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范文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43

水利水电工程就业形势

篇1

关键词:水电施工企业;转型;思想工作

目前,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在此形势下既面临水电建设萎缩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挑战,又面临战略转型扩展非水电业务的大好机遇。

一、水利水电施工企业进入“后水电时代”

随着我国水电开发的快速推进,进入“后水电时代”是一种必然趋势。“后水电时代”的特点之一就是水能资源开发程度比较高,水电开发的难度及移民、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水电增长速度开始下降,在建规模逐步缩小,这对水电产业链上的各个市场主体(包括业主、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等企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后水电时代”之后,“后基础设施时代”也必将到来。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已经说明了这一趋势,由于他们基础设施已较为完备,这一领域的投资对拉动经济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他们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与中国不同。这种趋势对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将会产生较大冲击,对此要立足现在,着眼长远,一方面,坚定投资优质的水电、风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信心,最终形成一定规模的优质资产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对冲建筑市场的波动风险;另一方面,水电工程建设企业要大力开发非水电建筑市场,由单一的水利水电施工转变成综合性的大土木基础设施施工。

二、“后水电时代”带来的风险与挑战

“后水电时代”的问题已经出现,从形势的发展看,可能比想象的更加严峻。一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水电开发成本增加、电力企业的政策性亏损,会导致水电开发商新上项目的积极性受挫,由投资主题带来的商业机会明显减少。二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水电项目开发正在研究新的政策,不少项目需要重新论证、重新规划,预计下半年很难再有新核准的项目,这也会导致明年能够新开工的水电项目明显减少。今后几年国内水电建筑市场将呈现明显缩减的趋势,中国水电施工企业传统产能过剩而难以转移带来的风险会逐步增大。如果中国水电施工企业不能尽快摆脱对国内水电建设市场几十年根深蒂固的过分依赖,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动摇企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根基,潜在的系统性市场风险很可能演变为企业经济负增长的严酷现实。

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建筑施工是中国水电施工企业的主业,不是副业,水电施工只是传统的核心主业。每年中国建筑市场中铁道工程产值只有500亿元,而每年中国铁工和中国铁建完成的总产值达到了2000多个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增量来自于铁道工程以外的市场。中国水电施工企业如果安于在水电这个相当成熟的市场上发展,不敢参加其他行业的竞争,将很难实现持续发展。因此进入非水电建筑业务市场是中国水电施工企业的重大决策,是一项战略、一项事业,不是一朝一夕、一城一池的权宜之计,它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和主业安危。中国水电施工企业从行动到资源配置,从一把手到团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需要用超常规的方式去推动此战略的实施。

三、应如何做好水电施工企业向非水电业务的转型

(一)坚定发展非水电业务,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首先,是科学的知识,对于非水电事业,我们除了引进非水电人才、向对手学习外,我们企业自身必须是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企业的成长被其经营者所能达到的思维空间和全体员工的执行能力所限制;其次,是科学的方法论。人们总结企业失败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经营者靠直觉判断事物,他的直觉只是他的知识、经历和道德水平的一种表象;最后,是科学的精神。所谓科学的精神就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精神。非水电事业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我们必须以至纯的心态,理性、客观,不掺杂个人偏好,本着对事业负责,对企业整体利益负责的精神,去开拓非水电事业。

(二)强化职工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转型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工作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在加强企业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职工队伍的政治业务和科学文化素质。在职工队伍建设上,要始终坚持思想领先的原则。要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多形式、多渠道广泛深入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强化企业职工的改革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和群体意识,激发职工队伍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要始终坚持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政治坚定、锐意改革、务实创新、团结协调、勤政廉洁、艰苦奋斗、能够带领广失职工群众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强集体。要始终坚持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以培养党政一把手后备人选为重点,加强对80年代毕业生的培养和使用。

(三)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转型深化

激励有多种方式,但科学的分配制度与正确的奖罚措施当属首位。因此,我们坚持以效益决定分配,靠承包和工效挂钩理顺分配关系,逐步探索了管理人员联岗计酬、科技人员联项计酬、一线工人联产计酬的具体方法,并利用大型会议等形式宣布并兑现承包奖罚。在完善约束机制方面,我们一是通过普法宣传、廉洁自律教育、行业治乱纠风、组织纪律整顿等方法,解决企业的依法经营问题、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塑造问题和全体职工的遵纪守法问题;二是通过加强执法监督部门的力量和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和强化企业的法制建设;三是抓住计价、拨款、采购、使用外部劳务和公款消费等重点环境,既罚又教,罚教结合,增强约束效果。

如果激励不足,就难以调动和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约束不力,在点多线长、调控困难的情况下,这样那样的问题定会防不胜防,管理转型的进程势必因此受阻。只有在各种激励手段相济互补、综合并用的同时,加大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的有效约束,实施法律、纪律、思想和经济上的综合治理,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健康、顺利地向集约型转变。

作者单位:水电八局福建武邵高速公路第五标段项目部

参考文献:

[1]李顺.浅析水电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4.(03).

篇2

关键词 三维协同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6.016

Application of 3D Collaborative Design i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HUANG Hongliang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 In China,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belongs to the larger, more difficult is strong,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large-scale high-tech engineering. Water and hydropower projects deal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most basic and critical part is the design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you need to consider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need of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 various fields in order to achieve a. Therefore,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requirements accurately and quickly, in order to achieve less errors and saving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and to apply, three-dimensional design software to some extent, enhanc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 design, especially three-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design.

Key words 3D collaborative design;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application research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发展中,主要经历了三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分别是手工绘图阶段、电脑绘图阶段以及三维设计阶段。目前国内最为尖端的技术,就是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三维协同设计技术是由三维CAD技术演进而来的,并在三维CAD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多领域协同的可能,具有许多CAD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业已成为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发展主流趋势。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应用价值、发展现状以及软件的分析和应用,分析三维协同设计的发展前景。

1 三维协同设计的概念

三维协同设计是一种能够将各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同平台工作的协作型设计软件,也就是说,三维协同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是三维模型设计的协同效应。这种设计工作方法,能够将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精准化和可视化。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当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工程复杂性越来越高,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三维协同设计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当前越来越高的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中的多角度多领域的平衡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得三维协同设计在产生和发展之余,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热门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发展中,另一项广受关注的设计要求,就是环保节约的要求,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做到“投资省、耗能低、环保好”,也是当代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广受重视的设计出发点之一。这些要求,都能通过三维协同技术得以实现,三维协同技术能够极大的减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人才和物料的浪费,并且能够通过虚拟模拟,极大地减少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 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价值

三维协同设计在应用中,具有二维和三维CAD设计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有设计形象、设计中空间布局设计率、设计准确性以及校审便捷性等五大特点。

2.1 设计形象的优势

三维协同设计的一个最直观的优势,就是能形成虚拟的三维模型,并且能够通过这种三维模型,模拟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建设过程,通过对这种建设过程的模拟,找到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误算,并将设计中不协调的问题查找出来进行修改,并且可以将所做的工程设计直观地播放给审查和各级领导观看,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优势。

2.2 空间优势

空间优势是指,三维写作能够通过空间建模,实现二维设计技术不能实现的空间布置设计,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空间布置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二维设计技术中无法做到的对空间布置设计的把握,进而解决了二维技术下,空间布置的缺陷,使水利水电工程的空间布置更为直观和合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3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设计效率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是一项非常耗时的,且需要多领域技术人员合作的项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讲究团队的协作和效率的提升,因为团队的协作和效率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间短、效果好的基本保证。通过三维协同技术,能够使同一平台上对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到专业配合,避免了传统二维或三维CAD设计当中需要各技术人员分别设计,然后进行修改和协商的问题。减少了设计稿件和设计模型的修改时间,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效率。

2.4 提高了设计方案的质量

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这是由于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在计算机内设计出三维模型,这些模型中的数据就是实际建设中的准确数据,这种数据是唯一的并且能重复使用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且能够做到修改过程中的数据十分精确。减少了设计方案的确定和修改过程中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5 减少了校审时间

传统的二维或三维CAD设计技术,需要对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大量时间的校审,校审程序较为复杂,校审期间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需要进行多次校审,出现错漏的几率较大,而通过三维协同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可视化校审,通过这种可视化校审,能够自动批注和跟踪管理,减少校审的步骤和次数,将校审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提高了校审期间错误检出率。

3 三维协同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技术,在我国的市场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这种技术,已经率先在机械、电子、石油、电力甚至是航天领域中应用,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提升了上述领域中的产品设计质量和使用体验,而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三维协同技术从2003年期就已经开始研究,受到当时许多先进的研究单位的重视和研究,并于5年后在业界小范围的应用,主要在我国的各个省份的枢纽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使业界看到三维协同技术的优势。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设计中,能够直观地将设计的理念和结果通过计算机表现出来,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将二维设计技术中,需要技术人员将二维的设计内容转为三维的设计内容的步骤,减少了由于认知问题所出现的错误和误差。从而减少了设计的修改和变化次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

