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范文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教学常规工作精细化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2―0035―01

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就是将教学管理工作做到精密、细致的程度。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深化和延伸,精是态度,细是过程,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精品。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效果,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

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渗透精细管理理念

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精细常规管理抓起。学校要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关键是要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客观、合理、科学的教学常规管理体系,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精细化常规管理抓起。制度化、序列化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校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细化目标,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制度建设是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以制度育人是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和管理规章要科学、全面、有序、实用,包括备课、讲课、听课、批改、辅导、考试、教研、奖惩、队伍建设、养成教育、读书学习、健康艺术等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教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师、教辅人员的职责规范、考核与评价方法等。在规章制度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借鉴、健全和创新。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格局。

二、层块管理权力下放 ,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要求层层完善、系统健全。学校犹如一台大型机器,这台“机器”的运行全靠各部门、各年级、各教职员工这些“零部件”作用的充分发挥。学校实施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必须实行细化分层、分块管理,落实层块权责,才能获得管理的更高效率。校长授权于中层管理者和每个教职员工,激发全体教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等岗位责任制,使教职工真正成为管理的一份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管理位置,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使学校与教职工融为一个整体,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获得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最佳效率。

三、深入精细管理调研,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优化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的过程。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研究,学校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带课、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班队活动、学情分析会、学困生转化会、安全教育会、毕业班工作会、家长会、教师座谈会等,多听教师、学生、家长内心深处的呼声,将教育教学规范管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作为中心议题,从问题抓起,哪里有问题,就研究到哪里,解决到哪里,集思广益,讨论研究,做到把握问题有精度,解决问题有效度,执行决策有力度,分析问题有深度的调研,这样就不至于使管理的路径堵塞,就能使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不断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全面实施精细管理

教学常规工作没有考评,教职工就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工作的开展与创新就不能很好推动。为了调动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必须制订具体细致、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考核制度,抓好“定量”与“定性”的考核。既要考核过程,又要考核结果,使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合理,促使教职员工在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制度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达到预期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效能。我校制定的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以积分形式进行精细化量化评比,对在各项工作中表现优秀教师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对成效差、工作不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进行跟踪,年底考核中适当扣分。各部门将各阶段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并将常规检查的具体情况,细化为考核分数,纳入教师年终考核范围,考核的情况将作为教师评优选先、职称评聘等的重要依据,通过这种考评机制把教学常规工作具体落到实处。

篇2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精细化管理成为我国企业经济发展的必要选择。同时在我国的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中,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不断被管理者引用。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要求教育管理分工的明确化和服务要求的精细化,是学前教育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幼儿园管理也要在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下,创新管理观念,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重视幼儿园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利用优化管理理念为幼儿和家长服务,以此实现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管理者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

幼儿园的管理者对教师日常常规教育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检查管理不够彻底,未做到监督管理工作的常规性和持久化。同时幼儿园教师并未把幼儿园常规教学理念作为一种自发性的行为习惯,对常规教育工作的态度不够积极,导致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出现滑坡等问题。

(二)幼儿园老师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认识不够彻底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日常的教学活动的过度重视,注重利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忽视日常的教学管理,忽视常规性的日常训练。同时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日常活动时随意性强,随意减少幼儿的游戏活动等时间,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缺乏坚持不懈的工作态度。

(三)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不高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内容的把握力度不够,对工作重心的认识不准确,无法科学安排管理幼儿的日常教学活动,日常活动的衔接不够合理,存在等待现象,浪费活动时间,导致幼儿的消极学习心理。幼儿园教师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行为还存在不足之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相脱节,教师的专业管理水平有待于提高。

(四)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整合不够科学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之间的界限划分过于明显。每个班级的保育员认为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就可以了,这一想法直接导致了班级内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保育员参与教育管理的观念不强。此外幼儿园教师和保育员之间的沟通不足,造成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不规范。

(五)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在制定幼儿园教学管理常规化方面制度不够完善,常规化教学管理方案不适宜,幼儿园老师和保育员的保教配合不规范。教学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精细化,造成对幼儿园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

二、以精细化管理理念指导幼儿园管理的有效策略

针对幼儿园管理存在的问题,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实现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思想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一)加强精细化管理思想

幼儿园教师要全面认识到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识教学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以精细化管理理论作为指导思想,规范日常的教学活动,建立正常的班级教学秩序,重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合理安排幼儿的游戏和集中教学活动时间,动静交替,以此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管理者要重视教学过程,精心安排各项管理工作

1、幼儿园管理者要高度重视教学过程的管理,从教学的细节出发,把日常教学活动的管理责任精细化、明确化,适时调整教学管理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质量的提高。

2、幼儿园的行政人员要认真做好检查工作,将检查责任精细化,在日常的检查工作中注重细节的检查。幼儿园管理者可以利用浸入式和跟踪式等检查方式,将园长和副园长组成管理检查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本园的各个班级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了解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及游戏活动的具体过程,从而全面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再对教师和保育员进行协调沟通,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指导其规范教学行为。

3、此外,还要实现保育员保育工作的精细化,对保育员的保育工作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要求保育员要严格按照规定完成每项保教任务,并保证教学质量,明确保育员日常的工作重点,规范保教行为,主动配合教师做好教学工作。

(三)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的重点在于贯彻落实对工作过程的监督管理。这就要求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日常的操作行为,建立以日、周、月为单位的考评制度,认真记录每个班级教师和保育人员的日常教学行为,并针对教师和保育员的具体表现进行客观的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将教师和保育人员日常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精细化,注重细节管理,促使教师和保育员规范实施日常教学活动。

(四)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

幼儿园的管理者要明细对各个教师和保育员的责任,教师和家长之间要协调合作,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每周的幼儿园工作会议制度,总结教师每周的教学行为,对表现优秀的教师和保育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支持。贯彻落实幼儿园幼儿教育计划,完善幼儿园管理责任制、奖惩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每个教师要坚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从而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五)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

1、幼儿园师资力量的提高也是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幼儿园要想提高服务水平,必须要加强对每个教师的政治思想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把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本园的重点工作,教师要树立高职业道德素质,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要立足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对教师和保育员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业务培训,派遣教师到北京、深圳等地方学习。同时利用双休的时间聘请幼教专家来本园对教师和保育员进行教学工作指导。教师和保育员要合理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和发展目标,及时总结个人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2、此外还要注重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保持和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认真分析和研究每个幼儿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计划,通过家长委员会的方式来审核教师和保育员的教学计划和落实情况,也可以利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家长对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建议。教师和保育员充分发挥家长资源,通过开展幼儿园亲子活动等方式来增进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更新家长的教育观念。教师要积极开展家访工作,密切家园联系,制定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六)重视日常教学活动和教育质量

在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细节,要贯彻落实日常的工作计划。每位教师和保育员要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注重细节的组织,明确每个环节中保教工作人员的具体内容,巧妙安排过渡环节的内容,从而实现教师和保育员日常工作的规范化,保证幼儿一日活动有序开展。同时教师要重视教育质量,并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的规划中,通过多种教学方式,丰富日常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必须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导思想,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精心安排各项管理工作,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制定适合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教学方案;建立健全的监督管理机制和组织机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水平,以此实现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初晓玲.浅谈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J].东方青年华夏教育,2010(01).

