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步骤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初,人平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
一、从重视发展速度,转变为更加重视发展质量,正确处理发展与调整的关系,以发展带动调整,通过调整为进一步发展注入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视发展速度,忽视发展质量,甚至以牺牲结构为代价,换取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需求快速扩大拉动下,通过扩大投资,多上项目,就可以获得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不断加快,通过产业和企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支持经济达到较高的增长速度,困难就大得多。特别是由于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加之产业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少必要的体制和机制支持,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困难就更大。
我国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将通过产业升级、技术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竞争力,通过协调地区结构和城乡产业结构,为经济增长开拓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对所有制结构的完善和国有经济的战略重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当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切实放在结构调整上,不失时机地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否则经济即使一时上去了,也很快就会跌下来。其次在整个结构调整中,务必高度重视资源保护,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要注意把握调整力度和工作衔接,统筹协调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必然是有退有进、有上有下,在一定时间内,调整和发展可能会产生一些矛盾。比如压缩和淘汰部分过剩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关闭那些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会暂时影响一些地区的发展速度。但如果不这样,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还将进一步加大,那些有市场和产品质量高、效益好的产业和企业就难以快速发展,反过来会对经济的长远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从重视供给结构调整,转变为更加重视需求结构的调整,以引导和扩大消费需求为切入点,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趋于缩小。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启动了大规模的投资,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5万亿,同比增长30.1%,一些部门和地区的“保增长”大有变味为“投资竞赛”的隐患。事实上,我国经济的危机与美国不同,有其自身特点,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有效消费不足引起的生产过剩危机。我国的消费率由1990年的62%下降到2008年的48.6%,居民的消费率则由1990年的49.8%下降到2008年的35.3%,储蓄率则由1992年36.3%上升到2008年的51.3%,2009年更是高达67%。目前大规模的投资不仅难从根本上化解生产过剩的危机,而且还将带来产能的持续增长,导致未来经济结构更加恶化。
要改变重供给、轻需求,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改变调整结构就是上项目、增投资、搞改造的传统做法,针对供给与需求、生产与消费循环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消费方面的实现,不仅要重视解决供给方面的成本高、质量差、品种少、附加值低等问题,更要重视解决需求方面的收入低和收入分配不合理、消费环境差、消费障碍多、消费信贷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不仅要调整供给结构,更要重视调整需求结构;不仅要支持扩大生产,更要鼓励和支持消费。要从引导消费需求入手,达到生产结构升级的目的,使经济发展更多地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牢固基础上。要把进一步扩大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进行研究,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消费政策,将消费政策作为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并重的宏观调控手段,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考虑。坚持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基本立足点,应更加注重就业和劳动报酬在一次分配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三、从重视工业产品生产,转变为更加重视服务产品的生产,以加快第三产业改革和发展为着力点,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农业比重持续下降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2008年为48.6%,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54.3%。总体上看,工业比重较高,符合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这个过程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这个特点的影响。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将其产业结构稳定在第三产业占70%以上的低能耗、低物耗水平上,一个重要原因,是持续向以我国为重点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其高能耗、高物耗的工业。我们为外国消费者获取质优价廉消费品而慷慨耗用我国有限、宝贵的资源和环境。从目前国内外的条件变化看,再维持这样一种产业结构,过分依靠各种资源的大量消耗去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与工业相比,服务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业能够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业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载体,能够调节生产、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有利于增强产业结构的协调性。
我国新一轮结构调整要完成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变,必须从发展、改革、开放的层面上,多管齐下觅良策,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应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改变服务业部分领域垄断严重、市场准入过严的局面,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鼓励外资和民营经济在更广的领域参与服务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打造服务品牌,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经营方式改造和提升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和服务方式。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四、从追求行政区完整的经济体系,转变为更加重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与互动,形成合理区域开发格局
一国合理、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应当是互补的。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应当是能代表其资源优势(能源、原材料、技术、地理位置等)的产业,是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布局。在行政区经济条件下,行政区划的存在会阻碍区域经济联系和发展,使区域经济呈稳态结构,而且带有强烈的地方政府行为色彩。一个行政区的“经济”,往往以一个区域“不经济”为代价。由于行政区“经济”的牵引,各行政区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之间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和协作难以寻觅,经济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各级地方政府为了追求和保护自身利益,往往以行政区为依托,构筑贸易壁垒,实行市场封锁,阻碍经济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
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要用经济打破行政区,竭力避免形成新的重复建设和固化不合理的地区布局。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实现区域分工、错位发展。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限制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要按照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的要求,构建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助机制,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体制和制度保障。按功能区构建区域发展格局是从全局利益出发对局部地区功能进行的调整。根据功能布局的要求,有的行政区域可能会局部“受损”,但各地都将从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中受益。国家对有全局影响的功能定位,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层面上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定位的功能区,要在市、县级层面上推进。因此,各行政区要树立大局意识,区域主体功能一经确定,就要严格执行。
五、从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转变为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全面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力
多年来,我国始终强调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展对外加工贸易,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中,加工贸易占50%以上,有相当大部分的贸易所联结的国际分工主导权不在我国企业手中,导致大部分出口产品的高额利润被外国公司赚取;自主出口的部分,由于技术含量不高,主要用于满足国外对中国作为中低档产品制造基地有那部分特定需求。这种状况表明,在世界产业转移和重新配置的过程中,低成本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产业格局中大规模投入、低成本产出传统产业的集中区域,从而强化了我国中低技术基础上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各行各业对技术的需求巨大。为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主要依赖国外技术和国内廉价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开放型自主创新上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即在某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高技术和我国已有的优势产业,大力推进原始性创新;在已形成规模、国内外市场需求巨大的产业进行集成性自主创新,确立自己的品牌;在国内外差距较大而又有可能引进和吸收外国投资的产业,要实行引进、消化、吸收与再创新。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体制架构。要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推动协调作用,加大对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金融支持,完善种子基金、风险投资机制,创新融资担保方式,开展科技保险试点,推广专利技术知识产权抵押。要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基础,选准方向、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工程,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产业带动作用大的科技示范工程和科技研发基地,加快重大科技专项工程成果产业化进程,抢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医药、信息产业、生物育种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和发展中赢得主动。
六、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作用,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引导、服务、调控和推动作用
(1)破解政府转型难题。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以“结构调整”和“宏观调控”的名义加强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和控制。使行政力量配置资源的能力和和手段大为强化,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遭到削弱。行政权力的扩张,不仅使结构调整绩效低下,而且寻租活动制度基础扩大,使腐败日益盛行。应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分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加快以建设公共服务型为目标的政府转型,铲除权贵资本主义存在的经济基础,并使公共权力的行使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应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强化公民评议和参与制度,增加结构调整、公共政策、公共财政、社会保障、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评估制度,引导各级政府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中去,着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和统筹国内外发展的体制机制。
(2)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经济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价格利益机制是引导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我国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结构问题为什么长期存在、难以改变?因为它们是微观经济主体在特定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调整经济结构应立足于发挥市场调节利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形成正确的市场价格信号,使创造价值多的行业和环节获得高回报;另一方面使要素能够自由流向效率高、回报高的行业和领域。目前,我国生产要素价格过低,已到了资源水平难以支撑的地步。我国的水,电,气,成品油,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远低于正常均衡水平,企业以超低价格获取生产要素。由于社会性管制的缺失,许多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很少,大多数企业的相关设施未达到国家标准,规避了其应承担的社会成本。破解资源价格改革难题,需建立“市场----政府”相互协调互相配合的复合调控机制,将扭曲了的资源价格扭转过来。维持相对较高的资源价格,有利于淘汰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产业和企业,可以促使企业和社会节约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开采程度和利用效率,进而推动经济结构的“低炭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收入分配调整当务之急是改变财政分配体制,破解初次分配改革难题。1997~2007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降至39.74%;企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10.95%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国企未分配利润,政府全部收入几乎占到国民收入的30%。可见,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焦点应更多的放在调整初次分配上,力争在解决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企利润上缴和分红等初次分配改革难题上有突破,并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合理、公正的分配机制,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涉及到利益格局的大调整,既复杂又敏感,难度极大,但必须改。要充分利用结构调整遇困思变的时机,把过去想推出却难出台的改革政策和措施,择机加快推出。
