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范文

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投资评价的基本方法

篇1

[关键词] 净现值 随机变量 经济评价

一、引言

在若干独立方案比较和优选过程中,最常见的约束是资金的约束。在确定条件下,对于独立方案的比选,如果没有资金的限制,只要方案本身的npv≥0,方案就可行,但在有明确资金限制时,受资金拥有量的约束,有可能不能采用所有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只能从中选择一部分方案实施,这就出现了资金合理分配问题。

有资金约束条件下的独立方案选择,其根本原则在于使用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一个0-1整数规划问题。其基本模型为:

式中表示第i个方案的净现值;表示第i方案的总投资, i表示总的资金限额;为决策变量,=0表示不选第方案,=1表示选择i方案。

该0-1整数规划的求解在经济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独立方案组合互斥化法(相当于规划中的枚举法)、净现值率排序法和0-1整数规划法。当方案数(n)较小时最常用的方法为组合互斥法。该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有资金约束条件下独立方案的比选,由于每个独立方案都有两种可能:选择或拒绝,故n个独立方案可以构成2n个组合方案,每个方案组合可以看成是一个满足约束条件的互斥方案,这样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可以选择出一个符合评价标准的可行方案组合。因此,有约束条件的独立方案的选择可以通过方案组合转化为互斥方案的比选,其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即剔出npv<0的方案;

2.对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方案,列出不超过总投资限额的所有组合投资方案,则这些组合方案之间具有互斥的关系;

3.将各组合方案按初始投资额大小顺序排序,按互斥方案的比选原则,选择最优的方案组合,即分别计算各组合方案的净现值,以净现值最大的组合方案为最佳方案组合。

当方案数目较大时,由于方案组合数(2n)较大,采用组合互斥法虽然可行但是工作量较大,所以方案数目大时常用规划软件求解,或者设计算法求解。

以上的评价方法是针对确定条件下(现金流量和参数为实数)的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时,评价的一些基础数据能够准确地估计出来,而另一些数据却不能。虽然某些数据(现金流量和参数)不能准确估计出,但是通过工程实践,人们往往能够知道现金流量和参数的分布情况。当方案的现金流量和参数为随机分布时,评价问题就成了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和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评价一样,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也主要面临三种类型方案的评价: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资金有限独立方案。对于前两种类型方案的经济评价在技术经济和工程经济等文献中基本都有所涉及,但是对第三种方案的经济评价尚很少探讨。

本文将探讨随机条件下,如何在决策准则下排序选择资金有限独立方案。本文将介绍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及其在方案经济评价中的求解措施;给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决策的一般模型和该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给出数值案例利用组合互斥法展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

二、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及其数值计算

随机条件下进行经济评价时,方案的现金流量或参数具有随机性,按此现金流量和参数获得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也是随机变量。经济评价时需要对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所以,随机条件下,进行经济评价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的方案进行排序。如前所述,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也就是说,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随机变量排序的问题。在目前的文献中,随机条件下对随机变量的排序通常是通过决策准则来完成。随机条件下决策准则较多,因此,随机条件下经济评价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个就是决策者利用何种决策准则(实质上就是利用何种方法排序随机变量),随机条件下常用的决策准则有期望准则、方差准则、期望方差准则和概率值准则。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期望准则,但也可以类推到其他准则。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取这些决策准则的计算值。关于这些值的一般计算方法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类教材和文献中均有详细介绍,在方案经济评价中,确定这些决策准则计算值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利用中心极限定理确定。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方案的现金流量足够多时,方案的评价指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在此理论下,由于评价指标的分布已知,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出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值,当期望值和方差值已知后,就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标准化等技术计算概率值。经济评价时,能利用中心极限定理的情况需满足条件:(1)现金流量足够多;(2)方案的各期随机现金流量相互独立;(3)方案的参数(折现率)为确定值。其中(1)是满足中心极限定理的前提条件;(2)和(3)是方便期望值和方差值的计算,因为当现金流量不独立时方差不易确定,同时当参数(折现率)为随机变量时,由于折现系数方次较高,所以直接确定期望方差较难。二是利用随机模拟确定。对于随机条件下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采用随机模拟求解期望、方差和发生概率。

三、基本假设和基本问题模型

1.基本假设

为了文中表述的方便,这里首先做出一些基本假设:

(1)各方案间相互独立。(2)方案中各现金流量相互独立。(3)将各方案中的投资现金流量和总的资金限额均表述为随机变量。这个假设主要是为了将分析问题更一般化,投资现金流量也可能不为随机变量,而为确定量,同时,资金限额也可能为确定量。当以上两者或其中一个为确定量时,仍然可按后叙方法进行分析。(4)决策者决策时采用期望值准则;这个假设也仅仅是为了后面模型的表述,决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决策准则,在应用时,只需将后面模型里面的期望值准则换成其他准则即可推广。(5)评价指标采用净现值指标;同前面假设(4)一样,这个假设也是为了表述模型的需要,如果评价者采用其他评价指标,只需将模型里的净现值指标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即可。(6)各方案寿命确定且相等。由于假设采用的是净现值指标,所以方案比较时要求寿命相等。如果各方案的寿命为随机变量,或者寿命确定但不相等,此时只需将模型里的净现值指标换成净年值指标即可。

2.基本模型

在满足上述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的基本模型为:

        

式中表示第i个方案的净现值,表示第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表示第i方案的总投资,表示第方案的投资的期望值,i表示总的资金限额,表示总的资金限额的期望值,为决策变量,=0表示不选第方案,=1表示选择i方案。

该模型为0-1整数规划的随机期望值模型。求解时,当n(方案个数)较大或折现率为随机变量时(折现函数方次较高不易确定期望值),通常需要借助计算软件或编写计算程序(使用算法)来实现;当n(方案个数)较小且折现率为确定值时,可以通过枚举法——组合方案互斥法来完成。本文将讨论当n(方案个数)较小的情况,n(方案个数)较大的情况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探讨。

四、模型求解——组合互斥法

组合互斥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独立方案通过完全组合的办法将 个独立方案组合成 个互斥方案,然后利用互斥方案选择的方法选择方案。该方法实质上就是采用枚举法求解该规划问题,本文给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组合互斥法的求解过程: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按照本文所采用的期望值决策准则假设,该步骤就是分别计算各独立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并判断其是否大于等于零,然后剔除掉净现值期望值小于零的方案。

2.组合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独立方案

3.计算各方案组合的投资期望值并判断该值是否大于投资限额的期望值,剔除投资期望值大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保留投资期望值小于等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

4.计算保留方案组合的净现值期望值,选择净现值期望值最大的方案组合。

五、数值案例

设某部门未来的资金额可能为8000~8200,各值均可能发生。该部门现有a、b 、c三个独立方案,各方案的初始投资、年收益和年支出均为随机变量,具体如表1所示。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5%,该部门会选择哪些方案?

        

根据上面所给的方案选择过程有: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

式中,(p/a,15%,5)为折现率为15%,年限为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其值为3.3522。通过第一步分析可知三个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均大于零,三个方案都通过了“绝对效果检验”。

2.组合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独立方案

对a、b、c三个方案进行组合,共有23=8各组合方案(如表2所示)。

      

3.计算各方案组合的投资期望值(如表2第三列所示),并判断该值是否大于投资限额的期望值((8000+8200)/2=8100),剔除投资期望值大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a+b+c),保留投资期望值小于等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即序号1-7的组合方案。

4.计算保留方案组合的净现值期望值(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通过比较保留组合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可知a+c组合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最大,所以选择a+c两方案。

六、结论

本文讨论了随机条件下如何利用决策准则对资金有限独立方案进行评价选优。简单介绍了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并给出在方案的评价选择实际中,随机条件下决策准则值的计算措施:中心极限定理和随机模拟。给出了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选择的一般模型和解法(算法求解和组合互斥法求解)。并讨论组合互斥法求解的一般过程。最后给出数值案例展示了组合互斥法的具体应用。但算法求解本文尚未探讨,这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方案的个数较多且折现率又为随机变量时,组合互斥法讨论起来较困难,因为一方面组合方案数目较大(n2),另一方面决策值计算还需要随机模拟。

参考文献:

[1]张三省等:工程经济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9),193~211

[2]刘晓君等:工程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82~109

[3]陈传德 张明远:基于风险分析的项目投资决策[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1):99~103

篇2

[关键词] 净现值 随机变量 经济评价

一、引言

在若干独立方案比较和优选过程中,最常见的约束是资金的约束。在确定条件下,对于独立方案的比选,如果没有资金的限制,只要方案本身的NPV≥0,方案就可行,但在有明确资金限制时,受资金拥有量的约束,有可能不能采用所有经济上合理的方案,只能从中选择一部分方案实施,这就出现了资金合理分配问题。

有资金约束条件下的独立方案选择,其根本原则在于使用有限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确定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选择问题实质上是一个0-1整数规划问题。其基本模型为:

(1)

式中表示第个方案的净现值;表示第方案的总投资, 表示总的资金限额;为决策变量,=0表示不选第方案,=1表示选择方案。

该0-1整数规划的求解在经济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独立方案组合互斥化法(相当于规划中的枚举法)、净现值率排序法和0-1整数规划法。当方案数(n)较小时最常用的方法为组合互斥法。该法的基本思想是:在有资金约束条件下独立方案的比选,由于每个独立方案都有两种可能:选择或拒绝,故n个独立方案可以构成2n个组合方案,每个方案组合可以看成是一个满足约束条件的互斥方案,这样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可以选择出一个符合评价标准的可行方案组合。因此,有约束条件的独立方案的选择可以通过方案组合转化为互斥方案的比选,其评价的基本步骤如下。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即剔出NPV

2.对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方案,列出不超过总投资限额的所有组合投资方案,则这些组合方案之间具有互斥的关系;

3.将各组合方案按初始投资额大小顺序排序,按互斥方案的比选原则,选择最优的方案组合,即分别计算各组合方案的净现值,以净现值最大的组合方案为最佳方案组合。

当方案数目较大时,由于方案组合数(2n)较大,采用组合互斥法虽然可行但是工作量较大,所以方案数目大时常用规划软件求解,或者设计算法求解。

以上的评价方法是针对确定条件下(现金流量和参数为实数)的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时,评价的一些基础数据能够准确地估计出来,而另一些数据却不能。虽然某些数据(现金流量和参数)不能准确估计出,但是通过工程实践,人们往往能够知道现金流量和参数的分布情况。当方案的现金流量和参数为随机分布时,评价问题就成了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和确定条件下的经济评价一样,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也主要面临三种类型方案的评价:独立方案、互斥方案和资金有限独立方案。对于前两种类型方案的经济评价在技术经济和工程经济等文献中基本都有所涉及,但是对第三种方案的经济评价尚很少探讨。

本文将探讨随机条件下,如何在决策准则下排序选择资金有限独立方案。本文将介绍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及其在方案经济评价中的求解措施;给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决策的一般模型和该模型的求解方法,最后给出数值案例利用组合互斥法展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

