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范文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

篇1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礼仪教学整合的必要性

1.礼仪专业学生现状

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礼仪专业是以培养高素质礼仪人才为定位的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由于招生问题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化基础相对差、自控能力普遍较弱、生理年龄与心理年龄偏差较大、生理上早熟、不知关怀他人、缺乏社会负责任等问题。学习上普遍表现出不自信,加上心理问题比较突出,都希望早点就业,又担心自己缺乏融入社会的能力。

2.多元智能理论与中职礼仪教学整合

一是改变传统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承认学生都是聪明的,但是智力和爱好范畴是有差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学生差异是一种宝贵资源,需要我们用赏识和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促进他们成才。二是教学观重新定位。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根据每个学生智能强势和弱势选择适合学生的培养方法,因材施教,开始多元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能,最大限度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优秀和成才。三是改变教学目标。多元智能理论不是要每个学生都培养成才,而是主张给每个学生铺一条路、修一座桥,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有所长,释放自身能力和兴趣。四是教学行为的变化。教学不要全部着眼大纲要求,要关注学生、关注潜能和兴趣,关进教学方式和环节,重视小组合作和探讨,力争使课堂丰富多彩,互动形式多样,学生主体地位更加明显。这就需要借助信息交互的手段来实现了。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礼仪教学中的运用

1.信息交互实现学生新智能状况的解析

当前,基于WIFE热点的互联网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教育安全平台,对学生进行在线专家心理辅导和学习状态引导,实现学生的目标定位。2.找准切入点,实现课程与培训优化礼仪教师要在信息交互多元智能课程模式和教学计划中,找到礼仪课的最佳切入点。运用信息交互网络,可以进行一次与智能相关的调查报告、网络互动,编制学生喜欢的科目表,指导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才能。3.运用电子教室的交互载体,实现即时技能训练礼仪教师设置多元智能课程表,把礼仪课堂教学和多元智能能力培训重点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在常规中,就是要编制教学方案,包括单元目标、活动内容到教学做法和评价。

4.发挥信息交互反馈作用,矫正礼仪教学的单一性

礼仪教学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礼仪的基本动作,关键是掌握要领,规范动作,促成素养。运用信息交互设置能力训练的流程:能力感知——通过触、嗅、尝和看激发;能力沟通——情景体验调节认识活动;能力传授——发挥U盾媒体素材的示范作用;能力综合运用——通过练习检测和评价激发学生自信的品质。

总之,基于多媒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成为提升课堂效果的重要助推器。信息交互平台作为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反馈的重要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礼仪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运用教学实验方法,探索出“学教并重”的信息技术与礼仪课程的整合模式。基于角色扮演的多元教学理论活动教学模式和礼仪教学等多种模式的整合,能够提升教师的角色、教学形式和内容的较大转变。只有大力实践,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实践结果表明,推行礼仪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新模式,软硬件环境是保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教学设计是灵魂。这为学校实施主体式创新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孔祥富;多元智力理论视角下的中职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4年09期.

[2]马志艳;现代礼仪教育在中职学校教学中的必要性[N];陕西科技报;2015年.

[3]黄小莲;王怡芳;给每位学生一个成功的支点(上)——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校本光谱课程的规划与实施[J];中小学管理;2015年03期.

[4]李纯聪;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发展的多元评价探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5年02期.

篇2

关键词:多元智能;中职;音乐

传统的中职音乐教学模式下,音乐课往往成为学生的放松课、欣赏课,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顺应了时展的需要,对于指导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中职音乐教师,深刻分析音乐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以指导中职音乐教学实践,从而达到提升音乐教学实效的目的,成为当务之急。我在教学实践中,做探究如下:

一、中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进行多元智能教学的有效措施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提出,解决了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困惑。

1.在教学目标方面

中职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职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只要有适宜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中职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中职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中职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中职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槔斫舛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中职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

篇3

一、多元智能理论追述

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现分别介绍如下. 其中,语言智能是有效地利用门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 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表达和交流. 音乐智能是指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很多人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 这种智力主要用来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一般来说,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学家、逻辑学家等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 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空间想象力丰富,只要看一眼,脑子中就能想象出这一物体的形状.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 有很多人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解人意,对他人的心思、面部表情、动作领会很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理解问题. 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主要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 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 了解与掌握上述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准确性非常有利. 因为,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的潜在智慧,换句话讲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 当我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或者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这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 我们老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例如,有老师通过此理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加以实践. 其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如下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学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找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给定的图形或实物进行有规律放置和描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观察推理能力.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内容中加以效仿.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