参考文献
[1]焉荣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着重处理好六个关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5)
[2]阎星,李霞,高洁.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中国工程咨询.2010(1)
[3]郭锦辉.我国应如何转变发展方式[J].金融博览.2010(1)
1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既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本质,也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这种结果也可以视为是二者有机互动的过程体现。不论是结果体现还是过程体现,都必须借助特定、固定的信息符号,这些特定化、固定化的信息符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限体现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更多体现为一种客观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信息网络体系的稳定性、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否则只能说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不适合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体现现代农业经济的地方特点,也就是区域性,没有区域特点的战略规划必然不会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推动作用,其次要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背景条件,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和提高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科学性。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方社会经济环境较为复杂,组成经济环境的各种要素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复杂性,且各种经济环境因素之间又存在复杂关系,这就使得经济环境与现代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多元,只有系统梳理和规整这些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才能实现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也要树立动态观点来考察和分析这种复杂多元的内外环境关系,通过考察和分析得出准确有效的环境信息,用于指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对于各个地方而言,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由地方经济环境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且这种差异又是别的地方所难以模仿的地方,可以说是特质,这种特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能够给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竞争力,甚至塑造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品牌力。与企业组织相类似,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也拥有固有的资源,按照表现形态可以分为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是发展品牌、发展理念、发展历史等,有形资源主要是人财物资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能够被量化。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紧密联系,形成有效合力,共同决定现代农业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甚至决定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取向、价值指向和行为方式。
尽管如此,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相互支持的,也有的时候表现为相互妨害、摩擦和冲突。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之间的关系态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对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而言,不论是难以量化的无形资源还是相对有限的有形资源,都会制约和影响现代农业经济的正常发展,必须要抑制各种资源的负向作用以及各种资源之间的负向联系,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面影响,保证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及其战略规划的制定。具体而言就是,在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从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有利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意见建议。尤其是对于领导者而言,这种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这些意见建议很可能是战略规划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2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形成可以说是一个动态过程,但将其置于战略管理的理论视野中加以审视,战略规划的是一个静态的阶段或者说是战略思想转化的结果体现。也就是说,战略规划不能够停留在静态层面,必须使其具有一定实践指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战略规划的内在作用。可以将战略规划的实践指向概括为战略实施。在战略管理理论中,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实践的过程,也是战略规划内外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正是在战略实施过程中,战略目标得以实现。同样,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也是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意义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进行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具有决定现代物流发展全局意义的谋划。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物流在一定时期的基本目标和这一目标的途径问题。经济发展战略有多种层次,政府需要制定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地区的发展战略,农村的发展战略,以及各行各业的发展战略。发展战略关系国计民生,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状况。因此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落实与补充。国民经济的宏观目标,包括经济发展速度,工业的发展规模,工业的布局,商业的业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科学文教发展远景等。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不落实,国民经济的诸多目标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宏观框架和方向,许多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的发展战略,如能源、交通、高科技的发展,几乎全部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密切相关。
其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区域都有区域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以及建立在比较优势上的区域分工与协作。现代物流是区域分工与协作的桥梁和纽带,合理的现代物流发展定位与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优化区域内产业结构与区域分工,提升整个区域的竞争力作用重大。
再次,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区域内各种产业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每一个区域都是三次产业并存,三次产业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三次产业结构具有不断调整优化的趋势。三次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三次产业结构合理,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有巨大的带动力量,产业组织形式科学,经济运行质量必然提高。若三次产业不能协调发展,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必然不断下降。因此必须有一个整体的战略来促进三次产业向更加合理的结构和组织形式调整,来发挥城市和地区的优势,提高区域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规律可遁的,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战略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良性引导作用。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的运作同样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如现代物流的聚集效应、现代物流的增长机制以及现代物流演进历程与未来发展趋势等。科学的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引导现代物流不断向高水平发展。现代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制定能够使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法令协调一致,既防止顾此失彼、相互脱节,又防止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的不良后果,使现代物流的发展呈现为一个动态、有机的系统过程。
(三)科学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是解决物流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现代经济生活中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如宏观经济运行质量较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落后、企业经济效益低下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发展现代物流加以适当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整套系统严密的现展战略来逐步完成。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可以协调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问题;城市、地区经济效益和整个国民经济关系的问题;各项产业的投资结构问题等等。如果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能够充分考虑到这些问题,那么现实中由这些问题造成的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就能够得以解决甚至得到预防。
由此可见,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具有综合意义。为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根据青海省的区位优势制定出一整套关于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框架。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区域性等特征,因此,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重点、战略措施等几个方面。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主要明确各部门的发展方向、远景目标、重点建设项目和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等项内容。研究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应着重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一)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战略思想的集中反映。一般表现为在战略所规定的期限内的发展方向和希望达到的最佳规模。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注意:
目标要制定得适中,既要有难度,又要有竞争性并现实可行。目标制定偏低,就会缺乏竞争性,没有挑战性,不符合制定战略规划的初衷,难以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而目标过高,脱离实际太远,没有实现的条件和可能,人们就会失去信心,同样也不会为之奋斗。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战略目标的定性描述,通常表现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总体发展方向。但发展目标也应有量的规定,是区域部门分析、预测、平衡和调整方案的主要依据之一。战略目标应该体现质与量的统一,否则很难推进。
各时期各部门目标相互衔接。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的涉及面很广,不仅包括经济领域,而且包括经济领域以外的其它领域,如文化、教育、人口、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各个领域。为了实现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实现其既定的发展目标,各时期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必须相互衔接,使需求与供应相适应。突出重点,不包罗万象。战略目标是人们为实现战略目的所设想的标准。因此,战略目标不可能也不应该包罗万象,而要突出重点。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必须明确战略重点。战略重点是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任务,它是关系到区域全局性战略目标能否达到的重大或薄弱的部门或项目。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通常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竞争中的优势领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是适者生存,优胜劣汰。选择本区域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领域,可以扬长避短,助优淘劣,争取主动,求得发展。二是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能源是工业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交通则是经济运转和区际物资流通的基础。在确定战略重点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方面。三是区域物流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域物流是一个整体,各部门、各地方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组成要素。如果某一个部门或某一地方出现问题就会制约区域物流全局的运作和发展,会影响整个区域物流战略目标的实现,这些部门或地方就会成为战略重点。
