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传统文化底蕴,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A Probe in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ZHAO Hu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Abstract】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on wushu culture in light of the connotation of wushu. I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wushu and Confucian thoughts, traditional notion of unity of Human and Heaven and unity of spirit and form, and the national spirit of constantly striving to better ourselves,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driving force for the spread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Wushu,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implication
1前言
文化学理论认为,文化的民族性是一切文化的共性,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它不仅展示了几千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也凝聚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武术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理论基础上,都深深地烙上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印记,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同时,了解武术文化,了解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我们弘扬和传播中华武术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基础。
2中华武术所蕴含的儒家哲学思想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任何一个习武之人,习武都要从“道德”和“礼”“让”开始习起。中华武术,很早就有“礼”的要求,如两人在切磋武技之前要先行拳礼,同行之间见面拱手行拳,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这些拳礼一直沿用至今,并形成了独立的武术伦理理念――武德。礼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来,为历代王朝所推崇,也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作为儒家的鼻祖孔子,其思想核心是“仁”,“礼”又是“仁”的必要表现形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是从人的本质上强化人固有的区别于动物的属性,而“礼”则是从实践上规范人的天性,明确人应具备对社会负责的理性。孔子说:“勇而无礼则乱”。武德中的第五戒规就是让弟子“勇而有礼”。儒家的“仁义”思想,深深地浸透在武术的武德观念中,“学拳以德行为先”就反映出这一观念。以“仁义”为核心思想的武德观念充分体现了武术文化的忠恕之道。传统的“礼让”、“不为人先”、“虚静安墨”、“谦谦君子”等说法,逐渐形成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成为武术文化思想的一部分。儒家和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积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态,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心思想是宣扬人类具有天赋的、符合封建伦理的道德观念,把“中庸”作为人的行为标准。中庸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和条件下,人的行为既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正如太极拳推手中所说的不偏不倚,把重心控制于气中,气沉丹田,发力时,既不能太嫩(不及),也不能太老(过分),要适可而止。“嫩”了发出的力太小,不足以给对手强有力的打击,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用力老的话,使得发出的力不容易收回,还容易使自己失去重心,从而不能迅速有效地收回来以防守对方的进攻,造成空当,使对手有机可乘。
孔子在《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意思是说,大学做学问的要旨,在于发扬固有的美德,革新自己身上的旧习,以求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这正如少林拳风格所要求的那样,达到“曲而不曲,直而不直”之境界,而这种所谓的曲又直,直又曲,曲不曲,直不直的境界,有谁能够真正地做到最好呢?古今天下,恐怕无人敢称最好,这就是“在止于善”,也是武术的境界,同时,更是一种精神,中华民族的精神。给你一个“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境界,让你天天去练习,天天进步,每天都感觉距“境界”近了,以致从不厌烦,但又永远达不到“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你自始至终都在进步,提高再提高,这就是一种武术的信仰,民族的追求。
儒家的“仁义”“礼”的道德、“中庸”思想和其“在止于善”以及“尊师重道”的精神都深深地贯穿于中华武术的道德理念和崇高境界,以武术为载体表现出来,也使得中华武术带有儒学思想的气息,源远流长。
3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人与天的关系上,孟子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认为“天”的道德属性就包含在“人性”之中,天的法则根源于人间道德,天德寓于人心,提出一条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构成“天人合一”的哲学体系。“天地者,生之本”成为中国人思想和文化的共识。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人的和谐统一,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指物质领域与精神领域的和谐统一,物质与意识的统一。《拳意述真》中说:“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间相结合”。太极拳以太极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无极桩进入人与自然和而为一得“天极”状态,以“体道”“悟道”为目的。传统内家拳把人体作为一个小天地,外家宇宙作为一个大天地,练拳的最高境界是把人体这个小天地融入宇宙这个大天地之中。形意拳的练习分为五步功夫: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练虚和道,以人天相应,天人合一为目标。大成拳的起步功夫是三年站桩,在各种桩中体会身与心、人与自然的融合,达到无形无象之最佳和谐状态为终极,进而任其变化,纯属自然。
