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区域经济分析范文

区域经济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区域经济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区域经济分析

篇1

关键词:城市;经济;聚集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011-02

1 产业集聚的宏观分析

1.1 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城市化经济及其经济影响。格莱瑟与亨德森等人认为产业整体规模的提高或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产效率的上升和成本的下降,卢卡斯提出了一个动态模型,在该模型中人力资本的积累存在正的溢出效应,如果一个人获得新的技能,所有和他一个地方的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都将会得到提高。上述的研究是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但前者主要强调产业内、企业间的溢出效应,后者因为强调的是存在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溢出,所以不局限于特定产业,而是以地域为边界的一般经济活动的溢出。所以对应就出现两种形式的集聚经济:本地化经济与城市化经济。

本地化经济是指随着一个产业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的集聚、产业整体规模上升,该产业在这一地域内的每个企业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业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产出会上升,即每个企业的产出qi=f(li,ki,mi,Q),其中i是qi第企业的产出,li、ki、mi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该产业在这个地区的总产出,并且dqi/dQ>0。显然,在这总情况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率会随着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城市化经济则是指一个地区企业产出不仅受到这个产业总规模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其他产业规模的影响,随着地区经济总规模的上升而提高。则企业产出qij=f(lij,kij,mij,Qj),其中i、j为j地区i企业,qij、kij、mij分别是其劳动、资本和原材料投入,Q是j地区经济总规模,并且dqij/dQj≥0。同样,企业的生产效率会因为整个地区经济的集聚而上升。在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时间维度后,上述两类集聚经济形式动态化后被称为动态本地化经济和动态城市化经济,前者表示企业的产出不仅是其当前投入的函数,而且还受到其所处地区该产业过去规模的影响;后者是指企业产出还要受其所在地区过去经济总规模的影响。

1.2 供求关联经济

供求关联的外部性及其经济影响。克鲁格曼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集聚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工厂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大的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因为生产与消费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区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出路径依赖的特征。一个企业的规模扩大将增加其对上游企业的需求,从而促进这些企业的扩大,这样在不断的供求反馈中所有企业的规模都将获得提高,由于规模报酬递增的存在,这些企业的生产率都会提高。与本地化经济和城市化的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集聚不同的是,供求关联模型着眼于每个单独企业的市场导向,主要强调集聚地区的内部市场而不是区域外部的市场。二者本质不同。

2 产业集聚的微观分析

从微观机理出发,对总报酬递增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的认识,不可分性、市场摩擦、知识溢出是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现象,也是集聚经济得以形成的最基本的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基础设施共享、中间投入品共享等都存在外部性。下图描述了外部性的基础来源与主要形成途径,中间投入品共享与基础设施共享具有外部性是因为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完全可分性,由此说明集聚带来的规模生产与专业化分工收益。劳动力共享具有外部性一方面因为市场摩擦的存在,与之相联系还包括资本品市场与技术市场的共享等;另一方面是因为知识溢出的存在,与之相联系的还包括各种交流与学习机制。前者强调劳动力市场中的搜寻与组合过程,市场摩擦的存在使这个过程耗费成本,因而集聚具有明显的外部性;后者强调劳动力本身的流动,强调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流动。

通过以上各种机制会产生外部性,但主体间的相互影响也会受到空间距离的约束。随着距离的增加,相互作用的强度会减弱,外部性因而发生衰减。这些因素引起的外部性在与空间距离引起的衰减作用相互平衡后,最终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下面分别具体分析这些因素所引起的外部性和总规模报酬递增。

图1 外部性产生原因及其形成途径

2.1 不可分性与外部性

2.1.1 不可分性与规模经济

经济活动的不可分性引起报酬递增是引起经济活动不均匀分布的最基本因素。长期平均成本可以认为是要素比例与投入总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完全可分”的前提下,这就变成了单纯的比例问题,并且不再存在规模经济或规模不经济。然而,事实是一些产品、设施与服务的供给具有不可分性或不完全可分性,包括各种场地、道路、学校、车站等基础设施。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系列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在一定生产规模之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下倾斜,从长期来看,大规模生产具有更低的平均成本,即报酬递增。产生报酬递增的原因是专业化和不可分性,生产规模和资源使用量的增加使得更进一步的专业化成为可能,也使得可供选择的技术范围更广,从而有利于更优技术的选择。

2.1.2 基础设施及其经济影响

一般基础设施包括生产性和生产服务性设施,也包括生活性和消费服务性设施。基础设施的供给会影响企业生产率,并诱发集聚。由于不可分性的存在,一定规模的集聚是基础设施供给的前提,集聚规模的进一步增加也将促使基础设施供给数量的增加、质量改善和效率提高。根据埃贝茨等人的观点,公共基础设施供给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途径包括:作为可免费使用的生产投入要素;提高其他投入的生产率;吸引来自其他地方的投资;刺激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和其他服务的需求。

2.1.3 产业集聚中的投入品共享

当不可分性出现在企业内部,企业生产函数将是报酬递增的,通过分工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专业设备、人力资本、组织与管理设施的建设都只有在一定生产规模水平上才能实现,因此中间投入品生产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对具有递增报酬的中间投入品的共享,有利于生产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并导致总规模报酬递增,即使最终产品具有不变规模报酬的生产技术和竞争性市场。

2.2 市场摩擦与产业集聚

2.2.1 总组合方程

市场摩擦指市场主体在寻找交易伙伴、确立交易条件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虽然标准竞争理论假设市场是没有摩擦的,但实际上摩擦却普遍存在。市场摩擦可以理解为在建立组合的过程中引起搜寻成本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中,至少存在两类基本搜寻与组合方程:劳动者寻找合适的岗位,雇主寻找合适的员工。使用总组合方程来分析市场摩擦的影响,可以研究市场摩擦对均衡结果的影响,又不需要对摩擦的来源做具体分析,组合方程的最简单形式是:

M=m(U,V)(2-1)

式中,M是在一定期间内形成的组合数量,U、V分别是寻找就业的劳动者数量和岗位空缺数量。由于摩擦的存在,M=m(U,V)≤min(U,V)。

2.2.2 组合中的外部性和报酬递增

根据就业状态转变的情况估计失业者找到工作的几率称为转换几率。平均来说,失业工人在一个时期找到工作的几率为m(U,V)/U,而一个空缺岗位被填充的几率为m(U,V)/V。如果这两个几率是相对稳定的,它们的倒数就反映了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显然,搜寻与组合技术的效率对这两个几率和持续时间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摩擦成本下降,组合效率将上升,m(U,V)逐渐增大向min(U,V)趋近,给定失业人数和岗位空缺,两个几率会随之上升,失业与岗位空缺的持续时间都会下降。

平均转换几率同时依赖于两方面主体的数量和不同主体的搜寻行为,这将导致外部性的产生,如下表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存在的外部性的概括(m(U,V)的变化幅度M(U,V)总要小于U或V)

通过对组合方程的估计能够准确地反映上述溢出效应的强度。通过计算组合成功的数量与失业者数量之间的弹性(In(m(U,V))/In(U),),可以分析新失业者对其他失业者存在的外部性,二者存在负相关性。在组合技术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下,如果失业人数与岗位空缺数量同时增加将会促使平均转换几率上升和岗位平均持续时间的下降,这是促使集聚经济出现的根本原因。

2.2.3 产业集聚与组合效率

搜寻与组合存在的外部性与报酬递增特性将促使就业和企业的集聚。产业集聚主要以下几个方面促使劳动力市场中组合效率的提高:首先,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寻找合适工人的成本,降低工人失业的几率和持续时间,其次,由报酬递增的组合方程所决定产业集聚规模的上升将提高组合成功的几率;第三是空间距离的下降会使摩擦降低;第四是近距离的接触会使网络关系更加紧密、信息传递范围更广,从而带来组合技术的变化。

2.3 产业集聚下的知识溢出

知识溢出是指某一组织的知识,在不同组织或行业之间的扩散、传播、转移和获取;是知识的外部性,是一种非自愿外溢,可以促进区域的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观。

2.3.1 知识溢出与劳动力共享

劳动力资源流动特别是高素质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一直被视为集聚状态下知识溢出的主要途径机制。劳动力在各个企业间的共享与流动促进了知识在集群企业间的扩散,外部劳动力的流入为外部知识的溢出及其与集聚区创新系统内部原有知识的重新组合提供了可能。

2.3.2 知识溢出与企业合作竞争

从创新行为看,集聚区企业之间技术和知识的垂直或水平扩散构筑了当地化的创新系统,能提高企业学习新技术的机会;从要素互动看,表现为管理要素互动、中间要素互动、资金要素互动等。知识溢出促进企业间的连锁效应。

篇2

一、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方法的基本认识

对于局部空间统计来说,通常主要的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全局空间自相关,另一个则是局部空间自相关。这两个主要的空间统计共同的构成了整个空间统计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会有不同的指标,这些指标总的来说主要有两个,一个是Moran指数,另一个则是Geary系数,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这些不同的指标,特别是我们需要重点介绍的Moran指数。对于Moran 指数来说,通常它主要的就是用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全局指标,其中主要反映的是空间邻接,或者是空间邻近的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而如果是区域的观测值的话,那么,这一变量的全局为Moran指数。

对于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来说,通常空间联系的局部指标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对于每一个区域单元的LISA来说,它主要描述的是该区域单元周围显著的相似值区域,或者是单元之间在空间集聚程度的相关指标显示。第二,所有区域单元LISA的总和与全局的空间联系指标成比例。LISA包括局部Moran指数(LocalMoran)和局部Geary指数。

二、区域经济分析中局部统计方法的应用探讨

通过上面的相关分析和探讨,我们已经发现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中,空间统计方法是一种相对常见而且相对使用的方法,对此我们就必须按照相关的要求寻求有效的应用,只有这样,我们的空间统计方法才能够真正的发挥实际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其中总结了一下几点:

1、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一般省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大多具有明显的空间依赖性,也就是说在一些区域之内,我们的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市具有相对较强的级集聚性的,而且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也是相对明显的。这样一来,我们在进行相关的区域经济分析过程中,就要注重引入局部空间统计的方法。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很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主要的研究思路是过于狭隘的,通常它们主要的就是从时间维度出发,而对于空间维度是经常忽视的,它们大多的忽视了空间维度的相关性以及异质性,这些理论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的分析上是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的,而且是与经济发展现实不符。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旧需要在时间序列数据的基础上,引入空间地理单元(横截面)数据,也就是说要综合使用时空数据,经过对这些空间数据的引进和分析,从它所传达的时间和空间集成信息上,进一步的、科学的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在时空演变中的相关机制或者是规律。

2、局部空间分析要注意局部的差异性,我们知道不同区域之间都会带来国际国内贸易,或者是外资等经济活动频繁程度,这样一来,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导致各个省域区际经济增长的不均衡。我们在进行局部空间分析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空间集聚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它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进行空间区域的分析和探讨,把握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和区别。

3、在区域经济的分析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局部空间统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着重的研究这一区域经济增长的集聚和差异存在的原因。我们知道,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之后,就在很大的程度上进行了人力成本的调整,这样一来不断加剧了经济的全球化,与此同时,我们在进行区域经济统计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日益雄厚的物质资本积累,这些在提高我国区域经济效率方面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它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集聚及空间差异产生了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近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陈飞.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从分化到整合的空间经济学分析.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9.03.06.

