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安全生产的背景和意义范文

安全生产的背景和意义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8: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安全生产的背景和意义,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安全生产的背景和意义

篇1

关键词:高校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院校的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高校的基础建设也发展迅速,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作为建设单位的高等院校,在建设过程中,没有对在建工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甚至在没有对建筑质量进行验收的情况下就开始使用。因此这些工程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一些高校的领导对此并未给与应有的重视。另外,作为施工单位的建筑商,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的制度和标准来施工,而且一线作业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意识不强,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保护。这些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问题,如果不予以重视并作出有效防范,将会引发许多事故。如近年来在高校的基本建设中,事故就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给高校带来了不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刻不容缓、意义重大。另外,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之所以重要,还因为高校建筑施工有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自身特点。特点之一,建筑施工的复杂性增加。建设施工前需要按照高校的自身特点进行规范设计,所需建设的项目对艺术化要求较高,建筑物亦追求风格多样,因此施工程序复杂,危险性也就随之增加。特点之二,建筑施工的危险性更大。高校的建设项目多为图书馆、体育场馆、实验楼和教学楼等,施工现场需要开挖基坑,而且露天作业多;建设规模大,施工机械多。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给施工带来了难度,增加了施工的危险性。特点之三,影响建筑施工安全进行的不确定因素更多。因为所需建设的项目在高校之内,而高校师生众多,并且进出来往的自由性较大,这些都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带来了诸多困难。由此可见,高校建筑施工确实有不同于一般建筑施工的自身特点,通过这些特点不难发现,高校建筑施工较一般建筑施工,难度更大、安全隐患更多、危险性更高。这就必然要对高校建筑施工的安全进行提出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由此可见,加强高校基建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十分重要而且刻不容缓。它对保障高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高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促进高校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

由以上的论述可知,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一)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要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一味追求工程进度,追求速度,那么基建工程的质量就得不到保证,安全生产更就无从谈起;忽视了安全生产,就无法避免安全隐患问题,这又会影响施工的继续进行,进而影响到工程进度。例如有的施工单位只注重工程进度而忽视安全生产,而作为建设单位的高等院校也不注重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致使工程不能达标,建筑质量得不到保证,一旦发生事故又需改进或重建,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反过来又影响了工程进度。如果从一开始就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稳步进行工程生产,就能在安全生产的同时,达到预期的工程目标。因此,要正确处理好工程进度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二)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建立安全预防体系

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一种重要的途径是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建立安全预防体系。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两方均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建立安全预防体系。安全预防体系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是落实安全生产的具体措施。因此要避免事故的发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是关键,是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有关建设的主管部门,要珍惜和关爱每个工人的生命安全,对他们尤其是对一线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他们了解基本的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以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如可以就近利用高校的教学资源,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以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能力,让他们时刻牢记“安全第一”。另外,作为建设单位的高等院校也要对师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加强预防,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

近年来,尽管高等院校和施工单位对于高校基建工程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有所增加,但是在高校的基础建设中,事故还是屡有发生。这就告诫我们,要想真正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就要从根本上予以解决,而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实乃最为有效的方法,最为根本的方法。所谓安全文化,就是一种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文化。营造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就是要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文化氛围,以使全民养成科学的安全行为。营造这样一种安全生产文化氛围,对于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至为重要。

三、结束语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高校的基础建设也发展迅速,我国高校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建设我国高校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建设但是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问题也随之而来,并且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加强高校基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可谓刻不容缓、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烟草行业 现代安全生产 企业管理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生产工艺的不断创新、“以人为本、以人的生命和健康为本”理念的不断深化,都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灵魂,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必要放眼长远,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从思想、制度、机制、文化、监管和新技术等层面,既要注重宏观角度的规范,又要注重微观角度的落实,严把生产安全关,严把生产质量关,严把生产监管关,着力提升烟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烟草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始终立于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

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和意义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模式而言的。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烟草行业承袭固有的管理机制,虽然在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随着行业发展的深度调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安全生产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新困境不断涌现,这就为创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创造了可行性条件。

1.1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内涵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新”的意义的凸显,传统意义上,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强调领导重视,但是在具体的组织和执行环节,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新的管理体系重视责任细化,重视目标制定,重视落实环节的督促和执行;在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方面,新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重在“制度钢化”和“制度创新”,制度钢化是指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无论是谁,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无条件严格遵守,不能破坏其权威性和稳定性,同时安全生产制度又要具有创新性,要富有前瞻性,不能一成不变;安全生产文化建设方面,注重人的力量的挖掘,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员重视、全员参与、全员献计”的浓厚氛围。

1.2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意义

对于烟草行业而言,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1.2.1从产业安全的角度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尤其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烟与外烟争夺零售终端市场的竞争已日趋激烈,烟草行业急需改变原有的封闭思路并提高整体竞争力。[1] 实际上,这里内在的包含了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创新两层含义,企业需要在这两个方面注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这是烟草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烟草行业加速蜕变的关键所在。

1.2.2从行业发展的角度

安全生产关乎行业发展,在我国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各行业都抢抓机遇,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确保企业平稳健康运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任何行业、任何企业出现安全生产的大事故,都将对该企业发展造成“一票否决”的致命硬伤,将会给整个烟草行业的发展蒙上阴影。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无缝化管理,具有显著意义。

1.2.3从企业形象的角度

由于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企业往往更乐于承担社会责任,重视自我形象的塑造。事实上,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卷烟产品生产质量,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企业深谙此理,在生产实践中,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创新和优化,这将有利于烟草企业为自身发展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和舆论支持。

2.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国烟草行业在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滞后,缺乏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新技术的研发、新策略的实施,新理念的应用都有明显不足之处。

2.1重视不足

此处的重视不足,不是泛泛意义上的缺乏重视。实践中,烟草行业相关领导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对新时期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面临的新问题,缺乏清晰地认识,尤其是对烟草行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信息安全监管和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有力的措施。

2.2监管缺位

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与安全生产监管是一个体系,相辅相成,不能将两者割裂,但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从制度保障、动态监管、技术创新、奖惩机制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严重不足,而且过多依赖于内部监管,在实施环节难免存在“人情往来”“寻租空间”,这就为安全生产监管带来了现实困难,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

2.3文化建设形式化

烟草行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表面文章”的现象,安全文化建设应该渗透到安全生产的各个实战环节,而不是简单地一个口号的制定,一个活动的举办,一场会议的召开就能够将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带动起来,这样往往形成短期效应,将容易使得企业内部员工和领导在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方面出现松懈和麻痹、淡薄的现象。

2.4技术创新乏力

安全生产管理需要紧跟时展,紧跟企业工艺创新和设备更新,这就需要烟草企业立足实际,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创新。由于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投入产出效益上的认识存在不足,忽视技术创新和管理投入,过多的重视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使得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和技术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3.新型安全生产的对策和建议

3.1构建新型安全生产领导机制

新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机制着眼于安全生产的全过程,着眼于安全生产的新问题,为安全生产管理构建全方位、立体化、层次化、网络化的管理机制。细化责任,强调安全生产各个环节的责任落实。

在实践中要强化领导机制、健全组织建设、提高人员安全技能、重视人员雇佣期间的工作安全,将安全生产管理与相关人员的工作绩效紧密结合。[2]注重领导机制的创新,探索实施“值班安全总监”的制度,让每一名基层员工都有机会担当领导角色,并充分调动全体员工参与生产管理的积极性。

3.2构建新型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构建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保障机制,是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在实施环节,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保障机制主要涉及制度机制的创新和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尤其是管理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有重要意义。管理队伍在组织架构上要注重简化,职能权限不受任何部门的牵制。独立性强,确保他们在安全管理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整改,并且在安全管理中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做好安全管理信息的汇总和分析,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安全生产工作。

