该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有效地推动自身的快速发展,以便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勇:《中小企业增长缓慢影响就业增长》载《中国财经报》,2006年8月15日.

篇8

一是解放思想难。一些权力和决策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有差距,仍存在着“喜公厌私”的思想,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十七大”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要求来认识,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制约现象仍然存在。如。扶持力度不够、服务跟不上。对于非公有制经济治理多于引导,重视税费征收而缺少提供服务,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渠道不畅。手段单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三难”现象依然存在,审批手续过于繁杂,办事效率较低,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三乱”现象依然存在。

二是政策落实难。近年来,我区虽然相继出台了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但受部门利益驱动。优惠政策扭曲变形。个别地方在落实中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机制,互相推诿,导致政策悬空,无法落实,没有积极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条件、解决问题。

三是贷款融资难。目前全市部分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机制依然不够健全。私营企业缺少获得银行贷款的正规渠道,民营企业融资依然面临困难,企业的大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这些资金一部分需要企业主的自筹,而另一部分需要银行贷款,来进行生产和扩大规模,特别是市场经济瞬息万变之时。企业针对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对策,使产品更新换代,如果此时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支持,那就只能半途而废,自生自灭。

四是企业自身问题解决难。管理体制较落后,家族式非公有制企业依然存在,整体规模分散、产权结构不合理、产权不明晰、经营水平低,缺乏科学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整体竞争力不强:经营机制缺乏创新。在经营决策方面,不少企业重产品经营,轻品牌经营;重实物经营,轻资本经营;经营约束机制老套,激励措施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对产品研发投入不足导致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差。企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缺乏。全市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文化素质偏低,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没有长远的企业发展规划和思路,缺乏高科技知识和现代管理能力,企业难以迅速做强、做大。

加快我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我局非公有制经济在巩固原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开发名优产品,打通销售渠道,加强内部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开创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倡导企业自行研发或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技术创新项目,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帮助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继续关注私营企业家的成长,对优秀企业家要做到“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加大宣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宣传典型企业典型人物的力度。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是加大扶持,突出重点,发挥产业集群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积聚效应。加大扶持力度,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善条件。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各级地方政府要将培植本地工业企业和商品名牌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展示名牌产品奖励和宣传力度。

篇9

关键词:金融机构;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87-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县域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已占据了半壁江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生产力的发展,对扩大县域就业和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障碍和问题,其中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金融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着信贷支持力度小、服务品种少、金融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一种趋势,也是势在必行的。县域金融如何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本文主要探索的话题。

一、金融与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主要障碍

1.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不规范阻碍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一是缺乏完善的科学管理机制。相当多的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以家族经营方式出现,实行的是“家长”式管理,存在管理的家族化与经营的专业化矛盾,企业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与经营管理的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管理方式落后,科学性差,管理水平低,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二是规模小,素质低,竞争力弱。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以中小形式出现,自有资金有限,设备陈旧,经营条件较差,加之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研究开发能力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差。三是经营行为不规范。由于经营管理人员“一家子”,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仍然停留在“作坊式”,财务制度不健全,相关财务账表存在着真实性问题。[1]非公有制经济的自身条件,难以满足银行现有的贷款条件,影响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其的信贷支持。

2.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与银行之间信息不对称,制约了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我国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起步晚、发展慢,有关信用管理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基本没有,目前企业、个人信息被相关职能部门垄断与分割,给征信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直接影响到企业、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人民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构建者,县域人民银行在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收集方面,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封锁、不配合、不协调,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采集的数据也不全面,大量已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因未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也未办理贷款卡致使其信用信息未能采集游离在企业征信体系之外,由于金融机构无法查询到这些企业的基本信用信息,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十分突出。

3.商业银行缺少支持县域非公有制经济的热情。县域商业银行基本上为工、农、中、建四家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这四大商业银行省分行远离县域经济,只盯着大企业、大项目和少数垄断行业,把县域分支机构视同“储蓄所”,片面地强调县域贷款风险大,即便是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之类,虽由财政担保基金提供了80%的风险担保,部分商业银行仍然认为其风险较大,不愿对县域分支机构授权授信。

