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风险投资技巧范文

风险投资技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21:2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风险投资技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风险投资技巧

篇1

第一,白癜风就是白斑,但是白斑不一定就是白癜风,白癜风初期时白斑的脱色程度轻,而且与周围正常皮肤的分界模糊不清,这种情况如发生在皮肤较白的人身上,常难及时做处诊断,细观察一下白斑表面是否光滑无皮屑,白斑呈淡白色或乳白色,如果边界模糊不清或朝正常皮肤扩散的话,有可能是白癜风。

第二,白癜风常表现主要有以下症状:1、多无痒感,即使有也是很轻微。2、脱色斑数目少,一般仅1-2片,而且大多出现在暴露部位的皮肤上。3、除色素脱失外,脱色斑处的皮肤与周围皮肤一样,没有痒症,脱屑或萎缩等变化。4、在无其他皮肤病时应首先考虑早期白癜风。

第三,白癜风是因为黑色素细胞再生功能降低,导致的皮肤黑色素减少,降低抵挡外界因素的影响,故而导致了白癜风的症状发生。白癜风的出现对于患者的皮肤的有很大的损害,这也是一大白癜风的危害表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一、投资本金具有美国联邦政府85%担保及固定资产15%担保的双重保护。

“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是美国移民局(USCIS)指定的官方EB-5投资移民地区中心,接受全世界符合资格的EB-5投资。地区中心以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504贷款及其它商业贷款方式将投资组成贷款中50%部分借贷给加州的中小企业并创造符合EB-5要求的就业,为投资人提供申请美国长期居留权的机会。选择该项目的EB-5申请人投资的50万美金中,美国联邦政府担保投资额的85%,另外15%通过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获得担保。简单来讲,该项目获得担保的理论和实物佐证包括一项联邦法案、一则新闻通告、一份还款担保书及一份产权抵押文书。

首先,2009年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经济复苏法案》正式确立了联邦预算7870亿计划中30亿资金用于中小企业504贷款中第一抵押借贷方的贷款群担保;2009年10月28日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了一则正式新闻通告,确定504贷款中第一抵押借贷方提供的资金通过504贷款群获得中小企业管理局担保承担80%贷款额风险及贷款群管理方担保承担5%贷款额风险,另外15%贷款额风险由第一抵押借贷方需自行承担。通过上述“经济复苏法案”的规定及SBA的新闻通告,我们能够清楚地确定这样一个事实,只要通过SBA的504贷款项目将一项贷款中的50%贷款额放贷给美国中小企业,放贷方就具有政府85%的无偿直接担保,无论放贷方是金融机构或是民间资本,因此,当EB-5的申请人和“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组成一个有限合伙企业,以一个民营借贷机构的身份将50%的贷款额(50万美金)借贷给一家或两家美国中小企业,并且将此贷款放入一个504贷款群,作为全额出资的EB-5申请人就具有政府85%的担保。在这个层面上的担保不是联邦政府对于EB-5项目的直接担保,而是联邦政府透过对504贷款的担保从而间接为504贷款的实际放贷方即EB-5投资人进行的第三方担保,因此这种担保并没有背离EB-5项目强调的一定要保留投资风险的要求,也没有违背移民法中联邦政府没有对EB-5移民项目做出担保的规定。

其次,美国中小企业504贷款是借贷给符合资格的中小企业用来购置商业经营所需固定资产的一种购物贷款。一般而言,贷款的总额是由所购买的固定资产的商业价值决定的,放贷方必须根据有执照的商业估值公司提供的估价报告确定放贷总额。贷款总额中的40%来源于政府安排的二级市场,由CDC发展公司)负责融资借出,代表美国联邦政府的参与。贷款中50%来自银行或贷款机构,“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正是这50%的出资方。贷款最后的10%是借贷企业所付的首批付款。贷款交割日,不同来源的所有贷款款额一次割给固定资产的卖方,企业得到固定资产并开始按照贷款协议逐步还贷,放贷的银行或贷款机构则得到企业签署的贷款协议和固定资产的抵押文书。这样,在贷款交割后,购买的固定资产便成为企业放在银行或贷款机构的借贷抵押。如果企业迟付或止付应还贷款,银行或贷款机构有权没收并拍卖企业已经购买下的固定资产并通过债务清偿找回贷款损失。贷款50%的出资方(“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在清偿顺序上拥有第一优先权,因此作为“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的实际出资者即EB-5投资人拥有第一优先权,当企业破产或无法如期如数还贷时,EB-5投资人可通过“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的委任律师对固定资产进行拍卖,从而获得50万本金中不被联邦政府担保的15%,即7,5万美金。上述对于EB-5投资人本金的15%即7,5万美金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担保的理论最终由固定资产卖方提供抵押给EB-5投资人的固定资产产权证书为证。

二、504贷款对就业的要求和移民局就业指标的弹性要求易化了有条件绿卡向无条件绿卡的转换。

鉴于EB-5投资移民并不是一次性拿永久绿卡的特殊性,除了投资后本金能否全额收回的风险,2年后能否顺利转身份是投资人更加关注的要素。根据移民局对去除条件的要求,申请转身份时考核的两个重点是在EB-5投资人持有条件绿卡期间,投资人投资的50万美金是否没有从美国本土撤资,是否已经或在未来合理的时间内在美国创造“总共”10个全职就业机会。“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项目在这两点上具有不同于以往传统EB-5项目的特殊优势,有更多的确定性和安全性。

第一,“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项目中投资人贷出的50万美金因为直接购买了贷款企业所需的固定资产使得资金固化成为“购物贷款”,书面凭证和抵押文书在数,资金没有失控的问题,无论接待企业或项目管理方都无法作用资金。因此50万美金的持续投资非常容易达到考核要求。此外这样的设计不仅杜绝了资金不在规定位置从而被而具有无法被他人挪用它处的优势,也规避了万一资金被挪用后的投资失败,拿不回本金的风险。

第二,移民局要求的10个总共就业机会中“总共”意味着10个职位不仅包括获得贷款企业创造的直接就业,还可以包括通过经济计量模型计算并已被移民局认可的间接就业和衍生就业机会。在加利佛尼亚州,已经获得移民局许可的企业大多只需要创造3到7个直接就业就可以满足10个总共就业的要求。根据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要求,获得504贷款的企业每接受6.5万美金贷款必须能够创造至少一个直接就业机会,因此对于放贷金额为总共90万美金(EB-5投资人的50万美金,美国政府的40万美金)的贷款来说,一个接受504贷款的企业至少能创造13.8个直接就业,若用移民局已经认可的行业就业参数计算,通过504贷款审核的企业能够创造的总共就业名额至少为20多人,这表明SBA对于申请504贷款企业的创造就业要求远远高于移民局对于EB-5项目的就业要求,因此从贷款企业的筛选阶段就更大程度的规避了企业将来无法满足就业的风险。

第三,美国移民局2009年6月17日的备忘录规定,外国投资人在解除有条件身份申请合法永久居民身份时,必须 证明“外国投资人的资金已经创造了或在未来的合理时间内创造移民局要求的就业人数”。此项规定明确表明移民局已经采用弹性标准界定就业要求达标与否,也即申请转身份时完成10个总共就业机会固然是最好,如若没有,移民局也不会一刀切否决申请,而是只要申请人提出未来合理时间内完成就业名额的计划,移民局也会予以批准。

三、严格的504贷款审批程序和规范透明的金融借贷操作规避了贷款的暗箱操作。

作为504贷款的第二放贷方,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代表联邦政府对申请504贷款的企业进行严格审核,只有具备企业扩张要求,盈利稳定并保证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有增加雇员需要,信用良好,有足够还贷能力的企业才符合获得贷款的资格。申请贷款企业必须填好504贷款申请表(1244表),并按照要求提供所有公司财务,税务,信用等方面的证明,有时还必须提供企业主个人的资产和信用证明,由代表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非营利认证发展公司(“CDC”)来根据中小企业管理局规定的504贷款审批要求审理申请,最后由SBA审批确定CDC审核的企业是否获准获批504贷款。因此,通俗来讲,就是EB-5投资人用多余美国政府10%的资金而无偿享受美国政府严格审核贷款企业的成果,从而从贷款初期就将资金还本和就业要求的风险降到最低点。此外,“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具有美国金融借贷执照,接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全程严格按照美国金融管理局的借贷程序。因此,“美国就业发展借贷中心”项目不仅接受移民局的审核、由中小企业管理局直接负责贷款企业审批,还接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既符合EB-5项目要求,同时也严格遵循金融借贷规则,是一项巧妙利用美国联邦法案和金融贷款方案规避投资风险的EB-5项目。

篇3

今晚我很高兴能到人民大学进行这个关于国际风险投资发展趋势的演讲。我演讲的主题是“国际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

是什么驱使投资者投资不同的领域,比如房地产、股票、债券以及其他的许多风险投资?为什么他们选择在美国或者在欧洲等不同地区进行投资?为什么他们应该来或者不应该来投资?他们应该来中国投资吗?有些人从全球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将引导大家纵览风险投资企业的发展历程,并对各国的风险投资情况进行一个国际性比较。

我先提一个问题:“什么是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核心是什么?什么是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我想先听听你们的回答。

