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7 10:00: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一体化管理体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测量;管理体系; 一体化管理
目前,企业按照国家的各类管理体系标准建立各类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注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许多企业在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对各个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整合,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一次认证审核获得三份认证证书,这已成为一种通行的做法。然而,企业在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并通过认证注册时,如何与原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整合,建立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一体化管理体系,通过一次审核获得(或保持)四份认证证书,值得研究。
1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现在许多企业除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测量管理体系。这个测量管理体系控制的测量过程,就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测量过程;这个测量管理体系控制的测量设备,就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要的测量设备。如果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外,长期运行一个独立的测量管理体系,将会出现重复的文件、重复的工作,影响企业管理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将测量管理体系融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以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2.1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优势
对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分析,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结合起来,有以下优势:
(1)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记录可以简化;
(2)对测量过程、测量设备的控制可以简化;
(3)培训、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活动可以简化。
2.2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可能产生的问题
根据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情况分析,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一体化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可能产生以下问题:
(1) 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将比较复杂;
(2)各部门的职能分配、各级人员的职责权限的确定将比较复杂;
(3)内部审核的策划、组织实施将比较复杂。
2.3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和效益
企业建立、实施、保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后,一体化管理体系已经形成基本固定的构架,较好地满足了三个管理体系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将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是现实的、可行的。
将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在《企业管理手册》等文件的编制方面可能比较复杂,但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在各部门、各级人员的职能分配、接口关系的确定方面,现有的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和测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已经做出了规定,在新的文件中应将各部门、各级人员原有的职责、权限、接口关系进行重新整合,予以明确;在开展内部审核等活动时,只要策划充分,各部门通力协作,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企业一旦将测量管理体系融入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将使四个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将更加顺畅,相关的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
3 测量管理体系文件如何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
3.1 《企业管理手册》
目前,企业的《企业管理手册》中包含了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将《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的要求融入《企业管理手册》,需要对《企业管理手册》进行如下重要修订:
(1)在企业管理体系的总要求中,增加测量管理体系过程的要求。
(2)增加、完善测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分配等要求。
(3)在资源管理、产品实现、过程/产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等部分增加有关测量管理体系的要求。
3.2 其他文件
各个管理体系的类似文件可以合并,增加文件的内容,减少文件的数量。除了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长期有效的文件外,还有一体化管理体系工作计划、培训计划、内部审核计划、管理评审计划等。
4 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后的运作方案
4.1 一体化管理体系中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在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已经确定了所需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按照策划的安排开展了过程、产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并对测量设备进行了必要的控制。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之中,将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进行更加充分、有效的控制。
(1)进一步明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过程,形成测量过程程序,确定测量过程的控制要求,包括对测量过程的设计、测量过程的实施、测量过程的记录等控制要求。
(2)进一步明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包括计量确认、测量设备的调整、计量确认的记录、标识等要求。
(3)增加了对测量不确定度、测量结果溯源性的控制要求。
4.2 内部审核
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中,均需开展内部审核活动。在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后,可以对审核方案进行综合的策划,实施对四个管理体系要求的结合审核。
