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范文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篇1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礼仪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礼仪专业学生现状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礼仪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礼仪人才为定位的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招生问题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相对差、自控能力普遍较弱、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偏差较大、生理上早熟、不知关怀他人、缺乏社会负责任等问题。学习上普遍表现出不自信,加上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都希望早点就业,又担心自己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礼仪教学整合

一是改变传统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学生都是聪明的,但是智力和爱好范畴是有差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学生差异是一种宝贵资源,需要我们用赏识和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他们成才。二是教学观重新定位。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根据每个学生智能强势和弱势选择适合学生的培养方法,因材施教,开始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优秀和成才。三是改变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要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而是主张给每个学生铺一条路、修一座桥,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有所长,释放自身能力和兴趣。四是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不要全部着眼大纲要求,要关注学生、关注潜能和兴趣,关进教学方式和环节,重视小组合作和探讨,力争使课堂丰富多彩,互动形式多样,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这就需要借助信息交互的手段来实现了。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交互实现学生新智能状况的解析

当前,基于WIFE热点的互联网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教育安全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专家心理辅导和学习状态引导,实现学生的目标定位。2.找准切入点,实现课程与培训优化礼仪教师要在信息交互多元智能课程模式和教学计划中,找到礼仪课的最佳切入点。运用信息交互网络,可以进行一次与智能相关的调查报告、网络互动,编制学生喜欢的科目表,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才能。3.运用电子教室的交互载体,实现即时技能训练礼仪教师设置多元智能课程表,把礼仪课堂教学和多元智能能力培训重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在常规中,就是要编制教学方案,包括单元目标、活动内容到教学做法和评价。

4.发挥信息交互反馈作用,矫正礼仪教学的单一性

礼仪教学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礼仪的基本动作,关键是掌握要领,规范动作,促成素养。运用信息交互设置能力训练的流程:能力感知——通过触、嗅、尝和看激发;能力沟通——情景体验调节认识活动;能力传授——发挥U盾媒体素材的示范作用;能力综合运用——通过练习检测和评价激发学生自信的品质。

总之,基于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成为提升课堂效果的重要助推器。信息交互平台作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反馈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教学实验方法,探索出“学教并重”的信息技术与礼仪课程的整合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多元教学理论活动教学模式和礼仪教学等多种模式的整合,能够提升教师的角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较大转变。只有大力实践,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结果表明,推行礼仪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模式,软硬件环境是保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学设计是灵魂。这为学校实施主体式创新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4年09期.

[2]马志艳;现代礼仪教育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必要性[N];陕西科技报;2015年.

[3]黄小莲;王怡芳;给每位学生一个成功的支点(上)——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校本光谱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中小学管理;2015年03期.

[4]李纯聪;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02期.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中职;音乐

传统的中职音乐教学模式下,音乐课往往成为学生的放松课、欣赏课,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对于指导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深刻分析音乐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以指导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提升音乐教学实效的目的,成为当务之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探究如下:

一、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进行多元智能教学的有效措施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困惑。

1.在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职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只要有适宜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中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中职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槔斫舛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中职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

篇3

一、多元智能理论追述

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现分别介绍如下. 其中,语言智能是有效地利用门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 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表达和交流. 音乐智能是指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很多人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 这种智力主要用来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一般来说,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学家、逻辑学家等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 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空间想象力丰富,只要看一眼,脑子中就能想象出这一物体的形状.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 有很多人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解人意,对他人的心思、面部表情、动作领会很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理解问题. 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主要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 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 了解与掌握上述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准确性非常有利. 因为,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的潜在智慧,换句话讲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 当我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或者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这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 我们老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例如,有老师通过此理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加以实践. 其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如下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学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找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给定的图形或实物进行有规律放置和描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观察推理能力.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内容中加以效仿.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

篇4

随着初中课程的不断变革,课堂教学教学的改革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同样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建立个性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独自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到通往这一目标正确的路线。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组合体,并且每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一理论为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随着多元智能学校的成功开办,被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多种智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各具特色。这些智能在学生的身上有强势和弱势的体现,但每一方面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学校里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个体。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3.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3.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4.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4.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2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性,但其认知过程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将教学设计多样化,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动态化、多样化地展现地理信息,营造地理学习的氛围,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并理解地理知识的不同途径。例如,教师在坚守麦哲伦航海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地图了解程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球仪,动态展示麦哲伦航海时的航线,或者是组织小组竞赛,询问航海的起点和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对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重要性。

篇5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促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中对智力重新进行了评价:智力应该是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文化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者实现生产的能力.霍华德将智力划分为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八种,霍华德这一对智力的重新定义和划分,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以下特点:

(1)强调整体性与差异性.加德纳认为人的八种智力能力处于平等的地位,需要在教育中得到同等的关注,从而组成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但每个人由于受到不同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九种智力中存在是不同的优劣结构,具有差异性.

(2)强调情境和实践性.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情境下,认为智能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的潜能和取向,是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还认为智力在个体解决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和创造有效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重视开发性.人的智力可以通过开发来提高,需要一种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进行潜在智力的开发,了解学生智力结构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多种智力的开发和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潜在智力去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于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的数学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或者师生共同对于课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问题探究模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问题的设置一般为实际的情境问题,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实际的数学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模拟科学家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活动包括: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讨论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的思路,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教材、教案、网络、课后习题、辅导资料和优秀教学课件等.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学生理解、交流的语言智力的培养和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构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指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为着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或者概念知识的理解的目标而努力,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学习经验和结果的展示和分享,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讨论、合作、交流等,可运用的教学资源有学生活动室、网络协作学习系统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学生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的启发培养.

3.网络多媒体教学

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乐等作为教学的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展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内容,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多样的形式,有利于描述问题的情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4.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将数学知识和问题的生活情境设置或者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和实验活动,从生活问题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接受的基础上,在生活情境下对数学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了解,有利于学生利用自身经验理解和解决问题.

(2)增加数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