篇4

随着初中课程的不断变革,课堂教学教学的改革逐渐被人们重视。近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广泛传播,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并成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变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多元智能理论同样适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初中地理课程的特点,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起来,将教学方式多样化,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建立个性化地理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独自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到通往这一目标正确的路线。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组合体,并且每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一理论为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随着多元智能学校的成功开办,被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多种智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各具特色。这些智能在学生的身上有强势和弱势的体现,但每一方面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学校里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个体。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3.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3.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4.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4.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4.2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性,但其认知过程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将教学设计多样化,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动态化、多样化地展现地理信息,营造地理学习的氛围,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并理解地理知识的不同途径。例如,教师在坚守麦哲伦航海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地图了解程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球仪,动态展示麦哲伦航海时的航线,或者是组织小组竞赛,询问航海的起点和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对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重要性。

篇5

初中数学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探讨多元智能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促进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的.在其著作《智力的结构》中对智力重新进行了评价:智力应该是学生在某一特定的文化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者实现生产的能力.霍华德将智力划分为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八种,霍华德这一对智力的重新定义和划分,被称为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有以下特点:

(1)强调整体性与差异性.加德纳认为人的八种智力能力处于平等的地位,需要在教育中得到同等的关注,从而组成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但每个人由于受到不同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在九种智力中存在是不同的优劣结构,具有差异性.

(2)强调情境和实践性.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情境下,认为智能取决于个体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自身的潜能和取向,是学习机会和生理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多元智能理论还认为智力在个体解决环境中的实际问题和创造有效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即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重视开发性.人的智力可以通过开发来提高,需要一种教育体系帮助学生进行潜在智力的开发,了解学生智力结构的发展.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多种智力的开发和锻炼,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自己的潜在智力去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二、基于多元智能教学理论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模式

1.自主探究的数学教学模式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或者师生共同对于课本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运用问题探究模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教学模式.问题的设置一般为实际的情境问题,学生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将实际的数学问题转换为数学模型,模拟科学家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活动包括: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讨论分析问题,确定解题的思路,收集资料和进行探究等.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有教材、教案、网络、课后习题、辅导资料和优秀教学课件等.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学生理解、交流的语言智力的培养和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的构建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广泛使用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指将学生按照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标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活动.小组成员为着同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或者概念知识的理解的目标而努力,每一个成员都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内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合作,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学习经验和结果的展示和分享,树立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活动包括讨论、合作、交流等,可运用的教学资源有学生活动室、网络协作学习系统等.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可以实现对学生语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知自省智能的启发培养.

3.网络多媒体教学

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实现将丰富的网络资源如图片、视频和音乐等作为教学的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展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学的内容,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多样的形式,有利于描述问题的情境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

4.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指通过将数学知识和问题的生活情境设置或者学生直接参加社会实践和实验活动,从生活问题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1)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情境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接受的基础上,在生活情境下对数学问题的条件和要求进行了解,有利于学生利用自身经验理解和解决问题.

(2)增加数学实践活动

篇6

一、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数学学生观

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而言,更多的用到多元智能的语言、数学逻辑、空间、内省等方面。其实,今天我们研究多元智能理论,首先应当关注的不应当是其对数学学习起到什么样的促进作用,而应当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下面,笔者结合“函数的概念和图像”(苏教版,必修1)知识的学习来进行理解。

从数学知识的建构角度来看,学生学习函数的概念与图像时,首先运用到初中阶段学过的相关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需要通过对示例的分析来发现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还需要通过“集合语言”来概括有关发现。在利用函数定义对某些对应进行判断时,需要建立在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基础上,而画函数图像需要关注的是函数定义域及基于图像进行某些量的关系判定等。

在这一简述的背后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呢?笔者经过梳理,有这样的一些认识:首先,结合教材中给出的示例,需要学生通过语言智能去理解,而对集合语言的概括并得出诸如“每一个问题均涉及两个非空数集A和B”“存在某种对应法则,对于A中的任意元素x,B中总有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的结论时,是需要学生的语言智能作为支撑的;同时,对于利用函数定义去判定某些对应关系时,又需要一定的逻辑数学智能提供支持,需要学生能够在数集A与B之间寻找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就是逻辑关系,判定时用的也是这种逻辑关系;而函数图像的理解与得出显然是需要空间智能的。至于内省智能实际上指向学生的学习策略或者说学习方法。

根据这一简要分析,笔者以为在函数的概念及图像教学中,应当建立的学生观有:不同学生一定会有不同的智能表现,因此在概念教学中需要关注语言智能弱的学生,在运用函数定义进行判定时要关注逻辑数学智能较弱的学生,在图像教学中需要关注空间智能弱的学生。在关注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该项能力强的学生的优点,让他们的优异表现成为其他人的学习“榜样”――心理学角度的榜样定义,其对其他学生形成认知策略有明显的作用。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观