“我认为风险投资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一位女同学回答道。

“这是其中的一个答案。我每次在中国或者在亚洲国家问这个问题,得到的90%的答案是‘投资、投资,回报、回报’。但对我而言其真正的原理是完全不同的。纯粹的风险投资是关于成长型企业的建立,是在中国的国内市场或从一个全球的范围建立盈利性的企业,最终获得可喜的与其高风险相对应的高回报。而风险资本只是使这些企业开始运作的前提条件,一旦风险投资企业建立起来,就要考虑其它各方面的因素。

风险资本的产生源自五个方面因素:分别是经济环境(包括人才、技术、货币稳定性、基础设施、政治稳定、竞争力、创造力和经营成本)、财政因素(包括一般税收原则、税收激励、国际税收协定)、文化因素(包括教育水平、权益资本所有权、风险厌恶程度、合作行为)、法律制度因素(包括投资来源、资金结构、劳动法、专利权、股票和期权、破产法、退出途径等)以及中介机构(例如银行、人、有关专家、律师、会计师等)。也就是说,一些外部因素会影响风险投资的运作,但是政府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就是财政政策和法制环境在起作用。我们再看看整体经济环境,意味着你即使拥有很多钱,但如果纳斯达克指数暴跌,也就是如果经济环境很糟,那么风险投资也很可能失败。社会对风险的接受程度也是很重要的。我举日本为例。日本是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之一,但它的风险投资运作情况真的非常糟糕,所占比例非常之小。为什么会这样?有两三个原因可以解释。第一个原因是日本人非常厌恶风险,因为他们很爱面子,对风险的接受能力小。第二个原因是如果一个日本人生意失败,或者没有通过大学入学考试,将对他们的余生产生不利的影响。而风险投资意味着要冒很高的风险,要非常“勇敢”。其他方面是关于教育与培训,

这五个因素围绕风险投资的主要方面,它们之间也相辅相成。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同时完美地满足这几个因素,即使满足了这些因素,一些国家的风险投资取得了很高的收益,而另一些国家的汇报率则非常低。

我们知道在中国有一些大的问题,比如在中国没有“纳斯达克”(即中国真正意义的中小企业板块市场),存在一些对于国际投资进出的法制障碍,这些结构性问题的存在,因此我不打算讲风险投资在中国的运作,而我在这里要阐述的是风险投资如何在最佳的经济、最好的环境中运行的。

主要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投资者——国际风险投资流量与绩效;二、风险投资企业——国际化与技术;三、风险投资家——国际化挑战;四、机会与展望——马丁的水晶球模型。

首先,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对风险投资的成长会产生有利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欧洲大陆、英国、美国和日本2003年至今的各年经济增长率,印度的平均增长率为5%,而中国高达8~9%,在部分沿海地区甚至达到了12~16%。投资者首先考虑的就是GDP。我们来展望一些未来20~40年世界各国的GDP增长情况。到2050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排在全球第一位,美国第二,印度第三,日本第四,巴西第五,俄罗斯第六,这意味着今天的G6集团中将来只有两个国家能够继续处在经济前六强中,它们是美国和日本。其他几个经济强国将被新兴的国家所替代。记住,投资者总是在寻找哪里是成长型的市场。中国的GDP将从现在起任一时刻超过英国,在2008年左右超过德国,2015年超过日本,一切顺利的话,将在2040年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印度、巴西、俄罗斯这些国家也将在2040年左右超过现在的G6集团其他成员。因此到2050年世界经济将有一个大的转变。如果我是投资者,我将寻找每一个经济增长的角落。

第二,如果经济增长速度良好,许多企业都能获得利润。在2001年世界经济突然陷入低谷,企业利润为负,投资者没有钱,就不能购买机器设备,不能购买股票,不能对成长型的新兴企业进行投资,所以原始资本对于风险投资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start-ups来说。在美国,如果一个企业有很好的业绩,获得高额的利润,该公司的市场价值就会急剧上升,也就是公司的每股收益上升。这意味着该公司有钱进行投资。比如他们把钱投资于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总之记住:强大的经济—高额的利润产生了高的企业市场价值,从而刺激资本支出。这对于成长型企业是非常有帮助的。

接着我们来看私人权益资本投资。在过去的25年中,美国有一个非常成熟的资本市场,这正是中国所缺少的。筹集的私人权益资本约有70%用于buy-out收购企业,上世纪90年代共有5500亿美元的私人权益资本,而80年代只有700亿美元。过去10年里,大约2500个基金共筹集到超过1万亿美元的资金。在达到2000年的最高水平后,无论是收购还是风险投资,资金筹集水平又回落到96-97年的水平。

记住,美国有着50年的企业收购的经验,而欧洲进行企业收购的历史较短,亚洲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看到,2003年,美国筹集到的所有资本中,有86%是在美国国内筹集到的,14%来源于国外(其中,来自欧洲的占9.1%,亚洲3.2%,其他地区1.9%)。欧洲筹集到的资本有72%来自欧洲境内,28%来自欧洲以外国家和地区(其中22.1%来自美国)。来自欧洲的资金大部分也是用于欧洲境内,不是进行风险投资,而是用于企业收购。因此欧洲的风险投资企业并没有很好的业绩。有趣的是,以色列有90%的资本来自国外,主要是美国,占55%,来自亚洲的在上升,占20%,来自欧洲的占15%。这些资本主要投资于技术部门,因为以色列以其强劲的技术水平而闻名。亚洲有63%的资本来自亚洲内部,37%来自亚洲以外,主要是美国。

许多机构投资者(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一些大银行等)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股票、债券,较少投资于私人权益资本。私人权益资本的全球分布情况是:美国始终所占比例最大,2003年占到了全部资本投资的7.8%,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欧洲从1999年的2.5%开始,到2001年的3.6%,再到2003年的4.0%,其增长趋势显而易见。我们预计到2005年底这一比例美国为8.2%,欧洲达4.5%。亚洲用于私人权益投资的比重小的很,比如日本资本充足,但多亿养老基金的形式存在。

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很需要资金。因为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中人”的养老负担大大加重。因此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寻找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美国的风险投资和企业收购都占较大比例,而欧洲的企业收购占大部分,风险投资则比例较小。在公开市场上,无论是房地产投资、固定收益证券投资还是股票投资,每种投资最高25%的收益并不比其最低25%的收益高出多少。但是在私人市场上,无论是企业收购还是风险投资,其最高25%的收益远远高出最低25%的收益。有如此大区别的原因是:在公开市场上,信息容易获得,投资者能进行很好的分析,而在私人权益市场上,投资者要进行的是建立风险企业,一切从零开始,三、五个合伙人进行长达几年的合作。在这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来把企业做得更好,每个投资者都想获得最高25%的收益。

我们再来看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在中国,没有纳斯达克,没有二板市场。而在欧洲,把所有的技术板块的股票加总起来,其规模还不到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份额的一半。问题在于,欧洲市场缺乏专业人员,没有技术基础,他们不了解市场的活跃程度,我记得4年来在瑞士只有17支股票上市。亚洲也有类似的问题。我认为,欧洲要有一个纳斯达克,美洲有一个,亚洲有一个,这三个纳斯达克市场要有相同的透明度,相同的上市要求,从而吸引国际投资者。我相信今后几年里,唯一能够有自己独立的纳斯达克市场的国家就是中国。因为中国跟美国一样有足够大的市场,允许强大的跨国公司和一些新兴的企业进入,但这需要几年的时间。建立这样的市场需要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中国要想吸引众多的国际资本,必须要建立一个国际通行的市场标准而不是其自身的标准。欧洲和亚洲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了一个退出途径。但如果公开市场选择有限,则另外有一个退出机制就是被其他企业兼并。如果只有一个退出途径,没有竞争,这意味着市场价值和股票价格就会很低。但股票市场和兼并这两个途径并存,就会有竞争,就能推动风险企业的价值上升。由于中国没有纳斯达克,中国的地方风险投资企业在竞争上就处在劣势。因此其解决办法就是对欧洲和亚洲的成长型股票市场进行合并成立纳斯达克板块。

接下来,这几张图表把美国与欧洲的IPO以及M&A的情况做了一些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市场的波动性较强,而欧洲市场则表现的相对平稳。

我们再来看风险投资在过去十几二十年发生了几个大的变化:一是高科技企业更加全球化,它们主要集中在无线电、半导体、电子通信、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等领域。你可以在中国建立,然后在欧洲或者美国上市退出,这无关紧要,因为全球的标准是统一的。另一个变化是技术的流动性,资金的流动性,也就是过去10年里资金的流动更加全球化。第三个变化是人口的流动性增强。比如有很多中国人与印度人到美国留学、工作,获得了很多技术、营销、管理方面的经验,再回国创业,推动经济增长,这种力量是很强大的。当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时,决定企业成败的不是技术,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非常准确的消费者行为分析和定价策略等营销行为。这正是中国的中小型技术企业所要做的。

中国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大多是在当地融资,这不是不可以,但如果它们走出中国到世界各地融资,则企业的规模和收益都能够翻番。而到国外融资最成功的要数以色列了。以色列是一个小国,人口只有600万,但以色列技术十分先进,也是仅次于美国和加拿大在美国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国家。原因之一是以色列没有国内市场,那些企业在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目标定位于要国际化,与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大公司竞争。

一般来说成立5至10人组成的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非正式的投资,主要来自家庭、朋友与政府的支持,这部分占到了92%;另一部分则是正式的风险资本投资,只占8%左右。但是以色列的风险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达到35%这么高,而中国则是另一个极端,风险资本只占0.8%。