战略重点具有阶段性,这是制定区域物流发展战略时需要注意的。因为在不同时期,各地区面临的环境和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会发生改变,因此战略重点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三)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总的策略、总的原则,是规范地区发展行
动的指南。比如一个区域的战略目标确定后,是采取全面推进,还是采取跳跃式的发展;是依靠自身为主还是依靠外援为主去实现目标。这就是战略方针问题。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方针要服务于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应简明扼要,易于掌握要领。因此,它既不能过于琐碎,又不能过于空泛。战略方针越具体,对指导战略的实施越有利。
(四)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
区域物流发展的战略措施是实现区域物流发展战略目标的步骤和途径,是实施发展战略的手段。制定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的过程。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实施措施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在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关心人民生活需求的各种措施,如社会福利、社会文化、环境保护措施和协调地区关系、促进平衡发展的措施,常常成为战略措施的重要内容,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步骤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发展目标,系统建设的阶段性战略是:三年内形成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雏形,五年内建设较为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并具有一定的国内竞争力,十年内使青海省现代物流体系从基础设施到管理体系均与国际接轨,力争成为我国和西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区域。这种阶段性战略既考虑了青海省物流业发展现状,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其中关键是起步期。
三年内,青海省要通过完善物流市场发展软硬条件,系统整合现有产业和组织资源,引进先进物流组织管理技术,培育青海省物流服务品牌和有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促进工商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等措施,以系统规划、政策引导、法规保障、典型带动、重点发展、梯次推进、逐步完善为策略,着重发展国际贸易物流、工商企业物流、城市生活物流以及物流关联产业。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及机场、铁路、公路货运枢纽的改造和建设;规划建设机场、经济开发区几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物流中心及一批配送中心;初步形成支撑物流体系高效运作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通过试点和推广发展以优化企业供应链为方向的工业物流、流通加工物流及商业、农业配送物流、改造传统物流组织等工作,使物流产业、物流关联产业、物流企业及物流服务能力、物流市场需求初具规模。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青海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声势,促进物流投资和物流需求的聚集。
五年内建设完成物流园区、综合及专项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相结合的多层次且布局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建设完成技术水平和服务功能居全国一流水平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形成畅通的多式联运体系;形成西北贸易物资的集散分销中心和物流加工中心。在这一阶段,要打出青海省物流业的知名品牌,树立青海省物流业的良好声誉;要完成青海省物流服务系统的网络化扩张;同时也要特别重视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和物流服务的规范化。
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实施策略
三年内,青海省发展现代物流的具体实施策略是:在建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带动和重点推进。
(一)建立机构
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现代物流推动办公室对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负责,这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管理机构上的保障。其主要职能应该有:拟定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拟定综合物流中心、物流网络的规划;拟定宏观物流产业政策;拟订专门的物流法规,包括市场准入与推出机制,索赔、规范物流企业经营行为和物流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建立物流管理体制;建立与物流产业相关的调解和执法部门。成立青海省现代物流协会,统一对外组织、参加现代物流会议和推广现代物流活动。这对发展青海省现代物流事业将是非常有益的,现代物流协会的会员包括青海省有关单位、物流企业和物流业的从业人员。
(二)统筹规划
发展现代物流作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将会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进行统筹协调规划,提出分步实施方案。
现代物流的基础设施涉及到工业、商业、金融、信息等多个行业。目前,从各区域、各行业情况来看,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保护与行业分割严重,物流活动自成体系。因缺少信息交流与业务合作,使资源无法实现合理配置。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闲置。政府应该对现有的物流资源进行摸底清查。根据青海省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交通网络、产业布局的特点,将分散的、零星的资源整合起来,统筹考虑,制定整体规划方案,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资源,迅速改变青海省物流系统分立、物流资源重复配置的格局。现代物流的发展规划要服从国家有关政策和青海的长远发展规划,有利于实现青海省的功能定位。在推动物流发展时,应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掌握好步骤和层次。一方面,要防止有些企业在不具备资质和条件的情况下,搞“翻牌公司”,造成市场混乱。现代物流企业与客户企业的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如果现代物流企业素质低下或随意退出市场,将会给接受服务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要防止企业一哄而上。如果不加分析评估,盲目剥离企业自身的物流功能将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三)政策引导
为使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政策引导十分关键。政府部门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物流涉及的面很广。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以青海省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瓶颈为突破口,如企业自运部分如何有效剥离以及物流人才短缺等问题,会同企业界、法律界及学术界有关方面的专家,深入实际,共同研究,尽快出台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然后,发送到企业和各相关部门,征求意见,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最后再根据反馈的意见,进行补充和完善,在此基础上,形成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
(四)典型带动
在现代物流业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物流组织的形成,还是工商企业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利用,都缺乏必要的经验,也难以看到预期效果。所以有必要在物流发展起步阶段树立一批服务于工商企业取得明显效果的物流组织的典型事例,使之起到示范和推广的作用。
首先是选择试点企业,这些企业必须具备适合推行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如:生产消费中物流费用占生产成本的比重较大,物流费用有通过物流管理大幅降低的可能,企业运转基本正常,企业有行业代表性,企业领导有推行物流
管理的积极性或已有一定的物流管理基础等。在主要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物资仓储等)的各类经济实体(如三资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都应选择一两家企业进行物流普及和推广的试点。
其次,针对上述选择试点企业的特征,选择合理的物流服务组织和物流服务模式,以产生明显的效果。物流组织既可以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既可委托一家物流企业,也可委托多家物流企业),也可尝试将企业原有物流组织进行升级改造。物流服务模式要由企业与物流组织之间做出双向的协商选择。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应尽量符合现代物流业的一般规范,在试点过程中,逐步延伸服务内容,逐步提高服务要求。
再次,总结典型经验,推动物流业全面发展。总结物流试点的效果、试点工作中所反映出来的一般,性规律、一些好的值得推广的经验、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等。通过物流试点所产生的效果,吸引大批企业推行物流活动带动物流组织的发展和第三方物流需求市场的形成。试点工作中总结出来的规律、经验、教训都可成为推广企业的借鉴。而相关部门对试点中反映的共性问题,也可通过物流协会或相应的对策措施予以协调解决。
(五)重点推进
1.依托青海省的运输系统、区域政策功能等条件,大力发展国标物流和外贸物流,面向东部经济腹地,把握西部开发机遇,大力发展国内物流。通过各种协作方式扩大物流市场,恢复和提高青海省对经济腹地的辐射力。
2.尽快整合现有信息产业资源和服务基础,构建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和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
3.建立物流服务协会并率先制定出地方性现代物流产业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法规保障适时适度地引进先进的物流组织、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使青海省物流业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带动青海省物流市场规范的形成。同时通过对现有运输、仓储、等企业及相关物流资源的整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企业。
4.结合青海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汽车、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等产业的改造,以优化供应链和改善销售方式为方向,在工业企业普遍推行现代物流管理技术,改造各企业传统的物流组织和物流管理方式,建立一批为之服务的专业物流服务中心(包括流通加工、物流配送、成品商业物流等内容)。
5.大力发展商业物流和城市生活物流,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生活配送体系。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的同时,形成与之适应的电子商务配送体系。大力发展面向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物流服务。
一、服务内容
(一)在统计月报中增加相关指标和内容。根据“十二五”规划战略重点,充分发挥统计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及时、有效满足市领导的科学决策需要,除在保持资料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将在统计月报中增添“1+6”中心城市、东部振兴、10亿元以上投资项目动态跟踪、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业等有关指标和内容。“1+6”中心城市是指主城区加县、永年县、肥乡县、成安县、磁县和峰峰矿区;东部振兴是指东部十县,即: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县和县。自年月份,在《统计月报》中增添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利润总额及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商直接投资及增长率等主要经济指标数据。适时开发“1+4”产业平台和培育“6+6”产业龙头统计资料,进行数据统计,以满足市领导决策需求提供服务。
(二)拓宽决策咨询服务领域。决策依靠咨询,咨询服务决策。咨询在决策形成中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因此,做为统计部门充分发挥统计优势,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在今后的服务中,必须扩大服务面,尤其是拓宽决策咨询服务领域,重点围绕“1+6”中心城市、“1+4”产业平台、振兴东部、打造冀南新区以及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等“十二五”规划方面的战略重点,除常规地进行情况跟踪、经济运行分析,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调控建议,以全面反映发展情况外,还要加强根据产业定位、目标与任务、重点与举措、政策与措施、支撑与条件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分析。谋划好每年的专题决策咨询报告,把对“十二五”规划中“四大战略重点”发展的研究纳入每年的咨询大纲中,切实搞好跟踪监测,不断拓宽统计咨询服务的领域,以供各级领导和决策部门参考。
(三)服务于全市推进各项工作考核。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决策咨询服务的同时,还应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充分发挥统计的参谋与助手作用。要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完成对各县(市、区)、服务业、东部振兴、工业聚集区、三年上水平等各项工作的考核。通过认真考核,起到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落实意识,有效地调动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在服务于全市推进各项工作考核中,要突出一个“深”字。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扎实开展考核工作,掌握群众的真正所需和要求,收集第一手材料,及时疏理并尽快向领导反馈,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要把握一个“细”字。即保证考核工作的公平性,运用可操作性强的考核方法,因此找准根由,及时把切合实际、便于操作的好建议反馈给领导;要讲究一个“活”字。即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可以正确处理考核与被考核的关系,既不盛气凌人,又不束手束脚,寓服务于考核工作之中。
(四)利用统计调查优势开展全市重大调查活动。社情民意调查是统计服务的新形式,有着传统服务手段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以往调查成功的基础上,强化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提高防干扰能力,全程监控调查过程,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一要按照“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全程监控,数据集中处理”的原则,继续做好全省县(市、区)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二要在克服样本量少、联系方式变化大等困难的基础上,开动脑筋、攻坚克难继续做好纳税人满意度调查;三要严格流程、恪守规定,抽调精英,认真培训,圆满完成各级领导交办的各项调查任务。