(1)在对结合审核方案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并确定结合审核的目的、范围和准则,审核方案应适合于结合审核的性质。
(2)在确定实施结合审核的审核组成员时,应考虑到审核员的能力,确保审核员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经过必要的培训、考核和授权。
(3)在确定结合审核的日程安排时,应充分考虑审核员的工作安排和受审核部门的接待能力,确保结合审核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
4.3 管理评审
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中,均需开展管理评审活动。在测量管理体系融入一体化管理体系后,可以对管理评审进行综合的策划,实施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的综合评价。
(1)在对管理评审进行策划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确定管理评审的目的、输入信息和开展管理评审的程序和要求。
(2)在收集信息、制定管理评审输入文件时,应充分考虑各个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向管理评审提供充分的信息,满足标准的要求。
(3)在实施管理评审时,应充分评价各项方针、目标的持续适宜性,评价各个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针对各个管理体系提出适当的改进要求。
5 对融入测量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认证审核
5.1 与认证机构的沟通
目前,国内具有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资质的仅有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一个认证机构,具有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资质的有多家认证机构。在企业准备开展认证注册时,应与相关的认证机构进行沟通,提出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进行结合审核或联合审核的要求,提请相关的认证机构进行相互沟通,共同策划并实施对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和(或)联合审核。
5.2 认证机构的联合审核
按照GB/T19011-200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的规定,一个认证机构可以对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一起进行结合审核;两个或两个以上认证机构可以合作,联合审核同一个受审核方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
因此,具有对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一起进行结合审核的认证机构可以与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合作,联合审核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测量管理体系,并分别进行认证注册,给企业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这样,不同的认证机构可以利用与之合作机构的审核结果,提高认证机构的审核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企业的接待工作,为企业减少负担,带来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5-0051-02
一体化管理体系在QHSE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融合了工作流程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及内控管理体系的各种要求,与日常管理有机结合,通过不断提升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达到不断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尤其是科研质量水平的目的。笔者总结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过程及经验,旨在为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与帮助。
1 建立思路
按照质量管理体系原则之一“管理的系统方法”要求: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体系来看待、理解和管理,有助于组织提高实现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1.1 现状调研
①多个管理体系并存。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之初有多个管理体系独立运行,包括制度、内控、流程、QHSE和技术标准体系等,但缺少有效结合,无法实现联动效应;总院和京外单位各有一套管理体系,没有实现统筹;制度、流程、内控没有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闭环信息化管理。
②制度体系。石勘院原有制度中总院160项、京外单位110项,重复度高,制度体系臃肿;制定制度未按照业务类别而采取部门主导的方式分类,一旦职能部门调整,将导致部门职责与所属业务分类不一致的现象。
③流程体系。石勘院原有流程190项,但流程信息化程度低,部分流程存在覆盖范围不全面、未完全实现闭环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各部门流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且接口不明确等现象。
④技术标准体系。石勘院自成立以来,一直未建立自己的技术标准体系,科研生产项目使用的国标、行标和中石化企标之间系统协调性不够,对石勘院的勘探开发业务适用性不强,尤其是缺少与海外业务相适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给海外生产技术支撑带来一定障碍,难以有效地开展快速评价、方案设计、现场服务等海外业务。
1.2 工作思路
在综合分析我院管理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确立了主要工作思路:对现有的制度体系进行改造,对流程体系进行重造,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建造,建立并实施基于业务分类的 “三纵一横”一体化管理体系。即:以业务为主导,以流程为导向,在QHSE管理体系基础上,构建制度体系、流程体系、标准体系、内控体系相互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工作流程固化,有效地提高科研质量和管理绩效,走出具有石勘院特色的管理之路。
①对制度体系进行改造。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成立石勘院一体化管理体系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由发展计划部牵头,各制度主办部门对总部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明确制度改造的重点,按计划、分批次对制度进行改造。
②对流程体系进行重造。在中国石化业务分类框架和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矩阵的基础上,按照“一级流程对应业务大类,二级流程对应业务中类,三级流程对应业务小类,四级流程对应内控矩阵关键控制点”的原则,结合实际,识别出适用的18大类业务,建立覆盖全部科研生产和管理服务业务的流程体系。根据中国石化业务流程建设要求和规范样例,引入先进的流程描述方法与工具,设计满足实际业务过程管理和内外部相关方要求的一体化流程模型。流程模型由流程图、流程说明、标准化模板等三部分组成,除明确描述“5W1H”外,还要将流程与制度、内控、质量管理、HSE管理等体系文件及相关条款建立对应关系和关联接口,实现多体系融合,避免了“多头”管理。
③对技术标准体系进行建造。以流程梳理带动标准体系建设,根据海外业务的特殊需求,借鉴国内外先进标准化经验,组织对国内外现行标准适用性进行广泛调研、分析,并组织相关技术专家,从现行3 520项国内标准中筛选、识别出适用的标准,划分为地球物理、勘探地质、油气藏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信息技术、综合等7个专业,构建了石勘院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和专业门类。在此基础上,论证并确立了首批15项院级标准,并启动了标准制定程序。目前14项标准已完成审查并实施。