但现如今,我国国内并没有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三维协同技术,这是由于我国国内应用于三维协同技术的计算机平台较少,需要依托于其他国家的计算机应用平台,才能够使用和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三维协同技术的设计。并且三维协同技术的费用较高,许多省市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和二次开发力度不够,开发经验和使用经验贫乏,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三维协同技术,为三维协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的三维协同技术存在一定的广阔空间,但目前的技术发展不成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4 三维协同设计的软件使用优势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三维协同设计软件为Microstation Bentley系列软件,下面主要分析Microstation Bentley软件在三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使用优势。

4.1 Microstation Bentley软件在工作效率提升中的优势

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是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使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在进行设计前,将该项目的各个领域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目标进行文件建立,并分别将各个文件建立在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中,以种子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能够使各领域的工程设计人员通过找到自己的子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且文件在进行设计和修改后能够保存在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中,无需设计人员自己单独创建文件进行保存,且在同一平台中的各位工程设计人员可以进行沟通和分析,将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也使得工程设计的团队的设计速度和设计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4.2 Microstation Bentley系列软件具有非常精准的工程量计算结果

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非常精准地计算出工程计量的结果和数据,设计人员在使用二维技术或三维CAD技术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人工手动计算各部分的数据和结果,人工计算的数据结果无法做到100%准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和漏洞。但通过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进行三维协同设计,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该软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精准的区分和计算,保证了工程量计算的零失误。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工程所需的材料和数据进行不同属性模块的定义,就可以达到零失误的目的。

4.3 Microstation Bentley系列软件的建模形象直观

水利水电工程在设计完成后,需要向业主方进行设计理念和方案的汇报,传统的二维技术或三维CAD技术,无法做到对设计方案进行三维立体和动态的建模,设计人员只能通过书面文字形式或者是通过手工制作模型的形式进行汇报,书面文字形式的汇报方法缺乏主观感受,而手工制作模型又无法动态地表现出设计的成果和理念。因此,这两种方法在设计结果的汇报上都给设计人员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通过Microstation Bentley 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将设计理念和设计结果通过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展示,而设计成果能够通过渲染、动画、配音等方式,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的使用做出模拟。保证了业主方在听取汇报时的感官感受,大大提高了设计方案的回报效果,有效提高了业主方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 胡D,张运东,张强.三维CAD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硅谷,2013.23:66+71.

[2] 高博.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利设计院中的应用[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3.5:94-96.

[3] 原婷婷.三维协同设计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7:296.

篇3

【关键词】水利水电;档案发展;管理研究;对策

前言

水利水电工程档案是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包括图表、文字、声音、影像等在内的很有利用价值的重要科学技术资料。随着近年来国家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档案事业也已经逐步步入了数字化发展的轨道,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如何顺应这种新形势的变化需要,向着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成为了促进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试就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发展趋势和科学管理谈些想法。

1 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发展趋势

正因为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是非常有保存价值的水利科技发展历史资料,不仅具有档案资料的共同属性,又具有查阅和记载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独特史料价值,它必然要随着档案管理和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健全完善。因此,随着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日趋加速,水利水电科研档案也一定会向信息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不断为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科学、详实的历史记录。

1.1 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是加强档案资源管理的客观需要

随着水利水电行业办公自动化程度的改善和电子文书的日益推广普及,日常水利水电工作中出现了很多电子文档形式记录的文件、图表、声像等档案资料,既不占档案存放空间又不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又便于修改查阅,因此,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纸质介质将逐步过渡为软盘、硬盘、光盘等电磁存储介质,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也将逐步纳入信息化、科技化管理的轨道。因此,加强档案资源管理,便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是档案资源来源将实现信息化。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基本是用人工按照类别和形成年份进行手工登记、编录,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水利水电事业将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手工书写、绘制的文件、图表将逐渐走下历史舞台,被电脑印制的格式所取代,档案资源的信息来源将发生明显变化,因此,为了有利于科技档案资料的传递、使用和储存,就必须采用信息化、科技化的手段。

二是档案资源利用将实现信息化。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地使用科技档案,是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效能的主要目标。而传统方式管理科技档案,依据归档的类别检索、查阅相当费时费力,但是如果采用信息化手段达到数据库管理,直接检索关键字或者主题词,就会大大地缩短查询时间,给档案利用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从而提高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的使用价值。

三是档案资源查询将实现信息化。随着业界人士和社会群众对科技档案信息资料要求的日益提高,随着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发展,传统档案的静态封闭式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档案资源公开化和信息流通网络化的需要,为了方便大众查阅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档案资料和实现在线咨询、信息,便成为了客观必然。

1.2 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是水利水电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涵盖在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立项、可研、设计、施工、竣工的全过程,对促进现代化水利水电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在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由于其间也包含了不同的专业类别资料,体现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中各个阶段的工作程序和项目内容,各种档案信息资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非常直观地反映了水利水电项目的整个业务流程,因而,加强会计档案信息化、科技化管理,也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档案资源,发挥其在现代水利水电事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目前,随着信息资源的全球化发展,水利水电事业的科技化、信息化建设日益提上了重要日程,也为科技档案推进信息化、科技化管理进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空间。在水利水电行业加快发展步伐的新形势下,各级各地都基本设立了水利专业网站,科技档案如果仍然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手工管理,不仅影响了利用效率,也为存储、传递、档案资源带来了阻碍。

2 加强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2.1 完善管理手段,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鉴于水利水电科技档案是包括图表、文字、影像资料在内的各种形式和保存载体的历史记录,在加强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管理中,必须切合档案资源的特性,利用网络系统、管理平台、数据整合等管理手段,认真细致地做好收集、归档、整编、保存等基础性工作环节

一是充分运用网络系统软件和管理平台,达到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源终端内、外网之间的有效连通,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和信息利用自动化。确保科技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和一体化,是档案事业发展的趋势。水利水电科技档案管理机构要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做好基础性工作,如,在部门门户网站或者局域网设立电子文档自动上传平台,保证档案资料及时上传并统一归档到服务器窗口,减少档案管理中间工作环节;做好信息数据的超前控制,科学、准确地划分好科技档案类目,合理、规范地设置好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的转换格式,保证在计算机上的操作上,档案管理系统和文件管理系统数据接口能够有效地衔接;克服传统科技档案手工翻阅目录检索数据这种简单的形式,运用现代化的图档管理系统软件或者电子数据库来检索查询档案信息资源,健全完善水利水电科技档案全方位、多功能的检索体系,以适应社会各界的档案资料里有需求。

二是完善文件、图表、照片、声像等档案资料的数字化管理,将文本档案等原始文件转变为文件级档案统一进行规范整合和数据信息组织,通过采用多媒体数据库或者档案数据库的形式,确保业界人士和社会群众查阅、检索、使用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源的高效、便捷、多样,变手工提供档案的被动服务为现代化档案管理的主动服务。

三是根据国家《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和《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做好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源的收集、整理、归类、存储、利用工作,确保档案管理逐步纳入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发展的轨道。如,有多个称谓的机关、团体、个人的档案,在著录管理时应当避免重复,而应统一使用同一个称谓、同一个单位名,用最精确的词语高度概括案卷题名,同时,要尽量选择适合单位使用的《主题词表》和《分类法》规定的标引主题和标识符号,前后标引应当相同,以保证电子档案信息数据检索需要。

2.2 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做好水利水电科技档案资源管理的重要途径。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与普通的档案资料在表现形式和作用方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因此,水利水电管理部门在科技档案的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管理中,应当严格依据《保密法》、《档案法》、《科学技术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适合当地水利水电事业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的电子化登记录入、存储管理、检索查询、信息保密、鉴定销毁等内部管理制度,如,建立科技档案电子数据库管理制度,加强档案密级等级和身份认证双重管理,设置好用户访问权限,防止科技档案在资料存储管理、网络传输和查询利用方面出现隐患,以科学、高效、安全、准确地管理、利用好水利水电科技档案。

2.3 培育专业人才,确保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化、科技化发展

教育培养档案管理人员,适应当前科技档案管理的新形势,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和利用绩效,便成为了水利水电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是培养专业技术知识。要研究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的学习培训计划,全方位、多层次、分批次地对现有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网络信息、现代水利管理、计算机操作、外语等相关知识技能的业务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支持参加在职学习和继续教育,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的发展。二是培养职业道德素养。科技档案管理是一项单调、枯燥的业务工作,要引导教育管理人员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思想观念,热爱本职工作,服从服务于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事业的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发展。三是培养管理创新意识。适应档案管理发展趋势,要切实摒弃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手段,不断推进科技档案管理理念、思路、方法、措施创新,有效地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

3 结语

随着网络现代化和档案事业数字化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水利水电科技档案信息化、科技化、电子化的发展也一定是大势所趋。因此,如何适应科技档案的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新形势新任务下的科技档案管理体系,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科学、高效、快捷利用,更好地服务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篇4