(五)加大统计新闻宣传力度。在加强统计分析研究、编辑统计资料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大对统计新闻宣传力度,尤其是信息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为领导提供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使之成为各级领导谋划工作,实施决策的重要依据。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政府门户网统计信息专栏及时公布各项统计数据,不断对统计指标解释、统计年报、统计月报和统计分析、信息等网上的各种资料进行更新;二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进行报道。要加强与电视台合作,对全市经济形势进行新闻;部分数据还要在日报、晚报和燕赵都市报等刊物刊登;三要加强及时与省局沟通联系,及时了解省局对我市数据的评估结果,尤其是“1+6”中心城市、东部振兴等方面数据,争取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从而及时向社会,宣传发展成效,为在全市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提供统计导向支撑。
二、工作要求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局各部门要认真组织学习服务内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切实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做好统计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好统计信息、咨询、监测的职能,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统计信息和咨询服务。市局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细化工作举措,结合工作职能做出具体安排,落实到人,以扎实有效的工作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统计支撑。
二要确保质量和时效。加强统计调查与数据质量控制,强化“十二五”规划中的“四大战略重点”经济发展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确保数据质量。市局各有关专业处室每月10日前将“1+6”中心城市、东部振兴等方面的主要指标数据反馈给综合处,综合处在《统计月报》中增加有关指标上报市领导。加强主要经济指标的跟踪监测,市局各有关部门在每月月报完成后,及时开展统计信息和分析,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发展情况,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三要深入开展调研。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四大战略重点”的经济发展与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结合进来,建立完善调研制度,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新途径、新办法,撰写高质量的统计决策咨询报告,增强统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论文摘要: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突出战略重点、改境方面去探索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
各类新型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已成为全球化大背景下,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内在动因的必然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增长极。成渝经济区的构建必将成为引领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乃至影响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从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审视,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十分重要。因此,深入研究成渝经济区与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关系,积极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有效途径,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载体。在全球化不断深入推进的历史过程中,国家的行政边界在淡化,以城市为核心的经济疆界却在延展。城市渗透到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领域。上世纪90年代,著名城市学家沙森提出了全球城市理论。他指出,倘若一个国家的城市在世界城市比较中处在弱势地位,这个国家的国力就不好体现。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增长极的中心城市,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成都、重庆是该区域的核心城市,20多个市州级城市是该区域的中,蹴,这些城市相互连接,相互支撑,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因此,在加快成渝经济区的构建中,应注重区域性中,建设。
所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具有聚集力、辐射力、带动力的城市。它通常以一定的行政区划为范围,是该地区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有着明显的区位比较优势,各种生产要素密集、服务设施完善,能够形成产业聚集效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主导和核心作用,是该区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从上述区域中,市的基本内涵,我们可以看到,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过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其至关重要的地位。一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遂宁、绵阳、德阳、南充、乐山、达州、攀枝花、江津、万州等城市都将成为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格局中的重要支撑点,这些支撑点与成渝两大核心城市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二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成渝经济区中,成都、重庆两个核心城市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各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两大核心城市形成多元互补关系,成为推动整个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在构建成渝经济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从区域陛中,市的功能看,主要体现在:一是聚集功能。聚集是城市的一个核心特征。聚集不仅可使城市本身成为资源要素的聚集地,成为一个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中心,而且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实现程度更高、规模更大的聚集,从而形成城市聚集经济及其效应。城市作为聚集地中心,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市场容量、文化活动以及居住条件等方面,比周边地区拥有更多的优势,使得各种资源、生产要素的生产活动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产生聚集的规模效应和经济效益,使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聚集效应是—种全~-f2,的外部经济效应,是城市化推进中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又是见代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背景下,积极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区域性中、每茈市聚集功能,是实现成渝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二是扩散功能。扩散是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主观上,城市作为一个确定的利益主体,它总不断地以自己所具有的实力拓展自己的腹地空间,为自己的产品、服务寻求足够大的市场;客观上,城市以其技术、资金、管理、观念、生产体系等优势提高和带动腹地的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对腹地的主导『生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系统受利润和价值规律的支配,本喷上有—种与其经济系统在技术上、经济上、组织上以及再生产过程中相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这种趋势包含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的渗透,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城乡之间的相互渗透,±怵与区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它们的共同名目合形成城市的扩散效应。这种扩散趋势的存在保证了聚集在一个合适的度内进行,从而保证了聚集效应。同时,扩散是为了进—步增强聚集的功能。通过扩散,城市的实力进一步增强,聚集力进—步增加。区域l生中心訇制能具有明显的外部联系性,在构建成渝经济区的实践中,应高度重视加强区域性中,建设,发挥其扩散功能,增强廊俞经济区所涵盖的各城市间的联系性和整体实力。
二、积栖探索建设区蝎生中心城市的有嗵弪
如果从理论和实践、现实和未来的结合层面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主要柿隹作一个描述,那么它应该包括:快捷的交通、迅达的通讯、良好环境、便捷的服务、合理的布局、有效的带动、鲜明的特色、发展的潜力、应有的规模、多维的开放等方面。因此,我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从更好地体现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属性和功能上,去探索建设区域性:中,喊市的有径。
1.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明确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正确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当代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它具有普遍性、预见性和指导性,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给予了我们明确的指向。因此,在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实践中,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同建设区域性中心败卉结合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避免和克服经验主义、形式主义倾向,避免和克服简单、片面倾向,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科学发展观作为战略思想,它具有全局性和系统性,对如何设计和建设区域性中,从战略上给予了我们明确的导向。因此,建设区域陛中,喊市必须站在历史和战略的高度,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见点,牢固确立战略思维,把城市发展的过去、现在、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区域性中心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向。
2.加快经济发展,夯实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物质基础。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科学定位看,最基本的是要看这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一座城市能否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最终形成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首先要考虑它的经济实力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因此,在建设区性中心城市的实践中,必须把加快经济发展摆在首位。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实力,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强该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地区的聚集力和带动能力,才能为城市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3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建设区域陛中心城市的内在动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不仅需要以坚实的经济力为基础,而且也需要以文化软实力作为强大的支撑。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中间包含着对文化发展滞后性的清醒认识,对激烈国际文化竞争的强烈感知,对人民文化需求与文化权利的深切关怀。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健全和成熟。在推进区域,建设实践中,一方面要着力建设特色经济强市,另一方面要着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文化强市。一是要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匹配,以地方法规硬性约束确保文化软实力建设与经济硬实力建设相互仂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从面上确保“文化强市”的整体推进。三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竞争力。四是积极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培育新的文化态。要适应国情、市隋、市场和时展的要求,牢固确立文化战略思维,激发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切实把城市文化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4.突出战略重点,提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城市提升综合实力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涵若干战略支撑点,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着力的重点。一是培育和发展优势工业产业集群,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和壮大产业集群,增强主导产业的聚集力和带动力,必然成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支撑点。二是建设区域性现代交通体系,切实中心城市与周边市县的联系。便捷的现代化交通体系,既是建设区域性中,已城市的基础性条件,也是构建城市群,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把建设现代交通体系作为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来抓。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加区域性中,市的综合承载功能。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在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加快的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升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因此,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提升传统服务业,又要积极推进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四是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凝聚力。城市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促进广大市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切实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为建设区域性中,市提供基础性保障。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互交织发挥作用的时代,一个国家信息化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实力、经济发展水平,而日也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以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为代表的信息化,无疑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