2 管理体系总体架构
2.1 组织架构
石勘院管理体系的组织架构划分为四个层次,即管理决策层、沟通协调层、运行管理层、监督审核层。
①管理决策层。管理决策层是一体化管理体系领导组,由主管院领导任领导组组长、副组长,制度流程和内控制定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员,其主要职责是推进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建设,增强各项管理体系之间的融合,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是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总指挥。
②沟通协调层。沟通协调层包括五个层面:其一,制度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制度执行情况,组织制度的起草、宣贯、考核等工作;其二,流程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流程执行情况,组织流程的优化设计、信息固化、宣贯培训、考核、执行与后评估等工作;其三,技术标准体系工作组负责分析技术标准需求,组织做好技术标准的起草、审查、宣贯、监督实施与复审等工作;其四,内控审计与质量监督工作组负责对制度、流程、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制定措施,组织整改,推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其五,管理体系信息化工作组负责根据相关体系的信息化需求,整体规划,统一建设,实施流程信息固化,对制度、流程、标准制修订全过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使监督审核信息化。
③运行管理层。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各体系的“3+1”联动运行机制,明确了归口方、主办方、执行方和信息方的职责,即:发展计划部是制度体系的归口方,质量标准化室是流程体系、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归口方,内控审计部是内控管理体系的归口方;各管理(公益)部门与研究所根据职责划分,分别是相关业务制度、流程、标准以及体系文件的主办方;总院各部门、京外各单位是各类文件的执行方;信息技术研究所是管理体系信息化的技术归口方;各科研部门主要负责配合相关体系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和流程的信息化固化工作。
④监督考核层。人力资源部会同发展计划部、质量标准化室等部门对全院管理体系执行情况进行联动考核,根据制度、流程、标准体系架构,拟定核心业务的质量管理和综合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各管理(公益)部门根据所辖业务,以制度、流程、标准等体系文件的执行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关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实现年底一次考核兑现。发展计划部和质量标准化室负责对全院制度流程体系建设与执行情况进行月度分析、季度检查和年度考核,确保各项管理性考核指标的完成。
2.2 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石勘院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围绕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制定,与QHSE管理体系文件架构相同,但涵盖的内容比QHSE管理体系丰富。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架构分为4个层次,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部门工作手册以及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如:制度体系、技术标准体系、部门职责与岗位说明书等共7大类文件。
第一层次是管理手册。管理手册是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阐明了研究院的管理方针、目标、指标、程序和要求,规定了建立体系文件的总要求。
第二层次是程序文件。该层次文件是管理手册的支撑性文件,是建立部门工作手册的依据,规定了各部门在管理体系中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说明了实施各种过程的方式,对影响科研生产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的关键过程进行了全面策划和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三层次是部门工作手册及适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办法、内控手册等。该层次文件是管理体系执行性文件,是解决“做什么、怎么做” 的指南,是全体员工履行职责和权限的依据。在这一层次中,包括了石勘院多个管理体系——制度体系、流程体系、标准体系及内控体系等的所有要求。
第四层次是记录,追溯各过程管理的证据、证明性文件。
2.3 流程体系架构
一体化管理体系以工作流程为导向建立,流程体系是一体化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以业务为主导的流程体系,兼顾中国石化内部控制矩阵,结合石勘院A1油气勘探与开发、A9科技与研发业务、B1行政办公综合管理、B2发展计划管理、B6财务管理、B7企业管理、B8人力资源管理、B9科技管理、B11信息化管理、B12健康环境安全管理等18大类业务,整体规划并动态优化了流程体系。目前该体系由15个一级流程项,53个二级流程,159个三级流程,46个四级流程组成。
2.4 管理体系总体架构
根据总部特色管理模式要求和制度标准化、流程化改造方案,在原有QHSE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内控体系等相关体系的基础上,石勘院提出了“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方案”,以健全管理制度、制定标准规范、优化工作流程等“三纵”为工作主线,以细化内控管理工作“一横”贯穿“三纵”始终,建立了制度、流程、标准和内控管理等多体系融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同时,通过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强化了质量管理、HSE管理等过程管理。
一体化管理体系中,工作流程为主线。在工作流程的关键步骤设置了监控点,并在此识别、确定了符合QHSE管理体系的“三项标准”条款要求及内控管理矩阵点要求;在“规范性文件”处识别了相应的制度及标准等要求。“三纵一横”一体化管理体系具有“规范化、文本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特点,能满足内、外部管理要求,有效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3 管理体系的应用
3.1 管理体系覆盖范围
石勘院建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覆盖了各类体系文件的制修订管理,人才引进、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设备采购、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资源管理,科研生产项目管理,HSE运行控制与管理,法律法规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管理体系运行监视和测量控制等各个环节,覆盖了石勘院科研、生产、管理的全过程,增强了跨部门、跨岗位业务的高效有序衔接,为提高管理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3.2 管理体系工作思路
依据总体架构与特点,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制度文本约束、一套标准规范支撑、一套信息平台管理、一种运行模式保障”的工作思路。一套制度文本包括管理制度、工作流程;一套标准规范包括管理规范、技术规范与工作规范。一套信息平台按照“六统一”的原则建立,即: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一套运行模式即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与石勘院各级责任目标的实现及绩效考核密切结合,具有“目标指标化,指标数字化,管理模式化,模式个性化”的特点。