[2]徐雅洁;张伟.落实精细化管理,提升幼儿园管理实效[J].教育科研论坛,2011(09).

[3]魏迎庆;陈蔷.实施精细化管理,促进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J].天津教育,2012(10).

篇3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管理;精细化职责;规章制度;过程;教育质量

我国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由最初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逐渐向精细化管理转变。精细化管理直接影响着一个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提升幼儿园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实现打造精品幼儿园的目标。精细化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需要管理者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周全,精心设计每一个步骤,并让全体教职工全面理解和贯彻执行精细化管理的相关理念,把这些理念渗透到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以此来实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

一、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规范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要实现幼儿园工作的精细化管理,我们需要深入幼儿园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用真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护航。孩子们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我们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感受到家的温暖和教师的关爱,并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要让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形成精细化管理的共识

精细化的管理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首先,管理者要让每一位教职工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份子,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做出明确的划分,比如说班主任要负责自己班级的一切事物,谁组织校级活动谁负责活动的全部环节和内容等,使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成为一个有凝聚力、团结奋进的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团队。这样,每一个人都能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激起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成就感。其次,倡导各位教师把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中,通过对精细化管理理念的不断学习和研究,将这些理念知识大胆地在教学管理中进行实践,并通过实践过程不断地反思、总结、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实现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目标,使教师的保教质量不断提升。

(二)从小事入手,明确每一名教职工的具体职责

幼儿园管理无小事。无论幼儿园的规模大小,我们都要有长期的发展规划、短期的教学目标以及幼儿园的办学理念和思想等。作为一所幼儿园的管理者,进行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从教学目标入手,细化每一个目标,把每一个教职工的工作职责明确到位,层层签订责任状,使幼儿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使每一个教职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各负其责,团结在一起,通过默契的配合,共同实现幼儿园的蓬勃发展。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

一个成功的管理模式需要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来进行约束,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关的考核方法来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使整个幼儿园的管理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发展。比如我们可先通过岗位需求来进行考核,竞聘上岗,然后在全园实施岗位自荐、班主任选择教师等优化组合形式,使每个教师感受到工作的压力和责任,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以为做好全园的保教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还要制定奖惩制度。不管你在什么工作岗位,只要有工作就要有明确的考核奖惩办法,用考核来保障制度和精细化管理的进一步落实。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让制度成为搞好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依据,而不是一纸空文。比如在每个学年的年度考核和评优活动中,我们都会秉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将每一个教职工的日常工作业绩张贴出来,采取自评、互评和领导、家长推荐相结合的形式,推举出真正优秀的教职工,从而让干得好的教师体会到工作的成就感,激励他们继续努力,让没有获得优秀的教师自觉查找自己工作中的不足,继而不断改进自己,提升自己。

二、重视精细化的过程管理

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除了制度上的责任到人之外,还要注重过程上的管理,只重视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以,作为幼儿园的管理者,我们也要重视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一)对教职工工作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是繁琐而细致的,教师对幼儿一整天的生活都要进行细致周密的安排,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位,环环相扣,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同时管理者也要对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进行阶段性的考核、公示和记录。另外,管理者还要抓好教师开展的每一项教育教学活动。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以及课后的总结和反思,每一个环节都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面和谐发展。把教育教学的每一步都做扎实了,教育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

(二)对幼儿常规生活学习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我们要加强对幼儿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生活习惯。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对孩子们一天的生活和活动的开展进行精细化的管理,让幼儿在学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发展良好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对幼儿进行卫生教育: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和别人共用毛巾;教育孩子们讲礼貌、学文化,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我们必须用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理念武装自己,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幼儿园管理的要求、标准和目标,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投身到幼儿教育工作中,让孩子们因为精细化的管理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让幼儿园工作质量因为精细化的管理而不断提升。

作者:高素环 单位:中国人民92676部队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王创业.浅谈如何做好公办农村幼儿园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17).

[2]姜冬玲.加强幼儿园管理,提高教育质量[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3(20).

[3]陈红江.浅论幼儿园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篇4

理;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 G4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4—0022—01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以制度建设和民主管理为主要的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要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这就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把本职工作做到位、尽到职,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

一、 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把好思想关

全校师生要确立“精细化”的理念,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既有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又有利于个人改变做人做事的不良习气,从而树立良好的学校声誉、师资形象。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必须全员参与,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展开以“摒弃落后、追求卓越,实现教学新突破”为主题的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全体教师要通过排查教学上粗放、盲目的现象,认识到高耗低能的危害;改变精细化管理就是将细节抓“死”,将人管“严”以及“只要考试好,不要拘小节”等的错误观点。班级要利用班会、晨会课对学生宣讲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充分利用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图书角等阵地,营造精细化管理的氛围,建设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

二、 强化目标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明确的目标

目标的引导是现代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作为管理者,首先应该对学校的未来有明确的规划,作为教师对未来的职业应该有明确的规划,将学校的规划与个人的规划结合起来,就可以将教师和学校紧密地结合起来,如果教师能将自己的发展与学校的命运联系起来,使之形成一种文化,这样的文化就形成了效应,就能促使学生健康稳定发展,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了目标的引领,教师就会把学校当作精神的家园,会在学校这块沃土上耕耘。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想让教师幸福,最好的办法便是把教师引到娇艳的路上来,教师一旦能与学校荣誉共存将是学校一大兴。

所以,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应该明确各种目标,制定各种详实的可操作的计划,从大的方面到细化的工作,应该统筹安排,科学细致合理地安排规范教学管理,这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只有这样,学校的管理才能落实到实处。

三、成立领导组织,强化绩效考核

篇5

关键词:教学管理;高校;精细化模式;策略

G647

精细化管理模式融合了文化和理念两个要素,可促使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得到提升。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础就是人本理念,遵循严、细、准、精的原则,最大化教学管理效益。对于高校而言,精细化管理的水平与质量与服务、教学、教育等方面的质量有着密切关系,是学校形象与校本精神的真实反映,所以校领导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发挥其种种优势,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一、高校教学管理应用精细化模式的优势

1. 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内容不仅包括优化细节和流程,还包括明确教学管理目标及落实管理人员的责任,奖惩结合。利用精细化管理模式消除粗放式管理的种种弊端,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指出教学管理的义务和责任,促进管理的规范化。

2. 提高教育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高校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项素质就是精细化意识,同时要在此基础上有效融合管理手段与管理制度,不仅能考量和提升其专业素质,还能运用信息化、数据化手段使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高,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展开。

3.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的特征之一就是系统性,精细化管理在高校管理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相协调的过程中可发挥自身的行动导向作用,结合教学制度的约束教学管理工作,提高其秩序性,提高学生在教学管理活动中的参与积极性,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保障教学管理效率与教学质量。

4.明确落实教学管理责任

高校教学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设计岗位工作,管理者通过明确自身的权力义务与管理责任可提高工作计划的规范性。管理者要完善教学管理责任制度,向具体的部门、个人落实教学管理责任,发挥管理与监督职能。