1我国水资源调配工程简述

1.1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是基于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的布局特点来展开建设的,目的是将南方地区的丰富水资源通过人工水路运输至水资源缺乏的北方地区,从而使这些富余水资源的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线路起点均位于南方地区,主要供水区域为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个北方地区。东线起于扬州终于天津,主要供应华北平原,解决华北地区的干旱与缺水情况;中线起于丹江口水库终于北京,主要供水区域为华中地区,解决华中的气候性缺水问题;西线工程起于长江上游终于黄河,主要供水区域为西北地区,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干旱问题。截至目前,东线与中线工程已经完工并开始进行调水,西线工程尚处于论证阶段,未正式开工建设[1]。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总量预计可达448亿立方米,三条线路的总长度可达4350公里,贯穿了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总体形成了“四横三纵”的布局网络,整个水域流系连接到了全国各个地区,显著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情况,并且对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1.2东水西调工程。东水西调工程是基于我国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来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东西部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互补,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优化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从现实意义上来讲,东水西调属于南水北调工程的一个补充内容,对南水北调工程中未涉及的缺水地区进行水源输送,规模比南水北调,是局部地区的水资源调配。目前东水西调工程处于设想和论证阶段,尚未开始正式动工。

2水资源调配下的水力发电建设探讨

2.1水资源调配与水力发电。水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将水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轮的机械能,再通过水轮推动发电机进行发电得到电能,而在水资源调配过程中,由于调水线路充分利用了水资源的地形与水流特点,整个调水线路蕴藏着巨大的水力发电潜力,因此水资源调配与水力发电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在进行水资源调配工程的设计过程时也要同步设计相应的水力发电建设工程[2]。2.2水力发电建设选址的基本考虑要素。在进行水力发电建设选址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河流落差、汇水面积、人口居住情况、地形地貌等,其中地形是最重要因素之一,水力发电的原理就是利用高低水位之间的落差,将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水轮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我国安排水资源调配路线时,地形因素也是设置水流路线的重要考虑因素。我国总体地形呈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水力发电建设选址时要充分依托地形因素进行建造。就实际建设情况来看,我国南水北调路线中的水力发电建设一般是采取大型水利设施与小型水利设施相组合的梯级发电站规模来建设的,通过筑基提水,在水资源上升过程中进行水能的积攒,在下放的过程中利用水能促进生产,但是这种发电站建设需要的成本资金较高,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且见效时间较长。东水西调中的水力发电建设选址时将地形因素作为最主要考虑因素,在建设计划中,水利设施的安放点一般都位于高处,对于地形优势的利用最大化,我国中西部地区多山区,在这些地区的水资源调配线路上间隔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小型水力发电站,不仅充分利用了地域优势,也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工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3]。2.3水力发电建设总体规划。我国水力发电宏观上与水资源调配工程是直接相关的,具体而言是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结合南水北调工程修建水利设施,在进行水力发电的同时兼顾运输与提高农业工业生产效率的功能。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以自主研发为主,通过对国外先进设备的采购和研究来学习关键技术并进行创新,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优良的成果,投产各类大中型水电机组数量超过五百台,成果开展了6000吨级推力轴承实验研究,我国水力发电机组建设水平已经位于世界前列。2.4水力发电建设与水资源利用局部规划。我国水力发电建设的总体规划与宏观水资源调配工程是相互结合的,而在局部上,我国水资源调配和水力发电设施建设也是紧密联系的。局部水利设施不仅要为当地区域的生产提供电力,对于居民生活和浇灌等活动也要起到便利,对于这种情况,一般采用小型水力机组安放到乡镇区域来将大中型水利装置的水能进行分散,而山区地区的居民用水以及梯田区域的用水则是使用管道装置来集中进行水的采集与释放,使水资源的利用集中化。目前,小水电在我国迎来了发展高峰,我国要充分利用小水电的灵活性,大力推广小水电的开发和利用,通过经济支持、贷款补贴以及政策鼓励等政策来提高积极性,在河道落差处积极进行小水电的建造,从而推动水力发电与水能利用事业的发展。2.5水资源调配与现有水力发电设施间的联系。水资源调配工程除了对未来的水电建设有着指导作用之外,对现有的水力发电工程也有相当可观的补偿效益,以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河段的梯级电站为例,到2020年,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将正式全面运行,其调水期1年可达10个月,所调的水资源会流入河道,增加河道径流,从而使该区域的水电站发电量大幅度增加。根据计算,南水北调一期工程的调水量进入此河段之内,这一河段的25座梯级电站的电量增量可达88.52亿千瓦时,这种影响是多方面的,水力发电量的增加还会使火力发电的任务减少,从而进一步节省燃料以及保护生态环境,据估计总的发电补偿效益可达8.5亿元人民币。此外,根据研究显示水资源调配不仅会增加流入区域的水力发电量,对于流出区域的长江梯级发电站而言,其水力发电量的受影响程度并不大,因此水资源调配工作对于现有水力发电设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4]。

篇5

【关键词】新形势 电力企业 安全保卫工作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经济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地保障,国家加大了对于电力企业的投资力度,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是,随着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它所面临的安全保卫形势也有了新的变化,电力企业规模与范围的不断扩大,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促进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一、电力企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安保问题

(一)体制问题

我国由于长期的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后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情况下,使得电力企业在安全保卫工作方面的体制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力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水平。这种体制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的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独立的运作体系,在安全保卫工作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在这种体制问题的影响下,电力企业在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的过程中,就缺乏与相关公检法部门的协调工作,在一些安全问题出现以后,很难及时有效的解决,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二)电力设施损害与偷窃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整个的有色金属市场也呈现出一种异常活跃的局面,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在废旧物品方面的收购制度不完善,整个的收购环境比较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受到利益驱动的人,就会偷窃一些电力企业的电力设备,从而谋取私利。许多的电力塔材、变压器以及电线等设施都被偷窃,这就造成了大量的电力企业资源浪费,对于电力企业整个的运行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安保工作面临电力设备被偷窃的严峻挑战。

(三)窃电与违法输电现象依旧存在

电力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采取一些非法的手段,盗窃国家电力资源,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阻碍。因此,在开展电力企业安保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于窃电现象的管制工作,最大程度上的避免国家的损失。

二、电力企业新形势下的安全保卫工作对策

(一)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

电力企业想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安保环境,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完善内部的安全保卫制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安保制度,最大程度上的提升电力企业的安保工作水平。除此之外,电力企业在制定安保政策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详细的安保规范,并且对于安保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具体分配,避免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保卫工作水平。

(二)强化对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

针对一些电力设施被盗的情况,电力企业在开展安保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增加巡逻的次数,从而尽可能的避免盗窃现象的出现。在开展这一方面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与当地的公检法部门积极配合,严厉的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对电力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电力设施的保卫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安保人员身上,应该加强一些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增强电力企业内部员工保护公司财产的意识,从而将这种思想深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心中,进而减少企业的损失。

(三)杜绝窃电以及违法输电现象

电力企业在开展安全保卫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对内部设施的保护方面,应该对于电力的运输加强管理,加大对于窃电以及违法输电现象的查处力度。在这个过程中,电力企业的安保部门应该与公安局相配合,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及时有效的发现,最大程度上的避免电力企业的损失。一旦发现一些窃电以及违法输电的现象以后,要及时的告知执法人员,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打击窃电等违法犯罪行为。而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供电设置,电力企业应该采用定人定位的方式,强化对于这些地区电力设施以及供电情况的检查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避免窃电想象的产生,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四)提升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

电力企业开展安保工作的过程中,安保人员发挥着最为显著的作用,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及时的提升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通过高质量的业务工作,为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转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利用一些闲暇的时间,加强对于安保人员的培训工作,促进他们安全技能以及安全知识的提升,从而提升整个安保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就在于整个的安全保卫工作能否顺利的展开,只有电力企业具备了高水平的安全保卫能力以后,才能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地保障。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十分的重视自身的安全保卫工作,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保卫措施,提升自身的安全保卫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的电力企业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运转,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举.对新时期现代企业安全保卫工作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0.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 勘测设计 技术 我国

中图分类号:TV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29-01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水旱灾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

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水利水电领域以防洪、发电、灌溉和调水等为主要内容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国在该领域保持了比较领先的地位,有效解决了很多工程建设过程里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并进行了针对性解决,大力提高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水平。

1 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为三年经济恢复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个时候我国的水利水电开始逐步走入正常轨道,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2)第二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时期,这个时期发展历程比较坎坷,但是仍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3)第三阶段

第三个时期就是的10年间,虽然局部有些工作陷入停顿状态,但是整体的勘测设计水平还是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并且在一些领域还有所突破。

(4)第四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调整和整顿时期,这个时期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的力度,并且对全国的工程项目开发进行了相应的布局和规划。

(5)第五阶段

第五个时期是改革创新时期,我国水利水电事业开始迈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

(6)第六阶段

第六个时期就是新世纪发展初期,随着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站的开工建设和完工,我国的该领域已经进入大建设、大发展和大繁荣时期。

2 水利水电的勘探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和水平,受到勘测深度和精度的影响最大。随着现在建设规模的不断加大,从精度、广度和深度上来分析,传统的很多勘测方法和技术都已经完全无法满足目前工程的需求,从而对工程地质勘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挑战。近些年因为地学这些基础理论学科的发展和成长,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设计行业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

(1)勘探技术

①钻探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勘察主要的技术手段就是钻探,工程地质主要有钻探、山地勘探和物探3个方式。

钻探的方法比较多,随着新兴钻机的问世和推广,金刚石钻头以其独具优势,逐步取代了其他方式,尤其是提高了其钻探方法、工艺和施工水平,从而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测的水平发展大为加速。