二、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及其数值计算

随机条件下进行经济评价时,方案的现金流量或参数具有随机性,按此现金流量和参数获得的评价指标(如净现值)也是随机变量。经济评价时需要对方案进行排序选择,所以,随机条件下,进行经济评价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的方案进行排序。如前所述,评价指标为随机变量,也就是说,随机条件下的经济评价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随机变量排序的问题。在目前的文献中,随机条件下对随机变量的排序通常是通过决策准则来完成。随机条件下决策准则较多,因此,随机条件下经济评价需要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个就是决策者利用何种决策准则(实质上就是利用何种方法排序随机变量),随机条件下常用的决策准则有期望准则、方差准则、期望方差准则和概率值准则。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采用期望准则,但也可以类推到其他准则。另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取这些决策准则的计算值。关于这些值的一般计算方法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类教材和文献中均有详细介绍,在方案经济评价中,确定这些决策准则计算值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利用中心极限定理确定。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当方案的现金流量足够多时,方案的评价指标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因此,在此理论下,由于评价指标的分布已知,问题的关键在于确定出分布的期望值和方差值,当期望值和方差值已知后,就可以利用正态分布标准化等技术计算概率值。经济评价时,能利用中心极限定理的情况需满足条件:(1)现金流量足够多;(2)方案的各期随机现金流量相互独立;(3)方案的参数(折现率)为确定值。其中(1)是满足中心极限定理的前提条件;(2)和(3)是方便期望值和方差值的计算,因为当现金流量不独立时方差不易确定,同时当参数(折现率)为随机变量时,由于折现系数方次较高,所以直接确定期望方差较难。二是利用随机模拟确定。对于随机条件下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采用随机模拟求解期望、方差和发生概率。

三、基本假设和基本问题模型

1.基本假设

为了文中表述的方便,这里首先做出一些基本假设:

(1)各方案间相互独立。(2)方案中各现金流量相互独立。(3)将各方案中的投资现金流量和总的资金限额均表述为随机变量。这个假设主要是为了将分析问题更一般化,投资现金流量也可能不为随机变量,而为确定量,同时,资金限额也可能为确定量。当以上两者或其中一个为确定量时,仍然可按后叙方法进行分析。(4)决策者决策时采用期望值准则;这个假设也仅仅是为了后面模型的表述,决策者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决策准则,在应用时,只需将后面模型里面的期望值准则换成其他准则即可推广。(5)评价指标采用净现值指标;同前面假设(4)一样,这个假设也是为了表述模型的需要,如果评价者采用其他评价指标,只需将模型里的净现值指标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即可。(6)各方案寿命确定且相等。由于假设采用的是净现值指标,所以方案比较时要求寿命相等。如果各方案的寿命为随机变量,或者寿命确定但不相等,此时只需将模型里的净现值指标换成净年值指标即可。

2.基本模型

在满足上述基本假设的前提下,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经济评价的基本模型为:

(2)

式中表示第个方案的净现值,表示第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表示第方案的总投资,表示第方案的投资的期望值,表示总的资金限额,表示总的资金限额的期望值,为决策变量,=0表示不选第方案,=1表示选择方案。

该模型为0-1整数规划的随机期望值模型。求解时,当n(方案个数)较大或折现率为随机变量时(折现函数方次较高不易确定期望值),通常需要借助计算软件或编写计算程序(使用算法)来实现;当n(方案个数)较小且折现率为确定值时,可以通过枚举法――组合方案互斥法来完成。本文将讨论当n(方案个数)较小的情况,n(方案个数)较大的情况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探讨。

四、模型求解――组合互斥法

组合互斥法的基本思想就是将独立方案通过完全组合的办法将 个独立方案组合成 个互斥方案,然后利用互斥方案选择的方法选择方案。该方法实质上就是采用枚举法求解该规划问题,本文给出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的组合互斥法的求解过程: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按照本文所采用的期望值决策准则假设,该步骤就是分别计算各独立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并判断其是否大于等于零,然后剔除掉净现值期望值()小于零的方案。

2.组合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独立方案

3.计算各方案组合的投资期望值并判断该值是否大于投资限额的期望值,剔除投资期望值大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保留投资期望值小于等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

4.计算保留方案组合的净现值期望值,选择净现值期望值最大的方案组合。

五、数值案例

设某部门未来的资金额可能为8000~8200,各值均可能发生。该部门现有A、B 、C三个独立方案,各方案的初始投资、年收益和年支出均为随机变量,具体如表1所示。公司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15%,该部门会选择哪些方案?

根据上面所给的方案选择过程有:

1.分别对各独立方案进行“绝对效果检验”

式中,(P/A,15%,5)为折现率为15%,年限为5年的年金现值系数,其值为3.3522。通过第一步分析可知三个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均大于零,三个方案都通过了“绝对效果检验”。

2.组合通过“绝对效果检验”的独立方案

对A、B、C三个方案进行组合,共有23=8各组合方案(如表2所示)。

3.计算各方案组合的投资期望值(如表2第三列所示),并判断该值是否大于投资限额的期望值((8000+8200)/2=8100),剔除投资期望值大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A+B+C),保留投资期望值小于等于投资限额期望值的方案组合,即序号1-7的组合方案。

4.计算保留方案组合的净现值期望值(如表2最后一列所示),通过比较保留组合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可知A+C组合方案的净现值期望值最大,所以选择A+C两方案。

六、结论

本文讨论了随机条件下如何利用决策准则对资金有限独立方案进行评价选优。简单介绍了随机条件下的决策准则,并给出在方案的评价选择实际中,随机条件下决策准则值的计算措施:中心极限定理和随机模拟。给出了随机条件下资金有限独立方案选择的一般模型和解法(算法求解和组合互斥法求解)。并讨论组合互斥法求解的一般过程。最后给出数值案例展示了组合互斥法的具体应用。但算法求解本文尚未探讨,这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当方案的个数较多且折现率又为随机变量时,组合互斥法讨论起来较困难,因为一方面组合方案数目较大(n2),另一方面决策值计算还需要随机模拟。

参考文献:

[1]张三省等:工程经济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5(9),193~211

[2]刘晓君等:工程经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7),82~109

[3]陈传德 张明远:基于风险分析的项目投资决策[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1):99~103

[4]杰弗瑞.A.杰里 菲利普.J.瑞尼:高级微观经济理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84~101

篇3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差距度;投资度;指标体系;评价;什邡市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4)03-0047-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403008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是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规划,在农村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及重大工程、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整备区等开展的土地整治活动[1]。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2011年10月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严格保护耕地,加快农村土地整理复垦。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基础的田间工程建设,改造中低产田,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2012年3月,国务院批复《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明确到2015年,再建成2.67×107 hm2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基本农田集中投入和全域整治新机制,继续实施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重点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建设,新建5 000处连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此举对于增强中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以及深化和扩展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全面管护内涵等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3]。

与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相比,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方面的研究略显不足。当前研究大多侧重于政策解读和宣传方面,也有专家[4-8]就如何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出了战略思考和具体措施,还有土地整治实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2,7-12]着重分析了当前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然而尚未见到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现状评价方法的研究,更缺少研究现状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差距度和差别化的投资的相关研究,而这方面的研究能有效确定建设区域的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厘定基本农田现状与建设标准之间的差距,并使资金投资与现状相匹配,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投资和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落实和建设好2.67×107 hm2高标准基本农田意义重大。

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上,国内外学者关注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了理论基础[5-15],也有学者从耕地整理的自然潜力和现实潜力两方面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适宜的方法实现了指标的定量化;而耕地整理现实潜力在评价时,主要从待整理土地所处的社会经济区位、待整理土地本身的基础设施状况和区域耕地后备资源状况等方面选取评价指标[16-19]。冯锐,吴克宁等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等要求,运用理想解逼近法和限制因素组合法,对西南丘陵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做出时序安排与模式分区[20]。本文借鉴已有成果,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为例,在调查基本农田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实践经验和专家意见选取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构建差距度模型计量反映基本农田现状与标准之间的差距,构建投资度模型计量反映差距度与投资额之间的关系,以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时空安排,也为土地整理规划及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与理论模型

1.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思路为:①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按照工程系统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评价体系;②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用特尔菲法,选择15位相关专家,经过两轮打分得出权重,使之能较准确地反应基本农田的现状;③确定评价单元,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和行政村的相对完整性,本文以各行政村内的耕地为评价单元;④构建差距度gap degree (GD)模型和投资度investment intensity (II)模型,计量反映各评价单元与标准值之间的差距程度以及差距度和资金投入的关系。通过ArcGIS9.3建立数据库,利用综合评价法对评价单元现状进行分析,对照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相对应的综合值,确定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S,大于或等于标准值的表明没有差距,用0表示,暂不需政府投资;⑤采用自然断裂法natural breaks 分级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对小于标准值的评价单元进行分级,差距度为1级表示与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最接近,表明评价单元现状较好,相应投资较少,5级表示与标准值最远,表明评价单元现状条件最差,相应投资最大;⑥案例分析与运用,检验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刘建生等:基于差距度与投资度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研究与应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3期1.2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权重的确定

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过农村土地整治建设形成的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基本农田,包括经过整治的原有基本农田和经整治后划入的基本农田[1]。根据目标体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将建设分为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及其他工程[21],建立指标体系应围绕5大工程建设以达到建设目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特尔菲法,选择15位相关专家,经过两轮打分得出权重。指标及权重见表1。

(1)土地平整工程。根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技术要求,土地平整应实现田块集中,耕作田面平整,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1],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田块集中度、田块细碎度、田块分维度、耕地坡度、有效土层厚度5个评价因子。田块集中可减少耕地的耕种成本和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实现耕地规模经营[22],可用田块集中度表示,即评价单元内农户平均经营田块个数的多少;耕作田面平整主要通过田块耕地坡度,细碎度、田块分维度3个指标反映,耕地的坡度较大,则不易采用机械化耕作,因而生产成本通常较高,细碎度、分维度也间接反映田块的平整度;有效土层厚度是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耕作层土壤理化指标满足作物高产稳产要求方面选取有效土层厚度这一评价指标。

(2)灌溉与排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指防治农田旱、涝、渍和盐碱等灾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喷微灌工程、排水工程渠系建筑物工程、泵站及输配电工程[1],应达到旱能灌、涝能排的基本要求,本文选取灌溉设施设计保证程度、排水设施状况2个指标。灌溉保证率可用有效灌溉面积百分比表示,即以正常供水年内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区域内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数表示;灌溉设施条件指单位基本农田面积内的水利设施长度,根据土地现状图数据用Arcgis9.3量算评价单元内的水利设施长度。

(3)田间道路工程。田间道路工程指为满足农业物资运输、农业耕作和其他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田间道和生产路[1],用通达度表示,田间道路通达度高,说明田间道路建设状况好,连通性高,以田间道路通达的田块数占田块总数的比率表示[22]。

(4)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方向,防风固沙,改善农田小气候,从而起到护田增产的作用。同时农田防护林网还会通过涵养水分、净化空气等改善农田周围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23]。根据实地调查分好、较好、较差、差四等分别赋值4,3,2,1。

(5)其他工程。除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环境工程以外但与基本农田建设相关的其他工程,根据其他工程配套的实际情况赋值。

(1)数据标准化。由于收集的数据单位和数量级别不统一,在评价前应对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无量纲的纯数值,使结果落到[0,1]区间,便于不同单位或量级的指标能够进行比较和加权。2.1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什邡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和德阳市西南部之间,距成都市60 km,德阳市20 km,位于成都一小时经济辐射圈内,并在成德绵经济带中处于有利地位,属于西部经济社会发达和经济快速增长地区。地形为西北-东南走向,呈长条形形状,居龙门山中段,103°47′-104°17′E,31°01′-31°37′N。2010年,什邡市幅员面积820.3 km2,耕地面积22 964.58 hm2,占土地面积的35.36%,其中平坝、丘陵、山地分别占耕地总数的88%、3%和9%。耕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平坝地区,基本农田面积19 911.27 hm2,主要分布在皂角、回澜、元石、禾丰、马井、隐峰、师古、南泉、马祖、双盛、湔氐等镇。