国家信息化专家汪玉凯最近撰文指出信息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的动力,主要理由有四:
首先,从我国信息化的指导思想来看,未来国家信息化的指导思想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我们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军事等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很显然,这个指导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强调了科技创新对实现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
其次,从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来看,更多地突出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信息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中间,特e强调了“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增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等对实现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从信息安全的角度论证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
再次,从未来我国信息化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来看,在强调为信息社会奠定基础的同时,同样突出了提高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对信息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如战略目标中提出要实现信息技术创新,九大战略重点中又包括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造就信息化人才队伍,等等。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战略海陆经济一体化港口港口城市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从港城关系研究入手,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成为热点之一[1]。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走向协调发展与一体整合,港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
港口和港口城市是两个功能差异的系统,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直接对港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借鉴区域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2]作为基础理论。
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Bird)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Quinn)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3]的有关学说。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Perroux)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iedan)、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等加以丰富和发展。19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4]。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地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5]。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19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6]。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1970年代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创建的协同学(Synergetics),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7],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19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
二、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相关领域和战略重点
1.港口与城市间的经济关系与矛盾冲突
港口对城市的影响效应首先表现在港口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8]。港口经济关联性极强,通过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可以带动城市内产业的发展。港口的发展需要仓储、运输、物流、加工、贸易、金融、保险、、信息、口岸相关业务的支持,产生经济效应。其次港口是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的主要力量。港口作为海上货物运输和陆上货物运输的结合点,具有利用外部资源发展本地区经济的独特优势。城市对港口的贡献表现为:提供综合物流活动空间和内陆运输联接通道;在金融、管理咨询、技术援助、应用研究、信息通讯方面提供服务;支持港口的竞争;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对城市的依托。
港口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在有限空间利益和目标不同的两个空间实体间被迫的共存。港口作为运输的一环,承担着经济、生产效率、市场竞争、产业规模和商业发展的职能;城市作为居民生活工作共同体,目标是不断提高市民的福利和生活质量,因此城市关心的是环境价值和居民期望。阳对港城间摩擦从日常、空间和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9]。
2.港城一体化的内涵分析与空间概念
港城一体化的实质是根据港口和城市的内在联系,通过建立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整合为步调一致、相互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的过程。徐质斌从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成本-收益分析、区域经济增长极核理论等角度,对港口的经济性、港城一体化发生的内在机理和模型、建设重点等做了理论分析[10]。他认为港城一体化概念的外延包括港口与相关城区项目一体化、港口与相关城区布局一体化、港口与城市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港口与所在城市战略目标一体化,这是港城一体化依次递增的发展阶段。
港口空间的概念提出实际上是从空间领域对港城一体化的探讨。茅伯科[11]认为凡是大的港口所在的城市就是港口空间,港口空间就是具有港口经济特征的各类直接和间接相关业务活动所涉及的地理区域,并且港口和城市不可分离。港口空间为港口辅助业务和派生业务提供空间,也为依靠港口而产生的各类服务行业提供空间,包括临港保税区、开发区、经济区、加工区和物流园区等。港口经济的发展要求港口有更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港口多数在向第二代转变,主要表现承担大量能源运输,大力发展前港后店、前港后厂的临港经济,建设物流园区和加工基地,由此对港口空间提出新的要求。而港口空间的突破程度,决定着港口对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贡献度的大小。突破港口空间的核心策略是港城一体化,就是要改变港口与临港产业、临港加工区、保税区、开发区和物流园区在体制上的割裂状态[12]。
3.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
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实施重点研究集中在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三个方面。发展临港产业是“港城联动”的核心。临海(临港)工业20世纪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以重工业为特征的莱茵河阶段、多种类型的工业和航海贸易功能综合的第二阶段、向发展中国家扩散的第三阶段,并在20世纪末期进入到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临港产业主要通过在港口设置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免税区等来实施的。
物流化运营是实现港城一体化的基本路径。国外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主要是从海洋运输的角度入手,认为港口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港口功能和等级影响乃至决定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港口的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区位条件,更需要经济活力充足、制度创新的腹地区域作为支撑。港口作为物流活动的主要汇聚地,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切入点(Skjött-Larsen,Tage;2003)[13]。但由于不同港口的功能、地位、经济水平、基础条件等在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其发展现代物流的途径也不同,因此存在着不同的模式,主要有:交通带动型模式,具体包括航港带动型模式(Prager,MichaelH.2002)[14]和铁路带动型模式两种;工业带动型模式和商业带动型模式。国内对于港口物流的研究比较多,但是目前还只是局限与就港论港阶段,只是针对具体的港口进行实证性地分析,还没有把一个港口具体放到一个区域进行研究,更没有把它们进一步放到更大层次的领域研究的先例。杨贵法等针对目前我国港区分离状况,以区港一体化作为港城一体化的切入点,强调建设港口保税物流园区的重要性,并探讨了区港一体化的可行性、建设和运作模式及政策对建立临港保税物流园区进行了论证[15]。保税物流园区是以港口城市为依托的,这也是港城一体化研究比较重要的切入点。健全港城整合机制研究主要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管理体制整合、运营模式重组和监管运营机制协调等策略实施。
三、评价与展望
港城一体化战略研究目前虽然在演进机制和战略重点等方面作了有效的探讨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理论上是对相关学科的借鉴;定量分析缺乏可信的数据采集策略;战略措施的实施也只是个案的研究,很难进行广泛推广。目前研究视角上着眼于经济发展战略较多,空间发展战略相对较少,系统论述的更少。战略重点中有关制度方面还处在摸索当中,需要不断去探索和寻求借鉴的新途径以至必要的创新。
参考文献
[1]韩增林等.海洋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4,(10):183-190.
[2]方创琳.区域发展规划论[M].科学出版社,2000:13.
[3]华东师范大学等.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28.
[4]许继琴.港口城市成长理论与实证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2):11-14.
[5]PollockEE.Freeports,freetradezones,exportprocessingzonesandeconomicdevelopment[A].In:hoyleBS,PinderDA(es.).Cityportindustrializationandregionaldevelopment[c]London:Belhaven,1981:33-45.
[6]DomenicoAmato.邢国江译.港口规划与港城关系[c].港口经济.2002(4):35-38.
[7]H·哈肯.协同学:理论与应用(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418.
[8]TheregionalandLocalEconomicImpactofthePortofLongview.Martin,O’ConnelAssociates[M].1991.
[9]阳.大连港口与城市互动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D].2006,4.
[10]徐质斌,朱毓政.关于港口经济和港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5):7-13.
[11]茅伯科.关于港口空间[J].中国港口,2005(4).
[1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区港一体化——我国保税区转型政策体制设计[J].港口经济,2003.5.
[13]Skjött-Larsen,Tage;Paulsson,Ulf;Wandel,Sten.LogisticsintheÖresundregionafterthebridge.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Volume:144,Issue:2,January16,2003,pp.247-256.
[2]Soja E W.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80, 70 (2) :207-225.
[3]吴传钧.发展中的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Wu Chuanjun.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08.]
[4]中国地理学会.2006-2007地理科学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Geography Science:2006-2007.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7.]
[5]Pinch S, Knox P.Urban social geography:An introduction (Fifth Edition) .USA:Pearson Education, 2006.
[6]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编辑组.陆地系统科学与地理综合研究:黄秉维院士学术思想研讨会文集[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Editorial Department of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Land system science and geographical comprehensive study:Huang Bingwei academic seminar corpus.Beijing:Science Press, 1999.]
[7]新英汉词典编写组.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Editorial Department of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A New English Chinese Dictionary.Shanghai:Shanghai Translation Publishing House, 1985.]
[8]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日中词典 (第2版) [M].北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商务印书馆, 小学馆 (日) , 2002:641, 589.[Beijing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Japanese-Chinese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Japanese Publishing Houses Shogakukan, 2002:641, 589.]
[9]张赛男.中原城市群晋升国字号战略郑州大都市区为龙头[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1-10.[Zhang Sainan.Zhongyuan Urban Agglomeration Promoted to National Strategy with Zhengzhou Metropolitan Area as the Leader.Financial Report ofthe 21st Century.2017-01-10.]
