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公共卫生安全范文

公共卫生安全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公共卫生安全,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公共卫生安全

篇1

从一个传染病和公共卫生工作者的角度,我想谈的是公共卫生安全与健康的关系。从几年前非典型肺炎(SARS)在全球暴发流行,到今年的手足口病在国内数省的发病,公众媒体一直在呼吁“卫生与安全”的问题。以前大家把卫生与安全分开来看,其实,公共卫生安全是防治传染病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不重视卫生就会带来安全威胁,带来社会的动荡。

2003年春天,从SARS全球发病情况看,欧洲、日本的发病率低,东亚地区特别是中国的发病最高。有人认为,这与日本人和欧洲人比较讲究卫生习惯有关。确实,到过欧洲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小乡村,城市的环境卫生很好,越到农村环境卫生越好。很少见到有人随地吐痰、到处是垃圾的现象,公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也比我们国民要高得多。

人们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到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公共卫生也成为科学家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现代微生物学创始人、法国伟大的科学家巴斯德说过,“卫生”两个字,在希腊文字里就是跟健康有关的意思。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人口逐渐增多,人们也逐渐认识到饮水和垃圾处理很重要。当时欧洲暴发霍乱,在巴黎这个城市,霍乱导致了两万多人死亡,所以他们很早就知道垃圾和污水处理的重要性,世界著名的巴黎城市下水排泄处理系统就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

篇2

1 循证公共卫生原则

为什么需要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中强调循证公共卫生理念?这是因为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事关国家安全大局,涉及社会上每个人的健康安全利益。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中的每个项目的确立和决策的正确与否都关系到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亿人口的健康安全。希波克拉底曾经说过:“事实上有两种东西:科学和看法。”科学带来知识,而看法只能带来无知。尽管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决策是根据政府官员或部分专家的看法决定的,但事实上用上述方法做决策是欠缺合理性的。而用科学证据来支持体系建设的决策,指导和执行有关项目,可以提高公共卫生项目和决策的质量,避免浪费有限的公共卫生资源,预防决策失误带来的危害。

整个循证公共卫生的决策过程可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对需要解决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作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界定,并要注意在何种社会政治背景下,以及政府、卫生部门等利益集团的情况。第二阶段,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当前的研究进展,并获取最佳证据,即检索当前最新的文献,并收集有关的专题会议讨论报告,同时收集定性的证据(软证据)。此外,还要对证据进行科学性评估(有效性、可靠性)、系统综述评价(Meta分析等)、风险评估、经济学评估或专家组讨论和咨询论证,从而得到最佳证据。第三阶段,对拟解决的问题量化,如描述性研究中的健康状态指标(如期望寿命)、疾病负担指标(发病率、死亡率、DALY)等,分析性研究中的OR(优势比)、RR(相对危险度)、PAR(人群归因危险度)等,社区干预试验中的阴转率、有效率等。第四阶段,通过比较和评价,确定拟实施的政策或项目,即比较和评价拟实施的项目或方案,包括评价研究证据的有效性(内部有效性和外部有效性)、可靠性(或重复性),并考虑背景因素,如政治时事、法规、经济价值、社会、人口学特征和技术水平等。第五阶段,形成项目或政策的具体方案,这里要注意可操作的项目内容、适宜的时间安排、明确的实施目的和有关指标等。第六阶段,项目或政策实施后的评价及反馈,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可采用过程评估、目标评估、经济效益评估等多种形式。

目前,公共卫生安全的形势不容乐观,在推行公共卫生安全战略过程中,任何不适宜的政策都可能对公共卫生危机的产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公共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事关全民健康、国家安全大局,绝不允许公共卫生建设中出现“豆腐渣”工程。循证公共卫生决策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还有利于提高公共卫生体系的服务水平。然而,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公共卫生安全的保障战略往往缺乏效率,公共卫生政策制订和项目执行有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公共卫生决策常常围绕危机、热点问题和利益集团的关注点而制定,缺乏长远的眼光。

因此,要将循证公共卫生原则作为公共卫生安全战略所应遵循的第一原则,在循证公共卫生原则的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策略制定、项目安排与实施以及效果评估等。

2 公共卫生伦理学原则

公共卫生安全保障的过程是服务公众、服务国家安全的过程。公共服务需要规范,这些规范不仅包括法律法规,还包括公共卫生伦理。公共卫生伦理是有关在人群中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的行动规范,对我们在人群中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的行动起指导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公共卫生伦理和医学伦理不同。医学伦理往往强调病人个人利益,尤其是知情同意、自主选择、隐私等的重要性,并不强调伙伴关系、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区等重要的价值。公共卫生以人群为基础的视角与医学以病人为中心的视角有所不同,公共卫生伦理不仅要关注个体利益,更重要的是关注公众利益,在某些条件下个人利益应服从于公众或集体利益。

公共卫生领域中涉及许多伦理问题,如:传染病防治、保密、对研究对象的保护,卫生保健资源的配置,遗传学,免疫政策,儿童保健与保护,供水系统安全,食品和药物安全,公共场所禁烟,精神卫生等多方面的问题。

其中,在传染性疾病的处理上,公共卫生伦理尤其重要,譬如保密问题。对于一些法定要求报告的且具有强传染性的传染病,为了保护公众的健康,就必须及时发现传染源(病人)、隔离患病者。事实上,这泄露了个人患病的“隐私”信息,更限制了个人的行动自由。但从公共卫生伦理上讲,这种做法是合理的。因为当一种疾病有较高的传染性,并威胁着特定人群的生命健康安全时,报告上级卫生机构并及时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否则会为了保护个体的利益而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另外一个涉及公共卫生伦理的是干预个人自由的问题。SARS暴发之后,中国广大地区对SARS疑似病人和接触者采取了隔离的措施,这个策略就涉及行政干预是否妥当这么一个问题,因为在采取隔离的同时,个人的自由行动权也就受到了限制。

3 公共卫生公平性原则

无论从人类的发展理念出发,还是从人权角度来看,人的健康都是根本的。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公约》第十二条做出了规定:健康权是“人人享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的权利”。每个国家必须保证人人享有相应的健康权:减少死胎率和婴儿死亡率,并且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育;改善环境卫生和工业卫生等各个方面;预防、治疗和控制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以及其他疾病;创造保证人人在患病时能得到医疗照顾的条件。健康权是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的、实实在在的人权,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对于人群或者地域来说,健康是人群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地方蓬勃发展的标志。

篇3

一、目前存在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

1、传染病防控安全

(1)甲流感、手足口病、不明原因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发热门诊医生防护不规范、人员不固定、初步流行病学史询问不详细,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2)霍乱、O157:H7大肠杆菌感染性腹泻、不明原因腹泻等肠道传染病。肠道门诊医生未经培训上岗、登记不全、人员不固定等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等。

(3)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前告之不到位,给有禁忌症的儿童注射相关疫苗、疫苗漏种、错种等,造成预防接种安全隐患。