4.银行不能为县域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所必须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县域金融机构除农村信用社对非公有制经济保持支持外,商业银行基本上从这一服务领域退出,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自成立之日起就没有对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过服务。而国有经济大量从县域经济退出后,为银行留下的是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骤然放大,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危机感,出于信贷资产风险防范的考虑,商业银行普遍上收了对县域银行的授权授信,一些银行出台的管理制度,明显约束了县域银行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表现为:抵押贷款要求高,担保贷款要求严,信用贷款被封死;为防范和控制风险,商业银行制定了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制度,加大对信贷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责任追究。但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严格的信贷责任追究制度与贷款经营中的客观风险相悖,没有兼顾责、权、利的统一,强调对责任的追究,缺少相应的激励,制约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县域银行只能把存款上存,获取稳定的利差。

二、实现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建议

1.增强非公有制经济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要立足于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破除家族制的管理模式,改变“任人唯亲”的现状,整章建制,规范管理,合法经营,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树立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现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创造条件最大程度地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要求。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增进银行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信息交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要加快有关征信的立法,通过法律法规规范相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个人信息资源的传递、整合,尽快将公安、工商、税务、保险、通讯等部门掌握的企业、个人信用信息统一纳入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立起一个数据齐全、资源共享的信用信息交流平台。其次,非公有制经济要强化信用法制观念,提高企业经营的透明度,坚持守信为本,诚实经营;要主动参与社会诚信建设,立足于与银行之间构建长远的借贷关系,通过日常的业务交往,增进银企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3.各职能部门要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金融体制改革,这场改革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系统升级”;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商业银行是否更具竞争活力,是否更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商业银行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视为己任;央行和银监部门要强化对金融机构执行货币政策的引导与监督,积极推动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地方政府要主动与商业银行沟通,使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划、金融生态环境、司法的独立、公正等有新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信心。

4.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快金融改革,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是银行金融机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要改革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信贷管理体制。县域金融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意识,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完善富于活力的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在规范信贷资金风险防范机制的同时,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特点,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高效的非公有制经济贷款审批机制,增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二是扩大县域农业发展银行业务经营的空间。让农业发展银行承担更多的带有政策性任务的金融业务,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加工农产品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扶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等,填补商业银行经营服务的盲区。[2]三是加快邮政储蓄的改革。县域邮政储蓄机构的存款逐年增加,如同“抽水机”把县域的资金抽走,因此,要认真研究探讨县域邮政储蓄机构存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和办法。

5.金融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和谐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金融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有效支持,需要地方政府的密切配合和政策扶持。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快对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扶持体系的建设,简化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监管内容,做到多支持、少限制,多服务、少干预,多给予、少索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做大做强。二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由政府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非公有制经济信息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业、技术、产品市场等信息服务。三是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研究建立对非公有制经济财税扶持的长效机制,如对非公有制经济创业期、产品引入期、企业新增就业岗位等给予减免税收的优惠;对银行贷款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创业、产品开发取得的利息收入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平抑贷款风险,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四是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诚信经营,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强化非公有制经济的信用观念和守信意识,维护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切实保障银行合法权益。五是加快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担保体系的建设,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的、管理规范的融资担保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融资提供必要的担保。

参考文献

篇10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当前,我区正处在全面奔小康,加快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区调整所有制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发展后劲、增加就业岗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求“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在“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决了一系列理论认识问题,为非公有制经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可靠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乘着这个强劲的“东风”,“放胆、放手、放心、放活”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就是在用实际行动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充分就业,解决移民安稳致富的必由之路。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移民安稳致富问题非常突出。上个月,总理视察万州时,要求我们在继续做好移民安置的同时,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发展库区经济,解决移民长远生计问题上,真正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靠发展,核心在就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从最初的“拾遗补阙”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不仅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活跃市场、增加税收、方便人民生活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第三,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迫切需要。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基础是经济,关键是要有产业支撑。目前,万州的经济基础薄弱,总量很小,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与第二大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增创发展新优势,增强发展新后劲的问题十分迫切。大家对现有的财政状况是清楚的,要靠一个吃饭财政拿多少钱来投资兴办企业,发展产业,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浙江等地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振兴万州经济、建设重庆第二大城市,活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潜力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非公有制企业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万州经济的大发展;没有一大批非公有制企业的快速成长,万州的经济就没有活力和后劲。

二、突出重点,优化环境

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应该抓什么?怎么抓?十六届三中全会给予了明确回答,关键是要“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中政策不落实、环境不宽松、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环境