因为使用工具和技术的要求都比较单一,但勘探深度比较有限,因而山地勘探仅在地表浅层的地质勘查时运用较多。

主要以位场理论为基础的物探方法,能进行磁场、重力场和直流电场的勘探,还有地震波和电磁波勘探,这两者是以波动理论为基础。

②遥感地质技术

利用航拍和卫星编程等方式,把复杂的野外勘测转化为进行数字采集和室内处理,从而快速地进行地质勘查提供准确而及时的举出数据保障。

③工程地质信息系统

这个技术通过把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系统和计算机制图三者有机结合,从而一次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对工程地质图的解释和绘制等,已经应用到大量的水利工程的地质勘测中。

④实验技术

自20世纪90年代后,部分地质实验引进地基原位测试液压和静压触探机,并且对于大屏幕点阵液晶显示器实现实时监控进行了采用,还有国外同类先进机器器械准确而大量的运用,标志着已经从比较简单的野外和室内试验朝着利用先进仪器和计算机技术来发展,已经能够有效开展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工程现场检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和力学性能和岩石物理等相关检测等。

⑤野外试验技术

主要体现于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发展,是工程地质业务试验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标准,这从其发展的历程中可以看出。原来灌浆试验的止浆栓塞,已经发展成今天的高压气塞,并且采用自动灌浆记录仪,来对于灌浆孔的浆液注入量的进行记录。

3 水利水电的测量技术

(1)测量新技术

近期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地质勘查,对于3S技术的采用已经较为普遍。在高程控制方面,全球定位系统(GPS)能对于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的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查节省大量作业时间和提高测量的精度。

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勘测工作的遥感技术(RS),对于大面积地质测绘、提高选线选址和填图质量,并且减少外业工作量和降低野外地质调查的盲目性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①数据处理新技术

自动制作平面、柱状、剖面和等值线等工程地质图件,并且能对于图像、图形和空间数据和相应属性数据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库进行管理,这是地理信息系统(GIS)。近几年工程地质勘查行业的热门和趋势,已经逐渐向应用于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和制图输出的GIS技术上转移。这些方法和应用,对于因为地形因素造成制约人工测量等因素进行了彻底解决,并且保障了劳动安全和节约了成本,极大提高了测量的功效和精度,从而令水利水电的勘测工作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

②三维仿真技术

三维可视化仿真技术(VisualSimuiation

VS)是计算机可视化技术和系统建模技术相结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仿真技术,其实质是通过图形、图像方式对仿真计算过程进行跟踪、驾驭和结果的后处理,同时实现仿真软件界面可视化,迅速、高效、直观、形象的体现出建模的特点。使用此技术以后,系统子模块通过形象的图形来表示,通过鼠标就能在屏幕上进行形象直观的操作,完成整个仿真任务。

4 结语

我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在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除了中国各大著名水利水电站的施工建设这些实例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还在提高升船机、大型船闸、自动化控制、安全监测和高边坡处理等方面的勘测水平带来了极大的提升,并且在相应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技术突破。另外在西部大开发的大浪潮里,西部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气象特征,尤其是一些地区大库、高坝和长距离输水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已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这些都是今后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设计索要面对和克服的苦难因素。相关人员一定要认真探索研究和总结,大力提升自身勘测设计水平,快捷高质设计和建设好每个水利水电工程,为继续保持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协会.调水工程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研究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在社会很多行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利水电行业就是其中的领域之一。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指数,还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对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工作原理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形成时间还不就,这项技术的前身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注浆法,是在注浆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注入原理是注浆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注浆法就是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让相应的施工材料从中通过,使其加固的一个过程。注浆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利用这种方法施工之后,不仅建筑内部结构的紧密度不够,而且填充不完整,填充的密度也达不到质量要求,这样就会降低施工项目的使用寿命,导致其脆弱性。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虽然是在注浆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却有效避免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后者是利用注入原理,而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利用的是高压原理,具有填充密度大、填充完全、范围广、力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可以将施工材料本身的防渗透性和防寒防冻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还能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对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操作非常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节约了施工时间,可以说,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高效的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优势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设备管理方便。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各项构件的结合非常紧密,体积非常小,便于施工。而且在三重管、二重管和单管喷射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对喷射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提高固结体的质量[2]。第二,材料的成本低,获得比较容易。水泥材料是高压喷射浆液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廉,一般选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如果施工过程中要求加快固结体的凝结读速度,施工人员可以在水泥中加入一些化学材料。除此之外,为了控制注浆材料成本,同时实现废物利用,可以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到水泥材料中,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而且不用为施工材料费心费力。第三,控制固结体的形状。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对喷射的速度参数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固结体的形状,使其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第四,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最大的应用优势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要在需要喷射的土层上钻孔,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喷射材料,这样就可以保证喷射材料和建筑物基础具有较强的贴合性,操作过程非常简便。除此之外,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可以在施工前期使用,这样就不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运营使用构成和结构性造成不良影响[3]。

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结合工程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确定,确保浆体的可泵性和保水性。同时,在正式施工之前还需要做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浆体材料进行规范养护处理,使其在一个星期之内维持立体方模型。并且要对其抗压能力进行仔细查看,必须要确保所有的浆体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要求,这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施工需要,加入适量的膨化机到浆液之中,防止浆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干缩现象。如果选择水泥作为浆液,并且使用三管法进行高压喷射,在灌浆之前必须要进行喷射,并且采用压缩空气法。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需要先在土层中喷入适量的水,使土层保持湿润,然后再注入浆液,这种情况下,浆液容易被稀释。为了避免浆液稀释程度过高,导致浆液的浓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可以适当提高浆液的浓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较高浓度的浆液[4]。准备好喷射的浆液之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参数进行斟酌,同时还要利用定位技术对科学的喷灌位置进行明确。除了明确喷灌的位置,还要对固有钢筋的分布情况以及防渗墙的位置进行明确。标记明确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标记的位置是否准确进行再次检查,确保一切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孔壁笔直、均匀,而且在钻后一个孔的时候,还要对前一个孔进行全面检查。结束钻孔操作之后,要采取压水试验,对钻孔的吸水情况进行检查。接着在进行灌浆操作,这是高压喷射灌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钻孔的质量达标之后,要将注浆管快速插入到建筑之中,而且要达到计划的深度,同时还要利用压缩空气法打来浆泵,持续30秒送浆,送浆完成之后再拔出钻杆。最后再进行喷浆,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依次进行,同时还要注意浆液的压力和流量。喷浆结束之后再进行冲洗,将注浆管冲洗干净,机内和管内都不能留有残余的泥浆。

4结论

综上所述,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项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还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施工企业要对此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操作,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保证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水电事业的快速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新余.水利水电施工中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2):30-33.

[2]梁政济.水利水电工程中高压喷射灌浆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30):41-42.

[3]宋青海.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高压喷射灌浆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22):52-53.

篇8

三维协同设计是一种能够将各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同平台工作的协作型设计软件,也就是说,三维协同设计也可以被称为是三维模型设计的协同效应。这种设计工作方法,能够将各种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变得精准化和可视化。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当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工程复杂性越来越高,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三维协同设计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当前越来越高的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中的多角度多领域的平衡能力也越来越高,使得三维协同设计在产生和发展之余,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热门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发展中,另一项广受关注的设计要求,就是环保节约的要求,而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中,做到“投资省、耗能低、环保好”,也是当代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广受重视的设计出发点之一。这些要求,都能通过三维协同技术得以实现,三维协同技术能够极大的减少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人才和物料的浪费,并且能够通过虚拟模拟,极大地减少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价值

三维协同设计在应用中,具有二维和三维CAD设计无法比拟的优势,主要有设计形象、设计中空间布局设计率、设计准确性以及校审便捷性等五大特点。

2.1设计形象的优势

三维协同设计的一个最直观的优势,就是能形成虚拟的三维模型,并且能够通过这种三维模型,模拟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建设过程,通过对这种建设过程的模拟,找到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误算,并将设计中不协调的问题查找出来进行修改,并且可以将所做的工程设计直观地播放给审查和各级领导观看,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效果,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优势。

2.2空间优势

空间优势是指,三维写作能够通过空间建模,实现二维设计技术不能实现的空间布置设计,通过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空间布置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二维设计技术中无法做到的对空间布置设计的把握,进而解决了二维技术下,空间布置的缺陷,使水利水电工程的空间布置更为直观和合理。减少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3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的设计效率

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是一项非常耗时的,且需要多领域技术人员合作的项目,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讲究团队的协作和效率的提升,因为团队的协作和效率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时间短、效果好的基本保证。通过三维协同技术,能够使同一平台上对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做到专业配合,避免了传统二维或三维CAD设计当中需要各技术人员分别设计,然后进行修改和协商的问题。减少了设计稿件和设计模型的修改时间,保证了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效率。

2.4提高了设计方案的质量

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方案的质量。这是由于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能够在计算机内设计出三维模型,这些模型中的数据就是实际建设中的准确数据,这种数据是唯一的并且能重复使用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模型中的数据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并且能够做到修改过程中的数据十分精确。减少了设计方案的确定和修改过程中的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2.5减少了校审时间