3.3构建新型安全生产的监管机制

新型的监管机制,应该将烟草企业的生产环节、管理环节和监管环节实行分类指导、分层实施。以创新眼光审视现代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首先要注重细节,严把监管环节,“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隐患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要注重从小处着手,关注烟草配送、轮班期间的车间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节日值班等细节;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计划;创新监管机制,在有条件的基础上,实施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监管的职责以招标方式外包给其他专业化企业或第三方机构,独立运作的监管机制将大大提高监管效率,并且减少不必要的内部成本开支,压缩寻租空间,减少寻租发生的可能性。

3.4加强新型安全生产管理文化建设

管理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烟草企业“以人为本”安全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3] “以人为本”的理念,内在的将“人”的价值放在了文化建设的关键位置。

“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在实践中将成为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烟草企业要注重员工安全意识培养,将“企业是我家,安全生产靠大家”的理念内化为全体员工的精神共识和自觉实践;要注重打造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优秀企业文化,问计于员工、问需于员工,以企业文化展现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安全生产管理的浓厚氛围,人人有责,人人是安全生产的监督员、责任人。为了自己,为了他人,为了企业,自觉实施安全生产细则,自觉重视安全生产隐患,自觉抵制麻痹大意倾向,自觉担当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3.5强化新型安全生产技术创新

安全生产要注重技术创新,它是保障企业技术创新与安全生产同步发展的关键。

烟草企业要注重原创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科技创新,成立专门组织,加强内部人才队伍建设;其次要联合大中院校,充分挖掘大中院校的技术资源、智力资源,建立并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加速高校烟草行业技术成果的转化速度,注重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建立技术分析机制,对于企业运作过程中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安全隐患,加强技术分析,加强调研诊断,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事故再度发生。

3.6抢占安全生产信息网络阵地

抢占安全信息网络阵地,是提高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水平,提升烟草行业自我防御能力的有效途径。

信息安全涉及通讯安全、网络系统安全、主机系统信息安全,数据与应用系统信息安全等。信息安全是当前烟草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实践中也关系重大。烟草行业在实践中要注重内联网的建设,将内联网作为安全的网络运行平台,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为大力推进信息化带动烟草现代化奠定必要的保障基础。[4]

参考文献:

[1]李建英.浅谈烟草行业信息安全[J].信息网络安全.2009(1):85-86

[2]李纯华.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策略[J].魅力中国.2009(29):223-224

[3]刘斌.烟草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四元”.湖南省南县烟草局 413200

篇3

关键词:煤矿生产;通风安全;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煤炭开采行业获得了迅猛发展,煤矿开采技术和生产效率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到随之而来的却是煤矿事故的频频发生。在人们权利意识不断觉醒的今天,实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矿井通风,矿井通风是消除粉尘以及瓦斯的有效手段,加强矿井通风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在国家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背景下,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就成为了煤矿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前,在我国的煤矿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多种制约矿井通风的因素,加强对这些因素的研究,并提出对策是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

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

经过对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的调查发现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有很多,但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环境方面的因素,另一类是人为方面的因素。在这两类因素中,主要是人为方面的制约因素在起作用。

(一)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所谓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指的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环境;二是煤矿现有设备状况。在自然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点:一是瓦斯涌出量过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开拓、开采范围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也大或者所开采的煤层瓦斯含量大,瓦斯涌出量就大,瓦斯涌出量的增加会增大安全生产的风险。二是煤层地质结构复杂,在开采中会增加自然灾害的威胁。三是存在严重的爆炸性粉尘危险,自然发火也极有可能发生。

接下来探讨煤矿自身制约因素,这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煤矿生产布局不合理,煤矿通风网络不稳定,通风系统还很不完善;二是防尘设备不健全;三是通风能力不强,无法进行有效通风;四是机电设备的不完善。

(二)人为方面的因素。所谓人为方面的制约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一是煤矿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二是对通风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三是安全基础工作有待加强,四是管理技术滞后。

在多年的煤矿开采经营中,长期存在着一种重生产,轻安全的现象。煤矿管理者经常采用高工资的方法来激励井下工作人员,使得井下工作人员在违反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采,最终造成安全事故。煤矿员工对煤矿通风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有些煤矿员工虽然意识到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但是对于煤矿通风的重要性却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煤矿通风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关键。对安全工作的不重视,最终导致煤矿安全基础工作的薄弱,煤矿安全基础工作薄弱,会使得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最终失效。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缺少安全培训工作和安全技术装备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技术的不到位是制约通风安全的重要因素。安全管理技术滞后,会导致通风安全管理存在较大被动型。

预防措施

上文详细分析了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在充分了解了这些制约因素之后,就来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专门对策。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中,重点是要做好人为方面的预防工作。

(一)针对环境方面的预防措施。经过认真分析,针对环境方面的预防措施重点是要做好各种设备的维护工作。一是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保持机电设备的完好,运转正常。二是要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在掘进工作面必须实现 “三专两闭锁”,严禁无风、微风或违反作业规程的串联通风。三是要严格控制粉尘,在各转载点安装防尘洒水装置,降低粉尘浓度。四是要保证瓦斯监控系统有效,瓦斯监控探头要及时调校。五是要做好煤矿矿井通风安全评估工作。六是要优化生产布局,完善通风系统,坚持“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七是要加强采空区、盲巷、旧巷管理,及时打上密闭或栅栏,同时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八是要做到瓦斯抽采达标,防突措施到位。

(二)针对人为方面的预防措施。上文提到人为限制因素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因而针对人为方面的预防措施,也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笔者认为针对人为方面的预防,主要是要做好三点: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二是要建立完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三是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接下来,就来详细论述这三个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煤矿生产中煤矿企业要把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放在第一位,要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要重视井下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要保证煤矿员工的合法利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实行轮休制度,要实现煤矿员工的全面发展。

(2)完善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我们要想提高通风安全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把通风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去。

(3)要努力提高通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煤炭企业要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培训,特别是加强通风管理的培训工作,要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树立“瓦斯事故就是责任事故的”思想,重视煤矿通风。

(4)加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技术。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煤矿通风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煤矿企业重视通风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的必然选择,当前实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的制约因素有很多,最为重要的就是人为方面的限制因素,煤矿管理人员要重视人为方面限制因素的预防。

参考文献

[1] 孙晓风. 制约煤矿通风安全的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工业设计. 2012(02): 267.

[2] 薛才华.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 硅谷. 2012(24): 177-187.

[3] 郝峻清. 煤矿通风安全的制约因素及防范对策[J]. 科学之友. 2012(14): 98-99.

[4] 梁尤庆. 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探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04): 113-115.

篇4

关键词: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

煤矿行业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就是把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目标理念、制度和行动更加细致化,更加具体化,让管理人员有法可依,让工人有规可循,从而做到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具体的人负责具体的模块,管理人员可根据负责此模块的人来向其询问情况,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做到有人可询;而管理人员则负责每日检查工人的进度,做出记录报表,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以保证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为了有效地对煤矿机电安全进行管理,需要将管理过程分为三个方面:(1)规范管理;(2)精细管理;(3)特色管理。这三个管理层面循序渐进、不断发展,才能够实现最终的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模式,从而保证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有序平稳运行。本文就我国煤矿行业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煤矿行业精细化管理的问题以及对于出现的问题提出的措施与方法,进行讨论与分析。

1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的优点与益处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是目前煤矿行业要进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实施与进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煤矿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效率。同时,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可以使生产的程序与过程更加符合要求,从而保证生产的质量,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也提高了矿石的质量。除此之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可能性。因为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管理人员和安全生产人员都是经过一定的培训与学习的,这种统一的培训使工人能够更加了解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而潜意识地重视生产的安全问题,而管理人员则是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作为支撑,二者的结合使煤矿机电安全生产效率不断地提升,而生产中出现的失误逐渐地降低,从而全面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质量,促进煤矿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保证中国煤矿在世界上的内地位。

2当下我国煤矿行业安全管理存在的弊端

每个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不断的改革与进步中发展起来的,煤矿行业亦是如此。以下总结了煤矿行业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管理高层和煤矿工人应该逐步重视起来,这样才可以逐步地改进,以获得不断的突破,进而使煤矿行业发展壮大起来。