[2]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征分析.财经研究.2008.11.03.

[3]王世豪.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生产力研究.2008.09.15.

[4]王义民,李文田.省级边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08.15.

篇3

关键词:空间计量;分析;区域经济增长

一、前言

不同的空间方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状况有所不同,因此,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情况下,对空间计量活动进行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将空间计量作为基础,对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类因素进行分析,是提升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模型的选择方法

(一)依据数据干扰情况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的过程中,数据的干扰是影响分析质量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的构建,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区域空间的实际状态,要在实施空间计量之前,对数据收集流程进行研究,分析影像数据准确性和全面性的因素,并对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进行研究,使现有的模型能够得到科学的完善。要在确定空间范围之后,将相同空间内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使相同的模型能够对各类数据实施分析研究,并提升数据运行的质量。可以将影响区域经济分析的因素进行参数设置,使相关因素能够完整的在模型的分析中发挥作用,提升模型的使用价值。

(二)依据数据描述的准确性实施区域经济增长分析

在构建空间权重矩阵模型之后,需要按照模型中所展示的一系列数据,对数据的计算方式进行研究,可以按照空间数据的具体假说情况,对影响空间数据的一系列信息实施控制。要按照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对数据当中反应的一系列信息进行准确性判断,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更加完整。可以按照计量数据的实际情况,对模型所表达的经济增长状态进行研究,使模型能够更好的按照数据信息的增长情况实施矩阵模型的构建。要根据模型描述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机制的构建,以便后续的分析活动可以按照假说的情况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如果后续的分析活动需要进行模型的控制,则要加强对权重矩阵模型的研究,通过对模型因素的分析,提升模型组成元素研究的质量,使模型能够更加完整的呈现数据描述的精确性。要在保证数据收集完整性的基础上实施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工作,以便空间计量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依据区域经济增长数据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在进行区域经济增长分析之前,需要对相关数据实施了解,要按照经济学模型的构建需要,对相关分析数据实施分类研究,并将研究结论作为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使数据的管理活动能够具备更强的处理质量。要按照区域经济增长活动的特点,对信息数据运行的基本程序进行控制,使信息数据的管理流程可以足够精准。要根据已经获取的数据信息,对经济学模型设计因素的规范性进行考核,可以采用多种模型同时使用的方式进行考核活动,使区域经济增长的分析能够具备足够的正规性。可以按照线性回归模型的特点,对模型当中包含的数据实施分析,并保证数据计算的规范性,以便数据的准确性能够得到保证。在进行经济增长理论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区域经济增长的要求,对具备足够优势的经济增长数据实施研究,以便数据可以同理论相结合,共同促进理论时间价值的提高。

三、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的空间计量

(一)基于空间计量的五大经济区具体划分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平衡,但是,历史原因和先天因素造成的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根据经济发展的具体功能,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原地区,西部地区和相对较为独立的东北地区,都成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态势的优化,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逐渐演变为两大区域经济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出现不平衡状况,政策的支持和地方人文环境等因素,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经济增长。目前,我国五大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基于空间计量的我国五大经济区计量模型的设计

1、五大经济区区域经济增长数据可靠性较高

当前,五大经济区的区域经济调查机制相对完善,使得区域经济的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准确的展示经济区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区域经济分析人员,可以按照模型的具体构建形态,对模型呈现出的经济表达数据实施分析,使数据的收集质量可以将误差控制在5%以内。要保证空间内的数据信息能够提升模型的质量,如果模型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实施调整,则要按照经济增长的需要对不同经济区的模型实施统计,以便通过对比了解不同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优势。

2、西部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数据拟合程度较高

目前,系统经济区的数据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而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区域经济模型的拟合度相对较小。东北经济区在进行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的过程中,对国有企业的依赖度较高,很多经济模型当中的数据对国有企业的数据具备较强的掌握能力,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型拟合度较低,而西部区域由于不具备相似的特点,区域经济增长受市场化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得经济增长模型存在较高的拟合度。

3、资本比重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较为稳定

在对区域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空间计量活动比较容易通过模型的状态进行判断,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构成因素较为固定,其中资本比重占据的空间较大。另外,受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程度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比较容易实施规划,市场因素的影响一直占据比较固定的范围。在社会经济体制逐渐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研究,并根据社会劳动力的变化状况对资本比重的影响因素实施研究,能够使我国社会的空间经济形态具备较强的影响力。

四、结论

空间计量是保证提升我国经济体制科学性的重要因素,在我国经济体系改革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条件的研究,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区域经济增长分析工作的质量。(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郑 晔,钟昌标.信息网络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机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2):85-88.

篇4

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河南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25-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的经济有很大的增长,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62.92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9480.46亿元,增长了近120倍。但同时,省内各地市间的经济差异日益扩大。以2009年为例,郑州市的生产总值为3012.86亿元,居全省之首,而济源市的生产总值最低,仅为274.55亿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人均收入、教育、住房以及各项社会福利等差距越来越大,这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统筹区域经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相违背。因此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经济增长收敛理论简述

最早是Baumol(1986)从实证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收敛问题,对1870―1979年16个工业国的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这16个国家具有几乎完美的收敛性。后来Barro&Sala-i-Martin(1997)和Mankiw以及Romer&Weil(1992)建立了著名的MRW收敛性分析框架,为经济增长的收敛性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地区和省际间的趋同分析上。如魏厚凯(1997)、蔡和都阳(2000)以及林毅夫和刘明兴等。但对于省域内部的收敛性问题的研究文章较少,于是本文从实证角度运用收敛性分析方法来研究河南省内的收敛情况。

三、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和地区为基本分析对象,对1978-2009年的区域经济增长收敛进行分析。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于《河南改革开放30年》以及各年度统计年鉴。采用的数据为真实人均GDP,以1978年为基期的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对数据进行了处理,来消除价格因索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真实人均GDP的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分析收敛过程,这是学术界比较通用的方法。

四、收敛过程实证分析

收敛指的是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标准差随时间的推移趋于下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现趋同。收敛常用的检验方法是:

(lgy lgy

其中,是第个区域时期的人均GDP,是n个区域时期的人均GDP对数值的标准差。如果在年份之后的T年里,满足t时,那么称这n个区域具有一致的趋同。

由上式计算可得出:河南省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只反映了各年离中程度的横截面静态指标,将各年的标准差做散点趋势图,可以更直观的观测到连续的变化过程。

图1河南省人均GDP对数标准差趋势图

由上图可知,河南省1978-2009年间人均GDP对数的标准差是反复波动的,表现出以下特征:

首先,总体上1978-2009人均GDP对数标准差的变化幅度为正0.0822,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负0.0121,没有发生收敛。

其次,在1978-2009年间,发生了三次收敛过程。在1979-1983年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收敛,这期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下降了0.1109和0.0190。另外两次是1993-1999年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下降了0.0721和0.0144,2006-2009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下降了0.0353和0.064,但较1979-1983年的收敛程度要小。

最后,在1983-1993年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增加了0.1532和0.0177,1999-2006年间人均GDP对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分别增加了0.1221和0.0098。前段时间的发散速度比后者较大。

可见,从1978-2009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经历了收敛-发散-收敛的反复波动的变化过程。总体趋势上人均GDP的对数标准差在逐渐增大。

五、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1978-2009年间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收敛。但1979-1983年,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收敛;1993-1999年和2006-2009年发生了程度较小的收敛。而1983-1993年和1999-2006年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散。

本文的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分析仅仅是统计性描述和计量测度,对于产生收敛和发散的原因还需要做深层次的经济分析。在今后的发展上,河南省可以加大收入的合理再分配,税收优惠以及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等,尤其是加快中部地区的经济融合,加速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缩小区域间经济差距。

[1]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1997(3).

[2]蔡,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3]覃成林,彭玉宝.河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地理信息系统;协调发展;山东省

0 引言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东省的经济迅速崛起,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然而省内各地市的经济发展快慢不一,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政府甚至国内外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1]。针对山东省区域间的经济差距究竟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这一问题,至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2]。近年来,有些专家学者开始尝试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的研究,但是用来探讨山东省经济发展收敛性和发散性的就很少。本文从一种新的角度,结合本专业利用GIS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和传统的经济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性和发散性进行了研究。

1 研究数据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在指标的选取上,因空间尺度的不同,数据样本会不同,本文主要选取GDP、人口、人均GDP等指标,对于缺少人均GDP指标的区域单元,我们根据区域GDP和年末总人口数据计算出人均GDP。

其中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的空间基本单元。1990-2011年的数据来源于《山东省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山东省各地市的人均GDP的空间自相关性[3-5],尝试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然后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可视化的角度研究了各地市之间的集聚现象,直观的表达了从1999年到2010年山东省各地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情况。

1.2.1 空间自相关方法

空间数据一般包括空间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通过位置信息为基准对其属性信息进行分析,常存在自相关性,这种自相关性叫做空间自相关[6]。空间自相关分析(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主要用于空间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结果依赖于数据的空间分布。Tobler(1970)曾指出“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东西与别的东西之间都是相关的,但近处的东西比远处的东西相关性更强”[7-8]。

全局Moran's I主要用于分析整个研究区域全部空间对象的某一个相同属性取值的空间分布状况,计算公式为:

式中:n代表山东省各地市的总数,xi和xj分别表示i和j地理单元上的属性值,x表示n个地市属性值的平均值,wij是定义地理单元i和j之间关系的权重矩阵。在这里,Moran's I的取值是在-1和+1之间的,当其为正值时标明空间事物的属性取值是空间正自相关的,为负值时标明空间事物的属性取值是空间自负相关的。随着Moran's I值的大小越接近-1(+1)时,表明空间分散(聚集)现象越明显。当Moran's I取值为0则表示空间事物的属性取值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9-12]。

