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范文

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

篇1

【关键词】初中 高中 历史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54-01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现状

笔者所在的地区为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的学制,虽然初中是四年制,但是历史的学习是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结束,所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历史教材,因此初中历史教学是与全国大部分地区一致的。通过笔者在本地区相关学校的走访调查,笔者发现本地区的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的教学存在着严重的脱节问题。经过笔者的分析,大概有以下三种形式的脱节:

1.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初中历史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时间为中轴线,根据时间线罗列最基本的历史知识,也就是所谓的通识。因此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以最基本的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点为主,渗透历史观的相关方面知识。而高中历史的知识体系则是在通史体系的前提下,以专题的方式呈现相关的历史知识点,因此高中历史的知识点呈现了范围广跨度大思维度高的特点。高中教材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专题来讲,考试时则要从综合角度来答题,这里综合归纳的能力通过对比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差异,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简单,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要求太过抽象,因此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脱节。

2.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由于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严重脱节,也就造成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初中历史教学的内容的过于简单,知识点少相关练习过易,使教师和学生都忽略了历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地复述,从来不主动地使用相关的教学技巧,不去考虑学生对讲课是否有兴趣,从而造成了历史课的无聊和乏味,这自然而然就使学生失去了对历史课的兴趣。而高中历史由于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总结思考能力要求过高,使习惯了在初中懒散学习的学生根本无法适应这么高规格的要求。而且高中历史教师也不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加不能适应高中的历史教学。因此产生了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方式的脱节。

二、中学历史教学脱节的原因

通过上文的分析,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脱节大概分为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学方式的脱节。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包括:初高中历史教科书各成体系、初高中阶段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初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方法差异大。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在这些方面的脱节,并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问题,这些脱节问题存在是中学历史教学阶段中的很大的毒瘤,一天得不到解决,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学的脱节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效果。

三、解决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策略

1.初高中历史课本要紧密连接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解决初中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严重脱节,也就是要使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之间存在紧密的链接。初中和高中的历史教科书并不是互相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着的。例如:中国近现代史是初中历史和高中历史中很重要的内容,初中历史第一单元是侵略与反抗,而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是第一次。虽然讲述的战争大致一致,如果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也改称侵略与反抗将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初高中要统筹历史学科地位

要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问题的第二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统筹历史学科在初高中的学科地位。例如:初中历史并没有分所谓的选修和必修,中国古代史分为七年级上下两册在初中历史中分量很重,反观高中历史中古代史是全一册,并且是选修的部分,初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史的重视程度不同势必会对一些喜欢古代史的学生产生一些影响。

3.初高中历史教师要互通有无

另外一个解决初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应对策略就是初高中的历史教师要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要学会互通有无。这同样需要相关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组织、学校的配合以及初高中历史教师的积极参与。只有初高中历史教师经常性的交流和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学生的状态,才可以使双方的教师在教学中解决教学脱节的问题。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B-

0095-0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走进人们的视野,并且在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历史影视资料之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它是一种常见的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进一步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利用历史影视资料开展历史教学,可以用更为直观、生动的视听语言代替教师的讲述,这样的教学形式深受学生欢迎。在此,笔者主要谈谈历史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用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否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丰富多彩的历史影视资料经过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往往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历史课堂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历史影视资料往往有着紧密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组织,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推动力,推动学生进行后续观察、思考、探究等。

例如,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历史关系复杂、知识点众多,且其中包含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因此,学生对该章节的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线索混乱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取舍与编排,截取其中的背景性片段。上课之初,笔者播放了课前剪辑的《三国演义》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导入自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用在课堂教学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势必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料,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不同于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倾向于选用历史科教片辅助教学。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三节的《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纪连海系列》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又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王立群讲〈史记〉》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两个案例中,笔者所选用的历史影视资料知识性强,与本课的学习内容关联密切,而影视资料中的专家讲述风格也很受学生的欢迎。由于引入了历史视频资料,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用在课外活动时,实现历史教学的延伸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对学生历史认知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历史课堂,而是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影视资料的优势,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掘历史影视资料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历史题材影视资料评论”“经典片段编演”“历史故事讲述”“影视手抄报”等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

例如,教学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笔者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活动,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画面或者历史细节进行评论,同时强调在评论中要突出自身的历史感触和充分表达自我认知,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历史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它并不能取代历史教科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提升。在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甄别,切勿使用包含错误历史观点、有明显历史常识错误、缺乏历史真实性的历史影视资料。

篇3

一、用在新课导入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能否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丰富多彩的历史影视资料经过精心的编排和设计,往往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历史课堂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历史影视资料往往有着紧密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教学组织,同时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推动力,推动学生进行后续观察、思考、探究等。

例如,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十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的历史关系复杂、知识点众多,且其中包含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因此,学生对该章节的学习内容不是很感兴趣,而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很可能因为线索混乱而丧失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进行细致、有针对性的取舍与编排,截取其中的背景性片段。上课之初,笔者播放了课前剪辑的《三国演义》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导入自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用在课堂教学时,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述是难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势必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料,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具生动性与趣味性,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不同于课堂导入,课堂导入侧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而课堂教学侧重于知识点的传授。所以,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倾向于选用历史科教片辅助教学。例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三节的《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纪连海系列》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又如,教学人教版高三《中国古代史》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时,笔者主要节选了《百家讲坛之王立群讲〈史记〉》的片段用于辅助教学。在这两个案例中,笔者所选用的历史影视资料知识性强,与本课的学习内容关联密切,而影视资料中的专家讲述风格也很受学生的欢迎。由于引入了历史视频资料,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用在课外活动时,实现历史教学的延伸