二、高校教学管理应用精细化模式的策略

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精细化模式的重点并不是细化处理所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应注重不同管理程序与管理环节间的良好对接,通过制度化约束与柔性管理的共同作用使教学管理的实效性提高。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与教学管理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人本理念,调动学生的W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1. 常规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精细化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常规教学必须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突显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通过增进师生交流与配合,使高校教学管理具有更高的有效性。除此之外,不同流程间的配合在常规教学中同样非常重要,不仅要利用教学管理制度来指导教学流程,还要将停调课制度与学籍管理制度等作为教学管理的依据。为了将精细化管理的内涵融入常规教学中,高校在管理学生的学习等方面需针对学生的类型采取不同方法,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精细化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所以高校管理者要全面了解市场需求,结合社会人才培养趋向设置教学课程。在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从课程改革的本质核心入手,掌握学生的专业特点与发展情况,建立健全课程体系,科学划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在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培养各方面能力。除此之外,各高校要认识到自身在课程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优化公选课内容,使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需求,同时要注重选课模式的精细化,提升教学效果。

2.质量监控与管理创新的精细化

精细化质量监控主要体现在视觉管理方面,为实现精细化管理,高校可以公示预期目标,具体而言,可通过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将其应用于教学质量监控中,使质量监控效果得到强化。结合网络技术和图表数据分析找出可客观衡量高校教学管理现状的指标,在处理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督导完整的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教学管理情况。

教学管理主张事前管理,目的是“防患于未然”,其管理目标并不是事后补救,所以要加强重点教学项目管理工作的处理。精细化高校的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为过程化管理重点项目与构建教务网络管理系统。过程和管理重点项目不可一蹴而就,学校要为教师提供具有丰富教学资料的可视化网络平台,方便其搜集与完善课程资料,在课堂教学中增进与学生的互动。开发教务网络管理系统时,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借助有关的信息化技术与软件精细化安排学生的课表编排、实践教学、网上选课等内容,达到高效管理的目的

3.人才培养与考评机制的精细化

对于学校而言,人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精细化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确定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核心地位,秉持现代化教育理念,制定柔性管理制度,并且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实行,使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到满足,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氛围,贯彻落实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要根据预定计划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教学管理考评机制的精细化,完善考核评价制度的关键就是体现考评的现实意义,有效调动与发挥高校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解决传统考评机制的种种问题。要尽量全面、细致地细化考评标准,健全考评机制体系,制定多元化的考评标准。针对不同的考核评价对象构建相应的考评反馈机制,利用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落实奖惩措施,发挥考评机制对教学管理的激励和鞭策作用。

三、结语

总之,为推动高校的教育改革工作,高校管理者必须有效开展教学管理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模式结合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将其应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可弥补传统教学管理方法的不足之处,实现教学管理的创新。管理者要结合高校的具体情况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各环节对接良好,从而有序进行高校教学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崔凤珍,崔海波,陈宪明. 高校二级学院实施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探讨[J]. 教育探索,2014,(3):96-97.

[2]刘存福,杨贵雄,刘俊红. 基于web的高校教学与科研精细化管理模式研究[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12):18-19.

篇6

【关键词】学校 精细化管理 策略 意义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255-01

一、概述

目前,有很多“基本合格”学校就是管理不精细所致。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应该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原则及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因管理不细致而带来的多方面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在于把学校建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和道德共同体,同时学校精细化管理还始终是处于主动建构的动态过程中。在新时期,时代赋予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这也是家长们对学校的期望。通过学校精细化管理,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就是精密细致。我国古代就有“精益求精”这个词,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从现代意义上说,“精细化管理”之说来自于大企业,其中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它对企业的最大贡献。

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否适用于学校呢? 分析表明: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统一的,不存在矛盾。精细化在实施之初,多是一种规范与引导,因为“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久而久之,在约束之下的行为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此时就会降低管理的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彰显出了精细管理的人性化。

从近几年学校引入精细化管理的情况来看,其特点就是关注细节、追求精致、重视过程,其目的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的学校“琐事”,严谨、细心、精致地做好。所谓的“精”就是要求学校在制订计划、确定目标、分解工作等多个方面突出重点,把握好方向。“细”要求学校管理要从每一个小环节着眼,覆盖每一个细节,坚持“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理念。

三、农村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明确管理细节,树立起细节决定成效的理念

精细化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是思想观念问题。精细化管理不是喊喊口号、唱唱高调、开几次会;而是要循序渐进、遵循规律。学校领导和教职工要消除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的心理;不可以搞形式主义,要从小处入手,坚持将小事做细。一是具体要求,便于操作;二是健全计划,狠抓落实;三是规范程序有据可依;四是环环相扣,一环不让;五是重点突出,抓住中心;六是奖惩分明,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校长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副校级干部各自管理一条主线的工作。学校的每一位领导都要团结协作,积极配合,明确责任,在此基础上共同推动学校整体工作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2.加强对师资队伍建设的精细化管理

学校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关键是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有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对教师队伍进行精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学校每周都要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重点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在教师队伍中倡导“立高尚师德,树教育新风”,多开展以“无私爱心培养学生”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

(2)结对子,压担子,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学校的青年教师应该为自己制定出一个“三年成长计划”,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以教研组为单位,落实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充分发挥出中高级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结对子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师间的业务学习与交流,让年轻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考核。学校每年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目的是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另外,还应该组织青年教师经验交流会,多举办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活动。鼓励青年教师参加业务学习与进修,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创新意识,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努力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

3.加强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提高教学质量任何一所学校,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提高办学质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章立制。首先,创新就应该把常规做到极致,但是又不能只满足于把常规做到极致。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做到狠抓落实,由此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方面,要研究、制定出学校各项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条例,以及学生学习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开展学法研究。对于学法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指导学生科学学习,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开展学法的指导,可以深入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4.保持管理的条块清楚,层次分明,展现出精细化管理的具体要求

(1)在教学工作方面,要抓好教材的再学习、再研究,引领教师疏通教材,把握教材,做到深度与宽度的有机统一。以规范备课为切入点,提高集体备课水平,打造高效课堂。具体策略为: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突出学生特长,让学生会学习,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

(2)在德育工作方面,要以德育处、各班主任为工作主体,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形成德育活动主题化、系列化、生活化的机制。抓好学生的常规要求,进行分层督导、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及时排查学校、班级或年级在某时某地、某个人群中存在的问题,将问题彻底解决。班主任每个月都要开月例会,既可以强化班主任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能发现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篇7

教师授课质量测评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毕竟不同于企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作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不能完完全全、原原本本地移植到高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来,而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善加利用,以期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管理效果。

一、精细化管理的概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一种管理文化,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1]。“精”是指做精,求精,追求最佳、最优。“准”是指准确、准时。“细”是指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严”是指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精细化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最佳[2]。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调和持续运行。即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简单的事情流程化;把流程化的事情定量化;把定量的事情信息化。