什邡市属于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1江2河3渠”,即石亭江、小石河、鸭子河,人民渠、红岩渠、大寨渠。全市耕地以水田为主,有少许旱地和水浇地。据什邡市农业局中低产田情况的调查报告,全市土壤耕层深度比较浅,中低产田占现有耕地面积的62.25%,耕地质量急需提高。本文以什邡市的行政村为评价单元,以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101个村的基本农田为研究对象,土地面积数据来源于2010年什邡市国土资源局土地变更数据,社会经济等数据来源于2010年什邡市统计局的《什邡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12月和2012年4月份的现场调查数据、问卷数据,耕地分等定级成果(2007)来源于什邡市国土资源局。从2010年土地变更数据的地类图斑中提取基本农田图斑,运用ArcGIS9.3的空间分析方法将其图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管制区图和坡度图进行叠加分析,扣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和坡度>25°的耕地区域。

2.2差距度与投资度计算及分级

用ArcGIS9.3建立的数据库,利用构建的差距度评价模型对什邡市的耕地现状进行分析,对照已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相对应的综合值,确定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根据投资度模型计算各评价单元的投资额,再采用natural breaks 分级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级,如表2,差距度为0级的为高标准基本农田,投资也为0,GD为5级的现状条件最差,投资应最大。什邡高标准基本农田差距度和建设投资分级

(4)在明确什邡市的差距度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后,结合资金情况,按照先易后难、先难后易或者难易结合的原则,为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支撑,为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和投资决策提供多方案参考。通过对运用GD和II模型的运用,确定什邡市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标准值为0930,已经是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村7个

3结论与讨论

(1)本研究严格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按照土地整理工程系统理论,确定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建评价体系,通过什邡市的案例运用,能较准确反应待建设的基本农田现状,现状条件比较好、差距度较小的基

(2)构建了差距度(GD)模型和投资度(II)模型的,计量反映耕地现状与高标准基本农田之间的差距程度和相应的投资额度,为差别化投资、有效配置建设资金提供科学参考,也能指导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资金、空间和时序安排。

(3)本研究在差距度和投资度匹配上做了有益探索,但评价指标体系中少量评价指标难以量化,只能定性评价。科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包括经济社会条件、政策限制、行政导向等,这些因素之间又互为交叉、互为影响,有时甚至相互矛盾冲突,必须经过综合分析、全面评判,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构建政府主导、国土部门搭台、相关部门集中投入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加大涉农资金在地方上的统筹力度,解决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投入分散的问题,以建设促保护,以建设促发展,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作为解决现有耕地田块破碎度的有效手段,并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同时,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如何做好公众参与,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正确处理好建设中“科学”与“民主”的关系,解决权属状况复杂等社会现实问题,这些都是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 1033-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Construction Standards, High Stanolards of Farmland, TD/T1033-2012[S].Beijing: China Standard Press.]

[2]刘新卫,李景瑜,赵崔莉. 建设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1-5.[Liu Xinwei, Li Jingyu, Zhao Cuili. On Building 4 Hundred Million Mu of Highstandard Basic Farmland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2, 22(3): 1-5.]

[3]严金明,夏方舟,李强. 中国土地综合整治战略顶层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14):1-9.[Yan Jinming, Xia Fangzhou, Li Qiang. Top Strategy Design of Comprehensive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28(14): 1-9.]

[4]李少帅,郧文聚.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资源与产业,2012,14(3):189-193.[Li Shaoshuai, Yun Wenju. Issues and Approach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Standand of Basic Farmland[J]. Resources and Industries, 2012, 14(3): 189-193.]

[5]刘建生,郧文聚,赵小敏.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13,(2):46-53.[Liu Jiansheng, Yun Wenju, Zhao Xiaomin. Typical Patterns of Rural Settlements Readjust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in Wuxing District, Zhejiang Province[J]. China Land Science, 2013,(2):46-53.]

[6]陈百明,张风荣. 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理论与方法[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197-203.[Chen Baiming, Zhang Fengrong. Theory and Methodology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Indicators System in China[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1, 16(3): 197-203.]

[7]王静,张凤荣,郭旭东,等. 县级尺度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2):53-56.[Wang Jing, Zhang Fengrong, Guo Xudong, et al. Assessment Methods of Sustainable Land Use at County Scale[J]. 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2004, 20(2): 53-56.]

[8]薛剑,高标准基本农田标准与规划建设规划研究:以黑龙江省富锦市为例[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Study on the Criteria and Plan of Wellfacilitied Capital Farmland Construction:A Case Study in Fujin City,Heilongjiang Province[D].Beijing: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3.]

[9]UN. 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amework and Methodologies[M]. New York, 1996.

[10]Tan Shuhao. Land Fragment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China[J]. Land Use Policy, 2006, 23(3): 272-285.

[11]刘建生.农村居民点整治之模式识别、潜力测算和布局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Liu jiansheng The Research of Pattern Idemification Potentiality Calculation and Space Optimization for Rural Residential Land Consolidation[D].Nanjing: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2013.]

[12]战金艳,史娜娜,邓祥征.江西省耕地转移驱动机理[J].地理学报,2010,65(4):485-493.[Zhan Jinyan,Shi Nana,Deng Xiangzheng.Driving Mechanism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s in Jiangxi[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10,65(4):485-493.]

[13]薛剑,郧文聚,杜国明,等.基于遥感的现代与传统农业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差异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4):245-251.[Xue Jian,Yun Wenju,Du Guoming,et al.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Land Use Pattern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J].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2012,28(24):245-251.]

[14]Petr Sklenicka. Applying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the Land Consolidation Effect to Three Contrasting Study Areas in the Czech Republic[J]. Land Use Policy, 2006, 23(4): 502-510.

[15]Gonzalez X P. Evaluation of Land Distributions with Joint Regard to Plot Size and Shape[J].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4, 82(1): 31-43.

[16]张正峰,杨红,谷晓坤. 土地整理项目影响的后评价方法及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12):313-317.[Zhang Zhengfeng, Yang Hong, Gu Xiaoku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Post Impact Assess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12): 313-317.]

[17]张正峰,陈百明,郭战胜.耕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土地科学,2008,18(5):37-43.[Zhang Zhengfeng, Chen Baiming, Guo Zhansheng. Indicator System for Evaluating Arable Land Consolidation Potential[J]. China Land Science, 2008, 18(5): 37-43.]

[18]付清,赵小敏,乐丽红,等.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08-213.[Fu Qing, Zhao Xiaomin, Le Lihong, et al. Evaluationon Multisuitab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GIS and Nichefitness Model[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2): 208-213.]

[19]吴飞,濮励杰,许艳,等. 耕地入选基本农田评价与决策[J].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270-277.[Wu Fei, Pu Lijie, Xu Yan, et al. Evalu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for Selecting Cultivated Land Into Prime Farmland[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9, 25(12): 270-277.]

[20]冯锐,吴克宁,王倩. 四川省中江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J]. 农业工程学报,2012,28(22):243-251.[Feng Rui, Wu Kening, Wang Qian. Time Sequence and Mode Partition of Highstandard Prime Farmland Construction in Zhongji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2, 28(22): 243-251.]

[21]吕婧. 中国土地整理工程体系的构建[J]. 农业工程学报,2008,24(9):89-92. [Lü Jing.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System for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8, 24(9): 89-92.]

[22]郧文聚. 关于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思考[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5.[Yun Wenju. Thoughts on Accelerating Land Consolidation Innovation[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1,(6): 1-5.]

[23]郧文聚,宇振荣. 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 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6. [Yun Wenjun, Yu Zhenrong. Ecological Landscaping Strategy of R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China[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11, 27(4): 1-6.]

篇4

【关键词】工作过程;财务管理;课程标准

一、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于2006年11月3日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指出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其中要求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同时,大多数国家示范性在建院校积极引用以姜大源教授为首提出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理念进行课程开发。武昌职业学院也积极采用这一理念,对以学科化教学为主,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大纲进行改革;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线,实际任务为载体,任务驱动方式进行课程标准开发。所谓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生产复杂产品、完成重大项目都可能需要多个工作过程,从而构成了该产品、该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标准是根据产品、项目的工作过程系统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以学生的能力为主,以职业行动为主线的课程标准。

二、课程定位

财务管理是工商及财务会计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基本理论和方法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较固定的教学内容。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以前基本上沿袭了本科院校的教学内容,体现不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当下关键问题在于财务管理课程实践环节的安排与课程设置的改进能否适应市场需求。该课程从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工作实践出发,着重介绍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课程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够根据公司理财的理论和方法,能发挥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的专长,对企业投资、筹资等活动进行财务分析,提供详尽适用的财务信息,进行正确的财务决策,使学生能明确财务管理在企业整体工作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承担的任务,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各项业务处理方法,具备从事会计工作的具体核算、组织管理以及运用会计手段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为今后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并较好地完成会计工作任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中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将该课程分为9个子领域,分别是价值观念、筹资管理、资金成本和资本结构、营运资金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证券投资、收入管理、收益分配管理、财务分析。每一领域又分成若干个学习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学习情境训练中。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完成学习情境的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与评估等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财务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等。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相关理论知识均与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有密切联系,并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课程的教学过程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总学时安排

该门课程的总学时为72个。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会计职业资格标准,以会计业务过程中常用的业务处理(包括按时编制内容齐全、依据可靠的财务计划;按规定核算,按标准列支各项收支费用;全面、准确、真实、完整和连贯的反映各项经济指标等)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企业的实际案例为载体,以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训室为工作与学习场所,对课程内容进行序化。通过教学模式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教学目标的开放性设计、教学考核方法改革等,保证了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培养模式构想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小学校、大课堂”的办学思路和“校企融合、同兴共赢”的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具体措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典型工作过程分析,构建课程体系;(2)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设计教学内容;(3)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重视实践教学;(4)融合职业资格标准,推行双证书制;(5)校企合作,共建新型实践教学基地;(6)校企合作,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企业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四、学习情境和课程目标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

《财务管理》课程以财务管理目标为导向、以资金流转为主线,研究如何运用资金时间价值形式及风险报酬原理对企业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等财务进行分析评价与决策。为做到融理论于实践的行动导向教学中,通过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对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综合分析,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及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典型工作任务分成三大模块、八个情境、两个阶段的教学,从而提高《财务管理》课程的实用性(如表1所示)。

第一阶段:融“教、学、做”为一体的三大模块、八个情境的教学。

第二阶段:为让学生深入领会本课程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建立虚拟投资情境,带着任务进行学习,按照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工作要求,把学生以8~10人进行分组,根据各组的选定的投资情境,从市场调研开始,思考企业如何开展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等来组织财务活动。最后是学生建立虚拟投资情境的成果展示与评价。

(二)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1)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2)熟悉筹资管理、营运资本项目管理、投资管理、收入和利润管理的相关知识;(3)掌握财务预算、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的能力;(4)熟悉金融市场,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具有从事经济管理所必须的财务管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