3.3 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
以业务为切入点、以流程为导向,统筹规划制度流程标准化,并对成熟度较高的工作流程进行信息固化,建立了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通过平台中的OA系统、ERP系统、科技网、标准化管理系统等模块,分别对行政、人事、财务、科技、质量管理与标准化等重点业务实现了标准化操作,进行过程管控、逐级检查与审核,强化监督审核、动态评估功能,为各项工作目标、综合管理指标考评提供了量化的依据。石勘院一体化管理系统信息建设随工作流程的建立健全而不断完善。
①科技网的应用。通过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OA系统)中的科技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科技网),科研生产项目已实现了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信息下载、记录提交、网上审核,实现了项目过程管理业务流程固定化、待办任务可视化和完成任务时限化。其中:不同部委的国家项目在相应的网站上提交,重大专项通过OA系统链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信息系统,纵向项目、横向项目、院控项目通过科技网进行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目前,通过科技网上传的科研项目研发过程的各项记录,上传率、及时率均达到95%以上。
②QHSE管理子模块的应用。QHSE管理的运行控制和监督审核通过OA系统与ERP系统、科技网、标准化管理系统实现了链接,在体系文件管理、资源管理、科研生产项目管理、HSE管理以及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方面逐步实现了网络化管控,将科研项目管理、HSE管理等重点工作实现了标准化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与准确率,对不同过程管理各阶段目标的实现起到了提醒、督导作用。
4 结 语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利用一体化管理体系及一体化综合信息平台进行日常管理,可使全体人员参与到科研质量管理及HSE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来,并能有效应用各类资源,确保按照相关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内控要求、标准规定进行工作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综合管理水平及科研质量。我们相信,随着一体化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这种管理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中武.卓越绩效管理模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 岳刚,赵建坤.卓越绩效模式理解与实施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3]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S].
[关键词]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集中承载地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力量,电子文件管理在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潮流中应运而生并在顺应时展的趋势下得以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纸质文档的管理模式,形成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共存的一种新型文件档案管理方式,即文档一体化管理。这不仅提高了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还对档案信息化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1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道路上存在些许共性问题亟待探讨,以下将逐一分析。
1.1业务规范标准缺失
文档管理体制的分离将导致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这两个重要环节在工作中缺乏规范化标准,无法对二者进行统一管理。在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实践过程中,文档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规范标准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无法被各部门进行有效采用。因此,明确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的规范标准,统筹规划文档一体化管理将势在必行。
1.2技术支撑力度不足
文档一体化管理离不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建设能力。作为高等教育科研院所,当前高校的工作重心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虽然在技术、理论以及软件开发上可以满足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技术需求,但在软件采购、开发和网络建设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文档在处理过程中出现格式混乱、管理软件功能存在缺陷漏洞等,都会直接阻碍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学校对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文档一体化管理的信息管理意识,也是导致技术支撑力度不足的一方面原因。
1.3文档管理人员素质问题
建立文档一体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虽然可以减轻文档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文档一体化的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短期学习成本易引起部分管理人员的抵制,尤其是一些资历较深的管理人员对此情况更加排斥。另外,文档一体化管理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些许不完善的问题,加之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意识到维护的重要性,也是影响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
2加强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2.1全面推行高校办公自动化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校办公自动化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档管理一体化发展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必须在办公自动化程度的基础上加大投入。首先,要对高校办公自动化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全面升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满足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基本需求[1]。其次,扫除未进行办公自动化的工作部门和流程,使办公自动化进行全面覆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取代纸质文件和传统管理流程,实现电子文档流程。
2.2建立并规范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