首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要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广开融资渠道,切实落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公平待遇。对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歧视,不能另眼相看,更不能排斥打压,而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各部门要尽快调整那些体现所有制差别或不适应非公有制经济特点的政策和规章,把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总之,一切妨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做法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

二是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加快交通、电力、通讯以及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投资者营造更优的硬环境。近年来,我们集中力量抓基础设施建设,千方百计提升城市形象,目的就是为经济发展搭建平台、为创业者打造施展抱负的舞台。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致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坚决打击形形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

三是要积极营造健全的法制环境。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保护企业的合法行为、合法权益,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维护良好的治安秩序。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尤其是对欺行霸市、欺生排外、敲诈勒索等案件,要从严、从快、从重处置,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事对万州的发展环境造成任何冲击和不利影响,努力打造一个安全稳定、秩序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是要积极营造正确的舆论环境。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尊重个体私营业主的劳动与创造,用正确的舆论为非公有制经济“正名”、“正位”,引导人们树立“创办非公有制经济光荣”、“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光荣”、“到非公有制企业打工光荣”的思想观念。大力宣传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非公有制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的社会氛围。

(二)抓好扶持

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跑起来”。区委、区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绝不允许打“白条”,要坚决兑现。在这里我想强调三个问题。一是开发区、乡镇要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有“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大力招商引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二是搞好“六个结合”,选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切入点。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商贸繁荣相结合、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相结合、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与推进对外开放相结合,不断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三是培育壮大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的“领头羊”。采取能人带动、典型推动、政策驱动的办法,对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政策、资金和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快培育出一批龙头骨干。我区万多失业人员中,能人志士不少,要鼓励他们发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等;宁愿苦创,不愿苦熬”的精神,自谋发展,大胆创业,争当个体私营企业的“领头羊”。通过抓龙头,带龙身,促群体,使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涌流出来,使我区非公有制企业在“一池活水”中突破性发展。

(三)做好服务

各级各部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踏踏实实,真心诚意做好服务工作。一是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你得利我受益,你投资我服务”的理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二是坚决制止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吃、拿、卡、要行为,从严治理“三乱”,全面清理向非公有制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项目,不合理、不合法的坚决取消,超标准的坚决降下来。三是按照“多支持不干预、多服务不设卡、多指导不指责、多协调不扯皮”的要求,下大力气改进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组织社会力量,发展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为非公有制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关系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全区上下都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树立“一盘棋”思想,同心协力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一是高度重视。要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面奔小康、建设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做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部署,年度有目标,部门有任务,措施有保障,结果有奖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要定期研究非公有制经济问题,集中研究解决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开发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决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重大工作部署,区委、区政府都要定期组织检查,及时通报,保证领导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

二是加强协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涉及到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改进领导方法,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宏观调控、部门全力支持、全社会积极参与、企业自主发展”的工作格局。区级各部门、开发区、各乡镇(街道)都要以促进发展为己任,以服务发展为天职,打破局部利益、部门利益,自觉服从大局,主动支持配合,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尽其责、各出其力。

三是转变作风。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者最担心的是政策不落实,最害怕的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私心严重,不秉公执法。我们一定要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扎扎实实地做好推动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工作。

篇11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1.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0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因此我国大力推行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的需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非公有制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面对人民群众繁重的就业压力与生活压力发展起来的,这是非公有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所在,所以在解决民生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一部分人的就业,而且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也得到大大的提升,进而提高了生活水平。因此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的调动起一切积极的因素,实现和谐社会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非公有制经济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状分析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理念忽视了对社会利益的管理

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发展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很多非公有制企业的员工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因此在职责以及意识方面存在非常淡漠的现象,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赚钱而工作;其次,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在面对消费者的过程中,没有太多的责任意识,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产品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现象严重,由此诚信经营有待社会的考察和检验;最后,非公有制经济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缺少保护意识,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一些企业经常出现乱开发、乱排污以及重污染的现象,与此同时,偷税、漏税现象更是较为普遍,对法律和人民社会的利益没有充分的考虑,对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没有十足的履行[1]。

(二)非公有制中的劳工权益存在问题

首先,非法使用未成年人童工,限制员工的人身自由,有时还会出现辱骂、体罚员工的现象;根据企业的需要,在不征求员工意见的前提下,无理由、随意的延长员工的工作时间,经常出现超过上班时间、加班加点、不支付任何加班费的现象。

