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智慧旅游一体化范文

智慧旅游一体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智慧旅游一体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智慧旅游一体化

篇1

摘要:就当前旅游发展的情况来看,旅游文化产业与娱乐型、消费型产业之间的结合已经很多;但是思想教育与旅游文化建设的结合尚不多见。在文化大繁荣的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旅游业的结合尤为重要,需要一个全新的设计,来打造一个旅游文化与国家政策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河北省和谐文化研究会"石家庄和文化主题公园的设计,分析从设计思路到规划布局的生成过程,将无形的主题蕴涵到有形的园林中,探讨在和文化主题公园景观设计中如何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策划功能划分环境营造和谐

Abstract: On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entertainment, consumer industry conversion between is so many; but the tourism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much closer relation. Not on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d tourism, the socialist nuclear. Core value system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s also very important, which requires a new design, to create a travel article, with the national policy of fu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by Shijiazhuang and cultural theme park planning design, analysis of the theme of philosophy. From design to the layout of the generation process, the intangible to tangible theme gardens, discussed how to realize a society advocate. Justice core value system in the theme park landscape design features and essence.

Key words: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the theme planning; functional division; environment; cultural theme park

主题公园是现代公园的一种,围绕一个或多个特定的主题,由模拟景观和园林环境为载体,向大众提供旅游、娱乐等有偿产品与服务的人造休闲娱乐活动空间,是一个开发经营的产业项目[1]。除具备公园的一般要素,主题公园的园区环境还突出地表现一个或多个主题,其规划设计要求环境、建筑与人关系的高度统一,以及建筑、园林、景观设计的密切配合。和文化主题公园主要是以满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应用水体和植物改善生态环境,并尽一切可能满足人的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强调景观延续性、多样性和适用性,真正将和谐思想贯穿于全园设计中,在和谐自然生态中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由此获得和谐的社会、人文、艺术环境。

一、确立主题公园的基本理念

1.以适应大众需求为条件

中国当代旅游业进入了大众旅游发展阶段,任何较大的旅游项目若仅仅锁定于高端旅游市场,不以大众游客为目标,就不可能取得成功[2]。主题公园应努力开发适合大众游客欣赏的旅游产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需求。应该是集创新性、娱乐性、大众性、多样性、科技性为一体的娱乐场所。

2.以挖掘深厚文化为根本

旅游对于现代人来说已不仅仅是一个感官范畴,它更需要上升体现为一种现代精神文明层面的渗透,而现代精神文明更多的是体现在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渲染当中,例如现代企业宣传广告,它传播的不仅是一个企业经营生产的产品,更是一种企业文化模式的宣传,通过文化的宣传来让消费者认同并接受这种企业文化,这个企业就能够越做越大,越做越强,越

做越长。因此,可以说世界一切资源都可以枯竭,只有一种资源可以生生不息,那就是文化。

建设主体公园的条件是适应大众旅游的需求,这并不意味着对旅游产品品位的降低,主题公园建设应紧密结合当代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充分发展当地的深厚文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涵盖人类文明的一切行为现象,我们可从科学技术、民族风俗、产业优势、历史文化、认知艺术、情感归属等多个方面来丰富和深化它的内涵,使其逐步具有大众性、文化性、商品性、市场性、延伸性、价值性、传承性、可再生性等独特的文化特征。例如,民歌、曲艺、器乐、剪纸、皮影、图谱等都极为传统,为主题公园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礼乐资源及深厚的文化资源创造了条件。

3.以符合国家政策为依托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和谐主题公园,是指符合国家愿望的,将旅游文化与国家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从思想上体现国家政策的主题公园。完备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族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尊重和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都是国家为实现社会目标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建设现代化的和谐文化主题公园,也应该符合国家的基本愿望和政治教育。

4.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理念

1992年6月在巴西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第一个原则指示: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最关心的问题,人类应有健康、富有,并且与自然相互和谐的生活[3]。由此可见,“健康、富有,人与自然相互和谐地生活”是人类发展的公共主题。现代社会的人对健康的理解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无疾病”概念了,人们追求的是最新的“健康”理念――全身心的健康。我们不能祈望在物质上人人平等;但在健康问题上人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和权利,应该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公园设计从这一理念出发,也是这个主题公园的一大特色。

5.以实现社会和谐为目标

和谐社会目标的任务体现在“以民为本”,充分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原则。这些目标和主要任务的提出,是经过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结晶。建设以和谐为理念的主题公园更应该达到“以民为本”的目标,充分体现民主与民生。

二、通过主题策划实现设计内涵

1.天人合一

主题公园的中轴线在这里回归自然,完美消融在自然的园林风景之中。中华文明优秀而深厚的传统,以中国传统山水格局为特色,以地域文化和场地特色为根基,形成开阔豁朗的景观控制体系,以“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整个森林公园都围绕着绿色、科技、人文的理念进行设计,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景观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该区以高大乔木为主要造景植物,乔灌草搭配,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生态群落,同时散养部分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林间分布现代化的低碳环保的节能科技型建筑,作为游客低碳生活的体验模板,以唤起游客保护生态环境、低碳生活的意识。

2.神圣信仰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文化的审美情趣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对于旅游越来越不仅仅满足于自然风景的观光旅游,对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将有更大的诉求。和谐主题公园的建设就是以人们的这种诉求为出发点,旨在创建一个和谐文化文明公园,这个文化文明公园将透过最新的科技,融合视觉艺术不同的方式如三维、四维、五维的多媒体制作,电影,互动游戏,历史考据,短片,标本、展版、文物,场景等,演绎圣经的故事,令游客寓教育于娱乐,感受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和心灵感受,让大家亲身踏足人类文明发展奇妙之旅!从思想上深入,也可以是一些诗歌、小说、一些铜管乐队等,通过各种方式来给游客灌输一种思想,让和谐成为人们心中的一种信仰。

3.民主民生

回望两会,感受最强烈的有两个词:民主、民生。以民生促民主,以民主保民生,成为今年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扬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共同给力中国加速发展的车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公园的主题策划也应时刻围绕着民主、民生,因此,主题公园的设计紧密围绕“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

4.生态文明

建设生态园林以植物造景为主,木本植物为骨干的生物群,由乔木、灌木、草本、低等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综合而成的微观人工植物群落,又包括植物的相互联系的生态网络,涵盖了宏观城市系统,发挥了吸碳吐氧、调节温度与湿度、消噪除尘、杀菌保健、吸收有害气体、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发挥绿地水循环、防震避灾等生态功能。因此,在绿地景观营构时,不仅要注意植物的自然生态特性,更要考虑城市的特殊生态条件,才能保证植物生长茂盛,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联合报社启动“百万家庭节约环保行动”,向游客发放环保布袋子,倡导“环境与人类共存,健康与环保同行”,为建设节约型家庭、节约型社会作贡献;请游客体验科技型的节能环保样板房的各种功能,让科技和低碳同行。

三、通过功能划分实现设计目标

公园的空间分布可以通过划分功能区来实现设计目标。突出城市特色资源,挖掘文化底蕴,创造人文景观,打造公园绿地精品,形成城市园林特色。

1.崇和仰圣区

用“三道并流”的形式来集中体现和谐文化。园区内的三方分别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头像、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群雕、还有一尊神情悠然自得的“吉祥卧”式卧佛,分别代表道家、儒家和佛教[4]。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由此可见,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完全一致。简而言之,“三教合一”实现了这三道的交汇、融合。这也是古往今来多少圣人一直在苦苦寻求三道合一的方法,意欲构建的一种和谐共存的思想。

2.智尚仁和区

(1)务实廉洁

“主题公园”是一个城市深层次文化底蕴、文化氛围的表露。基于此,在主题公园内,融入古色古香的古典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元素气息,以爱祖国、讲诚信、树廉风、促和谐为主线,精心打造思想道德、戏曲演艺苑、廉洁之花苑以及诚信文明、道德廉洁两条长廊,通过石雕、木刻、书法、橱窗、电视等多种艺术形式,宣传近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涌现出得各类典型模范人物。

(2)慈善与感恩

倡导“兴公益,泽社会”的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对慈善事业价值的认识。市区内的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都能够在这里定期开展慈善义卖、义演、义诊、义务咨询等慈善公益活动;爱心人士、公益组织也可以聚集到这里进行公益经验的交流和分享。慈爱园将成为石家庄市民认识慈善、了解慈善、传播慈善的平台,成为一个慈善事业的宣传阵地,成为石家庄慈善文化活动的热点地带。

(3)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长长的千米文化古栈道上的成语小故事又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中华文字的精辟和凝练。在这里,和谐就是一种状态。

3.奇石、雅石、盆景共赏区

以石会友,天下共赏。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当今社会,赏石的风气更是遍及全国,奇石异种发掘的很多,可以说是繁星灿烂。主题公园的该区内放置无数没有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会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奇石采天地之精华,得人间之灵性,以绝无雷同的个性为特点,以自然天成论为上品。使每一件石玩精品都达到形奇、色美、质佳、纹丽、座雅、名切,每一款奇石在整体上协调统一,具有特定的主题、意境、或捉摸不定的美感,体现了很高的文化品位。

该区还建有亭子,旁边立有上百棵具有多年历史的阴沉木,在阴沉木之间穿插着盆景和钟乳石。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赏石、赏景给人们提供了亲近自然、平和心境的广阔天地。

4.“荷塘月色”区

荷花是中国人熟悉和喜爱的植物,也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莲子和莲藕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莲子还是传统中医的一味良药,荷叶除了餐桌上的用途外,还是孩子们在夏日里游戏嬉闹时的一把遮荫碧伞。总之,荷花渗透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它“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又成为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歌咏的对象。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荷花还是重要的造园要素之一。作为一种寻常的植物,荷花遍布大江南北,为普通百姓所接近;但它不寻常的品格又令人肃然起敬。对于它,中国人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感情,是中华文化的典型符号之一。和谐精神的完美体现,用谐音来表意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常见的形式。“荷”恰与“和”、“合”谐音。它暗示了荷花背后种种美好的寄望: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心态的平和;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等等。

5.燕赵和韵区

对发生在河北地区的符合中国主流文化的传统故事和模范人物进行介绍,以展现燕赵大地上的社会和历史风尚,同时对燕赵民间文化进行介绍。通过园区里的雕塑、石刻、影壁、蜡像等,全方位地展示中华独特的文化风貌。游人可以在每一个转身、每一次起步发现故事,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邯郸杨氏二十四式太极拳图解:二十四个砖墙围成八卦阵,中间是个八卦图,每个墙体上一个图谱,有口诀、有注解,或是二十四个真人大小的石雕,目的是让游客可以按照图谱练习太极拳。唐山皮影艺术展,其唱腔为板腔体,主要板式有:大板、二板、二六板、紧板、快板等,伴奏音乐主要是四弦、二胡、扬琴、大阮、唢呐等,表现舞台及各种戏剧人物的不同情绪等。藁城宫灯,无极剪纸,井陉拉花,辛集皮贴画,常山战鼓,晋州官伞,栾城的抬花杠,西宫大蜡会。

6.牌坊和六尺巷

牌坊,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现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志。位于公园内的牌坊,石砌整块雕刻而成,上刻有古人书法体“知恩报恩”四字,以此四字为做人准则,来回报社会。六柱五开间的门楼式牌坊,流檐飞脊、斗拱花翅,梁、柱前后均饰以龙纹镂空浮雕,图案优美,立体对称,技艺精湛。六尊石雕太狮,倚靠六根白柱,蹲于牌坊基座之上,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知恩报恩牌坊”整体大气、古朴典雅,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等多种艺术于一身,刻有《新二十四孝》的图文简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了沐浴和谐之风,在主题公园内紧接牌坊打造了一条长20米,宽2米的巷子,春风劲吹六尺巷,和谐美德永流芳!通过打造六尺巷,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更能感受到和谐之风的洗礼,深刻的明白六尺巷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

7.娱乐广场区

掀起唱红歌、唱和谐、传幸福的热潮,与游客互动,让更多的游客加入到文化活动中来,体验园林文明建设的成果。举办“和谐园林”文化活动,通过趣味欢乐、健康有益、参与性高、覆盖面广的活动,展示园林艺术的风采,弘扬和谐融洽的社会风尚。围绕和谐主题,实施“文化艺术节”、群众广场舞蹈大赛;组织开展群众才艺大赛、地方曲艺演唱活动;组织参加《百姓大舞台》群众迎新年欢乐会;开展舞龙大赛、城乡对歌大拜年;欢乐歌舞演出活动,健身舞蹈大赛等。

