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儿童法律常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些年来,少儿旅游市场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儿童趁着节假日出行、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与以往的旅游市场相比,少儿旅游市场这一块表现出新的特点和面貌,本文旨在探讨这种特点,并结合国情,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少儿旅游市场的开发。
关键词:
少儿;旅游市场;特点;开发策略
一、少儿旅游市场的特点
(一)少儿旅游组织者的多元化之前少儿旅游的组织者主要来自于少年儿童的家长或者学校,活动也局限于一般的夏令营、冬令营、春游、秋游、知识竞赛或者一些围绕少儿专门开展的旅游活动,比如说少儿野外露营、野外实习、野外采风、体验军营生活等。这些旅游活动主要是为了丰富少年儿童的学习内容,加强少儿素质教育。而现今的少儿旅游市场,组织者已经发生了变化,很多的社会机构参与到这一领域里,改变了少儿旅游市场的格局。比如说旅行社,他们针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少年儿童制定了不同的旅游计划,让少儿旅游更加的富有层次和有趣性,充分把握住了少儿好动活泼的年龄特点。
(二)少儿旅游动机的复杂化人们选择旅游,都会因为各种各样不同的动机所驱动的。之前的少儿旅游动机一般都是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开阔少儿的视野,从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娱乐性活动,主要组织人也一般为学校或者家长。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少儿旅游的动机也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复杂的一面。除了之前的学习动机和素质教育动机之外,现在的少儿旅游动机也增加了人际交往这一动机。通过旅行,认识更多的人,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友谊等。
(三)少儿旅游内容的新鲜化之前的少儿旅游一般都是简单的娱乐的观光活动,少儿旅游时一般只针对当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进行观光。而现在的少儿旅游,则开发出了更多的内容,比如说少儿城乡游、工业旅游等。
(四)少儿旅游效应的乘数化少儿旅游时,会带动这个地方的其他经济,刺激该地方的经济发展。同时当一个儿童旅游结束,当他表达出旅游的美好之后,其他的伙伴可能会产生向往和羡慕之情,进而也去该地旅游,也就是说会起到刺激同龄人旅游的作用。其次,当一个学校举行大规模的旅游活动时,往往会因为安全因素,而让学生的家长参与到少儿旅游中来,因此经常会看到一个儿童身边围绕着两个家长甚至四个家长的出游局面。这也是对旅游经济的一种拉动。
(五)少儿旅游的集中化少儿旅游的集中化一般表现在:旅游时间的集中化,旅游目的地的集中化,消费主体的集中化、旅游消费项目的集中化。少儿旅游的主要群体来源为城市儿童,地域性十分明显。而少儿旅游的消费项目,一般都为中档或者低档项目。
(六)少儿旅游的虚拟化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少年儿童也开始利用网络去进行社交和学习。之前的少儿旅游一般都是以班级或者家庭为单位,而现今的少儿旅游呈现出更多元的局面。很多通过网络而认识的少年儿童,也开始通过旅游的方式见面,交流。这就是少儿旅游所呈现出的虚拟性。
(七)少儿旅游信息传递的便捷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少儿接触到的旅游信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方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看到不同地方的旅游信息,可以随时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
二、少儿旅游的开发策略
(一)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以及完善旅游市场少儿旅游现在已经成为旅游市场上一种独特且重要的市场,政府需要重视并保护这一市场。通过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说对少儿进行门票的优惠,或者是在交通方面实行补助等。其次,政府可以适当的降低一些少儿旅游单位的税收,培养相关的企业发展。同时,少年儿童的安全是所有事项进行的前提,政府必须要严格的把控,建立完善的少儿旅游保障体系。最后,政府需要加强少儿旅游市场的监管,杜绝一些不良现象的出现,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二)政府积极配合,提高少儿旅游的便利少儿群体作为经济的不完全独立个体,没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做基础,其旅游更需要得到相应的便利服务和关注,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少儿旅游市场的发展。第一,可以将少儿旅游和银行连接在一起,推出旅游信贷的相关服务。银行可以对少儿旅游推出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这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到家长们,从而促进少儿旅游市场的繁荣。第二,要加强对于少儿旅游保险的业务推广。少儿属于旅行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的社会经验很少,也没有完全的独立能力,在旅游的风险也相对较高。现在的旅游保险的种类也比较少,保险公司可以结合少儿旅游市场开放一些保险类型,为少儿旅游解决后顾之忧。最后,完善电商旅游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少年儿童接触网络十分便捷,很多的旅游信息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了解和咨询的。甚至在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购物,转账,买票等活动。因此完善电商旅游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
(三)引导少儿正确认识旅游的意义,完善自身旅游,并不是无所事事的一项活动,家长或者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告诉少年儿童,旅游的重要意义。少儿旅游,可以是散心,可以是增广见闻,也可以是培养锻炼自我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旅游,少儿培养自我,学会沟通交流,从个体的认知发展为群体的认知,在旅游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素质。针对少儿旅游的七大特点,政府和相关企业可以从少年儿童的角度出发,结合自身的利益,来制定一系列的旅游策略,从而促进少儿旅游市场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伍海琳.儿童旅游对儿童发展的价值及其市场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11,(6):48-51.