对于Moran's I指数可以使用标准化统计量Z来检验n个区域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Z统计量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当Z值为正且显著时,标明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也就是说相似的观测值趋于空间集聚,反之亦然。当Z值为0时,观测值呈独立随机分布。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从单个对象出发,对空间中每个事物进行逐一分析,有效的反映出各个单一空间对象属性值的空间聚集关系状况,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全局自相关分析的不足。本文利用GIS空间统计图来描述空间对象周围的空间集聚形式,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年份进行分析[13-14]。

2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2.1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Moran's I法分析

利用Arcgis9.3软件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人均GDP进行空间分析,计算出了从1999年到2010年的Moran's I值和Z值(表1)

表1 山东省1999-2010年人均GDP的Moran's I

指数及Z检验结果

从表1中数据分析得到,1999-2010年的Moran's I始终大于零,说明山东省各地市与其自身相临近的地市之间存在着正空间自相关。因此我们可以得到,1999-2010年山东省各地市与其自身相临近的地市存在正空间自相关,但是并不明显;从2007年以后,山东省各地市与其自身相邻的地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关系。

从图1就可以看出Moran's I指数和Z-Score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大体相同,均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产生的波动趋势也大体相同,均在2000年出现第一个波低,2002年出现第一个波峰,从2006年以后总体趋势平稳上升。结合Moran's I指数的具体含义,值越大表示正空间自相关程度越高。随着年份的增长,山东省各地市与其自身相临近的地市之间正空间自相关程度和显著性逐渐增大,从2006年以后产生较大程度的波动,到2009年的时候基本保持在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上述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地空间自相关性在逐渐加强,同时也表明地市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在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

我们根据Moran's I指数线选取有代表性的2个增长点(2000、2010)作为Moran's I指数增长过程中的特征点,利用GeoDa创建距离权重矩阵,并进行Moran's I散点图的计算分析。

从图2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山东省人均GDP的Moran's I散点图中有四个象限,分别对应着四种不同的空间联系方式:第一象限代表地市人均GDP高并且周围临近的地市人均GDP也高的样本点(高-高);第二象限代表地市人均GDP低但是周围临近地市的人均GDP却较高的样本点(低-高);第三象限代表地市人均GDP低并且周围临近的地市人均GDP也低的样本点(低-低);第四象限代表地市人均GDP高但是周围临近地市的人均GDP却较低的样本点(高-低)。从整体来看,三幅图大多数的样本点集中在第一三象限,说明山东省各地市属性取值总体呈现空间聚集的现象。

我们从表2可以看出,第一和第三象限的城市数量占了大多数,这表明山东省各地市的属性取值总体呈现空间集聚现象。第一象限的青岛、烟台、威海在注重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围地市的共同发展,促进地区的共同发展;第三象限地市的数量增加了莱芜、泰安、德州这三个地市,总体上是属于空间集聚现象,但是它们的经济增长性却不如以前,从另一方面来说就是经济落后了。第四象限的三个地市济南、淄博、东营在注重自己经济发展的同时,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这需要政府的工作人员做好统筹工作,达到共同繁荣的目的。总而言之,这从一个侧面的方向我们可以看出来,山东省各地市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是逐渐收敛的。

表2 山东省各地市人均GDP的Moran's I散点图

对应省区表

2.2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GIS法分析

目前GIS作为一种交互式的、可视化的决策支持工具给区域经济注入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通过将各种与空间有关的数据与地理位置链接在一起,可以从空间角度出发来表达、分析各种数据[15-17]。例如,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可以借助GIS技术来完成经济活动空间统计分析、经济活动空间决策与空间规划等。

利用GIS空间分析工具,将山东省各地市人均GDP这个属性与各地市相关联,然后利用分类统计工具将其区别开来,这样就可以将各地市人均GDP的集聚情况直观地反应在图上,如图3。

在图3中,深红色表示高高相邻,深蓝色表示低低相邻,这两类表示各地市存在正的空间相关性,而浅蓝色和粉色表示出现低高和高低相邻的负空间相关现象。图3集聚图显示2000年只有6个地市有明显的低低空间集聚现象,说明刚进入21世纪的山东省经济发展情况局部空间相关性还比较低,到了2010年,经过了10年的经济发展,出现低低的地区增加到了9个地市,同时高高地市的空间集聚没变,总体上看,山东省的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正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省会的济南市和经济发展较快的东营市,处于高低空间集聚,没有发挥经济带头作用,周围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希望政府在制定新的发展计划的时候将着重注重济南市、东营市和淄博市的经济带头作用,使区域经济差异逐渐缩小,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3 结论

本文通过对1999-2010年山东省各地市人均GDP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从1999-2010年,山东省各地市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到2010年相邻的地市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空间自相关关系。

2)从整体趋势来看,山东省各地市的正空间相关性随着年份的增长,正空间自相关的程度也在逐渐增大。

3)1999-2010年,各地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它们之间的经济差异呈现收敛的趋势。这说明山东省各地市之间的区域经济差异在逐渐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在减小。

总结上述结论之后,我们发现以山东省各地市为单位研究其空间自相关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详尽的体现空间的依赖关系,今后我们将以县为单位进行分区研究,然后再作整体分析,这样的结果可能更加详尽,趋势分析会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 时亚栋.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 (2):60-62.

[2] 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 (7):70-80.

[3] 鲁凤,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2):44-51.

[4] 潘竟虎,张佳龙,张勇.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6):83-91.

[5] 曾庆泳,暖.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广东省经济发展区域差异[J].经济地理.2007(7):558-561.

[6] 王劲风,李连发,葛咏.地理信息空间分析的理论体系[J].地理学报.2000,55(1):92-103.

[7] 周翠玉.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经济发展对策影响[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16(3):52-56.

[8] 孙希华.基于GIS的山东省产业重心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0.3(1):27-31.

[9] 朱光等.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原理[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7.

[10] 徐维祥.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空变化特征分析-浙江省经济发展实证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2(5).

[11]Goodchild M.Haining R.Integrating GIS and spatial data analysis:problems and possibilities[J].Int.J.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1992,6(5):407-423.

[12] 陈斐.基于空间统计分析与GIS的区域经济分析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2.

[13] 朱传耿,沈山等.区域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4-7.

[14] 孟斌等.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4).

[15] 李昌峰,杨树滩.基于GIS的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形成因素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4.(12):42-46.

[16] 刘振波,赵军,倪绍祥.基于GIS的区域发展均衡性测度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4(2):27-31.

[17] 叶明.基于GIS的宁波区域经济数据空间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9.

篇6

内容摘要:本文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推动力在形式上表现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整合推动以及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旅游产品创新推动和政府行为推动出发,在其他学者研究了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必要性及可行性的基础上,运用资源配置观及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经济模式产生的充分性做了探讨,提出其产生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对资源配置有效性这一激励的反应,是一种客观经济现象。

关键词:区域旅游经济 资源配置 合作 竞争

随着旅游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实践中,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理论上,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田里提出区域性旅游是当今世界国际旅游业的主流;李志飞、牛海卫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区域环境、区域经贸合作、区域民族文化、区域劳动力就业的联动效应;温艳玲认为旅游合作为区域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创造了许多间接效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王发坤强调旅游资源区域内所属行政区域不同,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上缺乏长远的规划性整合,影响了旅游业的全面整体开发;石正方针对交界地带提出旅游开发必须打破省区界线,消除行政壁垒,创新合作机制,走一体化协作开发的道路;王凯提出了旅游地域系统的概念,研究了旅游经济空间整合的基础及途径。以上学者的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

任何一种经济模式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因素影响。我们认为对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而言,除了探讨这种经济模式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外,还应该关注这种经济模式产生的内在动力,即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充分性规律。解决了上述问题,我们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把握除了回答“是否需要发展及怎样发展”外,或许也可以进一步回答“为什么会出现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的命题。这种分析对更好地主动把握旅游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利用它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本文试图从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在实践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出发,利用资源运用有效性和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相互关系来揭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经济实质,即资源配置有效性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一经济模式的内在推动力。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形式研究

实践中的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在形式上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要探讨其经济实质离不开对形式的把握。我们认为,总的看来,推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因素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整合推动型

这里的属性整合指的是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本身具有的同一性、相关性、延续性出发而产生的资源整合。2004年5月,四川、云南和就联手打造“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项目达成重要共识,并建立了一整套合作运行机制,这是自然资源整合的典型实例。以上三省区共建“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基础在于自然资源的同一性,而非行政区域的隶属关系。南京、杭州、宁波、湖州四地联手推广精品“民国旅游线”得以在2004年10月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黄山峰会上签订合作意向书则更多地得益于人文旅游资源相关性、延续性整合的考虑。

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型

以区位优势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个经济区域中后发展地区借助发达地区资源、力量获得跨越式发展、发达地区以后发展地区为对象拓展其经济实力的惯常动因,而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往往成为先导。在西安―咸阳(西咸)经济一体化构想中,咸阳以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品线延长和深化不仅借力于西安的旅游品牌优势还扩大了这一优势,西咸共同受益,以此为纽带两地形成了双向交流、咸阳和西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长三角一体化”模式中,上海作为经济优势明显的著名旅游城市,通过交通、餐饮、商务、文化等服务功能,发挥其国际旅游集散地的作用,推动华东地区区域旅游经济的合作与发展,效果显著。

旅游产品创新推动型

区域旅游合作的顺利实施,能够有效地消除旅游产品设计中的空间、时间、体制、政策障碍,扩大了旅游产品创新的思路和效果。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联合体提出要打造半岛城市群无障碍旅游区,实现联合体城市青岛、济南、烟台、威海、日照、潍坊、淄博、东营8城市旅游“一票通”,即推行齐鲁金穗旅游卡,统一销售,分头结算,真正实现8个城市一张票,方便旅游。这种旅游产品的创新着眼于游客享受旅游产品的便利性,可视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在产品创新方面的新举措。与此同时,通过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延长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创造”高支付能力的高品质游客的旅游产品创新也值得关注。

政府行为推进型

在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考察中,我们注意到了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作用究竟什么是其“本位”仍然存在争议,但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区域旅游经济合作首先是对以行政区域划分经济区域思维或体制的一种突破。要实现这种突破并从中受益,各级政府甚至中央政府的协调与组织作用尤为明显。在政府推进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影响下,政府在政策层面的强势地位决定了其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推进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与发展起重要作用。实践中,自发的区域旅游合作在得到政府的支持后往往加快了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提升了合作的层次。例如,四川省政府通过推动、参与西南六省区市七方经济协调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论坛、川滇藏“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协调会、中国西部国际旅游发展论坛等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对加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良性发展,保障区域旅游经济合作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实质的经济分析