夜间丰富的活动体验,湖边的亭阁有琵琶、古筝、扬琴演奏等等,使游客流连忘返、回味无穷。主要以歌唱祖国为主题。结合城市灯饰亮化,开展地区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实施灯展组织,优秀园火巡演;开展自制灯笼比赛,举办庙会,花会,灯会,杂技表演,民俗活动,民俗比赛。

四、通过环境营造实现设计原则

1.和谐化原则

将公园的几个功能区,按类别在公园的大区域内成“回”字型和谐分布。乡土树种、草、灌、林相结合,疏密相间,共种植乔木成、灌木千株,还有大面积的草坪、色块,绿地与水面和谐相应。实现整体和谐,夜间打造灯光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公园内的湖水与大道路灯及树林景观系统,对公园灯光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打造整体和谐、灯光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使公园的灯光系统与湖面的灯光系统合二为一,相辅相成[5]。公园灯光系统根据音乐系统的节奏、韵律变化而改变灯光系统的明暗与色相,突出其城市自然和谐的主题形象。

2.生态化原则

引滹沱河水进公园,建立园中湖,形状如石家庄市的地图,可以行船,湖边有假山,有山坡,有草坪,有灌木丛,有拱形木桥,湖心亭。保持原本生态与绿色园林式的品质,形成大规模的绿色走廊,对净化空气、消除水体污染、调节气温、增加空气湿度产生了重要作用[6]。园林内的景色,强调远与近、大与小、明与暗、露与藏的对比,烘托、借衬,更注重疏与密、高与低、俯与仰的搭配,尤重林冠线的变化和色彩调配。强调以植物组景为主,并追求色相与季相变化,特别注意追求形象美、层次美、风韵美。强调景物之间的相互借衬与烘托,并注重外景的亲和、融合、呼应、渗透。在实践工作中,应充分发扬光大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美学观点,加以继承创新和发展。体现了生态性、自然性,达到了水天一色、天人合一的景观效果。

3.园林化原则

漫步园内林荫主道,不时出现的刻有孝、善、礼、廉、智等精美文字的散石点缀其间,与和谐文化这一主题相得益彰,勉人奋进。公园主路的两侧,利用巨石、散置的趣石、石阵、石质小品等向人们展示礼仪文化,并且注重老年和儿童的需要,采用一些富有娱乐性的小品、歌谣等。将篆刻的趣石巧妙运用在崎岖路径中,引人暇想,并做简单的有人参与的美德雕塑,丰富游览的经历,摆设游戏性质的设施加深游人的印象。

五、结束语

主题定位是公园规划设计的首要任务。结合和文化主题公园的实际,在设计过程中融入 “以人为本”、“身心健康”、“和谐社会”的理念;做到主题定位准确、功能区划合理。总之,在主题公园的建设中,要坚持利用自然、保护自然、遵循生态学原理[7],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生物群落,在城市建立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秩序,达到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美。同时,设计遵循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延承历史文脉,保护稀有林地,整合人文与自然资源,最终达到和谐统一、人与自然共生共长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李萌.论主题公园持久生命力的培育[J].现代城市研究,2010,3(21).

[2]林广思.“主题”――言语构筑的中国当代园林[J].新建筑,2005(4):64-66.

[3]田斌,吴映梅,李正.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研究[J].理论与实践,2011.02.13(435):11-13.

[4]朱丽艳,李百航.攀枝花市仁和公园主题定位与规划理念简析[J].林业建设,2007(4):18-20.

[5]吉立峰,魏一菁.人性的场所――三里河公园规划设计[J].中国园林,2006(3):34-38.

[6]王浩,徐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分析――以宿迁、临沂、盐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J].中国园林,2006(6):56-60.

篇2

以全域旅游云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产品体系

同智慧旅游一样,全域旅游建设的核心在于数据中心的构建。数据中心首先是一个开放平台,才能接入和支撑区域内众多的旅游资源,实现各旅游资源的弹性配给和灵活组合与扩充。没有开放的平台,旅游目的地资源的整合就会是缘木求鱼。卓锐全域旅游云数据中心,使得区域内智慧景区、涉旅部门各系统可以按照统一的信息规则采集旅游地理信息数据及各项业务系统数据,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进行集中存储,并按照统一的交换标准通过各种平台,最终实现旅游资源的智慧化运用。

一体化管控平台:以云数据中心为基础,以3D GIS地理信息引擎为支撑,实现旅游应急处置、车辆指挥调度、巡更巡检管理、智能视频监控、游客统计分析、资源环境监测等功能、构建全息可视、统一指挥、快速高效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旅游行业监测平台:依托旅游大数据,实现对游客流量、游客属性、游客消费、游客偏好、旅游舆情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和应用,实现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涉旅单位的运营数据的监测和管理,为区域旅游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支持,实现旅游精准营销。

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覆盖全域的旅游信息服务,旅游安全救援服务、旅游交通服务。危险区域报警,智能监控探头自动识别进游客危险行为,指挥调度中心报警,自动分配附件巡更巡z人员处理现场。游客智能疏导,实时监控景点承载量与人流热度,利用信息推荐和人员调度进行智能疏导,缓解旅游高峰期景区人流压力。

茅台镇:全域智慧化新标杆

2016年举办的第十一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卓锐科技为茅台镇打造的茅台镇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茅台镇智慧旅游管控平台和茅台镇旅游商圈平台同步亮相,成为焦点。

茅台镇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主要包括基础云设施、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数据维护系统、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交换系统、数据智能分析系统、数据安全保障系统等。它将成为茅台镇全域旅游的中枢大脑,面向茅台镇旅游行业各业务应用,建设集行业管理、营销宣传和服务游客于一体的旅游资源信息库,整合横向旅游业务关联部门、纵向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数据,对互联网的海量碎片化旅游信息进行深度挖掘与综合利用。

而茅台镇智慧旅游管控平台则依托大数据中心和3D GIS平台,实现了对茅台镇实时客流量、车辆停放、景区工作人员、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景区车辆、游客、景区工作人员等实现景区内部全覆盖、可视化、动态的监控与管理。同时,茅台镇旅游商圈和微信平台定位精准营销,利用旅游大数据,为茅台镇精准挖掘游客资源市场,并整合形成多种特色旅游体验,又将成为茅台镇智慧营销的又一亮点。

在信息化助力下,一个指尖上的茅台、智能化的茅台镇正逐渐成型。茅台镇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设思路和实践,已成为全域旅游时代下智慧旅游建设的新标杆。

天台:全域旅游的创意典范

浙江省天台县,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是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先锋范本。天台的全域旅游构建,旅游信息化是基础。早在2014年,天台山就和卓锐科技合作,打造了天台山旅游云数据中心、天台山旅游一体化管控平台等多项智慧旅游建设成果,景区各项资源得以高效协同,极大提升了天台山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天台山4A升5A级景区的华丽转身。

如今,天台县向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再出发,依托天台山智慧旅游建设的基础和经验,建立、健全天台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和各项智慧应用系统,构建一套基于游客出行交通、出行消费以及景区游览等大数据的旅游统计分析系统,完善以旅游网站、微信公众平台、自助语音导游、游客行程定制为核心的智慧服务应用系统,健全旅游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生态。让智慧天台山的成果经验辐射至天台县域。

2016年底,天台山再度与卓锐科技合作,首创全域旅游近场OTA平台新模式。平台基于主客共享理念,将本地生活服务与游客旅游服务结合,以天台县全域的旅游资源为纽带,整合天台的美宿、美景、美食等优质产品和生活服务,为当地人和游客提供最地道的天台旅游目的地旅游生活服务,解决居民和游客在天台生活及旅游的一站式服务。

篇3

引言

为推动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促进广东、广西经济一体化,探索我国跨省区流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模式,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下达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广西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篇章。桂林作为珠江-西江经济带规划延伸区,更作为享誉全球的国际旅游胜地,肩负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重任,最好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旅游,打造全新的、智慧的旅游模式,推动珠江-西江旅游经济发展。

一、智慧旅游的界定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王辉、金涛等人(2012)定义:智慧旅游,即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讯等信通过互联网平台信息技术,借助智能终端设备,获取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并及时,让人们能够据此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等效果。其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海量的旅游信息集中起来,通过云服务终端,为游客、管理者等提供旅游相关服务。因此,智慧旅游模式可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即云计算中心;旅游信息服务端、使用端以及互联网、物联网、移动通讯网络。

国家旅游局将“智慧旅游”写入了“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并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进行部署。自2010年起,北京、南京、苏州等城市率先掀起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浪潮,开始建设“智慧旅游”项目。旅游产业信息化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促使旅游产业与信息产化高度融合,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优秀旅游城市加入到发展智慧旅游建设的队伍中。

(二)打造桂林智慧旅游城市

2013年8月,桂林市入选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正式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根据《“智慧桂林”总体规划》要求,桂林市以智慧旅游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打造城市旅游智慧化发展的新模式,加快桂林旅游资源优化配置、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把桂林打造成广西首座智慧旅游城市,从而提高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的核心竞争力。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胜地,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逐年攀升,据《广西统计年鉴2011-2015》统计(表1),2010年至2014年间,桂林接待的国内外游客数量逐年攀升,旅游收入有较大增长。

据桂林市假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国庆黄金周,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8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6%,实现旅游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5.69%。要想打造桂林旅游专属名片,首先要将“智慧旅游”摆在核心地位。这不仅要求将旅游在数量上进行提升,更要求在质量上突破成效,借助物联网与信息化平台,推进旅游智能化建设。

本文首先建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对桂林智慧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桂林旅游智慧化程度,打造新型智慧旅游城市。

二、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一)智慧旅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于传统旅游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丛艳国、冯志坚(2004)深圳塘朗山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对郊野公园的旅游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制订了由旅游资源、区域条件、区位特征3个方面组成的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的整治与开发提出建议。王丽(2014)从旅游城市竞争力的角度入手,建立了硬竞争力、软竞争力2个方面组成的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

关于智慧旅游评价指标体系,张凌云(2012)提出了建立在资源配置层、数据采集层、业务应用层、客户感知层四层模型之上的智慧旅游评价体系。刘利宁(2013)从智慧旅游硬件支撑指标体系、智慧旅游综合应用系统指标体系、智慧旅游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三个角度出发、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涵盖面广的智慧旅游评价体系。王恩旭(2014)构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硬件支撑、环境支撑五个方面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模型。

本文主要对张凌云及刘利宁提出的评价指标进行整合,提出从资源配置、旅游服务、客户感知三个方面入手,细分为七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以下智慧旅游评价指标模型(表2)。

(二)指标解读与桂林智慧旅游现状分析

根据智慧旅游指标体系,对桂林智慧旅游现状分析如下。

1.旅游资源数字化:2014年为“桂林智慧旅游年”,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及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平台、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系列举措。通过传感器及通信技术,实现城市及景区全方位监测,具体的,全市旅游景区“天眼”系统全面启动,通过“天眼”,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实时监测景区的人流、车流,为游客提供及时准确的导游服务;为了推M景区智能化建设,发起了“壹旅游”项目,并于广西首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桂林王城・独秀峰景区进行四维航拍;对桂林象鼻山、阳朔西街等10个知名景区景点全面覆盖4G网络,并在中山路、两江四湖景区等区域铺设了超过1万个WIFI设备点,供游客免费试用。据统计,2016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来自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旅游预订量占近80%,相比去年黄金周,手机客户端的预订人数增长数倍。

2.旅游交通智能化:桂林交通部门对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及设备进行升级,应用GPS、LBS等导航地图技术,对桂林市区及各大景点路段进行智能化监控,对车辆行驶信息进行追踪,为车辆提供导航服务,提供自驾安全保障;完善了智能公交系统,推出桂林移动掌上公交应用,全国无线城市用户,可通过无线城市客户端使用掌上公交业务查询桂林市公交车运行情况,获取市内公交到达各景区路线、实时位置,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推进城际交通一体化,随着衡柳高铁和贵广高铁相继建成,桂林实现“一城九站”格局,拥有桂林站、桂林西站、桂林北站等9个火车站,不少旅游景点与高铁车站直接衔接,并形成南宁、贵阳、广州、长沙等省会城市三小时城市圈。