2.1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信息与技术的发展使煤矿行业的设备和技术不断地更新,但是,管理模式在煤矿行业中并没有得到重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煤矿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够精细化,使各个阶层的生产与管理相对比较混乱,安全生产效率不高。其次,一些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强,对于一些损坏的设备,并没有及时地进行维修,而对于一些可以维修使用的设备,却直接废弃丢掉,并没有做到物尽其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煤矿企业的资金投入,增大了企业运作的压力。最后,煤矿企业对于自身的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不大,进而导致了一些较为实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引进为企业所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的难度。

2.2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监督制度不完善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不同于其他的监管系统比较容易进行监督管理,其监管体系比较复杂,因为其监管的范围广、安全生产的战线比较长且其风险比较高,所以在进行实时监督管理时,比较难以进行,也不容易顾及各个方面,所以在对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中,管理人员大多数情况下会采用抽调的形式,以局部来估计整体的运营情况,虽然这种操作降低了管理的难度,但是,这种抽调的形式也在实际的监督管理中显得缺乏全局管理,也可能会造成一些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的缺漏和失控,从而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2.3煤矿机电设备老化且投入资金少

众所周知,资金决定设备,设备决定进程。设备是任何工程与项目进行的必备条件,好的设备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效率和进度,进行影响着整个煤矿产业的发展。但是,基于资金与管理方面的漏洞,使煤矿行业在机电设备上的投入力度不大,导致了一些设备虽然已经老化不能使用,但是,依然在超作运行,这样的管理体系可能为煤矿机电安全运行埋下了不可预料的安全隐患。另外,这些废旧的机电设备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其耗能大,维修的费用也是偏高的,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其花费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在运行效率低而实际消费成本高的背景下,煤矿机电设备所创造的实际效益是很低的。再次,企业对于设备的投入力度也很低,所以从整体上看,运行效率低的设备影响着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进程,也阻碍了整个煤矿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2.4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

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模式直接决定着整个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向,影响着煤矿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目前在煤矿机电管理人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煤矿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其所包涵的范围比较广,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但是就管理人员而言,他们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是特别强,对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思想认识深度也不够,所以造成了管理人员在煤矿管理方面的问题。

3煤炭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3.1建立健全煤炭机电安全管理体系与监察力度

要想使煤矿行业的安全管理精细化,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就必须建立健全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与安全监督力度,这样可以做到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法可依,有据可循,从而促进煤矿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其主要表现为:相关的管理部门应该将煤矿机电安全生产工作内容具体到个人,当出现任何安全问题时,可以追踪到个人,询问具体情况,以在尽快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其次,管理人员应建立相关的安全工作奖罚制度,有贡献者对其进行奖励,而因个人问题造成安全隐患者,对其进行惩罚以期下次不会再犯。最后,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监督与检测,出现问题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3.2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资金投入

煤矿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机电设备的高速运行,所以为了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进行,就需要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这些资金的投入可以把之前一些老旧的设备进行更新换代,从而确保它的工作效率,对于新设备的投入也可以降低其原来老设备的耗能,也在同等条件下降低了设备的消耗成本。另外,对于一些资金的投入,也可以用来引进一些先进的管理技术,在学习他人技术精华的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技能,从而进一步促进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的精细化,进而提高煤矿行业的运行。

3.3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加强对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管理人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为了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就必须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所以煤矿企业可以定期对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培养其管理专业技能,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和解决紧急事件的能力。另外,煤矿管理人员也要落实好煤矿机电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准确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并把每个人的任务落实到实处,对于出现的任何问题,要做好检察监督,奖罚分明,将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贯彻到底。

4结语

我国的煤矿机电安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的问题,例如,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后、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过关以及煤矿机电设备老化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基于以上出现的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建立健全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高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加大对煤矿设备的资金投入等。相信在煤矿机电安全生产中实行精细化的管理措施,煤矿机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一定会得到质与量的提升,从而实现煤矿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牛遂旺.陈四楼煤矿安全生产精细化管理初探[J].中州煤炭,2013(03):105-108.

篇5

【关键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全文化;建设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保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有效贯彻实施,2011年11月30日,辽宁省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5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政府令第264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一、《规定》出台背景

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保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自2003年以来,全省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已经连续九年逐年下降,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均衡和基础薄弱的制约,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并时有反弹。以2010年为例。全省各类事故总起数上升,死亡总人数下降,较大以上事故上升,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弹。全年全省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2875起,死亡2798人,同比事故起数上升12.9%,死亡人数下降3.3%。发生较大事故47起,死亡178人,同比分别上升60%和61.9%;发生重大事故2起,死亡22人,同比分别上升100%和69.2%;发生阜新市彰武“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3人,受伤24人,直接经济损失2403.5万元。分析这些年我省发生的事故的原因,既有客观的、偶然的因素,主观上主要是企业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盲目追究经济效益,重生产轻安全,安全管理薄弱,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有的企业无证或证照不全非法生产,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违法违规生产。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等。在诸多原因中,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和当前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规定》中关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及意义

《规定》第四章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企业应当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规定》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第一次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写入立法,体现了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视。要求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这一规定对于推进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将起到促进作用。

篇6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对策

1 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安全生产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进行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降低事故的发生,保证工作人员不受到伤害,企业没有财产损失,生产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既属于经济活动,又是经济管理。在社会发展中意义重大,因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工作人员某些安全生产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伤害,都会对其家庭造成沉重的打击。如果是严重的伤害,甚至是死亡,那么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所以要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应该也必须引起相关企业和部门的重视。

2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

仅就现阶段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安全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下,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监督管理体制。之所以会出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有的企业没有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高度重视。

2.2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不充足

正是因为有的企业对于安全生产没有重视,使得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安全条件、相关负责人的安全责任、机构设施、设施的管理等都缺乏一定的保障,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没有具备足够的安全生产条件,很多潜在的事故安全隐患都没有能够及时发现,并加以处理,重特大事故屡见不鲜。

2.3 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

大量事实证明,一旦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很多时候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数字都是巨大的,有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这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做任何事都是“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最高的。各级政府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如果连最起码的人身安全都保证不了,那也就无法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任何企业都要把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放在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上,这也是各级政府工作的职责所在。

3 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保障系统

要加紧建立关于安全生产的各级监督管理机构,所遵循的原则是科学设置组织机构、科学分工职能、高效协调管理体制。企业要从上到下设置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各级政府在机构改革中,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执法监督管理人员,还要建立安全生产的人才库、组建好安全生产的专家组和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专业检查队伍,定期组织培训,使他们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还要有一定的整治修养。

3.2 完善安全生产投资保障机制

安全生产想要顺利进行不可或缺是资金。安全生产的任务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难度系数越来越高,相应的安全生a、劳动条件也要尽量与其保持一致,做到与时俱进。如若不然就会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研究投资结构关系和安全措施投资政策时,本着准需要、准受益、准投资的原则,建立国家、企业、个人协调的投资保障系统。可以将商业保险、工伤保险和事故预防三者有效结合起来,推行国家对社会性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给予投资或采取技改贴息扶持、安全经济抵押等方法,进一步加大对于安全生产的投资力度,将防事故的能力提升。

3.3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从总体来说,从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执行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系数,这主要是因为责任制没有将责任、权利、利益三者进行有机结合,企业及其有关部门权利大而责任轻,而企业的相关机构则恰巧相反,这样就无法将各方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安全责任制也就难以落到实处。必须要在责、权、利相统一和权、责一致的原则下才能将安全生产工作做好,进而建立全方位、多交对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另外,责任制要想得到真正的落实,还要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车间、班组、个人。

3.4 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往往在于现场管理,这就需要严格要求。而安全作业的基础是班组管理,有的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应重视起来。根据调查不难看出,在所有的安全事故中,由于现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所造成的不在少数,占有相当的比重。他们或者因为疏忽,或者因为自大,或者存在侥幸心理,总之酿成了事故,而造成的后果不仅仅是自身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也使企业和国家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对于那些发生次数多、发生重复率比较高的事故要做好经验教训的总结,积极研究防范措施,有针对性的治理。

3.5 加强安全性评价工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对于任何行业都有重要的意义,安全生产管理也不例外。要想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创新就要开展安全性评价。传统的安全管理所具有的预见性和控制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安全性评价应用的是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推动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闭环管理的方法。系统工程是其运用的方法,较为现代,来预测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性,要对潜在的安全事故进行深入分析,判断发生的几率和严重程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安全隐患控制好。开展安全性评价针对的是现有的安全工作,进行科学的诊断,将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覆盖面很大,针对的是全体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而广大干部、职工在此过程中可以对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做到熟悉和掌握,进而提高安全意识。特别要在培训的过程中,注意培养职工对于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和防范能力。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所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果没有落实到位,企业的健康发展难以保证,更为严重的是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这就需要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足够重视。而仅就现阶段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安全生产管理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来加以处理。发生了事故进行有效的处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办法,使安全事故少发生,甚至是不发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真正做到安全。而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任重道远,但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安全生产,进而促进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伯良.安全管理重在狠抓落实[J].电力安全技术,2008(11).