二、教师授课质量测评精细化管理的方法

(一)明确管理标准,细化工作流程。教师授课质量测评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对教师授课各a个环节的情况进行评价,为教学管理部门实施教学管理提供客观的依据。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标准作为授课质量测评精细化管理的标杆。要避免受“模糊文化”的影响,按照“细化、量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适时化”的要求,制定各个环节管理所要达到的要求。其中,量化管理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能够量化的环节要尽量科学制定数据标准以供考量,便于检查监督过程中进行“对标”。同时还要细化各个工作流程,加大监督力度,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各个环节都能达到预定标准。

篇8

[关键词] 幼儿教育 精细化管理 措施

幼儿园日常管理工作要强调精细化管理的措施,将精细化管理原则渗透到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之中,搭建起园内外共同管理的桥梁,为幼儿设置更为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本文重点分析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建议。

1.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化管理首先是作为现代企业管理概念出现的,将这种管理理念应用于幼儿园管理中必然会使得幼儿园管理出现全新的局面。幼儿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模式,面对的是年龄更小、更需要呵护的群体,因此精细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幼儿园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专家所接受,可以说精细化管理就是幼儿园内部急需实施的先进的管理文化和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对幼儿园文化行为的建立方面,有着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幼儿园自然就能够从管理细节方面得到好评,并在长期的精细化管理过程中沉淀为一种管理制度、一种常态管理机制,就会使幼儿园管理和服务成为一种品牌,就会提高幼儿园内外部的公信力,从而推动幼儿教育得到更好地发展环境和市场竞争力。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做到“事无巨细”,而是应该全面地进行组织、梳理、监督、控制,进而形成有效的细节管理控制,并变成新的标准、规则和机制。[1]

2.幼儿园日常精细化管理措施

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对幼儿的安全、食品、游戏、教学等多方面的日常化管理几乎包括了幼儿园管理的所有层面。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精细化组织

日常化管理要有精细化的组织结构,精细化的组织结构能够使得幼儿园内部的所有工作都有迹可循,能够人人尽其则,保证管理的实效性。精细化组织的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明确的精细化分工。从教育教学、家长沟通、卫生、安全、档案等日常机构着手都要设立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并进行明确的职责划分,避免出现管理漏洞。例如:当前很多小型幼儿园也认识到了精细化组织的重要性,往往会在设立“班级主任”的情况下,再次设立“生活老师”,将幼儿生活与教学划分,保证工作管理的完善性。当然,这种简单化的划分还是不够的,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精细化的组织设计,并及时进行负责人的公布,保证制度的健全,为精细化管理奠定基础。

2.2精细化整顿

任何管理工作都不可能完全没有漏洞,为了避免出现幼儿园管理问题,应该设立精细化的管理整顿措施,具体来讲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

2.2.1深入调查,调整方案

针对现有的幼儿园管理组织和措施要深入化地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幼儿教师、家长、幼儿。方式应该采用园长直接深入和问卷调查、家长会、电话询问等形式。通过深入化的调查,管理部门要切实地进行方案调整,形成全面化的精细化管理方案,使得管理措施更为精细,突出重点。[2]

2.2.2科学指导,自查自评

幼儿园管理部门应该协调管理组织和社会教育专家进行幼儿园内部的考察活动,针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科学的指导,这种指导活动应该是经常性的,并对精细化管理工作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园内部也要经常性地开展自查自评活动,与实际管理工作相结合,确定精细化管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预设成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自查自评活动,不断创新方法,提高效益。

2.3精细化自律

2.3.1教学自律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学是最为精细的的思想情感艺术。的确作为塑造人类灵魂的职业必须要运用最为精细的思想情感艺术,而这种艺术的体现不是通过硬性化的制度控制所能够实现的,必须要通过教师的自律行为才能获得。教师自律的行为获取渠道要通过培训和教育导入,因此对于幼儿园的精细化管理来讲应该要实现“精细化自律”的培训,通过职业道德的培训使得教师认识到精细化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要通过精细化工作考核实现对教师的物质奖励,最终实现对精细化自律管理的全面约束。通过精细化自律的培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问题就会自动自觉地进行问题研究。例如:特级教师朱静宜老师的文章《女孩子回答,男孩子补充》就是通过对日常教育工作的研究发现的问题,并针对“男孩踊跃,女孩不愿意发言”的情况设计的教学措施。因此可以说精细化自律管理和培训,使得幼儿园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能量,并最终将工作与个人发展融为一体。[3]

2.3.2生活自律

当然,精细化自律也涉及到日常化的生活管理,要针对幼儿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进行自律教育,使得生活教师能够随时注意幼儿的健康状况,自动自觉地进行全面化的呵护。管理组织者则要对有自律行为的教师进行表扬和鼓励,在幼儿园管理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全面的自律行为,并通过现场管理规范,加强工作指引,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管理错误带来的损失和意外事故。

2.4精细化沟通

幼儿教育过程中,与家长的沟通有利于建立家庭、学校的双方教育机制,本文重点分析了日常化的沟通艺术,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2.4.1审时度势,采取主动

在与幼儿家长的沟通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家长对老师谈话内容的反应,也就是要注意察言观色。在沟通过程中由于谈话的内容是以“幼儿”为主的,因此家长往往会特别重视谈话的内容,也在教师言语的字里行间来分析孩子在老师心理的地位。在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家长出现反感的反应,教师就应该转变沟通方式做出纠正。另外,教师要注意采取主动沟通,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利用网络和电话等信息手段进行主动沟通,主动沟通能够建立良好的教育关系,尤其在孩子在学校内出现问题的时候,主动沟通能够减少摩擦,避免家长对突如其来事件的不理解。

2.4.2真诚教育,寻找共鸣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建立在对“孩子”的教育共鸣之上的,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诚意来对待教育工作,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作用,这是与家长沟通的基础。在日常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认真观察每一名幼儿的表现,把自己对孩子的了解、印象,如孩子的饮食习惯、常规习惯、兴趣爱好等说给家长们听。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自然就增高了,也形成了双方的教育共鸣,在家长心理层面形成了“共同教育”的心理认可度,这自然更有利于沟通艺术的实施。

2.4.3激励沟通,表扬渗透

如今的幼儿教育理论推崇“激励教育”,这种教育方法也可以应用于与家长的沟通之中,因为家长也需要表扬。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善用激励沟通的机制,通过谈话鼓励家长了解更多的教育新理念。例如:“我发现你对教育孩子很有办法呀。”或者是“你说的真的很对呀,就应该这样教育孩子。”诸如这类的语言能够激发家长重视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家长与老师的关系更为融洽,便于老师向其宣传新的教育理念,讲明孩子教育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综上所述,对于幼儿精细化管理教育来讲,必须要重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立精细化管理的组织,制定精细化管理制度。通过幼儿园内部文化的建立实现对教师自律行为的引导;通过与家长的精细化沟通实现共同教育的目标,最终搭建起管理的桥梁,共筑幼儿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吴小青. 浅谈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效益提升[J]. 学校管理, 2011,(01).