3.旅游酒店智慧化:桂林已吸引了喜来登、香格里拉、维也纳等国内外知名品牌酒店入驻,以及Club Med、乐满地等多个国内外知名度假世界,集养生、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为不同旅客带来不同的居住体验。 除连锁品牌精品酒店外,桂林民宿业发展迅速,信息化水平高,阳朔的酒店及民居旅馆网上预订功能基本实现全覆盖,一批个性化民居旅馆和特色精品酒店通过网络营销形成稳定客户群,为中国民宿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万达更是以240亿元投建桂林万达城,结合商业地产和旅游文化产业,涵盖了购物中心、主题公园、度假酒店等多元化项目,带动桂林旅游与文化、商业产业相融合,打造智慧桂林旅游新模式。

4.旅游管理智慧化:为了实现旅游管理规范化,完善管理体系,设立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管理处专门负责桂林智慧旅游工作的管理、组织与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各项目的顺利开展,整合全市旅游行政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并与政府、旅行社合作开发线上导游服务平台;为提高桂林旅游管理部门旅游统计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全市旅游统计数据质量,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活动,培养数据智能化处理人才,掌握旅游数据进行统筹;并对景点娱乐项目、票务部门进行规范,防止行业间恶意竞争,促进桂林旅游行业平稳有序的发展。

5.旅游信息智慧化: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平台、桂林旅游综合数据中心和桂林智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智能终端体系,在全市推广运用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系统。各大景点均在互联网上设立了门户网站,并及时有效信息,便于游客了解景点实时动态,并推出“桂林旅游”微信平台和“桂林随身游”APP,加快推动了旅游线上服务、网络营销、网上预订等服务。

6.旅游购物智慧化:桂林旅游发展改革委积极与阿里、携程等国内知名电商缔结战略合作关系,推出网上订票等服务,在景区内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餐饮、住宿等消费的支付。尤其是桂林旅游与阿里旅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阿里旅行强大的线上平台和品牌影响力,建立“淘宝网桂林旅游官方旗舰店”、“码上游”等桂林旅游应用系统,构建先游玩后付款的信用旅游体系,开创全新的旅游模式,并成为与阿里旅行开展“未来景区”城市战略合作的首个国内城市,将为桂林所有景区提供信用游、扫码支付、地图导览等“未来景区”全线产品,助推桂林“智慧旅游”升级。

7.景区体验个性化:在第五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上,桂林市旅游局在旅博会展厅内设桂林智慧旅游馆,全面展示桂林旅游信息化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态势,到场市民及游客亲身体验各种智慧旅游项目。为了使更多游客拥有线上体验,在桂林火车站设置了“桂林旅游高铁服务站”,游客可在站内体验“网上游桂林”:通过运用先进的3D虚拟旅游展示、智能旅游终端等技术手段,提供吃、喝、玩、乐及风景名胜等实时、互动旅游资讯。并积极引导、支持旅游景区、酒店旅馆类旅游企业与携程网等知名旅游网站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合作,推出各类应季旅游、主题旅游和自助旅游产品,安排个性化旅程。

三、桂林智慧旅游存在的问题

在打造桂林智慧旅游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资源配置:桂林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流动人口多,相对陈旧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逐渐恶化的资源环境难以承受人口扩张和过度集中带来的压力,城市及景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较低,尤其市区通往阳朔的桂阳公路正在紧张施工阶段,造成交通拥堵,给市民游客带来极大不便。加上信息化水平的落后,新兴技术仍在探索与试行阶段,农村和偏远地区信息基础设施普及率低,存在大量移动盲区,影响智慧城市进程。

2.旅游服务:由于信息技术水平有限,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运用领域仅限于个别先进企业,尤其在管理、医疗等部门间,试点少,普及率低,不能运用智慧设施与旅游相结合。除此之外,现有的信息化系统大多由各部门自行建立,系统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因此,对于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往往不够全面和准确,政府也无法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指挥各部门协作。

3.客户感知:虽然在现在的旅游活动中,线上交易已成为主流,但是,对于选择团队游的游客来说,旅游线路仍以低端观光游为主,无法满足每个游客的需要,用户体验较差;而对于选择自由行的游客来说,线上旅游信息、商品、服务过度泛滥,没有健全的体系约束,整体缺乏规范化与标准化。

四、桂林智慧旅游对策与建议

智慧旅游是旅游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它的建成将惠及政府、企业、旅游者,旅游目的地居民等多个主体,针对桂林旅游发展现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合作机制:桂林旅游局应加强与城市实施部门的沟通协调,增加信息设备资金投入,升级基础设施系统,增加信息设施覆盖率,增强城市精准化运行管理;积极与企业合作,引导桂林高新技术企业开展智慧旅游的专项技术研发,鼓励旅游企业和相关企业开展智慧旅游服务革新;为景区提供智能服务、数据能力、营销平台等整体方案,实现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借助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便利,加强与周边城市互联互动,实现跨省交通一卡通;旅游部门要与信息技术研发机构以及当地高等院校合作,建立智慧旅游体验基地,开展智慧旅游课题研究,进行智慧旅游技术研发,培养相关技术人才,推广智慧旅游理念。

2.旅游服务改革,加强协同创新,促进产业融合:在政府统筹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产业,转变服务行业发展方式;加快物联网产业建设,结合新兴产业资源,提升物联网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云计算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将云计算用于旅游服务行业,扩大云计算的运用范围;加强大数据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以数据挖掘分析为中心的商业智能新模式,推动大数据产业链协同发展;要打破行业壁垒,以智慧旅游为契机,实现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资源共享,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相融合,拓展各种形式的旅游业态。

篇4

一、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率先提出“智慧旅游”的理念并开展相关项目建设,随后江苏省各级政府和相关旅游行业将如何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提升旅游信息化服务水平作为旅游产业转型的重点工作。2011年镇江市建立了挂靠国家旅游局的“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为全国的智慧旅游建设发展率先提供了示范。镇江“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实施建设之后,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等7市迅速建立了“智慧旅游联盟”,并联合其他兄弟城市从城市智慧旅游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形成点、线、面、网的连接和结合。《江苏省“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到江苏省将在2015年实现所有5A级景区、半数4A级景区达到智慧景区的目标,到2020年,实现智慧旅游全覆盖。

截至2012年7月,我国绝大部分一线城市和80%的二线城市均已提出智慧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总体规划,包括北京、上海、江苏等在内的旅游经济发达地区,已有近40多家单位完成了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或是智慧旅游总体建设框架。

智慧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所取得的成果却相当显著,智慧旅游在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无疑将成为旅游业转型的必然方向,虽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和缺陷,但相信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些问题势必会得以解决。

二、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战略联盟建立。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江苏省以其高品质的旅游资源为旅游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智慧旅游是以实现旅游服务信息化,为游客提供品精质优的旅游体验为目标,其基础就是要有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并整合有价值的旅游资源才能为智慧旅游的开展提供动力。同时,2011年南京、苏州、常州等7市率先建立了“智慧旅游联盟”,这一战略联盟的形成给江苏省智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优势,江苏省智慧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在技术水平、政策颁布,经济支持等方面都一直走在全国智慧旅游发展的前沿,为其他城市智慧旅游的建设提供了珍贵参考,成为信息化旅游时代构建的良好范本。

2.潜在市场广阔,信息科技水平高。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及,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为基础的智能化服务已成为使人们生活更便捷的重要途径。信息科技在旅游产业中的应用,使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感受到智慧旅游所带来的全新体验,江苏省作为智慧旅游的先行城市也一直受到外界的高度关注,虽然智慧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但其智慧旅游所拥有的潜在客源市场相当广阔。

(二)劣势分析

1.智慧旅游认知缺乏,管理体制不完善。人们对智慧旅游理念的认识不足和理解偏差对智慧旅游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制约。从旅游者角度来看,如果对智慧旅游缺乏理解以及概念不清,就很难促使人们产生主观能动性。从旅游地方面来看,策划智慧旅游项目、开展旅游活动、生产旅游产品的前提就是要对智慧旅游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不盲目跟风。智慧旅游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

2.产品同类化严重,缺乏相关人才。由于智慧旅游已成为旅游热点,各城市为快速争取市场,忽视现状,盲目跟风,大量劣质的智慧旅游产品充斥着旅游市场。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水平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无疑成为各旅游城市效仿的对象,智慧旅游产品同类化的现象更严重。同时,由于智慧旅游的科技发展需求,对其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相比于传统旅游活动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江苏各级政府对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等方面没有相关的鼓励政策,对智慧旅游的一些重要研发还没有给予大力支持,导致相关人才的培养并没有跟上智慧旅游发展的脚步。

(三)机遇分析

1.旅游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各级政府政策支持。智慧旅游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经济支持,而江苏省旅游经济形势良好,为智慧旅游的全面建设创造了机遇。现今,关于发展智慧旅游的相关政策纷纷出台,很多重要的政府规划文件也将智慧旅游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阐述。到2012年10月,江苏、浙江、北京等省市均开展了智慧旅游的试点和建设。目前,我国已有62个省市提出智慧旅游发展计划,其中16个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划。而《江苏省“十二五”智慧旅游发展规划》的出台也意味着规划全省智慧旅游建设的方向已经基本明确。

2.旅游产业信息化的转变。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旅游者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旅游信息已成为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智慧旅游的发展要紧抓旅游产业信息化以及旅游者消费方式的转变这一机遇。

(四)威胁分析

1.智慧旅游市场竞争加剧。对于江苏省而言,智慧旅游市场的竞争主要来自江苏省周边省市如浙江、上海、安徽等,这些省份的旅游产业都比较发达,在整个华东地区的知名度也较高,特别是浙江省近几年智慧旅游的发展,其成果相当显著,西湖景区已基本实现交通系统的智能化,加上自身旅游资源丰富,信息化基础良好,科技水平较高等优势无疑给江苏省智慧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2.技术生命周期限制,知识产权保护漏洞。对于智慧旅游而言,技术理所当然是核心部分,然而技术存在一定生命周期,随着竞争的加剧,技术的生命周期也有缩短的趋势。同时,随着智慧旅游平台的构建,在激烈的竞争中,其核心技术和创意项目势必会遭到竞争对手侵权的威胁,如何强化这种创新型服务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身的创新速度和能力,防止对手的不良侵权,避免项目产品的轻易复制,也是智慧旅游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三、江苏省智慧旅游发展策略

(一)一体化战略

在“智慧旅游”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一体化服务宣传平台有利于集中各项旅游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优势。一站式的旅游服务模式可以向游客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服务,通过相关的智慧旅游反馈系统也能及时将游客的意见进行反馈与分享,给旅游者提供全新的旅游体验。同时,一体化服务宣传平台的建立可以集中宣传江苏智慧旅游品牌,推广江苏整体的旅游形象,避免信息多而散乱导致旅游者无法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选择。

(二)高品质战略

在全球化、信息化不断发展今天,各地的旅游特色也逐渐被淡化,盲目跟风、概念炒作导致旅游产品质量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各旅游地想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就要集中力量开发高品质的智慧旅游产品,在紧扣当地的旅游特色,利用资源优势,避免盲目跟风以及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实现个性化发展的同时,积极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丰富旅游项目类型,积极创新,打造特色智慧旅游品牌。

智慧旅游市场管理体制不完善、跟不上旅游产业发展的脚步,这对智慧旅游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江苏要尽量加强智慧旅游发展时期的管理力度,各政府部门要通力合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相关评价体系,做好旅游政务信息及建议反馈工作,从政务服务方面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三)差异化战略

江苏省的旅游项目大多以传统文化旅游为主,基本上是以导游讲解文化历史知识、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为主,游客缺少亲身体验,旅游新鲜度难以提升,而在科技水平较为发达的今天,应该突破这一障碍,运用科技力量丰富游客体验形式,打造差异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在积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同时,打造特色项目、特色产品、特色路线,扬长避短,凸显自身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提高市场竞争力。

篇5

一、智慧景区的理论诠释

当前,我国许多A级景区已经开始了智慧景区的建设,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有关智慧景区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学者对其概念和内涵的解释还不够深入,通过对文献资料的阅读提炼,智慧景区可理解为“在智慧城市以及智慧旅游的总体目标下,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等现代化通信与信息技术融合为基础的,结合创新的服务理念与管理方法,激活旅游景区存量资源,围绕游客感受和景区管理两条主线,建设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信息管理为保障的景区信息化和智慧化服务管理体系,可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景区提供更可靠的管理手段,实现景区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武威沙漠公园建设智慧景区的必要性分析