2.能力目标。(1)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内容;(2)掌握本课程所涉及到的基本价值观念;(3)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4)具备一定的财务决策和财务分析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3)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4)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鉴于篇幅,这里只选取学习情境二“理财基本观念”展示课程标准的结构(如表2所示)。

六、教学评价

根据财务管理课程情境设计的特点,平时对每个情境学习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对整个模拟企业情境考核评价。及时评价考核每个情境的学习情况,也是为整个总情境完成奠定基础。因为财务管理每个情境和任务都层层相连,筹资情境完成的好坏,直接影响投资情境的实施,投资情境又影响营运情境,前面每个情境又对分配情境产生影响,更影响到财务分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合理地将情境任务层层分解,既有单项能力评价,又有综合能力评价,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机制。

在财务管理每个情境实施前,教师要分析情境内容、学习目标,根据情境学习任务要求,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并明确告知,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适时的进行自我评价,使各种评价贯穿学习过程始终。比如投资情境学习前,明确告诉学生要用六个指标即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净现值、净现值率、现值指数和内含收益率对本小组模拟企业的投资情境进行计算评价分析,最终选择出最优方案;教师评价考核时就要按照设定的标准考核评价。

在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中,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平时单元测验成绩及动手操作能力四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同时,可以参考学生学习态度、出勤情况、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促进学习全面发展。

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平时测验评定学生平时理论和实践成绩。(2)根据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评定学生期末理论。(3)以平时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各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评定学生学期总评成绩。

七、师资及条件配备建议

(一)师资配备建议

(1)熟悉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流程以及岗位工作任务。(2)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3)掌握市场调研基本知识、投资情境可行性分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财务管理教学和工作的能力。(4)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

(二)条件配备建议

(1)需要多媒体教室。(2)电脑、网络。(3)仿真的实训场所。

参 考 文 献

[1]杨勇.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3(5)

[2]孙慧.基于工作过程的《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商业经济.2012(16)

篇5

【关键词】技术经济;风险规避;决策阶段

1 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特点概述

为了对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进行分析,本文给出了如下6个电力工程技术经济特点:

①在决策阶段所呈现出来的技术经济文件,都是行业性标准化文件,有着自身的定额。

②电力工程有着技术专业性和工程条件的复杂性,正是这些工程复杂度,决定了各个工程的报价预算有自身特点,造成了参考性较低的特点。

③在最终方案评选过程中,通常以输变电工程整体为单位,进行综合经济评价比较。

④由于工程本体费用所占的比例逐年减少,造成外界因素对工程造价影响越来越严重。

⑤项目投资回收期长。

⑥通常参照历史类似规模工程相应的指标设立。研究指出,电力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经济技术分析,还要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专业设计规程,在现行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的范畴内进行。

2 电力工程决策阶段及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2.1 电力工程投资决策分析

通常行业的投资决策,是由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对可行性研究进行审计两个部分组成,前者的目的是进行方案的设计优化,后者的目的是根据审计结果提出决策。一般工程类投资决策过程,如图1所示。由图1中一般工程类投资决策流程可知,在电力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①需要确定影响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②对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进行估算。③针对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进行经济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基本要求和财务评价,在基本要求中,用到的技术经济方法有动态分析、定量分析、全过程分析、宏观效益分析、价值分析和预测分析;在财务评价中,可能用

到的技术经济方法有盈利能力分析、外汇效果分析和偿债能力分析等。④对所研究的电力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进行评价。⑤对电力工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管理提出预案。

2.2 技术经济分析原理

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投资估算中,需要运用技术经济的方法进行分析,其估算项目从筹建施工到建成投产所需要全部建设的资金总额。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内容,主要有固定资产估算和铺底流动资金估算,而固定资金又由静态部分和动态部分两个环节构成,其中,静态部分包括设备和工具的购置费、基本预备费和工程建筑的其他费用;动态部分包括在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涨价预备费和贷款利息。铺底流动资金的计算如下: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式(1)中,流动资产等于应收账款、存货、现金和预付账款的总和,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等于本年流动资金与上年流动资金的差值,各项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等于周转额与周转次数的比值。固定资产的动态部分相对静态部分是一个较小的量,因此,在电力工程决策阶段的固定资产估算中,主要针对静态部分进行估算,通常采用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和生产能力指数法:

(2)

其中,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主要用于新建项目或装置的估算,而生产能力指数法适用于只了解工艺流程及规模时未知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通常承包商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进行固定资产静态部分的估算。对于流动资金的投资估算方法,主要有分项详细估算法和扩大指标估算法,其中,分项详细估算法在式(1)已经做了解释,扩大指标估算法如下:年流动资金额=年费用基数×各类流动资金率(3)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①进行财务基础资料预测,编辑财务评价的辅助报表。②编辑和评估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③计算财务评价的各项指标,分析项目的财务可行性。

3 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阶段投资风险分析及基本策略

3.1 投资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行业对政府的依赖性逐渐减弱,市场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对投资人来说,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因此,需要投资人对电力工程项目的投资更加理性,在考虑效益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风险亏损,而在风险亏损的分析中,离不开技术经济理论的支持,运用该理论可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亏损,为其所代表的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为了对电力工程可研决策提供合理的风险规避措施,首先,需要了解风险因素,本节针对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分析,以期为规避措施的提出奠定基础。①内部风险:该类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建设、产品购买者的信用、运行维护和合作伙伴的信用等,若想避免这些风险,投资人可自行搞好工程建设与运行维护,选择信用好的合作伙伴并注重开发信用好的购买客户,因此,该类风险是可控制与转移的风险大类别。②外部风险:该类风险包括的内容主要是汇率变动、产品销售、融资成本、财务结构燃料供应、法律变更和环境保护等,由于这些风险是项目外部的类别,即市场风险,在实际的决策分析中,某些市场风险是可以通过商务合同转移的,也有一些风险是难以规避的。因此,为了在全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需要对风险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规避风险,以期为电力工程项目的获利做出积极响应。

3.2 基本策略

由于在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分析中,存在如表1的五类常见错误,需要对其进行基本策略的约束,为电力工程提供更为规范和准确的依据。误,为做好电力工程可研决策,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策略:①严格招投标程序,确保选出优秀的承包商。②从观念上提高对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视程度。③建立电力工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平台。

4 结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得出技术经济在电力工程的可研决策阶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为工程决策的风险规避提供积极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陈阿丹.电力工程在可研决策阶段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9):120-121.

[2]王婷,华志武.基于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项目造价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7):80-81.

[3]印玺.电力工程造价控制方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183-184.

[4]刘刚,王学申.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探究―――以智能电网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1,(9):60,69.

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Prefac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ject preparatory work for the strengthening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fixed asset investment, improve the scientific level of investment decisions, guide and promot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various resources, optimize investment structure, reduce and avoid investment risks, the full investment returns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A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investment decisions, so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the project is essential, then how do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of projects it? This paper concerns the macro-environmental situation, do the preparatory work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evaluation methods, selecting the right economic evaluation parameters of economic evaluation results in five areas evaluated on how well the economy elaborate.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economic evaluation

1关注宏观环境形势

经济评价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它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几个简单的经济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经济评价人员只是局限于处理经济评价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的,因为经济评价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范统一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但经济评价参数却是时常变化的,因为国际形势、国家政策、企业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形势的变化会对经济评价参数产生影响,而经济评价参数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结果。同时宏观经济形势的潜在变化将给项目带来风险,而目前的经济评价普遍表现出对宏观环境形势估计不足,经济评价结果过于乐观,所以要想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不仅应具备经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时刻关注、分析宏观形势的变化。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有区别的,故在进行具体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前,首先应做好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类型、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背景、资源市场、建设规模、运营计划等。许多经济评价人员都是等到项目投资确定后才介入到项目中进行经济评价工作,此时留给经济评价人员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只够完成经济评价表格的编制,得出基本的经济评价指标的数值,要想更深层次的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评价结果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对项目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市场预测是否过于乐观,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否合理等。因此要想给决策者的决策急方案的取舍提供更好的经济评价依据,经济评价人员需要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就搜集项目资料,熟悉项目情况,为经济评价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确定经济评价方法

在做经济评价前首先需要明确经济评价方法,如果经济评价方法没有确定准确,那做出来的经济评价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应根据项目性质等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新建项目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有成本加成法、正算法,改扩建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为有无对比法,危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社会公益等非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项目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经济评价方法为经济评价工作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因为经济评价时间紧而着急编制经济评价表格,却没有花时间研究选取正确的经济评价方法,最后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4选准经济评价参数

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参数是不同的,如油气开发项目、炼化销售项目、管道项目,各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经济评价计算期、成本参数、收入参数等都是有区别的。经济评价参数尤其是成本参数、收入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所以选准经济评价参数对于经济评价工作至关重要。而要想选准经济评价参数,首先要对待评价项目的类型十分熟悉,例如油气开发项目和炼化销售项目在运营期发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不熟悉待评价项目特点,就能难选准经济评价参数的种类和取值;其次关注经济环境变化,例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影响项目的基础收益率,如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时,投资者会相对谨慎,必要会对基准收益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例如国家是否为了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给予财政补贴,对给与的财政补贴征收营业税应先征后减,以及“营改增”后,即对原来征收营业税的项目改征增值税,这就要求在编制经济评价表格时,要将于营业税有关的各张表格按照征收增值税进行处理。

5分析经济评价结果

编制完成经济评价表格后,并不意味着经济评价工作得结束,即经济评价工作并不只是为了得出几个简单的经济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要想真正发挥经济评价结果对技术方案的反作用和推动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还需要对经济评价表格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除了要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财务生存能力,还要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因为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与经济风险分析,并提出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对策,真正为投资决策服务。其中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通过细化资源、市场、工期、价格、规模等主要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尽可能量化各因素对预期效益的影响;风险分析应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给项目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计、风险评价及风险应对。综上,要使经济评价发挥其决策地位,除了要通过经济评价得出基本的经济评价指标外,还要根据经济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尤其是要分析项目的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

篇7

关键词:企业绩效评价;评价指标;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5-0033-03

企业绩效评价,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将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资产运营、财务效益、盈利能力、发展潜力等进行定量和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风险作出真实、客观、公正的综合评判。

一、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演变及计分方法

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建国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实际产量考核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基于产值和利润的考核阶段,以及基于投资报酬率的考核阶段,以2002年2月财政部、国家经贸委、中央企业工委、劳动保障部和国家计委对《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的修订版为标志,修订后的操作细则包括8项基本指标、12项修正指标和8项评议指标(见表1)。修订后的细则逐步适应了企业绩效评价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绩效评价行为,增强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以及促进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中国企业绩效评价的计分方法分为基本指标计分方法、修正指标计分方法、评议指标计分方法和定量与定性结合计分方法。修订后的绩效评价操作细则虽然适应了经济发展的时需,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上述细则已见明显缺陷,基础的评价计分方法很多存在不足,亟待完善。

二、中国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前瞻性和时代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智力已成为企业在市场夺取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知识与智力资本在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对知识与智力资本的评价指标,指标体系尚不健全。

(二)指标权重设计方面的不足

1. 反映现金流量的指标和权重都不够。该《细则》中的“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指标,10%的权重偏低。