传统的二维或三维CAD设计技术,需要对图纸和设计方案进行大量时间的校审,校审程序较为复杂,校审期间可能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需要进行多次校审,出现错漏的几率较大,而通过三维协同技术,能够在计算机上进行可视化校审,通过这种可视化校审,能够自动批注和跟踪管理,减少校审的步骤和次数,将校审时间大大缩短,并且提高了校审期间错误检出率。

3三维协同设计行业发展现状

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技术,在我国的市场中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并且这种技术,已经率先在机械、电子、石油、电力甚至是航天领域中应用,并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提升了上述领域中的产品设计质量和使用体验,而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三维协同技术从2003年期就已经开始研究,受到当时许多先进的研究单位的重视和研究,并于5年后在业界小范围的应用,主要在我国的各个省份的枢纽建设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也使业界看到三维协同技术的优势。三维协同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设计中,能够直观地将设计的理念和结果通过计算机表现出来,更加符合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将二维设计技术中,需要技术人员将二维的设计内容转为三维的设计内容的步骤,减少了由于认知问题所出现的错误和误差。从而减少了设计的修改和变化次数,提高了设计的效率。但现如今,我国国内并没有大面积地推广和应用三维协同技术,这是由于我国国内应用于三维协同技术的计算机平台较少,需要依托于其他国家的计算机应用平台,才能够使用和进行水利水电工程的三维协同技术的设计。并且三维协同技术的费用较高,许多省市三维协同设计平台的应用和二次开发力度不够,开发经验和使用经验贫乏,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三维协同技术,为三维协同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阻碍。我国的三维协同技术存在一定的广阔空间,但目前的技术发展不成熟,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4三维协同设计的软件使用优势

目前在我国应用较多的三维协同设计软件为MicrostationBentley系列软件,下面主要分析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在三维系统设计过程中的使用优势。

4.1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在工作效率提升中的优势

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是三维协同设计技术使用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软件,设计人员能够在进行设计前,将该项目的各个领域的设计需求和设计目标进行文件建立,并分别将各个文件建立在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中,以种子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方式能够使各领域的工程设计人员通过找到自己的子文件进行设计工作,并且文件在进行设计和修改后能够保存在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中,无需设计人员自己单独创建文件进行保存,且在同一平台中的各位工程设计人员可以进行沟通和分析,将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改,也使得工程设计的团队的设计速度和设计效率得到非常大的提高。

4.2MicrostationBentley系列软件具有非常精准的工程量计算结果

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的另一大优势,就是能够非常精准地计算出工程计量的结果和数据,设计人员在使用二维技术或三维CAD技术进行设计时,需要进行人工手动计算各部分的数据和结果,人工计算的数据结果无法做到100%准确,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和漏洞。但通过MicrostationBentley软件进行三维协同设计,设计人员能够通过该软件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精准的区分和计算,保证了工程量计算的零失误。设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工程所需的材料和数据进行不同属性模块的定义,就可以达到零失误的目的。

4.3MicrostationBentley系列软件的建模形象直观

篇9

企业员工的素质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管理水平,只有加强企业员工的素质建设,才能促进企业的工作人员在新的形势下,改变原有的旧观念,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并且随着社会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只有加强企业员工的素质,才能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竞争实力。

一、在新形势下,企业员工素质现状的分析

目前大多数水电企业都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其中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企业员工素质建设,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素质,可是效果却不明显,仍然出现很多的问题,具体有一些方面:

第一,思想认识不足或者滞后。

在当前的新的形势下,部分水电企业员工对其认识还是不够深入,很多的职工人员,不能顺应时展的趋势,满足于自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危机感,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很多的女性,大都放弃学习的机会,忙于家庭生活之中。并且由于水电施工企业的性质,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较为枯燥,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也逐渐丧失,并且相比较其他的企业工作,所获的薪酬也较低,对此也就使得更多的水电企业的施工人员甘于“平凡”,感到对于未来学习的无能为力、也满足于现在岗位的稳定性,因而使得现在的水电施工人员接受新的教育和学习的积极性十分低。

第二,专业技能薄弱。

如今所说的企业人员的素质不仅包括其中的职业道德素质,还有其他的专业技能素质。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关企业的工作制度也发生变化,由此产生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流动性也较大,很多人都是以此作为今后工作的垫脚石,只是为了以后谋求更好地发展空间,没有掌握充分的专业技能。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循环培训和随心所欲的轮换上岗问题,并且有的企业职工根本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学习教育,专业技能十分薄弱。

第三,责任安全意识不足。

在水电企业工作人员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伤亡事故也是很多,引起事故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放置物的不安全还有环境的不安全还有管理的缺陷,然而大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责任安全意识不足而出现的违章作业、违章施工和指挥,有的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相关的数据分析,缺乏责任意识,使得作业场所没有达到安全的规定等等。

第四,基层人员管理出现问题。

水电施工企业的发展问题中,基层人员是关键,基层人员在企业中属于承上启下的位置作为企业工作实施的重要支柱,在目前新形势下,基层管理存在着众多问题,部分基层管理人员没有发挥对工作管理人员的培训管理工作,属于企业管理中最薄弱的环节,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必要性和意义

第一,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保障企业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在随着经济全球化去世的加强,还有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大,很多企业也都走向了国际市场,要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企业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加强人才和智力的竞争,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开发工作,尤其对于水电施工企业来说,如果企业有充分的人才,会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并且保证高质量的完成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第二,提高企业员工素质是保证水电施工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充分与否,以及企业的工作人员素质高低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电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人力资源是保证企业可以可持续开发和无止境开发的重要保障,很多企业都在新形势的影响下,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电力企业的改革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然而要想保证水电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保持充分的人力资源,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第三,提高企业员工素质的意义。

目前水电施工企业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如果能够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就会减少企业的招聘成本,在利用现有的人才进行建设,保证获取最大的利益;并且能够减少企业对人才的培训成本,企业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且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如何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第一,转变思想,提高工作积极性。

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学习能力,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并且保证企业领导思想观念的前沿性;提高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进行定期的岗位培训工作,确立争取的方针目标。同时加强对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得企业工作人员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所在,树立企业和员工的整体意识,提高对工作的认知度,从而保证工作的积极性。

第二,提高安全意识。

保证工作实施的安全性至关重要,这就需要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学习,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保证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保证企业员工掌握安全意识,并且落实到实处,保证进行生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二是建立奖惩制度,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企业员工的表现进行相关的经济处罚或者处分。三是提高企业的安全文化意识,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或者进行广播等工作,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事故的处理能力。

第三,提高专业技能。

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企业的整体水平,因此在进行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素质的过程中,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学习培训,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开展技能培训,包括现场的规范操作,以及专业知识检验等等,建立相关的标准要求。

第四,营造自由的空间。

保证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企业员工的个人才能和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建立相关的机制激发企业人员的积极性,比如说建立经济利益激励工作,对于对企业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回报,对于优秀的人才及时进行提拔,还有进行企业文化的激励,经常组织相关的活动,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

第五,保证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

基层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其重要性,发挥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生产的任务,加强监督;发挥在企业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沟通作用,不断提高个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重要观念,建立相关的绩效制度,保证公平公正,激励相关工作人员更好地工作。

篇10

关键词:水电事业 可持续发展 水电调峰 竞价上网

水是可再生的、理想的、洁净的能源,为了充分利用水利资源,分析研究水电发展趋势,有利于水电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电力工业着力于体制建设和机制转变,真正形成"政府宏观管理、行业协会自律服务、企业自主经营"的新型体制框架,分"四步走"完成电力工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我国水电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中国水电事业自身定位,发挥优势,可持续发展以及面向世界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1、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水电不可忽视的目标!

1.1 水电开发的流域规划问题。流域规划是以江河流域为范围,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中心的长远规划。是区域规划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土规划的一个重要方面。水电开发应该纳入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资源统一管理,还要通过科学的规划对河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布局、开发顺序、开发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和生态等问题进行统筹兼顾。在利用河流发电的同时,充分发挥河道本身泄洪、航运、供水等综合功能。水电开发必须受约于水资源保护规划,受约于环保部门的河道功能规划,纳污能力总量控制以及河流生态影响。

1.2 水电站建设的移民问题。水电站建设的移民问题一直是影响水电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移民搬迁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今后,单纯为得到发电效益而需大量移民的水电站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正确地解决好移民问题,是水电流域社会经济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作移民决策时,一定要符合广大移民的意愿,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移民规划和具体的工作计划,为移民办实事。其次,决策的实施要使移民得到实惠,真正解决移民问题,否则,决策必然是失败的。再次,任何决策要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当前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3 水电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要“发展经济”必须大量修建水利水电工程,要“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少修甚至不修水利水电工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问题。从普遍意义上讲,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泥沙和河道的影响,对气候、水文、地质、土壤、水体、鱼类和生物物种的影响,以及对文物和景观的影响、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等。长期以来,水利工作着眼于江河流域的治理开发,现在我们要转换立场,要站在河流的立场上,做河流的代言人;要着眼于人类发展的未来,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把保护生态、保护河流的生命作为工作的制高点,而不能把开发作为流域机构工作的制高点,水利工作要立足于生态建设,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立场要转变过来。 水电站对上下游的影响、对动植物的影响、对国土资源的影响,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等等,都需要认真研究。