(一)有效提升体验,满足游客个性需求

沙漠公园景区面积庞大,且区位条件差。所以,受时空限制,游客与服务中心难以快速形成有效的连接与沟通,个性化、多样化的游客需求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而通过景区智慧化建设,可以使景区的各方面信息实现迅速的链接与交换,同时可以与外界做到即时沟通,更好的为游客服务,提升游客的体验度和满意度。

(二)有效实施管理,提升景区运行效率

沙漠公园存在管理分散,运行效率低下等问题,游客与管理中心的联系不顺畅,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衔接不连贯。智慧景区的建成,在服务、方便游客的同时,也可以促使景区的传统管理手段向现代的管理方式转变。通过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景区被可视化、数字化,可以加强旅游管理部门、旅游者、旅游企业和旅游景区的联系,从而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景区运行效率,实现科学的旅游管理。

(三)有效创新产品,改善淡季需求乏力

沙漠公园处于北纬40度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冬天寒冷且空气干燥,游客极少,季节性一直是困扰公园持续发展的难题。通过智慧化手段,建成武威沙漠公园自己的景区门户网站,分析从网站的游览点击获得的各种数据,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旅游热点和旅游者的兴趣点,引导景区策划旅游者喜欢的旅游产品。

(四)有效强化应急,最快应对突发状况

沙漠公园的游乐设施如四驱越野车、沙漠卡丁车,虽然刺激过瘾,但危险系数高,并且根据武威市历年的天气状况显示,在初春时节,极易受到沙尘暴的侵袭,由此还会引起二次灾害,如火灾、旱灾等,面对这些突发事件,如果不能迅速的反映到景区管理中心,将会造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智慧景区云计算技术可以收集处理来自景区的各个景点的信息,为紧急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决策保证了时间,达到了最快应对突发状况的良好效果。

三、武威沙漠公园的智慧景区体系建设

(一)景区门票管理

当前,国内大部分景区依然使用纸质门票,售票及票务管理都是以手工操作为主,武威沙漠公园也不例外。在旅游旺季,会给游客的购票、检票带来很大的压力,耽误游客大量的时间,而且还会给伪票创造机会。于此,智能化门票管理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智能门票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电子标签技术的智能票务系统,它融合计算机软件技术、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于一体,用先进的电子标签和感应IC卡技术与票务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实现门票的预定,能实现从售票、检票、消费、退票、查询、结算等全过程的信息共享管理一体化。

(二)景区环境监测

1、景区环境容量监测

许多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表明,一方面,这些景区的游客不足环境容量的50%,表明整个景区还有较大的旅游容量潜力。另一方面,景区内某些景点的游客量已达到饱和,然而另一些景点尚有较大的容量空间,景区的时空分布表现出严重不均,因此,需要建立对旅游景区现状容量的实时监测机制,及时客流信息来调节游客的观赏路线。

对于武威沙漠公园,赛马场、卡丁车场、人工湖区吸引力较大,在短时间内游客容量就能达到饱和,但如果游客无法得知这个消息,后来的游客就会继续涌入,这样不但对景区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利用游客购买的携带RFID标签的电子门票,同时在每个景点的入口和出口安装读卡器,结合无线通信和GPRS定位技术,实现对游客的跟踪服务,跟踪服务信息也定时发到数据中心。根据跟踪信息,提醒游客主动避开人多的景点,从而选择更佳的旅游线路。

2、景区环境质量监测

环境质量监测,旨在监测景区空气质量、噪声状况等外在因素对游客游览的影响,通过监测预警机制,实现景区空气清新、环境舒适。在景区设置环境质量检测系统,可以让景区管理部门了解环境质量的实时动态,从而在相关环境指标不达标的状况下能及时告知游客,并做好预防措施。

(三)公关安全管理

1、智能红外线视频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可以为管理部门获取有效的数据、图像或者声音信息,可用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视和记忆,用于提供高效、及时的指挥和调度。武威沙漠公园由于地域的广袤性,环境的特殊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这种俗称监控头的智能红外线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突发事件的场景进行还原,对于事件的解决很有帮助。

2、游玩设备管理系统

在游乐场,游玩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大,人工管理起来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以把握。游玩设备管理系统,采用智能识别、电子标签手段,在游玩设备上安装RFID电子标签,结合定位系统,能够快速获取到游玩设备的相关信息。武威沙漠公园分布着众多的游玩娱乐设施,通过对这些设备的有效监测,既可以防止设备的丢失,还可以为设备的使用情况和维修状况进行显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四)公共平台

1、景区门户网站

景区门户网站是游客了解景区的首要窗口,也是景区实施宣传营销的重要手段,网站以旅游信息、精品景点展示、文化内涵阐述、游客游玩攻略、个性化在线服务、互动流为主线,以电子商务体系为核心,突出景区品牌深度及旅游服务质量,亮出景区各个景点的特色,形成一种潜在的诱惑力。对于武威沙漠公园,其线上旅游信息,大多依赖于其他网站,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景区门户网站,从某种角度讲,这限制了对外的宣传和营销,阻碍了景区形象的树立和品牌的打造。建成武威沙漠公园景区门户网站,通过在线查询、图文展示、特色推荐、要素服务,可以解除游客游玩的心理未知,并构建起景区对外联系品台,在创新旅游产品的前提下进行有效宣传,实现全天候,全季节的旅游,真正助力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公共信息系统

在景区人员集中的地方,公共信息通过公共广播、LED显示屏、手机短信、媒体、二维码扫描等方式传达给游客,以实现景区宣传、线路指导、疑难解答等功能。

通过公告广播系统,可以将整个景区根据各个部分的风格或功能划分成若干广播区域。这些区域可以独立播放不同的背景音乐,当游客走在不同的景区区域,可以听到与附近景点风格一致的背景音乐,这对于游客来说,是一种真正的心灵享受,所以,结合武威沙漠公园游乐场、沙生植物园、江南楼阁、人工湖等等不同景点的韵味,加入不同的体现景点特色的背景音乐,又是景区智慧的一大神笔。而对于LED显示屏,可以设置大屏幕显示系统和触摸屏查询系统,充分满足不同游客的多样需求。可以在游客预订门票的时候根据预留的电话号码,实现与景区总机的接通,运用通信技术,把景区最新信息发送到游客手机上,如同移动的导游,使游客的旅游舒心而温馨。

四、沙漠公园的智慧化建设举措

旅游景区智慧化已成为“十三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亮点和重点,必将成为旅游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强大推动力。要真正实现武威沙漠公园的智慧景区建设,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发展观念,开拓创新思维

作为景区管理者,沙漠公园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思维,用五大发展理念及当前先进的旅游发展观指导行动,形成对智慧景区建设的方法和理念的深刻认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存,敢于接受新思想,敢于运用新方法。

(二)争取政府支持,打造智慧中心

智慧景区是信息化高度集中的景区,新技术的研发对于智慧景区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获取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优惠,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着力解决在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资金问题。要逐渐形成沙漠公园自己的智慧景区技术核心团队,在学习借鉴当前智慧景区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构建沙漠公园智慧信息中心,不断推动智慧景区建设的步伐。

(三)发挥自身特色,形成核心产品

在景区智慧化建设中要保持自身的特色,要形成自己的核心产品和品牌形象,不能全盘更迭。要依托自身的沙生植物园,开展沙漠生态科普课堂;要依托自身的场地设备,策划富有沙漠挑战的竞赛项目;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底蕴,开展沙漠节庆活动,着力向“商、养、学、闲、情、奇”旅游新延伸的六要素来设计旅游产品,形成沙漠公园的核心竞争力。

(四)强化多方合作,构建区域联盟

要寻求景区、企业、商家等关系主体,形成多元化的合作模式,积极构建整个北方沙漠旅游模块化的区域旅游联盟,通过相互间的学习支持,创新化推进北方沙漠旅游智慧化建设的步伐,使武威沙漠公园成为沙漠旅游智慧化建设的先行示范基地。

(五)加大宣传力度,做活客源市场

游客的体验反馈是检验沙漠公园智慧景区建设成败的最终标准,所以要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广大游客参与到景区的智慧化建设当中来,可以定期定量的组织游客形成一个体验团,对建设成果进行评价,根据游客体验的评价来推动景区建设,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活化客源市场的一个过程,通过体验团的口碑宣传,形成沙漠公园的强吸引力。

篇6

作为国家住建部和山东省确定的智慧城市“双试点”城市,威海市近年来积极把握政策机遇,相继实施了智慧城市、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等5项国家试点,调动市民、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大胆先行先试,在提升城市治理、服务社会便民惠民、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等方面,“智慧”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形成了可复制的“威海模式”:多元化投资方式、发挥企业支撑作用、统筹一体化建设。

就在9月8日举行的国家智慧城市案例调研座谈会上,国家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表示,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模式,各地要借鉴威海做法,提高城市发展的智慧化水平。

城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在2014年,威海市就着力推进智慧威海市域一体化建设,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城建档案、智慧水务、智慧供电、智慧燃气等领域的建设。根据《中困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显示,威海在线政府能力列地级市第l6位。同时威海也率先成为国家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试点示范地区。目前,威海的城市治理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一是整合部门资源,实现电子政务。威海共投资1550万元建成电子政务云,铺设98条光纤链路,整合迁移了,市直部门机房和服务器设施150多台套。日前已实现200多个部门使用统一技术平台、统一运算存储、统一内外网络、统一互联网出口、统一安全防护、统一运行维护。

二是积极推进城市公共安全建设。威海己建成监控探头84万台,联网1.07万台,探头平均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4.5台。去年通过该系统破获刑事案件654起,协助处理群体和突发事件31起、交通事故3106起,服务政府2807次,服务民生5684次。

三是运用智慧手段管理交通。威海建成智能管控平台和8个应用系统,整合和实时监控路况事件天气等情况,自动识别重点车辆并报警,每5分钟重点路口路段信息,中心城区工作日早、晚高峰路网平均车速同比分别提高17.57%、13.99%,早、晚高峰路网平均延误同比分别下降16.76%、16.Ol%,路网平均拥堵时间下降17.78%。系统每年可为Hj户节省出行时间7016.5万小时,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平均量化效益为28.83亿元。

四是建立智慧城建档案。威海建成含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城建档案归档系统、勘察现场数据采集和建设项日流程数据采集系统。覆盖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等6大类、共计13994公里管线数据,已有联网用户24家,累计点击查询6万多次。目前已挂接73个工程的967卷档案,共计96G数据。

五是实现智慧水务、供电、供热管理。建成供水管线数字化平台和供排水调度指挥系统,与热电、通信、燃气等管线实现信息共享,提供现场数据实时采集、自动报警、应急指挥调度等功能。建成智能供电平台,131万客户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和电费自动核算;开展光伏储能微网、光导照明、节能路灯、智能用电控制、充电桩、居民家庭能效服务六位一体智能供电服务。建成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全市完成改造安装楼道智能电动调节阀12880个,安装户内温控阀33万个,服务用户30万户,供热机组效率提高35%,节能27.6%,年实现利税7148万元,实现供热计量数字化、节能控制智能化、用热自主化和政府监督网格化。

服务社会便民惠民同步

信息如何惠民对专家和业内人士并不陌生,但对普通市民和基层而言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威海通过最新的移动互联技术和最为传统的语音通信技术为百姓生活带来了实惠和便捷。

一是建立威海市民网。该平台以市民对政务和公共信息消费为核心,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采用云服务方式聚合政务、公共和便民服务资源,通过PC、手机、平板、数字电视等多渠道融合服务体系,采用市民个人主页主动推送个性化的信息产品和消费内容。平台采用企业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以“我”为中心,包含三大板块。“我的声音”含微观、咨询、调查;“我的空间”含我的信息、我的足迹、我的资料库;“我的服务”包括账单、教育、就业、社保、住房、行车、医疗、出行、旅游、居家养老等众多服务主题。截至2014年底,市民网己上线1263项服务,其中办事类538项,资讯类725项。到今年年底,该平台可提供服务1519项,政务类650项、公共类133项、便民类736项。市民实现了从一个窗口办事到一个终端办事的升华,访问量已突破150万次。