2. 权重指标设计不尽合理。该指标体系中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权重失衡,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8个基本指标和16个修正指标都是财务指标,只有8个评价指标是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占80%,而非财务指标仅占20%,财务指标权重过大,非财务指标权重偏小。过于偏重财务评价,将影响经营者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资积极性,使评价体系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企业绩效。

(三)修正指标方面的局限

1. 成本费用利润率的局限。成本费用利润率是企业一定时期的利润总额同企业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该指标表示企业为取得利润而付出的代价。其计算公式为: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利润总额是指企业实现的全部利润,包括当年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等内容;成本费用总额是指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之和。可见,利润总额中的补贴收入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在成本费用总额中没有相应的成本费用项目对应,与成本费用支出不匹配。

2. 不良资产比率的局限。不良资产比率是企业年末不良资产总额占年末资产总额的比重。该指标从企业不能正常循环周转、只谋取收益的资产角度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质量,揭示了企业在资产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用以对企业资产的营运状况进行补充修正。《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将不良资产界定为企业资产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参加正常生产经营运转,主要包括3年以上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积压的存货、闲置的固定资产和不良投资等的账面余额、待处理流动资产及固定资产净损失以及潜亏挂账和经营亏损挂账等。其中不良投资界定为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甚至亏损的投资项目。然而,部分投资虽然不能给企业自身带来收益,甚至导致企业大量现金外流,但此类投资具有公益性,能为国家和社会带来效益,因此,这类投资即使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效益,也不应该被界定为不良资产。

(四)评议指标方面的局限

评议指标是用于评价企业资产经营及管理状况等多方面的非计量因素,是对计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规则》中指出评议指标包括:领导班子基本素质、产品市场占有能力、基础管理比较水平、发展创新能力、经营发展战略、在岗员工素质、技术装备更新水平、综合社会贡献等8项指标,尽管这些评议指标以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基本指标与修正指标组成的财务指标体系进行了较好的补充,但仍存在较大局限:

1. 指标比较综合,内涵覆盖过大。如在岗员工素质状况指标包括企业普通员工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专业技能、组织纪律性、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及爱岗敬业精神等方面。

2. 指标是对企业业绩的一种定性分析,属于非计量指标,是对计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这类指标的分析评价是否科学、合理、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评价分析过程主观随意性较强,评议结论也难免主观。

三、完善中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建议

(一)增加智力资产收益率

为适应时展,应增加人力资源相关评价指标。智力资产主要指劳动者的知识与智力,因此这类资产是企业为取得知识与智力的价值、开发知识与智力的所付出的成本。主要由3部分组成:(1)劳动者智力的取得成本,包括招聘费用、选拔录用费用、定岗安置费用等;(2)劳动者智力的开发成本,包括上岗前培训费用,在职继续教育费用,脱产进修费用等;(3)劳动者智力的维持成本,包括工资及奖金支出、各种福利费支出、劳动保险支出、从事管理支出等。

(二)增加非财务指标的权重

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的8个基本指标和16个修正指标都是财务指标,只有8个评价指标是非财务指标。同时非财务指标比例过小,致使绩效评价的有效性减小,所以应平衡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的权重,增加有关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研究和开发无形资产的指标,使其能更加科学地评价企业绩效。

(三)修正指标方面

修正指标是指那些对基本评价指标进行补充和修正的辅指标,它依附于基本指标。因此,在财务维度的修正指标中,就应该考虑到财务方面的指标。如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在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对资本收益状况进一步修正,通过企业收益与支出直接比较,虽可客观评价企业获利能力,但在实际经营中,很多国有企业得到了政府的财政补贴或由于其他的原因使得企业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大,而本身的营业利润偏低,导致该指标不能正确反映企业正常经营情况的好坏。因此,将其成本费用利润率调整为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即营业利润同成本费用的比率,更能反映国有企业的正常经营状况。

另外,不良资产比率着重从企业不能正常循环周转以谋取收益的资产角度反映资产的质量,揭示企业在资产管理和使用的效率,对企业资产运营状况进行补充修正。在国有企业实际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内部设有职工子弟学校等公益性设施,并往往把它列入企业不良资产,使得该比率不能很好地体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因此,从不良资产中扣除企业公益性设施,应能更好地反映企业资产营运情况。

(四)评议指标方面

1. 企业基本素质的指标权重偏高。指标体系中反映企业基本素质的指标由经营者基本素质和在岗员工素质两部分组成,权重为28%,反映企业基本素质的指标构成不容易把握,操作性也较差。因此,对该指标的权重应适当降低,建议降到20%以下。

2. 发展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的指标权重偏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但评价体系中其权重合计只有26%。所以,笔者建议将其权重提高到30%以上,有利于合理评价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的水平。

3. 综合社会贡献率严重偏低。在中国,企业不仅要关注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还要关注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对社会的综合贡献水映一个企业业绩的好坏和对社会的回报,但评价体系中综合贡献率的权重仅有8%,严重偏低,应相应提高权重。

业绩评价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手段。企业应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其面临的竞争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模式、顾客需求等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完善绩效评价体系,为提高自身创新发展能力及生存竞争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蕊.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马璐.企业战略性绩效评价系统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6,(4).

[4]樊鹏.现代企业绩效评估系统研究[J].会计研究,2006,(6).

[5]岳彦芳,徐晓明.试论业绩评价的战略化[J].中央财经大学报,2007,(3).

[6]傅道忠.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制度及其借鉴[J].经济问题.2006,(5).

[7]陈胜军.周边绩效与总绩效评价关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

[8]彼得F.德鲁克.等.公司绩效测评[M].李焰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On China's Current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Liu Yushan

(Office, China's Reserve Cotton Management Company, Beijing 100032, China)

篇8

摘 要:总结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投资环境的分类、特征及理论基础切入,旨在呈现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研究现状。随着各种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一些新的系统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运用于可持续发展能力、投资环境、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和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的评价研究中。

关键词:投资环境;基本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1-0064-02

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张一博(1983-),男(满族),吉林长春人,教师,从事旅游企业管理研究。

随着战后海外投资大量涌现,为了适应投资者保证资金安全并获得高额利润,从投资者角度针对投资环境的研究应运而生。通常对投资环境的研究涵盖投资环境评价、评价方法的改进、投资环境运动规律以及如何改善投资环境等方面。

一、投资环境的分类

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包括的因素很多且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本文在此借鉴付晓东、胡铁成(2004)对投资环境的分类方式总结如下:(1)按构成投资环境因素的性质可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自然环境。(2)按层次性和结构性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宏观投资环境、中观投资环境和微观投资环境。这三类投资环境表示的空间尺度及包含的内容存在明显差异。宏观投资环境预示着投资的整体趋势,微观投资环境则指具体某一地点或企业的投资,中观投资环境介乎两者之间。(3)按组成因素的物理性投资环境分成软环境和硬环境。前者又称环境硬件或有形环境,指诸如基础设施之类的有形要素的总和;后者又称无形环境,指诸如文化氛围、风俗习惯、政策法律之类的无形要素。(4)此外,按投资环境因素或条件所具备的优势高低可分为高势环境和低势环境。按不同时期投资环境有长期、短期之分。按产业可将投资环境分为第一产业投资环境、第二产业投资环境、第三产业投资环境。按地域范围或管理权限的不同可将投资环境分为国家环境、地带性环境、地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开发区投资环境、特区投资环境、沿海城市投资环境、内地山区投资环境、西部投资环境等。//html/jianli/

二、投资环境的特征

涉及自然、社会、经济、法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投资环境是十分复杂的系统,付晓东、胡铁成(2004)认为具有下述特征:(1)划定性。指投资环境有一定的地域范围,或特定的目的性。前者如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后者如某一产业的投资环境。(2)指示性。投资环境有一定的价值度量功能,可作为衡量某一地域开放性、重要性的指标。(3)动态性。投资环境会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甚至相邻地区的开发而变化。(4)系统性。投资环境本身包含多种要素,这些组成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5)主体性。投资环境通常受国家或政府控制,因为它们可以出台政策或提供相关要素来影响投资环境的价值。(6)效益性和不确定性。前者指投资环境能够直接或间接地为投资环境的拥有者或投资者带来经济效益。后者指投资环境可以为其占有者和使用者带来的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因为市场竞争强弱、国家政策、相邻相关环境一直处在变动当中。(7)可改造性。由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动态,当中的一些因素可以通过人们有意识的经济活动加以改进完善。(8)投资环境的外部性。主要指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如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引起的旅游景观的变化。//html/jianli/

三、投资环境评价的理论基础

1.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贸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重要来源。亚当·斯密的绝对比较成本学说(地域分工学说)、李嘉图的相对比较优势学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李斯特的动态比较利益学说从不同侧面和角度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评价一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方法。投资环境理论正是研究投资在区际、国际间的复杂流动过程。

2.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理论是投资环境进一步深化研究的直接动因。区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投资环境研究产生了深远广泛的影响,促使投资环境的研究由单一地从投资者的角度转变为也从引资者角度进行。

3.区位理论。形成于19世纪的区位理论是投资环境理论的经典理论来源。韦伯的工业论、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以及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等概括出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及区位选择的科学方法。其所考虑的基本要素涵盖工资、聚集、运费、市场区等区位因子是构成投资环境的因素。该理论所蕴含的各地经济发展环境、生产要素的差异性则是投资环境研究的出发点。/

4.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投资环境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为投资环境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理论空间。

四、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1.冷热国对比法。冷热对比法是由美国学者利特法克和班廷于1968年提出来的。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诸投资环境因素,据此目标对国家逐一进行评估并将由“热”至“冷”依次排列,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则表示投资环境欠佳,温则表示一般。这些因素分别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及其成熟程度;文化一体化程度;法律阻碍;实质阻碍;地理与文化差异。以上七个因素还可以分成更多的子因素,对每个子因素也可以进行冷热分析。冷热对比法是最早的一种投资环境评估方法,虽然在因素(指标)的选择及其评判上有失笼统和粗糙,但是却为后人的工作奠定了分析框架。冷热国对比法侧重于投资环境的宏观因素考察,而对于投资环境的微观因素考虑得很少,这是它的主要缺陷。

2.等级尺度法。等级尺度法是由美国学者罗伯特·斯托包夫于1969年提出的。该方法从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和鼓励政策的角度出发,提出评价投资环境的八个要素,即:资本抽回自由;外商股权比例;对外商的管理制度;货币稳定性;政治稳定性;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当地资金的可供能力;近五年的通货膨胀率。每个方面又分为几种不同情况,根据每个方面的重要程度,定出从最差到最好的各种情况的分类标准。评估投资环境时,先按各种情况打分,然后将各种情况的分值相加,得出投资环境的总分为8~100分,分值越高,投资环境越好。等级尺度法缺点在于:一是打分的主观性太强,评分标准难以把握;二是所考虑的因素有限,缺乏产业投资和企业投资所要考虑的许多因素。//html/jianli/

3.道氏评估法。道氏评估法是美国道氏化学公司根据其在国外多年的投资经验与1985年提出的。道氏公司将国际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分为两类:一是“正常风险”即“竞争风险”;二是“环境风险”。然后把影响投资环境的要素按其形成的原因和作用分为这两类,对有利条件和假定条件进行汇总,得出能获得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提出四套方案。这种方法是个别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一个实用性很强的评价东道国投资环境的方法,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完全为跨国公司服务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投资者的利益,而对于引资者的利益则关注不够。