武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不能离开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发展,只有着眼现实,植根于现实生活的丰厚土壤中,将“武德”和个体的小“德”同群体乃至国家社会的大“德”相融合,才能确立起传统文化之根基,才能与传统文化协调统一,共享繁荣。事事讲求整体和全局的把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及维持自然界的平衡,彻底体悟天人合一。
4形神兼备,身心一体的形神统一观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体现了中华武术内外兼修的特点,即讲究形体规范,又讲究精神气质,是中华武术的一大特色,它要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法与内外的心神、意志、活动及气息运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形与神、内在与外在是分不开的。如太极拳主张身形合修,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要求“心意诚于忠,肢体形于外”,外在的形与内在的意高度统一;长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身心;少林拳则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讲究“修身养性”,强调物质与意识的统一,体现在武术文化的内外兼修上。道教是唯一植根于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可谓中国文化的亲生儿,它也强调形神兼修。道教的基本主张就是形神兼备,与道合真。“道”是其世界观的最高境界。中华武术所要求的,只有内练与外练相统一,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的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强体健身的目的,这种形神统一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形神统一观。
5反者道之动与阴阳学说辩证法思想
道家“反者道之动”理论,说的是任何事物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到一定程度后会向其反面发展的规律,即所谓的物极必反。这一原理也形成了中国武术技击理论的重要原则――以弱胜强。这种“柔弱胜刚强”的思想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反映,即老子说的“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而杨澄甫说太极拳“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王家岳说太极拳“静如山岳,动若江河。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极柔软然后极刚强”等理论,也都是运用了事物转化的规律,反映了道家学派的辩证思想。
《周易》堪称我国古典哲学的典型,其阴阳学说,包含的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互转和阴消阳长等基本理论,是我国古代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这些朴素的辩证法在中华武术的劲力动用、技击法则、演练风格及战术思想等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对劲力的刚与柔这一矛盾关系的处理,是区别不同武术拳种的劲力标志之一。传统武术中“无柔以至刚,无刚以至柔”,没有纯钢的拳术,也没有纯柔的拳术,刚与柔是相互依存而又互相对立的。太极拳、形意拳等内家拳是“极柔软然后极刚坚”,柔中带刚,以柔克刚,体现了“阴极生阳,阳极转阴”的阴阳辩证观;而以刚健勇猛著称的少林拳、南拳、八极拳等外家拳,则是“刚中寓柔”的,“柔在他力之后,刚在他力之先”。武术技击中的攻与防的辩证关系,是提倡攻与防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攻中带守,守中有攻,攻能转化为防,防能转化为攻,“攻不忘防,防不忘攻”,“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攻中寓防,防中寓攻。最积极的进攻就是最有效的防守,最有效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这都蕴含了传统的阴阳辩证法思想。
体现在武术演练风格上的动静变化观,贯穿于武术的整个思想之中,在当今武术套路演练中,要求“动要有韵,静要有势”,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止的定势动作中,要含有伺机待发的进攻意向,在疾猛的活动之势中,要激荡奔腾中有稳定感。“静以制动,动以制静”,也隐含着朴素的阴阳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
6自强不息的武术之魂、民族之魂
《易经・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精神的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自强不息”作为一种道德精神,主要要求人们克己自立,艰苦奋斗,不断进步,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这种精神作为个人品德,是进德修业、自立成人的根本;作为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强盛不衰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中华文化的发展。每当外族入侵时,中华民族总是以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反侵略反压迫斗争,无数仁人志士,为此鞠躬尽瘁。中华武术,源于华夏祖先们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野兽及同类而进行的生存搏斗,虽然在当今时代,武术的技击地位已不是主导,但其本质属性仍具技击性,是顽强拼搏的象征。近代武术史上的传奇人物霍元甲,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以自己的精湛武艺,打跑了日本浪人,击败了西洋力士,更重要的是他不甘于“东亚病夫”的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魂,也是中华武术之魂。
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内容虽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但细观之下便可发现,其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介绍和相关课文却是少之又少。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充分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呢,有以下几方面可供参考。
一、体会语言魅力,教师引领认知
有学者曾说:“语言是中心文化浓缩下来的精华。”而传统文化更是充分运用了语言这一门学科,用简短精炼的语言表达了无穷无尽的思想文化。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生涩难懂的字字句句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出现,且不说学生们会不会有兴趣,即使有了兴趣,如何让这些懵懵懂懂、刚上小学的孩子们理解并体会呢?