以上是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在形式上的考察,但对经济事物的考察不应以形式的了解为满足。在这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为什么能够出现。这涉及到对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实质的考察。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形式与其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经济实质

对旅游资源的界定 旅游资源是一开放系统,以旅游产品为核心,只要是具有开发为旅游产品的潜力的事项,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可以被视为旅游资源。旅游业竞争其实质是对旅游客源的竞争,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旅游产品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关键因素。在此概念下,旅游产品是相关资源的集合,无论游客是否通过旅行社购买,其最终消费的都是该相关资源的集合,对该集合的评价形成了对旅游产品的评价。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经济体,是这个集合中某一因素或某些因素的提供者,由于产品整体竞争力的关系和产品评价的连带效应,使得该集合中的各个相关因素都成为影响旅游产品成败的关键。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推动力不同的表现形式都源于资源配置的内在驱动 在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属性推动力中,资源的同一性、相关性、延续性是本质属性,旅游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人为的分割和阻断;在区位、经济优势互补推动力中,经济体发展边界交叉、融合使得产生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在产品创新推动力中,基于对抗激烈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就是按照市场的要求组合各种旅游资源;在政府行为推动力中,怎样让各种资源为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综上,资源的配置有效性是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直接诱因。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的资源配置有效性与资源运用有效性 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强调资源配置的有效性是为了提高资源的运用效率。资源运用效率是指一个经济体如何组织并运用稀缺的资源,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用既定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最大量的产品,实现经济效率;资源配置有效性是指如何在不同区域与不同行业之间分配有限的稀缺资源,即如何使每一种资源的配置达到在使用方面和方向上的最佳。区域旅游经济合作的发展,是该区域内经济体为了实现资源运用的经济效率而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产生的经济行为。资源的供给总是存在稀缺性的,当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源不足以支撑其发展时,借助外部资源就成为必然的选择。这种选择的成功与否从根本上说就是资源配置有效性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必然结果。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对竞争与合作的再认识

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以竞争为导向的合作 简单地说,就是区域旅游经济中的合作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同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各个经济体间关系的常态的观点,但也不应忽略了合作同样是配置资源的手段。竞争与合作的良好互动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竞争与合作都源于资源的稀缺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体对资源的控制是获得竞争力的天然属性,而经济体自身控制资源能力的大小往往与其发展的需要不同步。在此情形下,要在旅游业的国内、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以区域整体参与竞争的选择,在扩大资源控制力方面显然具有优势。

区域旅游资源配置观有助于消除旅游业非理性竞争 从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旅游业在发展中暴露出了一些由于非理性竞争引致的问题。旅游产品的重复建设已经成为北京旅游业,乃至中国旅游业的一个焦点问题,而作为旅游业中介作用的旅行社也存在着较严重的恶性竞争。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作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出发点值得重视。如前所述,区域旅游合作是为了区内各经济体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那么,从经济区域的角度来解决资源、产品同质性引起的旅游经济非理性竞争就成为一种可能。在整个经济区域中,以整体发展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配置旅游资源,以区域而非单个经济体为单位的资源配置观,无疑是提高区域整体旅游竞争力的强大动力。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这种经济模式的出现具有客观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有效性的直接要求,要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并发展,区域旅游经济合作是必然的选择。需要指出的是,在区域旅游经济合作中怎样解决区内竞争、怎样解决培育区内核心竞争力与区内经济中心的关系,是关乎区域旅游经济长远发展的紧迫性问题。区域旅游经济合作要获得持续健康地发展,就需要明确重视合作就是重视竞争,只有有效的合作才能促进有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陶汉军.林南枝.旅游经济学(第3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资本市场;区域经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令世界瞩目。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逐渐拉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国内的学者关于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这一问题多是以全国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谈儒勇(1999)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1994-1998年间,在中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殷醒民和谢洁(2001)运用莱文和佐夫(1998)提出的方法对1993-1999年期间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区域金融和区域经济的相关理论,对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和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阐明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

一、衡量指标的选择

1.区域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

通常,我们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经济活动。相比与名义GDP,实际GDP剔除了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的影响,更真实的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因此在研究中,人口因素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这里我们使用实际人均GDP作为衡量指标。

2.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衡量指标

考虑到资本市场的复杂性,及中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在此我们选取了资本相关比率指标、资本市场发展规模指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指标、及资本市场的波动性等四个指标来衡量中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状况。(1)资本相关比率指标FIR(X1)。资本相关比率指标是根据金融相关比率得出的,它指某一时点的现存资本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之比,主要用来衡量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FIR会随经济增长而不断上升,FIR 比值越大,一国或地区的资本市场的总体水平越高,经济资本化的程度也就越高。(2)资本市场发展规模指标(X2)。资本化率是评价资本市场发展规模的最常用指标,我们使用上市公司数量作为中部地区资本市场发展规模的衡量指标。(3)资本市场流动性指标(X3)。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指标通常包括周转率和交易率两个常用指标。这里我们使用资本市场周转率作为资本市场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它等于股票总成交金额与股票平均市价总值之比。(4)资本市场波动性指标(X4)。根据邹德文、张家峰、陈要军(2006)的研究指出,沪市综指和深市成指之间具有协整关系表明了沪、深两股票市场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联动关系,并且沪、深股市的价格变动具有一致性。因此,这里我们使用上证指数年度波幅作为资本市场波动性指标。上证指数年度波幅等于年度高点与年度低点的差值与年度低点之比。

二、数据来源与样本区间的选择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育较晚,只能获得1993年以后的数据,我们在选择样本时只能选择1993年-2008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3年-2008年)、中部六省1993年-2008年各自的统计年鉴、《上交所统计年鉴》(2000年-2008年)、《深交所统计年鉴》(1998年-2008年)。其中对于比值数据,采用按当期价格计算的名义量而非实际量相比。表2-1为中部地区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状况变量原始数据。

三、经济计量模型

1.单位根检验模型

在利用其进行经济分析之前,首先对数据进行时间序列数据平稳性分析。利用经济学分析软件EViews6.0,用ADF检验对表2-1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关于采取何种类型的进行检验,根据相应的数据的图形来确定,并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 ,AIC的值越小,模型越为精确来确定之后长度。检验结果表明,Y、X1、X2、X3、X4序列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为得到Y、X1、X2、X3、X4序列的单整阶数,我们又继续对Y、X1、X2、X3、X4序列的差分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其检验结果表明,在1%、5%、10%三个显著水平下,Y、X1、X2、X3、X4序列的差分序列为平稳序列,即它们都为二阶单整序列。

2.协整检验

在传统的回归分析中,回归模型是建立在平稳数据变量基础上的。已知Y、X1、X2、X3、X4序列为二阶单整序列,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为了分析Y与X1、X2、X3、X4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先做变量间的回归,然后检验回归残差的平稳性。以X1、X2、X3、X4为解释变量,Y为被解释变量,根据1993年-2008年的数据,用OLS回归方法估计回归模型。估计结果为:

Y=-1127.065-100186.9X1+36.85976X2+340.3394X3+12.65396X4+(3.1)

t=(-1.239213)(-1.241767)(13.19111)(1.119927)(4.195655)

R2=0.964461,F=74.63000,DW=2.057358

对回归残差的估计值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3-1所示:

由表3-1的检验结果可知,残差估计值序列不存在单位根,是平稳序列,故可以认为Y序列与X1、X2、X3、X4序列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式(3.1)所示的回归方程式具有实际意义的。

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Granger因果检验是基于“将来不能预测过去”的思想,利用分布滞后的概念,给出了Granger因果性定义和存在性检验,它可以确定变量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准确计量因果关系的数量特征,为进一步分析提供良好的信息。Granger认为,如果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方向的因果关系。其基本依据为:如果变量Y的变化是由变量X引起的,那么变量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变量Y的变化之前,反之亦然。具体地说,如果资本市场变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Granger原因,说明资本市场变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那么政府就应该采取措施鼓励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相反政府则应采取措施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利用表2-1中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一阶滞后时,X1、X2和X3均是Y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可以说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他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如式(3.1)。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区域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根据式(3.1),资本市场变量与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方程R2=0.964461,,拟合优度较好,t值和F值也较为显著,由此可知:

资本市场四个衡量指标之中,资本相关比率指标与区域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说明资本活动总量的增加并没有有效的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其他三个指标与区域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以资本市场发展规模指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显著。这说明中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有效的促进了中部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虽然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发展起到正面影响,但是其影响程度较小,这也说明股票市场没能很好的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2]殷醒民,谢洁.中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96-102

[3]刘金.发展资本市场与建设经济强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4]邹德文,张家峰,陈要军.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选择与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篇8

摘 要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已成为制约江苏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江苏省13市2000―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差异 成因分析 面板数据

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己成为影响经我国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并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江苏虽然是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省份,但同样存在内部各区域之间的差异问题,其差异的扩大必将影响江苏省总体经济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影响江苏省“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为了能够缩小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共同发展,首先要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模型设计

为了区分国内资本与外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资本分为国内资本和国外资本,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扩展为:

指数 是劳动力的边际弹性;指数 表示国内资本产出弹性;指数 表示外资产出弹性;A是常数,也称效率系数。

数据处理:①总产出Y,单位为亿元币,用各地级市地区生产总值表示;②国内资本总额 ,单位为亿元,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减去人民币表示的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代替;③国外物质资本 ,单位为亿元,以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代替,由于原始数据是按美元计价的,故按照各年度人民币兑美元的年平均汇率转化为按人民币计价;④劳动力存量L,单位为万人,以各地区就业人数代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利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折算成2000年的实际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外商直接投资利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折算成2000年的实际值。此外,由于本节使用的模型实际上是对经典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变形,模型的建立是以经济理论为基础的,故可认为各内生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如模型所描述的关系,不存在虚假回归,不做平稳性检验。

二、模型选择及估计

1.影响形式确定。面板数据模型的影响效应包括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在影响效应的选择上,一般经验的做法是,如果研究者预期建立面板模型推断样本空间的经济关系,则模型设立为固定效应模型;否则,如果样本是从总体随机抽样得到的,并且预期利用模型解释或推断总体的统计性质,则将模型设定为随机效应模型。本节研究目的是通过建立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生产函数模型研究各生产要素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故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比较合适。

2.模型形式确定。计算统计量F1、F2,进行协方差分析检验。

从表1可以发现:苏南地区的F2统计量为33.052,大于临界值1.99,拒绝原假设H2,F1统计量为1.197,小于临界值2.09,不能拒绝原H1,建立变截距模型;苏中地区F2统计量为2.3698,小于临界值2.51,不能拒绝原假设H2,应建立不变参数模型;苏北地区F2统计量为20.1365,大于临界值1.99,拒绝原假设H2,F1统计量为0.1519,小于临界值2.09,不能拒绝原H1,建立变截距模型。