(4)血防防急感工作责任制管理落实不到位,渔船民流动性较大以及三角圩与江宁区交界处船厂的流动人员导致我区的防急感安全隐患增大。另外血防发热门诊诊疗意识淡薄给我区血防防急感第一道关口也造成一定的漏洞。

2、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安全

(1)部分餐饮单位、快餐制售、企事业单位食堂、熟食卤菜存在卫生条件差,食品索证不规范、违法使用非食品物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保管不当,凉菜间“五专”落实不到位、食品不烧熟煮透等现象给我区食品卫生安全容易造成食物中毒安全隐患。

(2)建筑工地食堂尤其是中小型食堂饮食加工流程不规范、设备简陋、工程时间短、流动性强、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导致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增大。

(3)二次供水单位未规范落实生活饮用水消毒不规范,设计不合理,二次供水水箱周围环境差,对水质进行消毒处理或处理不当导致传染病的暴发。

3、职业卫生安全

企业业主对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意识薄弱,无专人分管,对作业场所粉尘、铅、苯、硫酸等有机溶剂等职业危害严重的场所未落实具体防护措施。

二、落实相关措施,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1、加强对甲流感、手足口病、不明原因肺炎、防急感等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门诊医生的诊疗水平。

2、区疾控中心加强腹泻病门诊督导力度,紧盯几个重点环节,特别是人员资质、登记项目完整、医生掌握腹泻病知识、02检索等重点环节,每周检查一次,定期进行全区通报。

3、对全区预防接种门诊冷链、预防接种前告知、疫苗接种规范开展督导检查,每周检查一次,通报一次。

4、加强宣传与培训,定期组织召开饮食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会议,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经营单位自身管理水平。

5、加强监管力度,发挥卫生监督员、街道检查员、社区信息员三级网络作用,落实“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属地化管理要求,每周检查不少于1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形成高压态势。大中型餐饮继续实行5桌以上宴席申报制度,开展预防性监督,落实留样制度,对卤菜行业加强监管,重点监控亚硝酸盐使用和销售场所温度的控制(25度以下),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

6、加大与街道、建设部门联动机制,完善建筑工地本底资料,加强工地食堂的监督频次,提高建筑工地食堂的管理水平。

7、开展对供、管水人员的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培训,完善岗位卫生管理制度,提高供水单位自身管理水平,确保安全供水。

8、加强工作联动,健全二次供水基础档案,依靠街道、社区开展二次供水的专项整治,区卫生监督所每二个月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强化对二次供水设施的安全防护、水管人员的健康体检、清洗消毒及水质检测方面的日常监管,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按照每半年开展一次水箱清洗、消毒的要求,落实水箱的清洗消毒工作,由卫生监督所负责开具卫生监测单,区疾控中心负责落实对二次供水水箱开展水质抽检,区疾控中心将不合格的单位和项目及时通报区卫生监督所。

9、建立辖区内存在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岗位的用人单位基础资料,对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0、开展综合执法,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每季度监督频次不少于1次。围绕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人群、职业病危害企业,检查其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情况和职业危害评价情况。

11、加强职业危害用人单位管理相对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培训,提高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

三、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

当前连续高温天气,正值各类传染病、食源性疾病、职业性危害等公共卫生安全高发季节,各医疗卫生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将公共卫生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提高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对保证社会和谐、经济稳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规范医疗卫生机构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机制,落实重大传染病防控、监督执法、应急处置等各项公共卫生措施,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保障到位。要严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因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引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区公共卫生单位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密切配合、上下协作,加强合作机制,要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共同解决公共卫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确保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各项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大力开展血防防急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及其他不明原因的发热等重大传染病的防治力度,进一步突出流动人口聚集场所、驻区大企业、建筑工地等重点单位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要严格疫情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医疗救治等综合防治措施,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无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

(三)坚持依法行政,切实做好公共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公共卫生许可标准,改善监督执法条件和技术手段,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努力消除公共卫生隐患。按照分段监管的总体要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要重点抓好快餐制售、企事业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卤菜(冷菜)等食品卫生综合整治,依法打击无照生产经营食品、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使用非食用物质及其他不规范行为,消除食物中毒隐患。加强二次供水的监管力度,规范水箱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监督覆盖率。要高度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围绕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加大综合监督执法力度,督促用人单位自觉落实职业健康监护及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等各项职业病防治措施,改善职业卫生环境。

(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公共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要认真贯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对照《*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组织体系,细化工作方案,充实应急专业队伍。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培训和演练,确保一旦发生情况,能够快速、高效、果断、稳妥处置。要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报告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要加强监测和预测预警,及时收集、汇总、分析突发事件征兆信息,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卫生部门要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建筑工地等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搜索可疑情况,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4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切实抓好当前的防控工作

学校以对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并认真落实各项责任制,切实做好当前的防控工作。一年来,就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立即恢复“一般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和疫情报告制度。制定应急预案,按照依法、科学、规范、有序的要求,启动工作预案。加强值班、检查、报告和信息沟通工作,毫不松懈地抓好各项防控工作的落实。学校要求班主任一早就对全体学生进行晨检,检查体温,检查指甲,检查随带物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妥善措施,积极主动配合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开展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严防疫情在校园内传播。到7月结业典礼止,没有发现重大疫情和卫生安全事故。

二、广泛开展全员爱国卫生运动

学校要按照市爱卫会要求,把学校公共卫生安全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开学初,广泛开展以大搞环境卫生,清理卫生死角、普及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和饮食卫生知识为重点的卫生大扫除,突出抓好走廊、操场、教室等人群密集场所以及师生饮用水源和校园及周边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平时,检查卫生成了领导到校后的第一件事,打扫周边环境卫生,成了学生和老师到校后与离开学校的第一件事。在除“四害”工作中要主动配合当地爱卫会开展工作,做到统一行动,科学、合理、妥善,严防用药不慎引发其它的安全事故。比如这学期的灭鼠活动,就是在统一部署中安全、有效地进行。

三、深入开展全员卫生安全教育,坚持不懈地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全面提高自我防患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

学校在开学初集中力量,深入开展以预防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为重点的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师生科学理性地对待防治“手足口病”、“水痘”和“禽流感”等工作。教育学生尤其是外地学生要搞好个人卫生,不要接触疫区病禽、死禽、病畜、死畜等,防止感染禽流感。切实加强了饮用水和食品卫生管理。严把小店食品采购关。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还要加强了对其它常见性、群体性的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教育师生不食果子狸、獾、貉等野生动物,摒弃陋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切实加强了教室和办公室的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教育学生要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不要到网吧、电子游戏厅等室内空气不流通的娱乐场所。特别提醒师生员工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有发热症状和其它传染性疾病症状,要主动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断治疗和主动及时报告。学校主动与卫生部门配合,认真履行职责,对所有适龄疫苗接种儿童在开学时要进行普查,防止法定接种项目的漏种,凡漏种的适龄儿童,学校要设法说服其到当地卫生部门接种。对于漏种的特困儿童,学校尽义务设法帮助其解决接种问题。