所以,我不提倡关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依然秉承着教师一味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这样起到的作用只是让学生记住了文章的字句和表面,无法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如何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理解并体会其中的奥妙,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讲解的重要作用。
二、丰富课文内容,优化教学形式
首先,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将出自传统文化经典的段落以白话文的形式表达出来,同时添加一个该课文的原文,然后让学生在家自行翻阅。读不懂甚至不认识其中的字句是必然的,我的目的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有关传统文化的语言形式,迈向传统文化大门的第一步,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由教师以最简单直白、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解释其中的意思,而单纯的解说还不足以让学生们充分理解,教师可以适当在课堂上添加一些有助于学生产生兴趣并深入理解的趣味环节。如,可从相关网站上找出有关该课文的图片、音频或视频,以最直观的方式图文并茂地为孩子们讲解字句意思、故事梗概,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安排一场由学生表演、教师指导的历史小话剧,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师讲解完字面意思之后,并不需要马上说出它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而是让学生自行想象并展开讨论。小学时期的孩子思想往往是千奇百怪、天马行空的,不应妄自给他们设定一个圈圈,并要求他们一定要在此范围内活动。讨论之后,由学生提问老师解答,老师逐个分析讲解每个学生所说、所想出自该课文的看法,最后再将该篇课文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简单易懂地表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第三,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展开一些小活动,如“传统文化在身边”、“每天一个传统文化小故事”。讲述一些关于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观的小故事,或是身边的人由于传统文化所影响有什么不一样的改变。《孔融让梨》告诉我们做人要学会尊老爱幼,谦让懂礼。《司马光砸缸》又让我们懂得遇事要知道灵活变通、随机应变,莫要墨守成规。
三、优化阅读能力,扩展阅读资料
仅仅靠课堂上传授传统文化是万万不够的,学生的课余时间也应充分利用起来。在大多数人眼中,传统文化的代表一般集中在国学经典上,尤其以孔孟最为有名。但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原版著作过于难懂,定期在课堂上由老师讲解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却不宜作为课外读物每天诵读,但我们可以选取那些编排以白话文形式,并携带汉语拼音和图画的书籍,作为学生在传统文化方面的启蒙读物。用白话文和汉语拼音方式帮助学生阅读,图文并茂地使文章更容易理解。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将此作为一个充实自己的小活动,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长此以往,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书籍又快又准确,识字越来越多,断句也更加灵活。对于小学生来说,这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使学生不仅可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灌输,还会对其它方面的书籍产生兴趣,相比较于同龄人,经常阅读的孩子会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知识,而不是排斥。
四、让学生学会积累,教师注重升华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得万里路”,学生的课后积累也同样重要。在锻炼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文化更是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使学生慢慢了解到它带给我们行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武术;价值;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9)03-0020-04
Abstract:Carefully examines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from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s value orientation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may discover that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source which forms as the body China martial arts culture, its rich connotation and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 have had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the martial arts culture's pro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Regardless of being esthetic on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 and spirit has both”, fitness in the keeping in good health “inside and outside to minor in”, “the relationship of form and spirit to unite”, or the moral category “honored esteems martial arts Germany”, “the heavy righteousness light advantage” and so on to manifest the Chinese martial arts load bearing broad and profound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China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ese martial arts; value; cultural inside story
中华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式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形态,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不仅是对中华武术内涵的回归与吸纳,更是一种超越与发展。中国武术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延数千年,中国武术一直深受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角度去研究中华武术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助于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
1 何谓中华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武术包括武术套路、摔跤和散打,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它基于人类生存竞争的攻击自卫本能,首先在原始巫术中获得最初的载体,后来并附在狩猎、战争、祭祀以及个人寻仇、宗族械斗、保镖护院和突发应急中获得长足发展,最后还进一步通过礼仪民俗、乐舞百戏、手搏角抵、露台争交、骑射相扑、街头卖艺、文学作品等等多种领域分别多向展开。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既有客观社会内涵并又表现得极为个性化的综合实用技艺。它扎根于我国的民族文化之中,是以技击为核心,武为外形,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双修的一种以防身、健身、修身为目的的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几乎纯个人的一种传统修炼行为。中华武术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体系,完整的锻炼系统,独特的健身方法,神奇的攻防效果,更浸透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等诸多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审美观、健身观、教育观、人生观、宇宙观等都在中华武术中有所反映。
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起源于过去、融合现在与未来的动态的主流观念和价值取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存在,广泛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其中崇尚和谐统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则,又是修养境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自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标准,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影响,也为中国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如是说。
2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武术的联系
2.1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影响了中华武术的发展