对于前景良好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风险投资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R&D上进行较多投资的企业,其回报将比一般企业高出2至3倍。而且小企业更灵活,发展也更迅速。

这里有一份2004年各国风险投资总量的数据,美国212亿美元,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紧接着的是加拿大、以色列和英国,中国以12.7亿美元排在第五,而在四五年前中国的风险投资排在很后面。我的预测是,在未来两年内,中国的风险投资规模将超过英国、以色列甚至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二。但这不意味着日本和欧洲在技术上不先进,只是融资结构和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不同。比如欧洲人福利好,不喜欢冒险搞风险投资。

还有一份2004年风险资本全球直接投资流量的数据。美国87%的风险资本投资于本国的新兴成长型中小企业,13%投向欧洲、以色列等地;欧洲有25%投向境外,以色列14%,亚洲26%。为什么亚洲投资海外的比例这么高?一个原因是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国家是美国,因为其利润很高。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于美国的风险企业,可以学习美国风险投资企业是如何运作的。

再来比较一下美国、欧洲、以色列的风险投资合作情况。美国风险企业平均87%投资者来自本国,10.4%来自欧洲;欧洲的风险企业也有87%的投资者是来自境内,12.9%来自美国;而以色列风险企业的投资者来自美国与欧洲的分别占到26%和15%左右,使得这些企业易于国际化发展。这给中国的一个启示是:如果中国的风险投资企业不试图与美国、欧洲和以色列的投资者合作,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很艰难的。

要想走向世界,风险企业面临许多两难选择。它们遇到的问题有:本企业只在当地或者国内发展,还是向另一国家或者全球化进军?如果选择国际化战略,是在企业发展的初创期或者早期,还是选择在后期或者平衡阶段?是选择单一的部门发展还是多元化发展?是雇佣当地的员工还是本国自己的人员?是采用单一投资者还是辛迪加策略?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总之,把前景良好的风险企业引向国际需要更多的时间、更强的管理能力、更多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更大的成本来进行。

风险投资要获得成功传统上需要的三大因素是:丰富的操作经验、实体因素相似、地域经验。而在全球环境下风险企业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一些新的条件,即建立全球性关系网。首先要对文化差异非常敏感,还需要更紧密的国际性执行网络和认知网络。当然,成功的风险投资最重要的因素还是人力资本。那么风险投资家必须具备的能力有哪些?第一,善于倾听;第二,招募顶级管理人员的能力;第三,优秀的分析技巧;接下来是深谙指导、咨询和建议;沟通技巧;战略计划;劝说技巧;企业家关系网;团队精神;特定的产业知识;获得融资的能力;营销技巧;技术;金融知识;会计知识;等等。

风险投资能给企业带来哪些价值增值呢?对来自美国、欧洲大陆、英国和以色列的350个初创的初创成长型企业的调查表明,战略发展排在第一位。此外还能在吸引顾客、引进战略联盟、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方面获得很大好处。

在美国,风险资本投向高科技企业在2000年达到顶点(7350万美元),这里有一个泡沫。2001年就急剧下降至3230万美元,2003年只剩下1540万美元。再做一个国际性的比较:风险投资投向高科技领域的比例为:欧洲为42%,美国为84%,以色列高达97%,中国台湾为73%;2003年中国的这个比例为48%,但不包括利用外资的部分。这里中国与欧洲比较类似。

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退出的途径有IPO和兼并收购(M&A)。从2001年至今,95%~98%的企业通过兼并收购来退出。尽管选择IPO方式退出的企业所占比例很小,但其实现的价值在2003年却占到了30%以上。因此,选择IPO进行退出更能创造企业价值增值。

风险投资企业通常在地理上有群集效应。例如,在美国的硅谷,生产半导体的风险投资企业位置非常接近。而且它们都和学校、法律公司的距离也很近。

董事会管理和公司治理对于想要走向国际的风险企业来说是一个关键问题。尤其在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不是很健全,需要在这方面有所改善。

风险投资在欧洲发展的机遇很多,但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其缺乏商业化运作的能力。许多技术是在大学实验室里产生的,由于各种原因,教授们获得了专利权,却不愿意把它商业化。解决办法是将这些专利权通过一些政府机构,把使用权转让给企业,交由市场进行商业化运作,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

从2002与2003年美国和欧洲最杰出的5家风险投资企业可以看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平均都有25年的存在历史,丰富的风险资本运作经验,数量多、范围广的技巧,多数集中于美国市场,充足的交易信息来源,较好的退出途径,等等。

如果你想从国外对风险企业进行融资,这里有几个资金的选择标准№一是私人权益资本的投资经验,二是具备持续性的追踪记录,三是投资战略的相关技巧,四是具体的操作经验,还包括创建交易的能力、团队合作时间长短、融资技术等方面。我在中国曾问过许多风险投资企业它们是怎样运用资金的,许多企业的回答是:你也知道现在生意不好做,我们就把钱投向了股票市场!但问题是现在中国的股市持续暴跌。这样就损失了今后用于投资的资本。风险资本不知道往哪里投,我想这就是中国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我们再看一下过去几年里北美和欧洲企业投资收益率的比较。通过收购企业投资的回报率,北美是14%,欧洲为15%,而进行风险投资的回报率在北美为17%,在欧洲仅为6%。可能有人认为这是因为欧洲的风险投资经验不足。我预测在未来的5年里风险投资在美国的回报率将达到19%,在欧洲也将上升到16%的水平。

篇4

专业化投资可以实现知识共享、降低成本、提升管理效率,从而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绩效。根据专业化投资类型,可以从行业、阶段和地理区域3个方面,分别研究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假设。

1.1行业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

行业专业化投资有利于深化风险投资机构的专业知识,通过曲线效应累计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提高风险投资绩效。首先,行业专业知识使得风险投资机构能更快更好地吸收和消化投资公司的信息和资料,更好地评估环境资源,并利用行业专业化知识提升投资决策效率,有助于风险企业运营管理,提高投资成功的可能性;其次,行业专业知识可以使风险投资机构将特定的行业知识转换为一般知识,降低知识转移成本;再次,行业专业知识可以帮助风险投资机构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行业的复杂性,有利于其发现创业企业隐藏的负面信息,减少选择到“柠檬”企业的可能性,因为为吸引投资和提高企业估值,风险企业家会过高估计企业价值并掩饰负面信息。综上所述,行业专业化投资会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带来积极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H1:行业专业化投资程度越高,投资绩效越高。

1.2阶段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

阶段专业化投资有利于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效率,从而提高其投资绩效。首先,投资风险随投资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投资阶段越靠前,风险企业的总风险越高,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严重、不确定性越高;投资阶段越靠后,随着风险项目进展的不断深入与日益成熟,风险在不断减少,风险主要来自于公司外部,信息不对称程度逐步降低,不确性也逐步下降。其次,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企业需要的管理技巧和关注点也不同。早期阶段的风险投资机构属于风险偏好型,其更加关注风险企业流动性———IPO的可能性,需要具备随时“出逃”和随时介入管理的能力,因为风险投资机构需要有敏锐的触角来及时“出逃”面临失败的企业,及时介入需要接管的风险企业,以减少损失。后期阶段的风险投资机构属于风险厌恶型,其更加关注风险企业自身具备的管理能力和努力程度。综上所述,阶段专业化投资会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带来积极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H2:发展阶段专业化投资程度越高,投资绩效越高。

1.3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

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的作用类似于地理邻近性,有利于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企业间面对面交流,以促进隐性知识传播,降低风险投资机构的运营成本,提高投资绩效。首先,风险企业地理分布不均匀。如美国有超过49%的风险投资机构分布在旧金山、波士顿、纽约这3个城市。熟悉的地区商业环境能够减少风险投资机构寻找优秀项目的成本。其次,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使得风险投资机构在事前筛选(如进行实地调查)、后期监督控制(如参加董事会、参与企业日常治理)与提供增值服务(如人力资源、资源引荐、战略制定)时的运营成本降低。最后,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能够使风险投资机构快速在某一区域建立起关系网络和声誉,包括熟悉的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这样可以减少建立市场、招聘风险投资经理和员工等运营成本。综上所述,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会为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带来积极影响,据此提出以下假设:H3:地理区域专业化投资程度越高,投资绩效越高。

2研究设计

2.1变量设计

(1)投资绩效。

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包括首次公开发行(IPO)、并购、管理层收购、清算和破产。研究表明,IPO和企业成功并购是衡量风险投资项目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IPO收益率最高,并购收益率次之,但在上市不畅的情况下后者值得考虑,且操作便捷。考虑到数据获取的困难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本文使用成功IPO和并购来度量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绩效。

(2)专业化程度。

本文研究不同类型的专业化投资,如行业专业化、阶段专业化和地理区域专业化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用赫芬达指数法(HerfindhalIndex)度量的专业化指数作为解释变量。根据CVSource数据库和《中国风险投资年鉴》,风险投资行业涵盖互联网、IT、电信、能源环保、医疗健康等;发展阶段分为早期、发展期、扩张期和获利期;地理区域划分为津京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东部、西部、中部以及其它。