[2]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7.

[3]包彦和.关于安全生产科学管理的探讨[J].冶金动力,1987(3).

篇7

[关键词]煤矿 机电数字化 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F84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2-0178-01

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机电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煤矿开采当中,但是煤矿机电设备事故也随之不断发生,因此,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实现了煤矿机电数字化。煤矿机电数字化是对机电设备的安全控制,从而减少煤矿机电设备事故,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概述煤矿机电数字化技术

煤矿机电数字化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现代科技技术,机电数字化技术需要有较高要求的设备进行支持。机电数字化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煤矿生产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机电数字化技术应用煤矿生产中,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煤矿采矿作业效率,而且能够保障安全生产,从而保护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虽然机电数字化在煤矿中应用并没有太长的时间。但是机电数字化技术在煤矿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煤矿的正常运营和生产均离不开机电数字化技术。煤矿机电数字化技术的设备的主要作用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等,因此,煤矿机电数字化设备对技术要求较高。这些设备相比较于传统的机械采集设备而言,工作效率和安全指数更高。煤矿机电数字化设备的主要优点为处理信息速度快、质量轻、体积小,同时由于是应用了较为先进的机电数字化技术,因而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分析煤矿机电数字化的发展和应用

(一)煤矿技术数字化的发展研究

煤矿机电数字化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煤矿安全监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广泛使用,极大地降低了煤矿的百万吨死亡率。我国于80年代初从英国、法国、波兰、德国等国家引进了第一批安全监控系统,同时,还通过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结合我国煤矿开采的实际情况,相继研发出了KJ2、KJ4、KJ8、KJ10、KJ13、KJ19、KJ38、KJ66、KJ75、KJ80、KJ92等监控系统,并在我国煤矿开采中广泛使用。后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煤矿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MSNM、WEBGIS等煤矿安全综合化和数字化网络监测管理系统以及KJ90、KJ95、KJ101、KJF2000、KJ4/KJ2000和KJG2000等监控系统相继被研发出来并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二)煤矿机电数字化在安全生产中应用

目前成熟应用的有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煤矿井下风速测定、温度测定、各种有害气体的测定,这些都是每个煤矿必须要有的机电设备(不论煤矿大小),都是为煤矿安全服务的。并且以上设备都基本实现了县一级联网,由县一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对所有煤矿的情况进行监控,部分地区实现了地区一级联网。

三、煤矿机电数字化对安全生产的影响

现在推行的煤矿应急救援平台建设,要求各煤矿编制应急救援预案,煤矿基本情况等必须上传到省、市、县应急救援管理平台,实现省一级联网,煤矿一旦发生事故,可以立即通过远程进行救援指挥,避免因盲目救援造成的二次伤害和事故的扩大(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建设完成)。煤矿机电设备实现数字化生产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效率是煤矿生产的核心,企业的发展和效益均是靠煤矿生产效率决定的,所以,高效率的煤矿生产是煤矿企业的最终目标。煤矿机电数字化对机电设备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煤矿数字化生产相应的设备主要有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这一套设备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这些设备的基础技术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各有效设备通过相互联系,共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在实际的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紧抓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的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必须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只有应用了煤矿机电设备实现数字化技术,才能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四、煤矿数字化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煤矿生产的前提是煤矿机电设备,而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工作人员的安全,继而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煤矿位置一般都地处边远山区,许多地方并没有正规的道路,或者有道路但地图上没有标注,因此现在正在进行煤矿电子地图的编制工作,通过GPS定位,便于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监管和事故抢险时能够快速达到煤矿。煤矿机电数字化应用研究正在向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zigBee技术是一种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发展史还不长,大约只有10年的时间,由IEEE802.15.4来对其物理层和MAC层进行定义,其它层由ZigBee联盟定义,该技术定义了两个物理层,即868/915MHz和2.4GHz频段,其中868/915MHz频段只能在欧洲和北美使用,2.4GHz频段则是全球通用的,因该技术具低速率、低功耗、低成本等特点,使得该技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国内正在进行zigBee技术正作为煤矿无线网络传输的应用研究。

在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通过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的修订进行煤矿机电数字化应用的推广。国家、政府和煤矿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完成这一项任务。煤矿机电数字化在煤矿生产中的很多重要环节均得到了应用,煤矿机电设备实现数字化生产可有效消除原有的安全生产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依靠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为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就是安全生产。

结束语

煤矿生产属于高危工作,如果没有相关的先进的科技技术给予支持,将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煤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得不到保障。由于煤矿机电数字化属于高科技技术,能够有效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且该项技术的应用还能提高煤矿生产效率,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矿机电数字化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进行大量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洪章.煤矿机电数字化对安全生产的影响[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03:169-170.

篇8

关键词:危化品企业 安全生产标准化 分析研究

危险品公司的安全运营合格化工作合作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现已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总结诸多经验,使得危险品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合格化机制得以慢慢完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诸多发展经验。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颁布了诸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使得我国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得以能够更加顺利、合理的进行。

一、现阶段危化品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关键问题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推进,我国诸多危化品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此类问题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财产与安全健康权,抓紧实施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工作是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针对现阶段我国诸多危化品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或者在经营发展中所暴露问题,本节将对其简单进行分析。

1.一些企业未能有效的掌握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程序、意义以及要求

第一,很多企业自身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积极性不够,即是有也非常少,很多企业在这方面都较为被动,只有在政府部门监督管理下才愿意采取一些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或者是当真正出了问题的时候才会采取一些安全运营的工作[1]。

第二,很多企业在实施安全生产工作时,只是做一些表面性的工作,没有很好的与实际相结合,甚至乎出现一些为了应付检查而特意做一些假数据与表面工作,很多企业误认为所谓的安全生产就是做一些数据或者文件,并没能真正理解何谓安全生产。

第三,就国家和地方颁布与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言,很多企业没有领域透彻或者执行不到位,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惜铤而走险。

第四,很多企业没有对何谓安全生产的理解透彻,绝大不多危化品企业都没能很好的受到国相关方面学习或者培训,对国家的一些安全生产标准的认识较为模糊。

2.需要提升安全生产运营的标准化评审工作的规范性

针对近几年或者更长时间屡见不鲜的安全生产问题,我国对于危化品的安全生产问题做出相应的反映,颁布和实施了部分法律法规以此来规范我国的危化品企业,不过在法律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还是有部分企业或者评审部门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直接导致安全生产的标准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形同虚设,安全生产工作也不尽人意。

3.危化品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咨询工作需要严格规范

国家的法律法规对于加强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基本已到位,但是现阶段存在的客观问题是,一些关于安全生产标准的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升,他们没能很好的表达国家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解,咨询服务人员的工作不到位,素质较为低下,直接使得部分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标准有失偏驳[2]。