有了相应的学生观,就需要有相应的教学观。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对应与融合关系,多元智能下的教学观必须与学生观匹配起来。其实,总结一下上面提到的学生观,其符合经验角度的以生为本,只不过是技术的角度将以生为本落到了实处,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了划分。这样的划分使得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技术上面有着明确的认知,即知道学生强在哪些智能上,弱在哪些智能上,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而这恰恰又符合了经验角度的因材施教。

仍然以“函数的概念和图像”教学为例,谈谈在教师的教学中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教学观。笔者以为:对于语言智能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运用能力上。作为数学教师应当知道,高中数学自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之外的人往往是看不懂数学语言的,而学生学习数学,事实上就是一个在高中数学逻辑体系道路上不断前行的过程,因此需要帮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语言系统。函数概念的建立过程中,需要学生深入理解“变量”“函数”“对应”“数集”“非空数集”“对应法则”等概念,而这些概念的理解又不应当是空洞的,而是应当与具体的数学实例结合去进行理解的。

对于逻辑数学智能的培养,笔者以为关键在于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呈现,让学生认识、体验逻辑数学关系。当学生结合教材中给出的例子的分析A={1949,1954,1959,1964,1969,1974,

1979,19845,1989,1994,1999};B={542,603,672,705,807,909,

975,7035,1107,1177,1246}时,学生通过逻辑关系的运用可以建立如教材所示的对应关系。但笔者以为仅有此是不够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不符合上述逻辑关系的数据同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两者之间没有对应法则,这样通过正反例的同时呈现,学生就会认识到逻辑关系意味着什么。

空间智能在函数图像中的所起的作用比较基础,实际上立体几何知识的学习更需要空间智能。但这样的基础同样不能忽视,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在于让学生领略“数”与“图”的联系与区别,认识到建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图像实际上也是数的关系的一种体现。这样对于相对陌生的“图”的认识就有了相对熟悉的“数”作为基础,因而空间智能就能较好地形成。

三、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数学评价观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作用很大,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数学评价观,要求数学教师应当以理性的态度去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种情形,尤其是困难情形。理性本来就是数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更应当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困难几乎都可以寻找到相应智能上的原因,这意味着通过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是可以寻找到解决学生学习困难的途径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数学教学是为了帮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素养,因此即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且这个困难教师也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那也应当认识到这是正常的情形,因为不同的学生在不同智能上必然是“多元”的,因此认同并接受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接受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中难以取得好的成绩,也应当是数学教师的应有选择。

篇7

一、创设多元智能的教学情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提示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这与教育学理论所倡导的教学应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及途径,达到教学的最优化是息息相通的,同时也与新课标的要求相一致。这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再拘泥于说教灌输,而应采取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学习实际相适应的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手段。我们尤其要重视课堂教学中仿真性学习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较好地激发智能、丰富体验、引发感悟、发展人格。

二、设计体现各种智能组合的作业形式

加德纳认为,智能是指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多种智能的组合。这就启示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设计多元智能组合的作业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达到深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情感的目的。在课堂上可以这样做,在课外同样可以这样做。如教学《爱护公用设施》一文,可让每位学生分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爱护公共设施的事例,并边说边做一些行为动作(其中就开发了语言文字、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自我认知等多种智能);也可以针对不同智能优势的学生,设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完成的作业:让有身体优势的同学上讲台表演,让有语言文字智能优势的同学上讲台举例。这样使他们在合作中开发多种智能,实现同学间的智能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教学实效。

三、建立利于智能发展的多元评价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评价的目的不是评比,而是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思想品德课的评价不是为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作出终结性评价,而仅是为了获得思想品德教学信息的反馈,用以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除了应注重多元性,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独特的智能组合,促进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之外,还要注重学习过程性,强调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估,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学生在活动中付出努力的程度以及探索、思考、创意等。另外,思想品德课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即要注重整体性。重视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既可强化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成功体验,又使他们明确不足和努力方向,促进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

篇8

【关键词】 多元智能理论 高中英语 多媒体辅助教学

1. 引言

多媒体是一种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通讯技术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它可向用户呈现文本、图形和声音等信息,用户还能与多媒体进行交互处理各种信息。由于多媒体技术强大的特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后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与此同时,由于多元智能理论符合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要求,多元智能理论已经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理论。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需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教师想要按照多远智能理论的要求开展多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首先由哈弗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不仅包括传统言语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还包括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以及自然环境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人为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不同个体的各项智能水平发展不同,每个个体都有强项和弱项智能之分,不同强弱的智能组合形成了每个个体的智能特征,并影响个体学习的进度、方法和效果。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的理念,并主张“情景化”的评估方法,极大的扩展了学生学习评估的基础,纠正了传统教育评估功能机方法。多远智能理论是对传统“一元智能”教育理念的突破,尤其在我国教育改革的环境中,多元智能理论消除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困惑,启发了教师对学生教学和评价。