[10]樊杰.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的学术探究和社会贡献[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Fan Jie.How Chinese Human Geographers Influence Decision.Beijing:Commercial Press, 2016.]
[11]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3-1794.
[1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Book Review I[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 (12) , 1792.
注释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 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明确未来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统筹相关领域制度和政策创新, 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2 见参考文献。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将缅甸及印度部分地区称作与英国的决战圈, 将大洋洲称作是日本的资源供应圈。
3 第一次, 1953~1963年将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区域) 由沿海地带转移到内地。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内地。第二次, 国土开发与就经济布局大尺度 (战略) 转移, 1964~1978年, 一二三线的划分, 重点建设三线地区。第三次国土开发、经济布局的大尺度战略转移:重点建设向沿海地区大幅度倾斜。这一次的战略转移是对以往两次战略转移的大调整, 是导致中国经济逐步走向世界并获得30多年高速经济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重要保障, 完全是必须的, 意义特别重大。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实行 (第四次) 战略转移, 那将使沿海地区大量的开发区、重点工程、政策配套体系建设形成无数的半拉子工程, 境外投资者和商人将陷入不知所措乃至大规模撤资的混乱局面, 这是完全违背空间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就可能中途而废。经分析, 中国沿海地区要基本建成一批开放开发的城市并形成较强的综合实力, 包括开放政策制定、总体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大型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 建设、外资引进及开发区规划建设、进出口机构以及大量的管理、立法、政策制定等, 需要12~15 a的时间。
4 一些学者按照委托方的要求, 编制出规划文本。在得到上报的同时, 就开展关于某某区域已经升格为国家战略的宣传。这些重点地区大部分被批准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进入了十二五规划文本。主要名目有经济区、生态经济区、经济带、城市群、都市圈等。由于各地区编制的国家区域战略规划是一个一个上报的, 也就一个一个被审批。十二五规划文本将国家战略区域分别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两种类型中列出。看起来, 它们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但仔细分析, 它们中相当一部分不可能是国家的战略重点区域。各地区提出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 区域名称多种多样, 类型和内涵也各不相同。有些区域肯定不能作为国家战略 (组成部分) , 名不符实。一些省区市将自己范围内的欠发达地区经过规划 (包装) 上报要求成为国家战略的, 基本上是省内平衡发展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另外, 这些国家战略区域整合后不成为一个全国性系统, 且国土范围过大。这种整合而成的国家战略区域, 在相当的程度上只是反映了部分地区各种需要和诉求, 而不能充分体现国家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郑州 金融中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1-196-02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程度将决定一个地方经济是否发达。建设中原经济区,目的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如今,中原经济区建设已进入实质性阶段。郑州市要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打造大都市区,无论从经济能量,还是从经济产生的资金流量上来看,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需要有一个能支撑起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能够对中原经济区形成主要的支撑,能够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
一、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意义
金融中心是一个城市或地区金融活动的集中地,是一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和参与资源分配的控制中心。现在,在每一个国家级的区域战略规划中,都把建立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作为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9年5月国家批复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将深圳金融定位于打造“区域金融中心”,并配合香港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上海拟在2020年前打造一片全新的“外滩金融聚集带”;同样定位于区域金融中心的天津也划出“于家堡”作为“全国的新金融创新试验区”;2008年1月国家批复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了“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现代化金融服务体系”的目标;其他一些大城市如南京、重庆等,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金融发展与改革措施,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因此,为增强郑州市的凝聚力、辐射力,把郑州建成河南省乃至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有效带动河南省金融业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步伐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郑州市建设区域经济中心的优势
(一)增长的经济实力和良好的金融体系做保障
河南是中西部地区经济总量第一、全国第五、人口规模最大的省份,全省经济已进入加速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郑州正在形成全国性的物流中心,且显现出现代化商贸城的雏形,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交汇扩散,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现有的金融体系也为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郑州金融业已从单一的人民银行体系发展为多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和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在2009年,河南省储蓄余额达到19289亿元,居全国第10位,贷款余额达到13559亿元,居全国第9位,初步形成了金融与经济相互促进的格局。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河南省已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期货、信托各业并举,调控、监管和经营各类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
(二)巨大的发展潜力提供支撑
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经济密集区之一。郑州及周边地区拥有超过1亿人口的市场空间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原材料基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在需求不断增强,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新机遇。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将会产生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产业集聚创造了发展空间,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内在需求不断增强,为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动力。
(三)明显的区位优势做后盾
郑州处在承东启西、联南贯北的战略部位,东邻发展势头强劲的沿海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在河南国家公路、铁路大动脉和通讯信息网络中占据中枢地位,是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交汇点,为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集聚和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明显的区位优势为建设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发展中原经济区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其本身就是现代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尤其在发达国家,金融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普遍较高。金融在资源配置、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发展中原经济区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撑和服务,金融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将为建设郑州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与中部及周边有可能和河南省竞争区域金融中心的城市武汉、济南、西安等相比,郑州也有显著优势,地区唯一的商品交易所,郑东新区金融聚集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发展潜力非常大。
三、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一)主要任务
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应抓住金融业全面开放的机遇,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大力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培育中小型银行;推进以票据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产权交易市场为主体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尽快实现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增强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的整体功能。
(二)战略重点
1.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地方金融机构,组建省级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法人机构;积极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培育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国际金融与国内金融、国家金融与地方金融、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政策金融与商业金融相结合的金融机构体系。
2.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股票、期货、债券、产权市场,培育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快上市企业的培育,增加上市公司数量,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增强融资功能;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品种,扩大债券的发行领域和规模,活跃产权交易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3.加快金融业改革开放。积极推进金融机构改革,推动地方商业银行改制重组,加快机制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扩大金融开放,鼓励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企业对外合资合作。
4.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发挥政府推动和引导作用,加快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政府服务,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形成安全稳定、规范有序的金融发展环境。
四、关于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议
(一)进一步发展金融业
2009年河南省金融业增加值为474.35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为2.45%,这一比例远低于全国百分之五点多的平均水平。截至2009年末,河南省共有65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67只(其中境内40只、境外27只),累计直接融资总额达559.02亿元,而仅在2009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新增各项贷款就达3068.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3437.4亿元。上述两组数据反映了河南省的金融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于信贷市场发展。此外,河南省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于中央驻豫机构发展。上述四方面的滞后,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经济区启动潜在的经济发展资源和突破现有经济发展的困境。因此要加速发展金融业,不断扩大金融业的规模,日趋完善金融业的功能,使金融业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二)完善资本市场
河南省资本市场发展水平整体上在全国处于中下游位置,河南省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只占全国的2.45%,累计筹集资金只占全国的1.75%,而河南省GDP总量占全国的5.41%,河南省资本市场的地位与经济总量的地位不相称。河南省资本市场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上市公司数量总体偏少,一批大型国有企业还没有改制上市;中小企业上市资源没有充分挖掘,部分辅导备案企业业绩波动大,直接影响上市进程;已上市公司未能充分利用好资本市场的功能,没有进一步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法人证券机构数量少,综合竞争力不强,市场辐射力弱;金融人才资源不丰富,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市场主体不健全,尚无基金管理公司和外资证券类机构。因此,在建设郑州区域金融中心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快建设郑州金融商务区,加强金融监管