二、强化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措施

为了深入能够有效深入的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高结构先后下发了相关评审文件与办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进一步规范与促进我国危化品公司的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工作可以科学合理的实施。现阶段相关企业与监督管理部门一定要严格实施与推进文件要求和精神,把我国的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做好。

1.严格依据评审工作的规定来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审

首先,要严格按照评审标准、企业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与地方法法律法规的标准作为评审的要求,经济判别相关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工作与相关规程能否满足评审标准的准则,和此类准则能不能获得合理有效的实施。其次,依据相关文件所规定的申请评审公告以及发证、审核、受理、自评等此类程序实施,其评审组织结构与评审部门一改要积极依据相关标准要求实施安全市场的标准化的评审工作。最后,相关部门在授权进行评审的过程中,一定要利用查看相关资料信息、和相关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访谈以及现场查看等手段来取得一定的实际证据信息。就评审的过程而言,一定要使用合理的手段进行评审,以此保障最终的评审结果能够公平、公正。

2.严格规范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咨询管理,以此为企业做好必要的咨询指导工作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方的基本上是以中小型的化工公司为主,此类公司必须借助自己的实际能力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于我国最高管理部门规定要求的时间内来实现自身的标准化,是有着一定的难度,此类问题就要求必须借助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服务部门的技术力量,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设就必须要提供相关自诩的指导服务,以此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准。按照安全标准化一贯使用的规范标准,根据初始评审、培训、自评以及改进、开展、规划和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其六个阶段对公司实施咨询指导。此处的六个阶段包含的范围较为广泛,此处主要是指:第一,公司应该构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小组,努力与咨询组协调配合起来,以此将初始的评审工作做好,其咨询组根据我国的相关评审标准以及规范和工作小组共同对公司实施初始的评审,熟知公司安全管理的组织部门、现状以及业务过程等基础管理信息,准时准确发现存在的差距。第二,依照初始评审的最终结果,规划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制的开展方案,这包含时间进度、任务的分工以及职责、资源的分配等[3]。第三,公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咨询组一定要对相关公司的安全生产的领导工作人员等实施必要的培训,此类培训关键是要讲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工作意义、评审的标准以及通用的原则和详细实施的方法等。第四,要改进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制、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等文件,并由企业最高负责人进行,其安全生产标准化就进运行与实施阶段。第五,当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实施一定时间之后,咨询组一定配合公司做好自我评审规划且组织人员开展自我评审工作。第六,根据自我评审结果积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措施。

三、结束语

只有积极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部署与要求积极做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才能将我国危化品企业存在的问题降至最低甚至没有。

参考文献

[1] 何伟平,蒋建宜,王亭.危化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州化工. 2012(02) .

篇9

1.1安全是确保企业生产的根本

对于企业而言,安全与生产管理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生产设备和劳动工具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这两种物质具有非常典型的双面性,它们既能造福社会,同时又会危害到人类,由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当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人与物配合不协调,便很难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近年来,随着生产与科技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安全隐患已经被基本消除,但是产业的变革、设备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导致了新的安全生产问题再度出现。可以说生产的发展其关键在于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若是企业连最基本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件都不具备,则很难实现顺利生产,想要确保生产顺利开展,企业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并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借此来消除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简单来讲,就是安全才能促进生产,生产也必须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

1.2安全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保障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只有搞好安全生产,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从而赢得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任务,这对于企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企业采取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生产顺利进行,并尽可能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几率,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于企业而言,一旦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不但会给当事人的家属带来痛苦,而且还会给企业自身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通常情况下,企业发生的伤亡事故都会成为新闻媒体追踪报道的热点,也是国家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彻查的重点,这将会使企业的社会形象受到严重影响。为此,企业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并赢得市场,就必须安全生产放在首位。

1.3安全是企业经济目标实现的前提

现如今,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最终目标就是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大量的实例表明,为了实现预期的经济目标,而罔顾安全第一的原则,其结果都是得不偿失的。可以说企业的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势必会对企业经济效益造成影响。为此,只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使每一名员工都在最安全的环境中创造经济价值。换言之,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增长的目标,就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从而形成以安全求效益,以效益促安全的良性循环。

2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对策

企业在进行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安全意识教育、劳动保护政策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等等。(1)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这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之所在。一方面通过安全意识教育能够提高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教育能够使全体员工都树立起敬业精神,有助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从而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2)劳动保护政策与安全生产法律知识教育培训。主要是对企业的领导干部和员工进行党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通过该项培训工作,有利于提高政策水平,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全体员工的法律观念。(3)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培训。该项培训可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一般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具体是指对员工进行最起码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一般的安全要求、劳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急救技术等等,借此来使员工了解并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识;另一方是专业培训。主要是对各工作的员工进行专业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如安全生产技术、工业卫生、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等。

2.2强化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企业安全生产过程中一项最为基本的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安全生产,企业必须对安全检查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首先,应按照车间、班组的不同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其次,应当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同时企业每年最少应组织不少于四次的定期安全检查工作,并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个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同时还应按照季节和上级领导的要求对各车间、各部门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最后,应开展群众性安全检查。可以广泛发动员工群众,以查隐患、查制度为重点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并结合检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教育。通过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企业能够对当前的安全状况有所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能及时发展各种不安全因素,有助于安全事故隐患的消除,这对于确保安全生产意义重大。

2.3加大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

为了给一线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应当不断加大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具体内容如下:现场定置管理、安全文明生产、消防设施管理等等。通过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随时提醒并激发员工的个人安全意识,有助于避免因人为失误造成的某些危害。

3结论

篇10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分析;建筑安全生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事故,也在不断的发生,提高建筑行业生产安全的手段有很多种,比如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等。而其中法律手段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制约手段,它可以将所有的建筑行业生产条例进行一个严格的规定,强制性的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行业的安全得到保障。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一系列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水平,使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1]。

1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存在的意义

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是指国家施行的一系列法律条例,对建筑行业的生产进行相关规定,保证其安全性能以及具体施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对建筑的安全施工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和保障作用,对相关事务的责任人也起到了追究责任的目的。而准则中涉及的各个单位,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安拆单位、租赁单位等等,都是执法渠道的相关责任人,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以及生产过程。它是政府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强力武器,也是政府直接监管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的一种法律途径。它倡导整个社会重视生产安全,提供了一个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范围。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各项机构、各种院校等创造了一个浓郁的法律氛围,使他们能够得以有正确的参照,对相关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等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该项法律体系还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国家财产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1956年颁布了《三大规程》,使得施工安全技术工作有章可循,它是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今后法规体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该项法规体系经过了岁月的磨练,从萌芽到发展到萎靡到崛起期,发展至今日,借助了各国先进法规条例以及我国的当下行业模式,已经确定了有经验的、专业性较高的、十分严谨的法律条例。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法规条例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完善,进入了较为成熟的状态。