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基础理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对中国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武术萌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发展与演变过程亦带有显著的传统文化烙印。中华武术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此外,它还融汇易学、哲学、兵学、美学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观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独具风格和特点的武术文化体系。中华武术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理论都深深地扎根在中国民族文化沃土之中,它比其他体育项目更富哲理性、科学性、艺术性,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的智慧。“文化既包括思想观念,又包括风俗习惯;既包括心灵的习惯,又包括身体的习惯。”[1]中华武术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强调道术圆融、体用不二、由技入道和以身载道,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道”的体现。它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以独特的技艺,强身健体,防身自卫。也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对习练者有培养意志,陶冶情操的作用。很多武术流派都采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哲理,如伏羲《易经》、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的三经学说等等。历史上许多武术家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古代的哲学思想来分析解释自己演练的拳法,并能融会贯通地创造出不同风格的拳种。明末出现的所谓“内家拳”,以及后来的太极挚、形意拳、八卦掌等拳种对拳理的解释,都与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连,含有丰富的哲理性。如老庄的行气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其后成为中国武术内功训练的基本理论。老子所揭示的某些哲理,诸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大巧若拙等,后来被中国武术的各种拳派普遍吸收,更被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诸内家拳派奉为技击原则。可见,中华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总体氛围中孕育发展的,它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2.2 中华武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的贡献
中华武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被渗透了民族的风格、习惯、心理、感情等因素,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积淀着深邃的民族文化思想,形成了集技击、健身、欣赏、娱乐、教育为一体的多功能价值表现体系。武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力[2]。中华武术的传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如明代拳师陈元资东渡日本,传授少林拳法,奠定了日本“柔道”的基础。中华武术在当今世界各民族体育活动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比如日本的空手道、合气道,朝鲜的跆拳道,菲律宾的棍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华武术交流工作的开展,使世界从文化的层次上来了解武术,增加武术的影响力,不仅让世界人民充分享受到武术文化这一宝贵的遗产,还增进了国际友谊。通过习武可以便人体悟和理解这些民族遗产,民族文化、精神,通过发扬和传播中华武术,不断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使全世界都知晓武术,了解中国。目前中国武术已风靡了欧美及其他地区,其中美国已成立了“全美中国武术协会”, 旧金山等城市还成立了“少林功夫学校”。 “功夫”、”太极”、“武术”的汉语拼音――“GongFu”、“TaiJi”、“WuShu”已成为英语中的常用词,中华武术承载着的中国传统文化也随之得到传播。
3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蕴含的文化内涵
3.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价值取向可理解为价值导向或价值体系,实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向来把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即灵与肉)的关系的平衡与和谐作为最高的追求目标。在这一观念引导下,中国人形成了重整体、重直觉、重关系、重实用的思维方式。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谈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指向社会和人生。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3]。道家谈“性命双修”,就是去修人的人性、人的自然之性和人的生命,而达到一种真人、天人、至人的境界。佛家讲“法身慧命”,讲挖掘、呈现“佛性”,就是把人性最光辉的部分呈现出来。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秉持一种以和谐为基本原则的价值观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传统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3.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对中华武术文化底蕴的审视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体现在它的审美观、健身观、道德观等几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它的影响。
3.2.1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中华武术之审美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阴阳,刚柔之气和拟物制像等等的哲学思想内涵,生发出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艺术范畴,奠定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精髓,逐步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和体现,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武术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传统的美学价值观是中华武术千百年来泽惠大众的本质。在中华武术中,无论是在技击攻防的形态特征上,还是在节奏韵律、意境追求上,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美学的思想内涵。
(1) 技击美
《庄子》中有几处谈及自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自然”与“无为”的相一致。“无为”不是指“无所作为”,而是指“清静无为”。在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武术蕴含着以“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后发先制”等的技击指导思想。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武德兼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4]。中华武术的流派繁多,拳法多姿,但基本表现形式有两种:徒手的和器械的攻防动作。寓攻防于表演中形成武术独特的美学,正如人们所说:技击是武术的灵魂。当练习者见到了自己创造性的掌握了攻防格斗技术而引起的精神愉悦,这便是最初的审美萌芽。后来历经武术家将其攻防格斗的技艺加以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加工和程式化,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套路形式,使其既具有“技击”的特点,又符合生命的自由活动形式,在演练方法上注重内外兼修,演练风格上要求神形兼备,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赏心悦目,振奋人心,甚至可以激发出人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振兴民族的爱国精神。从美学角度来看,中华武术的美主要表现形式表现为两大类:一种是刚阳之美,给人的感觉如急流猛浪,它表现了武术运动中的巨大威力与能量,能够剧烈的激感,外家拳多属此类,如少林寺少林拳。另一种是阴柔之美,如行云流水,它更多的展现出事物的和谐统一,内家拳多属此类,如陈家沟太极拳。中华武术的刚阳、阴柔之美的形成,都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极拳的“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是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少林寺的少林拳则是受到佛教禅宗的哲学的影响,发展成为内外兼修的绝技[5]。可见武术之美的体现蕴含着传统文化美的内涵,是通过习武者的动作、功架和神态等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来展现的,以此引起习武者自身的体验和观众的感受,使人欢快而愉悦。
(2)节奏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气”是一种无形的、连续的存在。它通过“聚”而形成具形的万殊,通过散而回归起自己。“气”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生命、活力、人体美、人性美、人格美。中华武术中阴阳二气的运用,使武术运动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如八卦掌的动态有快慢(速度)、轻重(力度)、刚柔(程度)之分,亦有大小、伸缩、起伏之别。八卦掌的静态有高低曲直之分,俯仰开合之异。演练时整套动作如龙戏水,如燕穿云,使人产生产生了“观其形,悦其目”的艺术效果和“咫尺之内面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山之峻”的美感。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影响,武术运动中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亮相,每个动作的变换,每次恰当的停顿,每个眼神的随势而动,无不来自于对自然界的洞察,无不能体现自身神、形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中华武术演练时体现动静对立变化并相互作用,无论是飘逸灵巧、快如霹雳、动若疾风还是稳似磐石,都是使生命运动始终保持均衡和谐的状态,这种美的状态,也是中华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人们通过观赏武术的运动形式,能看到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和人体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引起我们的审美愉悦。