(3)控制变量。

本文对可能影响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因素进行控制,根据先前的研究经验,提出累计投资轮次、年龄、联合投资强度、高科技行业占比等控制变量。可以累计投资轮次度量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经验。许多研究表明,投资经验的确对投资绩效有积极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收益具有持续性(persist-ence),这种持续性归因于投资技巧与投资经验。风险投资机构的年龄除了可以度量投资经验外,还可以表征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偏好。年龄大的风险投资机构为了维护声誉,往往会选择风险规避;年轻的风险投资机构为提高其在风险资本市场上的声誉并成功筹集投资基金,倾向于推动投资项目更快通过IPO上市。联合投资可以分散风险、增加项目流、获得互补资源、提高项目评估效率、提高增值服务能力,进而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绩效。这里采用风险投资轮次中联合投资占比来度量联合投资强度。高科技行业早期发展阶段的风险企业是风险投资的主要对象,其不确定性高,失败率也高。热门地区项目比较集中,优秀投资项目也较多。资本来源不同可能会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策略与风险偏好,进而影响投资绩效。

2.2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采用CVSource数据库,选择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数据,采用滚动时间窗,以t-3~t年为时间窗观测风险投资机构的专业化投资,用t+1~t+3年为时间窗观测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绩效,共观测7轮。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专业化投资与未来的退出相联系,避免出现相反的因果关系。为了研究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事件至少发生过3次。最终,选取234家风险投资机构的2787次投资事件为研究对象。

2.3模型

模型1~模型3在加入控制变量的基础上依次引入行业专业化指数(ISI)、阶段专业化指数(SSI)和地理区域专业化指数(GSI),因变量都是IPO占总投资数的比例。模型4~模型6在模型1~模型3的基础上,将因变量换成IPO与并购之和占总投资数的比例。

3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3.1回归分析结果

用模型1和模型4检验H1。两个模型的被解释变量分别为IPO率和(IPO+并购)率,行业专业化程度系数分别是0.220和0.176,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H1得到证实,即随着行业专业化程度增加,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提高,说明行业专业化知识有助于风险投资机构筛选和管理风险企业。但这个结论与国内现有研究存在不一致的地方。国内有学者运用多变量回归模型,得出行业集中度与受资企业成功率呈负相关关系。产生相悖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行业专业化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之间是非线性关系。用模型2和模型5检验H2。发展阶段专业化程度系数分别为0.189和0.161,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验证。H2也得到验证,即随着阶段专业化程度的增加,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也随之升高。阶段专业化投资可以提高风险企业的接受程度并提高风险投资机构的管理效率。用模型3和模型6检验H3。地理区域专业化程度系数β31=-0.055,β61=-0.113,都不显著。因此,H3不成立,即地理区域专业化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没有显著影响。地理区域专业化可以减少风险企业的运营成本,包括筛选和管理过程,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地理区域界限逐渐模糊。

3.2稳健性检验

本文用赫芬达指数度量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专业化程度,而利用集中度(风险投资机构所投资项目中,在某一行业、阶段或者地理区域中数量最多的项目数除以总投资数)度量专业化投资程度在已有研究中已被广泛使用。为了验证上述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本文用集中度来度量专业化投资程度,并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与表3内容类似,表明研究结果并不随自变量度量方式的改变而改变,而是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结语

专业化投资是风险投资机构采取的重要投资策略之一。本文应用回归分析方法,以CVSource数据库中风险投资机构的数据为样本,控制其它因素的影响,发现专业化投资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有重要影响。具体结果是:行业专业化程度越高,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越高;阶段专业化程度越高,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越高;地理区域专业化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之间没有显著关系,其中行业专业化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风险投资机构制定投资策略提供参考。采用行业专业化和阶段专业化投资可以提高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但要注意其它影响投资绩效的因素及风险投资机构自身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投资策略以提高投资绩效。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1)对于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绩效的度量,本文与以往大多数学者一致,采用IPO和并购间接度量。每个风险企业带给风险投资机构的收益率都不尽相同,采取投资收益率来度量,其结果更加可靠和准确,但是现有数据不够完整、缺失较多。随着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和数据的完善,应该采用风险投资收益率对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绩效进行度量。

篇5

【关键词】 自利原则; 风险投资; 双重委托; 博弈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1-0079-04

风险投资涉及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及企业家三方当事人,由于现代企业的两权分离和风险投资三方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就产生了比一般的委托问题更为复杂的双重委托关系,而如何理顺这样的关系对投融资双方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深入剖析这些关系并予以分析和理解。

一、“自利”原则下双重委托关系的客观性分析

在剖析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关系前,我们必须保持足够公正的、客观的态度。这一点至关重要。首先,风险投资中的双重委托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各方关系人的博弈是“自利”原则的现实体现。在微观利益世界,“自利”是基本的并且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原则,指人们在进行决策时按照自己的财务利益行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会选择对自己经济利益最大的行动。自利行为原则的依据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该假设认为人们对每一项交易都会衡量其代价和利益,并且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来行动。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企业会采取对自己最有利的行动。自利行为原则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委托理论。企业和各种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属于委托关系。这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冲突的利益关系,需要通过“契约”来协调。因此,委托理论是以自利行为原则为基础的。风险投资中的各方利益者形成的多重委托关系都是从“自利”出发做决策。“自利”尽管是客观的,但在商业交易中往往交易者会犯这样一个错误:似乎只有自己是自利的。也就是说交易者可能忽视或者自认为自己“自利”的手段或者技巧高过对方的“自利”手段和技巧,所以在商业交易中“自利原则”会警告交易者不要忘记“自利”是双方的,一方并不比另一方更聪明。其次,在分析这种关系时,分析者往往对人持有潜意识的“有罪推论”,这样有可能不利于充分理解所有关系人的利益诉求。

不管是哪层委托关系,双方或多方既相互需要又相互防备,“自利”又必须“共赢”,这样的商业交易才能持续下去。所以在分析风险投资多重委托关系时更应该理解这种客观性,这样也更利于相关治理措施的安排和实施。

二、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第一重委托关系分析

第一重委托关系指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各有利益,再加上信息流动存在障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必然产生。

(一)“逆向选择”问题剖析

“逆向选择”是指一方违背甚至故意损坏另一方的利益。在筹资阶段,大多数风险资金提供者委托可信赖的专业素质好的风险投资者管理和运用资金。然而,风险投资家为了获得资本权,从“自利”的角度,很多时候会采取粉饰甚至造假等手段向投资者夸大自己的业绩,由此误导投资者,获取最大利益。

在市场中,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交易的对象是风险投资家的“德”和“才”。

1.信息对称假设分析

在信息对称假设下,市场是完全竞争状态的均衡,风险投资家的“德才”情况完全公开化,根据“质高价高”的理性市场假设,德才兼备的风险投资家就能在市场中获得高的价格支付。

2.信息不对称分析

在现实中,风险投资市场信息是不对称的。假设如下:第一,在市场中,投资者对风险投资家有一个合理预期值;第二,市场必然存在一个所有风险投资家都必然要求达到的最低心理价位或者叫最低可接受收益值,因此会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市场中称职优秀的风险投资者占多数时,市场对这些风险投资家的市场价格预期定位就可能大于最低可接受收益值,结果就是所有的风险投资家都会“过度”努力地获取资本权,而且在这个筹资过程中那些不称职的风险投资家会通过各种信息混淆市场,使市场暂时无法甄别他们的水平,混进这个风险投资市场。

另外一种情况是市场上不称职的风险投资家占多数时,市场给这些风险投资家的价格预期定位就可能小于M,结果就是不管优秀的还是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都会放弃这个亏本的“买卖”,不进行筹资,此时市场上的筹资是不足的,那些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可能被混淆在低水平的风险投资家中而出现“质高价低”的情况。

由于逆向选择和信息的不对称,即在投资者出价一定时,高水平的风险投资家正如上面分析的那样由于价低可能离开市场,市场被低水平风险投资家充斥。

(二)“道德风险”问题剖析

道德风险主要指受托责任一方不尽最大努力实现委托方的利益。风险投资家可能不尽全力,从而使投资者承担损失,这样就存在着道德风险问题。说到底是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之间的利益博弈,是双方“自利”下的博弈。

1.博弈模型建立

假设1:风险投资家相对于投资者的道德风险选择有两种情况出现——第一是尽力工作,第二是不尽力工作,但投资者没有有力的办法可以甄别这两种情况。

假设2:投资者有两种选择——投资和不投资。同时做以下标识:

C——风险投资家获取资本权后能获得的收益;

D1——风险投资家尽力工作时花费的代价;

D2——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花费的代价;

X1——风险投资家尽力能获得的收益;

X2——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能获得的收益;

E——风险投资家不尽力工作时可能获得的额外收益。

通常情况下,D1>D2,X1>X2,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到,只有在X2≥0时才存在纳什均衡。

2.纳什均衡下风险投资家和投资者策略选择

(1)风险投资家的策略选择

风险投资家为了成功获取资本权,会尽量考虑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从表1分析可以看到,当投资者决定投资时,风险投资家出现第一种情况,即尽力工作会获得相应的收益为C-D1,出现第二种情况选择不努力工作获得的收益是C-D2+E,而明显的是C-D1

(2)投资者的策略选择

同样根据表1的矩阵分析,如果投资者选择不投资,无论风险投资家尽力工作还是不尽力工作,双方都不可能有任何收益,而投资者如果选择投资,无论风险投资家出现尽力还是不尽力工作的任一情况,投资者都有或多或少的收益。所以从这个矩阵中可以发觉投资者似乎是无奈地确定都会选择投资这一策略。