篇9

关键词:教务管理;精细化;高校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229-02

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管理对象多样、管理内容繁杂、管理信息多元、管理范围广泛,是管理和教学的纽带,既管理教学,又服务教学。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工作的运转、教学质量的优劣。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务管理工作繁杂性加大、难度增加,教务管理人员面临更大挑战。“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精细化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理念、新策略[1]。将精细化引入教务管理中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保障正常教学,已刻不容缓。

一、教务精细化管理内涵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最先应用于企业管理中,是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细致化,核心思想是精、细、准、严[2],是一个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的系统工程,是一种由管结果升华到管过程,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3]。它提倡人们养成用心做事、重视细节、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透的良好职业态度和职业习惯[4]。

精细化管理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中,且成效显著。近年来,一些高校管理也开始引入这一管理方式。教务精细化管理是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教务管理中,在教务常规管理的基础上,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细节决定成败的工作理念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认真落实教学细节管理,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追求管理工作的“精化”“细化”“优化”“深化”和“科学化”。

二、X学院教务管理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实现了院系二级管理,教务处负责统筹协调,二级学院负责具体事务的实施执行。然而,X学院目前并未完全实现院系二级管理,16个系中仅6个系配备教务人员,其他10个系的教学事务全由教务部承担。X学院教务部教务工作内容繁多,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10个系教学任务的落实与课程表的编排、课室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考务工作、教学质量监控、全院性选修课申报与开设、教学实践管理、成绩管理、毕业资格审查、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制作与发放以及日常事务管理等等,而配备的教务工作人员仅10来人,工作任务之繁重难以想象,尤其是学籍管理人员需承担全院16 000多人的学籍管理工作。

由于教务部教务工作人员少,教务工作任务多,教务工作人员势必身兼多职,有些教务人员既要编排一些系的课程表、组织选订教材、管理一些系的日常教学事务,又要组织各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补办学生证并注册等,工作琐碎繁杂,整天疲于执行事务性工作,工作繁忙而绩效却不明显,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管理研究及自身业务能力提升,更谈不上寻求工作上的创新。长期琐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抱着“无过便是功”的心态工作,很难创下业绩,势必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影响学校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

教务部任务重而人员少,导致一些工作分工不明确、负责人不固定,本应属于某位负责人的工作有时会因为其工作安排不过来而交给其他人去完成,而其他人需要花时间去熟悉此项工作,同时造成工作人员心理失衡,在工作中带有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

三、X学院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教务管理工作涉及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服务对象既有学生,又有教师,是连接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桥梁,管理内容繁多,工作中任何细小的失误都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繁杂的工作中,教务管理人员如何理清思路、合理安排工作,使得工作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是教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精细化管理要求管理精确化、标准化、程序化和细致化,其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工作的重组优化,并以标准化的流程规范各项工作,量化细节,保障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既提高了管理效率,又节约了管理资源、降低了管理成本。教务管理由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用细致弥补缺陷、改善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执行力、控制力和竞争力,有利于保障工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利于教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重心由事务型转移为决策型,使得教务人员有充足的时间分析总结工作以提高自身素养,更好地服务于教师和学生。因此,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X学院实行教务精细化管理极为必要。

四、X学院实施教务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教学管理的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全面的规章制度有利于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尽管X学院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管理文件,但部分制度不健全或规则不明确,无法满足教务管理实际情况,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在执行某些事务时无章可循,只能按各自的意愿办事。譬如,X学院欠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导致有些系不按规则办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够严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变动时有发生,甚至因人设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且极易出现漏课、少课现象,造成工作失误,影响学生毕业。为了更好地推进教务精细化管理,管理部门需深入师生中了解师生对教务管理的诉求,做好细致的调研和需求分析,按照精细化管理思路,精确把握教务管理的各个细节和过程,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改进。

(二)培养精细化管理意识,提高管理人员素养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优秀师德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5]。与其说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不如说它是一种工作习惯,一种管理责任。精细化管理是对过程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它的实施需要人的推动,教务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意识的强弱、素质的高低是影响教务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精细化管理意识,培养精细化管理思维,认识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效益,从细节做起,努力将小事做细、将细事做精;其次,加强对教务管理人员的培养,通过组织开展不同形式、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积极性;最后,优化时间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使工作更有条理和针对性,理清工作思路,勤于总结,善于从失误中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寻求改进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养。

(三)加快推进院系二级管理

院系二级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目前,X学院教务部承担过多具体的教务管理事务,不利于履行应有的教务改革研究、教学过程指导与监督等职责,不利于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因此,X学院应加快推进院系二级管理,合理分权给各系。教务部负责制定统一标准,统筹安排各项教学事务,明确教务部与各系职责,从宏观上加强对教学及教务管理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各系在统一的标准原则下制定适应各系系情的各项教务管理实施细则和规范,以确保教务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同时负责各系具体教学事务的执行。教务部和各系分工合作,沟通协调,形成各司其职、高效有序的教务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利于学院对整个教学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有利于各系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全面开展。

(四)规范工作流程

精细化管理关键在精、在细、在优,琐碎的教务工作需要标准流程加以规范,使得工作更加清晰明了,一定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教务部需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师生建议,制定统一的事务办理指南,分发给各系并公布在教务部网站,使得学生、教师办理事情更加方便快捷,避免因不清楚办理程序来回跑动而浪费时间,提高师生满意度。此外,教务部统筹制定常规教务工作流程,统一标准,要求各系严格按工作流程办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工作人员,防止权力寻租现象,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推动精细化管理。

(五)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教务人员对学院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各系教务工作人员的执行力水平决定精细化管理实施的好坏。明确的分工以及完善的责任机制和过程监控机制是提高执行力的有力手段。教务工作涉及的对象众多,一项教务工作分配下去后,往往很容易出现扯皮推诿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亟须教务部和各系负责人明确人员分工,实行岗位责任制,责任到人,实现责、权、利的有效统一,同时加强工作人员间的沟通,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

五、结束语

教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管理创新,是一项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由粗到细,由细到精,“不断创新和改善”就是精细化管理的过程[6]。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教务管理中,有助于提升教务管理水平、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X学院应重视并推进教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参考文献:

[1]赵长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科技教育创新,2008(18):284.

[2]汤军,许希燕,邬于川,等.浅析精细化管理在高校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工作中法人运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12,34(3):134-136.

[3]朱维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J].领导科学,2007(12):51-52.

[4]杨显贵,张昌民.精细化管理与大学管理精细化[J].上海管理科学,2008,30(2):82-85.