高中历史教学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对学生历史认知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局限于历史课堂,而是应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影视资料的优势,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为了更加深入地发掘历史影视资料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历史题材影视资料评论”“经典片段编演”“历史故事讲述”“影视手抄报”等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以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例如,教学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笔者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活动,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某一历史事件、历史画面或者历史细节进行评论,同时强调在评论中要突出自身的历史感触和充分表达自我认知,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历史影视资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它并不能取代历史教科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补充与提升。在将历史影视资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其进行仔细甄别,切勿使用包含错误历史观点、有明显历史常识错误、缺乏历史真实性的历史影视资料。

四、影视资料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分清史料真伪,切忌戏说历史

历史学贵在求真,影视资料也会有事实错误,盲目采用也会误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播放前首先自己辨析真伪。

2.截取视频精华,紧扣教学重点

有的教师整节课甚至占用学生整个或大部自习课的时间盲目的给学生观看整集的录像,课堂成了电影院。随着录像播放的时间越长,学生集中精力观看的人数就越少。不加选择地长时间播放影片只会过多浪费学生理性思考探究的时间,浪费学生精力,降低学习效率,喧宾夺主,适得其反。

3.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篇4

关键词:新高考 高中历史教学 思考 重构知识体系

一转眼新课程改革试行在我省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在这两年的教学中,针对新教材和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我有许多困惑。特别是高一刚接触新教材真是感到措手不及,很茫然。两年一路走来,对现行新教材的利弊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和思考。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利用新教材来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新教材的“闪光点”

1、导言合理且新颖

新编历史教材相对以前教材,每个章节时空跨度大,各个专题之间的联系不大,既有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还是中外史合编。但在教学中我发现,在单元与单元之间,还是每个单元内部之间,也就是各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如:讲第二单元第1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导入与前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联系,写到“当我们把视线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去寻找西方文明之源时,雅典卫城赫然映入我们的眼帘。……记叙着一种与古代中国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城邦民主制度。利用本课导言学生从华夏大地移向地中海世界,共同寻找西方文明之源。这样可使学生与前一单元相衔接,从而探寻世界的另一个文明的区域。

2、 资料回放。

资料回放主要是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原始文献史料。所谓史料,就是以往人类所留下而为我们今日所见,并能为我们进行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发展规律提供的痕迹。简单地说,史料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历史所用的资料。[2]梁启超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由此可见,史料是研究历史和从事历史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教材中,合理的运用史料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使其历史知识更具真实性和严谨性,以及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可信度提高,培养学生解读能力、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使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如:在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就用了以下资料: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这对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了更为准确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准确地分析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的形成的影响。

3、 历史纵横。

在一些课文中合理安排了【历史纵横】,【历史纵横】介绍了与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知识,是对课文的拓展、补充、延伸和说明。或者通过历史纵横,承接上一目的内容,下启下一目的内容,能把这课的知识很好的衔接起来。在讲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在讲完第一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确立的条件后,紧接着教材设置了[历史纵横]栏目,希腊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新兴工商业者阶层经济实力雄厚,但政治地位低下,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激化了与平民的矛盾,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出于自己的利益,联合下层平民同旧氏族贵族进行斗争。由此引出下一目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其实[历史纵横]就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的历史背景。

4、[学思之窗]

这次新课标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开设的[学思之窗]栏目则属首创。[学思之窗]每课设置一个。这个栏目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阅读内容,另一部分是思考题。要求学生学习阅读的部分,是与正文重点内容密切相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故事、原始文献资料、诗词、对历史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等。思考题部分主要是针对阅读部分的关键内容进行提问,一般设一至两个问题,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以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如:在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讲到伯利克里的改革时,教材设置了[学思之窗]栏目,引用伯利克里的演说,通过读懂材料,理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5、历史插图的运用

新课程教科书与以往历史教科书相比,插图的数量大大增加,使得高中新课标教科书在可读性强的基础上,增强了视读性,完善了以文为主、图文并茂的教科书体系。教材各部分插图有封面插图、单元页插图、正文插图及小图标。当然教师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不可能每幅图片都面面俱到,而且也没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选择些与主题联系最为紧密的一些图片进行讲解。如:在第5课古希腊民主政治这一课中有8幅插图,我选讲了两幅,引言插入了“帕特农神庙遗址”,教师通过对帕特农神庙的介绍,学生对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有所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埋下伏笔。关于历史地图的使用,梁启超曾讲过:“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可见,掌握历史地图空间概念的重要性。

二、现行教材的编排存在某些缺陷

(1) 现行教材存在着内容多处重复的不足。课本内容的专题设计模块讲述,选修和必修也有知识点内容重复出现。例如,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中梭伦改革与选修第2课除旧布新的梭伦改革中的知识点重复出现。

(2)高考的要求---以通史体例考查

必修、选修课程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高考能力的需求。专题模块不符合高考教学的需求,高考命题更多的是从历史学科本身出发,从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

考试说明是按通史顺序编排的,分成古代中国通史、近现代中国通史、古代世界通史、近现代世界通史几个部分。高考试卷的题目分配也是先古代史后近现代史。例如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4---28题按时序相继考查了西汉、宋代、明代及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接着第29―33题相继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内容。

因此,为了弥补新教材专题模块的弊端,按照通史体例,在高三二轮复习中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规范的学科知识结构。

总之,古诗曰:“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要能顺应新课程改革,很好的驾驭新教科书,任重而道远,在教学中以教科书为背景,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历史课堂教学效益的最优化,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资料:

篇5

一、影响衔接的原因分析

高一新生的认知水平基本还停留在初中阶段,进入高中,面对全新的教材、更高的要求,出现不适应是很正常的。但认为历史很难,甚至有同学开始决定要抛弃这门课程,这就比较严重了。为什么会在衔接上出现这样的状况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大部分高一新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认识,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主观原因。这种状况是由功利观念所造成的。功利性使得初中历史所有的教与学都围绕考试指挥棒进行。历史教学中,中考要考的就教,否则就不教,同时,在中考总分中,历史科所占的比重有限,这就在学校部分领导、教师和部分学生及家长心目中,历史似乎是“副科”,由此,使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和受重视程度大打折扣,学生态度上的轻视也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中考范围一般只选取中国史、世界史的部分单元进行考核,学生最后只需对较少的零碎的考试内容进行强化复习、训练,从而使学生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把握。

第二,初高中课程设置的巨大差异和跨度,这是影响初高中历史教学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客观原因。这种差异和跨度主要体现在:

1.课程体系的设置:初中采用通史体例,中国史、世界史分编,基本按照从古至今的时序,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基本规律。而高中则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采用模块+专题的体例。这种体例跳跃性大,时序颠倒,没有连续性和系统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要求很高。

2.课程内容的编排:初中课程重中国史轻世界史;重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相对薄弱;内容编写浅显易懂、生动有趣。而高中课程中外历史权重大致相当;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占一个模块,三足鼎立;内容偏深、偏难,涉及的基本理论、概念比较枯燥、深奥、抽象,可读性不强。这样的差异和跨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高一新生来说,学习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一旦由此产生畏难情绪,则十分不利于历史教学的进行。

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有效解决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成为高一教学中的首要任务。

二、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做好课程内容的衔接。教师在面对高一新生时,要对初中历史课标和教科书的要求和特点、中考的范围等都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知晓学生初中阶段历史知识的学习状况,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第二,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高一新生历史知识零碎,缺少知识结构的状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时刻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尽量将三个模块的内容融会贯通,将中外历史在宏观空间中联系。比如在讲授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前,可以先给学生整理一个中国古代史的朝代更替表,接着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三个方面,把必修三个模块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构成整个中国古代史的全貌。同样,对于某一个单元甚至某一课,我们都可以帮助学生去构建知识体系。拥有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学习、复习,还能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认识问题的能力。

第三,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高一新生的学习方法基本还是沿用初中那一套,习惯于机械背诵,总以为读读背背是拿高分的法宝。其实,高中历史不管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初中大的多,知识结构也更复杂。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手段,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听课、笔记、作业、复习,保证学生学习各个环节的科学、正确,以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和意识。比如在做笔记环节,可以指导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下重点、难点和一些相关的说明,而不是全盘记下。这样既节省时间,也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指导学生将笔记记在书本空白处,这样便于结合教材理解掌握。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文字史料 应用 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2-0098-01

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已不再单纯要求死记硬背历史知识点,而是更强调历史现象背后的深刻意涵,并通过分析史料把握历史深意,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体系,解读历史问题的原因、过程和意义。历史也不单是线性状态的呈现,而是逐渐向专题化、模块化转变,于是文字史料成为考查学生历史知识水平的重点,也成为高中生学习历史的突破口,文字史料教学被放置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师应充分借助文字史料,转变教学理念,寻求多种文字史料运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字史料,从而促使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 注重教材史料,有效链接知识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高中历史教科书也处于不断修订的过程之中,以人教版为例,教材突显专题化、模块化编写特点,教材的变化也影响着知识考核模式的转变,促使高考命题也发生着改变。目前,历史知识的考核内容也多以文字史料的方式呈现,很多时候,文字史料的分析和解读,已经成为学生解开历史知识谜团的金钥匙。

万变不离其宗,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依托,其中有很多文字史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而且也能够强化学生文字史料解读的训练,对文字史料的解读,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历史现象,对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充分重视教材文字史料,立足于教材,并向课外拓展,实现教材文字史料的课外延伸,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探究历史现象、解答历史知识的疑问,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点。教师若能够活用教材文字史料内容,并使之贯穿于历史教学过程中,那么高中生的历史知识基础便会更加牢固。

2 秉持适当原则,合理选用史料

文字史料的科学选用,是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依凭。然而,长期以来,文字史料的运用深陷误区之中,如过分堆砌、选用的史料偏、怪、难,脱离教学实际,缺乏层次性和思考价值,与教学知识点的关联度较低等等,这样文字史料也就失去了运用的意义,甚至导致学生苦于海量的史料阅读而削弱了学习效果。

对此,在文字史料的选用方面,教师应秉持适当的原则。一是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要结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实际、并以解决教学重难点为目标,如对高一学生可选取一些故事性较强、通俗易懂的文字史料,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对高三学生可选取难度较大的文字史料,从而提升他们的理性思维能力;二是要有多样性。文字史料可划分为表格史料、撰述史料等多种类型,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用丰富多样的文字史料,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解读史料的兴趣;三是要有典型性。在文字史料的选取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控制史料数量,务求少而精,尤其是古代史部分的文言文史料,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吃力,教师应科学筛选,使得学生深入分析和解读具有典型性的文字史料。

3 解读文字史料,深化知识探究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选择合适的史料是基础,核心是以文字史料为依据,而关键环节是解读。文字史料的解读,是一门深奥的学问,同时也需要反复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对文字史料进行准确的解读,是学生分析理解史料内容的关键,解读文字史料是有一些方法的,教师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文字史料,找出文字史料背后隐含的历史知识,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实现对文字史料的准确解读。

一般来说,文字史料的解读,主要可以划分为信息提取、现象描述、成因分析、本质揭示等四个阶段。信息提取是文字解读的基础,主要针对文字史料中涉及(明示或暗含)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等方面信息点警醒提取。现象描述是文字史料解读的过程,是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立足史料信息对历史情境进行还原,梳理出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等内容,从而全面把握文字史料内容。成因分析是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围绕问题深入探究,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地点,发生了材料中所发生的事件,使得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本质揭示主要促使学生从材料内容出发,深入到文字史料背后所隐含的本质内容,从而综合解读出文字材料所要考查的重难点知识。