(3)意境美
意境是中华民族尚“道”重“意”的文化心理在学艺术领域潜心营造的深幽的艺术境界,是中华民族于哲理思维的表现。所谓意境美,意者,是习武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境者,是习武者所描绘的画面形象景致。意境则是习武者的思想感情在演练时所呈现的感人景象,它凝结着节奏、和谐、统一的结构,自我欣赏和被欣赏的美学价值,从而使武术艺术本质和价值不仅仅显示在技术上的熟练,而且身心总是处在一种新的体验之中,即达到了意境美。中华武术的意境是指套路中所体现的并经过艺术加工的攻防格斗技术其中所显示的精、气、神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界。意境美在美学意义上标志武术运动超越了纯自然状态,进而跨入了文化创造领域,使武术运动具有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意义和更浓郁的民族特色。意境美离不开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高超技艺和传神精彩的形体表达。体现了中华武术行云流水般的套路演练中,以势夺人,以形娱人,以神感人,一气贯穿始终的内在审美特征。中华武术追求的“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神明之境。如形意拳中的意境美,在于形意统合,神兼备、天人合一,在其中的高度统一中,领悟到处世的哲理,体会到生活的乐趣。意境可把无生命的动作人格化,把自然界的动作活灵表现,形成“物我两忘”,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协调。
3.2.2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中华武术之健身观
“和”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清静淡泊、顺乎自然的性格。受中国文化修身养性、形神兼备理念影响,重视养生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又一个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个人修养,中庸和谐、整体把握等一些思维方法和基本理论,使中华武术形成以追求“健”和“寿”为目的的内向发展。在健身观上,中华武术一贯强调以内为主的内外兼修,不像西方体育那样张扬。修身养生产生了采用控制呼吸等方法以达到祛病强身目的的体育活动,如五禽戏等气功导引术和如融进身心合一、动静结合的太极拳等。在传统文化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的影响下,中华传统武术把搏击的技击性与养生思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强调武术要“以心合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使“心、意、气、形,神”相和谐于一整体。并要使人的身体与整个自然和谐,并与四季变化相适应。中国传统医学提出“精、气、神”为人体“三宝”的观点,认为三者一体,互相依存。武术则将传统医学的这些理论完整地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逐渐形成了形神合一、内外兼修、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
3.2.3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下中华武术之道德观
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基础。“从社会学角度讲,伦理道德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内在需要。伦理道德关系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活动形式,就是协调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6]武术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因而在其发展的贯彻中,势必被赋予传统文化的内涵。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在发展演进的过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点,蕴含着深邃道德观念。
做人有道德,习武讲武德。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有的道德品质。武德是中华武术的灵魂,崇尚武德是中华武术界优良的传统。山有仙则名,水有龙则灵,侠有义则正,武有德则成。中华武术中重视武德的特点是极其显着的,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社会的伦理本位思想是相互映照的。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过程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武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武术界向来强调“德”的作用。“末习武、先修德”,“未曾习武先学礼”是中华武术的传统,由于受到“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及其他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武德观表现出“爱国、守信、重义、有礼”等思想。因为在思想上吸收了儒家的“仁义”思想,认为是人生品德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所以要求习武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与宏大的胸怀和气魄。技击时以制取对方为主,尽量避免杀人取命。以武会友,更是讲究点到为止。再如:武术的抱拳礼就是中国传统的一种武术礼节,当代武术本着为和平与友谊服务的宗旨,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掌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手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影响,“武德”内涵不可避免地有历史的局限性。如带有封建色彩的三纲五常思想的“传男不传女”、“为朋友两肋插刀”“争正宗排异己”、“师命不可违”等,这是我们在认识中华武术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去其糟粕,武德中优秀的精华才能得到充分肯定与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观的核心是“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见死不救非为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砺志警句和豪言壮语,是中华武术习武者的道德观体现,也培养了他们刻苦、勇敢、助人、爱国、见义勇为、侠义心肠、精忠报国等武德。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中孟子倡导的“大勇”成就了中华武术的尚侠好义的传统。像荆轲、关羽、岳飞、戚继光等,正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紧紧地连在一起才铸就了永恒。他们是文武兼备、尽忠报国、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都得益于武德文化的薰陶,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出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的人生极高境界。
结束语
中华武术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民族文化形式,根植于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土壤。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下,中华武术文化内涵以技击、强身养生、修身养性三者有机结合而体现出其独特的审美观、健身观和道德观。而内外兼修、神形兼备、注重武德,历来为武术文化的第一要义。在练习中凸显出的自强不息、自我修养、人格完善的传统文化精神,使中华武术不光成为技击、健身之道,更成为了精神修养、人格净化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ZK(#]白全贵等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值[M]河南: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2] 刘军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和对外传播[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2003,(3)
[3] 赵玉华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内涵探析[J]东岳论丛, 2008,(10)
[4] 谭炳春 对武术概念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4,(7)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底蕴分析
前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灵魂,可以引领社会的发展,凝聚社会之间的共识,决定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轨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立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因此,在倡导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就要不断的汲取营养,提高影响力与创造力。