3. 多远智能理论对的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是对传统“一元智能”的突破,它强调学生智能结构的多样化、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因素,建立符合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情境,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学生评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3.1丰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内容及形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作为教学内容,还能作为教学沟通的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个体智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结合学生智能的可塑性,依据多元智能的要求,从多元智能角度切入教学。基于这一要求,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多媒体信息符号应尽可能包括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类型,多媒体信息呈现方式也需要结合动态、静态、视觉、听觉等多种形式,达到声像并茂的效果。只有多媒体网络教学内容以及程呈现方式实现多元化,才能为学生发展多元化智能提供途径,让学生更快地吸收和巩固知识。

3.2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主体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主体角色,课堂教学已学生为中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需求,并以学生的需求为依据开展教学。教师也需要认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特点主动完成学习,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加工知识信息,完成知识构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理念,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根据个性化学习要求,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帮助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的学习计划,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实践活动。同时,多媒体辅助教学还需要利用网络信息的交互性,让学生感受与机器人双向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3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符合因材施教原则

多元智能化理论人为学生的每一种智能在整体结构中都有重要的地位,社会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同多元智能化理论也承认学生各项智能的水平存在差异,并要求课程实施要根据学生的智能强弱差异水平,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实施教学原则,实施多样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的各项智能得到发展,提高外语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让学生在多样化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运用智能并发展智能,将优势智能转移到弱势智能领域,用优势智能带动弱智智能发展。因此,多元智能理论下的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也需要依据因材施教原则,让每个学生的智能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4. 结语

教育教学方法需要符合教育理论的要求才能收到预期效果,这要求教师需要掌握多元智能理论的本质,将用多元智能理论完善高中英语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学生的智能发展特点,尊重学生的智能差异,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展,将学生培养成创新型多元人才。

篇9

【关键词】多元智能 因材施教 个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33-02

唱歌是音乐教育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有助于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幼儿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幼儿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唱歌教学由于观念落后、教材陈旧、方式单一,使幼儿普遍反映喜欢唱歌但不喜欢上唱歌课,其问题在于忽视了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忽视了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基于这些原因,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论,它能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在唱歌中展现不同的专长和兴趣,并能采用多种途径来提高或增强幼儿唱歌方面的能力。

一 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以解决自己遇到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判断一个人的智力,要看这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他还强调,智力并非是以往认为的、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

二 多元智能影响下的教育观念

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是承认人的智能发展的差异性,正如加德纳所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方式。”教育的价值就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每个个体的潜能,幼儿教育应根据幼儿智能的差异及其所长,开发幼儿的潜在智能,使潜藏在幼儿身上的隐性才能发展成为显性才能。它对教育的启示有:

1.因材施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使个体尽快地在其擅长的那些智能领域里充分发展。同时,又提供机会以促进其薄弱的智能领域得到提高,使之全面发展。

2.培养个性化的幼儿

多元智能指出:随着每个人的每种智能水平及其组合方式的不同,人面对相同的情境所产生的理解及处理方式也就不同。这是人个性化的体现。面对人身上的优势智力领域与弱势领域,我们要对不同智能的开发允许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但教育要求实现各种智力潜能的最大化开发,所以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教育更有利于培养完整且富有个性的人。

3.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基础上综合相关内容,形成的新的课程门类。加德纳指出,学习者一般倾向固定的认知方式和问题解决方式。通常认为,个体所接受的文化决定了他支持的认知方式,消除这种智能发展的偏见,整合课程是首选。整合的课程模式可以帮助教师促进幼儿所有智能更好地均衡发展。

三 多元智能理论在幼儿唱歌教学中的实施

1.活动设计的整体化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唱歌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唱歌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所以活动设计要注重整体化、多元化。活动设计要从基本知识入手,除了唱歌本身外,要与舞蹈、文学、历史、美术、自然等多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补充,互相促进,通过活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与自我认知能力,使唱歌教学的过程成为各个智能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

2.课程设计的多元化

以歌曲《春天在哪里》的教学为例,在真实、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多种活动,采用多元方式,促进幼儿多种智能全面发展。

第一,通过欣赏开发语言文字智能。通过欣赏吟诵歌词,可以引导他们描述春天的景象,也可让幼儿想象相关的故事并朗读,还可以搜集关于春天主题的文章进行阅读。由此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表达能力,充分开发幼儿的语言文字智能。

第二,通过听辨开发数学逻辑智能。组织幼儿专心听一遍歌曲,使幼儿通过听辨分析出歌曲是两段体的,引导他们想一想春天的时间,春天里节日的时间,在歌曲里一共找到了几处春天,更好地开发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