4.多因素和关键因素评法。多因素评估法由香港学者闵建蜀于1987年提出。他将投资环境因素分为十一类,每一类因素又由一系列子因素构成。在具体评估东道国投资环境时,首先选取上述全部因素也可以只采用其中一部分,甚至增加某些投资者更关心的因素;确定了所要考虑的因素后,对各类因素的子因素做出综合评价;然后据此对该类因素做出五分制评估,给出每个因素的权童;最后,在此基础上计算该国投资环境的总分数。

投资环境的总分q可由下式求得:

q=wi(5ai+4bi+3ci+2di+ei) (1)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式中,q ——投资环境总得分,n ——考虑因素的总个数,wi ——第i个因素的权重,ai、bi、ci、di、ei ——第个因素的评估比重,且ai+bi+ci+di+ei=1。

多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一般性评估所采用的方法,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考察投资环境。因此,闵建蜀教授又提出了一种与此相配套的关键因素评估方法,即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一般因素中,找出影响具体投资项目动机实现的关键因素,依据这些因素,对投资环境作出评价。

篇9

项目后评价是指在项目已经完成并运行一段时间后,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客观分析和总结的一种技术经济活动。通过对投资活动实践的检查总结,确定投资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项目或规划是否合理有效,项目的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通过分析评价找出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为未来项目的决策和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同时也为被评项目实施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1]。旨在从投资开发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为同类项目科学合理地做出决策,提高管理水平和改进投资效益服务。同时为未来新项目决策的提高,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及时提出建议。项目后评价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开展仍然不足,且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项目前评价,特别是在风险评价方面比较多,但是对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后评价的研究结果相对较少。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分析,以便使建设项目后评价让更多人所理解,使其在国内工程建设领域中得到更多更好的应用。

1作用

开展项目后评价存在客观的现实必要性,其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

1.1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水平后评价要求把原来可行性研究中要达到的项目预期效果与实际效果加以客观评价。如果两者背离较大,要分析背离的原因,进行主客观因素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从而提高项目效益,并要总结项目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把分析的结果储备起来,反馈到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和项目管理中,提高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项目管理水平。

1.2促进项目科学管理项目后评价可以对前评价所作的预测是否准确进行检验,通过项目后评价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加强评价人员的责任感,提高项目前评价预测的正确率;另一方面通过后评价反馈信息,及时纠正项目决策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未来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

1.3为国家编制规划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政府职能部门可以根据后评价所反馈的信息,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和投资方向,可以及时修正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种参数、经济政策,促进各产业的均衡发展,最终为国家投资计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1.4为银行部门及时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银行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信贷资金的供应部门,还担负着回收信贷资金的职责。通过项目后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项目建设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银行部门调整信贷政策提供依据,并确保投资资金的按期回收。

1.5完善在建和已建项目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评价,可以考核建设成果,检验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和工程施工质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影响正常生产使用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按设计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交付使用、正常投产。对设计水平、设计合理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科学的评价,评定建设过程中设计、施工水平的高低,对设计工作的改进和提高都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6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对于一个项目,通过前期工作中的咨询评估、建设过程中的招投标及投资包干等方法控制工程造价都是行之有效的,再加上从后评价中汲取的经验,可以为同类项目提供更好借鉴。

2任务和原则

2.1项目后评价的任务(1)对投资项目全过程的回顾和总结。(2)对项目的效益和效果进行评价。(3)对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和可持续性进行分析。(4)总结经验教训和提出对策建议。

2.2项目后评价的原则(1)可信性原则。后评价所依据的资料、信息、情况必须充分,使用的基础数据务求准确、真实,以免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不可信。(2)独立性原则。项目后评价工作不受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和项目前期设计人员的干扰,保障评价的公正性与客观性。(3)发现和解决问题并重的原则。在总结问题、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实际可行的对策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透明性原则。把项目后评价的过程与评价成果公布给公众,使后评价的社会效益得到发挥。(5)反馈与监督性原则。后评价的最终目的是把评价结果反馈到决策部门,作为新建项目的立项和评估依据,也作为调整投资规划和政策的依据。

3基本内容

对已经实施完工并产生了一定效果的项目所进行的后评价,其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3.1过程评价项目的过程评价是根据项目的结果和作用,对项目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回顾和检查,对项目的实施效率做出评价,包括四个内容,即:建设必要性评价、勘测设计评价、施工评价和生产运营评价。

3.2效益评价效益评价包括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两方面。(1)财务评价。是在国家现行财税制度和价格体系条件下,从项目投资者的角度,根据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实际发生的投入产出数据,重新预测得出的项目计算期内未来各年将要发生的数据,综合考查项目实际的财务盈利能力状况,据此判断项目在财务意义上的成功与失败,并与项目前评估相比较,找出产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2)国民经济评价。国家整体角度,考查项目的费用和效益。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国家参数,对后评价时点以前各年度的项目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财务收益和后评价时点以后的项目计算期限内,对未来各年度预测的财务费用与财务收益进行调整,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据以判别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3.3影响评价影响评价是评价项目对于其周围地区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项目的影响评价应站在国家的宏观立场,重点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1)经济影响评价。主要分析和评价项目对所在地区及国家等外部环境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配效果、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2)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照评价前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重新审查项目环境影响的实际结果,主要包括对污染的控制、对地区环保质量的影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环境管理状况等五个方面。(3)社会影响评价。分析项目对国家或地方发展目标的贡献和影响,内容包括:就业影响、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当地政府和居民参与情况以及地方社区的发展。

3.4持续性评价项目的持续性评价是在项目建设完成投入运行之后,对项目的既定目标是否能按期实现、是否可以保持较好的效益,接受投资的项目业主是否愿意并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继续实现既定的目标,项目是否具有可重复性等方面做出评价,一般应分析以下几个因素:财务、技术、资源、市场、环保、管理和政策等。

4基本方法

对于完工后产生了一定效果的项目,其后评价基本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类。

4.1对比法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是要分清项目作用和影响,与项目以外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通过项目的实施所付出的资源代价,与项目实施后产生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项目的评价结论。对比方法论的关键是要求投入的代价与产出的效果口径一致。

4.2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使复杂问题层次分明、关系清楚。由于后评价项目往往涉及众多的因素和指标,并且各种指标的性质存在差异,表现形式也不完全一致,在进行项目后评价时,多种因素对项目总体目标或效果产生的影响,仅从单一指标去衡量或评价一个项目的实施效果未免有失偏颇。运用层次分析法,就可以从系统的角度对项目总体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4.3逻辑框架法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目的的确定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逻辑框架法为项目计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框架,通过对项目目标和达到目标所需手段间逻辑关系的分析,用以确定工作的范围和任务。

4.4因果分析法在项目后评价时,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就需要针对实际出现的变化进行因果分析。通过对造成变化的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分清主次及轻重关系,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

4.5综合评价法在建设项目的各个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化,而不谋求某一项指标或几项指标的最优值。综合评价有两重意义:一是在各部分、各阶段、各层次评价的基础上,谋求建设项目的整体优化;二是将不同观察角度,各种不同价值观所得出的结论进行综合评价。

4.6成功度评价法针对项目的总体成功度进行评价,得出可信的结论。项目成功度评价需根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并通过系统准则或目标判断表来评价项目总体的成功程度。成功度评价是依靠评价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综合后评价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对项目的成功程度做出定性的结论。

5国内工程建设领域开展情况及前景

我国后评价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家计委正式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进行第一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后评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后评价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后评价体系,主要有: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后评价、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后评价、国家银行贷款项目后评价等。因此,项目后评价已构成国家项目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项目后评价现正处于发展阶段,政府各部门和机构从事项目后评价的起点不同,所制定的政策和管理办法各不相同,评价内容和角度也各有侧重。由于机构建立、法制不健全、后评价的反馈和使用机制不完善,使得后评价的结果没有很好的运用到新项目中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对于项目后评价的重视程度不同,很多部门的后评价只是流于形式,所得到的效果差异很大。这表明,我国项目后评价工作迫切需要全社会的重视,需要建立各部门独立的项目后评价机构和国家一级的后评价机构,需要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后评价理论、适合不同行业的项目后评价方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开展项目后评价工作较早的国有大型企业,目前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的管理体制,其后评价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开展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6完善我国工程领域基本建设程序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中国的建设项目愈来愈多地使用国外贷款。其建设与管理程序与国内基本建设程序不完全相同,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项目周期》的说法,一个项目从提出到完成的整个过程可以分为7个主要阶段:项目的初步选择和确定、项目的选择和确定、项目准备、项目评估决策、项目执行、项目营运和项目后评估。比较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可以发现我国建设项目与国外相比,一个比较大的区别是我国的项目后评价尚未纳入基本建设程序。目前我国项目后评价在实际项目运作中,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将项目后评价列入到基本建设程序中来已势在必行。

篇10

关键词:电网工程 后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U665.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后评价是项目周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2005年国资委颁发《中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工作指南》,2006年南方电网公司根据该文件精神并结合自身特点制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后评价实施办法》,自此开展了较大规模的电网工程后评价工作。

然而电网项目后评价开展伊始,没有明确的方法,缺乏统一的规则,难以进行良好的管理应用,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适合电网工程的后评价方法进行研究。

1、 后评价基本理论

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基础理论是现代系统工程与反馈控制的管理理论。项目后评价亦应遵循工程咨询的方法与原则。具体来说,就是投资决策者根据经济环境,参照同类项目的情况,确定目标,制定方案;通过可行性分析,把分析结果反馈给投资者。这种局部反馈使投资者及时纠正偏差,改进目标方案,并付诸实施。在项目建设阶段,执行者将实施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者,通过跟踪评价及时调整方案和执行计划,使项目顺利实施并投入运营。当项目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项目后评价与决策阶段相比较,对建设和运营全过程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价,反馈给投资者,便于未来项目的决策和管理。

图1 项目系统反馈控制

2、 电网工程后评价主要方法

根据上述反馈控制机理,结合项目后评价工作所包含的广泛内容,分析方法从总体上来说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后评价方法繁多,但较为适合电网工程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比法、逻辑框架法和因果分析法,而对比法包括前后对比法、有无对比法、横向对比法,下面逐一介绍各方法的原理及如何应用[1]。

2.1 前后对比法

前后对比(又称纵向对比)是将项目竣工投产运行后的实际结果X(后)与项目实施前的结果Y(前)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时所预测的目标、投入和产出效益等进行对比,则项目效果为:

效果Z=X(后)-Y(前)

此法可用于直接估量项目实施的成效,并从中找出差异及其原因。这种对比用于提示项目的计划、决策和实施的质量,是项目过程评价采用的主要方法。

前后对比法应用是将项目的主要指标实际值与可研预测数据进行对比,从而进行评判。由于预测的不确定性,实际值与预测值很难完全一致,二者差距只要在合理范围内且实际值满足项目要求都可以接受。

电网项目都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具备前后对比的良好基础,因而前后对比法是极为适合电网工程后评价的一种方法。

2.2 有无对比法

有无对比是将项目建成后实际发生的情况X与没有运行投资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Y进行对比。则:

效果Z=X(有)-Y(无)