4 综合分析考量,恰当组织答案

文字史料是学习与考查知识的重要媒介,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字史料解读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史料学习的结束,对于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来说,组织答案,最终落实到笔端。此前,学生已经带着问题对文字史料进行了仔细阅读和分析,对问题答案已大致心中有数。在很多教师观念中,只要学生吃透了史料、找出[含知识点,就算大功告成了。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文字史料和问题理解很透彻,分数却并不理想,这是由于答案无法做到有效组织。对此,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文字史料进行系统全面分析,提炼要点,找出史料指向的核心知识点;其次,以问题设置的分值为依据,做好采分点的分配;第三,充分结合文字史料,用简单、准确的语言总结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节省学生答题时间,又能获得理想的成绩,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际分析与运用能力。

总之,文字史料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中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分析能力的基础,教师应注重文字史料的运用,能够筛选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并立足于教学重难点知识,促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字史料,建构具有深度的历史知识体系,从而为高中生更高效的学习历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朴爽.文字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的运用与问题研究[J].文理导航,2015(5).

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 通史体系 整体把握 史论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171

结合几年来的高考备考实践以及对新课标卷高考试题特点的理解,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重视构建学生的通史知识体系。

1 建构通史知识体系的原因

我们知道,高考《考试说明》和近年的高考题中都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通史知识考查和对时间概念的考查。新课标专题式的知识体系在诸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等专题上脉络是清晰的,也能体现一些新的能力培养要求,但感觉最大的问题是总体上时间的跳跃性大,不连贯,使许多学生学后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其次,历史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而教材在具体阶段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关联上不具体明了。第三,现行教材有时一个事件多处出现(如、等),很大程度上割断了重大事件的完整性。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明显地体现出不能对时间信息做出敏感的捕捉、对相关历史事件之间不能建立有效的关联,对于各个历史阶段特征难以准确把握的弱点。而所有这些恰恰是高考重点考察的内容。“一般来说,专题学习或断代史研究到了大学或研究生阶段才可以进行,在高中应该以通史形式学习为主。”[1]通史的特点是时序性强,易从总体上把握发展规律和脉络,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清晰的通史框架和时间概念,可以大大降低许多试题的难度。所以,构建通史知识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2 建构通史知识体系的方法

如何构建学生的通史知识体系呢?通史体系的构建一定要有打通脉络的贯通思想。把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件纳入系统的历史体系中。从大的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把新教材的内容重新整合,构成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现代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三大板块。而各块再做具体的划分:如中国古代史可以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部分,也可分为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七个阶段。而各部分又有自己的阶段特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表现。世界近现代史,可以分为新航路开辟以后、工业革命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两次大战及两次大战之间、二战后等几个板块。从具体事件的处理方面来看,历史事件往往由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部分组成,同类事件的背景影响等往往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我们要分析近代各民主革命事件的背景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去认识:民族危机的推动,发展导致阶级力量的壮大,西方民主思想或的传播,革命阶级对国情逐步深入的了解。这样就像我们建房屋一样,既有大的框架,又有小的构造,最后由砖块去砌成。这样,各部分知识重叠混淆的情况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因此,我们应先宏观把握知识的构架,再微观分析具体的事件。

时间线索是学习历史的第一线索,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和空间以外的存在,同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2]准确地把握时间线索,理清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必不可少的。但历史学习仅停留在拉拉线索上,是不够的。历史知识的时空性很强,在掌握了基本的时间线索和基本知识框架后,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打破时空界限,根据需要把相关的孤立知识点串连成线,形成某个历史问题的完整体系。通过纵横串联,把知识贯通学活,不至于在高考答题时丢三落四,史实混乱。

3 建构通史知识体系时的注意事项

近几年来,新课标高考试题中时间跨度大的试题屡屡出现。比如2013年新课标文综的第34题、第41题,2012年新课标文综的第40题、第41题等。面对高考对总体把握能力提出的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要能准确把握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能合理地表述和论证历史事件,从各类材料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提炼观点,站在历史的高度宏观把握,“须能见其全,能见其大,能见其远,能见其深,能见人所不能见处”[3]。这样,教师平时就要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进行历史体系化的构建中,我们必须注意:第一,认识历史要有“理论的高度”。比如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学生不仅要知道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更要知道它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基本发展趋势。第二,运用辩证法去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事物总在发展变化,结论往往是相对的。“要善于从思维的角度去建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概念,并把这些理论概念转化为个人的思维方式,进而转化成学生的个人财富”[4]正如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的前期主要起着保护农业发展,维系社会稳定,保障国家税收的积极作用,而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则主要起着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消极作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革命型和进步性,而建国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样具有革命性和进步性。多系统进行这样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学生慢慢地能对教材中历史的理论和认识举一反三,逐步达到灵活运用。

总之,用通史的思路构建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学的历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零散知识的堆砌。这样一定程度上能克服现行教材专题式体系的不足,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适应新课标高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任应书对记者的谈话[N].中国教育报,2006-9-13.

[2]恩格斯.反杜林论[M].人民出版社,1970:49.