第三,通过想象绘画、动静结合开发空间智能。教师引导幼儿对春天景象进行充分想象,并和幼儿一起把想象的画出来(静图),让幼儿从中捕捉春天的艺术特征。然后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在广泛接触春天的基础上(动态),着重启发幼儿对春天的了解和体验,充分开发幼儿的空间智能。

第四,运用表演、舞蹈、律动开发身体运动智能。例如让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共同唱歌,当歌词进行到“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时,全体小朋友都手臂前伸不动;当歌词进行到“春天在那绿绿的树林里”时全体小朋友手臂上举作风摇摆状;当歌词进行到“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时,小朋友手臂作自由飞翔状;其余歌词处则可让幼儿进行即兴发挥,可以不规定队形,在圆圈中自由表演舞蹈动作。这样可以极大地开发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

第五,运用小组合作开发人际交往智能。建立学习小组,与幼儿一起讨论所了解的春天,并分享心得与感想。可以组为单位为春天拍一张照片,并共同用笔画出来,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积极性。

篇10

关键词:多元智能;高中;音乐

伴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因此,作为高中音乐教师,应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学实践,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在诸多方面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广大一线音乐教师共同分析研究。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对教学理念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开展多元智能音乐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提出,音乐教学需要以新理念为指导。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只要有适宜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

篇11

论文摘要:创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人才观,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无论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理论,赞科夫的一般发展理论,还是时下我国的教育方针,其中所指的“全面发展”是指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即良好的基本素质(生理、心理素质)加专业素质,而不是指所有学科都精通的万事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职业学校在校生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要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职校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力口德纳在《心智的结构一-一书中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该理论经不断充实完善,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包含如下10种:(1)数学智力(2)空间智力(3)语言智力(4)自然智力(5)音乐智力(6)身体运动智力(7)存在智力(8)人际交流智力(9)个人内在智力(10)情感智力。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而传统理论则是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该理论就是倡导学生的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学生发展的潜能。

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是多样化的,智商低的人不一定笨,每个人在不同的智力范畴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准确了解自己天赋的人才有可能正确选择对其有利的职业,接受挑战并感到幸福。如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没考上大学,却在2001年与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合作中一举成名。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醒我们:不能单以考试成绩论优差,而应从各方面发展人才,培养人才。

2 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启示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曾经画过一幅画,讽刺教育工作者总是用单一标准要求学生,就像园丁拿着剪刀剪切冬青一样,老师常常就是这样把学生剪切得整齐划一。我们应意识到,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智能和智能结构,也就是他的特殊禀赋或者天性,应该注重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教师既要懂教学理论,又要懂教学方法。

(1)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每个学生。

人才是智能之士。每个人都有成才的潜力,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只要教育与学习得法,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某方面的人才。任何一个学生哪怕是在学习上最笨、生活中最调皮的学生,他或许在这学习方面不入门,但是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差,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在评价学生时,我们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考试,使学生其他方面的智能也得到应有的体现。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要客观全面,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评价内容应力求多元,重视评价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建构作用,争取给学生一个令他自己满意的评价。

(2)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多方面智能。

学生的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教师的教学应该改变原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并积极探索新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多方面智能的发展。在教学的形式方面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教学的延伸过程中,应举办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不断的进步。

在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智能结构各种功能的基础上,应更-力口注重不同个性的发展,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地统合起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任意一种智能,尽量按照每个学生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结构提供发展、成长的条件和机会。教学就是要尽可能创设适应学生优势智能结构发展的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3 对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启示

(1)建立“复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必须率先不断优化教师自己的智能结构,使之成为学生优化智能结构的楷模。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既要重视个体智能结构的优化,又要加强师资队伍整体结构的优化,使具有各种智能强项的教师组成一个最佳的团队,如建立理论型、技能型、双师型团队,能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2)结合行业特点开展教学工作。

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方向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大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有大批学生在各种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但实践能力却落后于人。要通过强化实验实训教学,开展各种类型的职业活动和课外科技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同时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其中,要以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向善于创新转变。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对待部分理论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引导他们开展学历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要重新安排教学内容,使教材难易适中。

篇12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来的著名教育心理学理论。其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都具有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八种智能在内的多种智能,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发展潜力。这一理论同时强调人与人之间具有个性差异,并认为个性差异的表现在于所拥有的智能的程度和组合不同。每一个人都具有聪明的潜质,但也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因此教育的目的在于对学生的多种智能进行开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职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课程目标定位不明确,很多高校仍然将既定的理论知识作为授课的主要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不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培养,使得大学生的智能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二)教学内容不全面

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教学内容,缺乏对世界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知识的教育和学习,教学内容的不全面不利于学生基本政治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理论教学和课程实践方面严重失衡,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认知,忽视了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方式陈旧