一、传统文化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其发展的价值目标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与民族上的振兴,而中华传统文化则是实现这样价值目标的重要力量源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仅提供了思想以及文化上的资源,同时也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所共同坚守的理性信念。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只有达成了相应的认识才能形成有效的合理,从而实现万众一心,促进我国的发展,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就要将56个民族集中在一起,这样才能演变成为我国的民族精神,共同坚守理想与信念。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所凝聚成的民族精神以及理想信念可以促进我国实现持续的发展,就今天来说,依然是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一)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对于国家的统一与民族之间的团结来说,是保证社会和谐以及国家富强的基础,而中华传统文化则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就我国民族来说,分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国家的分裂是短暂的,民族上的团结与统一则是长期的。在我国古代出现了如同汉代、唐朝以及明清等人口多、地域辽阔的帝国,在全球的许多地方中还是相对较少的[1]。从实际上来说,世界上的各个地区中,大部分的时间依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但是都不能不把原因归结到文化上。在文化上的影响下,可以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在孔子所著的《春秋》中,维护周天子的巩固地位,反对混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孟子则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主张“定于一”。尤其是对于“独尊儒术”来说,对达到思想上的统一,促进国家大一统则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样也就使得儒家文化逐渐演变成为了我国文化中的主体。孔子的这一思想刚好满足了当时的国情以及民意,所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尤其是得到了少数民族政权上的认同。中华民族也正是保持了长久的统一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中华文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所接受与认同,人们也自觉的借助这种思想来抵制分裂,从而维护好了整个社会的发展[2]。
(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
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是在特殊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通过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竞争与磨合,达到了系统化与规范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蕴含着这一情感与智慧,极大的促进了民族的发展,根植与中华儿女的思想与意识等方面,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所以也就使得其具备了极强的民族性。也正是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使得我国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华文化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能比拟的。中华民族也正是借助这一优势奠定了在世界民族中的地位。就现代来说,中华文化再次彰显了它的优势,并促使了广大中华儿女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3]。
二、为中华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智力上的支持
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来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经历了百年耻辱后,中华民族奋发图强,励志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以及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而这也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最高利益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没有促进工业革命的首先发展,但是却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实现现代化[4]。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同挑战的影响下,其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就今天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的真理,尤其是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来说,其中所包含的现代元素不仅可以适应好现代文明,同时还可以反思好西方价值观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汇总所存在着的弊端,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一)传统文化可以满足现代化的挑战
首先,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适应性。在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中,主要是从西方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可以看做是外来的全新事物。面对社会的不断转型,一些传统社会开始陷入到了长期的混战中,因此,在面对这种挑战的影响下,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彰显出了极强的适应性。其次,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促进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在面对各种挑战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使得海外华人在欧美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就,甚至还主导了当地的经济活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可以促进社会变革的现代化因素[5]。
(二)可以为反思西方主导的现代化提供思想资源
在进行西方现代化反思的过程中,一些学者开始将目光放在了东方,并发现了中华文化在反思西方现代化的弊病中有价值的东西。且对于西方所主导的现代化来说,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给世界的发展产生出了相应的影响。但是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这种价值观恰恰可以转变成为对现代化危机进行反思的重要思想。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中,包含了众多的和谐因素,也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就要求人们之间要与相互尊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中国人普遍比较热爱和平,其中所蕴含着大量的和谐因素,所以也就可以有效的构建出一个和谐的世界[6]。
三、为人们提供了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其中有许多的标准就是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演变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快速发展的基因,并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中,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为。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中华传统文化理论体系是源远流长的,通过对天、地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思考,中华传统文化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这样也就可以有效地评判好人们行为的非曲直,及时纠正好不良的行为,实现稳定与持久的发展。
(一)规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华文化中,注重血缘与亲情上的关系,因此,也就比较注重祖先与子嗣方面,通过对已逝的亲人进行追忆与几年,可以实现亲族上的联络,增强血缘上与文化上的认同。其次,在中华文化中还要求要做到以礼待人,尊重好他人,遵守礼仪。对于这些规范来说,可以实现协调人际关系的目标[7]。
(二)形成良好的统治秩序
想要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不仅要具备忠君与以德治国的思想,同时还要具备反对杀戮的思想。在孔子的理念之中,一直认为要实现“为政以德”,也就是说,要坚持运用好道德的力量来提高人们的信服程度,只有认识到道德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实现长治久安。就“仁”这一思想来说,其实是一种极高的境界,要求人要具备“仁爱”之心,统治者则要具备“仁政”[8]。
四、传统文化与理论上的结合
想要培养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坚持以为指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且对于文化的自我更新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逐渐演变成为了自己的体系。尤其是在近代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自我更新的历程不断被打破,为了满足时展的需求,就要及时吸进先进的文化与思想,以此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9]。一般来说,内因直接决定着外因,文化自身所具有的成分决定了可以快速吸收什么东西。因此,在文化的更新中,原有的部分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在传入到中国后,以极快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建设成就。正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与理论之间具有了想通性,所以也就使得在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据了指导的位置,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结合后,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0]。