四、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学校根据公共卫生安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并不断完善工作预案,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登记查询制度、师生健康晨检制度以及对走廊、教室等人群密集场所管理和通风换气制度等,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健康安全的生活秩序。对因故未按时返校的师生,学校落实专人查明原因,并逐级上报,及时妥善处理。学校还特地要求各班在黑板一角开辟请假、缺席公示兰,以便任课教师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五、切实加强对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的领导和督查工作,坚决把学校公共卫生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篇5

公共卫生安全是医学领域涉及人群最广、影响最大的学科,它包括食品安全,职业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流行病,药品安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突发性社会事件等多个方面,是国家安全、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安全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一旦发生,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家或地方的经济、社会和政府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监管,有效预防和控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避免或减少危害,确保人们安全便成为当今社会重要课题之一。

一、公共卫生安全内涵简述

公共卫生是医学领域中最为复杂的学科,从衣、食、住、用、行等多个角度影响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是研究如何维护全体居民身心健康、生命安全的学科〔1〕,包括传染病防制、地方病防制、职业病防制、食品药品安全、灾难事故、突发性事件等一切影响公共健康事件的预防和控制。

(一)传染病防制

(二)地方病防制

地方病,又称地方性疾病,是指某些特定地区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如,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氟病等等〔3〕。

(三)职业病防制和食品药品安全

(四)灾难事故、突发性事件

灾难事故是指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如火灾、地震、海啸、重大交通事故等等。突发事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突发事件指所有突然发生的事件,狭义的突发事件是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3〕。

二、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经济全球化的好处我们已经感受,缺点也得到了证实。公共卫生安全同信息安全一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间深度联系的基础之上,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机会和风险,以往大家印象中只有在第三世界发生的传染病已经不再有国界之分,如,2003年的SARS爆发,2009年的“甲流”,2013年的禽流感等等,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全球化时代的疾病如很多事物一样,突破国界。

三、公共卫生安全与政府职责

公共卫生安全不仅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日常生活,群体的健康和生活,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政治的安全。所以,公共卫生全球化的同时,加强公共卫生安全监管与防控也显得尤为重要。从管理的角度上看,只要涉及到公共卫生安全的行政部门就有其行政职责,如卫生部门、食品安全部门、疾病控制部门、工商部门等等。2003年SARS流行暴露了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是我国政府长期把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上,忽视了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职能,政府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对于公共卫生安全领域往往采用传统强制模式进行管理和事后补救,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财政投入严重匮乏。面对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严峻局面,单靠公民的自我救济力量明显不足,由于公共卫生安全涉及每一位公民的自身权益,这一特殊性使得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冲突弱化,一致性提高,此时政府应以恰当的行为方式进行帮助、引导和管理〔7-8〕。在公共卫生安全领域与政府职能方面暂时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相关部门在行使其职能时多靠道德和觉悟,而这无法保障国家权利主体和人民对其行政机构和公共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使得重大疫情来临时,政府能发挥多大作用无法评价。所以,应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与公共卫生安全的行政责任。

四、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预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广泛性、难控制性、危害严重等特点,处理时比较困难,主要以预防和控制为主,所以应根据国情建立不同的危机管理模式。首先,增强危机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养成居安思危的习惯。建立适应不同类型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应急体制,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中心,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具体工作,明确各级政府部门责任和义务,完善沟通体制,快速有效追究失职渎职。第二,建立各场所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制。如学习、生产、生活、工作等场所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体制的建立。第三,加大政府在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经济投入。定期为公民进行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加强公民在应对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应急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让每一位居民在应对危机时,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应对有效、依靠科学、团队协作。增加公共卫生安全应对时的物资储备制度。加大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科研、教育、宣传、培训制度和预演制度。第四,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方面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

五、公共卫生安全监管的全面参与性

篇6

1数据信息安全威胁信息数据

面临的安全威胁来自于多个方面,有通过病毒、非授权窃取来破坏数据保密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操作系统故障、应用系统故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完整性的安全威胁,有因为硬盘故障、误操作等导致的破坏数据可用性的安全威胁,还有因为病毒威胁、非授权篡改导致的破坏数据真实性的安全威胁,这些潜在的安全威胁将会导致信息数据被删除、破坏、篡改甚至被窃取,给公共卫生行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2安全管理缺失公共卫生行业

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如果存在重应用、轻安全的现象,在IT系统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信息安全的科学规划,将导致后期信息安全建设和管理工作比较被动,业务的发展及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信息安全管理建设不对称;或由于重视信息安全技术,轻视安全管理,虽然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但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如病毒库不及时升级、变更管理松懈、岗位职责不清、忽视数据备份等现象普遍存在,很有可能会导致本不应该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发生。

二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经费投入不足导致的安全防范技术

薄弱许多公共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设备,都是在2003年SARS疫情爆发以后国家投入建设的,运行至今,很多省级以下的公共卫生单位由于领导认识不足或经费所限,只重视疾病防控能力和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的建设,而忽视了对公共卫生信息化的投入,很少将经费用于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投入,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软硬件设备老化,信息安全防范技术比较薄弱,因网络设备损坏、服务器宕机等故障或无入侵检测、核心防火墙等安全防护设备,导致信息数据丢失、窃取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重要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一旦发生信息安全事件后果将不堪设想。

2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建设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最大的动力资源是掌握信息化的专业技术人才,人才的培养是行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基础,然而,公共卫生行业的人才梯队主要以疾病控制、医学检验专业为主,信息化、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队伍力量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也很难对本单位现有的信息化、信息安全现状进行有效的评估,缺乏制定本行业长期、可持续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的能力,这也是制约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信息安全培训不足

职工安全保密意识不强信息安全是一项全员参与的工作,它不仅是信息化管理部门的本职工作,更是整个公共卫生行业的重要工作职责,很多单位没有将信息安全培训放在重要位置,没有定期开展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培训,许多职工对网络安全不够重视,缺乏网络安全意识,随意接收、下载、拷贝未知文件,没有查杀病毒、木马的习惯,经常有意无意的传播病毒,使得单位网络系统经常遭受ARP、宏病毒等病毒木马的攻击,严重影响了单位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许多职工对于单位的移动介质缺乏规范化管理意识,随意将拷贝有信息的移动硬盘、优盘等介质带出单位,在其他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信息容易失窃,存在非常严重的信息安全隐患。

三如何促进公共卫生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性提升

1强化管理

建立行业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为了确保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效运行,建立出一套既符合本行业工作实际的,又满足网络实际安全需要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成立信息安全管理机构

引进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才,结合单位开展的工作特点,从管理、安全等级保护、安全防范、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统管全局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