其次,随意扣押工人的工资,随意降低工资标准,并且工资低于地方政府的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扣押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用人期间不签订任何用工合同,即使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的效率也非常低。工人的工作环境差,安全和卫生条件根本得不到保障,发生职业病的概率大大提升。还有一些企业存在严重的性别以及地域歧视,员工得不到培训与晋升的机会等等[2-3]。

二、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促进作用

(一)非公有制经济促进民生问题的解决,缩小城乡差距

非公有制是在公有制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就业压力而逐渐衍生和发展的,所以对于民生方面的关注和问题的解决方面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帮助[4]。非公有制经济成功的缩小了城乡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为实现区域经济奠定了基础。例如,很多地区的农村开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建立了多种类型的企业,在吸收富余劳动力的同时还使城乡一体化的脚步加快了,因此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效用。

(二)非公有制经济解放生产力并发展生产力

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为了能够让自己在竞争中立足,能够在市场上占据有利的位置,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开始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由此可见,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且将社会上一些剩余的劳动力集中在一起,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为社会以及人民创造了很多的财富,不仅使城乡经济得到了优化和补充,更直接且有效的解决了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同时,非公有制经济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开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样的发展形式让我国的经济成分变得更加多样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并且非公有制在经济上补充了公有制经济上的某些不足,和公有制一同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做出了贡献,另外经济结构的多样性也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发展[5]。

篇12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经济发展;财政政策

一、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2012年总体情况看,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1)乡镇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上交税收均持续增长。2012年,山南地区乡镇企业实现总产值69000万元,同比增长8.1%;营业收入60240万元,同比增长7.3%;增加值30860万元,同比增长7.7%;盈利总额14780万元,同比增长8.5%;上交税金4490万元,同比增长7.6%;劳动者报酬10860万元,同比增长8.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1426人,同比增长6.1%;乡镇企业个数达114户。(2)多种经营对农牧民增收的作用越来越大。2012年,山南地区多种经营实现总收入105500万元,同比增长7.2%,完成年度计划的101.2%;纯收入66565万元,同比增长7.1%,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劳务输出总人数为8.6万人次,完成年度计划的102%;劳务输出总收入39000万元,同比增长6.9%。(3)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总量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税收贡献越来越突出。截止2012年底,山南地区私营企业达707户,雇工人数12870人,注册资金36.7亿元。个体工商户11267户,从业人数37162人,注册资金3.1亿元。2012年,山南地区通过民间项目投资12.3亿元。从山南地区2012年重点企业纳税情况可以看出,前20户纳税大户中私营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控股企业为16户,占80%。

二、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缺乏对非公有制经济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缺乏全局观念。二是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把发展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扶持措施不到位。(2)整体发展不快。一是企业规模小,生产经营成本高。二是科技含量不高。三是龙头企业小,企业实力还不够强,难以发挥辐射拉动作用。(3)企业经营者素质偏低,内部管理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层次偏低,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二是管理方式落后,管理形式上以家庭为主,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规章制度,企业内部运行机构不够健全。三是非公有制企业沿袭家族式管理模式,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筹措困难。尽管山南地区金融业制订了一系列改善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法规和政策,但当地银行认为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状况复杂,信贷风险过大,直接获利较小,普遍存在民营企业融资难现象,致使一些好的项目不能产生经济效益,严重制约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5)结构性矛盾突出。在山南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中从事传统产业的多,经营新兴产业的少,资源消耗和效益回报不成正比。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从二三产业结构状况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工业园区和区域特色经济发展不充分,支撑带动作用不强,县与县之间发展不平衡。

三、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

(1)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发展特色农牧业、优势矿产业、旅游业、建材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等领域,参与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产业建设,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三农”建设与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商贸流通服务等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减免税政策,增加税收扶持力度。(2)运用财政补贴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山南要结合本地财政实际状况,设立非公有制企业发展与技改、贷款担保、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实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财政补贴策。如:对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传统项目及有成果的科学研究开发项目运用财政专项资金加以扶持,对非公有制企业新增员工的培训、工资费用进行适当补贴等。(3)运用财政担保、财政信用扩大非公有制经济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建立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增加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投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指标纳入年度信贷计划,安排和解决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改造和流动资金贷款。(4)制定吸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财政政策。山南要想使非公有制经济迈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制定吸引人才的积极财政政策,并建立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12.