3.回归结果。结合Eviews 6.0用对应的模型分别对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数据进行加权最小二乘法回归估计,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拟合度检验统计量如表2所示。

结果表明,对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所建三个模型调整后的可绝系数分别为0.9978、0.9878、和0.9958,联合显著性检验的F统计量伴随概率都近似于0。这说明三个模型都有很显著的统计意义,能解释地区生产总值98%以上的变化。

三、结果分析

1.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苏南、苏中、苏北的劳动力弹性系数分别为-0.0159、0.3116和0.4096。苏南地区的劳动力弹性为负值,说明苏南地区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已经不能起到推动的作用,反而对该区域经济的增长起到了阻碍的作用。这是由于90年代后期由其是2000年以后 ,苏南地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开始出现技术替代劳动的趋势,使得劳动力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再那么明显,甚至起到了下拉的作用。苏中和苏北地区劳动力的增长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由其是苏北地区,劳动力投入仍是其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2.国内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江苏省三大区域的国内资本变量都是及其显著的,都能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苏南、苏中、苏北的国内资本弹性分别为0.6963、0.4921和0.3643,表示苏南、苏中、苏北增加1%国内资本投入,分别可以带动当地经济0.6963、0.4921和0.3643个百分点的增长。这说明国内投资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对三大区域影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弹性系数最大的苏南是弹性系数最小的苏北的1.91倍。

3.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江苏省三大经济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变量都是及其显著的,都能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三个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弹性系数分别为0.3924、0.2277和0.1231,说明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1%的增长,分别可以带动当地经济0.3924、0.2277和0.1231个百分点的增长。三大区域中以苏南的外商直接投资弹性系数最大,分别是苏中和苏北的1.72和3.19倍。

苏南地区的国外资本弹性之所以比苏中苏北大,是由于苏南工业基础较发达,拥有大批的规模大、科技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些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以及苏南地区的区位优势,成为外商投资或合资的重要对象,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的进入。此外,苏州工业园区、昆山开发区等经济开发区内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仪器、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群体,规模效应成了苏南吸引跨国公司的进入另一个有利条件。苏南地区由于这些优势,吸引外资相对容易,这就使得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平均规模远远超过了江苏省其它地区。而苏中地区由于毗邻苏南以及沿江优势,尤其是近年润扬长江大桥、苏通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以及泰州医药城的规划建设,也使得苏中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外资。但由于“天堑”长江的阻隔以及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其对外资的吸引能力比苏南小得多,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相对较弱。而苏北地区由于和上海及苏南地区距离较远、与其接壤的是苏中地区和安徽、山东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以及其自身较薄弱的经济基础,因而比较难以吸引外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其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较苏中更弱。

四、政策建议

苏中和苏北地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其是苏北地区,劳动力投入是其经济的增长最主要因素,劳动力弹性系数达0.41。但在江苏农村却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使得自己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另一方面也未能为当地的经济增长做出应有的贡献。为了促进江苏省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使每个人都能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江苏省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应该从释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和转移剩余劳动力两个方面做好工作。

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源泉,苏南、苏中、苏北国内资本的生产弹性分别为0.69、0.49和0.36,国内投资对各地经济的增长都有很大的贡献。而公共投资作为国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政府应将公共投资向苏中、苏北地区倾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缩小与苏南地区的差距。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新格局下,任何一个区域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必然成为整个世界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区域间的依存关系必然不断增强。苏南地区利用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抓住了国际产业和资本加速向我国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机遇,吸引了大量的国外投资,扩大了进出口贸易,给苏南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苏中苏北地区由于交通相对落后、大规模国有企业相对较少,吸引外资比较困难,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江苏省政府应该积极改善苏中、苏北的投资环境,为苏中、苏北吸引外资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任建军,阳国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经济地理.2010(5).

[2]邓宏兵.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C2R模型;规模效益;投影分析

一、引言

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既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课题,也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任务,对此国家提出了发展中部的计划。安徽作为中部的中心省份,首先要从自身做起从而做好带头工作,对此安徽省提出了基于“合芜蚌”区域的区域经济以发展安徽总体的经济综合实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经济的构成子体进行客观有效的分析。

二、DEA方法及其模型介绍

(一)DEA方法概述

DEA(date envelopmentan alysis)方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于1978年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创建。DEA作为在“相对效率评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能够直接估算多个决策单元效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即相对有效性。其主要思想来源于Farrell(1957)的前沿面效率测量,作为运筹学领域的一个新方法,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体系,其理论和应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运筹学、管理科学和数理经济学交叉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依据DEA方法、模型和理论,可以直接利用输入和输出数据建立非参数的DEA模型,进行经济分析;同时,使用DEA对DMU进行效率评价时,可得到很多管理信息,与传统的C-D生产函数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一种非参数方法,DEA无需进行参数估计,不需要预先知道投入产出指标之间的显性函数关系。因此,DEA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算法、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而且各地区经济具有典型的多输入、多产出特点,故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运用DEA方法对“合芜蚌”三市的经济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相比其他方法有更显著的优势和实用性,本文运用基本模型对“合芜蚌实验区”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

(二)DEA模型及其重要结论

原始C2R的模型是一个分式规划,利用Chames-Cooper变换将分式规划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再利用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得到对偶规划,得到的对偶规划可用来判断评价对象的活动是否位于其活动可能的前沿面上。

我们定义xi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投入总量,且x0>0;yrj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类型输出的产出总量,且yrj>0;vi为对第i种类型输入的一种度量(或称权);ur为第r种类型输出的一种度量(或称权);且i=1,2,…,m,r=1,2,…,s,j=1,2,…,n。xij及yrj为已知的数据,它可以根据历史的资料或预测的数据得到;vi和ur为变量。对应于权系数:v=(v1,v2,…,vm)T,u=(u1,u2,…,us)T。为方便起见,将yr0记做y0,同理记x0。由最初的分式C2R模型变化来的一般形式为:

maxμy=Vps.t.ωx-μy≥0ωx=1ω≥0,μ≥0,j=1,2,…,n

对其对偶问题引入非阿基米德无穷小(通常为106),模型变为:

min[θ-ε(e^T•s-+eT•s+)]=VD(ε)

s.t.

xjλj+s-=θx0

yjλj-s+=y0

λj≥0,s-≥0,s+≥0

j=1,2,…,n

其中:e^T=(1,1,...1)∈Em,eT=(1,1,...,1)∈ES。

C2R模型有以下重要结论:

若VD(ε)的最优解θ*=1,s-*=s+*=0时,决策单元为DEA有效,即在这n个决策单元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在原投入为x0的基础上所后的的产出y0已达到最优;若VD(ε)的最优解θ*=1,但s-*不s+*不全为0,则决策单元为DEA弱有效,记载这n个决策单元组成的经济系统中,对于投入x0可减少s-*而保持原产出y0不变,或在投入x0不变的情况下可将产出y0提高s+*;若VD(ε)的最优解0

1、规模效益分析

对于C2R若存在λ*,使得λ*j=1,则j0期为规模效益不变,即相对规模有效,此时决策单元达到最大产出点;若∑nj=1λj1的值越大递减趋势越大,表明决策单元在投入x0的基础上,增加投入量,产出量将不会有更高比例的增加,即没有必要增加决策单元的投入量,该适当减少投入量。

2、投影分析

在评价对象为DEA无效时,其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即进行调整的方法为:

x^0=θ*•x-sy^=y+s

则(x^0,y^0)为(x0,y0)在有效前沿面上的投影,相对于原来DMU是有效地。也就是说,可以通过调整非DEA有效地DMU输入输出值来使该DMU达到DEA有效。

三、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指标体系的确定

为了更好地分析“合芜蚌实验区”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这三个行政区域进行比较。在遵循全面比较的前提下,选取城市建筑面积、常住人口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地方财政支出作为投入指标;而将生产总值、就业人口总数和平均工资作为产出指标。

(二)DEA模型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结合表1以及C2R模型,利用数据包络分析专用软件DEA计算出三个市的总体效率及格对应松弛、剩余变量的数值(见表2)。

1、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合肥市达到了资源效率的充分利用,蚌埠市、芜湖市都存在资源使用率不高的现象。但这三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总体效率还是很高的,同时我们发现芜湖、蚌埠这两个地方还存在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我们按其值的大小对其排序得到,这两个城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它们的效率都近似于1。这样的现状也符合当前几年安徽省经济发展迅速的总体状况,现在正是中部崛起的时刻,而安徽又是中部的中心,合肥市是安徽的中心,蚌埠是安徽的北部重镇,芜湖又是安徽南部的重镇,所以三者的情况大体就代表了安徽发展的总体状况。

2、规模效应分析

从表2中我们知道只有合肥市的规模效益是1,说明它的总体发展规模比较合适,处于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蚌埠市与芜湖市的发展都存在规模效应递增的状况,这不仅说明这两个城市的发展没有达到最优化,也说明了这两个城市的发展速度很快,各种原有的资源配置已不适应当前的发展,所以有必要适当的改变当前的资源配置状况,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技术效率分析

技术效率衡量DMU以既定投入资源提供相应产出的能力,其大小与决策单元的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只有合肥市的DEA技术效率达到了最优,芜湖市、蚌埠市的资源利用技术效率都未达到最优。对于合肥市,它是安徽的省会,又是中国少数几个教育基地,所以它的科技软件与硬件都很发达,所以它的资源利用率就相对较高;芜湖市位于长江沿岸,工业相对发达,但其科教水平不存在明显的优势,所以总体上落后于合肥市;至于蚌埠市,它是安徽北部重镇,工业相对与强两个城市较弱,但其科教水平比芜湖强,所以三者出现了“合肥一枝独秀,芜湖蚌埠并驾”的现象,而芜湖市、蚌埠市的θ值很接近,也证明了这一点。

4、投影分析

由于x^0=θ*•x0-s-*,y^0=y0+s+*,我们可以知道,相对无效的决策单元化为有效时的调整量分别为:Δx0=x^0-x0=(θ*-1)x0-s-*;Δy0=y^0-y0=s+*,对DEA效率较低的蚌埠,芜湖进行投影分析。

对于芜湖我们可以得出下列数据:

Δx1=(0.9851-1)×126.31-0.1834=

-2.0402

Δx2=(0.9853-1)×228-0.2858=-3.63734

Δx3=(0.9853-1)×4447168-0=-65373.37

Δx4=(0.9853-1)×843060-0.1735=

-12393.15

Δy1=0,Δy2=0.1023,Δy3=0.1563

其结果说明,芜湖市要想达到DEA有效,则城市面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2.0402KM2,常住人口数目应该减少3.63734万人,固定资产应该减少65373.37万元,对于地方财政上可以减少12393万元,同时就业人数应该增加0.1023人,平均工资应该增加0.1563元。

对于蚌埠市我们可以得出下列数据:

Δx1=(0.9490-1)×102.74-0.1723=

-5.41204

Δx2=(0.9490-1)×321-0.3684=-16.7383

Δx3=(0.9490-1)×1766479-0=-90090.4

Δx4=(0.9490-1)×735994-0.1163=

-37535.82

Δy1=0,Δy2=0.1676,Δy3=0.1244

其结果说明,蚌埠市要想达到DEA有效,则城市面积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5.41294KM2,常住人口数目应该减少16.7383万人,固定资产应该减少90090.4万元,以及地方财政上可以减少37535.82万元,同时就业人数应该增加0.1676人,平均工资应该增加0.1244元。

四、结论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DEA方法是评价分析地方区域经济效率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该方法评估安徽省各市相对有效状况,并指出经济有效前沿面即生产的有效面,以及在非有效单元在其上的大小。并且可以确定规模效益,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科学上的参考信息。从表2中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知道,这三个城市的经济发展都处在有效率的状态中,这也与安徽省近几年的整体发展状况相符合。但同时也存在各种相应的问题,只有我们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扬长避短,提高各自经济的效益。但DEA方法在实践中还得与实际相结合,不能用纯理论的方法去指导实践,要用使用的态度对待我们所遇到的状况和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1、Cooper W.W.Seiford L M,Thanassoulis E,Zanakis S H.DEA and its Us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2).

2、余景亮,刘存丽.基于DEA方法的城市经济发展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08(20).

3、魏权龄.数据包络分析[M].科学出版社,2006.

4、安徽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篇10

内容摘要:近年来,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非常多,但鲜有针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平均指标(比如人均GDP)进行因素分析。本文通过构建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模型,对2000年与2009年广东省经济发展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造成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这一结果可以为我国协调区域均衡发展的工作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区域差异 平均指标 因素分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口号,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的经济平均以9%左右的速度向前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城乡经济发展却在不断扩大:1978年,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为2.56;农村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该比例在1984年降至1.84。然而,1994年,该指标上升为2.59,2002年达到3.5,达到最大,2004年回落到3.2,从而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呈现出“V”型走势。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收入分配差距,而收入分配差距又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分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住房等直接关系民生的社会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欠发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问题逐渐显露,深层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将成为我国“十二五”规划期间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已经成为焦点问题。

文献综述

近年来,西方国家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在少数,而研究方法主要集中于两类。一类是延续了增长经济学的方法对区域经济进行增长因素分析,这类分析主要应用时间序列方法。另一类不再局限于时间序列的分析,而主要集中在整个地区的空间尺度,把研究重点放在截面数据上,从空间角度分析地区经济增长。这类方法的实证更加丰富,如劳动生产率和就业率在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的变动,一些学者分析不同年份欧盟人均GDP和失业率两个分布以及空间自相关模式以研究地区失业分布。

从国内来看,也有很多关于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问题、分析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可能因素等各个方面,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国际学术文献对空间经济计量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时,逐渐地将地理空间效应考虑进来,这种研究方法的引入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问题的研究拓展了全新的视角。尽管这些研究提出了许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然而却都没有对地理空间效应条件下的平均指标和相关因素进行分解分析,而且针对平均指标区域差异相关因素的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在省份区域内,大部分研究主要以劳动力迁移的角度为分析基础。总的来说,在现有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中,鲜有使用因素分析法对平均指标进行分解分析,并从中找到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因素。因此,利用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来研究区域地理空间因素差异,评估这些因素差异对区域经济发展分布的影响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应用区域空间人均GDP指标的因素分析方法,以广东省为例,分析21个地级市人均GDP的区域空间分布,找出影响区域人均GDP的主要因素,并应用核密度函数方法分析该因素对整个收入分布差异形成的影响。目前,广东外来劳动力总数已达3000万人左右,约占全国总数的1/4,这些外来劳动力已成为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人才需求政策的倾斜,外来优质劳动力多集中于珠三角地区,其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部分一线城市的人均GDP已经位于全国前列,但广东珠三角地区与东翼、西翼以及山区地区的收入差异却在明显扩大,这为本文提供了良好的实证分析素材。

平均GDP的因素分析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的平均指标的多因素分析法又叫连环替代法,这种方法是指数原理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在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变动时,为了观察某一因素变动的影响而将其他因素固定下来,如逐项分析,逐项替代,故称因素分析法或连环替代法。

区域人均GDP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的大小受到各组边变量值和总体结构的影响,本文按照多因素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方法,将区域人均GDP分解成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四个因素指标,即

由上式可知,人均GDP的区域差异可以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四个影响因素的差异。人均GDP与相关的四个影响因素在广东地级市间的差异可以用样本方差来反映,之所以用方差来反映差异程度是由于方差是衡量各因素平均指标代表性的重要尺度,方差越大,因素平均指标的代表性越低,同时,方差也是衡量各因素变动稳定性与均衡性的重要指标。此外,可以对方差公式进行等量变换,把方差分解为总离差平方和、组间离差平方和和组间离差平方和。由各个指标的离差平方和除以对应的自由度便得到对应的均方差,均方差的大小反映了差异的严重程度。

下文的实证分析中将广东21个地级市自分为珠三角地区、东翼、西翼和山区四个地区,总体方差反映了21个地级市之间的差异,组间方差反映地区之间的差异,组内方差反映地区内部差异。

实证分析

选择2000年和2009年两个年份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所用原始数据来自于广东省统计局数据库,包括各省份的GDP (现价)、各省份的人均GDP (现价)、不变价国内生产总值、各地区失业率、年末从业人员数、人口年龄构成等。GDP和人均GDP的不变价由以1980年为基期的GDP平减指数计算得到。

考虑到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生产率和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本文将广东21个地级市分为四个区域,广州、深圳、珠海、中山、江门、东莞、佛山、惠州、肇庆属于珠三角地区;汕头、汕尾、潮阳、揭阳属于东翼地区;阳江、湛江、茂名属于西翼地区;韶关、河源、梅州、清远、云浮属于山区地区。根据因素分析模型,选取相关数据,计算出的结果列于表1。

结果显示,人均GDP的总体方差在扩大,两个年份相差41.56,组间方差扩大了178.95,而组内方差的变化相对来说不是很显著,这表明各地区的经济间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而地区内部经济有趋同趋势,这可能是多年来广东把加快山区发展作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工作重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移民搬迁和异地扶贫等政策的成果;其次,对劳动生产率、劳动年龄结构而言,不仅地区之间的差异在扩大,而且地区内部也没有趋同迹象;最后,就业率、劳动参与率的总体差异、地区差异和地区内各城市差异都在缩小。

为了验证因素分析法的有效性,将因素分析的结果与核密度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且通过观察人均GDP各个因素的分布演变来区分不同因素对区域差距的作用方向。考虑到数据非负性及其分布特征,本文采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来拟合各因素分布,其公式如下:

根据相关数据应用R语言拟合各个因素的和密度函数,如图1所示,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9年的人均GDP明显高于2000年,尾部密度函数下降较慢,表明地区差异有扩大趋势;其次,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年龄结构整体右移,且尾部呈现出明显的肥尾现象,表明地区差异也在扩大;最后就业率水平没有较大变化,其密度函数在均值附近的差异不大,表明就业率的差异拥有缩小趋势,但劳动参与率的分布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右移,反而向左偏移且差异在缩小。

结论

本文构建了人均GDP的因素分析模型,将人均GDP的构成因素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年龄结构四个指标,以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为例,选取2000年和2009年相关数据计算出了各个因素的总方差、组内方差、组间方差,并将此结果与和密度估计结果相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四个地区(珠三角、东翼、西翼、山区)的就业率与劳动参与率的差异在缩小,而人均GDP差异却在扩大,这主要是由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年龄结构的地区分布差异不断扩大引起的。因此,本文将结论一般化,推广到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并给出如下结论:

由于政策偏向以及资源的集中,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内陆地区,对优质劳动力的需求也更加旺盛,内陆地区优质劳动力自发地流向沿海地区(比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而这些地区的先天优势可能会过多地吸引省内其他地区以及省外欠发达地区的优质劳动力,按照户籍统计的地区间劳动年龄结构分布在分化,而以各地区实际从业人员数和失业人口统计的劳动力参与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力流动的规模。

由于内陆地区的优质劳动力的流出,造成实际劳动力占劳动年龄段人口规模比重下降,降低了内陆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同时引起发沿海地区实际劳动力占劳动年龄段人口规模比重的上升,从而引起地区间劳动参与率的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参与率的密度函数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表明经济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流动不均衡。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地区制定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政策时,应该把维持劳动力流动在地区之间的动态均衡放在第一位,尤其是出台内陆地区保留优质劳动力的相关政策措施,这将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会有显著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强.中国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扩大[N].中国青年报,2003-12-29

2.苏良军,王芸.中国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研究―基于“长三角”与“珠三角”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 24(12)

3.许召元,李善同.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经济学(季刊),2008,8(1)

4.谢启南,韩兆洲.统计学原理(第五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5.王斌会.R语言统计分析软件与教程[M].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漆嘉琦(1987-),女,江西宜春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研究生,研究方向:国民经济核算与管理。

篇11

[关键词]旅游外汇收入;经济增长;面板数据模型;区域差异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75-02

1 引 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旅游外汇收入不断增加,入境旅游发展的总体水平显著提高,这不仅与各地政府加大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力度有关,而且与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模式从接待型向经营型的转变有关(杨勇,2007)。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在旅游业发展上亦是如此。在关注旅游外汇收入整体增加的基础上,更应关注其在省际层面上的差异,过大的差距会导致一系列问题,这与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相悖。因此,本文将注意力集中到省际旅游外汇收入影响经济效应的差异上,阐明区域合作的重要性。