由于目前大多学校的思政课程以既定的理论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保持着传统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的灌输与传授,学生成为机械地知识接受者,并不具备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学生政治素养的提升和应用。此外,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间严重缺乏互动,单向传输的理论课堂枯燥乏味,使得大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意识。

(四)学生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大学生面临着严重的就业压力,因而都将更多地精力用在了专业课程的提升、各种学位证书的考试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将这门课程视为获取学分的形式教育,从而缺乏对课程内容主动探讨与学习的意识,除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必要的理论知识复习外,完全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际作用与意义,不能实现培养与提升基本政治素养的目的。

(五)考核形式单一

由于学校和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课程的考核形式和考核内容都比较单一,通常以单纯的考试检测学生对基本原理和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简单理解,试题难度小,教师批改标准宽松,因而学生可以轻松通过考试。这种单一地考核方式使学生面对课程学习压力小,加之理论学习的枯燥和乏味,导致很多学生经常逃课参与别的活动,只在考试前对考试范围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记忆。这使得原本就效果较弱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是形同虚设,严重失去了课程教学应该具备的作用和意义。

(六)评价功能缺失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是简单的理论学习,然而高职院校对这一课程的评价大多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考核上,往往漠视对德育发展和其他智能发展的培养与评价。这样单一地评价系统不利于激发学生认真投入到课程学习中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学生智能得不到有效地开发,知识应用能力较差。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指导

(一)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

高职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应改变惯有的单一教学目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分为八个组成部分,具体表现在每个个体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针对学生具体的智能开发状况,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笔者认为,树立多元化教学观,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改善:

1.语言智能。语言智能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两方面,目前很多高职学生在这两方面的发展极不均衡,因此通过课堂教学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升是思政理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讨论式和演讲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课程学习效果,同时还能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

2.人际关系智能。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严重忽视了对学生人际智能的开发与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很少进行讨论与交流,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树立多元化的教学观、充分锻炼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是非常重要的。

3.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认识智能是学生对自身优势与劣势、情感倾向、价值选择等各方面的正确把握能力,自我认识智能的开发与发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吸收他人的长处完善自我的不足,更好地处理个人问题并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在具体的思政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先进人物的成长经历,从中找出值得学习和效仿的参考性经验,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反面典型人物进行分析,找出其失败的原因所在,给予学生一定的警戒作用。正反两面人物的综合分析,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我认识智能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从而自觉增强自我认知智能。

(二)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精简课程,增强实践教学。目前体系庞杂的理论课程,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负担和知识记忆负担,因此,高职思政理论课教学应从精简理论课程教学入手,加强课程的实践性,以“主题”等形式重新整合教学课程体系,简化课程内容,以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促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知识,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智能潜力。

2.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择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现有的智能发展水平,研究学情,从所在学校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出发,针对不同专业,选择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点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实际教学效果。

(三)完善教学方法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智能发展情况的多元化,根据学生具体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进行因材施教。

1.讨论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主题和观点开展讨论式教学,使学生通过讨论形成一定的共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有效解决学生情感、思想上存在的疑惑和问题。这种教学方式需要高度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专题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状态,选择能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专题,保证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讨论中,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2.演讲式教学。演讲式教学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应该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演讲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充分表达自己针对某一主题的看法和见解,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交流、探讨氛围,加强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综合的教学效益。

3.报告式教学。思政理论课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论教育层面,需要通过鲜活的社会案列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因此,可以通过邀请社会名人和模范来学校进行专题报告,以切实的生活经历感染学生,并给予一定的时间回答学生关心和疑惑的问题,以讨论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惑,激励学生向先进人物看齐,自觉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

(四)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的智能发展轨迹和具体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不能以某一方面的单一标准进行,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潜能发展和智能表现,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核和评价,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知识其中之一,还要考虑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情况,注重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机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篇13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中专化学教学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95-02

中专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做准备,可以为学习能力稍弱但具有潜力的学生提供适宜的发展机会。多元智能理论在学生观、认识论及教学观等方面都具有独特见解,能够促进学生智能多元、综合协调地发展,对我国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元化的教育形式相对于教师而言,中专教师有更为平和的心态及充足的精力来研究教学,并能深入学习与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来积极开发学生们多方面的智能。化学教学是中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智能理论的合理渗透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善于将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相联系,从而培养及发展学生各个方面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主要可以从七个方面入手,即语言智能、空间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观察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以及自知自省智能等,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对化学教学而言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多元智能理论在中专化学教学的实践与应用