随着高校工作方式的逐渐改变,传统、落后的档案管理制度已无法顺应时展的潮流,无法复合现在所需的工作管理体系,因此建立完善的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不仅能够顺利开展文档一体化工作,而且还可以对高校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纸质文档的形成和管理主要在传统手工环境中严格按照顺序逐步完成。如纸质文档需要生产文档,再进行积累、立卷、鉴定,一切按照顺序完成之后,再将其进行归档、分类、著录等一系列步骤。整体来讲,纸质文档的过程比较繁琐、复杂。而电子文件是在电子文件保管系统内自动形成并进行流转。其中,部分程序和环节需要同步进行,也就使电子文件中的部分管理功能提前到了电子文件的形成阶段。这两种文档形式在计算机水平、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电子文档一体化管理需要从职责方面、管理制度方面、理念方面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和管理。
2.3加强文档一体化技术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软件开发能力也在逐步更新,为了更好地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简化文档管理流程,就要加强开发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该软件是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2]。由于文档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同、管理部门也不同,这些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大影响。为了更好地避免这些问题,各高校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选择统一采购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也可以选择自主开发功能完备的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该软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实现所需要的功能,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不同部门在使用过程中的兼容性,从而为文档一体化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软件保障和技术支撑。
2.4提升文档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文档管理人员在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推行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提高文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管理水平,这是做好文档一体化工作的必然要求。首先,设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对文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加强专业性学习,领悟到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管理人员思想的积极性,还可以使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开展经验分享,从而提高文档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其次,要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文档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另外,加大文档一体化管理的宣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制订健全的激励机制,要坚持德才兼备,德和才二者不可缺一的原则。不能重用才高德寡的施工人员,会导致无法提高管理人员对文档管理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会打击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要遵循其原则进行合理的制订,从而激发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水平,为教学科研和整体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培养文档管理的创新意识
文档一体化管理与传统的分离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新型的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来讲,文档管理人员需具备较强的创新服务意识,要打破传统的档案观念和工作方式,在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文档一体化管理顺利的推行[3]。所以高校可以广纳贤才,招聘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对一些初级和中级档案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给高校的文档管理工作注入一些新鲜的活力和创新的管理概念,进一步转变管理者传统的管理意识。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将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摸索出一种顺应时展潮流的管理模式,才能推动高校事业的稳固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事业发展过程中,文档一体化管理是极为重要、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高校事业的稳固发展离不开文档一体化的规范管理、有效的技术支撑、德才兼备的文档管理人员和较强的创新意识。既要掌握专业的档案技能,又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更要掌握顺应时展的先进技术,从而为高校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荣.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12:上):123.
[2]王琳琳.实施文档一体化管理推进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7(11:下):80.
关键词:电力企业;一体化管理;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1-0058-01
1 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
要讨论电力企业有没有实施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可行性,首先就应该对何为一体化管理有一个初步了解。
1.1 一体化管理的含义
一体化管理的推进,和人们对“质量”这个概念的认知变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意义上的“质量好”,仅仅意味着产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因此,当时的管理主要围绕在质量管理体系,即所谓的QMS上。然而随着社会生产水平及公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质量好”的要求更进了一步,还希望能保证产品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较少的危害,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对员工职业健康安全足够重视,因而发展起来的环境管理体系(EMS)、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OHSAS)已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
三大管理体系彼此协调,相互融合,其交叉重叠的地方难免造成工作上的重复,要有效改善这一点,我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进行一体化的质量管理,也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一体化管理。
1.2 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1.2.1 三大管理体系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现状