[3]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篇8

一、拓 宽

拓宽,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 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 史料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如讲西汉初期休养 生息政策的结果时可引用《汉书-食货志》的有文字来说明西汉初期经济恢复和发展的情况。“至武帝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庚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史料的补充要重视培养学生对史料的阅读、理解和 分析能力。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1995 年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对考生的能力要求第8条规定 :“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 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 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二、挖 深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 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①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 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 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 合。③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 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 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如世界史教材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只强调了它是“英、法 、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对其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却无只言片语,这显然是偏颇的 、片面的,教学时教师可适当补充。再如,《中国古代史》教材对商鞅变法的评价只叙述了它“促进了秦国封 建经济的发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使学生认识不到商鞅变法存在的局限性和偏差。商鞅变法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不但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 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 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 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 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三、提高

提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 的一个突出成就。据有关专家统计,1994年无论新、老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1/3左右。而且,强调历史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适应高考发展的这一要求和趋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

篇9

关键词:新课标改革;高中教学;历史;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0-138-01

生活化的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挖掘和利用生活学科知识,并且挖掘学科中体现的生活内涵,从而完成教学目标。高中历史课程的知识点相对繁杂,传统教学中注重知识点记忆的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所以,在新课标改革下,历史教学课堂中应该体现出时代性,并且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增加学生生活内容,为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目的是结合教学环节和社会生活化,挖掘历史中的生活内涵,充分利用生活中体现的学科理论知识,从而完善历史教学体系生活化。由于历史与现实存在很大差异性和距离性,学生很难融入教学环境中,因此需要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进行整改。

为了实现历史生活化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可以通过体现历史知识和自身探究,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的探究能力,以及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这种教学引导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对历史不再厌烦。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学习过程中获取学习手段和能力。

二、高中历史生活化的教学措施

1、生活化的教学目标

对于小部分学生来说,历史是未来想要从事和研究的工作内容,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历史的目标则不如此,而是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之一。由于历史知识的教学需要生活化和普及化,因此,对历史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不能走狭隘的教学道路和“速度式”的教学态度。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知识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且在生活中利用历史知识,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式和做人道理。

2、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下,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利用与发掘历史知识理论,从教学内容中学会生活、学会生活经验,要想将生活和历史课程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需要将生活题材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尤其是建立在实际生活基础上的历史课程,更需要体现出新课标改革的新理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不能局限于书本,需要结合现实生活,将教材中的知识作为蓝本,从而结合生活和教材,作为生活化的历史教学新内容,在不改变历史本质条件下进行创造性的讲解和改编历史教材,提高学生对于历史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在生活中感受到历史重要影响力,例如:讲到孔子时,可以用比喻的手法将孔子说成是“民办教学鼻祖”,不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

3、生活化的教学形式

在新课标下的对于课堂教学深化改革目标,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体现生活化,教学形式也要体现生活化。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结合红色旅游,可以让学生主动当导游,介绍学生自己认为合理的旅游路线,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内容的一种新型教学形式。

4、生活化的教学资源

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在教育中逐渐应用影视资料和历史讲坛等课程资源。历史教材中的近代史、古代史、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在影视资料中均有体现,可以活用到历史课堂教学中。目前,高中学校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方式已经开始普及,所以,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些历史影视资料,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历史教学。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碑,可以增加教学效果,加深对历史了解。

5、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教师在对历史课程进行讲解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社会,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时代感。生活化的历史课堂教学语言,应该建立在生基础上。在央视的《百家讲坛》节目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亮点,特别是教学语言,如果在历史课堂上使用生活化和大众化教学语言,对此学生不会感到厌倦,慢慢使学生接受历史知识。例如:在七国之乱讲解中,有一段可以说成“这位好像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其实是郭冲先生……”,学生会觉得课堂气氛很轻松,逐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不是那么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生活化,生动的表述方法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于课堂环境的调节至关重要,这就是教学语言的博大精深。

总之,高中历史在教育体制中是重点教学科目,生活化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性,并且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增加生活化的元素,并且根据实际生活联系历史知识。让学生从根本上感受到历史知识的影响力,体会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在提高人文素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在进行生活化的教学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 赵彦芳.浅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学周刊.2013(6-15).

篇10

一、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因素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在教材编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环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在客观上直接导致了两学段课程内容之间的差异现象,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同时也导致高中历史课程很难发挥它的作用,出现脱节的现象。

(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不重视初中历史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部分中学在历史教学方面都是采取一个“应付”的态度,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初中历史教学没有一个正规的地位,没有受到重视,学生在初中只是初略的了解到有初中历史这么一门课程,在老师“应付”态度的影响下,也不会重视历史课程。当学生进入高中以后,在学习历史时自然有很大阻碍,出现脱节的现象,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初高中历史教材跨度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制定的。新课程是在中外历史整合的基础之上,进行专题式的组织建构,历史必修一到三分别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教材呈现形式是“模块”加“专题”,这就使得教材内容更加学术化与专业化,对学生的能力也相应提出很高要求。而初中历史课程还主要是以通史框架为主,课程标准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这种课标下的教材呈现形式实际上是“通史”加“主题”的形式,教材内容浅显,多是感性描写,知识也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缺乏理性思维的培养和对历史因果联系的探究,正如有人分析的那样,“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初中阶段历史知识体系系统性的弱化、基础知识大量减少的前提下,高中课程却出现专题化和学术化的迹象……由于初中和高中阶段历史课程之间的距离骤然增大,学生们就需从相对‘低幼化’的初中课程进入比较‘专业化’的高中历史课程。”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应付”的影响下,加之教材难度的提升,自然就会出现脱节的现象,学生感到非常迷茫。

(三)初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存在差异

由于课标要求、学科教学地位、教材形式、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初高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初中阶段,一些学校根据中考学科分数确定教学目标侧重点。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学科属于“应付”的范围,课时安排与教学内容不成比例,教师根据有限课时安排教学进度,甚至重要科目代替历史科目。即使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传统教学痕迹仍很明显,只是简单地讲述历史史实,没有真正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高中则正好相反,在新课改的要求之下,高中的历史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创造者,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促进者,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成为了学生通常的过程与方法体验。老师通过搜集筛选提供大量图文信息和原始材料,指导学生阅读理解加工提取信息,进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落实课标要求的三维能力培养目标。高中历史的新要求要这些在初中都没有基础的学生,完全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出现脱节的现象。