二是建立威海12349居家服务呼叫中心。该中心按照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主办,企业支撑,市场化运作模式,整合公共、公益及与居民生活相关的家政、养老、医疗、维修、人才招聘、法律、生活百事等10大类100多项公共、公益和有偿服务资源,通过语音服务模式,向居民提供24小时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社会化服务。同时,该中心对市民不收取服务费,且市民还可免费得到一部终端,只要户籍和居住地均在平台覆盖区域,且申请者是6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将由政府给予10元话费补贴。去年,该中心呼叫总量达45.55万次,入网居民24.57万人,加盟服务企业3079家,上门服务4.45万次,救助240人,居民满意率达99%。

三是建立公共服务云平台。作为智慧威海建设的核心,目前平台己覆盖威海公共服务所有领域及所有客户群体,该平台投资2344万元配备各类软硬件130多台套,包括智慧交通、智慧旅游,以及供水、供电、城建档案等20多个公共服务系统己入驻。

四是搭建智慧公交平台。目前完成智能调度平台和应用系统建设,覆盖95%营运线路和86%营运车辆,实现智能调度运行、GPS定位和自动语音报站,并通过手机、PC、数字电视为市民提供车次、位置、到站、导换乘查询和最优路线、到站提醒等智能化服务。同时在市区新增电子站牌138套,实现公交枢纽电子站牌和视频监控全覆盖。如今,全市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提高,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21%。

五是积极开展智慧社区建设。按照区街道一社区网格4级管理,把72个城市社区划分为412个网格自助式健康小屋,为5万多名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根据楼宇图,对网格内人口、家庭、疾病、签约服务人群、重点服务人群等一目了然。并依托有线电视,成功搭建三大信息平台,实现了政企民全面互动,已在20个小区示范推广应用。

智慧业态正快速崛起

一直以来,威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市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威海还被列为国家首批信息消费试点城市。目前,威海更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在领导、政策、资金等各方面都给予充分支持。

一是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在4A以上景区普及电子导游、多媒体查询应用,在热点地区设置自助终端60台,整合行业管理及300多家旅游企业信息资源,在8个重点景区实现了语音导游、景点导览和电子票务应用,通过二维码、微信等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

二是建设山东省智慧产业园区试点。园区内有省光纤传感重点实验室、省RFI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研发中心33个、院士工作站4个,去年重点物联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税1 3亿元。去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1007亿元,软件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17%。

三是开展大数据创新创业大赛。基于部分政府开放数据和市民网信息资源,整合政务、公共和互联网数据,建立政府、企业、社会之间大数据互助共享协作体制,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大数据创新体系,营造大数据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创业氛围。

从反映信息消费的指标来看,2014年威海信息消费规模、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电子商务交易额、网络零售额四项指标的人均值,分别高出全国人均的1.07倍、2.34倍、1.68倍和1.24倍;同时据阿里公布的中国城市电商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威海位列第50位,较经济总量百强城市的68位,提升了18位,说明信息消费已成为威海经济的有力拉动者。今年6月,中韩白贸协定正式签署,威海与仁川被选定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截至2015年9月,中韩海运跨境电商出口业务,海关共验放跨境电商清单95477票、出口总值突破4000万元。

“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意义,除了服务社会便民惠民,也在于带动城市经济发展,而通过上述数据来看,威海智慧城市建设正在发挥着作用。”北京大学博士后汪碧刚表示。

智慧城市“威海模式”值得推广

从山东省智慧城市的试点市实践来看,资金、专业人才缺乏成为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主要“拦路虎”。而威海在智慧城市建设时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首先,重视顶层设计,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投资。威海市在2007年就制定市级信息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八年来,威海信息化项目都必须根据全市信息化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才能立项。未通过论证则不能立项,通过论证,如不承诺信息共享或向社会提供服务,也不会得到批准,这就如同城市规划一样从顶层为智慧威海建设把住关。

同时,威海投资方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政府投资既有市级也有县区级,社会投资既有国企也有民企,既有本地企业也有外地企业。政府通过PPP购买信息服务,根据不同人群、不同服务区别对待,政府将财政从配合调整为主管,这就从机构和管理上解决了财政资金落地问题。三年米,政府和国企1元投入,带动了民企、私企和运营商9元投入。在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同时,也提高了项目建设运维的实效性。

而在破解专业人才不足的难题上,威海则坚持“由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一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的支撑作用。作为一家正由传统IT制造业向“互联网+”转型的企业,北洋电气集团于2012年参与智慧威海建设,业务覆盖云计算中心及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减轻了政府运营的负担,大大提高了建设实效。

二是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开展智慧城市合作,注重发挥企业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北洋电气集团与神州数码合作推出市民网,威高联合北洋集团与大连华信合作进军智慧医疗领域;在国际上,威海与新加坡IDA集团就智慧港口进行合作,哈工大(威海)与意大利帕维亚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以智慧威海应用为切入点展开深入合作。

三是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布局,逐步推开,形成统筹一体化发展格局。作为国家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市,在全域城市化、市域一体化大发展格局之下,威海从2014年起全力推进智慧威海市域一体化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现代信息网络,全力推进“宽带中国”试点城市建设,整合利用威海云计算中心资源在全市推广服务。在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市域一体化建设时,推进市民网服务扩展到全市域,智慧交通服务扩展到高区、经区、临港区、东部滨海新城、双岛湾科技城以及全市国省道区域,智慧旅游服务覆盖全市星级景区,为游客提供智慧旅游体验。

篇7

关键词:智慧城市;金寨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金寨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金寨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建设“智慧金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随着经济社会环境愈加复杂,改革进入到关键环节,金寨亟需攻坚克难,发挥优势,把握机遇,抢占发展的制高点。

随着鄂豫皖一体化进程加快,边际地区开发规划全面推进,金寨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建成鄂豫皖边际地区工贸旅游强县为目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推进自主创新,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不断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加速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制定了“更加突出转型升级、统筹协调、民生优先、改革创新、勤廉高效”的指导思路。智慧金寨建设,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切实提高人民幸福体验,有利于通过信息化提高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服务能力,为金寨新时代的战略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金寨面临的机遇

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和强劲动力。实践证明,智慧城市不仅是新形势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需要,更是缓解城市发展矛盾的制胜之道。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空间地理信息等技术的应用,为拉动经济健康增长、提高执政效率、改善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金寨必须抓住机遇,集聚优势,实现城市跨越发展。

三、主要发展方法

金寨处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商务成本上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地区同质化更趋明显等问题,急需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技术突破转型升级难题,以创新为动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跨越发展,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智慧城市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度开发信息资源、促进本地产业智慧化发展,是金寨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新兴战略型产业优化的新方法。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金寨面临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公共安全监管难度加大、城市管理相对滞后、服务供需不平衡、服务覆盖不均衡等问题。同时金寨历来重视民生,落实民生优先战略,也不断考验着金寨政府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智慧金寨以信息技术创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以智慧应用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效率,以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增进市民福祉,是解决金寨面临新问题的新手段。

五、智慧金寨定位

智慧金寨的发展内涵是智慧引领金寨跨越。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与金寨产业发展、城市运行、民生服务相互融合促进的渐进过程。通过智慧金寨的建设,将金寨打造为环境秀美、城市和谐、民富县强的中部地区标杆性县城。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营造大环境,促进大开放,推动大建设, 实现六翻番,再造新金寨”的战略目标,以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信息应用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共享为重点,以注重产业带动、聚焦载体建设、创新运营模式为核心特征,形成产业转型优化、民生幸福和谐、城乡一体发展、管理运行协调的良性循环模式,早日建成现代城市。

六、发展目标

1.信息化提升产业,打造“繁荣金寨”。做强金寨现代产业园,将现代产业园作为金寨工业发展的主平台,通过信息化引领,打造智慧园区、现代产业,推进工业集聚发展、快速发展、生态发展。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做优轻工纺织产业,重点是在提升丝绸、服装、鞋帽等传统产品生产规模和档次的基础上,着力引进高档、绿色、环保、多功能、系列化家用纺织品生产。

2.整合市民服务,建设“幸福金寨”。搭建独具特色融合体系。建成市民卡、市民服务热线、市民主页等融合的公共服务渠道;市民卡覆盖率达到80%以上,提供社保、农保、卫生、园林、公交、公共自行车、图书借阅、门禁、小额支付、公共缴费、学生卡、健康档案、预约、就诊等多项综合服务;形成覆盖城乡的市、街(镇)、居(村)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全流程在线办理的公共服务比例达到80%以上。

3.创新城市和乡镇管理,构筑“和谐金寨”。创新乡镇发展方式,打造新乡镇智慧典范。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信息网络全覆盖,信息化服务覆盖80%的乡镇;逐步推广智慧乡镇工程;在80%以上的乡镇新型社区,推广实施智能物业、健康小屋、公共支付、弱势群体关爱服务等乡镇公共服务工程,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

七、重点建设工程

1.电子政务工程。全面优化电子政务,实现便捷政务服务。优化电子政务框架,建设政府数字门户;打造政府协同办公平台,融合各委办局的办公系统,全面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服务水平;建设政府网站集群,整合原有政务网站,推进跨部门的政府服务与资源整合共享、业务协同联动和决策科学支撑,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提升对公众及企业的服务水平。

2.智慧城管工程。打造数字城管,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综合利用空间网格、地理编码、GIS等手段,通过各横向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多部门协同;通过流动执法车和无线移动设备的使用,实现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数字城管依托GIS(地理信息系统)建立的虚拟城市基础上,通过云平台进行智能调控,实现智能管理城市,而虚拟城市正是实体城市的数据信息化反映,也是终端管理者进行监控和操作的媒介。

篇8

【关键词】旅游云;智慧景区;电子商务平台;体系构建

1、引言

由于电子商务平台具有跨越地域、时空的便利性以及广泛的传播性,使得电子商务平台在我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旅游电子商务是指旅游企业利用互联网及通信技术,实现旅游企业的产品及服务通过电子化进行经营和管理。目前国内旅游市场逐年增加,旅游电子商务平台也将随之成为未来旅游发展重要的平台,为旅游景区构建全面友好的旅游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拓展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和缩短交易周期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建立景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开展景区的门票、餐饮、酒店、导游服务和旅游线路等产品的在线咨询和预订,利用网上预先交易的数据,景区可以提前合理安排餐饮原材料、车辆、人员等相关资源,减少景区服务的盲目性,提高景区服务的针对性,进一步保障景区的安全有序。

目前,我国智慧景区电子商务平台主要有景区自建自营、第三方运营和政府成立的综合旅游网站平台等三种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景区电子商务平台逐渐向综合服务一体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满足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的需求。鉴于此,本文在分析智慧景区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旅游景区云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特征,并基于旅游云构建了景区电子商务平台架构体系,最后对智慧景区实现旅游云电商平台的数据存储、数据接口规范、数据安全等关键技术做了深入探讨,该研究成果对我国旅游景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产生积极作用。

2、智慧景区云电子商务平台的主要特征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计算按照服务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 PaaS)、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 SaaS)。旅游云平台提供的是一个海量旅游信息处理、信息交互和服务的平台,用户无需考虑终端的运算能力、存储能力、负载能力等问题,这些工作都将由云平台来完成,以实现资源共享和网络协同工作,从而极大地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平台运行效率,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基于旅游云构建的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1)虚拟化。云计算将传统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通过提供虚拟化、容错和并行处理的软件,转化成可以弹性伸缩的服务。

(2)弹性伸缩。云计算运用网络整合众多的计算机资源,构成技术存储模式,实现多种功能,包括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分布式存储等。

(3)提高工作效率。与原有的工作站单独计算的模式相比,云计算模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实现效率的提升。

(4)资源使用计量。云计算的服务是可计量的,付费标准是根据用户的用量收费。在存储和网络宽带技术中,已广泛使用了这种即付即用的方式。

(5)按需自助服务。云计算具有规模大、用户多、安全可靠性高的特点。

(6)经济性。在达到同样性能的前提下,组建一个超级计算机所消耗的资金很多,而云计算通过采用大量商业机组成集群的方式,所需要的费用与之相比要少很多。

3、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总体架构设计及关键技术

3.1 总体架构设计

构建一套智慧景区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主要由企业资源管理、零售业务处理、移动环境下的旅游业务处理、核心订单业务处理、旅行社团队及大客户业务处理五个子系统组成,实现了旅游产品的在线交易和旅游规划、资源、业务的一体化管理。一方面通过提供多种服务方式,满足游客全程动态旅游信息服务需求,增强游客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舒适度,提升旅游景区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该平台的建设,整合旅游信息资源,拓展景区周边中小企业的营销渠道,延伸旅游产业链,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智慧景区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该平台的主要技术难点为多线程宽松加锁机制达到终端高并发和大容量数据的安全可靠接入,另外采用语音技术实现了移动互联网语音交互旅游服务平台,还通过优化路由机制,提高了旅游云信息的分发与存储效率。