三、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第二重委托关系分析

第二重委托关系中风险投资家是委托人,风险企业家是人。

这重关系中,风险投资家在获得了资本权后和风险企业家又展开了博弈,双方存在信息基础严重失衡的问题。风险投资企业大多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处于高新技术领域,而且对风险投资家来说,企业的“自利”会让他们隐藏对自己不利的信息,那么在难以区分高质量和低质量项目时,他们往往使用较高的贴现率,加剧风险资本的使用成本。即使风险投资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其风险投资的角色也决定了他们只能适当引导和监督,这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就产生了。

(一)“逆向选择”问题的博弈分析

为便于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逆向选择的博弈分析,假设各要素如下:

1.博弈假设要素构建

第一,博弈主体是理性决策的,逆向选择是风险投资家与企业家之间的非合作博弈结果。

第二,基于“自利”原则,企业家为争取风险投资家的资本会先行动;融资方式上企业家要么争取风险资金,要么进行内部融资。

第三,博弈中双方的信息基础失衡,双方博弈时风险投资家判断企业家一类是合格的,概率为P;剩下一类是不合格的。

第四,企业家得到风险投资家的投资后所获得的报酬为1,没有得到风险投资家投资的报酬为-1。

在以上假设基础上形成表2。

2.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博弈下的策略分析

首先假设风险投资家接受和不接受企业家的资本使用申请的期望报酬分别为L1和L2,则:

L1=P×1+(1-P)×(-2)=3P-2

L2=P×(-1)+(1-P)×0=-P

如果L1=L2,可以得到P’=1/2

所以发现如图3的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企业家能否得到风险投资是基于风险投资家对企业家的合格还是不合格的认识程度。企业家会从这个结论出发,在自利原则驱使下,利用信息强势,只向风险投资家传递对自身有利的信息,以得到合格评价。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产生逆向选择问题。

(二)“道德风险”问题的博弈分析

在风险投资家和企业家的博弈过程中,企业家的“自利”可能让他们故意隐瞒不利信息,这就产生“道德风险”。“自利”原则的结果就是双方都在争夺信息的主动权,一方详细收集,一方尽力隐藏或者掩饰。

因为在企业家信息公开的情况下,风险投资家对企业家会有一个详细的了解,“该投资的投资了”,双方都能获得收益;在企业家尽力隐藏信息时,风险投资家资本被扭曲配置,“不该投资的投资了”,那么风险投资家的原始投资全部损失,而企业家反而会占有相当的超额收益。如果风险投资家不投资,当然双方都没有收益,这表现为“自利”原则的推动。

四、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关系治理的几点思考

分析了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关系的产生和对风险投资的影响,那么如何控制这些关系中产生的委托风险以促进风险投资机制高效运转成为了又一个研究的重点。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对此多有论述,主要集中在借鉴美国多年实践形成的符合风险投资高风险性、高专业化特点的风险组织安排形式——有限合伙制以及分期注入资金,制造重复博弈、参与日常经营等。

笔者认为风险投资中的双重博弈是客观存在的,是商业交易中“自利”原则的体现,做不到完全消除,但商业交易中的欺骗性“自利”不可能永远占上风,基于“自利”的“共赢”就是可能取得的最理想的结果,所以除借鉴国内许多学者研究成果外,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建立风险投资家的评价库并定期公布

信号传递原则是自利原则的延伸。风险投资家的市场价值和收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过去的经营业绩,投资者都会调查风险投资家的“过去”,所以有声誉、有业绩的风险投资家就会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如果能有公信力的机构对职业风险投资家进行评价,建立评价库并定期公布,那么就能促使风险投资家们努力工作,增加自己的声誉效应。当然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可以是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相关部门。

(二)进行谨慎的项目现金流评价

风险投资家在选择项目前应通过详细的调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在进行项目合作之前,对风险项目的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现有和潜在的市场信息以及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企业团队信息等进行仔细的调查,尤其对市场表现的现金流持合理的谨慎态度是控制委托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认为项目的成功与否最终都体现在现金流中,因此在不过于提高折现率的情况下,对项目未来现金流的估算尤其是营业现金流应保持合理的谨慎。

年营业现金流=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净利润+折旧

从上面的估算来看,营业收入容易被夸大,所得税容易被缩小。由于大多数风险项目都是高新技术项目,因此就容易出现被投资者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能否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个未知数,这对所得税现金流影响很大。可见保持合理的估算现金流谨慎态度是很重要的,否则容易夸大项目成果。

(三)建立中介机构信息服务平台,输出更精准的信息

风险投资中的中介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投资银行、证券公司和专业的风险投资服务公司等。在风险投资整个体系中,可以将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投融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的投融资所需要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等通过中介服务机构整理输出,不仅增加整个体系中信息服务的专业化和精准化程度,而且减少各方关系人信息收集和整理的时间成本,控制信息风险。

【参考文献】

[1] 王元,张晓原,赵明鹏.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11[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2]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王菲.风险投资中双重委托风险的博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4] 乔桂明,卜亚.风险投资中委托问题与制度安排[J].科研管理,2004(1).

[5] 张华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中的委托研究[D].西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 成思危.科技风险投资论文集[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7.

篇6

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自1985年起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也由1996年底的38家增加到2001年底的246家,投资总量2001年底达到了405.26亿元,但发展中也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机制与环境尚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资金来源:官民结合、以民为主

美国的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基本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这些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又基本来自于私人,除了小企业投资公司得到以股权性质参与的一部分国家资金之外,国家几乎不投人,任何资金直接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风险投资活动。私人资金完全以经济利益为驱动,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中国,有鉴于风险投资业尚处于初始阶段,民间私人的大量资金不敢轻易涉足这片领域,因此政府应该首先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然后以这部分政府资金为担保,吸引社会上的或者海外的资金参与。政府的资金主要起了引导和担保的作用。结合政府资金以及民间私人或者海外资金的风险投资基金既可以依赖国家政府机关良好的信誉,又可以通过私人投资者的监督投资的决策和管理过程,避免出现“道德风险”问题以及预算软约束问题,可谓一举两得。随着风险投资基金的日渐成熟,政府可以酌情逐渐减少政府的资金,增加民间以及私人资金的比例,向最终以私人资金为主的风险投资基金过渡。

资金管理机构:中外合作

为了能够将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真正用到刀刃上,风险投资基金应该聘请专业的投资管理公司或者投资咨询公司进行投资的选择。由于中国缺乏合格的风险投资从业人员,也没有多少风险投资的经验,因此风险投资基金应该适当挑选国外一些资深的风险投资公司作为基金部分资金的管理机构,与中方的风险投资公司共同合作管理基金。如果基金有海外投资者,那么可以请海外投资者推荐适合的风险投资公司担任管理职责,然后根据外国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让他们管理相应的资金。

引进外国风险投资公司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和国外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作,从他们身上学习风险投资决策和管理的技巧和知识,通过中外合作投资培养中国自己的风险投资家。此外,外国风险投资公司还可以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影响基金的投资决策,使投资组合更加合理化,更加专业化,从而提高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收益率。对外国风险投资公司而言,他们一方面可以借此得到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的机会,另一方面可以逐渐增加对中国各方面的了解,降低进入风险。

投资对象: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兼顾其他创新型企业

高成长性、高效益的高科技行业应该成为中国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主流。应该向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有高技术含量,或者创新动力的企业提供创业资本,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优化,同时为基金带来高收益。这些创业型企业可以是新兴高科技领域的创业企业,例如网络、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等朝阳工业企业,也可以是对现有工业进行管理、工艺乃至经营创新的企业。

当然由于我国现在存在许多制约因素,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方向选择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要严格限制投向高科技行业的比例,否则很可能窒息风险投资基金的发展。

投资出路:以海外上市、收购为主

我国现在并不存在一个创业板市场,而且建立创业板的时机也没有成熟。以公开上市为最优退出选择的风险投资基金无法在中国找到最佳的出路。风险投资基金可以充分利用海外的二板市场,包括香港1999年11月24日刚刚建立的创业板市场,以及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等等,在培育企业时有意识瞄准这些市场,一旦时机成熟,就通过一定的途径让这些企业到海外上市。海外上市部分解决了中国风险投资的出路问题,使风险投资基金能够顺利退出投资,进行下一轮投资。

篇7

一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损失,填写的潜在损失估计表,进行风险分析和测定,通过主观的推测和客观的财务比率分析,判定可能的损失,并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规避风险。

篇8

一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损失,填写的潜在损失估计表,进行风险分析和测定,通过主观的推测和客观的财务比率分析,判定可能的损失,并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规避风险。

篇9

一国际投资银行在风险投资领域的经验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损失,填写的潜在损失估计表,进行风险分析和测定,通过主观的推测和客观的财务比率分析,判定可能的损失,并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规避风险。

篇10

从国外成熟的经验来看,投资银行家扮演着创业投资的策划者、组织者的角色,几乎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专门部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资业务,在融资、公司购并、企业包装上市等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从整个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来看,每一步骤都与投资银行的业务和技术紧密相关,证券公司从事这一业务,有着其他机构难以相比的优势。