[2]邓丽梅,华国梅.论儿童旅游项目的发展研究--以秦皇岛旅游资源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71-172.
一、乙方接受甲方聘请,指定律师
担任甲方常年法律顾问。
二、法律顾问的责任是依法维护甲方的合法权益,其工作范围是:
1.提供各类法律咨询;
2.审查、起草、修改各类法律文书;
3.受托进行调查、见证、论证,出具相关的见证书、法律意见书;
4.根据授权参与有关项目、事项的谈判、签约;
5.帮助委托人制订、建立各类经营管理制度;
6.根据委托人需要签发律师函;
7.提供法律知识培训;
8.代办各类法律手续;
9.受托担任仲裁案件当事人的人,参加各类仲裁活动(包括劳动合同仲裁、国内经济纠纷仲裁、涉外仲裁、海事仲裁等);
10.受托担任经济、民事、行政案件当事人的人参加诉讼及行政案件的听证、复议等活动;
11.受托为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担任刑事案件当事人的辩护人(或人);
12.代为申请执行各类生效的法律文书(包括判决书、裁定书、处罚决定书、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公证法律文书等);
13.法律允许的其他法律服务事项。
三、乙方提供法律服务的具体事项,由甲方根据需要提出要求,乙方应优先予以满足。在征得甲方同意的前提下,乙方也可主动为甲方提供法律服务。
四、甲方指定_________先生/女士为法律顾问工作联系人,配合、协同法律顾问工作。
五、费用:
法律顾问费的收取标准和方式按照本合同的附件《常年法律顾问工作收费规则》执行。
六、合同有效期为_______年(自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至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七、本合同经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名或盖公章后生效。
八、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九、本合同履行地在乙方住所地。
甲方:(盖章)
代表:(签字)
【关键词】 冠心病;心律失常;胺碘酮;美托洛尔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2.106
冠心病为冠状动脉器质性病变, 心律失常为心脏电活动的节律、频率、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起源部位出现异常冲动及传导, 当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时, 常会导致疾病进一步恶化, 致使病死率增加[1]。为分析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72例患者展开临床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5年2月收治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72例, 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冠心病诊断标准确诊, 患者心率均≥120次/min, 有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 排除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心功能Ⅳ级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36例。对照组中男21例, 女15例, 年龄59~81岁, 平均年龄(66.9±5.4)岁;病程1~8年, 平均病程(3.6±1.5)年;观察组中男20例, 女16例, 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67.5±5.8)岁;病程1~7年, 平均病程(3.5±1.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展开冠心病常规治疗并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行胺碘酮治疗:给予患者盐酸胺碘酮片口服治疗, 200 mg/次, 3次/d, 在第2周时剂量调为给药200 mg/次, 2次/d, 第3周时调整为200 mg/次, 1次/d, 以此剂量保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美托洛尔治疗:起始剂量为给予患者12.5 mg/次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 2次/d, 结合治疗效果逐渐减量, 到目标剂量(给药6.25 mg/次, 给药2次/d)时保持。两组均以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注意根据患者病情适量调整给药剂量。
1. 3 疗效判定标准 以《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心功能改善至Ⅰ级或改善多于2级, 心率为60~80次/min, 经心电图检查, 心律恢复为窦性心律, 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早搏有90%减少或消失;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 心功能有1级改善, 经心电图检查, 阵发性心动过速或早搏有50%以上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心动过速、早搏减少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11例, 无效10例, 治疗总有效率72.2%;观察组显效18例, 有效15例, 无效3例, 治疗总有效率91.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 2 治疗前后心率及QTd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率及QTd分别为:对照组(96±8)次/min, (62.3±12.4)ms, 观察组(97±8)次/min, (62.5±12.6)ms;治疗8周后心率及QTd:对照组(73±6)次/min, (49.8±9.6)ms, 观察组(63±5)次/min, (41.7±8.3)ms;两组治疗前心率及Q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均显著改善, 且观察组两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3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2例、观察组有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停药后自行恢复;观察组出现耐受性低血压1例, 快速补液后恢复, 出现恶心1例, 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6%, 观察组为8.3%,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为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 因心肌血供不良极易造成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症状。心律失常为冠心病常见并发症, 发病后患者由于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定, 导致心肌细胞除极、复极不均, 且心肌缺血可造成病变、正常组织复极弥散性增加, 引发心肌供血输出量降低、舒张时间少等后果, 导致患者出现心悸、乏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冠心病并发症心律失常不仅会导致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 且会导致患者原有疾病加重, 甚至可造成猝死, 故需及时予以有效治疗。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主要用于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其主要成分为苯丙呋喃基衍生物, 含有一定量碘, 有Ⅰ类、Ⅱ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功效, 可有效改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及室上心律失常, 且不会影响患者心肌收缩力。胺碘酮不仅可发挥抗快速心律失常效果, 且可促使冠状动脉扩张, 有效缓解心脏前后负荷, 是现阶段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或心功能不全伴心律失常患者的首选药物。然而已有研究[2]显示, 单用胺碘酮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需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美托洛尔属于抗心律失常Ⅱ类药物, 可有效阻断肾上腺素受体, 促使交感神经活性下降, 减少机体心肌耗氧量, 促使心率降低, 对心肌缺血予以有效改善;同时, 美托洛尔可对茶酚胺的释放过程加以抑制, 促使异位兴奋灶、窦房结自律性降低, 使得心电维持稳定状态, 从而对心律失常予以有效改善。
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时将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应用, 对照组仍单用胺碘酮治疗, 结果显示, 观察组无论是治疗总有效率, 还是治疗后的心率及QT间期离散度均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 采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效果确切, 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英, 曾锐, 曾智, 等.胺碘酮与莫雷西嗪治疗冠心病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5):975-976.