3.2 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系统架构图

基于旅游云的景区电子商务管理平台是由景区门禁系统、餐饮住宿系统、投诉处理系统、旅游咨询系统、交通管理系统、景区监控系统、营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集成构建的。根据系统平台所采集集成的数据,为景区经营管理制定相应的营销流程、销售流程、服务流程,然后实施整个活动,最后将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记录到数据仓库中,并且可以直接运用到电子商务平台服务中。

3.3 智慧景区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关键技术

3.3.1 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大数据采集技术

主要是通过手工数据采集或动态数据采集方式,将组织所需的数据从下级统一采集到组织统一数据库中,并为组织的核心业务系统(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统一、集中的存储服务。统一考虑,避免各个业务系统重复建设存储系统。并将多个专业系统的数据经过抽取进行整合,存储到整合数据库中,通过整合加工完成数据的统一管理,为更深入的数据分析及数据共享提供支持。

3.3.2 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数据信息存储备份技术

基于旅游云的存储备份系统是由存储设备、网络设备、集群中间件、虚拟服务器、业务管理、公用访问接口以及相应协议标准等多个部件协同作用共同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分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软件来对外提供数据存储服务。根据各部分逻辑功能的不同,基于云存储的在线备份系统由存储资源层、资源配置层、运行管理层、业务接口层四部分组成。数据安全通过层间加密和认证保证,达到数据不可抵赖性、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存储备份分层结构图如图3所示。

3.3.3 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数据接口规范

依托旅游景区一体化基础旅游云架构,建设采用SAAS模式、面向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开放的旅游开发平台。并确定旅游数据模型,确定数据采集规范,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数据采集规范;规范旅游云端数据信息存储、备份规范,解决互联网及终端服务平台的无缝接入关键技术,实现目的地景区资源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集成应用,并且和原有互联网数据系统互连互通,目的地一体化营销服务平台对接和支撑,多媒体信息移动平台展示、消息推送、移动导航在旅游行业整合应用,多平台终端系统数据同步和标准兼容技术,移动设备和PC设备的移动订单业务流转处理,基于位置兴趣点搜索技术等。

3.3.4 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数据分析可视化技术

对数据库中的周期数据及信息交换提供的在线数据进行深加工处理。信息分析提供了统一的商业智能软件工具(BI及报表),不但支持综合信息平台的决策功能开发,也是其它信息系统的决策功能的统一开发平台。通过可视化技术可将组织关键指标数据在平台上清晰直观地展示出来,并能根据指标、时间、组织结构(管理职能)生成三类报表,还可以在查询时任意组合指标(受数据权限控制),生成满足不同要求的报表。形成智慧旅游景区景点信息展示的窗口,来满足游客及相关人员的信息查询与共享需求。

4、结论

通过智慧景区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系统的应用,充分发挥旅游云系统的系统安全、稳定、可靠,为提升旅游综合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适应旅游发展现状,旅游行业迫切需要解决落地问题,推动产业升级和业态调整,降低行业管理和行业运营成本,开展旅游云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有助于提升行业管理和行业运营效率,改善旅游行业信息、资金效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创新性地解决了旅游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也为旅游景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参考文献

[1]王倩,潘郁.云计算平台下的电子商务[J].电子商务,2009(11).

[2]韩学伟.基于旅游云的景区户外安全救援体系的构建[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5,22(6):104-108,115.

[3]林德荣,郭晓琳.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8,23(12):87-92.

[4]况湘玲,严鹏等.基于CRM的武当山旅游电子商务系统方案设计[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25(2): 67-70.

[5]王平平.智慧旅游云平台需求及总体架构研究[J].电信科学,2014,11: 013.

[6]周相兵,马洪江等.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旅游云构架模式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2): 79-86.

[7]杨健,杨邓奇等.基于云计算的移动智能旅游导览系统[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3,12(10): 14-18.

[8]谢福伟,梁昌勇.基于云计算的景区数据仓库应用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4,9: 198-201.

[9]吴英照.海南省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与管理,2013,429(7):209-210.

[10]吴卫华.云计算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1,30(5):148-151.

篇9

关键词:智能;酒店;信息化

一、前言

2013年,国家旅游局了《饭店智能化建设与服务指南》,其第一次正式定义了智能饭店的含义及范围,详细规定了智能饭店涉及的智慧管理、智慧营销和智慧服务三方面内容,确定了智能饭店应在信息化带动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发展思路。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软件定义网络、宽带无线等信息通信新技术(以下简称新技术)快速兴起,导致了酒店行业营销及经营方式出现颠覆性转变,如何在酒店服务行业应用信息数据,积极推进智能酒店发展,密切跟踪新技术发展趋势,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智能化技术在酒店行业的大范围应用已成为酒店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智能酒店研究回顾

如今旅游休闲化、深度化和智能化发展随着智能酒店概念的引入,酒店业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人性化、个性化、自主化的特点,随着信息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更新,迫使酒店业管理模式逐渐趋向智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程善兰通过研究大数据时代的苏州酒店行业发展状况,认为尽管苏州市酒店行业的信息智能化程度整体较好,但酒店行业数据的使用和处理仍然存在不足,数据挖掘的深度仍需提高,酒店未来建设的整体规划仍需完善。

李臻、朱进通过分析智慧酒店的概念、内涵及关键技术,认为智慧酒店区别于单独的信息平台与工程的核心技术,智能酒店应是先进信息集成的产物,这些信息技术包括云计算、物联网技术、无线技术及移动互联网技术甚至人工智能等众多技术的集成。

马关生,刘越从资源层、能力层和智能层三个角度研究了智慧管理的内容,从方法体系和理论系统两个方面研究了饭店智慧管理的内容体系,明确了智慧管理的实施原则。

三、酒店智能的创新性研究

1.智能酒店特点

酒店信息化技术能推动智能酒店水平提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具备泛在、柔性、智能、互动、安全等特征,有助于全面支撑服务与信息的交互,提升客户信息运行调控、信息交易、用户服务和数据价值利用水平,有力推动酒店行业广泛互联、高度智能和开放互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升。

酒店信息化急速推动智能酒店方式变革。以自媒体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兴起,自媒体平台作为服务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点,已经成为智能酒店创新发展的基础平台,将直接推动广泛互联的酒店生产方式变革,催生酒店新技术和新业态,引领服务业务创新和价值创造。

酒店信息化推动智能酒店运营模式创新。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已成为各行业业务创新的发展动力,直接催生新的运营和商业模式。新技术应用有助于贯通入住、服务、评价、推广四个环节,构建酒店与用户之间交互的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专业互联互通和服务流、业务流、信息流三流合一,推动智能酒店管理模式创新,业务处理互动化、经营管理信息化、战略决策科学化水平。

2.智能酒店信息构建模式研究

(1)智能酒店信息平台关联分析

突破状态感知及实时传输同步技术,提升酒店信息智能化水平。在新一代智能终端、客户信息交互等方面开展应用研究,实现酒店客户信息智能化重点突破,推动酒店营销数据应用方式转变。突破多业务承载技术,推进酒店数据挖掘智能化水平。在酒店客户信息采集、酒店资源数据信息一体化和智能评价服务等三个方面,实现智能酒店数据挖掘突破,推动酒店服务一体化业务流程优化及管理模式创新。突破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处理技术,实现酒店多样数据协调优化发展。在分布式单体酒店与酒店联盟、酒店符合和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和服务新业态等四个方面,实现酒店资源协调优化重点突破,推动集团化酒店消费方式转变。突破网络自愈及服务控制云应用技术,提高酒店实时调度控制与智能决策水平。在酒店决策与分层分布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智能协调防御和调控一体化等三个方面,实现客户信息智能调度控制重点突破,提高实时调度控制与智能决策水平。

(2)智能酒店信息平台构成要素

大数据:酒店信息系统的大数据主要围绕酒店客户、生产、经营及售后评价进行采集及整理。主要应涵盖酒店数据采集整合、海量存储、在线计算、分析挖掘、平台服务、配置管理、安全防护等大数据,同时应完成酒店数据平台支撑的结构化及非结构化及数据安全存储的实现,实现酒店数据分级管理及数据挖掘关键数据挖掘。

云计算:酒店信息系统中的云计算就是构建新一代移动终端、酒店服务资源配调一体化和酒店运营资源配调一体化的技术体系和安全架构,依托智能数据信息分析与复杂应用处理的软硬件应用实现酒店资源、设备设施、单体及对岸分布式存储、关键数据库、虚拟化及信息中间件等海量计算数据的应用,最终实现多任务资源调度、跨地域资源调度及酒店应用服务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信与网络:重点开展物联网、移动互联、软件定义网络和宽带无线等设备设施的建设与开发。智能酒店的大数据及云计算的应用与实践主要依托信息通信与网络构建的实现,通过完成信息通信技术支撑互联网技术体系的建设,完成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与智能移动终端交互项链的应用,实现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与酒店信息数据系统互联,完成酒店服务信息的可穿戴技术在智能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同时配合酒店信息云计算的应用,实现酒店应用定制化安全移动作业终端技术的研发与试点应用。同时在满足大数据采集的实现,可以实现酒店客户信息的射频身份识别、信息回传及通信信息传输的实现,为云计算功能的实现提供支撑基础。

四、结论

根据以上智能酒店构成要素分析,在信息应用不断深化的趋势下,酒店服务行业只有不断引入创新元素,通过改进运营生产要素进而实现酒店资源应用效率的提升,实现智能酒店服务、资源及营销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解决酒店服务行业信息应用的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

[1]程善兰.借力大数据助推苏州酒店智慧化发展的研究[J].商业经济,2014(6):49-51.

[2]李臻,朱进.智慧酒店--酒店产品升级换代的必然趋势[J].镇江高专学报,2013.01:酒店信息31-34.

[3]岳凤.酒店智慧化管理研究--以昆明酒店业为例[D].云南财经大学,2015:13.

篇10

更全面的架构

国家旅游局近日了《关于印发2014中国旅游主题年宣传主题及宣传口号的通知》,“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成为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旅游业发展方向,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尤其要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努力提升旅行社、旅游景区(点)、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的现代科技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我国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而在此前,不少城市已经在智慧城市进程中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展了多样化的智慧旅游建设。

近年来,随着张家界“一诚通”信息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一诚通”信息系统应用范围已整体援建新疆自治区并近期全疆推广,已为实现张家界市“智慧旅游”一应工作和建设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家界最早于2004年开始研发的“旅行社‘电子行程单’管理系统”,2007年正式推出全市旅行社应用,后更名为“旅游目的管理‘一诚通’信息系统”,2012年在张家界深入推广,并影响至武陵山片区,于2013年作为旅游技术援疆项目推广至新疆自治区。

据张家界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张家界旅游局介绍,“一诚通”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关于目的地旅游智慧管理工作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完备,系统信息化应用框架目前已全面建成,数据库已经覆盖目的地旅游各要素,设置了旅游企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为涉旅相关部门共享成果、统一行政,用现代方式服务旅游企业和管理旅游市场秩序统一提供了信息化联动平台。2012年,“ 安导通-景区安全随护导览系统”(简称“安导通”)项目正式落户张家界,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武陵源核心景区量身打造的智能化旅游服务项目。通过安导通,游客能够迅速便捷的获取张家界旅游的各项准确信息,实现旅游途中的安全导览;政府、景区、旅行社可对旅游进行便捷管理,实时监控。安导通搭建了景区、旅行社、导游、车辆、游客、商家随时沟通的平台,助推了智慧旅游的发展。安导通的所有信息将实现与“一诚通”系统及正在筹建的张家界智慧旅游官网的对接,形成综合一体的旅游信息网络。未来安导通将把周边的天门山、黄龙洞、张家界大峡谷等景区纳入系统,不断完善相关信息,逐步全面实现张家界景区的全覆盖,2014年实现在张家界的全面投放使用。