1.2制定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制度

定期开展全员信息安全知识培训,让全体员工及时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最新动态,结合信息安全事件案列,进一步强化职工对信息安全保密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对信息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具有安全管理意识的队伍,提高应对各种网络安全攻击破坏的能力。

1.3建立信息安全监督检查机制

开展定期或不定期内部信息安全监督检查,同时将信息安全检查纳入单位季度、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检查结果直接与科室和个人的奖励绩效工资、评先评优挂钩,落实奖惩机制,惩防并举,确保信息安全落实无死角。

2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建设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通过对公共卫生行业处理、存储重要信息数据的信息系统实行分等级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处置,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定期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情况进行测评,存在问题及时整改,从制度落实、安全技术防护、应急处置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行业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安全隐患发现能力。

3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需要依托防火墙、入侵检测、VPN等安全防护设施,充分运用各个软硬件网络安全技术特点,建立安全策略层、用户层、网络与信息资源层和安全服务层4个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全面增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1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公共卫生行业网络安全建设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按照结构和功能通常划分为滤防火墙、应用防火墙和状态检测防火墙三种类型,一般部署在核心网络的边缘,将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者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有效地记录Internet上的活动,将网络中不安全的服务进行有效的过滤,并严格限制网络之间的互相访问,从而提高网络的防毒能力和抗攻击能力,确保内部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3.2入侵检测

入侵检测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检测方法包括基于专家系统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两种,利用入侵检测系统,能够迅速及时地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帮助系统对付内部攻击和外部网络攻击,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在安全审计、监视、进攻识别等方面进一步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3.3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

VPN技术因为低成本、高度灵活的特点,在很多行业信息化建设中被广泛应用,公共卫生行业也有很多信息系统都是基于VPN进行数据传输的,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等,通过在公用网络上建立VPN,利用VPN网关将数据包进行加密和目标地址转换,以实现远程访问。VPN技术实现方式目前运用的主要有MPLS、IPSEC和SSL三种类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VPN链路网络采用的就是IPSECVPN模式,利用VPN链路隧道,实现国家到省、市、县四级的互联互通和数据传输共享。VPN通过使用点到点协议用户级身份验证的方法进行验证,将高度敏感的数据地址进行物理分隔,只有授权用户才能与VPN服务器建立连接,进行远程访问,避免非授权用户接触或窃取重要数据,为用户信息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保护。

四结语

篇7

人畜共患病由于其传染来源多种多样、传播途径广泛复杂而使其防控工作极其艰难,它在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危害直接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大的破坏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文章通过对人畜共患病分类、危害进行回顾和总结,阐述了人畜共患病的特点、发病症状及防控措施,为建立科学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及和谐、稳定、健康的生存环境提供参考。

1 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及特点

人畜共患病是指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其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目前,全世界已证实250多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其中危害较大的有89种。研究资料表明,人畜共患疫病不仅频繁发生,而且呈现上升的趋势。一是传统型的人畜共患病呈现流行态势,比如,鼠疫、结核病、血吸虫病等,因为动物宿主不可能根除,所以会造成死灰复燃;二是老病原出现新变异,由于病原毒力变异和组织嗜性变化,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由于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毒力发生变化,不仅能使水禽感染、死亡,而且危害人类。

近年来,我国人畜共患病疫情有所抬头,禽流感、布鲁氏菌病、狂犬病及猪链球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暴发流行已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现在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的不断蔓延,再次敲响了人畜共患病危害人类健康的警钟。而重新认识、研究人畜共患病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危害情况、感染途径和发展趋势,并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作用,对保障经济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人畜共患病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

由于人畜共患病可以在人群中传播,也可以通过动物源性食品传播给人,极大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动物源性食品(Animal Derived Food)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水生动物产品等。人畜共患病可以使动物源性食品携带能够感染人的细菌、病毒或寄生虫, 使人体患上的感染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引起人发病甚至死亡。

3 常见人畜共患病

3.1 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茵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属革兰氏阴性,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6个种布氏杆菌,20个生物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感染布氏杆菌后会导致长期发热、多汗、头痛、乏力,游走性关节痛(主要为大关节)等一系列其他疾病。有时腰椎受累后,出现持续性腰背痛,伴肌肉痉挛,活动受限后,影响行走,时间长可产生坐骨神经痛,也可产生硬膜外脓肿压迫脊髓及神经根,出现运动障碍或截瘫。同时,布氏杆菌可引起变态反应性病变,而骨关节病变最为突出。

3.2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Trichinella spiralis) 是英国学者James Panes Paget 1835年首次于伦敦一尸体中被发现。它是由毛首目、毛形科旋毛形线虫寄生于人体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包囊的动物肉类而感染,幼虫钻入小肠黏膜发育成熟,常见于膈、眼、颈、咽、喉、舌,于此形成囊包,并可生存多年,最终钙化。早期有腹泻、恶心、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等症状,幼虫移行期可引起肌肉发炎、麻痹、运动障碍、嘶哑、呼吸与咀嚼困难、消瘦发热等。临床主要表现在急性期有僵硬、浮肿发热、面部及眼睑浮肿等过敏反应,继以肌肉剧烈疼痛,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3 猪襄尾蚴病

猪襄尾蚴病也称囊虫病,俗称"痘猪肉"或"米星肉",是由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用肉眼观察就可看到肉中有米粒至腕豆大小不等痘粒,在囊液中有一个白色的头节,像石榴籽。该病在我国发现较早,古代医学书籍就有记载。目前我国有极少地区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主要原因是有些地区农民习惯散养及连厕圈,猪吃了人粪便而得此病,人吃带有襄尾蚴的猪肉后得绦虫病,这就是人和猪相互重复交替感染恶性循环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因本病对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危害极大,我国列为重点消灭和净化的疾病之一。人食入含有猪襄尾蚴病的动物源性食品后,会出现身体虚弱,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下痢便秘,经常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如寄生于肌肉、会感到身体不适。寄生于眼部则引起视力障碍、失明。寄生于脑部则出现神经症状或死亡。

3.4 疯牛病

疯牛病又称牛脑海绵状病,简称BSE。1985年4月,此病在英国被发现,并迅速蔓延,现已遍布欧洲各国。人食用被疯牛病污染的动物源性食品(牛肉、牛脊髓)会染上致命的克罗伊茨费尔德-雅各布氏症(简称克-雅氏症),简称CJD,是一种罕见的致命性海绵状脑病,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出现痴呆或神经错乱,视觉模糊,平衡障碍,肌肉收缩等,病人最终因精神错乱而死亡。其致病原为“朊毒体”、“朊病毒”,朊病毒是小团的蛋白质,利用正常细胞中氨基酸排列顺序一致的蛋白进行复制,因为它没有DNA或RNA进行复制,所以目前并无针对性治疗。但其结构简单,朊毒体的传播较细菌、病毒更快。