结语: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是从中华传统文化出发的,并且不断的吸取营养,这是由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中华传统文化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系统,凝聚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华传统文化可以经受住时间与实践的考验,具备了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就要不断吸取其中的精华,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雨晗.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联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142-142
[2] 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山东社会科学,2013,(03):11-15
[3] 黄钊.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亲密关系[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1-5
[4] 祁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J].学理论,2015,(07):189-190
[5] 肖季文.欧凯.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文史杂志,2012,(03):4-6
[6] 刁生虎.王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5,(28):88-93
[7] 刘晓欣.高翔.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耦合关系研究的综述[J].中国民族博览,2015,(18):13-14
[8] 闫坤.段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5,(38):118-122
关键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保护;更新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rural landscape with region culture is the material carrier of inheriting local culture which is of great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value. The protec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scholars. The paper proposed to use the planning idea of "gene - syntax" and the planning ideas of inheritance,update, integration, promot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concept and present problems to protect and update the traditional region culture landscap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ountry ; territory cultural gene ; protection ; update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87(5)
引言
乡村是人类为了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形成的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本形态。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不断的演变,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个性。乡村空间在演变的同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类型,这是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作为乡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景观财富,记录了当地人们活动的历史,表达了当地特有的精神。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的破坏范围也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日益衰弱,乡村景观趋同化现象则日益增多。传统乡村特色在逐渐消退,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当今乡村发展期,迫切需要探索乡村传统地域文化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1 相关概念与内涵
“景观”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景观是“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点所能看到的全部地表[1]。而文化景观是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与人类历史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连续性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乡村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风貌。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农田、水体、村落、道路等不同类型的景观相互组合,是聚合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乡村地域范围内,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记录乡村地域人类活动历史和传承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1]。传统乡村地域景观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域性、文化性、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和聚落景观等景观特征。例如中国江南水乡(图1)、皖南的风水古村落景观(图2)、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景观都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观,体现了乡村地域的传统特色。
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物质景观的损坏、消失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农村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成的新村整齐划一,原有的田间小路被改成宽阔的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的绿地被水泥广场取而代之,水渠、池塘、原始地貌……那些牵动我们乡愁的记忆逐渐被抹掉,乡村浓郁的风土人情味逐渐丧失,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被斩断。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没有受到重视,致使不少建筑遗产以及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脉络被破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村落的地方性特点弱化,乡村聚落意象模糊。一些乡村聚落在总体布局中过于重视生产和生活功能而忽视其文化和景观美学功能,导致乡村聚落趋同化现象严重。院落空废、空心村、村落整体迁移而废弃、建筑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的空废、传统民居废弃式发展现象也日益增多。
2.2 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遗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传统技艺等,是传统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镇中的少数民族居民已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彝语断代现象相当严重,代表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语言正在严重流失[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城市化的脚步踏入乡村,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新生事物快速蔓延,改变了传统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本土传统文化被忽视和遗忘[4],乡村的风土民情也逐渐消失,民族服饰逐渐消亡……
针对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基因・句法”的方法保护脆弱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决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问题。
3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组成
“基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生物体遗传的最基本单位。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用“Meme”概念来说明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翻译为“文化基因” [5],将基因这一生物学概念应用到文化传承中。文化基因作为决定文化系统传承和变化的基本因子,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传统地域文化基因作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单元,其形成与发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依据基因的形成过程(碱基-核酸-基因),逐层分析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的构成,最终提炼出传统聚落、乡土建筑、地域特色农业、历史文化遗迹、传统生产交通工具、民族服饰、传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地方戏曲文艺等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
4 构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句法――以西递村为例
在语言学里,“句法”一词意指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词的组合排列方式,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6]。正如词只有组成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乡村文化基因表达也需要一定的“句法”结构来实现。本文将“句法”模式的理念应用于规划设计中,通过梳理乡村地域文化脉络,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进而寻找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句法结构。