关于旅游业是否有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学术界众说纷纭。王良健(2010)对1997―2007年省际国际、国内旅游的四个指标运用异质面板协整方法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申葆嘉(2003)通过因果关系的纵向和横向梳理,不赞成随意将旅游业炒作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关于旅游经济发展的差异,国内学者也采用了各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叶护平(2005)将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泰尔指数综合应用分析了1990―2002年间我国国际旅游收入的区域差异,得出虽然区域旅游收入的相对差异逐渐缩小,但是绝对差异却呈扩大趋势。王凯等(2007)采用综合指数代替单一量值作为衡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得出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的重心地位已经形成,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具有持续性。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以上学者的研究集中在对区域旅游差异进行简单分解,仅仅分析省际或地带之间旅游业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及近年来差异的变化,较少有分析省份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本文试图使用面板数据构建计量分析模型来研究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数据既可以反映横截面差异又可以反映时间变化,能够更加清晰地表现出省际差异形成的机制,希望为入境旅游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使用了面板数据模型,优点在于:①观测值的增多,可以增加估计量的抽样精度;②面板数据可以反映个体之间的异质性,这正是我们分析省份之间差异所需要的;③面板数据建模比单界面数据建模可以获得更多的动态信息(白仲林,2008)。进行实证研究,考虑了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建立了以下计量分析模型,来研究省际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反映了各省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自发性影响对于全国平均自发水平的偏离程度(杨勇,2007)。取值较高的表示该省旅游收入影响经济的作用对外界依赖性较小且影响作用较为独立,如宁夏、青海等地。而取值较低出现负值的如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说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周边省市起到了很大的拉动作用。因此各地在发展旅游业时应注意性质上的差别,因地制宜方为良策。

3. 3 区域效应分析

为了考察区域位置对旅游业产生的不同影响,我们将30个省份按照《中国统计年鉴》划分为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分别回归得:

为正的省份,旅游业发展较为独立,印证了旅游业高发散性导致高引致作用的理论。西部地区旅游业推动经济的自发作用很强,其中一个原因是该地区省份多数拥有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相对独立。

4 结 论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入境旅游业发展迅速,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由于旅游业是一项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吴必虎,2001),各省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科技水平各不相同,因此省际旅游外汇收入对经济的贡献度差距很大。东中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区域合作是最佳方法。相邻省份应当共同协商合作,联合开发具有主题特色的旅游路线,形成旅游产业圈,即旅游经济合作为先导的区域一体化发展。

(2)对于东中西部的发展差异要给予重视。种种客观条件造成了三大地带的差距不断拉大,失衡格局会造成部分地区资源负荷超载而另一些地区资源闲置浪费,不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应当寻找适当的区域合作切入点,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加强区域联系。东部地区发挥高发散效应的优势,带动周边相对落后地区。中西地区借助外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实现旅游业健康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参考文献:

[1]杨勇. 我国省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区域经济影响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1):67-73.

[2]王良健,袁凤英,何琼峰. 基于异质面板模型的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J]. 经济地理,2010,30(2):311-316.

[3]杨梅. 我国中部地区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6(364):140-143.

[4]申葆嘉. 关于旅游带动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J]. 旅游学刊,2003,18(6):21-24.

[5]叶护平,韦燕生. 中国旅游业发展区域差异的系统分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9(3):395-398.

[6] 王凯,李华,贺曲夫. 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升级差异的空间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1),63-67.

[7]唐留雄,中国国际旅游业地域非均衡增长研究[J]. 经济问题,2003(11):69-71.

[8]陈秀琼,黄福才. 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 2006,61(12):1271-1280.

[9]陆林,余凤龙. 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 经济地理,2005,25(3):406-410.

[10]宣国富. 中国入境旅游规模结构的省际差异及影响因素[J]. 经济地理,2012,32(11):156-161.

篇12

【关键词】区域供水;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节约资源;区域协调发展;水资源配置;综合效益

0 引言

区域供水相当于在区域范围内将一个个小的供水系统连成一个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使其运行灵活,管理集中,避免了重复投资,实现供水设施共享,形成规模效应,提高了供水效益和可靠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供水方式必将成为供水系统的发展趋势。

1 需水量预测

区域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广、供水量大,投资巨大,若总供水量预测过高,则会造成投资浪费,在规划年限内无法回收资金,过低则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准确的水量预测是区域供水规划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水源、水厂及管网的规划和工程投资、扩建情况,对于区域内城镇的发展性质和规模也有一定影响。各个地方的用水量随城镇的性质、产业结构、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给排水设备条件、人口(包括常住和流动人口)及居民生活习惯等有很大不同,不可简单套用《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等规范。

一般城市供水系统统一供给的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用水、公共设施用水及其他用水量的总和,不包括工业自备水源用水、农业用水及航道用水等。

① 一般乡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给排水设备完善程度一般较低,生活用水量标准也应相应降低,但是另一方面,乡镇的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趋势,生活用水需求必然随之增加,因此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确定乡镇用水定额,应根据经济水平、居住条件及发展规模来选取适当的最高用水量标准。

②工业用水在城市给水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用水量随门类不同、工艺选择、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及工业重复利用率的不同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工业生产用水可通过单位工业产值或增加值用水量、单位面积工业用水量、单位产品产量用水量和历年工业用水量增长率来预测,但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节水工作的开展,工业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各工业用水量定额均有较大幅度下降的趋势,工业用水量并不是按固定的比率增加,因此不宜简单的采用这些方法,对工业企业用水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获得可靠的资料时十分重要的。另外,不同区域的乡镇、农村的企业类型不同,且大都属于正在发展中的、小规模的企业,具有规模小,循环用水率低,设备、工艺相对落后等特点,在计算工业生产用水时不可生搬硬套大城市的用水指标,规划时根据以往工业用水资料,并考虑产业发展情况,合理选择用水指标,并考虑逐年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③ 一般乡镇、农村的公共建筑及设施较少,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比例也较大、中城市少,因此这部分用水量指标可适当降低;乡镇绿化用地一般仅包含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面积不是很大,且其道路喷洒频率不高,因此在规划时可取适当的比例(例,占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进行估算。未预计及管网漏失水量可按上述城镇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量、市政设施用水及农村用水量的总和的 15%~25%计。

2 供水范围的划分

区域供水范围的划分首先应确定区域供水工程的规划范围,在此基础上根据用水片区的分布划分水厂供水片区。

一个城市供水工程供水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但是区域供水是拓展了一个城市供水规划的范围,最经济合理的方案可能包含不同的行政区范围,要慎重规划。例如,当某城市的区域供水工程水源地在城市规划区以外时,水源地和输水管线应纳入区域供水工程规划范围,还要考虑输水管线沿途的城镇是否需要由同一水源供水。另外,基于区域供水的规模经济效应,区域供水的供水范围不一定是越大越好,要遵循科学、经济的原则。

3 区域供水形式的选择

区域供水根据城镇分布形式、输送水的种类、管网布置及供水区域大小可分为多种形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组合。对于改扩建工程,要充分利用原有供水设施,提高供水普及率,不仅可以节约投资,降低供水成本,还可实现区域供水设施互补共享。由水源的类型、数目及距用水区的远近决定输送原水还是输送清水;根据区域内城镇群的分布形式和原有管网的现状,决定区域供水配水管网的走向;对区域内原有分散供水的水厂、增压泵站及水塔等设施要综合分析,以就近取水、净水为原则,以大型城镇水厂为主,改造保留少量乡镇水厂,可以继续作为水处理厂,可作为配水厂,也可作为加压站、二次消毒站点或应急时备用供水设施,不仅易于提高区域中心水厂管理技术水平,还可有效降低水厂出水扬程,降低能耗。

4 管网建设

区域供水规划层面的管网一般仅考虑输水管渠及主要配水干管,较之于城市分散的供水管网,区域供水系统具有长距离输水的特点,供水范围广,管道工程量大,建设投资大,电耗高,必须进行管线的优化布置,在管线定向、管材选择及管道施工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多方案的分析比较。

长距离输水应深入进行管线实地勘察和线路方案的优化比选,对不同输水方式、管道根数按不同工况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选择可靠安全的运行系统。输配水管网应在供水区域范围内均匀分布,以满足所有用户对水量、水压的要求,并考虑分期建设。输配水干管一般按规划道路定线,兼顾施工、维修的方便,尽量做到线路简短,尽量经过用水量大的片区。相邻片区之间的输配水管应互备互联,以防某片发生突发事故时,可以按调度进行应急供水。

管材选择对供水质量、工程造价和供水安全的影响很大,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输配水管道主要有塑料管(PE)、钢管(SP)、球墨铸铁管(DIP)、玻璃钢管(RPMP)、预应力钢砼管(PCP)等。不同的管材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管材除要考虑其管道特性、防腐、施工条件外,还要考虑其价格、管理经验、市场供应情况等,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后决定。管道施工要尽量降低管道埋设深度、节约土方工程和地下设施费用。

5 供水安全保障体系

区域供水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从水源取水到水厂净水处理,再到水厂向用户的输配水,各个环节都存在着较分散供水大的安全隐患。区域供水是集中取水,服务人口多,取水量大,要合理选择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和取水量,且水源一旦受到威胁则会造成水量、水质不安全的双重威胁,从而增加了水源选择和保护工作的难度,不仅要防治水源污染,更要建立健全的水源地水质监测体系,尤其是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质预警预报和应急监测系统。

6 管理体制及水价

区域供水的施工和管理上的规模经济效益需在较长时期内显现出来,初期的制水成本可能较高,相应的提高了水价,超出用户的承受范围,政府可对一定范围的用户进行补贴,另外,实行成本价和超额用水水价区别对待、足额收取的政策,同时可加强用户的节水意识。在综合考虑制水成本、合理利润及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平稳推动水价改革,逐步形成合理水价体系。

7 结束语

总之,区域供水作为供水系统的一种高级形式,有利于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基础设施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正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点――轴系统

0 引言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将运输、加工、仓储、配送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复合型的服务产业,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等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有着强大的物流业的支撑。同时,一个地区经济的大发展也为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物流与经济的发展相依存、相促进并且相互制约。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物流与经济发展两者的关系上做了很多研究,Kisperska-Moron与Danuta通过研究波兰在经济转型时期的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得出,物流对于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Maciulis从两方面分析了物流对于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策略以利于二者协调发展。张群和程肖冰认为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而物流业的发展也反过来改变了经济的增长方式,二者相互影响促进制约。本文将着重从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方面展开介绍。

1 区域物流介绍

1.1区域物流内涵

区域物流指的是在区域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的物流活动,是相对于国际物流而言的。其一般含义是在一定范围的区域地理环境中,将一大中型城市作为中心,以区域经济范围和规模作基础,综合考虑物流辐射有效范围,把这一区域内外的各种类型的物品在供应地和接收之间地进行有效便捷的实体流动。依据区域物流的基础设施条件,实现多种运输方式和物流节点的有机衔接,并将各物流基本活动有机地集成于一体,以服务于该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高这一区域物流活动的效率和水平,扩大物流活动的范围和规模,辐射其他的区域,从而实现本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