4 防控措施

4.1 不断加强食品卫生检疫工作卫生检疫工作是国家依据检疫程序和标准采取强制行为保证食品安全和人们身体健康而行使的一种政府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性。当前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十分严重,加强动物性食品安全的全程监管,严把卫生检验检疫关,强化疫病防控工作,加大对生产源头企业的监管力度,使动物性食品从产地到餐桌都经过严格的卫生检疫监管,同时实行食品追索体系和上市准入制度,可以最大程度防控人畜共患病通过食品传染给人,保证公共卫生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4.2 不断加强完善监控体系首先要加快立法工作,完善公共卫生安全管理的配套法规,使动物源性食品质量检验工作的开展和结果处理都有法可依。其次要建立由国家到地方的垂直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检疫监管机构,积极建立动物源性食品标准体系和检疫监管体系,加强疫病预测、预报、预警与防控能力建设,增加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提高公共卫生安全的检验监测手段和技术水平。另外,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大公共卫生安全监管力度,严格检疫执法,特别是要加大对人畜共患病卫生检疫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真正做到公共卫生安全的全程监控。

4.3 不断加强养殖场所的卫生防护工作做好养殖企业的防疫工作可以有效降低人畜共患病感染动物源性食品。一是做好养殖场所的防疫消毒工作,制定防疫消毒制度,实行专人防疫消毒管理,避免鼠疫、虫害等事情发生,同时对进出车辆、工具、人员都要做好消毒灭菌工作,二是做好场所饲养环境工作,注意场所的通风和采光,采取有效手段控制养殖畜禽密度,避免发生人畜共患病。同时禁止生产、加工、销售病死畜禽,避免人畜共患病通过动物源性食品传播。

4.4 不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防控措施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要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日常饮食及生活习惯是人畜共患病对动物源性食品危害和防控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注意购买经过卫生检疫动物源性食品(肉、蛋、乳、鱼),皮肤有伤口者应避免接触生肉类等其他动物制品,处理生肉后要洗手,食品加工应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而且通过加热、紫外线照射、化学消毒等方法,可以有效灭活食物、餐具中的病原体。同时在饮食上,不要滥食野味和病死动物。避免导致新的传染病流行,而病死动物更是传播人畜共患疾病的直接媒介,不可食用。

篇8

摘 要:未来中长期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可能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一是未来人类健康及疾病控制压力将继续增大,因为全球化使传染性疾病大爆发威胁上升,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与精神疾病)难以遏制,疾病控制与世界公共卫生体系比较脆弱;二是流感大爆发、艾滋病、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使得未来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趋势不容乐观。其国际政治影响包括:传染疾病的全球流行最可能打乱并逆转全球化进程,艾滋病的蔓延对南部非洲国家将继续构成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影响将更加突出。加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非传统安全;国际政治影响

中图分类号:D8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2)11-0020-11

世界卫生组织将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定义为:旨在尽可能减少危害不同人群、团体、区域以及跨国性的群体健康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可能性而采取的预见性和反应性行动。我们正生活在一个以高度流动性、经济相互依赖和通过电子手段相互连接为特征的全球化世界之中。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微生物界、自然环境和人类行为不断变化,这一切都使未来中长期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未来世界公共卫生安全趋势

2000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就艾滋病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影响举行辩论。这是安理会历史上首次将公共卫生问题作为一个安全的威胁来进行讨论。从此,公共卫生问题开始与国际安全相关联,被列入全球安全议程。

疾病等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人类的发展。2008年,世界前十位死亡原因为:缺血性心脏病(死亡人数725万,占总死亡人数的12.8%),中风和其它脑血管疾病(615万,10.8%),下呼吸道感染(346万,6.1%),慢性阻塞性肺病(328万,5.8%),腹泻病(246万,4.3%),艾滋病毒/艾滋病(178万,3.1%),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139万,2.4%),结核病(134万,2.4%),糖尿病(126万,2.2%),道路交通事故(121万,2.1%)。到2030年,全球年死亡人数可能上升为7300万,人口老龄化将增加世界癌症、心血管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在死亡因素中的比例,其致死亡人数将约占总死亡人数的70%[注:“AIDS to Be One of Top 3 Causes of Death by 2030,”11/28/2006,http://msnbc.msn.com/id/15922956/ns/health-aids/t/aids-be-one-top-causes-death,转引自《未来20年上亿人夭折于艾滋病》,http://wtai.cn/info/3695-1.htm。]。

(一)未来人类健康及疾病控制压力增大

1.全球化使传染性疾病大爆发威胁上升

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现在的疾病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疾病情况相对稳定。人们的关注集中于霍乱、鼠疫、回归热、天花、斑疹伤寒和黄热病等六种检疫疾病,新的疾病很少。如今,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疾病扩散变得更加容易。2011年,世界民航客运量达到28亿人次,2014年有望增加到33亿人次[注:《2014年国际航空旅客运输量将新增8亿人次》,2011-2-22,http://5166.tv/Public/News_Show.asp?ArticleID=2263。]。全球人员流动大大增加传染因子及其传病媒介在国际上传播的速度和机会。因此,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一旦爆发疾病或流行性传染病,仅仅几小时后就会使其他国家和地区大难临头。不但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史无前例,新病种出现的速度也超过了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新的传染病即以每年新增一种或多种的空前速度出现。现今约有40种疾病在一代人以前是不为人所知的。在过去5年里,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发现了超过1100种包括霍乱、小儿麻痹症、禽流感等在内的传染病病毒。

自1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迅速传遍全球。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公布的《2009年艾滋病流行报告》和《2010年艾滋病防治前景展望》,艾滋病流行至今,全球大约已有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25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2010年全球艾滋病防治大约需要250亿美元。艾滋病已经成为全世界面临的主要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因此强调,全球处在史上疾病传播速度最快、范围最广的时期。

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将继续加大。若不从根本上加强预防措施,即便80%的病人未来享受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致死人数仍将不断上升。在2006年至2030年的25年里,全球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将高达1.17亿。到2030年,全球因患艾滋病而死亡的人数将上升至680万。但根据乐观预测,人们有望在今后得到更好的艾滋病防治方法,从而使得2030年艾滋病致死人数降至370万[注:“AIDS to Be One of Top 3 Causes of Death by 2030,”11/28/2006, http://msnbc.msn.com/id/15922956/ns/health-aids/t/aids-be-one-top-causes-death,《未来20年上亿人夭折于艾滋病》,http://wtai.cn/info/3695-1.htm。]。

篇9

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群众的巨大恐慌,带来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及心理创伤,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群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传播认知能力不高,造成病毒人传人现象增多,加速了病毒的传播,同时也导致传谣信谣者众多,对国家公信力造成负面影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提高广大群众对疫情认知状况,更应该从娃娃抓起,从根本上带动和提高人民群众防范意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为此,特建议如下:

1、把公共卫生安全课程录入中小学教材,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课堂教学与实操(演习)教学。以此增强中小学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使其成年后不会轻易地信谣传谣,疫情到来后不会造成心理恐荒,能理性应对疫情。