2我国建筑安全法规体系的主要缺陷以及改进措施

我国的建筑安全法规条例体系在形式上确实是由国家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的法规设定,但是在各个位阶尤其是法律这一位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整个法律的条例效应以及权威性。就拿我国最重要的母法之一的《安全生产法》来看,其调整的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安全生产它是一项比较适合全社会行业的法规,那么对于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这一块而言,则更适合一般的工矿、商贸企业,对于建筑行当并没有单独实行的细致详尽的法规条例,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就会造成很多的缺漏,使得法规并没有发挥它的效益。再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例,施工企业相关项目负责人,对于事故的处罚,从2万~20万不等,跨度幅度非常大,造成执法人员的裁量权也很大,在事故发生之后,没有以书面形式规定处罚时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往往容易被各种因素所影响,造成处罚的罚款量不一,罚款的力度不同,造成了事故责任人的现象。偏重对城市建筑安全生产的规定,而对城镇乡村的建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则选择忽视的态度。偏重对建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管理,而对拆除工程的管理并不是十分的看重。目前我国农民生活的水平已经逐渐提高,导致了城镇房屋建设规模也逐渐加大,并有调查显示,每年的农村房屋持续在8亿m2左右,其中农房占6亿多平方米,因此其建筑工程量极大。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台的法律政策,比如台湾建筑安全法规体系的特色就在于其政规章制度制定得非常的详尽谨慎,技术性非常的强,如《营造安全卫生设施标准》法规条例中虽然标题将标准作为一个重要词条,但是其与真正的技术标准不同,它设定了具体的法规条例规定了相关作业场所、安全器材储备等等,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整改动政策,包括施工、工具的结构体、开挖、沉箱、打桩作业等等一系列的相关环节的规定,其技术特点非常鲜明,而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法律规定,也有诸多的借鉴之处,我们可以多多翻阅其中的典籍以及法律条例来进行参考,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具有其优点的相关建筑安全法规条例系统。整个法规体系由于内容缺失导致严谨性不足实施度不高可行性不强。想要完善建筑安全法规体系,首先要明确法规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将实践性、科学性作为法规确定的第一要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将各设计部门、各施工部门、生产部门等的基层人员的第一想法进行实时的记录,以提供法律制定的依据。对相关法规执行部门进行一个强制性的措施,加强实施力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强制性的法规制度追究其责任,构建全过程全主体的责任体系。对有关整个行业的各项责任人都进行相关细则规定[2]。

3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它关系到建筑工程以及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责任关系,通过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详细的规定,保障了有关人群的权利以及相关义务。该法规体系既具有通常意义上行政规章制度等的法律意义,也被附有了法律效力和技术规范标准。它的保护对象是建筑活动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它调整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具有政策性,又有强烈的技术性以及科学含量。该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一线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施工的质量,还有建筑主体的结构构造、安全性能等。它为建筑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安全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的规范,使相关人等在从事建筑建造行业时获得相应的科学准确的行事准则。

作者:陆璐 单位:九江市彭泽县建设局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 风险措施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2-321-02

1引言

随着近年的电力产业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部分大型电力企业通过积极改进生产设施、管理手段,初步形成了大型现代化电力企业的规模与特性。例如,2008年的冰雪灾害直接对我国的电力系统发起挑战,促使我国电力系统务必在应对自然灾害等客观风险中采取直接有效的措施。2011年国家的有关我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纲要中也明确了我国务必加强电网设施改造,促进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等事项。由于电力在我国产业结构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与我国强调的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保证电力的持续稳定生产是一个重大的课题。然而,我国电力企业在生产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如何应对这些风险因素、实现电力生产的安全稳定,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2 电力生产中安全风险的管理内容

2.1有关风险管理的定义

通常意义上的风险,指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损失量有关。在企业管理中,风险管理的意识已经逐步被重视,逐渐形成了较为统一的管理理念。有关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置等三个阶段。

2.2 风险管理的类别

风险管理的类别可细分为若干种,本文根据常见的三种类型将风险管理的类别主要划分为三类:(1)根据风险事故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火灾、意外事故、洪灾、技术、地震等风险管理;(2)根据风险发生之后所产生的损失内容,可划分为财产、人身、利润、责任等风险管理;(3)根据风险管理的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企业、事业、个人等风险管理。

2.3 风险因素与安全事故的关系

由于风险是生产活动中的危险来源,风险发生的概率越高,同时损失量越大的风险往往暗示着危险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在风险应对中的措施采取得不足,往往直接导致各类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安全事故。电力生产中,由于电力系统体系庞大,各部分协调错综复杂,各措施手段形式各异,某一处的安全隐患都是未来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因此,在电力生产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该将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标,通过风险响应措施,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几点问题

3.1 设备质量存缺陷

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电力系统的维护过程中,需要依靠各种先进的设备及器具。例如,基层供电所在电网出现损毁时,供电线路检修部分需要通过各种设备对电力故障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高压电网,一旦检修设备质量不过关,将会直接对检修人员的生命造成危险。因此,采用安全可靠的检修设备以及各种登高器是维护电力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在设备管理中,应当建立起适当的设备管理制度,例如,设置合理的设备定期检修制度、设备报废制度、设备更新制度等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好各种电力生产安全防护工作。

3.2作业过程存违章

所谓违章作业,就是指工作人员没有按照规范的操作要求,常常以自身习以为常的行为习惯进行作业的行为。违章作业现象在电力系统管理中常有出现,包括违反劳动纪律、违规操作、违规指挥等等。例如,针对某些临时性工作,操作人员没有取得相应的证件;在某些需要停电作业的环境中,操作人员依靠自身经验,在没有断电、验电、挂地线的环境中进行直接操作;在某些特殊工作中,员工事前没有接受过相应的教育培训,甚至没有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等等。有事故显示,部分操作人员伤亡事故的产生是由于处理变压器二次刀闸过程中,忽略对变台断电、检验、挂电线等过程,因为造成了严重的安全事故。

3.3 职责权限不明确

所谓职责权限,指的是对管理内容结果所附有的相应责任和权利界限。在我国电力企业中,由于电力能源在我国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电力企业属于国企、央企性质。企业内部部门众多,易导致各个部分之间的交叉事项出现多头管理或者无人管理等现象。(1)通过对若干电力企业的内部规章和操作流程可知,部分分管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往往参与事务性工作,而没有对本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通过上述事例可以得出,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职能权限不明确,导致部分管理区域存在盲区,若该区域发生在安全生产等核心位置,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于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防护手段,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损失。(2)管理责任权限的模糊不清会产生管理上的漏洞,例如,在没有相应的责罚体制下,部分单位消极地应对上级的检查,对于通报内容一般语意含糊,没有将安全事故的根源和相应的整改措施提上议程,导致后续管理中依然存在安全隐患。

3.4 管理措施不到位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系统的产业结构升级也广泛地采用了信息技术,例如,对于现阶段的职能电网中出现的某些安全故障,计算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远程识别出故障产生的地点,方便了操作人员的监测过程,大大提成了工作效率。类似这样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而对于该信息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却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安全事故报告,大多数是在进行小型、零散作业时发生的。因此,在进行日常管理中,应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对设备的检修、保管、实验、更新、报废等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汇总。

4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4.1 制定风险应急方案

正如前文所述,风险管理的内容复杂,管理的手段多样,有效的风险应急方案能够在电力生产事故发生时起到很好的控制。风险应急方案包括的内容应该融合所有影响电力安全的风险因素,在此背景下才能全面地、系统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在电力企业的风险预警中,通常采用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针对影响电力生产安全的各种因素,应合理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同时,在管理手段方面也应该继续完善,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风险因素。最后,在风险管理过程中还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风险应急方案中的具体内容与一线操作人员的理念相结合,两者进行积极沟通,广泛地吸取操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结合作业过程和作业现场管理等内容,使风险管理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4.2 强化设备质量管理

设备的安全性能是操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也是减少一线安全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强化设备质量管理内容方面:(1)制定并落实安全设备检修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具体内容包括对需要的材料,使用的安全设备,修试记录、验收记录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做到有据可查,责任落实到个人。(2)严格执行安全设备的报废制度。对于达到合理使用年限的、己损坏的、以及定期试用中检查不合格的所有安全设备应该强制报废,不能超期使用,同时也应当禁止以任何形式将己报废的安全生产设备转手使用。

4.3 明确主体权责范围

在组织进行经济活动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其中主体的权责界限应当明确,这样才能有利于风险管理中调动全员参与。在管理过程中,清晰有效的权责制度有利于管理者及时调动所有资源,对安全事故作出迅速的响应。通过明确各个主体的权限,能够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到个人,充分达成“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意识。电力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的责任,更是所有参与者的责任,每一位员工都是现场的第一责任人,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不能将事故责任归咎于他人。例如,可以在每年年初制订完成安全生产目标的具体措施,将目标分解到班组和岗位,明确各个参与者的具体权利和责任,通过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将安全责任意识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针对安监部门的工作内容,一般负责分解安全生产目标和制订确保安全生产目标实现的具体措施。由于该工作内容需要大量结合各种的实际,因此建议由做的人和各专业人员负责制订具体措施,经专业部门主管领导审定,最后由制定的人去具体实施,如此才能达到安全生产制度的具体实施。

4.4 开展安全评估工作

开展安全评估工作可以体现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的接轨程度。以往的安全事故处理事件表明,现实的安全管理水平和管理手段在可预见的事故的处理上依然有待提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评估方法在现代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方法不仅融合了“安全第一、预防第一”的方针,而且能够全面、充分地推动安全管理方法所贯彻的整个过程。安全评估工作能够对所有干部和工人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安全思想教育,使全体从业人员进一步研究和了解工作安全程序、规则、以及相应的管理条例,从而提高所有参与者的安全意识,同时熟悉和掌握国家有关电力生产安全中的法律法规。最后,通过安全培训,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所有工作人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5 结束语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在电力系统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电力生产系统中出现的风险因素,以及由风险因素诱发的各种系统性问题,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和现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措施意见,一方面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着力提升企业的风险应对能力,强化电力生产系统的风险抵抗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适当的规章制度,提升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落实相应的责任义务,努力提高电力企业有关电力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水平,切实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 黄扬杰.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09(2).