(四)初高中学习历史学习方法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历史现象和结论,对历史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应付”观念左右,历史这一科在学生心目中地位不高,平时考试也没有体现足够的能力要求,造成刚上高中的学生历史知识不是很完整,没有形成一般的历史认识和理论常识,历史思维能力水平较低。由于年龄特征和心理上的差异,初中生的学习心理、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及学科素养还有许多不适应高中学习之处。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上存在被动性的特点,学习习惯较差,更多地习惯于教师传授知识,普遍养成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考试考什么”的学习模式。由于知识简单,对知识的要求在了解和记忆的层面上的成分比较多,被动记忆的学习方法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还是很有成效的。但是高中教材内容多,课时紧,学生要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必须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完成学习任务。而有的同学还以老一套的被动学习方法对待高中历史学习,结果是“学了大量的知识点,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的同学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和掌握正确的听课方法,上课听不懂,跟不上,穷于埋头做笔记,不得要领,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识,这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感到深奥难懂。这也是造成“脱节”现象的重要因素。

二、搞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衔接教学探究的对策

根据上述分析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学的客观原因,在客观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因素,针对出现的“脱节”现象,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改变教学观念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应付”观念,需要得到改善。虽然初中历史在中考中不是重要的科目,但是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彻底抛弃传统的“应付”教学观念,对历史这门学科也要一视同仁,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避免出现“脱节”现象。

(二)比较初高中教材内容,找出衔接点

高一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以及环境的适应上都会有一个过渡期,因此,要想学生尽快适应高中历史的学习,老师首先要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以及自信心。在讲课时,首先要从学生了解的知识中找切入口,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同时又可以从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同学的知识储量,使初中的知识基础与高一新教材的知识理顺衔接,达到线索明晰,以避免高中讲重复知识。例如:在学习《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时,可先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在初中历史课学习的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以及相关的故事。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学生的特殊情况,要多在这方面进行引导。以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答出春秋五霸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知识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第一部分———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又衔接理顺了新旧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避免初高中历史出现“脱节”现象,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也有适应实际情况的教学模式。

(三)联系实际,选择恰当教学方法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由于“应付”的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上都是以一种灌输、敷衍的态度来进行的,只是为了完成初中历史教学任务。而新课改提倡把以往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现象转变为师生有效互动、生生有效互动的多维活动。教师的教学重在引导和培养,使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高中学生思维活动逐渐走向成熟,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以及历史课程本身的特点而多样化,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初中时养成的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习惯,要注重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生生互动关系,创设一个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观点不轻易斥责或施加压力,而是要予以肯定和鼓励。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最终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改变学生轻视历史课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历程。从而避免“脱节”现象的出现,更好的衔接初高中历史。

(四)强化课程目标,加强学习方式指导

篇11

关键词:初高中;世界史教学;初高中衔接;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94-1

由于高中历史课程以模块为基本结构,以中外合编的专题历史为课程体系,这样就把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大大凸显出来,使之成为历史课程改革,特别是高中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为使高中新课程得以在比较合理的平台上顺利进行,从做好初高中课程整体衔接的目的出发,实施初高中世界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有效措施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

一、适量填充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

目前解决新课程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的合理衔接问题,只能从现实状况而不是理论出发。 最实用主义的作法是:在初中阶段做一些“头疼医疼”的补缺,使之有较为丰满的血肉,在相对宽广而稳固的初中基本知识平台之上新高中课程才可能得以实施。

补缺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某些“关键”内容。所谓关键内容,不但在历史上占有不可“逾越”的地位,使初中学生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世界历史全貌,而且对高中新课程的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如,由于俄国的中古社会在初中涉及很少,在高中的政治专题史中也没有任何铺垫,所以十月革命的出现显得陡然。 另外,在初中阶段丝毫没有涉及中古俄罗斯,但是在高中选修一中设有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专题,而且是占有几课时的专深问题,跨度便自然显得过大。另外,从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来说,在初中阶段的世界历史中是应当涉及彼得大帝时期的俄国历史。

第二类知识点的补充是从地区平衡的原则出发。2000年以来,出于减轻学生负担的考虑,对亚、非、拉美历史越来越不重视,如古代非洲、美洲概况、拉丁美洲独立革命、亚非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一战之后出现的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内容在初中课标中被全部忽略,这显然对理解高中课程中相关的中外合编主题非常不利。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学大纲》在世界古代史部分列有古代非洲、美洲概况的知识点。据此编写的教科书在亚非拉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中介绍了古代美洲三个文明中心。虽然言简意赅,但是简要勾勒出西方殖民主义者到来之前的美洲历史。补充这样的知识点,可以说有一举多得之效。

第三类知识点的补充,纯粹是从国情出发,反映中国特色。中国是亚洲大国,需要更加重视亚洲历史和周边国家的历史。与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初中历史教科书相比,我们对亚洲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历史的忽略相当明显。以韩国2000年历史教育课程为例,其特点是对亚洲文明、特别是邻国文明的高度重视。比如在小学社会科课本中有关中国的篇章有24个,其中用近85%的篇幅从儒家文化的角度进行阐述,力图说明中、韩、日在历史、文化、风俗方面的相似和相互影响。在初中社会科初一、二课本中的约300页内容中,有近60页专门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在亚洲古代史、近现代史部分的3个单元中,都首先介绍中国的古代文明。无论从地域、文化,抑或现实关系讲,中国与朝鲜半岛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整个中学阶段对朝鲜半岛古代历史完全忽视,从历史的相对完整性和外交工作的重要性来讲,应当说是较欠考虑的。