篇14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20__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和市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个意见”精神,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紧紧围绕以狠抓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取得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我县已注册登记的非公有制经济户3648户,投资总额28158万元,从业人员9044人。其中:个体工商户3540户,投资总额20208万元,从业人员5999人;私营企业108户,投资总额7950万元,从业人员3045人。20__年以来新发展个体工商户615户,投资总额418万元,从业人员721人;新发展私营企业14户,投资总额550万元,从业人员180人。

一、几点做法

1、加强政策宣传,优化舆论环境。去年以来,我局共印发宣传资料20__份,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省、市、县关于进一步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三个意见”精神,大力宣传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推出了一批先进典型,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说服和引导群众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了其社会和政治地位,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大突破、大发展。

2、结合今年开展的行政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推行“一厅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我局向社会公开承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保证私营企业在5个工商日内办理完毕(法定时限为30日),个体工商户在1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法定时限为30日)。同时改变监管方式,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年度验照贴花,变集中办理为滚动审验,极大的方便了非公有制经济户申办工商注册登记事项。

3、放宽市场准入,放宽投资领域。对民营科技企业和从事农业种、养、加、储、运的企业以及下岗失业人员创办的个体私营企业,允许注册资本分期注入,在首次注入资本不低于总额百分四十的情况下,可办理营业执照,同时其余部分可在一年内补齐。除特种行业和专营行业外,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按行业大类核定经营范围,不再规定具体的经营项目,经营方式由企业自主选择。同时,除国家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和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一律对非公有制企业开放。引导和鼓励民间资本加快进入城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旅游和我国政府承诺对外资开放的金融、保险、电信等领域。

4、实行“外来投资企业特别服务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老、弱、病、残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实施“阳光工程”。对外来投资企业,可享受如下优惠与服务:免费咨询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及信息查询;对不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资源的专项审批项目可先注册,后限期规范;申请登记注册材料齐全的当天办理;对从事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无环境污染的行为,按规费征收标准减征百分之六十,对从事其它行业的减征百分之四十;免收合同文本费及鉴证费;免收消协、私协会费;工商部门在巡查监管中发现违法行为,实行法律、法规宣传并书面通知限期纠正,对在限期内纠正的免于行政处罚。去年以来,我局共对外来投资企业减免收费18000元,对171户下岗失业人员申请从事个体经营的不折不扣地落实优惠政策,对23户老、弱、病、残从事个体经营的实行“阳光工程”,共减免收费175887元。

5、加强与金融部门的合作,切实解决非公有制经济贷款难的问题。为加快县域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优化信用环境,提升经营效益,我局与__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__县个体私营企业协会联合印发了《__县个体私营企业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工商所和个私协分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个体私营企业诚信建设,全力配合支持好 信用社开展此项工作。同时把握好政策界限,既注重解决个体私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又协助把好信贷关,防范金融风险,共同促进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工作的顺利进行,实现银企合作双赢。现已向非公有制经济户发放贷款证1070份,发放贷款4700万元。

6、以人为本,真诚为个体私营企业搞好服务。一是加强个体私营企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和市场应变能力,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管理技能和经营水平,共举办培训班2期,参加培训人员300多人次。二是抓好典型,做好表彰先进工作,积极表彰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显著贡献的诚信个体私营企业,努力营造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良好环境,共表彰诚信非公有制经济户17户。三是在行业发展上,积极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由商贸、餐饮、服务等日趋饱和的行业向第一、第二产业拓展,大力兴办生产型、外向型、开发型企业,发展前景好、见效快的种、养、加等项目,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个体私营企业在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步加大。四是切实维护个体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对侵害个体私营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及时予以出面制止,坚决制止“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

二、存在问题

1、我县非公有制经济虽有一定突破性发展,但整体上规模不大,水平不高,行业结构也不尽协调,商业户数比重大,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2、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内外协作不够,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开放能力差,企业资信度不高。

3、少数部门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仍然存在有流于形式走过场、做样子、工作不实的现象。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拓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经营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规模、档次结构和水平,在注重商贸、餐饮、社会服务等第三产业不断扩大规模、上档次的同时,积极引导非公制围绕我县工业支柱项目和农业产业建设,依托资源优势,向第一、二产业拓展,大力兴办生产型、开发型、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企业,形成优势产业。同时,按照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大、中、小并举原则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南北两山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城关、川道重点发展生产加工型私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