ISO9001、ISO14001、OHSMS18001分别就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电力企业的各项管理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以ISO9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19001:2000标准,明确规定了电力系统的质量管理特征以及电能的质量指标等标准,使得我国电能各方面的质量足以满足国内需求;以ISO14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24000-1996标准,明确了电力企业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对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等方面意义极大;以OHSMS18001为基础,我国制定了GB/T28001标准,明确规定了电力企业与职工健康之间的关系,有效提高了电力企业员工身体素质。
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三项标准的指导思想基本兼容,内容多见重复,例如对职工职责、实施、运作、监视、测量等方面的规定,而且管理原理基本相同,都是按照PDCA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同时实施三大管理体系,必然会造成工作的重复。
1.2.2 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意义
从上面的讨论不难看出,三大管理体系的分散管理,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当管理重复点多,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则能改进管理上现存的问题,一方面能促进电力企业正确对待相关法律法规,合理获取并实际应用相关信息,一方面能加强管理的正对性,减少不必要的工作,有助于电力企业管理人员明确并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总之,三大管理体系一体化对电力企业强化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和职工安全管理等各方面意义重大,能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 电力企业如何实施一体化管理
2.1 具体实施手段
一体化管理是新时代对电力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实现电力企业与国际接轨的前提条件,然而一体化管理体系和传统管理体系具有不少区别,虽然能直接借鉴一些经验,但还是需要我们做出一些改进。
{1}有必要开展相关的咨询认证工作,做足各种前期准备。首先,成立相关的领导、执行机构,以三大管理体系为基础,进行周密的策划工作,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详细部署管理人员,并将具体管理措施分配到人。其次,积极进行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思想,并提高各级人员对一体化管理的认知。再次,建立一个团结紧密的执行部门,确保各项组织工作的合理施行;然后,在做足了这些前期准备之后,我们还需制定详细而稳妥的体系文件。最后,在内部审核时还应突出重点,确保企业的管理体系能够通过第三方认证。{2}在管理体系通过认真之后,决不能止步不前,必须要不断对三大管理系统的一体化进行完善。一般而言,一个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要经过整体策划、宣传与培训、相关文件与手册的制定、程序文件及管理规范的编制、体系试运行、相关部门审核等一系列过程,然而一体化管理毕竟是比较新的一种管理体系,即便经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核,在投入日常运行之后,我们还是有必要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积极听取反馈意见,使一体化管理与企业的日常融合,并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使其更加深入地促进企业发展。
2.2 应注意的事项
推行一体化管理,对电力企业意义重大,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操之过急,忽视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相关管理领导有必要提高对三大管理体系以及其一体化体系的认知,负担起保证质量、保护环境、维护员工身心健康的责任,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大方向,以培训为手段,提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意识水平,以维护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以文件为指导方案,编写一套操作性强、针对性强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文件,以规范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第二,一体化管理体系虽和传统管理体系有所差别,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吸取传统管理体系中的合理经验。例如考勤评定,对规范员工作息,保障员工身心健康意义重大,将其纳入一体化管理体系,能使该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满足实际需求。第三,对标准的使用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归根究底,就是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而相应的标准站得角度更高一点,很多时候无法满足电力企业的具体需求,所以我们更应该借鉴其管理方案,而不是盲目地套用,为了建立标准而建立标准。
总之,电力企业实施一体化管理,是为了满足改革的新形势,适应国际化的新局面,我们必须以员工的身体健康、企业的安全管理为核心,以电力质量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趋向,在国际标准的框架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实现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与维持。
3 结 语
时代的发展,使电力企业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适应潮流,积极摒弃原有的不合理的管理模式,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一体化管理是我们的迫切需求,只有通过一体化管理,对电力质量、环境污染、职工身体健康等同步进行管理,才能使电力企业更好地满足国民生产生活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管理要求,制定合理的管理目标,培训优秀的管理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杨诗雅.浅析电力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有效管理新途径——以HF县级供电企业为例[J].会计之友,2012,(12).
[2] 唐栋彬.试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J].价值工程,2012,(35).
QHSE管理体系是一种事前识别危害、评价风险、控制过程和消除隐患的科学管理方法,是建立现代企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国际石油石化行业普遍施行的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旨在追求“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的工作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科学的QHSE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管理效能,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手段;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是实现以人为本,减少各类事故发生的概率,由被动的事后管理为主,转变为积极主动的事前预防为主,为企业创造更多更好的经济效益。