创业投资为证券公司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广阔的空间。而证券公司必须突破传统的业务范围,拓宽、延伸金融服务,服务手段从相对固定向不固定转变,服务方法从相对简单向多样化转变,技术含量从较低向较高转变,服务周期从相对较短向孵化型转变。

有条件的证券公司可以分步实施风险投资业务:(1)设立专业部门,专门从事高科技公司的投融资服务。(2)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由证券公司发起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公司,积极实现风险投资组织革新,通过组织资产运作和管理投资直接投入到系统性专业化的风险投资之中去。

从机构组织和制度上保障风险投资基金不偏离基金投资的投资原则和经验宗旨,并借此规避投资风险,是今后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和基本方向。

只要虚心学习国外先进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经验,并充分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不断进行业务创新,与之展开公平竞争,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将在业务竞争和创新中壮大成长。

二为风险投资服务的投资银行业务创新

在现阶段,我国的证券公司介入风险投资必须以投资银行业务及其创新和现有资源为立足点。因为证券公司开展风险投资业务的优势之一是证券公司是金融市场工具创新最具活力的主体,证券公司只有具备了不断引进和创新的金融工具,才能使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新业务不断拓展。

1、可转换优先股

根据美国硅谷风险投资成功案例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一般是通过优先股的形式进行的。这种优先股具有如下特性:

(1)优先清偿。以优先股形式入股可使风险投资在企业破产后对企业资产和技术享有优先索取权,这样便可将损失减为最小。

(2)收益性。风险企业能够支付优先股的红利给风险资本,再愿意冒险的风险投资者也不希望他们的投资颗粒无收。

(3)可赎回性。风险资本除了通过风险企业的IPO顺利获得退出之外,如果风险企业的发展速度未达到风险投资者的期望值,可以要求风险企业购回这些优先股。

(4)有限的决策参与权。参与风险企业的优先股不同之处在于:一般优先股并不享受表决权,但风险投资的股份一般对企业的重大事务,如企业出售,生产安排等享有与所占股份不成比例的表决权,对经理层的决策甚至享有冻结权。根据美国学者Max和Grmper分别利用199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的分析,这种优先股的投资方式较一般的证券投资在减少逆向选择和避免风险投资承担过高风险方面都更加有效。

(5)可转换性。这是此种优先股最具适用性的地方。当风险企业进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有权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从而拥有风险企业的部分股权,甚至实现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2、“棘轮”条件

“棘轮”条件(ratchets)指的是风险企业用低价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有权获得一定量的股票以保证其持股比例不因新股票的发行而改变。这样,当风险企业因经营不善被迫以较低价格发行新股票筹资时,风险投资不会因“股份稀释”而影响其表决权。

3、再投资期权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契约的约定,再投资期权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追加投资。当企业经营较好,发展前途乐观,股票有升值潜力时,风险投资还可用预先确定的价格向风险企业追加投资,这样风险投资便可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低价增加其在成功把握较大的企业内的股份,从中获利。这种期权已成为风险资本的一大获利源泉,以致有人总结道:“所谓的风险资本投资,不过是购买了对企业进行再投资权利的期权而已。”

第二,转换贷款。风险投资者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在风险企业业务发展顺利时风险投资者可以按照贷款时的约定将贷款转换成普通股。如果贷款已经由风险企业归还,风险投资者仍能按原来的贷款金额及约定的较为优惠的转换比例,购买公司普通股。

第三,可转换债券。风险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给风险投资公司和证券公司,在风险企业经营不佳时,债券甚至低于面值发行,当风险企业上市或经营状况转好,其股份有很大升值潜力时,将债券转换成股份。

以上三种形式的本质是:风险资本凭借其较早进入风险企业的便利,设计了以债务形式存在、既能尽量减少风险又能在风险企业经营状况转好时增加股份、获得较高收益的金融创新品种,成功实现了控制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

4、合资

合资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比较适合国内证券公司采用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与其他风险资本共同投资。为分散风险,风险投资通常以共同投资的方式运作,即一般以一家证券公司的风险资本充当“领导者”,其他的风险投资实体作为“追随者”,在主要的融资阶段,一般有两到三家共同参与。这样,使得单个的风险投资可投资于更多的企业,减少了投资失败的风险,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共同审计,减少判断错误的可能性。

第二,引进战略投资者或中小投资人共同投资。战略投资者看重投资对象未来对于自己公司战略发展的利益,在战略投资者是否作出合资决策时,非常注重风险企业未来产品或技术的使用权、产品市场分享权、产品经销权、未来产品或技术的共同开发权以及最终购买风险企业其余部分股权的期权。因此引进战略投资者虽然可能是投资银行退出风险企业的一个渠道,但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合资可能意味着失去对风险企业的控制。

而引进中小投资人虽然投资额较小,但往往不参与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对风险企业的重大决策干预较少,除了关心公司的投资回报外,不在乎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权问题,所以,引进中小投资人的合资是较理想的选择。

证券公司利用广泛的客户群,完全可以通过合资的方式帮助风险企业成功实现业务的拓展,从而为风险企业首次公募发行和投资银行常规业务的开发创造条件。

三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方位创新服务

1、培育和储备风险企业的管理者

证券公司内部需要有管理、财务和科技等专家组成具有一定权威的高科技产业评估咨询小组,为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同时培养具备金融、保险、管理、科技、投资等各方面知识以及预测、处理、承受风险能力的人才,以适应创业投资业务发展的需要,中国风险投资离不开投资银行的金融创新服务和对风险投资家、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育。

2、为风险企业提供管理增值服务

风险企业的管理与传统意义上的企业有较大的不同。风险企业的管理是根据风险企业本身高科技或市场化的特性,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而诞生的管理模式,它以知识管理为内容、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战略管理为导向和以柔性管理组织形式,全面、高能量、高速进行经营管理和决策,选择企业最佳的经营方案,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的科学管理水平。

投资银行如何协助公司加强管理,通过管理创造价值,是投资银行提供风险投资延伸服务的核心。投资银行的专业人员必须揉合不同的技巧和专业能力,才可能协助风险企业通过管理提高其价值,这些技巧和能力包括行业知识、技术远见、服务方法、行业关系、全球业务、为顾客专门设计的建议、交易经验、新颖的财务结构、进入资本市场的能力、透析及深入的研究等各个方面。要达到管理增值的目标还须投资银行担任风险企业的财务和战略管理顾问,这包括私募配售、初次公开发行、股本设计、可转换债券、投资级别债券和高收益债务融资等方面的财务与融资服务,以及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的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

3、为风险企业提供全新的售后服务

在支持风险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后,证券公司风险资本部门还应通过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长期融资安排以及战略咨询服务三大块业务来保持与风险企业或高科技公司的持续伙伴关系。

首先,售后市场研究和交易支持主要是支持IPO后的股价和流通量,形成和保持较高的上市开盘价和日后股价的持续攀升,并能提高其二级市场的流通量,这是维护风险企业二级市场形象、保证公司后续融资的重要支持手段。其次,长期融资安排主要是证券公司未来协助高科技公司建立合适的资金结构方面提供长期专业服务,即利用各种各样的融资工具如增发新股、可转换证券、债券发行和合资等,以确保业务已上轨道的公司能实现最低的融资成本。第三,在战略咨询服务方面主要是随着科技公司规模日渐壮大,证券公司的财务顾问部门应向其提供多种不同发展战略,比如在购并、战略销售、买方顾问、重组顾问、战略合作等方面给风险企业一些战略建议与业务指导,为企业争取最高的价值。

四利用业务创新进行风险控制

对于中国的投资银行来讲,风险投资是对投资银行业务外延的拓展,是重大的业务创新。证券公司在控制风险方面必须具有足够的专业优势才有能力筛选成功的创业企业,良好的监控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可以提高证券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1、通过对客户的遴选规避风险

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部门应对风险企业进行广泛的遴选,聘请工程师、科学家、财务法律专家对风险企业的有形资产、企业合同等进行检查,根据种种迹象判断和识别风险的类型,并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投资损失进行计算,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计算出在可以忍受的风险水平下的投资损益,从而作出对风险企业的投资取舍。

2、通过契约的合理设计规避风险

风险投资是通过明确的合约设计,将其权利和义务明确化和制度化来规避风险的。比如前述,设计可转让的优先股参与风险企业,既可为今后增资有前景的风险企业设计购股选择权,从而实现高收益,又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要求优先债务清偿,尽量减少损失。在前述的再投资期权方式中,证券公司通过设计种种参股的选择权,使得参与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3、通过有效监控来规避风险

通过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运用数学方法和模型,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发生后预期的损失,填写的潜在损失估计表,进行风险分析和测定,通过主观的推测和客观的财务比率分析,判定可能的损失,并对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实施全过程的风险监控,规避风险。