1.2 区域物流发展基础

区域物流发展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的供给能力、流量、流量控制能力、协调性、销售能力、销售收入能力、反馈服务等,对于某些具有特性化及个性化的区域物流,其发展基础还包括了保密工作服务等方面。区域物流的需求、供给、价格,三者包含在区域物流发展的自我限制机制中,代表了区域物流的价格对于物流需求和供给的调节作用。随着经济的一体化以及产业经济的逐步的发展,区域物流的基础系统也将会越来越完善。

1.3内蒙古地区区域物流发展状况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北与俄罗斯、蒙古相接壤,横跨西北、东北、华北三个地区。自治区一度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依靠资源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形成了化工、能源、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六大特色产业。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带动下,物流业迅猛发展,物流总量持续扩大,同时促进了内蒙古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一五期间物流业发展迅速。2010年,全区货物运输量达到15亿吨,年均增长15.5%。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4800.7亿吨公里,年均增长2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76亿元,年均增长14%。其中商业、贸易流通等服务行业的大繁荣与活跃,物流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一个作用。规划还指出要在“十二五” 期间要实现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2%以上,城镇居民和农牧民人均收入均达到年增长 12%;预计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达32 亿吨,货物周转量达11 950 亿吨公里,分别实现 16%和 20%的年均增长速度;交通、邮政业和仓储增加值达到 1 800 亿元,实现年均增长 15%。这表现出了内蒙古政府对于物流业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其重要性。

2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促进机理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分工也在逐步细化,经济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协调的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一个具有着强大流通能力的地区或者国家则会成为主导着经济的主体。物流产业,作为构成社会流通力的一个产业,不仅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基础作用,并且会影响和制约整个区域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带来稳健的提高,二者相互作用,协同发展。具体表现如图1:

图1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图

本文主要讲述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

2.1降低运营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从而优化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结构稳定、运作高效的某个区域物流网络形成时,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该区域内物流运行的商务成本以及交易成本,提高整个区域经济的运行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而且可以驱动区域内部的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的资源要素之间的流动与整合,从而使得区域经济比较优势提高,经济水平提高。

2.2促进了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优化了产业结构,丰富了产业形态

现代物流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服务产业,几乎包含了国民经济中所有的生产领域及部门,加快了区域内资金流、商务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集聚。而且同时,物流中的区域信息网络对于经济有着的协调和管理的功能,依托该功能可以改变产业发展的各种结构,包括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资产结构,从而可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更高级化,这表明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促进作用。比如区域物流的发展能够相应地促进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新工艺、物流系统业和新技术等的大发展,还会诱导新装备、新原料、新能源、新工具等的出现,从而提高物流活动的运行效率,促进产业的优化。

3 区域物流网络的“点―轴”效应起推动作用

区域物流网络由一些点和轴组成,符合“点―轴系统”理论。该理论是由我国经济学家陆大道先生根据T.Hagerstrand的空间扩散理论、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以及Francois 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为基础而提出的。此处,“点”指的是各级物流中心,而“轴”指的是由通信、交通干线相连接而形成的“基础设施束”。各经济要素在“点”上聚集,并联系在一起形成“轴”。轴线上聚集的各种经济设施,通过信息、产品、金融、技术、人员等对附近的区域产生扩散的作用。当这些扩散的物质要素、非物质要素与生产力要素相结合时,就会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物流目前就基本形成了东西部两个区域性物流网络,依据点轴理论,可得知,包头市为西部地区的物流发展中心,通辽市为东部地区的物流发展中心,这两个城市作为主要的发展点,以各自的辐射半径发挥了作用,从而带动了内蒙古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此外,内蒙古地区与蒙古国、俄罗斯等国相邻,以阿尔山、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等口岸作为发展轴,物流依据东西部的两个主要发展点不断地向外扩张,进一步促进了口岸物流的大发展,形成了“两区两带”的发展格局,促进了内蒙古地区内部以及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3 结语

本文从区域物流的内涵,发展基础讲起,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分析了区域物流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机理,得出了以下结论:区域物流的发展降低了运营成本,扩大规模效应,从而优化了区域经济的增长模式;同时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了产业结构,并且丰富了产业形态;此外,区域物流网络的“点―轴”效应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因而,应该大力发展区域物流业,加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同时注重对专业人才素质的培养,协调好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以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Kisperska-Moron D.Logistics change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in Polish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1994,35(1/3):23-28

[2]Maciulis A,The impact of transpor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national economy.Transport,2009,24(2):93-99.

[3]张群,程肖冰. 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J].统计与决策,2005年(23):97-98.

[4]“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

[5]王新桥. 浅析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物流商论,2012(4):153-158.

[6]韦大宇. 区域物流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作用探析[J] .区域经济,2013(9):44,61-62.

[7]朱坤萍.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J]. 河北学刊,2007,27(2):168-170.

[8]徐泽蕊,汤晓丹. 基于PEST - SWOT法的内蒙古物流业发展战略[J]. 物流科技, 2014(4):66-68.

[9]娜仁图雅,魏晶国,李文豪. 区域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物流科技,2012(8):40-43.

[10]林海英.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内蒙古物流中心空间等级划分[J].物流科技,2014(10):17-19

作者简介:

篇14

关键词:区域物流;区域经济;区域物流能力

0引言

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区域间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断涌现,使物流活动变得日益频繁。如何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已成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涉及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信息平台以及物流政策平台的规划和建设[1]。而区域物流能力的提升必须以区域物流需求为导向,以满足区域经济当前以及未来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特别是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1区域物流能力概述

1.1物流能力的涵义

物流能力是指某特定的物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也可以简单地把物流能力理解为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2]。物流能力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物流能力指物流设施设备或物流系统的容量或能力;广义的物流能力是指企业的物流运作能力,它反映了组织的综合物流功能水平[3]。

1.2区域物流能力

区域物流以及区域物流能力二者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4]。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运输和集散一体化的过程,目的是运用区域概念和战略的手法解决有关大范围物流的各种主要问题,实现区域物流的最佳化。

区域物流能力则是指区域范围内的物流部门为本辖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物流支撑和服务的能力[5]。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区域物流能力有两个方面属性,一是区域物流的需求能力,一是区域物流服务的供给能力。物流需求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的规模和结构,区域物流需求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6]。

1.3区域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

从企业的角度提出物流能力既包含了企业物流设施设备生产能力等静态能力,也包含了企业管理与经营物流的动态能力,以及企业对上述二者协调运作的综合控制能力[2]。供应链环境下的物流能力是由物流要素能力和物流运作能力综合而成的[7]。区域物流是众多微观物流作业、企业物流在区域空间领域的反映,更强调系统整体性运作。站在区域范围的高度,区域物流能力是由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物流企业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协调能力构成。

1.3.1区域物流要素能力

区域物流要素能力是指区域物流体系中的各种资源,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技术以及物流设备等。

(1)物流基础设施

物流基础设施是为服务供应链整体功能和具体环节,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需要,具有综合或单一功能的场所或组织的总称,由各类物流通道和结点的有机结合配置而成[8]。

(2)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通过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来实现对物流企业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与高效利用,加速了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方式的变革,在物流管理决策、管理组织结构、物流业务运作方式等方面起到了重大的改革和促进作用。

(3)物流设备

物流设备则指物流园区、物流中心以及各物流企业内部的各种运输工具、装卸搬运机械、自动化作业设备、流体加工设备、信息处理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在区域物流中,存在着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作业,物流设备的兼容度、标准化也成为提供区域物流能力的重要方面。

1.3.2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

区域物流服务的提供最终落实在具体的物流企业、物流结点及供应链上。因此区域物流能力还体现于区域内物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服务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是指物流服务提供者在区域物流要素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管理思想、技术和方法,采用物流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手段,优化配置物流资源,为区域物流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各种类型的运输、仓库和堆场储存能力、服务网络、技术和服务水平、对客户需求的满足程度等体现。1.3.3区域物流协调能力

区域物流协调能力就是指对区域物流要素能力、区域物流经营服务能力,以及物流发展环境进行协调,以追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协调企业物流与区域物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其包括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物流信息平台规划、物流政策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等。

2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研究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互相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产生并发展的源动力。

2.1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基于增长极理论的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的核心是重点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物流资源进行配置。对区域物流增长极的选择一般依据区域物流现状,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或者物流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发展潜力较高的地区。根据条件的优先在区域物流增长极中规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重点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等大型物流结点以及主干通道和次干通道,构筑起一个主次分明、重点明确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并借助物流增长极的极化和扩散效应来推动区域物流业的一体化和现代化。

2.2区域物流能力与交通投资的关系

随着交通行业投资I的增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E呈现下降趋势;物流能力投资弹性随时间t呈下降趋势;物流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交通行业投资的增长,建设现代物流系统是提高综合物流能力的根本途径[4]。区域物流基础设施是区域物流能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区域物流能力的发挥以及提高不仅仅只依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在物流投资弹性随交通投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的前提下,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家宏观经济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战略、区域所在区位的综合交通网络、区域物流信息化水平、区域物流基础设施现状,在对区域物流需求的进行分析预测的基础上对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进行规划,充分整合区域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并对需要建设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立项投资。

2.3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物流需求的关系

区域物流需求是指区域内或区域外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物流相关活动。它是一种派生需求,主要来自于当地工商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如果只强调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物流业的发展也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同时,一个区域的协调发展离不开该区域内物流服务支持。对于物流需求的分析,主要基于城市的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预测。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与调整,将直接影响物流需求的分布状况及需求类型,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将直接影响区域物流需求量的大小。而物流需求的类型、规模以及分布将是影响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因素。只有把握了物流需求特征才能保证物流基础设施规划的质量,才能保证区域物流能力的充分发挥。

3结论

通过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关系的分析,可以得出区域物流能力的规划和建设应适应、适当超前于区域经济发展,从而起到促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而不至出现资源浪费。然而目前对于物流能力研究还不够系统深入,关于物流能力的概念,物流能力的构成要素、度量方法、评价指标等都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对物流能力的研究范围也仅限于企业层面和供应链层面,未能从更高层面进行协调。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能造成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预测的偏差,而导致区域物流能力和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它急需做进一步定量研究。

参考文献:

[1]徐青青.现代区域协同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2]马士华,孟庆鑫.供应链物流能力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5(3):301-307.

[3]马士华,申文.企业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研究[J].物流技术,2005(4):5-8.

[4]谭清美,冯凌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王岳峰,刘伟.对区域物流能力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物流科技,2006(11):77-79.

[6]闫秀霞,孙林岩.区域物流能力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区域经济,2005(3):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