2、承担电力峰荷,发挥水电调峰优势

一般调峰调频的任务由水电站承担。而火电站一般承担基荷和腰荷,峰荷由水电站承担。这是因为火电站气轮机从锅炉起炉到汽轮机并网发电需要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并网后一般很长时间才会停机。如果让其调节峰荷,会不停的开停机或改变出力,对燃媒的利用率很低,反应速度也跟不上。而水电站不像火电站发电前需要锅炉预热,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可并网发电,而且不会像汽轮机起停那样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所以一般由水电站承担调峰调频任务。

调峰电源应作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每一个发展阶段应有具体安排,在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应优先发挥水电的调峰能力。对具有调节性能的水电厂,应充分考虑其在调峰和运行备用(负荷备用和事故备用)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合理扩大这些水电厂的装机容量或预留扩建余地;对现有这类水电厂,也应进行扩建可行性的研究。此外,应安排火电调峰;对缺乏水电调节的系统,还要采用其他调峰电源,如抽水蓄能机组等。

3、 水电竞价上网,平抑电价

一是水电的经济特性。水电前期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很大,银行贷款负担很重,后期发电的变动成本较小;相对而言,火电前期建设一次性投入较小,后期发电的变动成本较大。如果采取统一标准竞价,可能对水、火电利益格局产生较大调整。因此,在市场起步阶段,要尽量避免这种利益上大的变化。

二是水电技术特性。总体而言,火电的调节性能优于水电,水电由于区域水资源的来水情况、库容情况和季节时令的差异,其调节性能也大相径庭,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式也应各取所长。方案的拟定应根据水电、火电调节性能的特点,开发出多种市场交易品种,使不同电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

4、 将中国水电推向世界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把双刃剑的到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还在深入进行,在国际企业向中国市场卷来的时候,中央适时地提出了“走出去”战略,这不仅是企业的宏观发展战略,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战略,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包括中国水电企业在内的电力系统积极响应和落实“走出去”的战略,与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项目合作关系,通过项目合作入手,建立信誉,达到了不断开拓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涉外经营的人才,将起到长远的作用。

篇11

1.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及影响

例1(2015年广东文综卷)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

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2)。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题思路】第(1)题湖泊水量和面积的增多,会对周围地区的气候、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对通航条件、养殖及旅游业产生有利影响。

第(2)题,题意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减少对水质的影响,因而是调整工业结构,而不是调整产业结构,应从污水排放、污水处理、法律法规及环保意识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参考答案】(1)①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②稳定湖泊水位,维持湖泊水量;③保护生物多样性;④改善局地小气候。

(2)①调整工业结构,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②优化工业布局,便于集中处理污水;③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④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达标排放。

2.产业转移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例2(2015年海南地理卷)电解铝业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近年来,我国新建电解铝产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有人认为,我国电解铝业西移是大势所趋。图3示意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2010年前)。据此完成(1)~(3)题。

(1)西北地区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

A.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良好的生态环境

C.充足的原料供应

D.良好的工业基础

(2)电解铝业由东、中部转移到西北地区,会导致()

A.能耗降低B.产品价格提高

C.污染排放减少D.运输成本增加

(3)西北地区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

A.交通线B.输电线

C.绿洲D.荒漠

【解题思路】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充足,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优势条件是廉价而充足的电力。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西北地区铝土矿资源不丰富;西北地区经济较为落后,工业基础较差。

第(2)题,电解铝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向大气中排放较多的废气,这主要是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和该工业分布位置无关,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不会导致能耗降低和污染排放的减少;西北地区电力资源较为廉价、充足,可使电解铝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西北地区铝土矿(电解铝业的原料)缺乏且远离市场,我国电解铝业向西北地区转移导致原料和产品运输成本增加。

第(3)题,电解铝厂污染较为严重,西北地区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绿洲地区,为减少对该地的污染,电解铝厂选址应远离绿洲。

【参考答案】(1)A(2)D(3)C

例3(2015年浙江文综卷)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2)题。

材料一图4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图5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长江江苏段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2)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4可知,长江江苏段北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北岸一级、二级岸线里程长,三级岸线较少。说明江苏段北岸环境容量较大,所以工业适宜布局在北岸。资金密集型工业的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该类工业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第(2)题,如迁移到安徽,则劳动力工资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但迁入地区生产配套不完善,距市场远,运输成本上升。如不迁移,则应采取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答案】(1)北。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环境容量较大。

(2)变化:生产成本降低;生产配套不完善;运输成本上升。措施: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二、解题准备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与意义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所示。

资源调出区(1)资源储量最丰富(2)资源生产量巨大(3)区内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资源消费量远小于资源生产量,能够满足输出

资源调入区(1)经济发达,资源消费量大(2)区内资源储量小或资源产量难以满足资源消费需求

(3)资源问题制约了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表所示。

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

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2.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东西部地区差异大

(2)调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区域协调效应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1)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

(2)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3)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调入地资源紧

张的原因(1)本地少

(2)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3)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解决该资源短缺的途径(1)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4.资源跨区域调配重大工程

(1)南水北调

调水路线西线中线东线

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江阴段

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重点是青、甘、宁、内蒙古、陕、晋六省(区)京津、华北平原中西部及沿线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黄淮海平原东部地区

可调水量与水质调水量较小、水质最好调水量较大、水质较好调水量最大、水质较差

地形、地势对调水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艰巨

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过黄河后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

用设施差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2)西气东输

线路对调入地区的意义对调出地区的意义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西起新疆轮南,到达上海。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从霍尔果斯到广州、上海

①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

③东部地区进行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④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

①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促进天然气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④实现西部能源结构气化,在沿线农村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3)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对输入地的影响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5.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目的追求更高利润,扩大销售市场

产业转移的主要表现形式对外直接投资,设立营销网络、建厂、设立研发机构等。其中设立研发机构是产业转移的高级形式产业转移的原因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转移的规律

(1)转移主体:先是劳动力密集产业和轻工业转移,然后是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和重工业转移

轻工业(初期)积累资金提高技术重工业(中期)加强基础工业提高科技水平(后期)高科技工业

(2)转移方向:由发达国家或地区向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地区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劳动力充足、素质高且价格低廉的地区或国家,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发达国家内部交易成本高,发展中国家内部交易成本低,企业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

(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饱和、避开政策等的限制,企业就会开辟国际市场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

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①对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而原主导产业顺利实现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①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②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三、命题预测

2016年高考地理“区域联系与区域间协调发展”将会继续围绕资源跨区域(国际或国内)调配重大工程、产业转移典型案例进行命题,侧重重大工程对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角度。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内容是课标要求的核心问题,侧重考查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的能力。总体来说,资源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结合不同的资源类型、区域特征,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来分析对资源输出地和资源输入地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输出地和输入地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注意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即工程建设沿线地区的影响。如西气东输工程沿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等省区,对于沿线地区同样可以起到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增加就业机会、解决沿线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等积极影响,工程建设也可能产生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等负面影响。又如,北煤南运会加大沿线地区交通运输(尤其是铁路运输)的压力,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产业转移选考的案例既有国内的,更有国际的。

当前,我国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的三大特点:一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行业越来越多。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行业,在制造业中,高耗能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为减小本国的环境压力,从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对高耗能项目进行限制,越来越多地将此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越来越重要的产业,服务业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重点。二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区域越来越多。东部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占据优势地位。但西部地区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要素低成本优势等,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到西部进行投资。东部地区外商到西部地区再投资,也已成为西部地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三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越来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设立各种形式的开发园区、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资、技术引进、消化提升和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等。跨国公司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但中小企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

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一方面,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衰退,另一方面,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一些产业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中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资源和区位优势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努力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投资环境,推动本地区成为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劳动力资源开发和输出基地,那么中西部地区将成为最佳的国内产业转移承接地。

四、能力测试

(改编)读河北“环京新城”位置示意图(图6),回答1~2题。

1.“环京新城”吸引珠三角地区企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和生产成本的差异

B.新城科技力量雄厚

C.两地原有工业企业类型相同

D.两地之间交通便利

2.珠三角地区产业向环渤海地区转移将()

A.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B.促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C.使环渤海地区由城市化带动工业化

D.有利于两地缓解就业压力

(改编)读某区域能源跨区域调配图(图7),回答3~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能源调配路线,调配的能源依次是()

A.煤炭、水电、石油、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水电、煤炭

C.天然气、煤炭、石油、水电

D.水电、天然气、煤炭、石油

4.③④两条路线调配的能源主要来源分别是()

A.东北、西南B.华北、中东

C.新疆、印度D.日本、中美

(改编)2013年7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线通水,2014年12月中线工程全线通水。图8为南水北调东、中线调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利用京杭运河将长江水调往北方,该调水工程会()

①加重海河的防洪压力②缓解京津地区的地面沉降③补充黄河的入海流量④增加长江下游的泥沙淤积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以()

A.提高华北地区的水运能力

B.带动沿线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C.促进沿线地区的环境治理

D.利用南北地势落差开发水电

图9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7~8题。

7.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

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8.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改编)9.读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是我国管道建设史上建设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