2、校园内宣传栏专门设置针对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并及时进行更新。同时要充分利用班会、校会、专题讲座等方式,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

3、学校也可以在其他的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渗透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各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挖掘隐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内容,与显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有机整合。 

4、通过游戏、实际体验、影片欣赏、角色扮演等活动,也可以运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探索寓教于乐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卫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篇1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安全卫生工作,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牢固树立“珍爱生命、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充分认识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坚持“制度保证、重在预防”的安全工作思路,以扎实有效的工作,创建“平安校园”。

二、工作目标

1、在学校安全工作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重在落实学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学校安全工作各项制度,重点建立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制度和落实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等各项措施。定期治理校园及周边环境,消除校内的水、电、燃气、化学实验药品、消防等设施设备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学校对学生住宿管理工作。排除学生宿舍及周边环境安全隐患,学校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推动学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规范科学化和常态化,不断提升学校安全管理水平、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2、在学校卫生工作方面: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布置并落实好爱国卫生重点工作和任务,学校各部门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卫生知识,在学校形成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的文明习惯,加大学校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不留卫生死角,优化美化校园。

学校要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完善防控安全工作机制,规范学校传染病的管理措施,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学校群体性传染事件。为此,重点是加强学校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开展主动监测和疫情报告等工作。认真落实学校健康体检、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和追踪制度。

学校要不断加强对食堂环境和公共卫生整治力度,确保食堂公共卫生、环境优美。为此,确保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100%,学校食堂进货索票、索证率达到100%。力争学校食堂安全卫生工作争取达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要求。

篇11

一、工作目标

按照筹委会的工作要求,切实做好中运会举行期间食品卫生、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保障和医疗救护工作,为参加中运会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提供优质的卫生安全保障。

二、工作职责和要求

(一)卫生监督工作

由负责日常监管的卫生监督机构对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提供驻点卫生监督服务,严防食物中毒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二)卫生抽检及传染病防控工作

由负责日常管理的疾控机构做好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和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三)医疗救护

中运会举行期间,在比赛场馆和运动员下榻的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负责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成立佛山市第二届中学生运动会卫生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见附件)。负责中运会期间的卫生保障工作的协调、指导和督促;协调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二)区卫生监督所派出卫生监督员负责中运会举行期间接待供餐单位的食品、饮用水等卫生的驻点卫生监督工作。对各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实施派驻监督员,落实各项食品供餐安全和公共场所管理措施,完成菜谱审查,开展卫生监督监测,对食品原料采购、食品加工、供餐、贮存、留样和食具及公用品消毒等环节实施监管,并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记录。

(三)区疾控中心负责加强对接待酒店和主要供餐场所的食具、用具、食品、饮用水等的卫生抽检工作,尤其做好蔬菜农药残留量的检验检测和其他食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检验检测工作,以及做好相关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四)各有关医疗单位负责在比赛场馆和接待酒店设置临时医疗点,落实驻点工作人员,配备相关药品、器械,承担在比赛场馆和在酒店下榻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篇12

根据区政府《关于认真做好年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及区安委办《关于开展“大干九十天,喜迎建党九十年”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方案》要求,为切实做好卫生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不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及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现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隐患排查调处工作

进一步深化“平安卫生”创建活动,健全内部防控体系,加强对重点要害部位防范设施的管理。从即日起利用两个月的时间,迅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及社会不稳定因素的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对排查出的问题,分门别类,落实包案制度,组织力量逐一查实、处理,确保本单位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发生各类安全责任事故

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日巡视”、“档案管理”等制度,加强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建设,加大人员培训、配足应急物资,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按照应急预案妥善处置。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及车辆的出入登记,加大日常巡逻尤其是夜间巡逻频率,对发现的一些苗头倾向要及时处理。处理的情况要及时整理归档,以备检查。要指派专人定期对监控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确保监控设备保持正常运转。

三、加强食品监管,确保饮食卫生安全

随着黄金周及夏季旅游旺季的临近,卫生监督所要加大对涉外宾馆、饭店、公共场所、学校集体食堂、学校周边餐饮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无证经营、屡次整改不彻底、索证及台帐资料不齐全等违法违规行为,从根本上保障外地游客及辖区居民饮食安全。

四、加强传染病防控,切实保障健康安全

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各单位、各科室“五一”前要结合创城和“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再进行一次集中的环境整治,努力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就医及服务环境。区疾控中心要切实加强对辖区内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报告,及早发现苗头,科学研判疫情发展趋势。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针对流感、麻疹、流脑、水痘、流腮、猩红热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篇13

一、强化安全生产工作责任,树立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各医疗卫生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警钟长呜,不可有丝毫松懈和麻痹大意,在预防和治本上狠下功夫。各单位必须保持清醒认识和高度警惕,准确把握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坚持“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对安全生产隐患“零容忍”的态度,全面排查,消除隐患,完善措施,切实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二、排查安全生产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一)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要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危险化学品,放射源,水、电、气、热设施和承压锅炉等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在建工程的单位要认真做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二)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加强对本单位车辆管理,尤其是救护车辆的管理。加强对单位司机和有车职工的安全驾驶教育。严禁车辆带病上路,要防止超员、超速、疲劳驾驶、无证照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严重违法违规行为。

(三)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要进一步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本单位预案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专业机构预案的衔接。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值班制度。加强应急演练、健全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切实提高事故应急救援的实战能力。

三、全力做好如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

各医疗单位要做好灾难事故救援工作。能及时启动卫生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按要求上报灾难事故医疗卫生救援信息。加强与安监、公安、交通运输、交警等部门的沟通与配合,提高伤员救治的效率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伤亡。积极做好伤员救治培训和演练,建立伤员救治绿色通道,做好人员、器械、药品等储备,一旦发生事故,保证伤员得到及时救治。

四、加强医疗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工作

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做好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落实责任制,完善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强化工作措施,做到制度健全、人员落实、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加强对医疗仪器设备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强化对医疗安全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的管理,做好医疗废弃物等医疗垃圾的安全消毒,做好医院环境场所的消毒工作,消除医疗安全隐患。要认真落实诊疗、护理技术规范和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加大对医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和对病房的安全巡视力度。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各卫生医疗机构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健全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各单位要根据本院实际制订质量保证和持续改进工作方案,定期开展医疗质量和安全评价,不断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二是加强“三基三严”培训。针对我县卫生人才短缺,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的现状,各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医务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夯实基本功。要切实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专业精神为病人看好病、服好务。三是抓好质量管理的重点环节。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管理,狠抓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的管理;加强医疗质量检查和考核,制订并落实考核方案和奖惩办法;加强对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和查对制度等核心制度的落实和检查;严格处方权授予的标准和程序。四是加强医患沟通。要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健全医患沟通制度,完善医患沟通内容,提高医务人员的医患沟通水平;医务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患者病情、预后、诊疗方案、疾病风险等内容,认真、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关怀体现在医疗服务全过程,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五是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重点加强对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的监控、管理和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措施的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六是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健全药事管理制度和药事管理组织,完善处方点评制度,规范临床应用行为,推动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要加强对药品和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的监管,加强不良事件等安全信息监测,做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置工作,加强对精、麻、毒、药品的管理,建立专帐登记制度,规范用药流程,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七是建立医疗安全事件报告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并落实医疗安全事件报告制度,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同时要做好医疗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医疗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处置预案,积极有效应对,尽可能消除医疗安全事件的不良影响。八是建立医疗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医疗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人为因素造成严重医疗不良事件的医务人员要敢于打破情面,对相关责任人按相关制度进行严肃处理。县卫生监督所要加大执法力度,防止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加强对水厂等集中供水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县疾控中心要做好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努力保障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篇14