[2] 王苏秋.农电安全管理探讨[J].电力安全技术,2010(7).

[3] 马开胜.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13).

[4] 张涛.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0(02).

篇12

(河南能源焦煤公司中马村矿,焦作 454171)

(HNEC Jiaomei Company Zhongmacun Mine,Jiaozuo 454171,China)

摘要: 焦作市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井分布多,并且均受到较为严重的水害威胁。目前焦作市煤矿水害已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对其进行防治工作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文中以中马村矿为例,进行防治水的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详细介绍了一种消除相邻矿井水害的新技术。为以后的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一种参考依据。

Abstract: The underground coal resources are rich in Jiaozuo city, the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is complex,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 is large, which is threatened by serious flood. Currently, coal mine flood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issues affecting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in Jiaozuo and the study on i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aking Zhongmacun mine as an example in the article to comprehensively treat and control and manage flood scientifically, and a new technology for eliminating the adjacent mine flood is introduc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water control.

关键词 : gps;GIS;矿井水害

Key words: GPS;GIS;mine water disaster

中图分类号:TD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57-02

0 引言

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和生产经营任务都十分繁重,同时也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是事故易发、多发时期。加强煤矿水害预防与治理是当务之急。

中马村矿根据《煤矿地质工作规定》的要求,加强查明煤矿水害方面隐蔽性致灾困素力度,通过参照周边矿井的采掘工程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矿井充水性图等相关资料进一步查明矿区范围内的水文地质条件,为消除矿井水害隐患提供了参考依据。

1 项目背景

位于中马村矿北部的小马村矿于2013年3月闭坑,其西翼采区与中马村矿东总回风巷相邻,根据地测科每月三次的北风井~东总回风巡视、测量,目前小马村矿西翼向中马村矿东总回风巷有渗水现象。地测科在查阅小马村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充水性图等相关资料时发现:位于小马村矿西一轨道下山、西大巷附近有三座水闸门。考虑到这三座水闸门以里隔绝了小马村矿早年开采形成的大量老空积水,一旦这三座水闸门被地面施工的水井、钻孔等工程破坏,则原先封闭在水闸门以里的大量老空积水将会对中马村矿安全生产造生严重威胁。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中马村矿地测科运用GPS与GIS相结合技术消除了其相邻小马村矿井的水害威胁。

2 项目内容

小马村矿水闸门距离地面仅有150m,如果在水闸门对应的地面进行打井、钻孔作业,必然会对水闸门造成破坏,因此对水闸门对应地面进行监测,做到提前防范、及时制止违规地面作业就显得尤为重要。地测科工程技术人员在小马村矿采掘工程平面图上量出这三座水闸门的地理坐标,使用设置好坐标系统的GPS进行地面放样,从而快速定位该水闸门对应的地面位置,并通过Maplab软件建立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每月运用GPS与GIS相结合技术定期对地面进行动态观测并重点关注水闸门地面情况,确保其始终处在中马村矿的管控之内,变井下被动防护为井上、下主动防护,为中马村矿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

3 项目创新点

①主动预防,消除相邻矿井水害隐患,保障中马村矿安全生产。②根据实际需要,借助先进、便捷的测量仪器,比传统测量方法省时、省力、省工。③地面巡视中有目的地重点监控、主动监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井上、下联合防护。

4 推广及经济效益

①应用推广:GPS快速测量与放样目前已经在中马村矿的地面巡视、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测量上普遍应用,该仪器的使用能够快速地对地理、地貌进行测量与绘图,在确保精度满足工作需要的前提下降低工作成本及工作强度,将原来复杂繁琐的工作程序变得简单实用。此次将GPS快速测量、放样应用到水害超前防治上并建立GIS系统,实现了空间地理信息系统与防治水的有机结合,拓宽了GPS测量的应用范围。

②效益评价:通过分析、查询相邻矿井的防治水资料,对可能威胁中马村矿安全生产的防治水方面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排查,做到心中有数,在采取测量放样、地面巡视、重点监控等井上防护措施及井下定期进行的北风井~东总回风巡视后,达到“隐患心中有数,措施提前到位”的目的,从而实现小马村矿闭坑后中马村矿的安全生产。

5 结语

煤矿水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煤矿防治水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煤矿水害防治十六字原则,落实五项综合防治措施,突出预测预报、科技攻关、治理整改“三个关键环节”。实现防治水工作由被动治理向主动预防、由措施防范向工程治理、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的转变。要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水害事故,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参考文献:

[1]陈兆芹,杨予生,高国军,段宏群.煤矿防治水管理模式探讨[J].价值工程,2010(09).

[2]虎维岳,田干.我国煤矿水害类型及其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0(01).

[3]屠红勇.煤矿业中的水事故防治方案研究[J].价值工程,2012(13).

[4]陈寒秋,翟宇,回胜利,刘小满,王心义.煤层底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11(07).

篇13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转型;财务部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1-016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1.082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风电场是我国风力发电的主要战场,是新型能源战略的重要载体,确保风电场的安全高效不仅可以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生产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电源,还能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风电场的日常运转实践中,风电场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背景下,做好风电场员工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当前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1 强化风电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与安全体系

从现实来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对于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相关的安全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持续不断地强化和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可以保障风电场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中时刻牢记忽视安全生产的后果,时刻警钟长鸣,时刻紧绷安全生产生命线。具体来说,强化风电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1 大力开展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宣传教育

从现实中来看,安全生产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就要求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持续不断地向风电场工作人员贯彻安全生产的思想,并且在完成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意识的培训与宣教,形成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从而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

1.2 将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纳入到考核体系中

相关的管理者要结合实际工作有效拟定安全注意事项,强化风电场工作人员安全注意事项的考核,保障风电场的每一位风电场工作人员都可以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意识。同时在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中,除安全注意事项等相对抽象的东西外,还应该在具象的内容中持续不断地贯彻和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措施,严格要求风电场工作人员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一旦进入生产现场要根据体系要求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1.3 强化风电场安全设施建设

确保每一名风电场工作人员都能熟练掌握安全设备和生产设备的使用规则,可以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有效地运用安全生产设备,及时进行避险。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间隙或安全生产的调整期间,要强化对安全防护措施、安全生产设备的检查检验工作,及时淘汰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存在质量问题或存在毁坏情况的相关器具,从而切实保障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科学

落实。

2 深化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

在新的形势下,强化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持续不断地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切实有效地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确保在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中有效地解决安全工作中的问题与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培训活动要有针对性,不能仅仅是空泛的理论,必须要充分结合具体的生产实践,对于广大安全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与应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规范。例如,在生产实践中相关的电气装置在运行和使用时,为了有效地防止漏电,规避绝缘损坏,应当对其采取接地性保护措施。更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电气装置的带电部分与不带电部分之间也应当在充分结合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采取一定的隔离,保障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假设发现线路掉落在地,也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处置措施。