1.1 语言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语言智能指用语言表达、欣赏语言内涵以及发散语言思维的能力,化学教学中语言智能的开发目的在于明确化学相关术语含义、掌握以及恰当地应用,从而为其他智能的发展作铺垫。在化学教学中语言智能的运用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对化学原理、概念、术语、符号、实验仪器的名称以及化学现象过程运用口语或书面语进行正确表述,例如化学式、元素符号、化学反应方程式、酯化与水解、氧化和还原、烧杯、蒸馏、过滤等;另一方面,将自身对化学现象的分析与推测通过与他人之间的交流表达出来。中专化学教师可以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切入,例如,将与化学有关的科学发明小故事与学生分享,组织课堂让学生讨论对当代化学成就的感想,引导学生阅读化学科普读物以及布置科技论文的作业等,将听说读写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环节之中。

1.2 空间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化学教学中的空间智能的开发主要包括:试剂的鉴别、实验仪器的组装、混合物的分离等实验操作;分子结构、原子结构、有机分子结构等化学物质结构。空间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主要通过能够显示微小或者复杂事物与过程的模型来表现,建立模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事物,如图表、图画、多媒体图像甚至绿豆、铁丝、棋子、牙签、橡皮泥及火柴等材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概念中的相关结构来制作CH4、C2H4以及H2O等分子模型,还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展现动画等多种各具特色的表现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够以直观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活跃思维、开发空间想象力,进一步地让其了解化学物质的结构特点,从而有效地对知识进行二次巩固复习。

1.3 逻辑数理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逻辑数理智能指对逻辑结构理解、发散思维的能力,其核心是运用逻辑推理来发现与解决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对事物关系的对比、因果、运算及推理等。在中专化学教学中,逻辑数理智能的开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分析题意及掌握问题的实质。化学教师可以适时采用蛛网图来进行知识的汇总、用矩阵图来进行相关知识的比较、用概念图构建知识间的关系,进而学生能够利用相关图表进行归纳、比较以及总结,整理所学知识。除此之外,在化学实验中,通过学生自主地观察、对比与分析也能拓展其逻辑数理智能,例如,在HCl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中,主要探讨H离子、Cl离子以及H2O分子之间是何种粒子使得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问题,运用排除法可以通过在紫色石蕊试液中相继加入蒸馏水、NaCl以及HCl方法先后排除H2O分子以及Cl离子的可能性,进而得到是H离子将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结论,这一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多次观察实验情况的变化能够得到最终结果,并能够推理出在氢氧化钠溶液中,Na离子、OH离子以及H2O分子之间是什么粒子能够使得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结论。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之中通过将学生从被动向主动进行转化并引导其进行科学的观察与推理,能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及提升化学知识水平。

1.4 观察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中专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观察化学现象,发现问题以及总结规律的能力,其中观察能力不仅仅指观察实验以及记录现象的能力,还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感受以及对抽象物质空间结构的观察与认识。中专化学教学注重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因此,观察智能的开发要求学生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观察智能来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加以解释。例如,在缓冲溶液的课堂教授中,可以联系到人类生理方面,人体血液的pH值介于7.35~7.45之间,当pH大于正常范围时肌体发生碱中毒,当pH小于正常范围时肌体则发生酸中毒,血液是一种特殊的缓冲溶液,它能够有效地避免人类体内营养物质代谢所产生的以及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碱性、酸性物质进入血液之中后引发中毒,源于血液能够对抗外来的少量碱性与酸性物质,再配合肾与肺的调节作用,从而保持血液正常的pH值。通过这一缓冲溶液的讲述,学生在学会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医学常识,进而加深化学实用性与重要性的认识。除此之外,化学实验中观察智能的运用也十分重要,科学合理的观察方式是完成实验的有力保证,也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手段。

1.5 音乐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在中专化学教学之中音乐智能主要表现为艺术与美的教育,音乐智能的核心是对韵律与声音的敏感度。化学课程中有许多与美息息相关的素材,如实验之中的反应之声,点燃氯气与氢气的混合气体所发出的剧烈声响、金属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丝丝声响等。与此同时,化学元素歌诀记忆法也是音乐智能开发的表现方式,其音韵节律可以使学生朗朗上口进而容易记忆,如元素的化合价记忆口诀:化合价实质应认清,金正非负单质零;化合物里有正负,正负总价和为零;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一价氟氯溴碘氢,还有金属钾钠银,二价氧钡钙镁锌,铝三硅四都固定,抓氮变价要注意,一二铜汞又三金,二四碳铅二三铁,二四六硫三五磷。倾听反应声音及化学元素歌诀记忆法等音乐智能辅助化学教学方式通过丰富多彩的音律变化,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化学物质的科学的音韵规律,还能够使学科产生直观的美感,进而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音乐智能的开发还可表现为在化学课堂中运用适当的音乐配合教学相关内容来渲染学习的气氛,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用脑紧张及提升其学习效果。