落实;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各项工作措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按照会议安排,我代表区安委会,向大会做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一、2009年区域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2009年我区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安委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为主线,以防范事故为目标,扎实开展“三项行动”,切实加强“三项建设”,强化区域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全区各企业各单位负责人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普遍提高,各项安全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企业总体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呈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

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确保了区域安全生产形势的总体稳定,有力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安全责任制体系逐步完善。

2009年,全区上下形成了三个安全责任制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达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一是安委会与24个成员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安全监管责任;二是安委会与248家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规建局与85家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建筑工程三方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书》;三是企业内部建立了由总经理、副总至车间、班组岗位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责任制体系。

2、认真履行政府安全监管的职能,严格依法监管

2009年,安委会加强领导、统一协调、齐抓共管,坚持安委会季度例会制度,定期分析研究解决区域性的安全问题。公安、消防、交管,安监、社发、规划建设等安委会成员单位,强化了对安全违法现象的专项治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深入开展迎国庆、保安全、保稳定活动,确保了在国庆60周年期间区域安全稳定。海港、空港各部门以签订“迎国庆、保安全”责任书、开展安全大检查、大宣传等多种形式,全力维护国庆60周年安全稳定。两个交警大队以迎国庆、整秩序、保安全为中心,集中治理酒驾、超载、闯红灯等违法行为,处罚教育驾驶员15900余人次,实现了降事故、保畅通、保安全的目标。

3、全区各企业认真履行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主体责任,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加强

在管委会、安委会及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服务下,区内各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年”工作部署,认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普遍开展安全培训,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安全管理水平逐年提高。马鲁雅斯公司在公司内部设立“安全角”,通过模拟违章行为所造成的伤害警醒全体职工遵章守纪,杜绝三违;空客、加铝、九三油脂、正达科技等公司,通过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储存安全标准化活动和职业安全卫生体系认证,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雪佛龙、中轻腾发、川崎振华、威斯特等企业建立健全了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隐患自查整改、隐患辨识活动,提高了员工自我防护技能,把安全生产纳入企业生产经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为全区企业树立了榜样,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在全区得到推广。许多企业转变管理模式,变被动接受监管为自我约束管理,进一步增强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在动力。

4、落实宣教行动,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

区安委会办公室认真落实宣传教育行动方案,加大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组织举办各类安全培训班36期,培训企业法人代表、安全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3700名。规建局、消防支队、公安分局、安监局等部门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送培训到企业,到施工现场,举办培训 5、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有效处置生产安全重大事故,努力降低事故损失和影响,是安全生产工作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管委会重新编制了区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重大特种设备事故、重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已实施。同时,加强了应急演练,6月30日安委会在世京化学公司组织了以区消防支队为主,开发、塘沽两区消防队配合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抢险救援演习。检验了企业员工自救和消防部队抢险救援演练成果。空客合资公司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制订了事故紧急疏散图,开展了员工急救培训和三次事故应急演习,做到有备无患。截至目前,我区大部分企业均已制订了应急预案报安委会登记备案。

6、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

2009年区安委会制定了《天津保税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册》、《天津保税区建筑企业、监理企业安全考核管理办法》、《天津港保税区关于进一步强化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和验收评价的规定》,《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安全生产考核分级标准》,从源头上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2009年,在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全区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工作,监管部门制定和下发了标准化管理的有关文件,依照标准对现有的248家企业的安全状况开展等级评定。初步实现了对企业安全管理状况的定量考核,建立了对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年内还对85家建筑施工项目、248家企业逐一建立了企业安全档案。

二、事故发生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9年我区未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区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全区发生安全生产死亡事故4起,死亡4人。经济损失150余万元;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64起,其中死亡事故1起,死亡1人,经济损失500万元;发生火灾事故18起,损失166.5万元。对每起事故各监管部门均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依法查处、召开事故现场会,通报事故情况,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同时开展安全大检查并对事故企业和责任人依法进行了经济处罚。在这里,将几起事故的情况通报给大家,希望引以为戒:

2009年8月26日下午16时许,天津太钢天管不锈钢有限公司点检员吴胜良(男,31岁),在点检作业时被夹在支撑辊与带钢之间,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9年5月7日7时38分许,天津爱三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班车,与一辆重型自卸货车相撞致爱三员工王志韬当场死亡,25人不同程度受伤。

上述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区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严重漏洞,监管工作存在不全面、不彻底、不扎实的问题。个别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不健全、不落实,留于形式;一些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熟悉,安全组织管理不落实;有的企业发生事故时,不能及时上报;一些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不高,隐患识别不到位,自我保护能力差,习惯性违章操作现象严重;个别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安全保护设施缺乏,企业管理水平低,本质安全缺陷严重;一些驾驶人员心存侥幸,超速、超载、闯红灯、违章违规驾车,导致事故。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企业经济发展和区域的安全稳定。必须引起全区各企业、各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年来的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

必须深刻认识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安全第一”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从血的教训中得出的深刻体会,在安全管理上一丝一毫的放松,一点一滴的侥幸心理,一个角落一个细节的忽视,都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事故。因此,在安全管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虚假,否则后患无穷。

必须时刻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心上,真心真意地为员工安全生产提供保障。美国《经济周刊》2009年度经济人

物,中国工人位居亚军。周刊的评语是: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就是我们这些中国工人在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同先进国家差距悬殊的情况下,为我国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安全是职工的最基本需求,我们企业的负责人、各级安全生产组织、各级工会一定要把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首位,像关心自己亲人一样,关心每一位员工的生命安全。

必须保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忧患意识,持续改进,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事故风险来自对潜在危险和困难准备不足,包括思想上、制度上、行动上的准备。风险和危险不可怕,忽视它才是真正的风险。不能发生事故再去查找管理的漏洞;不能用职工的生命来唤醒安全意识。我们必须坚持预测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树立风险意识、坚持持续改进,建立完善的、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从严管理、严格执法。安全生产责任心是安全生产的灵魂。“细节决定成败!”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稍有疏忽,就是人命关天。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依法依规、强化约束,不断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全面履行法律赋予政府监管部门和各企业各单位的神圣职责。