2认证范围及依据标准
2.1认证范围
按照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分层运行的原则,分别建立企业机关和二级单位层面的QHSE管理体系,覆盖企业所有生产经营活动。
2.2依据标准
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SY/T6276-2010《石油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
3组织机构
3.1成立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领导小组
设组长1人,副组长2人,成员:综合管理、党群工作(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党委组织)、财务计划、经营管理、运行管理、QHSE管理、技术装备等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
3.1.1负责企业QHSE的审定,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
3.1.2负责指导、监督和检查企业职能处室和二级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工作;协调、解决QHSE管理体系建立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1.3督导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建立运行和审核工作。
3.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项目组),挂靠QHSE管理部门
主要负责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咨询)工作的实施。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成员:综合管理、党群工作(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党委组织)、财务计划、经营管理、运行管理、技术装备等部门QHSE管理员组成。主要职责:
3.2.1制定企业QHSE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目标。
3.2.2开展企业QHSE管理体系现状的适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价。
3.2.3实施QHSE管理体系培训工作。
3.2.4负责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建立和运行。
3.2.5指导、监督、检查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的日常运行。
3.2.6组织开展QHSE管理体系内审、外审和持续改进工作。
3.2.7指导所属二级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和监督考核。
3.2.8协调解决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办法。
3.2.9适时把握国内外QHSE发展的最新动向,总结、推广QHSE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4体系框架
4.1整体推进,是指企业机关和所属二级单位,按照统一标准,分别建立QHSE管理体系,并独自申请第三方认证。
4.2两级运行,是指企业机关职能处室,在建立本部门QHSE管理文件的同时,按照管理程序对二级单位相关业务工作开展监督、指导和考核;二级单位在确保企业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情况下,重点做好本单位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维护和运行。
4.3二级单位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由各二级单位组织人员,根据标准要求和单位实际情况,精心策划,独立运行,重点是做好危害识别、风险评价,充分体现各自工作性质的差异性,形成结构完善,框架合理、内容相符的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
5文件结构
5.1文件结构:
企业机关层面分管理手册、管理程序和操作文件三个层次。二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分别建立管理手册、管理程序、运行控制(管理规范、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等)等层次的文件。
5.2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政策性和纲领性文件,由企业最高管理者组织制定。主要描述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方针、目标与承诺,各体系标准要素的管理职能分配,主要环节的控制方式和方法,并引出管理程序。
5.3管理程序:
管理程序是管理者实施管理的方针和步骤,本着优化资源、提高效能的原则,策划管理流程,明确业务范围,准确界定部门职责,做好风险评估及预防。
5.4运行控制:
是指导部门工作人员管理行为的指南性文件;各相关处室(科室)负责编写属于本部门的管理规范,由部门主要领导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审核认可。清理、规范各项工作、办事程序所依据的文件(包括法规、标准和相关规章制度),并在程序文件中引用。支持性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相关规章制度及记录格式等,是QHSE一体化管理体系在基层有效落实的依据,由各二级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建立。
6文件编制
6.1工作程序:
1、机关处室根据项目组提供的程序文件结构框架,结合标准要求和实际情况,起草本业务范围内的程序文件,经处室主要领导签字后,按时提交项目组。2、项目组对处室提交的程序文件进行核准,及时与处室了解沟通,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3、项目组组织管理者代表、机关处室负责人、程序文件起草人、职业健康安全事物代表、技术专家参加的程序文件评会议会,对起草的程序文件进行评审。评审会议可以一次性全部审核,也可分专业、分门类、分批次进行审核。4、《QHSE管理手册》由最高管理者签字批准,《QHSE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签字批准,《作业文件》由分管领导签字批准。5、二级单位要结合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评审和修订本单位QHSE管理体系文件进行,确保上下管理要求接口顺畅。
6.2编制要求:
6.2.1确保进度,不留盲点
文件编制工作质量将关系到每个部门、每个单位将来如何开展工作,甚至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怎样操作。首次实施公司级QHSE管理体系建设,更要借体系建设的契机,查找管理盲点,完善管理缺失,不留死角,为建立公司QHSE管理体系并保持运行打好坚实基础。
6.2.2层层把关,保证质量
各部门负责人需亲自对文件进行审核把关,签字确认后交给项目组。项目组认真履行审核职责,对不符合要求的文件,指导其重新修订。公司领导层组织管理手册评审,必要时,也可参与重点程序文件的评审。
7管理体系文件培训
由项目组牵头,组织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学习班,对公司、处室和二级单位领导层,内部审核员进行公司QHSE管理体系文件培训学习。项目组负责QHSE管理体系标准、管理手册和内审员取证培训工作;各责任处室负责程序文件的培训;各处室、二级单位可采取集中或分散、会议或自学等形式开展作业文件培训。
8内部审核
项目组组织管理层相关人员和技术专家参加公司QHSE管理体系内审员取证培训学习班,考试合格取得证书后,从中选择10名内审员,组成公司QHSE管理体系内审小组,开展内部审核的策划、实施工作,查找实际工作与标准之间的差距、确定的不符合项、问题项,以及不符合或不适宜文件的内容。最高管理层、各处室、二级单位对内审开出的不符合项、问题项,按照责任主体,落实到单位,并责成责任主体按时完成整改,项目组负责内审的组织协调工作,及时跟踪不符合项、问题项整改落实过程及结果,并保持内部审核记录。
9合规性评价
工程公司经营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工作,评价公司QHSE管理的合规性,查找日常活动是否存在违规现象,确保公司全过程、全区域和全体员工遵纪守法,提高公司安全、高效生产的能力,并提出改进意见。
10管理评审