4.1 西递村文化基因解读
西递村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因三条穿村而过的溪流和村西的古驿“铺递所”得名。依据徽商经济发展而兴起的西递村,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筑,是居住型聚落的典型,有着“中国明清居民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其中徽商文化、聚落文化、风水文化、宗族文化、手工技艺等是其文化基因中的主体基因[7]类型。
4.2 构建保护句法
4.2.1 整合地域文化,定位村落特色
传统乡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只有充分了解其历史文脉,整合地域文化,才能准确确定其价值,获取景观基因信息,从而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在深入了解乡村地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对当地现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扎根于日常生活,让农民参与其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不可生硬模仿、套用。如周庄和同里古镇虽同具江南水乡特色,但周庄在历史上以商贸著称,而同里则着重突出江南水乡居住型城镇及名人故居的特点。
通过解读西递村历史文脉发现,村落始建于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是徽州地区典型的以宗族关系为纽带、以徽商经济为支撑的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落[8] 。虽村中多数祠堂、牌坊、古民居在多次劫难中被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基本上保持了其原始村落风貌。在传统文化日趋衰弱的今天,传统乡村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其传统文化品位,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统乡村风貌得以保存。
西递村特色定位应重点突出其文化价值,深度挖掘居住文化,打造以居住、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皖南特色村落。既要注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及风貌特征的保护,又要重视传统文化品牌。保护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自然空间意境和皖南传统村落风貌(图3)。
4.2.2 隔离控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乡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村内蕴含的文化基因应实施有效的隔离保护。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肌理、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通过整合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确定保护的大方向和保护的内容。根据保护范围内物质载体的遗留状况和分布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按现状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非核心保护区。对能完整反映该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核心区域的保护应从整体环境入手,保证其完整性,并在在保护方式和措施上应予以特别的重视与对待。非核心保护区域是相对核心保护区而言,主要是针对其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应有选择性[9]。
对于非核心保护区域,在改造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前提下保持延续有助于体现历史风貌的部分,对其落后和破旧的部分予以更新和改造。例如南阳的石头村,将传统建筑较集中的区域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而对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很高的区域则区别对待。
在西递村的保护规划中,为了有效的保护其文化基因,营建文化基因传承的语境,将村落划分为古建筑保护区、宗族文化体验区、农家生活体验区、生态休闲区等若干区域。
古建筑保护区主要以现存明清建筑为主,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对于此保护区内的牌楼、走马楼、园林建筑、传统民居(图4)、牌坊(图5)、道路格局(图6)、石板路等居住文化基因实施全面而有效的保护。本区围绕凌云阁、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等民居古建筑展开(图6),再现历史情境,让游客在体验明清建筑的典雅精致的同时,感受历史场景,体验历史生活。对于该区内部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古村整体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尽量避免现代材料过多应用而与古村风貌冲突。
宗族文化体验区则以追慕堂(图7)、胡氏宗祠(图8)、敬爱堂(图9)、黄氏祠堂等祠堂建筑为主体,让游人体验聚族而居、宗族自治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宗族文化对西递村发展的影响。
生态休闲区作为村落与自然的过渡带,在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区在不破坏山林植被及山水环境的基础上,为游人提供耕种、采摘、捕捞、烹制等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追求(图10、11)。
4.2.3 村落更新发展,促进全面提升
时代的发展使得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村落更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村落的更新过程中,村落整体布局、建筑形态、街巷等仍然是人们对乡村地域特色直接的感应对象,注重对传统地域特色的保护和提取应用是更新的关键。文化的传承并不排斥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目的。传统村落的更新要在保留其原始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同步发展。这意味着需要对聚落内部进行创新改造,以适应居民当前的要求;对聚落外部空间要加以整合,以使其在景观结构及建筑空间上更好的与周围环境及聚落中心相协调[10]。例如苏州博物馆在材料色彩和建筑形制上通过提取苏州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符号使得苏式建筑的风格得以延续,而建筑主体材料和结构则使现代文明得以体现,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农村聚落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和发展[11]。
西递村近年来的发展基本上做到了新旧分离,对传统建筑比较集中的古建保护区实施全面保护,使得村落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其内部进行功能更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来适应居民生活和旅游发展的需求。而新村的建设既要在整体风貌上与老村保持一致,又要在功能上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村的建设在建筑的布局形式和外形结构上对传统建筑文化基因进行吸取提炼,通过体块之间虚实相间,高低错落有机结合,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的新建筑形式[12]。在建筑工艺上注重地方材料、传统技艺的应用,塑造地域特色。同时要适当引入新的元素,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时代在不停的发展,我们传统乡村的建设也要不停的提升,以期为村民创造出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促进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提升。
结语
乡村的发展对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对乡村特有的风貌和文化景观的延续大有裨益。本文运用“基因.句法”方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保护,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构筑整合、传承、更新、提升的“句法”来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以期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杨洁,杜娟,周佳,周波.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读――以林盘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1(12):44-47.
[3]普丽春,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5(39):64-68.
[4]郭栋桦.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郑州: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冯天甲.文化基因在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中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0.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胡最,刘沛林,申秀英,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表达机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6):96-101.
[8]陈晓东.黟县西递村外部空间构成与解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4.
[9]董新.乡村景观类型划分的意义、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J].人文地理,1990,5(2):49-52.
[10]刘凯红.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北北部山区为例[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