在旅游业中平台已成为行业竞争要点,奉化市旅游局副局长冯晓虹介绍,自2011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全面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来,奉化市旅游局始终致力于以游客体验为中心,着力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除推出了智慧旅游手绘地图外,还建立了旅游图文数据库,实现了宁波市旅游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完成旅游商务网和基于二维码的WAP网站;建设了智慧旅游视频导游系统;开发了“有梦就去奉化”的手机客户端APP等,并率先在滕头景区试点开通免费无线宽带,在智慧旅游建设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面对智慧旅游变革的浪潮,宁波市旅游管理部门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智慧旅游建设,积极构建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旅游地综合网络,推进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新建全市范围内的公共交换平台,实现各网络平台互联和资源共享,推进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扶持旅游产业的电子商务功能建设。目前已建成宁波旅游商务网络平台、以“阿拉旅行卡”为起点的宁波旅游支付体系、宁波旅游公众信息查询体系、行业管理系统、网络营销体系等一系列智慧旅游项目。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行前体验、行程设计、网络预订、自助查询、旅游咨询投诉、行程反馈等多个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服务的市场

如今,旅游市场已经不单是依靠自然资源的市场,而是逐渐转变为技术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和产业整合网络化成为新时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求。因此,智慧旅游的开展更应该注重平衡,处理好平台建设与服务和市场间的关系。

例如:张家界已投入500万建设“张家界智慧旅游官网平台”。“智慧旅游”官网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为打造一个品牌、构建两大门户、面向三类用户、聚焦四项能力。 构建两大大门户:即建设以互联网web网站为核心,以移动终端APP(IOS/安卓手机wap门户)为辅助,跨渠道、跨平台、跨终端的全方位、立体化、多语言的张家界官方旅游服务门户。该平台面向三类用户:即面向政府,实现张家界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共拓平台进行信息、

政策咨询、行业管理等功能;面向企业,为张家界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提供在线办事服务、旅游产品营销等功能;面向游客,提供旅游目的地与旅游有关的各种旅游信息和预定服务。聚焦四项能力:即完善旅游信息内容的汇聚与分发能力,提升旅游服务的整合与推广能力,强化旅游产业运行的分析与监管能力,发挥旅游行业对宏观经济的辐射与带动能力。

平台项目包括5大部分:张家界官方旅游资讯网站、张家界官方旅游移动应用、张家界旅游行业管理平台、张家界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张家界智慧旅游数据服务平台。

篇11

未来3年,桂林市将立足于“创建桂林特色智慧城市”的总体定位,进一步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电网融合;构建统一的“智慧桂林”电子政务网络,为建设网上“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奠定基础;强化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建设桂林云计算中心,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桂林市信息资源中心;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

加强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目前,桂林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顶层设计,即明确各部门职能。桂林市与住建部城科院合作,编制了智慧桂林的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参与了国家标准委智慧城市标准体系编制。

按照初步规划,在未来3~5年,桂林市将立足于“创建桂林特色智慧城市”的总体定位,以智慧旅游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信息产业增长点,带动智慧小区、智慧交通等一系列智慧产业发展,逐步完成桂林市整体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建设。预计到2017年,“智慧桂林”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为中西部地区旅游型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提供示范经验。

桂林市将通过“智慧桂林”建设,引领和支撑桂林市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实现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公共数据库、公共服务平台和典型智慧应用系统投入使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体系基本建成,政务服务、社会管理智慧化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实现高端化与轻型化转型,城镇化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智慧旅游和智慧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等目标。

城市信息网络多元化

近年来,桂林市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平安桂林、数字城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行政效能监察、电子政务、新农村、工业园区、卫生及公共服务等信息化工程均建成并投入使用。

桂林市围绕建设宽带化、无线化、个泛化的城市基础网络,不断提升城市的聚集辐射力。目前,桂林市已经基本形成广泛覆盖高速互联互通的主干网络,全市的住宅小区90%有光线宽带。2013年,全市宽带用户数已经突破79万户,桂林市城市人口约有80万,90%的家庭用户具备了20兆以上的宽带接入能力,互联网出口带宽首次突破500G。全市三大运营商建成WIFI热点超过1万个,农村基本实现了广播电视户户通。

据悉,“十二五”期间,中国电信广西公司将在桂林市投入30亿元完善通信基础设施和信息服务,用3年时间实现城市光纤化,重点打造百兆接入能力,使桂林市总出口带宽达到300G,入户接入带宽平均达到30M以上。

此外,为了提高城市的智慧水平,更加方便市民生活,桂林市三年来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多个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桂林市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桂林市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桂林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桂林市旅游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桂林市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桂林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却面临着标准和数据的瓶颈,现在很多数据都分散于各个行业、各个部门。考虑到顶层设计和数据共享,桂林市建成了全市视频资源共享平台和全市基础地理信息共享系统。2014年,桂林市准备把全市建成100平方公里1:500数字地图共享,通过共享、共建降低各个单位的信息化建设成本,为全市的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慧项目建设陆续推进

桂林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的四大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引领着我国入境电子旅游的发展,其产业规模和市场影响力位居全国第三。桂林国旅入镜旅游电子商务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是位居全国第一,2013年桂林国旅入境游电子商务平台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商务集成创新示范应用”称号。

在智慧酒店方面,桂林市与中航信合作,共同推进“机+酒”业务,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的入住条件和实惠价格。积极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推进自助导游、景区监控、快速入园旅游预警等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游客提供及时、贴身的导游服务,提供安全可靠的旅游环境。目前,全市重要的景区景点已经实现了监控,这在全国走在了前列。

桂林市还积极推进智慧旅游政务建设,开发完成桂林市旅游政务服务系统――桂林旅游系统超级办公室,搭建并逐步完善市、县、各旅游企业一体化的旅游信息化报送机制和交互机制。

在以智慧旅游为特色的前提下,桂林市开展了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医疗等建设,实施环境监测源数据管理与应用示范项目、旅游预警系统、城市绿色照明地理信息系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目前,正在准备实施桂林市综合旅游数据中心的建设。

智慧产业不断丰富

桂林市作为一个旅游大市,从规模上在国内处于前三的位置,但旅游收入以及信息化水平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桂林市的信息化应用领域和水平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在智慧旅游方面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桂林市也在考虑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智慧产业,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桂林市智慧产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二是以旅游消费为特色的信息消费产业。

2012年,桂林市在业内首次提出了“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概念,包括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媒体、旅游软件服务等5个方向,希望通过打造智慧产业促进桂林市的整个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桂林市计划通过信息消费试点继续推动宽带桂林、桂林市旅游电子商务服务系统及公共信息服务等建设,力争到2015年桂林市消费信息规模达到200亿。按照桂林市旅游信息化服务产业的规模,桂林市计划到2017年全市围绕旅游信息化产业的产值以及营业收入达到300亿以上。

相关链接

开启“智慧旅游”时代

2014年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智慧旅游年”。作为广西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桂林市正在积极加强“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

目前,桂林市王城・独秀峰被确定为广西首个“智慧旅游”试点景区。 王城・独秀峰景区已与多个开发“智慧旅游”的企业联系,力争在电子门票、无障碍旅游等多方面更加“智慧”。

篇12

【关键词】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合作;路径

一、大湘西旅游圈区域旅游合作

陈传康教授定义区域旅游为“是在旅游资源分布相对一致的空间内,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依据自然地域、历史联系和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根据旅游者的需要,经过人工的开发和建设,形成有特点的旅游空间,即各种类型的旅游区以吸引旅游者在一定区域内旅游”。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打破行政体制和区划的限制,包括湖南省西部的常德市、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邵阳市5个市州以及永州市江华、江永两县管辖区域,国土面积96444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5.5%。大湘西区包括文化旅游资源在内的各类旅游资源总量占湖南省的41%,有70余处被评为国家级和世界级旅游资源,占湖南省的43%,有张家界、~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天门山2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1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依据湖南省政府文件《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整合和优化旅游系统各个要素的配置,这种区域旅游合作是提高该区域范围内旅游产品的整体质量,以便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旅游经济行为。

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是在智慧旅游背景下探寻区域旅游的合作路径。智慧旅游是借助信息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等在旅游者个人体验、旅游行政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的应用,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态,系统化整合和开发了旅游的物理资源和相关信息资源的一种全新旅游形态。湖南省已有株洲市、常德市、长沙县等19个地区列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6年,湖南省住建厅还将督促试点城市集中力量完成数字城管、数据平台、地下管网和基础设施信息管理等多项建设任务,总结试点经验并推广成熟技术。政府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是对智慧旅游的推进。

二、构建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综合平台

大湘西旅游圈区域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就是构建一个将旅游圈内的各个地区基层智慧平台处理过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处理,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各个地区智慧旅游平台的综合性数据处理中心。张家界是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市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在大湘西旅游圈中经济地位较强,在人才配置上也具有优势,所以具有整合各地区旅游资源,并根据各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各自发展旅游的策略以及今后发展方向,由此提出最适合湖南大湘西旅游圈旅游线路的能力,选择张家界为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基地。如图1。

图1 综合数据处理平台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合作路径研究

(一)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信息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信息合作指通过建立区域内各地旅游景点的旅游信息数据通道,将大湘西旅游圈内各地的酒店、游客集散中心、交通部门、旅游管理服务部门、各大旅行社等数据联网,实现圈内各地旅游数据信息的共享。在张家界市综合数据中心共享各个地区的服务信息,游客可以根据反馈的信息对制定合理的出游计划。例如采取自驾游出行的游客就可以通过各个部门的联网实现异地租车还车。此外,各景点在酒店、旅行社、旅游部门等数据信息方面的共享、合作将势必增加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吸引力。

(二)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交通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交通合作通过推出可以在大湘西旅游圈区域内通行的旅游一卡通,针对散客开发自驾游的产品,引导游客采用多种旅游方式,积极引导游客开展深度体验休闲旅游。同时,开发具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区域特色的合作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实现在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各景点进行异地租车还车,以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和游客数量。

(三)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产品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产品合作是将大湘西旅游圈内较强互补性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旅游圈内特有的旅游产品。通过网络构建、数据共享、平台搭建、智慧旅游形成并强化区域优势。通过分析各景点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制定出优势和劣势互补的旅游线路。(如:整合湘西旅游资源,立足湘西红石林、芙蓉镇景点圈形成的“第三极”,整合凤凰、张家界等大湘西旅游资源)构建全域旅游集群,以及创意湘西货,并通过旅游带动精准扶贫、开发特色明显的旅游产品,主推深度游、定制游、达人伴游等个性化旅游产品,使得大湘西旅游圈的旅游能够和谐平衡发展。

(四)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营销合作

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营销合作,通过整合大湘西旅游圈的线上线下旅游资源,集合信息查询功能、提供旅游促销优惠实时信息、制定个性化旅游线路、旅游管理局政务信息为一体,建立大湘西旅游圈旅游资源数据平台,使游客通过平台能快捷方便地查询大湘西旅游圈内各景点与旅游相关的信息。大湘西旅游圈智慧旅游综合平台打造成能够及时收集各景点的最新的旅游市场营销信息,并根据游客之前收集信息的痕迹动态分析游客的最直接需求,整合各景点有用的信息,制定出符合游客需求的营销信息推送给有需求的游客。如此,能方便游客在收集信息中节约时间,快速锁定目标,更有助于各景点的旅游产品进行有效地推销,这种整合营销也能达到各景点优势互补,带动相对弱势景点旅游的推销。

智慧旅游的高效率信息收集和传递,满足了游客个性化要求,将智慧旅游运用到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合作当中是湖南旅游现代化发展必然要求,是大湘西旅游圈旅游合作实现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陈刚,童隆俊,金卫东等.智慧旅游:南京之探索[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朱珠,张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2011.06.