材料二目前我国进口原油的80%是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马六甲海峡是世界上的敏感地带之一,该海域海盗活动比较猖獗。

材料三图10为中缅油气管道线路示意图。

(1)简析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难度大的原因。

(2)简述中缅油气管道的修建对缅甸发展的影响。

(3)我国已规划布局了西北(中亚)、东北(俄罗斯)和海上三大油气战略通道,分析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意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2.B3.D4.B5.D6.C7.C8.A

9.(1)地形复杂,多高山峡谷;处在地质活动带上,地质灾害多发;降水丰富且集中,洪涝灾害频发。

篇12

关键词:水利水电;施工;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研究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先进的技术,在社会很多行业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水利水电行业就是其中的领域之一。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施工的安全指数,还能确保地基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对这种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优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就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工作原理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形成时间还不就,这项技术的前身就是人们所熟知的注浆法,是在注浆法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注入原理是注浆法的主要工作原理。注浆法就是利用相关的仪器设备让相应的施工材料从中通过,使其加固的一个过程。注浆法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弊端,利用这种方法施工之后,不仅建筑内部结构的紧密度不够,而且填充不完整,填充的密度也达不到质量要求,这样就会降低施工项目的使用寿命,导致其脆弱性。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虽然是在注浆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是却有效避免了上述的这些问题,后者是利用注入原理,而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利用的是高压原理,具有填充密度大、填充完全、范围广、力度大、强度高等特点。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可以将施工材料本身的防渗透性和防寒防冻性都充分发挥了出来,而且还能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对工程质量提供有效的保障。除此之外,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操作非常简单,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还节约了施工时间,可以说,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一项非常高效的施工技术,对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

2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应用优势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优势:第一,设备管理方便。高压喷射灌浆设备的占地面积非常小,各项构件的结合非常紧密,体积非常小,便于施工。而且在三重管、二重管和单管喷射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对喷射的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提高固结体的质量[2]。第二,材料的成本低,获得比较容易。水泥材料是高压喷射浆液的主要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廉,一般选用普通的硅酸盐水泥。如果施工过程中要求加快固结体的凝结读速度,施工人员可以在水泥中加入一些化学材料。除此之外,为了控制注浆材料成本,同时实现废物利用,可以加入适量的粉煤灰到水泥材料中,由此可见,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而且不用为施工材料费心费力。第三,控制固结体的形状。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结合实际情况对喷射的速度参数进行调整,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固结体的形状,使其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第四,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是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最大的应用优势之一,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只要在需要喷射的土层上钻孔,然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喷射材料,这样就可以保证喷射材料和建筑物基础具有较强的贴合性,操作过程非常简便。除此之外,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可以在施工前期使用,这样就不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运营使用构成和结构性造成不良影响[3]。

3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

在正式施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查,结合工程需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确定,确保浆体的可泵性和保水性。同时,在正式施工之前还需要做的一个步骤就是对浆体材料进行规范养护处理,使其在一个星期之内维持立体方模型。并且要对其抗压能力进行仔细查看,必须要确保所有的浆体都能够达到施工标准要求,这是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的前提和基础。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施工需要,加入适量的膨化机到浆液之中,防止浆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干缩现象。如果选择水泥作为浆液,并且使用三管法进行高压喷射,在灌浆之前必须要进行喷射,并且采用压缩空气法。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需要先在土层中喷入适量的水,使土层保持湿润,然后再注入浆液,这种情况下,浆液容易被稀释。为了避免浆液稀释程度过高,导致浆液的浓度达不到施工要求,施工单位可以适当提高浆液的浓度,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较高浓度的浆液[4]。准备好喷射的浆液之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图纸的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参数进行斟酌,同时还要利用定位技术对科学的喷灌位置进行明确。除了明确喷灌的位置,还要对固有钢筋的分布情况以及防渗墙的位置进行明确。标记明确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标记的位置是否准确进行再次检查,确保一切无误后再进行钻孔,在钻孔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保证孔壁笔直、均匀,而且在钻后一个孔的时候,还要对前一个孔进行全面检查。结束钻孔操作之后,要采取压水试验,对钻孔的吸水情况进行检查。接着在进行灌浆操作,这是高压喷射灌浆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钻孔的质量达标之后,要将注浆管快速插入到建筑之中,而且要达到计划的深度,同时还要利用压缩空气法打来浆泵,持续30秒送浆,送浆完成之后再拔出钻杆。最后再进行喷浆,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依次进行,同时还要注意浆液的压力和流量。喷浆结束之后再进行冲洗,将注浆管冲洗干净,机内和管内都不能留有残余的泥浆。

篇13

“积极、稳妥地拓展国际水电市场,是中国三峡集团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三峡工程建设之后,中国三峡集团在战略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宗明义,曹广晶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与坚定。

就在2010年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携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与缅甸电力一部水电规划司、泰国EGATI、缅甸IGOEC,签署当今东南亚最大水电开发项目“萨尔温江孟东水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由此,中国三峡集团筹划两年的开发缅甸孟东水电项目,正式进入预可研阶段。

用曹广晶的话说:“此举标志着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又迈出重要一步。” “技术,设计,经济飞跃性的提高,使中国三峡集团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

“中国三峡集团在顺利完成三峡工程建设后,在长江上游又陆续建设了一批世界级的水电工程。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不论从装机总量、坝型高度、综合技术难度,还是从设计水平、经济实力来看,中国三峡集团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三峡集团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谈到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的必然性,曹广晶如是说。

2010年1月,46岁的曹广晶出任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这位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成长起来的国企领导者,在2010年初中国三峡集团工作会议上,就集团公司拓展海外水电开发市场战略,曾作如下表述:

“稳步开拓国际水电市场,是中国三峡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根据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部署,服从于国家外交布局和政府间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集团品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拓展集团发展空间,提高集团国际水电核心竞争力。”寥寥数语,令人感受到其稳健而不失韬略的一贯风格。

因成功建设三峡工程而倍受世人瞩目的中国三峡集团,其旗下还拥有国内最大水电上市公司长江电力。到2020年,待金沙江上四座水电站建成,中国三峡集团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届时,在国内水电领域,中国三峡集团稳坐龙头。

“中国三峡集团就是要做大水电,打造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能否成功转型成为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能否成功稳步进军海外水电市场密切相关。显然,曹广晶的目光早已瞄向海外水电开发市场。

2010年5月,中国三峡集团第一个EPC海外项目――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2010年8月,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水电站两台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中国三峡集团首个投产的海外项目,老挝南水项目虽说只有1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却通过BOT开发模式,为中国三峡集团带来25年的运营权。

2010年11月上旬,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携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与缅甸电力一部水电规划司、泰国EGATI、缅甸IGOEC,签署当今东南亚最大水电开发项目“萨尔温江孟东水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0年11月下旬,中国三峡集团与俄罗斯水电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

谈到中国三峡集团海外业务,曹广晶充满自信:“中国三峡集团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建立国际清洁能源集团的发展目标。近年来,中国三峡集团已在国际水电工程咨询、EPC、BOT等领域获得进展。目前,正积极推进水电业务‘走出去’战略。中国三峡集团将充分利用三峡品牌、水电开发和运营技术、管理优势,逐步建立‘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业务体系。”

稳健而积极,中国三峡集团开启海外水电开发市场的脚步清晰、坚实。

“我们拥有三峡工程的品牌优势。在三峡,我们拥有毋庸置疑的当今世界水电业最大,最难,最典型的案例。毫无疑问,三峡工程的影响力不可替代。”

中国参与国际水电开发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电企业便开始了自主走向国际水电开发市场;90年代中后期,则加快了开拓国际水电开发市场的步伐。不过,那时的中国电力企业,大多以工程承包商的角色参与其中,主要是出口劳务,赚取外汇,只参与建设,不参与投资。

曹广晶说:“现在,今非昔比。如今中国的电力企业可以做到以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现在要走的是技术扩散、标准输出、投资扩张的路线。中国三峡集团通过建设以三峡为标志的大型水电工程,在水电开发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具备了全方位走出去的能力。”

拓展海外业务,是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将来海外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要占到集团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通往海外水电开发市场上的道路上,中国三峡集团并不是独家前行。且不说日本、韩国等同行早已将触角伸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仅国内的电力企业,就有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和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企业,均已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开展大量工作。

苏丹、埃塞俄比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束埔寨、越南等国,到处都活跃着中国水电企业的身影。在这场通往海外水电市场的角逐中,曹广晶认为三峡工程的品牌效应,是中国三峡集团的优势所在。

曹广晶说:“建设大型水电开发项目,中国三峡集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水电开发,中国三峡集团优势明显。”

谈到中国三峡集团的优势,这位21岁大学毕业便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具有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如数家珍:

“经过三峡工程18年建设,中国三峡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克服了一系列世界级水电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科技创新成果和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锻炼了一支优秀的水电建设管理队伍,具备了组织和管理大型水电工程、融资和资本运作、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以及梯级水利枢纽统一调度的能力,形成了水电开发核心竞争力,在世界范围树立了‘三峡水电’的品牌。”