对小学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长期工程,多年的实践让我们知道,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在上级的安排指导下,认真执行上级的各种文件指示,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近年的法制工作中我做到区分层次上好法制课,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
1、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同时,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2、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结合数学课和音乐等学科教学,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知识。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1、我充分利用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
2、是开展班级比懂法多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法兴趣。
3、依靠社会、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并协助家长做好监护工作,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少年儿童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上课时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重要的一点,就是少年儿童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
1、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对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学生的校内外表现重点掌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互通信息,同时,老师帮扶,防患于未然。
一、社会课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依据
从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可以看出,社会课担负着知识、能力和思想教育三方面的任务,这三个方面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这是设计教学模式最基本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完善的智育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教学方法、课的结构以及课的所有组织因素教育因素,都应当与教材教学目的和教育相适应,与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相适应。”根据社会课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教育功能,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教学应始终立足于这个基点,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促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生动协调地发展。
社会课自身的个性和特殊性,是教学模式设计构建的第二个重要依据。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和法律常识四个部分内容。在了解、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大目标下,担负着各自不同的任务。社会生活常识教学,它的教学目标是为了促进和实现儿童个性社会化。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能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而且能将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运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能力,并能担当起自己所扮演的在校是学生,在家是子女,在社会是小主人这一社会角色的社会责任,勤奋学习,尊敬长辈,文明礼貌,为今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社会课中地理历史常识教学,从教材编排上已打破了单纯按时间先后讲述事件和人物,按空间分布讲述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原学科体系,而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去组织教材内容的。如认识祖国部分,主要讲述了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名山大川,灿烂文化,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成就等。对于这两部分内容的新的特点,我们每位教师都应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原来的史地学科体系的束缚,按社会课框架体系去上好这两部分内容。社会课中的法律常识部分主要是向学生讲述国家的基本的法律常识,如“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等,以加强对学生的法制观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抓住不同的社会教学内容,突出社会教学模式的特色。
二、社会课型及构建的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针对社会课的四种课型,经过我们的不断探索实践,构建了与之适应的教学模式。
1.小学社会“社会生活”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先通过教师灵活多样的讲解,而后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耳闻目睹的一些社会事物和现象入手,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地教学,将课本上的知识升华,真正使学生达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目的。这样,既适应了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很好地兼顾了社会常识课本身的特点。其操作程序为:导语激趣—启发讲授—扩展升华—课堂小结。
2.小学社会“地理常识”课型。
这种课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带问题阅读,在教师的积极引导和鼓励下,师生语言交流,教师精讲点拨,并组织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学生会学—学会—会用的目的。通过这种课型教学,一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二是适应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技能,挖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其操作程序为:问题—阅读—评议—练习。
3.小学社会“历史常识”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创设历史意境,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学,鼓励学生以创造精神探索知识,然后教师进行讲评概括。教师要把握好精讲原则,通过教师的小结帮学生抓住“牛鼻子”,弄清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注意加深对课文重点、难点和脉络的理解和记忆,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对已有的知识深化和提高。其操作程序为:以故事导入—依问题讨论自学—靠讲评理解深入—以小结立言导行—靠练习记忆巩固。
4.小学社会“法律常识”课型。
这种课型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先按教师出示的导向题目进行认真阅读,在学生感知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易错易混的知识及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进行点拨。为巩固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课堂上教师应组织学生做定时定量的练习,并通过有关法律知识材料的辨析,培养小学生根据所学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树立民主法制意识,进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
三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意义与作用
教学模式起着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相互转化的桥梁(中介)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教学模式中的很多策略原则和方法结构都是从有效的实践中通过提炼后概括而成的,它可以为教学理论的不断充实和发展提供各种已经加工的素材,因此是特殊经验转化为一般理论的中间环节;另一方面,教学模式总是某种教学理论的简化表现形式。它为某一主题所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和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仅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而且还具有一套实施的策略原则和操作程序。因此它可以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为一般教师易于掌握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