篇11

1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目前,西方国家风险资本已经逐步替代了政府投资,成为研究与开发资金的重要来源。美国90%左右的高新技术是在风险资本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英特尔公司、康柏公司、戴尔、SUN公司、惠普、雅虎公司等世界著名的公司都是在风险投资机构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的。“硅谷神话”的创造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数目大概有400家,真正活跃的也就200家。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的调查的140家表明:2003年这140家公司掌握的资金总量为325亿人民币,2004年资金总量达到439亿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到中国的风险投资还是在不断增长的。我国风险投资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业内分化趋势明显。截止2005年底,可投资于内地的风险投资规摸达到464.50亿人民币。规模依然很小。从风险资本的来源分布来看,外资和金融机构所占比例有了明显增加,而来源于国内企业资本比例却下降很快。另外,国内部分风险投资机构不再从事风险投资相关业务,转而投向金融与中介类服务市场,还有部分资本完全退出了风险投资领域。本土与外资风险投资机构差距明显。由于受相关政策、资本结构、资金筹集等问题的困扰,本土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一直不太顺利。国内的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城市。中西部风险投资不活跃。高新技术产业一直是风险投资的主要领域,风险资本最为集中在信息产业(包括软件、计算机网络设备、通讯产品等等)、医疗保健产业、生物技术产业等高科技领域。1.1中国本土风险投资面临着国际风险投资的激烈竞争2005年,新募集的195.71亿元人民币中,外资背景机构所占的分额占85.95%,而本土机构仅为27.42亿元,占14.05%,较2004年下降不少。①今后的几年中国将面临较大规模的行业竞争与淘汰,本土机构与外资机构的差距将更加明显。1.2我国的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尚未建立风险投资的有效退出机制;②政策和法律对风险投资的支持和保护不够;④民间资本介入不足。

2促进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建议

2.1完善相关法律,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修改《公司法》,要降低公司注册资金的门槛,以有利于中小企业的成立和上市。放宽原定的公司对外投资额不能超过注册资本50%的规定,这对风险投资公司是致命的障碍。修改原定的技术、知识产权入股最多不能超过20%的规定,这个也是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修改《证券法》、《专利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2.2完善创业投资推出模式我国现有的风险资本退出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实现风险投资退出。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与发育成熟的国外资本市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制度不完善、交易品种单一、金融工具少、进入门槛高、不能完全流通等弊端。主要方式:a利用借壳上市,实现创业资本的退出。b发展良好的创业企业在国内主板或中小企业板上市,然后创业投资企业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的股权通过非公开的市场出让。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中小企业板,除了极少数几家公司外,几乎所有上市公司股份都被分成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非流通股是公司的发起人股份以及战略投资者等在公开上市前已有股东所持有的股份,而流通股为通过竞价和一级市场配售获得股权的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国家要改革资本市场,实现全部可流通,可以大大增加投资企业退出的选择权。c在海外主板或创业板上市。海外资本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高、操作规范、资金流动性强,同时海外的上市可以迅速提升创业企业的知名度。②股权协议转让。通过股权的协议转让方式实现创业资本的退出都是创业投资企业十分现实和有效的选择。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股权的协议转让是创业资本退出的最主要方式。股权转让既可以是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转让股权,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向上市公司转让股权。由于其对象是界定明确、转让方便的股权,无论是从可行性、易操作性和经济性而言,股权协议转让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优越性。③股权回购。就目前来看,在国内实践的主要有管理层收购(MBO)和企业员工收购(EBO)两种形式。管理层收购是指创业企业的经理层利用个人融资、股权交换等产权交易手段收购创业投资企业所持的公司股份。员工收购是指创业企业的广大员工集体将创业企业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收购并持有。④创业企业的破产清算。在项目公司已经没有前途可言的时候,作为创业投资者必须果断决策撤出,否则,资金沉淀在创业企业中不仅不能发挥什么大的作用,机会成本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昂。2.3大力培养我国的风险投资人才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国外优秀人才创业或参与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运作、管理。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有一批证券投资经验丰富、风险意识较强的资本运作者,应加强他们风险投资管理、运作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使一些人成为风险投资人才。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开设相应的课程,并与风险投资公司合作,提供实习等机会,加快人才的培养。

作者:贾利云 单位:河南化工职业学院

篇12

结果:融资2000万美元。

背后的力量来自于一位风险投资公司。

中国一位著名的风险投资家评论说如今的中国对创业者来说就是天堂。该论断并非言过其实。15年前,还很难在中国找到一位活跃的风险投资家,而如今的中国到处可以找到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家。中国市场有的是资金,规模在2亿美元以上的专注于中国的基益变得随处可见。然而,创业者在寻找投资者时需切记:除了提供资金外,创业者还应在潜在投资者身上寻找其他重要的或者说与资金同等重要的特性。

本案例的项目公司是先进半导体。公司开发出的一项新技术,其价格比目前同类技术便宜数倍,并且其很难被复制。该技术可能潜在地应用于电信、工业和医疗器材行业。当风司首先注意到此技术时,其还只是刚从大学实验室里直接出炉的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对于其所开发的技术的商业应用几乎一无所知。

看中这家项目公司的风司在电信、传媒、技术(TMT)和消费部门已完成了数笔风险投资交易,并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实现了数个成功的上市退出。风司共有四位合伙人,他们在美国和大中华地区拥有总共50年的风险投资经验。其中一位合伙人张先生曾在美国一著名相关行业的公司任职10年,他立即就认识到此技术的巨大潜力,因为此技术可以从一个产品或市场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生产线或市场,在该风司投资之前,以这位投资人的经验和知识看,该公司的领先技术将解决电信行业的根本瓶颈问题。在他的帮助下,项目公司开始专注于开发该技术在电信行业的商业应用。

风司开始帮助项目公司制作商业计划书,以吸引对该行业感兴趣的各潜在风司。该风司最终领导了为此项目公司进行的首轮机构融资。相比而言,诸如此类的项目公司由于团队缺乏商业和行业经验,很难吸引风险投资家。作为领衔投资者提供增值服务时,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领衔投资者必须组建一支优秀的投资者联合体团队,投资者可以通力合作,帮助公司取得成功。第二,领衔投资者必须熟知风投市场。不同的风司对企业所处的行业部门、地理位置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偏好。比如,早期投资者与成长或扩张阶段投资者之间在投资金额和组建公司技巧上的偏好会有很大不同。最后,领衔投资者必须能够执行一个顺利的融资过程。在本文的案例中,风司与项目公司的管理团队共同协作,设立融资目标,寻找潜在的有兴趣的投资者,制作便于投资者阅读的尽职调查资料,领导进行条款清单的谈判。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组织一个强大的联合体来完成第一轮机构融资。所筹集的2000万美元资金远远超过了先进半导体制定的400万美元的初始目标。

张先生及其团队在作为先进半导体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魏青天的顾问时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魏青天在交通大学读研究生时创办了先进半导体。他几乎无任何商业经验,更不用谈管理经验。张先生帮助魏青天分析和构建先进半导体的组织和管理结构计划。最为重要的是,张先生强调发展强大的销售和营销功能,而非技术的重要性。作为科研出身的魏青天自然更喜欢技术,并且也带领其公司朝这一方向发展。六个月后,张先生清楚地意识到公司需要一个在电信行业拥有很强销售和营销技巧的CEO。后来,魏青天同意让出其CEO的职位,转而担任首席技术官(CTO)的职务。张先生能够与魏青天建立的关系和信任使得这种高层变动成为可能。

为企业提供增值的投资者的另一重要职责就是组建团队。很多风险投资家在帮助其项目公司招兵买马方面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有些说多达三分之一。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管理团队去执行的话,最好的概念也将化为乌有。组建强大的管理团队同时也包括招募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企业家加入公司的董事会或顾问委员会。在本案例中,张先生及其团队同时在中美两国积极地在各行业专家和公司间举办介绍会。几个月后,通过这些努力,先进半导体成功地招募了一个新的首席执行官、一个战略营销董事,以及一个由拥有中国移动、思科和北电等公司丰富经验的电信业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组成的董事会。

张先生还将项目公司介绍给电信行业的数个潜在大客户,他成功说服上海移动使其供应商思科在向上海移动提供的产品中加入先进半导体的突破性技术。风司对先进半导体建立合作关系的积极帮助同时也为其今后自身的退出提供了潜在的便利。投资者能寻找到的潜在买家的范围越广,进行成功退出的可能性就越高。与这些潜在买家培养关系需要时间。最有可能成为潜在买家的是与项目公司拥有相同顾客群的公司,尤其是当项目公司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潜在买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必要组成部分时。

总的来说,风司所投入的“资金”可以分为两类:智力资金和关系资金,这两类资金将真正为企业带来增值。很多风险投资家都拥有直接的或者相关的行业经验。也有很多风险投资家试图提高其行业或领域专长。风险投资家丰富的行业知识和经营经验可使一个公司免于再犯一些新手易犯的或是可以避免的错误。对于早期公司来说尤为如此,富有经验的投资者帮助企业设计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将对企业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为企业提供增值的投资者也经常作为企业高管,尤其是CEO的智囊或教练。智力资金并非金钱意义上的资金,但它是推动企业朝着正确方向,沿着正确路径前行所必需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篇13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它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自身特殊的要求。为此,本文试图从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出发,尝试构建适应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提升风险投资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服

一、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根据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管理的实际,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风险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投资项目的选择中会遇到机会风险,即所选择的项目到最后发现是不可行的风险:项目管理中会遇到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资本的退出阶段还会遇到法律风险等等。这就要求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在整个投资运作过程中能够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驾奴风险,进行理性的投资运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得到最大的资本增值;

2.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主体,注重多学科的配合与知识经验的互补

由于风险投资是一个专业性强,知识含量高的运作过程,风险投资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保证投资项目的正常运作。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学历与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除了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外,还以某一类专业知识或某一管理才能见长,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风险资本运作主导型、输出企业管理主导型、财务分析评价主导型以及风险规避主导型等。这些多学科高素质人才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形成项目管理团队优势互补的合力效应。