此外,在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适用性的工作原则,从风电场员工的工作需要出发,合理地划分安全与工作区域。对于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场所,应当有针对性地设置较为醒目的提示标语。对于那些有严重安全威胁的生产区域,要指派专员进行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标准,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人员严禁入内。与此同时,适用性原则还应当应用于安全级别的评价当中,要结合不同场所的工作和相关人员的工作性质,对每一个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并执行详尽的管理规章,以便于员工的应用。

3 提升风电场员工对公司的凝聚感

从企业管理实践中可知,在任何公司生产管理中,凝聚感都是一种非常抽象的东西。但工作人员的凝聚感可以有效地促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持续不断地运用自身的智慧来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增长,并切实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持续不断地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对公司的凝聚感,让风电场工作人员可以在温馨和快乐的环境中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树立主人翁的工作意识,并体会到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具体来说,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对企业的凝聚感也是一项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工作,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 注重进行思想教育活动

培养风电场工作人员对公司的凝聚感,应该在充分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注重着力进行思想教育活动。通过座谈会、茶话会的形式,让风电场工作人员可以感受到公司的透明度,让风电场工作人员对公司的发展及规划有明确的认知,从而愿意跟着公司“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这就要求在公司的管理层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中应该进行科学的思想教育活动,以定期举办茶话会、座谈会的形式,及时针对风电场工作人员的思想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及时掌握风电场工作人员的思想动态,从而切实提升风电场安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综合提升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3.2 相关领导干部应该深入贯彻群众路线

培养风电场工作人员对公司的凝聚感,相关领导干部应该深入贯彻群众路线,广泛地与广大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要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充分地了解每一位员工在生产、学习与生活方面的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并在必要的时间,对有困难的员工进行走访与慰问,同时要耐心解答广大员工最为关心的现实问题,了解员工的实际诉求,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真正地贴近广大风电场员工,解决其现实问题,才能让广大员工对公司具有归属感,从而提升其凝聚力。

3.3 建立并健全科学的绩效薪酬体系

从现实来看,贯彻群众路线,加强与广大员工的沟通与协调固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但是从根本意义来说,员工价值的实现首先是自身是要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对此,要在加强对员工沟通交流的同时,也要进一步运用物质激励手段,提升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安全工作的重视。进一步来说,就是要将安全工作的表现情况纳入到员工的绩效薪酬考核中,并且鼓励员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完善安全工作技术与水平,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4 完善风电场员工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问题是具有长期性、根本性的问题。在推进风电场员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也要相应地完善相关的

规制。

4.1 充分引进和利用现代化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

在知识时代,科学的管理与先进的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要推进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按照相应的原则实施科学的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产能计划与程序,并且有序地进行组织与协调。同时,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安全设备,在硬件层面上给予有针对性的保障。最终通过完善的管理规划和先进的科学共同推进风电场安全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4.2 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一系列突发状况,相关领导层应制定为员工设计的应急预案,以有效规避风险。具体来说,风电场应制定相应的电力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事故现场处置预案以及专项应急预案等内容,确保风电场能够有效地面对各种常见或者不常见的安全事故,提高风电场运作的安全程度,保障广大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4.3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在新的形势下,相关的风电场运作管理单位要参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中的相关内容,并建立完善风电场运作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体系。从现实来看,安全责任制度的设定应当切实可行,不能空有形式或者脱离生产实际。必须将安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制定详细的制度,同时将每一细节的责任都落实到个人,从而切实提升风电场安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并且按照一定的操作流程,综合提升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 结语

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在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持续不断地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技术知识,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公司凝聚感,同时辅之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法和目标的设定,建立科学合理的风电场安全管理体系与长效机制,才能持续不断地提升风电场的安全生产目标,才能有效地提升风电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同时,值得风电场管理层注意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风电场员工安全生产管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新情况与新问题,对此,只有深入依靠广大员工生产实际,从员工的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创新管理的体制与形式,从而有效应对各类问题,开创风电场安全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卿.如何做好风电场员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

科技展望,2015,(17).

[2] 梁振飞,王波,狄海龙.风力发电场运维管理工作探

讨[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1年度

论文集(下)[C].2011.

[3] 彭鹏.浅谈风电场安全生产管理――风电场工作人员

的管理[A].中国风电生产运营管理(2013)[C].

篇14

关键词:煤矿 安全 生产责任 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煤矿行业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的重点项目,是国家基础产业之一,其生产质量和数量情况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与以往煤炭生产水平相比,我国近年来的煤矿产量逐年提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很多企业将眼光集中在了经济效益上,随之而来的是煤矿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如何做好煤矿的安全生产,明确生产责任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重点。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和责任能够为煤矿开采者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规范他们的行为,进而提升煤矿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一、 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科学构建的重要性

(一) 有助于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

构建科学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是对煤矿开采者实施的有效对策。通过完善的安全生产体系的构建,能够为煤矿开采人员提供切实可行的工作依据,规范他们的生产行为,保证开采作业在科学的范围内实施,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 有助于规范煤矿生产企业的工作行为

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仅包括煤矿生产的具体行为,还包括开发人员在开采中所要明确的具体行为以及企业的活动内容。具体而言,其中规范了企业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要购买的安全设备、施工行为、开采条件以及开采者的具体行为。这些明确的规范有助于帮助开采者进行有效工作,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

(三) 有助于帮助煤矿企业节约资金,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众所周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常常具有较高的破坏性,会给煤矿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帮助煤矿开采者规范开采行为,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更好的节约资金,使其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 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有效对策

在上述文章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企业煤炭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它能够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提升煤炭生产的质量,减少人员伤亡。为了切实达到这一目标,煤矿生产企业一定要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提升煤矿开采水平。

(一)理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体制,完善监管监察组织

针对目前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力量不足的实际情形情况,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扩充国家监察员队伍。根据现行的煤矿安全生产体制,地方监管工作大多由多家机构承担、职能互相交叉。对此,建议各地生产企业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制度规章,明确能够独立履行煤矿安全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的各级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并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数量。重点加强基层,尤其是重点产煤县(区)、乡(镇)两级的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建设,逐步形成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煤矿安全监管体系。

(二)细化监察、监管及企业责任主体的具体责任

按照国务院79号文明确规定的国家监察的5项职责及地方监管的6项职责,各地方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分解、细化等方式,制定有可操作性的具体规

定办法,进一步明确执法主体、执法内容、执法对象、执法程序和执法手段。根据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的职责性质,进一步明确国家监察和地方监管的职责,避免监管监察职责重复。从而更好的贯彻落实责任制,做好监督工作,抓好安全生产环节。

(三)建立相应制度,保证责任体系运行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的构建也是如此。为保证责任体系的有效运行,还需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评价制度、监督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确定对监察、监管工作的考核主体,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各级煤矿安全监管工作进行量化评估,建立执法监督机制,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以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煤矿安全监管监察人员在履行职责中、、违反廉政规定等行为追究相应责任,对无视安全生产的行为,造成重大事故的企业负责人进行惩处,进而确保做到安全生产。

(四)健全法规、提升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

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是执法依据,是保证责任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石,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建议进一步完善现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尤其要加快地方立法工作,适时制订可操作的煤矿安全生产地方法规;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使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构能够有法可依;提升现行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强化技术标准的权威,进而强化监察、监管人员以及煤矿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逐步完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煤炭用量在逐年提升,随之而来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构建,能够减少事故发生的频率,提升煤炭产量和质量,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对煤矿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切实达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要完善安全体系,加强监管工作,加强安全管理,做好职工安全思想工作,以人为本,坚持安全第一,做好全面安全工作,并提升开采技术,提升开采工艺,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开采措施,依靠科技进步,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钱平凡,周健奇.国内外煤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与政策建议[J].煤炭经济研究,2012,03:91-93.

[2]曹超.煤炭行业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作用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5:157-161.

[3]曹荣平,徐张保,宫为敏,李若平.关于开展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审计的探讨[A]..2007煤炭经济研究文选[C].:,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