此法的关键是Y值的科学测算;X为实测值。通过有无对比分析,可以确定项目实际引起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效果,从而判断该项目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以度量项目的真实效益、影响和作用。对比的重点主要是分清项目自身的作用和项目以外的作用,科学测算Y的数值。简单的前后对比很难得出真正的项目效果,由于无项目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往往很难科学描述,有效的做法是在该收益区域之外,找一个类似项目区的“对照区”,进行比较和评价。有无对比分析方法常常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得到满意的效果。有无对比法用于项目的效果评价和影响评价比较有效。

2.3 横向对比法

“横向对比法”是指同一行业内类似项目相关指标的对比,用以评价项目的绩效或竞争力。在项目投资控制中应用“横向对比法”,包含两个层次,一是项目内部各阶段投资控制情况的横向比较;另一个是该项目与其他项目指标和或限额指标之间的对比。

(1)项目内部各阶段投资控制情况的横向比较

通过编制各阶段投资对比表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反映出项目各阶段投资的变化情况。估算与批复估算、概算与批准概算、预算与批准预算、决算与批准决算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可以体现各阶段审查的效果。批准估算、概算、预算以及决算之间的横向比较,可以分析项目投资控制的效果。

(2)与限额指标或行业指标之间的横向对比

《电网工程限额设计控制指标》是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制定,具有较高权威性的造价控制指标。它可以作为主管机关核准项目时对申请报告的投资估算和投资概算的控制尺度。将项目的投资及技术经济指标与限额设计控制指标进行对比,可以反映项目总体的投资水平。

此外还可以将该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与地区性统计指标及省内相类似的工程进行横向比较。

2.4 逻辑框架法

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LFA)是美国国际开发署首先开发使用的一种评价工具,是应用矩阵式图形对项目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它将项目的关键要素组合起来分析其间的因果关系与逻辑关系,从项目目标、目的的确定及相应保证措施来评价投资活动,为项目策划者和评价者提供一种分析思维框架,从而达到对项目进行清晰描述、得出明确结论之目的。

逻辑框架法是一种概念化论述项目的方法,即用一张简单的框图来清晰地分析一个复杂项目的内涵关系,使之更容易理解。逻辑框架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结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关系,从设计策划到目标、目的的确定来评价一项活动或工作。其基本模式见下表。

表1逻辑框架的模式

层次描述 客观验证指标 验证方法 重要假定条件

目标/影响 目标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标的主要条件

目的/作用 目的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的的主要条件

产出/结果 产出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产出的主要条件

投入/措施 投入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投入的主要条件

2.5 因果分析法

项目后评价主要是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或者是项目竣工投产后,对影响(或决定)项目成败和实施效果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管理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监督检查。由于一些投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在此过程中,受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等外部因素影响,以及项目执行或管理单位内部的一些主客观因素影响,导致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可行性研究阶段以及勘察设计阶段预测结果发生一定的偏差,并对项目实施效果正在产生或已经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后评价时,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和建议,就需要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这些变化进行因果分析,即主要通过对造成变化的原因逐一进行剖析,分清主次轻重关系,以便于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或完善的措施和建议。

(1)因果分析的对象

(2)①对投资项目管理法规条例及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主要针对基建项目是否按照国家有关项目管理程序进行项目立项决策、勘察设计、资金筹措、项目招投标、施工组织管理、工程监理、竣工验收工作等环节进行分析。②工程技术及质量指标变化的因果分析。包括工程建设规模的变化、项目总投资及单项工程投资变化、设计方案变化、工期变化、资金来源及融资方式的变化、设备材料采购方式的变化等。③运营管理体制及经济效益指标的变化。包括项目运营管理体制的变化、电力需求与前期预测结果之间的差异、项目财务指标的变化等。

(2)因果分析的步骤

因果分析可采用因果图的方式来实现。在评价一个投资项目的工程质量或效益等方面的技术经济指标时,由于若干因素的共同作用,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管理过程当中,使得实际指标与前评估阶段预期的目标产生一定的差距,以至于影响到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或子目标。在这些复杂的原因当中,由于它们又不是以同等效力作用于实施效果或指标的变化过程,必定有主要的、关键的原因,也有次要的或一般的原因。在项目评价中又不能对上述这些原因泛泛地一概而论,而必须从这些错综复杂的原因中整理出头绪,找出使指标产生变化的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原因。

3、小结

本文根据后评价基本理论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适合电网工程的后评价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总结,目的在于提供比较多的后评价方法,从而在实际的针对特定电网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中可以有较多的选择余地。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 杜邦分析; 有用性; 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3-0041-03

一、引言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得到了长远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和企业参与到资本市场中,截至2014年2月,我国股票市场有效账户数已经达1.33亿。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家庭更多的倾向于通过投资基金间接参与股票市场,而在我们国家更多的家庭选择直接参与股票市场。因此股票市场的涨跌影响着众多家庭的财产收益。而在目前股票市场经历几年的低迷,投资价值凸显的背景下,研究股票市场的投资方法显得更具现实意义。

关于股价的分析方法,目前主流的有技术分析法和基本面分析法。技术分析法侧重于股票价格和成交量的研究,凭借历史经验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股价运行,分析过程以图表作为分析工具,因此也叫图表分析法。基本面分析法认为,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强,给股东的回报越高,相对应的股份价值越大,因此公司的盈利能力决定了公司的股价。该方法侧重于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从国内外的历史经验看,技术分析法适用于短线投机,基本面分析法适用于长线投资。因此基本面分析法显得更为理性,像巴菲特等众多投资大师都通过基本面分析法参与股市投资。本文也立足于基本面分析法,即公司的盈利能力来探究股价的运行规律。

二、理论分析

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该指标利用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之比来反映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而杜邦分析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评价系统,是典型的利用财务指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盈利能力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

理论上,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股份价值越大,该指标与股价成正相关。拆解后的三个指标分别为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三大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是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它们与股价也成正相关。权益乘数越大,所有者资本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小,企业负债的程度越高。只要企业的资产报酬率高于负债利率,企业更多地举债对所有者来说就可以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总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周转次数越多或周转天数越少,是企业营运能力增强的体现。该指标的上升往往是营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是总资产的下降所致,而营业收入的增长会给所有者来带来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销售净利率高表明销售商品的营业收入扣除所有费用后净利润的提高,往往通过企业商品毛利的提高或者期间费用的有效控制实现,而这也意味着企业所有者获取更多的利润,从而股份价值增长,股价上升。

三、实证分析

通过理论分析股价与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销售净利润率成正相关关系。下面进一步看实证的结果。在国内蒋贤品、鲁爱民等从定性的角度加以介绍和分析,直接利用杜邦分析体系和指标来评价和预测公司的价值。朱宏泉、舒兰等(2011)仅用回归的方法分析了盈利指标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并且没有分行业进行研究。因此分行业并且对财务指标投资有用性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是本文的创新与研究内容所在。

(一)样本选取

样本选取的时间跨度为2008年至2012年,在这五年中,上证指数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的牛熊市交替:从5 265跌至1 664,从1 664涨至3 478,从3 478跌至1 949。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市场总体表现对分析的干扰。同时,本文选取沪深两市18家旅游类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旅游行业属于弱周期行业,选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较大程度避免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对分析的干扰。本文中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以及股价数据来源于东方财富网和相关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年度报告。

(二)灰色关联分析

本文以灰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对各子系统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概念,意图透过一定的方法,去寻求系统中各子系统(或因素)之间的数值关系。灰色关联分析对于一个系统发展变化态势提供量化的度量,非常适合动态过程分析。在我国自邓聚龙于1987年首次提出邓氏关联度后,解决了许多过去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进行灰色关联度计算数列的量纲不同时最好作无量纲化处理,此外还要求数列有公共交点。为解决这两个问题,计算关联系数之前,先将文章先对数列作初值化处理,处理结果如表1所示。

四、结论

作为常用的综合性价值评价工具,杜邦分析通过将资产收益分解为利润率、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以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各个不同方面和变化因素,为公司管理者改善经营业绩、投资者更好地判断公司的价值及变化,提供了一种简洁、有效的方法,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以A股旅游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杜邦分析的核心指标和股价的相关性。结果发现:

1.杜邦分析在投资中存在有用性。股价波动与公司的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和销售净利率存在相关关系,这也符合资产内在价值评估理论。

2.三大指标中权益乘数和资产周转率的有用性比较强,销售净利率有用性较弱。这说明资本市场能较好地反映公司的风险程度以及盈利能力,但对企业资产运营能力反映较弱。这符合证券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证券投资主要考虑企业的风险和收益,而企业的资产运营能力不是关注重点。

3.杜邦分析中的三大指标能在证券投资中呈现较强的有用性,一定程度说明我国证券市场正趋向成熟并发挥价值发现的职能。作为投资者应当践行价值投资的理念,在充分运用杜邦分析等方法分析企业的财务数据后再进行投资配置。

【参考文献】

[1] 蒋贤品,祝锡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扩展形式及其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6(5):65-66.

[2] 鲁爱民,陈锦辉.实践中对杜邦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修改和运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7):73-75.

[3] 朱宏泉,舒兰,王鸿,范露萍.杜邦分析与价值判断――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1,23(10):152-160.

[4] 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85-100.

[5] 严若森.公司治理评价及其灰色关联分析[J].技术经济,2009,28(7):114-120.

篇12

一、医院建设项目特点及绩效评价

1、医院建设项目特点。医院的中心任务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并承担应急、救灾等社会公益事业,医院所提供的医疗服务是为特定群体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务。

医院建设项目主要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属公益性项目。与企业投资的建设项目相比,医院建设项目投资的主要目标不是“未来净收益的最大化”,而是以提供先进的医疗保健服务和疾病预防控制服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等社会效益为目标。

2、绩效评价。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是通过对数据的采集、整理、分类与分析,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有关评价标准,对项目决策、准备、实施、竣工和运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或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的活动。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对比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找出差别和变化,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得到启示,提出对策建议,达到提高投资决策水平、改进项目管理的目的。

二、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西方发达国家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的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我国关于建设项目绩效评价的工作刚刚起步,绩效评价指标很不完整,没有形成分行业、分类型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可供参考。本文根据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以及医院建设项目的特点和使用运行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到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性,从管理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可持续发展绩效四个方面,并利用项目全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一套多维度多层次适合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三、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和采用科学方法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要以绩效评价理论为指导,各指标的概念要科学、确切,全面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的管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2、全面性。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全面、完整地选择医院建设项目的全过程各类指标,从各个侧面、各层次去评价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水平。

3、可比性。建立的指标体系必须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共同属性,不仅能在所有医院之间可以对比,同一医院在不同时间上也可比较。

4、可操作性。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了能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指标选择要简明扼要,目标概念清晰、数据来源易于采集,评价方法简便易行。

四、医院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框架

1、评价指标的建立。在国内外大量文献、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卫生部部属(管)单位基本建设管理(试行)》、《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的指标要求,我们从管理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绩效四个方面选出最能反映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26个指标。

第一,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这主要反映建设项目从事前到事后的完整生命周期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该指标主要评价对项目建设进行的管理绩效,包括立项决策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项目档案管理。

第二,经济绩效评价指标。医院建设项目是一项社会公益设施,一般不以获利为目的,其本身产生经济效益不多,所以从投入资金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评价。

投入资金指标的组成因素: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金额÷计划投入金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到位情况。

自有资金率=自有资金总额÷投资资金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构成。

资金使用率=实际使用金额÷实际拨付金额。该指标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率。

经济效益指标的组成因素:

投资计划完成率=投资完成额÷计划投资额。该指标反映项目计划投资完成情况。

投资收益率=年平均净收益÷投资总额。是衡量建设项目投资的盈利能力水平的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投资总额÷年现金净流量。该指标反映项目投入使用后,以每年取得净收益来回收原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回收期越短,投资效益越好,风险越小。

工程成本节约(超支)比率=(项目实际成本总额-项目计划成本总额)÷项目计划成本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工程造价,负数表示工程实际发生的成本低于工程计划成本,节约了资金,反之亦然。

基建结余资金占有率=基建结余资金÷实际完成投资额。该指标反映项目资金使用的效果,占有率越低资金使用的效果越好。

资金交付使用率=本期交付使用资产÷本期基本建设投资完成额。该指标反映已完成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中,有多少形成交付使用资产。

第三,环境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主要评价项目在建设过程和项目建成后对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影响的分析。

环保投资比率=环保投入总额÷项目总费用。该比率反映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

主要污染物处置率=对主要污染物处置数量÷产生主要污染物总量。主要污染物有污水、废气、噪声及医疗废弃物等。该比率考评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主要污染物的治理与控制效果。

第四,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价指标。该指标要素是评价项目实施后,对人、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可持续影响,并与立项时所预测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或项目实施前相对比,评价其影响程度,其中包括发展能力指标和社会效益指标。

发展能力指标考察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衡量项目发展的状况,其组成因素主要有:

收入增长率=(本年收入-上年收入)÷上年收入。收入增长率高表明项目建成后,医院经营管理好、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能力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该指标反映项目每年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及偿债能力。

资本积累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该指标反映项目所有者权益增长速度,如果比率高说明项目自身的发展势头良好。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度总资产÷上年度总资产)-1。该指标反映项目总资产的变化情况,如果增长率比较高说明项目自身积累速度较快。

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后对基本医疗服务设施条件改善、公众卫生保健、整个社会的贡献程度以及对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水平提升的程度。

2、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根据各类指标对评价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我们对各类指标通过权重体现其重要程度。权重系数的大小,决定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而各个指标权重的大小及其变化,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使其能充分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项指标的引导功能(见表1)。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的多个组成因素,使其形成一个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从而把一个总体目标系统分解为多个分目标。

3、绩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由于医院建设项目绩效的评价多具有不确定性、主观性和模糊性,且部分评价指标是难以量化和界定的。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医院建设项目的绩效作出综合评价。具体步骤:第一,选取评价指标和评语,设U为评价指标集,由一系列的评价指标构成,即每层的各个评价指标,U={ U1,U2,U3,…,Um}。设V为评语集,表示被评价项目的优劣程度,根据实际需要将评语等级划分为好、良好、一般、差,即V={V1,V2,…,Vj}={好、良好、一般、差};第二,构造评判矩阵。用W={W1,W2,…,Wn}来表示第一层次各因素的权重集,其中Wi表示第一层次中第i个因素的权重,代表第i个因素在第一层次中的重要程度。第二层次的权重集用W={Wi1,Wi2,…,Wim}来表示,其中Wij表示隶属第一层次第i个因素第二层次中第j个指标的权重。第三,确定模糊算子。模糊数学评价的基本模型为B=W×R。其中R表示评价指标与评价等级间的模糊关系,B表示被评项目与评价等级间的模糊关系。第四,评价结果分析。使用最大隶属度法,取与评价指标的最大值相对应的评价元素为评价结果。

R=r11,r12,…,r1mr21,r22,…,r2mrn1,rn2,…,rnm

4、绩效评价结果的等级(见表2)。

经过以上的步骤,可以分析医院在项目建设决策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出问题的症结,制定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篇13

一、加大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审计力度

投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在我国由于投融资体制改革进程缓慢,投资主体单一,投资管理机制不顺,职责不清,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致使我国基本建设活动中因决策不当而造成的投资效益低下、损失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有的项目前期论证工作不从实际出发,完全服务于领导意志,背离社会发展实际需求;有的项目前期调查深度不够,数据收集和方案比选水平低下,决策方案不能适应市场条件变化,投资效益难以发挥。

对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进行审计,要发现项目投资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揭示其中存在的体制性缺陷,明确决策各方的责任,促进各责任主体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视,从而提高项目决策与投资管理水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和审批阶段。对项目前期工作的审计可将重点放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和审批环节上,即开展可行性研究审计。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工作主要包括技术论证和经济论证两方面,针对目前投资审计人员构成特点,现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审计可以将经济论证的评审作为侧重点,审计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熟悉科学、规范、完整的效益指标体系,通过审查可行性研究工作中的数据采集鉴别,项目财务经济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经济参数的运用以及不确定分析等方面的情况对可行性研究中的经济论证发表审计意见。在技术论证方面,可以适当引入相关的工程技术专家进行评价和鉴定。可行性研究审计实质是一种事前经济效益的评审,通过与项目后评价审计的相互结合,有效评价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二、全方位监督项目建设实施过程

本着一切有利于项目建设的原则,注重从规范和完善建设项目内部控制制度,外部建设管理体制以及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的经济责任约束机制等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是搞好政府项目投资绩效审计的关键,也体现了投资绩效审计的最终目标。基本建设投资领域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出现,项目建设法人责任制的实施,无标底招标等新型招标模式以及工程实物量清单计价方法的引入和逐步推广,项目建设监管环境日趋复杂和多变等。在新形势下,投资绩效审计不能仅限于查处多少违纪违规问题,核减多少工程价款等层面,而应在真实性、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揭示并深入分析基本建设投融资体制、项目建设经营管理体制、投资法律法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投资主体多元化展开的审计近年来,国家在众多产业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中逐步向民间资本、境外资本开放。在该类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投资项目审计中,应坚持一切有利于项目建设和尽早发挥效益的原则,重点审查是否存在因对各投资主体的权责利界定不清,导致资金拨付不畅,令出多头,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造成损失浪费等问题;国有资本的安全和收益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存在片面追求个体效益而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等。揭示我国在投融资体制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加强对项目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和外部监管环境的评价规范完善的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和制度是保证项目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投资绩效审计要对此予以重点关注,并为理顺项目建设内外部约束机制、改善项目建设外部环境发挥审计的特有作用。在项目建设管理方面,项目内部实施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以及财务支付制度;项目外部则有监理制以及财政、建设、质监、环保、纪检等多个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审计的目的是:落实项目是否真正实现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法人是否具备项目建设管理的一定条件,是否存在地方行政首长超越职权范围,干预工程建设,随意变更工程设计和进度,控制工程价款的支付,使项目法人责任制名存实亡;落实项目是否制定并严格遵循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防范制度;落实项目在招投标过程中是否存在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为了本地区、本系统的局部利益,变相垄断,排斥或限制潜在投标人,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扰乱建筑市场秩序的行为;落实政府监管部门是否因职责交叉不清,约束机制不完备而导致监管滞后或监管不力;落实行政执法部门是否借执法之名向建设项目违规收取费用,加重项目建设负担的行为。项目建设管理体制审计应置于社会主义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注重从宏观面上提出对加强项目管理的有影响力与指导意义的审计建议。

(三)在以项目建设单位为审计主体的基础上,适当对与项目建设直接相关的单位进行延伸监督除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建设监管部门外,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工程监理、招标、造价咨询等市场主体也是我国基本建设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这些市场主体在所有制性质、管理体制、经营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投资审计中,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适时对与项目建设有关的经济主体进行延伸审计,不仅有助于对项目建设单位财务收支情况的验证核实,还可使审计人员及时把握基本建设领域内诸如勘测设计收费制度改革,工程施工承包管理方式变革等的新动态、新特点,为正确分析和解决基本建设投资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思路,并从客观上促进相关市场主体责任约束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促使其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职业操守。

(四)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做好工程造价审计现阶段,建筑市场领域弄虚作假、高估冒算、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因此,搞好投资绩效审计离不开对工程造价的核实。长期以来,我国施行的按施工图工程量套用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定额文件确定工程造价的方法存在着诸多弊端:一些工程计价定额严重偏离社会实际成本水平,无法反映个别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不利于建设市场的技术进步;工程造价的确定复杂,人为因素大,影响编制质量甚至容易滋生腐败。随着国际通行的工程实物量清单计价法的引入和推广,我国的工程计价定额制度也在酝酿着重大变革。针对这些特点,工程造价审计应坚持尊重市场价值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更好地把对工程资料的审核和现场实地勘察相结合的基础上,及时把握因政策变动而调整的定额、取费标准;各类建筑材料价格的市场变动情况;采用新工艺、新设备而引起的建设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加强对菲迪克合同条款、工程实物量清单计价方法、无标底招标等新兴事物的学习和研究。

篇14

1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的投资估算

1.1投资估算方法

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投资估算方法可以按照管道建设特征分为三类,以下将分别对其进行介绍:

1.1.1依据单位吨千米输量。由对以往工程的分析获得,将已经建成的不同输送距离、输量管线的工程总投资除以管道年周转量,即可得到已建工程的单位吨千米输量投资额,将其作为单位量,新管道工程的投资即可通过此单位量与工程年设计周转量相乘获得。运用这种方法所得投资估算结果往往与实际偏差较大,且收集已建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资料也存在一些困难,故仅用于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评估工作;

1.1.2依据数量规模估算。与第一种方法类似,这也是一种根据已建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估算待建工程的方法,其计算公式如(1-1)所示:Y2=Y1(x2x1)nf公式(1-1)两项工程的管道需为同一类型,其中,Y2代表待建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投资估算值,Y1代表已建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投资实际数额;X2代表待建管道年设计周转量,X1则代表已建管道年设计周转量;n为规模指数,f为综合调整系数,包含不同时间、地点的单价等费用变化。

1.1.3分项类比法。同样是利用已建长距离油气管道输送工程估算待建工程的算法,但其需要将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科学划分,包括线路工程、站场工程、输电线路工程、通信工程和其他工程,而后以各个分项分别进行估算。在待建工程与已建工程管道口径相同的情况下,分项类比法的估算精度较高,可用于项目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估阶段。

1.1.4依据吨钢材指标估算。在长距离油气管道原材料中,钢材占据百分之七十左右,而管道总重量与管道总投资之比近似为一固定常数,故在估算过程中可按照吨钢材投资指标直接估算待建项目投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且具有一定的准确度,是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投资估算的主要方法。

1.2总投资估算

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总投资估算可分为建设投资估算、投资方向调节税、流动资金估算、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资金筹措与使用等部分。其中,基本预备费是建设投资估算的主要依据,其计算公式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基本预备费率,基本预备费率一般取15%,建设投资估算包含了管道工程建设中各项基础设施与必备管理费用,是总投资估算的基础;流动资金估算因其灵活、多变的特点,一般采取分项详细估算法,等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值;总投资估算便是将建设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流动资金、建设期贷款利息相加所得。项目资金筹措则是考虑复利计算法,每年计算利息,并将其纳入财务费核算中。

2长距离油气管道工程的财务评价分析

2.1成本分析

成本费包含多个方面,其中燃料费、动力费依据当前市场价格进行确定;输油损耗费依据管道油气输送总量经验计算;折旧费采用平均年限法,限期二十年;作业人员工资则依据过往管道工程作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进行预算。在经营期内,油气管道工程还会产生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摊销费及其他管理费)、财务费及销售费,其中无形资产摊销以十年为限,递延资产期限则为五年。

2.2财务评价指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