3.强调团队的协作和知识的共享

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来进行运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团队本身除了要在知识与技术,管理与运作经验工具有互补性外,团队成员之间还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良好的合作技巧,在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彼此信任,让信息能够充分地流通与共享。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学科类型的人才之间组合的有效性,使之在风险投资运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特长,形成人才互补后的优势合力,进而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4.具有典型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但企业要求人员流动的相对稳定性

风险投资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人才也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综合能力,强调工作的自主性,追求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追求创新与自我实现,渴望灵活宽松的组织气氛,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由于他们对职业的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流动性强也是风险投资企业人才资源的一大特征。然而就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来说,人才的相对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风险投资不是短期的行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当中的信息必须保持连贯性、一致性。人员的频繁流动,尤其是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频繁流动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运作与风险投资企业抵御风险、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因此,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质而又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

二、设计适应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合理地配置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思想是保证企业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做恰当的任务完成恰当的目标。而我们知道风险投资企业是讲求人员多学科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展开以项目为导向的投资运作。因此,人力资源规划要从风险投资企业的实际业务出发,一方面要做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预测,尤其要明确企业所需的各种不同人才的类型与能力要求;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机制将,人才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确保供求的平衡与所配备人才的合力效应。

在这里,风险投资企业可以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将人才归类,划分成风险资本运作类、输出企业管理类、财务分析评价类、行政管理类等等。每个类别又可以划分档次,并且在各个类别的不同档次都确定相应的素质要求、任职资格要求、工作规范、薪酬标准等,将每个员工的聘任都纳入这个系统中全面考虑。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用及工作平台,将员工的能力与岗位的要求充分的匹配起来,便于员工对任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风险投资企业按投资项目管理的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同时构建矩阵式的聘任体系,能够形成较完整的人才梯队,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岗位上聘用到适当的人才。另外,这样的聘任体系能为员工招聘与任用、培训与开发、考核与评估及报酬与晋升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2.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复杂且难度高,运用项目团队管理投资项目是保障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培训中,应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培训。其中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经典投资案例进行内部研讨的方式,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深刻地研究与总结,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训练项目管理团队,激发员工个人的知识潜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化水平。同时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迅速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能力:并且有利于不断地积累企业的案例库和数据库资源,丰富企业的经验,增强风险投资企业运作项目的实力。

3.建立适应企业运作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有效地激励与留住人才

由于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周期性长,阶段性强以及项目的运作成功是管理团队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并很难进行分割,因此在绩效评估的设计上,需要针对某一特定的项目投资设定绩效考核的方案和指标,对管理团队进行阶段性的动态考核,让团队成员都知道团队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该做哪些工作,工作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才能实现团队的整体高绩效。针对项目管理团队进行的动态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加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励他们针对项目积极地进行沟通,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群体实力,为更好地达成企业目标而服务。

另外,为了激励员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克服短期的炒作行为,同时保证员工流动相对稳定性,合理的薪酬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薪酬设计要关注着长期利益,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其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风险责任。在这里可以考虑实行与业绩报酬相关的机制,并允许风险投资人才持有创业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如果投资项目成功了,其所持有的期权就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如果项目选错了,或者由于投资人才不够努力,投资项目失败,其所持有的期权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收益,其损失也是巨大的。这就可以将对风险投资人才的约束内化于激励机制当中,使员工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效地统一起来,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4.培育平等、信任、开放的组织文化,加强员工的协作互动与知识共享

篇14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是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企业,它在人力资源方面有着自身特殊的要求。为此,本文试图从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出发,尝试构建适应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提升风险投资企业的竞争优势而服

    一、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根据风险投资项目运作管理的实际,风险投资企业人力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是客观存在的,并贯穿于风险投资运作的各个环节:投资项目的选择中会遇到机会风险,即所选择的项目到最后发现是不可行的风险:项目管理中会遇到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资本的退出阶段还会遇到法律风险等等。这就要求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必须在整个投资运作过程中能够预测风险、规避风险、分散风险、驾奴风险,进行理性的投资运作。这样才能有效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得到最大的资本增值;

    2.以高素质的人才为主体,注重多学科的配合与知识经验的互补

    由于风险投资是一个专业性强,知识含量高的运作过程,风险投资企业必须配备相应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才能保证投资项目的正常运作。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高学历与较强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除了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和识别规避风险的能力外,还以某一类专业知识或某一管理才能见长,其中主要包括以下类型:风险资本运作主导型、输出企业管理主导型、财务分析评价主导型以及风险规避主导型等。这些多学科高素质人才的合理搭配,有利于形成项目管理团队优势互补的合力效应。

    3.强调团队的协作和知识的共享

    根据风险投资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组建项目管理团队来进行运作。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团队本身除了要在知识与技术,管理与运作经验工具有互补性外,团队成员之间还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良好的合作技巧,在共同承担风险的前提下,彼此信任,让信息能够充分地流通与共享。这样才能保证不同学科类型的人才之间组合的有效性,使之在风险投资运作中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能特长,形成人才互补后的优势合力,进而把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用。

    4.具有典型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但企业要求人员流动的相对稳定性

    风险投资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其人才也属于典型的知识型员工。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技能与较强的综合能力,强调工作的自主性,追求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追求创新与自我实现,渴望灵活宽松的组织气氛,需要更多人性化的管理。由于他们对职业的感觉和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流动性强也是风险投资企业人才资源的一大特征。然而就风险投资企业本身来说,人才的相对稳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风险投资不是短期的行为,一个项目的完成,当中的信息必须保持连贯性、一致性。人员的频繁流动,尤其是项目主要负责人的频繁流动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成功运作与风险投资企业抵御风险、实现资本增值的能力。因此,风险投资企业需要的是一支高素质而又相对稳定的员工队伍。

    二、设计适应风险投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针对自身人力资源的特点,风险投资企业需要构建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合理地配置人才

    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思想是保证企业在合适的时候将合适的人用到合适的岗位做恰当的任务完成恰当的目标。而我们知道风险投资企业是讲求人员多学科的搭配,形成优势互补的团队展开以项目为导向的投资运作。因此,人力资源规划要从风险投资企业的实际业务出发,一方面要做好人才的需求与供给预测,尤其要明确企业所需的各种不同人才的类型与能力要求;另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机制将,人才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确保供求的平衡与所配备人才的合力效应。

    在这里,风险投资企业可以构建矩阵式聘任体系,按照业务发展的需要将人才归类,划分成风险资本运作类、输出企业管理类、财务分析评价类、行政管理类等等。每个类别又可以划分档次,并且在各个类别的不同档次都确定相应的素质要求、任职资格要求、工作规范、薪酬标准等,将每个员工的聘任都纳入这个系统中全面考虑。这样就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全员聘用及工作平台,将员工的能力与岗位的要求充分的匹配起来,便于员工对任职工作、岗位、能力的认同,便于风险投资企业按投资项目管理的需要实行跨职务系列的“项目团队”优化组合。同时构建矩阵式的聘任体系,能够形成较完整的人才梯队,有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岗位上聘用到适当的人才。另外,这样的聘任体系能为员工招聘与任用、培训与开发、考核与评估及报酬与晋升等方面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2.建立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增强项目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

    由于风险投资企业所从事的活动复杂且难度高,运用项目团队管理投资项目是保障企业提供高品质服务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培训中,应注重项目管理团队的培训。其中可以通过对企业的经典投资案例进行内部研讨的方式,在投资经营理念、选择项目指引、企业跟踪管理、资本运作退出、管理团队激励等方面深刻地研究与总结,以丰富的投资经历、经验或教训训练项目管理团队,激发员工个人的知识潜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化水平。同时以团队为基础的培训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的流通,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从而迅速提高企业整体的综合能力:并且有利于不断地积累企业的案例库和数据库资源,丰富企业的经验,增强风险投资企业运作项目的实力。

    3.建立适应企业运作特点的绩效考核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有效地激励与留住人才

    由于风险投资项目的运作周期性长,阶段性强以及项目的运作成功是管理团队集体智慧和努力的结晶并很难进行分割,因此在绩效评估的设计上,需要针对某一特定的项目投资设定绩效考核的方案和指标,对管理团队进行阶段性的动态考核,让团队成员都知道团队在整个项目管理过程中该做哪些工作,工作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如何才能实现团队的整体高绩效。针对项目管理团队进行的动态绩效评估体系,有利于加强团队成员共同承担风险、团结协作的意识,激励他们针对项目积极地进行沟通,实现知识的充分共享,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群体实力,为更好地达成企业目标而服务。

    另外,为了激励员工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利益,克服短期的炒作行为,同时保证员工流动相对稳定性,合理的薪酬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薪酬设计要关注着长期利益,将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使其承担一定的项目管理风险责任。在这里可以考虑实行与业绩报酬相关的机制,并允许风险投资人才持有创业企业一定比例的股票期权。如果投资项目成功了,其所持有的期权就可以给他带来巨大的收益;如果项目选错了,或者由于投资人才不够努力,投资项目失败,其所持有的期权就不能转化成现实的收益,其损失也是巨大的。这就可以将对风险投资人才的约束内化于激励机制当中,使员工利益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效地统一起来,有利于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从而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4.培育平等、信任、开放的组织文化,加强员工的协作互动与知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