篇10

一、开展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伴随着教学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产生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和音像材料,这些材料既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又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是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这些来源于教师教学过程的、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既是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归纳成果的宝贵财富,也是迎接教学督导检查和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

为进一步规范济宁市市中区各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贯彻执行《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加大各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力度,我们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区学校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展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学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等12个部分。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和教研文化建设的学习交流,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一次检阅,对我区学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和教研文化建设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是,从展评中也暴露出部分学校对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认为“只要抓好教学管理,材料好坏无所谓”,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是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不注重积累、总结、反思和提高,在面对检查时突击恶补、东拼西凑、敷衍应付,其结果必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既无理论支撑,又无经验借鉴。

二、正确处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仅从字面上看,两者好像有些对立,而平常工作中,人们也常常觉得创新就是要抛开旧的规范,不墨守成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笔者认为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古语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讲规范是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创新则是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工作出彩的必备条件。其次,创新应该是在熟悉规范基础上的创新,不熟悉规范的创新有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根基,没有生命力。第三,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规范。创新必定会对原有的一些规范进行变更,但这种变更是发展的继承,是要变更一些与客观情况不相符的、不合事宜的规范。而简约化管理就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将管理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尽可能剔除掉,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使条理的问题更简单,从而简化管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规范就是按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管理,这是管理的基础和根本,而精细化管理是落实常规、提高常规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简约实用的落实方式,创新更好的管理模式。但从教学管理材料展评中却也看到,有的学校只讲简约创新,不讲规范,结果质量下降了,原因就是丢了“规范”这个本。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什么有的学校能摆脱低谷走向鼎盛?为什么有的学校却从高峰走向衰落?这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发生了改变。一所品牌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检验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此,教学管理者应当善于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理出工作思路,调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各层面的力量,通过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1.常规管理要“实”

“实”就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避免表面化、花架子,要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力,注重内容形式的统一,避免常规管理中的应付现象,努力让教学常规管理收到“实效”。从教学实际和材料展评可以看出,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常规落实的程度成正比。

2.细节管理要“严”

细节决定成败。抓好细节管理是落实教学常规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如对备课和教案的检查与管理,不仅要看教师备课的项目内容和教案编写的形式,而且要看教师能否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是否有更多的时间总结记录教学中的得失成败(对教案的修正与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管理,要有教师的常态课而非表演课,既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序、有趣,是进展顺利,更要看教学中能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并能给足时间,开放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对作业练习的检查与管理,不仅要看作业布置的数量和批改的次数,更应注重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多样、开放、创新、有效,还要注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是否及时、全面,能否做到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等等。像这样从细处做起,严把教学常规各项内容的落实关,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细就是不平凡。

3.管理方法要“新”

过程决定结果。众所周知,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学校管理者一旦涉足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就往往会和教师生发一些矛盾。为什么基于一个同样的目标会带来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往往是以一种检查者的身份进行这项工作,教师对这样的检查第一反应是学校对教师个人的不信任。基于这样的心理认识,教师在面对这项检查工作时往往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教学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却又深感棘手的问题。

只要转变管理者的理念和角色,创新思路和方法,教学常规的落实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如:(1)让常规检查成为学校管理者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常态渠道,使教师认识到落实常规是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把落实常规作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实现教学常规检查的持久性和常态化。(2)让常规检查成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这需要管理者转变角色,将自己定位到一个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同处教学实践现场,一起研究讨论,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探索,再反馈实践情况,再讨论,如此周而复始,使教学常规的检查、讨论贯穿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3)让常规检查少些形式,多些内容。如某些学校的教案检查制度中要求必须写新教案,每次教案检查时对检查过的部分标注日期并加盖公章,这明显把教师放在了管理者的对立面,使得许多老教师花很长时间抄写原来的教案甚至抄写教参,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案为什么不能重复使用呢?笔者认为,教案检查的重点不在于教案的格式、书写等表面的东西,而在于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等实质性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检查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症结所在,才能向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篇11

关键词: 高职教学 学生作业 精细化管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高职教育研究者普遍认为基于科学管理观下的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系统,对提高学校品质及学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精细化管理理念因其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而备受企事业单位推崇,精细化管理能够使规模与质量效率达到有机的协调统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就是追求质量的发展,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绩效,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整合,就要探索实施教学精细化管理。

一、高职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在基础管理的基础上,注重过程的细节管理,它的核心是规范管理,即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高职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是指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精、准、细、严地组织教学管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以期实现培养优秀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目标。

精细化管理可以运用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控制系统及教学质量监测等框架建设中,而且可以运用教学方案管理、考务认证管理、教学档案管理和教研管理等教学流程中。精细化教学管理具有规范化、系统化、流程化、数据化和信息化的特点,利用这些规律特点,我们开展了教学流程管理――学生作业精细化管理实践研究。

二、学生作业精细化管理的意义

1.体现教学管理内容的准确性

教学流程精细化管理包含准确的信息与决策,数据与计量等要素,对各种作业数据进行跟踪采集和分析,并将其与考勤、晚自习等监测系统协作运用,与其他教学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机制、教学效果同放于一个动态的主体坐标中,及时集中反馈教学中的问题,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内容的准确性。

2.体现教学管理质量的精细化

作为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评价参考元素,其对于教学效果评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对教学管理精细化建设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业精细化管理联动教学监管部门、教师、学生各方数据的汇集,有助于形成细致的量化分析,对教学效果开展精细客观的考核评估具有积极意义。

3.体现教学工作的执行力

通过作业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实现了教学流程工作环节细化,在教学工作执行行为上实现了步骤环节、目标标准、流程任务的严格规范,从而从细微处体现了教学工作执行力。

总之,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灵魂是强化执行力,增强执行力是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关键要素。作业精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改善的过程,精细化管理运用到教学流程――作业管理中必定会促使教学管理完善而有成效。而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的因素在于所有教育者内化“精细化”理念,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明确“刚柔”工作机制,尊重教师的创造力,培养教职工精细管理的思维习惯,形成“精细”工作品质,提高学习力和执行力。

三、作业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精细化管理强调细节管理,要求明确管理目标,细化工作任务。我们认为,在教学组织管理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上,应有精细的教学流程管理,如有关注学生的记录,有考勤、评价考核与及时的反馈记录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教学流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做作业是为了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作业既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了解教学情况。

通过教学检查发现,在学生作业布置及批改方面问题比较多。具体表现为:反馈时间过长、反馈信息量过小、校正措施不力、作业形同虚设等。然而,作业作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环节,作为体现教学质量的载体之一,在检查“教与学”的质量,发展学生智能,渗透德育教育,反馈教情、学情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作业批改作为常规教学的重要环节,既是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学生消化所学知识的手段,又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由此我们设计了作业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1.作业设计精细化管理

规范化是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但规范化不是“一刀切”,充分尊重教师的创造性,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自主设计作业内容,提倡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小综合单元设计项目作业。作业设计可以多样性,可以按照高职教育特点设计开放类作业,如培养自主精神的自主型作业、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操作型作业、挥学生潜能的创编型作业、拓展学生思维的鉴赏型作业、增强体验能力的生活型作业、培养探究精神的调研型作业等。

作业设计要意图明确清晰,陈述准确恰当,前后作业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衔接性、系统性与渐进性,体现思想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有自我发挥的余地。在设计必做作业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分层次地设计选做作业和自主作业内容,设计贯通整个学期的大综合项目课程作业,作业内容选取及作业形式选择由任课教师确定,但要求在每学期的授课进度计划中体现,作为规范化要求及作业精细化管理的第一步。

2.作业书写精细化管理

为实现作业管理精细化,作业书写要有统一格式。作业形式可多样性,分书面、口头、思考、实验、制作、调查、报告等,不论选用何种形式,为进行良好的“教与学”的信息反馈,都要求学生有作业过程总结。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设计了统一的作业格式,需填写条目主要有作业类型、作业内容、材料来源、完成作业所需时间、自我评价、教师反馈等,从学生作业的自我评价中,教师会累积作业设计的难易及学生理解程度等反馈评价要素数据,从而搭建起“教与学”的良好互动窗口。