二、建构初中世界历史框架体系

在如何选材以及比较全面反映整个人类历史的问题上,世界历史教材选材方面往往有某些独特要求:第一,要以世界为一全局作综合安排,不能局于一隅,忽视各族、各国、各地区人民对历史总体的贡献;第二,如何看待世界文明中心的问题,文明常常是多中心的,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第三,世界历史的发展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历史现象的复合,常常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洋为中用,欧美国家初中世界历史课程标准也有可借鉴之处。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对初中世界历史教育相当重视。美国从非常低龄的幼儿园起,就开始设有最基本的历史教育。美国的《幼儿园到四年级历史课程标准》,在谈到为什么要加强世界历史的教育时指出:“今天的学生比已往任何时候更需要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更要全面了解拥有不同于自己的观念、制度与生活方式的多种文化、多种文明的人们。 从均衡的、兼容并包的世界历史中,学生可获得对世界的许多文化和他们共有的人性及共同问题的正确评价。学生可以养成通过别人的眼光观察事物的习惯,并逐渐认识到通过研究他人来更好地了解自己……特别重要的是,理解了世界诸多文化的历史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日益多元化的美国社会和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中需要的相互宽容、尊重和公民精神。”认真琢磨美国的世界历史课程标准时,我们的确发现它对世界历史“均衡”“兼容并包”选材原则的严格遵循。

篇12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成语故事;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14-01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外,还运用以人系事法和历史成语故事讲授法,在尽力提高学生历史素质的同时,展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作出有关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和提高树立典范。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八斗之才”等历史成语都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它们来源于历史,又都联系着一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成语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得法,不仅能为初步接触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的七年级学生起到敲门砖、引路人的作用,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潜能和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使之好学、乐学,而且拓宽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还培养了其它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成语故事的具体操作运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

首先,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起到强化知识点和增强记忆效果的作用。比如,在讲到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二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时,就可以引入“酒池肉林”这一成语进行富有感彩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对商纣的奢侈腐化有较为生动、具体的认识,而且还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商朝灭亡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教育和升华。

其次,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例如,在讲到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第二目“淝水之战”时,可以这样衔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与哪次战争有关吗?”很自然地过渡到将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板书“淝水之战”。这样采用问题导引的策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既突出了本课的这一重点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兴趣。

第三、在新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两个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成语,通过各种渠道弄清楚它们的意思和所包含的故事,请几个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在讲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时,我让学生根据历史成语上台表演,他们憨厚朴实的情态、惟妙惟肖的语言,给全班同学再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靖节先生,画龙点睛、技艺精微的张僧繇,自尾食蔗、渐入佳境的顾恺之等人的风采,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不但能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还能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用脑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他们在情景体验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与老师近乎强加于人的唱独角戏式的教学相比,更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第四、对某些历史成语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作文,在作文中构建并反映出初步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质。

另外,还可以用搭配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所掌握和理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成语故事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培养其认知洞见能力。

上述这些只是历史成语的简单运用,如果再引入俗语典故、人物故事、诗词歌曲,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会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能更好地进一步展示历史学科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充分展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作者简介】王顺华,男,1971年出生,四川汉源人。阿坝师史教育专业毕业,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考本科学历。主要从事九年级世界历史与高中历史的衔接性研究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科书世界近现代史部分的再加工。

【摘 要】历史成语故事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运用,是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的客观需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如何运用: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请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让学生围绕某些历史成语故事进行作文。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成语故事;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2)01-0114-01

历史教学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进行国情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起着积极作用。

初中历史教学如何使学生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和表述历史的能力以及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位历史老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学习方法外,还运用以人系事法和历史成语故事讲授法,在尽力提高学生历史素质的同时,展示优秀人物的人格魅力,作出有关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评价,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为学生思想品质的塑造和提高树立典范。

“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八斗之才”等历史成语都是历史故事的浓缩,它们来源于历史,又都联系着一定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史成语故事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得法,不仅能为初步接触较为系统的历史知识的七年级学生起到敲门砖、引路人的作用,能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潜能和自信心,调动其积极性,使之好学、乐学,而且拓宽了他们学习历史知识的途径,还培养了其它多方面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历史成语故事的具体操作运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

首先,在讲到与该成语相关的知识时运用,起到强化知识点和增强记忆效果的作用。比如,在讲到七(上)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第二目“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时,就可以引入“酒池肉林”这一成语进行富有感彩的讲述,不仅使学生对商纣的奢侈腐化有较为生动、具体的认识,而且还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认识到商朝灭亡的必然性,从而使学生情感受到触动,思想得到教育和升华。

其次,在一课内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时运用。例如,在讲到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第二目“淝水之战”时,可以这样衔接:“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这两个成语与哪次战争有关吗?”很自然地过渡到将要讲解的内容,然后板书“淝水之战”。这样采用问题导引的策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既突出了本课的这一重点知识,同时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这一知识的兴趣。

第三、在新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两个与新课知识有关的成语,通过各种渠道弄清楚它们的意思和所包含的故事,请几个学生在授课前几分钟的时间内口述或表演。在讲授“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时,我让学生根据历史成语上台表演,他们憨厚朴实的情态、惟妙惟肖的语言,给全班同学再现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靖节先生,画龙点睛、技艺精微的张僧繇,自尾食蔗、渐入佳境的顾恺之等人的风采,赢得了热烈的掌声。这种激趣导入的方式,不但能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还能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动手用脑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而且还培养和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他们在情景体验中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这种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与老师近乎强加于人的唱独角戏式的教学相比,更符合他们的年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