加快发展郑州金融商务集聚区。鼓励和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和将要入驻郑州的金融机构向金融商务区集中,使之成为全省金融机构的集聚区、金融创新的示范区、金融服务的优质区和金融运行的安全区,打造特色鲜明的金融中心标志性工程。
适应新形势下金融改革、创新、发展和开放的要求,建立健全协调机制,银监、证监、保监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工作的协调配合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密切关注金融机构与上市企业的经营动态及风险状况,及时处置风险。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金融监管机构履行职责,强化监管手段,提高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的效率,坚持全面监管与重点监管相结合,加强对金融企业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促进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和健康发展。加强金融业同业公会和协会自律性组织建设,强化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建立起自律性的约束机制。加快建立金融机构风险救助和市场退出机制,认真落实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1 问题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末期起,中国相继制定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现实成效,近年来,政府先后批复涉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福建省海峡西岸经济区、横琴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安徽皖江城市带、黄河三角洲、中国图们江区域、包括陕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两省部分地区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等20多个区域规划文件。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区域发展模式、探索建设和谐社会、提升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新思维、新思想、新路径、新模式和新道路,通过选择一批有特点和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综合配套改革,以期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经验和思路。
2 大别山国家试验区建设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
2.1 战略目标
把大别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产业开发的先进区、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三年有明显变化,经济发展明显加快,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综合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五年有大的变化,脱贫步伐加快,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十年跨越式发展,达到富民强区的目标,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2 战略重点
秀美风光是试验区的宝贵资源,健康的生态系统是试验区的立区之本。所以,在思想上,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标准和路径。行动上,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一,立足发展大别山的主题,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绿色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扩大优势产业,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基于大别山现有的资源条件,侧重或者重点扶持优质的粮米油,包括畜禽、水产、蔬菜、中药材、茶叶、板栗、桑蚕、森工、奶牛等有特色的农产地的原材料加工基地,培育一批在全国或全省带动能力较强的一批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标准化的生产示范基地,特别是要加快交通、水利、城际、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立足绿色大别山的主题,加大生态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力度,重点是要实施以水土保持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加强天然林保护,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加快生态地区的植被恢复,加强农村的水生态保护工程建设,保护好先有的湖泊水系的生态环境,实行以水污染防止为主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污水垃圾处理场,实施工业点园的综合治理,加大工业尾矿治理力度,建立生态保护与资源这个开发补偿机制。
第三,就是立足红色大别山主题,来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统筹好,推进红色旅游和地域文化景区景点的建设。融入地域文化,整合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走区域合作之路。将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与旅游扶贫相结合,优化景区管理机制,加强宣传,推广红色旅游。全面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品牌,开发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的名城、名村、名景,开发一批独具大别山特色的旅游精品的线路,开展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地质风光游、民俗风情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与传统的革命观光旅游一起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
第四,就是立足富裕大别山,切实改善民生,多渠道提高农村的收入,促进就业,加快农民致富,加强发展农村的公共事业,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来全面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包括加强性中心医院、专业医院、农村村级卫生室,着力改善医疗服务条件,建设较为完备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3 大别山试验区提升为国家战略的实现途径
3.1 国家出台重点支持政策
中央人民政府应发文件正式明确大别山试验区为国家级试验区,从政策层面上承认其国家试验区的地位。让大别山试验区提升为国家战略,名正言顺地享受各种政策优惠。第一是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加大扶贫力度。扶持老区发展的扶贫开发、以工代赈、贴息贷款、财政发展等各项基(资)金应向老区倾斜,并尽量整合集中使用,同时减少进而逐步取消配套资金。第二是适当向试验区安排国家和省重点工程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帮助培育支柱产业,为持续发展创造更多条件。第三是从税收体制、分成比例及上缴返还等方面对试验区给予倾斜照顾,降低中央在矿产、水电、油气等资源开发的税收比例,将其用在改善地方民生和促进试验区发展上,以减轻试验区贫困县财政支付压力。第四是将大别山地区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先行试点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五是设立专项脱贫致富资金,国家、省、市每年财政增长部分拿出10%~20%用于支持老区发展。
3.2 明确试验区建设的功能定位
关于试验区的功能定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在对外开放方面如何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二是在国内发展,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如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对外开放是试验区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要通过开放促进开发,通过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大别山试验区涉及鄂豫皖三省40多个县市,如果没有权威、高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就会导致这40多个县市各自为政,人为地制造各种壁垒,影响试验区内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流通。中央应把横跨鄂豫皖3省的43县(市、区),总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万的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一个整体,设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在发展定位上明确把大别山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经济示范区、全国扶贫产业开发的先进区、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涵养保护区、全国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全国重点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重要红色旅游目的地。
3.3 从中央层面加强对试验区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
大别山地区所属三省,涉及面较广,所以省级的协调机构很难在未来协调鄂豫皖三省的这么多县市,沟通成本太高,必须要中央出面建立协调机构。建议在中央层面成立“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可设在国家扶贫办,由国家扶贫办负责日常工作。
大别山试验区要统一部署,长远规划,协调发展。三个省市必须建立起高度配合的联动机制,按照大别山试验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认真贯彻和落实,实现合作共赢。不能各自为政,相互推诿,内部斗争。要加大区域合作力度,加强区域统筹发展,那么大别山3省36个县的区域合作必将实现1+1+1>3的良性效应,使大别山试验区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4 提升发展战略,完善规划,促进大别山试验区的全面发展
建议将试验区建设纳入国家“十二五”总体规划,制定完善试验区建设专项规划,并将大别山地区的项目纳入国家有关部委重点支持项目,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试验区的发展需要在中央层面建立协调机构,坚持全面规划、科学发展、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24)
[2]Rostow W.W.The stage of Economic Growth[M],London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0
[3]刘国光,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4]杨万钟,经济地理学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武友德,潘玉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6]单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J],时代潮,2003,(6)
[7]郝寿义,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运行与前瞻[J],改革,2006,(9)
[8]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李春洋,中部地区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意义[J]开放导报,2007,(4)
我国开始进入中速增长的新阶段
当前的经济走势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长正处在由高速向中速转换的历史拐点。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既有短期周期性因素,更有中长期增长条件变化的因素;既是短期经济波动的表现,更是中长期经济增长趋势的反映。由此,需要从长计议,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和拉动消费的战略重点。
7%~8%的中速增长趋势已经形成。第一,中速增长条件发生趋势性变化。支撑以往两位数高增长的低成本优势逐步消失。例如,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土地成本快速上升,资源环境的成本与约束明显加大。
第二,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下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对经济增速有一定的影响。经济起飞阶段总量小,经济增速相对偏高;随着经济总量的加大,经济增速难以保持高增长。从国际经验看。二战后成功追赶型国家在实现数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潜在经济增长率大都会下一个台阶。从我国的情况看,潜在经济增长率已开始由10%下降到7%-8%。
第三,欧美市场萎缩不是一个短期的趋势。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进入全面调整期,发达国家负债消费、新兴经济体出口拉动、资源输出国出口资源的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被打破,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大,需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寻求新的平衡点。欧美市场萎缩不是一两年的事情,有可能是5-10年的中长期趋势。在这些特定背景下,投资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的立足点和战略重点。
保持10年的中速增长成为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首要目标。从总量上看。如果保持10年7%~8%的增长,能使我国的经济总量接近美国的水平。假设未来10年我国GDP年均增长8%,人民币汇率年升值3%,美国GDP年均增长3%,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可望达到美国的97.9%。从人均收入水平看,如果保持10年7%~8%左右的增长,2019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11900美元,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以扩大国内需求拉动经济7%~8%的增长,既是世界经济再平衡对中国的需求,更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贡献。
进入中速增长阶段面临新的挑战。第一,解决好短期与中长期的矛盾,在“稳当前”和“谋长远”之间寻求平衡,防止在保短期增长的同时给中长期增长积累更大隐患。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实体经济,加快形成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解决好周期性与结构性的矛盾。2011年以来的经济放缓虽有周期性波动的因素,但根源在于经济发展方式长期滞后而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与问题。从中长期看,保持经济的中速增长,已经难以通过短期的政策刺激来实现,而需要加大结构性转型与改革的力度。