1.6 运动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运动智能主要是指人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以及运动中的速度、力量与灵活性等,表现为用身体来表达情感、思想的能力。运动智能的开发主要通过活动课来让学生积极融入于活动之中,学生再以运动的方式将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内化处理,从而使左右大脑同时进行工作以促进其身心健康与运动智能的协调发展。运动智能在中专化学课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其目的是将蕴含于化学实验设计中的理论思考通过实在的操作方式表现于具体的感性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在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化学教师可让学生先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Zn、Mg、Al、Cu、Fe等五种金属与酸反应的不一样现象:Zn与Al反应较快,Mg反应最为迅速并且伴有明显的放热现象,Fe反应速率较慢且表面有气泡产生,Cu则没有反应,然后结合金属的价格提问若要制取氢气应该选择哪种金属最合适,通过综合的分析,学生能够得出结论即用Zn制取氢气最为合适。通过亲自操作化学实验,学生的动手智能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1.7 自知自省智能与化学教学的整合

自知自省智能是人们准确地构建自我感知以及运用知识来指导与规划自己行为的能力。中专化学教学之中许多方式能够开发学生的自知自省智能,以化学实验教学为例:首先,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前提下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与试剂;其次,学生进行自定合理的实验方案,有意识地认识到自身智能活动的过程;再者,教师在旁对学生实验进行相关指导工作,并针对学生所提问题做出相应的解答及纠正操作之中的错误之处,学生再通过反省来对自身的智能活动进行调整;最后,在实验结束之后,教师应组织全体学生对此次认知活动发表见解以检查及评估自知自省活动的效果。人类认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而自知自省则是促进这一循环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自知自省智能的开发。

2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多元智能理论为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对我国教育教学具有十分深刻的促进意义。在中专化学教学的实践与应用中,化学教师应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其中,激发教学改革灵感,全方位、智能化地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总而言之,教师应注重学生各项职能优势并发掘其职能潜力,从而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为培养社会各界职能优势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士荣,李跃春,谢祥林.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9(2):15.

[2] 周冲.多元智能理论视野下的化学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3):15.

[3] 戴连久,阎蒙钢.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多元智能理论与化学教学的整合[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5):34.

[4] 王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化学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D].四川师范大学,2012(3):27.

篇14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创新能力;科技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多元智能理论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非常吻合,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其目的是发展人的创造性,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一、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在其1983年出版的专著《智能的结构》中提出的[1]。他认为,人类所有个体与生俱来都存在着八种智能,而且这些智能是各自独立的。这八种多元智能分别为言语-语言智能(Verbal Linguistc Intelligence),即创造性地使用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能力,包括诗歌、故事、语法、抽象推理、符号思维、概念图形、阅读和写作。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 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即使用数字和推理、抽象思维、分析与归纳问题的能力。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即辨认节奏、音乐和旋律的能力。身体-运动智能(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即使用自己的身体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智能占优势的人能相对容易地操作外界事物并进行精确的身体运动,通过做运动和表演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视觉-空间智能(Visual Spatial Intelligence),即立体化思维的能力。人际交往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交往和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能观察到他人的情绪、性格、动机、意向,看到他人有意隐藏的意向和期望的能力。自知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指了解自己、约束自己以及辨认自己与他人相同和不同之处的能力。自然观察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指一个人与大自然的亲和能力,也包括辨认文化型产物的能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提高学生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应用

多元智能理论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理论体系,对提高学生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具备较大的优势,可以保证教育教学从一开始就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为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提供理论基础[2]。

(一)以个性化学习为目标,改革教学思想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关键。传统的外语教学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发挥每个学生的最佳潜能上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教师通常以同样的方式教导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也以同样的方式学习同一样学科,然后接受同样的测验方式。多元智能的教学具备独特的内涵,使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能得到同样好的教育,倡导个别式教育,强调在可能的范围内发展不同的多元的教学方式。在多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学习的意愿,结合学生的背景、长处、兴趣等,然后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教法进行教学。

(二)以提高课堂活动力为手段,调整教学方法

这是科技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基础。在传统教学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限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每个个体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是有差异的,利用多元智能理论改变原有单一、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多样性的学习方式。多元智能主张在教学中废除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由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大量的语言运用学习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利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可以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3]。

(三)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这是英语创新能力教学的主体。传统的科技英语教学一直偏重对学生读、译技能的培养,在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而忽视了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和结论,养成了学生乐于接受而不善于独立思考的坏习惯。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发掘并引领这些智能的发展,学生离开学校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拥有运用语言和数理逻辑之外的智能。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智能的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与当前英语教学中所提倡的自主性、探究性、协作性和交际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因注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强调情景化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充满希望倍受欢迎的教学理念。在我国英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多元智能理论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模式,必定会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一个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1]Gardner H.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M].New York :Basic Books Inc.,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