第四、对某些历史成语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历史事实展开合理想象,进行作文,在作文中构建并反映出初步的历史意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质。

另外,还可以用搭配题的形式,让学生在所掌握和理解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与成语故事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培养其认知洞见能力。

上述这些只是历史成语的简单运用,如果再引入俗语典故、人物故事、诗词歌曲,内容就会更加丰富多彩,形式会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能更好地进一步展示历史学科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更能充分展示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独特魅力。

篇13

一、为教师解决备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资料

许多中学语文、历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遇到各种疑难问题,此时,如能善加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中便有取材于《史记》的鸿门宴一文。在这一课的备课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诸如:项羽为什么要设鸿门宴款待刘邦?项羽为什么没有在鸿门宴杀掉刘邦?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在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来看。这跟项羽本人的性格有着极大的关系。而探究项羽的性格则需要了解更多的关于项羽的原始资料。利用文渊阁《四库全书》数字化产品,输入“项羽”一词即可以搜索出2579条相关条目,输入“项籍”一词可搜索出1223条相关条目,输入“西楚霸王”一词也可搜索出150条相关条目。老师们凭借着快捷地查询方式和浩如烟海的数字化资料,既有助于全面了解项羽这个历史人物以及对《鸿门宴》一课的理解也对接下来的课堂教学起到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二、为课堂教学提供一手的教学资料

在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学中,经常会使用材料来进行教学,起到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能力等作用。在文言文或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之一便是原始史料难以寻找,以致使用的多为转述的二手材料或反复使用没有新意的材料,如能利用古籍数字化产品庞大的古籍数据内容,则这一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

例如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大象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书的王安石变法一章中,需要拿出大量的材料来说明说明王安石变法的内容、过程与效果。没有详实的史料是不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王安石变法,而探讨王安石变法是成功还是失败,是正确还是错误更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产品提供的大量第一手教学资料,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也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为出考试出题提供材料

无论是中学语文还是历史科目的教学不可避免要进行考试,出题就成为了中学语文和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古籍数字化产品中拥有大量的古籍文献资料,从而为出好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试题以及历史试卷中的中国古代史方面的试题提供了重要的帮助。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语文(III)文言文阅读一题中的文言文便节选自《明史?傅??传》。题型包括对文中内容的概况与分析以及翻译等,来考察当代中学生的古代汉语阅读与理解能力。又如2012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文综(历史篇)其中一选择题中引用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这道题涉及中国古代经济史的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史料。如此种种,史料在中学语文和历史试卷中的运用不胜枚举。这些史料大多取自中国古籍,而数字化时代,老师们对古籍方便快捷地利用,更是提高了出题效率。

篇14

关键词:拓宽 挖深 提高

一、拓宽

拓宽,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 宽,这是由当前高考改革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于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的局限和不足所决定的。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中国古代史》基本上是初中内容的压缩,深度不够,层次偏低;《中国近代现代史》 是新近编写的,其体例、内容都很新,切合高中要求,但由于教材为避免与初中本重复,许多重要知识点仅一 笔带过,交待不详;《世界近代现代史》仍沿用原来的老教本,知识陈旧,不少观点已经过时。因此,教学时 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补充和更新。本文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主要是补充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重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史实的补充是为了帮助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现象形成更全面的了解和更完整的认识而补充一些 必要的史实。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就有必要将世界古代史上新航路的开辟和圈地运动的有关史实给学生适当介绍和补充。再如,讲秦统一六国 时就有必要将秦的"远交近攻"策略给学生适当介绍,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2、基本历史理论的补充

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历史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 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指导中学历史教学两个最权威的文件,它们都明确规定了对学生掌握和运 用历史基本理论的要求,而这两个文件所要求的历史基本理论的具体内容则是中学历史教材上所没有的,因此 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史实给学生介绍和补充。

3、相关学科知识的引入和渗透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 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二、挖深

挖深,就是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化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认识的深度。挖深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原因、背景或目的入手

如分析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就要挖深到"战国时期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具体表现为:①从经济条件讲,由于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各地区的经 济联系已有一定程度的加强,为统一局面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②从民族关系讲,经过春秋战国长期 的民族融合,华夏族已发展成为一个巩固的民族共同体,能够克服周边各族的离心力,促进各族人民的逐渐融 合。③各国人民要求统一。

2、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或影响入手

中学历史教材在叙述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意义、影响,或对其进行评述时,由于限于篇幅或其他原 因,有时往往不够全面,只局限于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教学时教师针对这种情况必须予以挖掘深化和补充, 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准确的认识。

3、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如通过比较19世纪60年代封建国家掀起的向资本主义学习的三大改革运动(中国的、俄国1861年 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而对其结果不同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日本明治维新是在经过武装倒幕基 本肃清封建幕府势力的基础上实行的比较全面和广泛地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的改革,结果使日本很快由受人欺 辱的弱国走上强国之道;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宣布废除封建农奴制,但改革很不彻底,保存下来的农奴制的残余势力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俄国在改革后仍然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则 是在没有对封建制度作任何触动的情况下仅仅单纯地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和军事技术,因此没有能使中 国走上富强,中国依然是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出现以上三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它们对新旧两种 制度所持的不同态度所决定的。

三、提高

提高,是指把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

强调对历史学科基本理论的掌握和考查,不但是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也是近年高考命题改革 的一个突出成就。据有关专家统计,1994年无论新、老高考,试卷中涉及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试题占试卷总分的1/3左右。而且,强调历史 基本理论的考查已成为高考命题发展的一种基本走向。为适应高考发展的这一要求和趋向,中学历史课堂教学 必须强化基本理论的贯彻,要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把历史知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