3.作业批改精细化管理

学生作业既是用来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等情况的信息反馈,又是教师用来自己检验课堂教学情况的手段,批改作业是教师检查教和学的效果,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有效手段。根据作业设计要求及学生实际作业情况,批改可以采用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分组批改、面批面改、课堂讲评和自我批改等形式,批改要有成绩评定、评语、批改日期等内容。教师可以交错选用几种批改作业的方法,提高作业评改的时效性,起到作业教学应有的作用。

4.作业监控精细化管理

作业监控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作业情况监控系统,通过对作业情况数据的搜集、分析研究,有效评价教学效果。数据化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细节量化为管理人员的有效监控和纠偏,提供了有力依据,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了更精确、更易操作的标准。通过完整的数据,管理者及时掌握准确的教学信息,及时跟踪与调整,能针对性地制定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开展日常建设,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管理目标,因此作业监控精细化管理系统的研究及实施对于教学流程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此,我们设计了作业情况网上录入系统,监控学生作业情况,为教学效果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

参考文献:

[1]刘育峰.精细化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8).

[2]刘军.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校教学资源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教育,2009,(9).

[3]闫英战.论高职院校精细化教学管理[J].江西教育,2011,(1、2).

[4]袁月华,刘毅.论高职教学的精细化管理[J].文教资料,2009,(10).

篇12

一、要吃透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精髓

“精细”从字面上解读即精密细致之意。在古代,宋朝大理学家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提倡凡事都要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而现代意义上“精细化管理”则是来源于日本企业,它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成为风靡全球的管理策略。从实践上看,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它既是管理理念,又是管理方法和过程。世界上许多企业就是借此理念,将企业做精做强,如中国著名企业海尔集团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就是始于这一理念,由此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成就了企业帝国。但是企业生产对象是产品,是“物”;而我们教育的对象则是“人”。按照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提出“把育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从以服务学生、服务家长、服务教师为导向,改进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出发,我们从辩证的角度以寻求并攫取适用于教育的精华。实际上“精细”的“精”就是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要时刻把握“人”的教育本质,有所为有所不为。“细”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要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观,实际上就是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引入一种更加细致的管理,追求更加精致的管理效果,实现一种更加规范的工作过程,达到一种新的校园文化高度,以求得“管而不管”的奇效。笔者所在的学校在管理上提出“注重人文,管理精细”的管理理念,倡导管理要以人为核心,把日常中看似简单的“琐事”、“凡事”,列为重要事件,细心、严谨、精致地把它们做好。久而久之,形成精细管理的新常态。这,必然推动学校管理迈上科学、规范与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二、要夯实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

1.从管理层面建立完整而规范的工作流程。学校建设规范的制度和精细管理办法,这是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这就要求学校管理层要用智慧做好学校的“顶层设计”,全面建立和完善管理层级,分清工作责任,细定工作流程,形成学校可依可行的精细规定和工作流程。2.要培养推行精细化的执行者。从实施的过程来看,同样的工作目标和工作流程,不同的人由于学识、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容易造成执行力不到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从学校实践的过程上看,虽然已建立了《党政管理方案》、《德育管理方案》、《教学教研管理方案》,甚至对应地初步建立《精细化管理方案》,各类规章制度已比较完备,覆盖了学校党政、德育、教学、后勤、安全等,但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队伍。如在执行过程中,少数人由于受到主观思维的阻碍,对精细化管理的深刻内涵理解不透,在事务处理上还只是处于简单的经验管理范畴,导致管理过程不够细致、不够流畅,成效不够突出,甚至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米饭一边熟一边不熟”的现象,部门之间、同事之间就容易出现沟通不畅、信息不灵,彼此协调配合不够的问题,精细化管理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在推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重长期培训好执行队伍,尤其是学校中层领导干部队伍,要下工夫培养他们,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使其成为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精英骨干。3.要虚心引入他山之石,营造自己的山水世界。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盲人摸象”,更不能闭门造车,要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减少管理盲区。在实施初始,我校组织中层干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先后到上海、天津、江苏等地学习和交流经验,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践,学习杜郞口中学管理经验、临川二中的办学经验,等等。2014年上海援教专家来校进行长达一个学期的指导性建设,推动学校精细化管理。以上所列学校在管理上都有相似之处,他们“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工夫”,大到卫生区的管理,小到教室教学文具的摆放都有明确的规定,处处都从小处着眼,处处抓精细,处处显精细,使全校教职工感受到精细化管理对学校管理的深远影响,产生管理共鸣,从而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创设精细化管理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要紧扣学校工作建立完整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1.要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从精细化管理的实际操作上,要求先设定总目标,然后分阶段目标,尔后再分解为小目标。在办学过程,我们要根据办学的总目标来设定阶段目标,并逐项分解责任明确的工作小目标,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在实施前,对目标的制定要广泛征求学校各方意见,对其进行充分的论证,确保管理总目标的指导性和子目标的可操作性,并将目标简明扼要地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细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明确到每一个人。在管理中,校长必须授权于中层管理者,放手让他们管理好自己所分管的每一块工作,唯有这样,才能释放管理人员的能量,提高学校整体工作的效率,获得学校工作的最佳成绩。当然,工作中严格执行“谁分管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活动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职,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对工作负责,对岗位负责,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2.要做好执行的跟踪管理。执行过程中,信息沟通是避免理解不一致导致执行结果偏差的需要。跟踪执行管理要根据制度规定的类别特征、重要程度、独立完成性质等因素,按照一定的权重比例划分跟踪信息的层级,对制度执行实施全过程监督控制。要把握各部门及个人目标达成的趋势,及时调整措施。同时,对各类工作性质还要建立精细的业绩考核体系。考核制度是所有制度执行的保障,不但要重视考核工作的结果,而且要重视考核工作的过程,还要建立目标达成的问责制。只有将考核激励与精细化接轨,才能使精细化落到实处。

四、要把管理单元网络化,实现精细化管理的全覆盖

篇13

关键词:教学;精细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80

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当前,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下,农村小学急需将教学管理的目标提升到精细化的高度,切实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形成学校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教学管理的精细化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促进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均衡发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同样受到良好的教育。

一、当前农村小学教学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

(一)过分依靠制度约束,教师教学观念转变不彻底

农村小学长期依靠生硬的规章制度来管理教学工作,缺乏人文化管理,导致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不能很好地把新观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不能自觉对自己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教学方法仍然是以讲解为主,重结论轻过程,在教学中不注重师生互动,不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启发不够,对学生反馈注意不够,以至于学生参与不够,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习效率不高。

(二)缺乏有效的促进措施,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缓慢

农村小学的教学管理缺乏有效的促进措施,教研活动大多仍停留在被动听课、写笔记的层面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缓慢。尽管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却在用教材上不能得心应手,不能够对教材进行有效的处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师在教学中感觉到课堂教学无法定位,不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恰当安排教法和进行学法指导,不能有效解决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缺乏有效的专业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缓慢