第三,解决好投资与消费的矛盾。从近些年的实践看,经济生活的突出矛盾是投资-消费失衡。比如:产业结构扭曲。我国的服务业比重在40%~43%徘徊了十多年,要提高服务业比重,不改变投资主导的增长方式很困难;产能过剩的压力加大。长期过大、过高的投资率,使产能过剩的压力更为凸显。比如,2011年我国钢铁的实际需求不超过6亿吨,但钢铁的实际产能达到8.5亿吨左右;投资边际产出持续下降。比如固定资产投资,每1元的投资产出效应,1997年为3.17元,到2010年下降到1.44元。
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
着眼于未来10年我国的中速增长目标,加快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既是短期政策的着力点,又是中长期发展的重点;既是发展面临着的突出矛盾,又是改革面临着的重大挑战。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大战略。释放消费需要一个坚实的平台作为依托。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镇化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支撑。城镇化可以拉动投资需求。初步估计:每增加一个市民,需新增综合投资至少10万元;城镇化率每提高1-1.5个百分点,需新增1500万-2000万人,年综合投资大概在1.5万亿-2万亿元。同时,城镇化还能拉动消费需求。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比约为3.3:1,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合理转入城镇就业和生活,其收入与消费必然明显增加。
我国以城镇化为主要依托的需求潜力释放,是未来10年可持续发展的一大优势。如果说未来10年仍有战略机遇期,主要在于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内需释放,有可能使我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继续创造一个大有可为的“黄金10年”。为此,破题新型城镇化,充分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扩大内需的战略性选择。
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从国际经验看,城镇化率在30%-70%的时期,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3%,正处于加速发展区间,未来10年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具体来看。中西部城镇化率与东部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未来10年中、西部城镇化率仍有15-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有可能成为我国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亮点。总的估计是,未来10年我国城镇化率有可能每年提高1或1.2个百分点,2020年将达到60%以上。
推进规模城镇化向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点。这是因为,城镇化意味着农民变市民,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和集聚;城镇化为中等收入者的逐步增多创造了条件,是中等收入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主要载体。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水平是比较低的。2011年为51.3%,其中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若按户籍计算只有35%左右。这个比重明显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平均48.5%的水平。这也表明:一方面我国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大有空间,大有可为;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城镇化的差距尚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是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创新。释放城镇化的内需潜力,重在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真正解开这个“二元方程”。这涉及多方面的体制问题,需要统筹解决。例如:能不能在未来的5年左右初步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并由此为流动人口管理寻求新路。此外,还包括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入口政策调整、行政区域调整、行政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农村社区体制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制度创新。只有这些方面的改革破题了,才能为人口城镇化的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和条件。
以扩大消费促进投资转型。关键是以消费拉动投资,并形成投资转型的动力。消费既是增长的目的,也是增长的动力。消费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仅在于消费能够直接拉动增长,而且可以带动投资增长,引导投资结构优化调整。
尽快改变投资结构。我国尚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投资率是符合基本国情的。问题在于,现行的投资率长期偏高,投资规模增长长期过快,是不可持续的。当前,适应全社会消费需求规模增长与结构升级的大趋势,需要尽快改变投资结构。
第一,加大对公益性项目的投资。应当说,这方面的投资增长潜力很大。
第二,加大消费供给能力的投资。以文化产业为例,未来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11年的3%上升为5%左右,估计需要4万亿元的投资。
第三,加大城镇化建设的投资。优化投资资金来源。投资的可持续取决于社会资本是否成为投资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社会资本的投资占大头,例如70%以上,经济才有活力,投资才可持续。当前的突出问题在于,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投资增长过快,民营资本的投资意愿不足、投资信心不足。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加大社会资本投资,拓宽民营资本的投资空间,就在于稳增长首要的条件是社会资本有稳定的投资信心。尽管前不久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四十余项民间投资实施细则。应当说有一定的力度。但是由于垄断行业改革的滞后,社会资本进入公益性领域和垄断性行业尚未有实质性破题。从具体情况来看。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既有“政策玻璃门”的阻碍,更有“利益玻璃门”的阻力。垄断行业的改革不尽快破题,民营资本的进入是很困难的。
改变国有资本配置格局。当前,公共产品短缺取代私人产品短缺成为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的突出矛盾,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国有资本到底应当主要扮演什么角色?应当说,国有经济在做大总量上功不可没,今天在加快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中。国有资本要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就在于要以公益性为目标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资本不应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哪里有盈利就往哪里去。把国有资本主要配置在公益性领域,是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社会需求结构变化升级的客观要求。为此,需要以强化国有资本的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战略性配置:逐步从一般竞争性领域退出,重点转移到公共产品领域;把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集中配置在事关中长期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能源、资源和高科技等新兴战略产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支持国有资本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竞争,以提升国家竞争力;对确有必要保留在其他竞争性领域的国有资本,要提高收租分红比例,并将收租分红收益主要投入到社会公益领域,使城乡居民直接受益。如果国有资本的收支分红比例能够在未来5年提高到25%左右,将会有数万亿资金,这能大大弥补养老金的缺口。
尽快破题收入分配改革
创新注会发展 助力经济转型
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和国家对行业的新期待,注册会计师行业紧紧把握经济转型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行业发展,服务经济转型的能力显著提升。
行业专业化水平有效提升。2005年以来,以国际化发展为导向,以诚信建设为主线,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系相适应又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会计职业体系为目标,先后制定实施了行业人才培养、准则国际趋同、事务所做强做大、新业务拓展和行业信息化等五大发展战略体系,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取得显著进步,实现了考试制度、准则体系、人才培养、监管体系的国际趋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执业资质的注册会计师高端人才队伍,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有效提升。2011年,我国业务收入超过亿元的事务所数量达到48家,业务收入超过10亿元的本土事务所达到3家,本土事务所收入最高的达到15亿元,与中外合作所平均收入比由2007年的1:7.12发展到2010年的1:2.29,再发展到2011年的1:1.5,事务所做强做大取得显著成效。中注协深入实施新业务领域拓展战略,有效指导了注册会计师从传统鉴证类业务向节能减排等新型鉴证类业务、管理咨询等非鉴证类新业务领域拓展,事务所综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事务所跨境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国内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加快海外发展步伐,积极建立跨国跨境的服务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有70家会计师事务所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成员机构或联系机构90家。其中,我国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发起的利安达国际会计网络,2011年业务收入位列《国际会计公告》的国际会计网络第20位;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将拥有126年历史的澳大利亚全国性会计师事务所联盟纳入自己的国际网络成员。
开拓了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业务。注册会计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传统审计业务、资本验证的基础上,相继开发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企业社会责任、节能减排、碳排放等新型鉴证类业务,并为企业实现传统产业更新、低碳经济设计、经营战略调整、并购重组、管理流程再造、成本方案设计等提供咨询服务,并有效支撑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的落实,促进了企业经营方式转变、管理效益的提高。
探索了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新载体。围绕服务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以及会计服务出口、会计服务外包等,在国家重点经济区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培育创建了10个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和3个试点项目,整合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企业等力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
服务了我国企业全球范围资源配置能力。2011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收入增长超过17%,其中行业非签证类新业务收入增长100%以上,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由2010年的16%迅速提高到27.81%,行业服务客户数量超过350万家,表明注册会计师行业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了行业的跨越发展。
服务能力 还需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我们将继续围绕服务国家建设这个主题和诚信建设这条主线,深入实施行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以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创新为重点,深入实施新业务领域拓展战略。深入分析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经济结构调整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深入分析各级政府、社会、企业等方方面面专业服务需求,不断拓展注册会计师新型业务,从审计领域向非审计领域拓展,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拓展,加强会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专业服务。
二是以培养服务专长为重点,全面推进行业人才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重点培养服务于金融保险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并购重组业务、跨国经营业务等高端领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注册会计师特殊领域、新型业务的服务专长,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对行业提出的新需求。力争到2015年,着力培养350名行业领军人才、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5000名新业务领域复合型业务骨干,注册会计师达到12万人。
三是以加大政策支持和品牌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事务所做强做大战略。推动事务所打造中国品牌,构建全球会计服务网络体系,着力培育10家左右执业网络、服务能力、收入规模和市场影响具有国际水准的本土事务所,提高事务所综合服务、跨境服务能力,为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和全球配置资源提供过硬的服务。我们计划在今年出台支持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扶持政策,从资金、税收、业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实质性扶持。
四是以系统建设为重点,扎实推进行业信息化战略。我们将行业信息化作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在3~5年的时间里,使行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提升行业经济鉴证和管理咨询等服务能力,将行业数字资源转换为经济监督资源、社会诚信资源、智力支持资源,为注册会计师提升服务能力,更好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