必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将安全生产管理注入生产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角落。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认证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途径,国外企业已广泛应用,我区许多安全管理先进企业正是通过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认证,全方位提高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使复杂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只有高度重视标准化管理,全力以赴抓好落实,才能把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同志们,我们现在正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安全生产事关全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发展的态度解决安全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善于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实践中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创新、工作创新,不断开创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三、2012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2年,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全面提速的一年,也是我区全面发展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将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任务繁重。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安全生产工作十分艰巨。我们一定要增强必胜信心,树立忧患意识,牢牢把握机遇,努力把安全稳定的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一)全面认真落实《天津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设。一是按规定要求修改和完善管委会与各部门、与各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内容,达到全覆盖;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安委会工作例会,逐级监督检查,隐患排查、检查告知、责任制考核、奖励与处罚制度,确保责任制全面落实到位;三是认真履行各部门、各企业监管责任制。加大综合治理和联合执法力度,协调解决区域共性和较大安全生产问题,对不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积极整改重大隐患,责任制考核不合格的部门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约谈、处分、处罚和问责制,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实、做到位。

(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2012年在继续开展好“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的工作中,重点开展好安全生产“四项活动”。

1、开展创建安全生产零死亡区域和零事故企业活动。

一是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即:安委会与各成员单位;安委会与区内各企业;各企业内部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抓好责任制的落实和考核,实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良好局面。

二是深入开展标准化管理。认真抓好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检查和安全等级评定工作,总结2009年评比经验,修改等级评定标准,实事求是进行评比,并将评比结果向社会公布。

三是加大对危化、机械、冶金等高危行业的监管力度,提高对危险源点、危险工艺、危险部位的技术监管水平;开展对高危作业场所和工艺的专项治理活动。

四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源头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行政许可、备案工作;加强与招商、综合经济等部门的协调沟通。认真抓好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批,安全预评价,验收评价。杜绝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工艺设备落后的企业落户我区,加大企业员工工伤保险的全覆盖,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2、开展企业全员培训、自觉遵章守法杜绝“三违”活动。

一是认真组织、策划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二是加强对企业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培训,制订培训方案,分期实施。三是与规建部门对建设施工的农民工进行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四是加强对企业法人、安全主管、安全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达到持证上岗。

3、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全员辨识和排查治理活动。

一是企业全体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岗位及其周边,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识别,分析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事故,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和防范,各企业要认真组织、着力改进,对识别好的员工要给与奖励。二是企业要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对全厂的安全隐患进行全面识别,制定整改计划,逐步加以改进。三是对于专

业性、技术性强的隐患问题,要聘请专业技术机构,进行重点识别。四是组织开展好节假日、重要敏感时期和大型活动的隐患排查安全工作,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常态化。五是认真组织开展防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和防触电、防雷击、防静电的专项整治工作。要发挥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的监督作用,发现、举报三违现象和事故隐患,提高安全意识,持续整改事故隐患,做到防患未然。

4、开展提升本质安全、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活动。

一是各企业通过专家协助、集中辨识等方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在本质安全上存在的缺陷,制定计划、逐条逐项地加以解决。各企业要不断地增加安全投入,从根本上解决安全基础不牢固的问题。二是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培养一支懂技术、善管理、能力强、素质高安全生产管理队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严格落实各项制度和管理规程,落实各项整改方案和计划,全力保障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三是进一步强化应急工作。完善各项专业预案,健全覆盖全区各有关部门、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落实应急资源和物资的储备,与有关救援组织、单位、专家等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做好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落实好企业应急预案的制定、上报和评审工作。四是依法查处生产安全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三)建筑施工安全工作

2012年,继续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督促和引导企业将隐患排查治理、环境清整与日常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工作相结合,推动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各项制度的落实。努力做好7个方面的工作:

1、严格执行《保税区建设工程文明施工管理手册》和《保税区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手册》,加强施工现场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开展对建筑业企业、监理企业综合考评,完善保税区建筑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2、加强建设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的全面落实,加大对项目经理行政处罚力度,抓好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的动态管理。进一步提升区域工地的形象水平。

3、努力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农民工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落实施工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坚决查处无证上操作和违章作业行为。

4、加强对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易发环节的治理,继续开展防高空坠落、脚手架、落物打击、深基坑支护、临建防火、防触电、防机械伤害等专项治理,建立恶劣天气条件下的预警信息及时传递机制,使危险施工单位采取应对措施及时到位。

5、发挥安全监理职能,开展监理行为检查,对不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的监理单位进行严肃处理。

6、培育保税区的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样板工地,组织学习观摩,提高各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7、继续关注现场工人居住、生活条件,在有条件的工地,逐步实行物业化管理。

(四)公共卫生安全工作

2012年公共卫生安全将以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工作为重点,以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为突破口,加大卫生监督综合执法力度,不断创新和优化卫生监管模式,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效能,为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提升疾病防控水平。完善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继续抓好麻疹、手足口、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突发事件预警预测能力,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

1、强化教育培训,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持证率达到100%。

通过对特种设备监管、协管、生产、使用各环节人员的全面培训,杜绝特种设备无证操作行为。

2、加大专项整治力度,确保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率和定期检验率达到100%

建立重点监控企业季报制度,深化各项专项整治和加大执法力度,切实摸清底数,跟踪督促整改,持续消除隐患。

(六)道路交通安全工作

1、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各类交通秩序整顿。开展针对超速、超载、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形成严查严管的态势,降低事故隐患。

2、深入开展公路治堵工作。延长勤时,全员上路,加强疏导。施行大货车限时限行制度,全力确保道路顺畅、安全。

3、持续开展电动车治理活动。针对界内路口多、无非机动车道等情况,加大力度治理无牌无证电动车、逆道行驶等违法行为。教育群众自觉遵守《道路安全法》,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杜绝违法行为。

4、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天津市道路交通安全防范责任制规定》。充分利用声、屏、报、网的宣传形式,努力扩大交通安全宣传的影响力。

5、加大机动车超载、超限、超速治理力度,打击非法客运,确保道路、桥梁安全运营。

(七)消防安全监管工作

1、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责任制体系落实。深入推动贯彻落实《天津市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依法履行消防安全的领导责任、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积极推行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2、充分发动消防志愿者积极性,创建消防安全形势新格局。加大消防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加大消防培训,充分发挥志愿者优势,警民联动。全面提高社会全民防火安全意识。

3、以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为重点,扎实做好火灾隐患整治工作。完成好重点时期、重要节假日消防保卫任务,确保各项保卫任务圆满完成。深入开展“消防产品市场准入专项治理”,不断规范保税区消防产品的使用。

4、认真研究区域灭火救援特点,加强企业灭火实战演习演练。强化预案制定,进一步完善大型预案,及时修订和补充相关内容,确保预案制作贴近实际,符合实战要求。完善企

业电子预案制作,全面提升预案制作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