当前,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层次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教师的反思意识、探索意识、创新意识淡漠,缺乏问题意识,以至于缺乏自觉性,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做深入思考和改进。再加上教师人数少,学校事务性工作较多,在教学改革实践中缺乏专业引领,新理念、新方法接受缓慢,专业化发展缓慢,以至于农村小学教学管理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二、农村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一)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丰富教学精细化管理内涵

教学质量的提高源于平时的积累,提质就要从最基础的常规教学工作抓起,精细化也应该从这里着手开展。农村小学只有从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各环节上认真细化内容、目标、措施、策略和评价等,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才能保证日常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规范到位。同时,在制度的导引下,学校要通过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让教师理解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质,知道怎样做才是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感受精细化管理对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以此激发教师参与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将精细化管理作为教学工作的目标和主线,落实到每位教师教学常规的各个方面,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组织和开展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靠有效的备课来支撑。集体备课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备课质量,减少教师无效劳动的基本教研活动,更是农村小学解决教师人数少,外出学习机会少,缺乏专业引领的有效办法。农村小学要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尽可能地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引导教师把功夫下在课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实际,寻找问题与不足,针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紧紧抓住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师的教学经验出发,采取“通用教案”与“个案补充”相结合的方式方法,精心设计有效、可操作的教案,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通过集体力量和智慧的凝聚,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严格落实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农村小学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的“学、教、练、评”四个环节,坚持教学内容要精、教学环节要简、教学方法要活的要求,严格落实教学环节,通过教学环节的严格落实,使课堂教学收到理想的效果。在课堂上要基于师生、生生平等的立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言谈、倾听和感悟来实现多向交流,共同学习;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指导学生有效学习,让学生掌握当堂所学内容;在课堂上要加大练习力度,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做到精选精练,提高训练效度,并通过当堂训练,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同时,对学生作业要及时批改,精批细改,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矫正错误,总结方法。

(四)开展教师结对帮扶,提高校本教研效果

农村小学要针对教师队伍学历、学科、年龄结构,切实开展传、帮、教活动,同时从本校实际出发,组织一些注重实用性、实效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不同类型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的互补,促进所有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进步,切实解决一些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良性发展。

(五)深入开展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农村小学要建立有效的教师反思机制,督促教师把反思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引导教师从教案备写、课堂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效果中存在的问题和感悟等方面进行积极反思,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和总结,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我们只有将农村小学教学管理抓在根本,落到实处,努力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管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现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篇14

班级是幼儿在幼儿园开展学习和生活的一个组织,是幼儿园开展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作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幼儿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幼儿班主任不仅仅是要开展相应的管理,而且还要开展一定的教学工作,而班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繁琐,再加上幼儿大多数缺乏自我约束力、且在做事过程中更多地喜欢依赖于班主任,这使得幼儿班级的管理工作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展,幼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幼儿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感到无法全面照顾到,存在顾了这头就无法保证另外一头的倾向。所以,我们为了更好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以及防止在整个过程中出现意外,就要对其中的各项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说,幼儿班级的各项制度不只是要由班主任进行管理,同时还可以让其他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班级管理中的一切工作都可以得到妥善的处理。按照这样的原则,本文以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为契机,就如何在幼儿园中开展班级管理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保证班级的工作精细化、具体化,所有的人都有具体的工作可做。

一、精细化管理简述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来源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管理理念,它主要是指要对社会分工进行精细化管理,也就是要保证工作中的各项内容都有所细化,而这也是现代管理中对于工作的客观要求。从现代管理理念来看,管理共分成了三个层次,即: 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所谓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与常规管理不同的管理方式。它主要是以常规管理为基础,并使管理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细化管理就是把工作中的所有内容都细化和量化,并把其中的各项任务都落实到人,从而保证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工作要根据自己的要求,每日进行检查,以保证自己完成其中的所有工作。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精和细.对于幼儿班级管理来说,其一,就是要追求精,也就是要把班级管理工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幼儿班主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每一时期的班级工作重点明确一下,也就是说工作中主要要完成的工作有哪些,从而保证管理有了成效。其二,就是指细,也就是要把幼儿班级管理的工作进一步细化,如建立一套可实施的,完整的幼儿班级规章制度,从而保证所有的事情都有章可循。其三,就是化,也就是要以制度的形式,落实班级管理的各项事务,从而保证幼儿遵守这一制度变成一种行为习惯。

二、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1.从思想下加以保障

为了使班级的精细化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实施,让所有的幼儿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首先就要对幼儿开展各项教育,如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以让他们有一定的管理意识。对此,幼儿教师一定要让他们明白班级管理的意义,以及让他们了解到做好管理工作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使幼儿园成为一个更好的活动场所。所以,让幼儿明白管理好了班级工作,才可以开展班上的一切事务,并最终为搞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服务。

2.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

幼儿班级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先就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具体来说,要保证建立起来一种可以实施,以及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在赤峰市某幼儿园,幼儿班主任为了搞好管理工作,特别制定了相应的《幼儿管理的相关规则》《幼儿奖励评比办法》《班级评比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而得到一套完善的《班级精细化管理细则》,把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的各项要求都放入其中,并采取一系列举措,促进幼儿更好地遵守规章制度。

3.做好培训,以保证制度的落实

有了完善的规章制度还不行,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人来执行这一制度。如果规章制度制定的再好,而没有人愿意执行,那么这一制度也是空谈。所以,幼儿班主任在实施班级精细化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相应的培训。具体来说,就要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如工作能力,影响力,以及他们自己主动遵守纪律的能力。在幼儿教育中,主要还是要依靠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一定要做到让班干部带头学习各项制度,同时由班干部再带领班上的所有幼儿遵守各项制度,从而使班主任减少工作量,达到工作效果。幼儿班主任在班干部的任用中可采用先使用,后培养,在使用中培养的办法,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他们的工作要给予支持和指导,对于其中极其不胜任的班干部可以更换,从而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与幼儿一起召开相应的会议,从而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儿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意见,并做好相应的改进工作,以保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4.班级精细化管理中的过程管理

班级精细化管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时刻会出现问题的。而且班级管理工作会和其他工作一样,是一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调整班级管理工作,根据具体的情况,加以修改和完善。也就是说,幼儿班主任要及时地每日检查班级的工作,做到边检查,边发现,边落实,在开会时可以让幼儿自己对班级管理中的各项行为进行评价,并做好相应的整改工作,从而达到真正地让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中的效果,以提高他们主动开展工作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班级管理工作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调整管理内容,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三、结语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在幼儿班级管理,还是在其他领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用途。它不仅可以促进一项工作的科学开展,而且还可以保证工作可以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以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从幼儿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通过精细化管理,不只是可以使幼儿班级工作更好地开展,同时也可以使幼儿的行为更加规范,以及促进幼儿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所以是一项比较有效的管理方式,我们必须在今后的幼教工作中不断地加以完善,以达到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陶金玲。幼儿园班级课程档案册的创建与应用[J].教育导刊( 下半月)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