除此之外,中国三峡集团充裕的现金流,为其“三峡水电”品牌再增亮色。

曹广晶表示:“中国三峡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有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电站投产后,就可以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个模式非常好。”

曹广晶说:“拥有三峡工程品牌优势的中国三峡集团,已经具备了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和运行大型水电项目完整的产业链。毋庸置疑,三峡工程是集团拥有的当今世界水电业最大、最

难、最典型的案例。毫无疑问,三峡工程的影响力不可替代。” “加强对境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和财务,税收,审计制度等风险因素的评估,把各类风险控制在较低程度。”

说到中国电力企业进军东南亚国家,业内专家认为:东南亚国家水电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开发水平落后。中国电力企业选择此时进入,可谓恰逢其时。然而,东南亚国家也存在着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不安定等不利因素。这无疑增加了投资方的风险系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大唐电力在缅甸就遭遇过独立军持武器索钱事件。政局不稳,使中国电力企业对投资东南亚、非洲更为谨慎。

对此,曹广晶认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要强化风险防范。既要抓住机遇,更要重视风险防范;即要入乡随俗,更要坚持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要充分搞好市场论证和需求调查,加强对境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和财务、税收、审计制度等风险因素的评估,把各类风险控制在较低程度。”

谈到如何抢抓机遇,曹广晶说:“其一,发展清洁能源,倡导低炭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水电开发热已经形成,相对于海外对发展水电的态度和效果,国内对水电的认识需要重新定位。水电属可再生清洁能源,这已有广泛共识。其二,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处于低谷期。而中国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技术上、管理上,而且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即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和实力,也顺应了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的诉求,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机遇面前,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曹广晶神色凝重,语气坚定。

“目前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与过去到境外搞承包业务有很大不同。过去中国企业到海外搞承包业务也存在风险,但主要是花别人的钱。中方出管理,出劳务,完成承包合同,把相应的外汇挣回来。如今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在考虑风险时,就要更为谨慎。”

“水电投资期较长,一次性投入较大,这都是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在战略上要坚定不移,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每走一步,都要精心评估、仔细分析。同时要尽可能把开发项目,上升到国家合作层面。有祖国作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坚强后盾,中国企业开展工作就会更主动、更有利。”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主要从周边国家起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如果周边国家的水电市场在中国,那么,不管这个国家将来政治、经济情况如何变化,不管今后外交关系如何,只要有共同的利益,收回投资都是有保障的。这种选择,是避开风险最有效的方式。”

曹广晶说:“在海外投资水电开发项目与在国内投资建设电站,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在海外投资建电站之前,我们必须与外方签订购售电协议,把电的送出方向、价格、容量等,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并紧紧地锁定它。此外,中国三峡集团还要与国内有实力的单位结成同盟,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应对和规避风险,确保海外战略顺利推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水电项目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这些地区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和安全形势,都使得中国水电企业在海外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因此,业内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中国电力企业要以创建国际性工程公司和跨国大公司的高度,加强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建设,包括市场营销、国际项目管理、风险防控、融资理财能力等。加强对目标国的风险分析和判断,强化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企业紧跟国家外交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站稳脚跟、应对挑战。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三峡工程时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国内以生产清洁能源为主业的最大水电集团,中国三峡集团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这一份责任和使命。”曹广晶言词恳切。

在世界水电开发史上,三峡工程是一个高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在水电开发的很多领域,中国人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但发达国家走出去比我们早,再加上语言优势,我们依然面临国内标准与欧美标准如何对接、如何控制或规避风险以及因思维和工作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碰撞与磨合。

曹广晶说:“在水电开发领域,中国是后发国家。过去,世界水电市场基本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过半个世纪的论证、18年建设,中国水电人通过三峡工程做过很多探索和实践。而今在水电开发领域的很多方面,中国人已经走在了世界水电界的前面。因此,中国水电人,特别是中国三峡集团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

“1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创造和使用各类专利技术7D0余项,其中100多项技术成果为三峡首创,化解了世界水电工程建设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因为是世界第一,所以三峡工程的许多难题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答案。这都是中国三峡集团的实力所在。”曹广盘点着家底。

回首中国水电发展史,旧中国水电总装机只有36万千瓦,还不足三峡工程一台机组的容量。而今,中国修建了20多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数以百计的中型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坝博物馆”。通过三峡工程,中国水电建设实现了从完全依赖国外设计到独立自主创新的跨越,并跻身世界水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管理技术强国行列。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以中国三峡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水电产业,在规划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方面,已在亚洲和非洲拥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南美洲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了从规划设计、设备出口到施工承包产业化国际经营新格局。

2004年5月,赴三峡参加“2004年水力发电国际研讨会”的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维奥蒂和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贝格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颇能代表国际水电界对中国水电技术的评价。

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贝格瑞说:“三峡工程的伟大,不但表现在它的规模巨大、技术难度高等,而且更表现在它综合效益的体现。比如,在满足发电的同时,它具有重要的防洪及改善航运的作用。这是三峡工程区别于国际上其它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显著特点。”

而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维奥蒂的评价更为直接:“中国现在的筑坝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已代表了国际筑坝水平。三峡工程是世界水电开发史上的一个高峰。”

篇14

不同时期水电工程商业经营的发展和分析

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商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商业相继产生,特别是厂办商业(水电工程商业、油田商业)的产生,这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商业为本行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黄河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汉江的丹江口水利工程商业都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认可,20世纪80年代随着水电工程的市场化,水电工程商业经营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水电工程及其商业

在计划经济时期,大型水电工程项目的兴建基本上是由国家采取指令性的任务予以下达,其物资和消费品的供应也是由国家统配统销,商业企业以承担服务职能为主,实行行业垄断性经营。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为例:

1、资金投入模式:国家单一投入。

2、工程管理模式:国家派代表、指定设计、施工单位。

3、人员:国家统一调配。

4、物资来源:国家统配。

5、设店:施工单位附带建店和运营,按规划开店。

6、商业经营:以单纯服务为目的,计划供应为核心,确保计划实施为目标。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电工程及其商业

为适应市场的变化,适应水电工程的发展需要,商业作为水电工程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商业为例:

1、资金投入模式:多渠道融资。

2、工程管理模式:工程项目负责制、采取全封闭式管理,全面引入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工程建设承包制、工程项目监理制等国际化的建设管理模式。

3、人员:市场招聘,双向选择。

4、物资来源:通过市场招标采购。

5、设店:业主规划投资建设、商业运行面向市场招投标。

6、商业经营:以服务为宗旨、营销为手段、盈利为目的,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三)两种经济体制下水电工程商业运行的比较

不同时期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商业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利弊表现也各不相同,就计划经济时期商业运作而言:一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水电施工管理模式,导致附属的商业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和在业态的调整等方面不能适应变化的市场竞争;二是由于水电工程施工周期长,实行封闭式管理,利润和服务对象相对稳定,红线内行业的垄断性经营,缺乏市场竞争意识;三是传统水电工程商业重商品销售,轻市场营销;四是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商品的价格由国家指定,企业被动服务,服务质量与效益无直接联系。就市场经济时期的商业运作而言:一是市场经济时期物资相对过剩,商品的价格由市场决定,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企业由被动服务积极向主动服务、满意服务转变,服务质量与销售、效益密切相关;二是企业在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塑造企业文化、创建企业品牌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三是由于市场引导不够,开发不足,微利经营,导致运营商投入少,水电工程商业盲点多。如主业以外的后勤服务管理、物业管理、职工文化生活、微利商品的供应等服务工作。如何通过市场这个无形的手来不断完善和补充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电工程商业发展的新机遇

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商业,但有最适合的商业。面对水电建设新的发展,我们将怎样寻找和发现最适合水电工程建设的商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和机遇。

1、从水电建设发展趋势来看,2000年―2010年,我国水电建设将迎来一个十年的大发展时期,平均每年将增加水力发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2010年将达到12500万千瓦,约占我国可开发水能资源3.6亿千瓦的1/3,十年内,国家用于水电工程的投资将达到4500亿元。

2、从行业从业人口及消费人口来看,整个水电施工行业直接从业人口40余万人,民技工100余万人,还有水电工程当地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人口。庞大的消费群体对水电工程商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从行业人群的消费渠道、消费意识、消费心理和消费水平来看,一是在消费渠道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水电工程受客观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消费者的消费只能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二是由于水电建设职工长期在艰苦的施工环境下工作,缺乏现代消费意识,希望有时尚的消费引导;三是在消费心理方面,商品质量好、品种全、价格低、服务有特色已成为消费者的共同企盼;四是在消费水平方面,消费层次参差不齐,一方面业主、工程中标单位、工程当地的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人群由于收入较高,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属于高消费型群体。另一方面由于少数老水电职工和一部分来自农村的民技工家庭负担较重,其消费仍停留在基本生活方面,属温饱型消费群体,

4、从现代大型水电工程对商业的要求来看,商业的作用已不仅仅局限于保障工程建设本身,而是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的和谐统一。水电施工以男性为主,多在远离城市的深山,其生活单调乏味,他们向往都市生活,不情愿过着以“吃吃麻辣烫,打点小麻将、喝点跟斗酒、看点歪录相”的山野生活,希望有模拟都市的场地来张扬其个性,这就为水电工程商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