篇13

一、引言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作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重要主体的信息技术,已在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活等诸多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人类社会迈入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不断加快,信息化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旅游业由传统模式走向了现代,并经历着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诸多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被应用到了旅游景区的建设中,由此使得人们的旅游活动和旅游体验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彩,旅游业也实现着由信息化、数字化到智慧化发展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相比于快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技术,学术领域的研究步伐却略显缓慢,特别是有关智慧旅游方面的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初级描述状态,在针对景区实践建设方面的深层次研究较薄弱,难以满足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所提出的迫切要求。

基于此,本文基于信息技术繁荣发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对我国智慧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分析和总结当前智慧旅游呈现出的新特点,为未来智慧旅游的建设和发展探讨思路,并力求将其凝练、提升为理论,进而为智慧旅游理论体系起到丰富和推进作用。此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来对实际的智慧旅游管理起到促进作用,即通过剖析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来探讨未来智慧旅游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策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向,以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更智能地发展。

二、智慧旅游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智慧旅游作为一个新名词,尽管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时间,但是还有很多的普通旅游大众对于这个新项目的准确理解程度还不足,甚至还有人对于智慧旅游完全没有认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智慧旅游在我国旅游业的推广和普及。因此本文的开始我们首先对智慧旅游的概念和基本的功能特点进行相关的讨论。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新的技术终端可以实现对于个人的实时的情况的回报和对于一些禁忌问题的及时反馈和处理。应用在旅游管理方面就是对于游客来说可以减少一些游客失踪事件和旅游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旅游的质量,让旅游真真正正地成为游客美的享受和全身心放松的最佳途径,这对于旅游业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来说是一个很好地助力。因此针对智慧旅游的概念的了解有利于智慧旅游的发展和对于这个新项目的认知,更是有利于给游客的整个旅游过程提供全程的有效保证,同时也为游客的旅游过程提高更多的便利。

(二)智慧旅游的主要特点

智慧旅游的主要特点与其他的信息化技术不同,主要是因为他是最新的科学的结晶,比之前的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又进了一步,它所表现出来的独有的特点也是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智慧旅游的一些主要特点。

首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减少了人工对于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工作,这就大量地减少了旅游业对于人员的需求数量,同时也增加了现有工人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在智慧旅游技术的指导下,通过计算机系统可以智能对游客的信息进行实时的采集和反馈,并能对于一些紧急情况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更能对游客的信息跟踪和不断的更新,对于旅游业对于游客信息的管理来说也是一个意义非凡的进步。

其次就是智慧旅游与传统旅游有着重大的不同,智慧旅游设计中加入的新技术对于传统旅游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有了很大的改善,提高了旅游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这些技术主要有互联网的植入、云计算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等。这些都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利用自己智慧不断改革创新的新发明和新技术。

第三个主要特征是慧旅游将最新的科研发展成果运用到对旅游业的管理和经营当中来,在应用方面主要表现为将对游客的旅游咨询、旅游服务和旅游购买进行一体化的综合处理,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经营理念,这儿改变对于传统的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颠覆和创新。

第四个主要特征就是可以实现自主化服务,针对每个旅客对于旅游公司和服务的不同需求,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在智能化的基础上实现了一对一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在保证游客安全和满意的基础上实现旅游公司的效益最大化,更能为旅游公司创造良好的口碑和声誉。这对旅游企业来说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综合竞争力的最完美展现。

三、当前智慧旅游的整体发展体系

智慧旅游尽管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但是它并不是一个个体,而也有一个完整的经营和运行模式和体系,也需要各个环节之间的机密配合和协作,个人认为可以将智慧旅游在旅游管理中的运用分为三个主要体系。

(一)前端应用体系

前段应用体系主要是应用在前期对于整个旅游过程的策划和选择,它包括对于旅游过程中的的前期对于出行计划,出行目的地,以及旅游过程中衣食住行和购买和娱乐的各个项目总体规划和落实,用以保证旅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以及满意度,智慧旅游的最大优势在于这些在传统的旅游模式下只能由多名工作人员共同努力合作来完成的项目,在当下的智慧旅游模式下,这些都可以由智能的计算机和高科技系统来完成,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更是节约了相关的费用。

(二)后端支撑体系

后端支撑体系主要是为了保证整个体系的合理运行,这个体系主要是由高科技的自动化的感知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完整的信息资源数据库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这三个部分的完美配合有利于智慧旅游管理的正常进行,后端支撑体系就相当于一个幕后的工作者,对于整个系统的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个支撑体系具有强大的技术做支撑,最主要的是全国范围内的信息资源数据库,有利于在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对于游客的信息的查询和调查。这就是智慧旅游的多项技术支持的主要项目和主要应用。

(三)中央管理平台

中央管理平台对于整个智慧旅游的整个体系的作用就像大脑对于个人的正常生活是一样的,这个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就是相当于整个智慧旅游的联系枢纽,对整个旅游过程进行统一的策划和管理,使得各个体系之间紧密相连,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而且唯一具有对整个旅游过程进行监管的体系就是中央管理体系,它可以针对游客的旅游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都可以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整个旅游过程的顺利开展,而且也有利于保证游客的游览安全。

这三个体系无论哪一个体系发生故障,都会对整个智慧旅游体系的正常运行产生威胁,因此保障者三个体系的正常运行是这个智慧旅游的关键所在,目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于智慧旅游管理的人才培养,毕竟智慧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对于很多旅游业来说甚至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因此加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有利于智慧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壮大和人们对于提高旅游质量的需求,更有利于我国旅游业的进步和前进。

四、目前我国推行智慧旅游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慧旅游尽管有它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推广和落实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智慧旅游在我国的推广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措施和办法。

(一)各个地区旅游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高低不一,同时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历史背景,因此也有着自己的经济运行模式,这就使得不同地地区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2]如有的地方是著名的旅游大省,主要依靠旅游业的发展来增进经济的发展步伐,而对于有的省份来说旅游业的发展就相对比较缓慢,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的诸多的瓶颈,走了许多的弯路而难以达到良好的发展效果。正是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地域差异性,于是导致了整个智慧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都不高的现状,使整个旅游业难以以整体的方式同步推进和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一个合理有效的措施就是有针对性地对于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对于旅游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可以优先进行智慧旅游的实施,针对旅游发展比较缓慢或者欠发达的地区可以适当地减缓智慧旅游发展的步伐,或者以发展快的地区带动发展缓慢的地区,以一带多地提高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二)整体水平不够高

对于我国智慧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整体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因为旅游业和很多产业的发展都息息相关,拥有齐全的旅游产品体系设计和完善的旅游功能对于提高我国旅游业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各个体系的协调和稳定,有效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抓住重点,来进一步促进智慧旅游业的发展进步,整体提高智慧旅游的素质和水平。

应对这个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可以充分发挥动态旅游,景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一些有趣的项目也是提高游客对于景区的态度的一个有效方式,当前过多的景区都是已经开发过的景区,负责人大多也都是只关注景区的盈利而很少关注景区项目的开发和新的旅游景点的开发。这样有利于应对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更有利于智慧旅游对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贡献。

(三)智慧旅游体系的构建要求

智慧旅游的管理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又耗时的工程,为适应当下的发展需求,对于智慧旅游管理体系的构建也有了新的要求和标准。

首先是对于信息化维度的要求,智慧旅游管理体系对于信息化的维度的要求是最高的,因为它设计的信息面广泛,从信息的录入到信息的编码和设置都有严格的要求,最重要的是确保游客信息的安全和信息资源的广泛性。

其次就是对于层次化维度的要求,层次主要还是指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层次,因为旅游业是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行业,因此在智慧旅游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区分旅游业和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相同的地方可以通用,但是对于不同的地方也要根据自己行业的需求合理地创新和改善,不能一概的照搬,这只会造成旅游业的混乱不堪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智慧旅游的先关技术的引进和实施才是关键,这也正是保证智慧旅游在我国顺利落实的关键所在。

五、总结

篇14

关键字:智慧旅游 研究现状 理论建设 试点建设

一、关于智慧旅游理论现状研究

2011 年7 月15 日,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 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 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 争取用10 年时间, 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 提出我国旅游业已被提升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性产业, “智慧旅游”势不可挡。

1.基本概念及内涵。

“智慧旅游”是伴随“智慧地球”、“智慧城市”产生, 其概念最早在2009 年5 月世界经济论坛《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在我国, “智慧旅游”的实践在各大中城市已经开始, 但理论研究一直身处实践之后。

张凌云提出了CAA三层次智慧旅游构架体系,其所依赖的四大核心技术是物联网、移动通信、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盛海斌以旅游业的时展为背景,研究了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他认为,“智慧旅游”应该是一个比较系统、有序并且充分服务于国家战略、体现市场发展的,而且以物联网、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为契机,并且与现代企业管理、人文科学、经济学等综合性学科相结合,平衡政府、企业、游客三者之间的产业链关系,促使生态、文化、社会和经济的综合价值最大化,重在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唐洪广研究了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关系,他认为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的结论。他还认为智慧旅游应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层、基础设施三个层次。马勇、陈慧英提出了智慧旅游发展的四大核心价值:科技创新价值、产业支撑价值、经济贡献价值、社会拉动价值。

2.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

刘军林对智慧旅游的框架体系的研究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心、两端、三网”。姚国章探析了智慧旅游的建设框架,指出智慧旅游主要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智慧政务四个表现形式,其建设框架包括制度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信息资源体系、应用支撑体系、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法规与标准化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与运维保障体系部分。朱珠、张欣探讨了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及管理平台构建问题,认为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可以为游客提供餐饮娱乐消费导引、远程资源预定、自导航、自导游、电子门票、服务信息即时推送等多种智慧旅游服务;为旅游企业提供服务资源管理、游客量控制、车辆调度、远程监控、自动收费等多种智慧经营管理服务;为管理部门提供环境监测、交通管理、资源调度、应急处理等多种政务管理服务。同时他们对该体系的具体构建目标进行了研究,该体系架构主要涉及了全面感知层、云平台构建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

二、关于智慧旅游实践探索现状研究

在国内, “智慧旅游”的实践发展快于理论研究,各地已经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并在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和运营机制上开始了摸索性实践。

1、试点城市智慧旅游研究

试点城市的智慧旅游研究开启于2010年,江苏省镇江市于2010年在全国率先创造性提出“智慧旅游”概念,开展“智慧旅游”项目建设,开辟“感知镇江、智慧旅游”新时空。 接着南京、苏州、洛阳、杭州都相继开展智慧旅游建设。

试点城市基本以智慧旅游为背景,纷纷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卞俊、梅亮、吴林立、丁柏林对镇江的餐饮做了研究,认为需要网络和手机终端相结合,促进信息的传播。刘加凤在对常州公共服务体系研究中指出,平台由硬件基础层、系统支持层、数据库层、中间件、应用层、表现层、用户层等六层架构和规范标准体系、系统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管理体系等三个体系组成。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和旅游目的地的信息系统建设,加强旅游的智慧性。

2、南京智慧旅游发展

金卫东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上提到南京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一是建设智慧旅游公共数据服务中心。二是推出了“南京游客助手”手机客户端。利用智能手机的最新功能,整合集成了南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旅游资讯。三是开发了新型游客体验终端,该终端与我局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实现实时互动,第一时间播报旅游相关资讯、查询相关信息,为那些暂时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游客提供全面、快捷的信息服务。对于南京智慧旅游的研究,邓贤峰、张晓海提出南京智慧旅游建设主要实现三大核心目标:一是为各类游客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化的旅游体验;二是为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三是促进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打造薪型旅游文化产品,放大资源效益,建成南京旅游文化云。同时他们认为,南京智慧旅游是各种信息激活、服务于政府公众的全新旅游形态。南京智慧旅游的总体架构主要分为前端的应用体系和后端的支撑体系两大层次,并统一在中央管理平台之下。

三、针对智慧旅游研究现状总体评述

笔者认为,智慧旅游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着一个城市的旅游畅行,试点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旅游城市的舒适度。 投资多,、项目多、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必须在考虑地方现实经济基础上, 加快信息化建设, 提高旅游智能化水平。对于智慧旅游的理论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家对其定义、研究对象、体系、评价标准都有着不同的见解。但是基本认同是智慧旅游依靠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是旅游产业的一个变革,围绕政府、游客和旅游目的地的智能化进行改革。

在研究文献中,我们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群体,那就是旅游者,智慧旅游的大规模建设和推广旅游者功不可没,所以我们开发智慧旅游,要面向整个社会公众。前面提到的智慧旅游建设特点也决定了其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发展工程, 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与参与合作是成功的关键。普及智慧旅游,提高全社会对于智慧旅游的认识, 激发人们对于智慧旅游应用的兴趣, 最终为旅游者创造更好地旅游体验。政府部门和旅游主管部门更要在进行建设时吸取广大社会群众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智慧旅游的建设者、体验者和评判者。

参考文献:

[1]盛海斌.旅游智业时代的智慧旅游发展内涵.中国旅游报.201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